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7328B - 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7328B
CN102057328B CN2009801219761A CN200980121976A CN102057328B CN 102057328 B CN102057328 B CN 102057328B CN 2009801219761 A CN2009801219761 A CN 2009801219761A CN 200980121976 A CN200980121976 A CN 200980121976A CN 102057328 B CN102057328 B CN 1020573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isplay
display device
casing
incorporating section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19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7328A (zh
Inventor
木本高幸
北野博史
千羽一也
田中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57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7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7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73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4Coo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备配设有隔热部的箱体(2)、作为图像显示器的投影仪(3)、显示从投影仪输出的图像的屏幕(6)、对箱体的内部进行冷却的冷却部(换热器(22)、压缩器(23)),隔热部具备配设于投影仪的周边部进行隔热的第一隔热部(11a)和配设于屏幕的周边部进行隔热的第二隔热部(12a)。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尤其涉及室外等、有外部光或照明的环境下使用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图像显示装置的大型化、高亮度化、高精细化的进展以及网络环境的普及,代替现有的街头海报等,由影像介质进行的电子广告的发送商务迅速发展。街头海报中每次变更广告内容都需要进行海报的粘贴更换作业等,而电子广告只需变更发送服务器的内容即可瞬间变更广告内容,因而作为有用的广告介质备受瞩目。 
在电子广告中,以不特定的多数收看者作为对象,将大型的图像显示装置设置于室外的公共场所等而使用。与在室内利用影像的情况不同,用于室外广告的情况下,高清晰度且高亮度的显示图像为必不可少的要素等,大型画面的显示品质的确保也成为最重要的课题。进而,在室外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尘埃与风雨的影响。 
当显示大型画面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利用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LED等显示装置直接进行大画面显示的方法、或利用投影仪放大投射图像信息而显示的方法。 
其中,使用了LED的显示装置能够提供高亮度的图像,但由于像素间距大,因此想要实现高精细,则必须增大画面尺寸,从而导致成本提高。另外,消耗功率也伴随画面的大型化而增加。 
利用液晶显示器和等离子显示器的方法能够提供高精细的图像,但通常的屋内用显示器的亮度不充分,从而存在想要得到高亮度就会极其费电的问题。进而,当所述直视型的显示器的面板部分暴露于直射日光时,接近面板内部配置的显示器结构元件的温度上升而导致性能劣化。 
另外,对于利用投影仪的方法而言,可以利用经由反射镜将影像向透 射型屏幕投射的背面投射型(后部方式)投影仪、或将影像直接投射到反射型屏幕的前面投射型(前部方式)投影仪这两种方式,由于投射单元远离屏幕配置,因此与直视型的显示器比较,能够降低直射日光的影响。 
但是,除投影仪的光源为发热体之外,还使用了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液晶表示元件等图像显示元件、偏振滤光器等因温度上升而性能容易劣化的光学器件,因此,对箱体的内部进行有效冷却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室外直接暴晒于阳光下的环境中,存在因日光直射而导致箱体温度上升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考虑使用环境的投影仪的温度管理。 
至今为止,作为室外设置用的显示装置,例如提出过在投影仪的箱体内配设空气调节器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另外,作为对投射型显示装置进行有效冷却的技术,以往公开过使用空气调节器、换热器、隔热性部件、分隔板等提高冷却效果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6)。 
但是,以往公开的提高投影仪的冷却效果的技术中,针对室外设置的对策不是很充分。在专利文献1~3中,没有明确用于适当活用空气调节器性能的具体结构。另外,在专利文献4~6中,公开了图像显示元件及其周边部的冷却结构,但没有示出用于对包含屏幕的箱体整体进行冷却的最佳化的结构。 
尤其是代替街头海报等,在室外用作广告介质的情况下,对包括屏幕的箱体整体的设置环境进行详细讨论是必不可少的,要求与气温、日照的条件等相关的严格的耐气候性。 
在使用了投影仪的投射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提高冷却效果的现有技术止于提高以图像显示元件为主的投射单元的散热效果,留下了综合满足搭载于光源或屏幕等装置的结构要素整体的冷却条件的课题,难以对设于多样的室外环境的图像显示装置充分地冷却。 
另外,在室外环境中,确保投射图像的充分的可视性尤为重要,但直接使用适用于屋内用投影仪的通常的投射形式不能够确保充分的亮度。 
另外,用于室外设置时,就不具备防尘结构的现有结构而言,显示画质的品质劣化而产生故障,因此设置困难。 
另外,在室外温度变化大,因图像显示装置的内外温度差容易产生结露。若在结露状态下接通电源,则会引起故障等情况,因此电源电路等在安全上存在问题。 
另外,在利用了空气调节器等作为冷却机构的情况下,存在投射到屏幕上的显示图像因振动而摆动的问题。 
而且,在室外设置的情况下,有被盗的危险,因此,需要考虑防盗对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115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4181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4973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29831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148624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1-2091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箱体内收纳有:能够在规定的投射距离以规定尺寸及规定亮度向前面投射图像的图像显示器;显示图像显示器所投射的图像的透射型的屏幕,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对配设于图像显示器的投射路径上的屏幕向背面投射图像,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箱体具备隔热部和对箱体的内部进行冷却的冷却部,隔热部具备:配设于图像显示器的周边部而进行隔热的第一隔热部;配设于屏幕的周边部而进行隔热的第二隔热部,通过壁面状部件划分所述第一隔热部及所述第二隔热部的配设场所,所述图像显示器还具备罩,在所述罩的内部配设第一温度传感器,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在规定温度以上时,对所述图像显示器的点亮光源数进行控制。 
根据这种结构,利用配设于图像显示器的周边部进行隔热的第一隔热部和配设于屏幕的周边部进行隔热的第二隔热部对图像显示装置的内部进行划分隔热,从而能够对图像显示器及屏幕进行冷却。因此,在使用了投影仪的投射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能够对关于投影仪和屏幕等搭载设备和部件的各自的冷却条件适当地进行温度控制,能够实现可以设置于多样的室外环境的高清晰度且高亮度的图像显示装置。尤其是,耐气候性优越,即使在严酷的外部气温下也能够动作,因此,能够实现可用于室外广告等信息提供服务的便利性高的图像显示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箱体内收纳有:能够在规定的投射距离以规定尺寸及规定亮度向前面投射图像的图像显示器;显示图像显示器所投射的图像的透射型的屏幕,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对配设于图像显示器的投射路径上的屏幕向背面投射图像,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箱体具备:配设有图像显示器的第一收纳部;配设有屏幕的第二收纳部;配设有对箱体的内部进行冷却的冷却部的第三收纳部,通过壁面状部件划分第一收纳部、第二收纳部及第三收纳部。 
根据这种结构,箱体具备:配设有图像显示器的第一收纳部;配设有屏幕的第二收纳部;配设有对箱体的内部进行冷却的冷却部的第三收纳部,且能够利用壁面状部件划分第一、第二及第三收纳部。因此,通过可靠地分离图像显示器和冷却部的收纳场所而构成有效的冷却路径,从而提高冷却效率,并且,能够抑制伴随振动或防尘等冷却部以外的其他设备或部件等的配设所带来的结构方面的不良影响。由此,关于室外设置用的图像显示装置,尤其能够实现冷却功能的提高、与冷却部相关的负荷的减轻及高效化,且能够实现可设置于多样的室外环境的高清晰度高亮度的、且具备高品质的温度条件功能的图像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基本想法的说明图。 
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基本想法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主要结构的配置图。 
图4A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相关的应用事例的主要配置图。 
图4B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相关的应用事例的主要配置图。 
图5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用途相关的应用 事例的主要配置图。 
图6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屏幕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6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屏幕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屏幕的保护板相关的光学特性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防尘结构的事例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防尘结构的事例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防尘结构的事例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露对策的事例的主要配置图。 
图12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露对策的控制电路相关的事例的块图。 
图13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振动对策的事例的主要配置图。 
图13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振动对策的事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振动对策的事例的立体图。 
图15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箱体的内部温度与冷却顺序的关系的事例的图。 
图15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箱体的内部温度与加热顺序的关系的事例的图。 
图16A是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光源的点亮数进行控制的情况下与箱体内温度的关系的事例的图。 
图16B是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光源的灯功率 进行控制的情况下与箱体内温度的关系的事例的图。 
图17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热流的循环路径的事例的主要配置图。 
图17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热流的循环路径的事例的主要配置图。 
图18A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安全对策相关的事例的主要配置图。 
图18B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安全对策相关的事例的主要配置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主要结构的配置图。 
图20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相关的应用事例的主要配置图。 
图21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具体结构的事例的主要配置的主视图。 
图21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具体结构的事例的主要配置的侧视图。 
图22A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空气调节器为OFF模式时的内部的温度控制相关的控制模式的设定事例的图。 
图22B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空气调节器为ON模式时的内部的温度控制相关的控制模式的设定事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至图2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接通电源用“接通”或“ON”表示,断开电源用“断开”或“OFF”表示。 
(实施方式1) 
首先,利用图1A、1B对导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基本想法进行说明。本发明是将前面投射型的图像显示器作为背面投射型使用的图像显示装置,作为图像显示器使用通常用作屋内用的放大显示装置的 前面投射型的投影仪。如图1A所示,前面投射型的投影仪P能够按设备的规格在规定的投射距离(标准的投射距离)D1以规定的亮度(标准的亮度:例如K1)在规定尺寸(标准的尺寸)的屏幕S1上投射图像。 
该情况下,若相对于投影仪P将投射距离D1变小为D2,则投射到投射距离D2处的屏幕S2上的图像尺寸与投射距离成比例而变小,图像的显示面积相对于屏幕S1与投射距离的平方成比例而缩小。 
另外,屏幕S2上的显示图像的亮度相对于投射于屏幕S1的情况下的标准的亮度K1,与投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而增加。从而,通过在箱体内收纳适合用于屋内用的前面投射型投影仪P的尺寸的屏幕S2,且以投影仪P相对于屏幕S2的投射距离为D2的方式配置投影仪P及屏幕S2而构成箱体,由此实现与屋内用的前面投射型投影仪和背面投射型投影仪相比高亮度且小型的图像显示装置。 
图1B示出了利用上述方法构成小型且高亮度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事例。在该事例中,在纵型的箱体C的前面上部配设屏幕S2,且将前面投射型的投影仪P朝上配置在箱体C下部,通过配设反射镜M将投影仪P的投射路径从装置的上下方向变更为前后方向。由此,能够减小图像显示装置的进深,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投影仪P,可以使用例如能够将200英寸的投射图像以亮度500堪毎平方米投射显示的标准的屋内用的投影仪。该情况下,在搭载有50英寸的屏幕S2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投射距离为50/200=1/4,如前所述,亮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而增加,因此,亮度为16倍即8000堪毎平方米,从而能够提供可在室外使用的高亮度的图像显示装置。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以下简称为“本装置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装置1的主要结构的配置图。 
如图2所示,本装置1具备箱体2,作为外观上的特征,在箱体2的前面部具备门部2a,在门部2a的上部配设有用于使屏幕6可视的窗部,在门部2a的下部配设有通气口2b。 
本装置1在箱体2的内部具备作为图像显示器的投射型的投影仪单元3(以下简称为投影仪3)、窗4、反射镜5及透射型的屏幕6,从投影仪3 输出的图像信息经由窗4及反射镜5投射到屏幕6,从而能够发挥以大画面显示图像的功能。在投影仪3连接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装置(未图示),从而能够储存信息提供服务所需的信息,或者经由通信线路从外部获取信息。 
作为本装置的结构上的特征,具备配设有隔热部的箱体、图像显示器、显示从图像显示器输出的图像的屏幕、对箱体的内部进行冷却的冷却部,隔热部具备:配设于图像显示器的周边部进行隔热的第一隔热部;配设于屏幕的周边部进行隔热的第二隔热部。 
以下,对构成本装置1的主要要素及功能进行说明。 
箱体2被划分为内部成为密闭结构的收纳部7和驱动部8。在收纳部7配设有第一隔热部11、第二隔热部12。第一隔热部11形成为在第一隔热部件11a上装入有窗4的箱状,且在内部具备利用作为外装箱体的罩3a覆盖周围的投影仪3及加热器21。 
另外,第二隔热部12如下形成:在为了将从投影仪3输出的图像信息放大投射而配置的反射镜5及屏幕6的周边部,在箱体2的内侧的两侧面及背面的内侧配置第二隔热部件12a。进而,在收纳部7以与覆盖投影仪3而配设的第一隔热部件11a和箱体2密闭的状态配置有换热器22。 
第一隔热部11为了对作为热源的投影仪3进行冷却而配设,具备能够防止从蒸发器25供给的冷气向周围扩散的功能,能够发挥提高投影仪3的冷却效率的效果。第一隔热部11的第一隔热部件11a的外周部被薄板状的部件11b覆盖,并利用壁面划分第一隔热部11及第二隔热部12。此外,作为第一隔热部件11a的材料可以使用发泡聚氨酯等,窗4可以使用多层玻璃材料。 
第二隔热部12为了防止箱体2被太阳热等照射时反射镜5或屏幕6等被加热而配设,具备阻隔向箱体2内部的热传递的功能,能够发挥抑制与从投影仪3输出的图像信息的放大投射相关的部件的温度上升的效果。第二隔热部12的第二隔热部件12a使用发泡聚氨酯等,在内侧表面使用黑色的放射率高的部件以吸收可见光。由此,使第二隔热部12有效地散热,并且提高显示图像的对比度进而提高图像品质。 
配设加热器21的目的在于,当本装置1的规定部位的温度低于动作 温度时,使加热器21动作,从而使温度上升至动作温度,进行本装置1的温度控制。根据该结构,可以将本装置1在低温环境下使用。从而,能够扩大本装置1的使用温度范围。温度的检测利用设置于第一隔热部11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未图示)进行。 
另外,在本装置1的箱体下部的驱动部8配设有空气调节器及电源单元(未图示),空气调节器具备压缩器23、冷凝器24及蒸发器25,蒸发器25密闭配置于第一隔热部11,能够对第一隔热部11内部的空气进行冷却。 
作为空气调节器的循环周期,首先,将制冷剂气体利用压缩器23压缩而以高温状态输送到冷凝器(铝结构的冷却片(fin))24。在冷凝器24中,制冷剂气体被风扇冷却而液化并被输送到蒸发器25,在蒸发器25的内部,液化气体从周围获取汽化热的同时蒸发,从而对铝结构的冷却片进行冷却。 
如上所述,本装置1包括具备压缩器23、冷凝器24、蒸发器25的第一冷却部即空气调节器、以及具备由热传导进行换热的换热功能的第二冷却部即换热器22作为对第一隔热部11的内部进行冷却的机构。换热器22可以使用散热件(heat sink)、热管(heat pipe)、空气式换热器等。 
另外,作为与冷却步骤相关的特征,为了冷却投影仪3,利用分隔板形成有空气的冷却路径31、32,从而在将在投影仪3内部被加热后的空气向罩3a的外部导出、并且将导出的排气热利用换热器22向箱体2的外部散出后,通过空气调节器经由空气调节器进行冷却的冷却区域对空气进行二次冷却。在图3中,利用箭头表示从投影仪3导出的空气的冷却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装置1的箱体2中,在底部设有移动用的车轮2c,本装置具备可移动性。由此,改变本装置1的方向或移动本装置1变得容易,提高本装置1的设置及维护等方面的便利性。 
其次,利用图4A、4B说明与本装置的结构相关的应用事例。 
图4A、4B是表示与投影仪3的结构相关的应用事例的基本结构的主要配置图。第一及第二隔热部的结构与图3所示的事例相同,局部省略说明用的符号。 
本装置100的箱体102不是密闭结构,在箱体102具备吸气口151及 排气口152,经由设于门部102a下部的通气口(图2的通气口2b)从吸气口151吸气,并利用由压缩器123、冷凝器124、蒸发器125构成的空气调节器对第一隔热部111内进行冷却,从而能够使在投影仪103内被加热的空气从设于投影仪103的罩103a上的排气口(未图示)经由设于本装置100的箱体102上的排气口152向外部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箱体102不是密闭结构,但在吸气口151设有过滤器,能够防止尘埃等侵入。对于过滤器在后叙述。 
图4A表示将吸气口151设于本装置100的前面部,将排气口152设于背面部的事例,图4B表示将吸气口151设于本装置100的背面部,将来自投影仪103的加热空气从设于本装置100的侧面的排气口152排出的事例。此外,在图4A所示的事例中,在箱体下部的驱动部108配设有蒸发皿153,因蒸发器125进行的冷却所产生的水滴向蒸发皿153排出。并且,能够利用从投影仪103排出的排气热,使积存在蒸发皿153的水滴蒸发。 
该结构与将箱体制成密闭结构的情况比较,不需要配设用于向外部排热的换热器,从而能够简化结构,发挥降低成本的效果。 
此外,作为与本装置1的用途相关的应用事例,将图3的第一隔热部11与第二隔热部12分离,如图5所示,第一隔热部11与驱动部8一起收纳于设有窗202的箱体201,由此,能够实现以前面方式投射的图像显示装置200。 
其次,利用图6~图16对与设有本装置1的情况下的周围环境相关的诸对策以及本装置1所具备的结构及功能进行说明。 
首先,利用图6A、6B说明图3所示的屏幕6的详细结构。图6A、6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屏幕6的详细结构的剖面图及立体图。在图6A、6B中,屏幕6具备菲涅耳透镜61、扩散板62及前面保护面板63。另外,如图6A所示,在与投影仪3对置的一侧,以菲涅耳透镜61、扩散板62、前面保护面板63的顺序进行配置。 
菲涅耳透镜61通过以成为锯齿状截面的方式同心地形成透镜而构成,具有使发散的透射光聚光到观察者侧的作用。扩散板62是在丙烯酸树脂、或其他透明基材中混入一种或多种折射率与基材的折射率不同的微粒子 作为散射粒子,而使投射光扩散的板状部件。或者,为片状的部件。 
前面保护面板63为由透明基材形成的板状部件。作为透明基材的材料,适用玻璃、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不仅具有透明性、物理强度高且容易加工成板状的材料。另外,在前面保护面板63通过含有着色材料而进行着色,从而局部地吸收可见光。特别是,考虑针对紫外光、红外光的特性,采用吸收或反射各个波长的成分的结构及材料成分。图7表示与前面保护面板63的透射率相关的光学特性的事例。如图7所示,在可见光区域,透射率大致为100%,但在比其波长短的紫外光区域及波长长的红外光区域中,透射率极低。利用该特性使前面保护面板63具备仅透射可见光、且在紫外光区域及红外光区域反射或吸收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在前面保护面板63的向箱体2外部露出的表面涂敷具备防带电功能的涂料。作为涂敷的方法可以使用喷涂或离子浴等。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前面保护面板63带电,屏幕6的向箱体2外部露出侧的表面不会带电。从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不会在屏幕6的表面附着带电的异物,将屏幕6的表面维持为没有污渍等的洁净状态,从而能够提供高品质的显示画面。 
扩散板62和前面保护面板63以保持规定距离的方式被保持,该空间形成能够流通空气的空间(空气流通层64)。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规定的距离,只要为在不进行前后部件的粘接等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空气的自然对流或强制冷却的尺寸即可。如上所述,由于配设于本装置1的屏幕6具备物理强度高的板状的前面保护面板63,因此即使将本装置1设于室外,也能够保护屏幕6不受物理性损伤。 
其次,利用图8~10对本装置100具备的防尘对策涉及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8示出了在图4所示的本装置100的箱体102的前面部具备的吸气口151的详细结构。如图8所示,在配设于内侧具备隔热件811a的箱体102的前面部的吸气口151的外侧,网眼大小各不相同的防尘用的过滤器881、882、883配设为能够通过把手884统一拆下。因此,过滤器881、882、883能够适时拆下而除去尘埃。配设于图4所示的箱体102背面部的排气口152也可以为同样的结构。 
图9表示追加了自动地除去附着在配设于吸气口951的过滤器981上的尘埃的功能的事例。在吸气口951配设有旋转式的净化器982。净化器982在旋转面形成有刷帚状的滑动部,能够每隔一定时间沿A方向旋转并同时以一定速度沿上下方向(Y方向)移动而接近过滤器981的表面。由此,能够适当除去过滤器的尘埃。 
图10表示图9所示的结构的应用事例,设于内侧具备隔热件1011a的箱体1002的前面部的吸气口1051能够利用净化器1082进行过滤器1081的尘埃的除去,除此之外,具备遮挡件1083、1084。遮挡件1083及遮挡件1084能够分别沿左右方向(X方向)移动。由此,在本装置100中,通过与关闭电源连动而驱动遮挡件1083及遮挡件1084,从而能够关闭吸气口1051。 
此外,图4所示的排气口152也能够适用图9及图10所示的结构。另外,在图2所示的箱体2的门部2a的窗部配设屏幕遮挡件也能够发挥同样的效果。 
另外,通过在图2所示的箱体2或屏幕6具备防带电机构,能够抑制尘埃等的附着,因此,通过与图8~图10所示的对策并用,能够进一步提高防尘效果。 
利用这种结构,能够利用在本装置100的吸气口具备的防尘过滤器抑制尘埃的侵入。另外,能够防止箱体的带电,也不会在箱体上附着尘埃等带电物。从而,在本装置100中,能够防止尘埃或带电物的附着、或者尘埃等异物侵入箱体的内部的情况,能够实现可设置于尘埃多的室外环境的耐气候性及耐久性优越的图像显示装置。 
接着,利用图11及图12说明本装置1具备的结露对策涉及的结构。图11表示在图3所示的本装置1中还具备与结露对策相关的结构的事例。本装置1的基本结构与图3同样,因此省略驱动部、加热部、冷却部等的图示。图11中,本装置1在设于箱体2的内部的第一隔热部11具备结露传感器13。结露传感器13被粘贴于例如作为图像显示器的投影仪3的罩3a,但并不限于该场所。结露传感器13的配设场所作为设计事项而被确定。例如,除第一隔热部以外,也可以在屏幕6的外侧配设结露传感器14,通过配设多个结露传感器,能够提高结露的检测功能。 
图12是表示使用结露传感器13及结露传感器14的情况下的本装置1的结露对策涉及的控制电路的事例的块图。在本装置1中,在AC电源和投影仪驱动电路1202之间串联连接有继电器开关1201及继电器开关1204。结露传感器13与继电器开关1201和加热器驱动电路部(包括电源电路)1203连接。同样地,结露传感器14与继电器开关1201和压缩器驱动电路部(包括电源电路)1205连接。 
根据该结构,继电器开关1201从结露传感器13接收结露信息时,将投影仪驱动电路部1202的电源置为OFF的基础上,将加热器驱动电路部1203的电源电路置为ON而使加热器21(未图示)动作,从而能够对检测到结露的第一隔热部11进行加热,而解除结露。另外,由于与屏幕6的外侧接触的外部气体的温度低,因此,结露传感器14检测出屏幕6的外侧结露时,将投影仪驱动电路部1202的电源置为OFF的基础上,代替加热器使压缩器驱动电路部1205动作,开始第二隔热部12的冷却,从而能够通过对屏幕6的内侧进行冷却而解除结露。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与本装置1的电源OFF连动而关闭箱体2的吸气口与排气口(未图示),能够抑制水分或湿气进入箱体2内部。由此能够提高结露对策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装置1具有根据与箱体2的内部及外部的湿度变化相关的信息进行本装置1的驱动控制的特征。作为具体的动作,当结露传感器检测到结露时,将作为图像显示器的投影仪的电源置为OFF,并且,在结露传感器检测结露期间,使加热部或冷却部动作,将成为非结露时的投影仪的电源置为ON。从而,在箱体2的内部及外部的湿度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进行本装置1的驱动控制,从而使本装置1在结露时不进行动作,由此可靠地执行结露对策。由此,能够防止结露所引起的本装置1的误动作,进而实现能够设置于多样的室外环境的高品质的图像显示装置。 
其中,利用图13A、B及图14说明本装置1具备的振动对策涉及的结构。图13A、B及图14是表示本装置1具备的振动对策涉及的结构的主要配置图及局部放大图及立体图。 
如图13A、B及图14所示,本装置1中,利用防振橡胶等将压缩器的保持部固定于箱体2,除了对振动产生源实施振动对策(没有特别图示)之外,还具备用于防止投射到屏幕6上的显示图像摆动的防振结构。特别 是,如图13A所示,通过悬吊结构保持包括光学发动机的投影仪3及反射镜5。利用L型部件等将投影仪3及反射镜5固定保持于组装成中空箱型的悬吊式结构体1301。另外,悬吊式结构体1301在上部的4个部位B1~B4分别经由吸振部件1302a悬吊于箱体2的顶面。 
图13B是表示图13A的B部的详细结构的局部剖面图,示出了构成悬吊式结构体1301的四个吊角1301a~1301d中的一个吊角1301a经由以防振橡胶等作为材料的吸振部件(缓冲部件)1302a悬吊于箱体2的顶面的状况。其他的吊角1301b~1301d也具备同样的结构。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在图像显示器或压缩器的保持部配设防振结构。由此,能够防止图像显示装置具备的投影仪3或压缩器23(图3)等产生的振动所引起的屏幕6中的显示画面的摆动。由此,能够实现可设置于室外且显示画面不会摆动的高品质的图像显示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对从投影仪3至屏幕6的光学系统进行防振对策,能够进一步发挥防止屏幕6中的显示图像的摆动的效果。 
其次,利用图13A、B、图15A、B及图16A、B说明本装置1的驱动控制涉及的结构。 
首先,本装置1能够根据与箱体2内部的温度变化相关的信息进行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控制。在本装置1的箱体2内部具备第一温度传感器1303,在投影仪3的罩3a内侧具备第二温度传感器1304,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303检测出的温度在规定温度以上时,作为冷却部的压缩器23(图3)动作,当成为规定温度以下时,能够接通投影仪3的电源。另外,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303检测出的温度在规定温度以下时,作为加热部的加热器21(图3)动作,当成为规定温度以上时,能够接通投影仪3的电源。 
进而,当第二温度传感器1304检测出的温度在规定温度以上时,通过例如将投影仪3的光源的点亮数从两个控制为一个,能够抑制投影仪3的发热。或者,可以在不改变投影仪3的点亮光源数的情况下,通过控制供给于光源的电力(灯功率)来抑制投影仪3的发热。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其他方法,也可以具备检测压缩器的运转率的机构,利用箱体2的内部温度高时压缩器的运转率高这一情况,根据压缩器的运转率控制点亮光源数或向光源供给的电力等,从而能够控制投影仪3的发热。 
图15A、B表示本装置1的箱体2的内部温度(图15A、B、图16A、B中简称为“箱体内的温度”)与冷却及加热顺序的关系的事例,图16A、B表示对投影仪3的光源的点亮数及灯功率进行控制时与箱体内的温度的关系的事例。 
对图15A的冷却顺序的控制进行说明。将本装置1的电源置为ON时,箱体2内的温度上升,温度传感器1303的检测温度达到例如30℃时,压缩器动作而开始箱体内的冷却。另一方面,在夜间等,周围温度降低而温度传感器1303的检测温度成为例如15℃以下时,停止压缩器的动作而结束冷却。这样,压缩器的动作开始和结束的温度阈值优选具有规定幅度(例如15℃)的滞后。其原因在于,以特定的温度控制压缩器的动作和结束(压缩器的电源的ON和OFF)时,动作和结束的切换频繁发生而使箱体2内的温度控制不稳定。以同样的理由,对其他控制对象(加热顺序、灯光源、灯功率)也实施该滞后控制,但为了避免重复而省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1中,根据箱体2的外部的照度变化涉及的信息进行投影仪3的驱动控制。作为一例,通过在箱体2配设照度传感器(未图示),能够根据屏幕6的照度控制屏幕6中的显示画面的亮度。另外,通过在本装置1配设定时器,能够在夜间自动地降低屏幕6中的显示画面的亮度。 
因此,即使在因本装置1的设置环境或动作状态而使箱体2内部的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进行本装置1的驱动控制,从而将箱体2的内部保持在规定温度范围内。由此,能够使本装置1的动作稳定,实现可设置于多样的室外环境的高品质的图像显示装置。 
同样地,即使在湿度变化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地进行本装置1的驱动控制,从而能够在结露时不进行动作的情况下,可靠地进行结露对策。由此,能够防止结露所引起的本装置1的误动作,并且确保本装置1的安全性。 
同样地,即使在照度变化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地进行本装置1的亮度控制而将显示图像的可视性维持在规定范围内。由此,能够与天气、时刻或设置场所的照明条件等无关地维持适当的亮度的显示图像,从而能够实现可设置于多样的室外环境的高品质的图像显示装置。 
针对与本装置1的驱动控制相关的结构,除以上叙述的结构及功能以外,作为与多样的设置环境迅速且有效地对应的措施,可以具备以下的结构及功能而发挥效果。 
首先,如图17A、17B所示,第一隔热部311具备进行排热的可循环利用的结构及功能作为低温时的对策。图17A、17B是表示图像显示装置300具备的热流的循环路径的主要配置图。 
图17A与图3所示的本装置1的结构相同,第一隔热部311形成密闭型的循环路径171、172。通过该结构进行低温时的对策时,停止冷却部(换热器22、压缩器23、冷凝器24、蒸发器25)的动作,使由投影仪3的光源产生的热经由循环路径171、172在第一隔热部311中作为热流进行循环。该情况下,通过使加热器21及风扇一起动作,能够加速热流的循环。 
图17B为与图17A不同的结构的事例,具备吸气口173及排气口174。在将从投影仪3的光源(未图示)产生的热向本装置300外部导出的排气路径175的中途,配设有具备开闭阀的通气口176。因此,通过关闭配设于箱体301的吸气口173及排气口174,打开通气口176的开闭阀,能够在第一隔热部311构成与投影仪3的排气热相关的循环路径(用箭头表示)。 
使用通过配设具备开闭阀的通气口176而形成的循环路径,能够将从投影仪3排出的热流在排气路径的中途向第一隔热部311的密闭的空间放出。由此,在第一隔热部311,通过光源的点亮而从投影仪3内部产生的热流循环,从而高速且有效地对第一隔热部311及投影仪3的内部进行加热,使图像显示装置300的规定部位在短时间内上升到规定温度。需要说明的是,防止图像显示装置300结露的最重点部位为投影仪3。通过从内部加热投影仪3,发挥使投影仪3内部处于不易结露的状态的效果。 
其次,对与如上所述的低温时的对策相关的控制方法进行叙述。在本装置1中,对需要低温时的驱动对策的情况,构成能够实施以下措施的结构。 
第一事例中,当将电源置为ON时,进行装置内部温度的恒定控制(预热等),使图像显示装置的规定部位成为规定温度范围,当成为规定温度范围时,按照规定程序开始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在将图像显示装置设置 于标准的设置场所等情况下,该方法能够发挥效果。 
第二事例中,与将电源置为ON同时,按照规定程序开始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在设置场所的温度不处于额定温度范围之外的情况下,该方法能够发挥效果。 
第三事例中,当将电源置为ON时,在仅规定部分停止动作的状态下,迅速控制(高速加热等)装置内部的温度直至图像显示装置的规定部位成为规定温度范围,当成为规定温度范围时,按照规定程序开始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作为该情况的具体方法,与将图像显示装置的电源置为ON同时,使光学元件(DMD)以外的部分、特别是光源动作。在设置场所的温度成为图像显示装置的额定温度范围外(例如5℃以下等)的情况(设于寒冷地区的情况等)下,该方法能够发挥效果。 
在本装置1中,能够对上述三个控制方法进行切换。 
其次,利用图18A、18B对与本装置1具备的安全对策相关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8A、18B中的本装置1的基本结构与图3相同,箱体2的内部被划分为第一隔热部11、第二隔热部12及驱动部8。对各部的结构省略图示。 
如图18A、18B所示,在本装置1的箱体2的外面部、例如顶面及前面面板(门部)配设有作为自发电部的太阳能电池板161、162、蓄电池163、及位置信息发射部(GPS发射部)164。另外,在第二隔热部12具备作为冷却部的横向风扇66。 
太阳能电池板161、162具备进行太阳光发电的功能,能够将自发出的电力供给于横向风扇66及其他驱动部件而进行驱动。由此,即使在因停电、自然灾害、不小心或故意的事故等使本装置1的电力供给停止的情况下,也能够对特别是屏幕或DMD(光学元件)等易热的部件进行冷却,能够抑制这些部件的温度上升而进行保护。蓄电池163与太阳能电池板组合使用,能够蓄积从太阳能电池板161、162供给的电力。从而,在如下等情况下发挥电力供给的效果,所述情况是指:向本装置1的电力供给因某些理由而停止的情况;在夜间来自太阳能电池板161、162的电力供给功能降低的情况;或暂时需要大功率的情况。 
位置信息发射部164利用蓄电池163驱动,以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位置信息的发射。另外,位置信息发射部164具备角速度传感器(未图示),当角速度传感器检测出规定水平以上的角速度变化时,能够发出异常音。从而,即使在电力供给停止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出本装置1的移动而向周围发出警报。由此,能够实现对事故或灾害的抵抗力强、紧急时的功能优越的高品质的图像显示装置。 
另外,如图18A所示,横向风扇66配设于屏幕6内侧(与反射镜5对置的一侧)的上部,在屏幕6因外部气体或直射光等温度上升为一定温度以上时动作,进行屏幕6的冷却。横向风扇66除接受通常的电力供给而被驱动之外,还可以与太阳能电池板161连接,通过太阳光发电而动作。另外,如图18B所示,可以使冷却风A通过屏幕6的空气流通层64(图6)而向横向风扇66的轴向排出,进行屏幕6的冷却。 
利用这种结构,能够实现可设置于多样的室外环境的对事故或灾害的抵抗力强、稳定性优越的高品质的图像显示装置。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在使用了投影仪的投射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能够应对与投影仪或屏幕等搭载设备或部件相关的各种冷却条件而适当地进行温度控制,实现可设置于多样的室外环境的高清晰度且高亮度的图像显示装置。特别是,由于耐气候性优越,即使在严峻的外部气温下也能够动作,因此,能够实现可用于室外广告等信息提供服务的便利性高的图像显示装置。 
(实施方式2) 
其次,使用图19至图2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像显示装置400(以下简称为本装置400)的主要结构的配置图。另外,图20是表示与本装置400的基本结构相关的应用事例的主要配置图,图21A、B是表示本装置400的具体结构的事例的主要配置的主视图及侧视图,图22A、B是表示与本装置400的空气调节器为OFF模式及ON模式时的内部的温度控制相关的控制模式的设定事例的动作说明图。图22A、B中的“LOW”表示风扇的转速低的状态,“HIGH”表示风扇的转速高的状态。 
本装置400在箱体402内部具备作为图像显示器的投射型的投影仪单 元403(以下简称为投影仪403)、窗404、反射镜405及透射型的屏幕406,从投影仪403输出的图像信息经由窗404及反射镜405投射到屏幕406,由此能够发挥以大画面显示图像的功能。在投影仪403连接有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装置(未图示),从而能够储存信息提供服务所需的信息,或者经由通信线路从外部获取信息。 
以下,说明构成本装置400的主要要素及功能。 
本装置400的箱体402具备外装壳体402a及收纳箱体402b,收纳箱体402b的内部被壁面状部件407、408划分为三个收纳部411、412、413。 
第一收纳部411(以下简称为收纳部411)形成为在内侧作为隔热部而配设的第一隔热部件414(以下简称为隔热部件414)上装入有窗404的箱状,且在内部具备利用作为外装箱体的罩403a覆盖周围的投影仪403及加热器421。收纳部411为了对作为热源的投影仪403进行冷却而配设,具备防止从冷却部(后述)供给的冷气向周围扩散的功能,能够发挥提高投影仪403的冷却效率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隔热部件414的材料使用发泡聚氨酯等,窗404可以使用多层玻璃材料。另外,加热器421的配设目的在于进行本装置400的温度控制,即,在本装置400的规定部位(后述)的温度低于动作温度的情况下,使加热器421动作,由此使温度上升至动作温度。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本装置400。从而,能够扩大本装置400的使用温度范围。温度的检测利用设于收纳部411内部的温度传感器432进行。 
第二收纳部412(以下简称为收纳部412)中,在内侧的两侧面及背面粘贴有第二隔热部件415(以下简称为隔热部件415)作为隔热部,并配置有用于将从投影仪403输出的图像信息放大投射的反射镜405及屏幕406。收纳部412为了防止外装壳体402a被太阳热等照射时反射镜405或屏幕406等被加热而配设,具备阻隔向内部的热传递的功能,能够发挥抑制与从投影仪403输出的图像信息的放大投射相关的部件的温度上升的效果。隔热部件415使用发泡聚氨酯等,在内侧表面使用黑色的放射率高的部件以吸收可见光。由此,在收纳部412有效地散热,并且提高显示图像的对比度进而提高图像品质。 
第三收纳部413(以下简称为收纳部413)比收纳部411、412靠下侧 而配设在收纳箱体402b的最下部,具备作为本装置400的驱动部的功能。在收纳部413配设有作为第一冷却装置的空气调节器422、作为第二冷却装置的换热器423、其他电源单元及控制装置(均未图示),其中,空气调节器422包括压缩器、冷凝器及蒸发器,换热器423具备由热传导进行换热的换热功能。作为换热器423可以使用散热片(plate fin)、热管、散热器(radiator)等。由此,能够并用空气调节器422和换热器423而有效地冷却投影仪403,从而能够有效进行稳定的高品质的热交换。 
其次,利用图19对本装置400的特征即作为图像显示器的投影仪403的冷却涉及的结构及功能进行说明。 
如上述所示,本装置400的箱体2内收纳有能够在规定的投射距离以规定尺寸及规定的亮度向前面投射图像的作为图像显示器的投影仪403、及显示投影仪403所投射的图像的透射型的屏幕406,本装置400对配设在投影仪403的投射路径上的屏幕406向背面投射图像。箱体402具备外装壳体402a及收纳箱体402b,且具备配设有投影仪403的收纳部411、配设有屏幕406的收纳部412、配设有对箱体402内部进行冷却的冷却部的收纳部413,利用壁面状部件407、408划分开收纳部411、412、413。 
通过可靠地分离投影仪403与冷却部的收纳场所,能够构成有效的冷却路径,提高冷却效率,并且抑制伴随振动或防尘等冷却部以外的设备或部件等的配设引起的不良影响。由此,关于室外设置用的图像显示装置,能够实现特别是冷却功能的提高和与冷却部相关的负荷的减轻及有效化,从而能够实现可设置于多样的室外环境的高清晰度且高亮度、并且具备高品质的温度调节功能的图像显示装置。 
另外,在本装置400中,至少在收纳部411、412配设隔热部件。由此,能够对本装置400的内部进行划分隔热,从而能够分别冷却投影仪403及屏幕406。由此,能够应对与投影仪403或屏幕406等搭载设备或部件相关的各种冷却条件而适当地进行温度控制。 
其次,说明本装置400的冷却部涉及的结构上的特征。 
如图19所示,具备对投影仪403进行冷却的空气的循环流路A。在图19中用箭头示出了从投影仪403排出的空气的冷却路径。 
循环流路A由将收纳部411、空气调节器422及换热器423利用管状 部件或通风管道(图19所述的“闭合流路”)等连接而成的流路a1~a13这些封闭环状的流路构成。作为空气循环的顺序,由鼓风机(风扇)403d从投影仪403的排气口403c排出的空气被从收纳部411向外部导出,在换热器423的作用下冷却后,由空气调节器422进一步冷却,然后到达收纳部411,这些被冷却的空气被从投影仪403的吸气口403b向投影仪403供给。 
对于循环流路A涉及的收纳部411的结构,收纳部411具备作为空气流路的吸气口411a及排气口411b,吸气口411a及排气口411b与配设于收纳部411外部的流路(流路a3~a9)分别无间隙地连接而构成循环流路A。进而,也可以在来自换热器423的流路(管状部件)a5及来自空气调节器22的流路(管状部件)a8中配设鼓风机423d、422d。通过配设鼓风机423d、422d,能够抑制内部循环的流路a1~a13的对流的压力损失的降低而确保风量。 
根据该结构,能够从吸气口411a供给冷却空气,并将从投影仪403排出的被加热后的空气从排气口411b向外部排出。由此,能够有效且可靠地冷却投影仪403。 
空气调节器422及换热器423位于箱体402的最下部而配设于收纳部413,且与配设有投影仪403的收纳部411被壁面状部件407和壁面状部件408隔热且气密地明确划分开。空气调节器422的冷却涉及的吸排气由流路B(流路b1~b4)进行,从吸气口422a导入外部的空气,使鼓风机(风扇)422c动作而从排气口422b向箱体402的外部排气。鼓风机422c配设于排气口422b附近。相同地,在换热器423的排气口423b的附近配设鼓风机423c,换热器423的冷却涉及的吸排气由流路C(流路c1~c3)进行,从吸气口423a导入外部空气,使鼓风机(风扇)423c动作而从排气口423b向箱体402的外部排气。从而,两个冷却装置的排气在配设于箱体402的最下部的收纳部413进行,能够抑制直射日光等引起的吸排气时的温度上升等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收纳部413除具备空气调节器422及换热器423(以下简称为冷却装置422、423)之外还具备流路D(流路d1~d3),从吸气口Da导入外部空气,利用鼓风机Dc从排气口Db向外部排气。由此,能 够抑制收纳部413内部的温度上升。另外,在收纳部411具备用于搅拌内部空气的鼓风机(风扇)411c,在内部产生了水滴的情况下,能够发挥促进蒸发的功能。 
如上所述,可以使用空气的循环流路A对从投影仪403排出的排气使用两个冷却装置422、423进行二级冷却,而不使用不稳定的外部气体进行冷却。从而,能够在冷却条件稳定的同时,抑制与尘埃等异物混入冷却空气相伴产生的异物附着于投影仪403等不良影响。由此,投影仪403的冷却稳定性高,能够实现高品质的冷却。 
需要说明的是,循环流路A使用管状部件或通风管道,由此能够以廉价的部件密闭性良好地构成循环流路A。 
另外,在本装置400中还具备加热部421,能够提高本装置400的内部温度,也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本装置400,从而能够扩大使用温度范围。 
另外,在本装置400的箱体402的底部设有移动用的车轮(未图示),从而本装置具备可搬运性。由此,改变本装置400的方向或移动本装置400变得容易,在本装置400的设置及维护等方面的便利性得以提高。 
其次,说明本装置400的温度控制方法。 
本装置400中,在空气调节器422的吸气口422a附近配设温度传感器431,在配设于投影仪403的外装罩403a上的吸气口403b附近配设温度传感器432。由此,能够在空气调节器422的吸气口422a附近检测出本装置400周围的外部气体温度,在投影仪403的吸气口403b附近检测出用于投影仪403的冷却的空气温度。从而,能够正确检测用于冷却的外部气体温度及用于投影仪403的冷却的空气温度而进行吸气,进而能够提高冷却涉及的温度控制的精度。 
作为与配置于收纳部411的投影仪403的冷却相关的温度控制方法,将由温度传感器431检测的外部气体温度及由温度传感器432检测的收纳部411的内部温度分别划分为多个温度范围而设定多个温度控制模式,关于投影仪403、空气调节器422、换热器423、加热器421及配设多个的鼓风机422c、423c、Dc、411c,按温度控制模式对ON/OFF及输出的切换中的至少任一种进行功能设定,从而将箱体的内部温度及温度控制循环的周 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由该方法进行的箱体402内部的温度控制涉及的控制模式的设定事例如图22(相关附图:图21)所示。 
根据这种结构,设定考虑了外部气体温度及收纳部411的内部温度的多个温度控制模式,关于投影仪403、空气调节器422、换热器423、加热器421及鼓风机422c、423c、Dc、411c,在各温度控制模式下对ON/OFF及输出的切换中的至少任一种进行功能设定,从而能够将与箱体402内部、尤其是收纳部411内部的温度控制相关的控制温度的范围及温度控制循环的周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从而,根据外部气体温度及箱体402的内部温度状况适当地设定各控制模式下的图像显示器、加热部及鼓风机的动作及功能,由此能够适当设定图像显示器的冷却涉及的温度控制循环的周期。由此,能够对温度控制涉及的投影仪3、空气调节器422、换热器423、加热器421及鼓风机422c、423c、Dc、411c抑制ON/OFF或功能切换的频率,使得搭载于本装置400的各种设备不易发生故障,从而能够实现寿命长的图像显示装置。 
其次,利用图20说明与本装置的结构相关的应用事例。 
图20是表示与投影仪403的冷却相关的应用事例的基本的结构的主要配置图。以下没有特别表述的事项与已经叙述的图19所示的事例相同,因此省略一部分说明用的标记。 
图20所示的事例与图19相比,利用壁面状部件409将收纳部413划分为作为第四收纳部的收纳部416及作为第五收纳部的收纳部417这两个部分。在收纳部416及收纳部417中通过吸气口、排气口及鼓风机形成流路E及流路F,从而通过吸排气将内部空气与箱体402外部的空气交换。另外,在收纳部416配设有换热器423的吸热部4231及空气调节器422的吸热部4221,在收纳部417配设有换热器423的散热部4232及空气调节器422的散热部4222。在此,空气调节器422的吸热部4221相当于上述的蒸发器,散热部4222相当于压缩器及冷凝器。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利用壁面状部件409将冷却装置422、423的吸热和散热涉及的部分分离,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冷却。 
另外,将换热器423的吸气口423a及排气口423b、空气调节器422的冷却涉及的吸气口422a及排气口422b配设于收纳部417。通过上述结 构,能够将冷却装置422、423涉及的吸气口及排气口集中配设于被划分在箱体最下部的收纳部417。从而,冷却装置能够在被划分在箱体402最下部的收纳部417中远离投影仪403的位置进行吸排气,从而能够防止箱体402外部的温度环境经由冷却装置的吸排气口对投影仪403造成影响的情况。另外,箱体402的最下部被直射日光的可能性较低,从而能够将箱体402外部的温度上升对冷却装置的吸排气带来的影响抑制到最小限度。由此,能够抑制投影仪403的温度上升,并且提高冷却装置的效率、减轻负荷。 
需要说明的是,收纳部416与收纳部417的划分根据设计条件等而改变划分部件的结构,从而能够简化机械密封性及隔热结构。由此,能够提高在如下等情况下使用的自由度,能够实现设计自由度高且实用性优越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箱体,所述情况是指:组合使用收纳部413及收纳部416的情况;或跨两个收纳部配设设备或部件等的情况。 
另外,在该事例中,投影仪403的排气口403c与换热器423的吸气口(输入口:未图示)利用管状部件a1、a2、a3连接,来自投影仪403的排气经由专用流路被输送到换热器423。相同地,投影仪403的吸气口403b与空气调节器422的输出口(未图示)利用管状部件a8~a13经由专用流路连接。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管状部件经由专用流路进行投影仪403的吸排气,进而能够提高冷却效率。在此,优选将通过被隔热的收纳部411内的上述管状部件a1、a2、a10~a13隔热。另外,在通过收纳部416内的管状部件中,优选管状部件a3、a5、a6为了降低来自投影仪403的排气的温度而被散热,反之,优选管状部件a8、a9为了保持由空气调节器422冷却后的空气温度而被隔热。进而,即使在该应用事例中,也可以在来自换热器423的流路(管状部件)a5及来自空气调节器422的流路(管状部件)a8中配设鼓风机。需要说明的是,图20中例示了投影仪403的排气口403c与换热器423的吸气口之间、以及投影仪403的吸气口403b与空气调节器422的输出口之间均由管状部件连接的示例,但也可以为仅任一方的路径由管状部件连接。 
另外,在收纳部411配设有鼓风机411c,能够对内部的空气进行搅拌。从而,即使在因气候等周围条件或者图像显示装置内的冷却及其他热环境 引起水滴产生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鼓风机促进水滴的汽化,而将汽化热再利用于冷却,水滴不会对本装置400的功能带来影响,能够维持稳定的冷却品质。 
如以上的应用事例所示,投影仪403具备配设有作为空气流路的吸气口403b及排气口403c的外装罩403a,吸气口403b及排气口403c的至少一方与收纳部411的吸气口411a及排气口411b的至少一方通过流路(流路a3及流路a9的至少一方)连接。利用这种结构,被投影仪403加热后的空气不会在收纳部内扩散,能够从排气口经由专用的管状流路向收纳部416或收纳部417的外部排出。从而,能够有效且可靠地进行投影仪403的排气。另外,本装置400利用配设于外装壳体402a的吸气口和排气口进行冷却,从而能够有效且可靠地进行冷却。 
需要说明的是,箱体402不是密闭结构,但通过在吸排气口设置过滤器(未图示),能够防止尘埃等侵入。 
图21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适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时的具体结构的事例。 
在图21中,本装置400的内部被壁面状部件407、408划分为三个收纳部411、412、413,在收纳部411配设有投影仪403,在收纳部412配设有反射镜405及屏幕406,在收纳部413配设有冷却装置422、423。另外,在箱体最下部的收纳部413配设有冷却装置422、423的吸排气部,利用风扇A~F搅拌内部空气或向外部排气。 
另外,还配设有由管状部件或通风管道等连接而成的闭合流路4101、4102、4103及其他流路,形成用于冷却投影仪403的循环流路。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在使用了投影仪的投射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能够应对与投影仪或屏幕等搭载设备或部件相关的各种冷却条件而适当地进行冷却,能够实现可设置于多样的室外环境的高清晰度且高亮度的图像显示装置。特别是,由于耐气候性优越,在严酷的外部气温下也能够动作,因此,能够实现可用于室外广告等信息提供服务的便利性高的图像显示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与本装置400的用途相关的应用事例,通过将图19中的收纳部411与收纳部412分离并将该收纳部411与收纳部413一起 收纳于设有窗的箱体,从而能够实现以前面方式投射的图像显示装置。 
工业可行性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能够提供高亮度且耐气候性优越的图像显示装置。从而,作为室外使用的图像显示装置有用。 
【符号说明】 
1、100、200、300、400    图像显示装置 
2、102、201、301、402、902、1002    箱体 
2a    门部 
2b、176    通气口 
2c    车轮 
402a    外装壳体 
402b    收纳箱体 
3、103、403    投影仪(图像显示器) 
3a、103a、403a  罩(外装箱体) 
4、202、302、404  窗 
5、405    反射镜 
6、406    屏幕 
61    菲涅耳透镜 
62    扩散板 
63    前面保护面板 
64    空气流通层 
65    防带电膜 
66    横向风扇 
7     收纳部 
8、108    驱动部 
11、111、311    第一隔热部 
11a、414    第一隔热部件 
12    第二隔热部 
12a、415    第二隔热部件 
13、14    结露传感器 
21    加热器 
22    换热器 
23、123    压缩器 
24、124    冷凝器 
25、125    蒸发器 
26    风扇 
31、32、171、172    循环路径(冷却路径) 
151、173、951、1051    吸气口 
152、174    排气口 
153    蒸发皿 
161、162    太阳能电池板 
163    蓄电池 
164    位置信息发射部(GPS发射部) 
175    排气路径 
407、408、409    壁面状部件(划分部件) 
411    第一收纳部 
412    第二收纳部 
413    第三收纳部 
416    第四收纳部 
417    第五收纳部 
421    加热器 
422    第一冷却部(空气调节器) 
423    第二冷却部(换热器) 
403b、411a、422a、423a、Da   吸气口 
403c、411b、422b、423、Db   排气口 
403d、411c、422c、423c、Dc    鼓风机 
431、432    温度传感器 
4101、4102、4103、A、B、C、D、a1~a13、b1~b4、c1~c3、d1~d3    流路 
4221、4231    吸热部 
4222、4232    散热部 
881、882、883、981、1081    过滤器 
982、1082    净化器 
1083、1084    遮挡件 
1201、1204    继电器开关 
1202    投影仪驱动电路部 
1203    加热器驱动电路部 
1205    压缩器驱动电路部 
1301    悬吊式结构体 
1301a、1301b、1301c、1301d    吊角 
1302a    吸振部件(缓冲部件) 
1303、1304    温度传感器 

Claims (18)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箱体内收纳有:能够在规定的投射距离以规定尺寸及规定亮度向前面投射图像的图像显示器;显示所述图像显示器所投射的图像的透射型的屏幕,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对配设于所述图像显示器的投射路径上的所述屏幕向背面投射图像,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具备隔热部和对所述箱体的内部进行冷却的冷却部,所述隔热部具备:配设于所述图像显示器的周边部而进行隔热的第一隔热部;配设于所述屏幕的周边部而进行隔热的第二隔热部,通过壁面状部件划分所述第一隔热部及所述第二隔热部的配设场所,
所述图像显示器还具备罩,在所述罩的内部配设第一温度传感器,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在规定温度以上时,对所述图像显示器的点亮光源数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具备吸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吸气口具备防尘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具备吸气口和排气口,且与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电源切断连动而关闭所述吸气口和排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箱体的内部具备第二温度传感器及加热部,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在规定温度以下时,所述加热部动作,当成为规定温度以上时,接通所述图像显示器的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部包括:具备压缩器、冷凝器及蒸发器的第一冷却部;具备由热传导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的第二冷却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所述压缩器的运转率进行检测的机构,且根据所述压缩器的运转率进行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箱体的内部具备结露传感器及加热部,在所述结露传感器检测结露期间,所述加热部动作,当成为非结露时,接通所述图像显示器的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第二隔热部内还具备第三冷却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冷却部对所述透射型的屏幕进行冷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具备:配设有所述图像显示器的第一收纳部;配设有所述屏幕的第二收纳部;配设有对所述箱体的内部进行冷却的冷却部的第三收纳部,通过壁面状部件划分所述第一收纳部、第二收纳部及第三收纳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收纳部还被划分为第四收纳部及第五收纳部,与所述冷却部相关的吸热部配设于所述第四收纳部,与所述冷却部相关的散热部配设于所述第五收纳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收纳部配设于箱体的最下部,与所述冷却部相关的吸气口及排气口配设于所述第五收纳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部具备进行所述图像显示器的冷却的空气的循环流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收纳部具备作为空气流路的吸气口及排气口,所述吸气口及排气口分别与配设于所述第一收纳部的外部的流路连接而构成所述循环流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显示器具备配设有作为空气流路的吸气口及排气口的外装箱体,所述外装箱体的吸气口及排气口的至少一方与所述第一收纳部的吸气口及排气口的至少一方通过形成流路的部件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部包括:具备压缩器、冷凝器及蒸发器的第一冷却装置;具备由热传导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的第二冷却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循环流路为对从所述图像显示器排出的空气利用所述第二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后,利用所述第一冷却装置进行冷却的流路。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由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所述箱体的外部温度及所述箱体的内部温度分别划分为多个温度范围而设定多个温度控制模式,关于所述图像显示器、冷却部、加热部及鼓风机,按所述温度控制模式对接通/断开及输出的切换中的至少任一种进行功能设定,将所述箱体的内部温度及温度控制循环的周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CN2009801219761A 2008-06-13 2009-06-12 图像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73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55026 2008-06-13
JP2008-155026 2008-06-13
JP2008-253112 2008-09-30
JP2008253112 2008-09-30
JP2008292253 2008-11-14
JP2008-292253 2008-11-14
PCT/JP2009/002665 WO2009150850A1 (ja) 2008-06-13 2009-06-12 画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7328A CN102057328A (zh) 2011-05-11
CN102057328B true CN102057328B (zh) 2012-07-25

Family

ID=41416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197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7328B (zh) 2008-06-13 2009-06-12 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32489A1 (zh)
JP (1) JPWO2009150850A1 (zh)
CN (1) CN102057328B (zh)
WO (1) WO20091508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04334B2 (ja) * 2008-01-22 2012-12-19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真空ポンプ
US8654302B2 (en) 2008-03-03 2014-02-18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Heat exchanger for an electronic display
JP5132520B2 (ja) * 2008-10-29 2013-01-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US10827656B2 (en) 2008-12-18 2020-11-03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for cooling an electronic image assembly with circulating gas and ambient gas
TW201228569A (en) * 2010-12-17 2012-07-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Contain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assembly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2385234B (zh) * 2011-10-27 2013-07-24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壁挂式投影机
JP6120496B2 (ja) * 2012-06-15 2017-04-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JP2014209183A (ja) * 2013-03-27 2014-11-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エアフィル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DE102013214985A1 (de) * 2013-07-31 2015-02-05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Projektionsvorrichtung
CN203883953U (zh) * 2014-04-22 2014-10-15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色轮防尘散热模组及光源系统
AU2015253128B2 (en) 2014-04-30 2017-12-14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Back to back electronic display assembly
WO2015186258A1 (ja) * 2014-06-06 2015-12-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光源装置を備えた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2016009003A (ja) * 2014-06-23 2016-01-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冷却装置、画像投射装置、電子機器
CN104238247B (zh) * 2014-07-23 2016-04-13 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设备
US9664987B2 (en) * 2014-11-18 2017-05-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6578715B2 (ja) * 2015-04-08 2019-09-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6515647B2 (ja) * 2015-04-08 2019-05-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4834167A (zh) * 2015-05-12 2015-08-12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US10607520B2 (en) 2015-05-14 2020-03-31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of display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location
US10593255B2 (en) 2015-05-14 2020-03-17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onic display with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of display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location
CN106200227B (zh) * 2015-05-26 2018-02-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
EP3358403A4 (en) * 2015-09-30 2019-04-24 Nippon Seiki Co., Ltd. DISPLAY DEVICE
JP6631273B2 (ja) * 2016-01-25 2020-01-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投射装置
JP6575881B2 (ja) * 2016-02-17 2019-09-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画像投影システムおよび浴室
EP3423886B1 (en) 2016-03-04 2022-02-16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Cooling system for double sided display assembly
JP6707953B2 (ja) * 2016-03-31 2020-06-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JP6659040B2 (ja) * 2016-04-22 2020-03-04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光源ユニットおよび光源ユニットの冷却方法
US10485113B2 (en) 2017-04-27 2019-11-19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Field serviceable and replaceable display
JP7192209B2 (ja) * 2017-12-27 2022-12-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7047376B2 (ja) * 2017-12-27 2022-04-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US10578658B2 (en) 2018-05-07 2020-03-03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an electronic display assembly
US10782276B2 (en) 2018-06-14 2020-09-22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gas recirculation or airway occlusion
US10602626B2 (en) 2018-07-30 2020-03-24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Housing assembly for an integrated display unit
KR102179637B1 (ko) * 2018-09-07 2020-11-18 주식회사 아보네 도로 광고 이미지 프로젝팅 장치
CN111443556B (zh) * 2019-01-16 2021-10-15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及其焦距调整方法
JP6693662B1 (ja) * 2019-02-01 2020-05-13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ハウジング
US11096317B2 (en) 2019-02-26 2021-08-17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assembly with loopback cooling
US10795413B1 (en) 2019-04-03 2020-10-06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onic display assembly with a channel for ambient air in an access panel
JP6919689B2 (ja) * 2019-09-20 2021-08-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7358978B2 (ja) * 2019-12-25 2023-10-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7322726B2 (ja) * 2020-01-29 2023-08-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11447704B (zh) * 2020-03-16 2022-03-01 浙江华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凝露装置、拍摄设备以及防凝露方法
JP7052816B2 (ja) * 2020-03-19 2022-04-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US11526044B2 (en) 2020-03-27 2022-12-13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unit with orientation based operation
JP2021157057A (ja) * 2020-03-27 2021-10-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14253059A (zh) * 2020-09-25 2022-03-29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机模块及投影机
US11477923B2 (en) 2020-10-02 2022-10-18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Field customizable airflow system for a communications box
US11778757B2 (en) 2020-10-23 2023-10-03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assemblies incorporating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equipment
US11470749B2 (en) 2020-10-23 2022-10-11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Forced air cooling for display assemblies using centrifugal fans
JP2022070675A (ja) 2020-10-27 2022-05-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US11966263B2 (en) 2021-07-28 2024-04-23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assemblies for providing compressive forces at electronic display layers
US11762231B2 (en) 2021-08-23 2023-09-19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assemblies inducing turbulent flow
US11919393B2 (en) 2021-08-23 2024-03-05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assemblies inducing relatively turbulent flow and integrating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equipment
US11744054B2 (en) 2021-08-23 2023-08-29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Fan unit for providing improved airflow within display assemblies
US11968813B2 (en) 2021-11-23 2024-04-23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assembly with divided interior spa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98311A (ja) * 1999-04-15 2000-10-24 Seiko Epson Corp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01209125A (ja) * 2000-01-21 2001-08-03 Hitachi Ltd 投写形表示装置
JP2002311508A (ja) * 2001-04-10 2002-10-23 Meiko:Kk 透過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2341810A (ja) * 2001-05-17 2002-11-29 Think Laboratory Co Ltd レンタルボックスの外面を利用した屋外広告方法
JP2004045990A (ja) * 2002-07-15 2004-02-12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82972Y2 (ja) * 1993-05-12 1998-10-1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4100012B2 (ja) * 2002-03-13 2008-06-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リアプロジェクタ
TWI224237B (en) * 2003-04-28 2004-11-21 Coretronic Corp Adju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jection cooling system
TWI246327B (en) * 2004-09-10 2005-12-21 Coretronic Corp A modular rear projector and a combination structure used in a rear projector
JP4659466B2 (ja) * 2005-01-25 2011-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投射型表示装置
US7384155B2 (en) * 2005-01-28 2008-06-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display
JP2006322981A (ja) * 2005-05-17 2006-11-30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投射光学系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US20070024823A1 (en) * 2005-07-29 2007-02-01 Optoma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ing operation of a video projector
TW200743900A (en) * 2006-05-18 2007-12-01 Benq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capable of controlling heat dissipation based on temperatures measured at an intake vent and an outlet vent
JP5313444B2 (ja) * 2006-10-03 2013-10-09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光源ランプ冷却装置と投射型表示装置
JP4703539B2 (ja) * 2006-10-31 2011-06-1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US7742070B2 (en) * 2008-02-21 2010-06-22 Otto Gregory Glatt Panoramic camera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98311A (ja) * 1999-04-15 2000-10-24 Seiko Epson Corp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01209125A (ja) * 2000-01-21 2001-08-03 Hitachi Ltd 投写形表示装置
JP2002311508A (ja) * 2001-04-10 2002-10-23 Meiko:Kk 透過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2341810A (ja) * 2001-05-17 2002-11-29 Think Laboratory Co Ltd レンタルボックスの外面を利用した屋外広告方法
JP2004045990A (ja) * 2002-07-15 2004-02-12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7328A (zh) 2011-05-11
WO2009150850A1 (ja) 2009-12-17
US20110032489A1 (en) 2011-02-10
JPWO2009150850A1 (ja) 2011-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7328B (zh) 图像显示装置
US5497573A (en) Thermally-protected display with a ventilation system
CA2723676C (en) Video display system
CN101529330B (zh) 用于冷却电子装置的发热点的设备及其冷却方法,以及液晶投影设备
CN101074968B (zh) 风速测定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919513B (zh) 显示装置
CN203340448U (zh) 集成式通讯机柜系统
CN101090627A (zh) 冷却装置及投影机
CN100465777C (zh) 投影装置
CN104808389A (zh) 一体化双面显示模组结构
CN101714320B (zh) 图像显示装置
JP200200628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01114453Y (zh) 户外平板电视机
KR101493148B1 (ko) 정보제공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6183772A1 (zh) 一体化双面显示模组结构
CN201550216U (zh) 一种防风、防雨液晶电视
CN203338674U (zh) 具有温度调节装置的显示装置
CN202025163U (zh)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
CN209388632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led显示屏
CN203338675U (zh) 具有温度调节装置的显示装置
KR102650898B1 (ko) 옥외용 영상 전시 장치
KR101737482B1 (ko) 옥외형 제어함을 이용한 정보제공 시스템
JP2006308726A (ja) 街頭端末装置
CN110402071B (zh) 一种led显示屏箱体门扇的散热结构
CN216119429U (zh) 一种双面发光灯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Termination date: 201406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