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2530B -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2530B
CN102022530B CN2010102799754A CN201010279975A CN102022530B CN 102022530 B CN102022530 B CN 102022530B CN 2010102799754 A CN2010102799754 A CN 2010102799754A CN 201010279975 A CN201010279975 A CN 201010279975A CN 102022530 B CN102022530 B CN 1020225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valve
entrance
gear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799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2530A (zh
Inventor
P·C·隆德伯格
B·M·奥尔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2022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2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2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25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26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 F16H61/28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with at least one movement of th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being caused by a non-mechanical force, e.g. power-assisted
    • F16H61/2807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with at least one movement of th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being caused by a non-mechanical force, e.g. power-assisted using electric control signals for shift actuators, e.g.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68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epped gearings
    • F16H61/684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epped gearings without interruption of drive
    • F16H61/688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epped gearings without interruption of drive with two inputs, e.g. selection of one of two torque-flow paths by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12Detecting malfunction or potential malfunction, e.g. fail safe; Circumventing or fixing failures
    • F16H2061/1224Adapting to failures or work around with other constraints, e.g. circumvention by avoiding use of failed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12Detecting malfunction or potential malfunction, e.g. fail safe; Circumventing or fixing fail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219Interchangeably locked
    • Y10T74/19284Meshing assisters
    • Y10T74/19288Double clutch and interposed transmis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012Multiple controlled elements
    • Y10T74/20018Transmission control
    • Y10T74/20024Fluid actu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各种构造的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多个实施方式。所述液压控制系统都包括加压液压流体调节源、一对压力控制阀和分支液压回路,所述加压液压流体调节源包括电动泵、过滤器和蓄压器,所述分支液压回路包括压力或流量控制阀、滑阀或逻辑阀以及双位阀,上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的各种部件共同将液压流体供给至多个切换致动器并共同将液压流体从多个切换致动器排出。所述致动器连接至拨叉导轨,所述拨叉导轨包括拨叉并且是可滑动的以接合与各种传动比关联的同步器和强制离合器。

Description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控制系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及其部件。
背景技术
本节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信息,可能构成也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在汽车变速器技术中,双离合变速器(DCT)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双离合变速器的典型构造包括一对互斥操作的输入离合器,该对互斥操作的输入离合器驱动一对输入轴。所述输入轴可设置在输出轴的相反侧,或者可同心地设置在间隔开的输出轴之间。提供各种前进档和倒档传动比的多对持续啮合的齿轮中的每对齿轮中的一个齿轮可自由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轴中的一个上,而每对齿轮中的另一个齿轮被联接至其他轴中的一个。多个同步器离合器将所述可自由旋转的齿轮选择性地联接至关联轴以实现前进档和倒档传动比。在同步器离合器被接合后,与具有接合的同步器离合器的输入轴关联的输入离合器被应用以通过变速器传输动力。除了倒档档位包括提供反向扭矩的附加齿轮(空转齿轮)之外,倒档档位的实现过程与前进档位的实现过程相似。
双离合变速器以其运动型性能导向的操作特性而著称,这些特性与常规的机械(手动)变速器的特性相似。双离合变速器通常还表现出良好的燃料经济性,这归因于其良好的齿轮啮合效率、比率选择灵活性、降低的离合器损失以及没有变矩器。
然而,双离合变速器有其独有的若干设计考虑。例如,由于在离合器滑动期间产生的热量,输入离合器必须具有较大的尺寸。此外,产生的这些热量通常相应地需要能够驱散较大量的热量的更大且更复杂的冷却部件。最后,由于这些变速器通常具有多组轴向对齐的啮合齿轮,所以变速器的整体长度可能使变速器仅限于在某些车辆设计中使用。
对输入离合器的控制以及通过同步器和关联的强制离合器的平移对特定档位的选择和接合通常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来实现。这种系统自身受电子变速器控制模块(TCM)的控制,该系统包括接合同步器和齿轮离合器的液压阀和致动器。最优的操作效率和由此产生的燃料经济性及最少的生成热量能够通过设计这种液压控制系统以使其表现出低渗漏和正控制特性来实现。本发明正是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用于两种构造的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多个实施方式,所述双离合变速器具有两个或三个副轴、第三、空转轴以及四个或五个拨叉导轨以及液压致动器。所述液压控制系统都包括加压液压流体调节源、一对压力控制阀和分支液压回路,所述加压液压流体调节源包括电动泵、过滤器和蓄压器,所述分支液压回路包括压力或流量控制阀、滑阀或逻辑阀以及双位阀,上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的各种部件共同将液压流体供给至多个切换致动器并共同将液压流体从多个切换致动器排出。所述致动器连接至拨叉导轨,所述拨叉导轨包括拨叉并是可滑动的以接合与各种传动比关联的同步器和强制离合器。
各种实施方式限定了两个基本上独立的控制系统,液压流体通过两个独立操作的阀被供应至所述两个独立的控制系统。所述两个独立的控制系统与相应的变速器副轴关联,并且总体上来说,一个副轴与偶数档位(例如二档、四档)关联而另一个副轴与奇数档位(例如一档、三档)关联。当变速器按照正常的上升或下降档位选择顺序操作时,所述构造允许在与一个副轴关联的档位被接合和传递扭矩的同时预先安排或预先选择与另一个副轴关联的档位。此外,如果与一个副轴关联的一个部件或多个部件出现故障,则另一个副轴及其提供的传动比的替代选择(即第一、第三、第五档位)将仍能够充分操作--一个非常理想的故障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液压控制系统相对于竞争系统降低了复杂性和成本,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液压控制系统通过能够降低错误接合或多档位接合的可能性的互连的逻辑阀而提供了改进的控制并且通过在稳态操作期间允许关闭部分控制系统而提供了降低的能量消耗。所述控制系统的某些实施方式利用成对的压力或流量控制阀以控制切换致动器活塞两侧上的压力,从而提供了更好的控制和改进的换档。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个滑阀或逻辑阀和液压致动器的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双位电磁阀、滑阀和液压致动器的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个流量或压力控制阀、双位电磁阀、逻辑阀或滑阀和液压致动器的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两个基本独立的液压系统的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每一个液压系统都与相应地变速器副轴关联。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双离合变速器具有一对输入离合器和一对副轴,所述一对输入离合器与一对同心的输入轴关联。
方案1.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以组合方式包括:
加压液压流体源,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包括泵;
一对压力控制电磁阀,所述一对压力控制电磁阀具有与所述液压流体源连通的输入端以及第一输出端和独立于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第二输出端;
一对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所述一对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每个都与所述输出端中的一个流体连通,并且包括活塞和缸体组件以及用于将液压流体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活塞和缸体组件的电磁阀;
一对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一对阀中的一个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第一入口并具有第三输出端,而所述一对阀中的另一个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出端的第二入口并具有第四输出端;
第一逻辑阀,所述第一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输出端的第一入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第二入口,并具有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二逻辑阀,所述第二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四输出端的第一入口、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出端的第二入口、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以及
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端口。
方案2.如方案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双位电磁阀和第二双位电磁阀,所述第一双位电磁阀可操作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之间,而所述第二双位电磁阀可操作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之间。
方案3.如方案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三逻辑阀以及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
方案4.如方案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中的每一个都可操作地关联。
方案5.如方案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变速器控制模块和位置传感器,所述变速器控制模块具有多个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阀,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中的每一个的位置并且具有联接至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中的一个的输出端。
方案6.如方案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逻辑阀每个都包括具有多个凸台的阀柱塞。
方案7.如方案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节流孔,所述节流孔设置在所述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输出端与所述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入口之间。
方案8.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以组合方式包括:
加压液压流体源,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具有泵;
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具有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液压流体源连通;
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具有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液压流体源连通;
第一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所述第一离合器致动器组件与所述第一出口流体连通,并且包括第一活塞和缸体组件以及用于将液压流体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第一活塞和缸体组件的第一电磁阀;
第二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所述第二离合器致动器组件与所述第二出口流体连通,并且包括第二活塞和缸体组件以及用于将液压流体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第二活塞和缸体组件的第二电磁阀;
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出口的入口并具有出口;
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出口的入口并具有出口;
第一逻辑阀,所述第一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的第一入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的第二入口,并具有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二逻辑阀,所述第二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的第一入口、连接至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的第二入口、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三逻辑阀,所述第三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入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入口,并具有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以及
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端口。
方案9.如方案8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节流孔,所述节流孔设置在所述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入口之间。
方案10.如方案8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中的每一个都可操作地关联。
方案11.如方案8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变速器控制模块和位置传感器,所述变速器控制模块具有多个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阀,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中的每一个的输出端并且具有联接至所述控制模块输入端中的一个的输出端。
方案12.如方案8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双位电磁阀、第二双位电磁阀和第三双位电磁阀,所述第一双位电磁阀具有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连通的入口和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连通的出口,所述第二双位电磁阀具有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连通的入口和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连通的出口,而所述第三双位电磁阀具有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连通的输入端和与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连通的出口。
方案13.如方案8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包括蓄压器、过滤器和止回阀。
方案14.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以组合方式包括:
加压液压流体源,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具有泵;
第一工作压力调节器,所述第一工作压力调节器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液压流体源连通;
第二工作压力调节器,所述第二工作压力调节器具有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液压流体源连通;
第一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所述第一离合器致动器组件与所述第一工作压力调节器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并且包括第一活塞和缸体组件以及用于将液压流体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第一活塞和缸体组件的第一电磁阀;
第二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所述第二离合器致动器组件与所述第二工作压力调节器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并且包括第二活塞和缸体组件以及用于将液压流体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第二活塞和缸体组件的第二电磁阀;
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出口的入口并具有出口;
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出口的入口并具有出口;
第一逻辑阀,所述第一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的第一入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工作压力调节器的所述出口的第二入口,并具有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二逻辑阀,所述第二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的第一入口、连接至所述第二工作压力调节器的所述出口的第二入口、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三逻辑阀,所述第三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入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入口,并具有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以及
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端口。
方案15.如方案14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双位电磁阀、第二双位电磁阀和第三双位电磁阀,所述第一双位电磁阀具有与所述第一工作压力调节器的所述出口连通的入口和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连通的出口,所述第二双位电磁阀具有与所述第二工作压力调节器的所述出口连通的入口和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连通的出口,而所述第三双位电磁阀具有与所述第二工作压力调节器的所述出口连通的输入端和与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连通的出口。
方案16.如方案14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中的每一个都可操作地关联。
方案17.如方案14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变速器控制模块和位置传感器,所述变速器控制模块具有多个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阀,而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中的每一个的输出端并且具有联接至所述控制模块输入端中的一个的输出端。
方案18.如方案14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工作压力调节器包括滑阀、电磁阀和止回阀,所述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液压流体源的入口并具有控制口和出口,所述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液压流体源的入口和连接至所述滑阀的所述控制口的出口,而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滑阀的所述出口与所述控制口之间。
方案19.如方案14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泵包括电动机。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优点和适用领域将通过本文提供的描述而变得清楚。应当理解的是,该描述和具体示例仅是为了示例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此处描述的附图仅用于示例目的,并不意味着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A是包含根据本发明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具有四个切换致动器组件的示例性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部分剖切后的视图;
图1B是包含根据本发明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具有五个切换致动器组件的示例性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部分剖切后的视图;
图2A和2B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A和3B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A和4B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流程图;以及
图4C是包含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系统中的进给限制阀的放大视图,其中流量被切断。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并非意在限制本发明、其应用或使用。
现在参考图1A,具有四个切换致动器并结合有本发明的示例性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被示出并且总体上用附图标记10标示。双离合变速器10包括通常铸造而成的金属壳体12,壳体12封闭并保护变速器10的各种部件。壳体12包括定位并支撑这些部件的多个孔、通道、轴肩和凸缘。变速器10包括输入轴14和一个或两个输出轴16,输入轴14接收来自诸如汽油内燃机或柴油内燃机或混合动力装置或电动装置的原动机(未图示)的原动力,而输出轴16联接至一个或两个输出组件18,输出组件18可包括例如支撑轴(propshafts)、差速器组件和驱动轴。输入轴14联接至输入驱动齿轮20并驱动输入驱动齿轮20,输入驱动齿轮20与一对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20A和第二从动齿轮20B持续啮合并驱动该对从动齿轮。能够使用多个扭矩传递、旋转装置,这些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依次地,从动齿轮20A和20B驱动一对干式输入离合器--第一输入离合器22A和第二输入离合器22B,第一输入离合器22A和第二输入离合器22B被互斥地接合从而将驱动扭矩提供至相应的一对中间轴或副轴--第一副轴24A和第二副轴24B。
多个斜齿轮或正齿轮(未图示)被设置为可绕副轴24A和24B中的每一个自由旋转,所述多个斜齿轮或正齿轮与固定至输出轴16并与输出轴16一起旋转的斜齿轮或正齿轮持续地啮合。输出轴16上的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副轴24A上的驱动齿轮30A和第二副轴24B上的驱动齿轮30B均啮合。输出轴16上的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一副轴24A上的驱动齿轮32A和第二副轴24B上的驱动齿轮32B均啮合。输出轴16上的第三从动齿轮与第一副轴24A上的驱动齿轮34A和第二副轴24B上的驱动齿轮34B均啮合。输出轴16上的第四从动齿轮与空转齿轮36B和第一副轴24A上的驱动齿轮36A均啮合。依次地,空转齿轮36B与第二副轴24B上的驱动齿轮36C啮合以提供反向扭矩并因此实现倒档。其他数量的齿轮啮合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设置在每个副轴24A和24B上的每个相邻齿轮对之间。根据常规惯例,每个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都包括同步器组件,当被启动时,同步器组件使齿轮的速度与副轴以及诸如齿式离合器或面式离合器的强制离合器的速度同步,强制离合器正向地将齿轮连接或联接至副轴。因而,在第一副轴24A上的齿轮30A和32A之间的是第一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40A,其具有选择性地且排他性地将齿轮30A和32A中的一个与第一副轴24A同步并接合至第一副轴24A的双向(即往复式)同步器离合器42A。第一同步器离合器42A通过第一拨叉导轨和叉组件44A被双向地平移,依次地,第一拨叉导轨和叉组件44A通过第一切换致动器组件46A被平移。第一同步器离合器42A以及第一拨叉导轨和叉组件44A的实时线性位置被第一线性位置传感器48A感测,第一线性位置传感器48A优选地提供连续不断的-即成比例的且指示第一同步器离合器42A的当前位置的输出到变速器控制模块TCM。
在第一副轴24A上的齿轮34A和36A之间的是第二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0A,其具有选择性地且排他性地将齿轮34A和36A中的一个与第一副轴24A同步并接合至第一副轴24A的双向(即往复式)同步器离合器52A。第二同步器离合器52A通过第二拨叉导轨和叉组件54A被双向地平移,依次地,第二拨叉导轨和叉组件54A通过第二切换致动器组件56A被平移。第二同步器离合器52A以及第二拨叉导轨和叉组件54A的实时线性位置被第二线性位置传感器58A感测,第二线性位置传感器58A优选地提供连续不断的-即成比例的且指示第二同步器离合器52A的当前位置的输出到变速器控制模块TCM。
在第二副轴24B上的齿轮30B和32B之间的是第三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40B,其具有选择性地且排他性地将齿轮30B和32B中的一个与第二副轴24B同步并接合至第二副轴24B的双向(即往复式)同步器离合器42B。第三同步器离合器42B通过第三拨叉导轨和叉组件44B被双向地平移,依次地,第三拨叉导轨和叉组件44B通过第三切换致动器组件46B被平移。第三同步器离合器42B以及第三拨叉导轨和叉组件44B的实时线性位置被第三线性位置传感器48B感测,第三线性位置传感器48B优选地提供连续不断的-即成比例的且指示第三同步器离合器42B的当前位置的输出到变速器控制模块TCM。
在第二副轴24B上的齿轮34B和36C之间的是第四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0B,其具有选择性地且排他性地将齿轮34B和36C中的一个与第二副轴24B同步并接合至第二副轴24B的双向(即往复式)同步器离合器52B。第四同步器离合器52B通过第四导轨和叉组件54B被双向地平移,依次地,第四导轨和叉组件54B通过第四致动器组件56B被平移。第四同步器离合器52B以及第四拨叉导轨和叉组件54B的实时线性位置被第四线性位置传感器58B感测,第四线性位置传感器58B优选地提供连续不断的-即成比例的且指示第四同步器离合器52B的当前位置的输出到变速器控制模块TCM。应当理解的是,线性位置传感器48A、48B、58A和58B可以用具有测定致动器和拨叉导轨的位置和状态的系统特性的两位或三位开关或其他逻辑控制代替。
另外,定位机构可与每一个切换组件一起使用以便当给定传动比或速比被选定时帮助获得或维持所述给定的传动比或速比,或者帮助获得或维持同步器离合器在中间位置,即未接合位置。因而,第一定位组件49A可与第一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40A操作性地关联。第二定位组件59A可与第二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0A操作性地关联。第三定位组件49B可与第三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40B操作性地关联,而第四定位组件59B可与第四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0B操作性地关联。
参考图1B,结合有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被示出并且总体上用附图标记60标示。双离合变速器60包括通常铸造而成的金属壳体12’,壳体12’封闭并保护变速器60的各种部件。壳体12’包括定位并支撑变速器60的这些部件的多个孔、通道、轴肩和凸缘(未图示)。变速器60包括输入轴14’和一个或两个输出轴16’,其中,输入轴14,接收来自诸如汽油内燃机或柴油内燃机或混合动力装置或电动装置的原动机(未图示)的原动力,而输出轴16’联接至主减速器组件18’,主减速器组件18’可包括支撑轴(propshaft)、差速器和驱动轴。输入轴14’联接至离合器壳体62并驱动离合器壳体62。依次地,离合器壳体62驱动一对同心设置的干式输入离合器--第一输入离合器64A和第二输入离合器64B,第一输入离合器64A和第二输入离合器64B被互斥地接合从而将驱动扭矩提供至相应的一对同心输入构件--第一或内部输入轴66A和第二或外部空心输入轴或中空轴66B。
多个斜齿轮或正齿轮(未图示)固定至输入构件66A和66B中的每一个并与输入构件66A和66B中的每一个一起旋转,所述斜齿轮或正齿轮与可自由旋转地设置在第一中间轴或副轴68A及平行的第二中间轴或副轴68B上的斜齿轮或正齿轮持续啮合。邻近且平行于第二副轴的是第三中间轴或副轴68C。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一副轴68A上的第一从动齿轮70A啮合。第二驱动齿轮与第一副轴68A上的第二从动齿轮72A啮合。第三驱动齿轮与第一副轴68A上的第三从动齿轮74A啮合。第四驱动齿轮与第一副轴68A上的第四从动齿轮76A啮合。第二副轴68B上的第五从动齿轮70B与第三副轴68C上的第五驱动齿轮70C啮合。第二驱动齿轮还与第二副轴68B上的第六从动齿轮72B啮合,第六从动齿轮72B与第三副轴68C上的第七从动齿轮72C啮合。第八驱动齿轮与第二副轴68B上的第八从动齿轮74B啮合。
同步器离合器组件或者邻近某些单个齿轮设置或者在副轴68A、68B和68C上的相邻齿轮对之间设置。根据常规惯例,每个同步器离合器组件都包括同步器组件,当被启动时,同步器组件使齿轮的速度与关联副轴以及诸如齿式离合器或面式离合器的强制离合器的速度同步,强制离合器正向地将齿轮连接至轴。因而,在第一副轴68A上的从动齿轮70A和72A之间的是第一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0A,其具有选择性地且排他性地将齿轮70A和72A中的一个与第一副轴68A同步并接合至第一副轴68A的双向(即往复式)第一同步器离合器82A。第一同步器离合器82A通过第一拨叉导轨和叉组件84A被双向地平移,依次地,第一拨叉导轨和叉组件84A通过第一切换致动器组件86A被平移。第一同步器离合器82A以及第一拨叉导轨和叉组件84A的实时位置被第一线性位置传感器88A感测,第一线性位置传感器88A优选地提供连续不断的-即成比例的且指示第一同步器离合器82A的位置的输出信号到变速器控制模块TCM。
在第二副轴68B上的第五从动齿轮70B和第六从动齿轮72B之间的是第二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0B,其具有使第六从动齿轮72B与第二副轴68B同步并将第六从动齿轮72B联接至第二副轴68B的单向同步器离合器82B。第二同步器离合器82B通过第二拨叉导轨和叉组件84B被双向地平移,依次地,第二拨叉导轨和叉组件84B通过第二切换致动器组件86B被平移。第二同步器离合器82B以及第二拨叉导轨和叉组件84B的实时位置被第二线性位置传感器88B感测,第二线性位置传感器88B优选地提供连续不断的-即成比例的且指示第二同步器离合器82B的位置的输出信号到变速器控制模块TCM。
在第一副轴68A上的从动齿轮74A和76A之间的是第三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90A,其具有选择性地且排他性地将齿轮74A和76A中的一个与第一副轴68A同步并接合至第一副轴68A的双向(即往复式)第三同步器离合器92A。第三同步器离合器92A通过第三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A被双向地平移,依次地,第三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A通过第三切换致动器组件96A被平移。第三同步器离合器92A以及第三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A的实时位置被第三线性位置传感器98A感测,第三线性位置传感器98A优选地提供连续不断的-即成比例的且指示第三同步器离合器92A的位置的输出信号到变速器控制模块TCM。
邻近第二副轴68B上的第八从动齿轮74B的是第四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90B,其具有使第八从动齿轮74B与第二副轴68B同步并将第八从动齿轮74B联接至第二副轴68B的单向同步器离合器92B。第四同步器离合器92B通过第四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B被双向地平移,依次地,第四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B通过第四切换致动器组件96B被平移。第四同步器离合器92B以及第四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B的实时位置被第四线性位置传感器98B感测,第四线性位置传感器98B优选地提供连续不断的-即成比例的且指示第四同步器离合器92B的位置的输出信号到变速器控制模块TCM。
最后,在第三副轴68C上的第五驱动齿轮70C和第七从动齿轮72C之间的是第五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90C,其具有选择性地且排他性地将第七从动齿轮72C与第三副轴68C同步并接合至第三副轴68C或者将从动齿轮72C联接至驱动齿轮70C的双向(即往复式)同步器离合器92C。第五同步器离合器92C通过第五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C被双向地平移,依次地,第五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C通过第五切换致动器组件96C被平移。第五同步器离合器92C以及第五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C的实时位置被第五线性位置传感器98C感测,第五线性位置传感器98C优选地提供连续不断的-即成比例的且指示第五同步器离合器92C的位置的输出信号到变速器控制模块TCM。应当理解的是,线性位置传感器88A、88B、98A、98B和98C可以用具有测定致动器和拨叉导轨的位置和状态的系统特性的两位或三位开关或其他逻辑控制代替。
另外,定位机构可与每一个切换组件一起使用以便当选定给定的传动比或速比时帮助获得或维持所述给定的传动比或速比,或者帮助获得或维持同步器离合器在中间位置,即未接合位置。因而,第一定位组件89A可与第一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0A操作性地关联。第二定位组件89B可与第二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0B操作性地关联。第三定位组件99A可与第三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90A操作性地关联。第四定位组件99B可与第四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90B操作性地关联,而第五定位组件99C可与第五切换致动器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90C操作性地关联。
应当理解的是,上面图示和描述的变速器60被布置为有四个前进档位在一个副轴上,而剩余的(三个)前进档位和倒档在其他两个副轴上。因而,变速器60能够提供七个前进档速度和一个倒档速度。相似的构造都被认为是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这些相似的构造例如包括六个前进档速度(或档位)和一个或两个倒档速度(或档位),或者五个前进档速度和一个或两个倒档速度。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关注的是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但是这些系统通常由包含在变速器控制模块TCM中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控制。变速器控制模块TCM包括接收来自例如线性位置传感器的数据的多个输入端、存储器、软件以及控制和调节例如离合器、拨叉导轨和逻辑电磁阀的位置的多个输出端。
正如上面所指出的,变速器可包括各种数量的前进档和倒档速比或传动比,如本文所描述的,变速器的各种实施方式可包括四个切换致动器和拨叉导轨或五个切换致动器和拨叉导轨以及单向或双向同步器离合器组件。具有四个拨叉导轨的实施方式包括通常成对地设置在两个副轴上的四个双向同步器离合器组件,如在图1A中结合变速器10示出的。具有五个拨叉导轨的实施方式包括设置在三个副轴上的两个单向和三个双向同步器离合器组件,如在图1B中结合变速器60示出的。应当理解的是,除各种传感器构造外,取决于成本和性能或系统的各种致动器活塞构造也被认为是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现在参考图1A、2A和2B,用于上述双离合自动变速器10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被示出并且用附图标记100标示。液压控制系统100包括储存箱102,从自动变速器10的各种部件和区域收集的液压流体会返回至储存箱102。吸入管路104可包括过滤器106,吸入管路104与发动机驱动的或电动的泵110的入口108连通,泵110可以是例如齿轮泵、叶片泵、内齿轮轴承泵或其他容积泵。电动泵110的出口112将供给管路114中的加压的液压流体提供至弹簧偏置的排出安全阀116和压力侧过滤器118,压力侧过滤器118与弹簧偏置的止回阀120平行设置。
安全阀116设置在一个相对较高的预定压力下,且如果供给管路114中的压力超过该压力,则安全阀116即刻开启以释放液压流体并降低供给管路114中的压力。如果过滤器118前面的压力达到预定的压差,预示当过滤器118冷却时部分堵塞或流量受限以及输出管路122中提供至控制系统100的其余部分的液压流体有可能不足,则止回阀120开启以使得液压流体能够绕过过滤器118。输出管路122中的第二止回阀124被构造为维持主供给管路126中的液压力并且阻止通过泵110回流。主供给管路126将加压的液压流体供给至蓄压器130,蓄压器130具有活塞132和偏置压缩弹簧134。蓄压器130可以是包括充气活塞式蓄压器在内的许多其他设计中的一种。蓄压器130储存加压的液压流体并将其供给至主供给管路126、主压力传感器或系统压力传感器136以及控制系统100的其他部件,从而消除了持续运转对发动机驱动泵或电动泵110的需要。主压力传感器136实时读取输送的液压系统压力并将读取的数据提供至变速器控制模块TCM。
应当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其他实施方式也都优选地包括与刚刚描述的相同的液压供给、过滤和控制部件。因此,这些部件将结合后面的附图和实施方式仅被简要地描述,应当理解,上面的描述可作为提供这些部件详细信息的参考。
在图2A和2B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主供给管路126分支或分叉为第一主供给管路126A和第二主供给管路126B。该初始分叉在任何档位或离合器选择或致动部件之前就基本上将控制系统100分成两个独立的控制系统,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也是如此。从控制角度来看这样做是有利的,因为如果仅变速器10的一侧是激活的而变速器的另一侧未激活,则在任何给定的时间仅一个副轴上的离合器和档位可以被选择。从故障模式的角度来看这样做也是可取的,因为变速器一侧上的部件出现故障将仅影响变速器和控制系统的那一侧,而变速器的另一侧上的离合器和档位将很有可能仍然可以用于提供有限的运转和活动。
第一主供给管路126A与用于第一变速箱的第一电压力控制电磁阀140的入口140A连通,第一变速箱-即变速器10的与中间轴或副轴24A关联的一半提供奇数档位,例如:第一、第三、第五和第七档位。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140还包括当第一控制阀140被启动或通电时与入口140A连通的出口140B以及当第一控制阀140未被启动或未通电时与出口140B连通的排出口140C。排出口140C连接至储存箱102。应当理解的是,在整个控制系统100中,排出口可被直接连接至储存箱102,或者如果需要,排出口可被连接至共用的排出回流回路(exhaust backfill circuit)(未图示)。出口140B与具有五个支路的第一歧管142连通。第一歧管142的第一支路142A与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44的入口144A连通。当压力或流量控制阀144被启动或通电时,入口144A与出口144B流体连通;当压力或流量控制阀144未被启动或未通电时,出口144B与排出口144C流体连通。出口144B通过具有节流孔148的管路146连接至第一双位滑阀或逻辑阀150的第一入口150A。应当理解的是,液压控制系统100及其他两个实施方式的所有液压管路中包含或省略节流孔都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这些节流孔的位置和尺寸取决于操作、软件及算法的需要。
第一歧管142的第二支路142B直接通向第一逻辑阀150的第二入口150B。第一逻辑阀150还包括与第一入口150A和第二入口150B交叉设置的三个排出口150D、150E和150F。三个排出口150D、150E和150F与储存箱102连通,但是这些连接为了图示清晰而未在图中示出。第一歧管142的第三支路142C连接至第一双位(开-关)电磁阀152的入口152A。第一双位电磁阀152的出口152B与第一逻辑阀150端部的控制口150C连通。当双位电磁阀152被启动或通电时,加压的液压流体被供给至第一逻辑阀150的控制口150C,从而将柱塞平移至左侧,如图2A中所示;当双位电磁阀152未被启动或未通电时,液压流体被从第一逻辑阀150排出,通过出口152B并从排出口152C排出至储存箱102,从而使得柱塞能够平移至右侧。第一歧管142的第四支路142D与第一电压力或流量离合器控制电磁阀154的入口154A连通。第一离合器控制电磁阀154还包括出口154B及与储存箱102连通的排出口154C。
当离合器控制电磁阀154被启动或通电时,加压的液压流体通过管路158中的流量控制孔156被提供至第一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160。单作用活塞164可滑动地设置在缸体162内,在图2A中,单作用活塞164在液压力作用下平移至右侧以接合图1A中所示的第一输入离合器22A。当第一离合器控制电磁阀154未通电时,入口154A关闭,并且来自缸体162的液压流体从出口154B流至排出口154C继而流入储存箱102。第一歧管142的第五支路142E与第一离合器压力限制控制阀166的输出端连通。如果第一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160内的压力超过由压力控制电磁阀140设定的预定压力,则第一压力限制控制阀166开启以释放和降低压力。
返回至第一滑阀或逻辑阀150,它还包括第一出口150G,第一出口150G通过管路172与第一切换致动器组件46A一端的端口174A连通,第一切换致动器组件46A包括缸体或壳体174和连接至第一拨叉导轨和叉组件44A的活塞176。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致动器组件46A和第一拨叉导轨和叉组件44A与第一和第三档位关联。第一切换致动器组件46A的缸体174的另一端的端口174B通过管路178与第三出口150H连通。第二出口150I通过管路182与第二切换致动器组件56A一端的端口184A连通,第二切换致动器组件56A包括缸体或壳体184和连接至第二拨叉导轨和叉组件54A的活塞186。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切换致动器组件56A和第二拨叉导轨和叉组件54A与第五和第七档位关联。第二切换致动器组件56A的缸体184的另一端的端口184B通过管路188与第四出口150J连通。应当理解的是,只要保持系统的操作性和功能性,液压管路和切换致动器可以是任何顺序和布置。
现在转至变速器10的与第一中间轴或副轴24A及奇数档位关联的部分的操作,为了接合奇数档位,液压流体必须经过第一电压力控制电磁阀140,第一电压力控制电磁阀140必须被通电和开启。双位电磁阀152不通电以便第一逻辑阀150的柱塞移到右侧,在图2A中示出的位置,因此第二切换致动器组件56A未被启动。加压的液压流体进入入口150B并从第三出口150H流出,通过管路178移动至端口174B并将第一切换致动器组件46A的活塞176平移至左侧以接合例如三档。
为了接合例如一档,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44被通电,从而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至第一入口150A,通过滑阀或逻辑阀150,从第一出口150G流出,通过管路172流至第一切换致动器组件46A的端口174A,从而将活塞176和第一拨叉导轨和叉组件44A沿相反方向平移。一旦一档或三档已被选择和接合,电压力或流量离合器控制电磁阀154被通电以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至第一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160从而接合第一离合器22A。为了使第一切换致动器组件46A上的一档或三档回至空档,第一控制电磁阀144会利用来自第一线性位置传感器48A的反馈或者通过命令来自正中立阀(positive neutral va1ve)(未图示)的压力或流量来命令流量或压力从而控制第一切换致动器组件46A的位置。
为了接合其他两个奇数档位--五档和七档,双位电磁阀152被通电,从而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至出口152B继而至第一逻辑阀150端部的控制口150C。第一逻辑阀150的柱塞平移至其第二位置--至图2A中的左侧。第一切换致动器组件46A现在未被启动。现在来自入口150B的加压的液压流体通过第四出口150J从第一逻辑阀150流出,通过管路188流至端口184B从而将活塞186平移至左侧以接合七档,如图2A中所示。
为了接合例如五档,电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44被通电,从而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至第一入口150A,通过滑阀或逻辑阀150,从第二出口150I流出,通过管路182,加压的液压流体进入缸体184的端口184A从而将活塞186和第二拨叉导轨66A平移至右侧。一旦五档或七档已被选择和接合,电压力或流量离合器控制电磁阀154可被通电以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至第一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160从而接合第一离合器22A。为了使第二切换致动器组件56A上的五档或七档回至空档,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44会利用来自第二线性位置传感器58A的反馈或者通过命令来自正中立阀(未图示)的压力或流量来命令流量或压力从而控制第二切换致动器组件56A的位置。
现在回到第二主供给管路126B,第二主供给管路126B与用于第二变速箱的第二电压力控制电磁阀190的入口190A连通,第二变速箱-即变速器10的与第二中间轴或副轴24B关联的另一半提供偶数档位,例如:第二、第四、第六档位和倒档。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190还包括当第二控制阀190被启动或通电时与入口190A连通的出口190B以及当第二控制阀190未被启动或未通电时与出口190B连通的排出口190C。排出口190C连接至储存箱102。出口190B与具有五个支路的第二歧管192连通。第二歧管192的第一支路192A与第二电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94的入口194A连通。当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阀194被启动或通电时,入口194A与出口194B流体连通;当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阀194未被启动或未通电时,出口194B与排出口194C流体连通。出口194B通过具有节流孔198的管路196连接至第二双位滑阀或逻辑阀200的第一入口200A。
第二歧管192的第二支路192B直接通向第二逻辑阀200的第二入口200B。第二逻辑阀200还包括与入口200A和入口200B交叉设置的三个排出口200D、200E和200F。三个排出口200D、200E和200F与储存箱102连通,但是这些连接管路为了图示清晰而未在图中示出。第二歧管192的第三支路192C连接至第二双位(开-关)电磁阀202的入口202A。第二双位电磁阀202的出口202B与第二逻辑阀200端部的控制口200C连通。当第二双位电磁阀202被启动或通电时,加压的液压流体被供给至控制口200C,从而将第二逻辑阀200的柱塞平移至左侧。当第二双位电磁阀202未被启动或未通电时,液压流体被从第二逻辑阀200排出,通过出口202B并从排出口202C排出至储存箱102,从而使得柱塞能够平移至右侧,如图2B中所示。第二歧管192的第四支路192D与第二电压力或流量离合器控制电磁阀204的入口204A连通。第二离合器控制电磁阀204还包括出口204B及与储存箱102连通的相出口204C。
当第二离合器控制电磁阀204被启动或通电时,加压的液压流体通过管路208中的孔206被提供至第二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210。单作用活塞214可滑动地设置在缸体212内,在图2B中,单作用活塞214在液压力作用下平移至右侧以接合图1A中所示的第二输入离合器22B。当第二离合器控制电磁阀204未被启动或未通电时,入口204A关闭,并且来自缸体212的液压流体从出口204B流至排出口204C继而流入储存箱102。第二歧管192的第五支路192E与离合器压力限制控制阀216的输出端连通。如果第二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210内的压力超过由压力控制电磁阀190提供的预定压力,则压力限制控制阀216开启以释放和降低压力。
现在返回至第二滑阀或逻辑阀200,它还包括第一出口200G,第一出口200G通过管路222与第三切换致动器组件46B一端的端口224A连通,第三切换致动器组件46B包括缸体或壳体224和连接至第三拨叉导轨和叉组件44B的活塞226。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三切换致动器组件46B和第三拨叉导轨和叉组件44B与第二和第四档位关联。在第三切换致动器组件46B的缸体224的另一端的端口224B通过管路228与第三出口200H连通。第二出口200I通过管路232与第四切换致动器组件56B一端的端口234A连通,第四切换致动器组件56B包括缸体或壳体234和连接至第四拨叉导轨和叉组件54B的活塞236。在该实施方式中,第四切换致动器组件56B和第四拨叉导轨和叉组件54B与六档和倒档关联。在第四切换致动器组件56B的缸体234的另一端的端口234B通过管路238与第四出口200J连通。
现在转至变速器10的与第二中间轴或副轴24B及偶数档位关联的部分的操作:为了接合偶数档位,液压流体必须流经第二电压力控制电磁阀190,第二电压力控制电磁阀190被通电和开启,同时第一电压力控制电磁阀140不通电以便上述与第一副轴24A及奇数档位的选择关联的变速器10的部分不会发生动作和活动。双位电磁阀202不通电以便第二逻辑阀200的柱塞移到右侧,如图2B中所示,因此,第四切换致动器组件56B未被启动。加压的液压流体进入入口200B并从第三出口200H流出,通过管路228移动至端口224B并将活塞226平移至左侧以接合例如四档。
为了接合例如二档,电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94被通电,从而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至第一入口200A,通过滑阀或逻辑阀200,从第一出口200G流出,通过管路222流至第三切换致动器组件46B的端口224A,从而将活塞226和第三拨叉导轨和叉组件44B沿相反方向平移。一旦二档或四档已被选择和接合,电压力或流量离合器控制电磁阀204被通电以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至第二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210从而接合第二离合器22B。为了使第三致动器组件46B上的二档或四档回至空档,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94会利用来自第三线性位置传感器48B的反馈或者通过命令来自正中立阀(未图示)的压力或流量来命令流量或压力从而控制第三致动器组件46B的位置。
利用双位电磁阀202的启动能够同样地完成六档和倒档的接合,双位电磁阀202的启动能够将第二逻辑阀200的柱塞平移至左侧,从而提供液压流体至第四切换致动器组件56B并且终止所有加压的液压流体流至第三切换致动器组件46B。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阀194不通电以便加压的液压流体通过管路238流动从而将活塞236和关联部件平移至左侧,由此完成倒档。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阀194被通电从而实现将活塞236平移至右侧,由此接合六档。一旦六档或倒档已被选择和接合,电压力或流量离合器控制电磁阀204被通电以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至第二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210从而接合第二离合器22B。为了使第四切换致动器组件56B上的六档或倒档回至空档,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94会利用来自第四线性位置传感器58B的反馈或者通过命令来自正中立阀(未图示)的压力或流量来命令流量或压力从而控制第四致动器组件56B的位置。
现在参考图1B、3A和3B,用于上面参考图1B描述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60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被示出并且用附图标记240标示。检查液压控制系统240的第二实施方式可发现,诸如泵110、阀116、120和124以及蓄压器130的液压供给部件都与控制系统100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用到的部件相同。因此,这些部件的更多细节可在上面的描述中找到,上面对这些部件的描述特此通过引用并入本实施方式中。
液压控制系统240的第二实施方式与液压控制系统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有提供三个位置(左、中和右)的三个致动器和提供两个位置(左和右)的两个致动器,其中提供三个位置的三个致动器用于一些档位,而提供两个位置的两个致动器用于其他档位。应当理解的是,无论是双位置致动器还是三位置致动器都可在本发明中用于适当地反馈和控制。因此,图3A中示出的液压控制系统240的部分与图2A中示出的液压控制系统100的部分相似,且包括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140、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44、第一滑阀或逻辑阀150、第一双位电磁阀152、第一切换致动器组件86A和第二切换致动器组件86B。不同的是,图3A中示出的液压控制系统240的部分仅涉及偶数档位并且包括一个三位致动器组件86A和一个双位致动器组件86B。
例如,取决于变速器60的构造和布局,第一切换致动器组件86A可接合二档和六档,而第二切换致动器组件86B仅可接合四档。当第一离合器控制电磁阀154被通电时,加压的液压流体通过管路158中的孔156被提供至第一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160。单作用活塞164可滑动地设置在缸体162内,其在液压力作用下平移至图3A中的右侧以接合图1B中所示的第一输入离合器64B。
然后转至图3B和与奇数档位及倒档关联的液压部件,第二主供给管路126B与第二电压力控制电磁阀190的入口190A连通。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190包括当第二控制阀190被通电时与入口190A连通的出口190B以及当第二控制阀190不通电时与出口190B连通的排出口190C。排出口190C连接至储存箱102。出口190B与具有五个支路的第二歧管192连通。第一支路192A与第二电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94的入口194A连通。当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阀194被通电时,入口194A与出口194B流体连通;当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阀194不通电时,出口194B与排出口194C流体连通。出口194B通过具有节流孔198的管路196连接至第二双位滑阀或逻辑阀200的第一入口200A。
第二歧管192的第二支路192B与第二逻辑阀200的第二入口200B连通。第二滑阀或逻辑阀200还包括与入口200A和入口200B交叉设置的三个排出口200D、200E和200F。第二歧管192的第三支路192C连接至第二双位(开-关)电磁阀202的入口202A。第二双位电磁阀202的出口202B与第二逻辑阀200端部的控制口200C连通。当第二双位电磁阀202被通电时,加压的液压流体被供给至控制口200C,从而将第二逻辑阀200的柱塞平移至左侧,如图3B中所示。当第二双位电磁阀202不通电时,液压流体被从第二逻辑阀200排出,通过出口202B并从排出口202C排出至储存箱102,从而使得柱塞能够平移至右侧。第二歧管192的第四支路192D与第二电压力或流量离合器控制电磁阀204的入口204A连通。第二离合器控制电磁阀204还包括出口204B及与储存箱102连通的排出口204C。
当第二离合器控制电磁阀204被通电时,加压的液压流体通过管路208中的孔206被提供至第二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210。单作用活塞214可滑动地设置在缸体212内,单作用活塞214在液压力作用下平移至图3B中的右侧以接合图1B中所示的第二输入离合器64B。当第二离合器控制电磁阀204不通电时,入口204A关闭,并且来自缸体212的液压流体从出口204B流至排出口204C继而流入储存箱102。第二歧管192的第五支路192E与离合器压力限制控制阀216的输出端连通。如果第二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210内的压力超过由压力控制电磁阀190提供的预定压力,则压力限制控制阀216开启以释放和降低压力。
第二滑阀或逻辑阀200还包括第一出口200G,第一出口200G通过管路222与第三切换致动器组件96A一端的端口224A连通,第三切换致动器组件96A包括缸体或壳体224和连接至第三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A的活塞226。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三致动器组件96A是三位致动器并且第三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A可与五档和七档关联。在第三切换致动器组件96A的缸体224的另一端的端口224B通过管路228与第三出口200H连通。
与第二逻辑阀200的第二出口200I连通的管路232连接至第三滑阀或逻辑阀250的第一入口250A。与第二逻辑阀200的第四出口200J连通的管路238连接至第三滑阀或逻辑阀250的第二入口250B。三个排出口250D、250E和250F与第一入口250A和第二入口250B交叉设置。尽管三个排出口250D、250E和250F与储存箱102连通,但是为了图示清晰起见,这些连接未在图中示出。第三滑阀或逻辑阀250还包括在其一端的控制口250C,控制口250C与第三双位(开-关)电磁阀252的出口252B连通。第三双位电磁阀252包括入口252A和排出口252C,其中入口252A与第二歧管192的第三支路192C流体连通,而排出口252C与储存箱102连通。
第一出口250G通过管路262与第四切换致动器组件96B一端的端口264A连通,第四切换致动器组件96B包括缸体或壳体264和连接至第四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B的活塞266。在该实施方式中,第四切换致动器组件96B是双位置型切换致动器组件并且仅接合三档。在第四致动器组件96B的缸体264的另一端的端口264B通过管路268与第三出口250H连通。
当第三双位(开-关)电磁阀252不通电时,如所描述的,液压流体通过第一和第三出口250G和250H流动从而选择三档。当第三双位(开-关)电磁阀252被通电时,第三逻辑阀250的柱塞如图3B中所示平移至左侧,并且加压的液压流体通过管路272中的第二出口250I流至第五切换致动器组件96C一端的端口274A,第五切换致动器组件96C包括缸体或壳体274和连接至第五拨叉导轨和叉组件94C的活塞276。在缸体或壳体274另一端的端口274B通过管路278与第四出口250J连通。第五切换致动器组件90C是三位置型切换致动器组件并且接合一档或倒档。
现在参考图1B、4A和4B,根据本发明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三实施方式被示出并且总体上用附图标记600标示。如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三实施方式600与其他两个实施方式一样包括电动泵110、过滤器106和118、蓄压器130以及液压流体供给的其他部件,因此这些部件将不再被进一步描述。此外,包括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44、第一滑阀或逻辑阀150、第一双位电磁阀152以及关联的活塞176和186以及缸体174和184在内的与第一分支歧管142关联的那些部件都与图3A中示出的第二实施方式240相同。类似地,包括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194、第二滑阀或逻辑阀200、第三滑阀或逻辑阀250、双位电磁阀202和252以及关联的活塞226、266和276以及缸体224、264和274在内的与第二分支歧管192关联的那些部件也都与图3A和3B中示出的第二实施方式240相同。
最后,诸如第一电压力或流量离合器控制电磁阀154和第一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160的与第一离合器64A的启动关联的部件,以及诸如第二电压力或流量离合器控制电磁阀204和第二离合器活塞和缸体组件210的与第二离合器64B的启动关联的部件也都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因此,这些部件也将不再进一步描述。
图3A和3B中示出的第二实施方式240与图4A和4B中示出的第三实施方式600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在第一主供给管路126A和第一歧管142之间的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140以及设置在第二主供给管路126B和第二歧管192之间的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190。在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三实施方式600中,压力控制电磁阀140和190已经相应地被第一进给限制阀组件610和第二进给限制阀组件660代替。因为进给限制阀组件610和660是相同的,所以仅第一进给限制阀组件610将被描述。
现在参考图4C,第一进给限制阀组件610接收第一主供给管路126A中的加压的液压流体。管路126A分叉并且一个支路与双位(开-关)电磁阀614的入口612连通。电磁阀614包括当其通电时与入口612流体连通的出口616。电磁阀614还包括通过管路622连接至储存箱102的排出口618。当电磁阀614不通电时,出口616与排出口618流体连通。
电磁阀614的出口616通过管路624连接至五个端口的滑阀或控制阀630的第一控制口626。控制阀630包括柱塞632,柱塞632具有两个间隔开的活塞或凸台634A和634B。下述的端口将油提供至控制阀630周围:第一控制口626、连接至第一主供给管路126A的第一入口636、第二控制口638、出口640以及与储存箱102连通的排出口642。压缩弹簧645在逻辑控制阀630内紧邻排出口642设置并且朝着第一控制口626偏置柱塞632。
第一出口640连接至第一歧管142并与第一歧管142连通,并且通过节流孔644和止回阀646与第二控制口638连通,止回阀646具有例如止回球648和压缩弹簧652。压缩弹簧652朝着孔644偏置止回球648,以便阻止流体从第二控制口638流至第一歧管142,然而如果止回球648两侧的压差高至足以克服压缩弹簧652的偏置力,则流体可以从第一歧管142流至第二控制口638。取决于操作条件和考虑因素,压缩弹簧652可以省略而不影响操作。
在操作中,第一进给限制阀组件610提供经改进的流量和压力控制至液压控制系统的其他部件。如图4C中所示,在第一进给限制阀组件610的松弛状态下,来自主供给管路126A的流体在凸台634A和634B之间流过控制阀630并流出至第一歧管142。当系统中的液压力随着例如致动器移动和注满而形成时,止回阀646端部的压力将增大,从而使止回阀646移位且液压流体将流至控制口626。这种动作将阀柱塞632平移至右侧,从而阻塞流体流至入口636或出口640(取决于阀的设计)以及第一歧管126或142。从而,能够控制输送至第一歧管142的压力。另外,如果希望例如变速器60的与控制阀610关联的一侧不工作而变速器60的另一侧工作,则电磁阀614被通电以将来自第一主供给管路126A的液压流体提供至第一控制口626从而将阀柱塞632平移至右侧,进而阻塞流体在入口636与出口640之间流动。在该种运行模式中,止回阀646阻止提供至第一和第二控制口626和638的流体压力被传递至第一歧管142和系统的其它部件。
应当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系统在换档性能和降低能量消耗方面实现了显著的进步,这不仅因为结合使用了专用电动泵和蓄压器,而且还因为使用了压力和流量控制电磁阀,压力和流量控制电磁阀使得液压系统部件中的大多数能够在常态、稳态、运行中被关闭。另外,这些电磁阀以及每一个活塞和缸体切换致动器组件上的提供关于致动器、拨叉导轨和离合器的瞬时位置的实时数据至变速器控制模块的线性位置传感器能够迅速、主动且高效地完成档位选择和离合器操作,而没有过冲和能量损失。
类似地,各种实施方式的构造以及由线性位置传感器提供的位置反馈允许并且有利于档位迅速排序并且改进了换档时间,即减少了换档时间。
最后,液压流体的供给和控制功能被分为总体上对应于变速器的奇数档位和偶数档位选择部分的两个区域或区段,这减少了不准确的或多个档位选择的可能性,并且通过允许在诸如最高档位中的延时操作的特定操作情况期间关闭变速器的不工作区域或区段而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对本发明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变型被认为是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这些变型不被认为是背离了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9)

1.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以组合方式包括:
加压液压流体源,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包括泵;
一对压力控制电磁阀,所述一对压力控制电磁阀具有与所述液压流体源连通的输入端以及第一输出端和独立于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第二输出端;
一对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所述一对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每个都与所述输出端中的一个流体连通,并且包括活塞和缸体组件以及用于将液压流体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活塞和缸体组件的电磁阀;
一对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一对阀中的一个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第一入口并具有第三输出端,而所述一对阀中的另一个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出端的第二入口并具有第四输出端;
第一逻辑阀,所述第一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输出端的第一入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第二入口,并具有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二逻辑阀,所述第二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四输出端的第一入口、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出端的第二入口、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以及
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双位电磁阀和第二双位电磁阀,所述第一双位电磁阀可操作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之间,而所述第二双位电磁阀可操作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三逻辑阀以及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中的每一个都可操作地关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变速器控制模块和位置传感器,所述变速器控制模块具有多个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电磁阀,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中的每一个的位置并且具有联接至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中的一个的输出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逻辑阀每个都包括具有多个凸台的阀柱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节流孔,所述节流孔设置在所述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入口之间。
8.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以组合方式包括:
加压液压流体源,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具有泵;
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具有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液压流体源连通;
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具有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液压流体源连通;
第一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所述第一离合器致动器组件与所述第一出口流体连通,并且包括第一活塞和缸体组件以及用于将液压流体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第一活塞和缸体组件的第一电磁阀;
第二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所述第二离合器致动器组件与所述第二出口流体连通,并且包括第二活塞和缸体组件以及用于将液压流体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第二活塞和缸体组件的第二电磁阀;
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出口的入口并具有出口;
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出口的入口并具有出口;
第一逻辑阀,所述第一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的第一入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的第二入口,并具有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二逻辑阀,所述第二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的第一入口、连接至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的第二入口、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三逻辑阀,所述第三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入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入口,并具有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以及
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端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节流孔,所述节流孔设置在所述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入口之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中的每一个都可操作地关联。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变速器控制模块和位置传感器,所述变速器控制模块具有多个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电磁阀,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中的每一个的输出端并且具有联接至所述控制模块输入端中的一个的输出端。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双位电磁阀、第二双位电磁阀和第三双位电磁阀,所述第一双位电磁阀具有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连通的入口和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连通的出口,所述第二双位电磁阀具有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连通的入口和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连通的出口,而所述第三双位电磁阀具有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连通的输入端和与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连通的出口。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包括蓄压器、过滤器和止回阀。
14.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以组合方式包括:
加压液压流体源,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具有泵;
第一工作压力调节器,所述第一工作压力调节器具有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液压流体源连通;
第二工作压力调节器,所述第二工作压力调节器具有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液压流体源连通;
第一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所述第一离合器致动器组件与所述第一工作压力调节器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并且包括第一活塞和缸体组件以及用于将液压流体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第一活塞和缸体组件的第一电磁阀;
第二离合器致动器组件,所述第二离合器致动器组件与所述第二工作压力调节器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并且包括第二活塞和缸体组件以及用于将液压流体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第二活塞和缸体组件的第二电磁阀;
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出口的入口并具有出口;
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出口的入口并具有出口;
第一逻辑阀,所述第一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的第一入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工作压力调节器的所述出口的第二入口,并具有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一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二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二逻辑阀,所述第二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压力或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的第一入口、连接至所述第二工作压力调节器的所述出口的第二入口、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三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
第三逻辑阀,所述第三逻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入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入口,并具有多个排出口、控制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四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三出口的第二端口,以及
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所述第五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端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第四出口的第二端口。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双位电磁阀、第二双位电磁阀和第三双位电磁阀,所述第一双位电磁阀具有与所述第一工作压力调节器的所述出口连通的入口和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连通的出口,所述第二双位电磁阀具有与所述第二工作压力调节器的所述出口连通的入口和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连通的出口,而所述第三双位电磁阀具有与所述第二工作压力调节器的所述出口连通的输入端和与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所述控制口连通的出口。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中的每一个都可操作地关联。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变速器控制模块和位置传感器,所述变速器控制模块具有多个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电磁阀,而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档位选择活塞和缸体组件中的每一个的输出端并且具有联接至所述控制模块输入端中的一个的输出端。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工作压力调节器包括滑阀、电磁阀和止回阀,所述滑阀具有连接至所述液压流体源的入口并具有控制口和出口,所述电磁阀具有连接至所述液压流体源的入口和连接至所述滑阀的所述控制口的出口,而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滑阀的所述出口与所述控制口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泵包括电动机。
CN2010102799754A 2009-09-09 2010-09-09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225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556,477 US8356529B2 (en) 2009-09-09 2009-09-09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s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
US12/556477 2009-09-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2530A CN102022530A (zh) 2011-04-20
CN102022530B true CN102022530B (zh) 2013-12-11

Family

ID=43646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997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22530B (zh) 2009-09-09 2010-09-09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56529B2 (zh)
CN (1) CN102022530B (zh)
DE (1) DE1020100359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28711B2 (en) * 2009-12-10 2013-09-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ontrol system for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8677852B2 (en) * 2010-02-23 2014-03-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ultiplexed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mechanism
US8678780B2 (en) * 2010-02-26 2014-03-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ransmission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having a pump bypass valve
US8904893B2 (en) * 2010-12-06 2014-12-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9383003B2 (en) 2012-06-18 2016-07-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20140165767A1 (en) * 2012-12-19 2014-06-19 Deere And Company Manual synchronized gear shift assist
US9188218B2 (en) 2013-05-31 2015-11-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ology for controlling a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of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06500751B (zh) * 2016-10-20 2019-0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1639594B2 (en) * 2021-01-14 2023-05-02 Deere & Company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traction motor-driven hydraulic circuit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3729A (zh) * 2001-08-21 2003-03-1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
US6568515B2 (en) * 2000-11-21 2003-05-27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Hydraulic actuation systems
US6658951B2 (en) * 2001-02-12 2003-12-09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Hydraulic actuation systems
EP1411279A2 (en) * 2002-10-15 2004-04-21 BorgWarner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positioning of the synchronizers of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1936374A (zh) * 2005-09-22 2007-03-28 各特拉格·福特传动系统公司 用于自动化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34115B4 (de) 2001-07-13 2014-05-28 Volkswagen Ag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eines Kraftfahrzeuges mit einem Hydraulikkreis und Verfahren zur hydraulischen Steuerung eines Doppelkupplungsgetriebes
DE10320524A1 (de) * 2003-04-30 2004-11-25 Getrag Getriebe- Und Zahnradfabrik Hermann Hagenmeyer Gmbh & Cie Kg Hydraulikkreis zur Steuerung eines Antriebsstranges
US6898992B2 (en) * 2003-08-08 2005-05-31 Borgwarner,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engagement force of the synchronizers of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6953417B2 (en) * 2003-11-17 2005-10-11 Borgwarner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DE102004031021B4 (de) * 2004-06-26 2009-06-10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anordnung mit einer Schaltelement-Sicherungseinrichtung zur Sicherung gegen ein Einlegen mehrerer Gänge eines Schaltgetriebes oder eines Teilgetriebes eines Schaltgetriebes
US7127961B2 (en) * 2004-07-09 2006-10-31 Borgwarner Inc. Integrated control module for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DE502004006421D1 (de) * 2004-09-02 2008-04-17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Hydraulische Steuer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automatisiertes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ATE505662T1 (de) * 2004-09-16 2011-04-15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mit einem hydraulisches system zur bereitstellung von drücken und volumenströmen
US7155993B2 (en) * 2004-11-15 2007-01-02 Borgwarner Inc.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having a synchronizer actuation interlock circuit
EP1710477B1 (de) * 2005-04-07 2009-02-25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Schaltventilvorrichtung für ein Schaltsystem eines Schaltgetriebes
EP2339214B1 (en) * 2007-03-01 2013-05-29 C.R.F. Società Consortile per Azioni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for a motor-vehicle dual-clutch transmission
US8387476B2 (en) * 2007-03-02 2013-03-05 Borgwarner Inc. Hydraulic actuation valve arrangement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7752935B2 (en) * 2007-03-08 2010-07-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Control system for a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US8216110B2 (en) * 2007-12-05 2012-07-10 Nissan Motor Co., Ltd. Shifting control system
EP2072866B1 (en) * 2007-12-18 2010-03-24 C.R.F. Società Consortile per Azioni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apparatus for a motor-vehicle transmission with at least five forward gears and one reverse gear
US8206265B2 (en) * 2008-10-21 2012-06-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ontrol system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8429994B2 (en) * 2009-09-09 2013-04-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s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
US8225687B2 (en) * 2009-09-09 2012-07-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s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8515B2 (en) * 2000-11-21 2003-05-27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Hydraulic actuation systems
US6658951B2 (en) * 2001-02-12 2003-12-09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Hydraulic actuation systems
CN1403729A (zh) * 2001-08-21 2003-03-1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
EP1411279A2 (en) * 2002-10-15 2004-04-21 BorgWarner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positioning of the synchronizers of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1936374A (zh) * 2005-09-22 2007-03-28 各特拉格·福特传动系统公司 用于自动化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2530A (zh) 2011-04-20
US20110056316A1 (en) 2011-03-10
DE102010035916A1 (de) 2011-04-21
US8356529B2 (en) 2013-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2530B (zh)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2022527B (zh)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2022528B (zh)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2032339B (zh)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2141148B (zh) 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2162522B (zh) 高效率液压变速器控制系统
CN101988575B (zh)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US8206265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KR101395744B1 (ko) 이중 클러치 변속기용 유압 작동식 밸브 장치
CN102278466B (zh) 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控制系统
CN102192319B (zh)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低容量控制系统
CN102734457B (zh)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电动液压控制系统
US8382639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102162521B (zh) 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KR20110131195A (ko) 이중 클러치 변속기용 전자-유압식 고장 복원 제어부
US8403792B2 (en)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s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
CN102537337A (zh) 双离合变速器的电动液压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9723810A (zh) 为双离合器变速器分配润滑油的油压供应系统
CN102478112B (zh)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US20110139279A1 (en) Hydraulic fluid supply system having active regulator
CN102086933A (zh)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控制系统
CN111425593A (zh) 一种农机变速器的自动换挡系统及换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