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4883B - 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防劣化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防劣化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4883B
CN102264883B CN200980152600.7A CN200980152600A CN102264883B CN 102264883 B CN102264883 B CN 102264883B CN 200980152600 A CN200980152600 A CN 200980152600A CN 102264883 B CN102264883 B CN 1022648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electromagnetic wave
edible oil
frequency
alternating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26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64883A (zh
Inventor
深町进平
小仓哲也
小岛良种
馆祥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 I T
Original Assignee
SK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A Ltd filed Critical SKA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64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4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64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488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3/00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 C11B3/005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by wave energy or electric current, e.g. electrodialy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12Deep fat fryers, e.g. for frying fish or chips
    • A47J37/1271Accessor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2400/00Products obtained by processes covered by groups C10G9/00 - C10G69/14
    • C10G2400/14White oil, eating oi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 Edible Oils And Fats (AREA)

Abstract

一种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防劣化方法和装置。在浸渍于槽(6)内的食用油(7)中的圆筒(11a)的外周与两个镶边部(11b、11b)之间形成的环状槽中卷绕氟树脂包覆电缆(5),形成具有线圈部(2)的振荡单元(16),经由中继单元(13)将该振荡单元(16)连接于电磁波发射器(10)。在线圈部(2)利用在4kHz~25kHz的频带内的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频率互不相同的多个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或者频率随时间而变化的交流电流来照射电磁波,进一步并用利用远红外加热器或远红外陶瓷的处理来防止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劣化。

Description

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防劣化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防劣化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油从前就广泛应用于食品的加热烹调用途。然而,食用油容易氧化劣化,因而采取了各种防止氧化劣化的对策。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69476号公报中,作为不会使油炸操作者暴露于触电等危险而能够安全且有效地防止食用油劣化的食用油氧化防止装置,公开了一种防止食用油氧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供给为食用油提供具有还原要素的离子的物质(在含有氧化硅的化合物中添加过渡元素或其氧化物而获得)的供给部的半导体部施加阴极的直流电压,从而将具有还原要素的离子供给食用油而防止食用油氧化。 
另外,日本特开平9-10048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用电绝缘玻璃或树脂包封的电子发射电极插入到用于进行贮藏保管的油槽内的食用油中或用于油炸食品加工的油炸锅的高温油中等,在该电极上施加由高压变压器的高压交流静电位发生装置产生的高压交流静电位,从而防止食用油的氧化。 
此外,日本特开2008-289835号公报中记载,用负高电位输出线连接负高电位发生装置与负高电位发生端子,负高电位发生端子使用由导电性金属构成的油面板,将绝缘体部件安装在油面板上,将负高电压发生端子浸渍设置在连接于油炸锅的过滤器或集中槽的内部,根据油炸锅的油量设定负高电位发生端子的油面板的面积,从而可以形成食用油的氧化抑制效果和热 劣化抑制效果优异的油炸锅的食用油氧化抑制装置。 
另外,日本特开2005-27958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食用油的净化方法,该方法使用含有角闪石的花岗斑岩的粉碎物的过滤材料来过滤使用后的食用油。 
还有,在日本特开2001-19269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将新油槽、还原槽、过滤槽以及负静电电子发生装置设为一个组,在新油槽内蓄积补充用的新油,在还原槽中过滤由于使用而氧化劣化的旧油并进行蓄积,从负静电电子发生装置以8000伏的高压对过滤过并蓄积的旧油照射负静电电子,从而将酸值还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694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0048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8983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27958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1-1926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上述专利文献记载的发明,除了专利文献3记载的发明以外,需要热能或高电位的电能。并且,由于油具有绝缘性而不能获得广范围的还原电位,以接触还原反应为主体,因此,抑制油的氧化劣化已经超过其极限,只能达到使废油的更换周期少许延长的程度。 
本申请人开发了通过对各种流体实施调制电磁波处理,使对实施该处理后的流体的处理变得容易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在 各种领域中使用。其内容公开在日本专利第3247942号的专利公报等中。 
在获得上述专利权的发明申请之后,本申请人发现,作为调制电磁波处理装置,通过将电磁波发生器分为还原型和氧化型来分开使用,可以适当地应对被处理水中含有的物质的性质差异,能够防止在构成被处理水流动的流路的壁面上形成附着物,取得了日本专利第4257747号、日本专利第4305855号等专利。 
这样,通过如上所述对各种被处理水实施调制电磁波处理,主要使附着物不堆积于被处理水流动的流路内壁上,可以长期保持流路不闭塞的状态,但没有将本申请人开发的调制电磁波处理技术应用于食用油的氧化劣化防止。另外,对于工业油,也期望有针对其劣化的对策。 
本发明的课题是使用本申请人开发的电磁波处理技术来确立超出现有技术的食用油或工业油的氧化劣化防止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上述课题通过以下解决手段来解决。本发明是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防劣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基于交流电流的电磁波来对食用油或工业用油进行处理,其中,该交流电流是在4kHz~25kHz的频带内的(a)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b)频率互不相同的多个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或(c)频率随时间而改变的交流电流。 
另外,本发明是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防劣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备:线圈部,其浸渍在食用油槽或工业用油槽内的油脂中或者设置在食用油槽或工业用油槽附近;以及电磁波发生器,其使交流电流流过上述线圈部,该交流电流是在4kHz~25kHz的频带内的(a)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b)频率 互不相同的多个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或(c)频率随时间而改变的交流电流。 
此时,还可以并用利用远红外加热器或远红外陶瓷的处理。 
与不对食用油或工业用油进行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以下有时简称为“未处理”)的情况相比,在本发明中利用基于交流电流的电磁波来对食用油或工业用油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具有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劣化改善效果,其中,上述交流电流是在4kHz~25kHz的频带内的(a)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b)频率互不相同的多个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或(c)频率随时间而改变的交流电流。 
在制造天麸罗时的食用油中应用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时,可以获知具有以下效果: 
1)削减食用油的用量。 
2)天麸罗(油炸食品)变得美味。 
3)使食用油的使用温度降低10~15℃。 
4)可以将食用油的AV值维持在1.0~1.5。 
5)抑制食用油的粘度上升。 
6)减少食用油的油臭与油烟。 
7)促进水与油的分散。 
8)抑制食用油被吸入到天麸罗的面衣中。 
9)抑制碳化物等附着在油槽上。 
10)抑制食用油变色。 
11)抑制食用油起泡。 
12)抑制食用油的TPM值减少或上升。 
在上述效果中,4)~6)和10)~12)考虑为化学效果,剩余的1)、3)和7)~9)考虑为物理效果。在这里,关于2),如果其它项 目的任何一个被示出效果,当然认为会使味道变好,因此是上述化学效果和物理效果所附随的次生效果。 
1.关于化学效果 
食用油主要由油酸甘油酯(甘油三酯)构成,用式(I)表示: 
[化学式1] 
其中,RCOO-是不饱和脂肪酸残基。另外,在制造天麸罗时,由于加热至水的沸点以上的温度的油与富含水的天麸罗面衣接触,因此水立即蒸汽化,大部分水汽化而逸出到空气中,一部分水溶入到油中将油水解(式(1))。 
此外,在此简单来说,1位的酯水解,但也发生2和2’位的水解。另外,式(2)和式(3)的水解也同时进行。 
[化学式2] 
所生成的二酰基甘油(II)和作为二酰基甘油(II)的水解产物的单酰基甘油(IV)是良好的表面活性剂,是制造天麸罗时所见到的气泡的起因物质。另外,也被认为它对粘度上升有很大影响。 
此外,AV值是将1g试料油中所含有的游离脂肪酸(III)中和所需的KOH的mg数,水解进行的程度越高,数值就越大。 
因此,给出了如下启示:如果根据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能够抑制AV值的上升,则在反应之前除去了油中的水,另外,AV值的降低是由于系统中所含有的水减少(除去)而引起了式(1)、(2)和(3)的水解的逆反应,即再酯化。 
另外,食用油(I)中的RCOO-是不饱和脂肪酸基,具有双键(-C=C-)。其比较容易与氧O2反应,生成氢过氧化物(VI)(式(4))。 
[化学式3] 
Figure BPA00001391252500061
氢过氧化物(VI)是比较稳定的,但是由于过氧基(-OOH)具有热不稳定性,因此通过后续反应而变化为醛、酮等。氢过氧化物(VI)按照式(5)将碘化物的碘离子(I-)氧化,生成碘(I2)。 
RHC=CHC(OOH)HCH2-+2KI+H2O→ 
RHC=CHC(OH)HCH2-+I2+2KOH(5) 
POV值是定量反应式(5)中生成的碘I2而求出的值(mmol/mL)。 
2.关于物理效果 
1)削减食用油的用量。 
3)使食用油的使用温度降低10~15℃。 
8)抑制食用油被吸入到天麸罗的面衣中。 
9)抑制碳化物等附着在油槽上。 
在上述分类中,将以上各项设为物理效果,其共通的一个表征是存在表面活性物质。 
加热过的食用油与天麸罗原料,特别是面衣接触时,由于其所含的水,会引起化合物(I)的水解(反应式(1)),生成油酸与二酰基甘油,二者均为优异的表面活性剂。如文字所述,油与水之间基本上没有亲和性,但是如果存在表面活性剂,则两者的亲和性增加,即使是以水为主成分的面衣,油也容易浸入。结果是使油的用量增加。碳化物的表面是疏水性的,因而碳化物难以附着在水较多的面衣中,但是如果有表面活性剂则会增加亲水性,从而碳化物容易附着在面衣上。因此,下述物理效果、即 
1)食用油的用量削减 
8)抑制食用油被吸入到天麸罗的面衣中 
9)抑制碳化物等附着在油槽上 
给出了油酸和二酰基甘油减少的启示。由于反应式(1)是可逆反应,如果左边(反应物侧)的水减少,则反应向箭头的反方向进行。即,认为油酸与二酰基甘油二者减少。 
关于上述“4)可以将食用油的AV值维持在1.0~1.5”,获得了在以下实施例中记载的实验结果,这给出了在天麸罗制造中通过施加本发明的电磁场能够在天麸罗制造时从油中除去水的启示。 
另外,关于上述“7)促进水与油的分散”,能够推测这是因为在天麸罗制造中通过施加本发明的电磁场在天麸罗制造时从油中除去水变得容易。 
与不对食用油进行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未处理”)的情况相比,在频率(4kHz~25kHz)范围内进行本发明中规定的电磁波处理时,判断为具有上述1)~9)的效果,即食用油的劣化改善效果。 
这对应于如后述那样在图9中示出的对使用含有氧化钛的胶体颗粒的水进行了测定的水提供负的ζ(zeta)电位的频率(4kHz~25kHz)下进行电磁波处理的情况,据推定,通过在上述频率(4kHz~25kHz)下进行本发明中规定的电磁波处理,对天麸罗制造时的食用油也提供负的ζ(zeta)电位。 
这也显示了与图9中所示的另一种情况具有一致性:在对使用含有氧化钛的胶体颗粒的水进行了测定的水提供正的ζ(zeta)电位的频率(1kHz以下或超过25kHz的频率)下进行本发明中规定的电磁波处理时,没有上述1)~9)的效果、即食用油的劣化改善效果。 
根据本发明,推断为通过在被推定为对食用油提供了负的ζ(zeta)电位的频率下对食用油进行电磁波处理,抑制了由食用油生成过氧化物或氧化物等。另外,本发明中利用基于在4kHz~25kHz的频带内的(a)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b)频率互不相同的多个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或(c)频率随时间而改变的交流电流的电磁波,来对食用油进行处理,在不特别规定照射于食用油的交流电磁波的频率而提供某个范围的频率(例如图9中所示的100Hz~10,000Hz附近)时,由于形成正和负的ζ(zeta)电位的物质相互之间发生结合和排斥,因此推定为与未处理的情况相比没有改善。 
在本发明的以下描述的实施例中,示出了在天麸罗制造时对食用油或工业用油施加基于(a)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b)频率互不相同的多个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或(c)频率随时间而 改变的交流电流的电磁波的例子,调查了此时的电磁波的施加效果。另外,可知,此时使用的频率即使是基于(a)~(c)的任何一个频率的任何一个电磁波,只要是4kHz~25kHz之间的频率,就具有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油炸食品或天麸罗(以下称为天麸罗)是通过用面衣包裹天麸罗材料,投入到温度被加热至比水的沸点高很多的食用油(160~180℃)中来制造的。面衣的主成分为水,含有80%以上的水。另外,面衣中含有的水被加热形成水蒸汽,但由于外部被油层包覆,因此大部分的水蒸汽不是压破油层沸腾,而是向冷的天麸罗材料前进,通过与冷部接触、冷凝来加热、烹调天麸罗材料。此时,1g的水蒸汽冷凝时,具有足以将1g的水加热至540℃的热能(蒸发潜热),因此,在假定天麸罗原料为25℃时,通过1g的水蒸汽可以制造7g以上的天麸罗。 
因此,认为面衣中所含有的水比原料的约1/7稍多为最佳。如果水的含量过多时,则不能形成酥脆的面皮,而过少时,难以将天麸罗充分加热,面衣容易变焦。在烹调天麸罗期间,一部分水蒸汽突破油层而逸散,作为稳定产生的水蒸汽的气泡被观察到。另外,将1g的水加热至180℃时,形成约1.5L的水蒸汽。将天麸罗原料加热至100℃时所产生的水蒸汽不能在最早的烹调中使用,因此排出到外部(油层)而激烈地产生水蒸汽泡。另一方面,面衣的水减少时,热传递变差,水蒸汽泡的产生减少。天麸罗烹调的专业人员观察天麸罗制造时的该水蒸汽泡的变化来判断天麸罗的烹调状况。 
天麸罗的面衣与加热至180℃的油接触时产生水蒸汽。水不容易蒸发的事实是众所周知的,如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见到的,认为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装置施加交替磁场,天麸罗的面衣被摇动,有助于水的蒸发。根据起泡的情况判断 天麸罗的烹调状况,因此,可知在进行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时,在比通常低10℃以上的温度下,产生与通常相同程度的起泡(参照实施例5等)。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通过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即使在比通常低10℃以上的温度下产生相同程度的水蒸汽的起泡,也由于天麸罗原料是通过水蒸汽冷凝被加热的,因此应该与通常的天麸罗制造完全相同地进行烹调。然而,认为在面衣的温度保持比通常低10℃以上这一点不同,在面衣内的水分量变少之后、即起泡开始减少时起,面衣的温度急剧升高,在面衣上产生少许烧焦,因此基本上不会影响做好的天麸罗制品的味道。 
这样,通过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可以在比通常低10℃以上的温度下制造天麸罗,而且不损其美味,从油劣化的观点来看是非常重要的。空气中的氧加成到食用油分子中所包含的不饱和键上是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最初形成过氧化物(测定为POV的物质),接着,变为羰基化合物(测定为CV的物质),推断这是产生油烟味的原因。 
一般,在化学反应中,如果温度升高10℃则反应速度倍增,结果,期待在低10℃以上的温度下过氧化物生成的速度也会下降到一半以下。另外,由于在天麸罗制造中冒出气泡,因此防止了空气溶入油中,从而认为在防止氧化反应的意义上,气泡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据推断,一个食用油分子的劣化是由于其与从面衣溶出到油中的水反应(水解反应)而形成游离脂肪酸(测定为AV的物质)与二酰基甘油,水解速度用反应速度常数与水的溶解度的乘积来表示,因此当在比通常低10℃的温度下可以制造天麸罗时,能够期待反应速度常数与溶解度都减半,因此水解的速度变成大致四分之一,可以抑制食用油分子的劣化,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效果是非常大的。 
另外,可以看出,在天麸罗制造时,通过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具有使水蒸发的效果。由于具有使水蒸发的效果,可以升高天麸罗制造时的食用油层表面的温度,因此,认为,通过上述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能够在比通常低10℃以上的温度下制造不损害美味的天麸罗。 
此外可判断出在天麸罗制造时,通过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具有防止碳化物附着于烹调装置壁面的与食用油接触部分的效果、或具有碳化物的剥离效果(参照实施例10)。 
另外,在本发明中,食用油是指蓖麻油、桐油、色拉油、大豆油、山茶油、椰子油、菜籽油、玉米油、橄榄油等植物油,猪油、牛油、骨油、鱼油、黄油、鲸油、鱼肝油、鲨肝油等动物油。 
另外,除了食用油以外,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也能应用于防止润滑油或切削油等工业用油的劣化。在使用润滑油或切削油且机械运转时,润滑油或切削油的一部分氧化而形成焦油状附着于管道等,有时无法剥离,如果在这种润滑油或切削油的使用中也施加本发明的电磁波,则使附着于管道等上的焦油状物容易剥离,并且使焦油状物不会附着于机械上。 
另外,还可看出,在利用基于上述4kHz~25kHz的频带内的(a)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b)频率互不相同的多个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或(c)频率随时间而改变的交流电流的电磁波的处理中,通过并用利用远红外加热器的处理或并用利用远红外陶瓷的处理,可以实现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防劣化。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对于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劣化,在进行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或并用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和利用远红外加 热器、远红外陶瓷的处理时,与不实施这些处理的情况相比,不发生油的氧化,因此与其它净化方法相比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寿命长。另外,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或并用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与利用远红外加热器或远红外陶瓷的处理的处理,与使用高电压的以往的食用油净化处理相比,能够节能,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防劣化操作也能比较容易地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密封于氟树脂壳体内的电磁波处理装置的线圈部的俯视图(图1的(a))和图1的(a)的A-A线方向截面图(图1的(b))。 
图2是示出将图1的氟树脂壳体浸渍于深油槽的食用油中并进行电磁波处理时的侧视截面图(图2的(a))和俯视图(图2的(b))。 
图3是对大型油槽内的食用油或工业用油提供实施例1的电磁波处理装置时装置的侧视截面图(图3的(a))和俯视图(图3(b))。 
图4是本发明的电磁波发生器的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电磁波发生器的电路图。 
图6是图4的电磁波发生器所产生的电磁波的强度与频率的关系图。 
图7是图4的电磁波发生器所产生的电磁波的强度与频率的关系图。 
图8是图5的电磁波发生器所产生的电磁波的强度与频率的关系图。 
图9是示出使用图4或图5的电磁波发生器的氯化锂水溶液中的氧化钛微粒的基准ζ(zeta)电位(未进行电磁波处理的水中 的氧化钛微粒的ζ(zeta)电位=0)的变化量与频率的关系的图。 
图10是ζ(zeta)电位测定方法的说明图。 
图11是具有实施例2的线圈部的振荡单元的立体图(图11的(a))和纵截面图(图11的(b))。 
图12是使用图11的线圈部的电磁波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13是将本发明的电缆捆扎成环状情况下的立体图(图13的(a))和利用氟树脂包覆该环状的电缆整体而得到的线圈部的立体图(图13的(b))。 
图14是示出通过进行实施例2的电磁波处理得到的AV值与POV值的变化的图。 
图15是实施例3的内置有线圈部的不锈钢制蛇腹管的外观图(图15的(a))和将内置有线圈部的蛇腹管浸渍于食用油中的油槽的截面图(图15的(b))。 
图16是示出将实施例4的电缆的螺旋部分串联配置在平板上而得到的线圈部的侧视图(图16的(a))和将线圈部配置在油槽侧壁的外侧的状态下的油槽俯视图(图16(b))。 
图17是实施例4的变型例,是示出能够对天麸罗油有效地进行电磁波照射的将线圈部设置在油炸锅装置的油槽外周的情况下的立体图(图17的(a))和将线圈部设置在油槽内周的情况下的俯视图(图17(b))。 
图18是实施例5的实验中使用的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图19是实施例5的实验中使用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20是实施例5、6、10、11的实验中使用的电磁波发生器所产生的电磁波的强度与频率的关系图。 
图21是示出实施例5中用于比较而不进行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的情况下的食用油中的极性化合物的浓度变化的图表。 
图22是示出实施例5中使用的进行了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的情况下的食用油中的极性化合物的浓度变化的图表。 
图23是实施例6中使用的用于进行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24是说明实施例6中使用的用于调查进行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和不进行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的情况下的食用油中的水的蒸发效果的装置的图。 
图25是实施例7中使用的将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与陶瓷涂层金属网一起使用的情况下的油槽的立体图(图25的(a))以及示出实施例7的油的AV值随经过天数而变化的图(图25的(b))。 
图26是示出将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装置的线圈部实际应用于实施例8中使用的用于连续制作炸猪排的油炸锅装置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27是实施例10中使用的实施了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的情况下的油炸锅的一部分的照片(图27的(a)、图27的(b))和不进行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的情况下的油炸锅的一部分的照片(图27的(c))。 
附图标记说明
2:线圈部;4:氟树脂壳体;5:电缆;6:油槽;7:食用油;8:油循环流路;9:加热器;10:电磁波发生器;11a:圆筒;11b:镶边部;12:蛇腹管;13:中继单元;14:平板;15:格子板;16:振荡单元;17:氟树脂;18:油容器;20:铜块;21:铁板;22:热电偶;24:烧杯;25:流出管;26:ζ(zeta)电位测定装置;28:试料瓶;29:黄铜管;30:烧杯;31a、31b:分频器;32a、32b:分配器;33a:R系统发生器(generator);33b:S系统发生器;34a、34b:功率放大器;36:包覆远红外陶瓷的板;39:输送带式金属网;40:远红外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说明了使用大豆油的一种的白绞油(明糖油脂工业(株)制)作为食用油,使用流过4kHz~25kHz的范围内的(a)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b)频率互不相同的多个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或(c)频率随时间而改变的交流电流的电磁波发生器来对食用油或工业油进行电磁波处理的方法。 
图1中示出了将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的一根电缆5卷绕成圆盘状而构成的两个线圈部2、2在平面上邻接配置并密封在氟树脂制的壳体4的内部的结构。图1的(a)是示出在内部容纳有两个圆盘状线圈部2、2并且密封之前的氟树脂制壳体4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1的(b)是图1的(a)的A-A线方向截面图。用于将电缆5引到壳体4外的槽4e与大气相通。 
为了将两个圆盘状线圈部2、2配置在氟树脂制壳体4的两个圆形凹部4b、4b中,从设置于两个圆形凹部4b的中心部的圆筒部4c、4c的外周起依次将电缆5卷绕成圆盘状,来形成圆盘状线圈部2、2。卷绕该电缆5的方法如下所述。 
首先,将电缆5的中央部预先放入连接两个圆形凹部4b、4b的中心部的槽4d中,沿着槽4d将其延伸到两个圆形凹部4b、4b,通过各圆筒部4c、4c的缺口部卷绕到圆筒部4c、4c的外周上来形成圆盘状线圈部2、2,最后经由将圆盘状线圈部2、2的外周的切线进行连接的槽4e,再通过设置于壳体4上的管4f(图2的(a)),将电缆5的两端引出到壳体4的外部。然后,将未图示的氟树脂制的板覆盖在两个圆盘状线圈部2、2上,形成将两个圆盘状线圈部2、2容纳并密封在内部的氟树脂制壳体4。 
图2的(a)和图2的(b)分别是示出将图1所示的内部容纳有两个圆盘状线圈部2、2并被密封后的氟树脂制壳体4浸渍在食用油 槽6的食用油7内的情况下的食用油槽侧视截面图和俯视图。 
图1和图2所示的该氟树脂制壳体4内的卷绕成两个圆盘状线圈部2、2的一根电缆5的两端从壳体4的外部连接到图4或图5中所示的电磁波发生器,在使4kHz~25kHz的频带内的(a)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b)频率互不相同的多个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或(c)频率随时间而改变的交流电流经由该电缆5在线圈部2、2中流动时,电磁波如图2的(a)的单点划线所示那样形成磁通(s2),从而对油槽6内的食用油整体有效地进行电磁波处理。 
图2的(a)的卷绕成圆盘状的两个线圈部2、2在平面上邻接配置的结构对较深的油槽6内的食用油无遗漏地形成磁通(s2)。 
另外,图3示出了在食品加工工厂等中使用的容纳食用油的大型油槽6中应用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技术的装置实例,图3的(a)为侧视截面图,图3的(b)为俯视图。在该情况下,由于使用大量的食用油,因此通过在油槽6的外部设置油循环流路8,在该循环流路8中设置线圈部2,即使在使用大量的食用油时,也能恒定地进行电磁波处理。进一步期望,用不锈钢制的格子板15覆盖图3的(b)的油槽6内的食用油的表面,在格子板15上将电缆5配置为线圈环。另外,如果在循环流路8上设置线圈部2时同时在油槽6内存在食用油滞留的部位,则虽然此处没有图示,但可以使容纳在氟树脂制的壳体内的线圈部浸渍在该部位。另外,在循环流路8中设置有用于将食用油加热至约170℃到180℃的加热器9。图3的装置也可应用于工业用油的贮存槽。 
另外,在图1~图3的容纳有线圈部2的氟树脂制壳体4内,如果除了线圈部2以外还配置陶瓷粉(例如直径约5mm的陶瓷颗粒((有限公司)古谷技术研究所制造的“Iontechno ball”)的粉碎物),则虽原因不明,但能够提高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防劣化效 果。 
从图4所示的电磁波发生器流出(a)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b)频率互不相同的多个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或(c)频率随时间而改变的交流电流,来对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照射电磁波。在图4所示的电磁波发生器中,三角波或锯齿波的振荡电路振荡产生频率,通过电压-频率变换电路将所述频率细分化,得到对应于各频率的电压。用波形整形放大电路对来自该电压-频率变换电路的输出设定电磁波强度,进一步放大功率而获得适当大小的功率,将其输出到图1~图3所示的线圈部2中。 
在此处,图4所示的电磁波发生器中流动以下(a)或(c)的交流电流来产生电磁波:(a)具有图6中所示类型的输出波形在用实线、虚线、单点划线、双点划线等表示的6,000Hz、10,000Hz、16,000Hz或22,000Hz等处存在峰值的任何一个单一主频率(可以使用约4,000Hz~25,000Hz之间的任何一个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c)图7或图20所示的在约4,000Hz~25,000Hz或约4,000Hz~8,000Hz之间频率随时间而变化的交流电流,图5所示的电磁波发生器中流动以下(a)或(b)的交流电流来产生电磁波:(a)具有图6所示的具有在6,000Hz、10,000Hz、16,000Hz或22,000Hz等处存在峰值的任何一个单一的主频率(可以使用约4,000Hz~25,000Hz之间的任何一个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b)图8所示的同时形成在6,000Hz、10,000Hz、16,000Hz和22,000Hz等处具有峰值的频率互不相同的多个单一主频率(可以使用约4,000Hz~25,000Hz之间的任何一个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 
另外,图4与图5所示的电磁波发生器均可根据振荡的频率使ζ(zeta)电位形成为(+)或形成为(-)。 
另外,电磁波强度是指空间中的电磁波的强度,单位是[V/m]或[A/m]。根据使用目的而区别使用测定方法,在本实施 例中,使用[A/m](V为电压,A为电流,m为长度)。另外,电磁波的强度可根据要进行电磁波处理的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量来适当选择。将未图示的电磁波强度传感器所在位置的磁场的大小作为该情况下的电磁波的强弱或强度,该电磁波的强度与线圈部2中流动的电流成比例。 
另外,上述电磁波强度与线圈部2中流动的电流值成比例,其大小是变化的。 
P=K×i2×t 
P:对被处理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照射的电磁波照射能量[W] 
i:线圈部2中流动的电流[A] 
t:照射时间[秒] 
K:常数[H/m3
图9表示使用具有图4或图5所示的电路的电磁波发生器在10Hz~120kHz频带内使频率进行各种改变而测定的各频率下的电磁波强度的峰值与被处理水(含有氧化钛微粒的氯化钾水溶液)的ζ(zeta)电位的变化量的关系。 
另外,使用图5所示的电磁场发生器的调制电磁场处理装置结构如下:在OSC的信号通过用于将来自OSC的信号变换为任意频率的信号的分频器31a、31b与用于向两个系统分配信号的分配器32a、32b而在R系统发生器33a或S系统发生器33b中相乘后,分别通过功率放大器34a、34b输出到线圈部(未图示)。此时,作为信号流,在同一结构中具有两个系统,例如可以选择将来自一个分配器32a的信号输送到波形发生器33a、33b的同步型以及用各自独立的系统(图5的上段与下段)将信号分别输送到波形发生器33a、33b的非同步型。该装置使线圈部中间歇地流动使正弦波与方形波相乘得到的调制电磁场信号。 
如图9所示,优选在约4kHz~25kHz附近的频带内进行电磁 波处理,此时的被处理水的ζ(zeta)电位的变化量变化大,与不进行电磁波处理时(未处理时)或电磁波强度在其它频带具有峰值时的被处理水的ζ(zeta)电位的变化量相比,ζ(zeta)电位大幅降低,ζ(zeta)电位示出负值。 
本实施例的食用油或工业油的电磁波处理由于在上述约4kHz~25kHz附近的频带内进行,因此食用油或工业油中含有的油脂成分被置于还原性环境中,认为抑制了使食用油或工业用油劣化的成分的生成。 
另外,图9所示的ζ(zeta)电位的测定步骤如以下的(1)~(4)所示。 
(1)ζ(zeta)电位测定装置:大塚电子(株)制造的电泳光散射光度计ELS-800 
(2)试料、溶质:氧化钛的胶体颗粒(粒径100~200μm)。 
溶剂:10毫摩尔的KCl溶液 
调整液:pH5.5 
温度:25℃ 
(3)调制电磁波发生器 
使用图4或图5所示的电磁波发生器,使线圈电流为1.0安培,产生例如能够示出图9所示的电磁波强度的峰值与被处理水的ζ(zeta)电位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的电磁波等。 
(4)如图10所示,在线圈部2(线圈卷绕20次的聚氯乙烯配管)的内部空间插入装有含上述颗粒的试料的烧杯24,然后,从电磁波发生器10等使1.0安培的电流在线圈部2中流动1分钟来进行处理。之后,将烧杯24内的含颗粒的试料从设置于烧杯底部的流出管35输送到ζ(zeta)电位测定装置26内,测定ζ(zeta)电位。 
以线圈中流动的电流的主要频率为0.5、20、40、60、80,…以及120kHz进行上述测定。另外,在不进行利用电磁波发生器 10等的电磁波处理的情况下,也将烧杯24内的含颗粒的试料从设置于底部的流出管25输送到ζ(zeta)电位测定装置26内,测定ζ(zeta)电位。 
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各频率的电磁波强度的峰值与被处理水的ζ(zeta)电位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在图9中示出,图9的ζ(zeta)电位的变化量是对应于不进行电磁波处理时(未处理时)的ζ(zeta)电位的变化量,是10次测定值的平均值。 
另外,图4与图5所示的电磁波发生器中产生的连续频率的波形不限于方形波或锯齿波,也可以是正弦波、脉冲波等其它波形。 
本发明人推断,通过该电磁波处理,食用油或工业油的ζ(zeta)电位变为负,防止了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氧化劣化,在以下所有实施例中,除非另有规定之外,均是使上述(a)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b)频率互不相同的多个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或(c)频率随时间而改变的交流电流在食用油或工业油中流动来进行电磁波处理。 
实施例1 
在容纳10毫升白绞油的槽中,使用图1所示的密封了线圈部2的氟树脂壳体4,从图4的电磁波发生器对线圈部2提供20毫安的交流电流,以每天仅对食用油照射1小时基于由4kHz~10kHz构成的、频率随时间而改变的交流电流的电磁波,在表1、表2中示出了所得到的食用油的比色试验的结果。 
另外,在比色试验中,使用表示油脂的氧化程度的酸值(AV)与过氧化物值(POV)。 
表1 
酸值(AV) 
Figure BPA00001391252500211
表2 
过氧化物值(POV) 
Figure BPA00001391252500212
上述表1的酸值(AV)与表2的过氧化物值(POV)在新油中为0。另外,表1、表2中示出的废油是在170~180℃下加热1小时之后的油。 
酸值(AV)可以利用AV检查加热油脂劣化度判定用试纸(销售商:(股份有限公司)J-Oil Mills)做如下所述目视判定。 
0(青);0.5(铜绿);1.0(草绿);2.0(绿);3.0(黄绿);4.0(黄色) 
另外,过氧化物值(POV)可以利用POV试纸(柴田科学(股份有限公司)制)做如下所述目视判定。 
0(粉红);10(浓粉红);30-50(接近紫色的粉红) 
实施例2 
根据表1所示的结果,在容纳10毫升味之素株式会社制造的“富含大豆油的色拉油(商标名)”的槽中,浸渍图11的(a)的立体图和图11的(b)的纵截面图所示的线圈部2,从图4的电磁波发生器对线圈部2提供20毫安的交流电流,利用基于4kHz~10kHz频带内的频率随时间而改变的交流电流的电磁波, 对加热至170℃的食用油进行3周处理。所得到的食用油的AV和POV的利用试纸的比色试验的结果分别在图14的(a)和图14的(b)中用数值表示。如图14所示,可以看出AV值为约1.0~1.5时,POV值可以维持在约5~15。根据这些值可以将营业用天麸罗制造情况下等使用的食用油的更换时期延长3倍。 
这样,通过利用本实施例的电磁波处理,在2周以上的期间内基本上没有见到食用油的劣化。另外,从食用油的AV值能够维持在1.0~1.5推断为通过上述电磁波处理使水与油的电位相等,从而促进水与油的分散,在天麸罗制造中能够从天麸罗制造油中除去水。 
在这里,说明图11和图13所示的本实施例的线圈部2。 
(a)如图11的(a)的立体图和图11的(b)的纵截面图所示,圆筒11a的两端安装镶边部11b、11b,该圆筒11a的外周与两个镶边部11b、11b之间形成环状槽,在该环状槽上卷绕氟树脂包覆电缆5,如图12所示,形成振荡单元16,该振荡单元16经由中继单元13连接于电磁波发生器10的线圈部2,该振荡单元16浸渍于食用油槽内。 
(b)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如图13的(a)的立体图所示,将一根长氟树脂包覆电缆5卷绕十几次,形成螺旋状,构成总体上捆扎成环状的线圈部2,除了该电缆5的两端以外,如图13的(b)的立体图所示,通过氟树脂17包覆该整个环状物而获得环状线圈部2,将该环状线圈部2以适当的形式设置在食用油中,将该电缆5的两端连接于电磁波发生器10来对食用油照射电磁波(有时称为“Oil Watcher处理”:“油脂监视处理”)。 
实施例3 
如果密封有实施例1的线圈部2的氟树脂壳体4长期浸渍于高温的食用油7中,则氟树脂膨胀,有时油侵入到树脂壳体4的 密封有线圈部2的部分。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代替氟树脂壳体4而使用将线圈部配置在不锈钢制的管内的结构。 
图15的(a)示出了内部具有在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线圈部(未图示)的不锈钢制蛇腹管12的外观图。以如下方式制作内部设有线圈部的蛇腹管12。 
将电缆(包覆电线)5从中间部对折以双重线圈的方式卷绕在直径小于蛇腹管12内径的柔性杆(未图示)外周上,然后将其从前端封闭的蛇腹管12的基部侧的开口部插入到蛇腹管12的内部,当将杆拔出时,就获得了内部具有线圈部的蛇腹管12。由于双重的电缆5的端部处于外部,因此将各端部连接于电磁波发生器10的两极的端子。 
将内置有上述线圈部的蛇腹管12浸渍在图15的(b)的截面图所示的油槽(油炸锅)6内的食用油7中。不论油槽6的形状如何,不锈钢制的蛇腹管12都能够沿着槽内壁从侧壁面配置到底壁面的附近。另外,蛇腹管12的前端封闭,并且由于蛇腹管12的基部侧的开口部配置在明显高于油槽6的液面的上方,因此,不用担心电缆5会被高温油损伤。另外,蛇腹管12是不锈钢制的,因此即使长期浸渍在高温油中,也不用担心会被损伤。 
在上述构成中,电磁波从蛇腹管12内的未图示的线圈部照射到油槽6内的油层内。 
这样,在由图15所示的结构构成的电磁波处理装置中,处于油槽6的高温食用油7内的电缆5被不锈钢制的蛇腹管12保护,因此不会损伤,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实施例4 
图16中所示的本实施例构成为,不将线圈部2浸渍于油槽6内的食用油7中,而是由在配置于油槽6侧壁的外侧的平板14上设置的线圈部2向食用油7照射电磁波。 
如图16的(a)的线圈部2的侧视图所示,可以采用如下构成:使用一根电缆5多次卷绕为螺旋状,将所得螺旋部分5a串联配置并用聚酰亚胺树脂固定在印刷电路板等平板14上。如图16的(b)的油槽6的俯视图所示,将该平板14以与油槽6的相对的侧壁面相对置的方式进行配置,将电磁波发生器10的电极线缆5连接于电缆5的各端部来形成电磁波处理装置。在该情况下,如图16的(b)的油槽俯视图所示,由油槽6侧壁外侧的电缆5的各螺旋部分5a所形成的线圈部2向油槽6内的食用油7照射电磁波。如果仅用一个上述螺旋部分5a就具有充分的电磁波照射功能,则也可以在油槽的两侧壁仅配置一对螺旋部分5a。 
由图16所示的结构构成的电磁波处理装置由于油槽6的高温的食用油7与线圈部2不直接接触,因此,耐久性良好,可以长期使用。 
使用由上述图15和图16所示的结构构成的电磁波处理装置,以白绞油作为食用油7,从图4的电磁波发生器对线圈部2提供20毫安的交流电流,使由4kHz~25kHz构成的、频率随时间而改变的电磁波以1小时/1天的量照射食用油以使得ζ(zeta)电位为负,所得到的食用油的比色试验结果与实施例1相同。 
另外,可以形成将上述图15所示的蛇腹管式的线圈部和图16所示的平板式的线圈部2组合的结构。 
另外,图17中示出将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装置的线圈部2设置在由油炸锅装置构成的油槽6上以能够有效地将电磁波照射于天麸罗油的设置例。 
在图17的(a)的立体图中示出了在油炸锅装置的油槽(油罐)6的外壁上多次卷绕电缆5而形成线圈部2的结构例。图17的(b)的俯视图中示出了具有以与上述油槽(油罐)6内的内壁接触的方式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线圈部2的结构例。 
实施例5 
“升温下的含水油的温度测定——施加磁场的影响” 
进行如下所述的实验,调查升温下的含水油的温度测定和用本电磁波处理装置(电磁波发生器10)施加磁场的影响。另外,在本实施例和实施例6、7、10、11中,使用具有图20所示的频率和强度的电磁波进行照射。 
将水乳化的油投入到图18的由玻璃构成的高度约5cm的油容器18中,将图19的由铜线构成的电缆5卷绕30次来形成线圈部2,收存到铜块20上。在载置于煤气炉(未图示)的铁板21上放置收存有油容器18的铜块20,将铝-铬热电偶(alumel-chromel thermocouple)22设置于油容器18内,在铜块20的热电偶孔20a上安装未图示的水银温度计,使交流电流在线圈部2中流动来启动本电磁波处理装置(电磁波发生器10)(或保持关闭),用煤气炉加热。用记录器记录由于油容器18内的食用油的升温而使热电偶22产生的电动势,换算为温度。 
实验室中使用的加热装置大部分依赖于向电阻线导电,特别是温度调节容易的加热装置都使用电阻线。然而,在图19所示的装置中,目的是调查使线圈部2中流动微小电流而产生的感应磁场的效果,因此不进行利用电阻的加热。 
根据下述的实验可确认:与不进行电磁波处理的情况相比,通过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产生以下现象:天麸罗制造时的食用油在低1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开始平稳的沸腾。 
在表3中示出使用株式会社J Oil Mills制造的Canola菜籽油进行炸鸡时不进行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的情况(未处理)、在180℃和170℃下进行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油脂监视处理”)时的结果。 
表3 
    未处理   油脂监视处理   油脂监视处理
  温度   180℃   180℃   170℃
  时间   8分钟   8分钟   8分钟
  颜色   褐色   碳化黑色   褐色
  口感   发粘的口感   -   酥脆的口感
未处理的情况下,180℃下加工成褐色的炸鸡口感发粘,与此相对,在比其低10℃的170℃下进行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油脂监视处理”)的情况下,加工成相同褐色的炸鸡口感酥脆。另一方面,在180℃下进行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油脂监视处理”)的情况下,由于烹调温度过高,炸鸡变成黑色的碳化物。 
一般,在化学反应中,当温度高10℃时反应速度会倍增,结果,可预期在低1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食用油的过氧化物生成速度也降低到一半以下。另外,由于在天麸罗制造中冒出气泡从而防止了空气溶入油中,因此从防止氧化反应的意义上来讲认为气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表4、表5中示出用testo265((有限公司)Edenki Inc.制)测定这样对株式会社J-Oil Mills制造的白绞油进行本实施例的电磁波处理时的极性化合物(TPM)值的变化而得到的结果。 
表4 
Figure BPA00001391252500261
表5 
Figure BPA00001391252500262
在表4与图21的图表中,对不进行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油脂监视处理”)的有400升白绞油的天麸罗制造中的槽,从20升容量的罐补充适当的白绞油,同时调查白绞油中的极性化合物的变化。 
从表4和图21的图表中可以看出,即使补充新油,随着运转天数增加,极性化合物(TPM)的浓度也增高。 
另外,在表5和图22的图表中,对最初3天不进行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油脂监视处理”)的有400升白绞油的天麸罗制造中的油槽,在某一时期从20升容量的罐补充适当白绞油,调查白绞油中的极性化合物变化,接着,进行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油脂监视处理”),并且从20升容量的罐将适当白绞油补充到有400升白绞油的天麸罗制造中的油槽内,调查白绞油中的极性化合物的变化。从表4和图21可以看出,在不进行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油脂监视处理”)的情况下,要求在烹调中使用新鲜的食用油并且在该食用油中频繁补充新油。表4与图21给出了如果不补充新鲜的食用油则TPM值会大幅提高这种启示。 
另一方面,在表5和图22中,在最初的3天,在不进行油脂监视处理的情况下即使对上述有400升白绞油的天麸罗制造中的槽内添加两罐新鲜的白绞油,TPM值也没有减小,接着,当在天麸罗制造中进行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油脂监视处理”)时,即使经过5天不从20升容量的罐适当地补充白绞油,TPM值也没有上升。在采集该数据之后,由于进行炸鸡制造,因此TPM值呈上升的趋势。另外,已知炸鸡一般使用相对劣化的食 用油,其在炸鸡制造中炸屑会增多,由这些屑渣生成大量氧化物等极性化合物。 
据认为,通过油脂监视处理,天麸罗的面衣被摇动而有助于水的蒸发。根据起泡的情况来判断天麸罗的制作进程,因此在进行油脂监视处理时,在比通常低1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产生与通常相同程度的起泡。 
另外,空气中的氧附加在食用油分子中所含有的不饱和键上是一个重要的劣化原因,首先形成过氧化物(被测定为POV的物质),接着,变为羰基化合物(被测定为CV的物质),其被认为是产生油烟味的原因,而通过油脂监视处理,能够在比通常低1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制造天麸罗,如图14所示,推断为能够抑制食用油的氧化,而且获得了不损害天麸罗的美味的效果。 
实施例6 
“磁场施加对水从含水油中蒸发的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5的“升温下的含水油的温度测定”的实验中,发现了通过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油脂监视处理”),水的沸腾变得稳定的事实,因此该现象被认为是利用本电磁波处理施加交替变动磁场有助于水的沸腾。在此,在两个容量20mL的玻璃制试药瓶中加入9.9mL的食用油和0.1mL的水,通过漩涡和超声波使其乳化,精确称量各自的重量。 
另外,本实施例6的实验中使用的食用油是味之素株式会社制造的“富含大豆油的色拉油(商标名)”,另外作为二酰基甘油,使用花王株式会社制造的“econa”(商标名)。 
在容量500mL的未图示的烧杯中加入硅油,载置在放置于煤气炉上的铁板上进行加热,调节火焰使之达到120℃。将上述两个试料瓶中的一个试料瓶用细铜线垂吊以使其沉浸于未图示的烧杯中的硅油中。将剩下的一个试料瓶28如图23所示那样收 存于卷绕了由被氟树脂包覆的铜线构成的电缆5的黄铜管29中,进行照射具有图20所示的频率和强度的电磁波的电磁波处理(“油脂监视处理”),并同样地,下垂到上述烧杯内。在该状态下加热30分钟,拉起试料瓶28。 
自然冷却至室温,小心擦拭瓶28的外壁,精确称量。表6中总结了观察到的减重(g)。由于食用油实质上是不挥发的,因此所观察到的减重是水蒸发造成的。另外,在食用油中不添加水的情况下,即使以相同条件进行加热,也确认出不会减重。 
表6 
Figure BPA00001391252500291
a)二酰基甘油10%+食用油90% 
b)油酸10%+食用油90% 
c)二酰基甘油5%+油酸5%+食用油90% 
另外,表6中的“OW”表示本发明的油脂监视处理。对于混合了10%二酰基甘油、10%油酸、5%二酰基甘油和5%油酸的食用油,进行同样的实验。在表6中示出减重结果。由于食用油实质上是不挥发的,因此所观察到的减重是水蒸发所导致的。 
另外,在不对食用油混合物添加水的情况下,即使以相同条件加热,也确认出不会减重。通过合计进行的总共13次实验可知,与不施加交替变动磁场相比,通过施加交替变动磁场,水的蒸发量达到130~300%,显著增加。 
在此,发现如果试料瓶28与烧杯的壁接触似乎可以增加蒸 发效果,进行了确认实验。准备装有100mg水乳化的食用油的四个试料瓶28,如图24所示那样配置在装有120℃下加热30分钟的硅油的烧杯30中。在图24中,图24的(a)所示的样品1与图24的(b)所示的样品2放入到如图23所示的卷绕线圈(未图示)的黄铜管29中,对样品1进行油脂监视处理,对样品2不进行油脂监视处理,二者均从上部垂下。图24的(c)所示的样品3与图24的(d)所示的样品4是不使用黄铜管29的状态的试料瓶28,样品3垂下,仅使样品4置于烧杯3的底部。在表7中总结所得结果。 
表7 
Figure BPA00001391252500301
从表7可以看出,在试料瓶28与烧杯30的底壁接触的情况下,与垂下试料瓶28时相比,水的蒸发效果增加,可以确认出在垂下试料瓶28的情况下,进行油脂监视处理的效果是使水的蒸发量增加1成~3成左右。 
如此启示了通过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有助于食用油内的水分的沸腾。 
实施例7 
在图25的(a)的立体图中示出了一个例子,即,对SAMY Co.,Ltd.制造的油炸锅装置的油槽6进行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油脂监视)时,将包覆了远红外陶瓷的板36设置于油槽6内。 
以加拿大产的菜籽油作为食用油,将在外侧裹了面包粉的肉、鱼、蔬菜等油炸物进行油炸。 
将涂布了远红外陶瓷(含有氧化锆47±2%,氧化硅27±2%,氧化铝5%的天然放射性稀土矿物以及常温远红外放射矿物为主成分)的板(金属网)36设置在油炸锅装置的油槽6的油7内进 行浸渍,在油槽6的外壁(附图中以能透视内部的方式显示)上将电缆5卷绕多次来形成线圈部2,进一步以与油槽6内的内壁接触的方式来水平地卷绕电缆,形成线圈部(未图示)(参照图17)。 
在上述线圈部2中流动电压100V或200V(±20%)、4W的具有随时间而变的频率(4kHz~25kHz)的交流电流,对油7照射电磁波。 
通过本发明的电磁波发生器,在照射图8所示的基于4kHz~25kHz的频率互不相同的多个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的电磁波的情况下,如果在175℃的油温下烹调油炸物会烧焦,因此在170~165℃的油温下制造油炸物。 
图25的(b)中示出了油的AV值随经过天数的变化。此外,AV值是利用试纸获得的试验结果。 
从图25的(b)的结果可以看出,与仅仅利用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油脂监视:OW)的情况和仅仅利用远红外陶瓷涂层处理(IR)的情况相比,并用油脂监视(OW)与远红外陶瓷涂层处理(IR)的情况明显具有上述并用效果,油温即使不是170℃而是165℃,油炸物的油炸程度也不比在170℃下油炸逊色,可以在低温下烹调油炸物,具有节能效果。另外,据认为以下效果是油脂监视处理的效果,即,即使到了油的更换时期也没有发生臭气,没有附着物附着于油炸锅的壁面,还具有净化效果。 
实施例8 
图26的立体图中示出了将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油脂监视)和利用远红外加热器40的加热处理应用在用于连续制造炸猪排的油炸锅装置的油槽6上的例子。 
上述油炸锅装置的油槽6是IDEN Co.,Ltd.制造的型号IDN-W 15-L(15kw)的油槽,是如下装置:在油槽6的油内设置无端输送带式的金属网39,在油炸物在输送带式金属网39上输送 的期间对油炸物进行油炸,该油槽6的外壁上卷绕电缆5来形成线圈部2,进一步,在金属网39内的带输送路径内并列地配置多个远红外加热器40。 
远红外加热器40为波长2.2~8μm,300~2,000mA,输出100V,通过本发明的电磁波发生器(未图示),由线圈部2照射如图7所示的基于由4kHz~25kHz构成的频率随时间而改变的交流电流的电磁波,油槽中的天麸罗油使用Nisshin OilliO Group,Ltd.制造的Canola菜籽油。 
通过本发明的电磁波发生器照射4kHz~25kHz的电磁波来制造天麸罗时,以往在166℃~170℃下进行,但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由于并用远红外加热器40会使成品烧焦,因此在160℃左右油炸炸猪排。 
而且,在160℃左右照射4kHz~25kHz的电磁波,迄今为止在四天内AV值达到限界值(AV=3),但通过在上述远红外加热器40加热的同时由线圈部照射上述4kHz~25kHz的上述电磁波,油的AV值在使用六天时开始达到AV值的限界值。 
做好的炸猪排的油炸感与以往产品相比更好,能够变得酥脆。 
另外,从视觉上就可确认出,油槽6的壁面的污垢较少,输送带的金属网39的污垢改善。 
实施例9 
进行在制造油炸丸子时进行油脂监视处理来确认效果的实验。将五十岚冷藏(株)制造的“碎马铃薯(Hashed Potato)”(商品名)和图11所示的线圈部2浸渍在AS ONE Corporation制造的ANALOR BATH E0-200(100VAC)的油槽内的The Nisshin OilliO Group,Ltd.制造的“日清色拉油”中,使线圈部2中流动振荡出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来加工油炸丸子。在所有情况下,油的温 度固定在170℃,加热4分钟。 
示出了不进行油脂监视处理的情况(未处理)与使图6所示的由1kHz、4kHz、5kHz、8kHz、10kHz、15kHz、20kHz、25kHz、25.8kHz和30kHz的单一正弦波构成的单一频率振荡来分别进行油脂监视处理的情况。 
计量油炸丸子油炸之前的重量与油炸4分钟之后的重量及二者之差,在4分钟的油炸过程中,测量油炸丸子上浮到油的表面的时间,另外算出重量减少率。 
结果在表8中示出,在1kHz与25.8kHz、30kHz下进行电磁波处理时,油炸丸子到上浮到油的表面为止的时间为约3.0分钟,以除此以外的4kHz~25kHz之间的频率进行电磁波处理时为2.3~2.45分钟。另外,电磁波的波形为正弦波还是锯齿波并没有差别。 
表8 
Figure BPA00001391252500341
如图9所示,以1kHz与25.8kHz、30kHz进行电磁波处理难以称得上为还原(-)处理,与此相对,以4kHz~25kHz之间的频率进行电磁波处理为还原(-)处理,据认为基于该不同而产生了油炸丸子浮上时间的差异。另外,以4kHz~25kHz之间的频率进行电磁波处理时,油炸丸子的成品变得酥脆,获得了口感优异的油炸丸子。 
根据上述结果,当用4kHz~25kHz的电磁波照射来进行还原(-)处理时,与未处理时相比,油炸丸子的加工完成变快,另外, 油炸食品没有附着发粘物,其口感变得非常好。 
实施例10 
使用味之素株式会社制造的“富含大豆油的色拉油”(商标名)制造天麸罗时,通过照射具有图20中所示的频率与强度的电磁波的电磁波处理(油脂监视处理),判断出具有防止碳化物附着于作为烹调装置(油炸锅)的油槽的壁面中的与食用油接触的部分上的效果、或具有碳化物剥离效果。 
在图27的(c)中示出了使用约1年的油炸锅的一部分的照片,在加热部件的壁面上固着有被推断为是由碳化物构成的污垢。然而,图27的(b)与图27的(a)中示出了在进行油脂监视处理的同时在170℃下制造天麸罗一个月和两个月时用于天麸罗制造的油炸锅的同一部件的一部分的照片。 
这样,如果在天麸罗制造时进行油脂监视处理,则一个月后,油炸锅的污垢开始去除,两个月后通过简单的清扫就可以剥离油炸锅壁面的附着物,显现出金属表面。 
实施例11 
作为链烷烃系的发动机油使用的“Sunoco motor oil OW-2”(Japan Sun Oil Company,Ltd.的商标)是对从精制前的原油中获得的含有除去对象物的油反复进行白土处理而制造的。上述油中含有的除去对象物含有许多含硫或氮的酸性物质,用于形成发动机油“Sunoco motor oil OW-2”的精制处理操作成为很大的负担。 
为了研究对作为用于制造该“Sunoco motor oil OW-2”(Japan Sun Oil Company,Ltd.的商标)的原料的含有除去对象物的油照射具有图20所示的频率和强度的电磁波的电磁波处理有无效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将150mL上述含有除去对象物的油加入到容量300mL的烧 杯中,再投入1wt%或5wt%的密度0.9的白土,边搅拌边在110~120℃下加热20分钟。对于该加热状态的含有除去对象物的油,通过在烧杯的壁面上卷绕11次的氟树脂包覆电缆,在任意电荷下用图7所示的频率进行20分钟油脂监视处理,然后将白土投入到油中进行搅拌。 
另外,白土使用日本活性白土(株)制造的型式SA1。 
(a)用4kHz~25kHz的频率进行油脂监护处理(还原(-)处理)和(b)用4kHz~25kHz以外的频率进行油脂监护处理(氧化(+)处理)的任何一方流动交流电流时,在投入白土之前对油施加电荷,在将上述(a)的还原(-)处理与(b)的氧化(+)处理的两方的电荷施加于油时,在施加第一次的(+)或(-)的任何一方的电荷之后的油中投入白土,边搅拌边施加第二次的(-)或(+)的另一方的电荷。 
在上述油脂监视处理之后,用滤纸采集分析所需量的油,按照JIS-2501使用KOH进行中和值试验。 
中和值试验如下所述。另外,将未进行油脂监视处理的情况记为“未进行OW处理”。 
(1)中和100mL白土精制前的油所需的KOH的量为5.5g。 
(2)中和1wt%白土处理之后的油所需的KOH的量,在未进行OW处理、进行上述(a)的还原(-)处理、进行上述(b)的氧化(+)处理和在进行上述(b)的氧化(+)处理之后进行上述(a)的还原(-)处理的情况下KOH必需量分别为3.6g、3.2g、3.7g、3.5g。 
(3)中和100mL的5wt%白土处理之后的油所需的KOH的量,在未进行OW处理、进行上述(a)的还原(-)处理、进行上述(b)的氧化(+)处理和在进行上述(b)的氧化(+)处理之后进行上述(a)的还原(-)处理的情况下KOH必需量分别为1.1g、0.66g、1.38g、0.9g。 
由于KOH必需量与油中的酸性除去对象物的残留量成比例,因此,除去对象物残留率用下式表示。 
100×[(1)-{(1)-(2)}/(1)]或 
100×[(1)-{(1)-(3)}/(1)] 
通过本实施例获得了表9中所示的结果。 
表9 
Figure 971356DEST_PATH_GPA00001391251900021
如表9所示,可知润滑油也是,在进行还原(-)类型的油脂监视处理时,酸性的除去对象物的残留量减少约10%。 
实施例12 
在使用实施例11的白土对J-OIL MILLS,Inc.制造的白绞油进行油脂监视处理时,用testo265((有限公司)Edenki Inc.制)测定白绞油中的极性化合物(TPM)值的变化来研究对白土有何种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图5所示的电磁波发生器,使用在6~22kHz的范围内振荡出图8所示类型的频率的图5所示的电磁波发生器来进行。 
(1)未进行油脂监视处理的白绞油中的TPM值为24.0。 
(2)将上述未处理的白绞油加热至100℃,投入2wt%白土搅拌15分钟,采集样品。 
(3)将上述未处理的白绞油加热至100℃,进行10分钟还原(-)类型的输出为5瓦的OW处理,停止OW处理,投入2wt%白土搅拌15分钟,采集样品。 
(4)将上述未处理的白绞油加热至100℃,进行10分钟氧化(+)类型的输出为5瓦的OW处理,停止OW处理,投入2wt%白土搅拌15分钟,采集样品。 
(5)将上述未处理的白绞油加热至100℃,进行10分钟还原(-)类型的输出为5瓦的OW处理,此后边进行氧化(+)类型的OW处理边投入2wt%白土搅拌15分钟,采集样品。 
(6)将上述(3)的处理设定为输出15瓦,进行OW处理。 
(7)将上述(4)的处理设定为输出15瓦,进行OW处理。 
(8)将上述(5)的处理设定为输出15瓦,进行OW处理。 
(9)将上述未处理的白绞油加热至100℃,在持续进行还原(-)类型的输出15瓦的OW处理的同时,投入2wt%白土搅拌30分钟之后采集样品。 
(10)将上述未处理的白绞油加热至100℃,在持续进行氧化(+)类型的输出15瓦的OW处理的同时,投入2wt%白土搅拌30分钟之后采集样品。 
以上试验的结果为在(1)、(4)、(5)、(7)、(8)、(10)的试验中,TPM值为24.0。 
(2)的试验中,TPM值为25.5。 
(3)、(6)、(9)的试验中,TPM值为23.5。 
照此可以看出,对白绞油进行还原(-)类型的油脂监视处理与白土处理的两种处理时,可抑制酸性成分的生成。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使用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同时防止其氧化劣化,显著节省资源的可能高,另外,不限于食用油,本发明的电磁波处理技术还存在能应用于矿物油等的可能性。 

Claims (6)

1.一种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防劣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基于交流电流的电磁波来对食用油或工业用油进行处理,使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zeta电位变成负值,其中,该交流电流是不进行利用电阻的加热的微小电流,并且该交流电流是在4kHz~25kHz的频带内的(a)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b)频率互不相同的多个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或(c)频率随时间而改变的交流电流,通过电磁波发生器使该交流电流流过浸渍在食用油槽或工业用油槽内的油脂中或者设置在食用油槽或工业用油槽附近的线圈部来产生上述电磁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防劣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电磁波处理并用地利用远红外加热器进行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防劣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电磁波处理并用地利用远红外陶瓷进行的处理。
4.一种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防劣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备:
线圈部,其浸渍在食用油槽或工业用油槽内的油脂中或者设置在食用油槽或工业用油槽附近;以及
电磁波发生器,其使交流电流流过上述线圈部,使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zeta电位变成负值,其中,该交流电流是不进行利用电阻的加热的微小电流,并且该交流电流是在4kHz~25kHz的频带内的(a)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b)频率互不相同的多个具有单一频率的交流电流或(c)频率随时间而改变的交流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防劣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要与上述电磁波发生器并用的远红外加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防劣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要与上述电磁波发生器并用的远红外陶瓷。
CN200980152600.7A 2008-12-26 2009-12-18 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防劣化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48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34228 2008-12-26
JP2008-334228 2008-12-26
JP2009-093041 2009-04-07
JP2009093041 2009-04-07
JPPCT/JP2009/004582 2009-09-14
PCT/JP2009/004582 WO2010073435A1 (ja) 2008-12-26 2009-09-14 食用油又は工業用油の劣化防止方法と装置
PCT/JP2009/007024 WO2010073572A1 (ja) 2008-12-26 2009-12-18 食用油又は工業用油の劣化防止方法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4883A CN102264883A (zh) 2011-11-30
CN102264883B true CN102264883B (zh) 2013-07-31

Family

ID=42287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260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4883B (zh) 2008-12-26 2009-12-18 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防劣化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399860B2 (zh)
EP (1) EP2371936A4 (zh)
JP (1) JPWO2010073572A1 (zh)
CN (1) CN102264883B (zh)
AU (1) AU2009332316B2 (zh)
BR (1) BRPI0923705A2 (zh)
SG (1) SG171727A1 (zh)
TW (1) TWI459904B (zh)
WO (2) WO20100734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8448B (zh) * 2010-10-22 2012-08-08 镇江科越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磁化处理方法
JP2012189456A (ja) * 2011-03-10 2012-10-04 Ihi Corp 潤滑剤分布取得装置及び潤滑剤分布取得方法
ES2595243B1 (es) * 2016-09-16 2017-04-06 Caviaroli, S.L. Procedimiento de envasado de capsulas alimenticias y producto alimenticio envasado obtenido mediante el mismo
CN111357391A (zh) * 2017-05-19 2020-06-30 永恒量子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成分控制装置、成分控制方法、输送方法、烹调方法及程序
KR102071529B1 (ko) * 2017-08-03 2020-01-30 에버트론 홀딩스 피티이 리미티드 성분 제어방법 및 성분 제어장치
CN107513463A (zh) * 2017-09-05 2017-12-26 安徽华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线照射高效提取橄榄油的方法
WO2019167226A1 (ja) * 2018-03-01 2019-09-06 和夫 宮川 調理器具及び調理方法
EP4129075A4 (en) 2020-03-23 2023-12-13 Aqua Design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NON-SPLATTERING COOKING OIL, PRODUCTION DEVICE THEREFOR AND MAGNETIC FIELD GENERATION DEVICE FOR PRODUCING THE SAME
KR102248681B1 (ko) * 2020-04-21 2021-05-04 김대운 튀김기름의 처리장치
CN114018795B (zh) * 2021-11-05 2023-09-26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sf6密度继电器防震油老化试验箱及试验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57307A (en) * 1984-04-03 1985-10-23 John Raymond Walls A reactor for quench catalytic cracking of crude oil and residua
EP1233049A1 (en) * 2001-02-14 2002-08-21 Athanasios tou Panagioti, Nikolaou Method for quality improvement of crude oil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5185Y2 (zh) * 1980-02-29 1986-07-29
JP2890529B2 (ja) 1989-10-05 1999-05-17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セルフチューニング方法
JP3122701B2 (ja) 1993-09-30 2001-01-09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ターボファンとその製造方法
JPH07135072A (ja) * 1993-11-09 1995-05-23 Tokyo Gas Co Ltd 電磁調理器
JPH09100489A (ja) 1995-10-02 1997-04-15 Eiji Maruko 食用油酸化防止法
JPH11346652A (ja) * 1998-06-03 1999-12-21 Tm Techno:Kk 揚物用食用油脂類の改質
JP3247942B2 (ja) * 1999-01-25 2002-01-21 エスケーエイ株式会社 流体流路の防錆などの方法と装置
JP2000248291A (ja) * 1999-03-01 2000-09-12 Daikiyoo:Kk 油の還元処理機構及び油の還元処理方法
JP3489046B2 (ja) 2000-01-07 2004-01-19 武 片山 揚げ油の酸価還元装置
JP4318362B2 (ja) * 2000-01-24 2009-08-19 ト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装置
JP3463660B2 (ja) * 2000-08-29 2003-11-05 有限会社イオン化学 食用油酸化防止装置及び食用油の酸化防止方法
JP2002209518A (ja) * 2001-01-12 2002-07-30 Haruo Atsumi 電磁誘導原理を用いた食油の劣化防止装置の新設備
JP4305855B2 (ja) * 2004-03-09 2009-07-29 エスケーエイ株式会社 被処理流体の変調電磁場処理装置と方法
JP2005279583A (ja) 2004-03-30 2005-10-13 Katsuhiko Kurata 食用油浄化方法及び食用油濾過装置
US20080131580A1 (en) * 2004-12-03 2008-06-05 Arkray, Inc. Water-Soluble Dry Food
JP4257747B2 (ja) 2006-01-31 2009-04-22 エスケーエイ株式会社 被処理流体補給水又は被処理流体の帯電性判定方法と装置及び被処理流体処理方法と装置
JP3122701U (ja) * 2006-04-10 2006-06-29 ハイデック株式会社 電磁誘導調理器用断熱材
JP2008027728A (ja) * 2006-07-21 2008-0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磁調理器
JP2008289835A (ja) 2007-05-28 2008-12-04 Takeshi Hara バッチ式フライヤー及び自動フライヤー食用油酸化抑制装置
US20100173159A1 (en) * 2009-01-08 2010-07-08 Toshikuni Takashi Four-layered spherical ceramics for frying oil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57307A (en) * 1984-04-03 1985-10-23 John Raymond Walls A reactor for quench catalytic cracking of crude oil and residua
EP1233049A1 (en) * 2001-02-14 2002-08-21 Athanasios tou Panagioti, Nikolaou Method for quality improvement of crude oil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s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48291A 2000.09.12
JP特开2001-210457A 2001.08.03
JP特开平11-346652A 1999.12.21
JP特开平7-135072A 1995.05.2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3753A (en) 2010-07-01
TWI459904B (zh) 2014-11-11
BRPI0923705A2 (pt) 2016-01-19
AU2009332316A1 (en) 2010-07-01
WO2010073572A1 (ja) 2010-07-01
AU2009332316B2 (en) 2012-10-04
WO2010073435A1 (ja) 2010-07-01
EP2371936A1 (en) 2011-10-05
SG171727A1 (en) 2011-07-28
EP2371936A4 (en) 2012-05-09
CN102264883A (zh) 2011-11-30
US20110248189A1 (en) 2011-10-13
JPWO2010073572A1 (ja) 2012-06-07
US8399860B2 (en) 2013-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4883B (zh) 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的防劣化方法和装置
Farhoosh The effect of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f the Rancimat method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oxidative stability measures and shelf-life prediction of soybean oil
CN102056492A (zh) 通过抑制食物处理介质的降解来延长其使用寿命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Yin et a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oxidation rates of unrefined menhaden oil (Brevoortia patronus)
Huang et al. Thermal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the viscosity and oxidation rate of unpurified salmon oil
FR2792414B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controle in situ d'une cuve contenant une huile ou graisse de friture
Kratzeisen et al. Influence of free fatty acid content of coconut oil on deposit and performance of plant oil pressure stoves
Le Gresley et al. “Real-world” evaluation of lipid oxidation products and trace metals in French fries from two chain fast-food restaurants
CN109565922A (zh) 用于对植物来源的脂肪物质进行电处理的设备
Bheemreddy et al. Active treatment of frying oil for enhanced fry‐life
De et al. Refining of rice bran oil by neutralization with calcium hydroxide
Mahmood‐Fashandi et al. Using of ultrasonic in degumming of soybean and sunflower seed oils: comparison with the conventional degumming
WO2015121895A1 (ja) 電位変動式物質変性装置
US1692270A (en) Apparatus for treating liquids
Pilipenko et al. Electrophysical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vegetable oil in a digital economy
Al-Khusaibi et al. Quality assessment of frying oil degradation
EP2910933B1 (de)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des Gesamteisengehalts in einer Probe eines flüssigen Schmieröls
CN208270471U (zh) 一种地沟油检测装置
Feng et al. Effects of Fe (III) and Fe (II) on the peroxidation value of soybean oil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product characterization
KR20220022962A (ko) 이물질 및 수분 제거 순환시스템이 구비된 오일 프라이어
Schrive et al. Liquid food pasteurization by pulsed electric fields: dimensionless analysis via Sherwood number for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run et al. Study on thermo-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oils
Khamies et al. Case study of chemical and enzymatic degumming processes in soybean oil production at an industrial plant
CN1326571C (zh) 用电磁波处理细菌的装置
DE558198C (de) Vorrichtung zum Erhitzen von Fluessigkeiten, insbesondere von Obstsaeft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YOWA MACHINERY CO., LTD. D I 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KA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8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81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D I T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Ska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31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