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3450B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33450B CN102033450B CN201010287810.1A CN201010287810A CN102033450B CN 102033450 B CN102033450 B CN 102033450B CN 201010287810 A CN201010287810 A CN 201010287810A CN 102033450 B CN102033450 B CN 1020334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eaning
- developer
- photoreceptor
- image
- pap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heating, cleaning, coating with a transfer agen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0026—Cleaning of foreign matter, e.g. paper powder, from imaging member
- G03G2221/0047—Type of cleaning devic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cleaning unit
- G03G2221/1627—Details concerning the cleaning proce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感光体、带电部、曝光部、显影部、转印体、清理部以及控制部。带电部使所述感光体带电。曝光部通过对被带电的所述感光体进行曝光,而在所述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部通过包含外添剂的显影剂对所形成的所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由此在所述感光体上形成显影剂像。转印体初次转印所形成的所述显影剂像,并将被初次转印的所述显影剂像二次转印到预定的记录介质。清理部在所述显影剂像被二次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之后,对所述转印体进行清理。控制部,进行以下的控制:在所述感光体上,在所述感光体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通纸宽度的外侧且显影宽度的内侧形成清扫用显影剂像,使所形成的所述清扫用显影剂像初次转印到所述转印体,并使所述清理部清理被初次转印的所述清扫用显影剂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使用了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如果具有带电辊的带电器使感光鼓带电,曝光部向被带电了的感光鼓的表面照射光,则会在感光鼓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另外,显影器承载着调色剂,一旦被施加显影偏置电压,则调色剂被激发并附着在静电潜像上而形成调色剂像。然后,该调色剂像被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的转印面上,接着被二次转印到纸张上,并被定影在纸张上。
这里,感光鼓的表面有时会有微量的调色剂因没有被转印到纸张上而残留下来,在下次的图像形成之前需要去除该调色剂。因此,用清理刮片清扫该感光鼓的表面。但是,由该表面的清扫引起的研磨会对感光鼓的寿命带来很大的影响。
以下,在感光鼓的表面,将进行带电的区域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即,带电辊的宽度)称为带电宽度,将进行显影的区域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即,显影辊的宽度)称为显影宽度,将与纸张通过的区域对应的区域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长度称为通纸宽度。但是,通纸宽度的外侧区域是不形成图像的范围。这是因为,在通纸宽度的外侧区域,感光鼓的表面尽管是转印面,但是不与纸张接触。另一方面,为了在纸张的左右两端也能够形成调色剂像,显影宽度需要设定得比通纸宽度大。另外,带电宽度被设定得比显影宽度大。这是因为,如果带电宽度比显影宽度小,则调色剂会一直附着在该带电宽度的外侧区域。
即,通过施加显影偏置电压,调色剂(包含外添剂)也朝向感光鼓的表面上的通纸宽度的外侧区域、显影宽度的内侧区域,但是该区域相当于带电宽度的内侧区域,因此该调色剂主体不会附着在感光鼓的表面而返回到显影器。与此相对,外添剂会从调色剂主体脱离而残留在该区域。之后,仅该外添剂被从感光鼓的表面转印到中间转印体的转印面。
这里,仅转印有外添剂的转印面难以通过中间转印体的清理装置来清扫。另外,尽管很微小,但中间转印体和感光鼓的线速度差也会起作用,因此与中间转印体的转印面接触的感光鼓的表面中的上述通纸宽度的外侧区域、显影宽度的内侧区域被外添剂研磨。由此,存在该部分的感光鼓的磨损量缩短感光鼓的寿命的问题。
这样,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对于中间转印体的转印面研磨感光鼓的表面这一点,仍然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止转印体对感光体的表面的研磨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感光体、带电部、曝光部、显影部、转印体、清理部以及控制部。带电部使所述感光体带电。通过曝光部对被带电的所述感光体进行曝光,而在所述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部通过包含外添剂的显影剂对所形成的所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由此在所述感光体上形成显影剂像。转印体初次转印所形成的所述显影剂像,并将被初次转印的所述显影剂像二次转印到预定的记录介质上。清理部在所述显影剂像被二次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之后,对所述转印体进行清理。控制部,进行以下的控制:在所述感光体上,在所述感光体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通纸宽度的外侧且显影宽度的内侧形成清扫用显影剂像,使所形成的所述清扫用显影剂像初次转印到所述转印体,并使所述清理部清理被初次转印的所述清扫用显影剂像。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图像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感光体带电;通过对被带电的所述感光体进行曝光,而在所述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包含外添剂的显影剂对所形成的所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由此在所述感光体上形成显影剂像;将所形成的所述显影剂像初次转印到转印体;将被初次转印的所述显影剂像二次转印到预定的记录介质上;在所述显影剂像被二次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之后,对所述转印体进行清理;在所述感光体上,在所述感光体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通纸宽度的外侧且显影宽度的内侧形成清扫用显影剂像;使所形成的所述清扫用显影剂像初次转印到所述转印体;以及对被初次转印的所述清扫用显影剂像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简要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图1的打印机的框图;
图3是图1的图像形成单元周边的截面图;
图4是说明图3的感光鼓、中间转印带、带电辊、显影辊的宽度的图;
图5是说明被转印到图3的中间转印带的清扫用调色剂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简要表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可彩色印刷的打印机1的构造的截面图。图1是从打印机1的左侧面看到的图。因此,在图1中,打印机1的前表面位于右侧,背面位于左侧。
如图1所示,在打印机1的装置主体2的上方设置有排纸盘36,在该排纸盘36的附近设置有供使用者进行各种操作的多个操作键以及配置有显示各种信息的屏幕的前封盖5。
另外,在该装置主体2的下方配置有供纸盒4,在供纸盒4的容纳部40中以被层积的状态收存有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个例子的多张纸张。在图1中,在容纳部40的右上方设置有辊46。
并且,纸张在图1中向供纸盒4的右上方送出,该送出的纸张在装置主体2的内部沿打印机1的前表面被向上方运送。
另外,供纸盒4被构成为能够向打印机1的前表面侧、即在图1中向右方拉出。能够在供纸盒4被拉出的状态下,向容纳部40补充新的纸张或者将纸张替换成别的种类的纸张。
在装置主体2的内部,从供纸盒4的纸张运送方向看时在下游侧依次配置有运送辊10、校准辊14、图像形成部16以及转印部30。
在图像形成部16上并列设置有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7,在各图像形成单元17上分别设置有感光鼓18(图1、图3)。该感光鼓18被设置成可自由旋转,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马达在图1、图3中顺时针地驱动。
本实施方式的感光鼓18是例如以的直径形成、并在其表面具有有机类的层的OPC(Organic Photoconductor,有机光电导体)鼓。
另外,在该感光鼓18与供纸盒4之间配置有曝光部15,从该曝光部15向各感光鼓18分别照射激光。并且,如上述图1、图3所示,在各感光鼓18的周围的适当位置分别设置有带电器20、显影器24、中间转印辊13以及清理部50。
该带电器20如图3所示位于图像形成单元17的下部,使感光鼓18的表面带电。带电器20具有带电辊21以及滑擦辊22。带电辊21与感光鼓18接触。滑擦辊22具有通过研磨滑擦来清扫带电辊21的表面的刷。另外,带电辊21例如用表氯醇橡胶制造,由的直径形成。
另外,显影器24被配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7的左方。显影器24具有面对感光鼓18的显影辊25。该显影辊25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马达在图3中逆时针地驱动。
另外,该图3的间隔限制滚轮26设置在显影辊25的两端(图4),通过与感光鼓18连动而旋转,来设定显影辊25和感光鼓18的间隔。
图像形成部16具有橡胶制的中间转印带(转印体)12。中间转印带12被配置在各感光鼓18的上方。在该中间转印带12与排纸盘36之间配置有四个调色剂容器23(图1)。这些各调色剂容器23从打印机1的背面侧向前表面侧以品红色用、青色用、黄色用、以及黑色用的顺序配置,该黑色用的容器的容量最大。
转印部30中配置有转印辊31,该转印辊31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中间转印带12从斜下方与其压力接触。
并且,所述中间转印带12和转印辊31形成压印(nip)部,该压印部用于将通过从四个各调色剂容器23供应的调色剂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张上。
另外,从纸张运送方向看时,在转印部30的下游侧依次配置有定影部32、排出分叉部34以及排纸盘3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印部30与手动送纸盘3之间形成有双面印刷用运送路径38。该双面印刷用运送路径38在装置主体2的前表面侧从排出分叉部34分叉并向下方延伸,与校准辊14的上游侧连结。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的调色剂中添加有微量的外添剂(氧化钛、硅石、氧化铝等)。如图3所示,上述的清理部50从感光鼓18的旋转方向看时在感光鼓18与中间转印辊13的转印位置的下游侧配置有向该感光鼓18开口的壳体51,在该壳体51的适当位置具有清理刮片52和调色剂回收部80。
具体地说,清理刮片52包括固定在壳体51的下端的锌钢板的主体以及熔敷在该主体上的聚氨酯橡胶制成的刮片部,该刮片部的边缘在比感光鼓18的旋转轴线低的位置处沿该感光鼓18的旋转轴线延伸。并且,通过该边缘与感光鼓18接触,可以刮掉附着在感光鼓18的表面上的包含外添剂的残留调色剂或放电生成物等。
由该清理刮片52从感光鼓18的表面刮掉的残留调色剂等被调色剂回收部80回收。
详细地说,调色剂回收部80在壳体51的底面附近具有螺杆(screw)88。该螺杆88在图3中看时设置在清理刮片52的右侧,并沿感光鼓18的旋转轴线方向延伸。螺杆88的顶端与未图示的驱动马达连结。并且,一旦该驱动马达驱动,则壳体51内的残留调色剂等经由螺杆88而被收集到回收容器中。
另一方面,上述的中间转印带12被清理部70清扫。
本实施方式的清理部70设置在中间转印带12上的、与该中间转印带12和转印辊31的压力接触位置相反的一侧(图1)。
更具体地说,从中间转印带12的行走方向看时,该清理部70设置在配置于打印机1背面侧的品红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17的上游侧。清理部70具有清理辊或刮片等。
该清理辊由导电性尼龙刷形成。该清理辊被未图示的驱动马达旋转,由此与上述橡胶制的中间转印带12的转印面接触而进行清扫。
由此,通过该清理辊去除附着在中间转印带12的转印面上的包含外添剂的残留调色剂或从纸张上掉下的纸粉等,来清扫该中间转印带12的转印面。另外,该刮片通过与清理辊接触来刮掉调色剂等,从该清理辊被刮掉的调色剂等例如使用输送辊收集到其他的回收容器中。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17中,如图4所示,如果排列各旋转轴线,则作为感光鼓18的宽度的鼓宽度W1、作为中间转印带12的宽度的中间转印带宽度W2、作为带电辊21的宽度(即,在感光鼓18的表面上进行带电的区域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长度)的带电宽度W3、作为显影辊25的宽度(即,在感光鼓18的表面上进行显影的区域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长度)的显影宽度W4以及通纸宽度W5不是相同的,所述通纸宽度W5是在感光鼓18的表面上与纸张通过的区域对应的区域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长度。
如图4所示,鼓宽度W1被设定成比中间转印带宽度W2大或者相同。
另外,该中间转印带宽度W2被设定成比带电宽度W3大或者相同,该带电宽度W3被设定成比显影宽度W4大或者相同。这是因为,如果带电宽度W3比显影宽度W4小,则调色剂会一直附着在该带电宽度W3的外侧区域。
另外,该显影宽度W4被设定成始终比通纸宽度W5大。这是为了在纸张的左右两端也能够形成调色剂像的缘故。
即,在感光鼓18的表面上,从该感光鼓18的旋转轴线方向看到的通纸宽度W5的外侧区域虽然与中间转印带12的转印面接触,但是由于不与纸张接触,因而是不会形成图像的范围。
但是,通过施加显影偏置电压,包含外添剂的调色剂也会朝向通纸宽度W5的外侧区域、显影宽度W4的内侧区域,即非图像区域76。
朝向非图像区域76的调色剂中的调色剂主体不会附着在感光鼓18的表面而返回到显影器24。这是因为,该非图像区域76相当于带电宽度W3的内侧区域。
另一方面,朝向非图像区域76的调色剂中的外添剂从调色剂主体脱离而残留在非图像区域76。之后,如果仅该外添剂从感光鼓18的表面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的转印面上,则下次接触的感光鼓18的非图像区域76会被外添剂研磨。
并且,该非图像区域76形成在品红色用、青色用、黄色用、以及黑色用的全部的感光鼓18上。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非图像区域76形成了新的调色剂像。这可以根据来自图2所示的控制器(控制部)90的驱动信号来实施。
详细地说,控制器90具有清扫判定部92和清扫执行部93。该清扫判定部92判别是否达到了担心被外添剂研磨的预定张数(例如合计500张),并将该判定结果输出给清扫执行部93。
并且,在清扫判定部92判定出结束了例如合计120张的输出的情况下被外添剂研磨的可能性小,因此清扫执行部93不向图像形成单元17输出驱动信号。
另一方面,在清扫判定部92判定出结束了例如合计500张的输出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清扫执行部93向黑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17和清理部70输出驱动信号。
更具体地说,在黑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17中,其带电辊21使感光鼓18的表面带电。在感光鼓18的表面未形成纸张输出用的调色剂像的定时(timing)、即对这次的纸张形成图像与对下次的纸张形成图像之间的定时,曝光部15对感光鼓18的非图像区域76照射激光。即,曝光部15将照射范围扩大到通纸宽度W5的外侧区域。由此,黑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17在感光鼓18的非图像区域76形成实心(solid)图像的静电潜像。
接着,来自显影辊25的调色剂电气地附着在实心图像的静电潜像上。然后,对中间转印辊13施加使该调色剂像从感光鼓18朝向中间转印带12的偏置电压。由此,在中间转印带12的转印面中的、上述的对这次的纸张形成图像与对下次的纸张形成图像之间、即从感光鼓18看中间转印带12时的图5的纸间区域L,分别转印两个清扫用调色剂像78。
另一方面,对转印部30的转印辊31施加极性与使调色剂像从中间转印带12朝向转印辊31的偏置电压相反的偏置电压。
结果,这些清扫用调色剂像78不向转印辊31侧移动而达到清理部70,并被刷状的清理辊清扫。另外,该清理辊以比显影宽度W4大的宽度形成。
如图1所示,当上述打印机1进行印刷时,从供纸盒4通过辊46一张张地分离送出纸张。被送出的纸张到达校准辊14。该校准辊14在矫正纸张的斜送的同时计算与图像形成部16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图像转印定时,并且将纸张在预定的供纸定时送往转印部30。
另一方面,图2的输入口91被构成为能够从外部接收作为印刷源的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是文字、符号、图形、记号、图表、图案等各种图像被数据化而成的。并且,控制器90基于该数据来控制光的照射等。
详细地说,首先擦除灯19分别对各感光鼓18点亮(图3),接着,带电器20分别使感光鼓18的表面带电。接着,一旦曝光部15向感光鼓18的表面分别照射激光,则在各感光鼓18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接着,根据该静电潜像形成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像。
各调色剂图像在转印部30被二次转印到纸张上。另外,残留在感光鼓18的表面上的调色剂被清理部50去除,并且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2的转印面上的调色剂被上述的清理部70去除。
接着,纸张在承载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状态下被送往定影部32。通过该定影部32进行加热和加压,从而调色剂像被定影在纸张上。之后,从定影部32送出的纸张经由排出辊35被排到排纸盒36,在排纸盒36中沿高度方向被层积。
相对于该单面印刷,当进行双面印刷时,从定影部32排出的纸张的运送方向被排出分叉部34切换。即,被单面印刷的纸张被拉回到装置主体2内,并被运送到双面印刷用运送路径38。接着,该纸张被送往校准辊14的上游侧,并再次被送往转印部30。由此,调色剂像被转印到纸张的未被印刷的面上。
但是,上述的清扫判定部92和清扫执行部93基于打印张数通过黑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17进行将清扫用调色剂像78形成在其感光鼓18上的控制,但是也可以通过品红色用、青色用或者黄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17来进行形成清扫用调色剂像78的控制,还可以通过这些各种颜色的图像形成单元17依次地进行形成清扫用调色剂像78的控制。
另外,清扫判定部92和清扫执行部93除了基于该打印张数进行控制以外,也可以基于由浓度传感器对中间转印带12的转印面进行计测而得的结果来进行控制。
另外,清扫执行部93也可以在由清扫判定部92判定出印刷作业完成了的情况下向图像形成单元17和清理部70输出驱动信号。换言之,所谓感光鼓18的表面未形成本发明的纸张输出用的调色剂像的情况,除了上述的纸间的定时以外,也适合于印刷作业完成后等的定时。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多个图像形成单元17中,在各感光鼓18的表面上,将其潜像以对应的颜色的调色剂进行显影而独立地形成调色剂像。在中间转印带12中,通过转印面使这些独立的调色剂像重合(初次转印),并转印到纸张上(二次转印)。然后,在清理部70中,清扫残留在其转印面上的调色剂,清扫后的转印面被用于下次的初次转印。
这里,即使施加显影偏置电压,图4的非图像区域76、即通纸宽度W5的外侧区域且显影宽度W4的内侧区域的调色剂主体不会附着在感光鼓18的表面。另一方面,外添剂从调色剂主体脱离而残留在非图像区域76上,仅该外添剂从感光鼓18的表面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的转印面上。根据转印面沿其周向出现空白地带也可知此现象。
由于出现该空白地带的部位的研磨性能变高,因此感光鼓18的非图像区域76比通纸宽度W5的内侧区域更多地被研磨。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器90使非图像区域76形成清扫用调色剂像78,在仅有外添剂的范围内载置调色剂。如果该外添剂与调色剂主体在一起,则能够用清理部70清扫。然后,控制器90使清扫用调色剂像78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的转印面上,在不使该清扫用调色剂像78二次转印到纸张上的情况下用清理部70清扫。
由此,感光鼓18的表面不易被外添剂研磨,因此能够实现感光鼓18的长寿命。结果,可以长时间地形成良好的图像,有助于提高打印机1的可靠性。
另外,接触带电式的带电器20与电晕放电式的带电器的情况相比,不会产生臭氧或氮氧化物,因此能够提高图像品质。但是,在使用了接触带电式的带电器20的情况下,在感光鼓18的非图像区域76也由带电辊21直接接触感光鼓18的表面而施加电压。
即,在非图像区域76会产生不能承受电压而贯通的泄漏(Leak),故电流向外方逃逸。因此,感光鼓18的表面的中央部分不被带电,从而导致在横向上出现黑纹等的异常图像。但是,如果形成上述的清扫用调色剂像78,则即使使用接触带电式的带电器20,也能够避免上述泄漏。
并且,作为OPC鼓的感光鼓18的表面尤其易被削减,因此外添剂的研磨可能会给该感光鼓18带来较大影响。但是,如果使用上述清扫用调色剂像78,则能够长时间地维持该感光鼓18的特性,起到特别显著的效果。
另外,如果使用橡胶制的中间转印带12,则在转印中能够防止文字的遗漏。另外,由于如上所述在仅有外添剂的区域载置了调色剂主体,因此也不用担心外添剂的附着。
另外,来自曝光部15的照射会扩大到通纸宽度W5的外侧区域,能够准确地形成清扫用调色剂像78的潜像。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下次的清扫用调色剂像78可以形成在与这次形成的纸间区域不同的纸间区域。更具体地说,如果将清扫用调色剂像78例如这次形成在第X张与第X+1张之间、下次形成在第X+1张与第X+2张之间,则清扫用调色剂像78沿中间转印带12的行走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将清扫用调色剂像78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2的全周上。即,能够覆盖上述的转印面沿其周向出现的全部空白地带,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感光鼓18的研磨。
另外,清扫用调色剂像78仅形成在非图像区域76。但是,也可以在通纸宽度W5的内侧区域沿感光鼓18的旋转轴线方向形成与两个清扫用调色剂像78相连的带状的调色剂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调色剂像在感光鼓18的上方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但是也可以在该感光鼓18的下方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具体化为打印机1的例子,但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当然也能够适用于数码复合机、复印机或传真机等。
并且,在数码复合机、复印机或传真机的情况下也与上述相同,可以起到能够防止中间转印带12的转印面对感光鼓18的表面的研磨的效果。
Claims (8)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感光体;
带电部,使所述感光体带电;
曝光部,通过对被带电的所述感光体进行曝光,而在所述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部,通过包含外添剂的显影剂对所形成的所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由此在所述感光体上形成显影剂像;
转印体,初次转印所形成的所述显影剂像,并将被初次转印的所述显影剂像二次转印到预定的记录介质上;
清理部,在所述显影剂像被二次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之后,对所述转印体进行清理;以及
控制部,进行以下的控制:在所述感光体上,在所述感光体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通纸宽度的外侧且显影宽度的内侧形成清扫用显影剂像,并且按照所述清扫用显影剂像在所述转印体上的位置沿所述转印体的移动方向移动的方式反复进行将下次的清扫用显影剂像形成在与这次形成的纸间区域不同的纸间区域,由此将所述清扫用显影剂像形成在所述转印体的全周上,使所形成的所述清扫用显影剂像初次转印到所述转印体,并使所述清理部清理被初次转印的所述清扫用显影剂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带电部通过与所述感光体的表面接触而使所述感光体带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感光体的表面具有有机类的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转印体由橡胶制的带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曝光部通过在所述感光体的表面上、在所述感光体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通纸宽度的外侧且显影宽度的内侧进行曝光,来形成清扫用静电潜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记录介质的输出张数达到了预定张数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曝光部,使得通过在所述感光体的表面上、在所述感光体的旋转轴方向上的所述通纸宽度的外侧且所述显影宽度的内侧进行曝光,来形成清扫用静电潜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清理部在不使初次转印到所述转印体的所述清扫用显影剂像二次转印到所述预定的记录介质上的情况下清理所述转印体。
8.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感光体带电;
通过对被带电的所述感光体进行曝光,而在所述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
通过包含外添剂的显影剂对所形成的所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由此在所述感光体上形成显影剂像;
将所形成的所述显影剂像初次转印到转印体;
将被初次转印的所述显影剂像二次转印到预定的记录介质;
在所述显影剂像被二次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之后,对所述转印体进行清理;
在所述感光体上,在所述感光体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通纸宽度的外侧且显影宽度的内侧形成清扫用显影剂像,并且按照所述清扫用显影剂像在所述转印体上的位置沿所述转印体的移动方向移动的方式反复进行将下次的清扫用显影剂像形成在与这次形成的纸间区域不同的纸间区域,由此将所述清扫用显影剂像形成在所述转印体的全周上;
使所形成的所述清扫用显影剂像初次转印到所述转印体;以及
对被初次转印的所述清扫用显影剂像进行清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225430 | 2009-09-29 | ||
JP2009225430A JP5409239B2 (ja) | 2009-09-29 | 2009-09-29 | 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33450A CN102033450A (zh) | 2011-04-27 |
CN102033450B true CN102033450B (zh) | 2014-05-28 |
Family
ID=43780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8781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3450B (zh) | 2009-09-29 | 2010-09-17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10076053A1 (zh) |
JP (1) | JP5409239B2 (zh) |
CN (1) | CN10203345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061189B2 (ja) * | 2012-12-10 | 2017-01-1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398676B2 (ja) * | 2014-12-11 | 2018-10-03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597278B2 (ja) * | 2015-12-18 | 2019-10-30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帯電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6821425B2 (ja) * | 2016-12-26 | 2021-01-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22164103A (ja) * | 2021-04-15 | 2022-10-27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07285A (en) * | 1989-03-17 | 1992-04-21 | Konica Corporatio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image retainer cleaning means |
US5430526A (en) * | 1991-07-31 | 1995-07-0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weighting material in image bearing member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able with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642764B2 (ja) * | 1990-03-13 | 1997-08-2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
JPH05313441A (ja) * | 1992-05-09 | 1993-11-26 | Canon Inc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クリーニング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5463455A (en) * | 1993-12-06 | 1995-10-31 | Xerox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cleaner blade lubrication |
CA2176444C (en) * | 1995-05-15 | 1999-10-12 | Kengo Hayase |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apparatus unit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US5899610A (en) * | 1995-12-21 | 1999-05-0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bearing bel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
JPH1184759A (ja) * | 1997-09-05 | 1999-03-30 | Fuji Xerox Co Ltd | 色ずれ測定方法および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1134144A (ja) * | 1999-11-09 | 2001-05-18 | Konic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2001242684A (ja) * | 2000-03-01 | 2001-09-07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4480140B2 (ja) * | 2004-06-28 | 2010-06-16 |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025247A (ja) * | 2005-07-15 | 2007-02-01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US20070201897A1 (en) * | 2005-07-15 | 2007-08-30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US7720400B2 (en) * | 2005-08-11 | 2010-05-18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leaner that removes toner from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dium |
JP4486601B2 (ja) * | 2006-02-28 | 2010-06-23 |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ベルト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
JP2007272193A (ja) * | 2006-03-06 | 2007-10-18 | Ricoh Printing Systems Ltd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2008026699A (ja) * | 2006-07-24 | 2008-02-07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2008145749A (ja) * | 2006-12-11 | 2008-06-26 | Fuji Xerox Co Ltd |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潜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386914B2 (ja) * | 2006-12-20 | 2009-12-16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025348A (ja) * | 2007-07-17 | 2009-02-05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031498A (ja) * | 2007-07-26 | 2009-02-12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US8377618B2 (en) * | 2007-09-14 | 2013-02-19 | Ricoh Company Limited |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toner |
US8103206B2 (en) * | 2008-08-20 | 2012-01-24 | Xerox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cleaning devices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7877054B1 (en) * | 2009-07-14 | 2011-01-25 | Xerox Corporation | Process for development of cleaning blade lubrication stripes |
-
2009
- 2009-09-29 JP JP2009225430A patent/JP540923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
- 2010-09-17 CN CN201010287810.1A patent/CN10203345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9-28 US US12/892,860 patent/US2011007605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07285A (en) * | 1989-03-17 | 1992-04-21 | Konica Corporatio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image retainer cleaning means |
US5430526A (en) * | 1991-07-31 | 1995-07-0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weighting material in image bearing member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able with sam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33450A (zh) | 2011-04-27 |
US20110076053A1 (en) | 2011-03-31 |
JP5409239B2 (ja) | 2014-02-05 |
JP2011075710A (ja) | 2011-04-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43373B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JP457741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033450B (zh)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
JP2006251136A (ja)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171822A (ja)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359653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109021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402138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987679B (zh) | 成像装置 | |
JP200611931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390238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022770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42408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317311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用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30432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05456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293413A (ja)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9210933A (ja) | クリーニング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18961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327089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47232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318636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072373A (ja)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09131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31619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53 |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KYOCERA CORP TO: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