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0993B -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液晶显示元件、聚酰胺酸以及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液晶显示元件、聚酰胺酸以及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0993B
CN102020993B CN201010277025.8A CN201010277025A CN102020993B CN 102020993 B CN102020993 B CN 102020993B CN 201010277025 A CN201010277025 A CN 201010277025A CN 102020993 B CN102020993 B CN 1020209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polyamic acid
aligning agent
crystal aligning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770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0993A (zh
Inventor
内山克博
秋池利之
阿部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S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R Corp filed Critical JS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20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09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0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09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液晶显示元件、聚酰胺酸以及化合物。上述液晶取向剂含有选自由聚酰胺酸和将该聚酰胺酸脱水闭环形成的聚酰亚胺构成的群组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其中聚酰胺酸是由四羧酸二酐和含有下式(A-1)所示的化合物为代表的化合物的二胺反应得到的,

Description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液晶显示元件、聚酰胺酸以及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液晶显示元件、聚酰胺酸以及化合物。更详细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取向剂,该液晶取向剂可以提供下述液晶取向膜,而且印刷性优异,该液晶取向膜显示出良好的垂直取向性和高的电压保持率,能高品质地显示而且即使累积运行时间长时,也不会产生残影;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该液晶取向膜、显示品质高、残影性质优异的液晶显示元件。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元件具有用于使液晶分子取向的液晶取向膜。作为该液晶取向膜的材料,耐热性、机械强度、与液晶的亲和性等各种性质优异的聚酰胺酸或聚酰亚胺在许多的液晶显示元件中适用。 
作为液晶显示元件的一种,已知的是使具有负的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在基板上垂直取向的VA(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然而,如果将目前已知的由聚酰胺酸或聚酰亚胺形成的液晶取向膜直接应用于VA型液晶显示元件,则液晶分子的垂直取向约束力不足。为了解决该问题,一直以来进行了各种研究。 
例如,在专利文献1和2中,提出了作为液晶取向膜材料使用一种聚酰亚胺,该聚酰亚胺使用高比例包含具有长链烷基等疏水性官能团的二胺得到。该技术是在所得的液晶取向膜中,确认 有高的垂直取向约束力的技术,但是指出了有可能损害液晶取向剂的印刷性,所以必须要进一步改良。 
另外,到目前为止,作为液晶显示元件所具有的一个问题,可以列举出在累积运行时间长时,可以发现残影(所谓的“烧屏”)等。为了改善该残影显影,尝试了目前的几种方法。这些方法大多是着重于“烧屏”与运行液晶显示元件时施加的直流电压成分的不均匀和蓄积(残留DC电压)的关系,试图通过降低残留DC电压,来改善“烧屏”。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尝试了:由使用具有色满结构的特定二胺合成的特定聚酰亚胺形成液晶取向膜可以有效降低残留DC电压,由此改善烧屏。然而,专利文献3的液晶取向膜不仅没有在实施例中充分验证改善残影的效果,而且完全没有考虑累积运行时间长时产生的残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416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0554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9796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971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根据上述问题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取向剂,该液晶取向剂可以提供显示出优异的垂直取向性,即使累积运行时间长时,也不会产生残影的液晶取向膜,而且印刷性优异;以及提供显示品质高、累积运行时间长时的残影性质优异的液晶显示元件。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如下说明表明。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第一是通过一种液晶取向剂实现,该液晶取向剂含有选自由聚酰胺酸和将该聚酰胺酸脱水闭环形成的聚酰亚胺构成的群组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其中聚酰胺酸是由四羧酸二酐和含有下式(A)所示的化合物的二胺反应得到, 
式(A)中,R是具有甾族骨架的碳原子数为17~30的有机基团,或者可以被卤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以上的烷基, 
XI和XII分别是单键*-O-、*-CO-、*-COO-或*-OCO-,在上文中,带“*”的连接键是R侧。 
RI是亚苯基或者亚环己基; 
XIII是单键或-CO-, 
n是0~2的整数; 
其中,存在多个RI和XII时的各RI和各XII可以各自独立地相同或不同。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第二是通过具有由上述液晶取向剂形成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显示元件来实现。 
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在显示出优异的印刷性的同时,可以提供显示出优异的垂直取向性,而且即使累积运行时间长时,也不会产生残影的液晶取向膜。该具有由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形成的液晶取向膜的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显示品质高,即使在累积运行时间长时,也不会产生残影。 
因此,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可以有效地适用于各种装置,例如可以在钟表、便携型游戏机、字处理器、笔记本电脑、导航系统、摄像机-录像机、便携信息终端、数码相机、移动电话、各 种监视器、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中使用。 
此外,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可以作为绝缘膜形成用组合物使用,由该组合物形成的膜还适合作为电子材料使用的绝缘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含有选自由聚酰胺酸和将该聚酰胺酸脱水闭环形成的聚酰亚胺构成的群组的至少一种聚合物(以下,也称作“特定聚合物”),其中聚酰胺酸是使四羧酸二酐和包含上式(A)所示的化合物的二胺反应得到的。 
<四羧酸二酐> 
作为用于合成本发明中的聚酰胺酸的四羧酸二酐,可以列举出例如脂肪族四羧酸二酐、脂环式四羧酸二酐、芳香族四羧酸二酐等。作为它们的具体地例子,其中作为脂肪族四羧酸二酐,可以列举出例如丁四羧酸二酐等;作为脂环式四羧酸二酐,可以列举出例如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2,3,5-三羧基环戊基乙酸二酐、1,3,3a,4,5,9b-六氢-5-(四氢-2,5-二氧代-3-呋喃基)-萘[1,2-c]呋喃-1,3-二酮、1,3,3a,4,5,9b-六氢-8-甲基-5-(四氢-2,5-二氧代-3-呋喃基)-萘[1,2-c]呋喃-1,3-二酮、3-氧杂二环[3.2.1]辛-2,4-二酮-6-螺-3’-(四氢呋喃-2’,5’-二酮)、5-(2,5-二氧代四氢-3-呋喃基)-3-甲基-3-环己烯-1,2-二甲酸酐、3,5,6-三羧基-2-羧甲基降冰片烷-2:3,5:6-二酐、2,4,6,8-四羧基二环[3.3.0]辛烷-2:4,6:8-二酐、4,9-二氧杂三环[5.3.1.02,6]十一碳-3,5,8,10-四酮等; 
作为芳香族四羧酸二酐,可以列举出例如均苯四酸二酐等; 
以及使用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97188号公报)中记载的四羧酸二酐。 
作为用于合成前述聚酰胺酸的四羧酸二酐,它们之中优选使用含有脂环式四羧酸二酐的那些,特别优选使用含有2,3,5-三羧基环戊基乙酸二酐的那些。 
作为用于合成前述聚酰胺酸的四羧酸二酐,相对于全部四羧酸二酐,优选含有10mol%以上、更优选含有20mol%以上的2,3,5-三羧基环戊基乙酸二酐。 
作为用于合成前述聚酰胺酸的四羧酸二酐,最优选只由2,3,5-三羧基环戊基乙酸二酐构成,或者只由2,3,5-三羧基环戊基乙酸二酐和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构成。 
<二胺> 
用于合成本发明中的聚酰胺酸的二胺是包含上式(A)所示的化合物(以下,也称作“化合物(A)”)的二胺。 
作为上式(A)中的R的碳原子数为1以上的烷基,优选碳原子数为1~30的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3~20的直链烷基,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例如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壬基、正癸基、正十一烷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三烷基、正十四烷基、正十五烷基、正十六烷基、正十七烷基、正十八烷基、正十九烷基、正二十烷基等。这些烷基可以被卤原子、优选氟原子取代。作为R的具有甾族骨架的碳原子数为17~30的有机基团,可以列举出胆甾烷基、胆甾烯基、羊毛甾烷基等。特别优选的R是碳原子数为5~12的直链烷基、胆甾烷基、胆甾烯基或羊毛甾烷基。 
作为RI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它们之中,优选1,4-亚苯基。 
分别优选的是XI是单键、*-O-或者是*-CO-(带“*”的连接键是R侧); 
XII是单键。 
作为XIII优选为单键或*-CO-(带“*”的连接键是R侧);更优选为单键。 
作为n,优选为0或1。 
连接到苯环的两个氨基,相对于其它基团是2,4-位。 
作为具有该结构的化合物(A)的例子,可以列举出下式(A-1)~(A-5)分别表示的化合物等。 
上式中,R和上式(A)中的定义相同。 
作为上式(A-1)~(A-5)中的R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例如正戊基、正庚基、正癸基等。 
该上式(A)所示的化合物可以通过适当组合有机化合物的常规方法来合成。 
例如,上式(A-3)所示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例如使2,4-二硝基氟代苯和哌嗪,优选在氟化铯的存在下反应,形成中间体2,4-二硝基哌嗪基苯,使该中间体和具有所希望的基团R的化合物R-Br反应后,使用适当的还原体系,将硝基转变为氨基得到。 
上式(A-4)所示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例如使和上述同样地得到中间体2,4-二硝基(哌嗪基)苯与具有所希望的基团R的化合物R-COCl反应后,使用适当的还原体系,将硝基转变为氨基得到。 
上式(A-5)所示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例如使2,4-二硝基氟代苯和4-羟基哌嗪基苯,优选在碳酸氢钠的存在下反应,形成中间体N-(4-羟基苯基)-N’-(2,4-二硝基苯基)哌嗪,使该中间体和具有所希望的基团R的化合物R-Br,优选在碳酸钾的存在下反应后,使用适当的还原体系,将硝基转变为氨基得到。 
作为用于合成本发明中的聚酰胺酸的二胺,可以只使用化合物(A),也可以将化合物(A)和其它二胺组合使用。 
作为可以在这里使用的其它二胺,可以列举出例如脂肪族二胺、脂环式二胺、芳香族二胺、二氨基有机硅氧烷等。作为它们的具体例子,分别是作为脂肪族二胺,可以列举出例如1,1-间二甲苯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1,5-戊二胺、1,6-己二胺等; 
作为脂环式二胺,可以列举出例如1,4-二氨基环己烷、4,4’-亚甲基二(环己基胺)、1,3-二(氨基甲基)环己烷等; 
作为芳香族二胺,可以列举出例如对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硫醚、1,5-二氨基萘、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4,4’-二氨基-2,2’-二(三氟甲基)联苯、2,7-二氨基芴、4,4’-二氨基二苯基醚、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9,9-二(4-氨基苯基)芴、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2-二(4-氨基苯基)六氟丙烷、4,4’-(对亚苯基二亚异丙基)二(苯胺)、4,4’-(间亚苯基二亚异丙基)二(苯胺)、1,4-二(4-氨基苯氧基)苯、4,4’-二(4-氨基苯氧基)联苯、2,6-二氨基吡啶、3,4-二氨基吡啶、2,4-二氨基嘧啶、3,6-二氨基吖啶、3,6-二氨基咔唑、N-甲基-3,6-二氨基咔唑、N-乙基-3,6-二氨基咔唑、N-苯基-3,6-二氨基咔唑、N,N’-二(4-氨基苯基)-联苯胺、N,N’-二(4-氨基苯基)-N,N’-二甲基联苯胺、十二烷氧基-2,4-二氨基苯、十五烷氧基-2,4-二氨基苯、十六烷氧基-2,4-二氨基苯、十八烷氧基-2,4-二氨基苯、十二烷氧基-2,5-二氨基苯、十五烷氧基-2,5-二氨基苯、十六烷氧基-2,5-二氨基苯、十八烷氧基-2,5-二氨基苯、胆甾烷氧基-3,5-二氨基苯、胆甾烯氧基-3,5-二氨基苯、胆甾烷氧基-2,4-二氨基苯、胆甾烯氧基-2,4-二氨基苯、3,5-二氨基苯甲酸胆甾烷基酯、3,5-二氨基苯甲酸胆甾烯基酯、3,5-二氨基苯甲酸羊毛甾烷基酯、2,5-二氨基苯甲酸、3,5-二氨基苯甲酸、1,4-二(4-氨基苯基)哌嗪等; 
作为二氨基有机硅氧烷,可以分别列举出例如1,3-二(3-氨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等, 
以及使用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97188号公报)中记载的二胺。 
作为合成前述聚酰胺酸使用的二胺,相对于全部二胺,优选含有0.1mol%以上,更优选含有0.1~50mol%,进一步含有0.1~30mol%,特别优选含有1~20mol%化合物(A)。 
<分子量调节剂> 
在合成前述聚酰胺酸时,可以使用适当的分子量调节剂,和如上所示的四羧酸二酐和二胺一起,合成末端修饰型聚合物。通过将特定聚合物形成为该末端修饰型聚合物,可以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地进一步改善液晶取向剂的涂敷性(印刷性)。 
作为前述分子量调节剂,可以列举出例如酸单酐、单胺化合物、单异氰酸酯化合物等。作为它们的具体例子,分别是作为酸单酐,可以列举出例如马来酸酐、邻苯二甲酸酐、衣康酸酐、正癸基水杨酸酐、正十二烷基水杨酸酐、正十四烷基水杨酸酐、正十六烷基水杨酸酐等; 
作为单胺化合物,可以列举出例如苯胺、环己基胺、正丁胺、正戊胺、正己胺、正庚胺、正辛基胺等; 
作为单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列举出例如异氰酸苯基酯、异氰酸萘基酯等。 
分子量调节剂的使用比例,相对于使用的四羧酸二酐和二胺的总计100重量份,优选为2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下。 
<聚酰胺酸的合成> 
作为聚酰胺酸的合成反应中使用的四羧酸二酐和二胺的使用比例,相对于1当量二胺的氨基,四羧酸二酐的酸酐基优选0.2~2当量的比例,更优选0.3~1.2当量的比例。 
聚酰胺酸的合成反应优选在有机溶剂中进行,优选在-20~150℃,更优选在0~100℃下,优选进行0.1~24小时,更优选进行0.5~12小时。 
此处,作为有机溶剂,可以列举出例如非质子性极性溶剂、苯酚及其衍生物、醇、酮、酯、醚、卤代烃、烃等。 
作为这些有机溶剂的具体例子分别是,作为上述非质子性极性溶剂,可以列举出例如N-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γ-丁内酯、四甲基脲、六甲基磷酰三胺等; 
作为上述苯酚衍生物,可以列举出例如间甲酚、二甲苯酚、卤代苯酚等; 
作为上述醇,可以列举出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环己醇、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三甘醇、乙二醇单甲基醚等; 
作为上述酮,可以列举出例如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等; 
作为上述酯,可以列举出例如乳酸乙酯、乳酸丁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氧基丙酸甲酯、乙氧基丙酸乙酯、草酸二乙酯、丙二酸二乙酯等; 
作为上述醚,可以列举出例如二乙基醚、乙二醇甲基醚、乙二醇乙基醚、乙二醇正丙基醚、乙二醇异丙基醚、乙二醇正丁基醚、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乙基醚乙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二乙基醚、二乙二醇单甲基醚、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二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乙酸酯、四氢呋喃等; 
作为上述卤代烃,可以列举出例如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4-二氯丁烷、三氯乙烷、氯苯、邻二氯苯等; 
作为上述烃,可以列举出例如己烷、庚烷、辛烷、苯、甲苯、二甲苯、丙酸异戊酯、异丁酸异戊酯、二异戊基醚等。 
这些溶剂中,优选使用选自由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以及苯酚及其衍生物构成的群组(第一群组的有机溶剂)的一种以上,或者选自前述第一群组的有机溶剂的一种以上和选自由醇、酮、酯、醚、卤代烃和烃构成的群组(第二群组的有机溶剂)的一种以上的混合 物。在后一种情况下,第二群组的有机溶剂的使用比例,相对于第一群组的有机溶剂和第二群组的有机溶剂的总量,优选为5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4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重量%以下。 
有机溶剂的用量(a)优选为四羧酸二酐和二胺的总量(b)相对于反应溶液的全部量(a+b)是0.1~50重量%的量。 
如上,可以得到溶解聚酰胺酸形成的反应溶液。 
该反应溶液可以直接用于制备液晶取向剂,也可以在分离反应溶液中含有的聚酰胺酸后,用于制备液晶取向剂,或者将分离的聚酰胺酸精制后,用于制备液晶取向剂。将聚酰胺酸脱水闭环形成聚酰亚胺时,可以将上述反应溶液直接用于脱水闭环反应;也可以分离反应溶液中含有的聚酰胺酸分离后,用于脱水闭环反应;或者将分离的聚酰胺酸精制后,用于脱水闭环反应。聚酰胺酸的分离和精制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 
<聚酰亚胺的合成> 
前述聚酰亚胺可以通过将如上合成的聚酰胺酸脱水闭环,酰亚胺化得到。 
本发明中的聚酰亚胺可以是作为其前体的聚酰胺酸所具有的酰胺酸结构全部脱水闭环的完全酰亚胺化物;也可以只是酰胺酸结构的一部分脱水闭环,酰胺酸结构和酰亚胺环结构并存的部分酰亚胺化物。本发明中的聚酰亚胺的酰亚胺化率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50~99%,进一步优选为65~99%。该酰亚胺化率是以百分率表示酰亚胺环结构的数量占据聚酰亚胺的酰胺酸结构的数量和酰亚胺环结构的数量的总量的比例。这里,酰亚胺环的一部分可以是异酰亚胺环。 
聚酰胺酸的脱水闭环优选以通过加热聚酰胺酸的方法,或者将聚酰胺酸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在该溶液中添加脱水剂和脱水闭 环催化剂,根据需要加热的方法进行。其中,优选后一种方法进行。 
在上述聚酰胺酸溶液中添加脱水剂和脱水闭环催化剂的方法中,作为脱水剂,可以列举出例如乙酸酐、丙酸酐、三氟乙酸酐等酸酐。作为脱水剂的用量,相对于1mol聚酰胺酸的酰胺酸结构,优选为0.01~20mol。作为脱水闭环催化剂,可以列举出例如吡啶、三甲基吡啶、二甲基吡啶、三乙胺等叔胺。作为脱水闭环催化剂的用量,相对于1mol使用的脱水剂,优选为0.01~10mol。作为脱水闭环反应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可以列举出作为合成聚酰胺酸使用的溶剂例示的有机溶剂。作为脱水闭环反应的反应温度优选为0~180℃,更优选为10~150℃。作为反应时间优选为1.0~120小时,更优选为2.0~30小时。 
这样可以得到含有聚酰亚胺的反应溶液。该反应溶液可以将其直接用于制备液晶取向剂,也可以从反应溶液除去脱水剂和脱水闭环催化剂后,用于制备液晶取向剂;还可以分离聚酰亚胺后,用于制备液晶取向剂;或者将分离的聚酰亚胺精制后,用于制备液晶取向剂。这些精制操作可以根据公知的方法进行。 
<聚合物的溶液粘度> 
-溶液粘度- 
如上得到的特定聚合物在将其形成浓度10重量%的溶液时,优选具有20~800mPa·s的溶液粘度,更优选具有30~500mPa·s的溶液粘度。 
上述聚合物的溶液粘度(mPa·s)是使用该聚合物的良溶剂(例如,γ-丁内酯、N-甲基-2-吡咯烷酮等)制备浓度10重量%的聚合物溶液,使用E型旋转粘度计,在25℃下对其测定的值。 
<其它添加剂> 
本发明的液晶取向膜含有如上的特定聚合物作为必须成分,根据需要也可以含有其它成分。作为该其它成分,可以列举出例如其它聚合物、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环氧基的化合物(以下,称作“环氧化合物”)、官能性硅烷化合物等。 
[其它聚合物] 
上述其它聚合物可以用于改善溶液性质和电性质。作为该其它聚合物,是特定聚合物以外的聚合物,可以列举出例如四羧酸二酐和不含化合物(A)的二胺反应得到的聚酰胺酸(以下,称作“其它聚酰胺酸”)、将该聚酰胺酸脱水闭环形成的聚酰亚胺(以下,称作“其它聚酰亚胺”)、聚酰胺酸酯、聚酯、聚酰胺、聚硅氧烷、纤维素衍生物、聚缩醛、聚苯乙烯衍生物、聚(苯乙烯-苯基马来酰亚胺)衍生物、聚(甲基)丙烯酸酯等。它们之中,优选其它聚酰胺酸和其它聚酰亚胺、更优选其它聚酰胺酸。 
作为用于合成上述其它聚酰胺酸或其它聚酰亚胺的四羧酸二酐,可以列举出和作为用于合成特定聚合物的四羧酸二酐的上述同样的四羧酸二酐,优选是用选自由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均苯四酸二酐、2,3,5-三羧基环戊基乙酸二酐和1,3,3a,4,5,9b-六氢-5-(四氢-2,5-二氧代-3-呋喃)-萘[1,2-c]呋喃-1,3-二酮构成的群组的至少一种。 
作为用于合成上述其它聚酰胺酸或其它聚酰亚胺的二胺,优选使用选自作为在合成特定聚合物时可以一起使用的其它二胺而在上文例示的二胺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用于合成其它聚酰胺酸或其它聚酰亚胺的二胺,优选使用选自由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胆甾烷氧基-2,4-二氨基苯、3,5-二氨基苯甲酸和1,4-二(4-氨基苯基)哌嗪构成的群组的至少一种。 
作为其它聚合物的使用比例,相对于聚合物的总量(是指上述特定聚合物和其它聚合物的总量。以下相同),优选为5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1~4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1~30重量%。 
[环氧化合物] 
作为上述环氧化合物,可以列举出例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三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二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2,2-二溴代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二甲苯二胺、1,3-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N,N,N’,N’-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N,N,-二缩水甘油基-苄基胺、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N,N-二缩水甘油基-环己基胺等。 
相对于聚合物总计100重量份,这些环氧化合物的混合比例优选为4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1~30重量份。 
[官能性硅烷化合物] 
作为上述官能性硅烷化合物,可以列举出例如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酰脲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酰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乙氧基羰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乙氧基羰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三亚乙基三胺、N-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三亚乙基三胺、10-三甲氧基甲硅烷基-1,4,7-三氮杂癸烷、10-三乙氧基甲硅烷基-1,4,7-三氮杂癸烷、9-三甲氧基甲硅烷基-3,6-二氮杂壬 基乙酸酯、9-三乙氧基甲硅烷基-3,6-二氮杂壬基乙酸酯、9-三甲氧基甲硅烷基-3,6-二氮杂壬酸甲酯、9-三乙氧基甲硅烷基-3,6-二氮杂壬酸甲酯、N-苄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苄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苯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苯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缩水甘油氧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缩水甘油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2-缩水甘油氧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2-缩水甘油氧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 
相对于聚合物总计100重量份,这些官能性硅烷化合物的混合比例优选为2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02~0.2重量份。 
<液晶取向剂> 
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将如上特定聚合物和根据需要任意混合的其它添加剂在优选的有机溶剂中溶解含有而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可以列举出N-甲基-2-吡咯烷酮、γ-丁内酯、γ-丁内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4-羟基-4-甲基-2-戊酮、乙二醇单甲基醚、乳酸丁酯、乙酸丁酯、甲基甲氧基丙酸酯、乙基乙氧基丙酸酯、乙二醇甲基醚、乙二醇乙基醚、乙二醇正丙基醚、乙二醇异丙基醚、乙二醇正丁基醚(丁基溶纤剂)、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乙基醚乙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二乙基醚、二乙二醇单甲基醚、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二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乙酸酯、二异丁基酮、丙酸异戊基酯、异丁酸异戊基酯、二异戊基醚、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 
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中的固体成分浓度(液晶取向剂的溶剂 以外的成分的总重量占据液晶取向剂的总重量的比例),考虑粘性、挥发性等适当选择,优选为1~10重量%的范围。也就是,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如后所述,涂敷到基板表面,优选通过加热,形成液晶取向膜的涂膜或者液晶取向膜形成的涂膜,但是在固体成分浓度小于1重量%时,该涂膜的膜厚过小,可能难以得到良好的液晶取向膜;另一方面,在固体成分浓度超过10重量%时,涂膜的膜厚过大,难以得到良好的液晶取向膜,而且液晶取向剂的粘性增大,涂敷性质可能不足。 
特别优选的固体成分浓度的范围根据在基板上涂敷液晶取向剂时采用的方法而异。例如,在使用旋涂法进行时,固体成分浓度特别优选为1.5~4.5重量%的范围。在使用印刷法进行时,固体成分浓度为3~9重量%的范围,由此,溶液粘度特别优选为12~50mPa·s的范围。在使用喷墨法进行时,固体成分浓度为1~5重量%的范围,由此,溶液粘度特别优选为3~15mPa·s的范围。 
制备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时的温度优选为10~50℃,更优选为20~30℃。 
<液晶显示元件>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具有由如上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形成的液晶取向膜。作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优选为VA型液晶显示元件。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例如可以通过以下的(1)和(2)的工序制造。 
(1)首先,在基板上涂敷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接着,通过加热涂敷面,在基板上形成涂膜。将设置了形成图案的透明导电膜的两块基板形成一对,在各透明性导电膜形成面上,优选通过胶 印法、旋涂法或喷墨印刷法,分别涂敷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接着,通过加热各涂敷面,形成涂膜。这里,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由于印刷性优异,所以从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发明的优异的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采用胶印法作为涂敷方法。 
此时,作为基板,可以使用例如由浮法玻璃、钠钙玻璃等玻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醚砜、聚碳酸酯、聚(脂环式烯烃)等塑料形成的透明基板。作为在基板的一面上设置的透明导电膜,可以使用由氧化锡(SnO2)形成的NESA膜(美国PPG公司的注册商标)、氧化铟-氧化锡(In2O3-SnO2)形成的ITO膜等。为了得到形成图案的透明导电膜,可以通过例如形成无图案透明导电膜后,通过光蚀刻,形成图案的方法;形成透明导电膜时,使用具有所希望的图案的掩膜的方法等得到。涂敷液晶取向剂时,为了使基板表面和透明导电膜与涂膜的粘结性更好,可以在基板表面中,应当形成涂膜的面上,预先涂敷官能性硅烷化合物、官能性钛化合物等进行前处理。 
在涂敷液晶取向剂后,基于防止涂敷的取向剂液滴流等目的,优选进行预加热(预烘焙)。预烘焙的温度优选为30~200℃,更优选为40~150℃,特别优选为40~100℃。预烘焙的时间优选为0.25~10分钟,更优选为0.5~5分钟。之后,基于完全除去溶剂,根据需要将聚合物中含有的酰胺酸单元热酰亚胺化的目的,进行烧制(后烘焙)工序。该烧制(后烘焙)温度优选为80~300℃,更优选为120~250℃。后烘焙时间优选为5~200分钟,更优选为10~100分钟。如此,形成的膜的膜厚优选为0.001~1μm,更优选为0.005~0.5μm。 
如上形成的涂膜可以将其直接作为液晶取向膜使用,根据希 望也可以进行摩擦处理后再使用。 
(2)准备两块如上形成液晶取向膜的基板,通过在对向配置的两块基板间配置液晶,制造液晶盒。这里,在对涂膜进行摩擦处理时,两块基板对向配置,以使各涂膜的摩擦方向相互为规定角度,例如垂直或逆平行。 
在基板间配置液晶,可以列举出例如下述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目前已知的方法。首先,为了使各液晶取向膜对向设置,通过间隙(盒的间隙),将两块基板对向配置,使用密封剂,将两块基板的周边部位贴合,在由基板表面和密封剂分割的盒间隙内注入填充液晶后,密封注入孔,可以制造液晶盒。 
第二种方法是称作ODF(滴下式注入法)方式的方法,在形成液晶取向膜的两块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上的规定位置,涂敷例如紫外光固化性密封材料,然后在液晶取向膜面上滴加液晶后,贴合另一个基板并使液晶取向膜对向,然后,在基板的整面照射紫外光,使密封剂固化,制造液晶盒。 
在任一种方法的情况下,希望对如上制造的液晶盒,再加热到使用的液晶各向同性的温度后,缓慢冷却到室温,除去液晶注入时的流动取向。 
然后,通过在液晶盒的外侧表面贴合偏振片,可以得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 
此时,作为密封剂,可以使用例如含有固化剂和作为隔片的氧化铝球的环氧树脂等。作为前述液晶,可以使用例如向列型液晶、碟型液晶等,它们之中优选使用具有负的介电各向异性的向列型液晶,可以使用例如二氰基苯类液晶、哒嗪类液晶、西夫碱类液晶、氧化偶氮基类液晶、联苯类液晶、苯基环己烷类液晶等。 作为贴合到液晶盒外表面的偏振片,可以列举出边将聚乙烯醇延展取向,边用醋酸纤维素保护膜夹住吸收碘称作“H膜”的偏光膜形成的偏振片或由H膜本身形成的偏振片。 
本发明的液晶取向膜进而还适用于PSA(聚合物稳定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地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受到这些实施例的限定。聚合例中的各聚合物溶液的溶液粘度和聚酰亚胺的酰亚胺化率通过以下的方法测定。 
[聚合物溶液的溶液粘度] 
聚合物的溶液粘度(mPa·s)是使用规定的溶剂,对聚合物浓度调节为10重量%的溶液,使用E型旋转粘度计,在25℃下测定。 
[聚酰亚胺的酰亚胺化率] 
将聚酰亚胺的溶液投入纯水中,将所得的沉淀在室温下充分减压干燥后,溶解到重氢化二甲基亚砜中,以四甲基硅烷作为基准物质,在室温下测定1H-NMR。从所得的1H-NMR光谱,从下述数学式(1)所示的式子求得酰亚胺化率。 
酰亚胺化率(%)=(1-A1/A2×α)×100    (1) 
数学式(1)中,A1是来自化学位移10ppm附近显现出的NH基的质子的峰面积, 
A2是来自其它质子的峰面积, 
α是其它质子的个数相对于一个聚合物的前体(聚酰胺酸)中的NH基的质子的比例)。 
<化合物(A)的合成例> 
以下的合成例,根据需要按照下述比例,通过重复操作,确 保以下的聚合例中所必要的量。 
合成例1 
根据下述合成路线1,合成化合物(A-3-1)。 
合成路线1
在具有搅拌器、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1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46g的2,4-二硝基氟代苯、42g的氟化铯、400mL二甲基亚砜和65g哌嗪,在80℃下搅拌4小时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投入3L的水中,过滤生成的沉淀,回收。该沉淀溶解到乙酸乙酯中得到的有机层用水洗涤后,用硫酸镁干燥,减压下,除去溶剂,得到固体。通过用乙醇重结晶该固体,得到43g化合物(A-3-1a)的结晶。 
接着,在具有回流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3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5g上述得到的化合物(A-3-1a)、100mL二甲基亚砜、15g氟化铯和22g的1-溴代-正癸烷,在80℃下搅拌48小时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在该反应混合物中加入500mL乙酸乙酯,得到的有机层用水洗涤,用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除去溶剂,得到固体。对该固体,使用由己烷和乙酸乙酯形成的混合溶剂,用硅胶柱精制,在减压下,从得到的馏分除去溶剂,得到20g化合物(A-3-1b)。 
接着,在具有回流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5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0g上述得到的化合物(A-3-1b)、113g氯化锡(II)二水合物,加入750mL乙酸乙酯,回流4.5小时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在反应混合物中添加300mL的2mol/L的氟化钾水溶液,过滤除去析出的锡盐。对所得的有机层,依次用2mol/L的氟化钾水溶液和水洗涤后,减压下除去溶剂,得到6.7g化合物(A-3-1)。 
合成例2 
根据下述合成路线2,合成化合物(A-4-1)。 
合成路线2
和上述合成例1同样地,得到42g化合物(A-3-1a)的结晶。 
在具有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5g上述化合物(A-3-1a)、100mL四氢呋喃和11g三乙胺,冰冷却。在其中,分30分钟滴加将20g正十一烷酰氯溶解到40mL四氢呋喃中形成的溶液,室温下搅拌2小时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300mL乙酸乙酯,得到的有机层用水洗涤,用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除去溶剂,得到的固体用乙醇重结晶后,得到32g化合物(A-4-1a)。 
接着,在具有回流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5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1g上述得到的化合物(A-4-1a)和113g氯化锡(II)二水合物,加入750mL乙酸乙酯,回流4.5小时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在反应混合物中添加300mL的2mol/L的氟化钾水溶液,过 滤除去析出的锡盐。对所得的有机层,依次用2mol/l的氟化钾水溶液和水洗涤后,减压下除去溶剂,得到7.2g化合物(A-4-1)。 
合成例3 
根据下述合成路线3,合成化合物(A-5-1)。 
合成路线3
在具有搅拌器、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500mL的三口烧瓶中,混合5.8g化合物(A-5-1a)、5.1g的2,4-二硝基氟代苯和2.1g碳酸钾,在其中加入300mL的N,N-二甲基乙酰胺,在20℃下搅拌12小时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在该反应混合物中加入600mL乙酸乙酯,得到的有机层用水洗涤后,减压下除去溶剂,得到固体。该固体通过气相色谱(固定相:硅胶,展开溶剂:氯仿)精制,在减压下,从所得的馏分除去溶剂,得到的固体用由乙醇和四氢呋喃形成的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到8.3g化合物(A-5-1b)的黄色结晶。 
接着,在具有搅拌器、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500mL的三口烧瓶中,混合8.3g上述得到的化合物(A-5-1b)、3.8g的1-溴代正庚烷和10.4g碳酸钾,在其中加入300mL的N,N-二甲基乙酰胺,在80℃下搅拌8小时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在该反应混合物中加入600mL乙酸乙酯,得到的有机层用水洗涤后,减压下,除去溶剂,得到固体。该固体通过气相色谱(固定相:硅胶,展开溶剂:氯仿)精制,在减压下,从所得的馏分除去溶剂,得到8.3g化合物(A-5-1c),是黄色粉末。 
接着,在具有回流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5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8.3g上述得到的化合物(A-5-1c)和45.1g氯化锡(II)二水合物,加入300mL乙酸乙酯,回流4.5小时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在反应混合物中添加200mL的2mol/L的氟化钾水溶液,过滤除去析出的锡盐。对所得的有机层,依次用2mol/L的氟化钾水溶液和水洗涤后,减压下除去溶剂,得到1.8g化合物(A-5-1)。 
合成例4 
除了在上述合成例3中,使用5.5g的1-溴代-正癸烷代替1-溴代正庚烷以外,和合成例3同样地,得到2.1g下式(A-5-2)所示 的化合物(化合物(A-5-2))。 
<特定聚合物的聚合例> 
[聚酰亚胺的聚合物例] 
聚合例1 
将8.3g作为四羧酸二酐的2,3,5-三羧基环戊基乙酸二酐(TCA)、以及2.5g作为二胺的上述合成例1得到的化合物(A-3-1)(相对于1mol的TCA,相当于0.2mol)和3.2g对苯二胺,溶解到56g的N-甲基-2-吡咯烷酮中,在60℃下反应6小时,得到含有20重量%聚酰胺酸的溶液。少量分取该溶液,加入N-甲基-2-吡咯烷酮,形成聚酰胺酸浓度10重量%的溶液,在25℃下测定的溶液粘度为82mPa·s。 
接着,在所得的聚酰胺酸溶液中追加130g的N-甲基-2-吡咯烷酮,添加4.4g吡啶和5.7g乙酸酐,在110℃下进行4小时脱水闭环反应。脱水反应后,系统内的溶剂用新的N-甲基-2-吡咯烷酮进行溶剂置换(通过该溶剂置换操作,将脱水闭环反应中使用的吡啶和乙酸酐除去到系统外。以下相同),从而得到含有20重量%酰亚胺化率70%的酰亚胺化聚合物(PI-1)的溶液。少量分取该溶液,加入N-甲基-2-吡咯烷酮,形成酰亚胺化聚合物的浓度为10重量%的溶液,在25℃下测定的溶液粘度为48mPa·s。 
聚合例2~15 
将表1所示的种类和量的二胺和四羧酸二酐混合,加入N-甲基-2-吡咯烷酮溶解,并使二胺和四羧酸二酐的总重量相对于反应 溶液的全部重量为20重量%,在60℃下反应6小时,分别得到各含有20重量%聚酰胺酸的溶液。分别少量分取这些溶液,加入N-甲基-2-吡咯烷酮,形成聚酰胺酸浓度10重量%的溶液,在25℃下测定的溶液粘度同样地合并到表1中表示。 
接着,在所得的各聚酰胺酸溶液中,追加N-甲基-2-吡咯烷酮,以使聚酰胺酸的浓度为7重量%,加入相对于1mol各聚酰胺酸所具有的酰胺酸的单元数,分别是表1所示的量的吡啶和乙酸酐,在110℃下进行4小时脱水闭环反应。脱水闭环反应后,系统内的溶剂用新的N-甲基-2-吡咯烷酮溶剂置换,分别得到各含有20重量%的聚酰亚胺(PI-2)~(PI-15)的溶液。少量分取这些溶液,加入N-甲基-2-吡咯烷酮,形成聚酰亚胺浓度10重量%的溶液,在25℃下测定的溶液粘度同样地合并到表1中表示。 
<其它聚合物的合成> 
[其它聚酰胺酸的聚合例] 
聚合例16和17 
将表2所示的种类和量的二胺和四羧酸二酐混合,加入N-甲基-2-吡咯烷酮溶解,以使二胺和四羧酸二酐的总重量相对于反应溶液的全部重量为20重量%,在60℃下反应6小时,分别得到各含有20重量%聚酰胺酸(PA-16)和(PA-17)的溶液。分别少量分取这些溶液,加入N-甲基-2-吡咯烷酮,形成聚酰胺酸浓度10重量%的溶液,在25℃下测定的溶液粘度同样地合并到表2中表示。 
[其它聚酰亚胺的聚合例] 
聚合例18~21 
将表2所示的种类和量的二胺和四羧酸二酐混合,加入到N-甲基-2-吡咯烷酮中溶解,并使二胺和四羧酸二酐的总重量相对于反应溶液的全部重量为20重量%,在60℃下反应6小时,分别得 到各含有20重量%聚酰胺酸的溶液。分别少量分取这些溶液,加入N-甲基-2-吡咯烷酮,形成聚酰胺酸浓度10重量%的溶液,在25℃下测定的溶液粘度同样地合并到表2中表示。 
接着,在所得的各聚酰胺酸溶液中,追加N-甲基-2-吡咯烷酮,以使聚酰胺酸的浓度为7重量%,加入相对于1mol各聚酰胺酸所具有的酰胺酸的单元数,分别是表2所示的量的吡啶和乙酸酐,在110℃下进行4小时脱水闭环反应。脱水闭环反应后,系统内的溶剂用新的N-甲基-2-吡咯烷酮溶剂置换,分别得到各含有20重量%的聚酰亚胺(PI-18)~(PI-21)的溶液。少量分取这些溶液,加入N-甲基-2-吡咯烷酮,形成聚酰亚胺浓度10重量%的溶液,在25℃下测定的溶液粘度同样地合并到表2中表示。 
另外,表1和表2中的二胺和四羧酸二酐的简称分别是以下含义。 
[二胺] 
A-3-1:上述合成例1合成的化合物(A-3-1) 
A-4-1:上述合成例2合成的化合物(A-4-1) 
A-5-1:上述合成例3合成的化合物(A-5-1) 
A-5-2:上述合成例4合成的化合物(A-5-2) 
d-1:对亚苯基二胺 
d-2: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d-3: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 
d-4:3,5-二氨基苯甲酸胆甾烷基酯 
d-5:2,4-二氨基-(正十八烷氧基)苯 
[四羧酸二酐] 
t-1:2,3,5-三羧基环戊基乙酸二酐 
t-2: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 
t-3:均苯四酸二酐 
<液晶取向剂的制备和评价> 
实施例1 
[印刷性评价用液晶取向剂的制备和液晶显示元件制造用液晶取向剂的制备] 
(1)印刷性评价用液晶取向剂的制备 
在含有100重量份上述聚合例1得到的聚酰亚胺(PI-1)的溶液中,加入10重量份作为环氧化合物的N,N,N’,N’-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然后再加入N-甲基-2-吡咯烷酮(NMP)和丁基溶纤维剂(BC),形成溶剂组成NMP∶BC=60∶40(重量比)、固体成分浓度6.5重量%的溶液。该溶液使用孔径1μm的过滤器过滤, 制备印刷性评价用液晶取向剂(P-1)。 
(2)液晶显示元件制造用液晶取向剂的制备 
除了在制备上述印刷性评价用液晶取向剂时,使过滤前的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4.0重量%以外,和上述同样地,制备液晶取向剂(S-1)。 
[液晶取向剂的评价] 
对上述制备的两种取向剂分别通过下述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1)印刷性的评价 
使用液晶取向膜印刷机(日本写真印刷(株)制造,オングストロ一マ一S40L-532),在液晶取向剂对网纹辊(anilox roll)的滴加量为来回20滴(约0.2g)的条件下,将上述制备的印刷性评价用液晶取向剂(P-1)涂敷到带有由ITO膜形成的透明电极的玻璃基板的透明电极面上。此处,上述液晶取向剂的滴加量和同型号的印刷机通常采用的滴加量(来回30滴,约0.3g)相比,液体量更少,是更严格的印刷条件。涂敷液晶取向剂后的基板在80℃下加热1分钟(预烘焙),除去溶剂后,在180℃下加热10分钟(后烘焙),形成膜厚80nm的涂膜。该涂膜用倍率为20倍的显微镜观察,研究有无凹陷和涂布不均,在都没有观察到这两种时,评价为涂敷性“良好”,在观察到任意一种时,评价为涂敷性“不好”。另外,对上述形成的涂膜,使用触针式膜厚计(KLAテンコ一ル公司制造),分别测定基板中央的膜厚和靠近从涂膜的外侧端部起15mm的中央的位置中的膜厚,研究两者的膜厚差。该膜厚差只要是30 以下,则认为膜厚均匀性良好。 
(2)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 
使用旋涂器,将上述制备的液晶取向剂(S-1)涂敷在厚度1mm 的玻璃基板的一面上设置的由ITO膜构成的透明导电膜上,在热板上,在80℃下,预烘焙1分钟,接着通过在在230℃下加热30分钟,形成膜厚80nm的涂膜(液晶取向膜)。重复该操作,制造两块(一对)具有液晶取向膜的基板。 
在这些一对基板的具有液晶取向膜的各自的外部边缘,涂敷加入了直径3.5μm的氧化铝球的环氧树脂粘合剂后,重合压接以使液晶取向膜相对,将粘合剂固化。接着,从液晶注入口,在基板间,填充负型液晶(メルク公司制造,MLC-6608)后,用丙烯酸类光固化粘合剂,密封液晶注入口,通过在基板外侧的两面贴合偏振片,制造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 
(3)垂直取向性的评价 
对上述制造的液晶显示元件,在未施加电压时和施加8V交流电压(峰-峰)时,对液晶显示元件从垂直方向目视观察时,没有观察到光透过等显示不佳,且未施加电压时,显示为均匀的黑色,施加电压时,显示为均匀的白色的,认为垂直取向性“良好”。 
(4)电压保持率的评价 
对上述制造的液晶显示元件,在60℃的环境温度中,以60微秒的施加时间、167毫秒的间隔施加5V的电压后,测定从解除施加到167毫秒后的电压保持率。测定装置使用(株)東陽テクニ力制造的商品名为“VHR-1”。 
(5)残影性质的评价 
准备和上述同样地制造的两个液晶显示元件,分别在室温下,对其中一个施加1V直流电压,另一个施加5V直流电压,施加24小时。之后,液晶显示元件的施加电压为2.5V时,两元件的亮度分别用256级表示,研究此时的亮度差(级差)。该值为15级以下时,残影性质良好。 
实施例2~30和比较例1~11 
除了分别使用表3所示的含有聚合物的溶液作为含聚合物溶液,使用表3所示的种类和量的环氧化合物以外,和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液晶取向剂,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合并到表3中表示。 
另外,实施例24~28中,分别各使用含两种聚合物的溶液。 
表3.评价结果 
表3.评价结果(续表) 
在表3中,聚合物的名称后括号中带有的数值是使用的聚合物溶液中含有的聚合物的量(重量份)。环氧化合物后的括号中带有的数值是各环氧化合物的使用比例(重量份)。 
另外,环氧化合物的简称分别如下所示。 
G-1:N,N,N,’N’-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G-2: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二甲苯基二胺。 

Claims (8)

1.一种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选自由聚酰胺酸和将该聚酰胺酸脱水闭环形成的聚酰亚胺构成的群组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其中聚酰胺酸是由四羧酸二酐和含有下式(A)所示的化合物的二胺反应得到,
式(A)中,R是具有甾族骨架的碳原子数为17~30的有机基团,或者可以被卤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以上的烷基,
XI和XII分别是单键、*-O-、*-CO-、*-COO-或*-OCO-,在上文中,带“*”的连接键是R侧,
RI是亚苯基或者亚环己基;
XIII是单键或-CO-,
n是0~2的整数;
其中,存在多个RI和XII时的各RI和各XII可以各自独立地相同或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液晶取向剂,其中式(A)中的XIII是单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液晶取向剂,其中上述四羧酸二酐是含有2,3,5-三羧基环戊基乙酸二酐的四羧酸二酐。
4.一种液晶取向膜,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记载的液晶取向剂形成。
5.一种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由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记载的液晶取向剂形成的液晶取向膜。
6.一种聚酰胺酸,该聚酰胺酸由四羧酸二酐和包含上式(A)所示的化合物的二胺反应得到。
7.一种聚酰亚胺,该聚酰亚胺是将由四羧酸二酐和包含上式(A)所示的化合物的二胺反应得到聚酰胺酸脱水闭环形成的。
8.在合成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酰胺酸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酰亚胺中使用的下式(A)所示的化合物,
式(A)中,R是具有甾族骨架的碳原子数为17~30的有机基团,或者可以被卤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以上的烷基,
XI和XII分别是单键、*-O-、*-CO-、*-COO-或*-OCO-,在上文中,带“*”的连接键是R侧,
RI是亚苯基或者亚环己基;
XIII是单键或-CO-,
n是0~2的整数;
其中,存在多个RI和XII时的各RI和各XII可以各自独立地相同或不同;并且键合于苯环的两个氨基相对于其它基团是2,4-位。
CN201010277025.8A 2009-09-16 2010-09-07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液晶显示元件、聚酰胺酸以及化合物 Active CN1020209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14117 2009-09-16
JP2009-214117 2009-09-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0993A CN102020993A (zh) 2011-04-20
CN102020993B true CN102020993B (zh) 2014-10-29

Family

ID=43862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7025.8A Active CN102020993B (zh) 2009-09-16 2010-09-07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液晶显示元件、聚酰胺酸以及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541454B2 (zh)
KR (1) KR101625536B1 (zh)
CN (1) CN102020993B (zh)
TW (1) TWI4775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7317B (zh) * 2010-07-21 2013-12-01 Daxin Materials Corp 芳香族二胺化合物、使用此芳香族二胺化合物製備的聚醯胺酸與聚醯亞胺以及液晶配向劑
CN102558096B (zh) * 2010-12-30 2015-01-21 达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芳香族二胺化合物、使用此芳香族二胺化合物制备的聚酰胺酸与聚酰亚胺以及液晶配向剂
TWI452088B (zh) * 2011-04-14 2014-09-11 Daxin Materials Corp 液晶配向劑
TWI477479B (zh) * 2013-07-18 2015-03-21 Daxin Materials Corp 二胺苯化合物、聚合物、配向膜用組成物、配向膜以及液晶顯示元件
KR101589584B1 (ko) * 2013-12-31 2016-01-28 (주)태원시스켐 신규한 디아민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폴리아믹산 및 폴리이미드
JP6881306B2 (ja) * 2015-08-28 2021-06-02 日産化学株式会社 ラジカル発生能及び塩基発生能を有する新規なジアミン化合物及びそれを原料とする新規なイミド系重合体
TWI717889B (zh) * 2019-11-05 2021-02-01 達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配向劑、二胺化合物、配向膜及液晶顯示元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7306A (en) * 1987-07-20 1990-06-26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Aromatic diamine catalytic chain extenders
CN1713033A (zh) * 2004-06-16 2005-12-28 Jsr株式会社 液晶定向剂以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01024773A (zh) * 2006-02-22 2007-08-29 Jsr株式会社 液晶取向剂和液晶显示元件
CN101039672A (zh) * 2004-08-16 2007-09-19 史密丝克莱恩比彻姆公司 化合物
CN101083986A (zh) * 2004-09-20 2007-12-05 泽农医药公司 双环杂环衍生物及其作为硬脂酰CoA去饱和酶(SCD)抑制剂的用途
CN101085921A (zh) * 2006-06-05 2007-12-12 Jsr株式会社 液晶取向剂和横电场式液晶显示元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508463D0 (en) 2005-04-26 2005-06-01 Glaxo Group Ltd Compounds
PT1888556E (pt) * 2005-05-17 2012-02-03 Novartis Ag Métodos para sintetizar compostos heterocíclicos
JP2008015497A (ja) * 2006-06-05 2008-01-24 Jsr Corp 液晶配向剤および横電界方式液晶表示素子
JP5444690B2 (ja) * 2007-12-06 2014-03-19 Jsr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剤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
KR20120037493A (ko) * 2009-07-21 2012-04-19 닛산 가가쿠 고교 가부시키 가이샤 디아민 화합물, 폴리아미드산, 폴리이미드 및 액정 배향 처리제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7306A (en) * 1987-07-20 1990-06-26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Aromatic diamine catalytic chain extenders
CN1713033A (zh) * 2004-06-16 2005-12-28 Jsr株式会社 液晶定向剂以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01039672A (zh) * 2004-08-16 2007-09-19 史密丝克莱恩比彻姆公司 化合物
CN101083986A (zh) * 2004-09-20 2007-12-05 泽农医药公司 双环杂环衍生物及其作为硬脂酰CoA去饱和酶(SCD)抑制剂的用途
CN101024773A (zh) * 2006-02-22 2007-08-29 Jsr株式会社 液晶取向剂和液晶显示元件
CN101085921A (zh) * 2006-06-05 2007-12-12 Jsr株式会社 液晶取向剂和横电场式液晶显示元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030297A (ko) 2011-03-23
KR101625536B1 (ko) 2016-05-30
JP5541454B2 (ja) 2014-07-09
JP2011085891A (ja) 2011-04-28
TW201120099A (en) 2011-06-16
TWI477534B (zh) 2015-03-21
CN102020993A (zh) 201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4653B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显示元件以及用于制造其的化合物和聚合物
CN103343015B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液晶显示元件、聚酰胺酸、酰亚胺化聚合物和化合物
CN102020993B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液晶显示元件、聚酰胺酸以及化合物
CN103173229B (zh) 液晶配向剂、液晶配向膜、液晶显示元件、聚合物及化合物
CN102051186B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显示元件、聚酰胺酸、聚酰亚胺和化合物
CN102127459B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显示元件
CN104861990B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以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02241990B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液晶显示元件、聚酰胺酸以及聚酰亚胺
CN102649909A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以及用于制造它们的聚酰胺酸及聚酰亚胺
CN102086400B (zh) 液晶取向剂和液晶显示元件
CN103102794A (zh) 膜形成材料的制造方法、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02382661B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液晶显示元件、聚酰胺酸以及聚酰亚胺
CN104845642A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液晶显示元件、相位差膜及其制造方法、聚合物以及化合物
CN103045268A (zh) 液晶配向剂、液晶配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02559207B (zh) 液晶取向剂、聚合物、聚合物的制造方法、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02010719A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液晶显示元件、聚酰胺酸以及聚酰亚胺
CN103773391A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液晶显示元件、聚合物及化合物
CN105385455A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以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01597498B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显示元件
CN102863966A (zh) 液晶配向剂、液晶配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02250626B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显示元件
CN103059876B (zh) 液晶配向剂、液晶配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03289712A (zh) 液晶配向剂、液晶配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03184054B (zh) 液晶配向剂、液晶配向膜、液晶显示元件、聚合物及化合物
CN102020994B (zh) 液晶取向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