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9723A - 台式切割机的切割机机身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台式切割机的切割机机身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9723A
CN102059723A CN2010102306653A CN201010230665A CN102059723A CN 102059723 A CN102059723 A CN 102059723A CN 2010102306653 A CN2010102306653 A CN 2010102306653A CN 201010230665 A CN201010230665 A CN 201010230665A CN 102059723 A CN102059723 A CN 1020597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body
cutting machine
inclination
angle
obliqu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06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9723B (zh
Inventor
青山修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59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9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9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97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BSAW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7B5/00Sawing machines working with circular or cylindrical saw blades; Component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27B5/29Details; Component parts; Accesso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768Rotatable disc tool pair or tool and carrier
    • Y10T83/7684With means to support work relative to tool[s]
    • Y10T83/7693Tool moved relative to work-support during cutting
    • Y10T83/7697Tool angularly adjustable relative to work-suppor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768Rotatable disc tool pair or tool and carrier
    • Y10T83/7684With means to support work relative to tool[s]
    • Y10T83/7701Supporting surface and tool axis angularly related
    • Y10T83/7705Adjustable angular relationshi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768Rotatable disc tool pair or tool and carrier
    • Y10T83/7755Carrier for rotatable tool movable during cutting
    • Y10T83/7788Tool carrier oscillated or rotate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Sa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倾斜位置定位机构的台式切割机,当使切割机机身从直切加工位置倾斜至45°和46°的位置时,可由该倾斜位置定位机构在该位置对切割机机身进行定位。当完成46°角斜切加工之后,原本需要进行45°角斜切加工时,如果错误地在46°角定位状态下进行斜切加工时,由于无法修正切割面倾角,所以会出现误加工出来的被切割材只能废弃的情况。在本发明中,可防止出现在较大倾角的状态下错误地进行斜切加工的情况,从而能有效利用被切割材。在倾斜位置定位机构(20)中,对切换推杆(41)施加朝向45°定位位置一侧的弹力,当解除46°角定位状态时,其自动返回45°定位位置。因此本发明可以防止出现错误地进行46°角斜切加工的情况。

Description

台式切割机的切割机机身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台式切割机的切割机机身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在切割机机身上设有例如圆形砂轮或锯片等转动刀具,向下移动切割机机身时可以对被切割材进行切割加工,在进行所谓的“斜切加工”时,将切割机机身向左侧或向右侧倾斜一定倾角后由上述倾斜位置定位机构对其进行定位。
背景技术
上述台式切割机具有工作台与切割机机身,该工作台用于在其上表面上安放被切割材,上述切割机机身支承在上述工作台上并可进行向上或向下的移动。当转动转动刀具并向下移动切割机机身时,可以切入固定在工作台上的被切割材并对其进行切割加工。
在主要用于木工加工的台式切割机中,其工作台以可水平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切割机上。其切割机机身支承在回转工作台上,当转动回转工作台而使其具有一定角度时,切割机机身会与其一起沿水平方向转动而改变其朝向。
另外,在回转工作台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有定位挡板,其用来在工作台表面方向上对被切割材进行定位。当使工作台相对于定位挡板转动时,可使转动刀具的切入角度相对于被切割材的基准面产生倾斜。
另外,在主要用于木工加工的台式切割机中,目前提供的切割机还具有如下功能:其可以向左右倾斜切割机机身而进行斜切加工以替代转动上述工作台所进行的直切加工,或兼具上述两种切割方式。对于上述斜切加工而言,从使用者一侧来看,使切割机机身向左侧或向右侧倾斜一定角度,并在该状态下,使转动刀具相对于被切割材的上表面斜着向被切割材的厚度方向切入其中。在该斜切加工中,转动刀具的转动轴线呈与工作台的上表面不平行的状态。而与此不同的是,在之前所说上述直切加工中,转动刀具的转动轴线与工作台上表面保持平行。
在倾斜切割机机身而进行斜切加工时,需要迅速而准确地使切割机机身从直切加工位置(切割机机身不倾斜的位置)切换到向左侧或向右侧倾斜的位置并在该位置对其进行定位,对这类技术而言,在现有技术中,例如人们公知如下专利文献中所记载的一种技术。
由于所述公知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以倾斜基座部(固定侧)和倾斜支承部(倾斜侧)为主体,其中,倾斜基座部以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方式设置,而倾斜支承部则经由水平方向上的倾斜调整用支轴以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的方式连接在上述倾斜基座部上。切割机机身支承在倾斜支承部上,当使设置在倾斜支承部或者倾斜基座部的其中之一上的凹部抵接设置在另外一个上的止动螺栓时,除了直切加工位置外,还可以在向左侧或向右侧倾斜的位置对其进行定位。这种利用凹部与止动螺栓的定位机构也称为主动止动(positive stopper)机构。由于设置了该主动止动机构,使用者可在不用特意确认角度刻度的状态下,在在直切加工位置或带有一定倾角的倾斜位置对切割机机身进行定位。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公报第7337702号
【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3-205501号
【专利文献3】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3-245901号
但是对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主动止动机构而言,也有必要进一步改进而提高其使用便捷性。例如,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可通过切换操作推杆将切割机机身定位在向左侧或向右侧形成倾角的多个位置,以进行斜切加工。此时,当完成较大倾角的斜切加工之后,在忘了推杆复位操作的状态下就进行较小倾角的斜切加工时,就会错误地对被切割材进行较大倾角的切割加工,这样误加工出来的被切割材只能作废弃处理而造成浪费。对于这一点来讲,如果是在完成较小倾角的斜切加工之后再进行较大倾角的斜切加工时忘了推杆复位操作,由于可再一次对其进行斜切加工而将切割角度修正为较大倾角,所以此时误加工出来的被切割材无需废弃而可以避免造成浪费。
如上所述,在这种倾斜位置定位机构中,由于利用主动止动机构可在多个倾角位置对切割机机身进行定位,所以在完成较大倾角的斜切加工之后再进行较小倾角的斜切加工时,如果忘了进行切换操作,该被切割材只能作废弃处理而造成浪费。因此,对于这一点来讲,该倾斜位置定位机构或者台式切割机在其使用便捷性方面还有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这样的技术,即使在如上所述的切割情况下忘了进行切换操作,被切割材仍可以有效地加以利用而无需作废弃处理等,在这一点上,可以提高该倾斜位置定位机构的使用便捷性,进而可提高台式切割机的使用便捷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的结构为权利要求书中各项权利要求(技术方案)所记载的结构。
若采用技术方案1中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将其定位在较大倾角位置之后,当解除该定位状态时,由于会自动切换为在较小倾角位置对其进行定位的状态,所以使用者不必特意进行切换操作。因此,在完成较大倾角的斜切加工之后,再对其他被切割材进行较小倾角的斜切加工时,即使使用者不进行切换为较小倾角的操作,也可以防止发生错误地对被切割材进行较大倾角的斜切加工的情况。
当对原本应该进行较大倾角的斜切加工的被切割材,错误地进行较小倾角的斜切加工时,由于可以通过对倾角不足部分再次进行较大倾角的斜切加工而进行修正,所以能原封不动地有效利用原来的被切割材。相对于此,当对原本应该进行较小倾角的斜切加工的被切割材,如进行较大倾角的斜切加工时,由于无法将切割倾角修正为较小倾角,所以被切割材只能作废弃处理。从而会造成被切割材(原材料)的浪费。因此,若采用技术方案1中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从有效利用被切割材的角度出发,其改进现有技术中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的使用便捷性,进而可改进台式切割机的使用便捷性。
若采用技术方案2中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在具有可以使切割机机身一侧的倾斜支承部与工作台一侧的倾斜基座部相对转动,而使该切割机机身向左右倾斜的结构的台式切割机中,当采用使设置在倾斜支承部或者倾斜基座部的其中之一上的止动螺栓,抵接设置在另一个上的切换推杆的定位面而进行定位的结构时,可以用简单的结构制成复位机构。此时,可将切换推杆制成通过围绕其轴线转动操作而切换定位倾角的结构,或者制成沿轴线方向滑动操作而切换定位倾角的结构。采用前者时,较大倾角用定位面和较小倾角用定位面沿切换推杆的转动方向设置在外周面上,而采用后者时,它们则沿轴线方向设置。采用前者时,对切换推杆施加朝向转动方向的弹力,而采用后者时,对切换推杆施加朝向轴线方向的弹力,这样一来,可使该切换推杆具有向较小倾角一侧移动的复原功能(复位功能)。
若采用技术方案3中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在无需在切换推杆上安装其他部件的情况下,只要追加简单的加工,就能设定较大倾角用定位面和较小倾角用定位面。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的台式切割机的整体侧视图。
图2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的台式切割机的整体俯视图。
图3表示从后侧观察机身支承部时的立体图,在该图中,部件的左右方向与附图的左右方向相反。
图4表示从后侧观察倾斜基座部时的立体图,在该图中,部件的左右方向与附图的左右方向相反。另外,在该图中,省略图示第1~第3止动螺栓。
图5表示从前侧观察倾斜支承部时的立体图,在该图中,省略图示左右翻转轴。
图6表示机身支承部的纵向截面图。
图7是图6中(Ⅶ)部的放大图,表示倾斜基座部内侧的凸部侧面部和倾斜支承部内侧的凹部侧面部之间的接合部的纵向截面图。
图8是沿图6中(Ⅷ)-(Ⅷ)线观察时的向视图,表示从前侧观察倾斜位置定位机构时的示意图,该图表示直角定位状态。
图9表示从前侧观察倾斜位置定位机构时的示意图,该图表示在右倾45°的位置进行定位的状态。
图10是图9中(X)部的放大图。
图11表示从前侧观察倾斜位置定位机构时的示意图,该图表示在右倾46°的位置进行定位的状态。
图12是图11中(Ⅻ)部的放大图。
图13表示从前侧观察倾斜位置定位机构时的示意图,该图表示在左倾45°的位置进行定位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H:使用者,W:被切割材,1:台式切割机,2:工作台,4:机身支承部,8:机身支承滑动件,9:上下翻转支轴,10:切割机机身,12:转动刀具,18:电机,20:倾斜位置定位机构,21:倾斜基座部,21a:外侧凹部平面部,21b:内侧凸部侧面部,21c:内侧凸部平面部,22:倾斜支承部,22a:外侧凸部平面部,22b:内侧凹部侧面部,22c:内侧凹部平面部,22e:操作杆限制凹部,22f:侧壁部(右侧),22g:侧壁部(左侧),22h:支承孔,23:左右翻转支轴,23a:螺杆部,J:左右翻转轴线(切割机机身的翻转轴线),26:机身支承臂,27:固定螺母,28:固定操作杆,30:直角定位机构,40:倾斜位置定位机构,41:切换推杆,41a:46°定位面,41b:45°定位面,B1:第1止动螺栓(直角定位用),B2:第2止动螺栓(右倾用),B3:第3止动螺栓(左倾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1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台式切割机1包括:工作台2,其用于在上表面上固定被切材W;基座3,上述工作台2以可沿着水平方向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其上;机身支承部4,其设置在工作台2的后部(图1中的左端部);切割机机身10,其通过上述机身支承部4支承在工作台2的上方。在图1中,使用者H位于上述台式切割机1的右侧。对于下面将要说明的部件或结构中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而言,均以使用者H为基准。各个方向在各图中均有表示。另外,由于图3和图4都是从后侧观察时的立体图,所以其左右方向和附图中的左右方向相反。
在工作台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定位挡板5,其用来沿工作台2的平面方向对被切割材W进行定位。上述定位挡板5以跨搭设置在基座3的左右侧部的2个辅助工作台部之间的方式安装,其与工作台2的上表面之间设有较窄的间隙并容许工作台2水平转动。通过定位挡板5完成定位的被切割材W通过未图示的夹紧装置固定在工作台2的上表面上。
机身支承部4包括:滑动机构6、7,其为上下2层,以可使切割机机身10与工作台2沿前后方向(图1和图2中的左右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切割机机身10;倾斜位置定位机构20,从使用者的位置来看,其可在切割机机身10向左右(图1中的垂直于图纸的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的位置对其进行定位。倾斜位置定位机构20在工作台2的后部以可前后滑动的方式被下层一侧的滑动机构6支承。下层一侧的滑动机构6包括以在水平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并相互平行的方式设置的2根滑动杆6a。
切割机机身10经由上层一侧的滑动机构7支承在倾斜位置定位机构20的机身支承臂26的上部。上层一侧的滑动机构7包括以在上下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并相互平行的方式设置的2根滑动杆7a。2根滑动杆7a的前端与保持件7b相互接合。切割机机身10以可以上下倾斜的方式经由上下翻转支轴9支承在构成上侧滑动机构7的机身支承滑动件8上。切割机机身10经上下2层滑动机构7、6所做的滑动方向即为切割方向。通常情况下,使切割机机身10从近身侧滑向后侧(在图1和图2中从右侧向左侧)而切割被切割材W。
切割机机身10具有机身罩11。机身罩11的后部经上下翻转支轴9支承在上层一侧滑动机构7的机身支承滑动件8上。用机身罩11可覆盖圆形转动刀具12的大致整个上侧半周部分。如机身罩11上的空白箭头所示,转动刀具12沿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转动刀具12安装在主轴13上,主轴13以可以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机身罩11上,通过安装在机身罩11背面一侧(从使用者的位置看是右侧部)的电机18和减速齿轮组来转动。主轴13的转动轴线与转动刀具12的转动轴线重合。
另外,在机身罩11背面一侧设置有供使用者把持的把手部14。当使用者握住把手部14并用手指扳机式开关操作杆15进行拉动操作时,电机18启动而使转动刀具12转动。另外。使用者握住把手部14而使该切割机机身10朝下方下降时,可以使正在转动的转动刀具12切入被切割材W中。
转动刀具12下侧的大致半周范围被可动罩16覆盖。该可动罩16经由与主轴13平行的支轴16a以可沿上下方向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机身罩11上。该可动罩16经由插装在机身支承滑动件8的顶端部之间的连接杆17与切割机机身10的上下转动联动并开合。
在把手部14的侧部安装有照明装置19,有了它便于在光线较暗的地方进行切割作业。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20具有现有技术中不具备的特征,所以对于台式切割机1而言,其他基本结构则无需作任何改变。
图3以及之后的附图详细表示了倾斜位置定位机构20。倾斜位置定位机构20分别包括大致呈圆碗形的倾斜基座部21和倾斜支承部22。倾斜基座部21经下层一侧的滑动机构6以可以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在工作台2的后部。滑动机构6的2个滑动杆6a的后端部固定在倾斜基座部21上。
倾斜支承部22经左右翻转支轴23连接在倾斜基座部21上,两者之间可以相对转动。机身支承臂26以向上方延伸的状态设置在倾斜支承部22上部并与之形成一体。因此,以左右翻转支轴23为中心转动倾斜支承部22时,可使切割机机身10向左右倾斜。在机身支承臂26前表面一侧的倾斜支承部22上部设置有角度刻度板26a,其用来表示切割机机身10的倾角。
在左右翻转支轴23的前部形成有螺杆部23a。该螺杆部23a朝向倾斜基座部21的前表面一侧突出。在该螺杆部23a的前端螺纹紧固有固定螺母27。在左右翻转支轴23的中央位置附近设置有孔部23c,其方向与左右翻转支轴23垂直相交。该孔部23c中插有销24。左右翻转支轴23在倾斜支承部22中的转动受到该销24的限制。在未完全拧紧上述固定螺母27时,可使倾斜支承部22相对于倾斜基座部21转动,并且可使倾斜基座部21和倾斜支承部22以互不分离的方式实现预固定。在左右翻转支轴23的后部形成有螺杆部23b。在该螺杆部23b的后端螺纹紧固有固定螺母25。在该固定螺母25上安装有固定操作杆28。当朝向拧紧方向转动操作该固定操作杆28时,伴随着该转动而拧紧固定螺母25,在倾斜位置对其进行固定。当朝向拧松方向转动操作该固定操作杆28时,由于固定螺母25与螺杆部23a之间的紧固程度变松,所以倾斜支承部22可相对于倾斜基座部21转动,因此,可使切割机机身10向左或向右倾斜。
如图4~图7所示,在倾斜基座部21后表面的最外侧部上形成有外侧凹部平面部21a。还有,在外侧凹部平面部21a的内侧的以左右翻转支轴23为中心的圆环状突出部的侧表面上形成有内侧凸部侧面部21b,而在该部位的后端部形成有内侧凸部平面部21c。另外,在倾斜支承部22前表面最外侧部上形成有外侧凸部平面部22a。还有,在外侧凸部平面部22a内侧的同样以左右翻转支轴23为中心的圆环状下凹部侧表面上形成有内侧凹部侧面部22b,而在该部位的底面形成有内侧凹部平面部22c。当以间隙配合的方式使内侧凸部侧面部21b和内侧凹部侧面部22b嵌合时,可使倾斜支承部22以可转动的方式与倾斜基座部21接合。为了对互相嵌合的两者进行润滑,在内侧凹部侧面部22b圆周方向的6等分的位置上设置有6个润滑脂存储部。
当使倾斜基座部21的内侧凸部侧面部21b嵌入倾斜支承部22的内侧凹部侧面部22b中时,可精确设定倾斜支承部22相对于倾斜基座部21的转动中心,进而可设定切割机机身10的左右翻转轴线J。由于左右翻转支轴23的主要作用是使倾斜支承部22以不能相对于倾斜基座部21转动的方式与之接合,所以更准确地讲,切割机机身10的左右翻转轴线J并不是该左右翻转支轴23的轴线,其由内侧凸部侧面部21b和内侧凹部侧面部22b的中心来确定。该左右翻转轴线J位于工作台2的上表面内,而且在俯视时,其设定在通过工作台2的转动中心的位置。
为进一步提高左右翻转轴线J相对于工作台2的上表面和工作台2的中心的位置精度,我们对倾斜基座部21的内侧凸部侧面部21b和倾斜支承部22的内侧凹部侧面部22b的改进做了很多努力,这一点将在后面提及。
另外,在左右翻转支轴23的外周侧,当内侧凸部侧面部21b在嵌入内侧凹部侧面部22b中的状态下被固定时,不仅可使切割机机身10一侧即使有较大重量作用时也具有足够的支承刚度,还可通过内侧凸部侧面部21b和内侧凹部侧面部22b的滑动面接触而使切割机机身10在不晃动的状态下平稳地产生倾斜。
倾斜支承部22相对于倾斜基座部21的转动位置可在多个倾角处实现定位,进而可以使切割机机身10向左右2侧的倾斜位置在多个倾角处实现定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从使用者的位置来看时的左侧和右侧的情况来讲,可以将其直切加工位置倾斜至45°角倾斜位置和46°角倾斜位置并在该位置对其进行定位。
切割机机身10的直切加工位置即为对被切割材W进行直角切割时的位置,此时,使转动刀具12的转动轴线(主轴13的轴线)位于与工作台2的上表面平行的位置上,并且使该转动刀具12位于工作台的上表面上的位置且与之呈直角相交状态。该直切加工是最具多样性的切割方式。该直切加工位置通过现有技术中公知(例如专利文献2)的直角定位机构30实现定位。
如图5、图6、图8所示,直角定位机构30包括直角定位部件31。直角定位部件31经支轴32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倾斜支承部22的内部。支轴32以平行于左右翻转支轴23的方式设置。在直角定位部件31的转动顶端一侧设置有圆柱体形抵接部31a。其在倾斜基座部21的内部延伸。
直角定位部件31在扭簧37的作用下被施以朝向图8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的扭力。在扭簧37扭力的作用下,直角定位部件31的抵接部31a被推压到设置在倾斜基座部21内壁上的直角定位用定位壁部21b而保持在该定位位置上。
如图8所示,在倾斜基座部21的上部右侧设置有直角定位用第1止动螺栓B1。该第1止动螺栓B1以从倾斜基座部21的外部贯穿到其内部并且顶端部向其内周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另外,由于第1止动螺栓B1是用来使切割机机身10定位在直切加工位置的止动螺栓,所以其以大致平行于工作台2的上表面的方式设置。直角定位部件31被保持在定位位置上,并使其抵接部31a与定位壁部21b和第1止动螺栓B1两者抵接,从而可使切割机机身10定位在直切加工位置。在该定位状态下,将固定操作杆28向固定侧拧紧时,可将倾斜支承部22固定在倾斜基座部21上,从而可使切割机机身10固定在直切加工位置上。
在扭簧37的扭力作用下,直角定位部件31在其抵接部31a抵接倾斜基座部21的定位壁部21b而处在位于定位位置的状态下,可使切割机机身10向左侧倾斜,但是无法使其向右侧倾斜。当使切割机机身10向右侧倾斜时,如图9和图11所示,需要使直角定位部件31克服扭簧37的扭力而朝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使抵接部31a朝向和定位壁部21b分离的方向)转动并使其移至避让位置。
为使直角定位部件31移至避让位置,要对设置在倾斜支承部22侧部的右倾用按钮36进行按压操作。该右倾用按钮36具有工作轴部36a。该工作轴部36a朝向倾斜支承部22的内部突出。该工作轴部36a的顶端部朝向直角定位部件31的侧部。在压缩弹簧38的作用下,该右倾用按钮36保持工作轴部36a的顶端部突出接触直角定位部件31侧部的状态。当克服上述压缩弹簧38的弹力对该右倾用按钮36进行朝向图8中的右侧的按压操作时,通过工作轴部36a的按压作用而可使直角定位部件31克服扭簧37的扭力而使其移至避让位置一侧。当直角定位部件31移至避让位置时,其抵接部31a会移至不会抵接第1止动螺栓B1的位置,从而可使倾斜支承部22相对于倾斜基座部21朝向图8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可使切割机机身10向右侧倾斜。
如图9和图11所示,在使切割机机身10向右侧倾斜的状态下,直角定位部件31的抵接部31a会超过第1止动螺栓B1并保持在抵接退让壁部21c的状态。当按压操作结束时,右倾用按钮36在压缩弹簧38的弹力作用下会返回图8中所示的初始位置。
当使切割机机身10从向右倾斜的状态再次返回左侧,在经过直切加工位置时,在扭簧37的扭力作用下,直角定位部件31会自动从避让位置返回定位位置。因此,在经直切加工位置之后使其再次返回右侧时,可以使直角定位部件31的抵接部31a与定位壁部21b和第1止动螺栓B1两者抵接,从而可使切割机机身10更精确地定位在直切加工位置上。
可从倾斜基座部21的外侧调整第1止动螺栓B1的拧入量。通过调整第1止动螺栓B1的拧入量,可以对直切加工位置进行微调。
倾斜位置定位机构20除具有上述直角定位机构30之外,还具有倾斜位置定位机构40。除上述直切加工位置外,当使切割机机身10分别向左侧和右侧倾斜45°和46°后,还可以通过所述倾斜位置定位机构40在该位置上对切割机机身10进行定位。
上述倾斜位置定位机构40具有第2止动螺栓B2、第3止动螺栓B3和切换推杆41。图8中左侧的第2止动螺栓B2是当使切割机机身10分别向右侧倾斜45°和46°后用来在该位置对切割机机身10进行定位的止动螺栓,图8中右侧的第3止动螺栓B3是当使切割机机身10分别向左侧倾斜45°和46°后用来在该位置对切割机机身10进行定位的止动螺栓,相对于工作台2的上表面而言,它们分别以顶端侧斜向下方的朝向设置。
切换推杆41以可围绕其轴线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支承孔22h中,该支承孔22h设置在倾斜支承部22上。所述切换推杆41以与之隔开一定间隔的方式平行设置在左右翻转支轴23的下侧。因此,该切换推杆41伴随倾斜支承部22相对于倾斜基座部21的转动,进而伴随切割机机身10的倾斜,可在左右翻转支轴23周围的圆弧形移动路径上与倾斜支承部22形成一体而按圆弧轨迹移动。另外,该切换推杆41在切换操作杆42和挡圈44的作用下无法沿其轴线方向移动。
如图6所示,所述切换推杆41的后部一侧从支承孔22h向后方突出出来,在该突出部分上安装有切换操作杆42。在约60°的角度范围内转动操作该切换操作杆42时,可以使切换推杆41围绕其轴线转动大约60°。
另外,切换推杆41的前部一侧从支承孔22h向前方突出出来并进入倾斜基座部21的内部。在该突出部分的前部分别设置有呈平坦平面的2个46°定位面41a。该2个46°定位面41a是通过以点对称且平行的方式加工而成的,它们在圆周方向上相隔180°。位于所述2个46°定位面41a之间的圆周面(圆弧面)分别起到2个45°定位面41b的作用。
以左右翻转支轴23为中心使切割机机身10向左侧或向右侧倾斜,因此可使倾斜支承部22相对于倾斜基座部21转动,此时,切换推杆41会在左右翻转支轴23的周围按圆弧轨迹移动。在该圆弧形移动路径的一端侧设置有第2止动螺栓B2,在另一端侧设置有第3止动螺栓B3。因此,当切换推杆41按圆弧轨迹移动时,其前部就会抵接第2止动螺栓B2或第3止动螺栓B3的顶端,这就会使切割机机身10向左侧或向右侧倾斜45°或46°后在该位置对其进行定位。转动操作切换操作杆42而使切换推杆41围绕轴线转动约60°时,可将其切换为46°定位面抵接第2止动螺栓B2的状态(46°定位位置),或切换为45°定位面抵接第3止动螺栓B3的状态(45°定位位置)。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将切换操作杆42切换到45°定位位置,而使2个45°定位面41b位于切换推杆41的移动路径上的状态下使切割机机身10向右侧倾斜时,图9和图10中的左侧45°定位面41b会抵接左侧第2止动螺栓B2。此时,切割机机身10被定位在向右侧倾斜45°的位置(右倾45°的位置)。反之,如图13所示,在将同一个切换操作杆42切换到45°定位位置的状态下使切割机机身10向左侧倾斜时,图13中的右侧45°定位面41b会抵接右侧第3止动螺栓B3。此时,切割机机身10被定位在向左侧倾斜45°的位置(左倾45°的位置)。
相对于上述情况而言,如图11和图12所示,当在约60°角度范围内对切换操作杆42进行转动操作而使其从上述45°定位位置切换到46°定位位置,使2个46°定位面41a位于切换推杆41的移动路径上的状态下(省略其图示)使切割机机身10向图11所示的右侧倾斜时,图11中的左侧46°定位面41a就会抵接左侧第2止动螺栓B2。此时,切割机机身10被定位在向右侧倾斜46°的位置(右倾46°的位置)。反之,虽然省略了其图示,在将同一个切换操作杆42切换到46°定位位置的状态下使切割机机身10向左侧倾斜时,另一个46°定位面41a抵接右侧第3止动螺栓B3。此时,切割机机身10被定位在向左侧倾斜46°的位置(左倾46°的位置)。
如上所述,当在60°角度范围内对切换操作杆42进行转动操作,而使其从45°定位位置切换到46°定位位置时,可分别将其切换为被定位在倾斜45°的位置的状态,或者切换为被定位在倾斜46°的位置的状态。
由于也可以分别从倾斜基座部21的外侧调整第2止动螺栓B2和第3止动螺栓B3的拧入量,所以可分别对切割机机身10的左右倾斜45°的位置和左右倾斜46°的位置进行微调。
接下来在扭簧43的作用下,可使切换推杆41的周向上的位置(45°定位位置和46°定位位置)即其2个45°定位面自动复位到位于移动路径上的初始位置(45°定位位置)。如图3和图6所示,在倾斜支承部22的后表面下部设置有操作杆限制凹部22e。如图3所示,当从后方观察时,该操作杆限制凹部22e形成倒V字形并且具有相互成60°夹角的右侧侧壁部22f和左侧侧壁部22g。在该操作杆限制凹部22e的上部设置有支承孔22h,切换推杆41的后部一侧从该支承孔22h中突出出来。如图6所示,切换操作杆42以收装在该操作杆限制凹部22e中并且可在大致60°范围内进行转动操作的方式设置在其中。扭簧43的一端43a卡合在切换操作杆42一侧,另一端43b则按压在左侧(图3中的右侧)侧壁部22g上。因此,切换操作杆42被施以朝向抵接右侧(图3中的左侧)侧壁部22f方向的扭力,对切换推杆41在其轴线周围的位置而言,其被施以使2个45°定位面41b位于圆弧移动路径上的45°定位位置(初始位置,图8~图10、图13所示的位置)的扭力。
相对于此,在克服扭簧43的扭力对切换操作杆42进行逆时针方向的转动操作,直至其抵接侧壁部22g时,对切换推杆41在其轴线周围的位置而言,被切换为使2个46°定位面41a位于圆弧移动路径上的46°定位位置(图11和图12所示的位置)。如图3所示,在操作杆限制凹部22e的底面表示有“46°”角度标记和空白箭头,用来表示使切换操作杆42朝向46°定位位置一侧进行转动操作的方向。
保持该切换状态并使切割机机身10向左侧或右侧倾斜时,切换推杆41的46°定位面41a抵接第2止动螺栓B2或第3止动螺栓B3,从而可将切割机机身10定位在向左侧或向右侧倾斜46°的位置上。在完成定位后,通过拧入固定操作杆28可以将切割机机身10固定在向左侧或向右侧倾斜46°的位置上。此时,由于保持着46°定位面41a抵接第2止动螺栓B2或第3止动螺栓B3的状态,所以切换推杆41固定在46°定位位置,因此,切换操作杆42会在抵接操作杆限制凹部22e的左侧侧壁部22g的状态下被锁止。
如上所述,在使切割机机身10定位在向左侧或向右侧倾斜46°的位置上并进行切割加工之后,松开固定操作杆28而使切割机机身10返回直角位置一侧时,切换推杆41会与第2止动螺栓B2或第3止动螺栓B3分离。由于切换推杆41在扭簧43的作用下被施以朝向45°定位位置一侧的扭力。因此,当切换推杆41与第2止动螺栓B2或第3止动螺栓B3分离时,在扭簧43的扭力作用下,切换推杆41会围绕其轴线转动大致60°并且自动返回45°定位位置(即为较小倾角自动复位机构)。另外,切换操作杆42也在扭簧43扭力的作用下自动返回与操作杆限制凹部22e的右侧侧壁部22f抵接的位置。
如上所述,由于在使切割机机身10倾斜较大倾角(46°)的状态下进行切割加工之后,使切割机机身10返回直角位置一侧时,会使切换操作杆42自动返回倾角较小(45°)位置,所以不会出现在其后错误地进行较大倾角的切割加工的情况。因此,当原本需要进行45°角斜切加工时,由于可事先防止错误地在46°角定位状态下进行切割加工的情况出现,所以不会出现将被切割材进行废弃处理的情况。相对于此,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较大倾角的斜切加工之后,为了进行较小倾角的斜切加工,需进行使倾斜位置定位机构切换为较小倾角的操作,此时,使用者H如忘了该切换操作而就进行切割加工就会以较大倾角对被切割材进行切割,此时由于无法再修正切口的倾角,所以会出现被切割材不得不废弃的情况。
另外,当原本需要进行46°角斜切加工时,若在45°角定位状态下进行切割加工,由于可以重新使倾斜位置定位机构40切换到46°角倾斜位置而对不足部分进行补充加工,所以能在不废弃被切割材等的状态下继续使用它。
如上所述,我们在努力提高倾斜位置定位机构20的切割机机身10的左右翻转轴线J的精度。这是因为,除了使左右翻转轴线J要位于工作台2的上表面上之外,当俯视时,左右翻转轴线J还要与工作台2的转动中心轴精确地相交。当其没有与工作台2的转动中心轴精确地相交时,尤其是在进行斜切加工时,由于切割面不仅会向右侧或左侧倾斜,还会在前后方向(切割行进方向)上倾斜,所以难以进行具有精确倾角的斜切加工。
另外,例如在切割机机身10自重(弯曲载荷)的作用下,主要使下层一侧滑动机构6和上层一侧滑动机构7的滑动杆6a、7a产生挠曲或滑动部之间的间隙等,使左右翻转轴线J易于向上翘方向(对着切割机机身10的下降方向)位移,即左右翻转轴线J的后侧向上方位移。此时,会因切割机机身10的滑动量不同而使该切割机机身10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产生偏差。因切割机机身10的滑动量不同而出现该切割机机身10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不稳定的情况时,结果会使切入被切割材W的深度产生偏差,这样一来,例如进行槽加工时,难以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切割加工。
另外,在使切割机机身10向左右倾斜而进行斜切加工时,当在切割机机身弯曲载荷等的作用下而使左右翻转支轴23不在工作台的上表面上而处于倾斜状态时,也会因该切割机机身的滑动量不同而使切割面在前后方向上倾斜。
采用现有技术时,左右翻转轴线J由倾斜基座部21的内侧凸部侧面部21b的中心轴线J21的倾角来确定,或由倾斜支承部22的内侧凹部侧面部22b的中心轴线J22的倾角来确定。此时,由于内侧凸部侧面部21b和外侧凹部平面部21a均为经同时切削加工而制成,所以它们始终处于垂直相交关系。内侧凹部侧面部22b和外侧凸部平面部22a可分别经切削加工而制成,但是为了保证产品精度,通常也将其加工成垂直相交的关系。外侧凹部平面部21a和外侧凸部平面部22a分别为匀整平面。即,将内侧凹部侧面部22b插入内侧凸部侧面部21b并拧紧固定操作杆28时,外侧凹部平面部21a和外侧凸部平面部22a的整个平面就会抵接在一起(凹凸接合)。因此,切割机机身10在上下方向上的倾角由外侧凹部平面部21a在前后方向上的倾角确定,或由外侧凸部平面部22a在前后方向上的倾角来确定(通常情况下,其与工作台2的上表面和锯片侧表面呈垂直相交关系)。此时,位于内侧凹部侧面部22b前端部的内侧凸部平面部21c,和位于内侧凹部侧面部22b根底部的内侧凹部平面部22c之间设置有2~3mm的间隙。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在倾斜基座部21的内侧凸部平面部21c设置用来修正倾角的凸部50的结构。如图4所示,该凸部50位于中心轴线J21周围的位置上,设置在内侧凸部平面部21c的上部。该凸部50以在内侧凸部平面部21c的中心轴线J21周围的一定角度范围内,朝向内侧凹部平面部22c一侧突出出来的方式设置。
倾斜基座部21是采用压铸方法制成的,凸部50以与之形成一体的方式设置在内侧凸部平面部21c上。省略对内侧凸部平面部21c进行切削加工的说明(所谓的铸件表面状态),为使其具有精确的精度,只对凸部50的顶端进行切削加工。另一方面,对内侧凹部平面部22c进行切削加工,作为防磨损措施,在其前表面上设置平垫片形平板29。此时,由于对内侧凹部平面部22c所进行的切削加工与对内侧凹部侧面部22b所进行的切削加工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它们必定会保持垂直相交关系。由于平板29与内侧凹部平面部22c贴合,所以能够保持其位置精度。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在倾斜基座部21的上部,凸部50经平板29与内侧凹部平面部22c抵接,而在倾斜基座部21的下部,采用了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即,外侧凹部平面部21a与外侧凸部平面部22a抵接的结构。
如上所述,当凸部50抵靠平板29时,会以使倾斜支承部22的上部侧向后侧位移的方向倾斜的方式与倾斜基座部21接合,因此,可以吸收切割机机身10的左右翻转轴线J沿着机身下降方向产生的相对于工作台上表面的错位,从而可以进行具有精确切割面的斜切加工,另外还可以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槽加工。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使内侧凹部侧面部22b和内侧凹部平面部22c向后侧倾斜并进行切削加工,从而可使切割机机身10产生倾斜,采用该方法对倾角进行微调时,由于必须一边使加工工夹具转动微小的角度一边进行调整,所以该微调操作相当繁琐。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改变外侧凹部平面部21a的切削量,或改变凸部50顶端的切削量,就能改变外侧凹部平面部21a和凸部50之间的距离L,所以无需使加工工夹具产生倾斜而可以容易地对其进行调整。
当采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20,使切换推杆41切换到倾角为46°的位置并使切割机机身10向左侧或向右侧倾斜时,该46°角定位面41a与第2止动螺栓B2或第3止动螺栓B3抵接,从而可以使切割机机身10向左侧和右侧倾斜46°后在该位置对其进行定位。
当46°角斜切完成之后,松开固定操作杆28而使切割机机身10转向倾角较小的方向时,就会解除切换推杆41与第2止动螺栓B2或第3止动螺检B3的46°定位面41a的抵接状态。
当46°角定位面41a与第2止动螺栓B2或第3止动螺栓B3分离时,切换推杆41在扭簧43扭力的作用下围绕其轴线转动约60°而自动返回45°定位位置(即为较小倾角自动复位机构)。在该45°定位位置上,2个45°定位面41b呈位于该切换推杆41的圆弧移动路径上的状态。因此,其后再使切割机机身10向左侧或向右侧倾斜时,可使该切割机机身10向左侧和右侧倾斜45°并在该位置对其进行定位。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中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20时,完成46°角斜切之后,由于在使切割机机身10倾斜较大倾角(46°)的状态下进行切割加工之后,当使用者H在忘记了切换推杆41的切换操作而进行斜切加工时,由于会进行45°角斜切,因此,当原本需要进行45°角斜切时,就不会出现错误地进行46°角斜切的情况,所以,不会出现因无法修正切割面的倾角而被切割材W需被废弃等的情况。
可对上面说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型。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例举了具有上下2层滑动机构7、6的台式切割机1,但是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只有1层滑动机构的台式切割机,或者不具有该类滑动机构的台式切割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举了作为较大倾角的46°和作为较小倾角的45°,但该倾角可以任意设定。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例举了其适用于45°角和46°角2个倾角的情况,但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可以只向左侧或向右侧的倾斜而处于3个以上位置并可以在这些位置对其进行定位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
还有,本实施方式中例举了切换推杆41围绕其轴线转动约60°,从而在45°定位位置和46°定位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的结构,但本发明也可采用沿着轴线方向滑动切换推杆41,从而可在较小倾角用定位位置和较大倾角用定位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的结构。此时,采用例如用压缩弹簧替代扭簧43而沿着轴线方向对切换推杆41施加弹力的结构即可。

Claims (3)

1.一种台式切割机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所述台式切割机包括:工作台,其用于安放被切材;切割机机身,其支承在所述工作台的上方;当使所述切割机机身向左侧以及/或者向右侧倾斜到多个位置时,所述倾斜位置定位机构在这些位置对其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位置定位机构的结构如下:在所述切割机机身处于所述多个倾角位置中的较大倾角位置的定位状态被解除时,复位到相对较小倾角位置对所述切割机机身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切割机机身一侧的倾斜支承部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一侧的倾斜基座部转动,从而使所述切割机机身产生倾斜,所述倾斜基座部和所述倾斜支承部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止动螺栓,另外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止动螺栓抵接的切换推杆,所述切换推杆具有所述较大倾角用定位面和所述较小倾角用定位面,并受到将其推向初始位置的弹力作用,在初始位置所述较小倾角用定位面与所述止动螺栓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推杆上设置有作为所述较大倾角用定位面的平坦平面,该平坦平面是通过平面加工方式而成。
CN201010230665.3A 2009-08-20 2010-07-15 台式切割机的切割机机身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 Active CN1020597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0732 2009-08-20
JP2009190732A JP5313081B2 (ja) 2009-08-20 2009-08-20 卓上切断機における切断機本体の傾斜位置決め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9723A true CN102059723A (zh) 2011-05-18
CN102059723B CN102059723B (zh) 2015-01-28

Family

ID=43604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0665.3A Active CN102059723B (zh) 2009-08-20 2010-07-15 台式切割机的切割机机身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90528B2 (zh)
JP (1) JP5313081B2 (zh)
CN (1) CN1020597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9149A (zh) * 2018-07-16 2018-12-21 南京搏峰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台锯斜切极限限位角度快速切换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59959B2 (en) * 2008-01-08 2013-01-29 Makita Corporation Cutting devices
JP5989552B2 (ja) 2013-01-21 2016-09-07 株式会社マキタ 卓上切断機
JP2015150633A (ja) 2014-02-13 2015-08-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卓上切断機
TWI617382B (zh) * 2015-11-18 2018-03-11 力山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鋸切機的鋸台定位裝置
US20180133819A1 (en) 2016-11-11 2018-05-17 Makita Corporation Cutting device
JP6768458B2 (ja) 2016-11-11 2020-10-14 株式会社マキタ 卓上切断機
JP7317625B2 (ja) * 2019-08-06 2023-07-31 株式会社マキタ 卓上切断機
CN114523149B (zh) * 2022-03-21 2023-05-12 山东鸿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龙门式数字化智能开槽机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42896A1 (en) * 1993-08-12 1995-03-15 Black & Decker Inc. Pivot bearing for a chop saw
JP2003205501A (ja) * 2002-01-11 2003-07-22 Hitachi Koki Co Ltd 卓上切断機
JP2003245901A (ja) * 2002-02-22 2003-09-02 Makita Corp 切断機
US20040089125A1 (en) * 2002-11-08 2004-05-13 Emerson Electric Co. Compound miter saw
US20050126362A1 (en) * 2002-09-11 2005-06-16 Parks James R. Bevel stop mechanism for a miter saw
CN1714973A (zh) * 2004-06-30 2006-01-04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具有角度调节机构的斜切锯
EP1623803A1 (en) * 2004-08-04 2006-02-08 Makita Corporation Mechanism for determining obliquely inclined posi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JP2006044220A (ja) * 2004-06-30 2006-02-16 Hitachi Koki Co Ltd 卓上切断機
US7127977B2 (en) * 2002-02-11 2006-10-31 Porter-Cable/Delta Remotely actuated beveling systems for a miter saw
CN1960828A (zh) * 2004-04-15 2007-05-09 密尔沃基电动工具公司 锯,例如斜切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12540A (en) * 1963-03-28 1965-10-19 Smith Charles Guide frame for power driven circular saws, and the like
US4152961A (en) * 1978-01-18 1979-05-08 The Singer Company Radial saw
US4277998A (en) * 1980-01-16 1981-07-14 Stoddard H. Pyle Wood member cutting apparatus
JPH0624161Y2 (ja) * 1990-06-29 1994-06-29 リョービ株式会社 卓上スライド丸鋸盤
EP0570904B1 (en) * 1992-05-22 1997-08-13 Makita Corporation Miter saw
US5249496A (en) * 1992-08-13 1993-10-05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Indexing detent override mechanism
TW275049B (zh) * 1994-06-08 1996-05-01 Delta Int Machinery Corp
US5943239A (en) * 1995-03-22 1999-08-24 Alpine Engineered Product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rienting power saws in a sawing system
JP3331105B2 (ja) * 1995-10-05 2002-10-07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マルノコの傾斜ストッパ装置
US5870938A (en) * 1995-12-12 1999-02-16 Black & Decker Inc. Bevel locking system for a sliding compound miter saw
US6032562A (en) * 1995-12-12 2000-03-07 Black & Decker Inc. Bevel locking system for a sliding compound miter saw
US5907987A (en) * 1996-12-05 1999-06-01 Stumpf; William R. Bevel locking system for a sliding compound miter saw
US6513412B2 (en) * 2001-01-09 2003-02-04 Porter Cable Corp. Adjustment mechanism
US7617755B2 (en) * 2001-02-01 2009-11-17 Black & Decker Inc. Miter saw
US20030200852A1 (en) * 2002-04-30 2003-10-30 Ezequiel Romo Miter cut fine adjustment mechanism
JP4743472B2 (ja) * 2004-06-30 2011-08-10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卓上切断機
JP2006198869A (ja) * 2005-01-20 2006-08-03 Hitachi Koki Co Ltd 卓上切断機
JP4849836B2 (ja) * 2005-07-20 2012-01-11 株式会社松阪鉄工所 管の切断・面取機
TWM302455U (en) * 2006-03-23 2006-12-11 Rexon Ind Corp Ltd Baffle of cutting machine
JP2009160904A (ja) * 2008-01-10 2009-07-23 Makita Corp 卓上切断機における切断機本体の傾斜位置決め機構
US8359959B2 (en) * 2008-01-08 2013-01-29 Makita Corporation Cutting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42896A1 (en) * 1993-08-12 1995-03-15 Black & Decker Inc. Pivot bearing for a chop saw
JP2003205501A (ja) * 2002-01-11 2003-07-22 Hitachi Koki Co Ltd 卓上切断機
US7127977B2 (en) * 2002-02-11 2006-10-31 Porter-Cable/Delta Remotely actuated beveling systems for a miter saw
JP2003245901A (ja) * 2002-02-22 2003-09-02 Makita Corp 切断機
US20050126362A1 (en) * 2002-09-11 2005-06-16 Parks James R. Bevel stop mechanism for a miter saw
US20040089125A1 (en) * 2002-11-08 2004-05-13 Emerson Electric Co. Compound miter saw
CN1960828A (zh) * 2004-04-15 2007-05-09 密尔沃基电动工具公司 锯,例如斜切锯
CN1714973A (zh) * 2004-06-30 2006-01-04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具有角度调节机构的斜切锯
JP2006044220A (ja) * 2004-06-30 2006-02-16 Hitachi Koki Co Ltd 卓上切断機
EP1623803A1 (en) * 2004-08-04 2006-02-08 Makita Corporation Mechanism for determining obliquely inclined posi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9149A (zh) * 2018-07-16 2018-12-21 南京搏峰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台锯斜切极限限位角度快速切换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9723B (zh) 2015-01-28
JP2011041999A (ja) 2011-03-03
US20110041666A1 (en) 2011-02-24
US8490528B2 (en) 2013-07-23
JP5313081B2 (ja) 2013-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9723A (zh) 台式切割机的切割机机身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
US7597033B2 (en) Machine for machining optical workpieces, in particular plastic spectacle lenses
CN106687237B (zh) 机床以及该机床的控制装置
DK2694239T3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toothpicks on workpieces
KR101293657B1 (ko) 안경 렌즈를 천공하는 도구의 천공 방향을 조절하는 장치및 방법
US20150111479A1 (en) Device for sharpening tools with cutters, such as for example drills, milling tools or the like
CN101844251A (zh) 滑动圆盘锯
EP1944109A4 (en) PROCESS FOR THE MACHINING OF PARTS USING A KNIFE TOOL
RU2293011C2 (ru) Определение фазы заготовки для станка со шпинделем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JP6835304B2 (ja) 切削加工装置および加工方法
TWI241931B (en) Machine tool
JP6530633B2 (ja) 切削方法
CN101573200A (zh) 车床装置
CN100431784C (zh) 切削装置
JP4685976B1 (ja) スクレイパー式バリ取り装置
KR102004890B1 (ko) 기어 톱니를 절삭 또는 기계가공하는 방법 및 기어 절삭기
CN104379288B (zh) 加工工件的方法和可操作成执行该方法的切齿机
CN101480805B (zh) 切削装置
US8206276B2 (en) Machine tool
JP2002192417A (ja) 溝加工装置およびこの溝加工装置を用いた溝加工方法
JP6604438B2 (ja) 切削工具支持装置及び工作機械
JP5384251B2 (ja) 卓上切断機における切断機本体の傾斜支持機構
JP5433344B2 (ja) 複合工具、工作機械および加工方法
JP4236483B2 (ja) 工具摩耗補正機能を備えた工作機械
CN220515513U (zh) 一种金属零件双头垂直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