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38247B - 投影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投影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38247B
CN104238247B CN201410353045.7A CN201410353045A CN104238247B CN 104238247 B CN104238247 B CN 104238247B CN 201410353045 A CN201410353045 A CN 201410353045A CN 104238247 B CN104238247 B CN 1042382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member
cooling piece
air guide
enclosure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30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38247A (zh
Inventor
曾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cto Digital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cto Digital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cto Digital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cto Digital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530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38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38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8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38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8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投影设备,包括底壳、安装座、盖体、散热组件、液晶盘组件及第一导风件。盖体、壳体与底壳共同形成一封闭空间;散热组件包括冷却件,冷却件可将与冷却件接触的空气冷却,冷却件安装于壳体上,并位于封闭空间内,且冷却件位于进风口处;液晶盘组件安装于风道结构上,并位于封闭空间内,且液晶盘组件位于出风口处;第一导风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并位于封闭空间内,第一导风件位于进风口处,并靠近冷却件设置,第一导风件给封闭空间内的空气提供一引导力,以引导封闭空间内的空气与冷却件接触后,从进风口进入风道内,并从出风口输出,以吹向液晶盘组件。上述投影设备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投影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影机。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社会,人们对于投影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且对投影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说噪音、清晰度及对比度等。在投影机设计领域的人都知道,投影机的散热结构是很难设计的,这主要是由于投影机工作时,会发出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将这些热量排放出去,投影机的零件将会在很短的时候内烧坏,导致投影机不能正常工作。
目前,投影机大都是靠风扇去驱动空气流动进行散热,这种散热方式具有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所以,现在的投影机大都使用这种方式去散热,但是它也是有一定的缺点,比如风扇驱动空气流动时会发出噪音,空气在进入投影机之前必须除尘,不然灰尘会沾在光学仪器上面,从而降低投影机的亮度和使用寿命。为了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投影机中,通常会在投影机的进气口设置滤网,然而滤网并不能100%保证将空气中的灰尘过滤掉,小部份的灰尘还是会通过滤网进入投影机里面,使光学镜片的透光率降低,且由于滤网不能过滤空气中的水份,而空气中的水份是损坏无机偏光板的重要原因,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滤网上积累的灰尘越来越多,严重影响滤网的透气性,导致投影机内部进气不够而烧坏投影机里面的元件,严重影响投影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寿命较长的投影设备。
一种投影设备,包括:
底壳;
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底壳上,所述安装座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及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的风道结构,所述壳体的一端的开口边缘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所述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盖体,盖设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底壳的一端的开口上,且所述盖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壳共同形成一封闭空间;
散热组件,包括冷却件,所述冷却件可将与所述冷却件接触的空气冷却,所述冷却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封闭空间内,且所述冷却件位于所述进风口处;
液晶盘组件,安装于所述风道结构上,并位于所述封闭空间内,且所述液晶盘组件位于所述出风口处;及
第一导风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封闭空间内,所述第一导风件位于所述进风口处,且靠近冷却件设置,所述第一导风件给所述封闭空间内的空气提供一引导力,以引导所述封闭空间内的空气与所述冷却件接触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风道内,并从所述出风口输出,以吹向所述液晶盘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件为蒸发器,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
压缩件,与所述冷却件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压缩件可将冷却剂由汽态压缩为液态,所述压缩件固定于所述底壳上,并位于所述封闭空间的外部;及
冷凝件,通过管道同时与所述冷却件和所述压缩件连通,所述冷凝件可将液态的所述冷却剂冷却,所述冷凝件固定于所述底壳上,并位于所述封闭空间的外部;
其中,所述冷却件将冷却的液态的所述冷却剂汽化,以使所述冷却件变冷,汽化的所述冷却剂再次回到所述压缩件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底壳上,并位于所述封闭空间的外部,且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冷凝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结构包括:
支撑件,具有板状本体,所述板状本体的一个表面上设有多个凸条及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凸条的一端的连接凸起,所述相邻的两个凸条、所述连接凸起及所述板状本体共同形成一导风槽,所述板状本体上还开设有贯通所述板状本体的两个表面的贯通孔,且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导风槽的底部,并靠近所述连接凸起设置,所述板状本体的另一个表面上设有通风筒,且所述通风筒与所述贯通孔对应连通,其中,所述板状本体的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风槽盖,设于所述导风槽上,且所述风槽盖与所述相邻的两个凸条、所述连接凸起均密封连接,以使所述风槽盖与所述导风槽、所述贯通孔及所述通风筒共同形成所述风道;
其中,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导风槽远离所述连接凸起的一端,所述出风口形成于所述通风筒远离所述板状本体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件为鼓风机,所述第一导风件具有空气输出端及第一进风孔,所述第一导风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孔的位置与所述冷却件的位置相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状本体与所述壳体共同配合形成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且所述板状本体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分别为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槽的底部,所述板状本体上还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连通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槽,所述冷却件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且所述冷却件的位置与所述通风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导风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所述第一导风件的第一进风孔与所述通风孔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风道间隔设置,所述投影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封闭空间内的第二导风件,所述第二导风件为鼓风机,所述第二导风件具有空气输出端和第二进风孔,所述第二导风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且所述第二导风件与所述第一导风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进风孔位于所述第二导风件远离所述板状本体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导风件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风道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导风件的输出端与其中另一个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封闭空间内的第三导风件,所述第三导风件为鼓风机,所述第三导风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三导风件具有空气输出端和第三进风孔,所述第三导风件的输出端与其中又一个所述风道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三进风孔与所述第二收容槽相通,其中,所述冷却件位于与所述第一导风件相连通的所述风道的进风口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盘组件与多个所述风道的出风口的位置相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风道至少具有一个出风口,且所述液晶盘组件的位置与多个所述出风口的位置相对应。
由于上述投影设备的底壳、壳体和盖体共同形成一封闭空间,冷却件、液晶盘组件及第一导风件位于该封闭空间内,且由于风道结构固定在壳体内,即也处于上述封闭空间内,且由于第一导风件能够引导封闭空间内的空气与冷却件接触后,从风道的进风口进入风道内,再从出风口出来,以吹向液晶盘组件,由于冷却件能够将与冷却件接触的空气冷却,因此,经过冷却件进入到风道的空气为冷空气,从出风口出来后的冷空气吹向液晶盘组件,能够带走液晶盘组件上的热量,实现给液晶盘组件降温的作用,由于整个降温过程都是在一封闭空间内完成的,即整个降温过程是通过封闭空间内部的空气循环来实现的,没有与外界的空气发生对流,从而避免了外界空气中的灰尘和水分对液晶盘组件的损坏,从而有效的增加了投影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投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投影设备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投影设备省略了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投影设备省略了液晶盘组件和底壳的分解图;
图5为图3所示的投影设备省略了底壳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投影设备的省略了风槽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一实施方式的投影设备10,包括底壳100、安装座200、盖体300、散热组件400、液晶盘组件500及第一导风件600。
底壳100大致为板状。
安装座200安装于底壳100上,安装座200包括壳体210及风道结构220。
壳体210的两端开口。具体的,壳体210大致为两端开口的方形壳体210。壳体210的一端的开口边缘与底壳100固定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风道结构220固定于壳体210内,风道结构220上形成有风道221,风道221具有进风口221a和出风口221b。具体的,风道结构220包括支撑件222和风槽盖223。
支撑件222具有板状本体。板状本体的一个表面上设有多个凸条224及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凸条224的一端的连接凸起225,该相邻的两个凸条224、连接凸起225及板状本体共同形成导风槽226,板状本体上开设有贯通板状本体的两个表面的贯通孔,且贯通孔位于导风槽226的底部,并靠近连接凸起225设置,板状本体的另一个表面上设有通风筒228,且通风筒228与贯通孔对应连通,其中,板状本体的边缘与壳体210的内壁固定连接。
更具体的,板状本体与壳体210共同配合形成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且板状本体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分别为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的底部,板状本体上还开设有通风孔229,通风孔229连通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
风槽盖223设于导风槽226上,且风槽盖223与相邻的两个凸条224、连接凸起225均密封连接,以使风槽盖223与导风槽226、贯通孔及通风筒228共同形成风道221。其中,进风口221a设于导风槽226远离连接凸起225的一端,出风口221b形成于通风筒228远离板状本体的一端。
盖体300盖设于壳体210远离底壳100的一端的开口上,且盖体300、壳体210与底壳100共同形成一封闭空间。
请再次一并参阅图3、图4及图6,散热组件400包括冷却件410。冷却件410可将与冷却件410接触的空气冷却,冷却件410安装于壳体210上,并位于封闭空间内,且冷却件410位于进风口221a处。
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冷却件410为蒸发器,散热组件400还包括压缩件420和冷凝件430。
压缩件420与冷却件410通过管道连通,压缩件420可将冷却剂由汽态压缩为液态,压缩件420固定于底壳100上,并位于封闭空间的外部。具体的,压缩件420为压缩机。
冷凝件430通过管道同时与冷却件410和压缩件420连通,冷凝件430可够将液态的冷却剂冷却,冷凝件430固定于底壳100上,并位于封闭空间的外部。具体的,冷凝件430为冷凝器。其中,冷却件410将冷却的液态的冷却剂汽化,以使冷却件410变冷,汽化的冷却剂再次回到压缩件420中。即散热组件400的制冷原理类似于空调的制冷原理。
更具体的,散热组件400还包括散热风扇440,散热风扇440安装于底壳100上,并位于封闭空间的外部,且散热风扇440靠近冷凝件430设置,从而通过散热风扇440对冷凝件430进行散热。
液晶盘组件500安装于风道结构220上,并位于封闭空间内,且液晶盘组件500位于出风口221b处。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液晶盘组件500位于出风口221b的上方。
第一导风件600安装于壳体210上,并位于封闭空间内,第一导风件600位于进风口221a处,且靠近冷却件410设置,第一导风件600给封闭空间内的空气提供一引导力,以引导封闭空间内的空气与冷却件410接触后,从进风口221a进入风道221,并从出风口221b输出,以吹向液晶盘组件500。
具体的,第一导风件600为鼓风机。第一导风件600具有空气输出端和第一进风孔610,第一导风件600的输出端与进风口221a相连通,其中,第一进风孔610的位置与冷却件410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冷却件410收容于第一收容槽内,且冷却件410的位置与通风孔229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导风件600收容于第二收容槽内,第一导风件600的第一进风孔610与通风孔229相连通,以使穿过冷却件410后的冷空气直接从第一进风孔610中进入第一导风件600中,即尽可能地使冷空气从第一进风孔610进入第一导风件600,并从第一导风件600的输出端输出,然后从进风口221a进入到风道221中。
进一步的,壳体210的内壁上设有固定柱212,固定柱212上开设有第一螺孔,第一导风件600上设有固定凸耳620,固定凸耳620上开设有第二螺孔,使用螺钉依次穿设于第二螺孔和第一螺孔,而将第一导风件600固定在壳体210上。
进一步的,风道221为多个,且多个风道221间隔设置。投影设备10还包括位于封闭空间内的第二导风件700,第二导风件700可以为鼓风机,第二导风件700具有空气输出端和第二进风孔710,第二导风件700收容第二收容槽内,且第二导风件700与第一导风件600间隔设置,第二进风孔710位于第二导风件700远离板状本体的一侧,其中,第一导风件600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风道221的出风口221b相连通,第二导风件700的输出端与其中另一个风道221的进风口221a相连通,其中,冷却件410位于与第一导风件700相连通的风道221的进风口221a处。由于从通风孔229中进入的冷空气不能完全进入到第一导风件600中,使得部分冷空气会进入到第二收容槽内,通过设置第二导风件700,以将没有进入到第一导风件600的冷空气可以被第二导风件700吸入,并进入与第二导风件700连通的另一个风道221,从而使冷空气能够尽可能地被充分利用。
具体的,液晶盘组件500的位置与多个风道221的出风口221b的位置相对应,以使更多冷空气吹过液晶盘组件500,使得液晶盘组件500能够被快速降温,即充分利用多个风道221的冷空气对液晶盘组件500进行冷却。
进一步的,每个风道221至少具有一个出风口221b,此时,液晶盘组件500的位置与多个出风口221b的位置相对应,以对液晶盘组件500的多处进行冷却,使液晶盘组件500的冷却更加全面。
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液晶盘组件500位于多个出风口221b的上方。
可以理解,风道221也可以为一个;液晶盘组件500的位置与一个出风口221b的位置相对应,从而其它的出风口221b还可以对应其它需要冷却的元件。
进一步的,投影设备10还包括位于封闭空间内的第三导风件800,第三导风件800为鼓风机,第三导风件800安装于壳体210上,且第三导风件800具有空气输出端和第三进风孔,第三导风件800的输出端与其中又一个风道221的进风口221a连通,第三进风孔与第二收容槽相通。具体的,第二收容槽的底部凹陷形成容置第三导风件800的容置槽,进一步地将第二收容槽中的冷空气进行充分利用。
上述投影设备10至少有以下优点:
(1)由于上述投影设备10的底壳100、壳体210和盖体300共同形成一封闭空间,冷却件410、液晶盘组件500及第一导风件600位于该封闭空间内,且由于风道结构220固定在壳体210内,也处于上述封闭空间内,且由于第一导风件600能够引导封闭空间内的空气与冷却件410接触后,从风道221的进风口221a进入风道221内,再从出风口221b出来,以吹向液晶盘组件500,由于冷却件410能够将与冷却件410接触的空气冷却,因此,经过冷却件410进入到风道221的空气为冷空气,从出风口221b出来后冷空气吹向液晶盘组件500,能够带走液晶盘组件500上的热量,实现给液晶盘组件500降温的作用,由于整个降温过程都是在一封闭空间内完成的,即整个降温过程是通过封闭空间内部的空气循环来实现的,没有与外界的空气发生对流,从而避免了外界空气中的灰尘和水分对液晶盘组件500的损坏,从而有效的增加了投影设备10的使用寿命。
(2)上述投影设备10由于无需再使用空气过滤防尘网,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且避免了传统使用空气过滤防尘网的投影设备长期使用导致的防尘网被灰尘堵住,使得导风件不能吸收到足够的风,而导致投影机的内部元件的温度过高被损坏。
(3)由于导风件在工作过程中会发出噪音,而上述投影设备10的第一导风件600、第二导风件700及第三导风件800均位于封闭空间内,能够有效地减少上述三个导风件工作时传递到投影设备10外部的噪音,即降低了投影设备10工作室的噪音。
(4)由于上述投影设备10中循环的空气为封闭空间内部的空气,且将风道221的出风口221b和进风口221a分别形成在板状本体的两侧,即分别位于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内,增加了封闭空间内的空气的循环空间,使得空气循环更加流畅,且降低了空气循环的速度,使吹过液晶盘组件500的空气能够在冷却件410上进行充分的冷却,提高了内循环的效率和可行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壳;
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底壳上,所述安装座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及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的风道结构,所述壳体的一端的开口边缘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所述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盖体,盖设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底壳的一端的开口上,且所述盖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壳共同形成一封闭空间;
散热组件,包括冷却件,所述冷却件可将与所述冷却件接触的空气冷却,所述冷却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封闭空间内,且所述冷却件位于所述进风口处;
液晶盘组件,安装于所述风道结构上,并位于所述封闭空间内,且所述液晶盘组件位于所述出风口处;及
第一导风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封闭空间内,所述第一导风件位于所述进风口处,且靠近所述冷却件设置,所述第一导风件给所述封闭空间内的空气提供一引导力,以引导所述封闭空间内的空气与所述冷却件接触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风道内,并从所述出风口输出,以吹向所述液晶盘组件;
所述风道结构包括:
支撑件,具有板状本体,所述板状本体的一个表面上设有多个凸条及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凸条的一端的连接凸起,所述相邻的两个凸条、所述连接凸起及所述板状本体共同形成一导风槽,所述板状本体上还开设有贯通所述板状本体的两个表面的贯通孔,且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导风槽的底部,并靠近所述连接凸起设置,所述板状本体的另一个表面上设有通风筒,且所述通风筒与所述贯通孔对应连通,其中,所述板状本体的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风槽盖,设于所述导风槽上,且所述风槽盖与所述相邻的两个凸条、所述连接凸起均密封连接,以使所述风槽盖与所述导风槽、所述贯通孔及所述通风筒共同形成所述风道;
其中,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导风槽远离所述连接凸起的一端,所述出风口形成于所述通风筒远离所述板状本体的一端;
所述第一导风件为鼓风机,所述第一导风件具有空气输出端及第一进风孔,所述第一导风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孔的位置与所述冷却件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板状本体与所述壳体共同配合形成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且所述板状本体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分别为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槽的底部,所述板状本体上还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连通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槽,所述冷却件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且所述冷却件的位置与所述通风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导风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所述第一导风件的第一进风孔与所述通风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件为蒸发器,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
压缩件,与所述冷却件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压缩件可将冷却剂由汽态压缩为液态,所述压缩件固定于所述底壳上,并位于所述封闭空间的外部;及
冷凝件,通过管道同时与所述冷却件和所述压缩件连通,所述冷凝件可将液态的所述冷却剂冷却,所述冷凝件固定于所述底壳上,并位于所述封闭空间的外部;
其中,所述冷却件将冷却的液态的所述冷却剂汽化,以使所述冷却件变冷,汽化的所述冷却剂再次回到所述压缩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底壳上,并位于所述封闭空间的外部,且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冷凝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风道间隔设置,所述投影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封闭空间内的第二导风件,所述第二导风件为鼓风机,所述第二导风件具有空气输出端和第二进风孔,所述第二导风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且所述第二导风件与所述第一导风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进风孔位于所述第二导风件远离所述板状本体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导风件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风道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导风件的输出端与其中另一个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相连通,其中,所述冷却件位于与所述第一导风件相连通的所述风道的进风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封闭空间内的第三导风件,所述第三导风件为鼓风机,所述第三导风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三导风件具有空气输出端和第三进风孔,所述第三导风件的输出端与其中又一个所述风道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三进风孔与所述第二收容槽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盘组件与多个所述风道的出风口的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风道至少具有一个出风口,且所述液晶盘组件的位置与多个所述出风口的位置相对应。
CN201410353045.7A 2014-07-23 2014-07-23 投影设备 Active CN104238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3045.7A CN104238247B (zh) 2014-07-23 2014-07-23 投影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3045.7A CN104238247B (zh) 2014-07-23 2014-07-23 投影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8247A CN104238247A (zh) 2014-12-24
CN104238247B true CN104238247B (zh) 2016-04-13

Family

ID=52226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3045.7A Active CN104238247B (zh) 2014-07-23 2014-07-23 投影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382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7956A (zh) * 2016-12-14 2017-05-10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lp箱体防尘散热装置
CN110082991A (zh) * 2018-01-26 2019-08-02 无锡视美乐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尘一体化的投影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34029A (ja) * 2004-04-28 2004-08-19 Hitachi Ltd 映像表示装置
CN101135837A (zh) * 2006-08-31 2008-03-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机
JP2008176079A (ja) * 2007-01-19 2008-07-31 Hitachi Ltd 冷却装置
CN101419386A (zh) * 2007-10-25 2009-04-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投影装置
WO2009150850A1 (ja) * 2008-06-13 2009-12-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CN101666966A (zh) * 2008-09-05 2010-03-1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01986202A (zh) * 2010-07-19 2011-03-16 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Lcd投影机液冷散热系统
CN102033393A (zh) * 2009-09-29 2011-04-27 三洋科技中心(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式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34029A (ja) * 2004-04-28 2004-08-19 Hitachi Ltd 映像表示装置
CN101135837A (zh) * 2006-08-31 2008-03-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机
JP2008176079A (ja) * 2007-01-19 2008-07-31 Hitachi Ltd 冷却装置
CN101419386A (zh) * 2007-10-25 2009-04-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投影装置
WO2009150850A1 (ja) * 2008-06-13 2009-12-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CN101666966A (zh) * 2008-09-05 2010-03-1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02033393A (zh) * 2009-09-29 2011-04-27 三洋科技中心(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式显示装置
CN101986202A (zh) * 2010-07-19 2011-03-16 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Lcd投影机液冷散热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8247A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61081U (zh) 一种防尘计算机机箱
WO2020025043A1 (zh) 一种厨房空调系统
CN104238247B (zh) 投影设备
CN107390464B (zh) 内循环散热式投影机
WO2015196588A1 (zh) 一种降噪装置及方法
TW201714042A (zh) 貨櫃型資料中心
CN207162664U (zh) 一种制冷吸油烟机
CN101986202B (zh) Lcd投影机液冷散热系统
CN211827143U (zh) 一种面向云制造应用的数据处理设备
CN108733169A (zh) 双散热结构的计算机无尘机箱
US11060713B2 (en) Internal-circulating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for stage light
CN209728403U (zh) 一种财税管理信息化实验教学装置
CN104596140B (zh) 一体机式投影机及其制冷系统
CN205690553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TWM576545U (zh) Cooling device for electric bus electrical components
WO2022011620A1 (zh) 一种换热模块及机柜
CN203838466U (zh) 一种投影机
CN210075761U (zh) 一种机电设备保护装置
CN103615771B (zh) 空调室外机及其电控箱散热装置
CN209071918U (zh) 一种可用于炎热地区的电力设备箱
TW201325421A (zh) 冷卻系統
CN203759635U (zh) 计算机散热模块
CN204902069U (zh) 除湿机
CN219831598U (zh) 一种被动散热外壳结构以及lcd投影机
CN204442884U (zh) 一种通信设备用户外机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RINS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and its discharge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708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