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0973B - 一种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0973B
CN102000973B CN201010608063A CN201010608063A CN102000973B CN 102000973 B CN102000973 B CN 102000973B CN 201010608063 A CN201010608063 A CN 201010608063A CN 201010608063 A CN201010608063 A CN 201010608063A CN 102000973 B CN102000973 B CN 1020009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pressed
movable part
cylindrical shell
f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08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00973A (zh
Inventor
杨迪新
陈建设
周启华
余文涛
莫伟树
马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Wuling Moto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Wuling Moto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Wuling Moto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608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009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00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0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00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09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设有翻边工位(21)、芯子压入工位(22)和端盖压入工位(23)的活动部,所述活动部在第一动力元件(31)的作用下沿三个所述工位的排列方向相对于所述工作台运动;所述工作台与所述活动部之间设置有定位元件,所述定位元件固定或者解除固定所述活动部在所述工作台上的位置。这样,将壳体翻边、芯子压入、端盖压入三道工序的工艺过程整合为一套设备完成,实现了三道工序之间工件的自动传递,从而缩短消声器的组装过程,有效地提高组装效率,同时,无需将筒体往复搬运,减少消声器筒体组装过程中对人力和物力的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噪声主要来自汽车排气噪声。若不加消声器,噪声可达100分贝以上,在排气系统中加上消声器,可使汽车排气噪声降低至70分贝,因此,消声器是汽车排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种典型的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过程为:消声器筒体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将壳体安装在翻边设备上进行壳体翻边,壳体翻边工序完成后,将翻边完成的壳体从翻边设备上卸下并转移到芯子压入设备上,将壳体固定在芯子压入设备上后,将芯子组件压装入壳体,而后将压入芯子组件的壳体从芯子压入设备上卸下并转移到端盖压入装置,将壳体固定在端盖压入装置上后,将两端的端盖压入筒体,从而完成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过程。
在上述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过程中,各个工序由不同的组装设备完成,各工序之间是独立的,在每个工序开始之前都需要重新将壳体或者壳体组件安装在设备上,同样在每个工序结束之后都需要将壳体或者壳体组件拆下,在相邻的两个工序之间都需要重新上料和下料,并且在两个工序之间需要将壳体或者壳体组件搬运转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过程较长,组装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减少在消声器筒体组装过程中对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并且缩短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过程,提高组装效率,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须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其能够减少消声器筒体组装过程中对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并且能够缩短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过程,提高组装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包括工作台,还包括依次设有翻边工位、芯子压入工位和端盖压入工位的活动部,所述活动部在第一动力元件的作用下沿三个所述工位的排列方向相对于所述工作台运动;所述工作台与所述活动部之间设置有定位元件,所述定位元件固定或者解除固定所述活动部在所述工作台上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活动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翻边工位相对应的第一安装槽、与所述芯子压入工位相对应的第二安装槽和与所述端盖压入工位相对应的第三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三安装槽的大小相同。
优选地,各所述安装槽均为U形槽。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安装有第二动力元件,被组装件在所述第二动力元件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U形槽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优选地,还包括进料工位,所述进料工位设置于所述翻边工位之前。
优选地,所述活动部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进料工位相对应的第四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芯子压入工位和所述端盖压入工位的外侧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定位装置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定位装置的活动端在第三动力元件的作用下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活动部。
优选地,所述活动部的外侧安装有滑轨,所述定位装置的活动端在所述第三动力元件的作用下沿所述滑轨运动。
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与所述芯子压入工位相对的芯子定位件,和与所述端盖压入工位相对的端盖定位板。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包括工作台,还包括依次设有翻边工位、芯子压入工位和端盖压入工位的活动部,所述活动部在第一动力元件的作用下沿三个所述工位的排列方向相对于所述工作台运动;所述工作台与所述活动部之间设置有定位元件,所述定位元件固定或者解除固定所述活动部在所述工作台上的位置。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主要包括壳体翻边、芯子压入和端盖压入三个工序,在组装过程中,先将壳体安装在翻边工位上,完成壳体翻边工艺后,令被组装件离开活动部,第一动力元件驱动活动部横向移动,移动至下一工位也即芯子压入工位的相应位置时,定位元件固定活动部在工作台上的位置,再将壳体落下至芯子压入工位,完成芯子压入工艺后,再以上述相同的操作过程令壳体进入端盖压入工位,从而完成组装过程。这样,本发明提供的组装设备将壳体翻边、芯子压入、端盖压入三道工序的工艺过程整合为一套设备完成,实现了三道工序之间工件的自动传递,从而缩短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过程,有效地提高组装效率,同时,无需将筒体往复搬运,减少消声器组筒体装过程中对人力和物力的消耗。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组装设备的固定部上还可以安装有第二动力元件,被组装件在所述第二动力元件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U形槽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这样,在工位转换的过程中,第二动力元件能够驱动被组装件离开活动部,在工位转换完成之后,又能够驱动被组装件回位,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消声器组装过程中对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组装效率。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组装设备还可以包括进料工位,所述进料工位设置于所述翻边工位之前。这样,当翻边工位、芯子压入工位和端盖压入工位分别被三个被组装件占用时,可以先在进料工位中安装第四个被组装件,从而实现组装设备各工位的连续不间断工作,以便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其能够减少消声器筒体组装过程中对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并且能够缩短消声器的组装过程,提高组装效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汽车消声器的组装设备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组装设备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汽车消音器筒体的组装工艺主要包括壳体翻边、芯子压入和端盖压入三步,显然地,上述三个工艺步骤是存在先后顺序的,首先要完成壳体翻边,然后将芯子压入翻边后的壳体,最后将端盖压入带有芯子的壳体的两端。该组装设备就是基于汽车消音器筒体的组装工艺设计的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活动部,在活动部上依次设有翻边工位21、芯子压入工位22和端盖压入工位23,这里的依次设置是指,在被组装件在经过活动部时,最先经过翻边工位21,然后进入芯子压入工位22,最后经过端盖压入工位23。组装设备还包括第一动力元件31,其活动部在第一动力元件31的作用下沿上述三个工位(依次为壳体翻边工位21、芯子压入工位22和端盖压入工位23)的排列方向相对于所述工作台1运动,这里的排列方向是指,沿壳体翻边工位21、芯子压入工位22和端盖压入工位23的顺序排列;工作台1与活动部之间设置有定位元件,定位元件固定或者解除固定活动部在工作台1上的位置,以便当活动部沿工作台1运动时,其能够在被组装件对准相应工位时令活动部停止运动。
第一动力元件31可以是油缸或者气缸,该油缸或者气缸的一端固定于活动部的侧面,另一端固定于工作台1或者组装设备的其他固定的部分。此时,定位元件为气缸或者油缸的若干限位开关。
第一动力元件31也不局限于为油缸或者气缸,其也可以为本领域中常规使用的其他动力元件,该第一动力元件31与活动部实现传动连接,并驱动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沿指定的方向实现预定运动即可,例如该第一动力元件31可以为电动机,电动机通过减速装置与活动部相连接,也能够实现活动部的直线运动。只要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第一动力元件31的具体形式在此不做限定。
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主要包括壳体翻边、芯子压入和端盖压入三个工序,在组装过程中,先将壳体安装在翻边工位21上,完成壳体翻边工艺后,令被组装件离开活动部,第一动力元件31驱动活动部在工作台1上移动,移动至下一工位也即芯子压入工位22的相应位置时,定位元件固定活动部在工作台1上的位置,再将壳体落下至芯子压入工位22,完成芯子压入工艺后,再以上述相同的操作过程令壳体进入端盖压入工位23,从而完成组装过程。这样,本发明提供的组装设备将壳体翻边、芯子压入、端盖压入三道工序的工艺过程整合为一套设备完成,实现了三道工序之间工件的自动传递,从而缩短消声器的组装过程,有效地提高组装效率,同时,无需将筒体往复搬运,减少消声器组装过程中对人力和物力的消耗。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组装设备,不仅能够实现一个汽车消声器在流水线上完成三步组装过程,还能够将多个汽车消声器依次连续实现组装。具体地,将第一汽车消声器的壳体放置在壳体翻边工位21上,该第一汽车消声器实现壳体翻边后,将其移入芯子压入工位22,同时将第二汽车消声器的壳体放置于壳体翻边工位21上,在第一汽车消声器进行芯子压入工艺时,第二汽车消声器进行壳体翻边工艺;当第一汽车消声器和第二消声器均完成相应的工艺时,将第一汽车消声器移入端盖压入工位23,将第二汽车消声器移入芯子压入工位22,同时将第三汽车消声器放置于壳体翻边工位21上,三个消声器同时在各自的工位上进行不同的工艺过程,从而实现三个消声器的同时组装。
在本实施例中,组装设备中仅包括一个壳体翻边工位21、一个芯子压入工位22和一个端盖压入工位23,因此,该实施例中的组装设备只能实现最多三个消声器的同时组装。但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组装设备并不局限于该实施例的形式,其可以包括若干壳体翻边工位21、若干芯子压入工位22和若干端盖压入工位23,这样能够实现更多个消声器的同时组装。且组装设备的具体形式可以为若干壳体翻边工位21相邻、若干芯子压入工位22相邻且若干端盖压入工位23相邻,多个被组装件同时分别进入多个壳体翻边工位21中,进行完壳体翻边工艺后,多个被组装件同时分别进入各芯子压入工位22,而后同时分别进入端盖压入工位23内。该组装设备的结构也可以为,将一个壳体翻边工位21、一个芯子压入工位22和一个端盖压入工位23作为一组,并依次设置多组工位,同样能够实现多个消声器的同时组装。
还可以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消声器的组装设备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组装设备的活动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41、第二安装槽42和第三安装槽43,其中,第一安装槽41与所述翻边工位21相对应、第二安装槽42与所述芯子压入工位22相对应,第三安装槽43与所述端盖压入工位23相对应;这样,当被组装件处于各工位时,可以直接将被组装件卡装在安装槽中,以实现被组装件的径向定位,从而简化了定位工艺过程,结构较为简单。
上述第一安装槽41、第二安装槽42和第三安装槽43的大小相同,以便实现各工位之间的匹配性。各安装槽的口径应略大于或者等于被组装件的外径最大值,以便保证被组装件能够顺利地安装在各安装槽中。安装槽的口径可以设置成大小可以调节的形式,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外径的被组装件,提高设备的适应性。
上述各安装槽可以均为U形槽,U形槽的加工较为方便,且对于筒形被组装件来说,其定位效果较好。显然地,各安装槽也不局限于为U形槽,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安装槽,例如V形槽等;只要能够实现对被组装件的安装定位性能,其具体结构形式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装设备的固定部上还可以安装有第二动力元件32,被组装件在所述第二动力元件32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U形槽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这样,在工位转换的过程中,第二动力元件32能够驱动被组装件离开活动部,在工位转换完成之后,又能够驱动被组装件回位,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消声器组装过程中对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组装效率。
上述第二动力元件32的数目为两个,两动力元件沿被组装件的轴向设置,这样,当需要将被组装件沿竖直方向移动时,被组装件两端的第二动力元件32同时施力,从而保证被组装件的运动稳定性。
上述第二动力元件32为气缸或者油缸,该气缸或者油缸的一端与固定部固定,另一端支撑于被组装件,通过气缸或者油缸的伸缩实现被组装件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显然地,该第二动力元件32也不局限于气缸或者油缸,也可以为本领域中常规使用的其他动力元件。
可以在上述气缸或者油缸与被组装件之间安装固定架等部件,被组装件支撑于固定架上,以便被组装件能够可靠地放置在气缸或者油缸上。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装设备还可以包括进料工位24,所述进料工位24设置于所述翻边工位21之前。这样,当翻边工位21、芯子压入工位22和端盖压入工位23分别被三个被组装件占用时,可以先在进料工位24中安装第四个被组装件,从而实现组装设备各工位的连续不间断工作,以便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
活动部上还设置有与进料工位24相对应的第四安装槽44,这样,当被组装件处于进料工位24时,可以直接将被组装件卡装在第四安装槽44中,以实现被组装件的径向定位,从而简化了定位工艺过程,结构较为简单。
该第四安装槽44也可以为U形槽。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装设备的芯子压入工位22和端盖压入工位23的外侧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固定端51和活动端52,定位装置的固定端51固定于工作台1上,定位装置的活动端在第三动力元件33的作用下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活动部。当完成某一工艺过程后,第三动力元件33驱动定位装置远离活动部,组装设备可以进行工位转换;当工位转换完成且被组装件放下后,第三动力元件33驱动定位装置靠近并抵靠于活动部,对被加工件进行定位,从而提高了被组装件的定位性能。
上述外侧是指芯子压入工位22和端盖压入工位23远离安装槽的一侧。
第三动力元件33可以为气缸或者油缸,气缸或者油缸的一端固定在工作台1上,另一端与定位装置固定连接。
活动部的外侧可以安装有滑轨6,定位装置在第三动力元件33的作用下沿滑轨6运动,从而实现靠近或者远离活动部的动作,滑轨6能够保证定位装置的运动方向,起到了导向和支撑的作用。
上述定位装置包括与所述芯子压入工位22相对的芯子定位件71,和与所述端盖压入工位23相对的端盖定位板72。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装设备还可以具有与翻边工位21相对的翻边定位板,该翻边定位板在翻边液压缸34的作用下靠近或者远离活动部。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汽车消声器的组装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设有翻边工位(21)、芯子压入工位(22)和端盖压入工位(23)的活动部,所述活动部在第一动力元件(31)的作用下沿三个所述工位的排列方向相对于所述工作台(1)运动;所述工作台(1)与所述活动部之间设置有定位元件,所述定位元件固定或者解除固定所述活动部在所述工作台(1)上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翻边工位(21)相对应的第一安装槽(41)、与所述芯子压入工位(22)相对应的第二安装槽(42)和与所述端盖压入工位(23)相对应的第三安装槽(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41)、所述第二安装槽(42)和所述第三安装槽(43)的大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安装槽均为U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安装有第二动力元件(32),被组装件在所述第二动力元件(32)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U形槽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工位(24),所述进料工位(24)设置于所述翻边工位(21)之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进料工位(24)相对应的第四安装槽(44)。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子压入工位(22)和所述端盖压入工位(23)的外侧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端(51)和活动端(52),所述定位装置的固定端(51)固定于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定位装置的活动端在第三动力元件(33)的作用下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活动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的外侧安装有滑轨(6),所述定位装置的活动端在所述第三动力元件(33)的作用下沿所述滑轨(6)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与所述芯子压入工位(22)相对的芯子定位件(71),和与所述端盖压入工位(23)相对的端盖定位板(72)。
CN201010608063A 2010-12-27 2010-12-27 一种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 Active CN1020009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08063A CN102000973B (zh) 2010-12-27 2010-12-27 一种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08063A CN102000973B (zh) 2010-12-27 2010-12-27 一种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0973A CN102000973A (zh) 2011-04-06
CN102000973B true CN102000973B (zh) 2012-09-12

Family

ID=43808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08063A Active CN102000973B (zh) 2010-12-27 2010-12-27 一种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009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2276B (zh) * 2012-11-01 2015-09-09 重庆明利来科技有限公司 消声器排气管装配系统
CN104827271B (zh) * 2015-05-21 2017-01-11 吴中区横泾嘉运模具厂 简易式气动过滤管组装装置的消音柱推入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14A (zh) * 1988-04-14 1989-11-01 安丰宝 内燃机排气消声器
US5489753A (en) * 1994-07-11 1996-02-06 Allied Witan Company Static dissipative muffler
CN1307179A (zh) * 2000-01-27 2001-08-08 湖北通达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消声器消声管成形的装配技术
JP4194090B2 (ja) * 2003-08-08 2008-12-10 株式会社石亀工業 複数本のパイプを内蔵した機器の組立装置と、そのパイプ挿入方法
JP4808511B2 (ja) * 2006-02-28 2011-11-02 株式会社ニフコ 消音装置及びその取付方法
CN201179602Y (zh) * 2008-02-04 2009-01-14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消声器隔板组装机
CN201376020Y (zh) * 2009-04-08 2010-01-06 长春宏远电器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翻边机
CN201625713U (zh) * 2010-01-29 2010-11-10 武汉佛吉亚通达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壳体翻边成形模具
CN201900453U (zh) * 2010-12-27 2011-07-20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0973A (zh) 201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00453U (zh) 一种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
CN102000973B (zh) 一种用于汽车消声器筒体的组装设备
CN108202319B (zh) 搬运机械手的快速操作方法
CN102151876B (zh) 联动压紧式多孔钻具
CN102398237A (zh) 可适配的装配夹具设备
CN104057286A (zh) 一种电动机转子上轴承的安装装置
CN104708358A (zh) 折弯形棒体钻孔定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CN102773332A (zh) 摇臂式液压挺柱壳体内壁外冲式冲孔设备及方法
CN116372542A (zh) 全自动转子轴承压装机
CN213195989U (zh) 电动车配件单侧夹持双侧高精度高效自动化加工工艺系统
CN203900867U (zh) 电机壳加工一体机
CN115477133A (zh) 动态夹持系统及动态夹持方法
CN203632487U (zh) 微特电机定子整形装置
CN211386514U (zh) 应用于风机壳体翻边的冲孔装置
CN102873190A (zh) 一种折弯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JP5680732B2 (ja) 加工装置
CN217667861U (zh) 一种用于生产压缩机外壳的旋切装置
CN206622828U (zh) 一种车铣复合机
CN205763177U (zh) 全自动卷边机
CN218195296U (zh) 一种围栏夹具
CN215846029U (zh) 一种机械工程用切割机
CN213223872U (zh) 金属波纹管快速下料以及墩波装置
CN202411723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内饰件制造工艺的新型焊接工装
CN216027433U (zh) 一种用于加工搭接铜管的冲压成型装置
CN215745842U (zh) 龙门式冲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IUZHOU WULING MOTORS INDUST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9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928

Address after: 545007 Liuzhou Hexi Road,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o. 18

Patentee after: Liuzhou Wuling Motors Co., Ltd.

Patentee after: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45007 Liuzhou Hexi Road,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o. 18

Patentee before: Liuzhou Wuling Motors Co.,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GUANGXI PROVINCE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LIUZHOU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45007 Liuzhou Hexi Road,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xi company limited of automobile group

Patentee after: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45007 Liuzhou Hexi Road,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o. 18

Patentee before: Liuzhou Wuling Motors Co., Ltd.

Patentee before: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