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2554B - 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52554B
CN102152554B CN 201010210274 CN201010210274A CN102152554B CN 102152554 B CN102152554 B CN 102152554B CN 201010210274 CN201010210274 CN 201010210274 CN 201010210274 A CN201010210274 A CN 201010210274A CN 102152554 B CN102152554 B CN 1021525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re
thermoplastic
adopts
composite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1027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52554A (zh
Inventor
祝成炎
田伟
冯兆行
李艳清
刘鹏
孙佳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ashmere family Cloth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Priority to CN 20101021027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525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52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2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52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2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塑性包缠纱的制作,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以及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这三个步骤,其中所述的热塑性包缠纱由增强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纤维组成,采用纤维包缠技术将增强纤维同热塑性树脂纤维按照体积比进行混杂,其中热塑性纤维的体积分数为40%-80%,增强纤维的体积分数为20%-60%,然后采用热塑性树脂纤维均匀包覆在增强纤维上形成热塑性包缠纱。热塑性复合材料是未来复合材料发展的一大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一种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低成本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器、建筑、航空等方面的发展,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越来越得到国内外的关注,并已成为复合材料领域异常活跃的研究开发点。与热固性复合材料相比,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很多优点:(1)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高韧性和高损伤容限,耐冲击性能好。(2)热塑性复合材料的耐疲劳性大大超过了热固性树脂,因此使用寿命比较高。(3)热塑性复合材料抗化学和环境腐蚀的能力强,固化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可以进行快速加工。(4)成型方法多、生产效率高,可以进行二次加工,实现重复加工再生利用。这些优点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然而,由于热塑性树脂的粘度比较高,因此在加工过程中不利于增强纤维的分布和树脂基体的浸渍。采用传统的复合材料加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很难满足增强纤维与基体树脂分布均匀和基体树脂对增强纤维完全浸渍的要求,近年来,人们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包缠纱被证明是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目前,包缠纱主要形式为热塑性长丝纤维均匀的包覆增强纤维,从而避免了在纱线加工及后序加工(如机织、针织、编织)中的损伤。然而,这种包缠纱中的热塑性性纤维分布于增强纤维的外部,因此成型过程中树脂基体对增强纤维的浸渍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进一步有效的解决树脂浸渍增强纤维困难的问题,加工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基体可以回收利用,并且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弯曲强度,顶破强度)优良,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热塑性包缠纱的制作,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以及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这三个步骤,其中所述的热塑性包缠纱由增强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纤维组成,采用纤维包缠技术将增强纤维同热塑性树脂纤维按照体积比进行混杂,其中热塑性纤维的体积分数为40%-80%,增强纤维的体积分数为20%-60%。然后采用热塑性树脂纤维均匀包覆在增强纤维上形成热塑性包缠纱。
所述的增强纤维采用玻璃纤维GF(购于芜湖市华源塑纱有限公司),芳纶KF(购于上海迪盛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碳纤维CF(购于南京纬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工业涤纶PET(购于江阴市宏润化纤有限公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纤维是热塑性树脂基体制作成的连续性纤维,热塑性树脂基体采用丙纶PP(购于海宁市高博特种纤维有限公司),聚乳酸PLA(购于深圳市易生材料有限公司),聚乙烯PE(购于杭州萧山程达塑化有限公司),聚酰胺PA(购于长沙倡泰实业有限公司)中的一种。
所述的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步骤以上述包缠纱为原料,通过设置原料紧度以及织物组织,经过整经,穿综,穿筘,输入上机图,采用剑杆织机来实现预制件的织造。
所述的织物紧度为40%-80%;所述的织物组织包括平纹,斜纹,缎纹以及三维立体结构中的一种。
所述的三维立体结构采用正交结构单元,准正交结构单元,角锁链结构单元,开放式结构单元中的一种作为基础设计的各种立体结构。
所述的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采用两次热压成型工艺对复合材料预制件热压,制得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由如下步骤组成:(1)当温度达到保压温度,将复合材料预制件置于制备复合材料板材的加工模具中。(2)施加保压压力,经过一段保压时间,实现对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热压。(3)将温度冷却至热塑性基体的软化点与熔点之间,施压二次压力一定时间。(4)冷却至室温制得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
所述的热压工艺采用平板硫化机。
所述的复合材料预制件采用单独一层或多层,铺层方式采用经纬同向或经纬交叉铺层;所述的冷却方式采用自然冷却和水冷却中的一种;所述的保压温度为170-205℃;热塑性基体熔点以上,增强纤维熔点以下;所述的保压压力为1MPa-10MPa,以保证基体树脂完全浸渍增强纤维和树脂不流出增强纤维为标准;所述的保压时间为10min-80min,以树脂完全浸渍增强材料为标准;所述的冷却温度为150℃;所述的二次压力为10MPa-20MPa,可以使得树脂更加充分地浸润增强纤维并且减小增强纤维束以及层与层之间的距离,提高复合材料承担载荷的能力;所述的二次压力时间为1min-60min。
所述的复合材料预制件优选采用1-7层;所述的冷却方式采用水冷却;所述的保压温度优选为180-195℃;所述的保压压力优选为3MPa-6MPa;所述的保压时间优选为20min-40min;所述的二次压力优选为12MPa-5MPa;所述的二次压力时间优选为3min-10min。
所述的复合材料预制件进一步优选采用3层;所述的所述的保压温度进一步优选为190℃;保压压力进一步优选为5MPa;所述的保压时间进一步优选为20min;所述的二次压力进一步优选为10MPa;所述的二次压力时间进一步优选为3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增强纤维与热塑性树脂纤维混合后制得包缠纱,既可以达到好的增强纤维与基体纤维分布效果,又能对增纤维形成比较好的保护效果。由多种纤维复合形成的增强纤维不仅保留了单一纤维复合材料的优点,而且不同的纤维混杂可以取长补短、匹配协调,综合性能优越,具有一般纺织复合材料不具备的优异特性。例如,为了实现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的协同增强,采用玻涤纤维合理混杂可以产生明显的混杂效应,既具有玻璃纤维的高强度又具有涤纶良好的韧性。同时具有了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对基体可进行回收再利用,是一种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新型复合材料。采用一种或多种增强纤维与热塑性混杂制得的一种包缠纱,由于纱线中增强纤维被热塑性纤维包覆,可以对内部纤维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了它与机器的直接摩擦和后续加工中的损伤,从而提高了纱线的可织造性。另外,增强纤维与树脂纤维紧密的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大大减少了浸渍过程中树脂流动的距离,克服了热塑性树脂基体浸渍的困难。同时,热压工艺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加工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塑性复合材料是未来复合材料发展的一大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发明进一步有效的解决树脂浸渍增强纤维困难的问题,且加工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基体可以回收利用,并且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弯曲强度,顶破强度)优良,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将为创建节约型社会,以及低成本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热塑性包缠纱的制作,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以及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这三个步骤,其中所述的热塑性包缠纱由增强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纤维组成,采用现有的纤维包缠技术将增强纤维同热塑性树脂纤维按照可行性体积比例进行混杂,其中热塑性纤维的体积分数为40%,增强纤维的体积分数为60%,然后采用热塑性树脂纤维均匀包覆在增强纤维上形成热塑性包缠纱。采用花式捻线机,将工业涤纶(PET),玻璃纤维(GF),丙纶(PP)的三种长丝纤维以体积比为3∶3∶4进行无捻并合,然后利用热塑性树脂纤维PP长丝包覆制得具有混杂效果的包缠纱,表1为本发明纤维的规格及体积分数。
所述的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步骤以上述包缠纱为原料,设计紧度为40%的平纹织物,经过整经,穿综,穿筘,输入上机图,采用剑杆织机来实现预制件的织造。
所述的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采用两次热压成型工艺对复合材料预制件热压,制得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由如下步骤组成:(1)当温度达到保压温度190℃,采用3层复合材料预制件,铺层方式采用经纬同向或经纬交叉铺层;将铺层后的复合材料预制件置于制备复合材料板材的加工模具中。(2)采用平板硫化机,施加保压压力5MPa,经过一段保压时间20min,实现对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热压。(3)将温度水冷却冷却至150℃(热塑性基体的软化点与熔点之间),施压二次压力10MPa,3min。(4)冷却至室温制得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
本实施例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测试
采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拉伸性能测试,试验参照GB/T1447-2005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操作。测试结果见表4。
实施例2
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热塑性包缠纱的制作,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以及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这三个步骤,其中所述的热塑性包缠纱由增强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纤维组成,采用现有的纤维包缠技术将增强纤维同热塑性树脂纤维按照可行性体积比例进行混杂,其中热塑性纤维的体积分数为80%,增强纤维的体积分数为20%,然后采用热塑性树脂纤维均匀包覆在增强纤维上形成热塑性包缠纱。采用花式捻线机,将工业涤纶(PET),玻璃纤维(GF),丙纶(PP)的三种长丝纤维以体积比1∶1∶8进行无捻并合,然后利用热塑性树脂纤维PP长丝包覆制得具有混杂效果的包缠纱。表2为本发明纤维的规格及体积分数。
所述的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步骤以上述包缠纱为原料,设计紧度为50%的平纹织物的平纹织物,经过整经,穿综,穿筘,输入上机图,采用剑杆织机来实现预制件的织造。
所述的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采用两次热压成型工艺对复合材料预制件热压,制得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由如下步骤组成:(1)当温度达到保压温度190℃,采用3层复合材料预制件,铺层方式采用经纬同向或经纬交叉铺层;将铺层后的复合材料预制件置于制备复合材料板材的加工模具中。(2)采用平板硫化机,施加保压压力5MPa,经过一段保压时间20min,实现对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热压。(3)将温度水冷却冷却至150℃(热塑性基体的软化点与熔点之间),施压二次压力10MPa,3min。(4)冷却至室温制得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
本实施例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测试
采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拉伸性能测试,试验参照GB/T1447-2005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操作。测试结果见表4。
实施例3
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热塑性包纱的制作,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以及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这三个步骤,其中所述的热塑性包缠纱由增强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纤维组成,采用现有的纤维包缠技术将增强纤维同热塑性树脂纤维按照可行性体积比例进行混杂,其中热塑性纤维的体积分数为50%,增强纤维的体积分数为50%,然后采用热塑性树脂纤维均匀包覆在增强纤维上形成热塑性包缠纱。采用花式捻线机,将增强纤维玻璃纤维(GF),碳纤维(CF),丙纶(PP)三种长丝纤维以体积比1∶1∶2进行无捻并合,然后利用热塑性树脂纤维PP长丝包覆制得具有混杂效果的包缠纱。表3为本发明纤维的规格及体积分数。
所述的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步骤以上述包缠纱为原料,设计紧度为45%的平纹织物的斜纹织物,经过整经,穿综,穿筘,输入上机图,采用剑杆织机来实现预制件的织造。如表4所示。表4为本发明纤维的规格及混杂纱线比例表。
所述的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采用两次热压成型工艺对复合材料预制件热压,制得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由如下步骤组成:(1)当温度达到保压温度170℃,采用7层复合材料预制件,铺层方式采用经纬向相同的铺层方法对试样进行铺层;将铺层后的复合材料预制件置于制备复合材料板材的加工模具中。(2)采用平板硫化机,施加保压压力10MPa,经过一段保压时间10min,实现对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热压。(3)将温度水冷却冷却至150℃(热塑性基体的软化点与熔点之间),施压二次压力15MPa,10min。(4)冷却至室温制得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
本实施例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测试
采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拉伸性能测试,试验参照GB/T1447-2005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操作。测试结果见表4。
实施例4
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热塑性包缠纱的制作,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以及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这三个步骤,其中所述的热塑性包缠纱由增强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纤维组成,采用现有的纤维包缠技术将增强纤维同热塑性树脂纤维按照可行性体积比例进行混杂,其中热塑性纤维的体积分数为55%,增强纤维的体积分数为45%,然后采用热塑性树脂纤维均匀包覆在增强纤维上形成热塑性包缠纱。采用花式捻线机,将增强纤维玻璃纤维(GF),碳纤维(CF),芳纶(KF),丙纶(PP)四种长丝纤维以体积比2∶3∶4∶11进行无捻并合,然后利用热塑性树脂纤维PP长丝包覆制得具有混杂效果的包缠纱。表5为本发明纤维的规格及体积分数。
所述的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步骤以上述包缠纱为原料,设计紧度为60%的平纹织物的缎纹织物,经过整经,穿综,穿筘,输入上机图,采用剑杆织机来实现预制件的织造。如表5所示。表5为本发明纤维的规格及混杂纱线比例表。
所述的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采用两次热压成型工艺对复合材料预制件热压,制得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由如下步骤组成:(1)当温度达到保压温度205℃,采用5层复合材料预制件,铺层方式采用经纬向交叉铺层方法对试样进行铺层;将铺层后的复合材料预制件置于制备复合材料板材的加工模具中。(2)采用平板硫化机,施加保压压力1MPa,经过一段保压时间80min,实现对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热压。(3)将温度水冷却冷却至150℃(热塑性基体的软化点与熔点之间),施压二次压力20MPa,60min。(4)冷却至室温制得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
实施例5
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热塑性包缠纱的制作,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以及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这三个步骤,其中所述的热塑性包缠纱由增强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纤维组成,采用现有的纤维包缠技术将增强纤维同热塑性树脂纤维按照可行性体积比例进行混杂,其中热塑性纤维的体积分数为65%,增强纤维的体积分数为35%,然后采用热塑性树脂纤维均匀包覆在增强纤维上形成热塑性包缠纱。采用花式捻线机,将增强纤维GF和丙纶PP两种长丝纤维以体积比为2∶3进行无捻并合,然后利用热塑性树脂纤维PP长丝包覆制得具有混杂效果的包缠纱。表6为本发明纤维的规格及体积分数。
所述的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步骤以上述包缠纱为原料,设计紧度为80%的正交结构单元织物,经过整经,穿综,穿筘,输入上机图,采用剑杆织机来实现预制件的织造。
所述的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采用两次热压成型工艺对复合材料预制件热压,制得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由如下步骤组成:(1)当温度达到保压温度180℃,采用2层复合材料预制件,铺层方式采用经纬向交叉铺层方法对试样进行铺层;将铺层后的复合材料预制件置于制备复合材料板材的加工模具中。(2)采用平板硫化机,施加保压压力6MPa,经过一段保压时间30min,实现对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热压。(3)将温度水冷却冷却至150℃(热塑性基体的软化点与熔点之间),施压二次压力12MPa,30min。(4)冷却至室温制得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
实施例6
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热塑性包缠纱的制作,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以及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这三个步骤,其中所述的热塑性包缠纱由增强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纤维组成,采用现有的纤维包缠技术将增强纤维同热塑性树脂纤维按照可行性体积比例进行混杂,其中热塑性纤维的体积分数为45%,增强纤维的体积分数为55%,然后采用热塑性树脂纤维均匀包覆在增强纤维上形成热塑性包缠纱。采用花式捻线机,将增强纤维芳纶(KF),丙纶(PP)两种长丝纤维以体积比为2∶3进行无捻并合,然后利用热塑性树脂纤维PP长丝包覆制得具有混杂效果的包缠纱。表7为本发明纤维的规格及体积分数。
所述的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步骤以上述包缠纱为原料,设计紧度为70%的准正交结构单元织物,经过整经,穿综,穿筘,输入上机图,采用剑杆织机来实现预制件的织造。
所述的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采用两次热压成型工艺对复合材料预制件热压,制得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由如下步骤组成:(1)当温度达到保压温度200℃,采用1层复合材料预制件,铺层方式采用经纬向交叉铺层方法对试样进行铺层;将铺层后的复合材料预制件置于制备复合材料板材的加工模具中。(2)采用平板硫化机,施加保压压力8MPa,经过一段保压时间50min,实现对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热压。(3)将温度水冷却冷却至150℃(热塑性基体的软化点与熔点之间),施压二次压力18MPa,40min。(4)冷却至室温制得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
实施例7
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热塑性包缠纱的制作,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以及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这三个步骤,其中所述的热塑性包缠纱由增强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纤维组成,采用现有的纤维包缠技术将增强纤维同热塑性树脂纤维按照可行性体积比例进行混杂,其中热塑性纤维的体积分数为60%,增强纤维的体积分数为40%,然后采用热塑性树脂纤维均匀包覆在增强纤维上形成热塑性包缠纱。采用花式捻线机,将丙纶(PP),工业涤纶(PET),玻璃纤维(GF)的三种长丝纤维以体积比3∶3∶14进行无捻并合,然后利用热塑性树脂纤维PP长丝包覆制得具有混杂效果的包缠纱。表8为本发明纤维的规格及体积分数。
所述的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步骤以上述包缠纱为原料,设计紧度为60%的角锁链结构单元织物,经过整经,穿综,穿筘,输入上机图,采用剑杆织机来实现预制件的织造。
所述的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采用两次热压成型工艺对复合材料预制件热压,制得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由如下步骤组成:(1)当温度达到保压温度185℃,采用6层复合材料预制件,铺层方式采用经纬同向或经纬交叉铺层;将铺层后的复合材料预制件置于制备复合材料板材的加工模具中。(2)采用平板硫化机,施加保压压力7MPa,经过一段保压时间75min,实现对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热压。(3)将温度水冷却冷却至150℃(热塑性基体的软化点与熔点之间),施压二次压力15MPa,45min。(4)冷却至室温制得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
实施例8
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热塑性包缠纱的制作,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以及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这三个步骤,其中所述的热塑性包缠纱由增强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纤维组成,采用现有的纤维包缠技术将增强纤维同热塑性树脂纤维按照可行性体积比例进行混杂,其中热塑性纤维的体积分数为70%,增强纤维的体积分数为30%,然后采用热塑性树脂纤维均匀包覆在增强纤维上形成热塑性包缠纱。采用花式捻线机,将丙纶(PP),工业涤纶(PET),玻璃纤维(GF)的三种长丝纤维以体积比3∶3∶14进行无捻并合,
然后利用热塑性树脂纤维PP长丝包覆制得具有混杂效果的包缠纱。表9为本发明纤维的规格及体积分数。
所述的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步骤以上述包缠纱为原料,设计紧度为40%的开放式结构单元织物,经过整经,穿综,穿筘,输入上机图,采用剑杆织机来实现预制件的织造。如表2所示。表2为本发明纤维的规格及混杂纱线比例表。
所述的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采用两次热压成型工艺对复合材料预制件热压,制得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由如下步骤组成:(1)当温度达到保压温度185℃,采用6层复合材料预制件,铺层方式采用经纬同向或经纬交叉铺层;将铺层后的复合材料预制件置于制备复合材料板材的加工模具中。(2)采用平板硫化机,施加保压压力7MPa,经过一段保压时间75min,实现对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热压。(3)将温度水冷却冷却至150℃(热塑性基体的软化点与熔点之间),施压二次压力15MPa,45min。(4)冷却至室温制得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
表1
Figure BSA00000157548900151
表2
Figure BSA00000157548900152
表3
Figure BSA00000157548900153
表4
Figure BSA00000157548900161
表5
Figure BSA00000157548900162
表6
Figure BSA00000157548900163
表7
表8
表9
Figure BSA00000157548900173

Claims (5)

1.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塑性包缠纱的制作,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以及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这三个步骤,其中所述的热塑性包缠纱由增强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纤维组成,采用纤维包缠技术将增强纤维同热塑性树脂纤维按照体积比进行混杂,其中热塑性纤维的体积分数为40%-80%,增强纤维的体积分数为20%-60%,然后采用热塑性树脂纤维均匀包覆在增强纤维上形成热塑性包缠纱;所述的增强纤维采用玻璃纤维,芳纶,碳纤维工业涤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纤维是热塑性树脂基体制作成的连续性纤维,热塑性树脂基体采用聚丙烯,聚乳酸,聚乙烯,聚酰胺中的一种;所述的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步骤以上述包缠纱为原料,通过设置原料经纬密以及织物组织,经过整经,穿综,穿筘,输入上机图,采用剑杆织机来实现预制件的织造;所述的机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采用两次热压成型工艺对复合材料预制件热压,制得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由如下步骤组成:(1)当温度达到保压温度,将复合材料预制件置于制备复合材料板材的加工模具中;(2)施加保压压力,经过一段保压时间,实现对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热压;(3)将温度冷却至热塑性基体的软化点与熔点之间,施压二次压力一定时间;(4)冷却至室温制得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所述的织物紧度为40%-80%;所述的织物组织包括平纹,斜纹,缎纹以及三维立体结构中的一种;所述的复合材料预制件采用单独一层或多层,铺 层方式采用经纬同向或经纬交叉铺层;所述的冷却方式采用自然冷却和水冷却中的一种;所述的保压温度为170-205℃;所述的保压压力为1MPa-10MPa;所述的保压时间为10min-80min;所述的冷却温度为150℃;所述的二次压力为10MPa-20MPa;所述的二次压力时间为1min-6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维立体结构采用正交结构单元,准正交结构单元,角锁链结构单元,开放式结构单元中的一种作为基础设计的各种立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压工艺采用平板硫化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预制件采用1-7层;所述的冷却方式采用水冷却;所述的保压温度为180-195℃;所述的保压压力为3MPa-6MPa;所述的保压时间为20min-40min;所述的二次压力为12MPa-15MPa;所述的二次压力时间为3min-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预制件采用3层;所述的保压温度为190℃;所述的保压压力为5MPa;所述的保压时间为20min;所述的二次压力为10MPa;所述的二次压力时间为3min。 
CN 201010210274 2010-06-23 2010-06-23 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1525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10274 CN102152554B (zh) 2010-06-23 2010-06-23 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10274 CN102152554B (zh) 2010-06-23 2010-06-23 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2554A CN102152554A (zh) 2011-08-17
CN102152554B true CN102152554B (zh) 2013-08-14

Family

ID=44434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10274 Active CN102152554B (zh) 2010-06-23 2010-06-23 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525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1990A (zh) * 2012-08-03 2012-12-19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一种b 阶段树脂云母制品箔的压制方法
JP5852542B2 (ja) * 2012-10-10 2016-02-03 綾羽株式会社 炭素繊維強化複合材用織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173913B (zh) * 2013-04-01 2014-12-24 浙江联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纤维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15706A (zh) * 2013-04-02 2013-07-24 东华大学 基于改进型包缠纱结构的三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601973A (zh) * 2013-10-28 2014-02-26 宁波长华汽车装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性增强纤维复合板及其制品的制备方法
CN103640230B (zh) * 2013-11-28 2016-01-20 浙江理工大学 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与聚丙烯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088054B (zh) * 2014-07-04 2016-07-06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聚丙烯基复合材料用高性能复合线的制备方法
CN104177827B (zh) * 2014-08-28 2016-08-17 上海特安纶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芳砜纶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5885223B1 (ja) * 2014-09-10 2016-03-15 国立大学法人岐阜大学 混繊糸の製造方法、混繊糸、巻取体、および、織物
CN104669630A (zh) * 2015-02-10 2015-06-03 同济大学 一种聚苯硫醚/碳纤维共纺布及其模压成型方法
CN104669636B (zh) * 2015-02-27 2017-03-0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混杂纤维增强聚丙烯高强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196674A (zh) * 2015-08-27 2015-12-30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柔性防弹层合板的制备方法
CN106273548A (zh) * 2016-09-22 2017-01-04 浙江理工大学 等离子体处理高性能纤维的车用轻量化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109278318A (zh) * 2018-08-31 2019-01-29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碳纤维织物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341324B (zh) * 2021-05-13 2024-02-09 北京服装学院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41294B (zh) * 2021-05-13 2024-05-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性纤维及其共织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334803B (zh) * 2021-05-31 2022-10-04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三维混杂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65388B1 (ko) * 2006-08-28 2007-10-10 윤주영 고온고압 압축성형기용 비석면 단열판
CN101134368A (zh) * 2006-08-30 2008-03-05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包缠复合纤维制造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65388B1 (ko) * 2006-08-28 2007-10-10 윤주영 고온고압 압축성형기용 비석면 단열판
CN101134368A (zh) * 2006-08-30 2008-03-05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包缠复合纤维制造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三维机织物的组织结构与设计;汪蔚等;《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11231;第18卷(第4期);第197-200页 *
汪蔚等.三维机织物的组织结构与设计.《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1,第18卷(第4期),第197-200页.
玻璃纤维/丙纶混杂3D机织物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制;田伟等;《产业用纺织品》;20031231;第21卷(第12期);第1节至第4节和表1,表2 *
田伟等.玻璃纤维/丙纶混杂3D机织物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制.《产业用纺织品》.2003,第21卷(第12期),第6-9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2554A (zh) 201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2554B (zh) 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677194B (zh) 一种模块化多维复合防弹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18471B (zh)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片材及其应用
KR101538032B1 (ko) 현무암 섬유 강화 복합재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134849B (zh) 一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汽车板簧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34368A (zh) 包缠复合纤维制造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02511B (zh) 一种制备电池托盘的复合材料、电池托盘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00398B (zh) 一种双组份复合纤维制备单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2313492A (zh) 一种复合材料防弹头盔及其制造方法
CN106751466A (zh) 一种生物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80619A (zh) 黄麻纬编双轴向织物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20606A (zh) 一种软质防弹板
CN103724933A (zh) 一种柔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38262A (zh) 一种麻纱/丙纶热塑性增强复合材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10626015A (zh) 一种天然植物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741500B (zh) 一种植物纤维混杂复合材料车架结构
CN105196674A (zh) 一种柔性防弹层合板的制备方法
CN108127979A (zh) 一种三向正交结构的聚乳酸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Selcuk et al. 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s (BFRP) other than rebars: a review
CN103601973A (zh) 一种热塑性增强纤维复合板及其制品的制备方法
CN103342015A (zh) 木材用增强织物复合板及在雷达、激光、声纳、红外全隐身中的应用
CN103437020A (zh) 尼龙纤维-玻璃纤维复合纤维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082572A (zh) 一种高性能纤维增强硬质防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847853A (zh) 一种热塑性风电叶片主梁成型方法
KR101639982B1 (ko) 고강도 하이브리드 일방향 프리프레그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28

Address after: No. 7, No. 188, BINKA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METTEMAGLIA CASHMERE FAMIL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West Campus of Xiasha Higher Education Zone, Zhejiang, Hangzhou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1 building 7, 188 BINKA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cashmere family Cloth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building 7, 188 BINKA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MAGLIA CASHMERE FAMIL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