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1361B - 跨骑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骑型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61361B CN102161361B CN201110009458.XA CN201110009458A CN102161361B CN 102161361 B CN102161361 B CN 102161361B CN 201110009458 A CN201110009458 A CN 201110009458A CN 102161361 B CN102161361 B CN 1021613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lencer
- protector
- peristome
- vehicle
- width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兼顾消音器的冷却性的提高和保护器的轻量化的跨骑型车辆。自动两轮车即跨骑型车辆(1)具备:消音器(30),其配置于车辆的后部的侧部,用于对来自发动机(20)的排气进行消音;保护器(40),其覆盖所述消音器(30);通风用开口部(45),其形成在所述保护器(40)上,并将行驶风导向所述消音器(30);踏板(18),其供乘员在乘车状态下载置脚部。所述通风用开口部(45)配置在所述踏板(18)的下方,并且以面向下方的方式被设置在所述保护器(40)的下表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由保护器覆盖的消音器的跨骑型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一种在车辆后部的侧部配置有对发动机的排气进行消音的消音器的机动两轮车等跨骑型车辆。消音器大多被保护器覆盖,保护器保护消音器,并且抑制消音器与乘客等接触。
公知有在这样的保护器的侧面以及上表面设有用于确保对消音器通风的通风口的跨骑型车辆(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记载的保护器的通风口配置在乘客(驾驶员)的脚部的后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9-162093号公报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保护器的通风口位于因驾驶员的脚部而使行驶风乱流的部位。
因此,难以确保对消音器的通风,难以提高消音器的冷却性。
另外,在为了确保对消音器通风而扩大通风口的情况下,需要提高保护器的刚性。因此,存在保护器的重量增加的顾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兼顾消音器的冷却性的提高和保护器的轻量化的跨骑型车辆。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跨骑型车辆,其具备:
消音器,其配置于车辆的后部的侧部,用于对来自发动机的排气进行消音;
保护器,其覆盖所述消音器;
通风用开口部,其形成在所述保护器上,并将行驶风导向所述消音器;
踏板,其供乘员在乘车状态下载置脚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用开口部配置在所述踏板的下方,并且以面向下方的方式被设置在所述保护器的下表面。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结构中,
所述保护器向所述消音器的车宽方向内侧开放。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结构中,
所述消音器的前表面在从跨骑型车辆侧面观察时朝向车辆后方倾斜下降,
所述通风用开口部与所述消音器的前表面对置配置。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3任一项所述的结构中,
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配置于所述保护器的前方且覆盖车辆下方的下整流罩,
所述下整流罩被配置成其下表面位于所述保护器的下表面的上方,
所述通风用开口部在从跨骑型车辆前面观察时被配置在所述下整流罩的车宽方向外侧。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4任一项所述的结构中,
所述消音器具有:第一消音器,其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第二消音器,其相比于所述第一消音器配置于排气上游侧,并且相比于所述踏板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以及消音器连接部,其由筒状部件构成,将所述第一消音器和所述第二消音器连接为可连通,
所述保护器对所述第一消音器、所述第二消音器以及所述消音器连接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进行覆盖。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5任一项所述的结构中,
所述保护器具有相比于所述通风用开口部形成于下方且前方的第一面以及形成于所述通风用开口部的周围的第二面,
在设有所述通风用开口部的位置的车宽方向的截面中,所述第一面和路面所成的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面和所述路面所成的第二角度。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结构中,
所述通风用开口部是在与车辆前后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为长边方向的长条形状。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6或7所述的结构中,
所述第一面是越往车辆后方越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倾斜面。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通风用开口部配置于踏板下方,并且以面向下方的方式设置在保护器的下表面上。因此,可以使通风用开口部位于难以由于乘客的脚部而引起乱流的部位,可将在跨骑型车辆和路面之间流动的行驶风从该通风用开口部有效导入消音器。由此,没必要使通风用开口部大型化,也没必要提高保护器的刚性。因此,可以兼顾保护器的冷却性的提高和保护器的轻量化。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从保护器的通风用开口部导入的行驶风对消音器进行冷却,之后不会被保护器阻碍流动,而从消音器的车宽方向内侧排出。因此,可以提高消音器的冷却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从保护器的通风用开口部导入的行驶风在碰到消音器的前表面而冷却后,沿该前表面的倾斜朝向车辆后方流动。由此,通过保护器在不阻碍前后方向的流动的情况下向车辆后方顺畅引导行驶风。因此,可以提高消音器的冷却效率。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可以由下整流罩对行驶风进行整流并引导到保护器的下表面。因此,通过该整流效果可以提高自动两轮车的运动性能。另外,保护器的通风用开口部配置在不阻碍下整流罩对行驶风的导入的位置上,因此,可以提高消音器的冷却效率。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可以用同一保护器覆盖多个消音器(第一消音器以及第二消音器)。因此,可以削减保护器的零件数量。另外,通过用消音器连接部连接多个消音器(第一消音器以及第二消音器)间,从而可以实现轻量化,并且可以用同一保护器覆盖消音器整体。因此,可以创造出消音器的构造的一体感,也可以提高外观性。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在通风用开口部的车宽方向的截面中,第一面和路面所成的第一角度大于第二面和路面所成的第二角度。因此,可以降低在第一面的表面流动的行驶风的行驶阻力,可将行驶风导入第二面的通风用开口部。
根据技术方案7的发明,由于通风用开口部是在与车辆前后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为长边方向的长条形状。因此,可以减少通风用开口部露出到乘员侧的情况,可以提高外观性。
根据技术方案8的发明,第一面是越往车辆后方越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倾斜面。因此,通过第一面可以将行驶风的流动从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心侧控制到外侧,并且可以将流动受到控制的该行驶风经过第二面有效导向通风用开口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的右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的前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的后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的后部的右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的后部的仰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消音器以及保护器的前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护器的右侧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护器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设有通风用开口部的位置上的保护器的车宽方向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中:
1-自动两轮车(跨骑型车辆)
18-踏板
20-发动机
30-消音器
31-第一消音器
31a-前表面
31b-侧面
32-第二消音器
32a-侧面
33-消音器连接部
33a-侧面
40-保护器
41-下表面
45-通风用开口部
46-第一面
48-第二面
49-路面
54-下面部(下表面)
a1-第一角度
a2-第二角度
93-下整流罩
93a-下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作为跨骑型车辆的自动两轮车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的右侧视图。而且,以下说明中的前后、左右以及上下的方向的记载只要没有特别限定就是指乘坐在跨骑型车辆上的乘客(驾驶员)所看到的方向。另外,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LH表示车辆的左方,箭头UP表示车辆的上方。
首先,参考图1,对自动两轮车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1的主体结构为:车身架5、前轮2、被支承在车身架5上而轴支承前轮2的前叉3、连结在前叉3上的把手4、悬架在车身架5上的发动机20、作为驱动轮的后轮17、通过反作用单元58上下摆动自如地安装在车身架5上且轴支承后轮17的摇臂60、贮存燃料的燃料箱51、乘客乘车用的座椅85、覆盖车身架5的机身罩90、覆盖在前轮2的上方的前挡泥板97、覆盖在后轮17的上方后挡泥板98、消音器30、覆盖消音器30的保护器40、在保护器40上形成的通风用开口部45、乘客(驾驶员)在乘车状态载置脚部的踏板18。
车身架5是将多种钢材通过焊接等一体结合而构成的,其构成车身的骨架。车身架5例如具备:在车身架5的前端部配置的用于支承前叉3的头管(未图示);侧视时从头管向斜下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主架7;连结于主架7并支承燃料箱51、座椅85等的左右一对的座椅导轨(未图示);以及在左右方向上连结一对主架7、座椅导轨等的多个横向构件(crossmember)(未图示)。
发动机20是自动两轮车的原动机(例如是四循环单汽缸型水冷发动机),如图1所示,发动机20搭载在车身架5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发动机20被配置成使曲轴(未图示)沿着车身的左右方向。发动机20上连接有排出废气的排气管28。排气管28例如通过发动机20的下方并朝向车身后方的右侧面延伸。
消音器30连接于排气管28(参考图1、图3以及图4)的后端部,用于降低排气音。保护器40形成为至少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消音器30。对于消音器30以及保护器40的详细情况后述。
踏板18在侧视时从车身的中央部配置在稍靠后方,并且配置在消音器30的前部的上方。
机身罩90具备前整流罩91、中央整流罩(center cowl)92、中部整流罩(middle cowl)95、下部整流罩93以及后整流罩94。
前整流罩91覆盖头管(未图示)的前方。中央整流罩92与前整流罩91的后部相连,并覆盖车身的前部两侧面。中部整流罩95与中央整流罩92的后部相连,并覆盖车身的中央部两侧面。下部整流罩93覆盖车辆下方。下部整流罩93的侧面在前面观察时配置在比保护器40的侧面更靠车宽方向内侧。后整流罩94覆盖车身的后部。
接着,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特征部分即自动两轮车1的消音器30以及保护器40,参考图1至图9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1的前面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1的后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1的后部的右侧视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1的后部的仰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消音器30以及保护器40的前面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护器40的右侧视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护器40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设有通风用开口部45的位置上的保护器40的车宽方向的截面的截面图,表示图5中的A-A截面。
首先,参考图2至图6说明消音器30。消音器30连接于排气管28(参考图1、图4以及图6)的后端部,用于降低排气音。如图4以及图5所示,消音器30具有第一消音器31、第二消音器32和消音器连接部33。
第一消音器31构成为车宽方向的截面呈大致三角形的容器。在第一消音器31的后面设有排出排气的排气口31c。如图4以及图6所示,在第一消音器31的后部的上表面以及车宽方向的内侧面固定有第一消音器用支承部件65。第一消音器用支承部件65将第一消音器31固定在车身架5的后部的后座踏板(pillion step)用支承部件64(参考图4)上。第一消音器用支承部件65具有卡止保护器40的后部的上部的卡止片65a。
如图4所示,第一消音器31的前表面31a在侧视时朝向车辆后方倾斜地降低。
另外,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消音器31配置在车身的车宽方向外侧(右侧),并且配置在踏板18的后方。
如图4至图6所示,第二消音器32构成为车宽方向的截面呈大致三角形的容器。如图6所示,在第二消音器32上固定有第二消音器用支承部件66和保护器支承部件34。第二消音器用支承部件66固定在第二消音器32的前部的上表面。该第二消音器用支承部件66将第二消音器32固定在车身架5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的下部。如图6所示,保护器支承部件34在车宽方向的截面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的第二消音器32上被固定于该三角形的车宽方向外侧(右侧)的顶点部32c的附近。
如图5以及图6所示,第二消音器32配置在第一消音器31的前侧,并且配置在比踏板18更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第二消音器32相对于车宽方向的中心C(参考图5)偏置配置向第一消音器31侧。
另外,如图6所示,第二消音器32被配置成其顶点部32c位于保护器40侧。因此,可使由保护器40覆盖第二消音器32的范围(上下宽度)紧凑。
如图4以及图5所示,消音器连接部33是将第一消音器31和第二消音器32连接成可以连通的筒状部件。消音器连接部33的前端部与第二消音器32的后表面连接。消音器连接部33的后端部与第一消音器31的前表面31a连接。
消音器连接部33相对于第一消音器31以及第二消音器32截面形状大小变小。摇臂60相对于该消音器连接部33被配置成在上方通过。
下面,说明保护器40、如图4以及图5所示,保护器40覆盖车宽方向外侧的第一消音器31的侧面31b、第二消音器32的侧面32a以及消音器连接部33的侧面33a。另外,保护器40覆盖第二消音器32的前表面32b的一部分。并且,如图3以及图5所示,保护器40向消音器30的车宽方向内侧以及下方侧开放。
如图7以及图8所示,保护器40具备第一侧面部52、第二侧面部53以及作为下表面41的下面部54。
第一侧面部52覆盖车宽方向外侧的第一消音器31的侧面31b(参考图4以及图5)、且形成为宽幅。第一侧面部52具有相对于第一消音器31固定的机构即紧固孔部42和支承部件56、57。对于紧固孔部42和支承部件56、57后述。
第二侧面部53形成得比第一侧面部52宽度窄,且与第一侧面部52相连,并对消音器连接部33的侧面33a(参考图4以及图5)以及第二消音器32的侧面32a进行覆盖。第二侧面部53具有相对于第二消音器32固定的机构即紧固孔部43。对于紧固孔部43后述。
保护器40的下表面54具有通风用开口部45、第一面46、第二面48以及引导壁面55。
如图2所示,下面部54(下表面41)被配置在下整流罩93的下表面93a的下方。
通风用开口部45配置在第一消音器31的前表面31a的前方,并且以与前表面31a相对的方式向保护器40的下表面41开口。更具体地说,如图2以及图4所示,通风用开口部45配置在踏板18的下方且后方,并被设计成面向下方。
通风用开口部45在前面视图中配置在下整流罩93的车宽方向外侧。
如图5所示,通风用开口部45是在与车宽方向的中心C(车辆前后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为长边方向的长条形状。
如图4至图7所示,第一面46相比于通风用开口部45形成在下方且前方。如图5所示,第一面46是越往车辆后方越向车宽方向外侧(从中心C离开的方向)延伸的倾斜面。
如图4至图7所示,第二面48形成于通风用开口部45的周围,从而将沿第一面46以及引导壁面55流动的行驶风导入通风用开口部45。
引导壁面55在下面部54的上部朝向后方形成为宽幅,并且形成为与第二面48的前部相连。引导壁面55主要将沿下面部54流动的行驶风导入通风用开口部45。
另外,第一面46和第二面48的关系如下所述。如图9所示,在设有通风用开口部45的位置上的车宽方向的截面中,设第一面46和路面49所成角度为第一角度a1,设第二面48和路面49所成角度为第二角度a2,此时,第一角度a1大于第二角度a2。
这样构成的保护器40例如是对钢板进行成形而形成的,并且施以耐热涂装。
接着,对于消音器30和保护器40的固定机构进行说明。如图6至图8所示,在保护器40的后部的背面的上部固定有支承部件56。该支承部件56卡止于第一消音器用支承部件65的卡止片65a(参考图4以及图6)。
在保护器40的后部的下部设有紧固孔部42以及支承部件57。在紧固孔部42中插入螺钉机构67(参考图4)。在保护器40的背面,对应于该紧固孔部42的位置固定有支承部件57。如图7以及图8所示,支承部件57具有供螺钉机构67(参考图4)插入的贯通孔57a。即,保护器40的后部的下部隔着支承部件57及设置在第一消音器31上的支承部件(未图示)被螺钉机构67(参考图4)紧固在第一消音器31上。
如图6至图8所示,在保护器40的前部的上部设有紧固孔部43。在紧固孔部43中插入螺钉机构68(参考图4及图6)。保护器40的前部的上部被该螺钉机构68紧固在第二消音器32的保护器支承部件34上。
如此,保护器40被固定在消音器30上。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1,起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1具备:消音器30、覆盖消音器30的保护器40、形成在保护器40上且将行驶风导向消音器30的通风用开口部45、踏板18。通风用开口部45设置在保护器40的下表面41,以使通风用开口部45配置于踏板18的下方、且面向下方。
因此,可以使通风用开口部45位于难以由于乘客的脚部而引起乱流的部位,可将在自动两轮车1和路面49之间流动的行驶风从该通风用开口部45有效导入消音器30。由此,没必要使通风用开口部45大型化,也没必要提高保护器40的刚性。因此,可以兼顾保护器30的冷却性的提高和保护器40的轻量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1中,保护器40向消音器30的车宽方向内侧开放。因此,从保护器40的通风用开口部45导入的行驶风对消音器30进行冷却,之后不会被保护器40阻碍流动,而从消音器30的车宽方向内侧排出。因此,可以提高消音器30的冷却效果。
另外,第一消音器31配置在摇臂60的车宽方向的外侧,且没有在消音器30的摇臂60侧配置保护器40。因此,消音器30不会与摇臂60干涉,同时可以配置消音器30接近于摇臂60。因此,可以实现自动两轮车1的块(质量)的集中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1中,第一消音器31的前表面31a在侧视时朝向车辆后方倾斜下降。另外,通风用开口部45与第一消音器31的前表面31a对置配置。
因此,从保护器40的通风用开口部45导入的行驶风在碰到第一消音器31的前表面31a而冷却后,沿该前表面31a的倾斜朝向车辆后方流动。由此,通过保护器40在不阻碍前后方向的流动的情况下向车辆后方顺畅引导。因此,可以提高第一消音器31的冷却效率。
另外,在后面看时,第一消音器31的下表面未被保护器40覆盖而是露出。因此,从保护器40的通风用开口部45导入的行驶风不会被保护器40遮断,而是从消音器30的下侧有效排出。进而,冷却了消音器30的行驶风被在消音器30的下方流动的行驶风引导,有效排出到车辆后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1中,在保护器40的前方具备覆盖车辆下方的下整流罩93。下整流罩93被配置成其下表面93a位于保护器40的下表面41的上方。通风用开口部45在前面观察时配置在下整流罩93的车宽方向外侧。
因此,可以由下整流罩93对行驶风进行整流并引导到保护器40的下表面41。因此,可以提高自动两轮车1的运动性能。另外,保护器40的通风用开口部45配置在不阻碍下整流罩93对行驶风的导入的位置上,因此,可以提高消音器30的冷却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1中,消音器30具有第一消音器31、第二消音器32以及将第一消音器31和第二消音器32连接为可连通的消音器连接部33。保护器40覆盖第一消音器31、第二消音器32以及消音器连接部3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31b、32a、33a。
因此,可以用同一保护器40覆盖多个消音器(第一消音器31以及第二消音器32)。因此,可以削减保护器40的零件数量。
另外,通过用消音器连接部33连接多个消音器30(第一消音器31以及第二消音器32)间,从而可以实现轻量化,并且可以用同一保护器40覆盖消音器30整体。因此,可以创造出消音器30的构造的一体感,也可以提高外观性。
另外,相对于消音器连接部33而言,摇臂60被配置成通过消音器连接部33的上方。因此,可以避免与摇臂60的干涉,同时可将消音器30配置在更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可以使重心移至车辆的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可以提高运动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1中,保护器40具有相比于通风用开口部45形成在下方且前方的第一面46以及形成在通风用开口部45周围的第二面48。并且,在通风用开口部45的车宽方向的截面中,第一角度a1大于第二角度a2。因此,可以降低在第一面46的表面流动的行驶风的行驶阻力,可将行驶风导入第二面48的通风用开口部4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1中,通风用开口部45是在与车辆前后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为长边方向的长条形状。因此,可以减少通风用开口部45露出到乘员侧的情况,可以提高外观性。另外,由于难以从通风用开口部45看到消音器连接部33等,所以可以提高外观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1中,第一面46是越往车辆后方越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倾斜面。因此,通过第一面46可以将行驶风的流动从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心C侧控制到外侧,并且可以将流动受到控制的该行驶风经过第二面48有效导向通风用开口部45。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可以进行适当变更。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适用于作为跨骑型车辆的所谓全整流罩(full cowl)型的自动两轮车,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三轮的跨骑型车辆或四轮的非平地行驶车辆,也可以适用于全整流罩型的自动两轮车以外的自动两轮车等。即,所谓跨骑型车辆包括跨骑在车身上乘车的所有车辆。
Claims (7)
1.一种跨骑型车辆,其具备:
消音器,其配置于车辆的后部的侧部,用于对来白发动机的排气进行消音;
保护器,其覆盖所述消音器;
通风用开口部,其形成在所述保护器上,并将行驶风导向所述消音器;
踏板,其供乘员在乘车状态下载置脚部,
所述通风用开口部配置在所述踏板的下方,并且以面向下方的方式被设置在所述保护器的下表面,
所述消音器的前表面在从跨骑型车辆侧面观察时朝向车辆后方倾斜下降,所述通风用开口部与所述消音器的前表面对置配置,
所述消音器具有:第一消音器,其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第二消音器,其相比于所述第一消音器配置于排气上游侧,并且相比于所述踏板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以及消音器连接部,其由筒状部件构成,将所述第一消音器和所述第二消音器连接为可连通,
所述保护器对所述第一消音器、所述第二消音器以及所述消音器连接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进行覆盖,
所述保护器覆盖车宽方向外侧的所述第一消音器的侧面、所述第二消音器的侧面以及所述消音器连接部的侧面,另外,所述保护器覆盖所述第二消音器的前表面的一部分,
所述保护器具备第一侧面部、第二侧面部和下面部,
所述第一侧面部覆盖车宽方向外侧的所述第一消音器的侧面、且形成为宽幅,所述第二侧面部形成得比所述第一侧面部宽度窄,且与所述第一侧面部相连,并对所述消音器连接部的侧面以及所述第二消音器的侧面进行覆盖,
所述第二消音器配置在所述第一消音器的前侧,并且配置在比所述踏板更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所述第二消音器相对于车宽方向的中心偏置配置向所述第一消音器侧,截面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的所述第二消音器被配置成其顶点部位于所述保护器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保护器向所述消音器的车宽方向内侧开放。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配置于所述保护器的前方且覆盖车辆下方的下整流罩,
所述下整流罩被配置成其下表面位于所述保护器的下表面的上方,
所述通风用开口部在从跨骑型车辆前面观察时被配置在所述下整流罩的车宽方向外侧。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保护器具有相比于所述通风用开口部形成于下方且前方的第一面以及形成于所述通风用开口部的周围的第二面,
在设有所述通风用开口部的位置的车宽方向的截面中,所述第一面和路面所成的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面和所述路面所成的第二角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通风用开口部是在与车辆前后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为长边方向的长条形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第一面是越往车辆后方越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倾斜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第一面是越往车辆后方越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倾斜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37503A JP5460376B2 (ja) | 2010-02-23 | 2010-02-23 | 鞍乗型車両 |
JP2010-037503 | 2010-02-2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61361A CN102161361A (zh) | 2011-08-24 |
CN102161361B true CN102161361B (zh) | 2014-08-06 |
Family
ID=44462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09458.XA Active CN102161361B (zh) | 2010-02-23 | 2011-01-12 | 跨骑型车辆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460376B2 (zh) |
CN (1) | CN10216136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67852B2 (ja) * | 2011-09-21 | 2016-02-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小型車両のプロテクター付きマフラー装置 |
JP6145310B2 (ja) | 2013-05-22 | 2017-06-07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管サイドカバー |
JP5852617B2 (ja) * | 2013-09-20 | 2016-02-0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CN108884733B (zh) * | 2016-03-17 | 2021-06-29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内燃机排气装置 |
WO2021059320A1 (ja) * | 2019-09-24 | 2021-04-0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JP7486466B2 (ja) * | 2021-09-30 | 2024-05-1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及び車両用部品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48728A1 (en) * | 1989-10-18 | 1991-10-02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Exhaust apparatus in saddle type vehicle |
CN1704567A (zh) * | 2004-06-01 | 2005-12-07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机动二轮车用排气消音器装置 |
CN101468710A (zh) * | 2007-12-28 | 2009-07-01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消音器保护器和跨乘式车辆 |
CN101565082A (zh) * | 2008-04-25 | 2009-10-28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车辆和消音器保护器单元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888Y2 (ja) * | 1979-10-29 | 1984-01-19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オ−トバイのマフラ−カバ− |
JP3101334B2 (ja) * | 1991-02-04 | 2000-10-23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用排気装置 |
JP2001303925A (ja) * | 2000-04-21 | 2001-10-31 | Taiwan Sanyo Kisha Kogyo Kofun Yugenkoshi | 自動二輪車のマフラー構造 |
JP4028691B2 (ja) * | 2001-04-04 | 2007-12-2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カウリング構造 |
JP2005083286A (ja) * | 2003-09-09 | 2005-03-31 | Honda Motor Co Ltd | 排気装置 |
JP2006213107A (ja) * | 2005-02-02 | 2006-08-17 | Yamaha Motor Co Ltd | 鞍乗り型車両 |
JP5133541B2 (ja) * | 2006-09-07 | 2013-01-30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JP4700041B2 (ja) * | 2007-11-02 | 2011-06-1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装置 |
-
2010
- 2010-02-23 JP JP2010037503A patent/JP546037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1-12 CN CN201110009458.XA patent/CN10216136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48728A1 (en) * | 1989-10-18 | 1991-10-02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Exhaust apparatus in saddle type vehicle |
CN1704567A (zh) * | 2004-06-01 | 2005-12-07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机动二轮车用排气消音器装置 |
CN101468710A (zh) * | 2007-12-28 | 2009-07-01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消音器保护器和跨乘式车辆 |
CN101565082A (zh) * | 2008-04-25 | 2009-10-28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车辆和消音器保护器单元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1-303925A 2001.10.3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1173461A (ja) | 2011-09-08 |
JP5460376B2 (ja) | 2014-04-02 |
CN102161361A (zh) | 2011-08-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61361B (zh) | 跨骑型车辆 | |
JP6447383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吸気構造 | |
EP3002204B1 (en) |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
JP5889685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ー配置構造 | |
US8950799B2 (en) | Windbreak structure for saddle type vehicle | |
US20100213000A1 (en) | Vehicular muffler and motorcycle incorporating same | |
JP2013193649A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導風構造 | |
EP2161187B1 (en) | Motorcycle | |
US10406903B2 (en) | Vehicle | |
JP4573745B2 (ja) | ピリオンステップおよびマッドガードを備える自動二輪車 | |
JP2018052413A (ja) | 鞍乗型車両の導風構造 | |
JP2017052352A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ェンダー構造 | |
JP6071658B2 (ja) | 車両の下部構造 | |
US9581073B2 (en) | Radiator structure for two-wheeled vehicle | |
JP5700676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外装部品 | |
JP3970543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吸入口構造 | |
JP5461162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後部構造 | |
CN102001388B (zh) | 机动二轮车 | |
CN111148685B (zh) | 鞍乘型车辆的罩结构 | |
JP7480200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JP2014069596A (ja) | 二輪車のハンドルカバー装置 | |
JP5465642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JP6855514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JP6207098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カバー、及び、自動二輪車 | |
CN219790396U (zh) | 鞍乘型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