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6791A - 发动机的摇臂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的摇臂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6791A
CN102086791A CN2010102941904A CN201010294190A CN102086791A CN 102086791 A CN102086791 A CN 102086791A CN 2010102941904 A CN2010102941904 A CN 2010102941904A CN 201010294190 A CN201010294190 A CN 201010294190A CN 102086791 A CN102086791 A CN 1020867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rocking arm
master rocker
hole
roc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941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86791B (zh
Inventor
林泰宇
井川诚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86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6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86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6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01L13/0015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 F01L13/0021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by modification of rocker arm ratio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12Transmitting gear between valve drive and valve
    • F01L1/18Rocking arms or levers
    • F01L1/181Centre pivot rocking ar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26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two or more valves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by same transmitting-gear; peculiar to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more than two lift-valves per cylinder
    • F01L1/267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two or more valves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by same transmitting-gear; peculiar to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more than two lift-valves per cylinder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timing or the lift of the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Abstract

能够防止切换销倾倒且能够小型化的摇臂切换装置。主摇臂(3)及其两侧的低、高升程用从摇臂(5、6)并排设置,在各个摇臂分别设有能位于同轴位置的销孔(21~23),各个切换销(24~27)以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的方式设于销孔,与主摇臂对应的切换销由大径的母销(26)和可在设于母销的销支承孔(26a)出没的子销(27)构成。在低升程状态下,低升程用从摇臂和主摇臂经由母销连结,进一步,在高升程状态下,经由以出没自由的方式设于高升程用从摇臂的小径销连结。即便主摇臂的宽度小,与单纯地分割成两部分的销相比也能够增长各个销(第一、第二销)的长度,能够防止在经由短销连结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的倾倒。

Description

发动机的摇臂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摇臂切换装置,尤其涉及用于进行进气门、排气门的升程量以及休止等的切换的发动机的摇臂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等内燃机(以下,仅记为发动机)中,为了实现输出和燃料利用率的提高、并实现有害排出气体成分的降低等目的,存在根据运转状况改变进气门和排气门的至少一方的开闭定时、升程量、休止等开门特性的内燃机。作为改变开门特性的机构,例如存在设有以下部件的机构:根据气门的升程量划分的低升程用凸轮和高升程用凸轮;能够在各个凸轮的作用下进行摆动运动的多个摇臂;以及用于切换各个摇臂的连结、非连结的切换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396412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具有作为驱动气门的主摇臂的低速用摇臂、以及配置在低速用摇臂的两侧的分别作为从摇臂的中速用摇臂和高速用摇臂,各个摇臂能够在与各个摇臂对应的各个凸轮的作用下进行摆动运动,并且,中速用摇臂或者高速用摇臂通过切换销而与低速用摇臂连结或者不与低速用摇臂连结。并且,设在配置于中央的低速用摇臂的切换销在轴线方向中间具有间隙地被分割,通过使设于两侧的各个摇臂的各个切换销突出,突出的各个切换销能够选择性地压入上述间隙。
在具有这种切换销机构的上述专利文献1中,低速用摇臂与其他的摇臂之间的连结经由形成为从其他的摇臂突出并插入低速用摇臂的状态的切换销进行。但是,对于形成连结状态的切换销,为了防止连结状态下的销的倾倒,该切换销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长度,为了出没自如地收纳这种长切换销,摇臂在切换销的轴线方向的宽度也变长,通过在两侧配设这种宽度长的摇臂,存在并排设置有多个摇臂的机构大型化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考虑使设于低速用摇臂的各个分割切换销突出并插入其他的摇臂的状态的连结状态。在该情况下,其他的摇臂侧的切换销只要将分割切换销推回即可,因此能够缩短切换销的长度,由此,能够小型化。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各个分割切换销的轴线方向长度短,在连结状态下有可能倾倒。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种课题、实现能够防止切换销的倾倒且能够小型化的摇臂切换装置,在本发明中,发动机的摇臂切换装置具有:至少一个主摇臂,该主摇臂用于驱动多个进气门或者多个排气门;至少一个从摇臂,该从摇臂与所述主摇臂并排设置;销孔,该销孔在下述位置跨着所述主摇臂和所述从摇臂而设置,所述位置是在所述主摇臂和所述从摇臂的各摆动运动中能够同轴地相互对齐的位置;以及切换销,该切换销以能够在所述销孔内移动的方式设置,并用于切换所述主摇臂和所述从摇臂之间的连结、非连结,所述发动机的摇臂切换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销具有第一销和第二销,所述第一销以能够在以下两个位置之间在所述销孔中移动的方式设置,所述两个位置是指:所述第一销没入所述主摇臂的所述销孔而形成所述非连结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销从所述主摇臂突出而形成所述连结的位置,所述第二销以相对于所述第一销能够同轴且相对地移动的方式设在所述主摇臂的所述销孔内,所述第一销和所述第二销在各自的移动范围内始终具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由此,由于设于主摇臂的第一销和第二销能以具有相互重叠的部分的方式移动,因此,即便在主摇臂的有限的宽度(在销移动方向的长度)内分割切换销,也能够以不会缩短各个被分割的销(第一销、第二销)的长度的方式设置,能够防止在销短的情况下的连结状态下产生的倾倒。
特别地,所述第二销的直径形成得比所述第一销的直径小,所述第一销具有第二销支承孔,所述第二销的一部分以同轴地出没自如的方式收纳于所述第二销支承孔。由此,可使第二销和第二销支承孔在与轴线交叉的方向始终处于卡合的状态下移动,能够防止移动时的倾倒。
并且,也可以在所述第一销设有用于朝所述第二销支承孔内供给油压的油路,通过朝所述第二销支承孔内供给油压,所述第一销朝背离所述第二销的方向移动。由此,通过对第一销的第二销支承孔内供给油压,能够使第一销和第二销相对移动(背离),例如能够以比仅利用弹力使二者移动的情况下的力大的推力使二者移动,能够可靠地进行切换。
并且,设于所述主摇臂的所述销孔由大径孔和小径孔构成,所述大径孔将所述第一销支承为移动自如的状态,所述小径孔将所述第二销支承为移动自如,所述第一销的朝向没入所述主摇臂的方向的移动受由所述大径孔和所述小径孔形成的台阶部限制。由此,在第一销受到朝没入主摇臂的方向移动的方向的力的状态下,第一销抵靠于第二销支承孔的台阶部而停止移动,因此,能够防止第二销被第一销推压的情况,能够抑制例如第二销与从摇臂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压力变大的情况。
并且,在所述第二销支承孔内收纳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朝使所述第一销和所述第二销相互背离的方向对所述第一销和所述第二销施力。由此,第一销和第二销在朝相对背离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能借助于弹力而移动,因此能够利用简单的构造使切换销移动,并且,在并用油压的情况下,能够先利用弹力使切换销移动,能够使油压顺畅地流入第一销和第二销之间,能够抑制油压的高压化。
并且,在所述主摇臂的两侧配设所述从摇臂,在与所述第一销所突出的一侧相反侧的所述从摇臂设有第三销,该第三销相对于所述主摇臂出没以切换与所述主摇臂之间的连结、非连结状态,在配设于所述主摇臂的两侧的所述从摇臂中,经由所述第三销与所述主摇臂成为所述连结状态的从摇臂由气门升程量大的高升程用凸轮驱动,经由所述第一销与所述主摇臂成为所述连结状态的所述从摇臂由气门升程量比所述高升程用凸轮小的低升程用凸轮驱动。由此,在经由第一销连结并驱动主摇臂的情况下,形成升程量比高升程驱动低的低升程驱动,因此,在低升程驱动的情况下低速旋转,在该情况下油压也低,第一销周围的油量也少,但是,通过增大第一销的直径,相对于销孔内周面的表面压力变低,能够抑制磨损。
这样,根据本发明,设于摇臂的第一销和第二销设置成能以具有相互重叠的部分的方式移动,因此,即便主摇臂的宽度(在销移动方向的长度)小,与单纯地分割成两部分的切换销相比也能够增长各个销(第一、第二销)的长度,能够防止在经由短销连结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的倾倒。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发动机的摇臂机构部分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2是从图1的箭头II线观察的将主要部分剖开进行表示的局部侧视图。
图3是从图2的箭头III线观察的将主要部分剖开进行表示的图。
图4是示出低升程状态的与图3对应的图。
图5是示出休止状态的与图4同样的图。
图6是示出高升程状态的与图4同样的图。
标号说明
1:进气门;2:排气门;3:主摇臂;5:低升程用从摇臂(从摇臂);6:高升程用从摇臂(从摇臂);11:低升程用凸轮;12:高升程用凸轮;21、22、23:销孔;21a:大径孔;21b:小径孔;21c:台阶部;24:大径销(切换销);25:小径销(切换销、第三销);26:母销(切换销、第一销);27:子销(切换销、第二销);26a:销支承孔(第二销支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发动机的摇臂机构部分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示例子的发动机是多缸发动机,各个气缸分别具备两个进气门(进气阀)1和两个排气门(排气阀)2。本发明能够应用于进气门1和排气门2中的任一个,以下对进气门1进行说明。
一并如图2所示,各个进气门1由用于驱动气门的主摇臂3的摆动运动所驱动而进行开闭。主摇臂3的中间部由摇臂轴4支承,且该主摇臂3能够自由转动。并排配置在主摇臂3的两侧(图中的摇臂轴4的轴线方向的左右)的两个从摇臂5、6分别支承于摇臂轴4,且该两个从摇臂5、6能够自由转动。
在各个从摇臂5、6的、相对于摇臂轴4沿半径方向向外延伸的延伸端部设有辊7、8,且该辊7、8能够自由转动。一方的从摇臂5的辊7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抵接于低升程用凸轮11的凸轮面,该低升程用凸轮11同轴且一体地设于进气凸轮轴9,该进气凸轮轴9与摇臂轴4平行设置,另一方的从摇臂6的辊8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抵接于高升程用凸轮12的凸轮面,该高升程用凸轮12以同样的方式设于进气凸轮轴9。各个从摇臂5、6由空转弹簧(lost motion spring)17朝各个辊7、8分别与对应的凸轮11、12抵接的方向施加弹性作用力。
另外,在各个排气门2侧,设有一对摇臂13和分别配置在一对摇臂13的两侧的各个副摇臂15,这一对摇臂13和各个副摇臂15由与摇臂轴4平行的摇臂轴14支承为能够自由摆动。各个副摇臂15由未图示的低升程用排气用凸轮和高升程用排气用凸轮驱动,并且,借助于未图示的连结销,摇臂13和副摇臂15成为连结状态或者分离状态,从而能够切换成低升程驱动状态或者高升程驱动状态。
其次,一并参照图3,对进气门1的升程量切换构造进行说明。在主摇臂3和该图中的左右的各个从摇臂5、6设有各个销孔21、22、23,该各个销孔21、22、23处于彼此同轴地配置的位置。左侧的从摇臂5的销孔22在与主摇臂3侧相反的一侧被封闭且在主摇臂3侧开口,右侧的从摇臂6的销孔23同样在与主摇臂3侧相反的一侧被封闭且在主摇臂3侧开口。位于销孔22和销孔23之间的主摇臂3的销孔21形成为在各个从摇臂5、6侧开口的贯通孔,且在与各个销孔22、23同轴的位置彼此连通。
并且,图3中的位于左侧的低升程用从摇臂5的销孔22的直径形成得比右侧的高升程用从摇臂6的销孔23的直径大。进而,主摇臂3的销孔21以同轴地具有大径孔21a和小径孔21b的方式形成,且该大径孔21a与左侧的销孔22直径相同,该小径孔21b与右侧的销孔23直径相同。在大径孔21a和小径孔21b之间形成有因二者的直径差异产生的台阶部21c。
构成切换销的圆柱状的大径销24以能够同轴地滑动的方式设于左侧的销孔22。大径销24形成为轴线方向长度比销孔22的轴线方向长度短预定的长度L,能够在销孔22内移动长度L。构成切换销的圆柱状的小径销25以能够同轴地滑动的方式设于右侧的销孔23。小径销25形成为轴线方向长度与销孔23的轴线方向长度相同,在该小径销25没入销孔23的状态下,该小径销25的面向主摇臂3侧的轴线方向端面和高升程用从摇臂6的与主摇臂3对峙的侧面位于同一面。
构成切换销的分别呈圆柱状的作为第一销的母销26和作为第二销的子销27同轴地设于中央的销孔21。母销26以能够同轴地滑动的方式设于大径孔21a,并且形成为轴线方向长度与大径孔21a的轴线方向长度相同。子销27形成为与小径孔21b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大小的直径,子销27移动自如地设在小径孔21b内。
在母销26设有作为第二销支承孔的有底的销支承孔26a,子销27以能够同轴地滑动的方式收纳于该销支承孔26a。销支承孔26a的轴线方向长度(深度)与子销27的轴线方向长度大致相同,销支承孔26a的内径和子销27的外径设定成具有微小的间隙的程度,以使得在子销27滑动时该子销27不会倾斜设计上的规定值以上。
各个销24~27由油压驱动,接下来对该油压系统进行说明。在摇臂轴4中以沿轴线方向延伸的方式设有3条油路4a,这3条油路4a经由油压切换阀与未图示的油泵连接,在摇臂轴4枢轴支承各个摇臂3、5、6的部分设有各个支路(省略图示),各个支路分别单独地连接各个轴线方向油路4a和分别设于各个摇臂的各个连通槽3a、5a、6a(参照图3)。另外,各个连通槽3a、5a、6a设置成:分别与通过各个摇臂3、5、6的摆动而变化位置的各个支路的移动范围对应地沿周方向延伸。
在主摇臂3设有用于将连通槽3a和大径孔21a连通的连通路3b;在低升程用从摇臂5设有用于将连通槽5a和销孔22的与主摇臂3侧相反侧的底部(轴线方向端部)连通的连通路5b;在高升程用从摇臂6设有用于将连通槽6a和销孔23的与主摇臂3侧相反侧的底部(轴线方向端部)连通的连通路6b。并且,如图4中很好地示出的那样,在母销26设有例如对称的一对径向孔26b,该一对径向孔26b能够在母销26的移动范围的整个范围连通销支承孔26a和连通路3b。另外,连通路3b的朝大径孔21a开口的开口部分形成为在轴线方向具有预定的宽度且遍及大径孔21a的内周面的整周连续的凹设槽状,以使得在母销26沿轴线方向移动且绕轴线旋转的情况下径向孔26b和连通路3b也始终连通。
并且,在子销27设有朝销支承孔26a的底面开口的有底孔27a,在有底孔27a的高升程用从摇臂6侧的底面与销支承孔26a的底面之间,夹装有作为弹性部件的压缩螺旋弹簧28。由此,子销27相对于母销26被朝相对背离的方向施加弹性作用力。
通过以这种方式设置油路,并选择性地对各个连通槽3a、5a、6a供给油压,进行各个摇臂3、5、6之间的连接、非连结。图4是示出低升程驱动状态的图(图3也一样),为了形成该状态,对连通路3b供给油压,并使其他的连通路5b、6b成为泄油(油压大致为0)状态。由此,对销支承孔27内供给油压,如图所示,母销26和子销27相互背离。子销27推压小径销25,由此,小径销25如上所述成为埋没在高升程用从摇臂6的销孔23内的状态,因此,小径销25和子销27的相互对置的各个轴线方向端面彼此通过主摇臂3和高升程用从摇臂6之间的各个摆动运动而相互滑动接触。
另一方面,母销26的一部分没入低升程用从摇臂5的销孔22内,由此,大径销24被推入销孔22的最深部。由此,低升程用从摇臂5和主摇臂3经由母销26形成连结状态,如上所述,主摇臂3和高升程用从摇臂6之间为非连结状态,因此主摇臂3以低升程量摆动。
图5是示出休止状态的图,为了形成该状态,对连通路5b供给油压,并使其他的连通路3b、6b成为泄油状态。由此,销孔22内被供给油压,大径销24被朝主摇臂3侧推出,通过该大径销24的移动,母销26被推回直至成为埋没于大径孔21a内的埋没状态。虽然此时会由压缩螺旋弹簧28产生的阻力,但是,弹力比油压小,不会对切换动作造成影响。
如上所述,母线26的轴线方向长度与大径孔21a的轴线方向长度相同,在母销26埋没于大径孔21a内且抵接于台阶部21c的状态下,母销26和大径销24的相互对置的各个轴线方向端面彼此通过主摇臂3和低升程用从摇臂5之间的各个摆动运动而相互滑动接触。子销27与小径销25之间的关系也与上述关系相同,各个轴线方向端面彼此通过主摇臂3和高升程用从摇臂6之间的各个摆动运动而相互滑动接触。在该状态下,主摇臂3和各个从摇臂5、6成为相互之间并不连结的非连结状态,气门升程量控制处于休止状态。
图6是示出高升程驱动状态的图,为了形成该状态,对连通孔6b供给油压,并使其他的连通孔3b、5b成为泄油状态。由此,销孔23内被供给油压,小径销25被朝主摇臂3侧推出而突出,子销27被该小径销25推压而没入母销26的销支承孔26a内。由于子销27的直径比小径孔21b的直径小,因此,在将子销27推入销支承孔26a内的状态下,与小径孔21b的直径大致相同直径的小径销25抵接于母销26。与低升程驱动状态相同,母销26推压大径销24,大径销24在抵接于销孔22的底面的状态下停止,在该状态下,小径销25的移动也停止。
由此,低升程用从摇臂5和主摇臂3经由母销26成为连结状态,并且,高升程用从摇臂6和主摇臂3经由小径销25成为连结状态,三个摇臂3、5、6相互连结。在该连结状态下,主摇臂3以高升程量摆动。另外,虽然低升程用从摇臂也以高升程量被驱动,但是,高升程用凸轮11的凸轮轮廓形成为比低升程用凸轮12的凸轮轮廓大,由此,不会发生干涉。
这样,能够在低升程、休止、高升程3种控制之间对进气门1进行切换。另外,在低升程、休止、高升程的切换中,通过切换对各个连通孔3b、4b、6b中的一个供给油压,由此,能够从任一状态切换成其他的两个状态中的某一个状态,因此,能够迅速地切换成作为切换对象的状态。
另外,在从高升程状态切换成休止状态或者低升程状态的情况下,压缩螺旋弹簧28的弹力发挥作用,因此,销的移动比仅在油压作用而移动的情况下的移动快,能够顺畅地进行切换。并且,在大径销24和小径销25的油压供给侧分别设有凹设孔24a、25a。由此,各个销24、25轻量化,能够更快地移动。
另外,如处于经由小径销25而连结的状态的图6所示,小径销25的凹设孔25a的深度为不会达到主摇臂3与高升程用从摇臂6之间的边界(通过摆动运动产生剪切力的部分)的深度。由此,能够以小径销25的实心部分承受高升程量即高速旋转时产生的大的剪切力,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
并且,虽然在休止状态下母销26被大径销24推压,但是,母销26的外周部分抵接于由大径孔21a和小径孔21b形成的台阶部而被定位,如图5所示,在该状态下,对子销27仅作用有压缩螺旋弹簧28的弹力。因此,虽然子销27抵接于小径销25,但是,该抵接力是由压缩螺旋弹簧28的弹力产生的,并未附加由油压产生的推压力,因此,能够将子销27与高升程用从摇臂6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抑制得较小。进一步,由于子销27的直径比用于进行连结的小径销25的直径小,由子销27产生的滑动接触面积也小,因此摩擦力小,能够抑制由联动旋转(連れ回り)产生的异常声音。
另外,通过供给油压,低升程用从摇臂5侧的大径销24与主摇臂3滑动接触,但是,由于休止状态是在低速旋转时进行的运转,因此油压低,由此滑动接触时的推压力也低,与上述一样,能够抑制由联动旋转产生的异常声音。
另一方面,在低升程状态下,子销27被油压推动而与高升程用从摇臂6滑动接触,但是,由于该低升程状态也是适用于低速旋转运转的控制,因此油压也低,并且,由于子销27的直径小,因而能够抑制滑动摩擦力的增大。另外,由于油压低,作为润滑油的油量也少,但是,由于用于主摇臂3和低升程用从摇臂5之间的连结的母销26的直径大,因此母销26对销孔21(大径孔21a)的表面压力比采用小径销的情况下的表面压力低,以较少的油量也能够应对,并且能够抑制磨损(赫兹应力(Hertzian contact stress)变小)。
并且,根据如上所述的使子销27在母销26出没的伸缩式(telescopic)构造,即便主摇臂3的宽度即销孔21的轴线方向长度短,也能够使母销26和子销27各自的轴线方向长度长。由此,在图示例子中的主摇臂3和低升程用从摇臂5经由母销26连结的连结状态下,无需使用特殊的高强度材料就能够确保母销26的抗弯强度,能够获得可靠的连结状态。
进一步,在高升程驱动时(高速旋转时),例如低升程用从摇臂在处于非连结状态的情况下单独地摆动,因此低升程用从摇臂的追随性存在问题,需要提高空转弹簧的负荷。与此相对,如上所述,在高速旋转时三个摇臂3、5、6在相互连结而一体化的状态下摆动,因此不会产生上述那样的问题,因此,在像图示例那样将空转弹簧17置于摇臂的下方的情况下,即便由于空间的制约而无法增大弹簧负荷也毫无问题。由此,能够避免将空转弹簧置于上方的情况下的发动机高度变高的情况,能够促进发动机的紧凑化。
另外,如图3所示,也可以在主摇臂3的与大径孔21a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溢流孔29。由此,当从图示的低升程状态朝其他状态切换时,能够适当地根据由于此时母销26、小径销25的移动而在大径孔21a、台阶部21c、小径孔21b内产生的空间的大小变化使油流出,因此,能够降低母销26、小径销25移动时的滑动阻力。

Claims (9)

1.一种发动机的摇臂切换装置,该发动机的摇臂切换装置具有:
至少一个主摇臂,该主摇臂用于驱动多个进气门或者多个排气门;
至少一个从摇臂,该从摇臂与所述主摇臂并排设置;
销孔,该销孔在下述位置跨着所述主摇臂和所述从摇臂而设置,所述位置是在所述主摇臂和所述从摇臂的各摆动运动中能够同轴地相互对齐的位置;以及
切换销,该切换销以能够在所述销孔内移动的方式设置,并用于切换所述主摇臂和所述从摇臂之间的连结、非连结,
所述发动机的摇臂切换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销具有第一销和第二销,所述第一销以能够在以下两个位置之间在所述销孔中移动的方式设置,所述两个位置是指:所述第一销没入所述主摇臂的所述销孔而形成所述非连结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销从所述主摇臂突出而形成所述连结的位置,所述第二销以相对于所述第一销能够同轴且相对地移动的方式设在所述主摇臂的所述销孔内,所述第一销和所述第二销在各自的移动范围内始终具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摇臂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销的直径形成得比所述第一销的直径小,所述第一销具有第二销支承孔,所述第二销的一部分以同轴地出没自如的方式收纳于所述第二销支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摇臂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销设有用于朝所述第二销支承孔内供给油压的油路,
通过朝所述第二销支承孔内供给油压,所述第一销朝背离所述第二销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的摇臂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于所述主摇臂的所述销孔由大径孔和小径孔构成,所述大径孔将所述第一销支承为移动自如,所述小径孔内设有所述第二销且所述第二销移动自如,所述第一销的朝向没入所述主摇臂的方向的移动受由所述大径孔和所述小径孔形成的台阶部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2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摇臂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销支承孔内收纳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朝使所述第一销和所述第二销相互背离的方向对所述第一销和所述第二销施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摇臂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销支承孔内收纳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朝使所述第一销和所述第二销相互背离的方向对所述第一销和所述第二销施力。
7.根据权利要求2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摇臂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摇臂的两侧配设所述从摇臂,在与所述第一销所突出的一侧相反侧的所述从摇臂设有第三销,该第三销相对于所述主摇臂出没以切换与所述主摇臂之间的连结、非连结状态,在配设于所述主摇臂的两侧的所述从摇臂中,经由所述第三销与所述主摇臂成为所述连结状态的从摇臂由气门升程量大的高升程用凸轮驱动,经由所述第一销与所述主摇臂成为连结状态的所述从摇臂由气门升程量比所述高升程用凸轮小的低升程用凸轮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摇臂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摇臂的两侧配设所述从摇臂,在与所述第一销所突出的一侧相反侧的所述从摇臂设有第三销,该第三销相对于所述主摇臂出没以切换与所述主摇臂之间的连结、非连结状态,在配设于所述主摇臂的两侧的所述从摇臂中,经由所述第三销与所述主摇臂成为所述连结状态的从摇臂由气门升程量大的高升程用凸轮驱动,经由所述第一销与所述主摇臂成为连结状态的所述从摇臂由气门升程量比所述高升程用凸轮小的低升程用凸轮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的摇臂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摇臂的两侧配设所述从摇臂,在与所述第一销所突出的一侧相反侧的所述从摇臂设有第三销,该第三销相对于所述主摇臂出没以切换与所述主摇臂之间的连结、非连结状态,在配设于所述主摇臂的两侧的所述从摇臂中,经由所述第三销与所述主摇臂成为所述连结状态的从摇臂由气门升程量大的高升程用凸轮驱动,经由所述第一销与所述主摇臂成为连结状态的所述从摇臂由气门升程量比所述高升程用凸轮小的低升程用凸轮驱动。
CN2010102941904A 2009-12-03 2010-09-26 发动机的摇臂切换装置 Active CN1020867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75308 2009-12-03
JP2009275308A JP4923098B2 (ja) 2009-12-03 2009-12-03 エンジンのロッカアーム切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6791A true CN102086791A (zh) 2011-06-08
CN102086791B CN102086791B (zh) 2012-09-26

Family

ID=44080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41904A Active CN102086791B (zh) 2009-12-03 2010-09-26 发动机的摇臂切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02933B2 (zh)
JP (1) JP4923098B2 (zh)
CN (1) CN10208679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0576A (zh) * 2012-08-29 2014-03-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可变气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05939B2 (ja) * 2012-01-11 2016-10-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可変動弁装置
JP5883311B2 (ja) * 2012-02-20 2016-03-15 株式会社オティックス ロッカアーム
JP6000086B2 (ja) * 2012-11-20 2016-09-28 株式会社オティックス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機構
JP6234310B2 (ja) * 2014-04-08 2017-11-22 株式会社オティックス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機構
TWI641754B (zh) * 2014-09-17 2018-11-21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Variable lift rocker device
DE102018207459A1 (de) * 2018-05-15 2019-11-21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Ventilantriebsvorrichtung
JP7440200B2 (ja) 2021-09-06 2024-02-28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動弁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40412A (ja) * 1998-12-22 2000-09-05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JP2002188420A (ja) * 2000-12-21 2002-07-05 Honda Motor Co Ltd ロッカアーム
JP2008075479A (ja) * 2006-09-19 2008-04-03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US20080141964A1 (en) * 2006-12-15 2008-06-19 Kyoung Pyo Ha Rocker arm apparatus for engine cylinder deactivation
CN101368494A (zh) * 2008-09-08 2009-02-18 芜湖杰锋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662A (en) * 1862-06-24 Liviprovement in combined hounds and fifth-wheel
JPS6131610A (ja) * 1984-07-24 1986-02-14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弁作動休止装置
JPS63124817A (ja) * 1986-11-12 1988-05-28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JP2580207B2 (ja) * 1987-10-28 1997-02-12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動弁装置
JPH0791184B2 (ja) * 1988-03-31 1995-10-04 田辺製薬株式会社 放出制御型製剤およびその製法
JPH0330507A (ja) * 1989-06-28 1991-02-08 Nec Corp スケルチ回路
WO1991010816A1 (en) * 1990-01-18 1991-07-25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Valve driving device
JP3299366B2 (ja) * 1993-12-28 2002-07-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JP3396412B2 (ja) 1997-11-11 2003-04-14 株式会社オティックス 可変動弁機構
JP4286235B2 (ja) * 2005-04-20 2009-06-24 株式会社オティックス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機構
JP4542537B2 (ja) * 2006-11-14 2010-09-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可変動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40412A (ja) * 1998-12-22 2000-09-05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JP2002188420A (ja) * 2000-12-21 2002-07-05 Honda Motor Co Ltd ロッカアーム
JP2008075479A (ja) * 2006-09-19 2008-04-03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US20080141964A1 (en) * 2006-12-15 2008-06-19 Kyoung Pyo Ha Rocker arm apparatus for engine cylinder deactivation
CN101368494A (zh) * 2008-09-08 2009-02-18 芜湖杰锋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0576A (zh) * 2012-08-29 2014-03-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可变气门装置
CN103670576B (zh) * 2012-08-29 2016-03-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可变气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32302A1 (en) 2011-06-09
CN102086791B (zh) 2012-09-26
US8402933B2 (en) 2013-03-26
JP2011117361A (ja) 2011-06-16
JP4923098B2 (ja) 2012-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6791B (zh) 发动机的摇臂切换装置
CN101161995B (zh) 车辆的可变气门升程从动件
JP5252092B2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EP1873362A1 (en) Variable valve mechanism
US20120055428A1 (en) Variable valve actuation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7198363A (ja) 可変動弁機構
CN103939167A (zh) 多缸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及该可变气门装置的控制装置
CN103437894A (zh) 发动机停缸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KR20050032000A (ko) 엔진의 가변밸브장치
KR101092806B1 (ko) 차량의 연속 가변 밸브 리프트 장치
CN100419224C (zh) 内燃机气门机构
CN100552192C (zh) 可变气门装置
US10641141B2 (en) Valve gear for engine
EP2733319B1 (en) Variable valve mechanism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0436760C (zh) 内燃机的可变气门传动装置
CN103133072B (zh) 摇臂轴的止转结构
JP4535932B2 (ja) エンジンの動弁装置
KR20120118367A (ko) 엔진의 실린더 휴지 장치 및 실린더 휴지 방법
JP5766094B2 (ja) 可変動弁機構
JP2017190676A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機構
JP4293078B2 (ja) バルブ特性可変装置を備えた内燃機関
JP4542535B2 (ja) 可変動弁装置
JP2599698B2 (ja) 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FR2969708A1 (fr) Amelioration des dispositifs d'actionnement de soupape a possibilite de desactivation et moyens de verrouillage d'un tel dispositif.
JPH10169423A (ja) 内燃エンジンの動弁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