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2339A -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2339A
CN102032339A CN2010102990794A CN201010299079A CN102032339A CN 102032339 A CN102032339 A CN 102032339A CN 2010102990794 A CN2010102990794 A CN 2010102990794A CN 201010299079 A CN201010299079 A CN 201010299079A CN 102032339 A CN102032339 A CN 102032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valve
piston
housing assembly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990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2339B (zh
Inventor
P·C·隆德伯格
B·M·奥尔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2032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2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2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23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68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epped gearings
    • F16H61/684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epped gearings without interruption of drive
    • F16H61/688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epped gearings without interruption of drive with two inputs, e.g. selection of one of two torque-flow paths by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021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line pressure
    • F16H61/0025Supply of control fluid; Pumps therefore
    • F16H61/0031Supply of control fluid; Pumps therefore using auxiliary pumps, e.g. pump driven by a different power source than the eng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021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line pressure
    • F16H2061/0034Accumulators for fluid pressure supply; Control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12Detecting malfunction or potential malfunction, e.g. fail safe; Circumventing or fixing failures
    • F16H2061/122Avoiding failures by using redundant pa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219Interchangeably locked
    • Y10T74/19284Meshing assisters
    • Y10T74/19288Double clutch and interposed transmiss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各种构造的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多个实施方式。所述液压控制系统都包括加压液压流体调节源、一对压力控制阀和分支液压回路,所述加压液压流体调节源包括电动泵、过滤器和蓄压器,所述分支液压回路包括压力或流量控制阀、滑阀或逻辑阀以及双位阀,上述液压控制系统的各种部件共同将液压流体供给至多个切换致动器以及共同将液压流体从多个切换致动器排出。所述致动器连接至拨叉导轨,所述拨叉导轨包括拨叉并且是可滑动的以接合与各种传动比关联的同步器和强制离合器。

Description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控制系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及其部件。
背景技术
本节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信息,可能构成也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在汽车变速器技术中,双离合变速器(DCT)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双离合变速器的典型构造包括一对互斥操作的输入离合器,该对互斥操作的输入离合器驱动一对输入轴。所述输入轴可设置在输出轴的相反侧,或者可同心地设置在间隔开的输出轴之间。提供各种前进档和倒档传动比的多对持续啮合的齿轮中的每对齿轮中的一个齿轮可自由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轴中的一个上,而每对齿轮中的另一个齿轮被联接至其他轴中的一个。多个同步器离合器将所述可自由旋转的齿轮选择性地联接至关联轴以实现前进档和倒档传动比。在同步器离合器被接合后,与具有接合的同步器离合器的输入轴关联的输入离合器被应用以通过变速器传输动力。除了倒档档位包括提供反向扭矩的附加齿轮(空转齿轮)之外,倒档档位的实现过程与前进档位的实现过程相似。
双离合变速器以其运动型性能导向的操作特性而著称,这些特性与常规的机械(手动)变速器的特性相似。双离合变速器通常还表现出良好的燃料经济性,这归因于其良好的齿轮啮合效率、比率选择灵活性、降低的离合器损失以及没有变矩器。
然而,双离合变速器有其独有的若干设计考虑。例如,由于在离合器滑动期间产生的热量,输入离合器必须具有较大的尺寸。此外,产生的这些热量通常相应地需要能够驱散较大量的热量的更大且更复杂的冷却部件。最后,由于这些变速器通常具有多组轴向对齐的啮合齿轮,所以变速器的整体长度可能使变速器仅限于在某些车辆设计中使用。
对输入离合器的控制以及通过同步器和关联的强制离合器的平移对特定档位的选择和接合通常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来实现。这种系统自身受电子变速器控制模块(TCM)的控制,该系统包括接合同步器和齿轮离合器的液压阀和致动器。最优的操作效率和由此产生的燃料经济性及最少的生成热量能够通过设计这种液压控制系统以使其表现出低渗漏和主动控制特性来实现。本发明正是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用于各种构造的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多个实施方式,所述双离合变速器具有两个或三个副轴、第三空转轴和四个或五个拨叉导轨以及液压致动器。所述液压控制系统都包括加压液压流体调节源、一对压力控制阀和分支液压回路,所述加压液压流体调节源包括电动泵、过滤器和蓄压器,所述分支液压回路包括压力或流量控制阀、滑阀或逻辑阀以及双位阀,上述各种部件共同将液压流体供给至多个切换致动器并共同将液压流体从多个切换致动器排出。所述致动器连接至拨叉导轨,所述拨叉导轨包括拨叉并且是可滑动的以接合与各种传动比关联的同步器和强制离合器。
若干实施方式限定了两个基本上独立的控制系统,液压流体通过两个独立操作的阀被供应至所述两个独立的控制系统。所述两个独立的控制系统与相应的变速器副轴关联,并且总体上来说,一个副轴与偶数档位(例如二档、四档等)关联,而另一个副轴与奇数档位(例如一档、三档等)关联。当变速器按照正常的上升或下降档位选择顺序操作时,所述构造允许在与一个副轴关联的档位被接合和传递扭矩的同时预先安排或预先选择与另一个副轴关联的档位。此外,如果与一个副轴关联的一个部件或多个部件出现故障,则另一个副轴及其提供的传动比的替代选择(即一档、三档、五档)将仍能够充分操作——一个相当理想的故障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液压控制系统相对于竞争系统降低了复杂性和成本,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液压控制系统通过能够降低接合错误或多个档位的可能性的互连逻辑阀而提供了改进的控制并且通过在稳态操作期间允许关闭部分控制系统而提供了降低的能量消耗。所述控制系统的某些实施方式利用成对的压力或流量控制阀以控制切换致动器活塞两侧上的压力,这提供了更好的控制和改进的换档。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个滑阀或逻辑阀和液压致动器的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双位电磁阀、滑阀和液压致动器的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个流量或压力控制阀、双位电磁阀、逻辑阀或滑阀和液压致动器的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两个基本独立的液压系统的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每一个液压系统都与相应的变速器副轴关联。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双离合变速器具有一对输入离合器和一对副轴,其中所述一对输入离合器与一对同心的输入轴关联。
方案1.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以组合方式包括:
加压液压流体源,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具有泵;
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具有与所述液压流体源连通的入口并具有第一出口;
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具有与所述液压流体源连通的入口并具有第二出口;
第一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所述第一离合器致动器组件与所述第一出口流体连通,并且包括第一活塞和缸体组件以及用于将液压流体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第一活塞和缸体组件的第一电磁阀;
第二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所述第二离合器致动器组件与所述第二出口流体连通,并且包括第二活塞和缸体组件以及用于将液压流体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第二活塞和缸体组件的第二电磁阀;
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出口的入口并具有第三出口;
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出口的入口并具有第四出口;
第一逻辑阀,所述第一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一入口和连接至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入口,并具有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三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三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出口的入口并具有第五出口;
第四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四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出口的入口并具有第六出口;
第二逻辑阀,所述第二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五出口的第一入口、连接至所述第六出口的第二入口、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三逻辑阀,所述第三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入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入口,并具有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以及
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端口。
方案2.如方案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位于每个所述逻辑阀中的柱塞以及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平移所述柱塞的装置。
方案3.如方案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用于平移所述柱塞的所述装置是双位电磁阀,所述双位电磁阀具有通向所述柱塞的流体输出端。
方案4.如方案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用于平移所述柱塞的所述装置是作用在所述柱塞上的电磁阀活塞。
方案5.如方案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线性位置传感器,所述线性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中的每一个都可操作地关联。
方案6.如方案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变速器控制模块和线性位置传感器,所述变速器控制模块具有多个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阀,所述线性位置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中的每一个的输出端并且具有联接至所述控制模块输入端中的一个的输出端。
方案7.如方案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双位电磁阀、第二双位电磁阀和第三双位电磁阀,所述第一双位电磁阀具有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第一出口连通的输入端和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连通的出口,所述第二双位电磁阀具有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第二出口连通的输入端和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连通的出口,而所述第三双位电磁阀具有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第二出口连通的输入端和与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连通的出口。
方案8.如方案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被构造成提供三个主动位置。
方案9.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以组合方式包括:
加压液压流体源,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包括泵和蓄压器;
用于调节至两个输出端的液压力的装置,所述装置具有与所述蓄压器连通的输入端并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独立于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第二输出端;
一对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所述一对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每个都与所述输出端中的一个流体连通,并且包括活塞和缸体组件、用于将液压流体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活塞和缸体组件的电磁阀以及设置在所述输出端中的所述一个与所述活塞和缸体组件之间的止回阀;
一对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阀中的一个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第一入口并具有第三输出端,而所述阀中的另一个具有连接至所述二输出端的第二入口并具有第四输出端;
第一逻辑阀,所述第一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输出端的第一入口和连接至所述第四输出端的第二入口,并具有多个排出口、控制口和四个出口;
第二逻辑阀,所述第二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入口的所述出口中的前两个的两个入口、多个排出口、控制口和四个出口;
第三逻辑阀,所述第三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入口的所述出口中的后两个的两个入口、多个排出口、控制口和四个出口;
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出口中的前两个的一对端口;
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出口中的后两个的一对端口;
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出口中的前两个的一对端口;
第四逻辑阀,所述第四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出口中的后两个的两个入口;
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四逻辑阀的所述出口中的前两个的一对端口;以及
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四逻辑阀的所述出口中的后两个的一对端口。
方案10.如方案9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线性位置传感器,所述线性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中的每一个都可操作地关联。
方案11.如方案9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变速器控制模块和线性位置传感器,所述变速器控制模块具有多个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阀,所述线性位置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中的每一个的输出端并且具有联接至所述控制模块输入端中的一个的输出端。
方案12.如方案9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进给限制阀,所述进给限制阀具有电磁阀、滑阀和止回阀,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一输出端,所述滑阀具有两个间隔开的凸台和第二输出端,而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
方案13.如方案9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被动流体压力调节器,所述被动流体压力调节器设置在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之间。
方案14.如方案9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一对压力控制电磁阀,所述一对压力控制电磁阀具有与所述蓄压器连通的输入端并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独立于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第二输出端。
方案15.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以组合方式包括:
加压液压流体源,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包括泵;
第一和第二装置,所述第一和第二装置与所述加压流体源流体连通,用于提供第一和第二压力调节输出端;
一对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所述一对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每个都与所述输出端中的一个流体连通,并且包括活塞和缸体组件以及用于将液压流体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活塞和缸体组件的电磁阀;
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出端的入口并具有出口;
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出端的入口并具有出口;
第一逻辑阀,所述第一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的第一入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的第二入口,并具有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三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三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出端的入口并具有出口;
第四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四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出端的入口并具有出口;
第二逻辑阀,所述第二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的第一入口、连接至所述第四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的第二入口、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三逻辑阀,所述第三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入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入口,并具有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以及
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端口。
方案16.如方案15所述的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用于提供第一和第二压力调节输出端的装置是一对进给限制阀,所述一对进给限制阀每个都具有电磁阀、滑阀和止回阀,所述电磁阀具有第一输出端,所述滑阀具有两个间隔开的凸台和第二输出端,而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
方案17.如方案15所述的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用于提供第一和第二压力调节输出端的装置是一对压力控制电磁阀。
方案18.如方案15所述的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线性位置传感器和变速器控制模块,所述线性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活塞和缸体组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活塞都可操作地关联,而所述变速器控制模块具有用于从所述传感器接收数据的输入端。
方案19.如方案15所述的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双位电磁阀、第二双位电磁阀和第三双位电磁阀,所述第一双位电磁阀具有与所述第一压力调节输出端连通的输入端和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连通的出口,所述第二双位电磁阀具有与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输出端连通的输入端和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连通的出口,而所述第三双位电磁阀具有与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输出端连通的输入端和与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连通的出口。
本发明更多的目的、优点和应用领域将通过本文提供的描述而变得清楚。应当理解的是,该描述和具体示例仅是为了示例目的,并非意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此处描述的附图仅用于图示目的,并非意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具有五个切换致动器组件的示例性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部分剖切后的视图;
图2A和2B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A和3B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A和4B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A和5B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液压控制系统的流动切断的进给限制阀的放大视图;
图7A和7B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流程图;以及
图8A和8B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并非意在限制本发明、其应用或使用。
参考图1,结合有本发明的示例性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被示出并且总体上用附图标记60标示。双离合变速器60包括通常铸造而成的金属壳体12,壳体12封闭并保护变速器60的各种部件。壳体12包括定位并支撑变速器60的这些部件的多个孔、通道、轴肩和凸缘(未图示)。变速器60包括输入轴14和一个或两个输出轴16,输入轴14接收来自诸如汽油内燃机或柴油内燃机或混合动力装置或电动装置的原动机(未图示)的动力,而输出轴16驱动主减速器组件18,主减速器组件18可包括支撑轴(propshaft)、差速器组件和驱动轴。输入轴14联接至离合器壳体62并驱动离合器壳体62。依次地,离合器壳体62驱动一对同心设置的干式输入离合器——第一输入离合器64A和第二输入离合器64B,第一输入离合器64A和第二输入离合器64B被互斥地接合从而将驱动扭矩相应地提供至一对同心输入构件——第一或内部输入轴66A和第二或外部空心输入轴或套轴66B。
多个斜齿轮或正齿轮(未图示)固定至输入构件66A和66B中的每一个并与输入构件66A和66B中的每一个一起旋转,所述斜齿轮或正齿轮与可自由旋转地设置在第一中间轴或副轴68A及平行的第二中间轴或副轴68B上的斜齿轮或正齿轮持续啮合。邻近且平行于第二副轴的是第三中间轴或副轴68C。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一副轴68A上的第一从动齿轮70A啮合。第二驱动齿轮与第一副轴68A上的第二从动齿轮72A啮合。第三驱动齿轮与第一副轴68A上的第三从动齿轮74A啮合。第四驱动齿轮与第一副轴68A上的第四从动齿轮76A啮合。第二副轴68B上的第五从动齿轮70B与第三副轴68C上的第五驱动齿轮70C啮合。第二驱动齿轮还与第二副轴68B上的第六从动齿轮72B啮合,第六从动齿轮72B与第三副轴68C上的第七从动齿轮72C啮合。第八驱动齿轮与第二副轴68B上的第八从动齿轮74B啮合。
同步器离合器组件或者邻近某个单个齿轮设置或者在副轴68A、68B和68C上的邻近齿轮对之间设置。根据常规实践,每个同步器离合器组件都包括同步器组件,当被启动时,同步器组件使齿轮的速度与关联副轴以及诸如齿式离合器或面式离合器的强制离合器的速度同步,强制离合器正向地将齿轮连接至轴。因而,在第一副轴68A上的从动齿轮70A和72A之间的是第一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0A,其具有选择性地且排他性地将齿轮70A和72A中的一个与第一副轴68A同步并接合至第一副轴68A的双向(即往复式)第一同步器离合器82A。第一同步器离合器82A通过第一拨叉导轨和叉组件84A被双向地平移,依次地,第一拨叉导轨和叉组件84A通过第一切换致动器组件86A被平移。第一同步器离合器82A和第一拨叉导轨和叉组件84A的实时位置由第一线性位置传感器88A感测,第一线性位置传感器88A优选地提供连续不断的-即成比例的且指示第一同步器离合器82A的位置的输出信号到变速器控制模块TCM。
在第二副轴68B上的第五从动齿轮70B和第六从动齿轮72B之间的是第二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0B,其具有使从动齿轮72B与第二副轴68B同步并将从动齿轮72B联接至第二副轴68B的单向同步器离合器82B。第二同步器离合器82B通过第二拨叉导轨和叉组件84B被双向地平移,依次地,第二拨叉导轨和叉组件84B通过第二切换致动器组件86B被平移。第二同步器离合器82B和第二拨叉导轨和叉组件84B的实时位置由第二线性位置传感器88B感测,第二线性位置传感器88B优选地提供连续不断的-即成比例的且指示第二同步器离合器82B的位置的输出信号到变速器控制模块TCM。
在第一副轴68A上的从动齿轮74A和76A之间的是第三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90A,其具有选择性地且排他性地将齿轮74A和76A中的一个与第一副轴68A同步并接合至第一副轴68A的双向(即往复式)第三同步器离合器92A。第三同步器离合器92A通过第三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A被双向地平移,依次地,第三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A通过第三切换致动器组件96A被平移。第三同步器离合器92A和第三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A的实时位置由第三线性位置传感器98A感测,第三线性位置传感器98A优选地提供连续不断的-即成比例的且指示第三同步器离合器92A的位置的输出信号到变速器控制模块TCM。
邻近第二副轴68B上的第八从动齿轮74B的是第四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90B,其具有使第八从动齿轮74B与第二副轴68B同步并将第八从动齿轮74B联接至第二副轴68B的单向同步器离合器92B。第四同步器离合器92B通过第四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B被双向地平移,依次地,第四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B通过第四切换致动器组件96B被平移。第四同步器离合器92B和第四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B的实时位置由第四线性位置传感器98B感测,第四线性位置传感器98B优选地提供连续不断的-即成比例的且指示第四同步器离合器92B的位置的输出信号到变速器控制模块TCM。
最后,在第三副轴68C上的第五驱动齿轮70C和第七从动齿轮72C之间的是第五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90C,其具有选择性地且排他性地将第七从动齿轮72C与第三副轴68C同步并接合至第三副轴68C或者将第七从动齿轮72C联接至第五驱动齿轮70C的双向(即往复式)同步器离合器92C。第五同步器离合器92C通过第五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C被双向地平移,依次地,第五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C通过第五切换致动器组件96C被平移。第五同步器离合器92C以及第五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C的实时位置由第五线性位置传感器98C感测,第五线性位置传感器98C优选地提供连续不断的-即成比例的且指示第五同步器离合器92C的位置的输出信号到变速器控制模块TCM。应当理解的是,线性位置传感器88A、88B、98A、98B和98C可以用诸如双位或三位开关的传感器或具有系统特性的开环控制替代。
另外,定位机构可与每一个切换组件一起使用以当选定传动比或速比时帮助获得或维持传动比或速比,或者帮助获得或维持同步器离合器在中间位置,即未接合位置。因而,第一定位组件89A可与第一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0A操作性地关联。第二定位组件89B可与第二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0B操作性地关联。第三定位组件99A可与第三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90A操作性地关联。第四定位组件99B可与第四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90B操作性地关联,而第五定位组件99C可与第五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90C操作性地关联。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示出和描述的变速器60被布置为有四个前进档位在一个副轴上,而剩余的(三个)前进档位和倒档在其他两个副轴上。因而,变速器60能够提供七个前进档速度和倒档速度。相似的构造都被认为是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这些相似的构造可包括例如,六个前进档速度(或档位)和一个或两个倒档速度(或档位),或者五个前进档速度和一个或两个倒档速度。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关注的是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但是这些系统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包括在变速器控制模块TCM中。变速器控制模块TCM包括接收来自例如线性位置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的数据的多个输入端、存储器、软件以及控制和调节例如离合器、拨叉导轨和逻辑电磁阀的位置的多个输出端。
现在参考图1A、2A和2B,用于上述双离合自动变速器60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被示出并且用附图标记300标示。液压控制系统300包括储液箱102,从自动变速器60的各种部件和区域收集的液压流体会返回至储液箱102。吸入管路104可包括与发动机驱动泵或电动泵110的入口108连通的过滤器106,泵110可以是例如齿轮泵、叶片泵、内齿轮轴承泵或其他任何容积泵。泵110的出口112将供给管路114中的加压液压流体提供至弹簧偏置的排出安全阀116和压力侧过滤器118,压力侧过滤器118与弹簧偏置的止回阀120平行设置。安全阀116设置在一个相对较高的预定压力下,如果供给管路114中的压力超过该预定压力,则安全阀116即刻开启以释放液压流体并降低供给管路114中的压力。
如果过滤器118前面的压力达到预定的压差,预示当过滤器118冷却时会变得部分堵塞或流量受限并且出现输出管路122中的提供至控制系统300的其余部件的液压流体可能不足的可能性,则止回阀120开启以使得液压流体能够绕过过滤器118。在输出管路122中的第二止回阀124被构造为维持主供给管路126中的液压力并且阻止通过泵110回流。
主供给管路126将加压的液压流体供给至蓄压器130,蓄压器130具有活塞132和偏置压缩弹簧134。蓄压器130可以是包括充氮活塞式蓄压器在内的多个其他设计中的一种。蓄压器130储存加压的液压流体并将其供给至主供给管路126、主压力传感器或系统压力传感器136以及控制系统300的其他部件,从而消除了持续运转对发动机驱动泵或电动泵110的需要。主压力传感器136实时读取输送的液压系统压力并将读取的数据提供至变速器控制模块TCM。
应当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其他实施方式也都优选地包括与刚刚描述的相同的液压供给、过滤和控制部件。因此,与后面的附图和实施方式有关的这些部件将仅被简要的描述,应当理解,上面的描述可作为提供这些部件详细信息的参考。
在图2A和2B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主供给管路126分支或分叉为第一主供给管路126A和第二主供给管路126B。初始分叉在所有档位或离合器选择或致动部件之前就基本上将控制系统300分成两个独立的控制系统,下面的第二至第六实施方式也是如此。从控制角度来看这样做是有优点的,因为如果仅变速器60的一侧是激活的而变速器的另一侧未激活,则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内仅可选择一个副轴上的离合器和档位。从故障模式的角度来看这样做也是可取的,因为变速器一侧上的部件出现故障将仅仅影响变速器和控制系统的这一侧,而变速器的另一侧上的离合器和档位将很有可能仍然可以用于提供有限的运转和活动。
第一主供给管路126A与第一电压力控制电磁阀140的入口140A连通,第一电压力控制电磁阀140用于变速器10的与第一轴68A关联的一半。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140还包括当第一控制阀140被启动或通电时与入口140A连通的出口140B以及当第一控制阀140未启动或未通电时与出口140B连通的排出口140C。排出口140C与储液箱102连通。出口140B与具有五个支路的第一歧管142连通。第一歧管142的第一支路142A与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44的入口144A连通。
当压力或流量控制阀144被启动或通电时,入口144A与出口144B流体连通;当压力或流量控制阀144未启动或未通电时,出口144B与排出口144C流体连通。出口144B通过具有节流孔148的管路146连接至第一滑阀或逻辑阀150的第一入口150A。应当理解的是,在液压控制系统300及其他实施方式的所有液压管路中包括或省略节流孔都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这些节流孔的位置和尺寸取决于操作、软件及算法的需要。
在第一歧管142的第二支路142B中,第三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310设置在第一歧管142与第一滑阀或逻辑阀150的第二入口150B之间。第三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310包括与第一歧管142的第二支路142B连通的第一入口310A、与管路314中的节流孔312连通的出口310B以及与储液箱102连通的排出口310C,其中,管路314连接至第一滑阀或逻辑阀150的第二入口150B。第一逻辑阀150还包括与第一入口150A和第二入口150B交叉间隔的三个排出口150D、150E和150F。三个排出口150D、150E和150F与储液箱102连通,但是这些连接为了图示清晰而未在图中示出。
第一歧管142的第三支路142C连接至第一双位(开-关)电磁阀152的入口152A。第一双位电磁阀152的出口152B与第一逻辑阀150端部的控制口150C连通。当双位电磁阀152被启动或通电时,加压的液压流体被供给至第一逻辑阀150的控制口150C,从而将柱塞平移至左侧,如图2A中所示;当双位电磁阀152未启动或未通电时,液压流体被从第一逻辑阀150排出,通过出口152B并从排出口152C排出至储液箱102,从而使得柱塞能够平移至右侧。第一歧管142的第四支路142D与第一电压力或流量离合器控制电磁阀154的入口154A连通。第一离合器控制电磁阀154还包括出口154B及与储液箱102连通的排出口154C。
当离合器控制电磁阀154被启动或通电时,加压的液压流体通过出口154B、通过管路158中的流量控制孔156被提供至第一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160。单作用活塞164可滑动地设置在缸体162内,在图2A中,单作用活塞164在液压力作用下平移至右侧以接合第一输入离合器64A,如图1A中所示。
当第一离合器控制电磁阀154未通电时,入口154A关闭,同时来自缸体162的液压流体从出口154B流至排出口154C继而流入储液箱102。第一歧管142的第五支路142E与第一离合器压力限制控制阀166的输出端连通。如果第一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160内的压力超过由压力控制电磁阀140设定的预定压力,则第一压力限制控制阀166开启以释放和降低压力。
返回至第一滑阀或逻辑阀150,它还包括第一出口150G,第一出口150G通过管路172与第一切换致动器组件86A一端的端口174A连通,第一切换致动器组件86A包括缸体或壳体174和连接至第一拨叉导轨和叉组件44A的活塞176。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致动器组件86A和第一拨叉导轨和叉组件84A与偶数档位关联。在第一切换致动器组件86A的缸体174另一端的端口174B通过管路178与第三出口150H连通。第二出口150I通过管路182与第二切换致动器组件86B一端的端口184A连通,第二切换致动器组件86B包括缸体或壳体184和连接至第二拨叉导轨和叉组件84B的活塞186。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切换致动器组件86B和第二拨叉导轨和叉组件84B也与偶数档位关联。在第二切换致动器组件86B的缸体184另一端的端口184B通过管路188与第四出口150J连通。
然后转至图2B,第二主供给管路126B与第二电压力控制电磁阀190的入口190A连通。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190包括当第二控制阀190被通电时与入口190A连通的出口190B以及当第二控制阀190不通电时与出口190B连通的排出口190C。排出口190C与储液箱102连通。出口190B与具有五个支路的第二歧管192连通。第二歧管192的第一支路192A与第二电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94的入口194A连通。当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阀194被通电时,入口194A与出口194B流体连通;当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阀194不通电时,出口194B与排出口194C流体连通。出口194B通过具有节流孔198的管路196连接至第二滑阀或逻辑阀200的第一入口200A。
第四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320设置在第二歧管192的第二支路192B中。具体地说,第四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320的第一入口320A与第二歧管192的第二支路192B连通。第四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320包括与管路324中的节流孔322连通的出口320B以及与储液箱102连通的排出口310C,其中,管路324连接至第二滑阀或逻辑阀200的第二入口200B。
第二滑阀或逻辑阀200还包括与入口200A和入口200B交叉间隔的三个排出口200D、200E和200F,虽然所述三个排出口都与储液箱102连通,但是为了图示清晰,这些连接未在图中示出。第二歧管192的第三支路192C连接至第二双位(开-关)电磁阀202的入口202A。第二双位电磁阀202的出口202B与第二逻辑阀200端部的控制口200C连通。当第二双位电磁阀202被通电时,加压的液压流体被供给至控制口200C,从而将第二逻辑阀200的柱塞平移至左侧。当第二双位电磁阀202不通电时,液压流体被从第二逻辑阀200排出,通过出口202B并从排出口202C排出至储液箱102,从而使得柱塞能够平移至右侧。第二歧管192的第四支路192D与第二电压力或流量离合器控制电磁阀204的入口204A连通。第二离合器控制电磁阀204还包括出口204B及与储液箱102连通的排出口204C。
当第二离合器控制电磁阀204被通电时,加压的液压流体通过管路208中的孔206被提供至第二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210。单作用活塞214可滑动地设置在缸体212内,在图2B中,单作用活塞214在液压力作用下平移至右侧以接合第二输入离合器64B,如图1中所示。当第二离合器控制电磁阀204不通电时,入口204A关闭,并且来自缸体212的液压流体从出口204B流至排出口204C继而流入储液箱102。第二歧管192的第五支路192E与离合器压力限制控制阀216的输出端连通。如果第二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210内的压力超过由压力控制电磁阀190提供的预定压力,则压力限制控制阀216开启以释放和降低压力。
第二滑阀或逻辑阀200还包括第一出口200G,第一出口200G通过管路222与第三切换致动器组件96A一端的端口224A连通,第三切换致动器组件96A包括缸体或壳体224和连接至第三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A的活塞226。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三切换致动器组件96A和第三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A可与五档和七档关联。在第三切换致动器组件96A的缸体224另一端的端口224B通过管路228与第三出口200H连通。
与第二逻辑阀200的第二出口200I连通的管路232连接至第三滑阀或逻辑阀250的第一入口250A。与第二逻辑阀200的第四出口200J连通的管路238连接至第三滑阀或逻辑阀250的第二入口250B。三个排出口250D、250E和250F与第一入口250A和第二入口250B交叉间隔。尽管三个排出口250D、250E和250F都与储液箱102连通,但是为了图示清晰起见,这些连接未在图中示出。第三滑阀或逻辑阀250还包括在其一端的控制口250C,控制口250C与第三双位(开-关)电磁阀252的出口252B连通。第三双位电磁阀252包括入口252A和排出口252C,其中,入口252A与第二歧管192的第三支路192C流体连通,而排出口252C与储液箱102连通。
第一出口250G通过管路262与第四切换致动器组件96B一端的端口264A连通,第四切换致动器组件96B包括缸体或壳体264和连接至第四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B的活塞266。在该实施方式中,第四切换致动器组件96B是双位型切换致动器组件并且仅接合三档。在第四致动器组件96B的缸体264另一端的端口264B通过管路268与第三出口250H连通。
当第三双位(开-关)电磁阀252不通电时,正如所描述的,液压流体通过第一和第三出口250G和250H流动从而选择三档。当第三双位(开-关)电磁阀252被通电时,第三逻辑阀250的柱塞如图2B中所示平移至左侧,并且加压的液压流体通过管路272中的第二出口250I流至第五切换致动器组件96C一端的端口274A,第五切换致动器组件96C包括缸体或壳体274和连接至第五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C的活塞276。在缸体或壳体274另一端的端口274B通过管路278与第四出口250J连通。第五切换致动器组件90C接合一档或倒档。
具有两个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310和320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300提供了改进的液压流体流量控制以及因此改进的换档特性,也提供了降低的渗漏,所述渗漏与选定的传动比有关或与第一滑阀或逻辑阀150的端口150H和150J及第二滑阀或逻辑阀200的端口200H和200J关联。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310和320还能够控制切换致动器的活塞两侧的液压力和流体流量,从而提供了改进的控制和换档性能。
现在参考图1、3A和3B,液压控制系统400的第二实施方式被示出。如上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400包括下述部件:电动泵或发动机驱动泵110、过滤器106和118、蓄压器130以及液压流体供给的其他部件,这些部件也都出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因此,这些部件将不被进一步描述。
此外,除了三个滑阀或逻辑阀150、200和250及致动拨叉导轨和同步器离合器的活塞和缸体组件的构造不同之外,第二实施方式400中的液压部件中的大多数及它们的操作都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那些部件相同。
具体地说,直接作用的第一滑阀或逻辑阀410是一个综合组件,在该综合组件中,电动执行机构或电磁阀412设置在逻辑阀410的一端。另一个选择是在第一滑阀或逻辑阀410的第一控制口410C处有一个开-关电磁阀,控制口410C通过双位(开-关)电磁阀412与第一歧管142的第三支路142C选择性地流体连通。对于开-关电磁阀412,它的内部螺线管挡板(pendal)或柱塞将直接作用在控制口410C上。第一入口410A通过孔148与第一电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44的出口144B连通,而第二入口410B通过孔312连通至第三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310的出口310B。三个排出口410D、410E和410F与入口410A和入口410B交叉间隔。第一出口410G连接至管路172,第三出口410H连接至管路178,第二出口410I连接至管路188,而第四出口410J连接至管路182。
液压管路172连接至第一缸体412的第一端口412A,第一缸体412接纳第一双面(直径)活塞414。管路178连接至在第一缸体412的与第一端口412A相对端的第二端口412B。第一双面活塞414被用于提供三个主动位置:左、中和右,所述三个位置相应地与一档或传动比的接合、空档及二档或传动比的接合关联。接合档位位置在致动器的远端,并且通过将活塞一侧排空并在对侧施加压力而被接合。三面活塞414朝施加压力的反方向平移。当在中间的空档位置被期望时,相等的液压力被施加到双面活塞414的两面。第一活塞414的各面的差异面积(differential areas)及第一缸体412的孔内的止挡部导致产生第一活塞414和关联的第一拨叉导轨416的主动机械中央(空档)位置。第一拨叉导轨416联接至诸如拨叉和选择例如二档或六档的第一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2A的部件。应当指出,这个及其他双面活塞能够用由一个不带活塞套的移动件组成的单面或双面活塞替代。
相似地,液压管路182和188与第二致动器缸体422连通。管路182连接至第二缸体422的第一端口422A,第二缸体422接纳第二双面(直径)活塞424。管路188连接至在第二致动器缸体422的与第一端口422A相对端的第二端口422B。虽然在第四实施方式400中,活塞424也被构造成用于三个位置操作,但是第二活塞424被联接至第二拨叉导轨426、第二拨叉和仅选择例如四档的第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2B。
与变速器60的另一侧关联的液压回路存在相似的差异。即,第二直接作用滑阀或逻辑阀430是一个综合组件,在该综合组件中,电动执行机构或电磁阀设置在逻辑阀430的一端。另一个选择是在第一控制口430C处有一个双位(开-关)电磁阀,控制口430C通过电动电磁阀或开-关电磁阀432与第二歧管192的第三支路192C选择性地流体连通。对于电动电磁阀,它的内部挡板(pendal)或柱塞将直接作用在控制口430C上。第一入口430A通过孔198与电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94的端口194B连通,而第二入口430B通过孔322连通至第四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320的出口320B。第一出口430G连接至管路222,第三出口430H连接至管路228,第二出口430I连接至管路232,而第四出口430J连接至管路238。管路222连接至第三缸体432的第一端口432A,第三缸体432接纳第三双面(直径)活塞434。管路228连接至在第三缸体432的与第一端口432A相对端的第二端口432B。第三活塞424双向地平移第三拨叉导轨436,第三拨叉导轨436与拨叉和选择例如五档和七档的第三同步器离合器92A关联。
液压管路232和238与第三综合滑阀或逻辑阀450上的第一入口450A和第二入口450B连通。第三综合滑阀或逻辑阀450是一个综合组件,在该综合组件中,电动电磁阀或开-关电磁阀452设置在逻辑阀450的一端。对于开-关电磁阀选择而言,入口450C通过电动执行机构或电磁阀452与第二歧管192的第三支路192C选择性地流体连通。第一出口450G连接至管路262,第二出口450I连接至管路278,第三出口450H连接至管路268,而第四出口450J连接至管路272。
管路262连接至第四缸体462的第一端口462A,第四缸体462接纳第四双面(直径)活塞464。管路268连接至在第四缸体462的与第一端口462A相对端的第二端口462B。虽然在变速器60的该种构造中,第四活塞464能够三个位置的行程,但是第四活塞464双向地平移第四拨叉导轨466,第四拨叉导轨466与拨叉和仅选择例如三档的第四同步器离合器92B关联。最后,管路272连接至第五缸体472的第一端口472A,第五缸体472接纳第五双面(直径)活塞474。管路278连接至在第五缸体472的与第一端口472A相对端的第二端口472B。第五活塞474平移第五拨叉导轨476、第五拨叉和选择例如一档和倒档的第五同步器离合器组件92C。
现在参考图1B、4A和4B,根据本发明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三实施方式被示出并且总体上用附图标记500标示。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三实施方式500与其他实施方式一样包括电动泵或发动机驱动泵110、过滤器106和118、蓄压器130以及液压流体供给的其他部件,因此这些部件将不再被进一步描述。
另外,第三实施方式500包括主供给管路126,主供给管路126分叉为第一供给管路126A和第二供给管路126B。第一供给管路126A通过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140与第一歧管142连通,而第二供给管路126B通过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190与第二歧管192连通。此外,与第一离合器64A的致动关联的部件,诸如第一电压力或流量离合器控制电磁阀154和第一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160,以及与第二离合器64B的致动关联的部件,诸如第二电压力或流量离合器控制电磁阀204和第二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210,都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相同。而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三实施方式500中的与逻辑阀和切换致动器关联的部件的布置不同于其他实施方式。
歧管142的第一支路142A与第一电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44的入口144A连通,而出口144B通过管路146和孔148直接连通至第一双面活塞和缸体组件510的缸体508的第一端口508A。第一活塞和缸体组件510包括连接至第一拨叉导轨514和与接合二档或六档的第一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2A关联的第一拨叉的第一活塞512。歧管142的第二支路142B与第三电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310的入口310A连通,而出口310B通过孔312和管路314直接连通至第一滑阀或逻辑阀520的第一入口520A。第一入口520A被一对与储液箱102连通的排出口520D和520E从两侧包夹。歧管142的第三支路142C与第一双位电磁阀152的入口152A连通。第一双位电磁阀152的出口152B通过管路518既与第一滑阀或逻辑阀520的一端的控制口520C连通又与第二双位活塞和缸体组件530的缸体528的第二端口528B连通。
第二活塞和缸体组件530包括第二活塞532,第二活塞532连接至第二拨叉导轨534和与例如接合四档的第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2B关联的拨叉。第一双位电磁阀152的出口152C连接至储液箱102。第一逻辑阀520还包括第一出口520G和第二出口520H。第一出口520G通过管路516连通至第一活塞和缸体组件510的第一缸体508中的第二端口508B,而第二出口520H通过管路536连通至第二活塞和缸体组件530的第一缸体528中的第一端口528A。
在某种意义上与上述实施方式相似,控制阀144、152和310的致动和通电控制加压的液压流体流至第一滑阀或逻辑阀520和两个活塞和缸体组件510和530以及因此控制期望档位或传动比的选择和接合。具体地说,第一双位电磁阀152的通电决定第一滑阀或逻辑阀520的柱塞的位置和管路516和536中的加压液压流体的流量,以及在管路158中至第二活塞和缸体组件530中的第二端口528B的加压流量。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44和第三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310通过管路146、516和536控制液压流体的压力或流量从而控制活塞512和532的位置。
现在转至与第二歧管192关联的控制系统的部分,第二歧管192的第一支路192A与第二电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94的入口194A连通。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94包括出口194B和与储液箱102连通的排出口194C。出口194B通过具有节流孔198的管路196连接至第二双位滑阀或逻辑阀550的第一入口550A。第四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320包括与第二歧管192的第二支路192B连通的第一入口320A、与管路324中的节流孔322连通的出口320B以及与储液箱102连通的排出口320C,其中,管路324连接至第三滑阀或逻辑阀580的第一入口580A。
第二双位滑阀或逻辑阀550还包括通过管路552与第三逻辑阀580的第一出口580G连通的第二入口550B、控制口550C、与入口550A和550B交叉间隔的三个排出口550D、550E和550F以及四个出口550G、550H、550I和550J。第二歧管192的第三支路192C与第二双位(开-关)电磁阀554的入口554A连通。第二双位电磁阀554还包括与第二双位逻辑阀550的控制口550C连通的出口554B和与储液箱102连通的排出口554C。
第一出口550G通过管路556与第三活塞和缸体组件560的第三缸体558的第一端口558A连通。第三活塞和缸体组件560还包括第三双面活塞562,活塞562联接至第三拨叉导轨564、第三拨叉和可与例如五档和七档的选择关联的第三同步器离合器组件92A。第五缸体558的第二端口558B通过管路565与第二双位逻辑阀550的第三出口550H连通。第二出口550I通过管路566与第五活塞和缸体组件570的第五缸体568的第一端口568A连通。第五活塞和缸体组件570还包括第五双面活塞572,活塞572联接至第五拨叉导轨574、第五拨叉和可与例如一档和倒档的选择关联的第五同步器离合器组件92C。第二缸体568中的第二端口568B通过管路576与第二双位逻辑阀550的第四出口550J连通。
第三滑阀或逻辑阀580包括在入口580A两侧的第一排出口580D和第二排出口580E、第一控制口580C、第一出口580G和第二出口580H。第二歧管192的第三支路192C与第三双位(开-关)电磁阀582的入口582A连通。第三双位电磁阀582包括出口582B和与储液箱102连通的排出口582C。第三双位电磁阀582的出口582B通过管路584与第三逻辑阀580的控制口580C和第四双位活塞和缸体组件590的第四缸体588的第二端口588B都连通。第四活塞和缸体组件590包括第四活塞592,第四活塞592联接至第四拨叉导轨594、第四拨叉和与例如三档的接合关联的第四同步器离合器组件92B。管路596将第三滑阀或逻辑阀580的第二出口580H与第四缸体588中的第一端口588A连接。
现在参考图1、5A和5B,根据本发明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四实施方式被示出并且总体上用附图标记700标示。如上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四实施方式700包括也出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的下述部件:电动泵或发动机驱动泵110、过滤器106和118、蓄压器130以及液压流体供给的其他部件,因此这些部件将不再被进一步描述。
此外,包括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44、第三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310、第一滑阀或逻辑阀150和关联活塞176和186以及缸体174和184在内的与第一分支歧管142关联的那些部件,以及诸如第一压力或流量离合器控制电磁阀154和第一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160的与第一离合器64A的致动关联的部件,都与图2A和2B中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300相同。类似地,包括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94、第四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320、第二滑阀或逻辑阀200、第三滑阀或逻辑阀250以及关联活塞226、266和276以及缸体224、264和274在内的与第二分支歧管192关联的那些部件,以及诸如第二压力或流量离合器控制电磁阀204和第二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210的与第二离合器64B的致动关联的部件,也都与图2A和2B中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300相同。
液压控制系统的第四实施方式700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300之处在于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140和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190已经相应地被第一进给限制阀组件610和第二进给限制阀组件660替代。因为第一和第二进给限制阀组件610和660是相同的,所以仅有第一进给限制阀组件610将被描述。
现在参考图6,第一进给限制阀组件610接收第一主供给管路126A中的加压的液压流体。管路126A分叉并且一个支路与双位(开-关)电磁阀614的入口612连通。电磁阀614包括当其通电时与入口612流体连通的出口616。电磁阀614还包括通过管路622连接至储液箱102的排出口618。
当电磁阀614不通电时,出口616与排出口618流体连通。电磁阀614的出口616通过管路624连接至控制阀或滑阀630的控制口626。控制阀或滑阀630包括柱塞632,柱塞632具有两个间隔开的活塞或凸台(lands)634A和634B。下述的端口将油提供至控制阀或滑阀630内及周围:控制口626、连接至第一主供给管路126A的第一入口636、反馈口638、出口640以及与储液箱102连通的排出口642。压缩弹簧645在逻辑控制阀或滑阀630内紧邻排出口642设置并且朝着控制口626偏置滑阀632。出口640连接至第一歧管142并与第一歧管142连通,并且通过节流孔644和止回阀646与反馈口638连通,其中,止回阀646具有例如止回球(check ball)648和压缩弹簧652。压缩弹簧652朝着孔644偏置止回球648,以便阻止流体从反馈口638流至第一歧管142,然而如果止回球648两侧的压差高至足以克服压缩弹簧652的偏置力,则流体可能从第一歧管142流至反馈口638。取决于操作条件和考虑因素,在止回阀646内的压缩弹簧652可以省略而不降低操作性能。
在操作中,第一进给限制阀组件610提供经改进的流量和压力控制至液压控制系统的其他部件。如图6中所示,在第一进给限制阀组件610的松弛状态下,来自主供给管路126A的流体经过在凸台634A和634B之间的控制阀或滑阀630并流出至第一歧管142。当系统中的液压力随着例如致动器移动和注满而形成时,止回阀646端部的压力将增大从而使止回阀646失去作用且液压流体将流至控制口626。这种活动将柱塞632平移至右侧,从而阻塞流体流至入口636或出口640(取决于阀的设计)以及第一歧管126或142。从而,能够控制输送至第一歧管142的压力。另外,如果例如变速器60的与控制阀或滑阀630关联的一侧不运转而变速器60的另一侧运转,则电磁阀614被通电以将来自第一主供给管路126A的液压流体提供至第一控制口626以将滑阀632平移至右侧从而阻塞流体在入口636与出口640之间流动。在该种运行模式中,止回阀646阻止提供至控制口626和反馈口638的流体压力被传递至第一歧管142和系统的其它部件。
因而,应当理解的是,除了通过进给限制阀组件610和660实现了改进的压力和流量控制之外,液压控制系统的第四实施方式700的操作与第一实施方式300的操作基本上相同。
现在参考图1、7A和7B,根据本发明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五实施方式被示出并且总体上用附图标记800标示。如上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五实施方式800包括也出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的下述部件:电动泵或发动机驱动泵110、过滤器106和118、蓄压器130以及液压流体供给的其他部件,因此这些部件将不再被进一步描述。
此外,包括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44、第三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310、第一滑阀或逻辑阀150和关联活塞和缸体组件510和530在内的与第一分支歧管142关联的那些部件,以及诸如第一压力或流量离合器控制电磁阀154和第一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160的与第一离合器64A的致动关联的部件,都与图4A和4B中示出的第三实施方式500相同。类似地,包括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94、第四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320、第二滑阀或逻辑阀550、第三滑阀或逻辑阀580以及关联活塞和缸体组件560、570和590在内的与第二分支歧管192关联的那些部件,以及诸如第二压力或流量离合器控制电磁阀204和第二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210的与第二离合器64B的致动关联的部件,也都与图4A和4B中示出的第三实施方式500相同。
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五实施方式800不同于第三实施方式500之处在于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140和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190已经相应地被图6中示出的第一进给限制阀组件610和第二进给限制阀组件660替代。在上面的段落中出现的对第一进给限制阀组件610的部件和操作的描述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实施方式中,该描述也适用于第二进给限制阀组件660。因而,应当理解的是,除了进给限制阀组件610和660改进了压力和流量控制之外,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五实施方式800的操作与第三实施方式500的操作基本上相同。
现在参考图1、8A和8B,根据本发明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六实施方式被示出并且总体上用附图标记900标示。如上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六实施方式900包括也出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的下述部件:电动泵或发动机驱动泵110、过滤器106和118、蓄压器130以及液压流体供给的其他部件,因此这些部件将不再被进一步描述。
此外,与变速器60的两侧关联的液压部件与在图4A和4B中示出的第三实施方式500以及在图7A和7B中示出的第五实施方式800均相同。具体地说,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44、第三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310、第一滑阀或逻辑阀520以及关联的活塞和缸体组件510和530以及诸如第一压力或流量离合器控制电磁阀154和第一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160的与第一离合器64A的致动关联的部件,都与第三实施方式500和第五实施方式800相同。类似地,除了管路566中的节流孔567之外,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94、第四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320、第二滑阀或逻辑阀550、第三滑阀或逻辑阀580以及关联的活塞和缸体组件560、570和590以及诸如第二压力或流量离合器控制电磁阀204和第二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210的与第二离合器64B的致动关联的部件,也都与第三实施方式500和第五实施方式800相同。
第三和第五实施方式500和800与第六实施方式900之间的不同之处涉及供给液压流体至系统的部件并涉及歧管的构造。主供给管路126与压力控制电磁阀910的入口910A连通。压力控制电磁阀910包括与歧管912连通的出口910B并包括排出口910C。当压力控制电磁阀910通电时,入口910A与出口910B连通。当压力控制电磁阀910不通电时,入口910A关闭且出口910B与排出口910C连通,从而使得液压流体能够流至储液箱102。
歧管912包括多个支路,所述多个支路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至上述液压控制系统900的各种部件。因此,第一支路912A提供液压流体至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44的入口144A,第二支路912B提供液压流体至第三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310的入口310A,第三支路912C提供液压流体至第一双位电磁阀152的入口152A,第四支路912D提供液压流体至第一离合器控制电磁阀154的入口154A,第五支路912E提供连通路径至第一压力限制控制阀166,第六支路912F提供液压流体。至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94的入口194A,第七支路912G提供液压流体至第四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330的入口320A,第八支路912H提供液压流体至第三双位电磁阀582的入口582A和第二双位电磁阀554的入口554A,第九支路912I提供液压流体至第二离合器控制电磁阀204的入口204A,而第十支路912J提供连通路径至第二压力限制控制阀216。
应当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系统在换档性能和降低能量消耗方面获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不仅因为结合使用了专用电动泵和蓄压器,而且还因为使用了压力和流量控制电磁阀,压力和流量控制电磁阀使得液压系统部件中的大多数能够在常态、稳态、运行中被关闭。另外,这些电磁阀以及每个活塞和缸体切换致动器组件上的、提供关于致动器、拨叉导轨和离合器的瞬时位置的实时数据至变速器控制模块的线性位置传感器能够迅速、积极且高效地完成档位选择和离合器操作,而没有过冲和能量损失。
类似地,各种实施方式的构造和由线性位置传感器提供的位置反馈允许和方便了档位迅速排序并且改进了换档时间,即减少了换档时间。
最后,液压流体供给和控制功能被分为对应于变速器的奇数档位选择部分和偶数档位选择部分的两个区域或区段,这减少了档位选择不准确和选择多个档位的可能性,并且通过允许在诸如最高档位长时操作的特定操作情况期间关闭变速器的未启动区域或区段而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对本发明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变型被认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这些变型不被认为背离了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以组合方式包括:
加压液压流体源,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具有泵;
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具有与所述液压流体源连通的入口并具有第一出口;
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具有与所述液压流体源连通的入口并具有第二出口;
第一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所述第一离合器致动器组件与所述第一出口流体连通,并且包括第一活塞和缸体组件以及用于将液压流体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第一活塞和缸体组件的第一电磁阀;
第二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所述第二离合器致动器组件与所述第二出口流体连通,并且包括第二活塞和缸体组件以及用于将液压流体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第二活塞和缸体组件的第二电磁阀;
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出口的入口并具有第三出口;
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出口的入口并具有第四出口;
第一逻辑阀,所述第一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一入口和连接至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入口,并具有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三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三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出口的入口并具有第五出口;
第四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四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出口的入口并具有第六出口;
第二逻辑阀,所述第二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五出口的第一入口、连接至所述第六出口的第二入口、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三逻辑阀,所述第三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入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入口,并具有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以及
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位于每个所述逻辑阀中的柱塞以及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平移所述柱塞的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用于平移所述柱塞的所述装置是双位电磁阀,所述双位电磁阀具有通向所述柱塞的流体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用于平移所述柱塞的所述装置是作用在所述柱塞上的电磁阀活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线性位置传感器,所述线性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中的每一个都可操作地关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变速器控制模块和线性位置传感器,所述变速器控制模块具有多个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阀,所述线性位置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中的每一个的输出端并且具有联接至所述控制模块输入端中的一个的输出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双位电磁阀、第二双位电磁阀和第三双位电磁阀,所述第一双位电磁阀具有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第一出口连通的输入端和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连通的出口,所述第二双位电磁阀具有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第二出口连通的输入端和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连通的出口,而所述第三双位电磁阀具有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第二出口连通的输入端和与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连通的出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被构造成提供三个主动位置。
9.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以组合方式包括:
加压液压流体源,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包括泵和蓄压器;
用于调节至两个输出端的液压力的装置,所述装置具有与所述蓄压器连通的输入端并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独立于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第二输出端;
一对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所述一对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每个都与所述输出端中的一个流体连通,并且包括活塞和缸体组件、用于将液压流体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活塞和缸体组件的电磁阀以及设置在所述输出端中的所述一个与所述活塞和缸体组件之间的止回阀;
一对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阀中的一个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第一入口并具有第三输出端,而所述阀中的另一个具有连接至所述二输出端的第二入口并具有第四输出端;
第一逻辑阀,所述第一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输出端的第一入口和连接至所述第四输出端的第二入口,并具有多个排出口、控制口和四个出口;
第二逻辑阀,所述第二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入口的所述出口中的前两个的两个入口、多个排出口、控制口和四个出口;
第三逻辑阀,所述第三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入口的所述出口中的后两个的两个入口、多个排出口、控制口和四个出口;
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出口中的前两个的一对端口;
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出口中的后两个的一对端口;
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出口中的前两个的一对端口;
第四逻辑阀,所述第四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出口中的后两个的两个入口;
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四逻辑阀的所述出口中的前两个的一对端口;以及
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四逻辑阀的所述出口中的后两个的一对端口。
10.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以组合方式包括:
加压液压流体源,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包括泵;
第一和第二装置,所述第一和第二装置与所述加压流体源流体连通,用于提供第一和第二压力调节输出端;
一对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所述一对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每个都与所述输出端中的一个流体连通,并且包括活塞和缸体组件以及用于将液压流体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活塞和缸体组件的电磁阀;
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出端的入口并具有出口;
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出端的入口并具有出口;
第一逻辑阀,所述第一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的第一入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的第二入口,并具有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三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三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出端的入口并具有出口;
第四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四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出端的入口并具有出口;
第二逻辑阀,所述第二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的第一入口、连接至所述第四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的第二入口、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三逻辑阀,所述第三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入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入口,并具有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以及
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端口。
CN201010299079.4A 2009-09-29 2010-09-29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23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569,476 2009-09-29
US12/569476 2009-09-29
US12/569,476 US8359941B2 (en) 2009-09-29 2009-09-29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s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2339A true CN102032339A (zh) 2011-04-27
CN102032339B CN102032339B (zh) 2014-08-06

Family

ID=43781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907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2339B (zh) 2009-09-29 2010-09-29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59941B2 (zh)
CN (1) CN102032339B (zh)
DE (1) DE10201004634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7592A (zh) * 2011-05-06 2012-11-14 奥迪股份公司 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4903807A (zh) * 2012-08-03 2015-09-09 Spx公司 自动循环泵及其操作方法
CN105003645A (zh) * 2015-07-21 2015-10-28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液压控制回路
CN105960536A (zh) * 2014-01-31 2016-09-21 博格华纳扭矩输出系统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液压系统
CN107110243A (zh) * 2014-12-11 2017-08-29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双离合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03792B2 (en) * 2009-10-21 2013-03-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s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
CN102597580B (zh) * 2009-10-23 2015-11-25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控制多个换挡滑杆的液压结构
US8677852B2 (en) * 2010-02-23 2014-03-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ultiplexed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mechanism
US8904893B2 (en) * 2010-12-06 2014-12-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8634997B2 (en) 2011-04-29 2014-01-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irect clutch control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
DE202011052170U1 (de) * 2011-12-02 2013-03-04 Brinkmann Pumpen K.H. Brinkmann Gmbh & Co. Kg Kühlmittelsystem für Werkzeugmaschinen
US9383003B2 (en) 2012-06-18 2016-07-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9188218B2 (en) 2013-05-31 2015-11-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ology for controlling a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of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DE102013212428A1 (de) * 2013-06-27 2014-12-31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 eines Kraftfahrzeugs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sselbe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01026A (ja) * 1992-12-28 1994-07-19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自動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JP2002307984A (ja) * 2001-04-16 2002-10-23 Fuji Heavy Ind Ltd 自動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CN1607339A (zh) * 2003-09-30 2005-04-20 博格华纳公司 用于双离合器传动的液压油管理系统
US20060046897A1 (en) * 2004-09-02 2006-03-02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Hydraulic control apparatus for an automatic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20060054442A1 (en) * 2004-09-16 2006-03-16 Andreas Hegerath Hydraulic system providing pressure and volume flows in a double-clutch transmission
US20080190228A1 (en) * 2007-02-14 2008-08-1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with three-position dog clutch actuator valve
JP2008309217A (ja) * 2007-06-13 2008-12-25 Honda Motor Co Ltd ツインクラッチ式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69656A (en) * 2000-11-21 2002-06-05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Automatic transmission hydraulic actuation system having an isolating valve which prevent leaks
GB2372080B (en) * 2001-02-12 2004-09-29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Hydraulic actuation systems
DE10134115B4 (de) 2001-07-13 2014-05-28 Volkswagen Ag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eines Kraftfahrzeuges mit einem Hydraulikkreis und Verfahren zur hydraulischen Steuerung eines Doppelkupplungsgetriebes
US6883394B2 (en) * 2002-10-15 2005-04-26 Borgwarner,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positioning of the synchronizers of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DE10320524A1 (de) * 2003-04-30 2004-11-25 Getrag Getriebe- Und Zahnradfabrik Hermann Hagenmeyer Gmbh & Cie Kg Hydraulikkreis zur Steuerung eines Antriebsstranges
US6898992B2 (en) * 2003-08-08 2005-05-31 Borgwarner,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engagement force of the synchronizers of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6953417B2 (en) * 2003-11-17 2005-10-11 Borgwarner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DE102004031021B4 (de) * 2004-06-26 2009-06-10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anordnung mit einer Schaltelement-Sicherungseinrichtung zur Sicherung gegen ein Einlegen mehrerer Gänge eines Schaltgetriebes oder eines Teilgetriebes eines Schaltgetriebes
US7127961B2 (en) * 2004-07-09 2006-10-31 Borgwarner Inc. Integrated control module for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7155993B2 (en) * 2004-11-15 2007-01-02 Borgwarner Inc.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having a synchronizer actuation interlock circuit
EP1710477B1 (de) * 2005-04-07 2009-02-25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Schaltventilvorrichtung für ein Schaltsystem eines Schaltgetriebes
EP2339214B1 (en) * 2007-03-01 2013-05-29 C.R.F. Società Consortile per Azioni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for a motor-vehicle dual-clutch transmission
US8387476B2 (en) * 2007-03-02 2013-03-05 Borgwarner Inc. Hydraulic actuation valve arrangement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7752935B2 (en) * 2007-03-08 2010-07-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Control system for a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US8216110B2 (en) * 2007-12-05 2012-07-10 Nissan Motor Co., Ltd. Shifting control system
DE602007005499D1 (de) * 2007-12-18 2010-05-06 Fiat Ricerche Elektrohydraulische Steuer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getriebe mit mindestens fünf Vorwärtsgängen und einem Rückwärtsgang
US8206265B2 (en) * 2008-10-21 2012-06-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ontrol system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8429994B2 (en) * 2009-09-09 2013-04-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s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
US8225687B2 (en) * 2009-09-09 2012-07-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s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01026A (ja) * 1992-12-28 1994-07-19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自動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JP2002307984A (ja) * 2001-04-16 2002-10-23 Fuji Heavy Ind Ltd 自動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CN1607339A (zh) * 2003-09-30 2005-04-20 博格华纳公司 用于双离合器传动的液压油管理系统
US20060046897A1 (en) * 2004-09-02 2006-03-02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Hydraulic control apparatus for an automatic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20060054442A1 (en) * 2004-09-16 2006-03-16 Andreas Hegerath Hydraulic system providing pressure and volume flows in a double-clutch transmission
US20080190228A1 (en) * 2007-02-14 2008-08-1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with three-position dog clutch actuator valve
JP2008309217A (ja) * 2007-06-13 2008-12-25 Honda Motor Co Ltd ツインクラッチ式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7592A (zh) * 2011-05-06 2012-11-14 奥迪股份公司 双离合器变速器
US8915344B2 (en) 2011-05-06 2014-12-23 Audi Ag Dual-clutch transmission
CN102777592B (zh) * 2011-05-06 2015-04-08 奥迪股份公司 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4903807A (zh) * 2012-08-03 2015-09-09 Spx公司 自动循环泵及其操作方法
CN104903807B (zh) * 2012-08-03 2017-06-16 Spx流动有限公司 自动循环泵及其操作方法
CN105960536A (zh) * 2014-01-31 2016-09-21 博格华纳扭矩输出系统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液压系统
US10408284B2 (en) 2014-01-31 2019-09-10 Borgwarner Sweden Ab Hydraulic system for a vehicle
CN107110243A (zh) * 2014-12-11 2017-08-29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双离合器装置
US10274024B2 (en) 2014-12-11 2019-04-30 Isuzu Motors Limited Dual clutch apparatus
CN105003645A (zh) * 2015-07-21 2015-10-28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液压控制回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77122A1 (en) 2011-03-31
DE102010046349A1 (de) 2011-08-25
US8359941B2 (en) 2013-01-29
CN102032339B (zh) 201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2339B (zh)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2022530B (zh)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1988575B (zh)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2022527B (zh)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2022528B (zh)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1900202B (zh) 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
KR101395744B1 (ko) 이중 클러치 변속기용 유압 작동식 밸브 장치
US8413777B2 (en) High efficiency hydraulic transmission control system
CN102141148B (zh) 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2563049B (zh) 用于控制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方法
CN103486244B (zh)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US8382639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102121528B (zh)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具有电子变速范围选择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2168752A (zh)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电液控制系统
CA2559460A1 (en) Hydraulic control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02192319B (zh)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低容量控制系统
US8430220B2 (en) Wet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ontrol system
KR20110131195A (ko) 이중 클러치 변속기용 전자-유압식 고장 복원 제어부
CN102121531B (zh)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控制系统
US8403792B2 (en)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s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
CN102121529B (zh) 具有三路变矩器控制子系统的自动变速器用液压控制系统
CN102242806B (zh) 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流体冷却系统
CN101424335A (zh) 车辆用八速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US8192176B2 (en) Hydraulic fluid supply system having active regulator
CN102478112B (zh)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