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8445B - 白头翁皂苷类物质在制备抗血吸虫药物中的应用及其该物质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白头翁皂苷类物质在制备抗血吸虫药物中的应用及其该物质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8445B
CN102068445B CN2010106245748A CN201010624574A CN102068445B CN 102068445 B CN102068445 B CN 102068445B CN 2010106245748 A CN2010106245748 A CN 2010106245748A CN 201010624574 A CN201010624574 A CN 201010624574A CN 102068445 B CN102068445 B CN 1020684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water
methanol
radix pulsatilla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245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8445A (zh
Inventor
杨世林
李孝贤
许琼明
夏超明
朱卫丰
刘艳丽
简辉
罗晓健
李笑然
冯育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Jiangxi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01062457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684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68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84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84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84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Saccharide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头翁皂苷类物质在制备抗血吸虫药物中的应用及其该物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白头翁皂苷类物质是单一成分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为:将白头翁药材粉碎成粗粉,经过乙醇浸泡,回流提取,浓缩干燥,收集干浸膏,干浸膏用水溶解,经过大孔树脂吸附,收集乙醇洗脱部分。再经反相硅胶柱,收集甲醇与水的洗脱部分,得到单一成分的化合物,经对照品比较及LC/MS/MS测试,该化合物为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

Description

白头翁皂苷类物质在制备抗血吸虫药物中的应用及其该物质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兽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白头翁皂苷类物质在制备抗血吸虫药物中的应用及其该物质的制备方法,该有效组分具有显著的抗血吸虫活性,可以用于人或其它哺乳动物血吸虫病的预防治疗。
背景技术
白头翁药材取自毛茛科白头翁属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Bunge)Regel)的干燥根,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用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阿米巴痢。据文献报道,白头翁中含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白头翁素(Anemonin)、白头翁灵(Okinalin,C32H46O2)、白头翁英(Okinalein,C4H6O2)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白头翁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出几十种五环三萜皂苷成分,这些皂苷主要为齐墩果烷型和羽扇豆烷型两种。白头翁属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理及生物活性,主要表现在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细胞凋亡、抗生物酶、杀虫、杀精等作用。兰继毓等研究发现白头翁煎剂对杀灭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效果较好。经检索,没有发现白头翁药材及其有效组分具有抗血吸虫活性的文献报道。
经过反复研究发现白头翁水提液及醇提液均具有较强的抗血吸虫活性,经过了系统研究,准备开发以白头翁有效组分为主要成分,用于预防或治疗人或其它哺乳动物血吸虫病的药物。
但白头翁水提液及醇提液作为混合物中混有部分不起作用的物质,需要大剂量使用才有足够的抗血吸虫活性。
将白头翁水提液及醇提液的混合物精制得到单一成分的化合物,有望确保足够的抗血吸虫活性的前提下,减少剂量。而单一成分的抗血吸虫活性化合物和减少剂量是药物产业化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头翁皂苷类物质在制备抗血吸虫药物中的应用及其该物质的制备方法,该有效组分属于单一成分的化合物,在低剂量的状况下具有显著抗血吸虫活性,可以用于人或其它哺乳动物血吸虫病的预防治疗。
本发明所述的白头翁皂苷类物质是单一成分的化合物,其化学名称为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
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白头翁药材粉碎成粗粉,用0-95%乙醇浸泡0.5-2h,6-12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3次,每次1-3h,过滤,合并滤液。上述滤液于50-70℃减压浓缩至0.5-1.0g生药材/mL,0-4℃冷藏过夜,析胶,滤过,滤液用喷雾干燥法、真空微波干燥法或其它方法进行干燥,收集干浸膏或喷干粉,即得白头翁提取物。
第二步、白头翁提取物用水溶解,经过D101或AB-8或ADS-17大孔树脂吸附,依次用水、35-45%乙醇、95%乙醇洗脱,收集35-45%乙醇洗脱部分。经抗血吸虫药理实验,证明35-45%乙醇洗脱部分为白头翁抗血吸虫有效部位。
第三步、白头翁抗血吸虫有效部位经ODS反相硅胶柱,用甲醇和水(5∶5-10∶0)的混合液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液依次有五组,其体积配比分别为
第一组甲醇5份∶水5份;
第二组甲醇6份∶水4份;
第三组甲醇7份∶水3份;
第四组甲醇8份∶水2份;
第五组甲醇10份∶水0份;
收集甲醇7份∶水3份的洗脱部分,得到单一成分的化合物,经对照品比较及LC/MS/MS测试,该化合物为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
或者第一步、将白头翁药材粉碎成粗粉,用5-95%乙醇浸泡0.5-2h,6-12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3次,每次1-3h,过滤,合并滤液。上述滤液于50-70℃减压浓缩至0.5-1.0g生药材/mL,0-4℃冷藏过夜,析胶,滤过,滤液用喷雾干燥法、真空微波干燥法或其它方法进行干燥,收集干浸膏或喷干粉,即得白头翁提取物。其余技术方案类似。
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作为单一成分的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人或其它哺乳动物血吸虫病的预防治疗,该单一成分的化合物可以作为活性成分与药物载体配制成药剂学上的各种制剂,该单一成分的化合物在制剂中的分散状态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该制剂的给药途径可以是口服、注射和局部给药。
通过药理研究发现,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具有较强的抗血吸虫作用。
药理研究结果如下:
1、化合物对20例尾蚴作用,0.244mg/ml、一分钟100%死亡。
2、化合物对20例毛蚴作用,0.244mg/ml、一分钟100%死亡。
3、化合物对20例虫卵的作用,0.244mg/ml1小时和24小时卵出生率为0。
4、体外化合物对20例成虫的作用,8.8mg/ml、100%死亡和阳性对照吡奎酮8.8mg/ml作用相当。
5、体内化合物对血吸虫作用:连续灌胃5天,剂量为40mg/Kg,减虫率达到100%,重复三次试验,结果相近。
6、化合物的PTS单体体外抗血吸虫作用,药物浓度8.8μg1/mL;用药后16h即有50%的虫体死亡,洗涤后24h时虫体已全部死亡。
其中化合物的PTS单体体外抗血吸虫作用特别能体现充分的抗血吸虫活性化合物和低减少剂量两大优点。
附图标记
图1是本发明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
图2是本发明化合物的HPLC色谱图;
图3为本发明化合物的负离子LC/MS/MS图谱;
图4为本发明化合物的正离子LC/MS/MS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白头翁药材粉碎成粗粉,用0-95%乙醇浸泡0.5-2h,6-12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3次,每次1-3h,过滤,合并滤液。上述滤液于50-70℃减压浓缩至0.5-1.0g生药材/mL,0-4℃冷藏过夜,析胶,滤过,滤液用喷雾干燥法、真空微波干燥法或其它方法进行干燥,收集干浸膏或喷干粉,即得白头翁提取物。
第二步、白头翁提取物用水溶解,经过D101或AB-8或ADS-17大孔树脂吸附,依次用水、35-45%乙醇、95%乙醇洗脱,收集35-45%乙醇洗脱部分。经抗血吸虫药理实验,证明35-45%乙醇洗脱部分为白头翁抗血吸虫有效部位。
第三步、白头翁抗血吸虫有效部位经ODS反相硅胶柱,用甲醇和水(5∶5-10∶0)的混合液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液依次有五组,其体积配比分别为
第一组甲醇5份∶水5份;
第二组甲醇6份∶水4份;
第三组甲醇7份∶水3份;
第四组甲醇8份∶水2份;
第五组甲醇10份∶水0份;
收集甲醇7份∶水3份的洗脱部分,得到单一成分的化合物,经对照品比较及LC/MS/MS测试,该化合物为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
实施例2、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白头翁药材粉碎成粗粉,用70%乙醇浸泡0.5h,12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h,过滤,合并滤液。上述滤液于50℃减压浓缩至0.5g生药材/mL,0℃冷藏过夜,析胶,滤过,滤液用喷雾干燥法、真空微波干燥法或其它方法进行干燥,收集干浸膏或喷干粉,即得白头翁提取物。
第二步、白头翁提取物用水溶解,经过D101大孔树脂吸附,依次用水、40%乙醇、95%乙醇洗脱,收集40%乙醇洗脱部分。经抗血吸虫药理实验,证明40%乙醇洗脱部分为白头翁抗血吸虫有效部位。
第三步、白头翁抗血吸虫有效部位经ODS反相硅胶柱,用甲醇和水(5∶5-10∶0)的混合液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液依次有五组,其体积配比分别为
第一组甲醇5份∶水5份;
第二组甲醇6份∶水4份;
第三组甲醇7份∶水3份;
第四组甲醇8份∶水2份;
第五组甲醇10份∶水0份;
收集甲醇7份∶水3份的洗脱部分,得到单一成分的化合物,经对照品比较及LC/MS/MS测试,该化合物为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
实施例3、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白头翁药材粉碎成粗粉,用60%乙醇浸泡2h,6倍量加热回流提取3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上述滤液于70℃减压浓缩至1.0g生药材/mL,4℃冷藏过夜,析胶,滤过,滤液用喷雾干燥法、真空微波干燥法或其它方法进行干燥,收集干浸膏或喷干粉,即得白头翁提取物。
第二步、白头翁提取物用水溶解,经过AB-8大孔树脂吸附,依次用水、35%乙醇、95%乙醇洗脱,收集35%乙醇洗脱部分。经抗血吸虫药理实验,证明40%乙醇洗脱部分为白头翁抗血吸虫有效部位。
第三步、白头翁抗血吸虫有效部位经ODS反相硅胶柱,用甲醇和水(5∶5-10∶0)的混合液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液依次有五组,其体积配比分别为
第一组甲醇5份∶水5份;
第二组甲醇6份∶水4份;
第三组甲醇7份∶水3份;
第四组甲醇8份∶水2份;
第五组甲醇10份∶水0份;
收集甲醇7份∶水3份的洗脱部分,得到单一成分的化合物,经对照品比较及LC/MS/MS测试,该化合物为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
实施例4、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白头翁药材粉碎成粗粉,用80%乙醇浸泡1h,8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h,过滤,合并滤液。上述滤液于60℃减压浓缩至0.8g生药材/mL,2℃冷藏过夜,析胶,滤过,滤液用喷雾干燥法、真空微波干燥法或其它方法进行干燥,收集干浸膏或喷干粉,即得白头翁提取物。
第二步、白头翁提取物用水溶解,经过ADS-17大孔树脂吸附,依次用水、45%乙醇、95%乙醇洗脱,收集45%乙醇洗脱部分。经抗血吸虫药理实验,证明40%乙醇洗脱部分为白头翁抗血吸虫有效部位。
第三步、白头翁抗血吸虫有效部位经ODS反相硅胶柱,用甲醇和水(5∶5-10∶0)的混合液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液依次有五组,其体积配比分别为
第一组甲醇5份∶水5份;
第二组甲醇6份∶水4份;
第三组甲醇7份∶水3份;
第四组甲醇8份∶水2份;
第五组甲醇10份∶水0份;
收集甲醇7份∶水3份的洗脱部分,得到单一成分的化合物,经对照品比较及LC/MS/MS测试,该化合物为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
实施例5、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白头翁药材粉碎成粗粉,用95%乙醇浸泡1h,8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h,过滤,合并滤液。上述滤液于60℃减压浓缩至0.8g生药材/mL,2℃冷藏过夜,析胶,滤过,滤液用喷雾干燥法、真空微波干燥法或其它方法进行干燥,收集干浸膏或喷干粉,即得白头翁提取物。
第二步、白头翁提取物用水溶解,经过ADS-17大孔树脂吸附,依次用水、45%乙醇、95%乙醇洗脱,收集45%乙醇洗脱部分。经抗血吸虫药理实验,证明40%乙醇洗脱部分为白头翁抗血吸虫有效部位。
第三步、白头翁抗血吸虫有效部位经ODS反相硅胶柱,用甲醇和水(5∶5-10∶0)的混合液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液依次有五组,其体积配比分别为
第一组甲醇5份∶水5份;
第二组甲醇6份∶水4份;
第三组甲醇7份∶水3份;
第四组甲醇8份∶水2份;
第五组甲醇10份∶水0份;
收集甲醇7份∶水3份的洗脱部分,得到单一成分的化合物,经对照品比较及LC/MS/MS测试,该化合物为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
实施例6、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白头翁药材粉碎成粗粉,用5%乙醇浸泡1h,8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h,过滤,合并滤液。上述滤液于60℃减压浓缩至0.8g生药材/mL,2℃冷藏过夜,析胶,滤过,滤液用喷雾干燥法、真空微波干燥法或其它方法进行干燥,收集干浸膏或喷干粉,即得白头翁提取物。
第二步、白头翁提取物用水溶解,经过ADS-17大孔树脂吸附,依次用水、45%乙醇、95%乙醇洗脱,收集45%乙醇洗脱部分。经抗血吸虫药理实验,证明45%乙醇洗脱部分为白头翁抗血吸虫有效部位。
第三步、白头翁抗血吸虫有效部位经ODS反相硅胶柱,用甲醇和水(5∶5-10∶0)的混合液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液依次有五组,其体积配比分别为
第一组甲醇5份∶水5份;
第二组甲醇6份∶水4份;
第三组甲醇7份∶水3份;
第四组甲醇8份∶水2份;
第五组甲醇10份∶水0份;
收集甲醇7份∶水3份的洗脱部分,得到单一成分的化合物,经对照品比较及LC/MS/MS测试,该化合物为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
实施例7、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白头翁药材粉碎成粗粉,用水浸泡2h,6倍量加热回流提取3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上述滤液于70℃减压浓缩至1.0g生药材/mL,4℃冷藏过夜,析胶,滤过,滤液用喷雾干燥法、真空微波干燥法或其它方法进行干燥,收集干浸膏或喷干粉,即得白头翁提取物。
第二步、白头翁提取物用水溶解,经过AB-8大孔树脂吸附,依次用水、40%乙醇、95%乙醇洗脱,收集40%乙醇洗脱部分。经抗血吸虫药理实验,证明40%乙醇洗脱部分为白头翁抗血吸虫有效部位。
第三步、白头翁抗血吸虫有效部位经ODS反相硅胶柱,用甲醇和水(5∶5-10∶0)的混合液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液依次有五组,其体积配比分别为
第一组甲醇5份∶水5份;
第二组甲醇6份∶水4份;
第三组甲醇7份∶水3份;
第四组甲醇8份∶水2份;
第五组甲醇10份∶水0份;
收集甲醇7份∶水3份的洗脱部分,得到单一成分的化合物,经对照品比较及LC/MS/MS测试,该化合物为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
实施例8、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在制备抗血吸虫药物中的应用。
实施例9:用本发明实施例1-7中的方法制备的化合物为原料。
1、片剂制备
处方(50片):
成分            重量(g)
本发明化合物    5.0
乳糖            4.8
糊精            9
微晶纤维素   6
硬脂酸镁     0.2
按照常规片剂的操作方法,以上混合均匀,湿法制粒,最后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制成每片500mg。
本发明化合物是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由实施例1的方法提供。
2:胶囊制备
处方(90粒):
成分          重量(g)
本发明化合物  8
乳糖          5
糊精          9
微晶纤维素    5
按照常规片剂的操作方法,以上混合均匀,湿法制粒,灌装成胶囊,每粒300mg。
本发明化合物是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由实施例2的方法提供。
3:巴布剂制备
处方:
成分          重量(g)
本发明化合物  2
聚丙烯酸酯    18
月桂氮卓酮    0.6
月桂酸        1.8
丙二醇        5.4
乙酸乙酯      15
按照通常巴布剂的做作进行,将上述搅拌均匀,涂布于聚酯防粘层上,60度干燥2分钟后,覆盖聚氨基甲酯膜背衬层,切片即可。
本发明化合物是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由实施例3的方法提供。
4:粉针剂制备
处方:
成分            重量(g)
本发明化合物      0.05
盐酸              适量
甘露醇            50
按照常规冻干粉针的操作进行,将本发明化合物加适量注射用水溶解,加入甘露醇,定容至1000ml,调节PH值至4.0-5.5之间,除菌过滤,冷冻干燥即得。
本发明化合物是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由实施例4的方法提供。
5:水针剂的制备
本发明化合物,溶于适量注射用水中,加入计量的注射用水溶性辅料,加0.1-0.5%的活性炭除去热原,调节PH至6.0-7.5,经微孔滤膜超滤后,补充注射用水至规定量,灌装于安瓿瓶中或输液瓶中,熔封/轧盖,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即得。
本发明化合物是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由实施例5的方法提供。
6:滴丸剂制备
处方:
成分           重量(g)
本发明化合物   0.1g
聚乙二醇6000   10g
聚乙二醇4000   20g
聚山梨酯80     0.3g
乙醇           1ml
制成           1000丸
制法:将本发明化合物溶解于乙醇中溶解,加入已熔融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聚山梨酯80组成的基质中,充分搅拌至均匀,以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15℃下滴制成丸,擦丸,干燥,即得。
本发明化合物是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由实施例6的方法提供。
7:溶液剂制备
处方:
成分           重量(g)
本发明化合物   10.0
蒸馏水    1000ml
防腐剂    适量
按照常规溶液剂的操作进行,将本发明化合物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加入防腐剂,定容至1000ml,4℃冷藏过夜,滤过,即得。
本发明化合物是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由实施例7的方法提供。
本实施例涉及的该单一成分的化合物可以作为活性成分与药物载体配制成药剂学上的各种制剂,该单一成分的化合物在制剂中的分散状态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该制剂的给药途径可以是口服、注射和局部给药。

Claims (3)

1.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在制备抗血吸虫药物中的应用。
2.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将白头翁药材粉碎成粗粉,用0-95%乙醇浸泡0.5-2h,6-12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3次,每次1-3h,过滤,合并滤液;上述滤液于50-70℃减压浓缩至0.5-1.0g生药材/mL,0-4℃冷藏过夜,析胶,滤过,滤液用喷雾干燥法、真空微波干燥法或其它方法进行干燥,收集干浸膏或喷干粉,即得白头翁提取物;
第二步、白头翁提取物用水溶解,经过大孔树脂吸附,依次用水、35-45%乙醇、95%乙醇洗脱,收集35-45%乙醇洗脱部分;经抗血吸虫药理实验,证明35-45%乙醇洗脱部分为白头翁抗血吸虫有效部位;
第三步、白头翁抗血吸虫有效部位经ODS反相硅胶柱,用甲醇和水(5∶5-10∶0)的混合液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液依次有五组,其体积配比分别为:
第一组甲醇5份∶水5份;
第二组甲醇6份∶水4份;
第三组甲醇7份∶水3份;
第四组甲醇8份∶水2份;
第五组甲醇10份∶水0份;
收集甲醇7份∶水3份的洗脱部分,得到单一成分的化合物,经对照品比较及LC/MS/MS测试,该化合物为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
3.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将白头翁药材粉碎成粗粉,用0-95%乙醇浸泡0.5-2h,6-12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3次,每次1-3h,过滤,合并滤液;上述滤液于50-70℃减压浓缩至0.5-1.0g生药材/mL,0-4℃冷藏过夜,析胶,滤过,滤液用喷雾干燥法、真空微波干燥法或其它方法进行干燥,收集干浸膏或喷干粉,即得白头翁提取物;
第二步、白头翁提取物用水溶解,经过D101或AB-8或ADS-17大孔树脂吸附,依次用水、35-45%乙醇、95%乙醇洗脱,收集35-45%乙醇洗脱部分;经抗血吸虫药理实验,证明35-45%乙醇洗脱部分为白头翁抗血吸虫有效部位;
第三步、白头翁抗血吸虫有效部位经ODS反相硅胶柱,用甲醇和水(5∶5-10∶0)的混合液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液依次有五组,其体积配比分别为:
第一组甲醇5份∶水5份;
第二组甲醇6份∶水4份;
第三组甲醇7份∶水3份;
第四组甲醇8份∶水2份;
第五组甲醇10份∶水0份;
收集甲醇7份∶水3份的洗脱部分,得到单一成分的化合物,经对照品比较及LC/MS/MS测试,该化合物为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
CN2010106245748A 2010-04-30 2010-12-31 白头翁皂苷类物质在制备抗血吸虫药物中的应用及其该物质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0684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245748A CN102068445B (zh) 2010-04-30 2010-12-31 白头翁皂苷类物质在制备抗血吸虫药物中的应用及其该物质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0989 2010-04-30
CN201010160989.4 2010-04-30
CN201010175550.9 2010-05-18
CN201010175550 2010-05-18
CN201010187087 2010-05-31
CN201010187087.X 2010-05-31
CN2010106245748A CN102068445B (zh) 2010-04-30 2010-12-31 白头翁皂苷类物质在制备抗血吸虫药物中的应用及其该物质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8445A CN102068445A (zh) 2011-05-25
CN102068445B true CN102068445B (zh) 2012-08-29

Family

ID=4402732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245748A Active CN102068445B (zh) 2010-04-30 2010-12-31 白头翁皂苷类物质在制备抗血吸虫药物中的应用及其该物质的制备方法
CN2010106247974A Active CN102078389B (zh) 2010-04-30 2010-12-31 白头翁提取物在制备抗血吸虫药物中的应用与白头翁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247974A Active CN102078389B (zh) 2010-04-30 2010-12-31 白头翁提取物在制备抗血吸虫药物中的应用与白头翁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20684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9722A (zh) * 2011-12-22 2013-06-26 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齐墩果酸双糖皂苷类成分在制备抗血吸虫药物中的应用
CN103181929A (zh) * 2011-12-28 2013-07-03 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齐墩果酸皂苷类成分在制备抗血吸虫药物中的应用
CN102631360B (zh) * 2012-02-17 2014-01-22 苏州大学 齐墩果烷型皂苷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血吸虫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2631361B (zh) * 2012-02-17 2014-01-22 苏州大学 齐墩果烷型皂苷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血吸虫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2659905B (zh) * 2012-05-21 2014-07-30 广州博济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常春藤皂苷元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98496A (zh) * 2012-10-12 2013-01-30 苏州世林医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齐墩果酸型皂苷的制备方法
CN104857006A (zh) * 2015-05-18 2015-08-26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白头翁皂苷a在治疗白血病中的药物用途
CN105028403A (zh) * 2015-06-19 2015-11-11 赣南师范学院 一种生物质炭的抗血吸虫尾蚴缓释药物制剂制备方法
CN105535004B (zh) * 2016-02-02 2018-06-26 刘琦 白头翁皂苷b4作为ev71病毒抑制剂在制备抗手足口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15260274B (zh) * 2022-08-05 2023-07-25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从唐古特铁线莲中制备常春藤皂苷c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8209A (zh) * 2006-10-24 2009-09-09 Sk化学株式会社 有效治疗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mci)并改善认知功能的齐墩果烷三萜皂苷化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6136A (zh) * 2003-06-27 2005-01-19 吉林迈迪星药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白头翁总皂苷及提取方法,以及医药用途和药物制剂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8209A (zh) * 2006-10-24 2009-09-09 Sk化学株式会社 有效治疗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mci)并改善认知功能的齐墩果烷三萜皂苷化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epdiremen A et al..Acute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four saponins isolated from ivy:alpha-hederin
Gepdiremen, A et al..Acute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four saponins isolated from ivy:alpha-hederin,hederasaponin-C,hederacolchiside-E and hederacolchiside-F in carrageenan-induced rat paw edema.《Phytomedicine》.2005,第12卷(第6-7期),440-44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8445A (zh) 2011-05-25
CN102078389B (zh) 2013-07-10
CN102078389A (zh) 201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8445B (zh) 白头翁皂苷类物质在制备抗血吸虫药物中的应用及其该物质的制备方法
CN100497396C (zh) 一种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物、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396384B (zh) 一种积雪草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11435A (zh) 一种山香圆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CN101185671B (zh) 从核桃树皮中提取的抗肿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8148A (zh) 天麻素化合物及其制剂
CN103536635A (zh) 一种黑参制备方法及其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
CN103893247A (zh) 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805767B (zh) 具有抗淋球菌作用的热淋清颗粒原料头花蓼提取物
CN101019891B (zh) 蟾皮总碱及其制备和分析方法以及其制剂
CN102133220A (zh) 白头翁皂苷类物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与其在制备治疗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2988529A (zh) 樱桃核中总酚酸的制备方法及新用途
CN102145043A (zh)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以及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1411779A (zh)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88248A (zh) 蟾蜍甾烯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口腔黏膜恶性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02302545A (zh) 一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傣药提取物、制法、组合物与用途
CN101269123A (zh) 消渴降糖胶囊二次开发的新工艺
CN100453073C (zh) 复方半边莲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02515A (zh) 一种含虫类药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1375954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2915066B (zh) 肿节风配方颗粒和制法
CN1457780A (zh) 植物来源总生物碱组合物及其药物制剂
CN110201014A (zh) 一种屏边三七总皂苷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512847A (zh) 白花丹在用于制备治疗肺纤维化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CN100546602C (zh) 抗肿瘤复方虎杖根、藤梨根、水杨梅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