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6835B - 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6835B
CN102256835B CN201080003086.3A CN201080003086A CN102256835B CN 102256835 B CN102256835 B CN 102256835B CN 201080003086 A CN201080003086 A CN 201080003086A CN 102256835 B CN102256835 B CN 1022568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filled
filled device
air bag
curtain
headl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30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6835A (zh
Inventor
杉山孝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56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6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6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68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roof frames or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2Curtain-type airbags deploying mainly in a vertical direction from their top e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7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they are folded

Abstract

一种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其能够减轻车辆组装时作业人员的作业负担并能够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性,而且通过车身切实地承受帘式安全气囊装置工作时作用的反力。所述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具有安全气囊组件(38),安全气囊组件(38)被构成为,包括:被折叠成长条状的帘式安全气囊(42);在侧面碰撞时等向该帘式安全气囊(42)供给气体的充气装置(44),并且安全气囊组件(38)被预先组装在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的上表面上。充气装置(44)被配置在中柱(52)的正上方,且用于将该充气装置(44)固定于车身上的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的前后一对安装脚部(92B)比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更向车辆下方一侧延长,而且通过该安装脚部(92B)而使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被固定于中柱(52)上。

Description

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在侧面碰撞时保护乘员的头部的设备,搭载有帘式安全气囊装置。帘式安全气囊装置被构成为,包括:被折叠成长条状的帘式安全气囊;在侧面碰撞时向帘式安全气囊供给气体的充气装置。
当将上述结构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装配在车辆上时,是将充气装置固定在沿着车顶纵梁的位置(例如,中柱的后方一侧)上,并以预定间隔将帘式安全气囊固定在车顶纵梁上的。
但是,在根据上述现有的方法的情况下,必须通过顶棚作业(是指作业人员朝向顶棚一侧举起手的同时所实施的作业)将作为较重的重物的充气装置固定在车身上。因此,存在作业人员的作业姿态较差从而作业人员的操作性也会降低的问题。另外,帘式安全气囊为长条物品,其连接于车身的连接点的数量较多也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590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392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针对上述的课题,也考虑到应用上述两个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结构。
一个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59044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在先技术。在该在先技术中,在车顶衬里的车宽方向外侧配置有车顶侧部装饰物。而且,在该车顶侧部装饰物的背面一侧预先安装充气装置和安全气囊,并在其后将车顶侧部装饰物和辅助侧部装饰物装配在车顶衬里的车宽方向外侧。通过这种方式,可消除通过顶棚作业而将帘式安全气囊装置安装在车身上所带来的弊端。
但是,在采用该在先技术的情况下,不仅需要设置独立于车顶衬里的车顶侧部装饰物,还需要设置覆盖充气装置的辅助侧部装饰物。因此,部件数量增多,从而装配作业变得烦杂。因此,作业人员的作业负担和操作性并未得到充分改善。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3923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车顶衬里的两侧部的背面一侧预先装配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技术。如简要地进行说明,即,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具备:前后一对帘式安全气囊;气体导管,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配置,并连通前后一对帘式安全气囊;充气装置,其向气体导管供给气体。另一方面,在车顶衬里的两侧部的背面上分别形成有前后一对凹部。在该凹部中配置有帘式安全气囊,并利用用于固定辅助扶手的螺栓而将帘式安全气囊一同紧固于车身上。
但是,在采用该在先技术的情况下,虽然通过夹箍将充气装置固定于车顶衬里的后端部上,但是当采取该结构时,将无法通过车身而切实地承受充气装置工作时的反力。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如下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即,能够减轻车辆组装时的作业人员的作业负担并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性,而且能够通过车身而切实地承受在帘式安全气囊装置工作时作用的反力。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第一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具有安全气囊组件,所述安全气囊组件被构成为,包括:被折叠成长条状的帘式安全气囊;在侧面碰撞时或者侧倾过多时向该帘式安全气囊供给气体的充气装置,并且所述安全气囊组件被预先组装在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的上表面上,其中,用于将所述充气装置固定于车身上的充气装置安装托架的下端部,比所述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更向车辆下方一侧延长,而且,通过该延长的托架下端部而使该充气装置安装托架被固定于中柱上。
第二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的特征在于,在第一种形式中,所述充气装置被配置于所述中柱的正上方。
第三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的特征在于,在第一种或第二种形式中,所述安全气囊组件通过沿着该安全气囊组件而形成为长条状的树脂制的外罩,而被固定在所述车顶衬里上。
第四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的特征在于,在第三种形式中,在所述外罩或者所述充气装置安装托架上,设置有展开方向限制部,所述展开方向限制部沿着所述帘式安全气囊的展开方向延伸,且具备帘式安全气囊展开时的引导面。
第五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的特征在于,在第一种至第四种的任意一种形式中,所述充气装置被配置在所述帘式安全气囊的下方。
第六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的特征在于,在第五种形式中,所述帘式安全气囊被折叠成卷状,且在该帘式安全气囊的上边缘中央部处形成有充气装置插入部,所述充气装置插入部中被插入所述充气装置的气体喷出部,而且,折叠状态下的帘式安全气囊中的、与该充气装置插入部之间的连接部,被朝向车辆下方配置。
第七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的特征在于,在第一种至第四种的任意一种形式中,所述充气装置被配置在所述帘式安全气囊的上方。
第八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的特征在于,在第一种至第七种的任意一种形式中,在所述充气装置安装托架中的充气装置安装位置、与所述充气装置安装托架固定于所述中柱的固定位置之间,设置有余长部。
第九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的特征在于,在第八种形式中,所述余长部作为向车厢内侧突出的突出部而构成,且在所述外罩上设置有能够与该突出部卡合的卡合部。
第十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的特征在于,在第三种至第九种的任意一种形式中,在所述外罩上形成有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在所述外罩与所述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之间收容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和充气装置,而且,在该收容部的外侧设置有位移限制部,所述位移限制部在该收容部向所述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的上推方向位移时,与车身相互干涉从而限制该侧方末端部的位移。
第十一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的特征在于,在第三种至第十种的任意一种形式中,在所述外罩上设置有保持部,所述保持部用于保持被布线在所述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的上表面一侧的布线物。
第十二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的特征在于,在第三种至第十一种的任意一种形式中,在所述车顶纵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辅助扶手的底座,所述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通过辅助扶手,而与所述外罩共同被固定于该底座上。
第十三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的特征在于,在第十二种形式中,在所述辅助扶手的顶端部上,设定有与所述底座的安装孔以弹性的方式卡合的扣件,该扣件兼作为临时固定构件,所述临时固定构件用于将所述安全气囊组件和所述外罩临时固定在所述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上。
根据第一种形式,安全气囊组件被预先组装在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的上表面上。因此,当将该状态下的车顶衬里装配在车身上时,安全气囊组件将被配置在沿着车顶纵梁的位置上。
此处,在本形式中,当车顶衬里以上文叙述的方式被装配在车身上时,充气装置安装托架的下端部将比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更向车辆下方一侧延长。也就是说,在本形式中,当将车顶衬里装配在车身上时,用于将充气装置固定在车身上的充气装置安装托架的下端部将成为比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更向车辆下方一侧下垂的状态。因此,作业人员只需将眼前的充气装置安装托架的下端部固定在中柱上,即可完成将充气装置固定在中柱上的作业。因此,充气装置的固定作业不会成为顶棚作业。并且,由于作为重物的充气装置被固定在作为车身结构部件的中柱上,因而能够通过中柱而可靠地承受在帘式安全气囊装置工作时作用的反力。
根据第二种形式,由于充气装置被配置在中柱的正上方,因此与充气装置被配置在中柱的车辆后方或车辆前方的情况相比,充气装置与充气装置安装托架固定于中柱上的固定点之间的距离缩短。因此,与该距离缩短量相对应,充气装置安装托架的下端部的延长长度缩短。
根据第三种形式,安全气囊组件通过沿着该安全气囊组件而形成为长条状的树脂制的外罩,而被固定在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的上表面上。通过利用以这种方式沿着安全气囊组件的长条状的外罩将安全气囊组件固定在车顶衬里上,从而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将安全气囊组件装配在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的上表面上。
而且,通过利用外罩,从而能够事先防止在将装配了安全气囊组件后的车顶衬里装配在车身上时、和帘式安全气囊装置进行工作时,帘式安全气囊碰到车身面板的边缘或点焊位置的毛刺等而受到损坏的情况。
根据第四种形式,由于充气装置被配置在帘式安全气囊的下方,因此与充气装置被配置在帘式安全气囊的上方的情况相比,充气装置与充气装置安装托架固定于中柱的固定点之间的距离缩短。因此,与该距离缩短量相对应,充气装置安装托架的下端部的延长长度缩短。
根据第五种形式,当帘式安全气囊展开时,帘式安全气囊被设置于外罩或充气装置安装托架上的展开方向限制部的引导面引导而展开。由于该引导面沿着帘式安全气囊的展开方向延伸,因此帘式安全气囊将向预先规定的展开方向顺利地展开。换言之,在本形式中,帘式安全气囊的展开方向被展开方向限制部的引导面限制。因此,可防止帘式安全气囊在中柱装饰物和中柱之间等非预定的空间内展开的情况。
根据第六种形式,由于帘式安全气囊被折叠成卷状,因而从充气装置的气体喷出部喷出的气体将被喷向设置于帘式安全气囊的上边缘中央部上的充气装置插入部内。而且,气体从充气装置插入部被供向折叠成卷状的帘式安全气囊内。其结果为,被折叠成卷状的帘式安全气囊将向解除卷折的方向展开。
此处,在本形式中,由于折叠状态下的帘式安全气囊中的、与该充气装置插入部之间的连接部被朝向车辆下方配置,因此气体必然朝向车辆下方一侧喷出。因此,即使在充气装置被配置于比帘式安全气囊更靠下方的位置上时,帘式安全气囊也会切实地向车辆下方一侧展开。
根据第七种形式,由于充气装置被配置在帘式安全气囊的上方,因此即使在无法将充气装置配置于帘式安全气囊下方的车身构造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本形式。
根据第八种形式,由于在充气装置安装托架中的充气装置安装位置、与所述充气装置安装托架固定于中柱的固定位置之间设置有余长部,因此当向上推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的方向上的载荷作用于侧方末端部上时,余长部将伸长(变形)。由此,充气装置能够向对侧方末端部的上推方向发生位移。另外,当余长部伸长时,能量也将被吸收。
根据第九种形式,余长部作为向车厢内侧突出的突出部而构成,该突出部与设置于外罩上的卡合部卡合。由此,外罩相对于充气装置安装托架的定位比较容易。因此,将安全气囊组件装配在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的上表面上时的定位作业比较容易。
根据第十种形式,当向上推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的方向上的载荷作用于侧方末端部时,被配置在侧方末端部的上表面上的外罩也将向相同方向进行位移。但是,由于在本形式中,于外罩的收容部上设置有位移限制部,因而位移限制部会与车身相互干渉。因此,外罩、进一步说是侧方末端部几乎不向该侧方末端部的上推方向发生位移。
根据第十一种形式,在外罩上设置有保持部,并能够将布线物保持在该保持部上。因此,能够防止在将车顶衬里装配在车身上之前,线束或天线等的布线物从预先规定的布线位置偏离的情况。
根据第十二种形式,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通过辅助扶手而被固定在设置于车顶纵梁上的底座上。此时,被配置在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的上表面上的外罩也被一起固定。
根据第十三种形式,由于在辅助扶手的顶端部上设定有与底座的安装孔以弹性的方式卡合的扣件,且该扣件兼作为临时固定构件,所述临时固定构件用于将安全气囊组件和外罩临时固定在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上,因此能够在将车顶衬里装配在车身上之前,将安全气囊组件和外罩临时固定在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的上表面上。
发明效果
如以上说明中所述,第一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能够减轻车辆组装时的作业人员的作业负担且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性,而且能够通过车身而切实地承受在帘式安全气囊装置工作时作用的反力。
第二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能够实现充气装置安装托架的小型化,且能够缩短充气装置与充气装置安装托架固定于中柱的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向中柱传递在帘式安全气囊展开时作用的反力。
第三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能够简单地以稳定的状态将安全气囊组件装配在车顶衬里上而实现局部装配化,且能够保护帘式安全气囊免受损坏。
第四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能够使帘式安全气囊在侧面碰撞时顺利地向车顶纵梁的下方展开。
第五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能够实现充气装置安装托架的小型化,且能够缩短充气装置与充气装置安装托架固定于中柱的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向中柱传递在帘式安全气囊展开时作用的反力。
第六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即使在充气装置被配置在比帘式安全气囊更靠下方的位置上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帘式安全气囊迅速地向车辆下方一侧展开。
第七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能够提高对于车型的适用的自由度。
第八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即使乘员的头部较大强度地抵接在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上,也不会从充气装置向乘员的头部输入较大的反力。
第九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能够提高将安全气囊组件装配在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的上表面上时的操作性。
第十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能够对乘员用手按压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等时,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不经意的挠曲(松动)进行抑制。
第十一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能够事先防止线束或天线等的布线物移动从而影响作业的情况,进而能够提高车顶衬里装配于车身上时的装配操作性。
第十二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能够沿着车顶纵梁牢固地固定长条状的外罩。
第十三种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能够提高安全气囊组件和车顶衬里装配于车身上的装配操作性,且能够减轻作业人员的作业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从车厢内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工作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2为表示图1所示的帘式安全气囊的单个部件的平面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3为表示装配有图1所示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顶棚组件的概要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5为以单个部件的形式而表示图4所示的外罩的立体图。
图6为中心表示图4所示的充气装置和充气装置安装托架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7为表示从背面一侧观察图6所示的充气装置和充气装置安装托架时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8为中心表示C柱部处的跳转台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9为放大表示沿图1中的F9-F9线切断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0为放大表示沿图1中的F10-F10线切断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1为放大表示沿图1中的F11-F11线切断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2为放大表示沿图1中的F12-F12线切断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3为放大表示沿图1中的F13-F13线切断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4为放大表示沿图1中的F14-F14线切断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5A为概要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的展开方法的纵剖视图。
图15B为概要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的展开方法的改变例的纵剖视图。
图15C为概要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的展开方法的纵剖视图。
图16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且放大表示沿图1中的F16-F16线切断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图1~图15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在这些图中适当表示的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一侧,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一侧,箭头IN表示车宽方向内侧。
《整体结构》
在图1中,图示了从车厢内侧观察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工作状态时的侧视图。另外,在图2中,图示了表示图1所示的帘式安全气囊的平面展开状态的单个部件的俯视图。而且,在图3中,图示了顶棚组件的概要立体图;在图4中,图示了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如图3所示,顶棚组件10由作为成形顶棚的车顶衬里12、和分别被安装在该车顶衬里12的左右一对侧方末端部12B上的左右一对帘式安全气囊装置14构成。车顶衬里12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大致长方形形状,整体上被形成为略微弯曲的曲面形状。另外,车顶衬里12的左右一对侧方末端部12B被形成为,从车顶衬里12的本体部12A下降了一层的凹形形状。在该凹形形状的侧方末端部12B的上表面上装配有帘式安全气囊装置14。
如图1所示,在上述结构的顶棚组件10被装配在车顶板的下方的状态下,帘式安全气囊装置14沿着车顶纵梁16的长度方向而被配置在车顶纵梁16的车厢内侧。并且,帘式安全气囊装置14被配置在从前柱18起经由车顶纵梁16而延伸至后柱20的范围内。
在这里,对车顶纵梁16周围的车身结构进行简单说明。如图10等所示,车顶纵梁16由被配置在车厢内侧的车顶纵梁内板22、被配置在车厢外侧并与车顶纵梁内板22之间形成封闭截面的车顶纵梁加强件24、和被配置在车顶纵梁加强件24的车厢外侧并构成外观面的侧围外板26构成。车顶纵梁内板22、车顶纵梁加强件24和侧围外板26的各个上端凸缘部以三块板重叠的方式向车宽方向内侧水平地延伸(以下,将该三块板重叠的部分称为“上端凸缘部28”。)。另外,车顶纵梁内板22、车顶纵梁加强件24和侧围外板26的各个下端凸缘部以三块板重叠的方式向车辆斜下方外侧大致垂直地延伸(以下,将该三块板重叠的部分称为“下端凸缘部30”。)。而且,上端凸缘部28和下端凸缘部30分别通过点焊而被接合。另外,在上端凸缘部28的上表面上,接合有车顶板32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32A。而且,在下端凸缘部30上,以弹性的方式嵌装有车门外露翻边装饰物34。另外,车顶纵梁内板22以如下状态被配置,即,相对于车辆上下方向,其上部比下部更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了预定角度。
在上述结构的车顶纵梁16的车顶纵梁内板22、和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之间,形成有预定的收纳空间36。该收纳空间36中配置有帘式安全气囊装置14。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14被构成为,包括安全气囊组件38和覆盖该安全气囊组件38的外罩40。由于关于外罩40的结构将在后文详细叙述,因而在此仅对安全气囊组件38的结构进行概括说明。
安全气囊组件38被构成为,包括:帘式安全气囊42,其具有从前柱18到后柱20的长度,且以横跨前座和后座的方式而被展开;充气装置44,其在侧面碰撞时向该帘式安全气囊42供给气体。
如图2所示,帘式安全气囊42具备:前侧膨胀部46,其被设置为用于保护就座于前排座位的乘员的头部;后侧膨胀部48,其被设置为用于保护就座于后排座位的乘员的头部;连通通道50,其在上边缘侧连通前侧膨胀部46和后侧膨胀部48;非膨胀部54,其被设定在安全气囊外周部、以及与作为前侧膨胀部46与后侧膨胀部48之间的中间立柱的中柱52(参照图1)相对应的部分的后方;充气装置插入部58,其被设定在上边缘侧的中央部,并通过连接部56而与连通部50连通。在前侧膨胀部46和后侧膨胀部48的内部还形成有非膨胀部60。而且,在充气装置插入部58中能够插入充气装置44。另外,在帘式安全气囊4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上,分别安装有带状的张紧皮带62。而且,在帘式安全气囊42的上边缘部上,以预定间隔而设置有安装用的多个突出物64。
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充气装置44被形成为大致圆柱状。在充气装置44的一个端部付近设置有气体喷出部66,并且在气体喷出部66的外周部上以预定间隔而形成有多个气体喷气孔68。充气装置44在被插入帘式安全气囊42的充气装置插入部58内的状态下,于前后两个位置处通过夹箍94而被铆接固定在后文叙述的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上,从而使从气体喷气孔68喷出的气体被供向帘式安全气囊42内。
《主要部分的结构》
<外罩(树脂外壳)的结构>
如图4~图8(尤其是图5)所示,上述的安全气囊组件38被安装在外罩(树脂外壳)40上。外罩40具有与安全气囊组件38相等的长度,并为树脂制。在外罩40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处,横跨外罩40的全长而形成有用于收容安全气囊组件38的凹状的收容部70。外罩4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被壁72截止。另外,在外罩40的前后两个位置处,一体地形成有倒U字形的把手74。而且,在外罩40的背面一侧,横跨外罩40的全长形成有以预定间隔而平行配置的多个横肋部76(参照图7)。另外,在外罩40的长度方向上的适当位置处,以预定间隔平行地形成有以直角而连接横肋部76的多个纵肋部78。并且,前文所述的被配置在外罩4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上的壁72也是纵肋部78。这些横肋部76和纵肋部78均是以加固外罩40为目的而设定的构件。
此处,在图9中,图示了具备帘式安全气囊装置14的顶棚组件10被装配于车身的状态下的中柱(以下,适当称为“B柱”。)部处的放大纵剖视图(沿图1中的F9-F9线的放大剖视图)。如该图所示,外罩40的收容部70具备:被形成为大致U字形的安全气囊收容部80、和邻接且一体形成于该安全气囊收容部80上的充气装置安装部82。安全气囊收容部80具备:与车顶衬里12垂直配置的内侧脚部80A、与内侧脚部80A平行配置的外侧脚部80B、以圆弧状连接内侧脚部80A及外侧脚部80B的底部80C。在该安全气囊收容部80中,收容有被折叠成卷状的帘式安全气囊42。换个角度来看,帘式安全气囊42被存放在形成于外罩40的安全气囊收容部80、和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之间的空间内。另外,帘式安全气囊42通过被外罩40的安全气囊收容部80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从而免受由于与车身面板的边缘或点焊的毛刺接触所导致的损坏。
另一方面,充气装置安装部82从安全气囊收容部80的外侧脚部80B起,经由被形成为圆弧状的弯曲部82A而向柱下方一侧延伸(以下,将该部分称为“延伸部82B”。),且其截面形状呈大致倒J字形。在延伸部82B上形成有一对螺栓插通孔84(参照图5),所述一对螺栓插通孔84中插通有被直立设置于后文叙述的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上的双头螺栓96。通过使直立设置于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上的双头螺栓96插通至这些螺栓插通孔84内并与螺母97螺合,从而使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被固定在外罩40上。
另外,上述安全气囊收容部80的内侧脚部80A的车厢内侧端部沿着车顶衬里12的上表面而弯曲,且该弯曲部80D通过热熔而被焊接在车顶衬里12的上表面上(以下,称为“焊接部86”。)。对这一点进行补充说明,在将帘式安全气囊装置14装配在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的上表面上时,进行热熔方式的焊接,并进行使用了后文叙述的辅助扶手112、142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14向车顶衬里12的装配(临时设置)。而且,当最终顶棚组件10被装配于车身上时,通过进行使用了辅助扶手112、142的、向车身面板的连接固定,和使用了后文叙述的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的、向中柱52的连接固定,从而使预先装配有帘式安全气囊装置14的顶棚组件10被安装在车身上。
<B柱部跳转台的结构>
另外,安全气囊收容部80的外侧脚部80B朝向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延伸,而构成作为展开方向限制部的跳转台88(也参照图5和图6)。即,跳转台88由朝向车辆斜下方车厢内侧延伸的外侧脚部80B自身构成。该跳转台88的上表面被设置成用于限制帘式安全气囊42的展开方向的引导面88A。
即,如到目前为止的说明中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外罩40为发挥如下功能的构件,所述功能包括:将安全气囊组件38固定于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的上表面上的功能;作为保护装置而防止在帘式安全气囊42展开时等,帘式安全气囊42与车身面板直接抵接而受到损坏的功能;当帘式安全气囊42展开时承受反力,从而限制帘式安全气囊42的展开方向的功能。
并且,跳转台88的顶端部被配置在,从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的上表面离开预定距离的位置上。由此,帘式安全气囊42的连接部56以下的部分能够从充气装置安装部82一侧向安全气囊收容部80一侧插通。并且,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的顶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曲成L字形,并被卡止于中柱上部装饰90的上端部90A的外侧面上。
<充气装置安装托架的结构>
另外,在充气装置安装部82上配置有,安装(固定)了充气装置44的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如图6和图7所示,在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上,通过各个被形成为带状的前后一对夹箍94而铆接固定有充气装置44。另外,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被构成为,包括用于支撑充气装置44的托架本体部92A、和从该托架本体部92A的下端部起向柱下方一侧平行延伸的前后一对安装脚部92B。并且,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为金属制。另外,在托架本体部92
A的背面一侧直立设置有一对双头螺栓96。
另外,如图1所示,从车厢内侧观察时,前后一对安装脚部92B从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的下端向车辆下方一侧下垂。因此,在安装中柱上部装饰90之前的状态下,前后一对安装脚部92B处于露出于车厢内侧的状态。在这些安装脚部92B上还分别形成有安装孔98,与此相对应,在中柱52的柱内板100上也形成有与安装孔98同轴的安装孔102。而且,通过使螺栓104从车厢内侧插入双方的安装孔98、102中,并且使螺栓104连接固定在焊接于中柱内板100的背面的焊装螺孔塞105上,从而使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被固定于中柱52的柱内板100上。
而且,在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的前后一对安装脚部92B上,一体地形成有余长部106。余长部106被一体地形成于安装脚部92B的根部一侧(即,充气装置44的下端部与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固定于中柱52的固定点之间)。另外,余长部106被形成为向车厢内侧突出的V字形。
以下进行补充说明,如图中9的双点划线所示,当中柱52的柱内板100从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向车宽方向外侧离开,从而在两者之间存在(作为能够获得吸能行程的空间)退避空间108时,由于即使未形成余长部106但在乘员的头部与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抵接时充气装置44也能够向退避空间108一侧退避,因而可以不设置余长部106。但是,当柱内板100位于图9中的实线图示位置时,由于不存在充气装置44的退避空间108,因此优选设定余长部106以使充气装置44向车辆上方一侧退让。基于这种含义上,在图9中图示了设置有余长部106的示例,而在图6和图7中图示了未设置余长部106的示例。
另外,如图9所示,在外罩40的充气装置安装部82的下端部上,一体地形成有卡合于上述余长部106的截面内侧的卡合部110。从车辆后方一侧观察时,卡合部110的纵截面形状被形成为大致三角形形状。通过使卡合部110与余长部106卡合,从而形成了外罩40与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之间的相对性的定位。
<使用了辅助扶手的顶棚临时设置结构和顶棚安装结构>
在图10中,图示了辅助扶手112的配置位置处的纵截面结构。如该图所示,辅助扶手112被构成为,包括基部114和以可旋转的方式而支撑在该基部114上的把手部116。基部114为树脂制,并具备扣件117。扣件117由树脂卡爪118和金属夹126构成。作为临时固定构件的树脂卡爪118(参照图10中的双点划线)被构成为,能够向图10中的纸面纵深侧和近前侧发生弹性变形的卡爪。当组装顶棚组件10时,该树脂卡爪118被插入形成于车顶衬里12上的安装孔120、和形成于外罩40上的安装孔122中,并与安装孔122的周缘部弹性卡合。由此,帘式安全气囊装置14成为如下结构,即,使用辅助扶手112而被临时设置(临时固定)在车顶衬里12上的结构。
而且,在外罩40的车厢内侧的端部上,形成有向离开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的方向(车辆上方)延伸的纵壁40A。该纵壁40A上形成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后让孔123。而且,在纵壁40A的上端部上形成有截面形状呈L字形的折回部40B。在该折回部40B的车辆下方一侧以上下对置的方式而配置有,被设置于后文叙述的托架124的车厢内侧的端部上的弯曲端部124B。弯曲端部124B被略微倾斜地配置,从而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形成向下的斜坡。并且,弯曲端部124B既可以进入后让孔123中,也可以面对后让孔123而配置,只要被配置于与折回部40B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对置的位置上即可。由此,当将顶棚组件10固定于车顶纵梁16上时,如图10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将成为如下结构,即,将折回部40B放置在弯曲端部124B上,并将顶棚组件10临时设置于托架124上的结构。
另一方面,在车顶纵梁内板22中,与辅助扶手112在车宽方向上对置的位置上安装有托架(底座)124。托架124从车顶纵梁内板22向车宽方向内侧伸出,且其顶壁部124A在相对于车辆上下方向向车厢内侧倾斜了预定角度的方向上延伸。而且,通过使外罩40和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在该托架124的顶壁部124A上以两块板重叠的方式而按上述顺序依次重叠,并使金属夹126顶端的卡爪126A弹性卡止于被形成在托架124的顶壁部124A上的卡止孔128中,从而在外罩40被夹持在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和托架124的顶壁部124A之间的状态下,使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被固定在车身(车顶纵梁内板22的托架124)上。
<天线和线束的保持结构>
另外,在图11和图12中,图示了天线130的保持结构。具体而言,在外罩40的内侧脚部80A的适当位置上,通过以热熔的方式形成的焊接部86而一体地形成有倒U字形的保持部132。保持部132被构成为,能够以焊接部86为固定端且以顶端部为自由端而发生弹性变形。在该保持部132和车顶衬里12的上表面之间,保持有作为布线物的天线130。并且,除了天线130以外还可以保持线束等的布线物。
<抑制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的不经意的挠曲的结构>
在图12中,图示了用于对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的不经意的挠曲(松动)进行抑制的结构。如该图所示,在构成外罩40的安全气囊收容部80的一部分的外侧脚部80B上,一体地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外侧且向斜上方延伸的突起状的位移限制部134。该位移限制部134被设定在外罩40的长度方向上的多个位置处。另外,位移限制部134的顶端部位于车顶纵梁内板22的下端凸缘部30付近。在车顶纵梁内板22的下部一体地形成有向车厢内侧膨胀的鼓出部136。而且,在该鼓出部136和下端凸缘部30交差的圆形的角部138上,抵接或接近有位移限制部134的顶端部。由此,在假设乘员用手不经意地按压了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的情况(在图12中用箭头F表示此时的按压力。)下,通过位移限制部134的顶端部顶住角部138而限制外罩40向车辆上方侧的位移,从而限制了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的不经意的挠曲。
<C柱部跳转台结构>
在图13和图14中,图示了后柱20(参照图1。以下,适当称为“C柱”。)部中的跳转台的结构。如该图所示,帘式安全气囊42通过外罩40的安全气囊收容部80而被收容在外罩40与车顶衬里12的上表面之间。
在与上述外罩40的安全气囊收容部80相反一侧的空间内,如前文所述,横肋部76被以预定间隔而平行地配置。配置于该部位上的横肋部76以与外罩40的安全气囊收容部80的外侧脚部80B平行的方式而配置。而且,该外侧脚部80B兼作为后柱20处的跳转台140。因此,跳转台140的上表面被设置成,限制帘式安全气囊42的展开方向的引导面140A。换言之,在C柱部中,于帘式安全气囊42展开时外罩40受到的反力R(参照图13)的作用方向上,配置有横肋部76。由此,废除了一直以来被配置在C柱部上的跳转台的金属托架。而且,在这些横肋部76的车宽方向外侧,接近配置有车顶纵梁内板22。由此,所述反力通过横肋部76而被传递至车顶纵梁内板22。同时,前文叙述的当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被乘员的手按压时,该侧方末端部12B不经意地发生挠曲的情况被限制(防止松动)。并且,在图13中,通过双点划线(假想线)图示了后侧的辅助扶手142,辅助扶手142通过螺栓144和焊装螺孔塞146而被连接固定在车顶纵梁内板22上。
<帘式安全气囊的展开方法>
接下来,利用图15A~图15C对帘式安全气囊42的展开方法进行说明。图15A~图15C图示了相对于充气装置44的、连通帘式安全气囊42的充气装置插入部58和连通部50的连接部56的圆周方向位置(时钟方向)。在图15A中,连接部56的位置朝向正下方(时钟的6点钟方向)。另外,卷折的帘式安全气囊42被配置在充气装置44的上方。而且,帘式安全气囊42的卷折的卷曲方向(卷绕方向)被设定为,在图15A上为逆时针方向。而且,在本形式中,也采用了图15A所示的结构(参照图9)。
但是,由于图15A~图15C为模式化地描绘的图,因此并非必须以图15A所示的方式将连接部56配置成朝向充气装置44的正下方,也可以如图15B所示,将连接部56配置成朝向车宽方向内侧(时钟的9点钟方向),优选为朝向帘式安全气囊42的展开方向。而且,其允许范围在图15A和图15B之间(时钟的6点钟至9点钟的范围)。因此,图15C为比较例,在该比较例中,连接部56被配置成朝向充气装置44的正上方。关于图15A和图15B所示的帘式安全气囊42的展开方向是适当的、而图15C所示的帘式安全气囊的展开方向是不适当的理由,将在实施方式的效果的部分中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首先,对装配顺序进行说明。最开始,将安全气囊组件38安装在外罩40上,从而构成帘式安全气囊装置14。接下来,将帘式安全气囊装置14临时设置在车顶衬里12上。具体而言,把持被形成于外罩40上的一对把手74,而将帘式安全气囊装置14放置在车顶衬里12的左右一对侧方末端部12B的上表面上。接着,通过热熔将外罩40的弯曲部80D于多个位置焊接在车顶衬里12的上表面上,并将辅助扶手112、142的树脂卡爪118插入形成于车顶衬里12上的安装孔120、和形成于外罩40上的安装孔122中,且与安装孔122的周缘部弹性卡合。由此,使帘式安全气囊装置14被临时设置在车顶衬里12上,从而形成顶棚组件10。
接下来,将该顶棚组件10跨接固定在左右一对车顶纵梁16之间。即,将顶棚组件10配置在左右一对车顶纵梁16之间,并将形成于外罩40的纵壁部40A上的弯曲端部40B放置在车顶纵梁16的托架124的弯曲端部124B上。由此,如图10中的双点划线所示,顶棚组件10以吊挂在托架124上的状态而被临时设置。另外,在顶棚组件10被临时设置于托架124上的状态下,可以观察到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的左右一对安装脚部92B下垂于中柱52上。因此,作业人员无需进行朝向上方的作业(顶棚作业),而通过螺栓104和焊装螺孔塞105将左右一对安装脚部92B固定在中柱内板100上。而且,使辅助扶手112、142的金属夹126的卡爪126A,与在设定于车顶纵梁内板22上的托架124的顶壁部124A上所形成的卡止孔128弹性卡止。由此,顶棚组件10向车身的装配作业结束。
接下来,对帘式安全气囊装置14的工作进行概括说明。在发生侧面碰撞之时以外的情况下,不会由未图示的侧面碰撞传感器检测出发生了侧面碰撞的情况。因此,充气装置44不会工作。当从该状态转变到发生侧面碰撞时,未图示的侧面碰撞传感器将检测出发生了侧面碰撞的情况,并向安全气囊ECU输出该检测信号。因此,通过安全气囊ECU而在充气装置44的点火装置上流通点火电流。由此,充气装置44工作从而产生气体。该气体被供向以折叠状态存放的帘式安全气囊42内。因此,帘式安全气囊42将膨胀以解除卷折,从而在使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向车厢内侧挠曲的同时,向车顶纵梁16的下方展开成帘状。并且,也可以不仅在侧面碰撞时,在由未图示的侧倾过多传感器检测出车辆侧倾过多时,也使帘式安全气囊装置14工作。此时,帘式安全气囊42通过沿着B柱部中的跳转台88和C柱部的跳转台140滑动,从而展开方向被限制成跳转台88、140的倾斜方向。由此,防止了帘式安全气囊42进入中柱上部装饰90和中柱内板100之间的缝隙中的情况。
如上文所述,在帘式安全气囊42向车顶纵梁16的下方展开了的状态下,前侧膨胀部46介于就座于前排座位的乘员的头部和前侧车门的车门玻璃之间。由此,保护了就座于前排座位的乘员的头部。另外,后侧膨胀部48介于就座于后排座位的乘员的头部和后侧车门的车门玻璃之间。由此,保护了就座于后侧的乘员的头部。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顶棚组件10以上文叙述的方式被装配在车身上时,充气装置44将被配置在中柱52的正上方,并且用于将充气装置44固定在车身上的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的前后一对安装脚部92B将成为比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更向车辆下方一侧下垂的状态。因此,作业人员只需从车厢内侧将处于眼前的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的安装脚部92B固定在中柱52的柱内板100上,即可完成将充气装置44固定在中柱52的柱内板100上的作业。因此,充气装置44的固定作业不会成为顶棚作业。并且,由于作为重物的充气装置44被固定在作为车身结构构件的中柱52的柱内板100上,因而能够切实地通过中柱52来承受在安全气囊装置14工作时作用的反力。其结果为,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减轻车辆组装时的作业人员的作业负担且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性,而且能够通过车身而切实地承受在帘式安全气囊装置14工作时作用的反力。
另外,安全气囊组件38通过沿着该安全气囊组件38而形成为长条状的树脂制的外罩40,从而被固定在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的上表面上。通过利用以这种方式沿着安全气囊组件38的长条状的外罩40而将安全气囊组件38固定在车顶衬里12上,从而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将安全气囊组件38装配在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的上表面上。
而且,通过利用外罩40,从而能够在将顶棚组件10装配在车身上时和帘式安全气囊42展开时,事先防止帘式安全气囊42碰到车身面板的边缘或点焊位置的毛刺等而导致帘式安全气囊42受到损坏的情况。
通过上述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简单地以稳定的状态将安全气囊组件38装配在车顶衬里12上而实现局部装配化,并且能够保护帘式安全气囊42免受损坏。
而且,当帘式安全气囊42展开时,帘式安全气囊42将被设置于外罩40上的跳转台88、140的引导面88A、140A引导而展开。由于该引导面88A、140A沿着帘式安全气囊42的展开方向延伸,因此帘式安全气囊42将向预先规定的展开方向顺利地展开。换言之,帘式安全气囊42的展开方向被跳转台88、140的引导面88A、140A所限制。因此,防止了帘式安全气囊42在中柱上部装饰90和中柱内板100之间等非予定的空间内展开的情况。其结果为,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侧面碰撞时使帘式安全气囊42向车顶纵梁16的下方顺利地展开。
另外,由于充气装置44被配置在帘式安全气囊42的下方,因此充气装置44与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固定于中柱内板100的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变短。因此,与此距离的缩短相对应,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的前后一对安装脚部92B向车辆下方一侧的延伸长度较短即可。其结果为,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有效地将帘式安全气囊42展开时作用的反力向中柱52传递。另外,也有助于重量和成本的削減。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帘式安全气囊42被折叠成卷状,且折叠状态下的帘式安全气囊42中的、与该充气装置插入部58之间的连接部56被配置成朝向大致车辆下方,因而气体必然朝向大致车辆下方一侧喷出。因此,即使在充气装置44被配置于比帘式安全气囊42更靠下方的位置上的情况下,帘式安全气囊42也会切实地向车辆下方一侧展开。其结果为,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充气装置44被配置于比帘式安全气囊42更靠下方的位置上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帘式安全气囊42迅速地向车辆下方一侧展开。
另外,由于在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中的充气装置安装位置与固定于中柱52的固定位置之间设置有余长部106,因此当向上推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的方向上的载荷作用于侧方末端部12B上时,余长部106将伸长(变形)。由此,充气装置44能够向对侧方末端部12B的上推方向位移。另外,在余长部106伸长(塑性变形)时,能量也被吸收。其结果为,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良的效果,即,即使乘员的头部以较大强度抵接于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上,也不会从充气装置44向乘员的头部输入较大的反力。
而且,余长部106被构成为向车厢内侧突出的突出部,该突出部与被设置于外罩40上的卡合部110卡合。由此,外罩40相对于充气装置安装托架92的定位比较容易。因此,将安全气囊组件38装配在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的上表面上时的定位作业比较容易。其结果为,能够提高将安全气囊组件38装配在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的上表面上时的操作性。
另外,当向上推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的方向上的载荷作用于侧方末端部12B上时,被配置在侧方末端部12B的上表面上的外罩40也将向相同方向进行位移。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外罩40的收容部70上设置有位移限制部134,因而位移限制部134会与车身的角部138相互干渉。因此,外罩40、进一步来说是侧方末端部12B几乎不向该侧方末端部12B的上推方向发生位移。其结果为,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乘员用手按压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等时,能够对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不经意地发生挠曲(松动)的情况进行抑制。
而且,由于在外罩40上设置有保持部132,因而能够使天线130等的布线物被保持在该保持部132上。因此,在将顶棚组件10装配在车身上之前,能够防止天线130或线束等的布线物从预先规定的布线位置偏离的情况。其结果为,能够事先防止由于天线130或线束等的布线物的移动而影响作业的情况,进而能够提高车顶衬里12装配于车身的装配操作性。
另外,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通过辅助扶手112、142,而被直接固定在设置于车顶纵梁内板22上的托架124或者车顶纵梁22上。此时,被配置在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的上表面上的外罩40也一起被固定。因此,能够沿着车顶纵梁16牢固地固定长条状的外罩40。
而且,在辅助扶手112的顶端部上设定有扣件117,所述扣件117同时具有:与托架124的卡止孔128弹性卡合的金属夹126、和与外罩40的安装孔122弹性卡合的树脂卡爪118,从而在将车顶衬里12装配在车身上之前,能够将帘式安全气囊装置14临时固定(临时设置)在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的上表面上(形成一个装配部件)。因此,与无法进行这种临时设置的结构相比,能够提高安全气囊组件38和车顶衬里12向车身的装配操作性,且能够减轻作业人员的作业负担。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图1和图16对本形式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对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和图16所示,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将充气装置44和帘式安全气囊42之间的配置关系设定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反。
下面具体地进行说明,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充气装置44被配置在帘式安全气囊42的下方,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充气装置44被配置在帘式安全气囊42的上方。并且,在图1中,通过双点划线图示了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的充气装置44的配置。因此,如图16所示,从充气装置44到与柱内板100之间的连接点(螺栓150的连接位置)的距离长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考虑到这一点,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充气装置安装托架152所具备的、后文叙述的前后一对安装脚部164的长度比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该长度更向车辆下方一侧延长。
详细来说,当采用第二实施方式时,由于充气装置44和帘式安全气囊42的上下位置关系颠倒,因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外罩40的收容部70中的安全气囊收容部80(参照图9)被作为充气装置安装部154,而充气装置安装部82(参照图9)被作为安全气囊收容部156。并且,在使用了图16的以下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收容部70的上段一侧称为“充气装置安装部154”,将收容部70的下段一侧称为“安全气囊收容部156”。
在上述结构的收容部结构中,在充气装置安装部154和安全气囊收容部156之间未形成跳转台88(参照图9)。另外,安全气囊收容部156的下端部156A向柱下方一侧延伸,并且在其顶端部上一体地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卡爪部158。
在外罩40的收容部70的车厢内侧配置有充气装置安装托架152。充气装置安装托架152具备:充气装置安装部160,在其上通过夹箍94而铆接固定有充气装置44;安全气囊保持部162,其从该充气装置安装部160起向柱下方一侧延伸,且被形成为大致倒U字形的截面形状;前后一对安装脚部164,其从该安全气囊保持部162的下端部起,以横贯中柱上部装饰90和中柱内板100之间的收容空间36的方式朝向中柱内板100延伸。
从安全气囊保持部162的底部的外侧面起直立设置有双头螺栓96。通过该双头螺栓96贯穿外罩40的安全气囊收容部156并与螺母97螺合,从而使充气装置安装托架152被固定在外罩40上。另外,安装脚部164通过螺栓150和焊装螺孔塞151而被连接固定在中柱内板100上。而且,在安装脚部164中的安全气囊保持部162一侧形成有卡止孔168。前述的外罩40的卡爪部158被卡止于该卡止孔168中。由此,维持了外罩40的收容部70覆盖充气装置安装托架152的状态。
另外,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充气装置安装托架152的安全气囊保持部162的下壁的倾斜方向与帘式安全气囊42的展开方向相一致,并被作为跳转台166而使用。也就是说,跳转台166的上表面被作为限制帘式安全气囊42的展开方向的引导面166A。并且,虽然在跳转台166和前后一对安装脚部164之间形成向车宽方向外侧开放的V字形的截面形状,但是通过外罩40的下端部156A横穿该V字形截面部分170,并使卡爪部158卡止于卡止孔168中,从而形成三角形形状的封闭截面部172。该封闭剖面部172抑制在帘式安全气囊42展开时V字形截面部分170的打开,从而形成了用于支撑跳转台166的高刚性部。
(作用和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当发生侧面碰撞时,充气装置44将工作,从而帘式安全气囊42在跳转台166的引导面166A上滑动,而向车厢内侧按压车顶衬里12的侧方末端部12B并打开,且向车顶纵梁16的下方展开。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充气装置44被配置在帘式安全气囊42的上方,因此即使在无法将充气装置44配置在帘式安全气囊42的下方的车身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因此,具有能够提高对车型的适用的自由度的优点。
并且,虽然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图1中充气装置44被配置在中柱52的正上方,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充气装置配置在相对于中柱向车辆后方或者车辆前方偏移的位置上。此时,只需将充气装置安装托架的安装脚部向车辆后方或者车辆前方延长对应于偏移的量即可。

Claims (13)

1.一种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其中,
具有安全气囊组件,所述安全气囊组件被构成为,包括:被折叠成长条状的帘式安全气囊;在侧面碰撞时或者侧倾过多时向该帘式安全气囊供给气体的充气装置,并且所述安全气囊组件被预先组装在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的上表面上,
用于将所述充气装置固定于车身上的充气装置安装托架的下端部,比所述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更向车辆下方一侧延长,而且,通过该延长的托架下端部而使该充气装置安装托架被固定于中柱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装置被配置于所述中柱的正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气囊组件通过沿着该安全气囊组件而形成为长条状的树脂制的外罩,而被固定在所述车顶衬里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罩或者所述充气装置安装托架上,设置有展开方向限制部,所述展开方向限制部沿着所述帘式安全气囊的展开方向延伸,且具备帘式安全气囊展开时的引导面。
5.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装置被配置在所述帘式安全气囊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帘式安全气囊被折叠成卷状,且在该帘式安全气囊的上边缘中央部处形成有充气装置插入部,所述充气装置插入部中被插入所述充气装置的气体喷出部,
而且,折叠状态下的帘式安全气囊中的、与该充气装置插入部之间的连接部,被朝向车辆下方配置。
7.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装置被配置在所述帘式安全气囊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充气装置安装托架中的充气装置安装位置、与所述充气装置安装托架固定于所述中柱的固定位置之间,设置有余长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余长部作为向车厢内侧突出的突出部而构成,
且在所述外罩上设置有能够与该突出部卡合的卡合部。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罩上形成有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在所述外罩与所述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之间收容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和充气装置,
而且,在该收容部的外侧设置有位移限制部,所述位移限制部在该收容部向所述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的上推方向位移时,与车身相互干涉从而限制该侧方末端部的位移。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罩上设置有保持部,所述保持部用于保持被布线在所述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的上表面一侧的布线物。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车顶纵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辅助扶手的底座,
所述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通过辅助扶手,而与所述外罩共同被固定于该底座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辅助扶手的顶端部上,设定有与所述底座的安装孔以弹性的方式卡合的扣件,
该扣件兼作为临时固定构件,所述临时固定构件用于将所述安全气囊组件和所述外罩临时固定在所述车顶衬里的侧方末端部上。
CN201080003086.3A 2010-03-04 2010-03-04 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568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53549 WO2011108101A1 (ja) 2010-03-04 2010-03-04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の配設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6835A CN102256835A (zh) 2011-11-23
CN102256835B true CN102256835B (zh) 2014-01-08

Family

ID=44541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308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56835B (zh) 2010-03-04 2010-03-04 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96672B2 (zh)
EP (1) EP2543558B1 (zh)
JP (1) JP5397462B2 (zh)
CN (1) CN102256835B (zh)
WO (1) WO20111081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76155B2 (en) * 2011-04-20 2014-11-04 Autoliv Development Ab Curtain airbag device for vehicle
JP5853615B2 (ja) * 2011-11-11 2016-02-0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JP5695591B2 (ja) * 2011-12-19 2015-04-08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カバー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846643B2 (ja) * 2012-08-31 2016-01-20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カーテンシールドエアバッグの取付構造
JP5962360B2 (ja) * 2012-09-11 2016-08-03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カーテンシール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の設置構造
JP6056048B2 (ja) * 2012-12-11 2017-01-11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ガイドケース
JP5878488B2 (ja) * 2013-02-05 2016-03-08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車両用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及び車両用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167578B2 (ja) * 2013-03-14 2017-07-26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格納構造
US9573552B2 (en) * 2013-06-19 2017-02-21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Delay orifice opening
US8967662B1 (en) * 2013-10-03 2015-03-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roof support structure including side curtain air bags
JP5990156B2 (ja) * 2013-12-09 2016-09-07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183848B2 (ja) * 2013-12-09 2017-08-23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ガイドケース
US20150239416A1 (en) * 2014-02-25 2015-08-27 Honda Motor Co., Ltd. Airbag bracket
KR101655596B1 (ko) * 2014-12-08 2016-09-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커튼 에어백쿠션의 고정장치
JP6222156B2 (ja) * 2015-04-07 2017-11-0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乗員保護装置
JP6154443B2 (ja) * 2015-08-21 2017-06-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付き車体
US10106120B2 (en) * 2016-02-26 2018-10-23 Toyoda Gosei Co., Ltd. Head-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JP6439193B2 (ja) * 2016-07-14 2018-12-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サイド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2231310B1 (ko) * 2017-03-22 2021-03-25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커튼 에어백 장치
CN107804269B (zh) * 2017-09-30 2019-06-0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气帘发生装置
JP6950630B2 (ja) * 2018-06-25 2021-10-1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367644B2 (ja) * 2020-09-15 2023-10-2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1865990B2 (en) * 2022-05-25 2024-01-09 Autoliv Asp, Inc. Ramp bracket for a curtain airbag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5491A (en) * 1997-09-15 2000-10-24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 Co. Kg Roof headlining with integrated head guard gas bag modules
CN1590169A (zh) * 2003-09-01 2005-03-09 高田株式会社 垂帘气囊的导向机构及垂帘气囊装置以及垂帘气囊的设置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15674A (ja) 1997-10-15 1999-04-27 Toyota Motor Corp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袋体の配設構造
US6733034B2 (en) * 1999-12-17 2004-05-11 Lear Corporation Modular headliner assembly with air curtains
JP3900787B2 (ja) 2000-03-30 2007-04-0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US6485049B1 (en) 2000-12-21 2002-11-26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Trim panel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JP3528818B2 (ja) * 2000-12-27 2004-05-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770113B2 (ja) 2001-07-10 2006-04-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4074867A (ja) * 2002-08-13 2004-03-11 Mitsubishi Motors Corp 頭部保護用エアバック装置
US7017942B2 (en) * 2002-10-01 2006-03-28 Trw Inc. Inflatable vehicle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with grab handle
JP4228647B2 (ja) 2002-10-02 2009-02-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乗員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4182144A (ja) 2002-12-05 2004-07-02 Toyota Motor Corp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255008B2 (ja) * 2003-06-03 2009-04-15 しげる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の取付方法および構造
DE102004044948B4 (de) * 2003-09-24 2017-03-30 Toyoda Gosei Co., Ltd. Kopfschutzairbag
JP4207813B2 (ja) * 2003-11-27 2009-01-1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
US7407182B2 (en) * 2004-09-22 2008-08-05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US7347446B2 (en) * 2004-09-29 2008-03-25 Toyoda Gosei Co., Ltd. Occupant restraint apparatus
US20060108778A1 (en) * 2004-10-21 2006-05-25 Toyoda Gosei Co., Ltd. Head protecting airbag apparatus
KR100831504B1 (ko) 2006-12-04 2008-05-2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커튼에어백
JP5005408B2 (ja) 2007-03-30 2012-08-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8296644A (ja) * 2007-05-29 2008-12-11 Toyota Motor Corp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の配設構造
US8096574B2 (en) * 2007-10-04 2012-01-17 Honda Motor Co., Ltd. Air bag system for vehicle
JP5203846B2 (ja) * 2008-08-08 2013-06-05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0999680B1 (ko) * 2008-11-27 2010-12-08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커튼 에어백 모듈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5491A (en) * 1997-09-15 2000-10-24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 Co. Kg Roof headlining with integrated head guard gas bag modules
CN1590169A (zh) * 2003-09-01 2005-03-09 高田株式会社 垂帘气囊的导向机构及垂帘气囊装置以及垂帘气囊的设置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359044A 2004.12.24
JP特开2004-74867A 2004.03.1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1108101A1 (ja) 2013-06-20
EP2543558A1 (en) 2013-01-09
WO2011108101A1 (ja) 2011-09-09
JP5397462B2 (ja) 2014-01-22
US8596672B2 (en) 2013-12-03
EP2543558A4 (en) 2013-08-07
EP2543558B1 (en) 2014-09-03
US20120319383A1 (en) 2012-12-20
CN102256835A (zh) 201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6835B (zh) 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配置结构
US7390016B2 (en) Curtain airbag device and vehicl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7185912B2 (en) Knee protection airbag device
US8141897B2 (en) Guide plate for side air bag
US7806433B2 (en) Head protecting airbag system
EP1422104B1 (en) Occupant protection system
CN101395044B (zh) 装备有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的内部装饰物品安装结构
US7854448B2 (en) Airbag arrangement
US9573550B1 (en) Side curtain airbag compression inflator bracket
US8690184B2 (en) Vehicle airbag system
JP5566855B2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の組み立て方法
CN214874691U (zh) 用于车辆的天窗的气囊
US20060267315A1 (en) Bracket assembly for an inflatable curtain
US7722074B2 (en) Airbag apparatus
JP3879553B2 (ja)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JP2010235043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EP2716504B1 (en) Airbag device
EP1621414A1 (en) Airbag apparatus
JP6158870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539419B2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1537820A (zh) 用于车辆帘式气囊的拉片支架组件
JP4345781B2 (ja) 車両の乗員保護装置
KR200420483Y1 (ko) 자동차 사이드에어백용 브라켓
KR200437939Y1 (ko) 사이드 에어백용 안내 플레이트
JP2023075414A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

Termination date: 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