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7537B - 信息处理系统、显示装置、输出装置、信息处理装置、识别信息获取方法和识别信息提供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系统、显示装置、输出装置、信息处理装置、识别信息获取方法和识别信息提供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7537B
CN102177537B CN200980139084.4A CN200980139084A CN102177537B CN 102177537 B CN102177537 B CN 102177537B CN 200980139084 A CN200980139084 A CN 200980139084A CN 102177537 B CN102177537 B CN 1021775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device
information
unit
display unit
information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90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7537A (zh
Inventor
鸟羽一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77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7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7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75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2End-user interface for progr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6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 H04N7/173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with two-way working, e.g. subscriber sending a programme selection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1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having fewer capabilities than the client, e.g. thin client having less processing power or no tuning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02Content synchronisation processes, e.g. decoder synchronisation
    • H04N21/4307Synchronising the rendering of multiple content streams or additional data on devices, e.g. synchronisation of audio on a mobile phone with the video output on the TV screen
    • H04N21/43076Synchronising the rendering of multiple content streams or additional data on devices, e.g. synchronisation of audio on a mobile phone with the video output on the TV screen of the same content streams on multiple devices, e.g. when family members are watching the same movie on differe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originating from a server, e.g. retriev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packets from an IP network
    • H04N21/4383Accessing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60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for the sound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显示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关于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内容的输出数据;显示单元,用于基于由接收单元接收的输出数据提供显示;发送单元,用于经由信息处理装置发送设置改变请求到用于基于输出数据提供输出的输出装置;显示产生单元,用于基于响应于设置改变请求而经由信息处理装置从输出装置发送的设置信息产生设置改变屏幕;和操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操作。发送单元将设置改变屏幕中基于由操作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用户操作的设置改变的内容经由信息处理装置发送到输出装置。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系统、显示装置、输出装置、信息处理装置、识别信息获取方法和识别信息提供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系统、显示装置、输出装置、信息处理装置、识别信息获取方法和识别信息提供方法。
背景技术
用户有时通过在显示装置上显示内容的视频数据,并从音频输出装置输出内容的音频数据来观看内容。如果显示装置和音频输出装置直接与双向可通信传输路径连接,则显示装置可以接收音频输出装置的设置信息,并基于有关的设置信息显示用于改变音频输出装置的设置的GUI。结果,用户可以通过在显示装置上显示的GUI来改变音频输出装置的设置。专利文献1描述了用于通过网络控制显示装置等的操作的系统。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07-184745(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显示装置和音频输出装置都是信宿装置。因此,在显示装置和音频输出装置之间不存在直接连接的通信路径。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问题在于用户不得不使用音频输出装置的限制性的用户界面而不是显示装置的用户界面来改变音频输出装置的设置。
此外,因为在显示装置和音频输出装置之间不存在直接连接的通信路径,所以显示装置和音频输出装置不能交换信息。因此,当希望将显示装置和音频输出装置连接到相同的信源装置时,用户不得不在每个装置中独立地执行连接装置的选择操作。
此外,如上所述,因为在显示装置和音频输出装置之间不存在直接连接的通信路径,所以当在观看可以输出音频的显示装置上的内容的同时切换到来自音频输出装置的音频输出时,用户不得不在每个装置中独立地改变音频输出的设置。
考虑上述问题作出本发明,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得用户能够流畅地改变连接到相同信源装置的比如显示装置和音频输出装置之类的输出装置(信宿装置)的设置。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发送内容的输出数据;输出装置,用于基于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输出数据来执行输出;和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输出数据的接收单元、用于基于由接收单元接收的输出数据执行显示的显示单元、用于通过信息处理装置发送设置改变请求到输出装置的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根据设置改变请求通过信息处理装置从输出装置发送的设置信息来产生设置改变屏幕的显示产生单元和用于检测用户操作的操作检测单元,发送单元将在设置改变屏幕中基于操作检测单元检测的用户操作的设置改变的内容通过信息处理装置发送到输出装置。
信息处理装置可以发送显示数据和音频数据作为输出数据,且输出装置可以是用于基于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音频数据来输出音频的音频输出装置。
显示装置和输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从显示装置向输出装置以一个方向发送音频数据的通信路径的接口,且输出装置可以基于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音频数据或通过接口从显示装置发送的音频数据来输出音频。设置改变请求可以是输出装置的音频输出中涉及的参数的设置改变请求。
通过信息处理装置从显示装置的发送单元发送到输出装置的设置改变请求可以包括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
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获取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获取单元。
识别信息获取单元可以包括:操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指示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的获取开始的用户操作;信息处理装置指定单元,用于在由操作检测单元检测到用户操作时,从可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指定与输出装置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和识别信息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由信息处理装置指定单元指定的信息处理装置从输出装置接收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显示装置,具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内容的输出数据;显示单元,用于基于由接收单元接收的输出数据执行显示;发送单元,用于将设置改变请求通过信息处理装置发送到基于输出数据执行输出的输出装置;显示产生单元,用于基于根据设置改变请求通过信息处理装置从输出装置发送的设置信息来产生设置改变屏幕;和操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操作。发送单元可以将设置改变屏幕中基于由操作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用户操作的设置改变的内容通过信息处理装置发送到输出装置。
通过信息处理装置从显示装置的传输单元发送到输出装置的设置改变请求可以包括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
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获取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获取单元。
识别信息获取单元可以包括:操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指示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的获取开始的用户操作;信息处理装置指定单元,用于在由操作检测单元检测到用户操作时,从可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指定与输出装置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和识别信息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由信息处理装置指定单元指定的信息处理装置从输出装置接收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输出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内容的输出数据;输出单元,用于基于由接收单元接收的输出数据执行输出;发送单元,用于在通过信息处理装置从基于输出数据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接收到设置改变请求时,通过信息处理装置将自己装置的设置信息发送到显示装置;和设置改变单元,用于基于设置信息、根据要在显示装置上显示的设置改变屏幕中的用户操作改变自己装置的设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信息处理装置,包括:通信单元,用于将内容的输出数据发送到基于输出数据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和基于输出数据进行输出的输出装置;和中继处理单元,用于将基于设置改变屏幕上的用户操作的设置改变的内容、根据设置改变请求要从输出装置发送到显示装置的设置信息和要从显示装置发送到输出装置的设置信息中继到通信单元,其中基于从显示装置到输出装置的设置改变请求而在显示装置上显示设置改变屏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输出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内容的输出数据;输出单元,用于基于由接收单元接收的输出数据执行输出;识别信息获取单元,用于通过信息处理装置获取另一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和发送单元,用于将添加有由识别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识别信息或与识别信息对应的其他识别信息的消息通过信息处理装置发送到另一输出装置。
识别信息获取单元可以包括:操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指示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的获取开始的用户操作;信息处理装置指定单元,用于在由操作检测单元检测到用户操作时,从可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指定与另一输出装置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和识别信息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由信息处理装置指定单元指定的信息处理装置从另一输出装置接收另一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
消息可以是指示另一输出装置切换信息处理装置以接收输出数据的消息。消息可以是指示另一输出装置基于输出数据进行输出的消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输出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内容的输出数据;输出单元,用于基于由接收单元接收的输出数据执行输出;和识别信息获取单元,用于通过信息处理装置获取基于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输出数据执行输出的另一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识别信息获取单元可以包括:操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指示另一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的获取开始的用户操作;信息处理装置指定单元,用于在由操作检测单元检测到用户操作时,从可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指定与另一输出装置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和识别信息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由信息处理装置指定单元指定的信息处理装置从另一输出装置接收另一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
输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信息处理装置发送消息到另一输出装置。消息可以添加有由识别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识别信息或与识别信息对应的其他识别信息。
输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将添加有由识别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识别信息或与识别信息对应的其他识别信息的设置改变请求通过信息处理装置发送到另一输出装置;显示产生单元,用于基于根据设置改变请求通过信息处理装置从另一输出装置发送的设置信息来产生设置改变屏幕;和操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操作。发送单元可以将设置改变屏幕中基于由操作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用户操作的设置改变的内容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用于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获取方法,该输出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内容的输出数据;和输出单元,用于基于由接收单元接收的输出数据执行输出以从另一输出装置获取识别信息,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检测指示另一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的获取开始的用户操作;当在操作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用户操作时从可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指定与另一输出装置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和通过在信息处理装置指定步骤中指定的信息处理装置从另一输出装置接收另一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输出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内容的输出数据;输出单元,用于基于由接收单元接收的输出数据执行输出;和识别信息提供单元,用于通过信息处理装置将自己装置的识别信息提供到基于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输出数据执行输出的另一输出装置。识别信息提供单元可以包括:操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指示自己装置的识别信息的提供开始的用户操作;连接控制单元,用于当由操作检测单元检测到用户操作时,将自己装置连接到预定信息处理装置;和识别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当通过预定信息处理装置从另一输出装置做出识别信息的请求时,将自己装置的识别信息通过预定信息处理装置发送到另一输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用于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提供方法,该输出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内容的输出数据;和输出单元,用于基于由接收单元接收的输出数据执行输出,以向另一输出装置提供识别信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指示自己装置的识别信息的提供开始的用户操作;当在操作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用户操作时将自己装置连接到预定信息处理装置;和当通过预定信息处理装置从另一输出装置做出识别信息的请求时,将自己装置的识别信息通过预定信息处理装置发送到另一输出装置。
技术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显示装置、输出装置、信息处理装置、识别信息获取方法和识别信息提供方法,用户可以流畅地改变连接到相同信源装置的比如显示装置和音频输出装置之类的输出装置(信宿装置)的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整体配置示例的说明性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源装置的硬件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硬件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4是示出显示装置、信源装置和音频输出装置的配置示例的功能框图。
图5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中开始观看内容时的操作流程的顺序图。
图6是示出信源装置的状态屏幕的特定示例的说明性图。
图7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中改变音频输出装置的设置时的操作流程的顺序图。
图8是示出唇同步的设置改变屏幕的特定示例的说明性图。
图9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中信源装置的切换时的操作流程的顺序图。
图10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中到音频输出装置的音频输出切换时的操作流程的顺序图。
图11是示出根据修改的信息处理系统的配置示例的功能框图。
图12是示出描述在识别信息交换时(在配对设置时)的操作的系统配置(网络配置)的图。
图13是示出显示装置(信宿1)和音频输出装置(信宿2)中配对设置操作的流程的流程图(1/3)。
图14是示出显示装置(信宿1)和音频输出装置(信宿2)中配对设置操作的流程的流程图(2/3)。
图15是示出显示装置(信宿1)和音频输出装置(信宿2)中配对设置操作的流程的流程图(3/3)。
图16是示出用于在显示装置中向用户最终催促配对检查的消息的显示示例的图。
图17是示出用户检查应用的结果处理的一个示例的顺序图。
图18是示出音频输出装置的状态询问操作和装置ID(识别信息)交换操作的流程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到,在该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实质上相同功能和结构的要素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且省略重复的解释。
将根据以下项的次序描述“具体实施方式”。
1.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整体配置
2.硬件配置
3.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和操作
[在观看内容的开始]
[在改变音频输出装置的设置时]
[在信源装置的切换时]
[在到音频输出装置的音频输出切换时]
4.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修改
5.在识别信息交换时(在配对设置时)的操作
6.补充
<1.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整体配置>
首先,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整体配置。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整体配置的说明性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1包括多个显示装置10A到10C、多个信源装置20A和20B、天线22和音频输出装置30。这里,显示装置10A到10C和音频输出装置30配置输出装置。另外,信源装置20A和20B配置信息处理设备。
在说明书中,在相同附图标记之后表示不同字母以区分具有实质上相同功能的多个配置中的每一个。但是,如果不需要区分具有相同功能的多个配置中的每一个,则仅表示相同的附图标记。例如,如果不需要特别地区分显示装置10A和10B,则它们被简单地统称为显示装置10。
广播站12通过无线电波、专用通信网络等发送电视广播的节目内容数据。电视广播可以是任意方法的电视广播,比如BS(广播卫星)广播、CS(通信卫星)广播、数字地面广播、模拟地面广播和有线电视广播。广播站12可以与节目内容数据一起发送关于节目内容数据的信息(例如,EPG:电子节目指南)。从广播站12发送的节目内容数据由天线22接收并提供到显示装置10和信源装置20。
显示装置10和信源装置20还可以通过网络从内容提供服务器获取内容数据。内容数据包括任意数据,比如包括音乐、讲座和广播节目的音乐数据,包括电影、电视节目、视频节目的视频数据、照片、文档、图画和图表、游戏和软件。
网络可以包括比如因特网、电话线网络和卫星通信网之类的公共线路网络、包含以太网(注册商标)的各种类型的LAN(局域网)和WAN(广域网)等等。网络还可以包括比如IP-VPN(因特网协议-虚拟专用网络)之类的专用线路网络。
此外,显示装置10和信源装置20还可以从连接的存储介质获取内容数据。存储介质可以是比如非易失性存储器、磁盘、光盘和MO(磁光)盘之类的存储介质。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和EPROM(可擦可编程ROM)。磁盘包括硬盘和盘形的磁体盘。光盘包括CD(密致盘)、DVD-R(可记录的数字多用途盘)和BD(蓝光盘(注册商标))。
信源装置20可以与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连接,并将内容数据(用于输出内容的数据,作为示例,包括电影数据或音频数据)发送到与信源装置20连接的显示装置10或音频输出装置30。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音频输出装置30与显示装置10A相关联,在观看内容时显示装置10A与音频输出装置30一起使用。在这时,信源装置20将内容的电影数据发送到显示装置10A,并且将内容的音频数据发送到与显示装置10A相关联的音频输出装置30。
为了将显示装置10A与音频输出装置30相关联,在显示装置10A和音频输出装置30之间设置配对,换句话说,交换识别信息(对于每个装置唯一的识别信息,比如装置ID等)。将在之后描述关于该配对设置的详细解释。
信源装置20可以通过上述任意方法获取内容数据。在下文中进行描述,其强调在内置存储介质中记录由信源装置20获取的内容数据,并发送在存储介质中记录的内容数据的示例。
图1中示出信源装置20、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无线连接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示例。例如,信源装置20、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可以与HDMI(高清多媒体接口)的固定线路、组件等相连接。如果信源装置20、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无线连接,则可以应用能够进行双向通信的任意无线通信方法。
在图1中,比如家庭视频处理装置或PC(个人计算机)之类的信源装置20被示为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个示例,但是信息处理装置不限于此示例。例如,信息处理装置可以是PDA(个人数字助理)、家用游戏装置、家用电子设备、便携式视频处理装置、便携式游戏装置、调谐器、与多个再现装置连接的输入选择器,等等。
显示装置10基于从所连接的信源装置20发送的内容数据来显示内容并输出音频。但是,显示装置10仅在从音频输出装置30输出音频输出时才显示内容。显示装置10可以是CRT(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液晶显示(LCD)装置或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此外,显示装置10可以是与信源装置20类似的任意信息处理装置。
音频输出装置30是用于基于从与其连接的信源装置20发送的音频数据来执行内容的音频输出的输出装置。例如,该音频输出装置30是AV放大器等。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1中,每个显示装置10A到10C和音频输出装置30可以与任意信源装置20A或20B连接。在图1中,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显示装置10A和音频输出装置30连接到信源装置20A,且显示装置10B连接到信源装置20B的状态。
这里,显示装置10具有多种GUI(图形用户界面),允许用户通过在要显示在显示装置10上的GUI上操作来设置显示装置10以切换内容、选择连接的信源装置20等。
另一方面,与显示装置10相比,音频输出装置30通常在其显示功能方面很差,可能难以仅使用音频输出装置30来改变音频输出装置30的配置。例如,难以调整唇同步(lip-sync)或改变环绕模式,除非在确认电影的同时执行。如果音频输出装置30经由能够相互直接通信的传输路径与显示装置10连接,则可能能够在显示装置10中改变音频输出装置30的配置。但是,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中不存在这种传输路径。
已经设计了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1,其聚焦于上述情况。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1,即使音频输出装置30和显示装置10不直接连接,也可以在显示装置10中执行音频输出装置30的配置改变。将在下面详细描述配置这种信息处理系统1的显示装置10、信源装置20和音频输出装置30。
<2.硬件配置>
图2是示出信源装置20的硬件配置的框图。信源装置20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201、ROM(只读存储器)202、RAM(随机存取存储器)203和主机总线204。信源装置20包括桥接器205、外部总线206、接口207、输入装置208、输出装置210、存储装置(HDD)211、驱动器212和通信装置215。
CPU 201用作算术处理单元和控制装置,并根据各种类型的程序控制信源装置20的整体操作。CPU 201可以是微处理器。ROM 202存储由CPU 201使用的程序、操作参数等。RAM 203临时存储CPU 201的执行时使用的程序,在执行时适当地改变的参数等。这些组件通过由CPU总线等配置的主机总线204相互连接。
主机总线204通过桥接器205连接到比如PCI(外围设备组件互连/接口)总线之类的外部总线206。此外,主机总线204、桥接器205和外部总线206不必是分开地配置的,且可以在单个总线上安装其功能。
输入装置208由用于用户输入信息的输入装置(比如鼠标、键盘、触摸板、按钮、麦克风、开关或手柄)、用于基于用户的输入产生输入信号并输出信号到CPU 201的输入控制电路等配置。信源装置20的用户可以通过操作输入装置208来输入各种类型的数据并指示对于信源装置20的处理操作。
输出装置210包括显示装置,比如CRT(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液晶显示器(LCD)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装置和灯。输出装置210包括比如扬声器和耳机之类的音频输出装置。输出装置210输出再现的内容。特别地,显示装置以文本或以图像显示比如再现的视频数据之类的的各种类型的信息。音频输出装置将再现的音频数据等转换为音频,并进行输出。
存储装置211是用于存储数据的装置,被配置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源装置20的存储单元的一个示例。存储装置211可以包括存储介质、用于在存储介质中记录数据的记录装置、用于从存储介质读取数据的读取装置、用于删除记录在存储介质上的数据的删除装置等。存储装置211由HDD(硬盘驱动器)等配置。存储装置211驱动硬盘,并存储要由CPU 201执行的程序和各种类型的数据。将内容数据记录在存储装置211中。
驱动器212是存储介质读/写器,且被并入信源装置20中或外部地连接。驱动器212读取记录在连接的可拆卸存储介质24(比如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中的信息,并输出信息到RAM 203。
通信装置215是由用于连接到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的通信装置等配置的通信接口。图2仅示出显示装置10。通信装置215与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发送和接收电影数据、音频数据或各种类型的请求。通信装置215还可以通过网络与所连接的内容提供服务器等通信。
因为可以实质上与信源装置20相同地配置音频输出装置30的硬件,所以将省略解释。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的硬件配置的框图。
如图3所示,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100、CPU 108、闪速ROM 110、闪速存储器112和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114。显示装置10包括遥控器光接收单元116、地面调谐器122和数字调谐器124。显示装置10还包括音频A/D转换电路126、视频解码器128、MPEG解码器130、音频信号处理电路132和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34。此外显示装置10包括通信装置136、音频放大电路140、扬声器142、图形产生电路144和面板驱动电路146。
地面调谐器122接收从地面天线102发送的广播波信号以接收模拟地面波,并将广播波信号中包括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由地面调谐器122解调的基带信号的音频信号被发送到音频A/D转换电路126,且视频信号被发送到视频解码器128。
数字调谐器124接收从数字天线104发送的广播波信号以接收数字广播,并将所接收的广播波信号转换为MPEG2-TS(MPEG2传输流)。所转换的MPEG2-TS被发送到MPEG解码器130。数字天线104和地面天线102对应于图1所示的天线22。
音频A/D转换电路126接收由地面调谐器122解调的模拟音频信号,并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然后将所转换的数字音频信号发送到音频信号处理电路132。
视频解码器128接收由地面调谐器122解调的视频信号,并将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分量信号。所转换的数字分量信号然后被发送到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34。
MPEG解码器130接收从数字调谐器124发送的MPEG2-TS,并将MPEG2-TS转换为用于音频的数字音频信号,并将MPEG2-TS转换为用于视频的数字分量信号。所转换的数字音频信号然后被发送到音频信号处理电路132且所转换的数字分量信号被发送到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34。
音频信号处理电路132接收从音频A/D转换电路126和MPEG解码器130发送的数字音频信号,并关于有关的数字音频信号执行信号处理。经信号处理的音频信号被发送到音频放大电路140。音频信号处理电路132还基于通过通信装置136从信源装置20接收的音频数据产生音频信号。
音频放大电路140接收从音频信号处理电路132输出的音频信号,以预定量放大信号且然后输出。音频放大电路140中的放大量对应于显示装置10的用户指示的音量级。由音频放大电路140放大的音频信号被发送到扬声器142。扬声器142基于从音频放大电路140发送的音频信号来输出音频。
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34接收从视频解码器128和MPEG解码器130发送的数字分量信号,并关于数字分量信号执行信号处理。经信号处理的数字分量信号被发送到图形产生电路144。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34还基于通过通信装置136从信源装置20接收的视频数据产生视频信号。
通信装置136是与外部装置的接口,并具有与信源装置20等的无线通信功能。通信装置136还可以包括HDMI端子和HDMI接收器。
图形产生电路144产生显示装置10的操作中变得必要的图形屏幕(例如,用于扩展功能的操作菜单屏幕)。取决于用户的操作产生在显示装置10的操作中变得必要的不同的图形屏幕。由图形产生电路144产生的图形屏幕与从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34发送的视频信号叠加或以视频信号替换,然后被发送到面板驱动电路146。当不产生图形屏幕时,从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34发送的视频信号可以被按照原样地传递到面板驱动电路146。
面板驱动电路146根据从图形产生电路144发送的视频信号来产生在显示面板100上显示视频变得必要的面板驱动信号。面板驱动电路146产生的面板驱动信号被发送到显示面板100,以使得显示面板100根据面板驱动信号而操作,由此在显示面板100上显示视频。
显示面板100基于从面板驱动电路146发送的面板驱动信号来显示图像(运动图像或静止图像)。显示面板100由LCD(液晶显示器)配置,但是也可以是PDP(等离子显示面板)、有机EL(电致发光)面板等。
CPU 108、闪速ROM 110、闪速存储器112和SDRAM 114配置如上所述的内置系统。这种内置系统控制显示装置10的每个单元且还使用下载的软件来操作以执行各种类型的扩展功能。
CPU 108用作用于控制显示装置10的每个单元的控制单元。CPU 108读取闪速ROM 110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并顺序地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控制显示装置10的每个配置。
闪速ROM 110存储CPU 108的计算机程序以控制显示装置10的每个单元。闪速存储器112是可自由读/写的存储器。SDRAM 114是CPU 108执行每个计算机程序时的临时工作区域。
遥控器光接收单元116接收从遥控器106发送的信号。由遥控器光接收单元116接收的信号被输入到CPU 108。CPU 108解码在有关信号中包含的控制代码,并控制显示装置10的每个单元从而执行与控制代码对应的操作(音量级别的调整、频道的设置、操作菜单的显示等)。
显示装置10的每个单元与内部总线121相互连接,且被配置CPU 108可以控制显示装置10的每个单元。此外,显示装置10和遥控器106可以相互无线通信。包括按钮、拨号盘等的用于用户操作的输入单元可以布置在显示装置10的主体。在图3中,已经示出了显示装置10包括调谐器和解码器的示例,但是显示装置10可以不包括调谐器或解码器。
<3.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和操作>
已经参考图2和图3描述了显示装置10和信源装置20的硬件配置。接下来,将参考图4到图8描述显示装置10、信源装置20和音频输出装置30的功能以及信息处理系统1的操作。
图4是示出显示装置10、信源装置20和音频输出装置30的配置的功能框图。如图4所示,显示装置10包括通信单元166(发送单元/接收单元)、显示单元170、显示产生单元174和操作检测单元178。信源装置20包括通信单元266、显示产生单元174、识别信息获取/提供单元176和操作检测单元178。
此外,信源装置20包括通信单元266(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存储单元270、再现单元274、中继处理单元278、控制单元282和记录单元290。另外,音频输出装置30包括通信单元366(发送单元/接收单元)、音频输出单元370、设置保存单元374、识别信息获取/提供单元376和设置控制单元378。
信源装置20的通信单元266是与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的接口,并执行电影数据和状态到显示装置10的发送、音频数据到音频输出装置30的发送、从显示装置10各种请求的接收等。例如,当CPU 201控制图2所示的通信装置215时实现通信单元266。
进一步,通信单元266还执行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的认证,和比如与显示装置10的密钥交换之类的连接建立处理。例如,当从显示装置10接收到连接请求时,通信单元266执行与显示装置10的连接建立处理以及与关联显示装置10的音频输出装置30的连接建立处理。显示装置10登记相应的音频输出装置30的识别信息,比如网络地址、装置ID等,且显示装置10可以发送相应的音频输出装置30的识别信息以及连接请求。或者可以在信源装置20中彼此相关联地登记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的识别信息。
将内容数据(包括电影数据和音频数据)记录在存储单元270中。例如,通过在“1.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整体配置”中描述的任意方法获取的内容数据由记录单元290记录在存储单元270中。这种存储单元270可以是比如非易失性存储器、磁盘、光盘或MO盘之类的存储介质。
再现单元274基于控制单元282的控制来读取存储在存储单元270中的内容数据。再现单元274可以根据需要解码从存储单元270读取的内容数据。在该说明书中,为了解释的方便,包括内容数据的读取的处理被称为再现。
在由再现单元274再现的内容数据当中,电影数据和音频数据被发送到与信源装置20连接的显示装置10。将音频数据发送到与信源装置20连接的音频输出装置30。如果多个显示装置10连接到信源装置20,则由再现单元274再现的电影数据和音频数据通过多址通信发送。
控制单元282控制信源装置20的整个操作。例如,当从显示装置10接收到任意请求时,控制单元282执行对请求的响应控制。任意请求包括关于再现处理的请求,例如,快进、快退、暂停、章节切换和再现内容的改变等。
当通信单元266与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的连接全部断开时,控制单元282停止再现单元274的内容再现。根据这种配置,开始新观看内容的用户的显示装置10可以自由地访问信源装置20。此外,可以减少功耗。
当指示由控制单元282记录内容数据时,记录单元290在存储单元270中记录通过任意方法获取的内容数据。例如,记录单元290可以记录从广播站12获取的节目内容数据、通过网络从内容提供服务器获取的内容数据以及从在存储单元270中连接的光盘获取的内容数据。
中继处理单元278中继在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之间的通信。例如,中继处理单元278发送经由通信单元266从显示装置10向音频输出装置30发送的信息(消息),并发送经由通信单元266从音频输出装置30向显示装置10发送的信息(消息)。
显示装置10的通信单元166是与信源装置20的接口,并用作执行电影数据、音频数据和状态从信源装置20的接收、各种类型的请求到信源装置20的发送等的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通信单元166还执行对信源装置20的认证,和比如与信源装置20的密钥交换之类的连接建立处理。如果加密从信源装置20接收的电影数据和音频数据,则通信单元166使用通过密钥交换获取的密钥来解密电影数据和音频数据。当CPU 108控制图3所示的通信装置136时实现通信单元166。
显示单元170(输出单元)显示通过通信单元166从信源装置20接收的电影数据和由显示产生单元174产生的显示屏幕。显示单元170对应于图3所示的面板驱动单元146和显示面板100。如果编码从信源装置20接收的电影数据,则显示单元170还解码电影数据。
显示产生单元174基于从信源装置20发送的信息产生各种类型的显示屏幕。例如,显示屏幕包括图6所示的连接装置的选择屏幕、图8所示的唇同步的调整屏幕等。显示产生单元174对应于图3所示的图形产生电路144。
操作检测单元178检测关于显示装置10的用户操作。操作检测单元178对应于图3所示的遥控器光接收单元116,并检测遥控器106中的用户操作。用户操作包括指示关于内容的再现处理的请求的操作、关于音频输出装置30的配置改变的操作、关于信源装置20的切换的操作、关于切换到从音频输出装置30输出的音频的操作、关于配对设置的操作等。
识别信息获取/提供单元176在与音频输出装置30相关联时,执行经由信源装置20与音频输出装置30的识别信息的交换,也就是配对设置。该识别信息获取/提供单元176遵照图3所示的CPU 108。识别信息获取/提供单元176与音频输出装置30的识别信息获取/提供单元376合作地执行配对设置。识别信息获取/提供单元176从音频输出装置30获得音频输出装置30的识别信息以在配对设置时将它自己的识别信息提供到音频输出装置30。
这里交换的识别信息是对于装置唯一的识别信息,比如装置ID等。实际上用于发送/接收消息的识别信息可以是在如上所述的配对设置时交换的识别信息本身,或可以是网络地址,比如随后已经使用所交换的识别信息获得的逻辑地址。该逻辑地址等配置与所交换的识别信息对应的另一识别信息。
注意到图4省略了输出通过通信单元166从信源装置20接收的音频数据的音频的音频输出单元的图示。
音频输出装置30的通信单元366是与信源装置20的接口,并用作执行音频数据从信源装置20的接收、各种类型的信息到信源装置20的发送等的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通信单元366还执行与信源装置20的认证,和比如与信源装置20的密钥交换之类的连接建立处理。如果加密从信源装置20接收的音频数据,则通信单元366使用通过密钥交换获取的密钥来解密音频数据。
音频输出单元370(输出单元)输出通过通信单元366从信源装置20接收的音频数据作为音频。例如,音频输出单元370可以是扬声器、耳机、头戴耳机(head phone)等。
设置保存单元374保存诸如可对音频输出装置30配置的参数和每个参数的当前值之类的设置信息。以下将描述可对音频输出装置30配置的参数、每个参数的可配置值、配置范围和默认值的示例。
[表1]
设置控制单元378具有作为用于改变音频输出装置30的任意参数的配置的配置改变单元的功能。将参考图7和图8具体地解释设置控制单元378的功能。
识别信息获取/提供单元376在与显示装置10相关联时,经由信源装置20执行与显示装置10识别信息的交换,也就是配对设置。在配对设置时,识别信息获取/提供单元376获得显示装置10的识别信息,并将自己的识别信息提供到显示装置10。该识别信息获取/提供单元376与显示装置10的识别信息获取/提供单元176合作地执行配对设置。
将在下文中按在开始观看内容时、在信源装置的切换时和在音频输出切换到音频输出装置时的次序,来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包括显示装置10和信源装置20和音频输出装置30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具体操作。
[在开始观看内容时]
显示装置10获取每个信源装置20(20A,20B)的状态,并执行与由用户选择的信源装置20的连接。将在下文中参考图5和图6具体描述在开始观看显示装置10A中的内容时的操作。
图5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1中开始观看内容时的操作流程的顺序图。如图5所示,当首先由用户打开显示装置10A的电源时(S304),显示装置10A的通信单元166将状态报告请求发送到信源装置20A和信源装置20B(S308,S312)。
状态包括再现、停止、断电、正在再现的内容的标题、正在存储的内容的标题、独占状态的存在等。信源装置20A和信源装置20B响应于来自显示装置10A的请求,向显示装置10A报告状态(S316,S320)。
在图5中,示出了当由显示装置10A请求时获取信源装置20的状态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示例。例如,信源装置20可以周期性地发送状态,或可以在改变时发送(例如,在再现内容的改变时)。
当从信源装置20A和信源装置20B接收状态报告时,显示装置10A的显示产生单元174产生示出信源装置20A和信源装置20B的状态的状态屏幕,并使得显示单元170显示该状态屏幕(S324)。
图6是示出信源装置20的状态屏幕的特定示例的说明性图。如图6所示,状态屏幕包括信源装置的名称和正在再现的内容的标题。用户可以操作遥控器106以在状态屏幕中移动光标42并选择信源装置20A或信源装置20B。如果在信源装置20中不执行内容的再现,则显示装置10显示“没有播放”、“断电”等以通知用户可以执行信源装置20的再现和启动。
当用户在状态屏幕中选择信源装置20A时(S328),显示装置10A发送连接请求到信源装置20A(S332)。随后,显示装置10的通信单元166和信源装置20的通信单元266执行认证处理和密钥交换(S336)以相互连接(S340)。
信源装置20的通信单元166执行与音频输出装置30的认证处理和密钥交换,该音频输出装置30与作为连接请求的信源、要与音频输出装置30相互连接的显示装置10A相关联。因此,当信源装置20进行与关联显示装置10A的音频输出装置30的连接时,将自动执行认证处理和密钥交换而没有通过使用例如由显示装置10A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30的识别信息(比如逻辑地址等)的用户操作。
随后,信源装置20A通过多址通信将当前产生的内容的视频数据发送到显示装置10A,并发送音频数据到音频输出装置30(S340)。结果,将在显示装置10A的显示单元170上显示内容的视频,且要从音频输出装置30的音频输出单元370输出内容的音频。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因为用户可以在开始观看内容时,在掌握每个信源装置20中正在再现的内容之后,选择连接的信源装置20,所以预期用户便利的增强。
[在改变音频输出装置的设置时]
现在将参考图7和图8描述在改变音频输出装置30的设置时信息处理系统1的操作。
图7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1中改变音频输出装置30的设置时的操作流程的顺序图。在图7中,假定信源装置20A正在发送预定内容的视频数据到显示装置10A,并且正在发送预定内容的音频数据到音频输出装置30。
首先,如图7所示,当由显示装置10A的操作检测单元178检测到用户请求改变音频输出装置30的设置的操作时(S404),通信单元166请求信源装置20A中继设置改变请求到音频输出装置30(S408)。信源装置20A的中继处理单元278中继设置改变请求到音频输出装置30(S412)。显示装置10A登记有相应的音频输出装置30的识别信息(装置ID、逻辑地址等)。
从通信单元166到信源装置20A的设置改变请求包括显示装置10A的识别信息、信源装置20A的识别信息和音频输出装置30的识别信息。从信源装置20A到音频输出装置30的设置改变请求包括信源装置20A的识别信息和音频输出装置30的识别信息。在该情况下的识别信息是数据量小的逻辑地址等。
将在下文中省略该描述,但是类似地在通过信源装置20A从显示装置10A发送到音频输出装置30的信息中,且还在通过信源装置20A从音频输出装置30发送到显示装置10A的信息中包括每个装置的识别信息。
在从通信单元366接收设置改变请求的情况下,音频输出装置30的设置控制单元378从设置保存单元374读取比如参数列表(其是可以设置的参数的列表)、当前值等的设置信息。通信单元366请求信源装置20将由设置控制单元378读取的参数列表等中继到显示装置10A(S416)。音频输出装置30登记有相应的显示装置10A的识别信息(装置ID、逻辑地址等)。
当通过信源装置20A的中继由通信单元166接收到参数列表等时(S420),显示产生单元174基于有关的参数列表产生音频输出装置30的设置改变屏幕,并使得显示单元170显示该设置改变屏幕(S424)。更具体地说,显示产生单元174产生示出在参数列表中包括的可以在音频输出装置30中设置的参数的列表屏幕,且当由用户选择特定的参数,例如,在音频输出装置30的音频再现(音频输出)(比如唇同步和再现模式)中涉及的参数时,则产生该参数的设置改变屏幕。通过示例的方式在图8中示出唇同步的设置改变屏幕。
图8是示出唇同步的设置改变屏幕的特定示例的说明性图。根据本实施例,用户可以在检查在显示装置10的显示单元170上显示的设置改变屏幕的同时,改变(调整)唇同步的设置,如图8所示。因此,用户可以更适当地改变比如唇同步之类的参数的设置。唇同步是用于将视频的显示定时和音频的输出定时同步的参数。
当由操作检测单元178检测到设置改变屏幕中的设置改变操作时(S428),通信单元166请求信源装置20将请求改变的参数和有关参数的改变之后的值中继到音频输出装置30(S432)。信源装置20A的中继处理单元278然后将请求改变的参数和有关参数的改变之后的值中继到音频输出装置30(S436)。
此外,音频输出装置30的设置控制单元378基于由信源装置20中继的参数和参数改变之后的值来改变参数的设置(S440)。此后,音频输出装置30的通信单元366请求信源装置20A将指示完成参数的改变的参数改变通知中继到显示装置10A(S444),且信源装置20A中继参数改变通知(S448)。
当由显示装置10的通信单元166接收到参数改变通知时,显示产生单元174显示指示完成参数改变的显示屏幕并使得显示单元170进行显示(S450)。由此通知用户完成了参数的改变(S452)。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1,显示装置10通过信源装置20的中继处理而显示音频输出装置30的设置改变屏幕,且由此用户可以在有关的设置改变屏幕处改变设置。因此,即使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不以可通信的传输路径直接双向连接,用户也可以适当地改变比如唇同步之类的参数的设置。
[在信源装置的切换时]
现在将参考图9描述在信源装置20的切换时信息处理系统1的操作。
图9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中在信源装置20的切换时的操作流程的顺序图。在图9中,假定彼此对应的显示装置10A和音频输出装置30首先连接到信源装置20A。显示装置10A登记有相应的音频输出装置30的识别信息(装置ID,逻辑地址等)。音频输出装置30登记有相应的显示装置10A的识别信息(装置ID,逻辑地址等)。
首先,如图9所示,当由显示装置10A的操作检测单元178检测到用户请求从信源装置20A(信源1)切换到信源装置20B(信源2)的操作时(S502),显示装置10A的通信单元166将输入切换命令<改变信源>(1)发送到信源装置20A并请求中继(S504)。
<改变信源><信宿1地址><信源1地址><信宿2地址><信源2地址>
(1)
在输入切换命令<改变信源>中,<改变信源>指示其是用于通知输入信源切换到目的地的信宿的命令。在输入切换命令<改变信源>中,<信宿1地址>表示命令发布信源(显示装置10A)的地址,<信源1地址>表示命令的目的地(信源装置20A)的地址,<信宿2地址>表示命令目标信宿(音频输出装置30)的地址,且<信源2地址>表示作为由用户指示的新的连接目的地的信源装置(信源装置20B)的地址。
已经接收了输入切换命令<改变信源>(1)的信源装置20A的中继处理单元278将输入切换命令<改变信源>(2)发送到音频输出装置30或命令目标信宿用于中继(S506)。
<改变信源><信源1地址><信宿2地址><信源2地址>(2)
在输入切换命令<改变信源>中,<改变信源>指示其是用于通知输入信源切换到目的地的信宿的命令。在输入切换命令<改变信源>中,<信源1地址>表示命令发布信源(信源装置20A)的地址,<信宿2地址>表示命令的目的地(音频输出装置30)的地址,且<信源2地址>表示作为由用户指示的新的连接目的地的信源装置(信源装置20B)的地址。
输入切换命令<改变信源>(1)和(2)可以是相同的命令但是分别取决于操作数(operand)的数目具有两种形式,中继请求命令和中继命令,。可以分别以不同命令定义中继请求命令和中继命令,或可以定义用于命令的中继的命令请求。可以分别定义用于确认命令的接收的应答命令。此外,可以定义答复不支持有关的命令的比如<Feature Abort(特征中断)>之类的错误信息。
显示装置10A在发送输入切换命令<改变信源>(1)到信源装置20A之后断开与信源装置20A的连接(S508)。显示装置10A还发送连接请求到信源装置20B并执行与信源装置20B的认证处理和密钥交换从而连接到信源装置20B(S510)。
音频输出装置30在从信源装置20A接收输入切换命令<改变信源>(2)之后断开与信源装置20A的连接(S512)。音频输出装置30然后发送连接请求到信源装置20B并执行与信源装置20B的认证处理和密钥交换从而连接到信源装置20B(S514)。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1,通过信源装置20的中继处理将输入切换命令<改变信源>从显示装置10A发送到与显示装置10A对应的音频输出装置30。因此用户可以通过关于显示装置10A简单地执行输入切换操作来流畅地执行显示装置10A和音频输出装置30两者的输入信源切换。
[在到音频输出装置的音频输出切换时]
现在将参考图10描述在到音频输出装置30的音频输出切换时信息处理系统1的操作。
图10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1中在信源装置20的切换时的操作流程的顺序图。在图10中,假定显示装置10A连接到信源装置20A,且信源装置20A正在发送预定内容的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到显示装置10A。显示装置10A登记有相应的音频输出装置30的识别信息(装置ID,逻辑地址等)。音频输出装置30登记有相应的显示装置10A的识别信息(装置ID,逻辑地址等)。
首先,如图10所示,当由显示装置10A的操作检测单元178检测到用户请求到音频输出装置30侧的音频输出切换的操作(系统音频打开)时(S602),显示装置10A的通信单元166发送命令<系统音频控制>(3)到信源装置20A并请求中继(S604)。
<系统音频控制>[打开]<信宿1地址><信源地址><信宿2地址>(3)
在命令<系统音频控制>中,<系统音频控制>指示其是用于控制音频输出装置30侧上的音频输出的命令。此外,在命令<系统音频控制>中,[打开]表示从关闭到打开的变换请求。[关闭]表示从打开到关闭的变换请求。在命令<系统音频控制>中,<信宿1地址>表示命令发布信源(显示装置10A)的地址(识别信息),<信源地址>表示命令的目的地(信源装置20A)的地址,且<信宿2地址>表示命令目标信宿(音频输出装置30)的地址。
已经接收了命令<系统音频控制>(3)的信源装置20A的中继处理单元278将命令<系统音频控制>(4)发送到音频输出装置30或命令目标信宿用于中继(S606)。
<系统音频控制>[打开]<信源地址><信宿地址>(4)
在命令<系统音频控制>中,<系统音频控制>指示其是用于控制音频输出装置30侧上的音频输出的命令。此外,在命令<系统音频控制>中,[打开]表示从关闭到打开的变换请求。在命令<系统音频控制>中,<信源地址>表示命令的目的地(信源装置20A)的地址,且<信宿2地址>表示命令的目的地(音频输出装置30)的地址。
信源装置20A将音频输出装置30从待机状态转移到通电状态,并且如果必要则执行连接(S608),然后发送命令<系统音频控制>。
在从信源装置20A接收命令<系统音频控制>(4)之后,音频输出装置30发送消息<系统音频就绪>(5)到信源装置20A以通知自己装置可以处理有关的命令(S610)。
<系统音频就绪><信宿2地址><信源地址>(5)
在消息<系统音频就绪>中,<系统音频就绪>指示其是用于通知可以处理<系统音频控制>命令的消息。在消息<系统音频就绪>中,<信宿2地址>表示消息的发布信源(音频输出装置30)的地址,且<信源地址>表示消息的目的地(信源装置20A)的地址。
如果不支持<系统音频控制>命令,则音频输出装置30发送比如<特征中断>之类的错误消息(而不是消息<系统音频就绪>(5))到信源装置20A。
当从音频输出装置30接收到消息<系统音频就绪>(5)时,信源装置20A的中继处理单元278发送消息<系统音频就绪>(6)到显示装置10A用于中继(S612)。信源装置20A通过发送消息<系统音频就绪>到显示装置10A,来通知音频输出装置30A就绪。
<系统音频就绪><信源地址><信宿1地址>(6)
在消息<系统音频就绪>中,<系统音频就绪>指示其是用于通知音频输出装置30侧就绪的消息。在消息<系统音频就绪>中,<信源地址>表示消息的发布信源(信源装置20A)的地址,且<信宿1地址>表示消息的目的地(显示装置10A)的地址。
当从音频输出装置30接收比如<特征中断>之类的错误消息时,或当没有在某个时间作出来自音频输出装置30的响应时,信源装置20A确定音频输出装置30侧不支持与显示装置10A的合作操作。信源装置20A然后发送比如<特征中断>之类的错误消息到显示装置10A以进行通知。当从信源装置20A接收到比如<特征中断>之类的错误消息时,显示装置10可以在显示单元170上显示这种通知以通知用户在系统中不支持有关的功能。
当从信源装置20A接收消息<系统音频就绪>时,显示装置10A使得从比如扬声器之类的音频输出单元输出的音频静音(S614)。显示装置10A然后发送消息<系统音频就绪>(7)到信源装置20A以通知显示装置10侧也就绪。
<系统音频就绪><信宿1地址><信源地址>(7)
在消息<系统音频就绪>中,<系统音频就绪>指示其是用于通知显示装置10A侧就绪的消息。在消息<系统音频就绪>中,<信宿1地址>表示消息的发布信源(信源装置10A)的地址,且<信源地址>表示消息的目的地(信源装置20A)的地址。即使在关于信源装置20A发布消息<系统音频就绪>(7)之后从信源装置20A接收,显示装置10A也忽略内容的音频数据。
当从显示装置10A接收消息<系统音频就绪>时,信源装置20A根据音频输出装置30的性能来确定要发送的内容的音频格式(S618),且信源装置20A发送内容的音频数据到音频输出装置30(S620)。音频输出装置30解除静音状态并通过从信源装置20A发送的音频数据输出音频(S622)。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1,通过信源装置20的中继处理,将命令<系统音频控制>从显示装置10A发送到与有关的显示装置10A对应的音频输出装置30。因此用户可以通过关于显示装置10A简单地执行到音频输出装置30侧的音频输出切换操作来执行到音频输出装置30的音频输出切换。因此,可以通过执行到音频输出装置30侧的音频输出切换来以高质量音频观看和收听内容。
将省略具体描述,但是可以通过根据用户的请求增大/减小音量的操作,从显示装置10A发送命令<按下用户控制>(8)到信源装置20A,来从显示装置10A侧执行音频输出装置30的音量的增大/减小操作。
<按下用户控制>[音量.上升|音量.下降]<信宿1地址><信源地址><信宿2地址>(8)
在命令<按下用户控制>中,<按下用户控制>指示其是用于控制音频输出装置30侧的音量的增大/减小的命令。在命令<按下用户控制>中,[音量.上升|音量.下降]表示音量增大/减小的请求。此外,在命令<按下用户控制>中,<信宿1地址>表示命令发布信源(显示装置10A)的地址,<信源地址>表示命令的目的地(信源装置20A)的地址,且<信宿2地址>表示命令目标信宿(音频输出装置30)的地址。
如上所述,如果彼此对应的显示装置10A和音频输出装置30预先获取各自的识别信息(装置ID、与有关的装置ID对应的逻辑地址等),则可以交换信息就好像它们直接彼此连接一样,以使得可以执行用户请求的合作操作。
<4.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修改>
已经描述了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基于从信源装置20发送的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执行输出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示例,如以下将参考图11描述的那样示例。
图11是示出根据修改的信息处理系统的配置的功能框图。如图11所示,根据修改的显示装置10’包括通信单元166、显示单元170、显示产生单元174、识别信息获取/提供单元176、操作检测单元178、调谐器182、再现单元186和光学接口190。根据修改的音频输出装置30’包括通信单元366、音频输出单元370、设置保存单元374、识别信息获取/提供单元376、设置控制单元378和光学接口390。
通过示例的方式,根据修改的显示装置10’从调谐器182获取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以使得再现单元186可以再现视频数据且显示单元170可以显示由再现单元186再现的视频数据。
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通过光学接口190和光学接口390由光缆连接。光缆是用于从显示装置10’向音频输出装置30’提供音频数据的单向传输路径。音频输出装置30’的音频输出单元370可以基于通过光学接口390从显示装置10’提供的音频数据来执行音频输出。
因此,尽管根据修改的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通过光学接口190和光学接口390连接,但是也可以不通过有关的传输路径来执行从音频输出装置30’到显示装置10’的传输。因此,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难以直接通信,且显示装置10’难以显示音频输出装置30’的设置改变屏幕。
也在有关的修改中,信源装置20中继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之间的通信,以使得可以以图7所示的流程实现音频输出装置30’的设置的改变。换句话说,可以通过使得显示装置10’显示音频输出装置30的设置改变屏幕,且使得用户在有关的设置改变屏幕中操作遥控器106来改变设置。
此外,也在该修改中,信源装置20中继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之间的通信,以使得可以从显示装置10’执行信源装置20的切换操作、从显示装置10’到音频输出装置30’的音频输出切换操作和音量增大/减小操作等。
<5.在识别信息交换时(在配对设置时)的操作>
现在将参考图12到图18来描述在对应(配对)的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之间、在交换识别信息(对装置唯一的识别信息,比如装置ID)的配对设置时的操作。如图12所示,将描述对于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可以连接到的信源装置存在N个信源装置20-1到20-N的情况。
图13到图15的流程图示出了在显示装置10(信宿1)和音频输出装置30(信宿2)之间的配对设置操作的流程。
在步骤ST100,显示装置10预先结束连接所需的、与信源装置的连接认证任务,以使得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执行与信源装置的连接。在该情况下,显示装置10执行与有关的显示装置10可以连接到的预定数目的信源装置(N个信源装置20-1到20-N)的连接认证任务。
类似地,音频输出装置30在开始配对设置操作之前在步骤ST300预先结束连接所需的、与信源装置的连接认证任务,以使得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执行与信源装置的连接。在该情况下,音频输出装置30执行与有关的音频输出装置30可以连接到的预定数目的信源装置(N个信源装置20-1到20N)的连接认证任务。
在步骤ST101,显示装置10基于来自用户的配对设置的开始指令而开始配对设置操作。在步骤ST301,音频输出装置30基于来自用户的配对设置的开始指令而开始配对设置操作。换句话说,当从用户指示关于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的配对设置开始时,开始两个装置中的配对设置操作。
当支持配对的装置每个具有配对设置按钮且用户按下配对设置按钮时,可以实现来自用户的、对每个装置的配对设置的开始指令。在显示装置10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向控制输入GUI的设置项提供这种状态设置的项来实现配对设置的开始指令。在音频输出装置30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参数设置菜单中提供配对执行模式来实现配对设置的开始指令。用户可以确定对应的装置并通过将用户直接指示的功能安装到每个配对目标装置来开始配对设置操作。
显示装置10在步骤ST101开始配对设置操作,然后在步骤ST102确定是否存在配对数据。配对数据是比如通过过去的配对操作获取的、与自己装置对应的另一装置的装置ID,且此外,比如在与识别信息相对应之后获取的另一装置的逻辑地址之类的识别信息。
如果存在配对数据,则显示装置10在步骤ST103擦除配对数据。如果当关于已经配对的装置等重新进行配对时保持旧的配对数据,则清除这种数据。
显示装置10在步骤ST103的处理之后进行到步骤ST104的处理。如果在步骤ST102不存在配对数据,则显示装置10立即进行到步骤ST104的处理。
类似地,音频输出装置30在步骤ST301开始配对设置操作,然后在步骤ST302确定是否存在配对数据。如果配对数据存在,则音频输出装置30在步骤ST303擦除有关的配对数据。音频输出装置30在步骤ST303的处理之后进行到步骤ST304的处理。如果在步骤ST302不存在配对数据,则音频输出装置30立即进行到步骤ST304的处理。
在步骤ST304,音频输出装置30设置“在配对设置中”的状态,等等。在步骤ST305,音频输出装置30连接到在步骤ST300以连接认证任务执行的预定数目的可连接信源装置中的任意信源装置(信源j)。要连接的信源装置还需要同时连接到显示装置10,因此信源装置需要支持与多个装置的同时连接。
在步骤ST104,显示装置10此后在等待预定时间之后进行到步骤ST105的处理。显示装置10通过等待预定时间,在音频输出装置30在步骤ST305连接到任意信源装置(源极j)之后开始步骤ST105之后的处理。
在步骤ST105,显示装置10在网络上搜索在步骤ST100以连接认证任务执行的可连接信源装置,并列出全部装置。列出的信源装置的数目是最大信源。显示装置10在步骤ST105设置i=0。
显示装置10在步骤ST105列出可连接信源装置,并从列表顶部开始依次连接到信源装置。显示装置10还可以连接到依次发现的信源装置而不创建列表。在连接到信源装置之后,显示装置10询问所连接的信源装置是否还建立与音频输出装置30的连接。如果从信源装置报告不建立与音频输出装置30的连接,则显示装置10解除这种连接,连接到列表中的下一信源装置,并类似地调查与音频输出装置30的连接的存在。重复该过程以使得显示装置10可以指定与音频输出装置30连接的信源装置。
在指定和音频输出装置30连接的信源装置之后,显示装置10然后通过信源装置向所连接的音频输出装置30询问状态。如果未从音频输出装置30报告“在配对设置中”的状态,则显示装置10解除与信源装置的连接,并连接到列表中的下一信源装置。由此指定了与配对设置目标的音频输出装置30(也就是,具有“在配对设置中”的状态的音频输出装置30)连接的信源装置。
换句话说,在步骤ST105列出可连接信源装置之后,显示装置10在步骤ST 106递增i。显示装置10在步骤ST107确定是否i>最大信源。如果不是i>最大信源,则这意味着仍然有显示装置10可以连接到的信源装置。
如果在步骤ST107不是i>最大信源,则显示装置10在步骤ST108连接到第i信源装置(信源i)。在步骤ST109,显示装置10询问信源装置(信源i)是否还建立与音频输出装置30的连接。
显示装置10然后在步骤ST110基于来自信源装置(信源i)的报告确定信源装置(信源i)是否具有与音频输出装置30的连接。如果信源装置(信源i)没有与音频输出装置30连接,则显示装置10返回到步骤ST106的处理,并进行到关于下一信源装置的处理。
如果信源装置(信源i)具有与音频输出装置30的连接,则显示装置10在步骤ST111通过信源装置(信源i)向所连接的音频输出装置30询问状态。显示装置10在步骤ST112基于来自音频输出装置30的响应而确定音频输出装置30是否处于“在配对设置中”的状态。
如果不处于“在配对设置中”的状态,则显示装置10返回到步骤ST106的处理,并进行到关于下一信源装置的处理。如果处于“在配对设置中”的状态,则显示装置10指定信源装置(信源i)作为与配对设置目标的音频输出装置30连接的信源装置,且此后进行到步骤ST113的处理。
在步骤ST305连接到任意信源装置(信源j)之后,音频输出装置30进行到步骤ST306的处理。在步骤ST306,音频输出装置30确定是否从显示装置10做出关于状态的询问。如果没有做出关于状态的询问,则在步骤ST307做出从连接到信源装置(信源j)开始是否已经经过了恒定时间且超时(TimeOut)的确定,如果没有超时,则音频输出装置30返回到步骤ST306的处理。
如果在步骤ST306从显示装置10做出关于状态的询问,则音频输出装置30在步骤ST308通过信源装置(信源j)向显示装置10做出状态是“在配对设置中”的响应,然后进行到步骤ST309的处理。
如上所述,在显示装置10中指定了配对设置目标的音频输出装置30连接到的信源装置(信源i)之后,在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之间交换识别信息,比如对装置唯一的识别信息,包括装置ID等。这里交换的识别信息被假定为“装置ID”。
换句话说,显示装置10在步骤ST113通过信源装置(信源i)发送装置ID的请求到音频输出装置30。音频输出装置30在步骤ST309从显示装置10接收装置ID的请求。显示装置10然后在步骤ST114且音频输出装置30在步骤ST310通过信源装置(信源i)关于彼此交换装置ID,并在自己装置的存储器等中存储装置ID。以这种方式实现配对设置,也就是,识别信息的交换。
但是,用户可能不得不在最后检查配对设置。例如,在这种情况下,从音频输出装置30发出比如测试音之类的音频,且在显示装置10上显示某种消息以请求用户检查操作,以使得可以执行检查。如果将要执行用户的检查操作,则完成配对设置,且音频输出装置30解除“在配对设置中”的状态。
换句话说,显示装置10在步骤ST114获取音频输出装置30的装置ID(识别信息),然后在步骤ST115执行用户的处理以执行关于配对的检查,比如显示消息。显示装置10然后在步骤ST116确定用户在是否已经执行了配对检查的“OK”操作。如果用户已经执行了“OK”操作,则显示装置10在步骤ST117完成配对设置。如果用户没有执行“OK”操作,则显示装置10进行到步骤ST118的处理。
音频输出装置30在步骤ST310获取显示装置10的装置ID(识别信息),然后在步骤ST311执行用户的处理以执行配对检查,比如输出诸如测试音之类的音频。音频输出装置30然后在步骤ST312确定用户是否已经执行了配对检查的“OK”操作。如果用户已经执行了“OK”操作,则显示装置10在步骤ST313解除“在配对设置中”的状态,并在步骤ST314完成配对设置。如果用户还没有执行“OK”操作,则音频输出装置30进行到步骤ST315的处理。
在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的连接认证任务中(步骤ST100,步骤ST300),还考虑两个装置不处于对相同信源装置的可连接状态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从当音频输出装置30等待来自显示装置10的状态询问时,或当显示装置10即使连接到列表中的全部信源装置也未能发现配对目标的音频输出装置30时的超时识别该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知促使用户进行连接认证检查的消息。
换句话说,当在步骤ST107i>最大信源时,显示装置10进行到步骤ST118的处理。在步骤ST118,显示装置10向用户显示促使连接认证检查(认证错误检查)的消息。音频输出装置30当在步骤ST307中超时时,进行到步骤ST315的处理。在步骤ST315,音频输出装置30通过打开比如LED之类的发光元件或输出音频来向用户促使连接认证检查(认证错误检查)。
图16示出在显示装置10中用于最终向用户促使配对检查的消息的显示示例。显示装置10在步骤ST115显示如图16所示的消息,并促使用户在遥控器106上输入[OK]按钮或[取消]按钮。音频输出装置30同时输出比如某种测试音之类的典型音频。在显示装置10中提供可视GUI且从音频输出装置30提供听觉典型音频,以使得用户可以知觉地(perceptually)检查装置的配对是否如期望的那样。
图17是示出用户检查应用的结果处理的一个示例的顺序图。首先,如图17所示,当由显示装置10的操作检测单元178检测到用户的“配对确认”的操作时(S702),显示装置10的通信单元166发送命令<配对完成>(9)到信源装置(信源i)并请求中继(S704)。
<配对完成><信宿1地址><信源地址><信宿2地址>(9)
在命令<配对完成>中,<配对完成>指示其是用于通知完成配对的命令。在命令<配对完成>中,<信宿1地址>表示命令发布信源(显示装置10)的地址,<信源地址>表示命令的目的地(信源装置(信源i))的地址,且<信宿2地址>表示命令目标信宿(音频输出装置30)的地址。
已经接收了命令<配对完成>(9)的信源装置(信源i)的中继处理单元278将命令<配对完成>(10)发送到命令目标信宿的音频输出装置30用于中继(S706)。
<配对完成><信源地址><信宿2地址>(10)
在命令<配对完成>中,<配对完成>指示其是用于通知完成配对的命令。在命令<配对完成>中,<信源地址>表示命令的发布信源(信源装置(信源i))的地址,且<信宿2地址>表示命令的目的地(音频输出装置30)的地址。
已经接收命令<配对完成>(10)的音频输出装置30将自己装置的状态从“在配对设置中”改变为“配对完成”(S708)。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然后在自己装置的存储器等中存储分别交换的装置ID,并完成配对设置。
因为合作控制的发起者通常是显示装置10,所以在显示装置10侧上配对的音频输出装置30是一个。但是,音频输出装置30侧可以在接收命令时指定发布信源,且由此可以与多个显示装置10配对,或可以不存储显示装置10的装置ID。
如上所述,如果所连接的信源装置(信源i)与音频输出装置30连接,则显示装置10可以通过信源装置(信源i)向音频输出装置30询问状态并接收其响应(步骤ST111,步骤ST308)。当音频输出装置30处于“在配对设置中”的状态时,显示装置10通过信源装置(信源i)交换装置ID(识别信息)(步骤ST114,步骤ST310)。
图18是示出音频输出装置30的状态询问操作和装置ID(识别信息)交换操作的流程的顺序图。
显示装置10的通信单元166发送命令<得到状态>(11)到信源装置(信源i)并请求中继(S802)。
<得到状态><信宿1地址><信源地址><信宿2地址><状态名称(配对)>
(11)
在命令<得到状态>中,<得到状态>指示其是用于询问由<状态名称(在该情况下配对>指示的状态的命令。在命令<得到状态>中,<信宿1地址>表示命令发布信源(显示装置10)的地址,<信源地址>表示命令的目的地(信源装置(信源i))的地址,且<信宿2地址>表示命令目标信宿(音频输出装置30)的地址。
命令<得到状态>及随后的命令和响应中的地址是在由显示装置10、信源装置20-1到20-N和音频输出装置30配置的网络上分配的逻辑地址。显示装置10在步骤ST109,在询问信源装置(信源i)关于与音频输出装置30的连接的阶段,从信源装置(信源i)获取音频输出装置30的地址<信宿2地址>。
已经接收了命令<得到状态>(11)的信源装置(信源i)的中继处理单元278将命令<得到状态>(12)发送到音频输出装置30或命令目标信宿用于中继(S804)。
<得到状态><信源地址><信宿2地址><状态名称(配对)>(12)
在命令<得到状态>中,<得到状态>指示其是用于询问由<状态名称(在该情况下配对>指示的状态的命令。在命令<得到状态>中,<信源地址>表示命令发布信源(信源装置(信源i))的地址,且<信宿2地址>表示命令的目的地(音频输出装置30)的地址。
已经接收了命令<得到状态>(12)的音频输出装置30的通信单元166发送添加有指示配对状态的信息的响应<报告状态>(13)到信源装置(信源i)并请求中继(S806)。
<报告状态><信宿2地址><信源地址><状态(配对)>(13)
在响应<报告状态>中,<报告状态>指示通知<状态(在该情况下配对的状态)>,作为对紧接在之前接收的命令<得到状态>的响应。配对状态包括“在配对设置中”、“已配对”和“未配对”。在响应<报告状态>中,<信宿2地址>表示响应发布信源(音频输出装置30)的地址,且<信源地址>表示响应的目的地(信源装置(信源i))的地址。在响应<报告状态>中,<状态(配对)>是指示音频输出装置30的配对状态的信息。
通过从显示装置10接收命令<得到状态>,如上所述,信源装置(信源i)已经识别出:到其的响应<报告状态>要被中继到显示装置10。因此,已经接收了响应<报告状态>(13)的信源装置(信源i)的中继处理单元278发送响应<报告状态>(14)到显示装置10或响应目标信宿用于中继(S808)。这可以通过发布类似于命令<得到状态>(11)的中继请求命令到信源装置(信源i)从而从音频输出装置30侧向显示装置10中继来实现。
<报告状态><信源地址><信宿1地址><状态(配对)>(14)
在响应<报告状态>中,<报告状态>通知<状态(在该情况下配对的状态)>,作为对紧接在之前接收的命令<得到状态>的响应。在响应<报告状态>中,<信源地址>表示响应发布信源(信源装置(信源i))的地址,且<信宿1地址>表示响应的目的地(显示装置10)的地址。
已经接收了响应<报告状态>(14)的显示装置10基于<状态(配对)>确定音频输出装置30是否处于“在配对设置中”,也就是,是否是配对设置目标。如果状态不处于“在配对设置中”,则信源装置切换到列表中的下一信源装置,且从确定音频输出装置30的连接的存在的处理开始重复相同流程。
如果状态处于“在配对设置中”,则显示装置10可以确定音频输出装置30是配对设置目标(S810)。显示装置10的通信单元166然后发送添加有自己装置的装置ID的命令<交换ID>(15)到信源装置(信源i)并请求中继(S812)。
<交换ID><信宿1地址><信源地址><信宿2地址><信宿1ID>(15)
在命令<交换ID>中,<交换ID>指示其是用于交换装置ID的命令。在命令<交换ID>中,<信宿1地址>表示命令发布信源(显示装置10)的地址,<信源地址>表示命令的目的地(信源装置(信源i))的地址,且<信宿2地址>表示命令目标信宿(音频输出装置30)的地址。在命令<交换ID>中,<信宿1ID>指示显示装置10的装置ID。
已经接收了命令<交换ID>(15)的信源装置(信源j)的中继处理单元278将添加有显示装置10的装置ID的命令<交换ID>(16)发送到音频输出装置30或命令目标信宿用于中继(S814)。
<交换ID><信源地址><信宿2地址><信宿1ID>(16)
在命令<交换ID>中,<交换ID>指示其是用于交换装置ID的命令。在命令<交换ID>中,<信源地址>表示命令发布信源(信源装置(信源i))的地址,且<信宿2地址>表示命令的目的地(音频输出装置30)的地址。在命令<交换ID>中,<信宿1ID>指示显示装置10的装置ID。
已经接收了命令<交换ID>(16)的音频输出装置30通过<信宿1ID>获取显示装置10的装置ID。音频输出装置30然后发送添加有自己装置的装置ID的响应<交换ID>(17)到信源装置(信源i),并请求中继(S816)。
<交换ID><信宿2地址><信源地址><信宿2ID>(17)
在响应<交换ID>中,<交换ID>指示其是对紧接在之前接收的命令<交换ID>的响应。在响应<交换ID>中,<信宿2地址>表示响应发布信源(音频输出装置30)的地址,且<信源地址>表示响应的目的地(信源装置(信源i))的地址。在响应<交换ID>中,<信宿2ID>指示音频输出装置30的装置ID。
通过从显示装置10接收命令<交换ID>,如上所述,信源装置(信源i)已经识别出:到其的响应<交换ID>要被中继到显示装置10。因此,已经接收了响应<交换ID>(17)的信源装置(信源i)的中继处理单元278发送添加有音频输出装置30的装置ID的响应<交换ID>(18)到显示装置10或响应目标信宿用于中继(S818)。这可以通过发布类似于命令<交换ID>(15)的中继请求命令到信源装置(信源i)从而从音频输出装置30侧向显示装置10中继来实现。
<交换ID><信源地址><信宿1地址><信宿2ID>(18)
在响应<交换ID>中,<交换ID>指示其是对紧接在之前接收的命令<交换ID>的响应。在响应<交换ID>中,<信源地址>表示响应发布信源(信源装置(信源i))的地址,且<信宿1地址>表示响应的目的地(显示装置10)的地址。在响应<交换ID>中,<信宿2ID>指示音频输出装置30的装置ID。
已经接收了命令<交换ID>(18)的显示装置10通过<信宿2ID>获取音频输出装置30的装置ID。显示装置10和音频输出装置30以这样的方式交换装置ID,以使得完成配对,且可以执行各自的合作控制。
在以上做出的描述中,示出了配对设置一个显示装置10和一个音频输出装置30的示例。但是,如果在房间中布置电视接收机和投影仪作为显示装置10且通过根据内容进行切换来使用,则一个音频输出装置30可以配对给电视接收机和投影仪中的每一个。因此,不同时使用的多个显示装置10可以与一个音频输出装置30合作地执行系统音频等的控制。
此外,在当在大会议室中以多个投影仪和电视接收机投影相同内容时同时切换输入信源的情况下,可以配对用于识别来自用户的命令的发布的信宿装置和所有其它信宿装置。在该情况下,用于识别来自用户的命令的发布的信宿装置掌握连接的所有其它信宿装置的装置ID(地址),因此当信源装置执行到连接的所有其它信宿装置的命令的中继时可以同时切换输入信源。
<6.补充>
以上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发现各种替换和修改,且应该理解它们自然归入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例如,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音频输出装置30已经被描述为输出装置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示例。作为修改,与显示装置10通信的输出装置可以是其他显示装置。在该情况下,信源装置20中继多个显示装置当中的通信,以使得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显示装置10中其他显示装置的设置的改变和其他显示装置中显示装置10的设置的改变。
本说明书中信息处理系统1的处理的每个步骤可以不是沿着顺序图中描述的次序以时间序列处理的。例如,信息处理系统1的处理中的每个步骤可以是并行或以不同次序处理的。
可以创建用于使得比如并入显示装置10的CPU 108和SDRAM 114之类的硬件展现与如上所述显示装置10的每个配置相同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类似地,可以创建用于使得比如并入信源装置20的CPU 201、ROM 202和RAM203之类的硬件展现与如上所述信源装置20的每个配置相同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还提供了在其中已经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图4和图11的功能框图中所示的每个功能块可以由硬件配置以实现通过硬件的一系列处理。

Claims (20)

1.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发送内容的输出数据;
输出装置,用于基于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输出数据执行输出;和
显示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输出数据;
显示单元,用于基于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输出数据执行显示;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设置改变请求到所述输出装置;
显示产生单元,用于基于设置信息产生设置改变屏幕,其中所述设置信息根据所述设置改变请求通过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输出装置发送而来;和
第一操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操作,
所述发送单元将设置改变屏幕中基于由所述第一操作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用户操作的设置改变的内容通过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到所述输出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显示数据和音频数据作为所述输出数据,和
所述输出装置是用于基于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音频数据输出音频的音频输出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输出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从所述显示装置到所述输出装置、以一个方向发送音频数据的通信路径的接口,和
所述输出装置基于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音频数据或通过所述接口从所述显示装置发送的音频数据来输出音频。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
其中,所述设置改变请求是所述输出装置的音频输出中涉及的参数的设置改变请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
其中,通过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显示装置的所述发送单元发送到所述输出装置的设置改变请求包括所述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获取所述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获取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
其中,所述识别信息获取单元包括:
第二操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指示所述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的获取开始的用户操作;
信息处理装置指定单元,用于在由所述第二操作检测单元检测到用户操作时,从可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指定与所述输出装置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和
识别信息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由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指定单元指定的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输出装置接收所述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
8.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内容的输出数据;
显示单元,用于基于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输出数据执行显示;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设置改变请求到基于所述输出数据执行输出的输出装置;
显示产生单元,用于基于设置信息产生设置改变屏幕,其中所述设置信息根据所述设置改变请求通过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输出装置发送而来;和
第一操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操作,
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将设置改变屏幕中基于由所述第一操作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用户操作的设置改变的内容通过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到所述输出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通过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发送单元发送到所述输出装置的设置改变请求包括所述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识别信息获取单元,对于获取所述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识别信息获取单元包括:
第二操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指示所述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的获取开始的用户操作;
信息处理装置指定单元,用于在由所述第二操作检测单元检测到用户操作时,从可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指定与所述输出装置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和
识别信息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由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指定单元指定的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输出装置接收所述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
12.一种输出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内容的输出数据;
输出单元,用于基于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输出数据执行输出;
识别信息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获取另一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和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添加有由所述识别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识别信息或与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另一识别信息的消息到另一输出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出装置,
其中,所述识别信息获取单元包括:
操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指示所述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的获取开始的用户操作;
信息处理装置指定单元,用于在由所述操作检测单元检测到用户操作时,从可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指定与所述另一输出装置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和
识别信息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由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指定单元指定的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另一输出装置接收所述另一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出装置,
其中,所述消息是指示所述另一输出装置切换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以接收输出数据的消息。
15.一种输出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内容的输出数据;
输出单元,用于基于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输出数据执行输出;和
识别信息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获取基于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输出数据执行输出的另一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
其中,所述识别信息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操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指示所述另一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的获取开始的用户操作;
信息处理装置指定单元,用于在由所述操作检测单元检测到用户操作时,从可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指定与所述另一输出装置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和
识别信息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由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指定单元指定的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另一输出装置接收所述另一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输出装置,进一步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消息到所述另一输出装置,
其中,所述消息添加有由所述识别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识别信息或与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另一识别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输出装置,进一步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将添加有由所述识别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识别信息或与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另一识别信息的设置改变请求发送到所述另一输出装置;
显示产生单元,用于基于设置信息产生设置改变屏幕,其中所述设置信息根据所述设置改变请求通过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另一输出装置发送而来;和
第二操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操作,
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将设置改变屏幕中基于由操作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用户操作的设置改变的内容发送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
18.一种用于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获取方法,所述输出装置包括用于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内容的输出数据的接收单元和用于基于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输出数据执行输出的输出单元,所述方法用于从另一输出装置获取识别信息,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检测指示所述另一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的获取开始的用户操作;
在所述检测用户操作的步骤中检测到用户操作时,从可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指定与所述另一输出装置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和
通过所述指定信息处理装置的步骤中指定的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另一输出装置接收所述另一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
19.一种输出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内容的输出数据;
输出单元,用于基于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输出数据执行输出;和
识别信息提供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提供自己的装置的识别信息到基于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输出数据执行输出的另一输出装置,
其中,所述识别信息提供单元包括:
操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指示所述自己装置的识别信息的提供开始的用户操作;
连接控制单元,用于当由所述操作检测单元检测到用户操作时,将所述自己装置连接到预定信息处理装置;和
识别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当通过所述预定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另一输出装置做出识别信息的请求时,通过所述预定信息处理装置发送所述自己装置的识别信息到所述另一输出装置。
20.一种用于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提供方法,所述输出装置包括用于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内容的输出数据的接收单元和用于基于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输出数据执行输出的输出单元,所述方法用于提供识别信息给另一输出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检测指示所述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的提供开始的用户操作;
当在所述检测用户操作的步骤中检测到用户操作时,将所述输出装置连接到预定信息处理装置;和
当通过所述预定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另一输出装置做出识别信息的请求时,通过所述预定信息处理装置发送所述输出装置的识别信息到所述另一输出装置。
CN200980139084.4A 2008-10-16 2009-09-03 信息处理系统、显示装置、输出装置、信息处理装置、识别信息获取方法和识别信息提供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75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67896 2008-10-16
JP267896/08 2008-10-16
JP2009003124A JP5310007B2 (ja) 2008-10-16 2009-01-09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表示装置、出力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003124/09 2009-01-09
PCT/JP2009/065412 WO2010044318A1 (ja) 2008-10-16 2009-09-03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表示装置、出力装置、情報処理装置、識別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識別情報供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7537A CN102177537A (zh) 2011-09-07
CN102177537B true CN102177537B (zh) 2014-12-17

Family

ID=42106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908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7537B (zh) 2008-10-16 2009-09-03 信息处理系统、显示装置、输出装置、信息处理装置、识别信息获取方法和识别信息提供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395706B2 (zh)
EP (1) EP2337354B1 (zh)
JP (1) JP5310007B2 (zh)
KR (1) KR101596535B1 (zh)
CN (1) CN102177537B (zh)
BR (1) BRPI0920801B1 (zh)
RU (1) RU2510149C2 (zh)
WO (1) WO20100443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26951B1 (en) 2004-06-05 2012-12-04 Sonos, Inc. Establishing a secure wireless network with minimum human intervention
JP5210832B2 (ja) * 2008-12-08 2013-06-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特定小電力無線テレメータシステム
JP4885323B2 (ja) * 2010-05-19 2012-02-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ソース機器、シンク機器、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WO2012006582A1 (en) * 2010-07-08 2012-01-12 Echostar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User controlled synchronization of video and audio streams
JP5598232B2 (ja) 2010-10-04 2014-10-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5085720B2 (ja) * 2010-11-30 2012-11-28 株式会社東芝 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US8971546B2 (en) * 2011-10-14 2015-03-03 Sonos, Inc. Systems, methods, apparatus, and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to control audio playback devices
US9516362B2 (en) 2012-02-10 2016-12-06 Crestron Electronics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switching time in a video distribution network
US9456236B2 (en) * 2013-02-11 2016-09-27 Crestron Electronics In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switching time in a video distribution network
JP5957760B2 (ja) * 2012-03-08 2016-07-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映像音声処理装置
JP6396342B2 (ja) * 2013-03-08 2018-09-26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Koninklijke Philips N.V. オーディオ−ビデオ用のワイヤレスド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CN103458314A (zh) * 2013-08-27 2013-12-1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设置显示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US10284980B1 (en) 2016-01-05 2019-05-07 Sonos, Inc. Intelligent group identification
US10303422B1 (en) 2016-01-05 2019-05-28 Sonos, Inc. Multiple-device setup
EP3190799B1 (en) * 2016-01-05 2018-09-26 Sonos, Inc. Intelligent group identification
WO2017164156A1 (ja) * 2016-03-22 2017-09-28 ヤマハ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音響信号の転送方法、及び、信号処理システム
JP2018011274A (ja) * 2016-07-15 2018-01-18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映像仕様設定方法
EP3611937A4 (en) * 2017-04-12 2020-10-07 Yamaha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11164580B2 (en) 2018-10-22 2021-11-02 Google Llc Network source identification via audio signals
RU2704725C1 (ru) * 2018-11-09 2019-10-3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Цифра" Способ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 медиаконтента и система сервис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1838A (zh) * 2005-04-28 2008-04-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口形同步修正装置及口形同步修正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85967B1 (ko) * 1998-05-23 2003-07-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네트웍상에서의서버기기접속방법
JP2002009901A (ja) * 2000-06-22 2002-01-11 Hitachi Ltd 仲介機能付き携帯電話機
RU2273109C2 (ru) * 2000-09-07 2006-03-27 Сони Корпорейшн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работк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программа и носитель записи
CN1254097C (zh) * 2001-05-29 2006-04-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节目记录系统、遥控器以及用于遥控的方法和程序
JP3881909B2 (ja) * 2002-02-27 2007-02-14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オーディオシステム
JP2003288065A (ja) * 2002-03-28 2003-10-10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JP3607687B2 (ja) * 2002-04-26 2005-01-05 株式会社東芝 データ送受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送受信方法
JP3797360B2 (ja) * 2003-12-25 2006-07-19 オンキヨー株式会社 Avシステム、増幅装置、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増幅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の動作プログラム
JP4299822B2 (ja) * 2005-09-30 2009-07-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映像音出力装置、及び外部スピーカ制御装置
JP2007184745A (ja) 2006-01-06 2007-07-19 Sony Corp リモコン・システム、リモコン制御対象機器、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JP2007311847A (ja) * 2006-05-16 2007-11-29 Alpine Electronics Inc 再生システム
JP4812551B2 (ja) * 2006-07-28 2011-11-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EP2048882A4 (en) * 2006-07-28 2010-05-05 Sharp Kk DISPLAY DEVICE
JP2008153974A (ja) * 2006-12-18 2008-07-03 Canon Inc 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データ中継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1838A (zh) * 2005-04-28 2008-04-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口形同步修正装置及口形同步修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070849A (ko) 2011-06-24
BRPI0920801A2 (pt) 2015-12-22
JP5310007B2 (ja) 2013-10-09
RU2011112688A (ru) 2012-10-10
US20110176056A1 (en) 2011-07-21
EP2337354B1 (en) 2016-05-04
US8395706B2 (en) 2013-03-12
BRPI0920801B1 (pt) 2021-04-06
EP2337354A4 (en) 2012-12-12
WO2010044318A1 (ja) 2010-04-22
CN102177537A (zh) 2011-09-07
KR101596535B1 (ko) 2016-03-07
JP2010119076A (ja) 2010-05-27
EP2337354A1 (en) 2011-06-22
RU2510149C2 (ru) 2014-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7537B (zh) 信息处理系统、显示装置、输出装置、信息处理装置、识别信息获取方法和识别信息提供方法
CN100594717C (zh) 用于标记音频视频信号输入源的显示装置和方法
JP4828812B2 (ja) テレビジョン放送受信装置
US9277267B2 (en) Content output system, information display apparatus, content output apparatus, and content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KR20070033559A (ko) 디지털 방송 수신 단말기의 전자 프로그램 가이드 데이터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01668152B (zh) 访问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的设备和方法
US20060232707A1 (en) Broadcast receiver and broadcast receiving method
KR20110037680A (ko) 포터블 디바이스의 멀티 채널 오디오 출력 장치 및 방법
US20060061696A1 (en) Signal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signal reproduction method
KR20070107917A (ko) 접속장치, 전자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06235742A (ja) 情報管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6256130B (zh) 广播接收设备及其音频输出方法
JP4635098B1 (ja) 電子機器
JP4686628B2 (ja) 電子機器及び番組表表示方法
KR20070029318A (ko) 두 개의 화면에 하나의 영상을 분할하여 재생하는 영상재생장치 및 방법
JP4071695B2 (ja) 情報データ再生装置及び情報データ再生方法
JP2007036948A (ja) 放送受信装置及び接続機器制御方法
JP2007074176A (ja) ストリーム・データのタイム・シフト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60070101A1 (en) Broadcast receiver
CN101742159A (zh) 操作电子设备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JP2006190426A (ja) 番組タイトル表示部付記録再生装置
US20090150963A1 (en) Broadcast-receiving apparatus an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thereof
JP2006094210A (ja) 放送受信装置
JP2010068468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デジタルテレビ受信装置
WO2015097884A1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