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84125C - 对地址询问的回答方法和回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对地址询问的回答方法和回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84125C
CN100484125C CNB2004100022488A CN200410002248A CN100484125C CN 100484125 C CN100484125 C CN 100484125C CN B2004100022488 A CNB2004100022488 A CN B2004100022488A CN 200410002248 A CN200410002248 A CN 200410002248A CN 100484125 C CN100484125 C CN 10048412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server
inquiry
ipv4
ipv6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022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20123A (zh
Inventor
中泽宏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520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01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41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412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3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an address exchange platform which sets up a session between two nodes, e.g. rendezvous servers,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 [SIP] registrars or H.323 gatekeep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57Directories for hybrid networks, e.g. including telephone nu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对地址询问的回答方法、程序、装置和地址通知方法、程序、装置。当DNS服务器从客户机接收服务器的地址询问时,向外部的DNS服务器询问该服务器的地址。DNS服务器在从外部的DNS服务器得到的地址中检查是否可以与服务器连接。当不能够与服务器连接时,回答没有该地址。在该检查前,当回答该地址时,DNS服务器将比从外部的DNS服务器得到的服务器的地址的有效期限短的有效期限,作为服务器的地址的有效期限。

Description

对地址询问的回答方法和回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地址询问的回答方法、程序、装置和地址通知方法、程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始对作为支持现在的因特网的基础协议的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因特网协议版本4))的下一代版本的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因特网协议版本6))进行研究。
IPv6是置换IPv4的技术,但是现在也正在研究不排除至今的IPv4的网络,从IPv4转移到IPv6的技术。关于转移技术,存在着隧道技术、调换技术、和对偶技术。
其中,对偶技术是通过在同一网络上运行IPv4和IPv6,从而有助于在网络上利用的设备和应用程序的顺利转移的技术。
当利用可接入在这种对偶环境中的IPv4/IPv6的E-Mail(电子邮件)和Web(万维网)等的服务时,在决定利用IPv4和IPv6中的哪一个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选择过程”中,当用IPv4和IPv6地址指定通信对方的服务器时,分别利用指定的通信协议。
另一方面,当用FQDN(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指定通信对方的服务器时,用下面的过程决定利用哪一个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1.向DNS询问IPv6地址。
2.如果成功取得IPv6地址则用IPv6进行通信。
3.当不能取得IPv6地址时,接着向DNS询问IPv4地址。
4.如果成功取得IPv4地址则用IPv4进行通信。
5.当不能取得IPv4地址时,服务器不存在以错误结束。
这既解析现在存在的各种应用程序的工作内容,也参照IETF(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规定的“Basic SocketInterface Extensions for IPv6)(RFC2133、RFC2553),实施上述通信协议选择顺序。
此外,在可接入IPv4/IPv6的服务器中,将各个IPv4/IPv6的地址设定在一个网络接口中,但是作为服务器名只登记一个FQDN是经常的事。
即,当存在可接入IPv4/IPv6的Web服务器“www.server.net”时,在该服务器中IPv4地址和IPv6地址对应。即便是对DNS的登记内容中,在“www.server.net”中设定IPv4地址的“A”记录和设定IPv6地址的“AAAA”记录两者的情形也是很多的。
又,在询问DNS服务器中利用的通信协议一般地利用IPv4的情形是很多。例如,提供ISC(Internet Software Consortium)的BIND,现在在世界上正在广泛地利用BIND4、BIND8,但是能够利用IPv6通信协议进行询问/回答的版本只有BIND9。即,在DNS中可以登记“AAAA”记录,但是不能够利用IPv6通信协议进行询问/回答。
又,也存在着搭载IPv6通信协议堆栈的OS,但是在这种OS中也好,在分解器中也好,都不能够进行由IPv6通信实施的DNS询问。
在客户和服务器所属的对偶环境的网络中,IPv4和IPv6都在同一物理线路上进行通信,但是在该网络的外部或者提供该网络的ISP的外部,IPv4和IPv6在完全不同的线路上进行通信的情形是很多的。
事实上,现在正在提供服务的IPv6连接服务中很多是通过网络连接的。
又,在日本的IX中,几乎没有在同一线路口中在ISP之间交换IPv4/IPv6两者的通信量的情形。
即便在ISP内部,或用不同的方法构筑IPv6的主要成分,或利用隧道技术和MPLS等虚拟地构筑独立的网络等,进行区别IPv4和IPv6的运行也是经常的事。
因此,在对偶环境中的IPv4/IPv6通信品质在同一对偶网络内是等同的,但是关于与外部网络的通信,与通信协议有关,频带和宽度、质量是完全不同的。
从这种状态,即便当中途切断IPv6通信时,也能够利用IPv4通信协议进行成为通信对方的服务器的DNS询问,当在对象服务器中具有在“AAAA”记录中的登记时,能够取得IPv6地址。
从以上这种状态,在利用途中的网络中,当只切断IPv6连接性时(当保持IPv4连接性时),因为能够取得Ipv6地址,所以尝试利用Ipv6的通信,但是因为用IPv6不能够与服务器进行通信,所以出现在经过数十秒的超时后,取得IPv4地址,利用IPv4进行通信的现象。
这种现象,特别是对于Web和E-Mail来说,在需很多次接入的应用程序中,每次都要超时等待,对于用户来说要忍受极大的挫折感。
又,当利用IPv4时,存在着对于用户来说能够认识到难以利用对偶环境的环境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即便能够取得地址,也要防止发生不能够连接的情况。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是防止对于用户来说能够认识到难以利用对偶环境的环境。
又,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可以从下面的对实施例的说明中看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地址询问的回答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从第一装置与地址的原始有效期限一起接收第二装置的地址;进行与第二装置的连接试验;作为对第二装置的地址的第一询问的回答,从第三装置返回包括第二装置的地址和地址的缩短的有效期限的第一消息,其中,该缩短的有效期限短于与第二装置的地址一起接收到的原始有效期限;以及作为对第二装置的地址的第二询问的回答,返回与在上述试验步骤中的连接试验的结果相应的第二消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回答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网络的连接单元;和对于通过与上述连接单元连接的网络从第三装置接收的第二装置的地址的第一询问、生成第一回答消息的生成单元,其中,上述生成单元生成包括第二装置的地址和地址的缩短的有效期限的第一回答消息,该缩短的有效期限短于在回答第一询问时从第一装置与地址一起接收到的原始有效期限,并且上述生成单元按照从第一装置接收到的第二装置的地址进行与第二装置的连接试验,并且生成与连接试验的结果相应的第二回答消息。
附图说明
图1是网络的构成图。
图2是属于各网络的域名和分配给各主机的FQDN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使实现本实施形态中的功能的软件程序进行工作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直到确立Web客户机和Web服务器的通信的处理概要的模块图。
图5是在DNS服务器的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中的入口数据的内容的图。
图6是用DNS服务器的域名服务器模块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在DNS服务器的分解器模块中的处理流程图。
图8是在DNS服务器的通信协议检查模块中的处理流程图。
图9是地址有效性检查(连接试验)的处理流程图。
图10是在IPv6通信协议中的不可能到达的状况中的通信分组的内容及其流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网络构成图。
在图1中,101是用户所属的IPv64/IPv6对偶环境的网络。用户利用的IPv4/IPv6可接入的Web客户机106与用户网络101连接。又,IPv4/IPv6可接入的DNS服务器109也与用户网络101连接。DNS服务器109管理属于用户网络101的终端组的域。
107是IPv4/IPv6可接入的Web服务器,与IPv4/IPv6对偶环境的服务器网络103连接。108是IPv4/IPv6可接入的DNS服务器,与IPv4/IPv6对偶环境的域管理网络102连接。
将FQDN分配给Web服务器107,DNS服务器108管理该FQDN所属的城。
用户网络101、域管理网络102和服务器网络103可以通过IPv4因特网104利用IPv4通信协议进行相互通信。又,用户网络101、域管理网络102和服务器网络103可以利用通过IPv6因特网105的IPv6通信协议进行相互通信。
图2是图1中说明的各网络所属的域名和分配给各主机的FQDN的一个例子。又,也表示分配给各网络的IPv4和IPv6网络地址和分配给各主机的IPv4和IPv6地址的一个例子。
属于用户网络101的DNS服务器109保持管理“client.com”域的主区域文件(master zone file)。另一方,属于域管理网络102的DNS服务器108保持管理“server.net”域的主区域文件。
图3是表示使实现本实施形态中的功能的软件程序进行工作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例如,DNS服务器109,由图3所示的计算机900的功能,实现本实施形态中的功能。计算机900具有通过系统总线904可以相互通信地连接CPU901、ROM902、RAM903、硬盘(HD)907和软盘(FD)908的盘控制器(DC)905、和网络接口卡(NIC)906的构成。而且,网络接口卡906使图1所示的网络101与系统总线904连接。
DNS服务器109是对于从客户机106(第三装置)接收的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询问,回答回答消息的回答装置,是当从客户机106(第三装置)接收到对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询问时,将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通知客户机106(第三装置)的地址通知装置。
网络接口卡906是连接网络101的连接单元。
又,CPU901是生成相对于从客户机106(第三装置)接收的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询问的回答消息的生成单元,用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进行与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连接试验,生成与连接试验相应的回答消息(当连接试验失败时,表示没有服务器107的地址的回答消息)。又,CPU901是当从客户机106(第三装置)接收到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询问时,将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通知客户机106(第三装置)的通知单元。又,CPU901是与从客户机106(第三装置)接收的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询问相应,向DNS服务器108(第一装置)询问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与询问相应,与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一起,将比从DNS服务器108(第一装置)得到的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有效期限短的有效期限作为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的有效期限,通知客户机106(第三装置)。
CPU901通过实施存储在ROM902或HD907中的软件或者由FD908供给的软件,对与系统总线904连接的各构成单元统一地进行控制。即,CPU901通过从ROM902或HD907或FD908读出并实施按照下面说明的处理序列的处理程序,进行为了实现本实施形态中的工作的控制。
RAM903作为CPU901主存储器或工作站等起作用。DC905对与存储引导程序、种种应用程序、编辑文件、用户文件、网络管理程序和在本实施形态中的下述处理程序等的HD907和FD908的接入进行控制。NIC906用IPv4通信协议通过网络101与和IPv4因特网104连接的服务器107等相互交换数据。又,NIC906用IPv6通信协议与通过网络101与和IPv6因特网105连接的服务器107等相互交换数据。
此外,Web客户机106、Web服务器107、DNS服务器108也与DNS服务器109相同,可以如图3所示的计算机900那样地进行构成。Web客户机106、Web服务器107、DNS服务器108通过NIC906分别与网络101、103、102连接。
图4是表示直到确立Web客户机106和Web服务器107的通信的处理概要的模块图。
301~303是Web客户机106内的模块。304~308是DNS服务器109内的模块。309、310是DNS服务器108内的模块。311是Web服务器107内的模块。
此外,模块304、307、308由存储在DNS服务器109的ROM902或HD907中的软件或从FD908供给的软件来实现的。CPU901通过从ROM902或HD907或FD908读出并实施为了实现模块304、307、308的程序,实现模块304、307、308的功能。
又,将主区域文件305、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存储在RAM903或HD907中。
即便在Web客户机106中,模块301、302也由软件实现,也将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3存储在RAM903或HD907中。
即便在Web客户机108中,模块309也由软件实现,也将主区域文件310存储在RAM903或HD907中。即便在Web服务器107中,服务器应用程序311也由软件实现。
其次,我们说明直到确立Web客户机106和Web服务器107的通信的处理。
首先,用客户应用程序301,指定成为通信对方的服务器应用程序。作为指定方法在本实施形态的Web的情形中,用称为“http://www.server.net”URL形式进行指定。客户应用程序301从这个URL提取作为服务器应用程序主机名的FQDN“www.server.net”,向分解器模块302询问与指定的FQDN对应的IPv4/Ipv6中某一个的地址。
接收来自FQDN的地址询问的分解器模块302检查在记录以前询问的结果的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3中是否存在与“www.server.net”对应的IPv6地址。当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3中不存在对应的IPv6地址时,接着,关于IPv4地址,也调查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3。
当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3中不存在任一个地址时,分解器模块302向DNS服务器109询问指定的FQDN的IPv4/IPv6地址(以后称为正询问)。
这里根据用哪种通信协议指定在Web客户机106的OS中设定的DNS服务器的地址来决定作为正询问中利用的通信协议所选择的通信协议。另一方面,从分解器模块302发送的正询问,如上所述,最初发送“AAAA”DNS Query(询问)消息(即,IPv6地址的正询问)。在该发送中使用的通信协议,如果在Web客户机106的OS中设定的DNS服务器的地址是IPv6地址,则为IPv6,如果是IPv4地址,则为IPv4。
由DNS服务器109内的域名服务器模块304接收发送的正询问。域名服务器模块304进行属于用户网络101的域“client.com”的管理,将使属于该域的全部的FQDN和IPv4/IPv6地址成对地记录保持在主区域文件305中。域名服务器模块304,当接到对于属于正在管理的域“client.com”的FQDN的正询问时,从主区域文件305提取信息并进行回答。
域名服务器模块304,当接到关于管理外的其它域的正询问时,检索记录了以前由DNS服务器109进行正询问的结果的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该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是DNS服务器109内部的数据,与Web客户机106内的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3独立地存在。
当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存在该数据时,域名服务器模块304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取得该数据,检查它的有效性,关于它的有效性检查将在后面进行详细的说明。根据该检查结果,将相应的数据的Ipv6地址回答到分解器模块302,结束本处理。例如,当根据该检查结果,否定有效性时,即便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存在地址,域名服务器模块304也回答表示没有受到询问的地址的消息。
另一方面,当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不存在相应的数据时,即,当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不存在受到询问的“www.server.net”的Ipv6地址时,要进行接收委托的正询问的中继,DNS服务器109内的分解器模块307对外部的DNS服务器进行正询问。按照在RFC1034和RFC1035中规定的算法进行在该分解器模块307中的正询问。即,询问以路由DNS服务器、“net”DNS服务器、“server.net”DNS服务器108的顺序分配的域。即,当域名服务器模块304从客户机106(第三装置)接收到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询问时,分解器模块307向DNS服务器108(第一装置)询问服务器107的地址。
收到“www.server.net”的正询问的域名服务器模块309检索在主区域文件310中记载的“www.server.net”的记录,提取相应的地址。
如上所述,在全部上述的正询问中,最初发送Ipv6地址的正询问。
域名服务器模块309将从主区域文件310提取的“www.server.net”的Ipv6地址作为DNS Response(应答)回答到分解器模块307。
接到到来自域名服务器模块309的回答信息的分解器模块307将接到的数据记录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同时,将接到的“www.server.net”的IPv6地址传递给通信协议检查模块308,进行检查处理。在通信协议检查模块308中对传递过来的Ipv6地址进行检查处理(连接试验),将它的结果记录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我们将在后面详细说明该检查处理(连接试验)。
另一方面,域名服务器模块304,当确认分解器模块307取得“www.server.net”的IPv6地址,记录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时,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取得该数据,回答给作为询问源的分解器模块302。即,域名服务器模块304将从DNS服务器108(第一装置)得到的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通知客户机106(第三装置)。
在分解器模块302中,当接收到来自域名服务器模块304的回答信息时,检查是否能够取得“www.server.net”的IPv6地址。取得有效的IPv6地址的分解器模块302将该数据记录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3中,将IPv6地址回答到客户应用程序301中。
另一方面,在分解器模块302中,当在回答的数据中不存在有效的IPv6地址时,判断在成为通信对方的“www.server.net”中不存在IPv6地址,分解器模块302将“www.server.net”的“A”DNS Query消息(即,IPv4地址的正询问)重新发送给域名服务器模块304。下面,处理内容与IPv6地址的正询问相同。当通过对该IPv4地址进行正询问所得到的结果判断为也不存在IPv4地址时,将该情况通知给客户应用程序301。
如上所述,客户应用程序301作为对到分解器模块302的“www.server.net”地址询问的回答取得IPv6地址或IPv4地址。客户应用程序301用取得的地址特定通信对方的服务器应用程序311,并开始通信。
在图5中,我们说明在DNS服务器109的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的入口数据的内容。
图5中是一个入口数据。在入口数据中包含几个项目信息,分别包含下面那样的信息。“FQDN”701保持作为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保持的目标主机的FQDN。
“Type(类型)”702表示由它的FQND定义的记录类型。该记录类型是DNS服务器的主区域文件中的记述,因为IPv4地址的定义记录作为“A”、IPv6地址的定义记录作为“AAAA”,所以即便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内也用相同的标记。包含在正询问中的信息,因为是询问“www.server.net”的“AAAA”的内容,所以保持FQDN和记录类型,可以检索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5内是否存在相应的信息。
在作为下一项目的“Address(地址)”703中保持IPv4地址或IPv6地址。如从图可以看到的那样,当用DNS108将IPv6地址或IPv4地址两者登记在称为“www.server.net”的FQDN中时,能够保持两个入口711、712。
当用域名服务器模块309回答与FQDN对应的IPv4/IPv6地址时,包含可以进行高速缓冲存储的时间将地址信息回答给询问者(分解器模块302)。
“C-TTL”704是该可以进行高速缓冲存储的时间值,意味着实际上由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保持的时间。另一方面,“R-TTL”705是与前面说明的“C-TTL”704同样可以进行高速缓冲存储的时间,但是该数值是包含在对来自分解器模块302的正询问的回答信息中的可以进行高速缓冲存储的时间。
在本实施形态中,分割该数据“C-TTL”704和“R-TTL”705并进行管理,不将从管理FQDN的DNS服务器(DNS服务器108)通知的TTL(可以进行高速缓冲存储的时间“C-TTL”704)原封不动地通知询问者(分解器模块302),向询问者(相应于分解器模块302)回答地址信息作为TTL=0(“R-TTL”705),具有不将地址信息高速缓冲存储在询问一侧的高速缓冲存储数据(相应于高速缓冲存储数据303)中的效果。
在最后的“Check(检查)”中,保持通信协议检查模块308中的有效性检查的结果。作为保持的值,“OK(行)”表示有效(连接试验成功),“NG(不行)”表示无效(连接试验失败),“-”表示检查前的数据。
表中的“mail.dual.biz”713的IPv6地址、“www.v4only.com”714的IPv4地址是因为虽然对于到DNS服务器的正询问成功了,但是在地址有效性检查中没有成功,所以作为无效的数据保持在高速缓冲存储数据中的例子。
又,因为“mail.entry.ne.jp”715是从分解器模块307新记录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的数据,所以有效性检查是检查前的状态。这时,因为域名服务器模块304需要迅速地将取得的地址信息回答给分解器模块302,所以对于最初的正询问不等待地址有效性检查的结果,就回答地址信息。但是,当这时回答的地址无效时,将相应的地址信息保持在客户一侧的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3中,在从下次的连接时,也因为发生超时问题,所以为了作为TTL=0进行回答,使R-TTL的值为“0”。
我们用图6说明用DNS服务器109的域名服务器模块304进行处理的流程图。该流程表示存储在DNS服务器109的ROM902或HD907中的程序或者由FD908供给的程序的一部分。CPU901通过从ROM902或HD907或FD908读出并实施用于实现模块304的程序,实现下面的处理。
步骤401是等待关于域名服务器模块304管理的域以外的正询问的循环。由NIC906接收来自该分解器模块302的正询问。当CPU901接收到来自分解器模块302的“www.server.net”的正询问时,处理前进到步骤402。这时,无论IPv6地址的正询问也好IPv4地址的正询问也好都同样地起作用。
此外,域名服务器模块304,当接收到对属于正在管理的域“client.com”的FQDN的正询问时,从主区域文件305提取信息,并进行回答。
在步骤402,检索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是否存在与询问的FQDN对应的IPv4/IPv6地址(来自分解器模块302的询问)。在步骤403判定检索的结果,当发现相应的数据(“www.server.net”的IPv4地址或IPv6地址)时前进到步骤407,当没有发现相应的数据时,前进到步骤404。
在步骤404,将询问内容发送给分解器模块307,进行询问的委托,对于分解器模块307,将接收的“www.server.net”的正询问传送给外部的DNS服务器。分解器模块307也与域名服务器模块304同样,是CPU901通过从ROM902或HD907或FD908读出程序并加以实施实现的处理模块。
如上所述,由分解器模块307解决“www.server.net”的IPv4/IPv6地址,通过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取得该结果。此外,关于该询问委托,是IPv4/IPv6中哪一个的地址正询问与在上述步骤401接收的正询问的内容(对于IPv4或IPv6中哪一个的正询问)相同。
CPU901实施域名服务器模块304的处理,在步骤404,移动到由分解器模块307进行的处理,当产生由分解器模块307进行的处理结果时,再进行域名服务器模块304的处理。
在步骤405域名服务器模块304通过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判定取得该结果。当在步骤405的判定中,对于正询问能够取得IPv4/IPv6地址时,前进到步骤407,不能够取得时前进到步骤406。当不能够取得相应的IPv4/IPv6地址时,在步骤406,向分解器模块302发送与用分解器模块307得到的结果相同的回答消息(Response(nothing(无))消息或Error(错误)消息),回到等待循环步骤401中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405中的判定中,能够取得相应的IPv4/IPv6地址时,和当在步骤403中的判定中,通过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的检索能够取得IPv4/IPv6地址时,在步骤407关于它的地址有效性进行检查。用通信协议检查模块308进行关于地址有效性的处理,如图5所示,结果706记录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的入口中。提取该检查结果,在步骤408中进行判断。在步骤408的判断中参照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的入口内的“check”项目706,当该项目为“OK”时判定为有效(连接试验成功)的地址、当为“NG”时判定为无效(连接试验失败)的地址。
此外,在该判定项目706中存在“-”的情形,这表示是用通信协议检查模块308进行检查前的数据,当在步骤404向分解器进行询问委托时出现。在为该检查前的数据的情形中判定为有效地址。此外,“check”项目706为“-”时,客户机106的分解器模块302将检查前的地址存储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3中,为了不再利用,R-TTL705成为“0”(或者,R-TTL705成为客户机106不能够再利用该地址的充分小的值(1、2等))。
当对在步骤401接收的“www.server.net”的正询问是求IPv6地址的询问时,在步骤409中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提取有效的IPv6地址,用Response AAAA消息发送给分解器模块302。这时,将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内的“R-TTL”项目705的值代入消息内的TTL值(能够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3对将该IPv6地址进行高速缓冲存储的时间)并进行发送。
又,当在步骤401接收的对“www.server.net”的正询问为求IPv4地址的询问时,在步骤411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提取有效的IPv4地址,用Response A消息发送给分解器模块302。这时,也将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内的“R-TTL”项目705的值代入消息内的TTL值中并进行发送。
当在步骤408判断无效时,在步骤410将Response(nothing)消息发送给分解器模块302。以上,当结束步骤409~411的处理时,回到步骤401的等待循环中的处理。
其次,我们用图7说明DNS服务器109的分解器模块307的处理流程。该流程表示存储在DNS服务器109的ROM902或HD907中的程序或者由FD908供给的程序的一部分。CPU901通过从ROM902或HD907或FD908读出用于实现模块307的程序并加以实施,实现下面的处理。
当在域名服务器模块304的处理步骤403中没有相应的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时,CPU901在步骤404进行分解器模块307的处理。即,当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不存在对应于用域名服务器模块304接收的正询问的相应的数据时,分解器模块307,在步骤501,受理来自域名服务器模块304的正询问的委托。这里,分解器模块307接收的域名服务器模块304委托的正询问内容与从分解器模块302向域名服务器模块304询问的“www.server.net”的IPv4/IPv6地址的正询问内容相同。
在步骤502,将在步骤501受理的内容的正询问传送到外部的DNS服务器并进行询问。如上所述,按照在RFC1034和RFC1035中规定的算法进行在该步骤502实施的正询问,即,询问以路由DNS服务器、“net”DNS服务器、“server.net”DNS服务器108的顺序分配的域。
对向作为“server.net”域的管理服务器的DNS服务器108发送的“www.server.net”的正询问中利用的通信协议由作为上位的DNS服务器的“net”域管理服务器通知的DNS服务器107的地址决定。当在管理“net”域的DNS服务器中没有接收IPv6地址的记录登记时,在分解器模块307和域名服务器模块309的通信中可以利用IPv4协议。
而且,在步骤503从外部DNS服务器108接收对询问的回答。在步骤504检查对在步骤503接收的询问回答的内容,分为不同的情形。下面,是分成步骤505~508的情形。
步骤505是求“www.server.net”的IPv6地址的正询问成功的情形,接收包含IPv6地址信息的Response AAAA消息。步骤508是求“www.server.net”的IPv4地址的正询问成功的情形,接收包含IPv4地址信息的Response A消息。上述的步骤505、508一起是对步骤502中的正询问成功的情形,无论哪个都前进到步骤510的处理。
另一方面,步骤506是对于在“www.server.net”中求IPv6地址或IPv4地址的正询问,不存在具有相应的地址信息的记录的情形,接收不包含地址信息的Response(nothing)消息。步骤507是对于在“www.server.net”中求Ipv6地址或Ipv4地址的正询问,发生某些错误的情形(在外部DNS服务器不能够理解询问的记录类型的情形和不能找到成为目标的外部DNS服务器的情形等),接收Error消息。这些步骤506、507一起是对步骤502中的正询问失败的情形,无论哪个都在步骤509将回答内容(Response(nothing)消息或Error消息)传送给域名服务器模块304,将委托的正询问结束这一情况通知域名服务器模块304,结束处理。而且,CPU901进行域名服务器模块304的处理步骤405。这时,在步骤406,将取得失败的消息回答给分解器模块302。
当正询问成功时,在步骤510作成记录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的内容。关于它的各项目信息,参照图5,如上所述。
即,在这里作成的数据中,除了FQDN“www.server.net”701、它的IPv4/IPv6地址703、记录类型(“A”(Ipv4)或“AAAA”(Ipv6))702、C-TTL(从外部DNS服务器108通知的可以高速缓冲存储的时间)704的DNS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标准的项目信息外,还包含检查判定结果706、R-TTL(到对方客户的实际可以高速缓冲存储的时间)705的项目信息。在步骤510作成数据中,将“-”(检查前数据)代入检查判定结果项目中,将“0”代入实际TTL(R-TTL)705中。这里,实际TTL(R-TTL)的值不限于“0”,即便设定在“1”或“2”、“3”上,实用上也没有大的妨碍。
即,当域名服务器模块304接收正询问时(步骤401),分解器模块307将询问发送给外部DNS服务器108(步骤502)。而且,分解器模块307接收来自外部DNS服务器108的回答信息(步骤503),将R-TTL705设定在比包含在步骤503接收的回答信息中的可以高速缓冲存储的时间(在步骤503接收的地址的有效期限)短的时间(步骤510)。域名服务器模块304将包含在步骤503中从外部DNS服务器108接收的回答信息中的地址及其R-TTL705的值,作为该地址的可以高速缓冲存储的时间(地址的有效期限),回答给步骤304的正询问的发送源(步骤409、411)。
在步骤511,将在步骤510作成的数据记录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将委托的正询问结束通知域名服务器模块304。此后,CPU901进行域名服务器模块304的处理步骤405。又,为了在步骤512检查(连接试验)记录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的IPv4/IPv6地址是否有效,将在步骤511记录的数据发送给通信协议检查模块308,委托地址的检查处理,结束全部处理。
在图8中,我们说明在DNS服务器109的通信协议检查模块308中的处理流程。该流程表示存储在DNS服务器109的ROM902或HD907中的程序,或由FD908供给程序的一部分。CPU901通过从ROM902或HD907或FD908读出并实施用于实现模块308的程序,实现下面的处理。
在2个定时起动该通信协议检查处理。首先一个是从分解器模块307通知IPv4/IPv6地址的情形。这是当新将地址信息记录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时发生的事例,需要检查该IPv4/IPv6地址的有效性。
另一个起动定时是经过某个一定时间(例如5分钟)的情形。这是定期检查记录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的IPv4/IPv6地址的有效性,为了进行适合于时刻变化的网络信息的评价。
在步骤601判定由以上2个定时实施的起动(来自分解器模块307的检查要求或经过某个一定时间的定期检查)。当从分解器模块307接收到IPv4/IPv6地址时,即,CPU901,在分解器模块307的处理中,从外部服务器得到有效的IPv4/IPv6地址,当分解器模块307的处理结束时,CPU901在步骤602进行该地址的有效性检查处理。
本实施形态中的地址(例如,Web服务器107的地址)的有效性检查,通过确认IPv4/IPv6地址从DNS服务器109到Web服务器107的各个通信协议中的连接性(进行连接试验),判定地址的有效性。因此,在步骤602,对于将疏通检查作为对象的IPv4/IPv6地址,利用各个通信协议,回答所定的消息,判断对于该消息的应答,根据该判断,确认地址的有效性。我们用步骤611~616详细说明该检查处理。
将在步骤602中进行了地址有效性检查处理的数据,重写在步骤603已经记录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的入口数据的“Check”栏706、“R-TTL”栏对它们进行修正,回到步骤601。
另一方面,经过某个一定时间(例如5分钟)时的处理前进到步骤604。在步骤604取得记录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的入口数据。而且,从在步骤605从取得的入口提取IPv4/IPv6地址,在步骤606进行地址有效性检查处理(连接试验)。在步骤606的检查处理也进行与步骤602同样的处理。如果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取得的地址703的类型702是AAAA,则用IPv6进行该地址的连接试验。又,如果类型702是A,则用IPv4进行该地址的连接试验。而且,在步骤608,与步骤603同样,使步骤606的检查处理的结果反映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该步骤604、605、606的处理,关于存储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的各个入口,即,关于存储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的各个地址,进行连接试验,将它的结果存储在检查栏706中。
接着,在图9中,我们说明在步骤602、606进行的地址有效性检查(连接试验)的处理流程。
本实施形态中的地址有效性检查,通过确认IPv4/IPv6地址从DNS服务器109到Web服务器107的各个通信协议中的连接性(进行连接试验),判定地址的有效性。
即,对于将疏通检查作为对象的IPv4/IPv6地址,利用各个通信协议,回答所定的消息,判断对于该消息的应答,根据该判断,确认地址的有效性。
在本实施形态中,用ICMP echo(回送)消息,作为用于检查地址的有效性(试验连接性)的消息。即,在步骤611,利用各个通信协议,将用于疏通检查的ICMP echo消息发送给成为对象的IPv4/IPv6地址。在IPv6地址的检查中,用IPv6的通信协议发送ICMPecho消息,在IPv4地址的检查中,用IPv4的通信协议发送ICMPecho消息。
在步骤612,判定是否存在对在步骤602或606中发行的ICMPecho消息的回答,当在所定时间内(例如1秒以内),存在回答时,判断该地址是有效的,在步骤613,将“OK”代入作为记录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的入口数据内的项目的检查判定结果的栏706中。
另一方面,当在所定时间内(例如1秒),不存在对ICMPecho的回答信息时,判断该地址是无效的,在步骤615,将“NG”代入作为记录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的入口数据内的项目的检查判定结果的栏706中。接着,在步骤616中,使相同入口数据内的R-TTL(到对方客户的实际可以高速缓冲存储时间)705的值为“0”,结束检查处理。
此外,当在所定时间内(例如1秒),从因特网104或105内的服务器发送表示ICMP echo没有到达发送目的地的消息时,也将“NG”代入检查判定结果的栏,使R-TTL的值为“0。这里,如果检查判定结果的栏成为“NG”,则因为在步骤401,将Response(nothing)消息回答给客户机,所以即便不将R-TTL的值设定为“0,也没有问题。
在步骤603、608,将在步骤613、614、615、616作成的入口数据,存储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此外,在步骤606,利用各个通信协议,将所定的消息发送给记录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的各个IPv4/IPv6地址,如果在步骤612存在回答信息,则进行步骤613的处理,当在所定时间内,不存在回答时,进行步骤615、616的处理。
此外,等待为了检查该地址的有效性而发送的消息的回答的时间不限于1秒,例如也可以设定为30秒。
在其它实施形态中,在步骤602中的地址有效性检查和在步骤606中的地址有效性检查中,用不同的时间作为等待回答的时间。例如,在步骤602中的地址有效性检查中,通过等待消息回答30秒,判断地址有效性,在步骤606中的地址有效性检查中,通过等待消息回答1秒,判断地址有效性,
此外,DNS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形成在超过TTL值的时间时不允许进行高速缓冲存储的结构,虽然图中未画出,但是,例如,通过每1秒,使高速缓冲存储时间C-TTL(由外部DNS服务器通知的可以高速缓冲存储的时间)704的值减去1,判定C-TTL值704,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删除已经到达期限的入口(与有效期限相应,使存储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的地址无效)。此外,关于R-TTL(到对方客户的实际可以高速缓冲存储的时间)705,如果值不为“0”,则减去1。
如图8的步骤604到608所示,通信协议检查模块308,对于存储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的有效期限内的地址,反复进行连接试验,将试验结果登记在Check栏706中。域名服务器模块304回答与通信协议检查模块308反复进行的连接试验的最后结果相应的消息(步骤409、410、411)。
图10是在本实施形态的通信流中,不可能从Web客户机106用IPv6通信协议到达Web服务器107的状况中的通信分组的内容及其流程。
在下面的流程中,由作为存储在DNS服务器109的ROM902或HD907中的软件或由FD908供给的软件的模块304、307、308实现DNS服务器109的工作。
图6、图7、图8、图9是对于具有通过连动地工作,由DNS服务器108(第一装置)接收Web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的接收步骤(503)、用Web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进行与Web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连接试验的试验步骤(606)、和对于来自Web客户机106(第三装置)的Web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询问,回答与在试验步骤(606)中的连接试验相应的消息(当在试验步骤中的连接试验失败时,表示没有Web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的消息)的回答步骤(410)的地址询问的回答程序。
又,图6、图7、图8、图9是对于具有通过连动地工作,与从Web客户机106(第三装置)接收的Web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询问相应(401)、向DNS服务器108(第一装置)询问Web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502)、与询问(502)相应将Web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和比从DNS服务器108(第一装置)得到的Web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的有效期限短的有效期限,作为Web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的有效期限,通知Web客户机106(第三装置)的地址通知程序。
Web客户机106向附近的DNS服务器109发送正询问(对于“www.server.net”的“AAAA”的询问)AAAA Query 801。
DNS服务器109接收该正询问801(图6的步骤401),检索自己持有的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步骤402),因为没有相应的数据(在图6的步骤403中“否”),所以向成为对象的进行FQDN管理的DNS服务器108进行正询问(对于“www.server.net”的“AAAA”的询问)AAAA Query 802(图6的步骤404、图7的步骤501、502)。即,当DNS服务器109从客户机106(第三装置)接收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询问时,向DNS服务器108(第一装置)询问服务器107的地址。
对于询问802,DNS服务器108将包含对于询问的FQDN的IPv6地址的询问的回答信息(“www.server.net”的“AAAA”为“2001:340:0:1::1”、“TTL=10000”)Response AAAA 803发送给DNS服务器109。
DNS服务器109接收该回答803(图7的步骤503、504、505、510、511),迅速地向Web客户机106发送询问的回答(“www.server.net”的“AAAA”为“2001:340:0:1::1”、“TTL=0”)Response AAAA 804(图6的步骤405的“是”、步骤407、408、409)。即,DNS服务器109向客户机106通知从DNS服务器108得到的服务器107的地址。Web客户机106,将比从DNS服务器108得到的服务器107的地址的有效期限C-TTL704短的有效期限R-TTL705(它的值,例如,为“0”),作为服务器107的地址的有效期限,通知客户机106(请参照图7的步骤510、511)。
接收回答信息804的Web客户机,因为取得“www.server.net”的IPv6地址“2001:340:0:1::1”,所以在成为目的的服务器107中利用IPv6通信协议尝试连接805,但是因为在途中网络成为切断状态所以不能够进行连接。
另一方面,即便在DNS服务器109中,在大致与IPv6地址通知Response AAAA 804相同的时刻,为了IPv6地址的有效性检查,将ICMP echo消息806发送给对象地址“2001:340:0:1::1”(图7的步骤512、图8的步骤601、602)。即便关于消息806的通信,因为没有到达Web服务器107(图9的步骤612中“否”),所以地址的有效性检查807成为NG(连接试验失败)(步骤615)。该IPv6地址的连接性试验是用IPv6的通信协议进行的。
Web客户机106进行从连接805到确立通信失败的超时等待,在该超时后,向要取得IPv4地址的附近的DNS服务器109进行正询问(对于“www.server.net”的“A”询问)A Query 808。
DNS服务器109接收该正询问808(图6的步骤401),检索自己持有的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步骤402),因为没有相应的数据(在图6的步骤403中“否”),向成为对象的进行FQDN管理的DNS服务器108进行正询问(对于“www.server.net”的“A”的询问)A Query 809(图6的步骤404、图7的步骤501、502)。
对于询问809,DNS服务器108将包含对于询问的FQDN的IPv4地址的询问的回答信息(“www.server.net”的“A”为“172.16.0.1”、“TTL=10000”)Response A 810发送给DNS服务器109。
DNS服务器109接收该回答信息810(图7的步骤503、504、508、510、511),迅速地向Web客户机106发送询问的回答信息(“www.server.net”的“A”为“172.16.0.1”、“TTL=0”)Response A 811(图6的步骤405的“是”、步骤407、408、411)。
接收回答信息811的Web客户机,因为取得“www.server.net”的IPv4地址“172.16.0.1”,所以在成为目的的服务器107中利用IPv4通信协议尝试连接812,因为该连接812成功,所以能够由Web客户机106,接收Web服务器107的数据。
另一方面,即便在DNS服务器109中,在大致与IPv4地址通知Response A 811相同的时刻,为了IPv4地址的有效性检查,将ICMP echo消息813发送给对象地址“172.16.0.1”(图7的步骤512、图8的步骤601、602)。因为由Web服务器107发送消息813的回答信息作为ICMP Response 814(图9的步骤612中“是”),所以地址的有效性检查成为OK(连接试验成功)(步骤613)。此外,该IPv4地址的连接性试验是用IPv4的通信协议进行的。
此后,当发生到新的Web服务器107的连接要求时(例如,当选择Web显示上的链接,取得同一Web服务器内的别的数据时),Web客户机106再一次向附近的DNS服务器109进行IPv6地址的正询问(对于“www.server.net”的“AAAA”询问)AAAA Query815。此外,因为“TTL”的值为“0”,所以不将在811中通知的“www.server.net”的IPv4地址“172.16.0.1”存储在Web客户机106的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3中。
DNS服务器109接收该正询问815(图6的步骤401),检索自己持有的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步骤402),因为从在图10的807中进行地址有效性检查的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知道IPv6地址的检查结果为“NQ”(在图6的步骤403中“是”,在步骤407、408中“否”),所以在到Web客户机106的回答信息发送没有地址的消息(没有“www.server.net”的“AAAA”)Response(nothing)816(图6的步骤410)。即,DNS服务器109,与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IPv6地址的第一询问801相应,从DNS服务器108(第一装置)接收服务器107的IPv6地址,用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地址进行与服务器107的连接试验(806、807),对于服务器107(第二装置)的IPv6地址的第二询问815,回答与连接试验(806、807)相应的消息816(当该连接试验失败时,表示没有服务器107的地址的消息)。
接收该回答816的Web客户机106,接着发送IPv4地址的正询问A Query 817。DNS服务器109同样接收该正询问(图6的步骤401),检索自己持有的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步骤402),从进行地址有效性检查的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检索IPv4地址,确认检查结果为“OK”后(在图6的步骤403中“是”,步骤407、408),发送询问的回答信息(“www.server.net”的“A”为“172.16.0.1”,“TTL=10000”)Response A 818(步骤411)。
根据回答信息818成功取得Web服务器107的IPv4地址的Web客户机106进行利用IPv4通信协议的连接819,从Web服务器107取得数据。
<其它实施形态>
以上,我们根据优先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种种变形。例如,在上述实施形态中,DNS服务器109的域名服务器模块304,在检查通信协议检查模块308是否有效前,将分解器模块307从外部的DNS服务器107接收的地址通知客户机106的分解器模块302。与此相反,在其它形态中,DNS服务器109的域名服务器模块304,在检查通信协议检查模块308是否有效后,将分解器模块307从外部的DNS服务器107接收的地址通知客户机106的分解器模块302。
在该其它形态中,分解器模块307,当对外部服务器的正询问成功时,在由通信协议检查模块308进行的地址有效性的检查结束后,将正询问结束通知域名服务器模块304。而且,域名服务器模块304,对于由通信协议检查模块308进行了有效性检查的地址,根据地址的有效性(步骤407、408),如果有效,则将地址回答给客户机106的分解器模块302(步骤409、411),如果无效,则将取得失败信息回答给客户机106的分解器模块302(步骤410)。
此外,在该其它形态中,也可以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删除由通信协议检查模块308判断无效的地址。也可以在这样删除的形态中,不设置R-TTL705、检查栏706。
又,在其它形态中,在图8的步骤601在预定的间隔,代替检查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的地址有效性,域名服务器模块304,每次从客户接收登记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的地址询问时,检查该地址有效性,将与检查结果相应的回答信息送回到客户机。
进一步,在其它形态中,除了从客户接收询问时的有效性的检查外,还进行预定间隔的有效性检查。
又,在变形例中,关于在上次检查中判断为无效的地址,进行预定间隔的有效性检查。如果这样做,则能够防止增加网络的通信量。
又,在其它形态中,判断登记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306中的各个地址是IPv6地址还是IPv4地址,如果是IPv6地址,则在预定的间隔检查有效性,如果是IPv4地址,则不进行在预定的间隔中的有效性检查(或者在比IPv6地址长的间隔中检查有效性)。如果这样做,则因为是不能连接的可能性低的IPv4地址的有效性检查,所以能够防止增加网络的通信量。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Web客户机106和Web服务器107不限定于Web应用程序,也可以是任何的网络应用程序。
又,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在与用户网络101连接的DNS服务器109中,不一定需要保持管理属于用户网络101的主终端组的域的主区域文件305,可以只提供作为单一的DNS高速缓冲存储服务器的功能。
又,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域管理网络102和服务器网络103不一定需要是独立的网络,也可以在同一网络上存在DNS服务器108和Web服务器107。
又,在上述实施形态中,DNS服务器109不一定需要属于用户网络101,最好尽可能地接近用户网络,例如,也可以存在于向客户机106提供因特网服务的ISP内的网络中。
又,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分配给各主机的域名、FQDN、IPv4网络地址、IPv4地址、IPv6网络地址、IPv6地址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也可以是其它任意的域名、FQDN、IPv4网络地址、IPv4地址、IPv6网络地址、IPv6地址。请注意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包括单个装置的设备或由多个装置组成的系统。
而且,通过提供软件程序,该软件程序直接或间接地对系统或设备实现上述实施形态的功能,用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读出提供的程序码,然后执行该程序码,能够实现本发明。在这种情形中,只要系统或设备具有程序的功能,实现的模式不需要与程序有关。
因此,因为本发明的功能是用计算机完成的,所以装入计算机中的程序码本身也实现本发明。换句话说,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也涵盖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
在这种情形中,只要系统或设备具有程序的功能,可以用任何形式,例如,目标代码、由解释程序执行的程序、或供给操作系统的脚本数据,执行程序。能够用于提供程序的存储媒体的例子是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CD-RW、磁带、非易失型存储卡、ROM和DVD(DVD-ROM和DVD-R)。
关于提供程序的方法,能够用客户计算机的浏览器使客户计算机与因特网上的Web网站连接,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或者程序的可以自动安装的压缩文件下载到记录媒体如硬盘上。进一步,能够通过将构成程序的程序码分成多个文件并从不同的Web网站下载这些文件提供本发明的程序。换句话说,WWW(World WideWeb(万维网))服务器,它将用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功能的程序文件下载给多位用户,也被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涵盖。进一步,也可以对本发明程序进行加密并存储在存储媒体,例如CD-ROM中,将存储媒体分配给用户,允许满足某些要求的用户通过因特网从Web网站下载解密密钥信息,和允许这些用户用密钥信息对加密的程序进行解密,从而将程序安装在用户计算机中。
而且,除了通过用计算机执行读出程序实现按照实施形态的上述功能的情形外,在计算机上运行的操作程序等可以实施全部或一部分的实际处理,使得上述实施形态的功能能够由这种处理来实现。
而且,在将从存储媒体读出的程序写到插入在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板中或者与计算机连接的功能扩展单元中提供的存储器中后,安装在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中的CPU等实施全部或一部分的实际处理,使得上述实施形态的功能能够由这种处理来实现。
因为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能够形成本发明的许多显然广泛不同的实施形态,所以我们懂得本发明不限于它的特定的实施形态,除了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定义的以外。

Claims (6)

1.一种对地址询问的回答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从第一装置与地址的原始有效期限一起接收第二装置的地址;
进行与第二装置的连接试验;
作为对第二装置的地址的第一询问的回答,从第三装置返回包括第二装置的地址和地址的缩短的有效期限的第一消息,其中,该缩短的有效期限短于与第二装置的地址一起接收到的原始有效期限;以及
作为对第二装置的地址的第二询问的回答,返回与在上述试验步骤中的连接试验的结果相应的第二消息。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上述试验步骤中,利用与第二装置的地址对应的协议,进行与上述第二装置的连接试验。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上述接收步骤包括下列步骤:
存储第二装置的地址;以及
与第二装置的地址的原始有效期限相应,使所存储的第二装置的地址无效,
其中,在上述试验步骤中,对于原始有效期限内的第二装置的地址反复进行连接试验,在上述返回步骤中,返回与上述试验步骤中的最后连接试验的结果相应的第二消息。
4.一种回答装置,包括:
用于连接网络的连接单元;和
对于通过与上述连接单元连接的网络从第三装置接收的第二装置的地址的第一询问、生成第一回答消息的生成单元,
其中,上述生成单元生成包括第二装置的地址和地址的缩短的有效期限的第一回答消息,该缩短的有效期限短于在回答第一询问时从第一装置与地址一起接收到的原始有效期限,并且
上述生成单元按照从第一装置接收到的第二装置的地址进行与第二装置的连接试验,并且生成与连接试验的结果相应的第二回答消息。
5.权利要求4的装置,其中,上述生成单元利用与第二装置的地址对应的协议进行与上述第二装置的连接试验。
6.权利要求4的装置,其中,上述生成单元具有存储第二装置的地址的存储单元,与第二装置的地址的原始有效期限相应,使存储在上述存储单元中的第二装置的地址无效,并且对于原始有效期限内的第二装置的地址反复进行连接试验,并与最后的连接试验的结果相应地生成第二回答消息。
CNB2004100022488A 2003-01-21 2004-01-16 对地址询问的回答方法和回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412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12283/2003 2003-01-21
JP2003012283A JP3703457B2 (ja) 2003-01-21 2003-01-21 アドレス通知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0123A CN1520123A (zh) 2004-08-11
CN100484125C true CN100484125C (zh) 2009-04-29

Family

ID=32588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224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4125C (zh) 2003-01-21 2004-01-16 对地址询问的回答方法和回答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415536B2 (zh)
EP (1) EP1441487A3 (zh)
JP (1) JP3703457B2 (zh)
CN (1) CN10048412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28463B1 (en) * 2001-07-06 2005-08-09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Broadband content delivery via personal content tunnel
US8161184B2 (en) * 2004-06-25 2012-04-17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long-lived DNS queries
US8224964B1 (en) 2004-06-30 2012-07-17 Goog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accessing a document efficiently through multi-tier web caching
US8676922B1 (en) 2004-06-30 2014-03-18 Google Inc. Automatic proxy setting modification
US7437364B1 (en) * 2004-06-30 2008-10-14 Goog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accessing a document efficiently through multi-tier web caching
CN100440813C (zh) * 2004-09-28 2008-12-03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因特网协议第六版接入网的连接中断检测方法和设备
JP4033187B2 (ja) * 2004-10-08 2008-01-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設定管理プログラム,管理デバイスおよび設定管理システム
US20070168292A1 (en) * 2004-12-21 2007-07-19 Fabrice Jogand-Coulomb Memory system with versatile content control
JP4512192B2 (ja) * 2005-02-09 2010-07-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輻輳制御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の輻輳制御方法
US7436783B2 (en) * 2005-04-04 2008-10-14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 router that improperly responds to ARP requests
US8583827B2 (en) * 2005-05-26 2013-11-12 Citrix Systems, Inc. Dynamic data optimization in data network
JP4241681B2 (ja) 2005-07-05 2009-03-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0454849C (zh) * 2005-08-05 2009-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一代网络中的故障检测方法
US20070043667A1 (en) * 2005-09-08 2007-02-22 Bahman Qawami Method for secure storage and delivery of media content
KR100739807B1 (ko) * 2006-02-06 2007-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Dhcp를 이용한 핸드오버 정보 검색 및 획득 방법 및장치
US8804759B2 (en) * 2006-02-28 2014-08-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Network name resolution into network address
CN104734908B (zh) * 2006-03-02 2018-07-27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支持经由无线接入网络来接入目的网络
WO2007099414A1 (en) * 2006-03-02 2007-09-07 Nokia Corporation Supporting an access to a destination network via a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US8812651B1 (en) 2007-02-15 2014-08-19 Goog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lient cache awareness
US8935748B2 (en) * 2007-10-31 2015-01-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Secure DNS query
US7958261B2 (en) * 2008-02-14 2011-06-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Domain name cache control system generating series of varying nonce-bearing domain names based on a function of time
US7865618B2 (en) * 2008-02-22 2011-01-04 Micorsoft Corporation Defeating cache resistant domain name systems
JP5057077B2 (ja) * 2008-03-05 2012-10-24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ルータ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不正経路確認方法
KR101548959B1 (ko) * 2008-06-04 2015-09-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패킷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네트워크 주소 설정을 위한 장치 및방법
US20100041398A1 (en) * 2008-08-14 2010-02-18 Donna Michaels S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wireless subscriber services
US9367680B2 (en) 2008-10-21 2016-06-14 Lookou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pplication advisement
US9781148B2 (en) 2008-10-21 2017-10-03 Lookout,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haring risk responses between collections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s
US8108933B2 (en) 2008-10-21 2012-01-31 Lookou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ttack and malware prevention
US9043919B2 (en) 2008-10-21 2015-05-26 Lookout, Inc. Crawling multiple markets and correlating
US8347386B2 (en) 2008-10-21 2013-01-01 Lookou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rver-coupled malware prevention
US8984628B2 (en) 2008-10-21 2015-03-17 Lookou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verse mobile application identification
US9235704B2 (en) 2008-10-21 2016-01-12 Lookou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scanning API
US8087067B2 (en) 2008-10-21 2011-12-27 Lookout, Inc. Secure mobile platform system
US8533844B2 (en) 2008-10-21 2013-09-10 Lookou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ty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US8243740B1 (en) * 2008-11-21 2012-08-14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Using domain name server response and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to conserve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addresses
US9104618B2 (en) * 2008-12-18 2015-08-11 Sandisk Technologies Inc. Managing access to an address range in a storage device
US8467768B2 (en) 2009-02-17 2013-06-18 Lookou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securing or recovering a mobile device
US8538815B2 (en) 2009-02-17 2013-09-17 Lookou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device replacement
US9955352B2 (en) 2009-02-17 2018-04-24 Lookout,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dress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s that are lost or stolen but not yet reported as such
US8156249B2 (en) * 2009-02-20 2012-04-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Using server type to obtain network address
TW201039593A (en) * 2009-04-30 2010-11-01 Vivotek Inc DDNS system and auto-registering method
EP2465247B1 (en) * 2009-08-14 2019-08-14 Akama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correlating nameserver ipv6 and ipv4 addresses
JP5531517B2 (ja) * 2009-09-04 2014-06-25 ヤマハ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EP2517406B1 (en) * 2009-12-23 2015-06-17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xed mode of ipv6 and ipv4 dns of global server load balancing
US9098335B2 (en) 2009-12-23 2015-08-04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spillover limits in a multi-core system
US8825859B2 (en) 2009-12-23 2014-09-02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ixed mode of IPv6 and IPv4 DNS of global server load balancing
US9378245B2 (en) * 2010-10-18 2016-06-28 Nec Corporation Name database server, name resolution system, entry search method and entry search program
US8671221B2 (en) 2010-11-17 2014-03-11 Hola Networks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creasing speed of domain name system resolution within a computing device
EP2605145A4 (en) * 2010-11-17 2017-08-16 Hitachi, Ltd. Method for finding communication devices connected to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anagement device
JP5231513B2 (ja) * 2010-11-19 2013-07-10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リソースレコード制御システム、リソースレコード制御方法、アプリケーション判別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806030B2 (en) * 2010-12-06 2014-08-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Multichannel connections in file system sessions
US9929951B1 (en) * 2011-05-24 2018-03-2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Techniques for using mappings to manage network traffic
JP5777938B2 (ja) * 2011-05-26 2015-09-0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フォールバック検知装置、フォールバック検知方法及びフォールバック検知プログラム
US8738765B2 (en) * 2011-06-14 2014-05-27 Lookout, Inc. Mobile device DNS optimization
US20120324568A1 (en) * 2011-06-14 2012-12-20 Lookout, Inc., A California Corporation Mobile web protection
JP5644710B2 (ja) * 2011-07-26 2014-12-24 株式会社Pfu ノード検出装置、ノード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788881B2 (en) 2011-08-17 2014-07-22 Lookou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device push communications
US8705545B2 (en) * 2011-08-18 2014-04-22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N-way routing packets across an intermediate network
US9330188B1 (en) 2011-12-22 2016-05-0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hared browsing sessions
US8839087B1 (en) 2012-01-26 2014-09-1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Remote browsing and searching
US9336321B1 (en) 2012-01-26 2016-05-1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Remote browsing and searching
US9374244B1 (en) * 2012-02-27 2016-06-2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Remote browsing session management
US9589129B2 (en) 2012-06-05 2017-03-07 Lookout, Inc. Determining source of side-loaded software
US9407443B2 (en) 2012-06-05 2016-08-02 Lookout, Inc. Component analysis of software applications on computing devices
US8655307B1 (en) 2012-10-26 2014-02-18 Lookou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eloping, updating, and using user device behavioral context models to modify user, device, and application state, settings and behavior for enhanced user security
CN103051739A (zh) * 2012-12-11 2013-04-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终端及其配置ip地址方法
US9208215B2 (en) 2012-12-27 2015-12-08 Lookout, Inc. User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data gathered from a computing device
US9374369B2 (en) 2012-12-28 2016-06-21 Lookout, Inc.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login system for client-server networks
US8855599B2 (en) 2012-12-31 2014-10-07 Lookout,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xiliary communications with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9424409B2 (en) 2013-01-10 2016-08-23 Lookout,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tecting privacy and enhancing security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8990638B1 (en) 2013-03-15 2015-03-24 Digimarc Corporation Self-stabilizing network nodes in mobile discovery system
US9578137B1 (en) 2013-06-13 2017-02-2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enhancing script execution performance
US10152463B1 (en) 2013-06-13 2018-12-1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profiling page browsing interactions
US9642008B2 (en) 2013-10-25 2017-05-02 Lookou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nd assigning a policy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based on personal data
US10122747B2 (en) 2013-12-06 2018-11-06 Lookout, Inc. Response generation after distributed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multiple devices
US9753796B2 (en) 2013-12-06 2017-09-05 Lookout, Inc. Distributed monitoring, evaluation, and response for multiple devices
KR101520811B1 (ko) * 2014-07-11 2015-05-21 주식회사 엘지유플러스 Ims 망에서 호 세션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장치
AU2016258533B2 (en) 2015-05-01 2017-11-30 Lookout, Inc. Determining source of side-loaded software
US10735461B2 (en) * 2015-10-21 2020-08-04 Verisign, Inc. Method for minimizing the risk and exposure duration of improper or hijacked DNS records
WO2017147250A1 (en) * 2016-02-23 2017-08-31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ent server rendezvous in a dual stack protocol network
US10218697B2 (en) 2017-06-09 2019-02-26 Lookout, Inc. Use of device risk evaluation to manage access to services
US11785658B2 (en) * 2021-06-24 2023-10-10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internet reachability management with aid of indicator
US20230216825A1 (en) * 2021-12-31 2023-07-06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Gateway based ip address transla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9837A (en) * 1993-04-21 1995-10-17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System to facilitat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in a computer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65116B2 (en) * 2000-07-10 2007-01-16 Netli, Inc. Method for network discovery using name servers
AU2001232699A1 (en) 2000-11-09 2002-05-21 Cacheflow, Inc. Domain name system extensions to support reverse proxy operations and layer-7 redirection
JP2002261794A (ja) 2001-03-01 2002-09-13 Zion Ltd ホスト接続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US6959333B2 (en) * 2001-05-08 2005-10-2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Technique for content delivery over the internet
US20060020688A1 (en) * 2001-05-14 2006-01-26 At&T Corp. System having generalized client-server computing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9837A (en) * 1993-04-21 1995-10-17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System to facilitat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in a computer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41487A3 (en) 2005-12-14
JP2004228760A (ja) 2004-08-12
CN1520123A (zh) 2004-08-11
US7415536B2 (en) 2008-08-19
EP1441487A2 (en) 2004-07-28
US20040143579A1 (en) 2004-07-22
JP3703457B2 (ja) 2005-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4125C (zh) 对地址询问的回答方法和回答装置
CN102769529B (zh) Dnssec签名服务器
US5974443A (en) Combined internet and data access system
CA2448918C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a client-server network
US8832238B2 (en) Recording stateless IP addresses
JP4833995B2 (ja) モバイルオンラインゲームシステム、及びモバイルゲーム端末間の通信方法
CN101009576A (zh) 用于分布式即时消息传送的方法和系统
CN100553202C (zh) 用于动态设备地址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US20070083725A1 (en) Software agent-based architecture for data relocation
JPH10254807A (ja) 匿名的にサーバサイトを閲覧する方法
CN110995656B (zh)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578249B (zh) 使用本地连接转化的虚拟连接
CN101378396A (zh) 网络钓鱼通知服务
US9467416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ynamic domain name system (DDNS)
CN106464745A (zh) Dns的服务器、客户端及数据同步方法
US20050033833A1 (e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fo rmanaging device identifiers
CN1595890B (zh) 与预订通知服务的虚拟连接
US805574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ed management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by extending the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US731359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tial replication of directory information in a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JP2005173865A (ja) ネット機器の所有者特定方法
CN101226522A (zh) 支持用户之间进行交互的问答系统和方法
KR101485764B1 (ko) 오픈 api를 사용한 도메인 네임 관리 서비스 제공방법
JP2003330886A (ja) ネットワーク処理装置
US20100306316A1 (en) Method for provision of an address in a data network
JP3938145B2 (ja) 電子メール代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9

Termination date: 20130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