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90396U - 鞍乘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0396U
CN219790396U CN202320550043.1U CN202320550043U CN219790396U CN 219790396 U CN219790396 U CN 219790396U CN 202320550043 U CN202320550043 U CN 202320550043U CN 219790396 U CN219790396 U CN 219790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
width direction
vehicle width
vehicl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500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畠山贵充
宫岛由
迎胜雅
吴雨翰
前田匡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0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0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能够抑制沿着底罩流动的水溅起,且能够降低行驶风的声音。鞍乘型车辆具有在前轮(13)与后轮(15)之间从下方覆盖车体(11)的底罩(40),底罩(40)具有从底罩(40)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并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分水肋(53),其中,底罩(40)具有从车辆前方观察时从车辆前方与分水肋(53)重叠的前方部位(52)。

Description

鞍乘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鞍乘型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有在前轮与后轮之间从下方覆盖车体的底罩,底罩具有从底罩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并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分水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专利文献1,能够利用分水肋抑制沿着底罩流动的水溅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3175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鞍乘型车辆中,有时因沿着分水肋流动的行驶风而产生声音。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能够抑制沿着底罩流动的水溅起,且能够降低行驶风的声音。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鞍乘型车辆具有在前轮与后轮之间从下方覆盖车体的底罩,所述底罩具有从所述底罩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并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分水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罩具有从车辆前方观察时从车辆前方与所述分水肋重叠的前方部位。
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分水肋的前端与所述前方部位的后表面部连接。
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底罩具有平板状的基部和相对于所述基部在车宽方向外侧相对于所述基部向上方凹陷的阶梯部,所述分水肋从所述阶梯部向下方突出,
所述前方部位相对于所述阶梯部向下方突出。
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前方部位的下表面部为与所述基部连续的平板状。
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阶梯部是以随着靠向车宽方向外侧而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分水肋从所述阶梯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向下方突出。
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分水肋的下端位于比所述前方部位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
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底罩的所述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分水肋的后端部连接的内侧肋和外侧肋,所述内侧肋从所述后端部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内侧延伸,所述外侧肋从所述后端部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底罩的所述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分水肋的后端部连接的车宽方向肋和与所述车宽方向肋连接的前后方向肋,所述车宽方向肋从所述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所述前后方向肋从所述车宽方向肋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向车辆前方延伸。
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底罩的所述下表面,在所述分水肋的后端部的车宽方向内侧设置有以随着靠向后方而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的后部倾斜面。
实用新型效果
在鞍乘型车辆中,能够抑制沿着底罩流动的水溅起,且能够降低行驶风的声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从下方侧观察鞍乘型车辆的立体图。
图3是从下方侧观察底罩的平面图。
图4是将底罩的前端部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左侧的分水肋的后部的周边部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右侧的分水肋的后部的周边部的平面图。
标号说明
10:鞍乘型车辆;
11:车架(车体);
13:前轮;
15:后轮;
40:底罩;
50:基部;
51:阶梯部;
52:凸部(前方部位);
53:分水肋;
53a:前端;
53b:下端(分水肋的下端);
53c:后端部;
53d:后端部;
55:凸部后表面部(后表面部);
56:凸部下表面部(下表面部、前方部位的下端);
63:内侧肋;
63c:第一后部倾斜面(后部倾斜面);
64:外侧肋;
65:车宽方向肋;
65c:第二后部倾斜面(后部倾斜面);
66:前后方向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说明中,关于前后左右及上下这样的方向的记载,若没有特别记载则设为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另外,各图所示的“前”表示车体前方,“上”表示车体上方,“左”表示车体左方。
[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10的侧视图。
鞍乘型车辆10是具备以下部分的车辆:车架11、支承于车架11的动力单元12、将前轮13支承为转向自如的前叉14、支承后轮15的摆臂16、以及乘员用的座椅17。
鞍乘型车辆10是乘员以骑跨的方式就座于座椅17的车辆。座椅17设置在车架11的后部的上方。
车架11具备:设置于车架11的前端部的前立管18、位于前立管18的后方的前架19、以及位于前架19的后方的后架20。前架19的前端部与前立管18连接。
座椅17被支承于后架20。
前叉14由前立管18支承为左右转向自如。前轮13支承于在前叉14的下端部设置的车轴13a上。乘员把持的转向用的把手21被安装于前叉14的上端部。
摆臂16由支承于车架11的枢轴22支承。枢轴22是在车宽方向上水平延伸的轴。枢轴22贯插在摆臂16的前端部。摆臂16以枢轴22为中心上下摆动。
后轮15支承于在摆臂16的后端部设置的车轴15a。
动力单元12配置于前轮13与后轮15之间,且支承于车架11。
动力单元12是内燃机。动力单元12具备曲轴箱23和收纳往复运动的活塞的缸部24。缸部24的排气口与排气装置25连接。
动力单元12的输出通过驱动力传递部件而传递至后轮15,该驱动力传递部件连接动力单元12和后轮15。
另外,鞍乘型车辆10具有:从上方覆盖前轮13的前挡泥板26、从上方覆盖后轮15的后挡泥板27、供乘员放脚的踏板28、以及蓄积动力单元12使用的燃料的燃料箱29。
前挡泥板26安装于前叉14。后挡泥板27和踏板28设置在比座椅17靠下方的位置。燃料箱29支承于车架11。
图2是从下方侧观察鞍乘型车辆10的立体图。
参照图1和图2,鞍乘型车辆10是自动二轮车。
动力单元12是一体地设置有上述内燃机和摆臂16的单元式摆动发动机。前架19位于动力单元12的前方。后架20位于动力单元12的上方。
前架19具有从前立管18向下方延伸的下架19a和从下架19a的下部向后方延伸的底架19b。
在摆臂16的后端部与后架20的后部之间架设有后缓冲器30。
鞍乘型车辆10具有取入外部空气而进行净化的空气滤清器箱31。空气滤清器箱31利用过滤器对从空气滤清器箱31具有的进气口31a取入的外部空气进行净化,并将净化后的外部空气作为进气气体供给向缸部24。
空气滤清器箱31在缸部24的后方安装于摆臂16的上表面,相对于位于车宽的中央的后轮15而配置于左右的一侧(左侧)的外侧方。空气滤清器箱31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从车宽方向外侧与后轮15的上部重叠。
排气装置25的消声器25a相对于后轮15配置在左右的另一侧(右侧)的外侧方。
鞍乘型车辆10具有:侧支架32,其将鞍乘型车辆10支承为向左倾斜的状态;以及主支架33,其将鞍乘型车辆10支承为直立的状态。
侧支架32在动力单元12的前方安装于后架20。
主支架33安装于曲轴箱23的下表面部,位于空气滤清器箱31的下方。
鞍乘型车辆10具有覆盖车架11等车体的车体罩35。
车体罩35具有:前罩36,其从前方覆盖前立管18及前叉14;内罩37,其从后方覆盖前立管18及前叉14;以及侧罩38,其在内罩37及座椅17的下方从侧方覆盖车体。
另外,车体罩35具有:下部罩39,其在侧罩38的下方从侧方覆盖车体的下部;以及底罩40,其在下部罩39的下方从下方覆盖车体。
底罩4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前轮13与后轮15之间。底罩40配置在曲轴箱23的前方,从下方覆盖底架19b和燃料箱29。另外,底罩40配置在比主支架33和空气滤清器箱31靠前方的位置。底罩40配置在比踏板28和空气滤清器箱31靠下方的位置。
图3是从下方侧观察底罩40的平面图。
底罩40是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比在车宽方向更长地延伸的板状。
底罩40具有:下壁部41,其从下方覆盖底架19b及燃料箱29等;前壁部42,其从下壁部41的前缘部向上方延伸;以及左右一对侧壁部43,其分别从下壁部41的左右的侧缘部向上方延伸。
下壁部41是使板厚方向指向上下方向而配置的板状。
下壁部41具有:平板状的基部50、相对于基部50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左右一对阶梯部51、以及设置于各阶梯部51的前方的左右一对凸部52。
另外,底罩40具有从下壁部41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左右一对分水肋53。
图4是将底罩40的前端部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参照图3和图4,基部50是构成下壁部41的大部分的板状部,配置于车宽的中央部。
阶梯部51分别设置于下壁部41的左右的侧缘部。阶梯部51是使下壁部41的下表面相对于基部50向上方凹陷的部分。阶梯部51从下壁部41的前部连续到后部地沿车辆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延伸。
详细而言,阶梯部51是从基部50的车宽方向(左右方向)的外侧缘50a向车宽方向外侧且上方延伸的倾斜面。阶梯部51以随着从外侧缘50a靠向车宽方向外侧而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阶梯部51的深度随着靠向车宽方向外侧而变大。
分水肋53形成于阶梯部51。分水肋53是从阶梯部51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壁部。
分水肋53从阶梯部5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向下方延伸。另外,分水肋53位于下壁部4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
分水肋53从下壁部41的前部连续到后部地沿车辆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延伸。
凸部52设置于下壁部41的前端部。凸部52与阶梯部51的前端连续地设置于阶梯部51的前方。凸部52相对于阶梯部51向下方突出。
详细而言,凸部52具有:凸部后表面部55(后表面部),其从阶梯部51的前端向下方延伸;凸部下表面部56(下表面部、凸部的下端),其从凸部后表面部55的下端向前方延伸;凸部前表面部57,其从凸部下表面部56的前端向上方延伸;以及凸部侧面部58,其从凸部下表面部56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向上方延伸。
凸部下表面部56位于基部50的前端部50b的车宽方向外侧。凸部下表面部56是与基部50的前端部50b连续的平板状。凸部下表面部56与基部50的前端部50b共面,凸部52相对于基部50没有向下方突出。
凸部前表面部57由前壁部42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的下部形成,并构成底罩40的前表面的一部分。凸部前表面部57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以随着靠向车宽方向外侧而位于后方的方式倾斜。
凸部侧面部58由侧壁部43的前端部的下部形成。
凸部52是配置在分水肋53的前方的前方部位。从车辆前方观察时,凸部52从车辆前方与分水肋53重叠。
分水肋53的前端53a与凸部后表面部55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连接。分水肋53的外侧面与凸部侧面部58的外侧面及侧壁部43的外侧面共面。当从车辆前方观察时,前端53a被凸部52遮挡。分水肋53在车宽方向上的宽度比凸部52在车宽方向上的宽度小。
分水肋53的下端53b位于比凸部52的下端即凸部下表面部56靠上方的位置。
在基部50的前端部50b设置有多个被固定至车体的前部固定部59。
在基部50的后端部50c设置有多个被固定至车体的后部固定部60。
底罩40通过贯插于前部固定部59及后部固定部60的紧固件(未图示)而紧固于例如车架11。
在基部50的前部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基部50的通气口61。通气口61是在左右的分水肋53之间在车宽方向上较长地延伸的长孔。
图5是表示左侧的分水肋53的后部的周边部的平面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区别左右的分水肋53,有时将左侧的分水肋53设为分水肋53L,将右侧的分水肋53设为分水肋53R进行说明。
参照图3及图5,在底罩40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分水肋53L的后端部53c连接的内侧肋63及外侧肋64。
内侧肋63及外侧肋64是从下壁部41的后部向下方突出的壁部。
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内侧肋63从后端部53c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内侧斜着延伸。
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外侧肋64从后端部53c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斜着延伸。
分水肋53L、内侧肋63以及外侧肋64相对于车宽的中央偏向左侧的车宽方向外侧地配置。
内侧肋63的下端部63a是内侧肋63的顶点部。内侧肋63的前表面是将内侧肋63的位于下端部63a的前方的基端部63b与下端部63a相连的第一后部倾斜面63c。
第一后部倾斜面63c以随着从基端部63b靠向后方而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在侧视观察车辆时,第一后部倾斜面63c是前高后低的倾斜面。第一后部倾斜面63c相对于后端部53c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
图6是表示右侧的分水肋53R的后部的周边部的平面图。
参照图3和图6,在底罩40的下表面设置有:车宽方向肋65,其与分水肋53R的后端部53d连接;前后方向肋66,其与车宽方向肋65连接;以及第二车宽方向肋67,其与前后方向肋66连接。
分水肋53R延伸至比分水肋53L靠后方的位置,后端部53d位于比后端部53c靠后方的位置。
车宽方向肋65、前后方向肋66以及第二车宽方向肋67是从下壁部41的后部向下方突出的壁部。
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车宽方向肋65从后端部53d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车宽方向肋65沿与车辆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前后方向肋66从车宽方向肋65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向前方延伸。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前后方向肋66相对于车宽方向肋65呈大致直角地配置。
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第二车宽方向肋67从前后方向肋66的前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第二车宽方向肋67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67a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以随着靠向车宽方向外侧而位于后方的方式倾斜。
分水肋53R、车宽方向肋65、前后方向肋66以及第二车宽方向肋67相对于车宽的中央偏向右侧的车宽方向外侧地配置。
车宽方向肋65的下端部65a是车宽方向肋65的顶点部。车宽方向肋65的前表面是将车宽方向肋65的位于下端部65a的前方的基端部65b与下端部65a相连的第二后部倾斜面65c。
第二后部倾斜面65c以随着从基端部65b靠向后方而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在侧视观察车辆时,第二后部倾斜面65c是前高后低的倾斜面。第二后部倾斜面65c相对于后端部53d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
在此,对针对底罩40的水的流动以及行驶风的流动进行说明。
参照图3以及图4,当鞍乘型车辆10例如在路面的积水处行驶时,因来自前轮13的水的溅起等而在底罩40的下表面附着有水,该水沿着底罩40的下表面向后方以及外侧方流动。
向外侧方流动的水W1沿着基部50及阶梯部51向外侧方流动,之后,碰到分水肋53的内侧面,被分水肋53引导而向下方落下。由此,沿着底罩40的下表面流动的水W1从底罩40向车宽方向外侧溅起的情况得以抑制。
从前方朝向底罩40流动的行驶风A的一部分碰到凸部52的凸部前表面部57,沿着凸部前表面部57向车宽方向外侧且后方流动。另外,行驶风A的另一部分沿着包括凸部下表面部56的下壁部41的下表面向凸部52的后方流动。
在底罩40中,凸部52从车辆前方与分水肋53重叠,因此,行驶风A吹到凸部52使得行驶风A的气流适度地紊乱,行驶风A直接吹到分水肋53的情况得以抑制。由此,抑制了行驶风A沿着分水肋53猛烈地流动,能够降低行驶风A的风噪声。
分水肋53的前端53a与凸部后表面部55连接。因此,抑制了行驶风A直接吹到分水肋53的前端53a,能够降低行驶风A产生的声音。另外,前端53a与凸部后表面部55连接,由此,在凸部52与分水肋53之间不存在车辆前后方向的间隙。因此,能够防止通过上述间隙的行驶风A产生声音,并且能够提高分水肋53的刚性。
分水肋53的下端53b位于比凸部52的下端即凸部下表面部56靠上方的位置,且相对于凸部52向上方凹陷。
由此,抑制了行驶风A直接吹到分水肋53的下端53b,能够抑制行驶风A导致的声音的产生。
另外,通过设置凸部52,抑制了行驶风A沿着分水肋53而沿车辆前后方向猛烈地流动。由此,能够抑制行驶风A对于使鞍乘型车辆10向左右方向倾斜的动作成为阻力,能够容易地使鞍乘型车辆10转弯。
参照图2、图3和图5,分水肋53L、内侧肋63和外侧肋64在以后轮15为中心的左右方向上偏向空气滤清器箱31侧地配置。即,空气滤清器箱31配置在分水肋53L、内侧肋63及外侧肋64的大致正后方。
另外,主支架33的一部分在空气滤清器箱31的下方位于分水肋53L、内侧肋63以及外侧肋64的大致正后方。
参照图5,沿着分水肋53的外侧面向后方流动的水W2在分水肋53L的后端部53c的后方碰到外侧肋64,并沿着外侧肋64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流动。
另外,沿着分水肋53的内侧面向后方流动的水W3在分水肋53L的后端部53c的后方碰到内侧肋63,沿着内侧肋63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内侧流动。
这样,沿着分水肋53向后方流动的水由外侧肋64及内侧肋63引导以向车宽方向外侧及车宽方向内侧流动。因此,抑制了沿着分水肋53向后方流动的水向分水肋53的正后方流动。
当水从分水肋53向正后方流动时,有时该水的一部分会侵入空气滤清器箱31的进气口31a。例如,从分水肋53向正后方流动的水的一部分可能碰到主支架33而被弹向上方,从而侵入进气口31a。
在底罩40中,通过外侧肋64以及内侧肋63来抑制沿着分水肋53向后方流动的水向分水肋53的正后方流动,因此,能够抑制水侵入进气口31a。
详细而言,在图5中图示了将内侧肋63直接向后方延长而得的内侧延长线63d、以及将外侧肋64直接向后方延长而得的外侧延长线64a。进气口31a(图1)在外侧肋64及内侧肋63的后方配置于内侧延长线63d与外侧延长线64a之间的区域中。因此,能够抑制沿着分水肋53向后方流动的水流向进气口31a。
水W3的一部分沿着内侧肋63的第一后部倾斜面63c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内侧流动,并越过下端部63a向后方流动。第一后部倾斜面63c前高后低地倾斜,因此,水W3的一部分沿着第一后部倾斜面63c向后下方落下。因此,能够抑制从内侧肋63向后方侧流动的水流向上方,能够抑制水到达空气滤清器箱31。
另外,沿着底罩40的下表面向后方流动的行驶风的一部分沿着内侧肋63向后方流动。该行驶风与水W3同样地沿着前高后低的第一后部倾斜面63c向后下方流动。因此,行驶风能够顺畅地通过内侧肋63,能够降低鞍乘型车辆10的空气阻力。例如,在内侧肋63的前表面从底罩40的下表面垂直地突出的情况下,行驶风的阻力变大。
参照图2、图3以及图6,分水肋53R、车宽方向肋65、前后方向肋66以及第二车宽方向肋67在以后轮15为中心的左右方向上偏向消声器25a侧地配置。
参照图6,沿着分水肋53R的外侧面向后方流动的水W4沿着分水肋53向后端部53d的后方流动。
另外,沿着分水肋53R的内侧面向后方流动的水W5沿着车宽方向肋65向后方流动。作为车宽方向肋65的前表面的第二后部倾斜面65c前高后低地倾斜,因此,水W5沿着第二后部倾斜面65c向后下方落下。因此,能够抑制从车宽方向肋65向后方侧流动的水流向上方。
水W5的一部分沿着前后方向肋66的外侧面向后方流动,之后,沿着车宽方向肋65向后下方落下。前后方向肋66抑制了水W5向车宽方向内侧流动。
通过前后方向肋66的车宽方向内侧而从第二车宽方向肋67的前方向后方流动的水W6碰到第二车宽方向肋67的前表面,沿着第二车宽方向肋67向车宽方向外侧流动,之后,沿着车宽方向肋65向后下方落下。
另外,沿着底罩40的下表面向后方流动的行驶风的一部分沿着车宽方向肋65向后方流动。该行驶风与水W5同样地沿着前高后低的第二后部倾斜面65c向后下方流动。因此,行驶风能够顺畅地通过车宽方向肋65,能够降低鞍乘型车辆10的空气阻力。例如,在车宽方向肋65的前表面从底罩40的下表面垂直地突出的情况下,行驶风的阻力变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鞍乘型车辆10具有在前轮13与后轮15之间从下方覆盖作为车体的车架11的底罩40,底罩40具有从底罩40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分水肋53,底罩40具有作为从车辆前方观察时从车辆前方与分水肋53重叠的前方部位的凸部52。
根据该结构,通过沿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分水肋53,能够抑制沿着底罩40流动的水溅起。另外,凸部52从车辆前方与分水肋53重叠,因此,来自前方的行驶风A吹到凸部52而使得行驶风A的气流适度地紊乱,抑制了行驶风A直接吹到分水肋53。由此,能够降低沿着分水肋53流动的行驶风A产生的声音。
另外,分水肋53的前端53a与作为凸部52的后表面部的凸部后表面部55连接。
根据该结构,分水肋53的前端53a被凸部后表面部55从前方遮挡,因此,能够抑制来自前方的行驶风A直接吹到分水肋53。因此,能够降低行驶风A的声音。
另外,底罩40具有平板状的基部50和相对于基部50在车宽方向外侧相对于基部50向上方凹陷的阶梯部51,分水肋53从阶梯部51向下方突出,凸部52相对于阶梯部51向下方突出。
根据该结构,分水肋53设置于相对于平板状的基部50向上方凹陷的阶梯部51,因此,抑制了来自前方的行驶风A直接吹到分水肋53。因此,能够降低行驶风A的声音。另外,由于分水肋53设置于阶梯部51,因此,能够确保分水肋53与路面之间的距离大,能够抑制因分水肋53使得鞍乘型车辆10的最低离地高度变小。
并且,作为凸部52的下表面部的凸部下表面部56是与基部50连续的平板状。
根据该结构,能够确保凸部52与路面之间的距离大,能够抑制因凸部52导致鞍乘型车辆10的最低离地高度变小。
另外,阶梯部51是以随着靠向车宽方向外侧而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分水肋53从阶梯部5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向下方突出。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水以及行驶风沿着倾斜面顺畅地向分水肋53侧流动。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水的溅起,并且能够降低行驶风的声音。
另外,分水肋53的下端53b位于比凸部52的下端即凸部下表面部56靠上方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来自前方的行驶风A直接吹到分水肋53,能够降低行驶风A的声音。
另外,在底罩40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分水肋53的后端部53c连接的内侧肋63及外侧肋64,内侧肋63从后端部53c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外侧肋64从后端部53c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根据该结构,对于从分水肋53向后方流动的水,能够利用内侧肋63引导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内侧,并且能够利用外侧肋64引导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因此,能够抑制水向分水肋53的正后方排出,能够保护配置在分水肋53的正后方的空气滤清器箱31等部件免受水的影响。
并且,在底罩40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分水肋53的后端部53d连接的车宽方向肋65和与车宽方向肋65连接的前后方向肋66,车宽方向肋65从后端部53d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前后方向肋66从车宽方向肋65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向车辆前方延伸。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前后方向肋66以及车宽方向肋65来抑制从分水肋53向后方流动的水流向车宽方向内侧。因此,能够保护配置在分水肋53的车宽方向内侧的部件等免受水的影响。
另外,在底罩40的下表面,在分水肋53的后端部53c、53d的车宽方向内侧设置有以随着靠向后方而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的第一后部倾斜面63c及第二后部倾斜面65c。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第一后部倾斜面63c及第二后部倾斜面65c使从分水肋53向后方流动的行驶风向后下方顺畅地流动,能够降低行驶风的阻力。另外,能够利用第一后部倾斜面63c及第二后部倾斜面65c将从分水肋53向后方流动的水向下方引导,能够抑制水流向上方。
另外,取入外部空气进行净化的空气滤清器箱31被配置在底罩40的后方。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分水肋53控制沿着底罩40的下表面流动的水的方向,能够抑制从底罩40向后方流动的水碰到空气滤清器箱31。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表示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凸部52与基部50的前端部50b共面、且相对于阶梯部51向下方突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凸部52也可以相对于基部50向下方突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鞍乘型车辆10,列举了自动二轮车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具有2个前轮或后轮的3轮的鞍乘型车辆、以及具有4个以上车轮的鞍乘型车辆。
[由上述实施方式支持的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支持以下的结构。
(结构1)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有在前轮与后轮之间从下方覆盖车体的底罩,所述底罩具有从所述底罩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并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分水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罩具有从车辆前方观察时从车辆前方与所述分水肋重叠的前方部位。
根据该结构,通过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分水肋,能够抑制沿着底罩流动的水溅起。另外,前方部位从车辆前方与分水肋重叠,因此,来自前方的行驶风吹到前方部位而使得行驶风的气流适度地紊乱,抑制了行驶风直接吹到分水肋。由此,能够降低沿着分水肋流动的行驶风的声音。
(结构2)在结构1的鞍乘型车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肋的前端与所述前方部位的后表面部连接。
根据该结构,分水肋的前端被前方部位的后表面部从前方遮挡,因此,能够抑制来自前方的行驶风直接吹到分水肋。因此,能够降低行驶风的声音。
(结构3)在结构1或2的鞍乘型车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罩具有平板状的基部和相对于所述基部在车宽方向外侧相对于所述基部向上方凹陷的阶梯部,所述分水肋从所述阶梯部向下方突出,所述前方部位相对于所述阶梯部向下方突出。
根据该结构,分水肋设置于相对于平板状的基部向上方凹陷的阶梯部,因此,抑制了来自前方的行驶风直接吹到分水肋。因此,能够降低行驶风的声音。另外,能够确保分水肋与路面之间的距离大,能够抑制因分水肋导致鞍乘型车辆的最低离地高度变小。
(结构4)在结构3的鞍乘型车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方部位的下表面部是与所述基部连续的平板状。
根据该结构,能够确保前方部位与路面之间的距离大,能够抑制因前方部位导致鞍乘型车辆的最低离地高度变小。
(结构5)在结构3或4的鞍乘型车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部是以随着靠向车宽方向外侧而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分水肋从所述阶梯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向下方突出。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水以及行驶风沿着倾斜面顺畅地向分水肋侧流动。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水溅起,并且能够降低行驶风的声音。
(结构6)在结构1~5中任一项的鞍乘型车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肋的下端位于比所述前方部位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来自前方的行驶风直接吹到分水肋,能够降低行驶风的声音。
(结构7)在结构1~6中任一项的鞍乘型车辆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罩的所述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分水肋的后端部连接的内侧肋和外侧肋,所述内侧肋从所述后端部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内侧延伸,所述外侧肋从所述后端部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根据该结构,对于从分水肋向后方流动的水,能够利用内侧肋引导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内侧,能够利用外侧肋引导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因此,能够抑制水向分水肋的正后方排出,能够保护配置于分水肋的正后方的部件等免受水的影响。
(结构8)在结构1~6中任一项的鞍乘型车辆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罩的所述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分水肋的后端部连接的车宽方向肋和与所述车宽方向肋连接的前后方向肋,所述车宽方向肋从所述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所述前后方向肋从所述车宽方向肋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向车辆前方延伸。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前后方向肋以及车宽方向肋抑制从分水肋向后方流动的水流向车宽方向内侧。因此,能够保护配置在分水肋的车宽方向内侧的部件等免受水的影响。
(结构9)在结构1~8中任一项的鞍乘型车辆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罩的所述下表面,在所述分水肋的后端部的车宽方向内侧设置有以随着靠向后方而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的后部倾斜面。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后部倾斜面使从分水肋向后方流动的行驶风顺畅地流动向后下方,能够降低行驶风的阻力。另外,能够利用后部倾斜面将从分水肋向后方流动的水向下方引导,能够抑制水流向上方。

Claims (9)

1.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有在前轮(13)与后轮(15)之间从下方覆盖车体的底罩(40),所述底罩(40)具有从所述底罩(40)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并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分水肋(53),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罩(40)具有从车辆前方观察时从车辆前方与所述分水肋(53)重叠的前方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水肋(53)的前端(53a)与所述前方部位的后表面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罩(40)具有平板状的基部(50)和相对于所述基部(50)在车宽方向外侧相对于所述基部(50)向上方凹陷的阶梯部(51),
所述分水肋(53)从所述阶梯部(51)向下方突出,
所述前方部位相对于所述阶梯部(51)向下方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方部位的下表面部为与所述基部(50)连续的平板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阶梯部(51)是以随着靠向车宽方向外侧而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分水肋(53)从所述阶梯部(5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向下方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水肋(53)的下端位于比所述前方部位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罩(40)的所述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分水肋(53)的后端部连接的内侧肋(63)和外侧肋(64),
所述内侧肋(63)从所述后端部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内侧延伸,
所述外侧肋(64)从所述后端部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罩(40)的所述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分水肋(53)的后端部连接的车宽方向肋(65)和与所述车宽方向肋(65)连接的前后方向肋(66),
所述车宽方向肋(65)从所述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
所述前后方向肋(66)从所述车宽方向肋(65)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向车辆前方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罩(40)的所述下表面,在所述分水肋(53)的后端部的车宽方向内侧设置有以随着靠向后方而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的后部倾斜面。
CN202320550043.1U 2022-03-28 2023-03-20 鞍乘型车辆 Active CN21979039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51923A JP2023144782A (ja) 2022-03-28 2022-03-28 鞍乗り型車両
JP2022-051923 2022-03-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0396U true CN219790396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51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50043.1U Active CN219790396U (zh) 2022-03-28 2023-03-20 鞍乘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44782A (zh)
CN (1) CN219790396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44782A (ja) 2023-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9317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後部構造
JP4573745B2 (ja) ピリオンステップおよびマッドガードを備える自動二輪車
US7284629B2 (en) Intake system structure for vehicle
JP4676281B2 (ja) 車両のフラップ
JP572833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泥除け部構造
JP5604124B2 (ja) 自動二輪車
JP4506317B2 (ja) 自動二輪車
JP2010247814A (ja) 自動二輪車
CN110155226B (zh) 鞍乘型车辆
CN219790396U (zh) 鞍乘型车辆
CN110155225B (zh) 鞍乘型车辆
WO2021065733A1 (ja) 鞍乗型車両の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JPH11171075A (ja) 自動二輪車
JP7473598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導風構造
JP2007091156A (ja) 車両の燃料タンク配置構造
CN218662195U (zh) 鞍乘型车辆
CN110979527B (zh) 车辆的挡泥板结构
CN216969873U (zh) 跨骑型车辆
JP730968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220662720U (zh) 跨骑型车辆
CN216102547U (zh) 鞍乘型车辆
JP2003072617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ヘッドライト
WO2022163249A1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675777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JP2023069529A (ja) 鞍乗り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