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4625B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4625B
CN102024625B CN201010114827.7A CN201010114827A CN102024625B CN 102024625 B CN102024625 B CN 102024625B CN 201010114827 A CN201010114827 A CN 201010114827A CN 102024625 B CN102024625 B CN 1020246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fixed
fixed contact
active agent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48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4625A (zh
Inventor
杉泽政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926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282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24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4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4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4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30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 or shock, e.g. by balancing of armature
    • H01H50/305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 or shock, e.g. by balancing of armature damping vibration due to functional movement of arm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tacts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线圈(18);活动构件(22,25,26);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16a,16b),均具有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17a,17b);和活动主体(27),具有第一和第二活动触头(29a,29b)。第三固定触头(17c)设置在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处,在远离穿过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的直线的位置处,第三活动触头(29c)设置在活动主体上。当活动构件被线圈电磁力驱动时,活动触头在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一活动触头之间的接触部分、第二固定触头和第二活动触头之间的接触部分、和第三固定触头和第三活动触头之间的接触部分处接触固定触头。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其断开和闭合电路。
背景技术
JP-A-2008-226547描述的普通电磁继电器中,分别具有两个固定触头的两个固定触头支撑件被定位,通过移动一个活动主体,两个活动触头与两个固定触头接触并且被其分开,两个活动触头固定到所述活动主体,从而电路断开和闭合。具体的,电磁继电器包括:活动构件,由线圈的电磁力驱动;压力弹簧,用于促动活动主体从而活动触头接触所述固定触头;复位弹簧,用于通过活动构件促动活动主体,从而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等分开,等等。另外,活动触头和固定触头之间的接触表面是球面。
当线圈通电时,活动元件被电磁力朝着远离活动主体一侧驱动,活动主体被压力弹簧促动以移动。结果,活动触头接触固定触头,活动构件从活动主体分开。
JP-A-62-51126描述的普通电磁继电器中,分别具有两个固定触头的两个固定触头支撑件被定位,并且通过移动一个活动主体,两个活动触头与两个固定触头接触和分开,两个活动触头固定到活动主体上,从而电路断开和接通。具体的,活动主体与活动构件成整体,活动构件被线圈电磁力驱动从而活动主体可以相对移动,活动主体被压力弹簧保持在活动构件的预定位置,活动构件和活动主体被复位弹簧促动从而活动触头从固定触头分开。另外,活动触头和固定触头之间的接触面为球面。
当线圈通电时,活动构件和活动主体被电磁力驱动,活动触头接触固定触头。此时,在活动触头接触所述固定触头之后,压力弹簧被活动构件的运动行程弯曲,从而活动构件和活动主体相对移动。
然而,在JP-A-2008-226547描述的电磁继电器中,因为接触表面是球面,活动触头通过点接触来接触所述固定触头。当线圈通电时,活动触头通过两点接触来接触所述固定触头,也就是,在一个固定触头和一个活动触头之间的第一接触部,和另一个固定触头和另一个活动触头之间的第二接触部处。这样,因为活动触头通过点接触来接触固定触头,即两点接触,当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碰撞时,活动主体会在一线周围震动,该线穿过第一和第二接触部。特别的,在JP-A-2008-226547描述的电磁继电器中,因为当活动触头接触固定触头时活动构件从活动主体分开,不能获得活动构件造成的震动抑制作用,从而难以抑制活动主体的震动。因此,活动主体的震动会在壳体中引起共振,产生异常噪音。
在JP-A-62-51126描述的电磁继电器中,因为活动主体与活动构件成整体,当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碰撞时,容易抑制活动主体的震动。然而,接触部的位置根据活动主体的震动而改变,直到活动主体的震动被抑制。因此,触头之间的电阻(resistance)值改变,从而接触部分容易发热并且触头的损耗会发生。
发明内容
考虑上述内容,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限制由于活动主体震动产生的异常噪声和触头的损耗。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电磁继电器包括:线圈,构造成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电磁力;活动构件,构造成被线圈电磁力驱动;两个固定触头支撑件,分别具有两个固定触头;活动主体,具有两个活动触头,构造成分别接触所述固定触头和从其处分开;压力弹簧,构造成促动活动主体,从而活动触头分别接触所述固定触头;复位弹簧,构造成通过活动构件促动活动主体,从而活动触头分别与固定触头分开;固定侧接触构件,固定到预定位置;和活动侧接触构件,设置在活动主体上。当活动构件被线圈电磁力驱动时,活动触头接触固定触头,活动构件从活动主体分开。当活动触头接触固定触头时,活动侧接触构件构造成接触所述固定侧接触构件。固定侧接触构件设置成远离一线条,该线条穿过两个固定触头。活动侧接触构件设置成远离穿过两个活动触头的线条。
根据上述结构,当活动构件被线圈电磁力驱动时,两个活动触头和活动侧接触构件通过三点接触来接触两个固定触头和固定侧接触构件,也即是,在其中一个固定触头和其中一个活动触头之间的接触部处,另一个固定触头和另一个活动触头之间的接触部,以及固定侧接触构件和活动侧接触构件之间的接触部。因此,当活动触头撞击固定触头时产生的活动主体的震动,以及由于活动主体震动造成的异常噪声以及触头的损耗可以被限制。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电磁继电器包括:线圈,构造成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电磁力;活动构件,构造成被线圈电磁力驱动;第一固定触头支撑件,具有第一固定触头;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具有第二固定触头;活动主体,具有第一活动触头,构造成与第一固定触头接触和分开,和第二活动触头,构造成与第二固定触头接触和分开;压力弹簧,构造成促动活动主体,从而第一活动触头接触所述第一固定触头,第二活动触头接触第二固定触头;复位弹簧,构造成通过活动构件促动活动主体,从而第一活动触头与第一固定触头分开,第二活动触头与第二固定触头分开;第一磁体,设置在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一活动触头的旁边,第一磁体构造成向在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一活动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弧上作用洛伦兹力;第二磁体,设置在第二固定触头和第二活动触头的旁边,第二磁体构造成向在第二固定触头和第二活动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弧上施加洛伦兹力;第三固定触头,固定到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和第三活动触头,设置在活动主体上。当活动构件被线圈电磁力驱动时,第一和第二活动触头接触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活动构件与活动主体分开。当活动构件被线圈电磁力驱动时,第三活动触头构造成接触第三固定触头。第三固定触头设置成远离穿过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的线条,第三活动触头设置成远离穿过第一和第二活动触头的线条。第二磁体到第三固定触头和第三活动触头的距离大于从第二磁体到第二固定触头和第二活动触头的距离。活动构件的一部分,接触所述活动主体,是活动构件端面,并且活动主体的一部分,接触所述活动构件端面,是活动主体挤压表面。当第一到第三活动触头接触第一到第三固定触头时,活动构件端面相对于活动主体挤压表面倾斜,从而当线圈断电并且活动构件被复位弹簧的促动力驱动时,在第三活动触头从第三固定触头分开之后,第二活动触头从第二固定触头分开。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电磁继电器包括:线圈,构造成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电磁力;活动构件,构造成被线圈电磁力驱动;第一固定触头支撑件,具有第一固定触头;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具有第二固定触头;活动主体,具有第一活动触头,构造成与第一固定触头接触和分开,和第二活动触头,构造成与第二固定触头接触和分开;压力弹簧,构造成促动活动主体,从而第一活动触头接触所述第一固定触头,第二活动触头接触第二固定触头;复位弹簧,构造成通过活动构件促动活动主体,从而第一活动触头与第一固定触头分开,第二活动触头与第二固定触头分开;第一磁体,设置在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一活动触头的旁边,第一磁体构造成向在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一活动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弧上作用洛伦兹力;第二磁体,设置在第二固定触头和第二活动触头的旁边,第二磁体构造成向在第二固定触头和第二活动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弧上施加洛伦兹力;第三固定触头,固定到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和第三活动触头,设置在活动主体上。当活动构件被线圈电磁力驱动时,第一和第二活动触头接触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活动构件与活动主体分开。当活动构件被线圈电磁力驱动时,第三活动触头构造成接触第三固定触头。第三固定触头设置成远离穿过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的线条。第三活动触头设置成远离穿过第一和第二活动触头的线条。第二磁体到第三固定触头和第三活动触头的距离大于从第二磁体到第二固定触头和第二活动触头的距离。活动构件的一部分,接触所述活动主体,是活动构件端面,并且活动主体的一部分,接触所述活动构件端面,是活动主体挤压表面。活动主体挤压表面具有突起,该突起朝着活动构件端面突出,从而当线圈断电并且活动构件被复位弹簧的促动力驱动时,在第三活动触头从第三固定触头分开之后,第二活动触头从第二固定触头分开。
根据上述结构,当活动构件被线圈电磁力驱动时,第一到第三活动触头通过三点接触来接触第一到第三固定触头。因此,当第一到第三活动触头撞击第一到第三固定触头产生的活动主体的震动,以及因此由于活动主体的震动造成的异常噪声以及触头的损耗可以被限制。
另外,在第二固定触头和第二活动触头之间的接触部分中,以及第三固定触头和第三活动触头之间的接触部分中,电弧在一个接触部分处产生,其处,一个活动触头后来移动远离一个固定触头。因为第二活动触头后来移动远离第二固定触头,电弧在第二固定触头和第二活动触头之间产生。相比第三固定触头和第三活动触头,第二固定触头和第二活动触头更靠近第二磁体,电弧可以完全被消除。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电磁继电器包括:壳体;线圈,构造成当通电时产生电磁力;活动构件,构造成被线圈电磁力驱动;板状第一固定触头支撑件;板状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板状活动主体,构造成与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接触和分开;压力弹簧,构造成促动活动主体,从而活动主体接触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和复位弹簧,构造成通过活动构件促动活动主体,从而活动主体从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分开。当活动构件被线圈电磁力驱动时,活动主体在第一接触部处接触第一固定触头支撑件,活动主体在第二接触部处接触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活动构件从活动主体分开。当活动主体接触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时,活动主体在第三接触部通过点接触来接触壳体以及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三接触部设置成远离穿过第一和第二接触部的线条。
根据上述结构,当活动构件被线圈电磁力驱动时,活动主体通过三点接触来接触固定触头支撑件。因此,当活动主体与固定触头支撑件碰撞时产生的活动主体的震动,以及由于活动主体震动造成的异常噪音,可以被限制。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根据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显而易见。附图中:
图1的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
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II的剖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线III-III的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2的线IV-IV的剖视图。
图5的剖视图示出了与图1的第三壳体成整体的部件。
图6的剖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
图7的剖视图示出了具有活动主体的图6的电磁继电器。
图8的剖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的剖视图示出了具有活动主体的图8的电磁继电器。
图10是当活动触头接触固定触头时沿着图9的线X-X的剖视图。
图11是当活动触头从固定触头分开时沿着图9的线X-X的剖视图。
图12的剖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变形实例的电磁继电器。
图13的仰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部分。
图14的剖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
图15是沿着图14的线XV-XV的剖视图;和
图16是沿着图14的线XVI-XVI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实施例中,一个实施例的部件,与其它实施例的部件类似的,用相同附图标记表示。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和2,本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具有:树脂壳体10,具有长方体形状,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第三壳体13和树脂盖15。第一壳体11具有带底部的管状,第二壳体12具有带底部的管状。第三壳体13设置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树脂盖15具有带底部的管状。第一壳体11设置有多个通气孔111。壳体10在其中具有容纳空间10a,容纳空间10a通过多个通气孔111与壳体10外的外部空间连通。
树脂盖15具有位于其中的橡胶盖14。橡胶盖14配合到树脂盖15中从而限制噪声和震动。橡胶盖14和树脂盖15具有长方体形状。橡胶盖14和树脂盖15中的每一个具有位于一端的开口和位于另一端的底部。壳体10具有未设置通气孔111的五个面,五个面被橡胶盖14和树脂盖15覆盖。
第三壳体13具有固定到其处的两个固定触头(接触件)支撑件16。固定触头支撑件16由传导金属制成。每个固定触头支撑件16延伸穿过壳体10,并且一端定位在容纳空间10a内,另一端定位在壳体10外部的外部空间。应当注意,两个固定触头支撑件16的结构彼此不同,如下所述。下面实施例中,根据需要,其中一个固定触头支撑件16将称为第一固定触头支撑件16a,另一个将称为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16b。
外部空间中每个固定触头支撑件16的另一端设置有负载电路端子161,其连接到外部线束(未示出)。其中一个固定触头支撑件16的负载电路端子161通过外部线束连接到电源(未示出),另一个固定触头支撑件16的负载电路端子161通过外部线束连接到电负载(未示出)。
如图3-5,容纳空间10a内的第一固定触头支撑件16a的一端被嵌塞固定(caulk-fixed)到传导金属制成的第一固定触头(接触件)17a。容纳空间10a内的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16b的一端嵌塞固定到都由传导金属制成的第二固定触头17b和第三固定触头17c。第三固定触头17c对应于本发明的固定侧接触构件。
穿过第一固定触头17a的中心和第二固定触头17b的中心的线条称为固定触头中心连接线A。当沿着活动主体27的移动方向观察时(即图5的状态),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17a和17b设置成使得固定触头中心连接线A穿过压力弹簧28的力的重心B,其作用在活动主体27上,并且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17a和17b位于重心B的两侧上。另外,当沿着活动主体27的运动方向观察时,第三固定触头17c设置成偏离(远离)所述固定触头中心连接线A。
如图1和2,第一壳体11在其中具有圆筒形线圈18,当通电时线圈产生电磁力。线圈18连接到传导金属制成的两个线圈端子19。每个线圈端子19的一端延伸到壳体10外,并且通过外部线束连接到ECU(未示出)。线圈18构造成通过外部线束和线圈端子19被通电。
磁性金属制成的固定芯部(铁芯)20设置在线圈18径向内部的位置。磁性金属制成的磁轭(yoke)21设置在线圈18的一个纵向端部处,并且位于线圈18的径向外部的位置。磁轭21的两端配合到第二壳体12,从而磁轭21固定到第二壳体12。固定芯部20由磁轭21支撑。
磁性金属制成的活动芯部22设置在线圈18径向内部的位置,并且位于第三壳体13内,从而活动芯部22与固定芯部20相对。复位弹簧23设置在固定芯部20和活动芯部22之间,从而复位弹簧23将活动芯部22朝着远离固定芯部20的一侧促动。当线圈18通电时,活动芯部22被朝着固定芯部20吸引,逆着复位弹簧23的促动力。
磁性金属制成的带凸缘的柱状板24设置在线圈18的另一个纵向端部处。板24可滑动地保持所述活动芯部22。固定芯部20、磁轭21、活动芯部22和板24形成了由线圈18感应的磁通的磁路。
金属制成的轴25穿入所述活动芯部22并固定到活动芯部22。轴25的一端部延伸以设置在第三壳体13内。轴25的所述一端部与树脂制成的电绝缘器26配合并固定到它,该树脂具有电绝缘特性。电绝缘器26位于第三壳体13内。活动芯部22、轴25、和电绝缘器26对应于本发明的活动构件。
传导金属制成的板状活动主体27设置在第三壳体13内。压力弹簧28设置在活动主体27和第二壳体12之间。压力弹簧28将活动主体27朝着轴25促动。
活动主体27在与第一固定触头17a相对的位置处被嵌塞固定到传导金属制成的第一活动触头29a,并且在与第二固定触头17b相对的位置处嵌塞固定到传导金属制成的第二活动触头29b。另外,活动主体27在与第三固定触头17c相对的位置处嵌塞固定到传导金属制成的第三活动触头29c。第三活动触头29c对应于本发明的活动侧接触构件。
当活动芯部22等被电磁力朝着固定芯部20驱动时,三个活动触头29a-29c接触三个固定触头17a-17c。第一固定触头17a和第一活动触头29a之间的接触部分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接触部分。第二固定触头17b和第二活动触头29b之间的接触部分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接触部分。第三固定触头17c和第三活动触头29c之间的接触部分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三接触部分。
穿过第一活动触头29a中心和第二活动触头29b中心的线称为活动触头中心连接线C。当沿着活动主体27的移动方向观察时(即图2所示的状态),第一和第二活动触头29a、29b设置成使得活动触头中心连接线C穿过压力弹簧28的力的重心B,第一和第二活动触头29a、29b位于重心B的两侧上。另外当沿着活动主体27的活动方向观察时,第三活动触头29c设置成偏离所述活动触头中心连接线C。
换句话说,当沿着活动主体27的运动方向观察时,第三接触部分远离穿过第一和第二接触部分的线,也就是,固定触头中心连接线A和活动触头中心连接线C。
另外,为了减少每个固定触头17a-17c与每个活动触头29a-29c之间的接触部分的电阻,固定触头17a-17c与活动触头29a-29c由具有较低电阻的材料制成,低于固定触头支撑件16a和活动主体27。
接下来描述本实施例电磁继电器的操作。首先,当线圈18通电时,电磁力将活动芯部22、轴25和电绝缘器26朝着固定芯部20吸引,逆着复位弹簧23的力,并且从而活动主体27被压力弹簧28促动,从而活动主体27被移动以跟随活动芯部22等。结果,三个活动触头29a-29c分别接触三个固定触头17a-17c,从而建立两个负载电路端子161之间的导通。在三个活动触头29a-29c接触三个固定触头17a-17c之后,活动芯部22等被朝着固定芯部20移动,电绝缘器26从活动主体27分开。
当活动芯部22等被电磁力朝着固定芯部20驱动时,活动触头29a-29c通过三点接触来接触固定触头17a-17c,也就是在第一固定触头17a和第一活动触头29a之间的接触部处,在第二固定触头17b和第二活动触头29b之间的接触部处,在第三固定触头17c和第三活动触头29c之间的接触部处。因此,当活动触头29a-29c与固定触头17a-17c撞击时产生的活动主体27的震动可以被限制。
相反,当线圈18断电,复位弹簧23将活动主体27、活动芯部22等朝着远离固定芯部20的一侧促动,逆着压力弹簧28的促动力。结果,三个活动触头29a-29c从三个固定触头17a-17c分开,从而使得两个负载电路端子161之间的导通被断开。
如上,根据本实施例,当活动芯部22等被朝着固定芯部20驱动时,三个活动触头29a-29c通过三点接触来接触三个固定触头17a-17c,从而当三个活动触头29a-29c与三个固定触头17a-17c撞击时产生的活动主体27的震动可以被限制。因此,由于活动主体27的震动造成的异常噪声以及触头17a-17c以及29a-29c的损耗可以被限制。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三个活动触头29a-29c和三个固定触头17a-17c的设置被修改。因为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仅描述其区别。
如图6,当沿着活动主体27的运动方向观察(即图6的状态),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17a、17b设置成使得固定触头中心连接线A不经过重心B。另外当沿着活动主体27的运动方向观察时,三个固定触头17a-17c设置成使得重心B位于一个三角形区域中,该三角形由三个固定触头17a-17c中每一个的中心连接而形成。
如图7,在活动主体27上,第一活动触头29a设置在与第一固定触头17a相对的位置,第二活动触头29b设置在与第二固定触头17b相对的位置,第三活动触头29c设置在与第三固定触头17c相对的位置。换句话说,当沿着活动主体27的运动方向观察(即图7所示状态),第一和第二活动触头29a、29b设置成使得活动触头中心连接线C不经过重心B。另外当沿着活动主体27的运动方向观察时,三个活动触头29a-29c设置成使得重心B位于一三角形区域中,该三角形由三个活动触头29a-29c中每一个的中心连接形成。
通过如上所述设置三个活动触头29a-29c和三个固定触头17a-17c,当三个活动触头29a-29c与三个固定触头17a-17c撞击时产生的活动主体27的振动可以更加可靠地被限制。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磁体设置在活动触头和固定触头侧方(lateral)。通过在当活动触头移动远离固定触头时产生的电弧上作用洛伦兹力,电弧延伸从而被切断。因为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仅描述区别。
如图8和9,第一永久磁体30a设置在第一固定触头17a和第一活动触头29a侧方。第一永久磁体30a构造成在当第一活动触头29a移动远离第一固定触头17a时产生的电弧上作用洛伦兹力。另外,第二永久磁体30b设置在第二固定触头17b和第二活动触头29b侧方。第二永久磁体30b构造成在当第二活动触头29b移动远离第二固定触头17b时产生的电弧上作用洛伦兹力。
具体的,当沿着活动主体27的移动方向观察时(即图8和9的状态),第一和第二永久磁体30a、30b设置成位于从活动触头中心连接线C的延长线上。第一和第二永久磁体30a和30b中每一个形成为柱状,插入到在第三壳体13的侧壁中形成的凹入部分中。
从第二永久磁体30b到第三固定触头17c和第三活动触头29c的距离大于从第二永久磁体30b到第二固定触头17b和第二活动触头29b的距离。因此难以通过第二永久磁体30b向在第三活动触头29c和第三固定触头17c之间产生的电弧上作用洛伦兹力,因此难以完全熄灭(消灭)电弧。
为了完全熄灭电弧,本实施例中应用下列结构。如图10,接触所述活动主体27的电绝缘器26的端面称为活动构件端面261,接触所述活动构件端面261的活动主体27的表面称为活动主体挤压表面271。在接触部分闭合状态(即在线圈通电状态)中,也即是,当第一到第三活动触头29a-29c接触第一到第三固定触头17a-17c时,活动构件端面261相对于活动主体挤压表面271倾斜。
具体的,在接触部分闭合状态,相比于在第二固定触头17b一侧,在第二固定触头17b和第三固定触头17c的设置方向上,也即是,在第二活动触头29b和第三活动触头29c的设置方向上(即在图8-11的纸面上的上下方向),第三固定触头17c一侧的活动构件端面261更靠近活动主体挤压表面271。
如图8,电绝缘器26的剖面形状是矩形,在第三壳体13内引导电绝缘器26的引导部分131的开口的剖面形状也是矩形。因此,电绝缘器26的旋转可以被限制。
下面描述本实施例电磁继电器的操作。首先当线圈18通电时,三个活动触头29a-29c分别接触三个固定触头17a-17c。之后,活动芯部22等朝着固定芯部20移动,电绝缘器26从活动主体27分开,如图10。
相反当线圈18断电时,复位弹簧23将活动芯部22、电绝缘器26等朝着远离固定芯部20一侧促动。这时,沿着第二固定触头17b和第三固定触头17c的设置方向,第三固定触头17c一侧的活动构件端面261首先接触活动主体挤压表面271。然后,活动构件端面261挤压活动主体挤压表面271,从而活动主体271根据活动构件端面261而倾斜。
结果,在第二固定触头17b和第二活动触头29b之间的接触部分,以及第三固定触头17c和第三活动触头29c之间的接触部分中,第三活动触头29c首先被移动远离第三固定触头17c,然后,第二活动触头29b被移动远离第二固定触头17b,如图11。
在多个固定触头设置在一个固定触头支撑件上的情况中,电弧没有在一个接触部分处产生,其处,一个活动触头首先移动远离一个固定触头,电弧在另一个接触部分处产生,其处,另一个活动触头最后移动远离另一个固定触头。在本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中,电弧没有在第三固定触头17c和第三活动触头29c之间产生,电弧在第二固定触头17b和第二活动触头29b之间产生。第二永久磁体30b产生的洛伦兹力可靠和适当地作用到在第二固定触头17b和第二活动触头29b之间产生的电弧上,并且从而电弧可完全熄灭。
根据本实施例,当活动芯部22等被朝着固定芯部20驱动时,由于活动主体27的振动造成的异常噪声以及触头17a-17c和29a-29c的损耗可以被限制,与第一实施例一样。
另外,电弧没有在第三固定触头17c和第三活动触头29c之间的接触部分处产生,其上,难以通过第二永久磁体30b作用洛伦兹力。相反,电弧在第二固定触头17b和第二活动触头29b之间的接触部分处产生,其上,通过第二永久磁体30b可靠和适当地施加洛伦兹力。因此,电弧可以完全熄灭。
第三实施例中,通过使得活动构件端面261相对于活动主体挤压表面271倾斜,第三活动触头29c移动远离第三固定触头17c,然后,第二活动触头29b移动远离第二固定触头17b。然而,作为图12的变形实例,在接触部分闭合状态中,活动构件端面261可平行于活动主体挤压表面271,朝着活动构件端面261突出的突起272可以设置在活动主体挤压表面271上。沿着第二活动触头29b和第三活动触头29c的设置方向,相比第二活动触头29b,突起272更靠近第三活动触头29c。
图12的变形实例中,当线圈18断电并且电绝缘器26等被朝着远离固定芯部20的一侧促动时,活动构件端面261首先接触活动主体挤压表面271的突起272。然后,活动构件端面261挤压突起272,从而活动主体27倾斜。结果,在第二固定触头17b和第二活动触头29b之间的接触部分中,以及第三固定触头17c和第三活动触头29c之间的接触部分中,第三活动触头29c首先移动远离第三固定触头17c,然后,第二活动触头29b移动远离第二固定触头17b。
因此在图12的变形实例中,实现了与第三实施例类似的效果。另外在图12的变形实例中,电绝缘器26的旋转不需要被限制。因此,电绝缘器26的剖面形状和第三壳体13内引导部分131的开口的剖面形状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圆形的。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没有设置三个活动触头29a-29c以降低制造成本。因为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因此仅描述区别。
如图13,三个活动触头29a-29c没有设置。相反,三个固定触头17a-17c固定到板状固定触头支撑件16(关于第三固定触头17c,见图5)。固定触头17a-17c朝着板状活动主体27从固定触头支撑件16的表面伸出,构造成通过点接触来接触所述活动主体27。
第一固定触头17a和活动主体27之间的接触部对应于本发明第一接触部。第二固定触头17b和活动主体27之间的接触部对应于本发明第二接触部。第三固定触头17c和活动主体27之间的接触部对应于本发明第三接触部。
三个固定触头17a-17c的设置如第一实施例所述。换句话说,当沿着活动主体27的移动方向观察,第三接触部分远离穿过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二接触部分的线,也就是固定触头中心连接线A。
本实施例中,当线圈18(图1)通电时,电磁力将活动芯部22、轴25、电绝缘器26朝着固定芯部22(图1)吸引,逆着复位弹簧23的力,从而活动主体27被压力弹簧28促动,从而活动主体27被移动以跟随活动芯部22等。活动主体27通过三点接触来接触三个固定触头17a-17c,从而当活动主体27与三个固定触头17a-17c撞击时产生的活动主体27的振动可以被限制。因此,由于活动主体27振动造成的异常噪声可以被限制。
虽然本实施例没有设置三个活动触头29a-29c,但是三个固定触头17a-17c可以不设置,代替三个活动触头29a-29c。
(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没有设置三个固定触头17a-17c和三个活动触头29a-29c以降低制造成本。因为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仅描述区别。
如图14-16,朝着板状活动主体27伸出的第一固定突起17d通过例如在板状第一固定触头支撑件16a上挤压而形成。朝着活动主体27伸出的第二固定突起17e和朝着活动主体27伸出的第三固定突起17f通过例如在板状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16b上挤压而形成。
第三固定突起17f对应于本发明的固定侧接触构件。第一固定突起17d和活动主体27之间的接触部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接触部。第二固定突起17e和活动主体27之间的接触部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接触部。第三固定突起17f和活动主体27之间的接触部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三接触部。
穿过第一固定突起17d的中心和第二固定突起17e中心的线称为固定突起连接线D。当沿着活动主体27的移动方向观察时(图14的状态),第一和第二固定突起17d、17e设置成使得固定突起连接线D穿过压力弹簧28的力的重心,其作用在活动主体27上,第一和第二固定突起17d和17e位于重心B的两侧上。另外当沿着活动主体27的移动方向观察,第三固定突起17f设置成离开固定突起连接线D。
换句话说,当沿着活动主体27的移动方向观察,第三接触部远离穿过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线,也就是固定突起连接线D。
本实施例中,当线圈18(图1)通电时,电磁力将活动芯部22(图1)、轴25(图1)、电绝缘器26(图1)朝着固定芯部20(图1)吸引,逆着复位弹簧23(图1)的力,从而活动主体27被压力弹簧28促动,从而活动主体27被移动以跟随活动芯部22等。三个固定突起17d-17f通过三点接触来接触活动主体27,从而当活动主体27与三个固定突起17d-17f撞击时产生的活动主体27的振动可以被限制。因此,由于活动主体27振动造成的异常噪声可以被限制。
虽然三个固定突起17d-17f在本实施例中形成在固定触头支撑件16上,朝着固定触头支撑件16伸出的三个活动突起可以形成在活动主体27上,没有在固定触头支撑件16上形成三个固定突起17d-17f。当沿着活动主体27的移动方向观察时,三个活动突起可以设置成与三个固定突起17d-17f一样。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中三个固定突起17d-17f形成在固定触头支撑件16上,一个突起可以形成在固定触头支撑件16和活动主体27中的一个上,另两个突起可形成在固定触头支撑件16和活动主体27中的另一个上。
(其它实施例)
第一第二第四实施例中,第三固定触头17c和第三活动触头29c由传导金属制成,用作接触件。然而,因为第三固定触头17c和第三活动触头29c不需要用作触头,第三固定触头17c和第三活动触头29c可由非传导金属制成。
另外第一第二和第四实施例中,第三固定触头17c,作为固定侧接触构件,固定到其中一个固定触头支撑件16。然而第三固定触头17c,作为固定侧接触构件,可以设置在第三壳体13内。这种情况下,因为第三固定触头17c没有用作触头,第三固定触头17c可以与树脂制成的第三壳体13整体形成。
上述实施例中,虽然使用一个压力弹簧28,但是可使用多个压力弹簧。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要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优选实施例和结构。本发明覆盖各种变形和等效的设置。另外虽然描述了各种优选的组合和结构,但是包括更多、更少或者仅单个元件的其它结构和组合同样在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
壳体(10);
线圈(18),构造成当通电时产生电磁力;
活动构件(22,25,26),其在平行于所述线圈(18)的轴向方向的方向上可移动;
板状第一固定触头支撑件(16a),其具有第一固定触头(17a);
板状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16b),其具有第二固定触头(17b);
板状活动主体(27),构造成接触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16a,16b)和从其处分开,所述活动主体(27)具有大致垂直于所述线圈(18)的轴向方向的第一和第二平坦表面;
压力弹簧(28),其与所述活动主体(27)的第一平坦表面接触并且构造成促动活动主体(27),从而活动主体(27)接触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16a,16b);和
复位弹簧(23),构造成通过活动构件(22,25,26)促动活动主体(27),从而活动主体(27)从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16a,16b)分开;
当活动构件(22,25,26)被线圈(18)的电磁力驱动时,活动主体(27)在第一接触部分处接触第一固定触头(17a),和活动主体(27)在第二接触部分处接触第二固定触头(17b),
所述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16b)还具有第三固定触头(17c),
当所述活动主体(27)接触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17a、17b)时,所述活动主体(27)通过点接触在第三接触部分处接触所述第三固定触头(17c),
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16a、16b)被固定到所述壳体(10),
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16a、16b)中的每一个的其中一个端部定位在形成于所述壳体(10)内的容纳空间中,
所述第二和第三固定触头(17b、17c)整体地形成在所述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16b)的其中一个端部上并且在所述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16b)的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所述活动构件(22、25、26)和压力弹簧(28)大致彼此同轴并且布置在所述活动主体(27)的相对置侧上,
当所述线圈(18)断电时,所述活动构件(22、25、26)接触所述活动主体(27)的第二平坦表面以在轴向方向上促动所述第二平坦表面并且克服所述压力弹簧(28)的弹力来驱动所述活动主体(27),藉此从所述第一固定触头(17a)、第二固定触头(17b)和第三触头(17c)离开,
当所述线圈(18)通电时,所述活动构件(22、25、26)在轴向方向上从所述活动主体(27)的第二平坦表面离开,藉此由于所述压力弹簧(28)的弹力而引起所述活动主体(27)接触所述第一固定触头(17a)、第二固定触头(17b)和第三固定触头(17c),和
当沿着所述活动主体(27)的运动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接触部分、第二接触部分和第三接触部分设置成使作用在所述活动主体(27)上的压力弹簧(28)的力的重心位于一个三角形区域中,所述三角形区域通过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分、第二接触部分和第三接触部分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触头(17a)固定到第一固定触头支撑件(16a);
所述第二固定触头(17b)固定到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16b);
所述活动主体(27)通过点接触来接触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17a,17b)。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活动触头(29a),固定到活动主体(27);和
第二活动触头(29b),固定到活动主体(27),其中
第一活动触头(29a)通过点接触来接触所述第一固定触头支撑件(16a),第二活动触头(29b)通过点接触来接触所述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16b)。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固定突起(17d),设置在第一固定触头支撑件(16a)上;和
第二固定突起(17e),设置在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16b)上,其中
活动主体(27)通过点接触来接触第一和第二固定突起(17d,17e)。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活动突起,设置在活动主体(27)上;和
第二活动突起,设置在活动主体(27)上,其中
第一活动突起通过点接触来接触所述第一固定触头支撑件(16a),第二活动突起通过点接触来接触所述第二固定触头支撑件(16b)。
CN201010114827.7A 2009-02-19 2010-02-20 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1020246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92635.6A CN103928266B (zh) 2009-02-19 2010-02-20 电磁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36275 2009-02-19
JP036275/2009 2009-02-19
JP2009085296 2009-03-31
JP085296/2009 2009-03-31
JP2009125182A JP2010257923A (ja) 2009-02-19 2009-05-25 電磁継電器
JP125182/2009 2009-05-25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92635.6A Division CN103928266B (zh) 2009-02-19 2010-02-20 电磁继电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4625A CN102024625A (zh) 2011-04-20
CN102024625B true CN102024625B (zh) 2014-09-03

Family

ID=4209734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4827.7A Active CN102024625B (zh) 2009-02-19 2010-02-20 电磁继电器
CN201410192635.6A Active CN103928266B (zh) 2009-02-19 2010-02-20 电磁继电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92635.6A Active CN103928266B (zh) 2009-02-19 2010-02-20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274345B2 (zh)
EP (2) EP3264437B1 (zh)
JP (1) JP2010257923A (zh)
CN (2) CN1020246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58405B2 (ja) * 2016-08-31 2020-03-04 株式会社Soken 電磁駆動装置
JP5197480B2 (ja) * 2009-05-14 2013-05-15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電磁継電器
WO2012128072A1 (ja) * 2011-03-22 2012-09-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2012199112A (ja) * 2011-03-22 2012-10-18 Panasonic Corp 電磁継電器および接点装置
JP5914872B2 (ja) * 2011-10-24 2016-05-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5838920B2 (ja) * 2011-07-18 2016-01-06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継電器
JP5585550B2 (ja) 2011-07-18 2014-09-10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継電器
JP6025414B2 (ja) * 2011-09-30 2016-11-16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5852918B2 (ja) * 2012-02-09 2016-02-03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ソレノイド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JP6027860B2 (ja) * 2012-02-29 2016-11-16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ソレノイド装置、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JP5938745B2 (ja) * 2012-07-06 2016-06-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DE102013210195A1 (de) * 2013-05-31 2014-12-04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Anordnung für ein elektrisches Schaltelement und Schaltelement
US20150002247A1 (en) * 2013-07-01 2015-01-01 Lsis Co., Ltd.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JP6078434B2 (ja) * 2013-08-08 2017-02-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ソレノイド装置
JP6202943B2 (ja) * 2013-08-26 2017-09-27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265657B2 (ja) * 2013-08-26 2018-01-24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172065B2 (ja) * 2013-09-19 2017-08-02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KR101943363B1 (ko) * 2015-04-13 2019-04-17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전자개폐기
JP6528271B2 (ja) * 2015-04-13 2019-06-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および電磁継電器
CN107170604A (zh) * 2016-04-29 2017-09-15 浙江英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压直流继电器相向电弧隔离装置
JP6648683B2 (ja) 2016-12-26 2020-02-14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DE102017220503B3 (de) * 2017-11-16 2019-01-17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Doppelt unterbrechender Schalter
JP6984517B2 (ja) 2018-03-26 2021-12-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電磁継電器
US10699865B2 (en) 2018-04-24 2020-06-30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Electromechanical switch having a movable contact and stationary contacts
JP7124758B2 (ja) * 2019-02-20 2022-08-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CN110085481B (zh) * 2019-04-24 2020-09-29 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电磁开关器件
KR20200142961A (ko) * 2019-06-14 2020-12-2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저소음 릴레이
RU198665U1 (ru) * 2020-03-11 2020-07-21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Завод электро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ое реле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0350A (zh) * 2004-11-02 2006-05-10 第一电机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4347U (zh) * 1980-06-26 1982-01-25
JPS5930102B2 (ja) 1980-06-30 1984-07-25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美顔器
JPS5895532A (ja) 1981-12-02 1983-06-07 Ebara Corp 被濾過液体の処理方法
JPS59151708A (ja) * 1983-02-18 1984-08-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開閉器
JPS6151643A (ja) 1984-08-20 1986-03-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テ−プテンシヨン検出機構
JPS6251126A (ja) 1985-08-29 1987-03-05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電磁開閉器
JPH082891Y2 (ja) 1989-09-08 1996-01-29 株式会社三ツ葉電機製作所 マグネツトスイツチ構造
JP2518672Y2 (ja) 1991-06-27 1996-11-27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3接点式スイッチの可動接触板取付構造
JP3338216B2 (ja) * 1994-12-13 2002-10-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切換スイッチ
DE19825077C1 (de) * 1998-06-04 2000-03-30 Siemens Ag Polarisiertes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DE19834215B4 (de) * 1998-07-29 2004-07-15 Tyco Electronics Logistics Ag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JP2002100275A (ja) * 2000-07-18 2002-04-05 Nagano Fujitsu Component Kk 電磁継電器
JP3898021B2 (ja) * 2001-10-05 2007-03-28 株式会社タイコーデバイス 電磁継電器
AU2002358630A1 (en) * 2001-12-18 2003-06-30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Electromagnetic relay with a triple contact bridge
JP2004111174A (ja) * 2002-09-18 2004-04-08 Nippon Soken Inc 接点装置
JP4168821B2 (ja) * 2003-04-24 2008-10-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4766253B2 (ja) * 2006-05-19 2011-09-0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08226547A (ja) * 2007-03-09 2008-09-25 Denso Corp 電磁継電器
US7889032B2 (en) * 2008-07-16 2011-02-1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0350A (zh) * 2004-11-02 2006-05-10 第一电机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111174A 2004.04.08
JP特开2008-226547A 2008.09.2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28266A (zh) 2014-07-16
CN102024625A (zh) 2011-04-20
EP2221846A3 (en) 2011-06-22
US8339222B2 (en) 2012-12-25
EP3264437A2 (en) 2018-01-03
EP3264437A3 (en) 2018-05-09
CN103928266B (zh) 2016-02-24
US20100207713A1 (en) 2010-08-19
EP2221846A2 (en) 2010-08-25
EP3264437B1 (en) 2020-08-19
US8274345B2 (en) 2012-09-25
US20120075044A1 (en) 2012-03-29
JP2010257923A (ja) 2010-11-11
EP2221846B1 (en) 2017-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4625B (zh) 电磁继电器
US9881758B2 (en) Contac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equipped with the contact device
US8354905B2 (en) Noise decreasing type electromagnetic switch
JP5838920B2 (ja) 継電器
US9196442B2 (en) Contact poin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that mounts the contact point device thereon
CN102891039B (zh) 继电器
US7679476B2 (en) Polariz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coil assembly
US20150054605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4190379B2 (ja) 複合型電磁継電器
KR20140005979A (ko) 접점 장치
US11830694B2 (en) Direct current relay
CN103094007A (zh) 接点开关机构和电磁继电器
WO2020170900A1 (ja) リレー
WO2016002558A1 (ja) 電磁継電器
CN102543588A (zh) 电磁切换设备
US8963660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2012212667A (ja) 接点装置
JP6336852B2 (ja) 電磁継電器
EP2911175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2014112482A (ja) 電磁接触器
JP5658318B2 (ja) 電子開閉器
CN105321778A (zh) 磁接触器
CN103871787B (zh) 电磁接触器
EP3211653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for three switching positions
JP5914872B2 (ja) 接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