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0725A - 一种运用微波加工杜仲雄花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用微波加工杜仲雄花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50725A
CN102150725A CN 201110037728 CN201110037728A CN102150725A CN 102150725 A CN102150725 A CN 102150725A CN 201110037728 CN201110037728 CN 201110037728 CN 201110037728 A CN201110037728 A CN 201110037728A CN 102150725 A CN102150725 A CN 102150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male flower
microwave
temperature
eucomm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3772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汉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11003772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507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50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07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一种运用微波加工杜仲雄花茶的方法,杜仲雄花运用微波杀青:采用先进的微波技术取代传统的热传导加热方式,通过快速杀青、快速脱水、快速冷却、使雄花茶达到色泽翠绿、汤色明亮、底色嫩绿的效果。据专家审评,微波杀青干燥的茶叶总分达96.4分,比传统方法加工的茶叶总分高出2.9分,且做出的茶叶有效成份比传统机械制茶平均高出数个百分点。雄花茶微波炒制:利用微波加热,能使雄花快速升温,达到钝化酶的临界点温度,加速雄花结构水的迁移,非常适合于雄花茶干燥工艺。微波炒制雄花茶生产周期短。雄花茶的风味物质损失少。雄花茶的有效成分水浸出物保留多。

Description

一种运用微波加工杜仲雄花茶的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运用微波加工杜仲雄花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加热方式主要是传导和对流等形式来对茶叶进行炒制,它是将热源从茶叶外表向内部传热进行加热,存在内外温度差和湿、热传递方向相反的问题。微波炒茶能透入物料内部加热以及无需高温热介质的特点,当应用于茶叶加工时,从根本上改变了依赖高温介质和热传导方式加热升温的常规加热方式,同时由于微波电磁场在杀青、干燥过程中具有非热效应,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显示出微波的独特优势。
检索出中国申请(专利)号:CN 01108471.5    申请日:2001.05.28
公开(公告)号:CN 1387802    公开(公告)日:2003.01.01
申请(专利)号:CN 02149695.1    申请日:2002.12.17
公开(公告)号:CN 11422685    公开(公告)日:2003.06.11
申请(专利)号:CN 02122975.9    申请日:2002.06.09
公开(公告)号:CN 1469607    公开(公告)日:2003.12.31
制茶行业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用微波技术进行原料杀青、干燥和炒制已作为现代茶叶深加工技术之一,微波应用技术已经开始向规模化生产发展。自1945年人们发现微波热效应以来,微波加热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茶叶中含有水分,水分子在微波电磁场中被极化,具有偶极子特性,并随着电磁场的频率不断地改变极性方向,分子作高速振动,产生摩擦热,使茶叶从内部深层升温,并且各处温度一致。日本、韩国将微波用于茶叶加工,制成的茶有效营养成分能基本不损失,而且色、香、味均好于传统的加工方法。采用微波干燥、风选、拣剔加工荷叶茶,能够显著提高荷叶茶有效成分含量。荷叶茶有效营养成分与传统加工方法相比提高10-50%。具有良好的高档茶色泽特征,同时荷叶茶水分含量比传统方法加工的茶叶低5-30%、水浸出物含量增加了5-30%、咖啡碱含量增加了10-50%、氨基酸含量增加了10-50%,这充分说明利用微波加工技术加工的荷叶茶的品质得到了提高。由此可见,微波技术用于茶叶的杀青和后期干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微波杀青、干燥是微波发生器将微波辐射到杀青、干燥的物料并穿透到内部,诱使物料的水等极性分子随之同步旋转,每秒钟旋转几十亿次。如此高速旋转的结果,使物料瞬时产生摩擦热,导致物料表面与内部同时升温,且内部温度高于物料表面温度,使得酶失去活力、同时部分水分子蒸发,达到杀青、干燥目的。这种杀青、干燥方法的特点是加热时间短,内外温度一致,其热传递方向从内向外与湿传递方向也一致,用电能取代燃煤、燃柴的供能方式,无噪声,无烟雾、无灰尘之害,加上微波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茶叶产品卫生安全。同时微波技术改变了制茶工人的劳作方式,减轻了劳动强度,对茶叶加工技术的进步有现实的意义。日本、韩国将微波技术应用于茶叶加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我国是个茶叶生产大国,茶叶的现代化加工技术应用有广泛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推广微波技术在制茶行业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杜仲雄花运用微波杀青:采用先进的微波技术取代传统的热传导加热方式,通过快速杀青、快速脱水、快速冷却、使雄花茶达到色泽翠绿、汤色明亮、底色嫩绿的效果。据专家审评,微波杀青干燥的茶叶总分达96.4分,比传统方法加工的茶叶总分高出2.9分,且做出的茶叶有效成份比传统机械制茶平均高出数个百分点。
雄花茶微波炒制:利用微波加热,能使雄花快速升温,达到钝化酶的临界点温度,加速雄花结构水的迁移,非常适合于雄花茶干燥工艺。
技术优点:
1、微波炒制雄花茶生产周期短。
2、雄花茶的风味物质损失少。
3、雄花茶的有效成分水浸出物保留多。
技术方案:
原材料进入公司检验。杜仲雄花标准:应选择雄花花蕊长度1.2-2.0cm、嫩叶长度不超过2.0cm无霉烂(黑头)、无污染的杜仲雄花。花蕊长度超过1.5cm的为优级。工序一:鲜花摊放。a.将鲜叶放在贮青箱里,每层摊放厚度不得超过10厘米,约8kg/m2。标准:杜仲雄花质变软、含水量68-70%发出清香时,进入下一工序。
采用自然摊晾时,时间约10——14小时,摊放中间可翻拌。
如果使用风机吹风,时间约3——4小时即可。
如果使用热风助摊放,则时间约1——2小时即可。进入下一工序.工序二、分拣。标准:将杜仲雄花和嫩叶分开,去掉花萼、嫩叶和花枝(做针状茶)。或将嫩叶、花枝去掉,拣去其它杂质(做原花茶)。
工序三、杀青。采用微波杀青。机器设定:功率设在规定档(100位置1000W)、温度235℃,时间2-3分钟。标准:花色仍为绿色,无草青气。翻动一次。注意事项:应快速除去水分,防止氧化变黑。
工序四、揉搓。杀青时、炒制翻动时轻揉。标准:叶细胞组织破碎率在45-55%。用开水检验,取少量叶放在盛有150ml开水的玻璃杯中,1分钟之内有布朗效应(烟雾状出现)为合格。
工序五、炒制。分两个过程。首先初炒。炒锅温度应设定在额定温度(1000W),温度220℃,炒制时间1-2分钟。标准:茶叶含水量小于30%,有杜仲香味散出。
精炒。炒锅温度应设定在额定刻度(60-80),炒锅温度略低于初炒温度,温度200℃,
时间2-3分钟,有杜仲花香香味。
工序六、保管。根据茶色、香味分级,真空包装、入库。
有益效果:我国是个茶叶生产大国,传统的茶叶加工方法既浪费大量能源、人力,加工出的茶叶又不能充分保持应有的品质,也产出大量的劣质茶,微波炒茶能透入物料内部加热以及无需高温热介质的特点,当应用于茶叶加工时,从根本上改变了依赖高温介质和热传导方式加热升温的常规加热方式,同时由于微波电磁场在杀青、干燥过程中具有非热效应,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又保持了茶叶自身的应有品质,显示出微波的独特应用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原材料进入公司检验,杜仲雄花标准:应选择雄花花蕊长度1.2-2.0cm、嫩叶长度不超过2.0cm无霉烂和黑头、无污染的杜仲雄花;花蕊长度超过1.5cm的为优级;
工序一:鲜花摊放,a.将鲜叶放在贮青箱里,每层摊放厚度不得超过10厘米,约8kg/m2。标准:杜仲雄花质变软、含水量约68-70%发出清香时,即可进入下道工序,如采用自然摊晾时,时间约10——14小时,摊放中间可翻拌;如果使用风机吹风,时间约3——4小时即可;如果使用热风助摊放,则时间约1——2小时即可;然后进入下一工序:工序二、分拣,标准:将杜仲雄花和嫩叶分开,去掉花萼、嫩叶和花枝(做针状茶)。或将嫩叶、花枝去掉,拣去其它杂质(做原花茶)。工序三、杀青。采用微波杀青。机器设定:功率设在规定档(100位置1000W)、温度235℃,时间2-3分钟。标准:花色仍为绿色,无草青气。翻动一次。注意事项:应快速除去水分,防止氧化变黑。工序四、揉搓。杀青时、炒制翻动时轻揉。标准:叶细胞组织破碎率在45-55。用开水检验,减少量叶放在盛有150ml开水的玻璃杯中,1分钟之内有布朗效应(烟雾状出现)为合格。
工序五、炒制。分两个过程。首先初炒。炒锅温度应设定在额定温度(1000W),温度220℃,炒制时间1-2分钟。标准:茶叶含水量小于30%,有杜仲香味散出。精炒:炒锅温度应设定在额定刻度(60-80),炒锅温度略低于初炒温度,温度200℃,时间2-3分钟,有杜仲花香香味。然后根据茶色、香味分级,真空包装、入库。
实施例1
原材料进入公司检验。杜仲雄花标准:应选择雄花花蕊长度1.2-2.0cm、嫩叶长度不超过2.0cm无霉烂(黑头)、无污染的杜仲雄花。花蕊长度超过1.5cm的为优级。工序一:鲜花摊放。a.将鲜叶放在贮青箱里,每层摊放厚度不得超过10厘米,约8kg/m2。标准:杜仲雄花质变软、含水量约68-70%发出清香时进行下道工序.怀可采用自然摊晾,时间约10——14小时,摊放中间可翻拌。如果使用风机吹风,时间约3——4小时即可。如果使用热风助摊放,则时间约1——2小时即可。进入下一工序。工序二、分拣。标准:将杜仲雄花和嫩叶分开,去掉花萼、嫩叶和花枝(做针状茶)。或将嫩叶、花枝去掉,拣去其它杂质(做原花茶)。
实施例2
工序三、杀青。采用微波杀青。机器设定:功率设在规定档(100位置1000W)、温度235℃,时间2-3分钟。标准:花色仍为绿色,无草青气。翻动一次。注意事项:应快速除去水分,防止氧化变黑。
实施例3
工序四、揉搓。杀青时、炒制翻动时轻揉。标准:叶细胞组织破碎率在45-55。用开水检验,减少量叶放在盛有150ml开水的玻璃杯中,1分钟之内有布朗效应(烟雾状出现)为合格。
实施例4
工序五、炒制。分两个过程。首先初炒:炒锅温度应设定在额定温度(1000W),温度220℃,炒制时间1-2分钟。标准:茶叶含水量小于30%,有杜仲香味散出。精炒:炒锅温度应设定在额定刻度(60-80),炒锅温度略低于初炒温度,温度200℃,时间2-3分钟,有杜仲花香香味。然后根据茶色、香味分级,真空包装、入库。

Claims (4)

1.一种运用微波加工杜仲雄花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材料进入公司检验。杜仲雄花标准:应选择雄花花蕊长度1.2-2.0cm、嫩叶长度不超过2.0cm无霉烂黑头、无污染的杜仲雄花。花蕊长度超过1.5cm的为优级;工序一:鲜花摊放,a.将鲜叶放在贮青箱里,每层摊放厚度不得超过10厘米,约8kg/m2,标准:杜仲雄花质变软、含水量约68-70%发出清香时进行下道工序.怀可采用自然摊晾,时间约10——14小时,摊放中间可翻拌,如果使用风机吹风,时间约3——4小时即可,如果使用热风助摊放,则时间约1——2小时即可,进入下一工序,工序二、分拣,标准:将杜仲雄花和嫩叶分开,去掉花萼、嫩叶和花枝的做针状茶;或将嫩叶、花枝去掉,拣去其它杂质做原花茶。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运用微波加工杜仲雄花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序三、杀青,采用微波杀青,机器设定:功率设在规定档100位置1000W、温度235℃,时间2-3分钟;标准:花色仍为绿色,无草青气。翻动一次;注意事项:应快速除去水分,防止氧化变黑。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运用微波加工杜仲雄花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序四、揉搓,杀青时、炒制翻动时轻揉。标准:叶细胞组织破碎率在45-55,用开水检验,减少量叶放在盛有150ml开水的玻璃杯中,1分钟之内有布朗效应烟雾状出现为合格。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运用微波加工杜仲雄花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序五、炒制,分两个过程。首先初炒:炒锅温度应设定在额定温度1000W,温度220℃,炒制时间1-2分钟,标准:茶叶含水量小于30%,有杜仲香味散出。精炒:炒锅温度应设定在额定刻度60-80,炒锅温度略低于初炒温度,温度200℃,时间2-3分钟,有杜仲花香香味,然后根据茶色、香味分级,真空包装、入库。
CN 201110037728 2011-02-15 2011-02-15 一种运用微波加工杜仲雄花茶的方法 Pending CN1021507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37728 CN102150725A (zh) 2011-02-15 2011-02-15 一种运用微波加工杜仲雄花茶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37728 CN102150725A (zh) 2011-02-15 2011-02-15 一种运用微波加工杜仲雄花茶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0725A true CN102150725A (zh) 2011-08-17

Family

ID=44432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37728 Pending CN102150725A (zh) 2011-02-15 2011-02-15 一种运用微波加工杜仲雄花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50725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6012A (zh) * 2011-10-12 2012-03-07 兴义市东泰天然果蔬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杜仲叶茶的加工工艺
CN102410710A (zh) * 2011-11-21 2012-04-11 广元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杜仲雄花的干燥方法
CN102657274A (zh) * 2012-04-12 2012-09-12 四川三山茶业有限公司 杜仲雄花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2696839A (zh) * 2012-07-04 2012-10-03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一种杜仲雄花茶的加工方法
CN102919449A (zh) * 2012-10-30 2013-02-13 戴亚峰 一种霍山石斛花茶的加工方法
CN102960514A (zh) * 2012-11-30 2013-03-13 菏泽市牡丹区牡丹研究所 牡丹花蕊茶的制备方法
CN104663974A (zh) * 2014-09-24 2015-06-03 普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降血脂的杜仲雄花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97451A (zh) * 2017-12-29 2018-04-13 山东乡村之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杜仲雄花茶的加工工艺
CN112868847A (zh) * 2020-07-01 2021-06-01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猕猴桃花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1871A (zh) * 2005-06-30 2005-12-2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绿色杜仲雄花蕾茶的制备方法
CN1943374A (zh) * 2006-08-25 2007-04-11 田汉文 一种运用微波加工雄花茶的方法
CN101480208A (zh) * 2008-01-08 2009-07-15 刘川汶 一种制茶方法及其在其它植物茎叶制品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1871A (zh) * 2005-06-30 2005-12-2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绿色杜仲雄花蕾茶的制备方法
CN1943374A (zh) * 2006-08-25 2007-04-11 田汉文 一种运用微波加工雄花茶的方法
CN101480208A (zh) * 2008-01-08 2009-07-15 刘川汶 一种制茶方法及其在其它植物茎叶制品的应用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6012A (zh) * 2011-10-12 2012-03-07 兴义市东泰天然果蔬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杜仲叶茶的加工工艺
CN102410710B (zh) * 2011-11-21 2013-03-20 广元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杜仲雄花的干燥方法
CN102410710A (zh) * 2011-11-21 2012-04-11 广元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杜仲雄花的干燥方法
CN102657274A (zh) * 2012-04-12 2012-09-12 四川三山茶业有限公司 杜仲雄花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2657274B (zh) * 2012-04-12 2013-12-18 四川三山茶业有限公司 杜仲雄花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2696839A (zh) * 2012-07-04 2012-10-03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一种杜仲雄花茶的加工方法
CN102696839B (zh) * 2012-07-04 2013-08-14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一种杜仲雄花茶的加工方法
CN102919449A (zh) * 2012-10-30 2013-02-13 戴亚峰 一种霍山石斛花茶的加工方法
CN102919449B (zh) * 2012-10-30 2014-01-01 戴亚峰 一种霍山石斛花茶的加工方法
CN102960514A (zh) * 2012-11-30 2013-03-13 菏泽市牡丹区牡丹研究所 牡丹花蕊茶的制备方法
CN104663974A (zh) * 2014-09-24 2015-06-03 普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降血脂的杜仲雄花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97451A (zh) * 2017-12-29 2018-04-13 山东乡村之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杜仲雄花茶的加工工艺
CN112868847A (zh) * 2020-07-01 2021-06-01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猕猴桃花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0725A (zh) 一种运用微波加工杜仲雄花茶的方法
CN102550759A (zh) 一种菊花茶微波加工方法
CN103988890B (zh) 一种有机食用花卉的烘干方法
CN102511575A (zh) 一种提升夏秋绿茶品质的加工方法
CN102511542A (zh) 一种高水分果蔬微波真空分段干燥方法
CN1672531A (zh) 前期热风后期真空微波联合干燥制备颗粒状果蔬脆粒的方法
CN101785496A (zh) 秋白梨冻干食品加工方法
CN104430993A (zh) 工夫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2488035A (zh) 绿茶加工工艺
CN102934679B (zh) 一种茶树菇微波真空干燥方法
CN103636746A (zh) 一种黄秋葵的干制加工方法
CN103919066A (zh) 一种制备笋干的新方法
CN105638873A (zh) 脱水甘蓝的护色工艺
CN101653175B (zh) 一种运用微波加工绿茶的方法
CN1943374A (zh) 一种运用微波加工雄花茶的方法
CN1709092A (zh) 绿茶微波加工保鲜方法
CN105166101A (zh) 碧螺春茶的加工方法
CN1899060A (zh) 一种微波加工茶的方法
CN103120204B (zh) 无硫银耳干燥生产工艺
CN109259138A (zh) 一种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制备苹果干的工艺
CN103891873A (zh) 一种能保持鲜罗汉果色香味品质的干燥方法
CN106262129A (zh) 笋干加工工艺
CN102422877A (zh) 一种荔枝的干燥方法
CN1081898C (zh) 热风与冷风结合干燥果蔬的方法
CN205409416U (zh) 豆皮成型烘干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