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9788A - 包括显影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包括显影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9788A
CN102109788A CN2010106053184A CN201010605318A CN102109788A CN 102109788 A CN102109788 A CN 102109788A CN 2010106053184 A CN2010106053184 A CN 2010106053184A CN 201010605318 A CN201010605318 A CN 201010605318A CN 102109788 A CN102109788 A CN 102109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oar
stirring
back shaft
transfer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053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09788B (zh
Inventor
岩田尚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09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9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09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9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89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agitation or stirr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91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 G03G15/0893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in a closed loop within the sump of the developing devi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16Agitator type
    • G03G2215/0827Aug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包括显影器件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搅拌和输送单元,接收显影剂;至少一个搅拌和输送构件,用于混合和搅拌显影剂并在显影剂输送方向上传输显影剂。显影辊面对其上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鼓,并将显影剂附着到显影辊的外圆周表面上。搅拌和输送构件包括在显影剂输送方向上延伸的支撑轴。多个搅拌翼设置在支撑轴的外表面上以混合和搅拌显影剂。至少一个桨状物从支撑轴在径向方向上突出并在相邻搅拌翼之间沿支撑轴延伸。至少一个桨状物具有从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到下游侧增大的高度。

Description

包括显影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发明构思涉及一种双组件显影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螺旋钻(auger),其是具有螺旋翼的轴,用作显影剂搅拌和输送构件。然而,随着近年来显影单元变小,显影剂混合和搅拌性能降低。为了解决该问题,显影剂混合和搅拌性能相对于螺旋钻以三种方式保持。
首先,通过加长混合和搅拌路径来保持显影剂混合和搅拌性能。具体地,通过增大混合和搅拌空间或加长螺旋钻的在轴向上的轴来维持显影剂混合和搅拌性能。
第二,通过安装用于预先搅拌显影剂的预先搅拌腔室、在预先搅拌腔室中搅拌显影剂并将显影剂供应到混合和搅拌路径来维持显影剂混合和搅拌性能。
第三,通过增加诸如桨状物(paddle)的翼构件到螺旋钻的轴来改善显影剂混合和搅拌性能。
大部分近来的打印机或复印机便宜且小巧。很多常用的显影系统包括用于混合并搅拌显影剂的两个螺旋钻。
然而,如果螺旋钻的数目增大以加长混合和搅拌路径,则诸如用于存储螺旋钻的壳体、用于螺旋钻的支撑物(bearing)和密封构件的部件的数目增加,从而增加制造成本。此外,随着部件数目增加,显影单元的尺寸增大。当螺旋钻路径通过使螺旋钻的轴在轴向上加长而增大时,显影剂的量由于显影单元尺寸的增大而增加。
此外,即使当显影剂在预先搅拌腔室中搅拌之后被供应到混合和搅拌路径,也需要用于预先搅拌腔室的空间,并额外地需要诸如搅拌构件的部件。此外,由于过度的应力被施加到预先搅拌腔室中的显影剂,所以显影剂劣化。
此外,突出的搅拌构件可以以围绕螺旋钻的轴的螺旋形状突出。然而,尽管初期的显影剂搅拌性能良好,但是如果长时间使用突出的搅拌构件,纤维状异物会缠绕在突出的搅拌构件周围,从而降低显影剂搅拌性能。此外,当使用易于变形的突出搅拌构件时,突出搅拌构件可能变形,从而易于使显影剂凝结。
当显影剂搅拌性能通过失去螺旋钻的一些螺旋刀片而改善时,尽管成本降低并且显影剂搅拌性能改善,但是显影剂输送性能会显著降低。此外,在此情形下,由于过量的显影剂停留,所以需要用于停留的显影剂的大空间,从而增大了器件的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总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显影器件以及包括该显影器件的图像形成装置,该显影器件通过包括具有搅拌功能和输送功能的搅拌和输送构件而便宜且小巧。
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额外的特征和用途将在以下的描述中部分地阐述,并且部分将通过该描述变得显然,或者可以实践本发明总发明构思而习知。
根据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特征,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感光鼓,具有静电潜像形成其上的外圆周表面上;显影器件,使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其中显影器件包括:搅拌和输送单元,接收由载体和调色剂形成的显影剂,并包括用于混合和搅拌显影剂并在显影剂输送方向上输送显影剂的至少一个搅拌和输送构件;以及显影辊,面对其上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鼓安装,将通过搅拌和输送单元搅拌并输送的显影剂附着到显影辊的外圆周表面上并供应显影剂到感光鼓,其中搅拌和输送构件包括:支撑轴,在显影剂输送方向上延伸并可旋转地安装;多个搅拌翼,形成在支撑轴的外圆周表面上,混合并搅拌显影剂以及输送显影剂;以及至少一个桨状物,从支撑轴沿径向方向突出并沿支撑轴的轴方向在间距中延伸,并具有从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端到下游端增加的高度,所述间距是多个搅拌翼中的相邻搅拌翼之间在支撑轴的轴方向上的距离。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示范性实施例,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以上和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单元的截面图;
图3是用于解释显影剂在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单元中的流动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桨状物的局部截面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桨状物的局部截面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桨状物的局部截面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桨状物的局部截面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桨状物的局部截面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桨状物的局部截面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桨状物的局部截面图;以及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桨状物的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始终指代相似的元件。以下描述了实施例以参照附图解释本发明总发明构思。
图1是根据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截面图。
参照图1,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记录介质输送单元10;转印单元,包括转印带20作为中间转印体;感光鼓30,保持静电潜像;显影单元100,使形成在感光鼓30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及定影单元40。显影单元100可以应用于串列型图像形成装置。
记录介质输送单元10接收其上将最终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P),并将记录介质输送到记录介质输送路径。记录介质可以例如是纸P,记录介质堆叠在盒中。当转印到转印带20的调色剂图像到达二次转印区时,记录介质输送单元10使得纸P能到达二次转印区。
转印单元将通过显影单元100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移到二次转印区,调色剂图像在该二次转印区被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转印单元包括:转印带20;多个支撑辊20a、20b、20c和20d,用于支撑转印带20;主转印辊22,通过转印带20接触感光鼓30并设计为将转印带20支撑在主转印辊22与感光鼓30之间;以及第二转印辊24,接触支撑辊20d并设置为将转印带20支撑在第二转印辊24与支撑辊20d之间。
转印带20是通过多个支撑辊20a、20b、20c和20d循环的环形带(endlessbelt)。主转印辊22安装在转印带20的内周侧以朝向感光鼓30挤压转印带20。二次转印辊24安装在转印带20的外周侧以通过记录介质(P)压向支撑辊20d。尽管没有在图1中示出,但是转印单元还可以包括带清洁器件以去除附着到转印带20的调色剂。
其上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鼓30设置在外圆周表面上,可以由例如有机光导体(OPC)形成。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1,其是用于形成彩色图像的装置,可以包括对应于不同颜色(例如,洋红、黄色、青色和黑色)安装在转印带20的旋转方向上的四个感光鼓30。充电辊32、曝光单元34、显影单元100和清洁单元38安装在四个感光鼓30的每个周围,如图1所示。
充电辊32通过例如旋转摩擦使感光鼓30的表面均匀地带上预定电势。曝光单元34根据要形成的图像使感光鼓30的被充电辊32充电的表面曝光。因而,感光鼓30表面的被曝光单元34曝光的部分的电势被改变以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100通过使用由一个或多个调色剂罐36提供的调色剂使形成在感光鼓30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随后将详细描述显影单元100的构造。
在形成在感光鼓30上的调色剂图像被首次转印到转印带20上之后,清洁单元38收集保留在感光鼓30上的残余调色剂。清洁单元38可以构造为使得例如清洁刀片被安装并接触感光鼓30的外圆周表面以去除保留在感光鼓30上的残余调色剂。用于重置感光鼓30的电势的放电灯(未示出)可以沿感光鼓30的旋转方向围绕感光鼓30设置在清洁单元38与充电辊32之间。
定影单元40将从转印带20转印的调色剂图像附着到记录介质,并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在加热辊42与挤压辊44之间经过的记录介质(P)。定影单元40包括加热辊42和挤压辊44。更具体地,加热辊42是可在旋转轴的方向上旋转的柱状构件,诸如卤素灯(未示出)的热源提供在加热辊42中。挤压辊44是可在旋转轴的方向上旋转地柱状构件,并被安装成挤压加热辊42。由硅橡胶等形成的耐热弹性层可以安装在加热辊42和挤压辊44的外圆周表面上。通过使记录介质经过定影间隙部(其是加热辊42与挤压辊44之间的接触区),调色剂图像被熔化并定影到记录介质。
图像形成装置1还包括排出辊52和54以将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单元40定影到其上的记录介质从图像形成装置1向外排出。
现在将解释如上所述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
当图像形成装置1运行时,要被记录的图像的图像信号被传输到控制单元(未示出)。接着,控制单元控制充电辊32以使感光鼓30的表面均匀地充电至预定电势,还控制曝光单元34以发射激光到感光鼓30的表面从而形成静电潜像。
同时,显影单元100通过混合并搅拌调色剂和载体而释放包括调色剂和载体的显影剂,并将显影剂附着到显影辊110(见图1),其中显影剂包括调色剂和载体。接着,当显影剂由于显影辊110的旋转而被输送到面对感光鼓30的区域时,附着到显影辊110的显影剂的调色剂移动到形成在感光鼓30外圆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以显影静电潜像并形成调色剂图像。调色剂图像在感光鼓30与转印带20彼此面对的区域中被从感光鼓30首次转印到转印带20。形成在四个感光鼓30上的多个调色剂图像被依次堆叠在转印带20上以形成一个堆叠的调色剂图像。堆叠的调色剂图像在支撑辊20d和二次转印辊24彼此接触的区域中被二次转印到从记录介质输送单元10输送的记录介质。
堆叠的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其上的记录介质被输送到定影单元40。当记录介质经过加热辊42与挤压辊44之间时,通过分别施加热和压力,堆叠的调色剂图像被熔化并定影到记录介质。接着,记录介质通过排出辊52和54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外部。并且,如果转印带20包括带清洁器件(未示出),则在堆叠的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P)之后,带清洁器件可以去除保留在转印带20上的残留调色剂。
尽管图像形成装置1示出串列型图像形成装置,使用图1中的显影器件100,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显影器件100可以应用于各种其它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
接着,现在将参照图2和图3解释显影单元100的构造和操作。
图2是示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显影单元100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显影单元100中的显影剂的流动的截面图。
参照图2和图3,显影单元100包括显影辊110以及搅拌和输送单元120。
显影辊110是显影剂保持体以供应调色剂到形成在感光鼓30外圆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辊110包括,但不限于,显影套管(developing sleeve)114以及设置在显影套管114内部的磁体112。显影套管114可以形成为例如柱状构件,并可以由非磁性金属形成。仅显影辊110的显影套管114旋转。因而,设置在显影套管114内部的磁体112相对于壳体5(见图1)固定。显影辊110可以包括用于施加显影偏压的显影偏压施加单元(未示出)。
磁体112包括多个磁极113。例如,正(+)磁极可以设置在感光鼓30和磁体112彼此面对的区域处,而负(-)磁极可以设置在不面对感光鼓30的区域处。因而,形成在感光鼓30上的静电潜像被显影的区域是至少一个正磁极113面对搅拌和输送单元120的位置。这是因为显影剂由于显影套管114上的磁力而输送。此外,由于磁性刷接触或靠近形成在感光鼓30上的静电潜像,所以通过在形成于感光鼓30上的静电潜像被显影的位置提升显影剂的磁性刷的一端,磁极之间的间隙或磁沉积(pole deposition)可以形成在形成于感光鼓30上的静电潜像被显影的位置处。同时,具有相同极性的磁极可以在显影辊110与搅拌和输送单元120彼此对应的位置处彼此邻近地圆周设置。由于具有相同极性的磁极,所以在显影套管114的旋转方向的切线方向和法线方向上的磁力在间隙中减少。因而,在显影辊110与搅拌和输送单元120彼此面对的位置处,由于显影套管114的旋转,显影剂从显影套管114分离。
基于感光鼓30和显影辊110的显影套管114彼此面对的位置,层限制构件150安装在显影套管114的旋转方向的上游端。层限制构件150可以由例如金属刀片形成,使得附着到显影套管114外圆周表面的调色剂均匀分布。
搅拌和输送单元120是通过搅拌磁化的载体和非磁性或弱磁化的调色剂来改变载体和调色剂的单元,其中载体和调色剂构成显影剂。搅拌和输送单元120包括第一搅拌和输送构件121以及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
第一搅拌和输送构件121在基本垂直于显影辊110的方向上面对显影辊110设置,并提供被混合和搅拌的显影剂到显影辊110。第一搅拌和输送构件121包括第一支撑轴122和多个第一搅拌翼124。第一支撑轴122可旋转地耦接到安装在壳体5的内壁中的支撑物,并包括上游端123A和下游端123B(见图3)。每个第一搅拌翼124耦接到第一支撑轴122的外圆周表面。此外,每个第一搅拌翼124包括在第一支撑轴122的纵向方向上设置的螺旋倾斜表面。
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通过混合并搅拌调色剂使调色剂充分带电,并将带电的调色剂输送到第一搅拌和输送构件121。类似于第一搅拌和输送构件121,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包括第二支撑轴132和多个第二搅拌翼134。第二支撑轴132可旋转地耦接到安装在壳体5的内壁中的支撑物,并包括上游端133A和下游端133B(见图3)。每个第二搅拌翼134耦接到第二支撑轴132的外圆周表面。此外,每个第二搅拌翼134包括在第二支撑轴132的纵向方向上设置的螺旋倾斜表面。
第一搅拌和输送构件121以及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彼此平行地设置使得第一支撑轴122和第二支撑轴132例如在基本水平的方向上基本彼此平行。分隔壁102安装在第一搅拌和输送构件121与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之间,使得第一搅拌和输送构件121以及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在其两端处彼此连接。此外,分隔壁102定义第一显影剂通道118和第二显影剂通道119以在第一搅拌和输送构件121与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之间传输显影剂。更具体地,第一显影剂通道118位于分隔壁102与图像形成装置的邻近第一和第二支撑轴122、132的下游端的内表面之间。类似地,第二显影剂通道119位于分隔壁102与图像形成装置的邻近第一和第二支撑轴122、132的上游端的内表面之间。
通过被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搅拌、输送经过第二显影剂通道119、被第一搅拌和输送构件121搅拌和输送以及移动到显影辊110的外圆周表面,显影剂被显影在记录介质(P)上。用于检测调色剂密度的调色剂密度传感器(未示出)可以安装在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中。当输送路径中的调色剂密度减少时,显影剂从调色剂罐36经由显影剂供应单元140供应到输送路径,第一搅拌和输送构件121以及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安装在该输送路径中,调色剂被输送经过该输送路径。
搅拌和输送构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桨状物,例如图4中示出的桨状物136安装在显影单元100的第一搅拌和输送构件121以及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中的至少之一中,以改善显影剂搅拌性能而不降低显影剂输送性能。
现在将参照图4至图11详细地解释安装在搅拌和输送单元120中的桨状物的构造。
图4至图11是局部截面图,示出根据本发明总发明构思实施例安装在搅拌和输送单元120中的桨状物。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桨状物136的局部截面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桨状物236的局部截面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桨状物336的局部截面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桨状物436的局部截面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桨状物536的局部截面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桨状物636的局部截面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桨状物636(类似于图9的桨状物636)的局部截面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桨状物736的局部截面图。
尽管图4至图11中的桨状物安装在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中,但是桨状物可以安装在第一搅拌和输送构件121中。
参照图4,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包括如上所述的第二支撑轴132和第二搅拌翼134。间距可以是由两个相邻的搅拌翼定义的区域,并具有两个相邻搅拌翼之间的距离的间距长度。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还包括设置在间距中且在第二支撑轴132的轴方向上沿间距长度延伸的桨状物136。因而,桨状物136可以增大施加到被传输到搅拌和输送路径的显影剂的显影剂搅拌力。此外,图4的桨状物136形成为具有在第二支撑轴132的径向方向上朝向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增大的高度,以进一步增大显影剂的流动。
由于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的旋转而被传输的调色剂量可以在第二搅拌翼134之间的间距中朝向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减少,如图4所示。为了增大显影剂搅拌性能而不减少显影剂输送性能,桨状物136可以与显影剂水平(在第二支撑轴132的径向方向上被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传输的显影剂D的高度)成反比地安装。因而,由于桨状物136安装在显影剂水平高的区域中,所以显影剂D可以被从内部(在第二支撑轴132周围)搅拌。
此外,图4的桨状物136可以具有在轴方向上的基本三角形的截面形状,使得桨状物136的高度从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线性增加。然而,可以理解,桨状物136不限于此,桨状物136可以具有图5至图11中示出的任意形状,其在以下更详细地描述。在形状之间具有共同的特征。
再参照图4,在搅拌翼134之间的间距中桨状物136的高度朝向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增大,以防止当显影剂被如上所述的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输送时显影剂输送性能从显影剂的当前状态劣化。例如,在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在该处在第二搅拌翼134之间的间距中的显影剂量大)处,桨状物136的高度低于显影剂水平。同时,在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在该处第二搅拌翼134之间的间距中的显影剂量小),桨状物136的高度与每个第二搅拌翼134的高度基本相同。
此外,桨状物的高度可以根据在搅拌翼134之间的间距中沿轴方向上的位置确定。例如,如图5所示,假设第二搅拌翼134之间的间距是L并且每个第二搅拌翼134在径向方向上的高度是h。因而,在从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到在第二支撑轴132的轴向方向上的L/2的位置的区域中,图5中示出的桨状物236的高度等于或小于每个第二搅拌翼134的高度“h”的1/2(参考高度)。由于桨状物236形成为满足这些条件,所以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可以既具有显影剂搅拌功能又具有显影剂输送功能。
将参照图5至图11解释满足这些条件的桨状物的构造。
再参照图5,桨状物236可以设置在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中。桨状物236可以具有在朝向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以台阶形状增大的高度。在如上所述的第二搅拌翼134之间的间距中,在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从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到在第二支撑轴132的轴方向上的L/2的位置的区域),图5的桨状物236的高度等于或小于每个第二搅拌翼134的高度“h”的1/2。在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桨状物236的高度与每个第二搅拌翼134的高度“h”基本相同。
尽管桨状物236的台阶的数目在图5中为1,但是桨状物236可以具有多个台阶。例如,参照图6,桨状物236包括四个部分336a、336b、336c和336d。每个部分336a、336b、336c和336d具有从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到下游侧增加的高度。也就是,桨状物336具有包括四个台阶的台阶状的形状。桨状物336的位于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部分336a和336b的每个的高度等于或小于每个第二搅拌翼134的高度“h”的1/2。桨状物336的位于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部分336c和336d的每个的高度大于每个第二搅拌翼134的高度“h”的1/2。
上述的桨状物可以形成为在轴方向的所有位置中从第二支撑轴132的间距沿径向方向突出(例如,像图5的桨状物236一样)。或者,上述的桨状物可以形成为沿径向方向在至少一些位置突出(例如,像图6的桨状物336一样)。
在图7中示出的备选实施例中,第一搅拌和输送构件121和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桨状物436,该桨状物436具有沿第二支撑轴132的径向方向突出且沿第二支撑轴132的轴向方向间断地设置的多个板状构件。例如,图7的桨状物436可以包括三个基本矩形的板状构件436a、436b和436c,在板状构件436a与436b之间以及在板状构件436b与436c之间具有空间。因而,板状构件436a、436b和436c与显影剂搅拌和输送空间的接触区域增大,从而引起在显影剂流动中的大量湍流。因而,可以进一步改善显影剂搅拌性能。
仍参照图7,桨状物436的位于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板状构件436a和436b的高度可以例如等于或小于每个第二搅拌翼134的高度“h”的1/2。桨状物436的位于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板状构件436c的高度可以例如大于每个第二搅拌翼134的高度“h”的1/2。
现在参照图8,桨状物536可以类似于图7的桨状物436。图8的桨状物536可以包括沿第二支撑轴132的径向方向突出且在第二支撑轴132的轴方向上间断地设置的三个板状构件536a、536b和536c。更具体地,尽管图7的桨状物436包括板状构件436a、436b和436c,其高度从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到下游侧依次增大,但是图8的桨状物536包括板状构件536b,该板状构件536b位于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并且其高度小于位于在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板状构件536a的高度。然而,桨状物536的位于显影剂输送方向上游侧的板状构件536a和536b的每个的高度等于或小于每个第二搅拌翼134的高度“h”的1/2。
因而,即使当桨状物的位于显影剂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构件的高度不大于桨状物的位于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构件的高度,也可以改善显影剂搅拌性能和显影剂输送性能。
现在参照图9和图10,通孔可以形成在桨状物中以促进显影剂经过显影单元100的流动。在图9和图10中示出的桨状物636可以具有与图5的桨状物236类似的形状,但是可以分别具有在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在第二支撑轴132的旋转方向上形成的圆形通孔683a和矩形通孔683b。因而,更多的湍流可以被应用到显影剂。结果,可以增加显影剂的流动并可以改善显影剂搅拌性能。尽管桨状物636的通孔683a和683b在图9和图10中分别为圆形和矩形,但是本实施例不限于此,通孔683a和683b可以为椭圆形或多边形诸如三角形或五边形。
现在参照图11,第一搅拌和输送构件121和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中的至少之一可以包括桨状物736,桨状物736具有朝向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以弯曲形状持续增加的高度。图11的桨状物736在第二搅拌翼134之间的间距中在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也就是,从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到在第二支撑轴132的轴方向上的L/2的位置的区域)的高度可以等于或小于每个第二搅拌翼134的高度“h”的1/2。此外,桨状物736在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高度可以与每个第二搅拌翼134的高度“h”基本相同。
已经参照图4至图11描述了桨状物136、236、336、436、536、636和736的示范性构造。尽管桨状物136、236、336、436、536、636和736的形状可以如上所述地改变,但是每个桨状物的高度在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在该处大量显影剂累积在搅拌翼134之间的间距中)是低的,从而不降低显影剂搅拌性能。另一方面,每个桨状物的高度在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在该处少量显影剂累积)是高的,从而增大显影剂搅拌力。因而,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可以既提供显影剂搅拌功能又提供显影剂输送功能,而不损坏供应到显影辊110的显影剂。
此外,如图3所示,例如,传输和接收单元103和104形成在第一搅拌和输送构件121和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的两端上,用于传输和接收在第一搅拌和输送构件121与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之间的显影剂。分隔壁102安装在第一搅拌和输送构件121与第二搅拌和输送构件130之间且在传输和接收单元103和104里面。桨状物可以形成为沿分隔壁102的距离W且在轴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因而,桨状物设置为面对分隔壁102,并可以搅拌显影剂同时防止显影剂在离心方向上泄露出。
此外,一个或多个桨状物可以形成在一个搅拌和输送构件上。如果一个或多个桨状物被包括在搅拌和输送构件121、130中的至少一个,则桨状物可以安装在预定数目的间距中,例如,预定数目=1。因而,通过考虑显影剂搅拌力和显影剂输送性能之间的平衡,可以设计搅拌和输送单元。
此外,多个桨状物可以安装在一个搅拌和输送构件上,桨状物可以彼此对准使得每个桨状物与搅拌和输送构件的支撑轴一起旋转时在相同的方向上移动。如果桨状物设置为具有不同的相位(phase),则湍流发生数次而搅拌和输送构件的支撑轴旋转一次,从而降低了显影剂搅拌性能。
因此,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至少一个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了搅拌和输送构件,该搅拌和输送构件包括沿支撑轴设置以具有彼此相同的相位的桨状物。因而,可以抑制显影单元内的湍流,并减少可累积在显影单元中的过多显影剂的量。
尽管已经参照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示范性实施例使用特定的术语具体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总发明构思,但是实施例和术语用于解释本发明总发明构思,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构思的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做出各种改变而不背离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思想和范围。
例如,尽管在实施例中每个桨状物的参考高度可以为每个搅拌翼的高度的1/2,但是本发明总发明构思不限于此。桨状物的参考高度可以根据搅拌和输送单元中的显影剂分布状态来确定,并可以为搅拌翼的高度的1/3。此外,尽管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相邻搅拌翼之间的间距分成两个部分时,桨状物的高度可以等于或小于参考高度的区域是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但是本发明总发明构思不限于此。例如,对应区域还可以根据搅拌和输送单元中的显影剂分布状态适当地确定。
尽管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这些实施例中做出改变而不背离本发明总发明构思的原理和思想,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申请要求于2009年12月25日提交到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295945以及于2010年7月19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0-0069606的优先权,其公开通过引用整体结合于此。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感光鼓,包括外圆周表面,静电潜像形成在外圆周表面上;
显影器件,使形成在所述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其中所述显影器件包括:
搅拌和输送单元,接收由载体和调色剂形成的显影剂,并包括用于混合和搅拌显影剂并在显影剂输送方向上输送显影剂的至少一个搅拌和输送构件;以及
显影辊,面对所述感光鼓安装,所述感光鼓接收形成于其上的静电潜像,将通过所述搅拌和输送单元混合并搅拌的显影剂附着到所述显影辊的外圆周表面上并且供应所述显影剂到所述感光鼓,
其中所述搅拌和输送构件包括:
支撑轴,在所述显影剂输送方向上延伸并可旋转地耦接到所述显影器件;
多个搅拌翼,设置在所述支撑轴的外圆周表面上,从而定义相邻搅拌翼之间的间距并混合和搅拌所述显影剂并且沿所述显影剂输送方向输送显影剂;以及
至少一个桨状物,沿径向方向从所述支撑轴突出并沿支撑轴的轴方向在间距中延伸,并具有从所述支撑轴的上游端到所述支撑轴的下游端增加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桨状物的高度从所述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到下游侧逐渐增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桨状物的高度从所述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到下游侧连续增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所述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处所述桨状物的高度等于或小于每个所述搅拌翼的高度的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桨状物的位于所述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部分具有在垂直于所述支撑轴的长度的方向上形成的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设置在同一支撑轴上的所述搅拌翼之间的间距中的多个所述桨状物在所述支撑轴的轴方向上对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搅拌和输送构件彼此平行地设置,传输和接收单元安装在所述多个搅拌和输送构件的两端上使得所述多个搅拌和输送构件彼此相连,所述桨状物安装在传输和接收单元里面。
CN201010605318.4A 2009-12-25 2010-12-24 包括显影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21097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5945/09 2009-12-25
JP2009295945A JP5571371B2 (ja) 2009-12-25 2009-12-25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69606/10 2010-07-19
KR1020100069606A KR101777345B1 (ko) 2009-12-25 2010-07-19 현상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9788A true CN102109788A (zh) 2011-06-29
CN102109788B CN102109788B (zh) 2016-03-23

Family

ID=43797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05318.4A Active CN102109788B (zh) 2009-12-25 2010-12-24 包括显影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571446B2 (zh)
EP (1) EP2343605B1 (zh)
JP (1) JP5571371B2 (zh)
KR (1) KR101777345B1 (zh)
CN (1) CN10210978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0265A (zh) * 2013-09-18 2015-03-2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和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71371B2 (ja) * 2009-12-25 2014-08-13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12214B2 (ja) * 2011-04-20 2016-10-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5622782B2 (ja) * 2012-04-16 2014-11-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888186B2 (ja) * 2012-08-27 2016-03-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容器および現像装置
US8942600B2 (en) * 2012-11-22 2015-01-27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Develop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799032B2 (ja) * 2013-01-18 2015-10-2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994662B2 (ja) * 2013-01-31 2016-09-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トナー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39186B2 (ja) * 2013-03-27 2016-06-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67365B2 (ja) 2013-11-26 2017-07-26 エスプリンティン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17541B2 (ja) * 2014-06-25 2017-10-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492480B2 (ja) * 2014-09-17 2019-04-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組立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73535B2 (ja) * 2014-11-18 2018-02-0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トナー用搬送部材、現像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90370B2 (ja) * 2016-02-04 2020-11-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28439B2 (ja) * 2017-01-07 2021-02-1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34731B2 (ja) * 2018-01-23 2022-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7047695B2 (ja) 2018-09-28 2022-04-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US10719034B1 (en) * 2019-03-20 2020-07-2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8238A (en) * 1996-11-25 1998-05-26 Xerox Corporation Auger configuration for eliminating auger mark print defect
US7039344B2 (en) * 2003-03-10 2006-05-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developer chambers and feeding member disposed in the second developer chamber for regulating a developer level
US7391995B2 (en) * 2004-12-06 2008-06-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powder scattering
CN101403878A (zh) * 2007-10-03 2009-04-0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显影剂搅拌传送部件、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15125B1 (en) * 1999-09-20 2002-07-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featuring an area where a partly exposed developer agitating member and conveying member are disposed
JP4289735B2 (ja) * 1999-09-20 2009-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2296882A (ja) * 2001-03-30 2002-10-09 Kyocera Mita Corp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機
JP4072362B2 (ja) * 2002-03-14 2008-04-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035573B2 (en) * 2002-09-24 2006-04-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having developer carrying screw with a plurality of inclination angles
JP4403740B2 (ja) * 2003-07-14 2010-01-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供給部材、現像器
JP2005352042A (ja) 2004-06-09 2005-12-22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該現像装置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23355A (ja) 2004-07-06 2006-01-26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98540A (ja) * 2004-09-28 2006-04-13 Sharp Corp 現像装置
JP4627443B2 (ja) 2004-11-26 2011-02-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27149A (ja) * 2005-02-16 2006-08-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11004A (ja) * 2005-06-30 2007-01-1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569694B2 (ja) * 2008-09-18 2010-10-2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現像剤搬送装置、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71371B2 (ja) * 2009-12-25 2014-08-13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8238A (en) * 1996-11-25 1998-05-26 Xerox Corporation Auger configuration for eliminating auger mark print defect
US7039344B2 (en) * 2003-03-10 2006-05-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developer chambers and feeding member disposed in the second developer chamber for regulating a developer level
US7391995B2 (en) * 2004-12-06 2008-06-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powder scattering
CN101403878A (zh) * 2007-10-03 2009-04-0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显影剂搅拌传送部件、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0265A (zh) * 2013-09-18 2015-03-2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和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4460265B (zh) * 2013-09-18 2018-09-2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和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9788B (zh) 2016-03-23
US20110158700A1 (en) 2011-06-30
EP2343605B1 (en) 2020-03-25
EP2343605A2 (en) 2011-07-13
EP2343605A3 (en) 2016-06-01
JP2011137870A (ja) 2011-07-14
US8824933B2 (en) 2014-09-02
US8571446B2 (en) 2013-10-29
US20140023404A1 (en) 2014-01-23
KR20110074648A (ko) 2011-07-01
KR101777345B1 (ko) 2017-09-11
JP5571371B2 (ja) 2014-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9788B (zh) 包括显影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403878B (zh) 显影剂搅拌传送部件、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5215531A (ja) 搬送装置、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0809742B (zh) 具有空气排放路径的显影装置
CN115390403A (zh)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RU265036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оявления,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картридж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й
JPH1144997A (ja) 現像装置
US20190317430A1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11137868A (ja) 現像装置、現像剤担持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86960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421997B1 (ko)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기의 현상장치
JP349496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現像装置
JP6350406B2 (ja)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3610750B2 (ja) 現像装置
JP7498105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480892B2 (en) Developing device to form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s
CN107505818B (zh)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JP2007163933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619300A (ja) 攪拌スクリュー
JPH0816232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現像装置
JP2017097082A (ja) 現像装置
CN112585543A (zh) 具有防止调色剂散落的结构的显影设备
JP2023062274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93480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1327308A (ja) 現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27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Ace Print Solutions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HP printer Korea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Ace Print Solution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8

Address after: American Texas

Patentee after: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Limited Liability Partnership

Address before: Han Guojingjidao

Patentee before: HP printer Korea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