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5307A - 一种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5307A
CN102005307A CN 201010295214 CN201010295214A CN102005307A CN 102005307 A CN102005307 A CN 102005307A CN 201010295214 CN201010295214 CN 201010295214 CN 201010295214 A CN201010295214 A CN 201010295214A CN 102005307 A CN102005307 A CN 102005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ruthenium
oxide
sodium hydroxide
ruthenium trichlo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9521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05307B (zh
Inventor
陈尧
马衍伟
张熊
张大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0102952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053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05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5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05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5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氢氧化钠加入到经超声剥离的氧化石墨胶体中调节pH值,将调节后的氧化石墨胶体逐滴加入到含水三氯化钌溶液,在混合液中再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到7,水热后过滤,用水洗涤后干燥,低温煅烧后获得石墨烯负载氧化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石墨烯负载氧化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碳原子紧密堆积的二位晶格结构的新型碳材料,厚度为0.34纳米左右,是构成其他维数碳材料的基本单元。按其层数可分为一层或少层石墨烯。石墨烯的理论研究已有60年历史,但真正能够独立存在的二位石墨烯是由2004年英国曼特斯特大学的Novoselov等利用胶带剥离高定向热解石墨获得。自从石墨烯被发现以来,由于其优良的导电性和倍率特性,它已成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热点。通过水热法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已有报道[C.Nethravathi et al.,Carbon,2008,46,1994],但石墨烯本身的比电容并不高,需要通过与其它材料复合来解决这一问题。氧化钌具有很高的法拉第赝电容,是一种性能很高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但其成本高昂,不适合单独大规模地应用在超级电容器上。中国专利200710072229.6及200610033782.4提出了有关制备碳纳米管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的方法,但用电沉积碳纳米管负载氧化钌方法较为复杂,且碳纳米管电化学性能远不及石墨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所制备的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比电容低的现状,提出一种新的制备高比电容的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制备的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比电容高。
本发明制备工艺步骤顺序如下:
(1)制备氧化石墨烯胶体:按照水与氧化石墨的质量比(1000~4000)∶1的比例将氧化石墨加入水中,超声分散1~2小时,形成质量浓度为0.25~1mg/ml的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按所述的氧化石墨烯胶体与0.1~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比为(12.5~2000)∶1,将所述的0.1~1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所述的氧化石墨烯胶体中;
(2)制备三氯化钌溶液:按照水与含水三氯化钌质量比为(10~1000)∶1的比例将含水三氯化钌加入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1~100mg/ml三氯化钌溶液;
(3)制备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将步骤(1)所制备的0.25~1mg/ml氧化石墨烯胶体与步骤(2)所制备的1~100mg/ml三氯化钌溶液,按照体积比为(10~40)∶1的比例,将氧化石墨烯胶体逐滴加入到三氯化钌溶液中,再按照所述的三氯化钌溶液与加入0.1~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比为(0.075~100)∶1,将所述的0.1~1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所述的含有氧化石墨烯胶体的三氯化钌混合液中,使混合液的pH值为7。将所述的混合液倒入水热釜中,在120~200℃下保温1~24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悬浊液。过滤所得的悬浊液,用水洗涤,干燥后继续在空气中150~200℃煅烧2~24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的透射电镜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制备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的工艺步骤顺序如下:
(1)制备氧化石墨烯胶体∶按照水与氧化石墨(南京先锋纳米科技公司生产)的质量比(1000~4000)∶1的比例将氧化石墨加入水中,超声分散1~2小时,形成质量浓度为0.25~1mg/ml的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按所述的氧化石墨烯胶体与0.1~1mol/L的氢氧化钠(北京化工厂生产,分析纯)溶液体积比为(12.5~2000)∶1,将所述的0.1~1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所述的氧化石墨烯胶体中;
(2)制备三氯化钌溶液:按照水与含水三氯化钌(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钌质量分数37.5~40%,优级纯)质量比为(10~1000)∶1的比例将含水三氯化钌加入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1~100mg/ml三氯化钌溶液;
(3)制备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将步骤(1)所制备的0.25~1mg/ml氧化石墨烯胶体与步骤(2)所制备的1~100mg/ml三氯化钌溶液,按照体积比为(10~40)∶1的比例,将氧化石墨烯胶体逐滴加入到三氯化钌溶液中,再按照所述的三氯化钌溶液与加入0.1~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比为(0.075~100)∶1,将所述的0.1~1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所述的含有氧化石墨烯胶体的三氯化钌混合液中,使混合液的pH值为7。将所述的混合液倒入水热釜中,在120~200℃下保温1~24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悬浊液。过滤所得的悬浊液,用水洗涤,干燥后继续在空气中150~200℃煅烧2~24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实施例1
将0.1克氧化石墨加入到100毫升水中,超声分散2小时,形成质量浓度为1mg/ml的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在全部氧化石墨烯胶体中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ml;将0.06克含水三氯化钌加入到10ml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6mg/ml的三氯化钌溶液;将调节pH值后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全部逐滴加入到三氯化钌溶液中,在所述的含有氧化石墨烯胶体的三氯化钌混合液中再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2ml,调节pH为7后倒入水热釜,在180℃下保温6小时,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在150℃下煅烧2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实施例2
将0.1克氧化石墨加入到200毫升水中,超声分散2小时,形成质量浓度为0.5mg/ml的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在全部氧化石墨烯胶体中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ml;将0.06克含水三氯化钌加入到10ml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6mg/ml的三氯化钌溶液;将调节pH值后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全部逐滴加入到三氯化钌溶液中,在所述含有氧化石墨烯胶体的三氯化钌混合液中再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2ml,调节pH为7后倒入水热釜,在180℃下保温6小时,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在150℃下煅烧2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实施例3
将0.1克氧化石墨加入到400毫升水中,超声分散2小时,形成质量浓度为0.25mg/ml的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在全部氧化石墨烯胶体中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ml;将0.06克含水三氯化钌加入到10ml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6mg/ml的三氯化钌溶液;将调节pH值后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全部逐滴加入到三氯化钌溶液中,在所述含有氧化石墨烯胶体的三氯化钌混合液中再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2ml,调节pH为7后倒入水热釜,在180℃下保温6小时,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在150℃下煅烧2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实施例4
将0.1克氧化石墨加入到100毫升水中,超声分散1小时,形成质量浓度为1mg/ml的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在全部氧化石墨烯胶体中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ml;将0.06克含水三氯化钌加入到10ml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6mg/ml的三氯化钌溶液;将调节pH值后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全部逐滴加入到三氯化钌溶液中,在所述含有氧化石墨烯胶体的三氯化钌混合液中再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2ml,调节pH为7后倒入水热釜,在180℃下保温6小时,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在150℃下煅烧2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实施例5
将0.1克氧化石墨加入到100毫升水中,超声分散1.5小时,形成质量浓度为1mg/ml的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在全部氧化石墨烯胶体中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ml;将0.06克含水三氯化钌加入到10ml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6mg/ml的三氯化钌溶液;将调节pH值后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全部逐滴加入到三氯化钌溶液中,在所述含有氧化石墨烯胶体的三氯化钌混合液中再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2ml,调节pH为7后倒入水热釜,在180℃下保温6小时,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在150℃下煅烧2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实施例6
将0.1克氧化石墨加入到100毫升水中,超声分散2小时,形成质量浓度为1mg/ml的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在全部氧化石墨烯胶体中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0.5ml;将0.06克含水三氯化钌加入到10ml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6mg/ml的三氯化钌溶液;将调节pH值后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全部逐滴加入到三氯化钌溶液中,在所述含有氧化石墨烯胶体的三氯化钌混合液中再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2.5ml,调节pH为7后倒入水热釜,在180℃下保温6小时,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在150℃下煅烧2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实施例7
将0.1克氧化石墨加入到100毫升水中,超声分散2小时,形成质量浓度为1mg/ml的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在全部氧化石墨烯胶体中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2ml;将0.06克含水三氯化钌加入到10ml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6mg/ml的三氯化钌溶液;将调节pH值后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全部逐滴加入到三氯化钌溶液中,在所述含有氧化石墨烯胶体的三氯化钌混合液中再加入0.4mol负载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ml,调节pH为7后倒入水热釜,在180℃下保温6小时,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在150℃下煅烧2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实施例8
将0.1克氧化石墨加入到100毫升水中,超声分散2小时,形成质量浓度为1mg/ml的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在全部氧化石墨烯胶体中加入0.4mol/L浓度氢氧化钠溶液1ml;将1克含水三氯化钌加入到10ml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100mg/ml的三氯化钌溶液;将调节pH值后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全部逐滴加入到三氯化钌溶液中,在所述含有氧化石墨烯胶体的三氯化钌混合液中再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33ml,调节pH为7后倒入水热釜,在180℃下保温6小时,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在150℃下煅烧2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实施例9
将0.1克氧化石墨加入到100毫升水中,超声分散2小时,形成质量浓度为1mg/ml的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在全部氧化石墨烯胶体中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ml;将0.01克含水三氯化钌加入到10ml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1mg/ml的三氯化钌溶液;将调节pH值后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全部逐滴加入到三氯化钌溶液中,在所述含有氧化石墨烯胶体的三氯化钌混合液中再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0.3ml,调节pH为7后倒入水热釜,在180℃下保温6小时,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在150℃下煅烧2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实施例10
将0.1克氧化石墨加入到100毫升水中,超声分散2小时,形成质量浓度为1mg/ml的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在全部氧化石墨烯胶体中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ml;将0.06克含水三氯化钌加入到10ml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6mg/ml的三氯化钌溶液;将调节pH值后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全部逐滴加入到三氯化钌溶液中,在所述混合液中再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2ml,调节pH为7后倒入水热釜,在200℃下保温6小时,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在150℃下煅烧2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实施例11
将0.1克氧化石墨加入到100毫升水中,超声分散2小时,形成质量浓度为1mg/ml的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在全部氧化石墨烯胶体中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ml;将0.06克含水三氯化钌加入到10ml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6mg/ml的三氯化钌溶液;将调节pH值后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全部逐滴加入到三氯化钌溶液中,在所述混合液中再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2ml,调节pH为7后倒入水热釜,在120℃下保温6小时,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在150℃下煅烧2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实施例12
将0.1克氧化石墨加入到100毫升水中,超声分散2小时,形成质量浓度为1mg/ml的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在全部氧化石墨烯胶体中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ml;将0.06克含水三氯化钌加入到10ml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6mg/ml的三氯化钌溶液;将调节pH值后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全部逐滴加入到三氯化钌溶液中,在所述混合液中再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2ml,调节pH为7后倒入水热釜,在180℃下保温1小时,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在150℃下煅烧2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实施例13
将0.1克氧化石墨加入到100毫升水中,超声分散2小时,形成质量浓度为1mg/ml的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在全部氧化石墨烯胶体中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ml;将0.06克含水三氯化钌加入到10ml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6mg/ml的三氯化钌溶液;将调节pH值后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全部逐滴加入到三氯化钌溶液中,在所述混合液中再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2ml,调节pH为7后倒入水热釜,在180℃下保温24小时,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在150℃下煅烧2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实施例14
将0.1克氧化石墨加入到100毫升水中,超声分散2小时,形成质量浓度为1mg/ml的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在全部氧化石墨烯胶体中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ml;将0.06克含水三氯化钌加入到10ml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6mg/ml的三氯化钌溶液;将调节pH值后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全部逐滴加入到三氯化钌溶液中,在所述混合液中再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2ml,调节pH为7后倒入水热釜,在180℃下保温6小时,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在200℃下煅烧2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实施例15
将0.1克氧化石墨加入到100毫升水中,超声分散2小时,形成质量浓度为1mg/ml的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在全部氧化石墨烯胶体中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ml;将0.06克含水三氯化钌加入到10ml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6mg/ml的三氯化钌溶液;将调节pH值后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全部逐滴加入到三氯化钌溶液中,在所述混合液中再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2ml,调节pH为7后倒入水热釜,在180℃下保温6小时,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在180℃下煅烧2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实施例16
将0.1克氧化石墨加入到100毫升水中,超声分散2小时,形成质量浓度为1mg/ml的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在全部氧化石墨烯胶体中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ml;将0.06克含水三氯化钌加入到10ml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6mg/ml的三氯化钌溶液;将调节pH值后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全部逐滴加入到三氯化钌溶液中,在所述混合液中再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2ml,调节pH为7后倒入水热釜,在180℃下保温6小时,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在150℃下煅烧24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实施例17
将0.1克氧化石墨加入到100毫升水中,超声分散2小时,形成质量浓度为1mg/ml的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在全部氧化石墨烯胶体中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ml;将0.06克含水三氯化钌加入到10ml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6mg/ml的三氯化钌溶液;将调节pH值后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全部逐滴加入到三氯化钌溶液中,在所述混合液中再加入0.4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2ml,调节pH为7后倒入水热釜,在180℃下保温6小时,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在150℃下煅烧12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实施例18
将0.1克氧化石墨加入到400毫升水中,超声分散2小时,形成质量浓度为1mg/ml的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在全部氧化石墨烯胶体中加入1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0.2ml;将0.01克含水三氯化钌加入到10ml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1mg/ml的三氯化钌溶液;将调节pH值后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全部逐滴加入到三氯化钌溶液中,在所述的含有氧化石墨烯胶体的三氯化钌混合液中再加入1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0.1ml,调节pH为7后倒入水热釜,在180℃下保温6小时,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在150℃下煅烧2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实施例19
将0.1克氧化石墨加入到100毫升水中,超声分散2小时,形成质量浓度为1mg/ml的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在全部氧化石墨烯胶体中加入0.1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8ml;将1克含水三氯化钌加入到10ml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100mg/ml的三氯化钌溶液;将调节pH值后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全部逐滴加入到三氯化钌溶液中,在所述的含有氧化石墨烯胶体的三氯化钌混合液中再加入0.1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33ml,调节pH为7后倒入水热釜,在180℃下保温6小时,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在150℃下煅烧2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Claims (6)

1.一种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顺序如下:
(1)制备氧化石墨烯胶体:将氧化石墨加入水中超声分散,形成单片层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再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所述的氧化石墨烯胶体中;
(2)制备三氯化钌溶液:将含水三氯化钌加入水中搅拌,形成三氯化钌溶液;
(3)制备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将氧化石墨烯胶体逐滴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三氯化钌溶液中形成混合液,所述的氧化石墨烯胶体与所述的三氯化钌溶液的体积比为(10~40)∶1;再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所述的含有氧化石墨烯胶体的三氯化钌混合液中,使混合液的pH值为7;将所述的混合液倒入水热釜中,在120~200℃下保温1~24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悬浊液;过滤所得的悬浊液,用水洗涤,干燥后继续在空气中150~200℃煅烧2~24小时,得到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与氧化石墨的质量比(1000~4000)∶1,水与含水三氯化钌质量比为(10~10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1~1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的超声时间为1~2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氧化石墨烯胶体与加入0.1~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比为(12.5~2000)∶1;所述的步骤(2)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使氧化石墨烯胶体的pH值为7,即所述的三氯化钌溶液与加入0.1~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比为(0.075~10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的步骤(3)的水热温度为120~200℃,水热保温时间为1~24小时;空气中煅烧温度为150~200℃,煅烧时间为2~24小时。
CN2010102952148A 2010-09-28 2010-09-28 一种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0053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52148A CN102005307B (zh) 2010-09-28 2010-09-28 一种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52148A CN102005307B (zh) 2010-09-28 2010-09-28 一种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5307A true CN102005307A (zh) 2011-04-06
CN102005307B CN102005307B (zh) 2012-09-05

Family

ID=43812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52148A Active CN102005307B (zh) 2010-09-28 2010-09-28 一种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05307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9171A (zh) * 2012-11-06 2013-03-13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非化学计量二氧化钌电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3632854A (zh) * 2012-08-24 2014-03-12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氧化钌-石墨烯复合材料、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CN103887077A (zh) * 2014-03-04 2014-06-25 成都达艾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16915A (zh) * 2015-02-13 2015-05-13 中南大学 一种石墨烯-氧化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632776A (zh) * 2016-03-30 2016-06-01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具有超长循环稳定性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24408A (zh) * 2016-07-26 2016-10-1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氧化钌-硫化铜复合材料、应用及一种超级电容器用的电极片
CN106023812A (zh) * 2016-06-14 2016-10-12 天津宝兴威科技有限公司 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式电子屏幕的制备方法
CN109110793A (zh) * 2018-03-22 2019-01-01 云南大学 一种氧化铝负载纳米氧化铈复合金和钌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10706938A (zh) * 2018-07-10 2020-01-17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554522A (zh) * 2020-05-12 2020-08-18 周小飞 一种纳米RuO2-石墨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法
CN112174126A (zh) * 2020-08-31 2021-01-0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RuO2·xH2O/石墨烯复合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21022A1 (ja) * 2004-06-11 2005-12-22 Tokyo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酸化ルテニウム内包ナノカーボン複合構造体
CN1806914A (zh) * 2006-02-23 2006-07-26 华南理工大学 碳纳米管负载水合纳米二氧化钌的制备方法
CN101714463A (zh) * 2009-12-14 2010-05-26 浙江大学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石墨烯/Ru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21022A1 (ja) * 2004-06-11 2005-12-22 Tokyo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酸化ルテニウム内包ナノカーボン複合構造体
CN1964917A (zh) * 2004-06-11 2007-05-16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农工大学 内包氧化钌的纳米碳复合结构体
CN1806914A (zh) * 2006-02-23 2006-07-26 华南理工大学 碳纳米管负载水合纳米二氧化钌的制备方法
CN101714463A (zh) * 2009-12-14 2010-05-26 浙江大学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石墨烯/Ru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em. Commun.》 20090615 Yao Chen et.al. Stable dispersions of graphene and highly conducting graphene films: a new approach to creating colloids of graphene monolayers 4527-4529 1-6 , 2 *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070712 Chao-Wei Huang et.al. Textural and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rous carbon nanofibers as electrodes for supercapacitors 460-467 1-6 第172卷, 2 *
《无机化学学报》 20070430 郑言贞 等 RuO2·xH2O/MWNTs纳米复合物的超级电容特性研究 630-634 1-6 第23卷, 第4期 2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2854A (zh) * 2012-08-24 2014-03-12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氧化钌-石墨烯复合材料、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CN102969171A (zh) * 2012-11-06 2013-03-13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非化学计量二氧化钌电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3887077A (zh) * 2014-03-04 2014-06-25 成都达艾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87077B (zh) * 2014-03-04 2016-09-14 成都达艾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16915A (zh) * 2015-02-13 2015-05-13 中南大学 一种石墨烯-氧化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616915B (zh) * 2015-02-13 2018-02-27 中南大学 一种石墨烯‑氧化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632776A (zh) * 2016-03-30 2016-06-01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具有超长循环稳定性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23812B (zh) * 2016-06-14 2019-08-20 天津宝兴威科技有限公司 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式电子屏幕的制备方法
CN106023812A (zh) * 2016-06-14 2016-10-12 天津宝兴威科技有限公司 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式电子屏幕的制备方法
CN106024408A (zh) * 2016-07-26 2016-10-1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氧化钌-硫化铜复合材料、应用及一种超级电容器用的电极片
CN106024408B (zh) * 2016-07-26 2018-06-1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氧化钌-硫化铜复合材料、应用及一种超级电容器用的电极片
CN109110793A (zh) * 2018-03-22 2019-01-01 云南大学 一种氧化铝负载纳米氧化铈复合金和钌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10706938A (zh) * 2018-07-10 2020-01-17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554522A (zh) * 2020-05-12 2020-08-18 周小飞 一种纳米RuO2-石墨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法
CN112174126A (zh) * 2020-08-31 2021-01-0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RuO2·xH2O/石墨烯复合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5307B (zh) 2012-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5307B (zh) 一种石墨烯负载氧化钌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hen et al. Synthesis of porous NiCoS nanosheets with Al leaching on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 for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s
Wang et al. Direct interfacial growth of MnO2 nanostructure on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 for high-performance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s
Chen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few-layer graphene from biomass wast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ithium ion batteries
Zhang et al. Free-radical-initiated strategy aiming for pitch-based dual-doped carbon nanosheets engaged into high-energy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s
Yu et al. Rational synthesis of highly porous carbon from waste bagasse for advanced supercapacitor application
Sudhan et al. Biomass-derived activated porous carbon from rice straw for a high-energy symmetric supercapacitor in aqueous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s
Li et al. Dual-porosity SiO2/C nanocomposite with enhanced lithium storage performance
Xing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graphene nanosheets from humic acid for supercapacitors
Pan et al. Black Phosphorus@ Ti3C2T x MXene Composites with Engineered Chemical Bonds for Commercial-Level Capacitive Energy Storage
Yang et al. Direct reduction of graphene oxide by Ni foam as a high-capacitance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
Dang et al. Bifunctional phosphorization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networked Ni-Co-P/phosphorus doped carbon for ultra-stable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s
Deng et al. RuO2/graphene hybrid material for high performance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
Huang et al. Yolk@ shell or concave cubic NiO–Co3O4@ C nanocomposites derived from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advanced lithium-ion battery anodes
CN101709147B (zh) 一种石墨烯及石墨烯聚对苯二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559919A (zh) 以氧化石墨为原料一步法直接制备石墨烯/硫化镉量子点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Xi et al. Converting amorphous kraft lignin to hollow carbon shell frameworks as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and supercapacitors
CN106910647B (zh) 石墨烯气凝胶复合钴酸镍纳米线阵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00779A (zh) 用造纸黑液制备自组装全碳三维石墨烯的方法
CN102583654A (zh) 碳纳米管/石墨烯三明治结构纳米复合电容型脱盐电极的制备方法
Quan et al. High-performance pseudo-capacitor energy storage device based on a hollow-structured copper sulfide nanoflower and carbon quantum dot nanocomposite
CN112736235B (zh) 生物质/碳纳米管诱导Fe3O4纳米复合材料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W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fly ash-based cobalt-iron silicate as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 material
CN109473288B (zh) 一种制备三维石墨烯/泡沫镍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7128899A (zh) 一种球状氮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