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9667B - 中继服务器、中继通信系统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继服务器、中继通信系统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9667B
CN102239667B CN200980134063.3A CN200980134063A CN102239667B CN 102239667 B CN102239667 B CN 102239667B CN 200980134063 A CN200980134063 A CN 200980134063A CN 102239667 B CN102239667 B CN 1022396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server
information
client terminal
relay
shared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40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9667A (zh
Inventor
谷本好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289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9819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3031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9819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39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9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9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96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ridge based backbone
    • H04L12/4625Single bridge functionality, e.g. connection of two networks over a single brid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4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an overlay routing lay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45Proxies, e.g.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30Types of network n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30Types of network names
    • H04L2101/385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UR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远程LAN经由WAN通信的中继通信系统中,使各区段中多个呼叫控制和多个通信路径不交错的方式。中继服务器(12、22)中继客户终端(11)和客户终端(21)相互间的通信。中继服务器(12(22))制作如下所示的信息,使中继通信系统整体共享:表示中继服务器(12、22)构成中继组的中继组信息、表示能够与中继服务器(12(22))通信的客户终端(11(21))的中继服务器信息。中继服务器(12、22)和客户终端(11、21)通过对照当对各区段中的通信目的地执行呼叫控制时发送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与从各区段中的通信目的地确立通信路径时接收到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将各区段中的呼叫控制和通信路径建立对应。

Description

中继服务器、中继通信系统和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继服务器、中继通信系统和通信装置,使连接于远程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上的客户终端能够通过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通信。 
背景技术
连接于远程LAN上的客户终端通过WAN进行通信。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可以构筑类似直接连接远程LAN的网络。但是,VPN难以构筑有扩展性和灵活性的网络。 
专利文献1公开的中继通信系统与VPN一样,可构筑类似直接连接远程LAN的网络。而且,与VPN不同的是,中继通信系统容易构筑有扩展性和灵活性的网络。 
中继通信系统具备WAN、多个LAN。各LAN具备中继服务器。各中继服务器存储与中继通信系统具备的中继服务器相关的中继组信息、与中继通信系统共享的资源相关的共享资源信息。 
当连接于一个LAN上的客户终端对连接于其他LAN上的客户终端存储的资源进行操作时,连接于这些LAN上的中继服务器根据中继组信息和共享资源信息,中继资源的操作。 
中继通信系统具备的LAN存在增减的情况。中继通信系统共享的资源存在被更新的情况。而中继通信系统可对应于这些变化,更新中继组信息和共享资源信息。而且,中继通信系统可对应于这些变化,构筑有扩展性和灵活性的网络。 
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的中继通信系统与专利文献1一样,可构筑类似直接连接远程LAN的网络。客户终端判定可否直接操作由中继通信系统共享的共享资源。在不能直接操作共享资源的情况下,客户终端经由中继服务器,指示存储共享资源的客户终端操作共享资源。 
现有技术文献之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299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40254号公报 
发明概要之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中继通信系统中,连接于一个LAN上的客户终端如下所示与连接于其他LAN上的客户终端执行通信。 
作为最初的区段(section),连接于一个LAN上的客户终端和中继服务器相互间开始通信。作为中间区段,连接于一个LAN和其他LAN上的中继服务器相互间中继通信。作为最后的区段,连接于其他LAN上的中继服务器和客户终端相互间终止通信。 
在各区段,会执行多个呼叫控制,会确立多个媒体会话。但是,未公开使各区段中多个呼叫控制不交错、多个媒体会话不交错的具体方式。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连接于远程LAN上的客户终端能够通过WAN通信的中继通信系统中,使各区段中多个呼叫控制不交错、各区段中多个媒体会话不交错的具体方式。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中继通信系统中,LAN和客户终端的增减状态和连接状态会变化。但是,未公开每当客户终端和中继服务器指定通信目的地时,实时确认装置的增减状态和连接状态的具体方式。 
另外,在专利文献1、2公开的中继通信系统中,客户终端为了编辑不能直接操作的共享资源,会下载共享资源。由于下载的资源实体与原始的共享资源实体分别存在,所以能够分别编辑各资源。但是,在分别编辑各资源的情况下,无法统一管理各资源中记录的信息。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连接于远程LAN上的客户终端能够通过WAN通信的中继通信系统中,每当客户终端和中继服务器指定通信目的地时,实时确认装置的增减状态和连接状态的具体方式。 
发明内容
发明概要之解决课题的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所述的中继服务器能够与连接于第1 网络上的第1中继服务器通信,用作连接于第2网络上的第2中继服务器。中继服务器具备中继组信息制作部、中继服务器间共享部、客户终端间共享部以及通信执行部。中继组信息制作部制作表示第1中继服务器与第2中继服务器构成中继组的中继组信息。中继服务器间共享部在第1中继服务器与第2中继服务器之间共享中继服务器信息与中继组信息。中继服务器信息包含第1中继服务器信息与第2中继服务器信息。第1中继服务器信息由第1中继服务器制作,包含表示第1中继服务器的启动状态的第1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和与登记于第1中继服务器中的第1客户终端相关的第1客户终端登记信息,该第1客户终端登记信息包含第1中继服务器与连接于第1网络上的第1客户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第2中继服务器信息由第2中继服务器制作,包含表示第2中继服务器的启动状态的第2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和与登记于第2中继服务器中的第2客户终端相关的第2客户终端登记信息,该第2客户终端登记信息包含第2中继服务器与连接于第2网络上的第2客户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客户终端间共享部在第2中继服务器与第2客户终端之间共享中继组信息与中继服务器信息。通信执行部执行针对根据中继组信息与中继服务器信息选择的目标地址的、第2中继服务器中继的通信。通信执行部包含传输目的地决定部、呼叫控制确立部与通信路径确立部。传输目的地决定部根据目标地址、中继组信息与中继服务器信息,决定第2中继服务器中继的通信的传输目的地。呼叫控制确立部与传输目的地之间,利用呼叫控制协议,确立第1会话。通信路径确立部当从传输目的地接收到通信路径的确立请求时,确认与确立请求一起接收到的识别信息与第1会话的呼叫控制信息中包含的识别信息是否一致,在一致的情况下,确立与第1会话的呼叫控制建立了对应的第1通信路径。 
技术方案2所述的中继服务器中,就技术方案1而言,呼叫控制确立部包含并列呼叫控制确立部与并列通信路径确立部。并列呼叫控制确立部与传输目的地之间,利用呼叫控制协议,确立第2会话。并列通信路径确立部当从传输目的地接收到通信路径的确立请求时,确认与确立请求一起接收到的第2识别信息与第2会话的呼叫控制信息中包含的识别信息是否一致,在一致的情况下,确立与第2会话的呼叫控制建立了对应的第2通 信路径。 
技术方案3所述的中继通信系统具备第1网络、第2网络、连接于第1网络上的第1中继服务器、和连接于第2网络上的第2中继服务器。第1中继服务器与第2中继服务器包含中继组信息制作部,制作表示第1中继服务器与第2中继服务器构成中继组的中继组信息。第1中继服务器包含制作第1中继服务器信息的第1中继服务器信息制作部。第1中继服务器信息包含表示第1中继服务器的启动状态的第1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和与登记于第1中继服务器中的第1客户终端相关的第1客户终端登记信息,第1客户终端登记信息包含第1中继服务器与连接于第1网络上的第1客户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第2中继服务器包含制作第2中继服务器信息的第2中继服务器信息制作部。第2中继服务器信息包含表示第2中继服务器的启动状态的第2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和与登记于第2中继服务器中的第2客户终端相关的第2客户终端登记信息,第2客户终端登记信息包含第2中继服务器与连接于第2网络上的第2客户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第1中继服务器与第2中继服务器包含中继服务器间共享部。中继服务器间共享部在第1中继服务器与第2中继服务器之间共享中继服务器信息与中继组信息,中继服务器信息包含第1中继服务器信息与第2中继服务器信息。第1中继服务器包含第1客户终端间共享部。第1客户终端间共享部在第1中继服务器与第1客户终端之间共享中继组信息与中继服务器信息。第2中继服务器包含第2客户终端间共享部。第2客户终端间共享部在第2中继服务器与第2客户终端之间共享中继组信息与中继服务器信息。第1中继服务器包含通信执行部。通信执行部执行针对根据中继组信息与中继服务器信息选择的目标地址的、第1中继服务器中继的通信。通信执行部包含传输目的地决定部、呼叫控制确立部和通信路径确立部。传输目的地决定部根据目标地址、中继组信息与中继服务器信息,决定第1中继服务器中继的通信的传输目的地。呼叫控制确立部与传输目的地之间,利用呼叫控制协议,确立第1会话。通信路径确立部当从传输目的地接收到通信路径的确立请求时,确认与确立请求一起接收到的第1识别信息与第1会话的呼叫控制信息中包含的识别信息是否一致,在一致的情况下,确立与第1会话的呼叫控制建立了对应的第1通信路径。 
技术方案4所述中继通信系统中,就技术方案3而言,呼叫控制确立部包含并列呼叫控制确立部与并列通信路径确立部。并列呼叫控制确立部与传输目的地之间,利用呼叫控制协议,确立第2会话。并列通信路径确立部当从传输目的地接收到通信路径的确立请求时,确认与确立请求一起接收到的第2识别信息与第2会话的呼叫控制信息中包含的识别信息是否一致,在一致的情况下,确立与第2会话的呼叫控制建立了对应的第2通信路径。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5所述的通信装置能够经由连接于第1网络上的第1中继服务器,与连接于第2网络上的第2中继服务器通信,用作连接于第1网络上的第1客户终端。通信装置具备中继组信息存储部、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共享资源信息管理部和拷贝资源信息管理部。中继组信息存储部存储表示第1中继服务器与第2中继服务器构成中继组的中继组信息。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存储中继服务器信息。中继服务器信息包含第1中继服务器信息和第2中继服务器信息。第1中继服务器信息由第1中继服务器制作,包含表示第1中继服务器的启动状态的第1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和与登记于第1中继服务器中的第1客户终端相关的第1客户终端登记信息,第1客户终端登记信息包含第1中继服务器与第1客户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第2中继服务器信息由第2中继服务器制作,包含表示第2中继服务器的启动状态的第2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和与登记于第2中继服务器中的第2客户终端相关的第2客户终端登记信息,第2客户终端登记信息包含第2中继服务器与连接于第2网络上的第2客户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共享资源信息管理部管理和与第2客户终端之间共享的共享资源相关的共享资源信息。拷贝资源信息管理部根据中继组信息、中继服务器信息与共享资源信息,取得第1共享资源的拷贝,并管理将第1共享资源与第1共享资源的拷贝建立了对应的拷贝资源个别信息。 
技术方案6所述的通信装置中,就技术方案5而言,还具备更新指示部,根据中继组信息、中继服务器信息与共享资源信息,指示第1共享资源的存储目的地将第1共享资源置换为第1共享资源的拷贝。 
技术方案7所述的通信装置中,就技术方案5或6而言,拷贝资源信息管理部在删除了第1共享资源的情况下,解除第1共享资源与第1共享资源的拷贝之间建立的对应。 
技术方案8所述的通信装置中,就技术方案5~7中任一项而言,拷贝资源信息管理部在解除了第1共享资源的共享的情况下,解除第1共享资源与第1共享资源的拷贝之间建立的对应。 
技术方案9所述的通信装置中,就技术方案5~8中任一项而言,拷贝资源信息管理部在删除了第1共享资源的拷贝的情况下,解除第1共享资源与第1共享资源的拷贝之间建立的对应。 
技术方案10所述的通信装置中,就技术方案5~9中任一项而言,还具备监视器,在所述监视器上显示基于所述共享资源信息和所述拷贝资源个别信息的操作画面。 
发明的效果: 
说明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中继通信系统具备第1网络和第2网络。第1网络具备第1中继服务器和第1客户终端。第2网络具备第2中继服务器和第2客户终端。第1中继服务器和第2中继服务器中继第1客户终端和第2客户终端相互间的通信。 
第1(第2)中继服务器制作中继组信息、第1(第2)中继服务器信息、客户终端信息。中继组信息是表示第1中继服务器和第2中继服务器构成中继组的信息。第1(第2)中继服务器信息是表示能够与第1(第2)中继服务器通信的第1(第2)客户终端的信息。客户终端信息是表示第1(第2)客户终端在第1(第2)网络上的连接环境的信息。 
第1(第2)中继服务器通过参照中继组信息,可在第1中继服务器和第2中继服务器相互间共享第1中继服务器信息和第2中继服务器信息。第1(第2)中继服务器通过参照各个客户终端信息,可在第1(第2)中继服务器和第1(第2)客户终端相互间共享中继组信息和中继服务器信息。 
第1(第2)中继服务器执行针对根据中继组信息和中继服务器信息选择的目标地址的、第1(第2)中继服务器中继的通信。第1(第2)中继服务器根据目标地址、中继组信息和中继服务器信息,决定第1(第2)中继服务器中继的通信的传输目的地。 
第1(第2)中继服务器在对传输目的地执行呼叫控制时,对传输目的地发送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当从传输目的地确立通信路径时,第1(第2)中继服务器从传输目的地接收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第1(第2)中继服务器通过对照发送、接收到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将呼叫控制和通信路径建立对应。 
第1(第2)客户终端在对第1(第2)中继服务器执行呼叫控制时,对第1(第2)中继服务器发送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当从第1(第2)中继服务器确立通信路径时,第1(第2)客户终端从第1(第2)中继服务器接收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第1(第2)客户终端通过对照发送、接收到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将呼叫控制和通信路径建立对应。 
第1(第2)中继服务器和第1(第2)客户终端每当执行多个呼叫控制时,通过将各呼叫控制和各通信路径建立对应,可使多个呼叫控制不交错,可使多个通信路径不交错。 
说明技术方案5~9所述的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通信装置根据中继服务器信息,确认能否与连接于第2网络上的第2客户终端通信。由此,本发明的通信装置能够执行对应于通信目的地状况的通信。 
另外,当取得与第2客户终端之间共享的第1共享资源的拷贝时,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将第1共享资源的拷贝与第1共享资源关联管理。由此,容易一体管理共享资源和从共享资源派生出的资源。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装置指示第1共享资源的存储目的地根据第1共享资源的拷贝来更新第1共享资源。由此,即便从不能直接编辑共享资源的通信装置,也可使共享资源的拷贝的编辑内容容易地反映到共享资源上。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在删除共享资源时,或在删除共享资源的拷贝时,删除拷贝资源信息。这样,由于对应于共享资源的拷贝与共享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变化来更新拷贝资源信息,所以共享资源的拷贝的管理变得更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中继通信系统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中继服务器的构成要素的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中继组信息的具体例的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中继服务器信息的具体例的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客户终端信息的具体例的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信息共享的流程的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步骤S2之后存储的信息的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步骤S4之后存储的信息的图。 
图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步骤S7之后存储的信息的图。 
图1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步骤S11之后存储的信息的图。 
图1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数据发送接收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数据发送接收的流程的图。 
图1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数据发送接收的流程的图。 
图1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数据发送接收的流程的图。 
图1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数据发送接收的流程的图。 
图1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数据发送接收的流程的图。 
图1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中继通信系统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1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中继服务器的构成要素的图。 
图1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客户终端的构成要素的图。 
图2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中继组信息的具体例的图。 
图2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中继服务器信息的具体例的图。 
图2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客户终端信息的具体例的图。 
图2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共享资源管理信息的具体例的图。 
图2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拷贝资源管理信息的具体例的图。 
图25是第2实施方式中下载共享资源的客户终端的流程图。 
图2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初始状态下共享资源的操作画面的图。 
图2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拷贝资源管理信息的具体例的图。 
图2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下载共享资源之后的共享资源的操作画面的图。 
图29是第2实施方式中更新共享资源的客户终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第1实施方式 
(1)中继通信系统的整体构成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中继通信系统的 整体构成的图。中继通信系统由LAN1、2、WAN3构成。LAN1、2是远程构筑的小规模的网络。WAN3是因特网等大规模的网络。 
LAN1由客户终端11、中继服务器12构成。LAN2由客户终端21、中继服务器22构成。WAN3由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服务器31构成。 
客户终端11、21是个人计算机等。中继服务器12、22中继客户终端11、21相互间的通信。SIP服务器31中继中继服务器12、22相互间的通信。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SIP作为中继服务器12、22相互间的通信协议,但也可利用SIP以外的协议。当利用SIP以外的协议时,可以直接执行中继服务器12、22相互间的通信。 
在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12相互间、中继服务器12和中继服务器22相互间、以及中继服务器22和客户终端21相互间,在该各区段会执行多个呼叫控制,会确立多个媒体会话。但是,各区段中,各呼叫控制和各媒体会话根据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是相对应的。因此,各区段中,多个呼叫控制不交错,多个媒体会话不交错。 
(2)中继服务器的构成要素 
图2是表示中继服务器12(22)的构成要素的图。中继服务器12(22)由接口部121(221)、控制部122(222)、数据库存储部123(223)构成。未附加括号的符号表示中继服务器12中的符号。附加括号的符号表示中继服务器22中的符号。 
接口部121(221)利用专用(private)IP地址,对连接于LAN1(2)上的客户终端11(21)执行通信。接口部121(221)利用共用(global)IP地址,对连接于WAN3上的SIP服务器31执行通信。 
控制部122(222)执行用于中继客户终端11、客户终端21相互间的通信的控制。控制部122(222)制作或更新数据库存储部123(223)中存储的以下信息。 
数据库存储部123(223)由中继组信息存储部124(224)、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125(225)、客户终端信息存储部126(226)构成。下面说明以上信息的具体例。 
(3)中继组信息的具体例 
图3是表示中继组信息40作为中继组信息的具体例的图。中继组信息是表示构成中继通信系统的中继服务器的概要的信息。 
中继组信息40由上位信息401、下位信息402构成。 
上位信息401是与上位的中继组相关的信息。‘id’表示中继组的识别信息。‘lastmod’表示中继组信息的最新更新时刻。‘name’表示中继组的名称。 
下位信息402是与下位的中继服务器相关的信息。‘id’表示中继服务器的识别信息。 
中继组信息40存储在中继组信息存储部124、224中。即,中继组信息40由中继服务器12、22共享。并且,中继组信息40能够由中继服务器12、22和客户终端11、21共享。 
(4)中继服务器信息的具体例 
图4是表示中继服务器信息50作为中继服务器信息的具体例的图。中继服务器信息是表示构成中继通信系统的中继服务器的细节的信息,是表示构成中继通信系统的客户终端的概要的信息。 
中继服务器信息50由上位信息501-1、501-2、下位信息502-1、502-2构成。上位信息501-1、501-2分别包含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503-1、503-2。下位信息502-1、502-2分别包含表示客户终端是否登入(log in)在中继服务器中的客户终端站点信息504-1、504-2。 
上位信息501-1、501-2是与上位的中继服务器相关的信息。‘id’表示中继服务器的识别信息。‘name’表示中继服务器的名称。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503-1、503-2是关于中继服务器是否启动的信息。 
下位信息502-1、502-2是与下位的客户终端相关的信息。‘div’表示客户终端的部门名。‘group’表示客户终端所属的中继组的识别信息。‘id’表示客户终端的识别信息。‘name’表示客户终端的名称。客户终端站点信息504-1、504-2表示客户终端登入(log on)中的中继服务器的识别信息。 
中继服务器信息50存储在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125、225中。即,中继服务器信息50由中继服务器12、22共享。并且,中继服务器信息50能够由中继服务器12、22和客户终端11、21共享。 
当中继服务器启动时,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503-1、503-2变为‘active’。当中继服务器未启动时,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503-1、503-2变为空栏。由此,与中继服务器是否启动相关的信息由中继通信系统整体共享。 
当客户终端登入到中继服务器时,记载有客户终端站点信息504-1、504-2。当客户终端未登入到中继服务器时,不记载客户终端站点信息504-1、504-2。由此,与客户终端是否登入在中继服务器中相关的信息由中继通信系统整体共享。 
(5)客户终端信息的具体例 
图5是表示客户终端信息60、70作为客户终端信息的具体例的图。客户终端信息是表示构成中继通信系统的客户终端的细节的信息。 
客户终端信息60、70分别包含客户终端地址信息601、701、客户终端有效期限信息602、702、客户终端端口信息603、703。 
‘div’表示客户终端的部门名。‘group’表示客户终端所属的中继组的识别信息。客户终端地址信息601、701表示客户终端的IP地址。客户终端有效期限信息602、702表示客户终端的注册有效期限。‘id’表示客户终端的识别信息。‘name’表示客户终端的名称。‘pass’表示客户终端的口令。客户终端端口信息603、703表示客户终端的端口序号。 
客户终端信息60仅存储在客户终端信息存储部126中,客户终端信息70仅存储在客户终端信息存储部226中。即,客户终端信息60仅由中继服务器12持有,客户终端信息70仅由中继服务器22持有。 
(6)信息共享的流程 
图6是表示共享中继组信息、中继服务器信息的处理流程的图。中继服务器12、22参加中继通信系统。客户终端11的用户登入到中继服务器12,客户终端21的用户登入到中继服务器22。 
(6-1)步骤S1~步骤S2的处理流程 
中继服务器12的管理者和中继服务器22的管理者约定在LAN1、2相互间构筑中继通信系统的组。 
中继服务器12的管理者对客户终端11的用户,制作帐户(步骤S1:CreateAccount())。控制部122制作中继服务器信息51-1,存储在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125中。 
中继服务器22的管理者对客户终端21的用户,制作帐户(步骤S2:CreateAccount())。控制部222制作中继服务器信息51-2,存储在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225中。 
通过以上处理流程,中继服务器12持有中继服务器信息51-1。中继服务器22持有中继服务器信息51-2。 
图7的第1个框内表示中继服务器信息51-1。上位信息511-1是与上位的中继服务器12相关的信息。作为‘id’,设定‘relay-server-1abc.net’。作为‘name’,设定‘RELAY SERVER 1’。作为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513-1,设定‘active’。即,中继服务器12启动。 
下位信息512-1是与下位的客户终端11相关的信息。作为‘div’,设定‘software’。作为‘group’,设定‘20070402133100relay-server-1.abc.net’。作为‘id’,设定‘client-1relay-server-1.abc.net’。作为‘name’,设定‘CLIENT1’。客户终端站点信息514-1为空栏。即,客户终端11的用户未登入到中继服务器12。 
图7的第2个框内表示中继服务器信息51-2。上位信息511-2是与上位的中继服务器22相关的信息。作为‘id’,设定‘relay-server-2abc.net’。作为‘name’,设定‘RELAY SERVER 2’。作为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513-2,设定‘active’。即,中继服务器22启动。 
下位信息512-2是与下位的客户终端21相关的信息。作为‘div’,设定‘software’。作为‘group’,设定‘20070402133100relay-server-1.abc.net’。作为‘id’,设定‘client-2relay-server-2.abc.net’。作为‘name’,设定‘CLIENT2’。客户终端站点信息514-2为空栏。即,客户终端21的用户未登入到中继服务器22。 
(6-2)步骤S3~步骤S4的处理流程 
在下面的说明中,中继服务器12、22相互间的通信由SIP服务器31中继。并介绍中继服务器12(22)经SIP服务器31对中继服务器22(12)执行通信的方法。 
中继服务器12(22)对SIP服务器31发送将中继服务器22(12)的帐户指定为通信目的地的数据等。SIP服务器31将中继服务器12、22的帐户分别与中继服务器12、22的共用IP地址建立有对应。SIP服务器31根 据中继服务器22(12)的帐户,取得中继服务器22(12)的共用IP地址。SIP服务器31对中继服务器22(12)发送将中继服务器22(12)的共用IP地址指定为通信目的地的数据等。 
中继服务器12对中继服务器22请求构筑中继通信系统的组(步骤S3:SetGroup())。控制部122制作中继组信息42,存储在中继组信息存储部124中。控制部222制作中继组信息42,存储在中继组信息存储部224中。 
中继服务器12对中继服务器22请求交换中继服务器信息(步骤S4:exchange(db))。中继服务器12对中继服务器22发送中继服务器信息51-1的复制。中继服务器22对中继服务器12发送中继服务器信息51-2的复制。 
控制部122通过合成中继服务器信息51-2的复制、中继服务器信息51-1,制作中继服务器信息52,存储在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125中。控制部222通过合成中继服务器信息51-1的复制、中继服务器信息51-2,制作中继服务器信息52,存储在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225中。 
控制部122制作客户终端信息62,存储在客户终端信息存储部126中。控制部222制作客户终端信息72,存储在客户终端信息存储部226中。客户终端信息62的制作处理和存储处理在步骤S1中执行,客户终端信息72的制作处理和存储处理在步骤S2中执行。 
通过以上处理流程,中继服务器12持有中继组信息42、中继服务器信息52、客户终端信息62。中继服务器22持有中继组信息42、中继服务器信息52、客户终端信息72。中继组信息42、中继服务器信息52由中继服务器12、22共享。 
图8的第1个框内表示中继组信息42。上位信息421是与上位的中继组相关的信息。作为‘id’,设定‘20070402133100relay-server-1.abc.net’。作为‘lastmod’,设定‘20070402133100’。作为‘name’,设定‘GROUP 1’。 
下位信息422是与下位的中继服务器12、22相关的信息。作为‘id’,设定‘relay-server-1abc.net’、‘relay-server-2abc.net’。 
图8的第2个框内表示中继服务器信息52。上位信息521-1、521-2分别与图7的上位信息511-1、511-2一样。下位信息522-1、522-2分别与图7的下位信息512-1、512-2一样。 
图8的第3个框内表示客户终端信息62。作为‘div’,设定‘software’。 作为‘group’,设定‘20070402133100relay-server-1.abc.net’。作为‘id’,设定‘client-1relay-server-1.abc.net’。作为‘name’,设定‘CLIENT 1’作为‘pass’,设定‘client-1’。 
客户终端地址信息621为空栏。作为客户终端有效期限信息622,设定‘0’。客户终端端口信息623为空栏。即,客户终端11的用户未登入到中继服务器12。 
图8的第4个框内表示客户终端信息72。作为‘div’,设定‘software’。作为‘group’,设定‘20070402133100relay-server-1.abc.net’。作为‘id’,设定‘client-2relay-server-2.abc.net’。作为‘name’,设定‘CLIENT 2’作为‘pass’,设定‘client-2’。 
客户终端地址信息721为空栏。作为客户终端有效期限信息722,设定‘0’。客户终端端口信息723为空栏。即,客户终端21的用户未登入到中继服务器22。 
(6-3)步骤S5~步骤S7的处理流程 
客户终端11的用户输入‘client-1relay-server-1.abc.net’,作为客户终端11的识别信息,输入‘client-1’,作为客户终端11的口令。客户终端11的用户登入到中继服务器12(步骤S5:REGISTER(ID,PASS))。控制部122通过参照客户终端信息62,执行客户终端11的用户认证。 
控制部122受理客户终端11的用户的登入。控制部122通过更新中继服务器信息52,制作中继服务器信息53,存储在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125中。控制部122通过更新客户终端信息62,制作客户终端信息63,存储在客户终端信息存储部126中。控制部122不更新中继组信息42。 
客户终端11对中继服务器12请求中继组信息和中继服务器信息的提供(步骤S6:get())。中继服务器12对客户终端11发送中继组信息42和中继服务器信息53的复制。客户终端11存储中继组信息42、中继服务器信息53。 
控制部122通过参照中继组信息42、中继服务器信息53,决定应通知其中继服务器信息52被更新为中继服务器信息53的中继服务器。控制部122将中继服务器信息53的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533-2为‘active’的中继服务器22决定为应通知的中继服务器。 
中继服务器12对中继服务器22通知将中继服务器信息52更新为中继服务器信息53(步骤S7:NOTIFY())。控制部222通过更新中继服务器信息52,制作中继服务器信息53,存储在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225中。 
控制部222通过参照客户终端信息72,决定应通知其中继服务器信息52被更新为中继服务器信息53的客户终端。控制部222不将客户终端信息72的客户终端地址信息721为空栏、客户终端信息72的客户终端端口信息723为空栏的客户终端21决定为应通知的客户终端。 
通过以上处理流程,中继服务器12持有中继组信息42、中继服务器信息53、客户终端信息63。中继服务器22持有中继组信息42、中继服务器信息53、客户终端信息72。客户终端11持有中继组信息42、中继服务器信息53。中继组信息42、中继服务器信息53由中继服务器12、22、客户终端11共享。 
图9的第1个框内表示中继组信息42。在步骤S5~步骤S7的处理流程中,由于新的中继服务器未参加到中继通信系统中,所以不更新中继组信息42。 
图9的第2个框内表示中继服务器信息53。下划线部分表示更新部分。客户终端11的用户登入到中继服务器12。因此,下位信息532-1的客户终端站点信息534-1被确定为‘relay-server-1abc.net’。 
图9的第3个框内表示客户终端信息63。下划线部分表示更新部分。客户终端11的用户登入到中继服务器12。因此,客户终端地址信息631被确定为‘192.168.10.2’。另外,客户终端有效期限信息632被确定为‘1213935960484’。并且,客户终端端口信息633被确定为‘5070’。 
图9的第4个框内表示客户终端信息72。在步骤S5~步骤S7的处理流程中,由于客户终端21的用户未登入到中继服务器22中,所以不更新客户终端信息72。 
(6-4)步骤S8~步骤S11的处理流程 
客户终端21的用户输入‘client-2relay-server-2.abc.net’,作为客户终端21的识别信息,输入‘client-2’,作为客户终端21的口令。客户终端21的用户登入到中继服务器22(步骤S8:REGISTER(ID,PASS))。控制部222通过参照客户终端信息72,执行客户终端21的用户认证。 
控制部222受理客户终端21的用户登入。控制部222通过更新中继服务器信息53,制作中继服务器信息54,存储在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225中。控制部222通过更新客户终端信息72,制作客户终端信息74,存储在客户终端信息存储部226中。控制部222不更新中继组信息42。 
客户终端21对中继服务器22请求中继组信息和中继服务器信息的提供(步骤S9:get())。中继服务器22对客户终端21发送中继组信息42和中继服务器信息54的复制。客户终端21存储中继组信息42、中继服务器信息54。 
控制部222通过参照中继组信息42、中继服务器信息54,决定应通知其中继服务器信息53被更新为中继服务器信息54的中继服务器。控制部222将中继服务器信息54的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543-1为‘active’的中继服务器12决定为应通知的中继服务器。 
中继服务器22对中继服务器12通知中继服务器信息53被更新为中继服务器信息54(步骤S10:NOTIFY())。控制部122通过更新中继服务器信息53,制作中继服务器信息54,存储在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125中。 
控制部122通过参照客户终端信息63,决定应通知其中继服务器信息53被更新为中继服务器信息54的客户终端。控制部122将确定了客户终端信息63的客户终端地址信息631、确定了客户终端信息63的客户终端端口信息633的客户终端11决定为应通知的客户终端。 
中继服务器12对客户终端11通知中继服务器信息53被更新为中继服务器信息54(步骤S11:NOTIFY())。客户终端11通过更新中继服务器信息53,制作中继服务器信息54,存储中继服务器信息54。 
通过以上处理流程,中继服务器12持有中继组信息42、中继服务器信息54、客户终端信息63。中继服务器22持有中继组信息42、中继服务器信息54、客户终端信息74。客户终端11持有中继组信息42、中继服务器信息54。客户终端21持有中继组信息42、中继服务器信息54。中继组信息42、中继服务器信息54由中继服务器12、22、客户终端11、21共享。 
图10的第1个框内表示中继组信息42。在步骤S8~步骤S11的处理流程中,由于新的中继服务器未参加到中继通信系统中,所以不更新中继组信息42。 
图10的第2个框内表示中继服务器信息54。下划线部分表示更新部分。客户终端21的用户登入到中继服务器22。因此,下位信息542-2的客户终端站点信息544-2被确定为‘relay-server-2abc.net’。 
图10的第3个框内表示客户终端信息63。在步骤S8~步骤S11的处理流程中,由于客户终端11的用户未从中继服务器12登出,所以不更新客户终端信息63。 
图10的第4个框内表示客户终端信息74。下划线部分表示更新部分。客户终端21的用户登入到中继服务器22。因此,客户终端地址信息741被确定为‘192.168.1.10’。另外,客户终端有效期限信息742被确定为‘1213935978484’。并且,客户终端端口信息743被确定为‘5070’。 
(7)信息共享的总结 
在中继通信系统中,LAN和客户终端的增减状态和连接状态会变化。因此,当一个中继服务器辨认到状态变化时,立即更新中继组信息、中继服务器信息、客户终端信息。 
另外,一个中继服务器向中继组信息和中继服务器信息中记载的其他中继服务器立即通知已更新了中继组信息和中继服务器信息。并且,一个中继服务器向客户终端信息中记载的客户终端立即通知已更新了中继组信息和中继服务器信息。 
但是,在中继组信息和中继服务器信息中记载有其他中继服务器,但判断为其他中继服务器处于未连接状态时,上述一个中继服务器不立即通知其他中继服务器。并且,在客户终端记载于客户终端信息中,但判断为客户终端处于未连接状态时,上述一个中继服务器也不立即通知客户终端。 
由此,与LAN和客户终端的增减状态和连接状态相关的信息由中继通信系统整体实时共享。 
(8)数据发送接收的流程 
图11~图13是表示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22相互间数据发送接收的流程的图。图14~图16是表示客户终端11和客户终端21相互间数据发送接收的流程的图。 
图11~图13和图14~图16中,表示存储图10所示的中继组信息42、中继服务器信息54、客户终端信息63、74。客户终端11的用户登入到中 继服务器12。客户终端21的用户登入到中继服务器22。 
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22相互间的数据发送接收以及客户终端11和客户终端21相互间的数据发送接收并行执行。首先,说明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22相互间的数据发送接收。其次,说明客户终端11和客户终端21相互间的数据发送接收。最后,说明并行执行的数据发送接收。 
(9)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22相互间的数据发送接收 
(9-1)媒体会话确立前的呼叫控制 
图11是表示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22相互间的数据发送接收中、媒体会话确立前的呼叫控制流程的图。客户终端11的用户确认客户终端11所属的中继组。具体地,客户终端11的用户使中继组信息42显示于客户终端11的显示画面中(getGroup())。中继组信息42中设定有中继服务器12、22的识别信息‘relay-server-1abc.net’、‘relay-server-2abc.net’。客户终端11的用户确认客户终端11属于由中继服务器12、22构成的中继组。 
客户终端11的用户使对应于中继组信息42的中继服务器信息54显示于客户终端11的显示画面中(getServer())。客户终端11的用户参照中继服务器信息54,确认构成中继组的中继服务器、位于中继服务器下位的客户终端。 
客户终端11的用户参照中继服务器信息54,确认能够与中继服务器22之间进行发送接收数据。 
客户终端11的用户确认关于中继服务器12在中继服务器信息54中的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543-1设定为‘active’。即,确认中继服务器12启动。 
客户终端11的用户确认关于中继服务器22在中继服务器信息54中的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543-2设定为‘active’。即,确认中继服务器22启动。 
客户终端11的用户确认可经中继服务器12对中继服务器22发送数据。客户终端11的用户决定对中继服务器22发送数据。 
客户终端11在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12相互间的通信(对话(1))(dialog(1))中,对中继服务器12执行呼叫控制(步骤S12:INVITE)。这里,客户终端11发送‘1234’,作为对话(1)中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并且,客户终端11发送‘5678’,作为媒体会话的端口序号。 
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12相互间,如后所述,会执行多个呼叫控制。因此,为了识别多个呼叫控制,对多个呼叫控制设定相互不同的识别信息。 
图11~图13中示出各终端、服务器利用的信道(Channel)信息。信道信息中,“TS”表示事务(Transaction),“S”表示发送源(Source),“D”表示发送目的地(Destination),“MS”表示媒体会话(MediaSession)。另外,发送目的地中,将中继服务器2(relay-server-2)仅记载为服务器2(Server2)。 
对客户终端11利用的信道,设定‘1234’,作为对话(1)的ID。由于未确立媒体会话,所以MS栏为空。 
中继服务器12在对话(1)中,从客户终端11接收呼叫控制。中继服务器12向客户终端11发送OK响应。接收到OK响应的客户终端11向中继服务器12发送ACK(步骤S13)。 
控制部122通过参照中继组信息42的下位信息422或中继服务器信息54的上位信息541-2,确认作为呼叫控制的执行目的地的中继服务器22位于WAN3侧,而非LAN1侧。 
中继服务器12在中继服务器12和中继服务器22相互间的通信(对话(2))(dialog(2))中,对中继服务器22执行呼叫控制(步骤S14:INVITE)。这里,中继服务器12发送‘4321’,作为对话(2)中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并且,中继服务器12发送‘5678’,作为媒体会话的端口序号。 
中继服务器12和中继服务器22相互间,如后所述,会执行多个呼叫控制。因此,为了识别多个呼叫控制,对多个呼叫控制设定相互不同的识别信息。 
但是,在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12相互间、以及中继服务器12和中继服务器22相互间,分别独立执行呼叫控制。因此,在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12相互间、以及中继服务器12和中继服务器22相互间,即便对各自独立的呼叫控制设定相互相同的识别信息,也可识别各自独立的呼叫控制。 
对中继服务器12利用的信道设定对话(1)的ID‘1234’与对话(2)的ID‘4321’。由于未确立媒体会话,所以MS栏均为空。 
中继服务器22在对话(2)中,从中继服务器12接收呼叫控制。中继服务器22向中继服务器12发送OK响应。接收到OK响应的中继服务器12向中继服务器22发送ACK(步骤S15)。 
对话(1)是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12相互间的通信。对话(2)是中继服务器12和中继服务器22相互间的通信。中继服务器12将对话(1)和对话(2)相关联。 
当在对话(1)中进行了接收时,中继服务器12制作表示将对话(1)和对话(2)相关联的信息后,在对话(2)中发送。该发送接收中,将对话(1)和对话(2)相关联通过‘dialog(1):recv()==dialog(2):send()’来表示。 
当在对话(2)中进行了接收时,中继服务器12参照表示将对话(1)和对话(2)相关联的信息后,在对话(1)中发送。该发送接收中,将对话(1)和对话(2)相关联通过‘dialog(1):send()==dialog(2):recv()’来表示。 
对中继服务器22利用的信道设定对话(2)的ID‘4321’。由于未确立媒体会话,所以MS栏为空。 
(9-2)媒体会话确立 
图12是表示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12相互间的数据发送接收中媒体会话确立流程的图。接收到呼叫控制的一侧执行媒体会话确立。执行了呼叫控制的一侧接收媒体会话确立。 
执行呼叫控制的一侧对接收呼叫控制的一侧发送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接收到呼叫控制的一侧对执行了呼叫控制的一侧发送接收到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执行了呼叫控制的一侧将接收到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与所发送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相对照。执行了呼叫控制的一侧可以认证接收到呼叫控制的一侧和执行了媒体会话确立的一侧一致。 
中继服务器22对中继服务器12请求媒体会话确立(步骤S16:SYN)。中继服务器12向中继服务器22返回SYN、ACK。中继服务器22向中继服务器12发送ACK(步骤S17)。 
接着,中继服务器22利用媒体会话,对中继服务器12发送‘4321’,作为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步骤S18:send)。中继服务器12将步骤S18 中接收到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与步骤S14中发送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相对照。 
中继服务器12认证步骤S16中执行了媒体会话确立请求的一侧与步骤S14中接收到呼叫控制的一侧一致为中继服务器22。即,中继服务器12在步骤S16中并没有从中继服务器22接收不正当媒体会话确立请求。中继服务器12向中继服务器22发送OK响应。 
对中继服务器22利用的信道信息,设定客户套接字(1)(ClientSocket(1)),作为与对话(2)相关联的媒体会话。对中继服务器12利用的信道信息,设定服务器套接字(1)(ServerSocket(1)),作为与对话(2)相关联的媒体会话。 
接着,中继服务器12对客户终端11请求媒体会话确立(步骤S19:SYN)。客户终端11向中继服务器12返回SYN、ACK。中继服务器12向客户终端11发送ACK(步骤S20)。 
接着,中继服务器12利用媒体会话,对客户终端11发送‘1234’,作为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步骤S21:send)。客户终端11将步骤S21中接收到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与步骤S12中发送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相对照。 
客户终端11认证步骤S19中执行了媒体会话确立请求的一侧与步骤S12中接收了呼叫控制的一侧一致为中继服务器12。即,客户终端11在步骤S19中并没有从中继服务器12接收不正当媒体会话确立请求。客户终端11向中继服务器12发送OK响应。 
对中继服务器12利用的信道信息,还设定客户套接字(2)(ClientSocket(2)),作为与对话(1)相关联的媒体会话。对客户终端11利用的信道信息,设定服务器套接字(2)(ServerSocket(2)),作为与对话(1)相关联的媒体会话。 
通过以上处理流程,在中继服务器22与中继服务器12之间、和中继服务器12与客户终端11之间,确立媒体会话。 
(9-3)媒体会话切断 
图13是表示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22相互间的数据发送接收中媒体会话切断流程的图。 
客户终端11在对话(1)中对中继服务器12请求会话的切断(步骤S22:BYE)。中继服务器12向客户终端11返回OK响应。 
从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12利用的信道信息中,删除对话(1)的信息。 
中继服务器12在对话(2)中对中继服务器22请求会话的切断(步骤S23:BYE)。中继服务器22向中继服务器12返回OK响应。 
从中继服务器12和中继服务器22利用的信道信息中,删除对话(2)的信息。 
客户终端11对中继服务器12请求媒体会话切断(步骤S24:FIN,ACK)。中继服务器12向客户终端11返回ACK,接着对客户终端11请求媒体会话切断(步骤S25:FIN,ACK)。 
从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12利用的信道信息中,删除与对话(1)相关联的媒体会话信息。 
中继服务器12对中继服务器22请求媒体会话切断(步骤S26:FIN,ACK)。中继服务器22向中继服务器12返回ACK,接着对中继服务器12请求媒体会话切断(步骤S27:FIN,ACK)。中继服务器12向中继服务器22返回ACK。通过以上步骤,切断媒体会话。 
从中继服务器12和中继服务器22利用的信道信息中,删除与对话(2)相关联的媒体会话信息。 
(10)客户终端11和客户终端21相互间的数据发送接收 
(10-1)媒体会话确立前的呼叫控制 
图14是表示客户终端11和客户终端21相互间的数据发送接收中、媒体会话确立前的呼叫控制流程的图。客户终端11的用户确认客户终端11所属的中继组。具体地,客户终端11的用户使中继组信息42显示于客户终端11的显示画面中(getGroup())。在中继组信息42中设定有中继服务器12、22的识别信息‘relay-server-1abc.net’、‘relay-server-2abc.net’。客户终端11的用户确认客户终端11属于由中继服务器12、22构成的中继组。 
客户终端11的用户使对应于中继组信息42的中继服务器信息54显示于客户终端11的显示画面中(getServer())。客户终端11的用户参照中 继服务器信息54,确认构成中继组的中继服务器、位于中继服务器下位的客户终端。 
客户终端11的用户参照中继服务器信息54,确认能够与客户终端21之间进行发送接收数据。 
客户终端11的用户与步骤S12的准备阶段同样地,确认中继服务器12、22启动。 
客户终端11的用户确认关于客户终端21在中继服务器信息54中的客户终端站点信息544-2设定为‘relay-server-2abc.net’。即,确认客户终端21登入到中继服务器22。 
客户终端11的用户确认可经中继服务器12、22对客户终端21发送数据。客户终端11的用户决定对客户终端21发送数据。 
客户终端11在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12相互间的通信(对话(3))(dialog(3))中,对中继服务器12执行呼叫控制(步骤S28:INVITE)。这里,客户终端11发送‘4321’,作为对话(3)中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并且,客户终端11发送‘5678’,作为媒体会话的端口序号。 
图14~图16中也示出各终端、服务器利用的信道信息。对客户终端11利用的信道,设定‘4321’,作为对话(3)的ID。由于未确立媒体会话,所以MS栏为空。 
中继服务器12在对话(3)中,从客户终端11接收呼叫控制。中继服务器12向客户终端11发送OK响应。接收到OK响应的客户终端11向中继服务器12发送ACK(步骤S29)。 
在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12相互间,执行对话(1)和对话(3)。但是,对话(1)中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是‘1234’,对话(3)中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是‘4321’,各个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相互不同。由此,可以识别对话(1)中的呼叫控制和对话(3)中的呼叫控制。 
中继服务器12在中继服务器12和中继服务器22相互间的通信(对话(4))(dialog(4))中,对中继服务器22执行呼叫控制(步骤S30:INVITE)。这里,中继服务器12发送‘1234’,作为对话(4)中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并且,中继服务器12发送‘5678’,作为媒体会话的端口序号。 
对中继服务器12利用的信道设定对话(3)的ID‘4321’与对话(4) 的ID‘1234’。由于未确立媒体会话,所以MS栏均为空。 
中继服务器22在对话(4)中,从中继服务器12接收呼叫控制。中继服务器22向中继服务器12发送OK响应。接收到OK响应的中继服务器12向中继服务器22发送ACK(步骤S31)。 
在中继服务器12和中继服务器22相互间,执行对话(2)和对话(4)。但是,对话(2)中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是‘4321’,对话(4)中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是‘1234’,各个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相互不同。由此,可以识别对话(2)中的呼叫控制和对话(4)中的呼叫控制。 
对话(1)和对话(4)中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是相互相同的‘1234’。但是,对话(1)和对话(4)中的呼叫控制由于是不同区段中的呼叫控制,所以可以被识别。 
对话(2)和对话(3)中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是相互相同的‘4321’。但是,对话(2)和对话(3)中的呼叫控制由于是不同区段中的呼叫控制,所以可以被识别。 
中继服务器12当在对话(3)中进行接收时,制作表示将对话(3)和对话(4)相关联的信息后,在对话(4)中发送。该发送接收中,将对话(3)和对话(4)相关联通过‘dialog(3):recv()==dialog(4):send()’来表示。 
中继服务器12当在对话(4)中进行接收时,参照表示将对话(3)和对话(4)相关联的信息后,在对话(3)中发送。该发送接收中,将对话(3)和对话(4)相关联通过‘dialog(3):send()==dialog(4):recv()’来表示。 
中继服务器22在中继服务器22和客户终端21相互间的通信(对话(5))(dialog(5))中,对客户终端21执行呼叫控制(步骤S32:INVITE)。这里,中继服务器22发送‘8765’,作为对话(5)中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并且,中继服务器22发送‘5678’,作为媒体会话的端口序号。 
对中继服务器22利用的信道设定对话(4)的ID‘1234’与对话(5)的ID‘8765’。由于未确立媒体会话,所以MS栏均为空。 
客户终端21在对话(5)中,从中继服务器22接收呼叫控制。客户终端21向中继服务器22发送OK响应。接收到OK响应的中继服务器22向 客户终端21发送ACK(步骤S33)。 
对客户终端21利用的信道设定对话(5)的ID‘8765’。由于未确立媒体会话,所以MS栏为空。 
(10-2)媒体会话确立 
图15是表示客户终端11和客户终端21相互间的数据发送接收中媒体会话确立流程的图。 
客户终端21对中继服务器22请求媒体会话确立(步骤S34:SYN)。中继服务器22向客户终端21返回SYN、ACK。客户终端21向中继服务器22发送ACK(步骤S35)。 
接着,客户终端21利用媒体会话,对中继服务器22发送‘8765’,作为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步骤S36:send)。中继服务器22将步骤S36中接收到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与步骤S32中发送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相对照。 
中继服务器22认证步骤S34中执行了媒体会话确立请求的一侧与步骤S32中接收到呼叫控制的一侧一致为客户终端21。即,中继服务器22在步骤S34中并没有从客户终端21接收不正当的媒体会话确立请求。中继服务器22向中继服务器22发送OK响应。 
对客户终端21利用的信道信息,设定客户套接字(3)(ClientSocket(3)),作为与对话(5)相关联的媒体会话。对中继服务器22利用的信道信息,设定服务器套接字(3)(ServerSocket(3)),作为与对话(5)相关联的媒体会话。 
接着,中继服务器22对中继服务器12请求媒体会话确立(步骤S37:SYN)。中继服务器12向中继服务器22返回SYN、ACK。中继服务器22向中继服务器12发送ACK(步骤S38)。 
接着,中继服务器22利用媒体会话,对中继服务器12发送‘1234’,作为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步骤S39:send)。中继服务器12将步骤S39中接收到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与步骤S30中发送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相对照。 
中继服务器12认证步骤S37中执行了媒体会话确立请求的一侧与步骤S30中接收到呼叫控制的一侧一致为中继服务器22。即,中继服务器12在 步骤S37中并没有从中继服务器22接收不正当的媒体会话确立请求。中继服务器12向中继服务器22发送OK响应。 
对中继服务器22利用的信道信息,还设定客户套接字(4)(ClientSocket(4)),作为与对话(4)相关联的媒体会话。对中继服务器12利用的信道信息,设定服务器套接字(4)(ServerSocket(4)),作为与对话(4)相关联的媒体会话。 
接着,中继服务器12对客户终端11请求媒体会话确立(步骤S40:SYN)。客户终端11向中继服务器12返回SYN、ACK。中继服务器12向客户终端11发送ACK(步骤S41)。 
之后,中继服务器12利用媒体会话,对客户终端11发送‘4321’,作为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步骤S42:send)。客户终端11将步骤S42中接收到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与步骤S28中所发送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相对照。 
客户终端11认证步骤S40中执行了媒体会话确立请求的一侧与步骤S28中接收到呼叫控制的一侧一致为中继服务器12。即,客户终端11在步骤S40中并没有从中继服务器12接收不正当的媒体会话确立请求。客户终端11向中继服务器12发送OK响应。 
对中继服务器12利用的信道信息,还设定有客户套接字(5)(ClientSocket(5)),作为与对话(3)相关联的媒体会话。对客户终端11利用的信道信息,设定服务器套接字(5)(ServerSocket(5)),作为与对话(3)相关联的媒体会话。 
通过以上处理流程,在客户终端21与中继服务器22之间、中继服务器22与中继服务器12之间、和中继服务器12与客户终端11之间,确立媒体会话。 
(10-3)媒体会话切断 
图16是表示客户终端11和客户终端21相互间的数据发送接收中媒体会话切断流程的图。 
客户终端11在对话(3)中对中继服务器12请求会话的切断(步骤S43:BYE)。中继服务器12向客户终端11返回OK响应。 
从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12利用的信道信息中,删除对话(3)的 信息。 
中继服务器12在对话(4)中对中继服务器22请求会话的切断(步骤S44:BYE)。中继服务器22向中继服务器12返回OK响应。 
从中继服务器12和中继服务器22利用的信道信息中,删除对话(4)的信息。 
中继服务器22在对话(5)中对客户终端21请求会话的切断(步骤S45:BYE)。客户终端21向中继服务器22返回OK响应。 
从中继服务器22和客户终端21利用的信道信息中,删除对话(5)的信息。 
客户终端11对中继服务器12请求媒体会话切断(步骤S46:FIN,ACK)。中继服务器12向客户终端11返回ACK,接着对客户终端11请求媒体会话切断(步骤S47:FIN,ACK)。客户终端11向中继服务器12返回ACK。通过以上步骤,切断媒体会话。 
从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12利用的信道信息中,删除与对话(3)相关联的媒体会话的信息。 
同样,中继服务器12与中继服务器22之间也切断媒体会话(步骤S48、S49)。 
从中继服务器12和中继服务器22利用的信道信息中,删除与对话(4)相关联的媒体会话的信息。 
并且,中继服务器22与客户终端21之间也切断媒体会话(步骤S50、S51)。 
从中继服务器22和客户终端21利用的信道信息中,删除与对话(5)相关联的媒体会话信息。 
(11)并行执行的数据发送接收 
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22相互间的数据发送接收、以及客户终端11和客户终端21相互间的数据发送接收并行执行。若仅关注步骤S12~步骤S27,则根据该顺序来执行处理。若仅关注步骤S28~步骤S51,则根据该顺序来执行处理。 
在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12相互间,执行对话(1)和对话(3)。但是,对话(1)中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是‘1234’,对话(3)中的呼叫 控制的识别信息是‘4321’,各个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不同。 
客户终端11在步骤S19中接收媒体会话确立请求,并且,在步骤S21中接收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客户终端11可以认证步骤S19中媒体会话确立请求对应于步骤S12中的呼叫控制执行,不对应于步骤S28中的呼叫控制执行。 
客户终端11在步骤S40中接收媒体会话确立请求,并且,在步骤S42中接收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客户终端11可以认证步骤S40中的媒体会话确立请求对应于步骤S28中的呼叫控制执行,不对应于步骤S12中的呼叫控制执行。 
在中继服务器12和中继服务器22相互间,执行对话(2)和对话(4)。但是,对话(2)中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是‘4321’,对话(4)中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是‘1234’,各个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不同。 
中继服务器12在步骤S16中接收媒体会话确立请求,并且,在步骤S18中接收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中继服务器12可以认证步骤S16中的媒体会话确立请求对应于步骤S14中的呼叫控制执行,不对应于步骤S30中的呼叫控制执行。 
中继服务器12在步骤S37中接收媒体会话确立请求,并且,在步骤S39中接收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中继服务器12可以认证步骤S37中的媒体会话确立请求对应于步骤S30中的呼叫控制执行,不对应于步骤S14中的呼叫控制执行。 
若应用以上的处理流程,则可以防止客户终端11、中继服务器12、22接收不正当的媒体会话确立请求。 
客户终端11可以即使与步骤S19、S40同样地接收到媒体会话确立请求,但若不与步骤S21、S42同样地接收正当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则不发送OK响应。 
中继服务器12可以即使与步骤S16、S37同样地接收到媒体会话确立请求,但若不与步骤S18、S39一样接收正当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则不发送OK响应。 
中继服务器22可以即使与步骤S34同样地接收到媒体会话确立请求,但若不与步骤S36同样地接收到正当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则不发送OK 响应。 
执行呼叫控制的一侧每当执行多个呼叫控制时,通过根据各呼叫控制的识别信息,将各呼叫控制和各媒体会话建立对应,可使多个呼叫控制不交错,使多个媒体会话不交错。可防止执行呼叫控制的一侧每当执行呼叫控制时,接受不正当媒体会话确立请求。 
2.第2实施方式 
(1)中继通信系统的整体构成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7是表示中继通信系统的整体构成的图。中继通信系统由LAN1、2、WAN3构成。LAN1、2是远程构筑的小规模的网络。WAN3是因特网等大规模的网络。 
LAN1由客户终端11、中继服务器12构成。LAN2由客户终端21、41、中继服务器22构成。WAN3由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服务器31构成。 
客户终端11、21、41是个人计算机等。中继服务器12、22中继客户终端11、客户终端21、41相互间的通信。SIP服务器31中继中继服务器12、23相互间的通信。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SIP作为中继服务器12、22相互间的通信协议,但也可利用SIP以外的协议。当利用SIP以外的协议时,可以直接执行中继服务器12、22相互间的通信。 
(2)中继服务器的构成要素 
图18是表示中继服务器12(22)的构成要素的图。中继服务器12(22)由接口部121(221)、控制部122(222)、数据库存储部123(223)构成。未附加括号的符号表示中继服务器12中的符号。附加括号的符号表示中继服务器22中的符号。 
接口部121(221)利用专用IP地址,对连接于LAN1(2)上的客户终端11(21、41)执行通信。接口部121(221)利用共用IP地址,对连接于WAN3上的SIP服务器31执行通信。 
控制部122(222)执行用于中继客户终端11、客户终端21、41相互间的通信的控制。控制部122(222)制作或更新数据库存储部123(223)中存储的以下信息。 
数据库存储部123(223)由中继组信息存储部124(224)、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125(225)、客户终端信息存储部126(226)、共享资源信息存储部127(227)构成。下面说明以上信息的具体例。 
(3)客户终端的构成要素 
图19是表示客户终端11的构成要素与客户终端11、21存储的资源的图。图19中,省略显示LAN2、WAN3、中继服务器12、22、客户终端21的细节构成。 
客户终端11由接口部111、控制部112、资源存储部113、数据库存储部114构成。 
接口部111利用IP地址,对连接于LAN1上的中继服务器12执行通信。 
控制部112控制经由接口部111对中继服务器、客户终端的通信。数据库存储部114中存储的各种信息由控制部112管理。 
资源存储部113存储文件或文件夹等资源。在资源存储部113中制作的下载文件夹83中,存储仅客户终端11可使用的拷贝资源841、842、本地资源851的实体。 
拷贝资源841、842是客户终端21存储的共享资源861、862的拷贝。共享资源861、862在客户终端11、21相互间共享。本地资源851是与共享资源861、862无关联的资源。 
另外,在统称拷贝资源841、842的情况下,记载为拷贝资源84。在统称共享资源861、862的情况下,记载为共享资源86。 
数据库存储部114存储中继组信息40、中继服务器信息50、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拷贝资源管理信息82。 
客户终端21、41与客户终端11一样构成。因此,省略客户终端21、41的细节构成的说明。但是,在客户终端21的资源存储部213中,制作共享文件夹863,作为共享资源。在共享文件夹863中,存储共享资源861、862的实体。在资源存储部213中,存储有本地资源852。 
(4)中继组信息的具体例 
图20是表示中继组信息40作为中继组信息的具体例的图。中继组信息是表示构成中继通信系统的中继服务器的概要的信息。 
中继组信息40由上位信息401、下位信息402构成。 
上位信息401是与上位的中继组相关的信息。‘id’表示中继组的识别信息。‘lastmod’表示中继组信息的最新更新时刻。‘name’表示中继组的名称。 
下位信息402是与下位的中继服务器相关的信息。‘id’表示中继服务器的识别信息。 
中继组信息40存储在中继组信息存储部124、234中。即,中继组信息40由中继服务器12、22共享。并且,中继组信息40能够由中继服务器和客户终端共享。 
(5)中继服务器信息的具体例 
图21是表示中继服务器信息50作为中继服务器信息的具体例的图。中继服务器信息是表示构成中继通信系统的中继服务器的细节的信息,是表示构成中继通信系统的客户终端的概要的信息。 
中继服务器信息50由上位信息501-1、501-2、下位信息502-1、502-2构成。上位信息501-1、501-2分别包含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503-1、503-2。下位信息502-1、502-2分别包含客户终端站点信息504-1、504-2。 
上位信息501-1、501-2是与上位的中继服务器相关的信息。‘id’表示中继服务器的识别信息。‘name’表示中继服务器的名称。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503-1、503-2是与中继服务器是否启动相关的信息。 
下位信息502-1、502-2是与下位的客户终端相关的信息。‘div’表示客户终端的部门名。‘group’表示客户终端所属的中继组的识别信息。‘id’表示客户终端的识别信息。‘name’表示客户终端的名称。客户终端站点信息504-1、504-2表示客户终端登入中的中继服务器的识别信息。 
中继服务器信息50存储在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125、225中。即,中继服务器信息50由中继服务器12、22共享。并且,中继服务器信息50能够由中继服务器和客户终端共享。 
当中继服务器启动时,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503-1、503-2为‘active’。当中继服务器未启动时,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503-1、503-2为空栏。由此,与中继服务器是否启动相关的信息由中继通信系统整体共享。 
当客户终端登入到中继服务器中时,记载客户终端站点信息504-1、 504-2。当客户终端未登入到中继服务器时,不记载客户终端站点信息504-1、504-2。由此,与客户终端是否登入到中继服务器中相关的信息由中继通信系统整体共享。 
(6)客户终端信息的具体例 
图22是表示客户终端信息60、70作为客户终端信息的具体例的图。客户终端信息是表示构成中继通信系统的客户终端的细节的信息。 
客户终端信息60、70分别包含客户终端地址信息601、701、客户终端有效期限信息602、702、客户终端端口信息603、703。 
‘div’表示客户终端的部门名。‘group’表示客户终端所属的中继组的识别信息。客户终端地址信息601、701表示客户终端的IP地址。客户终端有效期限信息602、702表示客户终端的注册有效期限。‘id’表示客户终端的识别信息。‘name’表示客户终端的名称。‘pass’表示客户终端的口令。客户终端端口信息603、703表示客户终端的端口序号。 
客户终端信息60仅存储在客户终端信息存储部126中,客户终端信息70仅存储在客户终端信息存储部226中。即,客户终端信息60仅由中继服务器12持有,客户终端信息70仅由中继服务器22持有。 
(7)共享资源管理信息的具体例 
图23是表示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作为共享资源管理信息的具体例的图。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是表示共享资源86的细节的信息,对每个共享共享资源86的客户终端的组制作。 
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由主体信息811、共享终端信息812、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1~813-5构成。在统称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1~813-5的情况下,记载为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 
主体信息811是与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主体相关的信息。‘id’是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的识别序号。‘owner’表示制作了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的客户终端。 
共享终端信息812是与构成共享共享资源86的组的客户终端相关的信息。在共享终端信息812中记载客户终端信息60、70等中记载的客户终端的识别信息。 
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对每个共享资源86制作,记载共享资源86的 属性信息。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1对应于共享文件夹863。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2、813-4分别对应于共享资源861、862。 
在设定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的属性信息的资源(resource)标签中,‘id’是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的识别信息(共享资源ID)。‘lastmod’表示共享资源86的最新更新时刻。‘len’表示共享资源86的大小。‘name’表示共享资源86的名称。‘owner’表示可访问共享资源86实体的客户终端(持有者客户终端)。‘stat’是表示可否访问共享资源86的信息。‘type’表示共享资源86是文件还是文件夹。‘value’以全称路径来表示共享资源86实体的存储场所。 
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以树结构记述。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1根据‘type=“dir”’的记述,可知对应于共享文件夹863。在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1的资源标签中,编入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2~813-5。由此可知对应于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2~813-5的共享资源86虚拟地存储在对应于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1的共享文件夹863中。 
因此,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的树结构也可以不反映共享资源86实体的存储场所。例如,对应于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2~813-5的共享资源86也可以不存储在共享文件夹863中。对应于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1~813-5的各共享资源86也可分散于多个客户终端而非一个客户终端来存储。 
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由根据共享终端信息812设定的客户终端11、21共享。另外,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由中继服务器12、22共享。 
(8)拷贝资源管理信息的具体例 
图24是表示拷贝资源管理信息82作为拷贝资源管理信息的具体例的图。拷贝资源管理信息82是各客户终端存储的拷贝资源84的总览信息。 
拷贝资源管理信息82由下载文件夹信息821、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1、822-2构成。在统称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1、822-2的情况下,记载为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 
下载文件夹信息821是与下载文件夹83相关的信息。在工作空间(workspace)标签中,在‘id’中记载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的识别序号。‘path’表示下载文件夹83的全称路径。通过工作空间标签的‘id’,将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与拷贝资源管理信息82建立对应。 
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是将拷贝资源84与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建立对应的信息,对每个拷贝资源84制作。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1对应于拷贝资源841。 
在对应于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的资源标签中,‘id’中记载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的共享资源ID。通过资源标签的‘id’,将拷贝资源84与作为拷贝源的共享资源86所对应的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建立对应。‘path’表示拷贝资源84的全称路径。 
拷贝资源管理信息82由各客户终端分别保持,其内容在各客户终端不同。这是因为下载的共享资源因客户终端不同而不同。 
(9)中继通信系统的构筑流程 
说明构筑图17所示的中继通信系统的流程。中继服务器12(22)从SIP服务器31取得中继服务器22(12)的共用IP地址、帐户。通过中继服务器12对中继服务器22请求构筑组,中继服务器12(22)使用从SIP服务器31取得的共用IP地址、帐户,制作中继组信息40。由此,构筑中继组。 
中继服务器12(22)向中继服务器22(12)发送上位信息501-1(501-2)、下位信息502-1(502-2)。中继服务器12(22)根据上位信息501-1、501-2、下位信息502-1、502-2,制作中继服务器信息50。 
在客户终端11登入到中继服务器12的情况下,中继服务器12向中继服务器信息50追加客户终端站点信息504-1。将中继服务器信息50的更新通知发送给中继服务器22,将更新后的中继服务器信息50发送给客户终端11。中继服务器22根据更新通知,更新中继服务器信息50。 
在客户终端21登入到中继服务器22的情况下,中继服务器22向中继服务器信息50追加客户终端站点信息504-2。将中继服务器信息50的更新通知发送给中继服务器12,将更新后的中继服务器信息50发送给客户终端21。中继服务器12将中继服务器信息50的更新通知传输给客户终端11。客户终端11、中继服务器12根据更新通知,更新中继服务器信息50。 
由此,客户终端11、21相互间能够通信,构筑中继通信系统。另外,对应于中继组的构成的变化,更新中继组信息40。在中继通信系统的构成因客户终端的登入、登出等而变化的情况下,更新中继服务器信息50。中 继服务器信息50的更新通知由中继服务器12、22发送,或向客户终端传输。接收到更新通知的客户终端、中继服务器根据更新通知,更新中继服务器信息50。由此,构成中继通信系统的装置可以使用中继组信息40和中继服务器信息50,实时确认装置的增减状态和连接状态。 
(10)资源共享的流程 
说明图17所示的中继通信系统中资源共享的流程。作为初始状态,客户终端11、21、中继服务器12、22构成中继通信系统。 
首先,客户终端21的用户指定客户终端11、21,作为共享资源的客户终端。客户终端21制作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设定由中继服务器信息50、客户终端信息60等设定的客户终端11、21的识别信息,作为共享终端信息812。设定客户终端21,作为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的制作源(主体信息811的‘owner’)。 
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经由中继服务器22、12发送给客户终端11。当中继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时,中继服务器12、22将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分别存储在共享资源信息存储部127、227中。客户终端11将接收到的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存储在数据库存储部114中。 
接着,通过指示共享本地资源852,客户终端21制作对应于本地资源852的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追加到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表示追加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的变更通知经由中继服务器22、12发送到客户终端11。客户终端11根据接收到的变更通知,向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追加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由此,本地资源852在客户终端11、21之间共享。 
说明共享资源861在客户终端11、21之间共享情况下的共享的解除。在客户终端21的用户指示解除共享资源861的共享的情况下,客户终端21从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中删除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2。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2的共享资源ID814-2经由中继服务器22、12,作为表示删除共享资源861的变更通知,发送给客户终端11。客户终端11根据接收到的变更通知,从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中删除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2。由此,解除共享资源861的共享。另外,在删除了共享资源861的实体的情况下,也同样解除共享资源861的共享。 
另外,当中继变更通知的发送时,中继服务器12、22对应于变更通知, 更新分别存储在共享资源信息存储部127、237中的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 
而且,客户终端21在发送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和变更通知之前,参照中继组信息40和中继服务器信息50,确认可以与客户终端11通信。由此,由于将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和变更通知可靠地发送给客户终端11,所以客户终端11、21可以可靠地共享共享资源86。 
另外,客户终端11与客户终端21同样,能够追加和删除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客户终端11在变更了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的情况下,将变更通知发送给客户终端21。 
(11)共享资源的下载 
下面,说明下载共享资源86的客户终端11的动作。例如,在客户终端11的用户编辑共享资源862的情况等时,进行共享资源862的下载。 
图25是下载共享资源86的客户终端11的流程图。作为初始状态,客户终端11、21、中继服务器12、22存储图23所示的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客户终端11存储图24所示的拷贝资源管理信息82。 
首先,客户终端11对应于用户操作,将共享资源的操作画面87显示在监视器中(步骤S101)。 
图26是表示共享资源的操作画面87的初始状态的图。操作画面87根据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拷贝资源管理信息82进行显示。操作画面87由共享资源显示部88、拷贝资源显示部89构成。 
共享资源显示部88包含共享文件夹显示部881、共享文件显示部882、下载按钮883和删除按钮884。共享文件夹显示部881显示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中记载的共享文件夹。共享文件显示部882显示虚拟存储在所选择的共享文件夹中的共享文件的总览。下载按钮883是指示下载共享资源86的按钮。删除按钮84是指示删除共享资源86的按钮。 
在共享文件夹显示部881中,选择共享文件夹‘f003’(共享文件夹863)。在共享文件显示部882中,显示‘演示资料.ppt’(共享资源861)、‘会议议事录.txt’、‘2007中期报告.pdf’(共享资源862)、‘测试结果.doc’。共享文件显示部882中显示的文件虚拟存储在共享文件夹‘f003’中,分别对应于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2~813-5。 
拷贝资源显示部89包含下载文件夹显示部891、更新按钮892、和删 除按钮893。下载文件夹显示部891将下载文件夹83内的资源与表示是否是拷贝资源84的属性信息一起显示。更新按钮892是指示基于拷贝资源84更新共享资源86的按钮。删除按钮893是指示删除下载文件夹83内的资源的按钮。 
拷贝资源显示部89中显示的‘演示资料.ppt’(拷贝资源841)、‘会议议事录.txt’在属性栏中显示为‘共享资源的拷贝’。即,‘演示资料.ppt’、‘会议议事录.txt’是对应于拷贝资源管理信息822-1、822-2的拷贝资源84。另外,‘说明书草案.doc’是本地资源,属性栏为空栏。 
下面,返回图25的说明。客户终端11的用户选择共享文件显示部882中的‘2007中期报告.pdf’(共享资源862)。此时,客户终端11的用户在不能与共享资源86的持有者客户终端通信的情况下,不能选择该共享资源86。所谓不能与持有者客户终端通信的状态例如是持有者客户终端连接的中继服务器未启动的状态、或持有者客户终端未登入到中继服务器的状态等。另外,客户终端11的用户不能选择拒绝访问的共享资源86。拒绝访问的共享资源86在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中设定为‘stat=“NG”’。客户终端11的用户不能选择的共享资源86在共享文件显示部882上以灰朦的状态显示。 
通过点击下载按钮883(步骤S102为是),客户终端11确认可否与共享资源862的持有者客户终端通信(步骤S103)。具体地,根据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4的‘owner=“client2relay-server-2.abc.net”’的记载,确定共享资源862的持有者客户终端是客户终端21。客户终端11参照中继服务器信息50的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503-2、客户终端站点信息504-2,确认可否与客户终端21通信。 
在不能与客户终端21通信的情况下(步骤S103为否),客户终端11显示表示不能下载共享资源862的报错消息(步骤S106),终止图25所示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可与客户终端21通信的情况下(步骤S103为是),客户终端11下载共享资源862的拷贝,作为拷贝资源842(步骤S104)。拷贝资源842存储在下载文件夹83中。客户终端11向拷贝资源管理信息82追加对应于拷贝资源842的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3(步骤S105)。 
图27是表示追加了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3的拷贝资源管理信息82的图。在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3中,记载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4中记载的共享资源ID814-4,并以全称路径记载拷贝资源842的存储场所。 
图28是表示共享资源862下载后的操作画面87的图。通过步骤S104所示的处理,在下载文件夹显示部891追加‘2007中期报告.pdf’(拷贝资源842)。另外,拷贝资源842的属性根据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3,显示为‘共享资源的拷贝’。 
这样,拷贝资源84以通过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而与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建立了对应的状态存储在下载文件夹83中。因此,客户终端11的用户可以容易确认下载文件夹83中存储的资源是本地资源851还是拷贝资源84。 
拷贝资源84存储在客户终端11中,共享资源86存储在客户终端21中。即,拷贝资源84保持作为拷贝源的共享资源86中记录的信息,但具有与共享资源86不同的实体。因此,客户终端11的用户可以与拷贝源的共享资源86无关地独立编辑拷贝资源84。 
另外,用户也可在下载时选择多个共享资源86。此时,对应于选择的共享资源86的数量,重复步骤S103-S106的处理。 
(12)共享资源的更新 
下面,说明更新共享资源86的客户终端11的动作。客户终端11的用户可以使用已编辑的拷贝资源84来更新共享资源86。 
图29是更新共享资源86的客户终端11的流程图。作为初始状态,客户终端11、21、中继服务器12、22存储图23所示的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客户终端11存储图24所示的拷贝资源管理信息82。 
首先,客户终端11对应于用户的指示,在监视器中显示图26所示的操作画面87(步骤S201)。另外,图26所示的操作画面87中,更新按钮892为不能使用的状态。 
客户终端11的用户选择下载文件夹显示部891中显示的‘演示资料.ppt’(拷贝资源841)。根据下载文件夹显示部891的属性显示,用户可以容易判别下载文件夹83中存储的拷贝资源84。 
客户终端11在选择拷贝资源84的情况下(步骤S202为是),将更新 按钮892置于能够使用的状态(步骤S203)。根据有无对应于所选择的资源的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判定是否选择拷贝资源84。 
在客户终端11的用户点击更新按钮892的情况下(步骤S204为是),客户终端11根据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1,确定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2。根据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2,确定客户终端21是共享资源861的持有者客户终端。客户终端11参照中继组信息40和中继服务器信息50,确认能否与客户终端21通信(步骤S205)。 
在不能与客户终端21通信的情况下(步骤S205为否),客户终端11显示表示不能根据拷贝资源841更新共享资源861的报错消息(步骤S209),结束图29所示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能与客户终端21通信的情况下(步骤S205为是),客户终端11发送拷贝资源841,指示更新共享资源861(步骤S206)。客户终端21根据客户终端11的指示,用接收到的拷贝资源841来盖写共享资源861。 
客户终端21伴随着共享资源861的更新,变更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2中的‘lastmod’、‘len’的值。将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的变更通知从客户终端21发送到客户终端11。客户终端11在接收到变更通知的情况下(步骤S207为是),根据变更通知,变更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2(步骤S208)。对应于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2的变更,更新操作画面87的显示。由此,图29所示的处理结束。 
客户终端11也可将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2更新为对应于拷贝资源841的内容,将共享资源861替换为拷贝资源841。具体地,在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2中,将‘owner’更新为客户终端11的识别信息‘client-1relay-server-1.abc.net’。将‘path’更新为拷贝资源841的全称路径。由此,不将拷贝资源841发送到客户终端21,代替共享资源861而共享拷贝资源841。客户终端21中存储的共享资源861解除共享。 
另外,用户也可在更新共享资源86时选择多个拷贝资源84。此时,对应于所选择的拷贝资源84的数量,重复步骤S205-S209所示的处理。 
(13)拷贝资源个别信息的删除 
下面,说明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的删除。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在 不必关联拷贝资源84与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时删除。具体地,在拷贝资源84删除时、拷贝资源84的拷贝源即共享资源86删除或共享解除时,删除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 
首先,说明伴随拷贝资源84删除的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的删除。客户终端11在用户通过点击删除按钮893删除了拷贝资源84的情况下,删除对应于所删除的拷贝资源84的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例如,客户终端11在删除了拷贝资源841的情况下,删除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1。 
下面,说明伴随共享资源86的删除或共享解除的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的删除。在由客户终端21删除了共享资源86的情况下,客户终端11接收表示共享资源86删除的变更通知。客户终端11从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中删除对应于变更通知中包含的共享资源ID的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另外,从拷贝资源管理信息82中删除对应于变更通知中包含的共享资源ID的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另外,在解除了共享资源86的共享的情况下,也同样删除拷贝资源信息822。 
例如,在由客户终端21删除了共享资源861的情况下,客户终端11从共享资源管理信息81中删除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2,并从拷贝资源管理信息82中删除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1。伴随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1的删除,拷贝资源841变为本地资源851。因此,下载文件夹显示部891中,对应于拷贝资源841的属性栏变更为空栏。 
这样,拷贝资源管理信息82根据拷贝资源84的删除、与拷贝资源84对应的共享资源86的删除,实时更新。由此,客户终端11的用户可以实时确认拷贝资源84与共享资源86的对应关系。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客户终端11在下载共享资源86时,制作将共享资源个别信息813与拷贝资源84建立对应的拷贝资源个别信息822。由此,客户终端11能够以将拷贝资源84与共享资源86建立了对应的状态进行管理。因此,当利用了拷贝资源84而更新共享资源86时,由于可以通过拷贝资源的选择及更新的指示来更新共享资源86,所以可简化用户的操作。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要旨的范围下,可进行各种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广泛适用于使连接于远程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上的客户终端能够经由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进行通信的中继服务器和中继通信系统。 

Claims (10)

1.一种中继服务器,能够与连接于第1网络上的第1中继服务器通信,用作连接于第2网络上的第2中继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
中继组信息制作部,制作表示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与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构成中继组的中继组信息;
中继服务器间共享部,在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与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之间共享中继服务器信息和所述中继组信息,所述中继服务器信息包含:
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制作的第1中继服务器信息,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信息包含表示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的启动状态的第1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和与登记于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中的第1客户终端相关的第1客户终端登记信息,其中,所述第1客户终端登记信息包含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与连接于所述第1网络上的所述第1客户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和
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制作的第2中继服务器信息,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信息包含表示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的启动状态的第2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和与登记于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中的第2客户终端相关的第2客户终端登记信息,其中,所述第2客户终端登记信息包含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与连接于所述第2网络上的所述第2客户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
客户终端间共享部,在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与所述第2客户终端之间共享所述中继组信息与所述中继服务器信息;以及
通信执行部,执行针对根据所述中继组信息与所述中继服务器信息选择的目标地址的、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中继的通信,
所述通信执行部包含:
传输目的地决定部,根据所述目标地址、所述中继组信息和所述中继服务器信息,决定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中继的通信的传输目的地;
呼叫控制确立部,与所述传输目的地之间,利用呼叫控制协议,确立第1会话,并发送该第1会话的呼叫控制信息,该呼叫控制信息包含用于识别针对该传输目的地的呼叫控制的呼叫控制识别信息;以及
通信路径确立部,当从所述传输目的地接收到通信路径的确立请求时,确认与确立请求一起接收到的用于识别呼叫控制的呼叫控制识别信息与所述第1会话的呼叫控制信息中包含的呼叫控制识别信息是否一致,在一致的情况下,确立与所述第1会话的呼叫控制建立了对应的第1通信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呼叫控制确立部包含:
并列呼叫控制确立部,与所述传输目的地之间,利用呼叫控制协议,确立第2会话;以及
并列通信路径确立部,当从所述传输目的地接收到通信路径的确立请求时,确认与确立请求一起接收到的第2呼叫控制识别信息与所述第2会话的呼叫控制信息中包含的呼叫控制识别信息是否一致,在一致的情况下,确立与所述第2会话的呼叫控制建立了对应的第2通信路径。
3.一种中继通信系统,具备第1网络、第2网络、连接于所述第1网络上的第1中继服务器、和连接于所述第2网络上的第2中继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与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包含中继组信息制作部,所述中继组信息制作部制作表示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与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构成中继组的中继组信息,
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包含制作第1中继服务器信息的第1中继服务器信息制作部,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信息包含表示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的启动状态的第1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和与登记于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中的第1客户终端相关的第1客户终端登记信息,其中,所述第1客户终端登记信息包含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与连接于所述第1网络上的所述第1客户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
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包含制作第2中继服务器信息的第2中继服务器信息制作部,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信息包含表示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的启动状态的第2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和与登记于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中的第2客户终端相关的第2客户终端登记信息,其中,所述第2客户终端登记信息包含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与连接于所述第2网络上的所述第2客户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
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与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包含中继服务器间共享部,所述中继服务器间共享部在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与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之间共享包含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信息和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信息的中继服务器信息、及所述中继组信息,
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包含第1客户终端间共享部,所述第1客户终端间共享部在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与所述第1客户终端之间共享所述中继组信息和所述中继服务器信息,
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包含第2客户终端间共享部,所述第2客户终端间共享部在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与所述第2客户终端之间共享所述中继组信息与所述中继服务器信息,
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包含通信执行部,所述通信执行部执行针对根据所述中继组信息与所述中继服务器信息选择的目标地址的、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中继的通信,
所述通信执行部包含:
传输目的地决定部,根据所述目标地址、所述中继组信息和所述中继服务器信息,决定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中继的通信的传输目的地;
呼叫控制确立部,与所述传输目的地之间,利用呼叫控制协议,确立第1会话,并发送该第1会话的呼叫控制信息,该呼叫控制信息包含用于识别针对该传输目的地的呼叫控制的呼叫控制识别信息;以及
通信路径确立部,当从所述传输目的地接收到通信路径的确立请求时,确认与确立请求一起接收到的用于识别呼叫控制的第1呼叫控制识别信息与所述第1会话的呼叫控制信息中包含的呼叫控制识别信息是否一致,在一致的情况下,确立与所述第1会话的呼叫控制建立了对应的第1通信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继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呼叫控制确立部包含:
并列呼叫控制确立部,与所述传输目的地之间,利用呼叫控制协议,确立第2会话;以及
并列通信路径确立部,当从所述传输目的地接收到通信路径的确立请求时,确认与确立请求一起接收到的第2呼叫控制识别信息与所述第2会话的呼叫控制信息中包含的呼叫控制识别信息是否一致,在一致的情况下,确立与所述第2会话的呼叫控制建立了对应的第2通信路径。
5.一种通信装置,能够经由连接于第1网络上的第1中继服务器,与连接于第2网络上的第2中继服务器通信,用作连接于所述第1网络上的第1客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具备:
中继组信息存储部,存储表示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与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构成中继组的中继组信息;
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存储包含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制作的第1中继服务器信息和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制作的第2中继服务器信息的中继服务器信息,其中,
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信息包含表示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的启动状态的第1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和与登记于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中的所述第1客户终端相关的第1客户终端登记信息,其中,所述第1客户终端登记信息包含所述第1中继服务器与所述第1客户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
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信息包含表示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的启动状态的第2中继服务器启动信息和与登记于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中的第2客户终端相关的第2客户终端登记信息,其中,所述第2客户终端登记信息包含所述第2中继服务器与连接于所述第2网络上的所述第2客户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
共享资源信息管理部,管理共享资源信息,所述共享资源信息和与所述第2客户终端之间共享的共享资源相关;以及
拷贝资源信息管理部,根据所述中继组信息、所述中继服务器信息和所述共享资源信息,取得第1共享资源的拷贝,并管理将所述第1共享资源与所述第1共享资源的拷贝建立了对应的拷贝资源个别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更新指示部,根据所述中继组信息、所述中继服务器信息和所述共享资源信息,指示所述第1共享资源的存储目的地将所述第1共享资源置换为所述第1共享资源的拷贝。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删除了所述第1共享资源的情况下,所述拷贝资源信息管理部解除所述第1共享资源与所述第1共享资源的拷贝之间建立的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解除了所述第1共享资源的共享的情况下,所述拷贝资源信息管理部解除所述第1共享资源与所述第1共享资源的拷贝之间建立的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删除了所述第1共享资源的拷贝的情况下,所述拷贝资源信息管理部解除所述第1共享资源与所述第1共享资源的拷贝之间建立的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监视器,在所述监视器上显示基于所述共享资源信息和所述拷贝资源个别信息的操作画面。
CN200980134063.3A 2008-09-05 2009-08-31 中继服务器、中继通信系统和通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96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28948A JP4798194B2 (ja) 2008-09-05 2008-09-05 通信装置
JP2008-228948 2008-09-05
JP2008230312A JP4798197B2 (ja) 2008-09-08 2008-09-08 中継サーバ、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2008-230312 2008-09-08
PCT/JP2009/004255 WO2010026727A1 (ja) 2008-09-05 2009-08-31 中継サーバ、中継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9667A CN102239667A (zh) 2011-11-09
CN102239667B true CN102239667B (zh) 2014-03-12

Family

ID=41796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406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9667B (zh) 2008-09-05 2009-08-31 中继服务器、中继通信系统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296391B2 (zh)
EP (2) EP2323320B1 (zh)
CN (1) CN102239667B (zh)
WO (1) WO20100267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36940B2 (ja) * 2010-12-16 2014-12-1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中継サーバ
JP5828090B2 (ja) * 2011-04-20 2015-12-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
WO2015005626A1 (ko) * 2013-07-09 2015-0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근접 서비스 기반의 릴레이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1641689B1 (ko) * 2014-12-10 2016-07-21 박준식 데이터 가속 전송 방법, 서버 및 그를 구현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US10180947B2 (en) 2015-04-29 2019-01-15 Box, Inc. File-agnostic data downloading in a virtual file system for cloud-based shared content
KR102580388B1 (ko) * 2018-06-20 2023-09-18 무라다기카이가부시끼가이샤 통신 방법, 반송 시스템 및 통신 디바이스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7549A (zh) * 2006-12-19 2008-06-2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中继服务器及客户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05143A (ja) 1990-08-24 1992-04-07 Nec Corp ファイル共有方式
JPH09168055A (ja) 1995-12-18 1997-06-24 Fujitsu Ltd セキュリティ制御装置
JPH09282216A (ja) 1996-04-18 1997-10-31 Kobe Nippon Denki Software Kk クライアントサーバシステム
EA002886B1 (ru) * 1997-11-13 2002-10-31 Хайперспейс Коммьюникейшнз, Инк. Система пересылки файлов
JP2000059465A (ja) 1998-08-07 2000-02-25 Hitachi Ltd 障害監視管理方式
JP3415456B2 (ja) 1998-10-19 2003-06-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コマンド使用権限制御方法ならびに制御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JP2001092702A (ja) 1999-09-20 2001-04-06 Fujitsu Ltd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クライアント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2001292167A (ja) 2000-04-10 2001-10-19 Fujitsu Ltd ネットワーク中継システムおよび中継装置
JP2001306382A (ja) 2000-04-24 2001-11-02 Hitachi Ltd 共用ファイルアクセス方法及びその実施装置並びにその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2007182A (ja) 2000-06-20 2002-01-11 Nec Corp 外部記憶装置の共有ファイル管理方式
JP4092388B2 (ja) 2000-11-10 2008-05-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を用いたサービス提供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
JP4231984B2 (ja) 2001-01-15 2009-03-04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WO2002057917A2 (en) 2001-01-22 2002-07-25 Sun Microsystems, Inc. Peer-to-peer network computing platform
JP2002247036A (ja) 2001-02-21 2002-08-30 Nec Corp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並びに同方法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憶媒体
US20020143956A1 (en) * 2001-04-03 2002-10-03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Relay server
JP3784269B2 (ja) 2001-04-10 2006-06-07 アライドテレシス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プログラム、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EP1563389A4 (en) * 2001-08-01 2008-06-25 Actona Technologies Ltd VIRTUAL DATA DISTRIBUTION NETWORK
JP2003223521A (ja) 2002-01-29 2003-08-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設備管理システム及び設備管理方法
JP4202378B2 (ja) 2002-01-31 2008-1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US6978627B2 (en) 2002-01-31 2005-12-2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system, central remote controller, and facility controller
JP2004139291A (ja) 2002-10-17 2004-05-13 Hitachi Ltd データ通信中継装置
JP2004213533A (ja) 2003-01-08 2004-07-29 Seiko Epson Corp 画面受信装置、画面配信装置、画面情報送受信システム、画面受信方法、画面配信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301611C (zh) 2003-01-21 2007-02-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不同的专用网的网络设备之间支持通信的网关
US7647388B2 (en) 2003-02-19 2010-01-12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intermediary server, and controlled device
US8706760B2 (en) 2003-02-28 2014-04-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to delay locking of server files on edit
JP2004310371A (ja) 2003-04-04 2004-11-04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ファイル共有システム及び方法、ファイル共有サーバ、ファイル共有サービスのクライアント端末、ファイル共有プログラム、ファイル共有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5073236A (ja) * 2003-08-06 2005-03-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中継サーバ、中継サーバのサービス管理方法、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3941763B2 (ja) 2003-09-09 2007-07-0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クライアントサーバ型サービスにおける輻輳制御システム
JP4310174B2 (ja) 2003-11-26 2009-08-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大型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US8065418B1 (en) 2004-02-02 2011-11-22 Apple Inc. NAT traversal for media conferencing
JP3940135B2 (ja) 2004-05-13 2007-07-0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リソース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及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331090B2 (ja) * 2004-11-05 2009-09-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仲介サーバ、識別情報送信サーバ、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02218A (ja) 2005-01-24 2006-08-03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配信サービスにおける品質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4980882B2 (ja) 2005-02-24 2012-07-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接続支援装置
JP4379379B2 (ja) 2005-04-27 2009-12-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06343943A (ja) 2005-06-08 2006-12-21 Murata Mach Ltd ファイルサーバ装置及び通信管理サーバ装置
JP2007104440A (ja) 2005-10-05 2007-04-19 Dit:Kk パケット伝送システム、トンネリング装置およびパケット伝送方法
US20070233844A1 (en) 2006-03-29 2007-10-04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Relay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492575B2 (ja) 2006-03-29 2010-06-3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07310508A (ja) 2006-05-16 2007-11-29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East Corp シンクライア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シンクライアント端末用プログラム
JP4636617B2 (ja) 2006-07-20 2011-02-2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接続制御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システム
JP5101852B2 (ja) 2006-10-05 2012-12-1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接続制御システム、接続制御方法およびデータ中継装置
JP4294673B2 (ja) 2006-10-05 2009-07-1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品質評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P2112805B1 (en) 2006-10-11 2011-02-09 Murata Machinery, Ltd. Relay server
JP4207078B2 (ja) 2006-10-11 2009-01-14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
EP1942634B1 (en) * 2006-11-24 2012-08-29 Murata Machinery, Ltd. Relay server,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08140254A (ja) 2006-12-04 2008-06-19 Murata Mach Ltd 通信装置およ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4274231B2 (ja) 2006-11-24 2009-06-0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およ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US8010647B2 (en) 2006-12-11 2011-08-30 Murata Machinery, Ltd. Relay serv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arranged to share resources between networks
JP4957225B2 (ja) 2006-12-11 2012-06-2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およ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5125087B2 (ja) 2006-12-13 2013-01-2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
JP4816572B2 (ja) 2007-05-30 2011-11-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仮想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JP4750761B2 (ja) 2007-07-23 2011-08-1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接続制御システム、接続制御方法、接続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中継装置
US20090319674A1 (en) * 2008-06-24 2009-12-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manag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relay servers
JP2010178089A (ja) 2009-01-29 2010-08-12 Daikin Ind Ltd 遠隔管理システム、遠隔管理装置及び接続装置
JP2010256989A (ja) 2009-04-21 2010-11-11 Murata Machinery Ltd 通信装置および遠隔操作システム
JP2010267084A (ja) 2009-05-14 2010-11-25 Murata Machinery Ltd 通信装置および遠隔操作システム
JP5439036B2 (ja) 2009-05-27 2014-03-12 エヌ・ティ・ティ・コムウェア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管理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及び通信管理プログラム
JP4998526B2 (ja) 2009-09-04 2012-08-1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及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2011055453A (ja) 2009-09-04 2011-03-17 Murata Machinery Ltd 中継サーバ及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4941846B2 (ja) 2009-09-04 2012-05-3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及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2011160103A (ja) 2010-01-29 2011-08-18 Oki Networks Co Ltd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7549A (zh) * 2006-12-19 2008-06-2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中继服务器及客户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23320A4 (en) 2011-11-23
CN102239667A (zh) 2011-11-09
US20110179167A1 (en) 2011-07-21
US8799488B2 (en) 2014-08-05
EP2323320B1 (en) 2013-04-17
US8296391B2 (en) 2012-10-23
EP2538624B1 (en) 2014-06-25
EP2538624A1 (en) 2012-12-26
EP2323320A1 (en) 2011-05-18
WO2010026727A1 (ja) 2010-03-11
US20130246505A1 (en) 201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0785B (zh) 中继服务器以及中继通信系统
EP1942634B1 (en) Relay server,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009576B (zh) 用于分布式即时消息传送的方法和系统
US8812731B2 (en) Service providing system allowing flexible cooperation between applications exploiting different protocols
CN100484125C (zh) 对地址询问的回答方法和回答装置
CN102239667B (zh) 中继服务器、中继通信系统和通信装置
US8316134B2 (en) File server device arranged in a local area network and being communicable with an external server arranged in a wide area network
JP5125087B2 (ja) 中継サーバ
JP4453698B2 (ja) 中継サーバ
JP4661774B2 (ja) 中継サーバ
KR20080026161A (ko) 원격 네트워크 액세스를 위한 통일된 아키텍쳐
CN101202709A (zh) 中继服务器以及中继通信系统
TW200929949A (en) Relay serv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3003507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data commuication channels
JP4300965B2 (ja) 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およびサービス提供方法
EP1990975B1 (en) Relay serv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868608B2 (ja) 複数のセッション管理サーバからなる経路を動的に切り替える経路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4888103B2 (ja) 中継サーバ
Cisco Device Management
JP5141453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中継サーバ
JP2005057462A (ja) 着信転送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と着信経路情報設定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Hanna et al. Mastering Microsoft Lync Server 2013
JP2010063026A (ja) 通信装置
de Rooij et al. Exchange Hybrid
JP4798197B2 (ja) 中継サーバ、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8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