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1237B - 一种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1237B
CN102181237B CN 201110088108 CN201110088108A CN102181237B CN 102181237 B CN102181237 B CN 102181237B CN 201110088108 CN201110088108 CN 201110088108 CN 201110088108 A CN201110088108 A CN 201110088108A CN 102181237 B CN102181237 B CN 1021812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film
mobile phone
sensitive
adhesive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8810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81237A (zh
Inventor
许显成
朱东海
刘红乐
马莎莎
张世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ongc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ongc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ongc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ongc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08810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812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81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1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81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12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烯基单体、活性单体、改性剂BX50、过氧化苯甲酰、纳米氧化锌、与甲苯混合反应后加入乙酸乙酯,制得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再将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均匀地涂在薄膜上,通过烘焙去除溶剂,然后与聚酯离型膜复合,收卷、再根据使用需要分切成不同的尺寸,即制得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采用本发明,制得的胶带耐高、低温冲击性能好,剥离强度高,高温不变色,长期使用无腐蚀性气体放出,主要用于手机按键锅仔片的粘贴固定,也可用于其它电子电器行业进行各种零部件的粘贴、固定、背光。

Description

一种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特别适用于手机薄膜按键及其它电子电器产品的薄膜开关的制造。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电器制造技术的发展,国外各类压敏胶带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的结构材料及功能保护材料,如薄膜开关的薄膜按键、微波炉门贴、电脑键盘防水材料等。而薄膜开关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新型电子元器件,它集光、机、电、结构支承材料为一体,已成为航空航天、军事装备、通信、计算机、汽车、工业自动化控制装备、家用电器等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元部件。
生产制造金属薄膜开关的关键材料——薄膜按键 (金属弹片导电膜)是一块包含金属弹片(锅仔片)的聚酯薄膜薄片、用在印制电路板(PCB)或柔性电路板(FPC)等线路板上作为开关使用,对薄膜开关的可靠性起到重要的作用。可广泛应用于手机、网络电话、各类遥控器、MP3/MP4播放器、收音机、数码相机、学习机、游戏控制键盘、微波炉、汽车仪表板、望远镜、玩具等。与传统的硅胶按键相比,导电膜具有更好的手感、更长的寿命,是薄膜开关发展的重要方向。
现有技术中,压敏胶带的种类繁多,针对不同的用途,其产品的性能各异。经查,至今手机薄膜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尚未见报道。现在市面上的普通压敏胶带剥离强度较低(一般在1200g/25mm以下),有一些通过加入增粘树脂(如松香酯)来提高剥离强度,这样的压敏胶带在高温下容易变黄,长期使用还会缓慢释放一些有害气体,难以全面满足金属薄膜开关将按键、面板、标记、符号显示及衬板密封在一起,使其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好(防水、防尘、防油、防有害气体侵蚀)、使用寿命长(可击打200万次以上)、抗震、耐摔、性能稳定可靠、重量轻、体积小、面板可洗涤、字符不受损伤、色彩丰富、外形美观大方等综合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制备方法。采用本方法制备的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剥离强度≥1500g/25mm,85℃保持力>4h,在180℃、4小时条件下,胶带不变黄;特别适用于手机薄膜按键及其它电子电器产品的薄膜开关的制造。
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聚丙烯酸酯压敏胶:
配料:按乙酸乙酯30~55重量份、烯基单体20~35重量份、活性单体2.5~5重量份、改性剂BX50为15~30重量份、过氧化苯甲酰 0.01~0.15重量份、纳米氧化锌0.1~3重量份、甲苯3~5重量份的组成和重量比取各组分;
反应:在室温下,将所述烯基单体、活性单体、改性剂BX50、过氧化苯甲酰、纳米氧化锌、与甲苯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在反应釜中加入10~15份的混合液,加热,在80~95℃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开始滴加剩余的混合液,控制滴加时的反应温度在80~95℃,2~5h滴加完;滴加完后在75~85℃保温2~5h,再降温到50℃以下后、加入所述乙酸乙酯,搅拌均匀,即制得聚丙烯酸酯压敏胶;
所述的烯基单体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醋酸乙烯、苯乙烯等含烯基单体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活性单体是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酰胺等官能单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改性剂BX50为现有市售产品,生产企业有:成都茵美特涂料有限公司、成都万盛化工漆业有限公司、四川康斯佳化工涂料有限公司等。
b、制备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
将步骤a制得的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均匀地涂布在厚度为0.025~0.100mm、宽度为500~5000mm的薄膜上,涂胶厚度为15~50μm,然后以10~30m/min的速度通过70~110℃的烘道进行烘焙(以除去溶剂),烘道长度15~25m;然后再将涂有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薄膜与厚度为0.025~0.05mm、宽度为500~5000mm的聚酯离型膜在压辊的压力为0.4MPa、温度为室温下进行复合,即制得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将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收卷,再将收成卷的成品进行分切,即得到市场所需规格尺寸的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产品;
所述薄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聚碳酸酯(PC)薄膜、聚乙烯(PE)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镀铝膜、聚乙烯镀铝膜中的任一种;
所述聚酯离型膜为单面涂硅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b中所述组分薄膜、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与聚酯离型膜用量的重量比较好的为:薄膜35~57重量份、聚丙烯酸酯压敏胶20~30重量份、聚酯离型膜14~40重量份。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a中所述纳米氧化锌的粒径较好的为小于等于40nm。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b中所述薄膜的颜色可以为无色透明、白色、黑色或其它颜色,宽度为500mm~5000mm,厚度为0.025mm、0.05mm、或0.075mm或其它市场需要厚度中的一种,为现有市售产品,生产企业有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厦门长天企业有限公司等。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b中所述聚酯离型膜的颜色可以为无色透明、白色、黑色或其它颜色,宽度为500mm~5000mm,厚度为0.025mm、0.05mm、或0.075mm或其它市场需要厚度中的一种,为现有市售产品,生产企业有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厦门长天企业有限公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特点和有益效果:
(1)由于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性能是由单体的性能决定的,单一丙烯酸酯的均聚物只能满足某项性能的要求,采用多种单体进行共聚,各种单体优势互补,才能满足多种性能的综合需要;现有技术中的聚丙烯酸酯采用70~80℃低温溶剂回流的聚合方法,丙烯酸酯在低温下活性较低,由于各种丙烯酸酯单体的竞聚率不同,分子结构中可能形成一些自聚链段,所得产品剥离强度低(1200g/25mm以下),要提高剥离强度,需要加入增粘树脂(如松香改性树脂等),由此导致产品低温抗蠕变能力降低,耐老化能力差,在高温下变色等不良,用之生产的按键产品,只能耐受150万次的打键试验;本发明采用4种以上单体在80~95℃的高温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有利于各种丙烯酸酯单体的共聚,在共聚体的分子结构中,各种基团(如羧基、羟基)分布均匀,不易产生凝胶,综合性能优良;同时,本发明还在体系中引入无机纳米化合物(纳米氧化锌),通过纳米粒子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涂膜的阻透性、热稳定性、抗氧性、拉伸性和抗低温性等性能;
(2)采用本发明制得的手机按键用薄膜压敏结构胶带产品,在薄膜按键中起固定锅仔片空间位置、密封(防水、防尘、防油、防有害气体侵蚀)、支撑、背光等重要作用,是薄膜按键的关键结构材料;该压敏结构胶带采用特制的压敏胶,解决了现有的高强度压敏胶带高温下容易变黄、耐老化性、抗蠕变性能差,缓慢释放有害气体等问题;采用本发明制得的手机按键用薄膜压敏结构胶带产品不用添加增粘树脂,剥离强度可达到1500g/25mm以上,产品在180℃×4h不变色,在-20℃仍具有优良的粘弹性能,可耐200万次以上的打键,长期使用不腐蚀电子元器件镀银层、不溢胶,且易于模切加工,耐老化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长期使用无腐蚀性气体放出,性能优良;
(3)本发明产品制备工艺简单,本发明制得的手机按键用薄膜压敏结构胶带产品质量好,剥离强度高,高温下不变色,在-20℃下仍能保持很好的粘弹性能,特别适用于手机、网络电话、各类遥控器、MP3/MP4播放器、收音机、数码相机、学习机、游戏控制键盘、微波炉、汽车仪表板、望远镜、玩具等电子电器产品的按键式薄膜开关的制造,实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将丙烯酸丁酯2.5g、丙烯酸异辛酯20g、丙烯酸1.2g、丙烯酸羟乙酯1.3g、改性剂BX50为18g、过氧化苯甲酰0.08g、纳米氧化锌0.5g、甲苯5g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混合液。在反应器中加入10g反应混合液,开始加热,在80~95℃引发聚合反应,开始滴加剩余反应混合液,控制反应温度在80~95℃,2~5h滴加完。滴加完后在75~85℃保温2~5h,降温到50℃以下,加入乙酸乙酯50g,搅拌均匀即得到丙烯酸酯压敏胶。
将以上所得的压敏胶均匀地涂布在0.038mm白色聚酯薄膜上,涂胶厚度为18μm,然后以10~30m/min的速度通过70~110℃的烘道烘焙除去溶剂,再与0.025mm厚的PET离型膜复合,收卷,分切成需要的宽度,即得到本发明的产品。
所得产品180℃×4h不变黄,剥离强度为1520g/25mm,85℃保持力>4h,可耐受200万次的打键试验。
实施例2:
将丙烯酸丁酯4g、丙烯酸异辛酯29.5g、丙烯酸1.85g、丙烯酸羟乙酯1.9g、改性剂BX50为27g、过氧化苯甲酰0.1g、甲苯3g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混合液。在反应器中加入10g反应混合液,开始加热,在80~95℃引发聚合反应,开始滴加剩余反应混合液,控制反应温度在80~95℃,2~5h滴加完。滴加完后在75~85℃保温2~5h,降温到50℃以下,加入乙酸乙酯30g,搅拌均匀即得到丙烯酸酯压敏胶。
将以上所得的压敏胶均匀地涂布在0.050mm透明聚酯薄膜上,涂胶厚度为25μm,然后以10~30m/min的速度通过70~110℃的烘道烘焙除去溶剂,再与0.025mm厚的PET离型膜复合,收卷,分切成需要的宽度,即得到本发明的产品。
所得产品180℃×4h不变黄,剥离强度为1800g/25mm,85℃保持力>4h,可耐受200万次的打键试验。
实施例3:
将丙烯酸丁酯2.5g、丙烯酸异辛酯20g、丙烯酸1.2g、丙烯酸羟乙酯1.3g、改性剂BX50为18g、过氧化苯甲酰0.08g、纳米氧化锌0.5g、甲苯5g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混合液。在反应器中加入10g反应混合液,开始加热,在80~95℃引发聚合反应,开始滴加剩余反应混合液,控制反应温度在80~95℃,2~5h滴加完。滴加完后在75~85℃保温2~5h,降温到50℃以下,加入乙酸乙酯50g,搅拌均匀即得到丙烯酸酯压敏胶。
将以上所得的压敏胶均匀地涂布在0.025mm黑色聚酯薄膜上,涂胶厚度为15μm,然后以10~30m/min的速度通过70~110℃的烘道烘焙除去溶剂,再与0.025mm厚的PET离型膜复合,收卷,分切成需要的宽度,即得到本发明的产品。
所得产品180℃×4h不变黄,剥离强度为1550g/25mm,85℃保持力>4h,可耐受200万次的打键试验。
实施例4:
将丙烯酸丁酯2.5g、丙烯酸异辛酯20g、丙烯酸1.2g、丙烯酸羟乙酯1.3g、改性剂BX50为18g、过氧化苯甲酰0.08g、纳米氧化锌0.5g、甲苯5g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混合液。在反应器中加入10g反应混合液,开始加热,在80~95℃引发聚合反应,开始滴加剩余反应混合液,控制反应温度在80~95℃,2~5h滴加完。滴加完后在75~85℃保温2~5h,降温到50℃以下,加入乙酸乙酯50g,搅拌均匀即得到丙烯酸酯压敏胶。
将以上所得的压敏胶均匀地涂布在0.050mm白色聚酯薄膜上,涂胶厚度为25μm,然后以10~30m/min的速度通过70~110℃的烘道烘焙除去溶剂,再与0.025mm厚的PET离型膜复合,收卷,分切成需要的宽度,即得到本发明的产品。
所得产品180℃×4h不变黄,剥离强度为1560g/25mm,85℃保持力>4h,可耐受200万次的打键试验。
实施例5:
将丙烯酸丁酯2.5g、丙烯酸异辛酯20g、丙烯酸1.2g、丙烯酸羟乙酯1.3g、改性剂BX50为18g、过氧化苯甲酰0.08g、纳米氧化锌0.5g、甲苯5g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混合液。在反应器中加入10g反应混合液,开始加热,在80~95℃引发聚合反应,开始滴加剩余反应混合液,控制反应温度在80~95℃,2~5h滴加完。滴加完后在75~85℃保温2~5h,降温到50℃以下,加入乙酸乙酯50g,搅拌均匀即得到丙烯酸酯压敏胶。
将以上所得的压敏胶均匀地涂布在0.025mm透明聚酯薄膜上,涂胶厚度为15μm,然后以10~30m/min的速度通过70~110℃的烘道烘焙除去溶剂,再与0.025mm厚的PET离型膜复合,收卷,分切成需要的宽度,即得到本发明的产品。
所得产品180℃×4h不变黄,剥离强度为1570g/25mm,85℃保持力>4h,可耐受200万次的打键试验。
实施例6:
将丙烯酸丁酯4g、丙烯酸异辛酯29.5g、丙烯酸1.85g、丙烯酸羟乙酯1.9g、改性剂BX50为27g、过氧化苯甲酰0.1g、甲苯3g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混合液。在反应器中加入10g反应混合液,开始加热,在80~95℃引发聚合反应,开始滴加剩余反应混合液,控制反应温度在80~95℃,2~5h滴加完。滴加完后在75~85℃保温2~5h,降温到50℃以下,加入乙酸乙酯30g,搅拌均匀即得到丙烯酸酯压敏胶。
将以上所得的压敏胶均匀地涂布在0.100mm镀铝聚酯薄膜上(镀铝面涂胶),涂胶厚度为50μm,然后以10~30m/min的速度通过70~110℃的烘道烘焙除去溶剂,再与0.025mm厚的PET离型膜复合,收卷,分切成需要的宽度,即得到本发明的产品。
所得产品180℃×4h不变黄,剥离强度为1900g/25mm,85℃保持力>4h,可耐受200万次的打键试验。
实施例7:
将丙烯酸丁酯4g、丙烯酸异辛酯29.5g、丙烯酸1.85g、丙烯酸羟乙酯1.9g、改性剂BX50为27g、过氧化苯甲酰0.1g、甲苯3g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混合液。在反应器中加入10g反应混合液,开始加热,在80~95℃引发聚合反应,开始滴加剩余反应混合液,控制反应温度在80~95℃,2~5h滴加完。滴加完后在75~85℃保温2~5h,降温到50℃以下,加入乙酸乙酯30g,搅拌均匀即得到丙烯酸酯压敏胶。
将以上所得的压敏胶均匀地涂布在0.05mm镀铝聚酯薄膜上(镀铝面涂胶),涂胶厚度为25μm,然后以10~30m/min的速度通过70~110℃的烘道烘焙除去溶剂,再与0.025mm厚的PET离型膜复合,收卷,分切成需要的宽度,即得到本发明的产品。
所得产品180℃×4h不变黄,剥离强度为1830g/25mm,85℃保持力>4h,可耐受200万次的打键试验。
实施例8:
将苯乙烯3g、丙烯酸异辛酯18g、丙烯酸乙酯2g、丙烯酸羟乙酯1.8g、改性剂BX50为20g、过氧化苯甲酰0.15g、甲苯5g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混合液。在反应器中加入10g反应混合液,开始加热,在80~95℃引发聚合反应,开始滴加剩余反应混合液,控制反应温度在80~95℃,2~5h滴加完。滴加完后在75~85℃保温2~5h,降温到50℃以下,加入乙酸乙酯50g,搅拌均匀即得到丙烯酸酯压敏胶。
将以上所得的压敏胶均匀地涂布在0.075mmPE薄膜上,涂胶厚度为35μm,然后以10~30m/min的速度通过70~110℃的烘道烘焙除去溶剂,再与0.025mm厚的PET离型膜复合,收卷,分切成需要的宽度,即得到本发明的产品。
所得产品180℃×4h不变黄,剥离强度为1500g/25mm,40℃保持力>4h,可耐受200万次的打键试验。
实施例9:
将丙烯酸丁酯4g、丙烯酸异辛酯29.5g、丙烯酸1.85g、丙烯酸羟乙酯1.9g、改性剂BX50为27g、过氧化苯甲酰0.1g、甲苯3g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混合液。在反应器中加入10g反应混合液,开始加热,在80~95℃引发聚合反应,开始滴加剩余反应混合液,控制反应温度在80~95℃,2~5h滴加完。滴加完后在75~85℃保温2~5h,降温到50℃以下,加入乙酸乙酯30g,搅拌均匀即得到丙烯酸酯压敏胶。
将以上所得的压敏胶均匀地涂布在0.050mm蓝色PC薄膜上,涂胶厚度为20μm,然后以10~30m/min的速度通过70~110℃的烘道烘焙除去溶剂,再与0.025mm厚的PET离型膜复合,收卷,分切成需要的宽度,即得到本发明的产品。
所得产品剥离强度为1800g/25mm,85℃保持力>4h,可耐受200万次的打键试验。
实施例10:
将丙烯酸丁酯4g、丙烯酸异辛酯29.5g、丙烯酸1.85g、丙烯酸羟乙酯1.9g、改性剂BX50为 27g、过氧化苯甲酰0.1g、甲苯3g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混合液。在反应器中加入10g反应混合液,开始加热,在80~95℃引发聚合反应,开始滴加剩余反应混合液,控制反应温度在80~95℃,2~5h滴加完。滴加完后在75~85℃保温2~5h,降温到50℃以下,加入乙酸乙酯30g,搅拌均匀即得到丙烯酸酯压敏胶。
将以上所得的压敏胶均匀地涂布在0.050mm黑色聚酯薄膜上,涂胶厚度为20μm,然后以10~30m/min的速度通过70~110℃的烘道烘焙除去溶剂,再与0.025mm厚的PET离型膜复合,收卷,分切成需要的宽度,即得到本发明的产品。
所得产品180℃×4h不变黄,剥离强度为1800g/25mm,85℃保持力>4h,可耐受200万次的打键试验。
上述实施例1—10中,所用的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改性剂BX50、过氧化苯甲酰、纳米氧化锌、甲苯、薄膜、PET离型膜全部为市场销售的工业级产品。
实施例11:
一种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聚丙烯酸酯压敏胶:
配料:按乙酸乙酯30重量份(单位:千克,后同)、烯基单体20重量份、活性单体2.5重量份、改性剂BX50为15重量份、过氧化苯甲酰 0.01重量份、纳米氧化锌0.1重量份、甲苯3重量份的组成和重量比取各组分;
反应:在室温下,将所述烯基单体、活性单体、改性剂BX50、过氧化苯甲酰、纳米氧化锌、与甲苯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在反应釜中加入10份的混合液,加热,在80~95℃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开始滴加剩余的混合液,控制滴加时的反应温度在80~95℃,2h滴加完;滴加完后在75~85℃保温2h,再降温到50℃以下后、加入所述乙酸乙酯,搅拌均匀,即制得聚丙烯酸酯压敏胶;
b、制备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
将步骤a制得的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均匀地涂布在厚度为0.025mm、宽度为500mm的薄膜上,涂胶厚度为15μm,然后以10m/min的速度通过70~110℃的烘道进行烘焙(以除去溶剂),烘道长度15m;然后再将涂有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薄膜与厚度为0.025mm、宽度为500mm的聚酯离型膜在压辊的压力为0.4MPa、温度为室温下进行复合,即制得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将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收卷,再将收成卷的成品进行分切,即得到市场所需规格尺寸的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产品;
实施例12:
一种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聚丙烯酸酯压敏胶:
配料:按乙酸乙酯55重量份(单位:千克,后同)、烯基单体35重量份、活性单体5重量份、改性剂BX50为30重量份、过氧化苯甲酰0.15重量份、纳米氧化锌3重量份、甲苯5重量份的组成和重量比取各组分;
反应:在室温下,将所述烯基单体、活性单体、改性剂BX50、过氧化苯甲酰、纳米氧化锌、与甲苯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在反应釜中加入15份的混合液,加热,在80~95℃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开始滴加剩余的混合液,控制滴加时的反应温度在80~95℃,5h滴加完;滴加完后在75~85℃保温5h,再降温到50℃以下后、加入所述乙酸乙酯,搅拌均匀,即制得聚丙烯酸酯压敏胶;
b、制备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
将步骤a制得的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均匀地涂布在厚度为0.100mm、宽度为5000mm的薄膜上,涂胶厚度为50μm,然后以30m/min的速度通过70~110℃的烘道进行烘焙(以除去溶剂),烘道长度25m;然后再将涂有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薄膜与厚度为0.05mm、宽度为5000mm的聚酯离型膜在压辊的压力为0.4MPa、温度为室温下进行复合,即制得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将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收卷,再将收成卷的成品进行分切,即得到市场所需规格尺寸的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产品;
实施例13:
一种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聚丙烯酸酯压敏胶:
配料:按乙酸乙酯43重量份(单位:千克,后同)、烯基单体28重量份、活性单体3.8重量份、改性剂BX50为23重量份、过氧化苯甲酰0.12重量份、纳米氧化锌1.6重量份、甲苯4重量份的组成和重量比取各组分;
反应:在室温下,将所述烯基单体、活性单体、改性剂BX50、过氧化苯甲酰、纳米氧化锌、与甲苯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在反应釜中加入13份的混合液,加热,在80~95℃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开始滴加剩余的混合液,控制滴加时的反应温度在80~95℃,3.5h滴加完;滴加完后在75~85℃保温3.5h,再降温到50℃以下后、加入所述乙酸乙酯,搅拌均匀,即制得聚丙烯酸酯压敏胶;
b、制备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
将步骤a制得的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均匀地涂布在厚度为0.06mm、宽度为3000mm的薄膜上,涂胶厚度为33μm,然后以20m/min的速度通过70~110℃的烘道进行烘焙(以除去溶剂),烘道长度20m;然后再将涂有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薄膜与厚度为0.04mm、宽度为3000mm的聚酯离型膜在压辊的压力为0.4MPa、温度为室温下进行复合,即制得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将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收卷,再将收成卷的成品进行分切,即得到市场所需规格尺寸的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产品;
实施例14—20:
一种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聚丙烯酸酯压敏胶:
配料:按乙酸乙酯30~55重量份、烯基单体20~35重量份、活性单体2.5~5重量份、改性剂BX50为15~30重量份、过氧化苯甲酰 0.01~0.15重量份、纳米氧化锌0.1~3重量份、甲苯3~5重量份的组成和重量比取各组分;
各实施例中的各组分的具体用量(重量份,单位:千克)见下表:
Figure 462902DEST_PATH_IMAGE001
反应:在室温下,将所述烯基单体、活性单体、改性剂BX50、过氧化苯甲酰、纳米氧化锌、与甲苯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在反应釜中加入10~15份的混合液,加热,在80~95℃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开始滴加剩余的混合液,控制滴加时的反应温度在80~95℃,2~5h滴加完;滴加完后在75~85℃保温2~5h,再降温到50℃以下后、加入所述乙酸乙酯,搅拌均匀,即制得聚丙烯酸酯压敏胶;
b、制备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
将步骤a制得的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均匀地涂布在厚度为0.025~0.100mm、宽度为500~5000mm的薄膜上,涂胶厚度为15~50μm,然后以10~30m/min的速度通过70~110℃的烘道进行烘焙(以除去溶剂),烘道长度15~25m;然后再将涂有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薄膜与厚度为0.025~0.05mm、宽度(与薄膜宽度相同)为500~5000mm的聚酯离型膜在压辊的压力为0.4MPa、温度为室温下进行复合,即制得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将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收卷,再将收成卷的成品进行分切,即得到市场所需规格尺寸的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产品;
上述实施例11—20中,所述的烯基单体可以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醋酸乙烯、苯乙烯等含烯基单体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上述实施例11—20中,所述的活性单体可以是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酰胺等官能单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上述实施例11—20中,所述薄膜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聚碳酸酯(PC)薄膜、聚乙烯(PE)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镀铝膜、聚乙烯镀铝膜中的任一种;
上述实施例11—20中,所述聚酯离型膜为单面涂硅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上述实施例11—20中,步骤b中所述组分薄膜、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与聚酯离型膜用量的重量比较好的为:薄膜35~57重量份、聚丙烯酸酯压敏胶20~30重量份、聚酯离型膜14~40重量份。
上述实施例11—20中,步骤a中所述纳米氧化锌的粒径较好的为小于等于40nm。
上述实施例11—20中,步骤b中所述薄膜的颜色可以为无色透明、白色、黑色或其它颜色,宽度为500mm~5000mm,厚度为0.025mm、0.05mm、或0.075mm或其它市场需要厚度中的一种,为现有市售产品,生产企业有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厦门长天企业有限公司等。
上述实施例11—20中,步骤b中所述聚酯离型膜的颜色可以为无色透明、白色、黑色或其它颜色,宽度为500mm~5000mm,厚度为0.025mm、0.05mm、或0.075mm或其它市场需要厚度中的一种,为现有市售产品,生产企业有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厦门长天企业有限公司等。
上述实施例11——20制得的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产品的剥离强度≥1500g/25mm,85℃保持力>4h,在180℃、4小时条件下,胶带不变黄,可耐200万次以上的打键。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改性剂BX50为现有市售产品,生产企业有:成都茵美特涂料有限公司、成都万盛化工漆业有限公司、四川康斯佳化工涂料有限公司等。
上述实施例制得的手机按键用薄膜压敏结构胶带特别适用于手机、网络电话、各类遥控器、MP3/MP4播放器、收音机、数码相机、学习机、游戏控制键盘、微波炉、汽车仪表板、望远镜、玩具等按键式薄膜开关的制造。
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工艺参数和数值等为范围的,任一点均可适用。
本发明内容及上述实施例中未具体叙述的技术内容同现有技术。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内容所述均可实施并具有所述良好效果。

Claims (5)

1.一种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聚丙烯酸酯压敏胶:
配料:按乙酸乙酯30~55重量份、烯基单体20~35重量份、活性单体2.5~5重量份、改性剂BX50为15~30重量份、过氧化苯甲酰 0.01~0.15重量份、纳米氧化锌0.1~3重量份、甲苯3~5重量份的组成和重量比取各组分;
反应:在室温下,将所述烯基单体、活性单体、改性剂BX50、过氧化苯甲酰、纳米氧化锌、与甲苯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在反应釜中加入10~15份的混合液,加热,在80~95℃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开始滴加剩余的混合液,控制滴加时的反应温度在80~95℃,2~5h滴加完;滴加完后在75~85℃保温2~5h,再降温到50℃以下后、加入所述乙酸乙酯,搅拌均匀,即制得聚丙烯酸酯压敏胶;
所述的烯基单体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醋酸乙烯、苯乙烯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活性单体是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b、制备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
将步骤a制得的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均匀地涂布在厚度为0.025~0.100mm、宽度为500~5000mm的薄膜上,涂胶厚度为15~50μm,然后以10~30m/min的速度通过70~110℃的烘道进行烘焙,烘道长度15~25m;然后再将涂有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薄膜与厚度为0.025~0.05mm、宽度为500~5000mm的聚酯离型膜在压辊的压力为0.4MPa、温度为室温下进行复合,即制得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
所述薄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镀铝膜、聚乙烯镀铝膜中的任一种;
所述聚酯离型膜为单面涂硅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所述组分薄膜、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与聚酯离型膜用量的重量比为:薄膜35~57重量份、聚丙烯酸酯压敏胶20~30重量份、聚酯离型膜14~40重量份。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中所述纳米氧化锌的粒径小于等于40nm。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所述薄膜的颜色为无色透明、白色、黑色或其它颜色,宽度为500mm~5000mm,厚度为0.025mm、0.05mm、或0.075mm或其它市场需要厚度中的一种。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所述聚酯离型膜的颜色为无色透明、白色、黑色或其它颜色,宽度为500mm~5000mm,厚度为0.025mm、0.05mm、或0.075mm或其它市场需要厚度中的一种。
CN 201110088108 2011-04-08 2011-04-08 一种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1812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88108 CN102181237B (zh) 2011-04-08 2011-04-08 一种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88108 CN102181237B (zh) 2011-04-08 2011-04-08 一种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1237A CN102181237A (zh) 2011-09-14
CN102181237B true CN102181237B (zh) 2013-11-06

Family

ID=44567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88108 Active CN102181237B (zh) 2011-04-08 2011-04-08 一种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812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9936B (zh) * 2012-07-06 2015-12-16 常州迪力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透明肌内效贴及其生产工艺
CN109666428A (zh) * 2018-12-28 2019-04-23 福建友谊胶粘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屏幕遮光胶水、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77714A (zh) * 2019-10-29 2019-12-17 佛山市腾塑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强度更高的网纹pe膜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24A (zh) * 1989-05-16 1990-11-28 罗姆和哈斯公司 含有交联剂和冲击改性剂的丙烯酯粘合剂组合物
CN1074470A (zh) * 1992-01-16 1993-07-2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丙烯酸胶粘剂的制造方法
EP1498462A1 (en) * 2002-04-04 2005-01-19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Acrylic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and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tap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56735A (ja) * 1993-03-08 1994-09-13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感圧性接着テープの製造方法
JP5085145B2 (ja) * 2006-03-15 2012-11-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24A (zh) * 1989-05-16 1990-11-28 罗姆和哈斯公司 含有交联剂和冲击改性剂的丙烯酯粘合剂组合物
CN1074470A (zh) * 1992-01-16 1993-07-2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丙烯酸胶粘剂的制造方法
EP1498462A1 (en) * 2002-04-04 2005-01-19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Acrylic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and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tap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1237A (zh) 201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4308B (zh) 透明导电性膜用表面保护膜以及使用其的透明导电性膜
CN103911088B (zh) 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4745116B (zh) 表面保护膜以及贴合其的光学部件
JP5976110B2 (ja)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粘着テープ
US8067514B2 (en) 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CN101575489A (zh) 一种柔性印刷电路用的白色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7589B (zh) 导电性粘合带以及带导电性粘合带的显示装置
CN102181237B (zh) 一种手机按键用压敏结构胶带的制备方法
CN109266236A (zh) 一种高温减粘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4667A (zh) 聚乙烯保护膜用水性压敏胶和聚乙烯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84015A (zh) 玻璃板用粘合片
CN102040930A (zh) 一种用于pet胶粘带的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40709B (zh) 一种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挠性覆铜板
CN104449485A (zh) 一种反光膜用乳液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
CN103074011A (zh) 一种防晒隔热膜用单组分型水性压敏胶
CN104829776A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可剥离保护膜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913134B (zh) 一种电芯保护膜用胶黏剂及其制备的保护膜及应用
CN101033377A (zh) 双面胶带
CN106536664A (zh) 遮光性两面粘着部件用丙烯类粘着剂组成物、遮光性两面粘着部件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7050696A (zh) 用于折叠胶带的改性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85766A (zh) 一种可常温储存的气凝胶封装胶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2101996A (zh) 一种用于棉纸或无纺布的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55618A (zh) 一种耐强酸强碱且阻燃的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10746B (zh) 一种聚丙烯酸酯压敏胶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12713B (zh) 一种用于柔性线路板的高粘结力高分子聚合物防水胶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amsung road 621000 Mianyang city of Sichuan province Youxian District No. 188

Patentee after: Sichuan Dongc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621000 No. 39, Sanjiang Avenue, Miany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Dongc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