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9762A - 感光性组合物、硬质涂层材料及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感光性组合物、硬质涂层材料及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9762A
CN102109762A CN2010105999610A CN201010599961A CN102109762A CN 102109762 A CN102109762 A CN 102109762A CN 2010105999610 A CN2010105999610 A CN 2010105999610A CN 201010599961 A CN201010599961 A CN 201010599961A CN 102109762 A CN102109762 A CN 102109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izable compound
hard coating
photosensitive composite
coating material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999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桃泽绫
井上朋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yo Ohka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yo Ohka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yo Ohka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yo Ohka Ko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09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97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27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08F2/48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 C08F2/50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with sensitis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02B5/223Absorbing filters containing organic substances, e.g. dyes, inks or pig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05Production of optical devices or components in so far 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thographic processes or materials used therefor
    • G03F7/0007Filters, e.g. additive colour filters; Components for display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形成设置于硬质涂层材料的基材与硬质涂层之间的底涂层时适宜使用的且实质上不含溶剂的感光性组合物、具有使用该感光性组合物所形成的底涂层的硬质涂层材料、以及具有该硬质涂层材料的图像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含有:对三醋酸纤维素具有相容性的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A),具有羧基、羟基、酰亚胺基和酰胺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并且对三醋酸纤维素具有不相容性的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B),以及光聚合引发剂(C);并且该感光性组合物实质上不含有溶剂。相对于(A)与(B)的总量,(A)的含量为25mol%以上。此外,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在该感光性组合物中的聚合性化合物中所占比例为90mol%以上。

Description

感光性组合物、硬质涂层材料及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制造贴合于图像显示装置显示器等上的硬质涂层材料时适宜使用的感光性组合物、具有使用该感光性组合物所形成的底涂层的硬质涂层材料、以及具有该硬质涂层材料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 display)、电致发光显示器(EL display)、场发射显示器等各种图像显示装置中,例如以保护表面、防止反射、防眩等为目的,而使用光学薄膜。从耐磨损性的观点出发,已知在上述光学薄膜中,使用在由三醋酸纤维素(TAC)等构成的基材表面上形成有硬质涂层的硬质涂层材料。
通常,从硬质涂层材料的机械强度(铅笔硬度、耐磨损性)的观点出发,必须一定程度地增加硬质涂层的膜厚。然而,如果为了赋予高硬度而增加膜厚,则虽然涂层材料的铅笔硬度提高,但存在基材与硬质涂层之间的附着性下降的问题。
因此,以往曾提出为了确保附着性而在基材与硬质涂层之间设置底涂层(也称作下涂层、阻挡层、或者也称作中间层)的方案(参照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605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9-2340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2等中的用于形成底涂层的组合物中均含有溶剂,因此在将该组合物涂布于基材上之后,必须经过干燥工序,因而在处理上需耗用时间。因此,理想的是利用实质上不含溶剂的组合物来形成底涂层。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现有实际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形成设置于硬质涂层材的基材与硬质涂层之间的底涂层时适宜使用的且实质上不含溶剂的感光性组合物、具有使用该感光性组合物所形成的底涂层的硬质涂层材料、以及具有该硬质涂层材料的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人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反复进行了努力研究。结果发现,利用以特定比率含有特定的两种聚合性化合物的感光性组合物可以解决上述课题,并最终完成了本发明。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以下方面。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是关于一种感光性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对三醋酸纤维素具有相容性的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A),具有羧基、羟基、酰亚胺基和酰胺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并且对三醋酸纤维素具有不相容性的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B),以及光聚合引发剂(C);并且该组合物实质上不含有溶剂;其中,相对于上述聚合性化合物(A)与上述聚合性化合物(B)的总量,上述聚合性化合物(A)的含量为25mol%以上,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在该感光性组合物中的聚合性化合物中所占比例为90mol%以上。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是关于一种硬质涂层材料,该硬质涂层材料包括:基材,将本发明感光性组合物涂布于上述基材上再进行曝光而形成的底涂层,形成于上述底涂层上的硬质涂层。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是关于一种包含本发明硬质涂层材料的图像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在形成设置于硬质涂层材料的基材与硬质涂层之间的底涂层时适宜使用的且实质上不含溶剂的感光性组合物、具有使用该感光性组合物所形成的底涂层的硬质涂层材、以及具有该硬质涂层材料的图像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感光性组合物>
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含有:对三醋酸纤维素具有相溶性的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A),具有羧基、羟基、酰亚胺基和酰胺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并且对三醋酸纤维素具有不相容性的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B),以及光聚合引发剂(C)。以下,对本发明感光性组合物中所含有的各成分进行详细说明。
<聚合性化合物(A)>
聚合性化合物(A)(以下也称作(A)成分)对三醋酸纤维素具有相容性并且是单官能化合物。其中,本说明书中“对三醋酸纤维素具有相容性”,是指在23℃的室温下用滴管将聚合性化合物(A)(0.2毫升)滴加于三醋酸纤维素薄膜上,5分钟后进行擦拭,此时在薄膜表面残留有液滴痕迹。由于本发明感光性组合物含有上述聚合性化合物(A),因此即使实质上不含有溶剂也可以提高与基材的附着性。
聚合性化合物(A)的溶解度参数(SP值),优选为9.9~13.7(cal/cm3)1/2,更优选为10~12.5(cal/cm3)1/2
作为聚合性化合物(A),具体可举出:二甲基丙烯酰胺(SP值=10.4)、甲基丙烯酸(SP值=11.2)、丙烯酰吗啉(SP值=11.6)、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SP值=11.8)、丙烯酸(SP值=12.0)、丙烯酸2-羟乙酯(SP值=12.2)、二乙基丙烯酰胺等。这些聚合性化合物(A),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而且,为了抑制涂膜固化后的发粘(ベタツキ),选择利用聚合反应所生成聚合物的理论Tg(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优选为23℃以上、更优选为3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以上的聚合性化合物(A)。可以用如下述的FOX式计算理论Tg。
1/Tg(K)=W1/Tg1+・・・+Wi/Tgi+・・・+Wn/Tgn
该FOX式是计算n种单体的聚合物在绝对温度(K)下的Tg的公式。Tgi表示由n种单体中的第i种(i为1~n的整数)单体所构成的均聚物的Tg(K)。Wi表示第i种单体相对于全部单体总量的质量分数,W1+・・・+Wi+・・・+Wn=1。对于n种单体分别求出各自的Wi/Tgi,并算出它们的总和,由此算出1/Tg(K),因此由该值可求出理论Tg(℃)。
聚合性化合物(A)在感光性组合物中的含量,优选为10~95质量%,更优选为30~80质量%。通过将聚合性化合物(A)的含量设定为10质量%以上,聚合性化合物(A)与基材的附着性提高,通过将聚合性化合物(A)的含量设定为95质量%以下,聚合性化合物(A)与其它成分之间的平衡性变好。此外,相对于聚合性化合物(A)与聚合性化合物(B)的总量,聚合性化合物(A)的含量优选为25mol%以上,更优选为30mol%以上。聚合性化合物(A)的含量上限优选为95mol%以下,更优选为70mol%以下。
<聚合性化合物(B)>
聚合性化合物(B)(以下也称作“(B)成分”)具有羧基、羟基、酰亚胺基和酰胺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对三醋酸纤维素具有不相容性,并且是单官能化合物。其中,本说明书中“对三醋酸纤维素具有不相容性”,是指于23℃的室温下用滴管把聚合性化合物(B)(0.2毫升)滴加于三醋酸纤维素薄膜上,5分钟后进行擦拭,此时在薄膜表面不残留有液滴痕迹。本发明感光性组合物通过含有如上所述的聚合性化合物(B),能够调整与基材的附着性,同时能够提高涂膜在曝光后的机械强度。
作为该聚合性化合物(B),优选下式(b1)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1]
上述式(b1)中,R1表示氢原子或者甲基,X表示以下式(x1)~(x5)中的任一式所表示的基团。
[化2]
上述式(x1)~(x5)中,R2表示2价的有机基,R3、R4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R5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或者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R3彼此之间、R4彼此之间、或者R5彼此之间可相互结合而形成环结构。
以R2表示的2价有机基,可包括将两端基团结合的主链为醚键、酯键,也可包括2价的芳香基。此外,该R2的主链的原子数(将两端的基团结合的最少原子数)优选为1~12,更优选为1~8。
以R3、R4表示的烷基,其碳原子数更优选为1~5。此外,优选上述式(x3)中,R3彼此之间相互结合而形成六氢邻苯二甲酰亚胺基。
以R5表示烷基,其碳原子数更优选为1~2。此外,作为可具有烷基的取代基,可举出:羟基、一或二烷基氨基等。在两个R5中,优选其中一个是氢原子。
作为聚合性化合物(B),具体可举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N-丙烯酰氧基乙基六氢邻苯二甲酰亚胺、2-羟丙基邻苯二甲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酯、ω-羧基-聚己内酯单丙烯酸酯、邻苯二甲酸丙烯酸单羟乙酯(phthalic monohydroxyethyl acrylate)、邻苯二甲酸甲基丙烯酸单羟乙酯(phthalic mono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羟乙基丙烯酰胺、N,N-二甲氨基丙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等。这些聚合性化合物(B)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而且,为了抑制涂膜固化后的发粘,选择利用聚合反应所生成聚合物的理论Tg(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优选为23℃以上、更优选为3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以上的聚合性化合物(B)。
聚合性化合物(B)在感光性组合物中的含量优选为1~85质量%,更优选为20~70质量%。此外,相对于聚合性化合物(A)与聚合性化合物(B)的总量,聚合性化合物(B)的含量优选为小于75mol%,更优选小于70mol%。聚合性化合物(B)的含量的下限优选为大于5mol%,更优选为大于30mol%。
<其它聚合性化合物>
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也可含有不符合上述聚合性化合物(A)和上述聚合性化合物(B)中的任一化合物的单官能或多官能聚合性化合物。但是,优选地,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在感光性组合物中的聚合性化合物中所占比例为90mol%以上,即,多官能聚合性化合物的比例为10mol%以下。更优选地,多官能聚合性化合物的比例为1~10mol%。通过将多官能聚合性化合物的比例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可以防止由于固化收缩所导致的附着性下降。此外,可以提高敏感度,并且可以抑制涂膜在固化后的发粘。
作为不符合上述聚合性化合物(A)和上述聚合性化合物(B)中的任一化合物的其它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适宜使用(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等公知的丙烯酸类单体等。在含有该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的情况下,该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在全部聚合性化合物中所占比例优选为1~10mol%,更优选为1~5mol%。
此外,作为不符合上述聚合性化合物(A)和上述聚合性化合物(B)中的任一化合物的其它多官能聚合性化合物,优选2官能聚合性化合物,更优选(甲基)丙烯酸类的2官能聚合性化合物。作为该2官能聚合性化合物,因为使用本发明感光性组合物的底涂层的硬度提高,所以也可使用质均分子量为300~2000的低聚物。作为这种化合物的具体例,可适当地举出:2-羟基-1,3-二(甲基)丙烯酰氧基丙烷、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tricyclodecabe dimethanol dimethacrylate)、2,2-二甲基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U-2PPA(新中村化学工业社制造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EBECRYL8210(ダイセル・サイテック社制造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其中优选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2,2-二甲基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也可使用两种以上的上述其它聚合性化合物。本发明中,比起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优选选择使用多官能聚合性化合物。
<光聚合引发剂(C)>
对于光聚合引发剂(C)(以下也称作“(C)成分”)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以往以往公知的光聚合引发剂。具体可举出: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1-(4-异丙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1-(4-十二烷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二(4-二甲氨基苯基)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丙烷-1-酮、2-苄基-2-二甲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烷-1-酮、乙酮(ethanone)、1-[9-乙基-6-(2-甲基苯甲酰基)-9H-咔唑-3-基]、1-(O-乙酰肟(acetyl oxime))、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4-苯甲酰基-4’-甲基二甲硫醚、4-二甲氨基苯甲酸、4-二甲氨基苯甲酸甲酯、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4-二甲氨基苯甲酸丁酯、4-二甲氨基-苯甲酸-2-乙基己酯、4-二甲氨基-苯甲酸-2-异戊酯、苄基-β-甲氧基乙基缩醛、苄基二甲基缩酮、1-苯基-1,2-丙二酮-2-(邻乙氧基羰基)肟、邻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2,4-二乙基硫杂蒽酮、2-氯硫杂蒽酮、2,4-二甲基硫杂蒽酮、1-氯-4-丙氧基硫杂蒽酮、硫杂蒽、2-氯硫杂蒽、2,4-二乙基硫杂蒽、2-甲基硫杂蒽、2-异丙基硫杂蒽、2-乙基蒽醌、八甲基蒽醌、1,2-苯并蒽醌、2,3-二苯基蒽醌、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异丙苯(cumene peroxide)、2-巯基苯并咪唑、2-巯基苯并噁唑、2-巯基苯并噻唑、2-(邻氯苯基)-4,5-二(间甲氧基苯基)咪唑二聚体、二苯甲酮、2-氯二苯甲酮、p,p’-二(二甲氨基)二苯甲酮、4,4’-二(二乙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氯二苯甲酮、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苯偶酰、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丙醚、苯偶姻正丁醚、苯偶姻异丁醚、苯偶姻丁醚、苯乙酮、2,2-二乙氧基苯乙酮、对二甲基苯乙酮、对二甲氨基苯丙酮、二氯苯乙酮、三氯苯乙酮、对叔丁基苯乙酮、对二甲氨基苯乙酮、对叔丁基三氯苯乙酮、对叔丁基二氯苯乙酮、α,α-二氯-4-苯氧基苯乙酮、硫杂蒽酮、2-甲基硫杂蒽酮、2-异丙基硫杂蒽酮、二苯并环庚酮(dibenzosuberone)、4-二甲氨基苯甲酸戊酯、9-苯基吖啶、1,7-二(9-吖啶基)庚烷、1,5-二(9-吖啶基)戊烷、1,3-二(9-吖啶基)丙烷、对甲氧基三嗪、2,4,6-三(三氯甲基)均三嗪、2-甲基-4,6-二(三氯甲基)均三嗪、2-[2-(5-甲基呋喃-2-基)乙烯基]-4,6-二(三氯甲基)均三嗪,2-[2-(呋喃-2-基)乙烯基]-4,6-二(三氯甲基)均三嗪、2-[2-(4-二乙氨基-2-甲基苯基)乙烯基]-4,6-二(三氯甲基)均三嗪、2-[2-(3,4-二甲氧基苯基)乙烯基]-4,6-二(三氯甲基)均三嗪、2-(4-甲氧基苯基)-4,6-二(三氯甲基)均三嗪、2-(4-乙氧基苯乙烯基)-4,6-二(三氯甲基)均三嗪、2-(4-正丁氧基苯基)-4,6-二(三氯甲基)均三嗪、2,4-二(三氯甲基)-6-(3-溴-4-甲氧基)苯基-均三嗪、2,4-二(三氯甲基)-6-(2-溴-4-甲氧基)苯基-均三嗪、2,4-二(三氯甲基)-6-(3-溴-4-甲氧基)苯乙烯基苯基-均三嗪、2,4-二(三氯甲基)-6-(2-溴-4-甲氧基)苯乙烯基苯基-均三嗪等。这些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光聚合引发剂(C)在感光性组合物中的含量优选为1~10质量%,更优选为3~8质量%。通过将光聚合引发剂(C)的含量设为上述范围,可以抑制固化不良。
<其它成分>
为了赋予导电性,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中也可含有导电性化合物。作为导电性化合物,可举出:包含银、五氧化锑、锑掺杂氧化锡(ATO)、锡掺杂氧化铟(ITO)、氟掺杂氧化锡(FTO)、磷掺杂氧化锡(PTO)、锑酸锌(AZO)、铟掺杂氧化锌(IZO)、氧化锡等的微粒;碳纳米纤维等。
此外,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也可含有:表面活性剂、着色剂、抗静电剂、消光剂(マット剤)等各种添加剂。作为消光剂,可举出:包含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碳酸钙、碳酸镁等的无机微粒,以及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丙酸纤维素、聚苯乙烯等的有机微粒。
而且,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实质上不含有溶剂,只要在不影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也可含有微量溶剂。在此情况下,溶剂在感光性组合物中的含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下。
<硬质涂层材料>
本发明的硬质涂层材料包括:基材;将本发明感光性组合物涂布于该基材上再进行曝光而形成的底涂层;形成于该底涂层上的硬质涂层。
对于基材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材料作为硬质涂层材料的基材。具体可举出:三醋酸纤维素(TA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酰胺(P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尼龙(Ny)、聚醚砜(PES),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等的薄膜基材;玻璃基材等。其中优选薄膜基材,更优选TAC薄膜。
对于用于形成硬质涂层的材料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材料。具体可举出:含有聚合性化合物、有机硅树脂和光聚合引发剂的材料等。
作为聚合性化合物,可举出: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由二异氰酸酯与二醇及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反应得到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类;使2-羟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单体与聚酯多元醇反应而得到的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类等。
作为有机硅树脂,可举出:氨基改性有机硅、环氧基改性有机硅、羧基改性有机硅等。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就光聚合引发剂(C)而言,可以使用上述化合物。
在制造硬质涂层材料中,首先将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涂布于基材上,再进行曝光,形成底涂层。涂布中可以使用辊式涂布机、反式涂布机、棒式涂布机等接触转印型涂布装置。曝光中使用紫外线等活性能量线。曝光量也可因感光性组合物的组成而不同,例如优选为30~2000mJ/cm2左右。底涂层的膜厚优选为1~10μm。此外,关于底涂层的硬度,优选在铅笔刮痕硬度试验(JIS K5600-5-4)中的铅笔硬度为HB以上。
接着,将用于形成硬质涂层的材料涂布于底涂层的上面,再进行曝光,形成硬质涂层。此时的涂布、曝光与底涂层的情况一样。硬质涂层的膜厚优选为1~10μm。
<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具有本发明的硬质涂层材料。作为图像显示装置,可举出: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CRT显示器、EL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等,将本发明的硬质涂层材料贴合于该显示器表面。
[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聚合性化合物如下所述。此外,在下述内容中示出了各化合物的结构式。
・聚合性化合物(A)
 HEA:丙烯酸2-羟乙酯
 HEMA: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MAA:甲基丙烯酸
 ACMO:丙烯酰吗啉
 DMAA:N,N-二甲基丙烯酰胺
 DEAA:N,N-二乙基丙烯酰胺
・聚合性化合物(B)
 M-5700: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共荣社化学社制造)
 M-140:N-丙烯酰氧基乙基六氢邻苯二甲酰亚胺(共荣社化学社制造)
 HO-MPP:2-羟丙基邻苯二甲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酯(共荣社化学社制造)
 M-5300:ω-羧基-聚己内酯单丙烯酸酯(共荣社化学社制造)
 M-5400:邻苯二甲酸丙烯酸单羟乙酯(共荣社化学社制造)
 CB-1:邻苯二甲酸甲基丙烯酸单羟乙酯(新中村化学工业社制造)
 DMAPAA:N,N-二甲氨基丙基丙烯酰胺
・其它
 TB:甲基丙烯酸叔丁酯
 701:2-羟基-1,3-二甲基丙烯酰氧基丙烷(新中村化学工业社制造)
 A-DCP: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工业社制造)
 ANPG:2,2-二甲基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共荣社化学社制造)。
Figure 2010105999610100002DEST_PATH_IMAGE006
Figure 2010105999610100002DEST_PATH_IMAGE008
<参考例1~13>
向100质量份的下述表1中记载的聚合性化合物中各配合3质量份的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IRGACURE819;チバスペシャリティケミカルズ社制造)和2,4-二乙基硫杂蒽酮(DETX-S;日本化药社制造)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制备感光性组合物。
[TAC耐受性试验]
将上述制备的感光性组合物滴加于TAC薄膜上,经过5分钟后进行擦拭,确认表面状态,按以下标准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3分(NG):过分侵蚀TAC薄膜,薄膜发生翘曲(为残留有液滴痕迹的状态)。
  2分(OK):适度侵蚀TAC薄膜,残留有侵蚀的痕迹(为残留有液滴痕迹的状态) 。
  1分(OK):侵蚀TAC薄膜,但侵蚀的痕迹较浅(为不残留有液滴痕迹的状态) 。
  0分(NG):不侵蚀TAC薄膜。
[铅笔硬度试验]
用棒式涂布机将上述制备的参考例7~13的感光性组合物涂布于玻璃上,以500mJ/cm2的曝光量照射紫外线,形成膜厚为5μm的底涂层。然后,依照JIS K5600-5-4进行铅笔刮痕硬度试验,求出铅笔硬度。将结果示于表1。
Figure 2010105999610100002DEST_PATH_IMAGE010
由表1可知,如果单独使用聚合性化合物(A)则会过分侵蚀TAC薄膜,另一方面,如果单独使用聚合性化合物(B)则不会侵蚀TAC薄膜,这两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均不适合于底涂层的形成。
而且,就含有聚合性化合物(B)的感光性组合物的铅笔硬度而言,含有M-5300的参考例10具有4B以下的柔软度,而其它参考例则具有HB或1H以上的硬度,可以说是比M-5300优选的聚合性化合物。在下述实施例中,在将聚合性化合物(A)与聚合性化合物(B)组合时,通过选择铅笔硬度较高的化合物作为聚合性化合物(B),可增加涂膜固化后的硬度,因此可提高防止表面损伤等效果。此外,即使在上层设置有硬质涂层的情况下,下层膜的硬度也较高,作为整体可以形成更加牢固的层,故优选。
<实施例1~29、比较例1~5>
往100质量份的下述表2、3中记载的聚合性化合物中各添加入3质量份的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IRGACURE819;バスペシャリティケミカルズ社制造)和2,4-二乙基硫杂蒽酮(DETX-S;日本化药社制造)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制备感光性组合物。在表2、3中,“(A):(B)”表示聚合性化合物(A)与聚合性化合物(B)的摩尔比。此外,“单:多”表示感光性组合物中所含的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与多官能聚合性化合物的摩尔比。而且,如比较例1,在仅凭其记载不清楚配比的情况下,则用括弧记载摩尔比。
[TAC耐受性试验]
将上述制备的感光性组合物滴加于TAC薄膜上,经过5分钟后进行擦拭,确认表面状态,以与上述同样的标准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3。
[TAC附着性试验]
用棒式涂布机将上述[TAC耐受性试验]中评价为良好的感光性组合物涂布于TAC薄膜上,以500mJ/cm2的曝光量照射紫外线,形成膜厚为5μm的底涂层。然后,依照JIS K5600-5-6进行黏胶片剥离试验(基盤目試験),并对与TAC薄膜的附着性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表3。
[敏感度评价]
用棒式涂布机将上述制备的感光性组合物涂布于TAC薄膜上,再照射紫外线,求出组合物开始固化时的曝光量。而且,曝光量基本上是从100mJ/cm2起以100mJ/cm2为间隔增加。然后,对于以200mJ/cm2以下的曝光量固化的组合物,以25mJ/cm2的间隔减少曝光量,进行试验。将结果示于表2、3。
[发粘评价]
用棒式涂布机将在上述[TAC附着性试验]中附着性为良好并且在上述[敏感度评价]中以175mJ/cm2以下的曝光量固化的感光性组合物涂布于TAC薄膜上,以175mJ/cm2的曝光量照射紫外线,形成膜厚为5μm的底涂层。然后,利用触手来评价发粘。将结果示于表2、3。而且,发粘越少,就越不会污染固化反应系统中的环境,故优选。
[理论Tg]
对于上述进行了“发粘评价”的感光性组合物,利用上述FOX式计算出其理论Tg。将结果示于表2、表3。而且,表中的<r.t.表示预测的理论Tg低于室温(23℃)。此外,在上述不进行[发粘评价]的感光性组合物中,对于能够计算出理论Tg的组合物则示出该值作为参考。
Figure 2010105999610100002DEST_PATH_IMAGE01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4
由表2、表3可知,在含有聚合性化合物(A)和聚合性化合物(B)并且相对于聚合性化合物(A)与聚合性化合物(B)的总量聚合性化合物(A)的含量为25mol%以上、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在感光性组合物中的聚合性化合物中所占比例为90mol%以上的各实施例中,TAC耐受性和TAC附着性均为良好。
特别是在实施例5、6、10、18~25、28、29中,敏感度也相对较高,也未发生发粘。作为其原因之一,可举出Tg相对较高。
另一方面,在不含有聚合性化合物(B)的比较例1、2中,TAC附着性较差。此外,在含有聚合性化合物(A)和聚合性化合物(B)但是相对于聚合性化合物(A)与聚合性化合物(B)的总量聚合性化合物(A)的含量小于25mol%的比较例3中,TAC耐受性较差。
此外,在含有聚合性化合物(A)和聚合性化合物(B)但是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在感光性组合物中的聚合性化合物中所占比例小于90mol%的比较例4、5中,TAC耐受性或者TAC附着性较差。作为其原因之一,一般认为是由于固化收缩而导致附着性下降。

Claims (7)

1. 一种感光性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
  对三醋酸纤维素具有相容性的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A),
  具有羧基、羟基、酰亚胺基和酰胺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并且对三醋酸纤维素具有不相容性的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B),
  以及光聚合引发剂(C);
  并且该组合物实质上不含有溶剂;
  其中,相对于所述聚合性化合物(A)与所述聚合性化合物(B)的总量,所述聚合性化合物(A)的含量为25mol%以上;
  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在该感光性组合物中的聚合性化合物中所占比例为90mol%以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性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性化合物(B)是以下式(b1)表示的化合物:
[化1]
  式(b1)中,R1表示氢原子或者甲基,X表示以下式(x1)~(x5)中的任一式所表示的基团;
[化2]
Figure 2010105999610100001DEST_PATH_IMAGE004
  式(x1)~(x5)中,R2表示2价的有机基,R3、R4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R5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或者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R3彼此之间、R4彼此之间、或R5彼此之间可相互结合而形成环结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性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聚合性化合物(A)与所述聚合性化合物(B)的总量,所述聚合性化合物(A)的含量为25~95mol%。
4. 一种硬质涂层材料,包括:
  基材;
  底涂层,其是将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组合物涂布于所述基材上,再进行曝光而成;
  硬质涂层,其形成于所述底涂层上。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质涂层材料,其中所述基材为薄膜。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质涂层材料,其中所述基材为三醋酸纤维素薄膜。
7. 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质涂层材料。
CN2010105999610A 2009-12-24 2010-12-22 感光性组合物、硬质涂层材料及图像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21097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91931 2009-12-24
JP2009291931A JP2011132322A (ja) 2009-12-24 2009-12-24 感光性組成物、ハードコート材、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9762A true CN102109762A (zh) 2011-06-29

Family

ID=44173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99610A Pending CN102109762A (zh) 2009-12-24 2010-12-22 感光性组合物、硬质涂层材料及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1132322A (zh)
KR (1) KR20110074451A (zh)
CN (1) CN102109762A (zh)
TW (1) TW20112272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89183B2 (ja) * 2010-12-17 2015-10-07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プライマー
CN103781804B (zh) * 2011-08-11 2015-09-09 日本曹达株式会社 有机无机复合体及其形成用组合物
CN103013222B (zh) * 2011-09-27 2014-12-24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紫外光固化油墨及其用途与制备方法
KR20170102373A (ko) 2012-07-10 2017-09-08 닛뽕소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유기 무기 복합체 및 그 형성용 조성물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60529A (ja) * 2000-08-22 2002-02-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高密着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CN1770011A (zh) * 2004-10-15 2006-05-10 拜尔材料科学有限责任公司 可辐射固化组合物
CN1969233A (zh) * 2004-06-16 2007-05-23 东京应化工业株式会社 制作印版用感光性组合物和应用该感光性组合物的感光性印刷原版层合物及印版
US20070281098A1 (en) * 2002-12-02 2007-12-06 Taku Hirayama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antireflection coating
US20090042126A1 (en) * 2005-08-01 2009-02-12 Ryutaro Tanaka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and cured article thereof
JP2009234052A (ja) * 2008-03-27 2009-10-1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60529A (ja) * 2000-08-22 2002-02-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高密着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US20070281098A1 (en) * 2002-12-02 2007-12-06 Taku Hirayama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antireflection coating
CN1969233A (zh) * 2004-06-16 2007-05-23 东京应化工业株式会社 制作印版用感光性组合物和应用该感光性组合物的感光性印刷原版层合物及印版
CN1770011A (zh) * 2004-10-15 2006-05-10 拜尔材料科学有限责任公司 可辐射固化组合物
US20090042126A1 (en) * 2005-08-01 2009-02-12 Ryutaro Tanaka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and cured article thereof
JP2009234052A (ja) * 2008-03-27 2009-10-1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074451A (ko) 2011-06-30
JP2011132322A (ja) 2011-07-07
TW201122725A (en) 201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16923A (zh) 塑料薄膜
CN104736615A (zh) 硬涂膜
CN105209555A (zh) 塑料膜
CN101196688B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液晶面板用间隔物
CN104736611A (zh) 硬涂膜
CN104736609A (zh) 硬涂膜
JP2014201681A (ja) 制電性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制電性被覆物、成形品、塗料および粘着剤
CN104508023A (zh) 制备硬涂膜的方法
CN104736613A (zh) 层压硬涂膜
CN104755539A (zh) 硬涂膜
WO2014080769A1 (ja) 光硬化性組成物
CN104718472A (zh) 包含硬涂膜的偏光板
JP6707132B2 (ja) 感光性組成物、転写フィルム、硬化膜、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459240B (zh)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及使用其的膜
CN106476377A (zh) 层叠体
CN102109762A (zh) 感光性组合物、硬质涂层材料及图像显示装置
JP5924350B2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感光性エレメント、スペーサーの形成方法、並びに、スペーサー
CN104736612B (zh) 硬涂膜
KR20100027075A (ko) 대전 방지성 방현성 코팅 조성물, 대전 방지성 방현 필름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10169934A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感光性エレメント、画像表示装置の隔壁の形成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122819B2 (ja) 感光性組成物、転写フィルム、硬化膜、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00278610A1 (en) Transfer film, electrode protective film, laminate, capacitive input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ouch panel
JP6172038B2 (ja) プラスチック製フィルム又はシート用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粘接着剤組成物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5626574B2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感光性エレメント、画像表示装置の隔壁の形成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0904841A (en) Active energy ray curing type resin composition for casting and hardening obje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