CN102265460B - 电线接合部的形成装置和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线接合部的形成装置和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5460B
CN102265460B CN2009801528483A CN200980152848A CN102265460B CN 102265460 B CN102265460 B CN 102265460B CN 2009801528483 A CN2009801528483 A CN 2009801528483A CN 200980152848 A CN200980152848 A CN 200980152848A CN 102265460 B CN102265460 B CN 1022654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ed tube
unit
connecting portion
many wires
open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28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65460A (zh
Inventor
大塔浩二
铃木干绍
田中贤治
深谷纪行
井出哲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65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5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65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54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01R43/0249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for simultaneous welding or soldering of a plurality of wires to contact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2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using a crimping slee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01R43/0263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for positioning or holding parts during soldering or welding proc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1Plural divers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including means for metal shaping or assembling
    • Y10T29/5102Binding or covering and cut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26Means to place sheath on running-length co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313Means to interrelatedly feed plural work parts from plural sources without manual intervention
    • Y10T29/53322Means to assemble container
    • Y10T29/53343Means to assemble container including fluid compon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313Means to interrelatedly feed plural work parts from plural sources without manual intervention
    • Y10T29/53348Running-length work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形成包括连接部和覆盖该连接部的绝缘管的电线接合部的形成装置(10)。该形成装置包括:生产信息获取单元(11),获取指示电线和绝缘管的零件编号的生产信息;连接部形成单元(13),将基于所述生产信息而选择出的多根电线固定,然后将各电线的导体部电连接在一起而形成连接部;第一熔合单元(30),将所述绝缘管的一个开口端部熔合以封闭该一个开口端部;插入单元(15、40),移动多根电线以使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而插入到所述绝缘管内的预定位置中;第二熔合单元,该第二熔合单元将所述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与多根电线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以便形成电线接合部。

Description

电线接合部的形成装置和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形成包括连接部和覆盖该连接部的绝缘管的电线接合部的装置和方法,所述连接部通过将多根电线的端部的导体部电连接在一起而形成。 
背景技术
例如,当安装线束时,绝缘护套已经从多根电线的端部除去,并且各电线的导体部的露出部分已经电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电连接部。为了确保该电连接部的电绝缘性,已经使用了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管。 
图24至图26示出了专利文献1公开的这种传统绝缘管。图24是该传统绝缘管的俯视图。图25是示出了将多根电线的连接部插入到图24的绝缘管中的方式的俯视图。图26是示出了其中将多根电线的导体部插入图24的绝缘管中,并且通过粘合带使该绝缘管固定于所述多根电线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4所示的绝缘管100包括:筒状管体102,该管体102具有通过熔合处理而被密封的一端部103并且在另一端部105处开口;以及从该管体102的另一端部105延伸的舌部104。 
图25所示的多根电线101是已知的护套电线,并且分别从多根电线101的端部除去或剥离绝缘护套,使得导体部在各电线的端部处露出。导体部的露出部分被电连接在一起而形成连接部110。 
为了用绝缘管110覆盖所述多根电线101的连接部110以形成上 述的“电线接合部106”,如图25所示使多根电线101的连接部110通过管体102的另一端部105而插入到该管体102内的预定位置中,然后如图26所示,通过粘合带111将舌部104与多根电线101紧固在一起。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专利公开JP-A-2008-86169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利用上述传统绝缘管100来形成电线接合部106的方法中已经遇到了下面的问题。即,通过粘合带111来将舌部104与多根电线101紧固在一起的操作不能利用机器容易地自动进行,并且这种紧固操作一直是人工进行的。因此,已经遇到了生产率低的问题。 
此外,用于将多根电线101的连接部110插入到管体102内的预定位置中的操作一直是人工进行的。工人一直是在利用双眼来确认连接部110到管体102中的插入量的同时来进行这种操作,并且工人必须专注于这种操作,这已经引起了生产率低的问题。 
为了提高上述生产率,可以提出利用机器将舌部104和多根电线101的绝缘护套熔合(或者熔接)在一起,而不是通过粘合带111将舌部104和多根电线101紧固在一起。作为另一种替换,可以提出利用机器将管体102的另一端部105与多根电线101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然而,在利用机器被这样熔合于多根电线101的绝缘管100与多根电线101分离的情况下,再次将该绝缘管100熔合于该多根电线101是很困难的。此外,担心在装运的产品中可能包含具有未充分熔合部分的残品。因此,在利用机器将绝缘管100与多根电线101熔合在一起的情况下,需要确保使绝缘管100与多根电线101彼此固定的足够 强度。 
问题的解决方案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线接合部的形成装置和形成方法,其中能够以自动化的方式形成电线接合部,同时保证优异的生产率。 
为了实现该目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包括连接部和覆盖该连接部的绝缘管的电线接合部的形成装置,该形成装置包括:生产信息获取单元,获取指示电线和绝缘管的零件数目得生产信息;连接部形成单元,将基于所述生产信息而选择出的多根被供给的电线固定,然后将各电线的导体部电连接在一起而形成连接部;管馈送/切割单元,以预定量来馈送基于所述生产信息而选择和供给的狭长绝缘管,然后将该狭长绝缘管切割成预定长度以提供切断状态下的绝缘管;第一熔合单元,将绝缘管的一个开口端部熔合以封闭该一个开口端部;插入单元,移动多根电线以使所述连接部穿过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而插入到绝缘管内的预定位置中;第二熔合单元,将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与多根电线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以便形成电线接合部;以及送出单元,将在其形成有电线接合部的多根电线送出。 
第二方面中的形成装置可以被构造成使得所述生产信息指示代表要形成的电线接合部的个数的产品生产编号,并且形成装置包括基于所述产品生产编号而使得所述连接部形成单元、管馈送/切割单元、第一熔合单元、插入单元、第二熔合单元以及送出单元重复运转的控制单元。 
第三方面的形成装置可以包括位于与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相面对的位置处的插入引导件,该绝缘管部具有被第一熔合单元熔合的一个开口端部,所述插入引导件包括通孔,该通孔具有从其远离绝缘管另一个开口端部的一端朝着其面向绝缘管另一个开口端部的另一端 逐渐减小的内径,以便使由连接部形成单元所形成的连接部从通孔的一端穿过该通孔到另一端,使得通过该插入引导件来朝着所述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引导所述连接部。 
第四方面的形成装置可以包括:空气喷射单元,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对通过由第二熔合单元将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和多根电线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熔合部吹送空气;以及牵拉单元,该牵拉单元包括:一对卡盘,用于在完成由空气喷射单元吹送空气之后分别夹紧多根电线和绝缘管;以及载荷施加部,对所述一对卡盘中的至少一个卡盘施加预定载荷,以便在远离另一个卡盘的方向上牵拉一个卡盘。 
第五方面的形成装置可以被构造成:使得所述连接部形成单元包括: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该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彼此分离了与各电线的直径对应的预定距离,以便将多根电线挟持在其之间,从而将多根电线在竖直方向上排成一列;以及连接机器,该连接机器将通过所述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而排成一列的多根电线的导体部电连接在一起以形成连接部,使得所述第二熔合单元包括:一对熔合件,用于将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挟持在其之间,以便将该另一个开口端部与多根电线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以及使得所述插入单元将多根电线在与所述一对熔合件彼此相对以将绝缘管挟持在之间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排成一行,并且将多根电线的连接部插入到绝缘管中。 
第六方面的形成装置可以包括末端校正单元,在连接部被插入到绝缘管之前,该末端校正单元将处于未对齐状态的连接部校正成直线状态。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形成包括连接部和覆盖该连接部的绝缘管的电线接合部的形成方法,该形成方法包括:生产信息获取步骤,获取 指示电线和绝缘管的零件编号的生产信息;连接部形成步骤,将基于所述生产信息而选择出的多根被供给的电线固定,然后将各电线的导体部电连接在一起而形成连接部;管放置步骤,将具有所述生产信息所指示的零件编号的狭长绝缘管放置在管馈送/切割单元中;管馈送/切割步骤,以预定量来馈送所述狭长绝缘管,然后利用管馈送/切割单元将该狭长绝缘管切割成预定长度以提供切断状态下的绝缘管;第一熔合步骤,将绝缘管的一个开口端部熔合以封闭该一个开口端部;插入步骤,移动多根电线以使所述连接部穿过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而插入到绝缘管内的预定位置中;第二熔合步骤,将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与多根电线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以便形成电线接合部;以及送出步骤,将在其形成有的电线接合部的多根电线送出。 
第八方面的形成方法可以被构造成使得在插入步骤中使用插入引导件,该插入引导件位于与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相面对的位置处,该绝缘管部的一个开口端部在第一熔合步骤中被熔合,所述插入引导件包括通孔,该通孔具有从其远离绝缘管另一个开口端部的一端朝着其面向绝缘管另一个开口端部的另一端逐渐减小的内径,以便使在连接部形成步骤中所形成的连接部穿过插入引导件的通孔从该通孔的一端到另一端,使得通过该插入引导件来朝着所述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引导所述连接部。 
第九方面的形成方法可以包括:空气喷射步骤,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对通过在第二熔合步骤中将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和多根电线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熔合部吹送空气;以及牵拉步骤,在完成空气喷射步骤之后夹紧多根电线和绝缘管,然后在预定的载荷下相对于彼此牵拉多根电线和绝缘管。 
第十方面的形成方法可以被构造成使得:在连接部形成步骤中,使用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该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彼此分离了与各电线的直径对应的预定距离,以便将多根 电线挟持在其之间,从而将多根电线在竖直方向上排成一列,并且将通过所述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而排成一列的多根电线的导体部电连接在一起以形成连接部;在第二熔合步骤中,使用一对熔合件,该对熔合件用于将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挟持在其之间,以便将该另一个开口端部与多根电线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以及在插入步骤中,将多根电线在与所述一对熔合件彼此相对以将绝缘管挟持在之间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排成一行,并且将多根电线的连接部插入到绝缘管中。 
第十一方面的形成方法可以包括末端校正步骤,在插入步骤之前,将处于未对齐状态的连接部校正成直线状态。 
第一方面的形成装置包括:生产信息获取单元,获取指示电线和绝缘管的零件编号的生产信息;连接部形成单元,将基于所述生产信息而选择出的多根被供给的电线固定,然后将各电线的导体部电连接在一起而形成连接部;管馈送/切割单元,以预定量来馈送基于所述生产信息而选择并向其供给的狭长绝缘管,然后将该狭长绝缘管切割成预定长度以提供切断状态下的绝缘管;第一熔合单元,将绝缘管的一个开口端部熔合以封闭该一个开口端部;插入单元,移动多根电线以使所述连接部穿过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而插入到绝缘管内的预定位置中;以及第二熔合单元,将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与多根电线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以便形成电线接合部;以及送出单元,将具有形成于此的电线接合部的多根电线送出。因此,可以使此前一直人工进行的用于形成电线接合部的操作自动化,并且可以提高生产率。 
在第二方面中,所述生产信息指示代表要形成的电线接合部的个数的产品生产编号,并且设置了基于所述产品生产编号而使得连接部形成单元、管馈送/切割单元、第一熔合单元、插入单元、第二熔合单元以及送出单元重复运转的控制单元。因此,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率。 
在第三方面中,设置了位于与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相面对的 位置处的插入引导件,该绝缘管部的一个开口端部被第一熔合单元熔合,所述插入引导件包括通孔,该通孔具有从其远离绝缘管另一个开口端部的一端朝着其面向绝缘管另一个开口端部的另一端逐渐减小的内径,以便使由连接部形成单元所形成的连接部从通孔的一端穿过该通孔到另一端,使得通过该插入引导件来朝着所述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引导所述连接部。因此,连接部可以被确定地插入到绝缘管中,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防止了连接部与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即,另一端)相碰撞,从而防止了绝缘管被损坏。 
在第四方面中,设置了空气喷射单元,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对通过由第二熔合单元将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和多根电线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熔合部吹送空气,并且设置了牵拉单元,该牵拉单元包括:一对卡盘,用于在完成由空气喷射单元吹送空气之后分别夹紧多根电线和绝缘管;以及载荷施加部,对所述一对卡盘中的至少一个卡盘施加预定载荷,以便在远离另一个卡盘的方向上牵拉一个卡盘。因此,利用与用于形成电线接合部的设施有关的简单装置,针对电线接合部形成操作,能够进行用于检查使绝缘管和多根电线彼此固定的强度是否充足的检查。 
在第五方面中,所述连接部形成单元包括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该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彼此分离了与各电线的直径对应的预定距离,以便将多根电线挟持在其之间,从而将多根电线在竖直方向上排成一列,并且包括连接机器,该连接机器将通过所述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而排成一列的多根电线的导体部电连接在一起以形成连接部。因此,所述多根电线可以容易地排成一列,还可以提高连接部的质量,除此之外还使得连接部的质量稳定。此外,所述插入单元将多根电线在与所述一对熔合件彼此相对以将绝缘管挟持在之间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排成一行,并且将多根电线的连接部插入到绝缘管中。因此,通过由所述一对熔合件使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与多根电线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熔合部可以具有预定 面积,并且可以提高熔合部的质量,而且还可以使熔合部的质量稳定。 
在第六方面中,设置了末端校正单元,在连接部被插入到绝缘管之前,该末端校正单元将处于未对齐状态的连接部校正成直线状态。因此,被校正成直线状态的连接部可以被确定地插入到绝缘管中,并且可以提高处理效率。 
第七方面的形成方法包括:生产信息获取步骤,获取指示电线和绝缘管的零件编号的生产信息;连接部形成步骤,将基于所述生产信息而选择出的多根被供给的电线固定,并且将各电线的导体部电连接在一起而形成连接部;管放置步骤,将具有所述生产信息所指示的零件编号的狭长绝缘管放置在管馈送/切割单元中;管馈送/切割步骤,以预定量来馈送所述狭长绝缘管,然后利用管馈送/切割单元将该狭长绝缘管切割成预定长度以提供切断状态下的绝缘管;第一熔合步骤,将绝缘管的一个开口端部熔合以封闭该一个开口端部;插入步骤,移动多根电线以使所述连接部穿过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而插入到绝缘管内的预定位置中;第二熔合步骤,将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与多根电线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以便形成电线接合部;以及送出步骤,将在其形成有的电线接合部的多根电线送出。因此,可以利用机器使此前一直人工进行的用于形成电线接合部的操作自动化,并且可以提高生产率。 
在第八方面中,在插入步骤中使用插入引导件,该插入引导件位于与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相面对的位置处,该绝缘管部的一个开口端部在第一熔合步骤中被熔合,所述插入引导件包括通孔,该通孔具有从其远离绝缘管另一个开口端部的一端朝着其面向绝缘管另一个开口端部的另一端逐渐减小的内径,以便使在连接部形成步骤中所形成的连接部穿过插入引导件的通孔从该通孔的一端到另一端,使得通过该插入引导件来朝着所述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引导所述连接部。因此,连接部可以被确定地插入到绝缘管中,并且可以进一步提 高生产率。除此之外,防止了连接部与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即,另一端)相碰撞,从而防止了绝缘管被损坏。 
在第九方面中,设置了空气喷射步骤,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对通过在第二熔合步骤中将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和多根电线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熔合部吹送空气;以及牵拉步骤,在完成空气喷射步骤之后夹紧多根电线和绝缘管,然后在预定的载荷下相对于彼此牵拉多根电线和绝缘管。因此,针对电线接合部形成操作,能够进行用于检查使绝缘管和多根电线彼此固定的强度是否充足的检查。 
在第十方面中,在连接部形成步骤中,使用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该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彼此分离了与各电线的直径对应的预定距离,以便将多根电线挟持在其之间,从而将多根电线在竖直方向上排成一列。因此,所述多根电线可以容易地排成一列。此外,将通过所述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而排成一列的多根电线的导体部电连接在一起以形成连接部。因此,可以提高连接部的质量,而且还能够使连接部的质量稳定。此外,在插入步骤中,将多根电线在与所述一对熔合件彼此相对以将绝缘管挟持在之间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排成一行,并且将多根电线的连接部插入到绝缘管中。因此,通过在第二熔合步骤中使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与多根电线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熔合部可以具有预定面积,并且可以提高熔合部的质量,而且还可以使熔合部的质量稳定。 
在第十一方面中,设置了末端校正步骤,在插入步骤之前,将处于未对齐状态的连接部校正成直线状态。因此,被校正成直线状态的连接部可以被确定地插入到绝缘管中,并且可以提高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框图。 
图2是通过图1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所形成的电线接合部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运送单元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其中多根电线被图3的运送单元的电线固定臂固定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5是图1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管馈送/切割单元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熔合单元的透视图,示出了通过电极臂和砧座来熔合绝缘管的一个开口端部的方式。 
图7示出了由图6的熔合单元的电极臂和砧座将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与多根电线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的方式。 
图8是图1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插入引导件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了其中多根电线的连接部穿过图8的插入引导件并且被插入到绝缘管内的预定位置中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了其中图9的插入引导件的上模和下模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分离地运动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1是示出了其中图1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空气喷嘴对着通过将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与多根电线的护套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熔合部吹送空气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了其中通过图1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牵拉机构在预定载荷下相对于彼此牵拉多根电线和绝缘管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框图。 
图14是由图13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所形成的接合部的俯视图。 
图15是沿图14的线D-D截取的剖视图。 
图16是示出了图13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连接部形成单元的视图。 
图17示出了图13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末端校正单元。 
图18示出了在其形成有连接部的多根电线被运送至图17的末端校正单元的状态。 
图19示出了图18的末端校正单元的末端校正卡盘和基端校正卡盘闭合,并且在其形成有校正部分的多根电线的未对齐处于被校正处 理中的状态。 
图20示出了图19所示的末端校正单元的末端校正卡盘和基端校正卡盘被打开的状态。 
图21示出了其未对准已经被校正的多根电线从末端校正单元送出的状态。 
图22是图13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运送单元的电线固定臂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23示出了其未对准已经由图21的末端校正单元校正了的多根电线通过图22的运送单元而旋转了90度并且穿过插入引导件的状态。 
图24是传统绝缘管的俯视图。 
图25是示出了将多根电线的连接部插入到图24的绝缘管中的方式的俯视图。 
图26是示出了多根电线的连接部被插入到图24的绝缘管中并且通过粘合带将绝缘管和多根电线固定在一起的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现在将参考图1至图12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和电线接合部形成方法。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框图。图2是由图1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所形成的电线接合部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运送单元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了其中多根电线被图3的运送单元的电线固定臂固定的状态的透视图。图5示出了图1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管馈送/切割单元。图6是图1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熔合单元的透视图,示出了通过电极臂和砧座来熔合绝缘管的一个开口端部的方式。图7示出了由图6的熔合单元的电极臂和砧座将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与多根电线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的方式。图8是图1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插入引导件的透视图。图9是示出了其中多根电线的连接部穿过图8的插入引导件并且被插入到绝缘管内的预定位置中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0是示出了其中图9的插入引导件的上模和下模在 上下方向上彼此分离的地运动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1是示出了其中图1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空气喷嘴对着通过将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与多根电线的护套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熔合部吹送空气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2是示出了其中通过图1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牵拉机构在预定载荷下相对于彼此牵拉多根电线和绝缘管的状态的俯视图。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10是用于形成包括连接部3(通过将多根电线2的端部的导体部电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和覆盖该连接部3的绝缘管4的电线接合部1(见图2)的装置。 
电线2是包括导电性的导体部以及覆盖该导体部的绝缘护套的已知电线。分别从各电线2的端部去除或剥离绝缘护套,并且将导体部的在各电线的端部处的露出部分电连接在一起而形成连接部3。 
通过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10将由导电材料(例如氯乙烯、聚丙烯、弹性体等等)制成并且形成为长筒状的狭长绝缘管(或管材)4切割成预定长度,以提供切断的绝缘管4,并且将切断的绝缘管4的一个开口端部5熔合以被封闭或密封,并且以绝缘管4的另一个开口端部6,即远离所述一个开口端部5的那个开口端部,被熔合到多根电线2的绝缘护套的方式,使该绝缘管4覆盖连接部3。在图2中,参考标号7和8表示示意性示出的熔合部。覆盖连接部3的绝缘管4保证了连接部3的电绝缘。 
如图1所示,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10包括条形码读取装置(生产信息获取装置)11、连接部形成单元(连接部形成装置)13、管馈送/切割单元(管馈送/切割装置)20、熔合单元(第一熔合装置、第二熔合装置)30、运送单元(插入装置)15、插入引导件40、冷却单元56、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送出单元(送出装置)16以及控制单元(控制装置)12。控制单元12连接于所述条形码读取单元11、连接部形成单元13、管馈送/切割单元20、熔合单元30、运送单元15、插入引导件 40、冷却单元56、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以及送出单元16,以便控制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10的总体运转。 
条形码读取装置11读取条形码,以获取表示电线2和绝缘管4的零件编号(即,尺寸)和代表要形成的电线接合部1的个数的产品生产编号(即,要实现的各处理的次数)的生产信息(生产信息获取步骤)。而且,这种生产信息被发送到控制单元12。在该实施例中,尽管将条形码读取装置11用作为生产信息获取装置,但是也可以将例如已知的键盘和触控面板这样的任何其它适合的装置用作为该生产信息获取装置。 
连接部形成单元13包括:用于将从位于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10外部的电线供给单元(未示出)供给的多根电线2固定成捆绑状态的固定部,以及用于将这些电线2的导体部电连接在一起以形成连接部3(连接部形成步骤)的连接机器。在本实施例中,将热压缩接合机用作为所述连接部形成单元13的连接机器。然而,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使用能够将各电线2的导体部连接在一起的任何其它适合的连接机器,例如超声焊接机、端子压合机,端子压接机和浸焊机。电线供给单元基于由条形码读取装置11所获取的生产信息而将预定数目的具有预定零件编号的电线2供给到连接部形成单元13。使将被供给到连接部形成单元13的各电线2的绝缘护套事先从其端部去除。 
如图5所示,管馈送/切割单元20包括:一对馈送辊21,该对馈送辊21在与所馈送的绝缘管4的轴线平行的单向方向“A”上馈送具有预定零件编号的狭长绝缘管4,所述具有预定零件编号的狭长绝缘管4是基于上述生产信息而选择出并且被供给到该管馈送/切割单元20的;柱体23,用于从上侧来保持从所述一对馈送辊21馈送的绝缘管21,然后在该状态下在与绝缘管4的轴线平行的单向方向“A”上以预定量平行地移动该绝缘管4,从而馈送该绝缘管4;一对切割刃22,该对切割刃22位于所述一对馈送辊21和柱体23的下游,以便将所馈送 的狭长绝缘管4切割成预定长度1;用于朝着熔合单元30馈送切断的绝缘管4的多对辊等等。在本实施例中,尽管将具有预定零件编号的狭长绝缘管4(基于生产信息而选择出)插入在所述一对馈送辊21之间以将该狭长绝缘管4放置在管馈送/切割单元20中的管放置步骤是由工人进行的,但是该管放置操作也可以利用机器自动进行。 
如图1所示,熔合单元30在单向方向“A”上(即,馈送绝缘管4的方向)位于管馈送/切割单元20的下游,并且在箭头B的方向上也位于连接部形成单元13的下游。如图6和7所示,熔合单元30包括用于保持预定长度1的切断的绝缘管4的轴向中心部分以将该绝缘管4固定于砧座35的保持件31(用作为一熔合件),以及用于在使固定的绝缘管4的轴向相对两端部中的每个端部都被保持在电极臂34(用作为一熔合件)与砧座35之间的同时对该轴向相对两端部进行熔合处理的超声熔合机36。在超声熔合机36中,电极臂34可以沿箭头C的方向在该电极臂34比保持件31更靠近管馈送/切割单元20的位置(图6)与该电极臂34比保持件31更远离管馈送/切割单元20的位置(图7)之间移动。当电极臂34位于图6的位置中时,超声熔合机36将绝缘管4的一个开口端部5熔合以将该开口端部5封闭(第一熔合步骤)。当电极臂34位于图7的位置中时,超声熔合机36将绝缘管4的另一个开口端部6与多根电线2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电线接合部1(第二熔合步骤)。在本实施例中,尽管熔合单元30采用所述超声熔合机36,但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使用能够对绝缘管4的相对两端部施加熔合处理的任何其它合适的熔合机。 
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在控制单元12的控制下,通过熔合单元30(即,第二熔合装置)使绝缘管4的另一个开口端部6与多根电线2的绝缘护套自动熔合在一起,因此,与工人用粘合带111人工地将舌部104与多根电线101紧固在一起的传统结构相比,提高了生产率。 
运送单元15包括可以在箭头B(图1)的方向上和与该箭头B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移动台17,以及从该移动台17的上表面直立延伸并且可以在如3和图4所示的箭头B的方向上移动的多对电线固定臂18。每对电线固定臂18都将多根电线2保持在其之间,以固定这些电线2。运送单元15在箭头B的方向上依次地使多根电线2从连接部形成单元13移动或运送至熔合单元30,从熔合单元30移动或运送至冷却单元56,从冷却单元56移动或运送至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以及从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移动或运送至送出单元16。在本实施例的修改形式中,在设置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的位置处可以设置卡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运送单元15将各电线2运送至冷却单元56,各电线2从运送单元15被压向冷却单元56与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之间的那个区域处的卡盘。利用这种构造,可以减少生产所需要的时间。
运送单元15在箭头B的方向上将多根电线2从连接部形成单元30移动至熔合单元30,并且然后在该熔合单元30处,运送单元15在与箭头B垂直的方向上,即单向方向“A”的反方向上,移动所述多根电线2,从而使连接部3穿过绝缘管4的另一个开口端部6而插入到该绝缘管4(该绝缘管4的一个开口端部被熔融封闭)内的预定位置中(插入步骤)。 
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在控制单元12的控制下,通过运送单元15(即,插入装置),连接部3以预定的量自动地插入都到绝缘管4中,即,插入到绝缘管4内的预定位置中。因此,与工人利用双眼确定连接部110到管体102的插入量的同时人工地将该连接部110插入到管体102内的预定位置中的传统结构相比,提高了生产率。 
如图1所示,插入引导件40在单向方向“A”上位于熔合单元30的下游。插入引导件40位于面向使一个开口端部5被熔合单元30熔合的绝缘管4的另一个开口端6的位置处。如图8至图10所示,插入引导件40具有穿过块状体的中心部而形成的大致锥形的通孔43。即,插入引导件40形成为管状,该管状的内径从该插入引导件40的远离 绝缘管4的另一个开口端部6的一端朝着该插入引导件40的面向该绝缘管4的另一个开口端部6的另一端43b逐渐减小。插入引导件40的孔43与绝缘管4同心地设置。多根电线2的连接部3从孔43的一端穿过该孔43至其另一端43b,使得通过该插入引导件40来朝着绝缘管4的另一个开口端部6引导连接部3。 
插入引导件40由两个部件形成,即,一对上模和下模41和42,该对上模和下模41和42被设置成使得孔43的中心轴位于该上模和下模41和42的配合表面之间。上模41和下模42可以彼此靠近和彼此远离地移动,即,在垂直于单向方向“A”的方向G1和G2(图10)上移动。在将连接部3插入到绝缘管4中之前,上模和下模41和42彼此配合(或对接)(如图8和图9所示)。在将连接部3插入到绝缘管4中之后,该上模和下模41和42彼此分开(见图10)。当上模41和下模42被这样移动成彼此分开时,与绝缘管2固定的多根电线2可以在单向方向“A”上移动或运送。 
因而,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插入引导件40,因此可以通过运送单元15自动地将连接部3确定地插入到绝缘管4中,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防止了连接部3与绝缘管4的另一个开口端部6(即,另一端)相碰撞,从而防止了绝缘管4被损坏。 
冷却单元56在箭头B的方向上位于熔合单元30的下游。如图11和图12所示,冷却单元56包括在预定时间段内对熔合部8吹送空气以冷却该熔合部8的空气喷射嘴(空气喷射装置)51(空气喷射步骤),所述熔合部8是通过由熔合单元30将绝缘管4的另一个开口端部6与多根电线2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冷却单元56包括对熔合部8吹送空气以冷却该熔合部8的空气喷射嘴51,因此可以减少用于固化熔合部8所需的时间,即,用于凝固或硬化绝缘护套与绝缘管4的熔化部分所需的 时间,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喷射嘴51(即,空气喷射装置)并不是必要部件,并且不设置该空气喷射嘴51,可以使得用于凝固熔合部8,即,绝缘护套与绝缘管4的熔化部分所需的时间更长。 
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在箭头B的方向上位于冷却单元56的下游。如图11和图12所示,该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包括牵拉机构(牵拉装置)55,并且该牵拉机构55包括一对卡盘52和53以及载荷施加部54,该对卡盘52和53用于在完成了由空气喷射嘴51的空气吹送之后分别夹紧所述多根电线2和所述绝缘管4,所述载荷施加部54用于对卡盘53(所述一对卡盘52和53的其中一个)施加预定载荷以在远离另一个卡盘52的方向上牵拉该卡盘53。具有牵拉机构55的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在预定载荷下相对于彼此牵拉多根电线2和绝缘管4(牵拉步骤),以便检查绝缘管4与多根电线2彼此固定的强度是否充足。在牵拉结构55的牵拉测试之后绝缘管4没有与多根电线2分离的那些产品被判定为非残品,并且保证了这些产品的充足固定强度。 
因而,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与用于形成电线接合部1的设施有关的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该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是简单的设备),因此,能够以与电线接合部形成操作连续的关系,进行用于检查绝缘管4与多根电线2彼此固定的强度是否充足的检查。除此之外,可以使连接部形成装置10的各设施在结构上简化。 
在本实施例中,牵拉机构55是仅仅对卡盘53(一对卡盘53和54的其中一个)施加预定载荷以便使该卡盘53在远离另一个卡盘52的方向上移动的这样一种构造。然而,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牵拉机构55构造成使得对所述一对卡盘52和53的至少其中一个施加上述载荷以便使该对卡盘52和53彼此远离地移动。即,牵拉机构55可以被构造成使得仅仅对另一个卡盘52施加上述载荷或者被构造成对两个卡盘52和53二者都施加上述载荷。 
送出单元16在箭头B的方向上位于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的下游。即,连接部形成单元13、熔合单元30、冷却单元56、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和送出单元16在箭头B的方向上布置在一条直线上。送出单元16包括多个馈送辊(未示出),并且将从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运送的、在此形成有合适的电线接合部1的多根电线2送出到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10以外的下一个步骤。而且,送出单元16将残品(其中在由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进行检验时,绝缘管4与多根电线分离)送出到位于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10外部的残品回收部。 
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在由管馈送/切割单元20馈送(运送)绝缘管4的单向方向“A”上,管馈送/切割单元20、熔合单元30和插入引导件40布置在一条直线上,而且在箭头B的方向上,连接部形成单元13、熔合单元30、冷却单元56、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以及送出单元16布置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可以简化在相邻装置(或单元)之间馈送(或运送)绝缘管4与各电线2的结构,因此可以使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10形成为节省空间的且简单的结构。除此之外,可以缩短用于形成电线接合部1的处理时间。 
控制单元12是包括已知的RAM、ROM和CPU的计算机。控制单元12基于由条形码读取装置11所获取的生产信息中包含的产品生产个数数据(即,实现处理次数数据)使得连接部形成单元13、管馈送/切割单元20、熔合单元30、运送单元15、插入引导件40、冷却单元56、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以及送出单元16重复地运转。 
接下来,将描述利用上述结构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10来形成电线接合部1的方法。首先,由条形码读取装置11获取表示电线2和绝缘管4的零件编号的生产信息(生产信息获取步骤)。根据该生产信息,控制单元12发送用于实现预定操作的各种装置(或单元)指令。结果,电线供给单元将预定数目的预定零件编号的电线2供给到连接 部形成单元13。在连接部形成单元13中,将被这样供给的多根电线2固定在一起,并且将这些电线2的导体部电连接在一起以形成连接部3(连接部形成步骤)。 
根据上述生产信息,工人将预定零件编号的狭长绝缘管4插入在所述一对馈送辊21之间,从而将该狭长绝缘管4放置在管馈送/切割单元20中(管放置步骤)。其中放置有狭长绝缘管4的管馈送/切割单元20以预定的量馈送该狭长绝缘管4,并且将所馈送的绝缘管4切割成预定长度(管馈送/切割步骤)。然后将切断的绝缘管4馈送到熔合单元30。 
在熔合单元30中,保持件31挟持从管馈送/切割单元20馈送的绝缘管4的轴向中部,从而固定该绝缘管4,并且通过超声熔合机36使绝缘管4的一个开口端部5熔融地封闭(第一熔合步骤)。 
然后,运送单元5将形成有连接部3的多根电线2从连接部形成单元13移动到熔合单元30。此时,插入引导件40的上模41和下模42彼此对接,并且孔43的另一端43b以面向被熔合单元30的固定部所固定的绝缘管4的另一个开口端部6的方式设置。运送单元15使多根电线2在单向方向“A”的反方向上进一步移动预定量,使得连接部3穿过所述另一个开口端部6而插入到绝缘管4内的预定位置中(插入步骤)。 
当连接部3被这样插入到绝缘管4中时,插入引导件40的上模和下模41和42彼此远离地移动。然后,熔合单元30的超声熔合机36将绝缘管4的另一个开口端部6与多根电线2的绝缘护套熔合而形成电线接合部1(第二熔合步骤)。 
然后,运送单元15将形成有电线接合部1的多根电线2从熔合单元30移动到冷却单元56。然后,空气喷射嘴51在预定长度的时间内 向电线接合部1的熔合部8吹送空气,以冷却该熔合部8(空气喷射步骤)。 
在完成了由空气喷射嘴51的空气吹送之后,运送单元15将形成有电线接合部1的多根电线2从冷却单元56运送到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然后,一对卡盘52和53分别夹紧电线2的捆束的一个端部和绝缘管4的一个端部,并且载荷施加部54运转,以在预定的载荷下相对于多根电线2牵拉绝缘管4(牵拉步骤)。在检查了绝缘管4与多根电线2彼此固定的强度是否充足之后,运送单元15将形成有电线接合部1的多根电线2或者多根电线2和与该电线2分离的绝缘管3从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移动至送出单元16。 
送出单元16将在其形成有电线接合部1的多根电线2(作为非残品)送出到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10以外的下一个步骤。送出单元16将多根电线2和与该电线2分离的绝缘管4(作为残品)送出到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10外部的残品回收部。 
当将在其形成有电线接合部1的多根电线2这样送出到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10外部时,超声熔合机36的电极臂34被移动到该电极臂34比保持件31更靠近管馈送/切割单元20的位置(图6)。而且,插入引导件40的上模和下模41和42彼此对接。 
根据上述生产信息中所指示的产品生产个数(即,实现处理的次数)重复上面的顺序处理,之后停止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10的运转。因而,形成了由上述生产信息中所指示的产品生产个数(即,实现处理的次数)而确定的所需个数的电线接合部1。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结构简单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10形成了确保绝缘管4与多根电线2彼此固定的足够强度的电线接合部1,并且可以实现优异的生产率。 
在上面的第一实施例中,尽管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10包括冷却单元56、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和插入引导件40,但是本发明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10并不总是需要具有该冷却单元56、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和插入引导件40。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13至图23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和电线接合部形成方法。图13是第二实施例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框图。图14是由图13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所形成的接合部的俯视图。图15是沿图14的线D-D截取的剖视图。图16示出了图13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连接部形成单元。图17示出了图13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末端校正单元。图18示出了在其形成有连接部的多根电线被运送至图17的末端校正单元的状态。图19示出了图18的末端校正单元的末端校正卡盘和基端校正卡盘闭合,并且在其形成有校正部分的多根电线的未对齐处于被校正处理中的状态。图20示出了图19所示的末端校正单元的末端校正卡盘和基端校正卡盘被打开的状态。图21示出了未对齐已经被校正的多根电线从未端校正单元送出的状态。图22是图13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的运送单元的电线固定臂的操作的说明图。图23示出了未对齐已经由图21的末端校正单元校正的多根电线通过图22的运送单元而旋转了90度并且穿过插入引导件的状态。在图13至图23中,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对应部分结构相同的那些部分将被分别给予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10’是用于形成包括连接部3(通过将多根电线的多面的导体部电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和覆盖该连接部3的绝缘护套4的电线接合部1’(参见图14和图15)的一种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尽管电线接合部1’由三根电线2构成,但是所述电线接合部1’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并且可以由两根电线2或 者超过三根电线2而构成。 
如图13所示,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10’包括条形码读取装置(生产信息获取装置)11、连接部形成单元(连接部形成装置)13’、末端校正单元(末端校正装置)14、管馈送/切割单元(管馈送/切割装置)20、熔合单元(第一熔合装置、第二熔合装置)30、运送单元(插入装置)15’、插入引导件40、冷却单元56、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送出单元(送出装置)16以及控制单元(控制装置)12。控制单元12连接于条形码读取单元11、连接部形成单元13’、末端校正单元14、管馈送/切割单元20、熔合单元30、运送单元15’、插入引导件40、冷却单元56、固定强度检查单元50以及送出单元16,以便控制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10’的总体运转。 
如图16所示,连接部形成单元13’包括: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61,该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61用于将从电线供给单元(未示出并且位于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10’外部)供给的多根电线2挟持在其之间,以便使这些电线2在箭头Y的方向上(即,竖直方向上)排成一列以固定这些电线2;以及连接机器,用于将通过所述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61而排成一列的多根电线2的导体部电连接在一起以形成连接部3(连接部形成步骤)。 
所述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61在水平方向上,即箭头B的方向上,彼此相对。所述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61可以在箭头B的方向上(即,在水平方向上)彼此靠近和远离地移动。更具体地,如图16所示,所述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61可以彼此靠近地移动到该两个整齐排列的引导件61彼此分开了比每根电线2的直径略大的距离(即,相当于电线2的直径的预定距离)的一操作位置中,并且还可以彼此远离地移动到该两个整齐排列的引导件61彼此分开了远远大于上述预定距离的距离的一操作位置中。当所述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61彼此靠近地移动时,该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61之间的距离减小,而当该对整齐排列 的引导件61彼此远离地移动时,该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61的距离增大。当将所述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61设置在该两个整齐排列的引导件61彼此分开了比每根电线2的直径略大的距离(即,相当于电线2的直径的预定距离)的一操作位置中时,被该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61挟持在之间的多根电线2在箭头Y的方向上(即,竖直方向上)排成一列。通过所述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61而被这样排成一列的多根电线2由于其自重而在竖直方向上保持彼此紧密接触。 
因而,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上述结构的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61,因此,多根电线2可以在箭头Y的方向上(即,在竖直方向上)容易地排成一列。 
所述连接机器是超声连接机,并且包括图16所示的在箭头B的方向上(即,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一对焊接件60。该对焊接件60将被所述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61排成一列的多根电线2的导体部挟持在其之间,并且将这些导体部电连接在一起以形成连接部3。 
因而,在本实施例中,被所述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61排成一列的多根电线2的导体部被挟持在所述一对焊接件60之间,并且被连接在一起而形成了连接部3。因此,可以提高连接部3的质量,即各导体部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并且还使得连接部3的质量稳定。 
具有由上述结构的连接部形成单元13’所形成的连接部3的多根电线2被运送单元15运送到在箭头B的方向上位于连接部形成单元13’的下游的末端校正单元14。 
末端校正单元14是用于将多根电线2的未对齐的连接部3校正为直线状态的一种装置。如图17至21所示,该末端校正单元14包括末端校正结构70、引导板74和基端校正机构75。 
末端校正机构70包括一对末端校正卡盘72和73以及一支撑部71,该对末端校正卡盘72和73在箭头Y的方向上(即,竖直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可以在该箭头Y的方向上彼此靠近和远离地移动,该支撑部71支撑所述一对末端校正卡盘72和73。该对末端校正卡盘72和73彼此靠近地移动以将连接部3的末端部分紧紧地挟持在其之间,从而在上下方向上(即,在竖直方向上)校正连接部3的未对齐。 
引导板74安装在末端校正卡盘72的靠近连接部形成单元13’设置的那一端上。该引导板74具有平板状,并且是倾斜的,使得该引导板74与末端校正卡盘73之间在箭头Y的方向上的距离朝着末端校正单元14,即,远离连接部形成单元13’,逐渐减小。在各电线2的连接部3由运送单元15’从连接部形成单元13’移动到末端校正单元14期间,引导板74将连接部3引导至所述一对末端校正卡盘72和73之间的空间中。在本发明中,与引导板74类似的另一个引导板可以安装在另一个末端校正卡盘73上。 
基端校正机构75包括一对基端校正卡盘76以及一支撑部,该对基端校正卡盘76可以在该两个基端校正卡盘76彼此充分分开的位置(图17)与该两个基端校正卡盘76将连接部3的基端部分紧紧地挟持在其之间的位置(图19)之间枢转地移动,该支撑部支撑该对基端校正卡盘76。该对基端校正卡盘76朝向彼此移动以紧紧地挟持连接部3的基端部分,从而在左右方向上(即,水平方向上)校正连接部3的未对齐。 
在末端校正单元14中,在各电线2的连接部3被运送至末端校正单元14之前,所述一对末端校正卡盘72和73以及所述一对基端校正卡盘76如图17所示彼此充分的分开。当如图18所示,各电线2的连接部3位于所述一对末端校正卡盘72和73之间时,所述一对末端校正卡盘72和73以及所述一对基端校正卡盘76朝向彼此移动,使得所述一对末端校正卡盘72和73以及所述一对基端校正卡盘76分别紧紧 地挟持连接部3的末端部分和基端部分,以在所有方向上校正连接部3的未对齐,从而使连接部3成直线(末端校正步骤)。在连接部3的未对齐被这样校正之后,所述一对末端校正卡盘72和73以及所述一对基端校正卡盘76如图20所示彼此远离的移动,并且如图21所示,具有已经将其未对齐校正的连接部3的多根电线2被运送单元15’运送至在箭头B的方向上位于末端校正单元14下游的熔合单元30。 
因而,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在将连接部3插入到绝缘管4之前将多根电线2的未对齐连接部3校正成直线状态的末端校正单元14。因此,可以将校正成直线状态的连接部3插入到绝缘管4中,并且可以提高电线接合部形成装置10’的处理效率。在连接部3中并非总是发生未对齐。 
运送单元15包括如上面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台17,以及安装在该移动台17上的多对电线固定臂18’。每对电线固定臂18’都将多根电线2挟持在其之间,以固定这些电线2。如图22所示,每对电线固定臂18’都可以使挟持在每对电线固定臂18’之间的多根电线2在箭头Y的方向上(即,竖直方向上)被排成一列的位置(图21)与使挟持在每对电线固定臂18’之间的多根电线在箭头B的方向上(即,水平方向上)排成一行的位置(图23)之间旋转或有角度地移动。 
通过上述结构的运送单元15’将多根电线2在箭头B的方向上从末端校正单元14移动至熔合单元30,然后,如图23所示,每对电线固定臂18’从使挟持在每对电线固定臂18’之间的多根电线2在箭头Y的方向上(即,竖直方向上)排成一列的位置有角度地移动90度到使挟持在每对电线固定臂18’之间的多根电线2在箭头B的方向上(即,水平方向上)排成一行的位置。然后,多根电线2的连接部3穿过插入引导件40被运送单元15’插入到绝缘管4中(插入步骤)。 
具有被熔合单元30熔融地封闭的一个开口端部5的所述绝缘管4 在其中部处被保持件31保持或夹紧,使得该绝缘管4的另一个开口端部6被偏移成为在箭头B的方向上(即,在水平方向上)狭长的大致椭圆形横截面。然后,运送单元15’使在箭头B的方向上排成一排的多根电线2的连接部3穿过另一个开口端部6而被插入到绝缘管4(被偏移成为大致椭圆形横截面)中。即,为了能够将多根电线2的连接部3确定地插入到绝缘管4中,有角度地移动运送单元15’的多对电线固定臂18’,从而将多根电线2排成一行以便与绝缘管4的另一个开口端部6的椭圆横截面形状对应。 
然后,使多根电线2(在与Y方向垂直的箭头B的方向上排成一排,所述Y方向是:沿着该方向,熔合单元30的电极臂34(用作熔合件)和砧座35(用作熔合件)彼此相对以将绝缘管4挟持在其之间的方向)的连接部3插入到绝缘管4中,之后,电极臂34和砧座35将绝缘管4的另一个开口端部6挟持在其之间,并且将该另一个开口端部6与多根电线2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因而,形成了图14和图15所示的电线接合部1’。在图14和图15所示的电线接合部1’中,所有电线2的绝缘护套都被确定地熔合于绝缘管4以形成熔合部8,并且该熔合部8具有相对大的面积,因此绝缘管4与所有电线2被熔合在一起,从而以足够的固定强度固定在一起。 
因而,在本实施例中,运送单元15’的多对电线固定臂18’在与箭头Y垂直的箭头B的方向上将多根电线2排成一行,并且将多根电线2的连接部3插入到绝缘管4中,所述箭头Y的方向是指沿着该方向电极臂34(用作熔合件)和砧座35(用作熔合件)彼此相对以将绝缘管4挟持在其之间的方向。因此,通过由电极臂34和砧座35将绝缘管4的另一个开口端部6与多根电线2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熔合部8可以具有预定面积,并且可以提高熔合部8的质量,并且还能够使熔合部8的质量稳定。 
上述各实施例仅仅示出了本发明的代表形式,并且本发明并不局 限于这些实施例。即,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题的情况下,可以做各种修改。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形成包括连接部和覆盖该连接部的绝缘管的电线接合部的形成装置,该形成装置包括: 
生产信息获取单元,该生产信息获取单元获取指示电线和所述绝缘管的零件编号的生产信息; 
连接部形成单元,该连接部形成单元将基于所述生产信息而选择出的多根被供给的电线固定,并且然后将各电线的导体部电连接在一起而形成所述连接部; 
管馈送/切割单元,该管馈送/切割单元以预定量来馈送基于所述生产信息而选择和供给的狭长绝缘管,并且然后将该狭长绝缘管切割成预定长度以提供切断状态下的绝缘管; 
第一熔合单元,该第一熔合单元将所述绝缘管的一个开口端部熔合以封闭该一个开口端部; 
插入单元,该插入单元移动所述多根电线以使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而插入到所述绝缘管内的预定位置中; 
第二熔合单元,该第二熔合单元将所述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与所述多根电线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以便形成所述电线接合部;以及 
送出单元,该送出单元将形成有所述电线接合部的所述多根电线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生产信息指示代表要形成的所述电线接合部的个数的产品生产编号,并且 
其中,所述形成装置包括基于所述产品生产编号而使得所述连接部形成单元、管馈送/切割单元、第一熔合单元、插入单元、第二熔合单元以及送出单元重复运转的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形成装置,包括插入引导件,该插入引导件位于与使所述一个开口端部被所述第一熔合单元熔合的所述 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相面对的位置处,所述插入引导件包括通孔,该通孔具有从该通孔远离绝缘管另一个开口端部的一端朝着该通孔面向绝缘管另一个开口端部的另一端逐渐减小的内径,以便使由所述连接部形成单元所形成的所述连接部从通孔的一端穿过该通孔到另一端,使得通过所述插入引导件来朝着所述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引导所述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装置,包括: 
空气喷射单元,该空气喷射单元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对通过由所述第二熔合单元将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和多根电线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熔合部吹送空气;以及 
牵拉单元,该牵拉单元包括:一对卡盘,该对卡盘用于在完成由所述空气喷射单元吹送空气之后分别夹紧多根电线和绝缘管;以及载荷施加部,该载荷施加部对所述一对卡盘中的至少一个卡盘施加预定载荷,以便在远离另一个卡盘的方向上牵拉所述一个卡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连接部形成单元包括: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该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彼此分离了与各电线的直径对应的预定距离,以便将多根电线挟持在其之间,从而使多根电线在竖直方向上排成一列;以及连接机器,该连接机器将通过所述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而排成一列的多根电线的导体部电连接在一起以形成所述连接部, 
其中,所述第二熔合单元包括:一对熔合件,该对熔合件用于将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挟持在其之间,以便将该另一个开口端部与多根电线的绝缘扩套熔合在一起,以及 
其中,所述插入单元将多根电线在与所述一对熔合件彼此相对以将绝缘管挟持在之间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排成一行,并且将多根电线的所述连接部插入到绝缘管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装置,包括末端校正单元,在所述 连接部被插入到所述绝缘管之前,该末端校正单元将处于未对齐状态的所述连接部校正成直线状态。 
7.一种形成包括连接部和覆盖该连接部的绝缘管的电线接合部的形成方法,该形成方法包括: 
生产信息获取步骤,获取指示电线和绝缘管的零件编号的生产信息; 
连接部形成步骤,将基于所述生产信息而选择出的多根被供给的电线固定,并且然后将各电线的导体部电连接在一起而形成所述连接部; 
管放置步骤,具有所述生产信息所指示的零件数目的狭长绝缘管放置在管馈送/切割单元中; 
管馈送/切割步骤,以预定量来馈送所述狭长绝缘管,并且然后利用该管馈送/切割单元将该狭长绝缘管切割成预定长度以从而提供切断状态下的绝缘管; 
第一熔合步骤,将绝缘管的一个开口端部熔合以封闭该一个开口端部; 
插入步骤,移动多根电线以使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而插入到所述绝缘管内的预定位置中: 
第二熔合步骤,将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与多根电线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以便形成所述电线接合部;以及 
送出步骤,将形成有所述电线接合部的多根电线送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形成方法,其中,在所述插入步骤中使用插入引导件,并且该插入引导件位于与在所述第一熔合步骤中使一个开口端部熔合的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相面对的位置处,所述插入引导件包括通孔,该通孔具有从该通孔远离绝缘管另一个开口端部的一端朝着该通孔面向绝缘管另一个开口端部的另一端逐渐减小的内径,以便使在所述连接部形成步骤中所形成的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插入引导件的通孔从该通孔的一端到另一端,使得通过该插入引导件来 朝着所述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引导所述连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形成方法,包括: 
空气喷射步骤,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对通过在所述第二熔合步骤中将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和多根电线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熔合部吹送空气;以及 
牵拉步骤,在完成所述空气喷射步骤之后夹紧多根电线和绝缘管,并且然后在预定的载荷下相对于彼此牵拉所述多根电线和所述绝缘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形成方法,其中,在所述连接部形成步骤中,使用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该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彼此分离了与各电线的直径对应的预定距离,以便将多根电线挟持在其之间,从而将多根电线在竖直方向上排成一列,并且将通过所述一对整齐排列的引导件而排成一列的多根电线的所述导体部电连接在一起以形成所述连接部;并且 
在所述第二熔合步骤中,使用一对熔合件,该对熔合件用于将绝缘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部挟持在其之间,以便将该另一个开口端部与多根电线的绝缘护套熔合在一起;并且 
在所述插入步骤中,将多根电线在与所述一对熔合件彼此相对以将绝缘管挟持在之间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排成一行,并且将多根电线的所述连接部插入到绝缘管中。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形成方法,包括末端校正步骤,在所述插入步骤之前,将处于未对齐状态的所述连接部校正成直线状态。 
CN2009801528483A 2008-12-26 2009-12-25 电线接合部的形成装置和形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54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33064 2008-12-26
JP2008333064 2008-12-26
JP2009124257A JP5362441B2 (ja) 2008-12-26 2009-05-22 電線ジョイント部形成装置、及び、電線ジョイント部形成方法
JP2009-124257 2009-05-22
PCT/JP2009/071910 WO2010074349A1 (en) 2008-12-26 2009-12-25 Forming apparatus and forming method of wire joint por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5460A CN102265460A (zh) 2011-11-30
CN102265460B true CN102265460B (zh) 2013-11-06

Family

ID=42101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284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5460B (zh) 2008-12-26 2009-12-25 电线接合部的形成装置和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75573B2 (zh)
JP (1) JP5362441B2 (zh)
CN (1) CN102265460B (zh)
DE (1) DE112009003802T5 (zh)
WO (1) WO20100743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3856A1 (es) * 2012-08-09 2014-02-13 Grupo General Cable Sistemas, S.A Procedimiento para la union mecanica y electrica de conductores electricos
DE102014013452B4 (de) * 2014-09-17 2016-05-19 Schunk Sonosystems Gmbh Vorrichtung zum Verschweißen von stabförmigen Leitern
DE102015209855A1 (de) 2015-05-28 2016-12-01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Elektrisches Kontaktierungselement mit einer feinstrukturierten Kontaktierungsfläche
CN109217067B (zh) * 2017-12-29 2020-08-18 安波福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调整压接端子送料的输送距离的系统与方法
CN109473843B (zh) * 2018-07-18 2020-06-23 国网浙江嘉善县供电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电缆的数控制作机床
US11120928B2 (en) * 2018-11-19 2021-09-14 The Boeing Company Apparatus for installing a sleeve on a cable
JP7217726B2 (ja) * 2020-07-20 2023-02-03 日本オートマチックマシン株式会社 電線整列装置、チューブ挿入装置、酸化膜掻き取り装置、半田ユニット、電線端処理チューブ挿入装置、及び、端処理チューブ挿入電線の製造方法
CN112688227A (zh) * 2021-01-13 2021-04-20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一种装换表防接线错误的方法
JPWO2022202704A1 (zh) * 2021-03-23 2022-09-29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68475A (en) * 1973-08-31 1975-02-25 Kenneth C Alliso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561526A (zh) * 2001-08-27 2005-01-0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制造方法和线束制造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838850A (en) * 1970-04-07 L. Derbyshire Rodney Heat-shrinkable cap
US3224851A (en) * 1962-01-24 1965-12-21 American Optical Corp Method of forming a fused energy-conducting device
US4127398A (en) * 1963-09-18 1978-11-28 Ni-Tec, Inc. Multiple-channel tubular devices
JPS56168378A (en) * 1980-05-30 1981-12-24 Hitachi Ltd Automatic assembling device for connector cable assembly
US4310607A (en) * 1980-07-11 1982-01-12 Corning Glass Works Battery cell construction
JPH0433287A (ja) * 1990-05-29 1992-02-04 Yazaki Corp 電線端末のジョイント部製造方法
JPH1187007A (ja) * 1997-09-05 1999-03-30 Yazaki Corp 電線接続部の密封方法及び密封構造
JP3708375B2 (ja) * 1999-08-24 2005-10-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管状体の加工装置
JP3940337B2 (ja) * 2002-08-20 2007-07-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チューブ加熱装置及び電線接続部の密封方法
JP2005302448A (ja) * 2004-04-09 2005-10-27 Yazaki Corp 被覆電線の端末接続方法、スリーブ仮接続用プレス装置及び電線接続用導電性スリーブ
JP4679839B2 (ja) * 2004-06-03 2011-05-11 新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電線処理装置におけるサーボモータ駆動系の基準位置取得方法
DE102006021422B8 (de) * 2006-05-05 2008-06-26 Schunk Ultraschalltechnik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Durchgangs- oder Endknotens sowie Durchgangs- oder Endknoten
JP4878975B2 (ja) * 2006-09-28 2012-02-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キャップ及びキャップ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68475A (en) * 1973-08-31 1975-02-25 Kenneth C Alliso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561526A (zh) * 2001-08-27 2005-01-0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制造方法和线束制造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4-33287A 1992.02.04
JP特开2005-302448A 2005.10.27
JP特开2008-86169A 2008.04.1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75573B2 (en) 2013-02-19
JP2010170978A (ja) 2010-08-05
US20110232083A1 (en) 2011-09-29
WO2010074349A1 (en) 2010-07-01
DE112009003802T5 (de) 2012-06-21
JP5362441B2 (ja) 2013-12-11
CN102265460A (zh) 201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5460B (zh) 电线接合部的形成装置和形成方法
CN102143823B (zh) 用于加强焊接的设备和方法
CN105075018B (zh) 端子连结带及其制造方法和压接端子的制造方法
JP2015005521A5 (zh)
US11276992B2 (en) Method for electrical cabling with a cable sequence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 switchgear construction and a corresponding robot arrangement
CN103415898A (zh) 线束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JP2007134307A (ja) 電線接続方法
CN105874659A (zh) 电线处理装置和配线模块的制造方法
US8869394B2 (en) Method of connecting electric wires
US7663059B2 (en) Cap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cap
CN113424383A (zh) 用于对布置在装配平台上的电气开关设备的电气部件进行机器人辅助布线的方法
JPH05334925A (ja) ハーネス製造装置
US5685067A (en) Terminal crimping apparatus
CN112202029A (zh) 一种连接器用单芯线材全自动加工组装流水线
US3618204A (en) Methods of assembling electrical components
CN215145458U (zh) 焊接机
CN107565301A (zh) 用于焊接包含若干单独导线的线束的设备和方法
JP2016046173A (ja) 連鎖端子、連鎖端子の製造装置、及び連鎖端子の製造方法
JPS59212178A (ja) ワイヤ−の溶接方法および溶接装置
CN114206540B (zh) 用于连接预装在触头载体中的电气端子与电导体的熔接装置和方法
US20230283132A1 (en) Stator of an electrical machine
JP2007103143A (ja) ハーネス製造装置と電線ジョイント部の処理方法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559660Y2 (ja) 電源プラグ製造装置
JPH07245168A (ja) 電線連結方法および電線連結装置
GB2237442A (en) Flat cab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