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1096A - 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1096A
CN101931096A CN2010102674496A CN201010267449A CN101931096A CN 101931096 A CN101931096 A CN 101931096A CN 2010102674496 A CN2010102674496 A CN 2010102674496A CN 201010267449 A CN201010267449 A CN 201010267449A CN 101931096 A CN101931096 A CN 1019310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organic electrolyte
propylene carbonate
based low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674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小卫
吴明霞
安仲勋
杨恩东
华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ow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ow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ow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ow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674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310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31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10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及其应用,所述有机电解液,其组分包括溶剂、溶质六氟磷酸锂,溶剂为环状酯丙烯碳酸酯、链状碳酸酯和链状羧酸酯的混合物。本发明以丙烯碳酸酯为基础溶剂的低温有机电解液,该电解液适用于非石墨基负极锂离子电容器,非石墨基负极锂离子电化学器件和非石墨基负极电容电池等电化学器件,不仅能满足市场上常见的电解液的电化学要求,特别对低温性能得到改善,可成功应用于对低温性能要求高的新能源、航天、航空领域以及军事领域。

Description

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解液,特别涉及能够用于非石墨基负极锂离子电容器、非石墨基负极锂离子电池以及电容电池的电解液。
背景技术
电解液是电化学器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正负极之间起着输送和传导电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电电化学器件的充放电性能,如倍率性能、循环性能、高低温性能,以及安全性和成本等。
目前针对非石墨基负极锂离子电容器,非石墨基负极锂离子电化学器件和的电容电池等电化学器件的电解液一般直接采用锂离子电池商用电解液,该类电解液种类很多,但都含有乙烯碳酸酯(EC),EC的熔点较高(37℃),在常温下呈固态,限制了电池和电容器的低温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及其应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在非石墨基负极锂离子电容器、非石墨基负极电容电池以及非石墨基负极锂离子电池体系中,电解液舍弃传统有机电解液配方中必需的EC使用单一的环状碳酸酯、链状碳酸酯、链状羧酸酯,溶质摒弃了电导率不好的LiBF4,使用单一溶质LiPF6
本发明的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其组分包括溶剂、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
所述的溶剂为环状酯丙烯碳酸酯(PC)、链状碳酸酯和链状羧酸酯的混合物,各个组分的质量份数为:
丙烯碳酸酯(PC)20~50份,链状碳酸酯20~40份,链状羧酸酯30~60份;
以所述的有机电解液的体积计,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的浓度为0.8~1.2mol/L;
所述的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还包括添加剂,所述的添加剂为成膜稳定剂、高温稳定剂和高压过充保护剂;
以100质量份的溶剂计,成膜稳定剂为1~5份,高温稳定剂为1~5份,高压过充保护剂为1~5份;
所述的丙烯碳酸酯为一种环状酯,其分子式为C4H6O3,分子量102,熔点-49.2℃,密度1.2047g/cm3,采用泰兴泰鹏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纯度丙烯碳酸酯;
所述链状碳酸酯为二甲基碳酸酯(DMC)、二乙基碳酸酯(DEC)、乙基甲基碳酸酯(EMC)或碳酸甲乙酯(MPC)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链状羧酸酯为乙酸乙酯(EA)、丙酸甲酯(PA)、甲基甲酸酯(MF)、甲基乙酸酯(MA)、丁酸甲酯(MB)或甲基丙酸酯(MP)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成膜稳定剂为碳酸亚乙烯酯(VC)、亚硫酸乙烯酯(ES)、二甲亚砜(DMSO)、丙烯腈(ANN)、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苯甲醚或N,N-二甲基三氟乙酰胺(DMTFA)等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高温稳定剂为双草酸硼酸锂(LiBOB)或二甲基乙酰胺(DMAC)等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高压过充保护剂为联苯(BP)、2-乙酰噻蒽、噻蒽或1,3,-二甲氧基-5-氟苯等中的一种以上。
本发明以丙烯碳酸酯(PC)为基础溶剂的低温有机电解液,该电解液适用于非石墨基负极锂离子电容器,非石墨基负极锂离子电化学器件和非石墨基负极电容电池等电化学器件,不仅能满足市场上常见的电解液的电化学要求,特别对低温性能得到改善,可成功应用于对低温性能要求高的新能源、航天、航空领域以及军事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首先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非石墨基负极锂离子电容器、非石墨基负极锂离子电池以及非石墨基负极电容电池的制备方法。下面的制备方法仅用于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
方法1.采用制备锂离子电池的常用方法制备正极和负极,使用锂金属复合氧化物镍钴锰酸锂(LiNi1/3Co1/3Mn1/3O2)为活性物质,导电炭黑(Super P)为导电剂,聚偏氟乙烯(PVDF)为粘结剂;使用难石墨化碳(硬碳)作为负极,PVDF为粘结剂;使用聚丙烯微孔膜(PP)作为隔膜。最后,将本发明中的有机电解液注入该体系中,可根据需要制备成扣式、卷绕式、叠片式铝塑膜软包装等各种规格的电化学器件。
方法2.使用活性炭片作为正极材料,导电炭黑(Super P)为导电剂,聚四氟乙烯(PTFE)作为粘结剂;使用难石墨化碳(硬碳)作为负极,聚偏氟乙烯(PVDF)为粘结剂;使用聚丙烯微孔膜(PP)作为隔膜。最后,将本发明中的有机电解液注入该体系中,可根据需要制备成扣式、卷绕式、叠片式铝塑膜软包装等各种规格的电化学器件。
方法3.使用锂金属复合氧化物镍钴锰酸锂(LiNi1/3Co1/3Mn1/3O2)和活性炭的混合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导电炭黑(Super P)为导电剂,聚偏氟乙烯(PVDF)为粘结剂;使用难石墨化碳(硬碳)作为负极,PVDF为粘结剂;使用聚丙烯微孔膜(PP)作为隔膜。最后,将本发明中的有机电解液注入该体系中,可根据需要制备成扣式、卷绕式、叠片式铝塑膜软包装等各种规格的电化学器件。
下面通过在以上三种体系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面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
溶剂:丙烯碳酸酯(PC)10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2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50份,二甲基碳酸酯(DMC)5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3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20份,二甲基碳酸酯(DMC)20份,乙酸乙酯(EA)6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4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30份,二甲基碳酸酯(DMC)30份,乙酸乙酯(EA)4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5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50份,二甲基碳酸酯(DMC)20份,乙酸乙酯(EA)3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6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20份,碳酸甲乙酯(MPC)20份,丙酸甲酯(PA)6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7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30份,碳酸甲乙酯(MPC)30份,丙酸甲酯(PA)4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8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50份,碳酸甲乙酯(MPC)20份,丙酸甲酯(PA)3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9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15份,碳酸甲乙酯(MPC)15份,丙酸甲酯(PA)7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10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25份,碳酸甲乙酯(MPC)45份,丙酸甲酯(PA)3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11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55份,碳酸甲乙酯(MPC)20份,丙酸甲酯(PA)25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12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30份,碳酸甲乙酯(MPC)30份,丙酸甲酯(PA)4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0.5mol/L。
实施例13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30份,碳酸甲乙酯(MPC)30份,丙酸甲酯(PA)4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0.8mol/L。
实施例14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30份,碳酸甲乙酯(MPC)30份,丙酸甲酯(PA)4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2mol/L。
实施例15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30份,碳酸甲乙酯(MPC)30份,丙酸甲酯(PA)4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5mol/L。
实施例16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30份,碳酸甲乙酯(MPC)30份,丙酸甲酯(PA)4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0.5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17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30份,碳酸甲乙酯(MPC)30份,丙酸甲酯(PA)4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5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18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30份,碳酸甲乙酯(MPC)30份,丙酸甲酯(PA)4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5.5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19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30份,碳酸甲乙酯(MPC)30份,丙酸甲酯(PA)4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0.5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20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30份,碳酸甲乙酯(MPC)30份,丙酸甲酯(PA)4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5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21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30份,碳酸甲乙酯(MPC)30份,丙酸甲酯(PA)4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5.5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22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30份,碳酸甲乙酯(MPC)30份,丙酸甲酯(PA)4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0.5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23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30份,碳酸甲乙酯(MPC)30份,丙酸甲酯(PA)4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5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24
按照方法1制备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30份,碳酸甲乙酯(MPC)30份,丙酸甲酯(PA)4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5.5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25
按照方法2制备锂离子电容器,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30份,碳酸甲乙酯(MPC)20份,丙酸甲酯(PA)5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26
按照方法2制备锂离子电容器,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30份,二甲基碳酸酯(DMC)30份,乙酸乙酯(EA)4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27
按照方法2制备锂离子电容器,组装成叠片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50份,二甲基碳酸酯(DMC)20份,乙酸乙酯(EA)3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28
按照方法3制备电池电容,组装成卷绕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30份,二甲基碳酸酯(DMC)20份,乙酸乙酯(EA)25份,丙酸甲酯(PA)25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29
按照方法3制备电池电容,组装成卷绕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30份,二甲基碳酸酯(DMC)30份,乙酸乙酯(EA)20份,丙酸甲酯(PA)20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实施例30
按照方法3制备电池电容,组装成卷绕式软包装方型电芯。
电解液的配方如下:(质量份)
溶剂:丙烯碳酸酯(PC)50份,二甲基碳酸酯(DMC)20份,乙酸乙酯(EA)15份,丙酸甲酯(PA)15份;
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2份,双草酸硼酸锂(LiBOB)1份,联苯(BP)1份;
溶质浓度:六氟磷酸锂(LiPF6)浓度1mol/L。
参考GB/T 18287-2000测试标准,根据本发明中电解液低温性能优异的特性,添加两个低温条件(-35℃、-55℃),分别测量以上各实施例的样品的低温性能(分别在低温-20℃、-35℃、-55℃下放置16小时,0.2C放电)、高温性能(高温55℃下放置2小时,放电1C)以及循环寿命(100%DOD,5C充放,锂离子电池循环3000次,锂离子电容器100000次,电容电池10000次),根据方法1制备得到的样品测得的电化学性能分别如表1所示,根据方法2制备得到的样品测得的电化学性能分别如表4所示,根据方法3制备得到的样品测得的电化学性能分别如表5所示。
表1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体系中不同溶剂配方的电解液对比
Figure BSA00000249767400101
表1可以看到,通过对比,电解液溶剂为纯环状酯PC的时候,样品的各项电化学性能都最差,而添加了链状碳酸酯和链状羧酸酯以后,高低温性能和循环寿命大幅度提高。另外,链状羧酸酯PA和EA含量的提高有助于样品的低温性能的提高,这是由于链状羧酸酯的凝固点平均比碳酸酯低20-30℃,且黏度较小,因此能显著提高电解液的低温性能。而链状碳酸酯的含量的提高则有助于提高电解液的高温性能,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PC的含量不得低于20份,否则循环寿命会降低;链状碳酸酯不得低于20份,否则高温性能会降低;链状羧酸酯不得低于30份,否则低温性能会下降,因此可根据具体工况调整三者比例,使环状酯PC的质量份为20~50份,链状碳酸酯的质量份为20~40份,链状羧酸酯的质量份为30~60份。
表2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体系中不同浓度溶质的电解液对比
从表2可以看出,当电解液中锂盐六氟磷酸锂的浓度为0.8~1.2mol/L时,样品的各项电化学性能良好,这是因为锂盐影响电解液的电导率,随着锂盐浓度的增加,电解液的电导率增加,同时也增大了电解液的粘度,从而影响了样品的性能。
表3非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体系中不同配方添加剂的电解液对比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添加剂的对样品的高低温性能以及寿命影响程度不同,从而可以看出不同添加剂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成膜稳定剂碳酸亚乙烯酯(VC)1~5份,高温稳定剂双草酸硼酸锂(LiBOB)为1~5份,高压过充保护剂联苯(BP)为1~5份,这是由于无论何种添加剂,当添加量超过最佳值后,均会增加电极的极化现象,从而导致样品的性能下降。
表4锂离子电容器体系中各种配方电解液对比
Figure BSA00000249767400122
表5电容电池体系中各种配方电解液对比
Figure BSA00000249767400123
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几种较佳具体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凡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包括溶剂和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所述的溶剂为环状酯丙烯碳酸酯(PC)、链状碳酸酯和链状羧酸酯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各个组分的质量份数为:丙烯碳酸酯(PC)20~50份,链状碳酸酯20~40份,链状羧酸酯30~6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还包括添加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为成膜稳定剂、高温稳定剂和高压过充保护剂;
以100质量份的溶剂计,成膜稳定剂为1~5份,高温稳定剂为1~5份,高压过充保护剂为1~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的有机电解液的体积计,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的浓度为0.8~1.2mol/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的有机电解液的体积计,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的浓度为0.8~1.2mol/L。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的有机电解液的体积计,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的浓度为0.8~1.2mol/L。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膜稳定剂为碳酸亚乙烯酯(VC)、亚硫酸乙烯酯(ES)、二甲亚砜(DMSO)、丙烯腈(ANN)、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苯甲醚或N,N-二甲基三氟乙酰胺(DMTFA)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高温稳定剂为双草酸硼酸锂(LiBOB)或二甲基乙酰胺DMAC)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高压过充保护剂为联苯(BP)、2-乙酰噻蒽、噻蒽或1,3,-二甲氧基-5-氟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链状碳酸酯为二甲基碳酸酯(DMC)、二乙基碳酸酯(DEC)、乙基甲基碳酸酯(EMC)或碳酸甲乙酯(MPC)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链状羧酸酯为乙酸乙酯(EA)、丙酸甲酯(PA)、甲基甲酸酯(MF)、甲基乙酸酯(MA)、丁酸甲酯(MB)或甲基丙酸酯(MP)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在非石墨基负极锂离子电容器、非石墨基负极锂离子电化学器件或非石墨基负极电容电池中的应用。
CN2010102674496A 2010-08-27 2010-08-27 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19310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74496A CN101931096A (zh) 2010-08-27 2010-08-27 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74496A CN101931096A (zh) 2010-08-27 2010-08-27 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1096A true CN101931096A (zh) 2010-12-29

Family

ID=43370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74496A Pending CN101931096A (zh) 2010-08-27 2010-08-27 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31096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4691A (zh) * 2011-05-13 2011-11-23 湖南耐普恩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型超级电容器电解液
CN103022560A (zh) * 2012-12-25 2013-04-03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以丙烯碳酸酯为基础溶剂的有机电解液
CN104124469A (zh) * 2014-08-11 2014-10-29 厦门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CN104409767A (zh) * 2014-11-25 2015-03-11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型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5633463A (zh) * 2016-01-08 2016-06-01 九江迅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放电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液
CN107633958A (zh) * 2016-06-07 2018-01-26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用于减小电荷转移电阻的电解质添加剂以及包含其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
CN108123175A (zh) * 2016-11-29 2018-06-05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用于锂二次电池电解液的酰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酰胺化合物及非水电解液
CN110534806A (zh) * 2019-08-29 2019-12-0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宽温电解液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3724A (ja) * 1997-08-22 2000-01-07 Ube Ind Ltd 非水電解液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01645521A (zh) * 2009-01-20 2010-02-10 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低温功能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3724A (ja) * 1997-08-22 2000-01-07 Ube Ind Ltd 非水電解液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01645521A (zh) * 2009-01-20 2010-02-10 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低温功能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4691A (zh) * 2011-05-13 2011-11-23 湖南耐普恩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型超级电容器电解液
CN103022560A (zh) * 2012-12-25 2013-04-03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以丙烯碳酸酯为基础溶剂的有机电解液
CN103022560B (zh) * 2012-12-25 2015-06-10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以丙烯碳酸酯为基础溶剂的有机电解液
CN104124469A (zh) * 2014-08-11 2014-10-29 厦门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CN104409767A (zh) * 2014-11-25 2015-03-11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型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5633463A (zh) * 2016-01-08 2016-06-01 九江迅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放电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液
CN105633463B (zh) * 2016-01-08 2018-03-02 九江迅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放电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液
CN107633958A (zh) * 2016-06-07 2018-01-26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用于减小电荷转移电阻的电解质添加剂以及包含其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
CN108123175A (zh) * 2016-11-29 2018-06-05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用于锂二次电池电解液的酰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酰胺化合物及非水电解液
CN108123175B (zh) * 2016-11-29 2020-05-22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一种酰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酰胺化合物及非水电解液
CN110534806A (zh) * 2019-08-29 2019-12-0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宽温电解液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6878B (zh) 一种以γ-丁内酯为基础溶剂的低温有机电解液及其应用
CN101931096A (zh) 丙烯碳酸酯基低温有机电解液及其应用
CN102082292B (zh) 一种高温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11653829A (zh)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02903956B (zh) 钛酸锂电池及其电解液
CN110444758A (zh) 一种高电压宽温域快充型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85048B (zh) 一种含有吡啶环磺酰亚胺锂的电解液及使用该电解液的电池
CN103500850A (zh)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的低温电解液
CN103456970B (zh) 一种电解液及含有该电解液的锂-二硫化亚铁电池
CN103779607A (zh) 一种电解液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8987810B (zh) 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电解液及二次锂电池
CN101740822B (zh) 电解液及含有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03545551B (zh) 一种适用于钛酸锂电池的电解液
CN105789685A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解液
CN105206873A (zh) 一种含有磷腈氟烷基磺酰亚胺锂的电解液及使用该电解液的电池
CN109888394A (zh) 一种新型的二次锂电池电解液
CN103928707A (zh)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功能电解液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682444A (zh) 一种锂二次电池电解液及含有该电解液的电池
CN103022560B (zh) 以丙烯碳酸酯为基础溶剂的有机电解液
CN103633370A (zh) 钛酸锂电池非水电解液及钛酸锂电池
CN112635835A (zh) 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02437371A (zh)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电解液及含有该电解液的磷酸铁锂电池
CN105098236A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解液
CN100505407C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50427B (zh) 一种含有草酸磷酸锂的电解液及使用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