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9028B - 投影机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投影机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9028B
CN101989028B CN2010102460995A CN201010246099A CN101989028B CN 101989028 B CN101989028 B CN 101989028B CN 2010102460995 A CN2010102460995 A CN 2010102460995A CN 201010246099 A CN201010246099 A CN 201010246099A CN 101989028 B CN101989028 B CN 1019890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or
judgment standard
image
situation
tes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460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9028A (zh
Inventor
高桥忠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89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90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90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90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更正确地进行用于使投影状态的调整开始的判断的投影机及其控制方法。移动判断部23将由角速度传感器43检测的角速度与由判断基准确定部24确定的判断基准(移动检测阈值)进行比较,基于该比较结果,判断投影机1处于移动状态还是处于静止状态。并且,在判断结果从移动状态转变为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对修正控制部25进行指示,使其进行投影状态的调整。判断基准确定部24基于从声音控制部21通知的音量设定值以及从冷却控制部22通知的风扇速度,确定移动检测阈值。具体地,在冷却风扇42的旋转速度比预定的值快的情况和/或音量设定值比预定的值大的情况下,增大移动检测阈值。

Description

投影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图像的投影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投影图像的投影机中,提出有各种具备下述功能(自动调整功能)的投影机:检测投影机的设置状况(例如到屏幕的距离和/或投影机的倾斜度等),根据该检测结果,进行聚焦调整和/或梯形失真修正等投影状态的调整。在这样的投影机中,在用户进行了预定的操作的情况下,自动调整功能进行工作。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投影机,具备检测投影机处于移动状态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的移动检测传感器,在完成调整投影机的位置的工作等而使投影机成为静止状态的情况下,自动聚焦功能自动地进行工作。即,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投影机中,由于不需要进行用于使聚焦功能进行工作的操作,所以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31118号公报 
然而,在投影机的内部,包含冷却用的风扇和/或扬声器等产生振动的要素,该振动依风扇的旋转速度和/或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的音量等而变化。因此,依风扇和/或扬声器的工作状态,所产生的振动有可能会对移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的判断产生影响,引起误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的,其可以作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而实现。 
[应用例1]本应用例的投影机,其投影图像,具备:检测部,其检测 所述投影机的移动;判断部,其将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与预定的判断基准进行比较,进行所述投影机处于移动状态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判断;调整部,其在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从所述移动状态转变为所述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开始所述图像的投影状态的调整;辅助工作部,其进行伴有振动的工作而辅助所述图像的投影;以及判断基准确定部,其基于所述辅助工作部的工作状态,改变所述判断基准。 
根据该投影机,判断基准确定部,根据辅助工作部的工作状态改变用于判断投影机处于移动状态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判断基准。即,由于该判断基准根据辅助工作部的工作状态即辅助工作部所产生的振动的大小而改变,所以可以更正确地进行用于使投影状态的调整开始的判断。 
[应用例2]在上述应用例的投影机中,期望:所述辅助工作部具备对所述投影机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所述判断基准确定部根据所述冷却风扇的旋转速度改变所述判断基准。 
根据该投影机,由于判断基准确定部根据冷却风扇的旋转速度改变判断基准,所以在进行用于使投影状态的调整开始的判断时,可以抑制因冷却风扇的振动引起的误判断。 
[应用例3]在上述应用例的投影机中,期望:所述检测部包含检测角速度的角速度传感器;所述判断部将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角速度与所述判断基准进行比较,判断处于所述移动状态还是处于所述静止状态;所述判断基准确定部,在所述冷却风扇的旋转速度越大的情况下,越增大所述判断基准。 
[应用例4]在上述应用例的投影机中,期望:所述检测部包含检测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判断部将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加速度与所述判断基准进行比较,判断处于所述移动状态还是处于所述静止状态;所述判断基准确定部,在所述冷却风扇的旋转速度越大的情况下,越增大所述判断基准。 
[应用例5]在上述应用例的投影机中,期望:所述辅助工作部具备产生声音的声音产生部;所述判断基准确定部根据所述声音产生部所产生的所述声音的音量改变所述判断基准。 
根据该投影机,由于判断基准确定部根据声音的音量改变判断基准,所以在进行用于使投影状态的调整开始的判断时,可以抑制因声音产生部的振动引起的误判断。 
[应用例6]在上述应用例的投影机中,期望:所述检测部包含检测角速度的角速度传感器;所述判断部将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角速度与所述判断基准进行比较,判断处于所述移动状态还是处于所述静止状态;所述判断基准确定部,在所述声音的音量越大的情况下,越增大所述判断基准。 
[应用例7]在上述应用例的投影机中,期望:所述检测部包含检测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判断部将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加速度与所述判断基准进行比较,判断处于所述移动状态还是处于所述静止状态;所述判断基准确定部,在所述声音的音量越大的情况下,越增大所述判断基准。 
[应用例8]在上述应用例的投影机中,期望:所述调整部,对所述图像的梯形失真进行修正。 
[应用例9]在上述应用例的投影机中,期望:所述调整部,对所述图像的聚焦状态进行调整。 
[应用例10]在上述应用例的投影机中,期望:所述调整部,对所述图像的变焦状态进行调整。 
[应用例11]本应用例的投影机的控制方法,该投影机投影图像,该方法包括:判断步骤,其检测所述投影机的移动而与预定的判断基准进行比较,进行所述投影机处于移动状态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判断;调整步骤,其在所述判断步骤中的判断结果从所述移动状态转变为所述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开始所述图像的投影状态的调整;以及判断基准确定步骤,其基于辅助工作部的工作状态,改变所述判断基准,所述辅助工作部进行伴有振动的工作而辅助所述图像的投影。 
根据该投影机的控制方法,在判断基准确定步骤中,根据辅助工作部的工作状态改变用于判断投影机处于移动状态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判断基准。即,由于该判断基准根据辅助工作部的工作状态即辅助工作部所产生 的振动的大小而改变,所以可以更正确地进行用于使投影状态的调整开始的判断。 
此外,在上述投影机及其控制方法使用在投影机中所具备的计算机而构建的情况下,上述方式以及上述应用例也可以由用于实现其功能的程序或者将该程序记录为由所述计算机可以读取的记录介质等方式构成。作为记录介质,能够利用以下的所述计算机可以读取的各种介质:软盘和/或硬盘、CD和/或DVD等光盘、光磁盘、搭载有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储卡和/或USB存储器、投影机的内部存储装置(RAM和/或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投影机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控制部的功能的功能框图; 
图3是表示风扇速度、音量设定值与移动检测阈值的关系的对应表; 
图4(a)、(b)是说明确定移动检测阈值时的声音控制部以及判断基准确定部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5(a)、(b)是说明确定移动检测阈值时的冷却控制部以及判断基准确定部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移动判断部的工作的流程图;以及 
图7是表示变形例的控制部的功能的功能框图。 
符号说明 
1...投影机,10...图像投影部,11...光源装置,11a...光源灯,11b...反射器,12R、12G、12B...液晶光阀,12a...像素区域,12p...像素,13...投影透镜,20...控制部,21...声音控制部,22...冷却控制部,23...移动判断部,24...判断基准确定部,25...修正控制部,31...存储部,32...输入操作部,33...图像信息输入部,34...图像处理部,35...梯形失真修正部,36...液晶驱动部,37...声音信息输入部,38...声音处理部,39...声音输出部,40...扬声器,41...温度传感器,42...冷却风扇,43...角速度传感器,44... 摄像部,45...透镜驱动部,SC...屏幕,T...对应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参照附图进行说明。投影机是以下的光学设备:对从光源装置射出的光进行调制,形成基于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息的图像(以下称为“输入图像”),并将该图像投影到屏幕和/或白板(以后仅称为“屏幕”)等上。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具备根据投影机的设置状况将图像的投影状态调整为适合的状态的投影状态调整功能,除了图像的聚焦状态以及变焦状态之外,其还可以对在从相对于屏幕倾斜的方向投影图像的情况下产生的梯形失真进行调整(修正)。 
图1是表示投影机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如图1所示,投影机1具备图像投影部10、控制部20、存储部31、输入操作部32、图像信息输入部33、图像处理部34、梯形失真修正部35、液晶驱动部36、声音信息输入部37、声音处理部38、声音输出部39、扬声器40、温度传感器41、冷却风扇42、角速度传感器43、摄像部44、透镜驱动部45等。 
图像投影部10包括:光源装置11,作为光调整装置的3个液晶光阀12R、12G、12B,作为投影光学系统的投影透镜13等。图像投影部10相当于显示部,其用液晶光阀12R、12G、12B对从光源装置11射出的光进行调制而形成图像(图像光),并从投影透镜13放大投影该图像,使其显示在外部的屏幕SC等上。 
光源装置11构成为包含由超高压水银灯和/或金属卤化物灯等构成的放电型的光源灯11a、将光源灯11a所发出的光向液晶光阀12R、12G、12B侧进行反射的反射器11b。从光源装置11射出的光,在由未图示的积分光学系统变换为亮度分布大致均匀的光并由未图示的色分离光学系统分离为作为光的3原色的红色(R)、绿色(G)、蓝色(B)的各色光分量后,分别入射到液晶光阀12R、12G、12B。 
液晶光阀12R、12G、12B由在一对透明基板间封入液晶而成的液晶 面板等构成。在液晶光阀12R、12G、12B中,形成有由矩阵状地排列的多个像素12p构成的矩形的像素区域12a,对于液晶可以按每一像素12p施加驱动电压。并且,若利用液晶驱动部36的驱动对各像素12p施加与所输入的图像信息相应的驱动电压,则各像素12p被设定为与图像信息相应的光透射率。因此,从光源装置11射出的光,通过在该液晶光阀12R、12G、12B中进行透射而被进行调制,按每一色光形成与图像信息相应的图像光。所形成的各色的图像光,在由未图示的色合成光学系统按每一像素12p进行合成而成为彩色的图像光后,从投影透镜13被放大投影。而且,该投影透镜13构成为具备多个透镜组,并且具备由透镜驱动部45进行驱动的聚焦机构(未图示)以及变焦机构(未图示)。 
控制部20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和/或用于各种数据等的暂时存储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等(均未图示),其通过按照存储部31中所存储的控制程序进行工作而对投影机1的工作进行总体控制。即,控制部20与存储部31一起作为计算机而起作用。 
存储部31由掩模型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和/或闪存、FeRAM(Ferroelectric RAM,强电介质存储器)等非易失性的存储器构成。在存储部31中,存储有用于控制投影机1的工作的控制程序和/或规定投影机1的工作条件等的各种设定数据等。 
输入操作部32接受用户的输入操作,其具备用于使用户对于投影机1进行各种指示的多个操作键。作为输入操作部32所具备的操作键,有用于切换电源的开、关的电源键、使各种设定用的菜单图像进行显示的菜单键、用于调整从扬声器40发出的声音的音量的音量键等。如果用户操作输入操作部32的各种操作键,则输入操作部32接受该输入操作,将与用户的操作内容相应的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部20。而且,作为输入操作部32,也可以形成为使用了可以实现远距离操作的遥控器(未图示)的结构。在此情况下,遥控器发送与用户的操作内容相应的红外线的操作信号,未图示的遥控器信号接收部接收该信号并传送给控制部20。 
对于图像信息输入部33,从个人计算机和/或各种图像再现装置等外部的图像声音输出装置输入图像信息,图像信息输入部33将所输入的图像信息输出到图像处理部34。 
图像处理部34将从图像信息输入部33输入的图像信息(以下也称为“输入图像信息”)变换为表示液晶光阀12R、12G、12B的各像素12p的灰度等级的图像信息。在此,变换后的图像信息,按R、G、B各色光相区分,由与各液晶光阀12R、12G、12B的全部像素12p对应的多个像素值构成。所谓像素值,是确定对应的像素12p的光透射率的值,通过该像素值,规定从各像素12p射出的光的强弱(灰度等级)。此外,图像处理部34,基于控制部20的指示,对于变换后的图像信息,进行画质调整处理和/或OSD处理等,并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输出到梯形失真修正部35,所述画质调整处理用于对明亮度、对比度、清晰度、色调等进行调整,OSD处理用于对菜单图像和/或消息图像等OSD(在屏显示)图像进行重叠显示。 
此外,为了投影在对投影状态进行调整时使用的测试图像,图像处理部34可以基于控制部20的指示,输出与测试图像对应的图像信息。如果控制部20对图像处理部34指示测试图像的投影,则图像处理部34无论输入图像信息的内容如何,都生成与控制部20的指示相应的图像信息并输出至梯形失真修正部35。例如,在作为测试图像指示了白色无花纹的图像(全白图像)的投影的情况下,图像处理部34生成全部像素12p的光透射率成为最大那样的图像信息并输出。 
梯形失真修正部35,为了抑制在从相对于屏幕SC倾斜的方向投影图像的情况下产生的梯形失真,基于控制部20的指示对图像信息进行修正。具体地,梯形失真修正部35基于从控制部20输入的修正信息,在液晶光阀12R、12G、12B的像素区域12a内设定可以与梯形失真相抵的形状的图像形成区域。并且,以在该图像形成区域内形成输入图像的方式,对从图像处理部34输入的图像信息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图像信息输出至液晶驱动部36。而且,在从控制部20没有对图像信息进行修正的内容的指示的情况下,梯形失真修正部35将从图像处理部34输入的图像信息原样 输出至液晶驱动部36。在此情况下,在像素区域12a的整个区域形成输入图像。 
如果液晶驱动部36按照从梯形失真修正部35输入的图像信息驱动液晶光阀12R、12G、12B,则液晶光阀12R、12G、12B形成与图像信息相应的图像,并从投影透镜13投影该图像。 
对于声音信息输入部37,从上述的外部的图像声音输出装置输入声音信息,声音信息输入部37将所输入的声音信息输出至声音处理部38。 
声音处理部38基于控制部20的指示,对于从声音信息输入部37输入的声音信息,实施用于调整其输出特性的处理(例如,音质调整处理等)。由声音处理部38进行了调整处理的声音信息,被输出至声音输出部39。 
声音输出部39具备未图示的放大电路等,其基于控制部20的控制,对从声音处理部38输入的声音信息进行放大,并输出至作为声音产生部的扬声器40。因此,如果控制部20基于通过输入操作部32的音量键设定的音量设定值,使声音输出部39对声音信息进行放大,则基于被输入到声音信息输入部37的声音信息的声音,以与所指定的音量设定值相应的音量水平从扬声器40发出。 
温度传感器41例如由热敏电阻等构成,其检测投影机1的内部的温度,并将检测结果输出至控制部20。该温度传感器41配置在如光源装置11、液晶光阀12R、12G、12B等那样发热的部位和/或容易受到因热引起的损伤的部位。此外,作为直接检测投影机1的内部的温度的替代,也可以通过检测从未图示的排气口排出的空气的温度等,对投影机1的内部的温度间接地进行检测。 
冷却风扇42例如由轴流式风扇和/或西罗科(シロツコ)风扇等构成。冷却风扇42通过基于控制部20的控制进行旋转,从吸气口(未图示)吸入外部的空气而对投影机1的内部进行冷却,并将冷却后的空气从排气口(未图示)排出到外部。而且,冷却风扇42也可以由多个风扇构成,例如可以包含配置在吸气口的附近的风扇(吸气风扇)和配置在排气口的附近的风扇(排气风扇)而构成。 
角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43用于检测投影机1的移动,其基于控制部20的指示检测角速度,并将检测结果输出至控制部20。如果角速度传感器43对控制部20输出其检测结果(角速度),则控制部20基于该检测结果,能够判断投影机1处于由用户移动的状态(移动状态)还是处于静止的状态(静止状态)。 
摄像部44对投影机1的前方(图像的投影方向)进行摄像,其构成为包括由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藕合器件)传感器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等构成的摄像元件、配置在摄像元件的前方的摄像透镜(未图示)。摄像部44基于控制部20的控制,对包含从投影透镜13投影的图像(投影图像)的范围进行摄像,生成与该摄像结果(摄像图像)相应的图像数据(以下称为“摄像数据”)。由摄像部44生成的摄像数据输出至控制部20。 
透镜驱动部45基于控制部20的指示,对投影透镜13的聚焦机构以及变焦机构进行驱动。并且,透镜驱动部45使各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而进行聚焦状态的调整(聚焦调整)以及变焦状态的调整(变焦调整)。 
图2是表示控制部20的功能的功能框图。 
如图2所示,控制部20具备声音控制部21、冷却控制部22、移动判断部23、判断基准确定部24、修正控制部25等。而且,控制部20具有的这些功能,即可以通过使控制部20内的CPU按照控制程序进行工作而实现,也可以由专用的硬件实现。 
声音控制部21对从扬声器40输出的声音的音量进行控制。具体地,若由用户操作输入操作部32的音量键,进行对音量(音量设定值)的调整,则声音控制部21自身存储调整后的音量设定值,并且将该音量设定值输出至声音输出部39,使其以新的音量进行声音的输出。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音量设定值的值越大,音量越大。 
冷却控制部22基于温度传感器41的检测结果,对冷却风扇42的旋转 进行控制。具体地,冷却控制部22基于由温度传感器41检测的温度,以温度越高的情况下冷却风扇42越以高速旋转的方式,确定冷却风扇42的旋转速度(以下也称为“风扇速度”),并以该风扇速度使冷却风扇42旋转。 
移动判断部23基于角速度传感器43的检测结果,判断投影机1处于移动状态还是处于静止状态。具体地,将由角速度传感器43检测的角速度与由判断基准确定部24确定的判断基准(移动检测阈值)进行比较,并基于该比较结果进行判断。 
判断基准确定部24基于音量设定值以及风扇速度,确定移动判断部23进行移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的判断时的判断基准(移动检测阈值)。 
图3是表示风扇速度、音量设定值与移动检测阈值的关系的对应表T,该对应表T保存在判断基准确定部24中。判断基准确定部24基于从声音控制部21通知的音量设定值和由冷却控制部22通知的风扇速度,参照对应表T而确定移动检测阈值。 
如图3所示,根据所通知的音量设定值是否大于等于预定的值(Vs)以及所通知的风扇速度是否大于等于预定的值(Rs),移动检测阈值取不同的值。具体地,在风扇速度大于等于Rs、音量设定值大于等于Vs的情况下,移动检测阈值为A1;在风扇速度大于等于Rs、音量设定值小于Vs的情况下,移动检测阈值为A2。此外,在风扇速度小于Rs、音量设定值大于等于Vs的情况下,移动检测阈值为A3;在风扇速度小于Rs、音量设定值小于Vs的情况下,移动检测阈值为A4。在此,在4个移动检测阈值之间,A1>A2>A3>A4的关系成立。即,在冷却风扇42的旋转速度越快的情况下,即在冷却风扇42的伴随着旋转工作的振动越大的情况下,移动检测阈值越大。同样地,在音量设定值越大的情况下,即在扬声器40的伴随着声音输出的振动越大的情况下,移动检测阈值越大。 
图4(a)、(b)是说明确定移动检测阈值时的声音控制部21以及判断基准确定部24的工作的流程图,(a)表示声音控制部21的工作,(b)表示判断基准确定部24的工作。声音控制部21在由用户进行音量的调整 的期间进行图4所示的流程。 
如图4(a)、(b)所示,如果由用户对音量设定值进行调整,则声音控制部21接受该调整(步骤S101)。并且,声音控制部21在将调整后的音量设定值输出至声音输出部39之前,将该音量设定值通知给判断基准确定部24(步骤S102)。如果判断基准确定部24接收到从声音控制部21通知的音量设定值(步骤S111),则基于该音量设定值和先前从冷却控制部22接收到的风扇速度,从对应表T导出新的移动检测阈值(步骤S112),并存储该移动检测阈值。此后,若判断基准确定部24对声音控制部21进行移动检测阈值的导出完成了的内容的通知(步骤S113),则声音控制部21接收该通知(步骤S103),将调整后的新的音量设定值输出至声音输出部39(步骤S104)。其结果,以与新的音量设定值相应的音量从扬声器40输出声音。 
图5(a)、(b)是说明确定移动检测阈值时的冷却控制部22以及判断基准确定部24的工作的流程图,(a)表示冷却控制部22的工作,(b)表示判断基准确定部24的工作。冷却控制部22以预定时间间隔重复图5所示的流程。 
如图5(a)、(b)所示,冷却控制部22从温度传感器41接收检测结果(检测温度)(步骤S201),并基于该检测温度确定风扇速度(步骤S202)。并且,冷却控制部22在以该风扇速度使冷却风扇42旋转之前,将所确定的风扇速度通知给判断基准确定部24(步骤S203)。如果判断基准确定部24接收到从冷却控制部22通知的风扇速度(步骤S211),则基于所通知的风扇速度和先前从声音控制部21接收到的音量设定值,从对应表T导出新的移动检测阈值(步骤S212),并存储该移动检测阈值。此后,若判断基准确定部24对冷却控制部22进行移动检测阈值的导出完成了的内容的通知(步骤S213),则冷却控制部22接收该通知(步骤S204),将冷却风扇42的风扇速度切换为在步骤S202确定的风扇速度(步骤S205)。其结果,冷却风扇42以与温度传感器41的检测结果相应的风扇速度旋转。 
这样,判断基准确定部24,在从声音控制部21接收到音量设定值、从冷却控制部22接收到风扇速度时,基于它们导出新的移动检测阈值。即,判断基准确定部24在音量设定值和/或风扇速度改变的期间,实时改变移动检测阈值。 
返回到图2,修正控制部25基于移动判断部23的指示,进行用于对图像的投影状态即聚焦状态、变焦状态以及因梯形失真引起的图像的变形状态进行调整(修正)的控制。具体地,修正控制部25对图像处理部34进行指示,使其从图像投影部10投影用于调整投影状态的测试图像,并使摄像部44对所投影的测试图像进行摄像。并且,修正控制部25对该摄像数据(摄像图像)进行分析,以使所投影的图像成为适合的聚焦状态以及变焦状态的方式控制透镜驱动部45,并且导出用于修正梯形失真的修正信息并输出到梯形失真修正部35。 
更具体地,修正控制部25基于摄像部44的摄像图像,利用三角测量的原理导出从投影机1到屏幕SC上的多个点的距离。并且,基于所导出的到各点的距离,求取投影机1相对于投影面的倾斜度,导出用于修正与该倾斜度相应的梯形失真的修正信息。此外,修正控制部25基于摄像部44的摄像图像,导出从投影机1到投影图像的大致中央的点的距离,并且基于该距离进行聚焦状态的调整。进而,修正控制部25利用边检测处理等,从摄像图像检测屏幕SC的框(屏幕框),以在该屏幕框内投影尽可能大的图像的方式进行变焦状态的调整。 
图6是说明移动判断部23的工作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的移动判断部23,在角速度传感器43的检测结果持续预定的时间比移动检测阈值大的情况下,判断为投影机1处于移动状态,在持续预定的时间比移动检测阈值小的情况下,判断为投影机1处于静止状态。并且,在投影机1从移动状态转变为静止状态的情况下,移动判断部23判断为由用户进行的设置工作(设置状态的调整工作)完成了,从而自动地(不依赖于用户的输入操作地)执行基于修正控制部25的控制进行的投影状态的调整。 
如图6所示,在步骤S301,移动判断部23使角速度传感器43检测角 速度,并从角速度传感器43获得检测结果(角速度)。 
在步骤S302,移动判断部23将从角速度传感器43获得的角速度与由判断基准确定部24导出的移动检测阈值进行比较,接着在步骤S303,移动判断部23判断所获得的角速度是否大于等于移动检测阈值。并且,在大于等于移动检测阈值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304,在小于移动检测阈值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307。 
在所获得的角速度大于等于移动检测阈值从而前进到步骤S304的情况下,移动判断部23使用于对所获得的角速度大于等于移动检测阈值的次数进行计数的持续数递增1。 
在步骤S305,移动判断部23判断递增后的持续数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并且,在持续数达到了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306,将持续数重置为0,此后,前进到步骤S309。另一方面,在持续数小于预定的值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308。 
在步骤S303,在所获得的角速度小于移动检测阈值而转移到步骤S307的情况下,移动判断部23将持续数重置为0。并且,在步骤S308,移动判断部23等待预定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0毫秒),并返回到步骤S301。 
这样,在步骤S301~S308,移动判断部23按每100毫秒从角速度传感器43获得角速度。并且,如果所获得的角速度连续3次大于等于移动检测阈值,则移动判断部23判断为投影机1处于移动状态,并转移到步骤S309。 
如果判断为投影机1处于移动状态而转移到步骤S309,在移动判断部23使角速度传感器43检测角速度,并从角速度传感器43获得检测结果(角速度)。 
在步骤S310,移动判断部23将从角速度传感器43获得的角速度与由判断基准确定部24导出的移动检测阈值进行比较,接着在步骤S311,移动判断部23判断所获得的角速度是否小于移动检测阈值。并且,在小于移动检测阈值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312,在大于等于移动检测阈值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315。 
在所获得的角速度小于移动检测阈值从而前进到步骤S312的情况下, 移动判断部23使用于对所获得的角速度小于移动检测阈值的次数进行计数的持续数递增1。 
在步骤S313,移动判断部23判断递增后的持续数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5)。并且,在持续数达到了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314,将持续数重置为0,此后,前进到步骤S317。另一方面,在持续数小于预定的值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316。 
在步骤S311,在所获得的角速度大于等于移动检测阈值而转移到步骤S315的情况下,移动判断部23将持续数重置为0。并且,在步骤S316,移动判断部23等待预定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0毫秒),并返回到步骤S309。 
这样,在步骤S309~S316,移动判断部23也按每100毫秒从角速度传感器43获得角速度。并且,如果所获得的角速度连续15次小于移动检测阈值,则移动判断部23判断为投影机1成为静止状态,并转移到步骤S317。 
并且,在步骤S317,移动判断部23对修正控制部25进行指示,使用于对上述的投影状态(聚焦状态、变焦状态以及因梯形失真引起的图像的变形状态)进行调整(修正)的处理开始,并结束流程。 
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判断基准确定部24根据音量设定值以及风扇速度确定用于判断投影机1处于移动状态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判断基准(移动检测阈值)。即,由于该判断基准根据音量设定值以及风扇速度而改变,所以在进行处于移动状态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判断时,可以实现考虑了从扬声器40和/或冷却风扇42产生的振动的判断,可以进行更正确的判断。具体地,在音量设定值和/或风扇速度大于等于预定的值的情况下,由于移动检测阈值变大,所以可抑制下述情况:尽管用户未接触投影机1,但是由于扬声器40和/或冷却风扇42的振动而误判断为处于移动状态。此外,在音量设定值和/或风扇速度小于预定的值的情况下,由于移动检测阈值变小,所以可以实现灵敏度高的判断,可以抑制下述情况(误判断):尽管用户进行了设置工作,但是未判断为移动状态。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角速度传感器43相当于检测部,移动判断部23相当于判断部,修正控制部25相当于调整部。此外,发出声音的扬声器40以及对投影机1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42,相当于进行伴有振动的工作而辅助图像的投影的辅助工作部。此外,步骤S301~步骤S316相当于进行投影机1处于移动状态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判断的判断步骤,步骤S317相当于调整步骤,步骤S112以及步骤S212相当于判断基准确定步骤。 
(变形例)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以下那样进行变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判断基准确定部24基于由用户设定的音量设定值确定判断基准(移动检测阈值),但是实际上也可以基于从扬声器40输出的声音的音量确定判断基准。例如,如图7所示,如果从声音处理部38对声音控制部21输出声音信息,则声音控制部21能够基于从声音处理部38输入的声音信息和用户设定的音量设定值,在角速度传感器43检测出角速度的时刻推定实际上从扬声器40输出的声音的音量。并且,判断基准确定部24只要基于该音量确定移动检测阈值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角速度传感器43检测投影机1的移动,但是用于检测投影机1的移动的手段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既可以利用加速度传感器,也可以利用向设置面射出光并接受来自设置面的反射光而检测投影机的移动的光传感器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根据从扬声器40发出的声音的音量和冷却风扇42的旋转速度双方确定判断基准(移动检测阈值)的方式,但是也可以仅基于任一方确定判断基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冷却风扇42具备多个风扇而构成,在各个风扇速度不同的情况下,既可以使用它们的平均值而导出移动检测阈值,也可以基于代表性的1个冷却风扇42的风扇速度导出移动检测阈值。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投影状态的调整(修正),进行了聚焦调整、变焦调整和梯形失真修正,但并不限于进行它们的全部的方式,而也可以是仅进行任1种调整的方式。此外,该调整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 式中所示出的方法,而能够使用各种方法。此外,也可以进行上述以外的投影状态的调整(例如色调的调整和/或光源亮度的调整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使用了3个液晶光阀12R、12G、12B作为光调制装置的3板式的投影机1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形成为下述方式:利用在各像素12p中分别包含可以透射R光、G光、B光的子像素的1个液晶光阀,形成图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光调制装置,使用了透射型的液晶光阀12R、12G、12B,但是也可以使用反射型的液晶光阀等、反射型的光调制装置。此外,也能够使用微镜阵列器件等,该微镜阵列器件通过按每一作为像素的微镜对所入射的光的射出方向进行控制,而对从光源射出的光进行调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光源装置11具备放电型的光源灯11a而构成,但是也能够使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光源等固体光源和/或其他的光源。 

Claims (11)

1.一种投影机,其投影图像,其特征在于,具备:
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投影机的移动;
判断部,其将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与预定的判断基准进行比较,进行所述投影机处于移动状态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判断;
调整部,其在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从所述移动状态转变为所述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开始所述图像的投影状态的调整;
辅助工作部,其进行伴有振动的工作而辅助所述图像的投影;以及
判断基准确定部,其基于所述辅助工作部的工作状态,改变所述判断基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工作部具备对所述投影机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
所述判断基准确定部根据所述冷却风扇的旋转速度改变所述判断基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包含检测角速度的角速度传感器;
所述判断部将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角速度与所述判断基准进行比较,判断处于所述移动状态还是处于所述静止状态;
所述判断基准确定部,在所述冷却风扇的旋转速度越大的情况下,越增大所述判断基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包含检测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判断部将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加速度与所述判断基准进行比较,判断处于所述移动状态还是处于所述静止状态;
所述判断基准确定部,在所述冷却风扇的旋转速度越大的情况下,越增大所述判断基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工作部具备产生声音的声音产生部;
所述判断基准确定部根据所述声音产生部所产生的所述声音的音量改变所述判断基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包含检测角速度的角速度传感器;
所述判断部将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角速度与所述判断基准进行比较,判断处于所述移动状态还是处于所述静止状态;
所述判断基准确定部,在所述声音的音量越大的情况下,越增大所述判断基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包含检测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判断部将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加速度与所述判断基准进行比较,判断处于所述移动状态还是处于所述静止状态;
所述判断基准确定部,在所述声音的音量越大的情况下,越增大所述判断基准。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部,对所述图像的梯形失真进行修正。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部,对所述图像的聚焦状态进行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部,对所述图像的变焦状态进行调整。
11.一种投影机的控制方法,该投影机投影图像,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判断步骤,其检测所述投影机的移动而与预定的判断基准进行比较,进行所述投影机处于移动状态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判断;
调整步骤,其在所述判断步骤中的判断结果从所述移动状态转变为所述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开始所述图像的投影状态的调整;以及
判断基准确定步骤,其基于辅助工作部的工作状态,改变所述判断基准,所述辅助工作部进行伴有振动的工作而辅助所述图像的投影。
CN2010102460995A 2009-08-03 2010-08-03 投影机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90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0368A JP2011033857A (ja) 2009-08-03 2009-08-03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180368/2009 2009-08-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9028A CN101989028A (zh) 2011-03-23
CN101989028B true CN101989028B (zh) 2012-05-30

Family

ID=43526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4609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9028B (zh) 2009-08-03 2010-08-03 投影机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82290B2 (zh)
JP (1) JP2011033857A (zh)
CN (1) CN1019890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42597A (ja) * 2010-01-09 2011-07-21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440250B2 (ja) * 2010-02-26 2014-03-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補正情報算出装置、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補正方法
JP5338718B2 (ja) * 2010-02-26 2013-11-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補正情報算出装置、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補正方法
JP2013003185A (ja) * 2011-06-13 2013-01-07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ー、プロジェクターシステム、及び画像投写方法
JP5997882B2 (ja) * 2011-07-21 2016-09-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JP5743838B2 (ja) * 2011-10-13 2015-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ブレ補正装置、光学機器および像ブレ補正方法
JP5924020B2 (ja) * 2012-02-16 2016-05-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JP2013225743A (ja) * 2012-04-20 2013-10-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投射型表示装置
US9607363B2 (en) 2012-06-19 2017-03-28 Ricoh Company, Ltd. Projector, trapezoidal distortion correc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trapezoidal distortion correction program
JP6208930B2 (ja) * 2012-08-14 2017-10-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TWI513313B (zh) * 2013-03-08 2015-12-11 Ind Tech Res Inst 投影裝置及影像校正方法
US20150124566A1 (en) 2013-10-04 2015-05-07 Thalmic Labs Inc. Systems, 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s employing contact sensors
US10042422B2 (en) 2013-11-12 2018-08-07 Thalmic Labs Inc. Systems, 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capacitive electromyography sensors
US11921471B2 (en) 2013-08-16 2024-03-05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wearable devices having secondary power sources in links of a band for providing secondary power in addition to a primary power source
WO2015081113A1 (en) 2013-11-27 2015-06-04 Cezar Morun Systems, 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electromyography sensors
JP2015139177A (ja) * 2014-01-24 2015-07-30 株式会社東芝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投影システム
US10199008B2 (en) * 2014-03-27 2019-02-05 North In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s as state machines
KR20150115455A (ko) 2014-04-04 2015-10-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프로젝터 초점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9880632B2 (en) 2014-06-19 2018-01-30 Thalmic Labs In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gesture identification
CN106019782B (zh) * 2016-07-07 2018-01-05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US20190121306A1 (en) 2017-10-19 2019-04-25 Ctrl-Lab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biological structures associated with neuromuscular source signals
CN106406000A (zh) * 2016-10-31 2017-02-15 四川诚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可冷却的投影装置
CN106444238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四川诚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通风散热的投影装置
CN106405998A (zh) * 2016-10-31 2017-02-15 四川诚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的投影装置
CN106483743A (zh) * 2016-10-31 2017-03-08 四川诚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法庭用快速散热的投影装置
EP3499881B1 (en) * 2017-12-15 2021-05-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jec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projection system
US11907423B2 (en) 2019-11-25 2024-02-20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extualized interactions with an environment
US11961494B1 (en) 2019-03-29 2024-04-16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reduction in extended reality environments
CN109212872A (zh) * 2018-10-24 2019-01-15 泉州市新锐极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双向梯形校正的超短焦投影设备及其方法
CN113423341A (zh) 2018-11-27 2021-09-21 脸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可穿戴电极传感器系统的自动校准的方法和装置
JP7160018B2 (ja) * 2019-11-07 2022-10-2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設置状態検知方法、および設置状態検知プログラム
CN112351263B (zh) * 2020-09-24 2022-07-19 当趣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仪对焦方法和系统
US11868531B1 (en) 2021-04-08 2024-01-09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Wearable device providing for thumb-to-finger-based input gestures detected based on neuromuscular signal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43570A (ja) * 2003-07-25 2005-02-17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CN101154021A (zh) * 2006-09-29 2008-04-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机及投影机的梯形失真校正方法
CN101776837A (zh) * 2009-01-13 2010-07-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以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3118A (ja) 2001-10-23 2003-05-09 Nec Tokin Corp 2−17系Sm−Co型希土類永久磁石の製造方法
JP2003131118A (ja) 2001-10-24 2003-05-08 Seiko Epson Corp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機能を有するプロジェクタ
JP2005079939A (ja) 2003-09-01 2005-03-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ー装置
US7213926B2 (en) * 2004-11-12 2007-05-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4422074B2 (ja) * 2005-06-16 2010-02-24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フォーカス調整方法
US7486174B2 (en) * 2005-09-12 2009-02-03 Skybitz,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motion sensing with location determin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43570A (ja) * 2003-07-25 2005-02-17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CN101154021A (zh) * 2006-09-29 2008-04-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机及投影机的梯形失真校正方法
CN101776837A (zh) * 2009-01-13 2010-07-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以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82290B2 (en) 2013-02-26
CN101989028A (zh) 2011-03-23
US20110025982A1 (en) 2011-02-03
JP2011033857A (ja) 2011-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9028B (zh) 投影机及其控制方法
US11323672B2 (en) Control method for projector and projector
JP5861324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US9033520B2 (en) Projec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2202200A (zh) 投影装置以及投影装置的投影方法
US20060170877A1 (en) Projector
JP2006313979A (ja) 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の制御方法
JP2007293195A (ja) 自動輝度調整機構を有するプロジェクタと自動輝度調整方法
US20060007408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color wheel index
JP4645455B2 (ja) 画像投影装置、投影画像補正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019314B2 (en) Projec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ojector
US8902215B2 (e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adjusting focus of a projected image
JP2017146433A (ja) 画像投射装置
JP6883256B2 (ja) 投影装置
JP2015060162A (ja) 投影装置及び投影方法と投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5017495A (ja) プロジェクタ
US20150381956A1 (en)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image projec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of program
JP2008079016A (ja) プロジェクタ
JP5803425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458788B2 (ja)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US8764200B2 (en) Project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04245987A (ja)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9031338A (ja)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JP6137298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JP2007072361A (ja)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