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5894A -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 - Google Patents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5894A
CN102015894A CN2009801174953A CN200980117495A CN102015894A CN 102015894 A CN102015894 A CN 102015894A CN 2009801174953 A CN2009801174953 A CN 2009801174953A CN 200980117495 A CN200980117495 A CN 200980117495A CN 102015894 A CN102015894 A CN 1020158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thermoplastic resin
quality
resin composition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74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早田祐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demitsu Kos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mitsu Kos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demitsu Kos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15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58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1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08L27/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r tetrafluoro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04Polysiloxa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Biological Depolymerization Polym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由(A)5~89.95质量%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B)5~60质量%脂肪族聚酯、(C)5~30质量%滑石粉、(D)0.05~3质量%含官能团硅酮以及(E)0~2质量%聚四氟乙烯构成的含(A)~(E)组合成分共计100质量%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是(D)成分/(B)成分的质量比为0.003~0.6,能使成形体的阻燃性和耐冲击性得到飞跃性提高,并给与成形体以优异的耐药品性、耐热性和外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它的成形体。

Description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具体而言,涉及适用于办公自动化设备、电·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用零部件,在具有优异的阻燃性和耐冲击性的同时,还具有优异的耐药品性、耐热性,并能给与成形体优异外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体。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由于耐热性、耐冲击性优异,而广泛用于汽车、电·电子领域。而在汽车、电·电子领域,正推进着产品的轻量化和薄壁化,为了提高聚碳酸酯的流动性,混合ABS树脂和AS树脂正在成为主流。通过混合ABS树脂,不仅流动性得到提高,耐冲击性、耐药品性的提高也成为可能。另外,混合聚酯和聚碳酸酯,耐药品性的提高也能成为可能。
近年来,通过混合源自植物的成分来提高产品中的植物比率、关注环境的塑料产品的开发正在进行中。源自植物的塑料,是以脂肪族聚酯及脂肪族聚酯与其他聚酯的共聚物为主流,通过将其添加到聚碳酸酯中,能够提高流动性、耐药品性。脂肪族聚酯中,在耐热性、耐久性的方面,混合聚乳酸的树脂组合物的开发正在进行。
例如,已有人提出通过在由聚碳酸酯和聚乳酸构成的树脂组合物中添加磷酸酯,来提高阻燃性的技术(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和2)。但是,添加磷酸酯会引起树脂组合物的耐热性下降,有成形时的变形、长期耐热性的担忧。此外,还可以列举成形时产生气体引起外观不良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1829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7-2468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阻燃剂,而阻燃性和耐热性得到飞跃性提高、且耐药品性和耐热性优异,并能给与成形体优异外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它的成形体。
本发明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经过潜心研究发现,通过在以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和脂肪族聚酯为基础的树脂组合物中混合特定量的含官能团硅酮化合物,可以达成上述目的。
本发明是基于该发现而完成的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下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
1.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由5~89.95质量%(A)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5~60质量%(B)脂肪族聚酯、5~30质量%(C)滑石、0.05~3质量%(D)含官能团硅酮以及0~2质量%(E)聚四氟乙烯构成的组合,(A)~(E)成分共计100质量%,(D)成分/(B)成分的质量比为0.003~0.6。
2.根据上述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B)成分是选自聚乳酸、乳酸类与其他羟基羧酸的共聚物、以及聚丁二酸丁二酯之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上述1或者2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含有5~50质量%的硅酮共聚聚碳酸酯作为(A)成分。
4.根据上述3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硅酮共聚聚碳酸酯的硅酮为聚有机硅氧烷。
5.一种成形体,其使用上述1~4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而形成。
6.一种办公自动化设备、电·电子设备或者通信设备的机箱,其使用上述1~4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而形成。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以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和脂肪族聚酯为基础的树脂组合物中混合特定比例的脂肪族聚酯和含官能团硅酮化合物,可以提供一种不使用阻燃剂,而阻燃性和耐冲击性得到飞跃性提高,且耐药品性和耐热性优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它的成形体。进一步,通过含官能团硅酮化合物与脂肪族聚酯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提供一种外观良好的成形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用来评价本发明组合物的耐药品性的试验片安装工具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a:1/4椭圆夹具的底边长度
b:1/4椭圆夹具的高度
X:至产生裂缝处的距离
Y:试验片(厚3m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是一种含有(A)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B)脂肪族聚酯、(C)滑石、(D)含官能团硅酮化合物以及根据需要添加的(E)聚四氟乙烯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是(D)成分/(B)成分的质量比为0.003~0.6。
[(A)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
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是含有(A)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以下,有时简称“芳香族PC树脂”)的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A)成分为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末端基的芳香族PC树脂。
[化1]
通式(1)中,R1为碳原子数1~35的烷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支链状。此外,键合的位置可以是对位、间位、邻位,但优选对位。a表示0~5的整数。此芳香族PC树脂的粘均分子量通常为10000~40000,从付与耐热性、阻燃性和耐冲击性方面考虑,优选13000~30000,进一步优选15000~24000。
另外,粘均分子量(Mv)是使用乌伯罗德(Ubbelohde)型粘度计,测定20℃下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粘度,由此求得特性粘度[η],根据[η]=1.23×10-5Mv 0.83算出的值。
具有上述通式(1)所示的末端基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可以通过二元酚与碳酰氯或者碳酸酯化合物反应轻松地制得。即,例如,在三乙胺等催化剂和特定的末端停止剂的存在下,通过使二元酚与碳酰氯这样的碳酸酯前躯体在二氯甲烷等溶剂中反应,或者通过二元酚与碳酸二苯酯这样的碳酸酯前躯体进行酯交换反应而制得。
二元酚可以例举下述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
[化2]
R2和R3表示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苯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Z表示单键、碳原子数1~20的亚烷基(-CnH2n-)、或者碳原子数2~20的亚烷基(=CnH2n)、碳原子数5~20的环亚烷基(-CnH2n-2-)或碳原子数5~20的环亚烷基(=CnH2n-2),或-SO2-、-SO-、-S-、-O-、-CO-键。理想的是异亚丙基。b和c分别为0~4的整数,优选0。
上述通式(2)所表示的二元酚可以例举,4,4′-苯二酚;1,1-二(4-羟苯基)甲烷、1,1-二(4-羟苯基)乙烷、2,2-二(4-羟苯基)丙烷等二(4-羟苯基)链烷;二(4-羟苯基)环烷烃类;二(4-羟苯基)氧化物;二(4-羟苯基)硫;二(4-羟苯基)砜;二(4-羟苯基)亚砜;二(4-羟苯基)酮等。其中优选2,2-二(4-羟苯基)丙烷〔双酚A〕。
作为二元酚,可以是使用一种上述二元酚得到的均聚物,也可以是使用两种以上得到的共聚物。进一步地,可以是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与上述二元酚并用得到的热塑性无规支化聚碳酸酯。
碳酸酯化合物可以例举碳酸二苯酯等碳酸二芳基酯和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等碳酸二烷基酯。
末端停止剂可以使用形成上述通式(1)所示的末端基的酚化合物,也就是说,使用下述通式(3)所表示的苯酚化合物即可。下述通式(3)中,R1和a所表示的与上述相同。
[化3]
Figure BPA00001255621000042
该酚化合物可以例举,苯酚、对甲酚、对叔丁基苯酚、对叔戊基苯酚、对叔辛基苯酚、对枯基苯酚、对壬基苯酚、二十二烷基苯酚、二十四烷基苯酚、二十六烷基苯酚、二十八烷基苯酚、三十烷基苯酚、三十二烷基苯酚、三十四烷基苯酚等。这些可以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此外,根据需要,也可将这些酚化合物与其他酚化合物等并用。
另外,通过上述方法制造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实质上在分子的一端或两端含有上述通式(1)所示的末端基。
在本发明中,(A)成分的芳香族PC树脂优选含有硅酮共聚聚碳酸酯,特别地,从提高耐热性、阻燃性和耐冲击性这点,硅酮共聚聚碳酸酯的硅酮优选为聚有机硅氧烷。
例如,作为芳香族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以下,也简称芳香族PC-POS共聚物),POS优选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芳香族PC-POS共聚物具有下述通式(4)所示的末端基,例如,可以列举日本专利特开昭50-29695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3-292359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4-202465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8-81620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8-302178号公报和日本专利特开平10-7897号公报等公开的共聚物。下述通式(4)中,R4所示的碳原子数为1~35的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键合的位置可以是对位、间位、邻位,优选对位。d表示0~5的整数。
[化4]
芳香族PC-POS共聚物优选可以列举,在分子内具有由下述通式(5)所示的结构单元构成的聚碳酸酯部分和由下述通式(6)所示的结构单元构成的聚有机硅氧烷部分(链段)的共聚物。
[化5]
Figure BPA00001255621000052
R5和R6表示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苯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7~R10表示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苯基,优选甲基。R7~R10可以相同或不同。R11表示含有脂肪族或芳香族的二价有机基团,优选下述通式所示的二价基团。
[化6]
Figure BPA00001255621000061
(*印表示与氧原子键合的键合键)
Z′表示单键、碳原子数1~20的亚烷基(-CnH2n-)、或者碳原子数2~20的亚烷基(=CnH2n)、碳原子数5~20的环亚烷基(-CnH2n-2-)或碳原子数5~20的环亚烷基(=CnH2n-2)、或-SO2-、-SO-、-S-、-O-、-CO-键。优选异亚丙基。e和f分别为0~4的整数,优选0。n是1~500的整数,优选5~200,更优选15~300,进一步优选30~150。
芳香族PC-POS共聚物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造,例如,使预先制造的构成聚碳酸酯部的聚碳酸酯低聚物(以下简称为PC低聚物),和构成聚有机硅氧烷部(链段)的末端具有-R11-OH(R11与上述相同)反应性基团的聚有机硅氧烷(反应性POS)溶解在二氯甲烷、氯苯、氯仿等溶剂中,再加入二元酚的氢氧化碱水溶液,使用叔胺(三乙胺等)或季铵盐(三甲基苯甲基铵氯等)作为催化剂,在由下述通式(7)所示的酚化合物构成的一般末端终止剂的存在下进行界面缩聚反应。下述通式(7)中,R4和d所表示的与上述相同。
[化7]
Figure BPA00001255621000062
生产芳香族PC-POS共聚物所使用的上述通式(7)的酚化合物可以列举如上述通式(3)的例示化合物。上述聚有机硅氧烷部(链段),相对于芳香族PC-POS共聚物,优选0.2~10质量%,优选在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占0.1~5质量%。
生产芳香族PC-POS共聚物所使用的PC低聚物可以通过,例如,使二元酚与碳酰氯或者碳酸酯化合物这样的碳酸酯前躯体在二氯甲烷等溶剂中发生反应,或者使二元酚与碳酸二苯酯这样的碳酸酯前躯体发生酯交换反应来进行生产。
此处,作为二元酚可以使用与上述通式(2)的例示化合物一样的化合物,其中优选2,2-二(4-羟苯基)丙烷〔双酚A〕。作为碳酸酯化合物,可以使用与上述例示化合物一样的化合物。
此外,PC低聚物可以是使用一种上述二元酚得到的均聚物,也可以是使用两种以上得到的共聚物。进一步地,可以是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与上述二元酚并用得到的热塑性无规支化聚碳酸酯。
此时,支化剂(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可以使用,1,1,1-三(4-羟苯基)乙烷、α,α′,α″-三(4-羟苯基)-1,3,5-三异丙基苯、1-[α-甲基-α-(4′-羟苯基)乙基]-4-[α′,α′-二(4″-羟苯基)乙基]苯、间苯三酚、偏苯三酸、靛红双(邻甲酚)等。
芳香族PC-POS共聚物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进行制造,但是由于会副生芳香族聚碳酸酯,所以一般地作为含有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进行制造。
通过上述方法制造的芳香族PC-POS共聚物实质上在分子的一端或两端含有上述通式(4)所示的芳香族末端基。
本发明中(A)成分的混合量,占(A)~(E)成分总量的5~89.95质量%。不足5质量%时,阻燃性、耐冲击性显著下降,超过89.95质量%时成形性、耐药品性会下降。故优选10~80质量%,更优选10~75质量%。
此外,当作为(A)成分混合硅酮共聚聚碳酸酯时,其混合量优选在(A)~(E)成分总量中占5~50质量%,更优选10~40质量%。
[(B)脂肪族聚酯]
从减少环境负荷的观点考虑,本发明(B)脂肪族聚酯优选使用选自聚乳酸、乳酸类与其他羟基羧酸的共聚物以及聚丁二酸丁二酯中的至少一种以上。
聚乳酸通常由被称为丙交酯的乳酸的环状二聚体通过开环聚合而合成,其制造方法公开于美国专利第1,995,970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2,362,511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2,683,136号说明书等。
此外,乳酸与其他的羟基羧酸的共聚物通常由丙交酯和羟基羧酸的环状酯中间体通过开环聚合而合成,其制造方法公开于美国专利第3,635,956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3,797,499号说明书等。
不采用开环聚合而是通过直接脱水缩聚制造乳酸系树脂时,使乳酸类和根据需要添加的其他羟基羧酸在优选有机溶剂,特别是苯基醚系溶剂的存在下进行共沸脱水缩合,特别理想的是,采用从通过共沸馏出的溶剂中除去水,将基本上是无水状态的溶剂返回至反应体系中的方法来进行聚合,由此,可以得到具有适合于本发明的聚合度的乳酸系树脂。
作为原料的乳酸类,可以使用L-和D-乳酸、或其混合物、乳酸的二聚体即丙交酯中的任一个。
此外,能与乳酸类并用的其他羟基羧酸类有乙醇酸、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4-羟基戊酸、5-羟基戊酸、6-羟基己酸等,还可以使用羟基羧酸的环状酯中间体,例如,乙醇酸的二聚体--乙交酯或6-羟基己酸的环状酯之ε-己内酯。
制造乳酸系树脂时,也可以混合适当的分子量调节剂、支化剂、其他的改性剂等。
乳酸类和作为共聚物成分的羟基羧酸类均可以单独使用或使用2种以上,也可以将得到的2种以上的乳酸系树脂混合使用。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B)成分的脂肪族聚酯,来自于天然物的聚乳酸,从优异的流动性和热学·机械物性的角度,优选重均分子量在3万以上的。此处,重均分子量是指由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测定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换算而成的分子量。
本发明中(B)成分的混合量,占(A)~(E)成分总量的5~60质量%。不足5质量%时,耐药品性和流动性不充分,超过60质量%时,耐热性和耐冲击性降低。故优选10~60质量%,更优选25~50质量%。
[(C)滑石]
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为含有(C)滑石的树脂组合物。通过包含(C)成分,可以提高阻燃性。
本发明中的(C)成分滑石为镁的含水硅酸盐,一般地,可以使用市售品,在本发明的目的之中没有特别限制,但其形状优选为板状。
进一步,作为(C)成分,其平均粒径优选0.1~50μm,平均粒径为0.2~20μm的尤其适合。
本发明中(C)成分的混合量,占(A)~(E)成分总量的5~30质量%。当不足5质量%时,无法付与阻燃性,而当超过30质量%,不仅不能付与阻燃性,耐冲击性也会变得不充分。故优选5~25质量份,更优选10~25质量份。
[(D)含官能团硅酮化合物]
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为含有(D)含官能团硅酮化合物的树脂组合物。通过包含(D)成分,可以提高阻燃性和耐冲击性,可以得到外观良好的成形体。
本发明中的(D)成分优选含官能团有机聚硅氧烷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具有下述通式(8)所示的基本结构的有机聚硅氧烷聚合物和/或者共聚物。
R12 gR13 hSiO(4-g-h)/2(8)
(式中,R12为官能团,R13为碳原子数1~12的烃基,g和h表示满足0<g≤3、0≤h<3、0<g+h≤3关系式的数值)
作为官能团,举出的有含有烷氧基、芳氧基、聚氧亚烷基、氢基、羟基、羧基、硅烷醇基、氨基、巯基、环氧基以及乙烯基等的官能团。其中,优选烷氧基、氢基、羟基、环氧基以及乙烯基。
这些官能团,可以并用具有多个官能团的有机聚硅氧烷聚合物和/或共聚物以及具有不同官能团的有机聚硅氧烷聚合物和/或共聚物。
具有上述通式(8)所示基本结构的有机聚硅氧烷聚合物及/或共聚物中,其官能团(R12)/烃基(R13)的摩尔之比通常为0.1~3,优选0.3~2左右。
这些含官能团的硅酮化合物有液状物、粉末等,优选在熔融混练中具有良好分散性的物质。
例如,可以例示室温下的运动粘度为10~500,000mm2/s左右的液体化合物。
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官能团的硅酮化合物即使是液体,也具有均一地分散在树脂组合物的同时,在成形时或成形体的表面上渗出的情况较少的特征。
本发明中(D)成分的混合量,占(A)~(E)成分总量的0.05~3质量%。不足0.05质量%时,无法体现提高阻燃性和耐冲击性等的提高效果,超过3质量%时,耐冲击性会下降,成形外观不良。故优选0.1~2.5质量%,更优选0.3~2.5质量%。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关键的是,(D)成分与(B)成分的质量比,(D)成分/(B)成分为0.003~0.6。不足0.003时无法付与阻燃性,耐冲击性和耐热性变得不充分,成形外观也不良。超过0.6时耐冲击性下降,成形外观变得不良。故优选0.005~0.3,更优选0.01~0.2。
[(E)聚四氟乙烯]
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根据需要可以添加(E)聚四氟乙烯。通过添加(E)成分,可以付与防溶融滴落效果,还可以提高阻燃性。
本发明中的(E)成分只要具有原纤维形成能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此处,“原纤维形成能”是指显示通过剪切力等外力作用树脂彼此之间结合而成为纤维状的倾向。本发明的(E)成分可以举例,例如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系共聚物(例如,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等)等。其中,优选聚四氟乙烯。
具有原纤维形成能的PTFE拥有极高的分子量,从标准比重求出的数均分子量通常为50万以上,优选50万~1000万。具体地,可以在钠、钾或者二硫化过氧化铵的存在下,7~700kPa左右的压力下,温度0~200℃左右,优选20~100℃下,通过使四氟乙烯在水性溶剂中聚合而得到。
此外,除了固体形状,也可以使用水性分散液形态,还可以使用根据ASTM规格分类的类型3。被分类到该类型3的市售品举例有,例如,特氟隆(注册商标)6-J(商品名,三井デユボンフロロケミカル株式会社制),聚氟利昂D-1以及聚氟利昂F-103(商品名,ダイキン工业株式会社制)等。此外,类型3之外的,举例有アルゴフロンF5(商品名,モンテフルオス公司制)以及聚氟利昂MPAFA-100(商品名,ダイキン工业株式会社制)等。
上述具有原纤维形成能的PTFE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本发明中(E)成分的添加量,优选占(A)~(E)成分总量的0~2质量%左右。(E)成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阻燃性而进行的添加,但当其超过2质量%的添加量时,不能得到以上的阻燃性提高效果。在2质量%以下时,不用担心对树脂组合物的耐冲击性、成形性(成形体的外观)所产生的坏影响,在混炼挤压时具有良好的吐出,可以稳定地制造颗粒。
[二氧化硅]
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根据需要可以添加二氧化硅。通过添加二氧化硅,可以提高阻燃性。
添加的二氧化硅为高纯度的无水二氧化硅,优选SiO2>99.5%,平均粒径在50nm以下,比表面积为50~400m2/g左右。
此种二氧化硅比较容易购入的有エアロジル(商品名,气相二氧化硅)、胶态二氧化硅。只要是上述类的二氧化硅均没有特别的限制。
本发明中二氧化硅的添加量,优选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占0~1质量%左右。即使超过1质量%,也不能体现提高阻燃性的效果。
此外,可以使用二氧化硅在水和乙二醇等溶剂中以5~50质量%左右进行分散了的分散液。
[添加剂·无机填料]
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除上述(A)~(E)成分和二氧化硅以外,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可以适当含有其他合成树脂和弹性体,进一步还可以含有适量的各种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其他阻燃剂、润滑剂、其他各种无机填料等。
[颗粒化]
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以采用常规方法通过混合上述(A)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B)脂肪族聚酯、(C)滑石和(D)含官能团硅酮化合物,以及根据需要添加的(E)聚四氟乙烯、二氧化硅和添加剂·无机填料,进行溶融混炼来得到。此时的混合和混炼可以使用常用的机器,例如,带式混合器、亨舍尔混合器、班伯里混合器、转鼓、单轴螺旋挤压机、二軸螺旋挤压机、捏合挤压机、多轴螺旋挤压机等。溶融混炼时的加热温度,通常在240~280℃较为合适。
[使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形体]
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以适用公知的成形方法,例如,中空成形法、注射模塑成形法、挤压成形法、真空成形法、压空成形法、热曲成形法、压缩成形法、压延成形法、旋转成形法等制成成形体。特别地,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由于具有优异的阻燃性和耐热性,可以提供成形外观良好的成形体,故适用于要求这些特性的部位,例如,办公自动化设备、电·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用部件等,也适用于光学构件领域和汽车领域等。
即,本发明提供使用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成形而成的成形体,特别是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子·电机械和通信设备的筐体。
实施例
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下述实施例1~15和比较例1~13中所使用的(A)成分~(E)成分如下。
(A)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
A1900:双酚A聚碳酸酯
粘均分子量19000,A190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
PC-POS共聚物:
芳香族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
粘均分子量17000,聚二甲基硅氧烷含量为4.0质量%。
依照日本专利特开2002-12755的生产例4进行调制。
(B)脂肪族聚酯
3001D:聚乳酸树脂(NatureworksLLC制)
GSP1a:聚丁二酸丁二酯,AZ81T(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
(C)滑石
滑石1:TP-A25(富士滑石工业株式会社制)
滑石2:HT-7000(ハリマ化成株式会社制)
(D)含官能团硅酮化合物
硅酮1:含乙烯基和甲氧基的甲苯基硅酮
KR511(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硅酮2:甲基氢硅酮,KF-99(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硅酮3(比较):无官能团的硅酮
SH200(東レダウコ一ニング株式会社制)
(E)聚四氟乙烯
PTFE:CD076(旭硝子株式会社制)
<实施例1~15及比较例1~13>
分别将各成分(A)~(E)进行干燥后,使用转鼓按照表1和表2所示的比例均一混合各成分后,供给至直径35mm的带通风孔的双轴挤压成形机(东芝机械株式会社制,机种名:TEM35),于温度260℃下混炼,颗粒化。
在120℃下将所得的颗粒干燥5小时之后,使用注射模塑成形机,在圆筒温度240℃、金属模具80℃下进行注射模塑成形,得到试验片。
按照下述方法对所得的试验片进行物性测定和评价,结果见表1和表2。
<树脂组合物的物性测定和评价>
(1)阻燃性
对按照UL规格94制作的厚1.2mm和1.5mm的试验片进行垂直燃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以UL-94的燃烧性划分的等级(阻燃性高低顺序V-0、V-1、V-2)进行评价,不符合这些燃烧性划分的视为规格外。
(2)外观
成形140×140×3mm方形板,目测观察。没有波纹、发白的为○,有少许波纹·发白的为△,产生发白等外观不良的为×。
(3)IZOD冲击强度
对注射塑模成形机制作的厚度3.2mm(1/8英寸)的试验片,根据ASTM规格D-256进行测定。
(4)耐药品性
以耐药品性评价法(1/4椭圆的界限变形)为基准。在图1(立体图)所示的1/4椭圆的面上固定试验片(厚3mm),在试验片上喷涂汽油(ゼアス,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保持48小时。读取发生断裂的最小长度(X),根据下述的数学式〔1〕求出界限变形(%)。下述数式〔1〕中,t是试验片壁厚。界限变形(%)越大表示耐药品性越高。
[数1]
Figure BPA00001255621000131
(5)耐热性(负荷挠曲温度)
依照JIS K 7191所述的测定方法,在负荷1.8MPa,温度23℃的条件下测定负荷挠曲温度。
Figure BPA00001255621000141
Figure BPA00001255621000151
从表1和表2可以判明以下情况。
<1>实施例1~15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阻燃性和耐冲击性得到提高,耐药品性和耐热性得到良好平衡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进一步,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还可以提供外观不良少的成形体。
<2>比较例1
由表2的比较例1可知,(B)脂肪族聚酯的混合量少时,树脂组合物不能得到耐药品性。
<3>比较例2~11
由表2的比较例2~11可知,(A)~(D)成分的混合量在本发明规定的范围外时,树脂组合物的阻燃性、耐冲击性、耐药品性、耐热性均不充分。
<4>比较例12和13
由表2的比较例12和13可知,使用不含官能团的硅酮时,阻燃性和耐冲击性显著下降,耐热性也有少许下降。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不使用阻燃剂,通过使用聚乳酸等作为聚酯树脂,提高了阻燃性和耐冲击性。此外,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由于具有优异的耐药品性、耐热性,可以提供成形外观良好的成形体,故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光学构件领域和汽车领域等,进一步还适用于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的机箱的制造。

Claims (6)

1.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由5~89.95质量%(A)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5~60质量%(B)脂肪族聚酯、5~30质量%(C)滑石、0.05~3质量%(D)含官能团硅酮以及0~2质量%(E)聚四氟乙烯构成的组合,(A)~(E)成分共计100质量%,(D)成分/(B)成分的质量比为0.003~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B)成分是选自聚乳酸、乳酸类与其他羟基羧酸的共聚物、以及聚丁二酸丁二酯之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含有5~50质量%的硅酮共聚聚碳酸酯作为(A)成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硅酮共聚聚碳酸酯的硅酮为聚有机硅氧烷。
5.一种成形体,其使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而形成。
6.一种办公自动化设备、电·电子设备或者通信设备的机箱,其使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而形成。
CN2009801174953A 2008-05-07 2009-04-30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 Pending CN1020158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21605A JP5368728B2 (ja) 2008-05-07 2008-05-07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JP2008-121605 2008-05-07
PCT/JP2009/058514 WO2009136593A1 (ja) 2008-05-07 2009-04-30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5894A true CN102015894A (zh) 2011-04-13

Family

ID=41264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74953A Pending CN102015894A (zh) 2008-05-07 2009-04-30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60089A1 (zh)
JP (1) JP5368728B2 (zh)
KR (1) KR20100135890A (zh)
CN (1) CN102015894A (zh)
WO (1) WO200913659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2259A (zh) * 2011-08-31 2012-02-15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761878A (zh) * 2015-04-08 2015-07-08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1219A (zh) * 2014-12-04 2017-05-10 株式会社Lg化学 共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包含该共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制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68727B2 (ja) * 2008-05-07 2013-12-18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US20110313114A1 (en) * 2009-03-06 2011-12-22 Nec Corporation Polysiloxane-modified polylactic acid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utilizing same, molded article, and production method
US9309403B2 (en) * 2012-10-17 2016-04-12 Polyone Corporation Heat resistant, flame retardant polylactic acid compounds
JP6435817B2 (ja) * 2014-12-03 2018-12-12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成形体及び住宅設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9710A (en) * 1993-05-18 1995-09-12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Ltd. Flame retardative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JP2001002943A (ja) * 1999-06-22 2001-01-09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5300173B2 (ja) * 2004-02-06 2013-09-25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JP2005320469A (ja) * 2004-05-11 2005-11-17 Idemitsu Kosan Co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US8110622B2 (en) * 2004-07-20 2012-02-07 Teijin Chemicals Ltd. Aromatic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JP4473675B2 (ja) * 2004-08-09 2010-06-02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乳酸類用難燃剤、ポリ乳酸類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形体
JP5021192B2 (ja) * 2004-12-06 2012-09-05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JP4746891B2 (ja) * 2005-02-24 2011-08-10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WO2006121056A1 (ja) * 2005-05-12 2006-11-16 Mitsui Chemicals, Inc. 乳酸系ポリマー組成物、該組成物からなる成形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983030B1 (en) * 2006-01-18 2014-10-15 Teijin Chemicals, Ltd. Resin composition, molded article and their production methods
JP5166699B2 (ja) * 2006-01-19 2013-03-21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4896529B2 (ja) * 2006-01-20 2012-03-14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oa機器外装部品
JP2007211112A (ja) * 2006-02-08 2007-08-23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樹脂成形品
JP5326232B2 (ja) * 2007-06-29 2013-10-30 東レ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ならびに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2009051989A (ja) * 2007-08-29 2009-03-12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樹脂成形品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2259A (zh) * 2011-08-31 2012-02-15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352259B (zh) * 2011-08-31 2013-10-23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661219A (zh) * 2014-12-04 2017-05-10 株式会社Lg化学 共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包含该共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制品
US10196516B2 (en) 2014-12-04 2019-02-05 Lg Chem, Ltd. Co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artic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4761878A (zh) * 2015-04-08 2015-07-08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61878B (zh) * 2015-04-08 2016-08-1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136593A1 (ja) 2009-11-12
JP2009270008A (ja) 2009-11-19
US20110060089A1 (en) 2011-03-10
JP5368728B2 (ja) 2013-12-18
KR20100135890A (ko) 2010-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86297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CN101103074B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成型物
CN106459564B (zh) 具有耐化学性的增强的热塑性化合物
CN102015894A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
TWI473843B (zh) 聚碳酸酯-聚二有機矽氧烷共聚物
US20100204390A1 (en)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body obtained from the same
CN104093783A (zh)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成形品
CN102015895B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
WO2019049916A1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TWI443150B (zh) A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a molded article using the same
CN102015893A (zh)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体
JP5198811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TWI610966B (zh) 新穎聚有機矽氧烷、及使用其製得之共聚碳酸酯
JP4473675B2 (ja) ポリ乳酸類用難燃剤、ポリ乳酸類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形体
KR101808298B1 (ko) 내화학성이 우수한 친환경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US20210284838A1 (en)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product thereof
CN109943050A (zh) 聚碳酸酯组合物
JP2000129109A (ja) 難燃性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CN115703926A (zh) 一种阻燃性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JPWO2018159780A1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JP2004162012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04059914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