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9850B - 液体喷射装置及液体喷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装置及液体喷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9850B
CN102189850B CN201110059759.3A CN201110059759A CN102189850B CN 102189850 B CN102189850 B CN 102189850B CN 201110059759 A CN201110059759 A CN 201110059759A CN 102189850 B CN102189850 B CN 1021898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quid
map table
colour space
gray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597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89850A (zh
Inventor
宫本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89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98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898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98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32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 B41J2/2146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for line print hea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16Conversion to subtractive colour signals
    • H04N1/6022Generating a fourth subtractive colour signal, e.g. under colour removal, black masking
    • H04N1/6025Generating a fourth subtractive colour signal, e.g. under colour removal, black masking using look-up t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Color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液体喷射装置及液体喷射方法。液体喷射装置具备:第1头,其在规定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射液体的喷嘴;第1色变换表,其将来自第1头的液体所喷射的像素的第1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与液体的色对应的第2色空间的灰度值;第2头,其在规定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射液体的喷嘴,规定方向的位置与第1头至少部分重叠;以及第2色变换表,其将来自第2头的液体所喷射的像素的第1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第2色空间的灰度值;其中,根据第1色变换表和第2色变换表作成第3色变换表,对来自第1头和第2头的液体所喷射的重叠部分的像素,根据第3色变换表将第1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第2色空间的灰度值。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装置及液体喷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喷射装置及液体喷射方法。
背景技术
由液体喷射装置(例如打印机)形成图像的场合,必须将图像数据的色空间(RGB色空间)变换为与该液体喷射装置采用的各液体(例如墨液)对应的色空间(CMYK色空间等)。该色空间变换时使用色变换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410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具备多个头。采用多个头的场合,由于制造误差等,有产生各个头的液体的喷射特性不同的危险。因而,专利文献1中与各个头对应设置色变换表。
但是,即使这样在各个头中分别采用对应的色变换表,也存在容易在头和头的接合(joint)部分中产生色差的问题。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降低头的接合部分的色差。
达成上述目的的发明是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头,其在规定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射液体的喷嘴;第1色变换表,其将来自上述第1头的液体所喷射的像素的第1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与上述液体的色对应的第2色空间的灰度值;第2头,其在上述规定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射上述液体的喷嘴,上述规定方向的位置与上述第1头至少部分重叠;以及第2色变换表,其将来自上述第2头的液体所喷射的像素的上述第1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上述第2色空间的灰度值;其中,根据上述第1色变换表和上述第2色变换表作成第3色变换表,对来自上述第1头和上述第2头的液体所喷射的重叠部分的像素,根据上述第3色变换表将上述第1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上述第2色空间的灰度值。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可以通过本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印刷系统的方框图。
图2是打印机传送纸S的情形的立体图。
图3是头单元的底面的多个头的排列的说明图。
图4是简略说明用的头配置和点形成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5是打印机驱动程序的处理的说明图。
图6是色变换LUT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8是第2实施例中的头配置和点形成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9是第2实施例中的第1头的使用比率的说明图。
图10是第2实施例印刷的图像的概念图。
图11是第3实施例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
1打印机,20传送单元,23A上游侧传送辊,23B下游侧传送辊,24传输带,30头单元,50检测器群,60控制器,61接口部,62CPU,63存储器,64单元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本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至少可明白以下的事项。
可明白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头,其在规定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射液体的喷嘴;第1色变换表,其将来自上述第1头的液体所喷射的像素的第1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与上述液体的色对应的第2色空间的灰度值;第2头,其在上述规定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射上述液体的喷嘴,上述规定方向的位置与上述第1头至少部分重叠;以及第2色变换表,其将来自上述第2头的液体所喷射的像素的上述第1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上述第2色空间的灰度值;其中,根据上述第1色变换表和上述第2色变换表作成第3色变换表,对来自上述第1头和上述第2头的液体所喷射的重叠部分的像素,根据上述第3色变换表将上述第1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上述第2色空间的灰度值。
根据这样的液体喷射装置,可降低第1头和第2头的接合部分中的色差。
该液体喷射装置中,上述第3色变换表根据上述第1色变换表的变换量和上述第2色变换表的变换量的平均作成。
根据这样的液体喷射装置,可使色差不醒目。
该液体喷射装置中,上述第3色变换表通过根据来自上述第1头和上述第2头的液体的喷射比率对上述第1色变换表的变换量和上述第2色变换表的变换量进行加权而作成。
根据这样的液体喷射装置,可使色差更不醒目。
该液体喷射装置,优选的是,上述重叠部分中,从上述规定方向的一方侧向另一方侧,上述第1头的喷射比率逐渐变小,上述第2头的喷射比率逐渐变大。
根据这样的液体喷射装置,可使在接合部分,浓度不急剧变化。
该液体喷射装置,优选的是,在上述第1头的上述重叠部分的某喷嘴不喷射液体的场合,变更上述喷射比率,使得从比上述第1头的上述某喷嘴靠上述一方侧的喷嘴喷射液体,并且在作成上述第3色变换表时,根据变更的上述喷射比率,变更上述第1色变换表和上述第2色变换表的权重。
根据这样的液体喷射装置,可防止不排出喷嘴造成的画质的劣化。
另外,可明白一种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方法,上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第1头,其在规定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射液体的喷嘴;以及第2头,其在上述规定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射上述液体的喷嘴,上述规定方向的位置与上述第1头至少部分重叠;上述液体喷射方法具备以下步骤:根据第1色变换表将来自上述第1头的液体所喷射的像素的第1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与上述液体的色对应的第2色空间的灰度值的步骤;根据第2色变换表将来自上述第2头的液体所喷射的像素的上述第1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上述第2色空间的灰度值的步骤;根据上述第1色变换表和上述第2色变换表作成第3色变换表的步骤;以及根据上述第3色变换表将来自上述第1头和上述第2头的液体所喷射的重叠部分的像素的上述第1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上述第2色空间的灰度值的步骤。
以下的实施例中,举例说明喷墨打印机(以下,也称为打印机1)。
===第1实施例===
<印刷系统>
首先,参照附图说明印刷系统。
图1是本实施例的印刷系统的方框图。该印刷系统具备打印机1和计算机110。打印机1是在纸、布、薄膜等的介质印刷图像的装置。计算机110与打印机1电气连接,为了使打印机1印刷图像,将与印刷图像对应的印刷数据向打印机1输出。
在计算机110安装了打印机驱动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是用于实现在显示器等的显示装置(没有图示)显示用户接口的功能外,还实现将从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变换为印刷数据的功能的程序。该打印机驱动程序在软盘FD、CD-ROM等的记录介质(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记录。或,该打印机驱动程序也可经由因特网下载到计算机110。另外,该程序由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代码构成。
另外,「印刷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狭义指打印机1,广义指打印机1和计算机110的系统。
<打印机的构成>
以下,参照图1、图2说明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的构成。另外,图2是打印机1传送纸S的情形的立体图。
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具备传送单元20、头单元30、检测器群50及控制器60。从外部装置即计算机110接收印刷数据的打印机1通过控制器60控制各单元(传送单元20、头单元30),按照印刷数据在介质(例如纸)印刷图像。打印机1内的状况由检测器群50监视,检测器群50将检测结果向控制器60输出。控制器60根据从检测器群50输出的检测结果,控制各单元。
传送单元20用于在规定的方向(以下,称为传送方向)传送介质(例如,纸S等)。传送单元20具有上游侧辊22A及下游侧辊22B和传输带24。没有图示的传送马达旋转后,上游侧辊22A及下游侧辊22B旋转,传输带24旋转。供给的纸S通过传输带24向可印刷区域(与头单元30对向的区域)传送。传输带24通过传送纸S,将纸S相对于头单元30在传送方向移动。另外,传送中的纸S被静电吸附或真空吸附到传输带24。
头单元30用于向介质喷射墨液(液体的一种)。头单元30通过向传送中的纸S喷射墨液,在纸S形成点,在纸S上印刷图像。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是线性打印机,头单元30可一次形成纸宽量的点。另外,头单元30的详细将后述。
检测器群50包含旋转式编码器(没有图示)、纸检测传感器(没有图示)等。旋转式编码器可检测传送单元20进行的纸S的传送量。纸检测传感器检测给纸中的纸S的前端的位置。
控制器60是用于进行打印机的控制的控制单元。控制器60具有接口部61、CPU62、存储器63和单元控制电路64。接口部61在外部装置即计算机110和打印机1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CPU62是用于进行打印机全体的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63用于确保存储CPU62的程序的区域和操作区域等,具有RAM、EEPROM等的存储元件。CPU62按照存储器63存储的程序,经由单元控制电路64控制各单元。
<印刷处理>
这样的打印机1中,控制器60接收印刷数据后,控制器60首先通过传送单元20使给纸辊(没有图示)旋转,将要印刷的纸S送到传输带24上。纸S在传输带24上以一定速度不停地传送,通过头单元30的下面。在纸S通过头单元30的下面的期间,从头单元30的头的喷嘴断续地喷射墨液。即,点的形成处理和纸S的传送处理同时进行。结果,在纸S上沿传送方向及纸宽方向形成包括多个点的点列,印刷图像。最后,控制器60将印刷结束的纸S排出。
<头单元>
图3是头单元30的底面中的多个头的排列的说明图。如图所示,沿纸宽方向,多个头33交错状排列。虽然没有图示,在各头形成黑色墨液喷嘴列、青色墨液喷嘴列、品红色墨液喷嘴列及黄色墨液喷嘴列。各喷嘴列具备多个喷射墨液的喷嘴。各喷嘴列的多个喷嘴沿纸宽方向以一定的喷嘴间距排列。
图4是简略说明用的头配置和点形成的情形的说明图。这里为了简化说明,头单元30设为由2个头(第1头33A,第2头33B)构成。另外,为了简化说明,设为在各头仅仅设置一个喷嘴列(例如黄色墨液喷嘴列)。而且,为了简化说明,各头的喷嘴列设为各具备8个喷嘴。
对各头的喷嘴从图中的上方开始顺序附上编号。如图所示,第1头33A和第2头33B的纸宽方向的位置一部分重叠(重叠部分)。例如,第1头33A的喷嘴#7A与第2头33B的喷嘴#1B在纸宽方向的位置相同。另外,第1头33A的喷嘴#8A与第2头33B的喷嘴#2B在纸宽方向的位置相同。
另外,将头和纸相对移动的方向排列的点的列称为「栅格线」。为本实施例的线性打印机的场合,「栅格线」是指在纸的传送方向排列的点的列。另一方面,为由托架搭载的头印刷的串行打印机的场合,「栅格线」是指托架的移动方向排列的点的列,通过在与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列多个栅格线,构成印刷图像。另外,如图所示,处于第n位置的栅格线称为「第n栅格线」。
图4的场合,通过从各喷嘴对传送中的纸S断续地喷射墨滴,在纸上沿传送方向形成14个栅格线。例如,由第1头33A的喷嘴#1A在纸上形成第1栅格线。另外,由第2头33B的喷嘴#8B在纸上形成第14栅格线。另外,第7栅格线由第1头33A的喷嘴#7A和第2头33B的喷嘴#1B形成。另外,第8栅格线由第1头33A的喷嘴#8A和第2头33B的喷嘴#2B形成。
<打印机驱动程序进行的处理的概要>
如前述,上述的印刷处理从与打印机1连接的计算机110发送印刷数据开始。该印刷数据由打印机驱动程序的处理作成。以下,参照图5说明打印机驱动程序的处理。图5是打印机驱动程序的处理的说明图。
打印机驱动程序从应用程序接受图像数据,变换为打印机1可解释的形式的印刷数据,将印刷数据向打印机输出。在将来自应用程序的图像数据变换为印刷数据时,打印机驱动程序进行分辨率变换处理、色变换处理、半色调处理、栅格化处理、指令附加处理等。
分辨率变换处理是将从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文本数据、图像数据等)变换为在纸印刷时的分辨率(印刷分辨率)的处理。例如,指定印刷分辨率为720×720dpi的场合,将从应用程序接受的矢量形式的图像数据变换为720×720dpi的分辨率的位图形式的图像数据。另外,分辨率变换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是通过RGB色空间(与第1色空间相当)表示的多灰度(例如256灰度)的RGB数据。该灰度值根据RGB图像数据确定。
色变换处理是将RGB数据变换为CMYK色空间(与第2色空间相当)的数据的处理。另外,CMYK色空间的图像数据是与打印机具有的墨液的色对应的数据。换言之,打印机驱动程序根据RGB数据作成CMYK平面的图像数据。
该色变换处理根据RGB数据的灰度值和CMYK数据的灰度值的对应表进行。该表称为色变换查找表(LUT)。另外,色变换处理后的像素数据是通过CMYK色空间表示的256灰度的CMYK数据。
半色调处理是将高灰度数的数据变换为打印机可形成的灰度数的数据处理。通过该半色调处理,表示256灰度的数据变换为表示2灰度的1比特数据和表示4灰度的2比特数据。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中,逐个像素与1比特或2比特的像素数据对应,该像素数据成为表示各像素的点的形成状况(点的有无、点的大小)的数据。例如为2比特(4灰度)的场合,变换为如与点灰度值[00]对应的无点、与点灰度值[01]对应的小点的形成、与点灰度值[10]对应的中点的形成及与点灰度值[11]对应的大点的形成那样的4阶段。然后,对于各点的尺寸,在确定点作成率后,利用抖动法、γ补正、误差扩散法等,打印机1以使点分散形成的方式作成像素数据。
栅格化处理是将矩阵状排列的像素数据按照要向打印机1转送的数据顺序,逐个像素数据地重排。例如,根据各头的喷嘴的排列顺序,重排像素数据。
指令附加处理是在栅格化处理的数据附加与印刷方式对应的指令数据的处理。作为指令数据,例如有表示介质的传送速度的传送数据等。
经这些处理作成的印刷数据通过打印机驱动程序向打印机1发送。
另外,如图5所示,计算机110具备LUT存储部120和LUT作成部130。
LUT存储部120存储了从RGB色空间向CMYK色空间的色变换处理所采用的色变换LUT。本实施例中,头单元30的各头的色变换LUT和/或根据各头的色变换LUT由LUT作成部130作成的合成LUT(后述)在LUT存储部120存储。打印机驱动程序进行色变换处理时,LUT存储部120存储的色变换LUT被读出而利用。
LUT作成部130根据例如用各头印刷的测试图形的测色结果作成各头的色变换LUT。另外,本实施例的LUT作成部130如后述,合成各头的色变换LUT,作成头的重叠部分的色变换中采用的合成LUT。
<色变换LUT>
如前述,色变换处理中采用色变换LUT。色变换LUT是对多个格子点定义某色空间的数据和其他色空间的数据的对应关系的表。本实施例的色变换LUT是3维的色变换表,将图像数据的RGB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与打印机1使用的墨液对应的色空间(本实施例中CMYK色空间)的灰度值。
图6是色变换LUT的示意图。图的原点为黑(K),成为由R轴、G轴、B轴形成的色空间。该色空间中的各点可由坐标(R,G,B)表示。另外,R、G、B分别是256灰度(0~255),坐标(255,255,255)为白(W)。
另外,本实施例中,该3维的色空间中,设置格子点,以将各轴3份分割。即,对各轴设置4个格子点。然后,与该3维的色空间的各格子点的坐标(R,G,B)对应,分别确定CMYK色空间的各色的灰度值。例如,图中格子点P的坐标(R,G,B)是(255,85,85),CMYK色空间的规定的灰度值(C,M,Y,K)对应于该格子点P。
通过采用这样的色变换LUT,可将RGB色空间的各灰度值变换为与打印机1使用的墨液对应的CMYK色空间的灰度值。另外,在图像数据的值不位于格子点的场合,通过根据周围的格子点中的RGB色空间和CMYK色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立体内插,可算出对应的CMYK色空间的灰度值。
但是,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多个头。在这样采用多个头的场合,由于制造误差等,存在各个头的墨液的喷射特性不同的危险。因而,本实施例中,对于使用的各个头,分别设置了对应的色变换LUT。
但是,即使这样在各个头设置色变换表,若如图4那样,存在由多个头形成栅格线的部分(重叠部分),则有在该部分中产生色差的危险。
因而,本实施例中,根据各头的色变换LUT,作成合成LUT(与第3色变换表相当)。然后,对于头和头的接合(重叠部分)的像素数据(例如图4的场合,为第7栅格线和第8栅格线的像素数据),通过合成LUT,从RGB色空间的灰度值色变换为CMYK色空间的灰度值。
<色变换LUT的合成>
参照图4~图7说明本实施例的色变换LUT的合成。另外,图7是本实施例的概要的说明图。图7的右侧的图是头的灰度特性的示图,横轴表示输入灰度值,纵轴表示输出灰度值。本实施例中,在第1头33A对应设置第1色变换LUT1(以下,也简称LUT1),在第2头33B对应设置第2色变换LUT2(以下,也简称LUT2)。这些LUT1、LUT2在LUT存储部120存储。
如图4,在第1头33A和第2头33B存在重叠部分的场合,LUT作成部130读出在LUT存储部120存储的LUT1及LUT2。然后,LUT作成部130通过将基于LUT1的变换量和基于LUT2的变换量平均,作成合成LUT。
例如,各色变换LUT(图6参照)中的某格子点(R,G,B)的色变换处理后的值(C,M,Y,K)在LUT1中设为(100,128,0,10),在LUT2中设为(110,130,6,16)。LUT作成部130求出LUT1和LUT2的变换后的各值的平均值。例如青色(C)的场合,(100+110)/2=105。M、Y、K的场合也同样算出平均值。根据该算出结果,将该格子点(R,G,B)的变换后的值设为(105,129,3,13)。其他格子点中也同样,通过LUT1和LUT2的平均,算出变换后的CMYK的值。
这样,LUT作成部130算出全部格子点中LUT1和LUT2的平均,作成使RGB色空间的灰度值和CMYK色空间的灰度值对应的LUT(合成LUT)。作成的合成LUT在LUT存储部120存储。
然后,打印机驱动程序进行色变换处理时,对于仅仅由第1头33A形成点的部分(图4的第1栅格线~第6栅格线)的像素,通过LUT1,从RGB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CMYK色空间的灰度值。另外,对于仅仅由第2头33B形成点的部分(图4的第9栅格线~第14栅格线)的像素,通过LUT2,从RGB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CMYK色空间的灰度值。另外,对于由第1头33A和第2头33B形成点的重叠部分(第7栅格线、第8栅格线)的像素,通过合成LUT,从RGB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CMYK色空间的灰度值。
如果,该重叠部分中,用与各头分别对应的LUT(相对于相同输入值,输出值不同的LUT)进行色变换处理,则如图7的重叠部分的图的虚线所示,由第1头33A形成点的像素和由第2头33B形成点的像素的浓度的差变大,有产生色差的危险。
本实施例中,作成将与第1头33A对应的LUT1和与第2头33B对应的LUT2平均的合成LUT,在第1头33A和第2头33B的重叠部分中,通过合成LUT进行色变换。从而,如图7的重叠部分的图的实线所示,可使由各头形成的图像的浓度的差不醒目,降低头的接合部分(重叠部分)的色差。
===第2实施例===
第1实施例中通过对与各头对应的LUT(LUT1及LUT2)进行平均来作成合成LUT。第2实施例中,根据各栅格线的第1头33A和第2头33B的使用比率,通过对LUT1和LUT2进行加权来作成合成LUT。
图8是第2实施例中的头配置和点形成的情形的说明图。第2实施例中,重叠部分的喷嘴数为4个。另外,以外的构成与第1实施例同样,故省略说明。在第2实施例中,对传送中的纸S,从各喷嘴断续地喷射墨滴,在纸上沿传送方向形成12个栅格线。另外,在第2实施例中第5栅格线~第8栅格线为重叠部分,该重叠部分的像素,通过第1头33A的喷嘴和第2头33B的喷嘴形成点。
图9是第2实施例中的头的使用比率的说明图。图的纵轴表示栅格线。另外,图的横轴表示第1头33A及第2头33B的使用率。例如第1栅格线~第4栅格线是第1头33A的使用比率为100%。因此,第1栅格线~第4栅格线仅仅由第1头33A形成的点构成。另外,第5栅格线中第1头33A的使用比率为80%,第2头33B的使用比率为20%。
即,对于第5栅格线的各像素,由第1头33A形成点的概率为80%,由第2头33B形成点的概率为20%。
另外,第1头33A的使用比率在第6栅格线中为60%,第7栅格线中为40%,第8栅格线中为20%,第9栅格线~第12栅格线中为0%。
在第2实施例中,在作成重叠部分的合成LUT时,根据该栅格线形成时的第1头33A的使用率对基于LUT1的变换量加权,并且,根据该栅格线形成时的第2头33B的使用率对基于LUT2的变换量加权。这样,按各喷嘴位置(栅格线)作成合成LUT。
例如,第5栅格线中第1头33A的使用率为80%,第2头33B的使用率为20%。因此,LUT作成部130作成将基于LUT1的变换量以80%加权且将基于LUT2的变换量以20%加权的合成LUT。
同样,对于第6栅格线,作成将基于LUT1的变换量以60%加权且基于LUT2的变换量以40%加权的合成LUT。另外,对于第7栅格线,作成将基于LUT1的变换量以40%加权且基于LUT2的变换量以60%加权的合成LUT,对于第8栅格线,作成将基于LUT1的变换量以20%加权且基于LUT2的变换量以80%加权的合成LUT。
然后,在重叠部分的色变换处理中,通过对各栅格线作成的合成LUT,进行从RGB色空间的灰度值到CMYK色空间的灰度值的色变换。
图10是第2实施例印刷的图像的概念图。图的横轴表示栅格线,纵轴表示浓度。另外,如图所示重叠部分中,虚线表示采用由LUT1和LUT2的平均作成的合成LUT进行印刷的情况,实线表示采用由与上述各头的使用率对应的权重作成的合成LUT进行印刷的情况。
如图所示,虚线中,在重叠部分的边界部分,浓度产生台阶(浓度急剧变化),而实线(本实施例)中,浓度的变化缓慢。
这样,在作成合成LUT时,通过根据各头的使用率,向对应的LUT进行加权,可以使重叠部分中的浓度的变化缓慢,因此可使色差更不醒目。
===第3实施例===
各头中,例如由于堵塞等,有产生不喷射墨液的喷嘴(以下,也称为不喷射喷嘴)的情况。如果在重叠部分的喷嘴中发生不喷射喷嘴,则如第2实施例那样,即使通过对与各头对应的LUT加权的合成LUT进行色变换,也存在色差醒目的危险。
因而,第3实施例中,在重叠部分存在不喷射喷嘴的场合,变更LUT的合成的处理。
图11是第3实施例的说明图。另外,图11中左侧的图表示第1头33A和第2头33B的位置关系,右侧的图表示各头的使用比率。另外,左侧的图所示各头的喷嘴中黑色的喷嘴表示不喷射喷嘴。图中第1头33A的喷嘴#17A成为不喷射喷嘴。另外,右侧的图中虚线表示第3实施例的适用前的使用比率,实线表示第3实施例的适用后的使用比率。
如图11所示,第3实施例中,各头的喷嘴数为20个。另外,第1头33A的喷嘴#13A~#20A和第2头33B的喷嘴#1B~#8B的纸宽方向的位置成为相同(重叠部分)。即,第3实施例中重叠部分的喷嘴数为8个。另外,除此以外的构成与前述的实施例同样,因此说明省略。第3实施例中,通过从各喷嘴对传送中的纸S断续地喷射墨滴,在纸上沿传送方向形成32个栅格线。例如,由第1头33A的喷嘴#1A在纸上形成第1栅格线。另外,第2头33B的喷嘴#20B在纸上形成第32栅格线。另外,重叠部分的栅格线由第1头33A的喷嘴和第2头33B的喷嘴形成。
图11的虚线中第1头33A的喷嘴#17的使用率为约40%(第2头33B的使用率为约60%)。因此,该第1头33A的喷嘴#17为不喷射喷嘴时,第17栅格线仅仅由第2头33B形成的约一半的点形成。该场合,即使作成根据各头的使用比率进行了加权的合成LUT,也有发生色差、条纹的危险。
因而本实施例中,在重叠部分中一方的头存在不喷射喷嘴的场合,以不包含不喷射喷嘴的方式变更使用比率,并且,变更根据变更的使用比率作成合成LUT时的权重。
例如,如图11所示,在第1头33A的喷嘴#17A成为不喷射喷嘴的场合,以使用重叠部分中的与不喷射喷嘴相比编号小的一侧的喷嘴(喷嘴#13A~喷嘴#16A)的方式,变更第1头33A的使用比率(图中的实线)。换言之,第1头33A中,不使用与喷嘴#17A(不喷射喷嘴)相比编号大的一侧的喷嘴。另外,该场合,重叠部分的第1头33A的使用比率与变更前比急剧变低,因此,如图的实线所示,第2头33B的使用率随着喷嘴编号变大而急剧变高。对与不喷射喷嘴(喷嘴#17A)在纸宽方向的位置相同的第2头33B的喷嘴#5B,使用率设为100%。
以下,与前述的实施例同样,通过根据变更的各头的使用比率对LUT1和LUT2加权,按每个栅格线作成合成LUT。
从而,例如,在与第1头33A的喷嘴#17(不喷射喷嘴)对应的第17栅格线中,第2头33B的喷嘴#5B被100%使用,并且,在色变换时仅仅采用与第2头33B对应的LUT2。因而,不喷射喷嘴不会对画质造成影响。
这样,在重叠部分具有不喷射喷嘴的场合,通过变更使用比率并随之变更合成LUT的权重,可防止由不喷射喷嘴形成点而造成的画质的劣化,可使重叠部分中色差、条纹不醒目。
===其他实施例===
虽然说明了作为一实施例的打印机等,但是上述的实施例用于使本发明容易理解,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的范围可进行变更、改良,并且,本发明也包含其等同物。特别地,以下的实施例也是本发明所包含的。
<液体喷射装置>
前述的实施例中,说明了喷墨打印机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例。但是,液体喷射装置不限于喷墨打印机,也可以具体化为将墨液以外的其他流体(液体、分散了功能材料的粒子的液状体、凝胶的流状体)喷射或者发射的液体喷射装置。例如,在滤色镜制造装置、染色装置、微细加工装置、半导体制造装置、表面加工装置、三维造型机、气体气化装置、有机EL制造装置(尤其高分子EL制造装置)、显示器制造装置、成膜装置、DNA芯片制造装置等的应用喷墨技术的各种装置也可以适用与上述的实施例同样的技术。另外,这些方法、制造方法也是应用范围的范畴。
另外,前述实施例的打印机是线性打印机,但是,也可以是交替反复进行使介质在传送方向传送的传送处理和使托架在与传送方向交叉的移动方向移动并从头的喷嘴喷射墨滴的点形成处理而在纸印刷由点构成的图像的打印机(所谓串行打印机)。
<墨液>
前述的实施例是打印机的实施例,因此从喷嘴喷射墨液,但是该墨液可以是水性,也可以是油性。另外,喷嘴喷射的液体不限于墨液。例如,也可以从喷嘴喷射包含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尤其是高分子材料)、磁性材料、导电性材料、配线材料、成膜材料、电子墨液、加工液、遗传因子溶液等的液体(也包含水)。
<墨液的喷射方式>
作为从打印机1具有的头的喷嘴喷射墨液的墨液喷射方式,可以是通过压电元件的驱动使墨液室膨胀、收缩的压电方式,也可以是采用发热元件,通过在喷嘴内发生气泡并由该气泡喷射墨液的热方式。
<打印机驱动程序>
图5的打印机驱动程序的处理也可以在打印机侧进行。该场合,由打印机和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的PC构成印刷装置。
<头的使用比率>
第2实施例及第3实施例中,使重叠部分中第1头33A的使用比率直线地变化,但是不限于此。例如,相邻喷嘴也可以设为使用比率相同。但是,若如本实施例那样使使用比率直线地变化,则可以使色差更不醒目。

Claims (5)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头,其在规定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射液体的喷嘴;
第1色变换表,其将来自上述第1头的液体所喷射的像素的第1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与上述液体的色对应的第2色空间的灰度值;
第2头,其在上述规定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射上述液体的喷嘴,上述规定方向的上述第2头的位置与上述第1头至少部分重叠;以及
第2色变换表,其将来自上述第2头的液体所喷射的像素的上述第1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上述第2色空间的灰度值;
其中,根据上述第1色变换表的变换量和上述第2色变换表的变换量的平均作成第3色变换表,对来自上述第1头和上述第2头的液体所喷射的重叠部分的像素,根据上述第3色变换表,将来自上述第1头和上述第2头的液体所喷射的重叠部分的像素的上述第1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上述第2色空间的灰度值。
2.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头,其在规定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射液体的喷嘴;
第1色变换表,其将来自上述第1头的液体所喷射的像素的第1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与上述液体的色对应的第2色空间的灰度值;
第2头,其在上述规定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射上述液体的喷嘴,上述规定方向的上述第2头的位置与上述第1头至少部分重叠;以及
第2色变换表,其将来自上述第2头的液体所喷射的像素的上述第1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上述第2色空间的灰度值;
其中,通过根据来自上述第1头和上述第2头的液体的喷射比率对上述第1色变换表的变换量和上述第2色变换表的变换量进行加权而作成第3色变换表,对来自上述第1头和上述第2头的液体所喷射的重叠部分的像素,根据上述第3色变换表,将来自上述第1头和上述第2头的液体所喷射的重叠部分的像素的上述第1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上述第2色空间的灰度值。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重叠部分中,从上述规定方向的一方侧向另一方侧,上述第1头的喷射比率逐渐变小,上述第2头的喷射比率逐渐变大。
4.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头的上述重叠部分的某喷嘴不喷射液体的场合,变更上述喷射比率,使得从比上述第1头的上述某喷嘴靠上述一方侧的喷嘴喷射液体,并且在作成上述第3色变换表时,根据变更的上述喷射比率,变更上述第1色变换表和上述第2色变换表的权重。
5.一种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第1头,其在规定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射液体的喷嘴;以及第2头,其在上述规定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射上述液体的喷嘴,上述规定方向的上述第2头的位置与上述第1头至少部分重叠;
上述液体喷射方法具备以下步骤:
根据第1色变换表将来自上述第1头的液体所喷射的像素的第1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与上述液体的色对应的第2色空间的灰度值的步骤;
根据第2色变换表将来自上述第2头的液体所喷射的像素的上述第1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上述第2色空间的灰度值的步骤;
根据上述第1色变换表的变换量和上述第2色变换表的变换量的平均、或者通过根据来自上述第1头和上述第2头的液体的喷射比率对上述第1色变换表的变换量和上述第2色变换表的变换量进行加权而作成第3色变换表的步骤;以及
根据上述第3色变换表将来自上述第1头和上述第2头的液体所喷射的重叠部分的像素的上述第1色空间的灰度值变换为上述第2色空间的灰度值的步骤。
CN201110059759.3A 2010-03-11 2011-03-11 液体喷射装置及液体喷射方法 Active CN1021898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54977A JP2011189512A (ja) 2010-03-11 2010-03-11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方法
JP054977/2010 2010-03-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9850A CN102189850A (zh) 2011-09-21
CN102189850B true CN102189850B (zh) 2015-07-15

Family

ID=44559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59759.3A Active CN102189850B (zh) 2010-03-11 2011-03-11 液体喷射装置及液体喷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30473B2 (zh)
JP (1) JP2011189512A (zh)
CN (1) CN1021898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24350B2 (ja) * 2010-12-13 2015-05-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GB2534186A (en) 2015-01-15 2016-07-20 Landa Corp Ltd Printing system and method
JP6208052B2 (ja) * 2014-03-10 2017-10-04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JP6214049B2 (ja) * 2014-08-26 2017-10-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642168B2 (ja) 2016-03-23 2020-02-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制御装置、液体吐出制御方法、液体吐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8118382A (ja) 2017-01-23 2018-08-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JP6826927B2 (ja) 2017-03-24 2021-02-10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7022326B2 (ja) 2018-03-16 2022-02-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色変換テーブル作成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印刷システム
JP7227556B2 (ja) * 2018-11-20 2023-02-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5374600A (en) * 2000-06-30 2002-01-14 Silverbrook Res Pty Ltd Printing with a multi-segment printhead
JP3823858B2 (ja) * 2002-03-20 2006-09-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補正テーブルを用いたカラー画像データの補正方法
JP4123825B2 (ja) 2002-05-24 2008-07-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JP4804043B2 (ja) * 2005-06-03 2011-10-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制御形態の設定方法
JP5032752B2 (ja) * 2005-06-03 2012-09-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254798B2 (ja) * 2006-04-13 2009-04-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インク吐出方法の決定方法
JP4427065B2 (ja) * 2007-02-15 2010-03-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9850A (zh) 2011-09-21
US20110221816A1 (en) 2011-09-15
US8430473B2 (en) 2013-04-30
JP2011189512A (ja) 2011-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9850B (zh) 液体喷射装置及液体喷射方法
CN102248790B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喷出检查方法
CN102431287B (zh) 喷墨打印装置和喷墨打印方法
CN102248786A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喷出检查方法
CN101985254B (zh)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喷射方法
CN102642399A (zh) 流体喷射装置及流体喷射方法
CN105246696B (zh) 喷墨打印及保持喷嘴水合作用的方法
CN102666105A (zh) 打印数据生成装置、打印数据生成方法以及打印数据生成程序
JP5151445B2 (ja) 液体吐出方法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US9296230B2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US7147301B2 (en) Ink jet printer that prints using chromatic inks of multiple types
US8845063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JP713481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記録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255594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方法
US7699426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CN101985255B (zh)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喷射方法
CN102248815B (zh) 流体喷射装置的调整值的检测方法、流体喷射装置
JP201000079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169189B2 (ja) 液体吐出方法、液体吐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6302505B1 (en) Printing system that utilizes continuous and non-continuous firing frequencies
US7618113B2 (en)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and liquid discharge method
JP717134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記録システム、記録装置、記録画像の検知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137252A (ja) 液体吐出方法、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CN102009526A (zh) 液体喷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05041010A (ja) 駆動波形テーブル作成装置、駆動波形テーブル作成方法、駆動波形テーブル作成プログラム、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