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8443A -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和制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和制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8443A
CN102078443A CN2009102289072A CN200910228907A CN102078443A CN 102078443 A CN102078443 A CN 102078443A CN 2009102289072 A CN2009102289072 A CN 2009102289072A CN 200910228907 A CN200910228907 A CN 200910228907A CN 102078443 A CN102078443 A CN 102078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weight
radix paeonia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polar sol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89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8443B (zh
Inventor
马莉
韩峰
高静
申秀萍
刘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gu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22890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784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78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8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84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84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和制剂,该组合物含有祖师麻提取物及白芍提取物和/或赤芍提取物,祖师麻提取物的重量与白芍提取物和赤芍提取物的总重量之比为1∶20-20∶1。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及组分中药的组方原则,将祖师麻提取物和芍药提取物按照一定比例配伍,发生协同作用,用于制备治疗以炎症反应和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的药物,例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病疼痛等。

Description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和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抗炎镇痛的用途以及含有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剂。
背景技术
当前,中药化学研究的绝大部分内容是对中药成分的研究,包括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及药理作用,在这些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目前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仍相对滞后,对中药和复方的物质基础以及其与药效之间关系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中药的化学成分种类繁多,具体哪些成分有生物活性,发挥主要作用的活性成分有哪些,多种化学成分相互作用关系如何,以及对药效的影响如何等许多问题尚未很好地解决。用化学方法分离中药有效部位、组分或成分,进行配伍组合及疗效比较,对于制备疗效更好、毒副作用更小或某种疗效更为突出的现代中药具有重要意义。
方剂配伍是传统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体现了中医理论中多成分、多靶点等复杂的协同效应。组分配伍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标准化的组分为对象进行中药配伍研究。通过现代科技解决配伍的物质基础难以明确的问题,以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方法对组分及其配伍进行生物学表征,明晰中药组分及配伍的作用机理。通过配伍过程中标准组分的物质变化与药理的相互关系的研究阐明配伍的药效物质基础。组分配伍的系统研究是传统配伍理论的科学诠释,是对中医药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组分中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遵循中药方剂的配伍理论与原则,由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配伍而成的现代中药。以临床安全有效的传统中药为基础,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工艺技术和质量标准,能够达到安全有效,质量可控,适合规模生产。组分中药的有效物质更明确,作用机理更清楚,临床适应症更确切。将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医药科技相结合,保持中药方剂的配伍规律和特点的组分中药可以降低药材资源的浪费,提高技术创新要求,是开发中药创新药物的一条更经济的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中医药理论及组分中药的组方原则,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以炎症和/或疼痛为临床症状的疾病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该药物组合物的抗炎镇痛用途和含有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祖师麻提取物及白芍提取物和/或赤芍提取物,祖师麻提取物的重量与白芍提取物和赤芍提取物的总重量之比为1∶20-20∶1,其中,所述祖师麻提取物为由祖师麻提取的香豆素类和/或黄酮类有效成分;所述白芍提取物为由白芍提取的皂苷类有效成分;所述赤芍提取物为由赤芍提取的皂苷类有效成分。
所述祖师麻为瑞香科瑞香属植物黄瑞香(Daphne giraldii Nitsche)的根皮和茎皮。含多种化学成分,如香豆素类,包括祖师麻甲素(瑞香素)、祖师麻乙素(瑞香素-7-O葡萄糖苷)、瑞香素-8-O葡萄糖苷、7-羟基香豆素、瑞香辛、西瑞香素等;二萜类,包括瑞香毒素、1,2-二羟基瑞香毒素、黄瑞香甲素、黄瑞香乙素和黄瑞香丙素等;木质素类,包括(±)-丁香树脂醇、(-)-松脂酚、(-)-二氢芝麻素和(-)-落叶松树脂醇等;黄酮类,包括daphnodorinsA-D1、芫花素、daphnolin等;蒽醌类及甾醇类等化学成分。
所述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去皮干燥根。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贵州、山东等地。性微寒,味苦酸。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性味苦、微寒,归肝经。现在常根据芍药的不同来源进行加工,将芍药栽培品的根作为白芍入药,而其野生及其它种芍药皆作为赤芍入药。芍药根中含有丰富的苷类化合物,主要含有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花苷、氧化芍药苷、丹皮酚、丹皮酚原苷、丹皮酚苷、芍药苷元和芍药新苷等。
在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中,祖师麻提取物的重量与白芍提取物和赤芍提取物的总重量之比可以为1∶20-20∶1,为了使祖师麻提取物与白芍和/或赤芍提取物之间具有更好的协同作用,祖师麻提取物的重量与白芍提取物和赤芍提取物的总重量之比可以优选为1∶10-10∶1。
在所述祖师麻提取物中,以祖师麻提取物的重量为基准,所述香豆素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为10-90重量%,优选为30-90重量%,更优选为50-90重量%,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为5-50重量%,优选为5-40重量%,更优选为5-30重量%。在所述白芍提取物中,以白芍提取物的重量为基准,所述皂苷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为10-90重量%,优选为30-70重量%,更优选为40-70重量%。在所述赤芍提取物中,以赤芍提取物的重量为基准,所述皂苷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为10-90重量%,优选为30-70重量%,更优选为40-70重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香豆素类有效成分主要含有:祖师麻甲素、祖师麻乙素、瑞香素-8-O葡萄糖苷、7-羟基香豆素、瑞香辛和西瑞香素;所述黄酮类有效成分主要含有:daphnodorinsA、daphnodorinsB、daphnodorinsC、daphnodorinsD1、芫花素和daphnolin;所述皂苷类有效成分主要含有: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花苷和芍药内酯苷。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祖师麻提取物、白芍提取物和赤芍提取物可以为通过下面描述的方法得到的产物,也可以是商购的含有上述有效成分及含量的药物原料,本发明对此没有特别的限定。
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由祖师麻提取得到所述祖师麻提取物,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溶剂法和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法,对上述两种方法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CN 200410006205.7、CN200410089369.0和CN200510013864.8中的相关内容,此处将这三篇专利文献引入作为参考。具体地,在本发明中,所述祖师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将祖师麻药材加水或低级醇水溶液提取;(2)过滤提取液,浓缩并纯化,其中纯化的方法可以选自以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a.加入低级醇静置,滤过,除去滤液中的低级醇;b.加入低极性溶剂萃取,除去低极性溶剂层中的低极性溶剂;c.加水稀释后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收集40-80重量%低级醇水溶液洗脱部分,除去溶剂。
在上述祖师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提取的方法可以包括煎煮、回流、浸渍和渗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煎煮和/或回流。提取的次数可以为1-5次,优选为3次;每次提取的时间可以为0.5-3小时,优选为1小时。一般情况下,经过上述提取步骤得到的提取物中香豆素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达到10重量%左右,黄酮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达到5重量%左右。
在上述祖师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2)的纯化方法可以选自以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
a.加入乙醇至乙醇含量为40-80重量%,静置4-24小时,滤过,除去滤液中的乙醇,干燥即得;一般情况下,经过此纯化步骤得到的提取物中香豆素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达到25-35重量%,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达到5-20重量%;
b.加入低极性溶剂萃取,除去低极性溶剂层中的低极性溶剂,干燥即得;一般情况下,经过此纯化步骤得到的提取物中香豆素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达到30-45%,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达到5-20重量%;
c.加水稀释后通过大孔吸附树脂,例如AB-8大孔吸附树脂,收集40-80重量%低级醇水溶液洗脱部分,除去溶剂,干燥即得,一般经过此纯化步骤得到的提取物中香豆素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达到40-60重量%,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达到5-30重量%。
优选情况下,为了得到香豆素类有效成分含量更高的祖师麻提取物,所述祖师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的纯化方法可以为:加入低极性溶剂萃取,除去低极性溶剂层中的低极性溶剂;加水稀释后通过大孔吸附树脂,例如AB-8大孔吸附树脂,收集40-80重量%低级醇水溶液洗脱部分,除去溶剂,干燥即得。经过该优选的纯化步骤得到的提取物中,香豆素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达到50-90重量%,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达到5-30重量%。
同样地,所述白芍提取物和赤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也可以为上述溶剂法或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法。具体地,在本发明中,所述白芍和/或赤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将白芍和/或赤芍药材加水或低级醇水溶液提取;(2)过滤提取液,浓缩并纯化,其中纯化的方法可以选自以下方法中的任意一种:a.加入低级醇静置,滤过,除去滤液中的低级醇;b.加入低极性溶剂萃取,除去低极性溶剂层中的低极性溶剂;c.加水稀释后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收集40-80重量%低级醇水溶液洗脱部分,除去溶剂。
在上述白芍和/或赤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提取的方法可以包括煎煮、回流、浸渍和渗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煎煮和/或回流。提取的次数可以为1-5次,优选为3次;每次提取的时间可以为0.5-3小时,优选为1小时。一般地,经过上述提取步骤得到的提取物中皂苷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达到10重量%左右。
在上述白芍和/或赤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2)的纯化方法可以选自以下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a.加入乙醇至乙醇含量为40-80重量%,静置4-24小时,滤过,除去滤液中的乙醇,干燥即得;一般情况下,经过此纯化步骤得到的提取物中皂苷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达到30重量%左右;
b.加入低极性溶剂萃取,除去低极性溶剂层中的低极性溶剂,干燥即得;一般情况下,经过此纯化步骤得到的提取物中皂苷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达到30-60重量%;
c.加水稀释后通过大孔吸附树脂,例如AB-8大孔吸附树脂,收集40-80重量%低级醇水溶液洗脱部分,除去溶剂,干燥即得;一般情况下,经过此纯化步骤得到的提取物中皂苷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达到40-80重量%。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低级醇可以为含碳数为1-5的一元醇,例如,可以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正戊醇、异戊醇和新戊醇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甲醇、乙醇、丙醇和正丁醇,更优选为乙醇。
所述低极性溶剂可以选自正丁醇、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或它们的混合物,优选为正丁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或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
在上述制备祖师麻提取物及制备白芍和赤芍提取物的方法中,所述树脂可以常规的用于吸附的树脂,例如,可以为以苯乙烯、二乙烯苯、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为骨架材料的树脂,例如,商购的D101、D201、AB-8、FL-1、HP-20、XAD-4、XAD-16、HPD100、HPD200和HPD400等。优选情况下,所述树脂为苯乙烯型大孔树脂,例如,商购的AB-8。
在上述制备祖师麻提取物及制备白芍和赤芍提取物的方法中,在纯化方法c中,为了得到更纯净的产物,可以在洗脱之前用水或低级醇水溶液对吸附后的树脂进行淋洗,为了减少物料的损失,提高产率,所述淋洗用的低级醇水溶液的浓度一般不高于50重量%,优选为5-30重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制备祖师麻提取物及制备白芍和赤芍提取物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干燥后的提取物粉碎的步骤,粉碎的设备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该药物组合物还可以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赋形剂。
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赋形剂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淀粉、微晶纤维素、乳糖、蔗糖、糖粉、糊精、纤维素衍生物、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硬脂酸及其盐、滑石粉、聚乙二醇、蜂蜡、植物油、动物胶、植物胶、卡波姆树脂、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丙二醇、山梨醇、三乙胺、氮酮、羟丙基-β-环糊精和吐温-80。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可以为胶囊剂、片剂、丸剂、滴丸、颗粒剂、软胶囊、膜剂、膏剂、喷雾剂、气雾剂、贴剂、凝胶剂或注射剂。
应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所需的各种药物剂型时,可以按照药剂学领域常规的生产方法制备,例如,将该药物组合物与一种或几种载体和/或赋形剂混合,然后制成相应的剂型。
应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制备各种药物剂型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
-将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及适量的淀粉等混合,制粒,干燥,装入胶囊;
-将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及适量的淀粉等混合,制粒,干燥,压片;
-将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及适量的甘油、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混合,压制成贴剂;
-将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及适量的甘油、卡波姆、聚丙烯酸钠等混合,制成凝胶剂;
-将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以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加注射用水溶剂,制成注射剂;
-将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以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冷冻干燥,制成注射用冻干粉针剂。
在所述药物制剂中,所述活性成分的剂量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变动,例如,可以为5-1000毫克,优选为20-800毫克。
本发明还提供了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炎镇痛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还提供了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性和骨病疼痛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及组分中药的组方原则,将祖师麻提取物和芍药提取物按照一定比例配伍,发生协同作用,用于制备治疗以炎症反应和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的药物,例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病疼痛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制备祖师麻提取物
提取:称取祖师麻药材2Kg,分别用20L、16L及16L水煎煮并过滤3次,每次煎煮1小时,将滤液合并;
浓缩:将提取得到的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清膏;
醇沉:向清膏中加入无水乙醇使乙醇浓度达到60重量%,放置12小后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干燥:将滤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然后进行真空干燥,并将干燥后得到的固体粉碎,得到185克祖师麻提取物,记作A1。
含量测量
(1)瑞香素、祖师麻乙素、瑞香素-8-O-葡萄糖苷及7-OH-香豆素的HPLC含量测定:
色谱柱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体积比为25∶75的甲醇-0.5%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
称取祖师麻提取物50mg,置于50mL量瓶中,加50%(体积/体积)甲醇水溶液使其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2mL置于10mL量瓶中,加50%(体积/体积)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测试溶液测定吸收值;分别以瑞香素、祖师麻乙素、瑞香素-8-O-葡萄糖苷及7-OH-香豆素的甲醇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测定吸收值;根据吸收值的测定结果计算瑞香素、祖师麻乙素、瑞香素-8-O-葡萄糖苷及7-OH-香豆素的含量。
(2)祖师麻香豆素类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分别将上述测试溶液及祖师麻乙素对照品溶液,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31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香豆素类有效成分的含量。
(3)黄酮类有效成分的测定:
取测试溶液以芦丁为对照品,亚硝酸钠为显色剂,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检测波长500nm,计算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
测得A1中瑞香素、祖师麻乙素、瑞香素-8-O-葡萄糖苷及7-OH-香豆素的含量分别为3.8重量%、10.5重量%、8.4重量%及2.1重量%;祖师麻香豆素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28.5重量%;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10.6重量%。
实施例2
制备祖师麻提取物
提取:称取祖师麻药材2Kg,分别用20L、16L及16L水煎煮并过滤3次,每次煎煮1小时,将滤液合并;
浓缩:将提取得到的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清膏;
萃取:用正丁醇(5×200ml)对该清膏进行萃取,将萃取液合并;
干燥:减压蒸馏回收正丁醇,然后进行真空干燥,并将干燥后得到的固体粉碎,得到208克祖师麻提取物,记作A2。
含量测定: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定,测得A2中瑞香素、祖师麻乙素、瑞香素-8-O-葡萄糖苷及7-OH-香豆素的含量分别为4.1重量%、15.2重量%、12.0重量%及1.9重量%,祖师麻香豆素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36.2重量%,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8.2重量%。
实施例3
制备祖师麻提取物
提取:称取祖师麻药材2Kg,分别用20L、16L及16L 50重量%的乙醇回流并过滤,每次回流1小时,将滤液合并;
浓缩:将提取得到的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清膏;
吸附:向浓缩得到的清膏中加入2L水,过AB-8大孔树脂,然后用2L水淋洗;
洗脱:用4L 50重量%的乙醇将树脂上吸附的提取物洗脱;
干燥:将洗脱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然后进行真空干燥,并将干燥后得到的固体粉碎,得到120克祖师麻提取物,记作A3。
含量测定: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定,测得A3中瑞香素、祖师麻乙素、瑞香素-8-O-葡萄糖苷及7-OH-香豆素的含量分别为8.2重量%、20.6重量%、15.4重量%及2.2重量%,祖师麻香豆素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56.5重量%,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9.7重量%。
实施例4
制备祖师麻提取物
提取:称取祖师麻药材2Kg,分别用20L、16L及16L 50重量%的乙醇回流并过滤,每次回流1小时,将滤液合并;
浓缩:将提取得到的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清膏;
萃取:用正丁醇(3×300ml)对该清膏进行萃取,将萃取液合并;
干燥:减压蒸馏回收正丁醇,然后进行真空干燥,并将干燥后得到的固体粉碎,得到160克祖师麻提取物,记作A4。
含量测定: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定,测得A4中瑞香素、祖师麻乙素、瑞香素-8-O-葡萄糖苷及7-OH-香豆素的含量分别为8.8重量%、15.6重量%、13.6重量%及1.8重量%,祖师麻香豆素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42.8重量%,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11.6重量%。
实施例5
制备祖师麻提取物
提取:称取祖师麻药材2Kg,分别用20L、16L及16L 60重量%的乙醇回流并过滤,每次回流1小时,将滤液合并;
浓缩:将提取得到的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清膏;
萃取:用正丁醇(5×200ml)对该清膏进行萃取,将萃取液合并;
浓缩:将萃取得到的萃取液减压浓缩得到浸膏;
吸附:向浓缩得到的浸膏中加入2L水,过FL-1大孔树脂,然后用2L10重量%的乙醇水溶液淋洗;
洗脱:用4L 50重量%的乙醇将树脂上吸附的提取物洗脱;
干燥:将洗脱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然后进行真空干燥,并将干燥后得到的固体粉碎,得到65克祖师麻提取物,记作A5。
含量测定: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定,测得A5中瑞香素、祖师麻乙素、瑞香素-8-O-葡萄糖苷及7-OH-香豆素的含量分别为11.5重量%、26.6重量%、21.9重量%及3.6重量%,祖师麻香豆素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85.6重量%,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8.2重量%。
实施例6
制备祖师麻提取物
提取:称取祖师麻药材2Kg,分别用20L、16L及16L 70重量%的乙醇回流并过滤,每次回流1小时,将滤液合并;
浓缩:将提取得到的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清膏;
吸附:向浓缩得到的清膏中加入2L水,过AB-8大孔树脂,然后用2L水淋洗;
洗脱:用4L 50重量%的乙醇将树脂上吸附的提取物洗脱;
干燥:将洗脱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然后进行真空干燥,并将干燥后得到的固体粉碎,得到128克祖师麻提取物,记作A6。
含量测定: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定,测得A6中瑞香素、祖师麻乙素、瑞香素-8-O-葡萄糖苷及7-OH-香豆素的含量分别为11.4重量%、20.5重量%、18.6重量%及1.9重量%,祖师麻香豆素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65.2重量%,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15.4重量%。
实施例7
制备祖师麻提取物
提取:称取祖师麻药材2Kg,分别用20L、16L及16L水煎煮并过滤3次,每次煎煮1小时,将滤液合并;
浓缩:将提取得到的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清膏;
萃取:用正丁醇(6×150ml)对该清膏进行萃取,将萃取液合并;
浓缩:将萃取得到的萃取液减压浓缩得到浸膏;
吸附:向浓缩得到的浸膏中加入2L水,过D101大孔树脂,然后用?L 10重量%的乙醇水溶液淋洗;
洗脱:用4L 60重量%的乙醇将树脂上吸附的提取物洗脱;
干燥:将洗脱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然后进行真空干燥,并将干燥后得到的固体粉碎,得到110克祖师麻提取物,记作A7。
含量测定: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定,测得A7中瑞香素、祖师麻乙素、瑞香素-8-O-葡萄糖苷及7-OH-香豆素的含量分别为12.4重量%、26.3重量%、21.7重量%及2.6重量%,祖师麻香豆素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82.4重量%,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8.1重量%。
实施例8
制备白芍提取物
提取:称取白芍药材2Kg,分别用20L、16L及16L水煎煮并过滤3次,每次煎煮1小时,将滤液合并;
浓缩:将提取得到的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清膏;
醇沉:向清膏中加入无水乙醇使乙醇浓度达到60重量%,放置12小后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干燥:将滤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然后进行真空干燥,并将干燥后得到的固体粉碎,得到255克白芍提取物,记作B1。
含量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1)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磷酸盐缓冲液[0.05mol/L磷酸氢二钾液-0.05mol/L磷酸二氢钾液(80∶20),pH值为7.4]-甲醇(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
(2)测定法:
取本实施例制得的白芍提取物20mg,精密称定,置于10ml量瓶中,加50%(体积/体积)甲醇水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加50%甲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同法测定,按外表法以峰面积计算,测得B 1中皂苷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32.5重量%。
实施例9
制备白芍提取物
提取:称取白芍药材2Kg,分别用20L、16L及16L 40重量%的乙醇回流并过滤,每次回流1小时,将滤液合并;
浓缩:将提取得到的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清膏;
吸附:向浓缩得到的清膏中加入2L水,过AB-8大孔树脂,然后用2L水淋洗;
洗脱:用4L 50重量%的乙醇将树脂上吸附的提取物洗脱;
干燥:将洗脱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然后进行真空干燥,并将干燥后得到的固体粉碎,得到160克白芍提取物,记作B2。
含量测定:按照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法测定,测得B2中皂苷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45.2重量%。
实施例10
制备白芍提取物
提取:称取赤芍药材2Kg,分别用20L、16L及16L 80重量%的乙醇回流并过滤,每次回流1小时,将滤液合并;
浓缩:将提取得到的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清膏;
萃取:用乙酸乙酯(5×200ml)对该清膏进行萃取,将萃取液合并;
干燥:减压蒸馏回收乙酸乙酯,然后进行真空干燥,并将干燥后得到的固体粉碎,得到188克赤芍提取物,记作B3。
含量测定:按照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法测定,测得B3中皂苷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52.4重量%。
实施例11
制备赤芍提取物
按照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法提取赤芍提取物,不同是的,用赤芍代替其中的白芍,得到120克赤芍提取物,记作B4。
含量测定:按照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法测定,测得B4中皂苷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38.1重量%。
实施例12
制备赤芍提取物
按照与实施例9相同的方法提取赤芍提取物,不同是的,用赤芍代替其中的白芍,得到100克赤芍提取物,记作B5。
含量测定:按照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法测定,测得B5中皂苷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49.2重量%。
实施例13
制备赤芍提取物
按照与实施例10相同的方法提取赤芍提取物,不同是的,用赤芍代替其中的白芍,得到135克赤芍提取物,记作B6。
含量测定:按照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法测定,测得B6中皂苷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55.6重量%。
实施例14
制备祖师麻甲素、乙素、芍药苷等单体有效成分
按照与实施例5、实施例10相同的方法提取祖师麻及白芍提取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含量在95%以上的祖师麻甲素、祖师麻乙素、芍药苷等化合物。
表1-6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药效学试验结果,其中,表1为对小鼠水浴甩尾的影响,表2为对小鼠光热甩尾的影响,表3为对小鼠醋酸扭体的影响,表4为对小鼠耳肿的影响,表5为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表6为对大鼠角叉菜胶足肿的影响。
表1
Figure B2009102289072D0000131
Figure B2009102289072D0000141
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01。
表2
Figure B2009102289072D0000142
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01。
表3
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01。
表4
Figure B2009102289072D0000161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01。
表5
Figure B2009102289072D0000162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表6
Figure B2009102289072D0000171
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01。
通过表1-6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在不同配伍方式及不同配伍比例(重量%)时均具有极好的抗炎及镇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药效非常显著。同时,组合物与单一提取物相比起效时间更短,作用更强,表现出较强的协同作用。
实施例15-25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各种药物剂型中的应用。
实施例15
取实施例5制得的祖师麻提取物30g,白芍总苷(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70g,淀粉200g,乳糖500g,以80重量%的乙醇制粒,干燥,压片,得片剂。
实施例16
取实施例6制得的祖师麻提取物150g,实施例8制得的白芍提取物150g,加徽晶纤维素200g,乳糖500g,以10重量%的PVP乙醇制粒,干燥,填充于胶囊,得胶囊剂。
实施例17
取实施例2制得的祖师麻提取物270g,实施例9制得的白芍提取物30g,取明胶1g,加5毫升水溶胀,在60℃下加热熔解(I);取聚乙烯醇0.5g、聚乙烯毗咯烷酮1g、羧甲基纤维素钠0.5g加5毫升水,加热至60℃是熔解(II);取甘油、丙二醇、白陶土混合均匀加热至60℃,加入I、II两相混合均匀,涂布于无纺布上,得巴布剂。
实施例18
取实施例7制得的祖师麻提取物5g,白芍总苷(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5g,以注射用水溶解成1000ml,加1%活性炭去热源,调节PH=5.8,过G6垂溶漏斗,以2ml分装,冷冻干燥,得注射用粉针剂。
实施例19
取实施例6制得的祖师麻提取物0.5g,实施例10制得的白芍提取物1g,以注射用水溶解成1000ml,加0.5%活性炭去热源,调节PH=6.1,过G6垂溶漏斗,以5ml分装于安瓶中,得注射用水针。
实施例20
取实施例2制得的祖师麻提取物20g,实施例12制得的赤芍提取物5g,取明胶1g,加5毫升水溶胀,在60℃下加热熔解(I);取聚乙烯醇0.5g、聚乙烯毗咯烷酮1g、羧甲基纤维素钠0.5g加5毫升水,加热至60℃是熔解(II);取甘油、丙二醇、白陶土混合均匀加热至60℃,加入I、II两相混合均匀,涂布于无纺布上,制得巴布剂。
实施例21
取实施例14制得的祖师麻甲素5g,实施例9制得的白芍提取物15g,加10毫升乙醇溶解,加入2倍量的卡波姆940,得凝胶剂。
实施例22
取实施例3制得的祖师麻提取物6g,实施例10制得的白芍提取物1g,加10毫升乙醇溶解,加入20克羟丙基-β-环糊精、2克吐温-80、100克丙二醇和10克氮酮,得凝胶剂。
实施例23
取实施例4制得的祖师麻提取物1g,实施例13制得的赤芍提取物6g,加10毫升乙醇溶解,加入20克羟丙基-β-环糊精、2克吐温-80、100克丙二醇10克氮酮,得凝胶剂。
实施例24
取祖师麻甲素30mg,芍药苷(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70mg,加淀粉500g、乳糖500g,以80重量%的乙醇制粒,干燥,压片,得片剂。
实施例25
取祖师麻乙素150mg,芍药苷(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50mg,加徽晶纤维素500g、乳糖500g,以10%的PVP乙醇制粒,干燥,填充于胶囊,得胶囊剂。

Claims (18)

1.一种抗炎镇痛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含有祖师麻提取物及白芍提取物和/或赤芍提取物,祖师麻提取物的重量与白芍提取物和赤芍提取物的总重量之比为1∶20-20∶1,其中所述祖师麻提取物包括由祖师麻提取的香豆素类和/或黄酮类有效成分;所述白芍提取物包括由白芍提取的皂苷类有效成分;所述赤芍提取物包括由赤芍提取的皂苷类有效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祖师麻提取物的重量与白芍提取物和赤芍提取物的总重量之比为1∶10-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以祖师麻提取物的重量为基准,在所述祖师麻提取物中,香豆素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10-90重量%,优选为50-90重量%,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5-50重量%,优选为5-30重量%;以白芍提取物的重量为基准,在所述白芍提取物中,皂苷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10-90重量%,优选为30-70重量%;以赤芍提取物的重量为基准,在所述赤芍提取物中,皂苷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10-90重量%,优选为30-70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香豆素类有效成分主要含有祖师麻甲素、祖师麻乙素、瑞香素-8-O葡萄糖苷、7-羟基香豆素、瑞香辛、西瑞香素;所述黄酮类有效成分主要含有daphnodorinsA、daphnodorinsB、daphnodorinsC、daphnodorinsD1、芫花素和daphnolin;所述皂苷类有效成分主要含有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花苷和芍药内酯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祖师麻提取物为祖师麻的水或乙醇水溶液提取物,所述白芍提取物和/或赤芍提取物为白芍和/或赤芍的水或乙醇水溶液提取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祖师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祖师麻药材加水或低级醇水溶液提取;
(2)过滤提取液,浓缩并纯化,其中纯化方法选自以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
a.加入低级醇静置,滤过,除去滤液中的低级醇;
b.加入低极性溶剂萃取,除去低极性溶剂层中的低极性溶剂;
c.加水稀释后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收集40-80重量%低级醇水溶液洗脱部分,除去溶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提取方法为煎煮或回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步骤(1)中提取1-5次,优选为3次;每次0.5-3小时,优选为1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步骤(2)的纯化方法选自以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
a.加入乙醇至乙醇含量为40-80重量%静置;滤过,除去滤液中的乙醇,干燥即得;
b.加入低极性溶剂萃取,除去低极性溶剂层中的低极性溶剂,干燥即得;
c.加水稀释后通过大孔吸附树脂,例如AB-8大孔吸附树脂,收集40-80重量%低级醇水溶液洗脱部分,除去溶剂,干燥即得。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步骤(2)的纯化方法为:加入低极性溶剂萃取,除去低极性溶剂层中的低极性溶剂;加水稀释后通过大孔吸附树脂,例如AB-8大孔吸附树脂,收集40-80重量%低级醇水溶液洗脱部分,除去溶剂,干燥即得。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白芍和/或赤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白芍和/或赤芍药材加水或低级醇水溶液提取;
(2)过滤提取液,浓缩并纯化,其中纯化方法选自以下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a.加入低级醇静置,滤过,除去滤液中的低级醇;
b.加入低极性溶剂萃取,除去低极性溶剂层中的低极性溶剂;
c.加水稀释后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收集40-80重量%低级醇水溶液洗脱部分,除去溶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步骤(1)中提取1-5次,优选为3次;每次0.5-3小时,优选为1小时。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步骤(2)的纯化方法选自以下方法中的一种:
a.加入乙醇至乙醇含量为40-80重量%静置;滤过,除去滤液中的乙醇,干燥即得;
b.加入低极性溶剂萃取,除去低极性溶剂层中的低极性溶剂,干燥即得;
c.加水稀释后通过大孔吸附树脂,例如AB-8大孔吸附树脂,收集40-80重量%低级醇水溶液洗脱部分,除去溶剂,干燥即得。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低级醇为甲醇、乙醇、丙醇和正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低极性溶剂为正丁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或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该药物组合物还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赋形剂。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为胶囊剂、片剂、丸剂、滴丸、颗粒剂、软胶囊、膜剂、膏剂、喷雾剂、气雾剂、贴剂、凝胶剂或注射剂。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炎镇痛药物中的用途。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性和骨病疼痛的药物中的用途。
CN 200910228907 2009-12-01 2009-12-01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和制剂 Active CN1020784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28907 CN102078443B (zh) 2009-12-01 2009-12-01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和制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28907 CN102078443B (zh) 2009-12-01 2009-12-01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和制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8443A true CN102078443A (zh) 2011-06-01
CN102078443B CN102078443B (zh) 2013-04-17

Family

ID=44084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228907 Active CN102078443B (zh) 2009-12-01 2009-12-01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和制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7844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2615A (zh) * 2011-08-30 2012-01-0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 一种祖师麻叶有效部位群、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CN102526349A (zh) * 2010-12-31 2012-07-04 天津药物研究院 一种凝胶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933232A (zh) * 2013-01-22 2014-07-23 天津药物研究院 一种抗炎镇痛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012536A (zh) * 2014-04-29 2015-11-04 天津药物研究院 药物组合物、含其的微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963430A (zh) * 2016-02-02 2016-09-28 侯君 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14212A (zh) * 2020-06-03 2020-08-11 沈阳药科大学 祖师麻抗肝癌活性总黄酮的制备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5314B (zh) * 2004-12-10 2011-03-16 辉源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祖师麻醇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883618B (zh) * 2005-06-21 2011-09-07 天津药物研究院 一种祖师麻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0441208C (zh) * 2005-09-28 2008-12-10 陈道卿 一种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943640A (zh) * 2006-08-10 2007-04-11 魏伟 芍芪多苷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1474315B (zh) * 2008-12-26 2011-08-03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一种祖师麻的有效组分群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6349A (zh) * 2010-12-31 2012-07-04 天津药物研究院 一种凝胶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526349B (zh) * 2010-12-31 2014-04-09 天津药物研究院 一种凝胶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302615A (zh) * 2011-08-30 2012-01-0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 一种祖师麻叶有效部位群、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CN102302615B (zh) * 2011-08-30 2013-12-0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 一种祖师麻叶有效部位群、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CN103933232A (zh) * 2013-01-22 2014-07-23 天津药物研究院 一种抗炎镇痛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012536A (zh) * 2014-04-29 2015-11-04 天津药物研究院 药物组合物、含其的微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963430A (zh) * 2016-02-02 2016-09-28 侯君 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963430B (zh) * 2016-02-02 2019-10-22 侯君 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14212A (zh) * 2020-06-03 2020-08-11 沈阳药科大学 祖师麻抗肝癌活性总黄酮的制备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8443B (zh) 201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3599B (zh) 丹参中总丹参酮及总酚酸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49118A (zh) 一种中药提取物及其医药用途
CN102600219A (zh) 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8443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和制剂
CN102138966B (zh) 藏茵陈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CN101766694A (zh) 肉苁蓉总苷提取工艺及其制剂
CN107693663A (zh) 延龄草甾体皂苷类有效成分在制备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脑血管病后遗症药物中的应用
WO2006097043A1 (fr) Extrait de bacopa monnieri et son procede de preparation et d'utilisation
CN102134268B (zh) 竹节参皂苷Ⅳa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保肝降酶药物中的应用
CN101057890B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和其应用
CN1706397B (zh) 具有升高白细胞作用的芍药苷与芍药内酯苷的组合物
CN100534508C (zh) 一种制备菝葜有效部位群的方法
CN107929544B (zh) 白及属植物中militarine部位及单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912594A (zh) 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制剂
CN101204429B (zh) 一种牡丹叶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199565B (zh) 三七花蕾活性部位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71340C (zh) 胡黄连苷ii单体的制备方法及其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剂型
CN100431566C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434091C (zh) 胡芦巴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269123A (zh) 消渴降糖胶囊二次开发的新工艺
CN102018740B (zh) 含有向日葵叶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1744881B (zh) 包衣材料和致孔剂的混合物在制备中药组合物方面的应用
CN101474264B (zh) 一种白芍的有效组分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1721434A (zh) 一种阿里红有效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0411653C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0193 Tianjin City, Nankai District Anshan West Road No. 308

Patentee after: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193 Tianjin City, Nankai District Anshan West Road No. 308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6

Address after: 4th Floor, Building B1, No. 306 Huiren Road, Bin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451

Patentee after: Hegu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ology (Tianjin)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193 Tianjin City, Nankai District Anshan West Road No. 308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