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3019A - 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 - Google Patents
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03019A CN101903019A CN2008801219894A CN200880121989A CN101903019A CN 101903019 A CN101903019 A CN 101903019A CN 2008801219894 A CN2008801219894 A CN 2008801219894A CN 200880121989 A CN200880121989 A CN 200880121989A CN 101903019 A CN101903019 A CN 1019030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aqueous gel
- water
- skin
- tab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6—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gums, starch, alginate, dextrin, hyaluronic acid, chitosan, inulin, agar or pecti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70—Web, sheet or filament bases ; Films; Fibres of the matrix type containing drug
- A61K9/7007—Drug-containing films, membranes or shee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smetic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该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的粘贴基质在皮肤上几乎没有残留,对皮肤具有充分的粘着性,且对皮肤的凹凸以及动作具有追随性和延展性,并且能赋予粘贴后的皮肤滋润感。本发明的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具有层叠有(A)含阴离子性聚合物的交联结构体的含水凝胶层和(B)粘贴时一部分转移到皮肤上的保湿层的结构,该保湿层是含有1.5~5重量%的选自透明质酸、透明质酸分解物、透明质酸衍生物以及它们的盐中的1种以上的透明质酸类的胶体状的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含水凝胶片剂。
背景技术
作为使化妆用和医疗用的有效成分渗透到皮肤的手段之一,采用由水溶性聚合物组成的含水凝胶片。尤其是,为了使该含水凝胶片具有来自素材的柔软性和弹性而适用于身体的凹凸部和动作部位,对于提高该含水凝胶片的粘着性和使用性进行了研究。
例如,已提出了将2种水溶性聚合物用于凝胶基质且具有渗出物的释放性的含水凝胶片(专利文献1)。该凝胶片由于脱水收缩(Syneresis)而促进对于对象物表面的粘着,因此无需粘着剂。而且,在静置状态下释放凝胶层内的液体,粘贴时供给皮肤水分,能赋予滋润感。但是,由于凝胶形成时所释放的液体层中不包含具有增粘作用的水溶性高分子,因而粘性非常低,该液体层使得凝胶片在皮肤上容易滑动,难以长时间粘贴。此外,以琼脂和葡甘露聚糖作为基质的凝胶片容易发生塑性变形,使用时由于指甲等擦伤而容易破碎。
另外,已提出了将聚丙烯酸类水溶性聚合物用作凝胶基质的含水凝胶片(专利文献2)。从该凝胶片剂与明胶基材的凝胶片相比较,具有难以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变形)、延展性高、难以破碎、容易弹性变形的特征,并由于缓冲性而能够物理保护患部的观点出发,该凝胶片剂被广泛用于化妆品和医疗用巴布剂等中。并且,对皮肤的粘着性也良好。但是,由于聚丙烯酸类水溶性聚合物是吸水性和保水性都高的基质,在用于含水凝胶片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充分供给水分以赋予皮肤滋润感那样的问题。并且,高延展性在将片剂制薄的时候成为自身保形性变差的主要原因,将纺布和无纺布等作为支撑体进行层叠,抑制凝胶的延展性的手段变得必须。然而,作为支撑体使用的纺布和无纺布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与含水凝胶层(片)相比较,其延展性和柔软性都低,一方面控制了含水凝胶层的柔软性,而另一方面又使得作为全体凝胶片对具有凹凸的皮肤和肘膝等进行动作的皮肤的追随性下降。
并且,已提出了一种含水凝胶片,其通过配合特定的低亲水性的多元醇来促进水从聚丙烯酸类凝胶中的释放性和挥散性(专利文献3)。但是,由于从凝胶片内释放出水,粘贴时在凝胶片表面形成不含有增粘剂的液状层,使得凝胶片在皮肤上变得容易滑动,粘着性降低。
而作为改善凝胶片的粘着性的一个手段,可以举出具有2层构成的含水凝胶片剂。例如,已报道了涉及2层构成的亲水性粘贴剂的技术,该亲水性粘贴剂是在水蒸气透过的塑料薄膜的一面上,按顺序层叠含水凝胶层和亲水性粘着层而形成的(专利文献4)。该凝胶片剂制成在粘贴面一侧具有赋予粘着性的层的2层构成,但是没有公开具体的粘着层的形成方法,而且没有积极地对粘贴部位的皮肤进行保湿,也没有赋予在剥离后赋予皮肤滋润感的意思。而且,由于塑料薄膜的支撑层比含水凝胶层的延展性和柔软性都低,因而含水凝胶层的柔软性受到限制,且对具有凹凸的皮肤、肘膝等进行动作的皮肤的亲水性粘贴剂的追随性差。除此之外,由于塑料薄膜和含水凝胶层没有物理上互相缠绕,只由表面张力粘接,塑料薄膜对含水凝胶层的粘着力很弱,使用时塑料薄膜和含水凝胶层之间容易剥离。而且,由于亲水性粘着层,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普鲁兰多糖、聚(甲基)丙烯酸、羟丙基纤维素、甲基乙烯醚·无水马来酸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羟丙基酯或同系统共聚物、羧甲基化淀粉等作为粘贴基质,被设计成水分含量低或不含水分且通过添加可塑剂以表现出粘着性,因而难以供给皮肤水分。并且,剥离后,粘贴基质残留在皮肤上,残留在皮肤上的粘贴基质在干燥后使皮肤上变成起粉那样的状态。
作为其他含水凝胶片,还报道了涉及涂敷(pack)用片的技术,该涂敷用片是在即将使用之前,叠合含美容成分且被干燥了的可溶性薄膜和含水凝胶片,凝胶片的液体由于移动而溶解可溶性薄膜,美容成分析出(专利文献5)。该涂敷用片在使用时叠合可溶性薄膜和凝胶片,将可溶性薄膜粘贴在皮肤侧来使用。使用中液体移动,可溶性薄膜溶解,因而粘着力增加,对皮肤表现出良好的粘合性。然而,将该涂敷用片剥离后,该水溶性高分子大量残留在皮肤上,干燥后在皮肤上变成起粉那样的状态。而且,还存在以下问题:在使用时通过叠合含水凝胶片和可溶性薄膜而造成液体移动,需要耗费时间来溶解薄膜形成粘着层,凝胶片、可溶性薄膜、以及皮肤之间相互的连接力不充分,对皮肤的凹凸和动作的追随性和延展性都差,并且必须不偏不倚地重叠可溶性薄膜和含水凝胶片而缺乏便利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3-5180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0-6085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18852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3-22791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568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该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具有层叠有(A)含阴离子性聚合物的交联结构体的含水凝胶层和(B)粘贴时一部分转移到皮肤上的保湿层的结构,该保湿层是含有1.5~5重量%的选自透明质酸、透明质酸分解物、透明质酸衍生物以及它们的盐中的1种以上的透明质酸类的胶体状的层。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托盘的形状的例子。
图2表示片剂的形状(配置在托盘上的状态)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该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在保存时保湿层对含水凝胶层的保持性能高,而且使用时对皮肤的粘着性充分、对皮肤的凹凸以及动作具有追随性和延展性,并且对于粘贴后的皮肤几乎没有由于粘贴基质造成的起粉,且能够赋予滋润感。
本发明人为了开发具有作为支撑体的含水凝胶层、以及用于供给皮肤有效成分和水的胶体层的2层构成的片剂,进行了各种研究讨论,结果发现:具有采用阴离子性聚合物的交联结构体作为含水凝胶层且层叠含有一定量的透明质酸类的保湿层作为胶体层的2层构成的片剂,在粘贴时保湿层的一部分转移到皮肤上,保湿层内的水和透明质酸类被供给皮肤,并且保湿层对皮肤的粘着性高,对于皮肤的凹凸和动作具有良好的追随性,且剥离、干燥后的皮肤上没有起粉那样的残留。
本发明的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由于在粘贴面具有胶体状的保湿层,因而与皮肤的粘着性良好。另外,由于保湿层呈水分量多的胶体状,因此在粘贴过程中能够从保湿层向皮肤供给水分,在剥离后能够赋予皮肤滋润感。并且,由于保持有大量水的含水凝胶层被层叠在保湿层上,因而能够经由保湿层向皮肤持续地供给水分。
另外,向皮肤供给水分使得角质层膨胀,同时由于含水凝胶层的闭塞效果,保湿层中所含的透明质酸类变得容易浸透皮肤。
并且,由于片剂剥离后,包含水分和透明质酸类的胶体状的保湿层作为“美容液”残留在皮肤上,因此,通过将该保湿层涂展在皮肤上,能够供给皮肤更多的透明质酸类,同时保湿层的透明质酸类和水溶性高分子局部残留,能够防止皮肤上出现起粉那样的残留。
本发明的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具有含阴离子性聚合物的交联结构体的含水凝胶层(A)、和层叠在该含水凝胶层的一面上且粘贴时其一部分转移到皮肤上的胶体状的保湿层(B)这2层结构。
含水凝胶层(A)是通过阴离子性聚合物的交联结构体而形成含水凝胶的层,能够成为片剂的支撑体,且具有作为对胶体层的水分供给层和皮肤闭塞层的功能。该阴离子性聚合物的交联结构体通过阴离子性聚合物、交联剂以及水,由该阴离子性聚合物和交联剂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作为含水凝胶层的基本骨架的细致的网眼结构。由阴离子性聚合物化学交联而成的含水凝胶层为非水溶性,其网眼结构中保持有大量的水而膨润,因此具有适度的弹性和延展性、柔软性。并且,由于化学交联而成的含水凝胶比琼脂等的热塑性小,因而对于宽的使用温度,保形性稳定,作为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的支撑体非常有用。
作为本发明的片剂的含水凝胶层的厚度,优选为0.5~5mm,更优选为0.8~2mm。从水分保持性、以及凝胶层涂布时由含水凝胶液提供水分以使水溶性薄膜溶解的观点出发,优选至少具有0.5mm以上的厚度,另一方面,从粘贴在身体上时由于自重而容易脱落的观点出发,优选为5mm以下的厚度。
另外,含水凝胶层的凝胶强度,从作为具有适度的弹性和延展性、柔软性的支撑体功能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18N/cm2,更优选为1.5~10N/cm2,特别优选为2~8N/cm2。在此,凝胶强度采用以下的方法来测定。
将交联反应结束前的含水凝胶填充在直径60mmφ、深度80mm的杯形容器内,就这样使交联反应结束,制备直径60mmφ×高度60mm的圆柱凝胶。使连接到数字式测力仪(DIGITAL FORCE GAUGE)的柱塞(直径12mmφ,扁平型)与杯形容器内的圆柱凝胶的上表面中央部接触,将柱塞以300mm/min的恒定速度,压入凝胶内部30mm,其应力F[N]由数字式测力仪测定。如果将柱塞端面的面积作为S[cm2]的话,则凝胶强度以F/S[N/cm2]算出。
含水凝胶层的水可以使用温泉水和泉水等天然水、以及自来水、精制水、离子交换水等各种水。在本发明中,由于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是将含水凝胶层(A)和后述的保湿层(B)这2层层叠而形成,因此含水凝胶层的水在含水凝胶层(A)和保湿层(B)之间移动。含水凝胶层中所含的水量,作为配合含水凝胶液时的量,优选为50~95重量%,更优选为55~90重量%。如果在该范围内的话,则水、凝胶化剂、其他成分的溶解和分散性都良好,对于操作性例如涂布适宜。如果水的含量太少的话,则阴离子性聚合物和其他配合基质的分散、溶解性变得不充分,产生制造时的操作性下降、所形成的含水凝胶层的保形性下降以及不均匀化等的问题。另外,如果其含量太多的话,则产生含水凝胶层的保形性下降,使用时凝胶破碎等问题。
作为阴离子性聚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具有羧基、硫酸基和磷酸基的聚合物。具体可以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类、羧基乙烯聚合物(Carboxyvinyl polymer)、羧甲基纤维素和羧乙基纤维素等阴离子性纤维素衍生物、卡拉胶、海藻酸及其盐类、阴离子性淀粉衍生物等。尤其,为了得到完全满足高保水量、充分的凝胶强度以及具有可追随皮肤的凹凸和运动的柔软性等的含水凝胶层,优选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类、阴离子性纤维素衍生物、卡拉胶中的至少1种以上。并且,从能够容易地控制层叠时含水凝胶层和保湿层的水分平衡、维持保湿剂层的高水分量,以及容易得到的理由出发,优选阴离子性纤维素衍生物,特别优选羧甲基纤维素。
该聚合物的含量,在含水凝胶液中优选为0.5~25重量%,更优选为3~10重量%。另外,为了未交联状态的凝胶的粘度调整、以及通过物理缠绕成阴离子性聚合物的网眼结构来提高交联凝胶的保形性,在配合后述的水溶性高分子的情况下,阴离子性聚合物的含量在含水凝胶液中优选为0.5~6重量%。
作为交联剂,可以使用金属离子化合物和阳离子性聚合物、多官能环氧化合物,根据与所使用的阴离子性聚合物的官能团的反应性来适宜地选择。
作为金属离子化合物,可以举出包含铝、镁、钙、钾等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盐类等,例如,可以举出氢氧化铝、硫酸铝钾、硫酸铝、氧化铝、甘羟铝(aluminum glycinate)、醋酸铝、乳酸铝、硬脂酸铝、含水硅酸铝、偏硅酸铝(aluminum metasilicate)、硅酸铝镁(MagnesiumAluminometasilicate)、氯化镁、硬脂酸镁、碳酸钙、氢氧化钙、高岭土、合成水滑石、氢氧化钾等,这些可以配合1种或者2种以上使用。
作为阳离子性聚合物,可以使用聚赖氨酸等聚氨基酸等。
另外,作为多官能环氧化合物,可以举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三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山梨糖醇聚缩水甘油醚、失水山梨糖醇聚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聚缩水甘油醚、季戊四醇聚缩水甘油醚、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等,可以配合上述多官能环氧化合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使用。尤其,在选择羧甲基纤维素等阴离子性纤维素衍生物作为阴离子性聚合物的情况下,作为交联剂优选为硅酸铝镁、氢氧化铝等铝离子化合物。
作为含水凝胶层的交联剂的含量,在含水凝胶液中优选为0.01~10重量%,更优选为0.05~5重量%,特别优选为0.1~2重量%。
本发明的含水凝胶层中除了配合水、阴离子性聚合物、交联剂之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影响交联状态和保存稳定性的范围内,适当地配合水溶性高分子、保湿剂、油剂、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药效成分、防腐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溶解剂、着色剂、香料等。
可以根据例如未交联状态的凝胶的粘度调整、以及通过物理缠绕成阴离子性聚合物的网眼结构来提高交联凝胶的保形性等目的,适当地配合水溶性高分子。
作为使用的水溶性高分子,例如,可以举出明胶、琼脂、果胶、黄原胶、刺槐豆胶、结冷胶、黄蓍胶、阿拉伯树胶、葡甘露聚糖、瓜尔胶、HP瓜尔胶、晚香玉(tuberose)多糖体等天然高分子或其衍生物;PVA、PVP、聚乙烯吡咯烷酮·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聚乙烯类化合物;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非离子性纤维素衍生物;可溶性淀粉、普鲁兰多糖、糊精、羟烷基淀粉、醋酸淀粉等淀粉分解物或者淀粉衍生物等,可以组合上述水溶性高分子中的1种或2种以上使用。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含量,在含水凝胶液中优选为0~5重量%。
作为保湿剂,例如,可以举出甘油、二甘油、聚甘油、1,3-丁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氧乙烯二缩水甘油醚、聚氧丙烯二缩水甘油醚、甲基葡萄糖苷、聚氧乙烯甲基葡萄糖苷、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醇、麦芽糖醇、海藻糖等多元醇类、糖醇类、糖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蛋白质及其衍生物等,上述保湿剂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上述保湿剂通过配合在含水凝胶层中,能够经由(B)保湿层持续地向皮肤供给保湿剂。而且,由于上述保湿剂的保水性高,因此能够抑制含水凝胶层的极端干燥,并且能够维持柔软性以使身体粘贴片剂追随皮肤的凹凸等。保湿剂的含量在含水凝胶液中优选为1~55重量%,特别优选为1~40重量%的范围。为了使上述保湿剂在制备含水凝胶的时候,具有作为阴离子性聚合物的分散剂的功能,优选配合在含水凝胶液中。如果保湿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保湿性良好或者作为分散剂有用,但是如果超过55重量%的话,则由于保湿量的增大关系到水分量的减少,因而向抑制阴离子性聚合物的离子基团解离的方向进行,由于抑制了凝胶交联,因此使得含水凝胶片的强度降低,保形性下降。
作为油剂,可以举出霍霍巴油、橄榄油、鳄梨油、薄荷油、山茶油、葡萄籽油等植物油;水貂油、羊毛脂等动物油;液体石蜡、角鲨烷、角鲨烯等烃类;十八醇、异十八醇、十六醇等高级醇类;肉豆蔻酸异丙基酯、油酸油醇酯、二癸酸新戊二醇酯等酯油类;乙二醇二辛基醚等醚油类;二甲基硅酮油、醇改性硅酮油、烷基改性硅酮油、氨基改性硅酮油等硅酮油类;全氟聚醚等氟油等,可以组合这些油剂中的1种或2种以上使用。
油剂的配合量,根据对含水凝胶层的交联状态和保存稳定性的影响、进而使用目的,例如,在使用油剂,以发挥其所具有的供给皮肤所缺乏的油分、防止过多的水分从皮肤蒸发以提高保湿效果、或者提高药效成分对皮肤的渗透性等功能的情况下,油剂的含量在含水凝胶液中优选为0.01~20重量%的范围。另外,这些油剂也和保湿剂同样,能够作为乳化物或增溶物而配合在粘贴面的保湿剂层上,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皮肤的分配性。
表面活性剂被用于使油剂乳化或增溶,从而使油剂均匀地分散在含水凝胶中。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作为化妆品用途而被广泛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以举出二烷基磺基琥珀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硫酸酯盐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硬脂酰醚、聚氧乙烯辛基十二烷基醚、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糖醇单棕榈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四油酸酯、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十八烷基胺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酰甜菜碱、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等两性表面活性剂等,上述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表面活性剂的含量,根据所使用的油剂的种类和配合量适当地设定,但是在含水凝胶液中优选为0.01~10重量%的范围。
作为pH调节剂,可以举出酒石酸、琥珀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醋酸、乙醇酸、盐酸、草酸、磷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丙胺、二丙胺、三丙胺、单甲醇胺、二甲醇胺、三甲醇胺、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单丙醇胺、二丙醇胺、三丙醇胺、柠檬酸盐、磷酸盐、碳酸盐等。含水凝胶层的pH优选调节在4~8范围,pH调节剂的含量在含水凝胶液中优选为0.01~10重量%的范围。
作为药效成分,可以举出各种美肤成分和其他药效成分等。
美肤成分是指被认为具有美白效果、细纹和皮肤松弛的改善效果、新陈代谢的改善效果、瘦身效果、保湿效果、收敛效果、皮肤柔软化效果等作用的成分。这些成分,也和保湿剂同样,能够配合在粘贴面的保湿剂层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皮肤的分配性,而还通过配合在含水凝胶层中,能够经由胶体层而持续性地供给皮肤。
作为美肤成分,可以使用化妆品中所用的各种美肤用活性物质,例如可以举出神经酰胺类、维生素类(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等)、透明质酸及其盐、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e sulphate)及其盐、晚香玉多糖体、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或蛋白分解物、羟酸等有机酸类、乳铁蛋白(lactoferrin)等糖蛋白质、泛癸利酮(ubidecarenone)(辅酶Q10(coenzyme Q10))、α硫辛酸(α-lipoic acid)(硫辛酸(thioctic acid))、动植物提取液、尿素等,上述美肤成分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美肤成分的含量,在含水凝胶液中优选为0.01~20重量%的范围。
药效成分是指被认为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消炎镇痛作用、止痒作用等作用的成分。作为药效成分,例如,可以举出烟酸及其衍生物、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水杨酸及其盐、甘草酸(glycyrrhizinic acid)及其盐、尿囊素(allantoin)、愈创奥(guaiazulene)、盐酸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 hydrochloride)、氯化溶菌酶(lysozyme chloride)、咖啡因、肉碱等,可以使用上述药效成分中的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上述药效成分的含量,在含水凝胶液中优选为0.01~20重量%的范围。
作为防腐剂,可以举出对羟基苯甲酸酯、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脱氢乙酸盐、苯酚、异丙基甲基苯酚、扁柏酚、苯扎氯铵、苄索氯铵、盐酸氯己定(chlorhexidine hydrochloride)等,上述防腐剂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防腐剂的含量,在含水凝胶液中优选为0.01~5重量%的范围。
作为抗氧化剂,可以举出抗坏血酸及其盐、抗坏血酸酯、胡萝卜素、虾青素、没食子酸丙酯、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hydroxyanisol)、二丁基羟基甲苯等,上述抗氧化剂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对氨基苯甲酸及其酯类、对二甲氨基苯甲酸戊酯、羟苯甲酮(Oxybenzone)、四羟基二苯甲酮、羟基甲氧基二苯甲酮磺酸、西诺沙酯等。
溶解剂被用于使难溶于水的药效成分等均匀地分散在含水凝胶中,具体可以举出乙醇、丙醇、丁醇、苯甲醇等低级醇。
关于着色剂,涉及到使用感和皮肤的活化感的提高。作为着色剂,可以举出红色102号(NEW COCCIN)、红色104号-(1)(荧光桃红B)、红色105号-(1)(孟加拉玫瑰红)、红色106号(酸性红)、红色2号(苋菜红)、红色3号(赤藓红)、黄色4号(柠檬黄)、黄色5号(日落黄FCF)、绿色3号(固绿FCF)、蓝色1号(亮蓝FCF)、蓝色2号(靛蓝胭脂红)等法定色素。
作为香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从能够用于医药品、医药部外品、化妆品、卫生材料、杂货等领域的香料中进行选择而适当地配合。
本发明的保湿层(B)是为了发挥充分的粘着性,使透明质酸类在水中溶解或者分散,成为没有凝胶化的粘稠液状(胶体状),向皮肤转移的层。向皮肤转移是指,将本发明的片剂的保湿层侧粘贴在皮肤上,一定时间后从皮肤剥下来时,保湿层从片剂的凝胶层侧转移到皮肤侧,即保湿层充分残留在皮肤上。保湿层的粘度(25℃),从使用时对皮肤的粘着性、对皮肤的转移性的观点出发,在制备保湿层(B)的20%水溶液的时候,优选为100~1,000,000mPa·s,更加优选为300~800,000mPa·s,特别优选为500~600,000mPa·s。粘度用B型粘度计测定。
保湿层(B)中包含从透明质酸、透明质酸分解物、透明质酸衍生物及它们的盐中选出的1种以上的物质。作为本发明的保湿层(B)中所使用的透明质酸、透明质酸分解物、透明质酸的衍生物及它们的盐,例如,可以举出透明质酸、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和透明质酸钠的加热及酶分解物、乙酰化透明质酸等。所使用的这些透明质酸类的平均分子量,根据透明质酸的供给源而不同,例如,来源于鸡的鸡冠的为500万~700万,来源于乳酸菌等微生物发酵法精制得到的为100万~300万。优选使用透明质酸的分解物、乙酰化透明质酸等,还优选将其与透明质酸、透明质酸钠并用。透明质酸的分解物的平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150万,更优选为5,000~100万,特别优选为6万~100万。
上述透明质酸类在保湿层(B)中的含量为1.5~5重量%,但是从在含水凝胶层上稳定地保持保湿层的水分且形成粘稠的液状(胶体状),使粘贴时的粘合性提高、片剂剥离时胶体状物转移到皮肤上、没有起粉和发粘、并赋予充分的保湿感的观点出发,更加优选含量为1.5~4重量%,特别优选含量为1.8~3重量%。如果透明质酸类过剩的话,则具有保湿层发粘、剥离后产生起粉等倾向。
另外,从粘贴时的粘合性变高、保湿层的转移性好、而且使角质层膨胀、赋予滋润感、提高有效成分向皮肤的渗透性的观点出发,保湿层(B)中水的含量优选为50~95重量%,更加优选为55~90重量%,特别优选为60~80重量%。如果保湿层中的水分少的话,粘合性虽然好但是膨润和渗透性变差,相反如果水分过剩的话,则粘合性下降,产生片剂的偏离等。
并且,本发明的保湿层(B)中还可以适宜地配合透明质酸以外的水溶性高分子、粉体、可塑剂、其他保湿剂、油剂、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药效成分、防腐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溶解剂、着色剂、香料等。在此能使用的成分,可以举出与上述含水凝胶层(A)同样的成分,也可以与上述含水凝胶层中配合的成分相同或者不同。
本发明的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优选具有层叠有含上述阴离子性聚合物的含水凝胶层(A)和含透明质酸的保湿层(B)的结构,保湿层为转移到皮肤上那样的粘稠液状(胶体状)。作为制造这种片剂的方法,可以通过例如将含有1~5重量%的形成上述保湿层(B)的透明质酸类的水溶液和上述含水凝胶层(A)直接层叠来制造得到(以下称为“制造方法X”)。另外,也可以通过以水溶性薄膜的状态供给含有上述透明质酸类的保湿层(B),在该水溶性薄膜上涂布上述含水凝胶层(A),从而使该水溶性薄膜的一部分溶解来得到(以下称为“制造方法Y”)。此时,采用交联反应结束前的阴离子性聚合物含水凝胶层,将上述含水凝胶层涂布在薄膜上,然后交联反应结束。
在制造方法X中,含有透明质酸类的水溶液和上述含水凝胶层(A)的直接层叠,例如通过在图1的形状的托盘中央部,滴入构成保湿层(B)的含有透明质酸类的水溶液,再在上面放置含水凝胶层(A)来进行。然后,只要静置24~72小时,则含有透明质酸的水溶液的一部分渗入含水凝胶层中,形成胶体状的保湿层。滴下来的水溶液中透明质酸类的浓度优选为1~5质量%,如果考虑在最终形态的片剂中,水分和低分子量物质在含水凝胶层以及保湿层之间的转移的话,优选该浓度与所得到的片剂的胶体层的浓度相同。通常认为:此时,含水凝胶层(A)的水分和含有透明质酸类的水溶液的水分在含水凝胶层的保水力和含有透明质酸类的水溶液的保水力之间取得平衡,其中,所述含水凝胶层的保水力起因于含水凝胶层中聚合物的离子的离解、以及含水凝胶层中任意包含的多元醇等保湿剂的水合力,在保持保湿层(B)的水分量大的状态下,分别成为平衡水分状态。在制造方法X中,在平衡水分状态下在凝胶层表面形成的含有透明质酸类的保湿层的附着量,在将保湿层的比重作为1时,每单位面积的凝胶层优选为0.003~0.025g/cm2范围,更加优选为0.005~0.02g/cm2范围。此处的附着量是指,在得到(i)从托盘取出的2层凝胶片的重量、(ii)擦去从托盘取出的2层凝胶片的保湿层后的凝胶片的重量、(iii)形成有保湿层的部分的凝胶片面积时,按照下式算出的值。
附着量=[(i)-(ii)]÷(iii)
另外,在制造方法Y中,在预先以水溶性薄膜的状态供给保湿层的情况下,该水溶性薄膜除了含有上述透明质酸类以外,还优选含有水溶性高分子。
在该方法中,通过在包含水溶性高分子和透明质酸类的水溶性薄膜上涂布含水凝胶层(A),使该水溶性薄膜吸水溶解,从而形成胶体状的保湿层(B)。该水溶性薄膜采用预先在塑料衬垫上涂布形成的薄膜。通过具有以塑料衬垫作为支撑体的形态使用水溶性薄膜,不仅可以容易地调整水溶性薄膜的厚度,而且薄膜的操作性(凝胶层的涂布)也良好。另外,为了通过水溶性薄膜的溶解来形成胶体状的保湿剂层,水溶性薄膜也可以加工成为只在具有压花状的凹凸的塑料衬垫的凹部存在有水溶性高分子的、非连续的水溶性薄膜。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水溶性薄膜,在塑料衬垫上形成具有柔软性的皮膜,另一方面,在该皮膜上面涂布含水凝胶层后,溶解形成胶体层。因此,该水溶性薄膜优选由具有皮膜形成性能的水溶性高分子构成。该水溶性高分子除了具有皮膜形成性能之外,优选还具有水分保持性和增粘性。另外,本发明的该水溶性薄膜除了含有透明质酸类以及水溶性高分子之外,还优选含有分子量小于5000的水溶性粉体、可塑剂和水来构成。
作为保湿层(B)中所使用的水溶性高分子,从吸水溶解形成胶体层的观点出发,优选平均分子量5000~500万的高分子。水溶性薄膜中能够使用的水溶性高分子,可以与上述的水溶性高分子重复,但是优选不与含水凝胶层发生化学反应且不形成交联体的水溶性高分子。作为这种水溶性高分子,特别优选具有高保水力的水溶性高分子,具体可以举出果胶、黄原胶、结冷胶、阿拉伯树胶、海藻酸、海藻酸盐等分子结构内含有糖醛酸的多糖类及其衍生物;羟烷基化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包含羟丙基、磷酸基和氨基等的淀粉分解物或者淀粉衍生物。
上述水溶性高分子中,特别优选平均分子量5,000~30万的选自淀粉分解物、加工淀粉、加工淀粉分解物、羟烷基化纤维素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以下,称为“PVP”)中的1种以上的物质。在此,作为淀粉,可以举出天然淀粉,例如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大米淀粉等。另外,也可以使用作为高直链淀粉的高直链玉米淀粉、绿豆淀粉、碗豆黄(Yellow Pea)等。
作为加工淀粉,可以举出醚化淀粉、酯化淀粉、它们的氧化物、以及它们与酸的交联物。
作为醚化淀粉,优选羟丙基化物、羟乙基化物、羟甲基化物、以及羟丙基甲基化物等羟烷基化淀粉,作为酯化淀粉优选乙酰化淀粉。
作为醚化淀粉或酯化淀粉的氧化物,可以举出用次氯酸钠等氧化剂漂白、氧化上述淀粉而得到的物质。另外,作为醚化淀粉或酯化淀粉的与酸的交联物,可以举出磷酸交联物、己二酸交联物、表氯醇交联物。
作为醚化淀粉或酯化淀粉的分解物,可以举出上述淀粉的酸分解物、酶分解物。在此作为酸分解物,可以举出在盐酸、硫酸等无机酸水溶液中浸渍、分解得到的物质。作为酶分解物,可以举出淀粉酶分解物。
另外,作为醚化淀粉或酯化淀粉的氧化物或它们的交联物的分解物,可以举出与上述同样的酸分解物、酶分解物。
其中,特别优选羟烷基化淀粉、羟烷基化淀粉的氧化物、以及它们与酸的交联物。这些羟烷基化淀粉或其分解物,为了薄膜形成性、以及在水凝胶上的残留少,优选平均分子量为5,000~10万,特别优选为1万~5万。
作为羟烷基化纤维素,优选羟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水溶性的羟烷基纤维素,分子量优选为5,000~20万,特别优选为1万~10万,更加优选为1万~6万。
另外,作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可以广泛地得到平均分子量为5,000~100万分子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但是在作为化妆品的用途而将聚乙烯吡咯烷酮与含水凝胶层层叠时,使其能够转移到凝胶中,优选平均分子量为5,000~10万,更加优选为5,000~6万。
上述分子量5,000~30万的加工淀粉分解物等、羟烷基化纤维素、PVP在水溶性薄膜中的含量,从薄膜形成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尽可能包含大量,从粘贴在皮肤后的发粘感和皮肤上残留少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70重量%,特别优选为25~65重量%,更加优选为30~60重量%。
并且,在制造工序Y中,水溶性薄膜中所包含的透明质酸类,从湿润感、保湿性的赋予、以及薄膜涂布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水溶性高分子100重量份,优选含有1重量份以上,更加优选为1~3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2~15重量份,更加进一步优选为4~10重量份。
作为本发明的水溶性薄膜中所使用的可塑剂,可以使用通常的液状或者低分子、优选平均分子量小于1000的多元醇和多糖类等。具体可以举出甘油、聚甘油、丙二醇、烷基葡萄糖苷、聚氧乙烯甲基葡萄糖苷、单糖、低聚糖类、糖醇等,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者2种以上。另外,二甘油的聚氧丙烯(POP)或聚氧乙烯(POE)加成物、以及平均分子量小于1,000的聚乙二醇,对于提高水溶性薄膜的抗粘连性(blocking resistance)和赋予皮肤保湿感有效。
从水溶性薄膜的柔软性和抗粘连性的观点出发,可塑剂相对于水溶性高分子100重量份,优选含有5~80重量份,更加优选含有5~50重量份,特别优选含有10~30重量份。
另外,本发明的水溶性薄膜中优选配合聚亚烷基二醇。作为聚亚烷基二醇,优选平均分子量1000~6000的聚乙二醇,特别优选平均分子量1000~4000的聚乙二醇,更加优选平均分子量1200~3000的聚乙二醇。
上述聚亚烷基二醇能够在溶解于水的时候不使粘度提高,在干燥的时候不阻碍薄膜形成,且能够提高抗粘连性,对保持油性成分起效。为了干燥时薄膜形成的抗粘连性,优选分子量不太小。另外,为了防止薄膜破裂,优选分子量不太大。并且,优点还在于:聚亚烷基二醇与作为可塑剂的甘油一起溶解之后,使溶解于水时表现出高粘度的透明质酸或透明质酸钠等分散在其中,然后加入水能够制备不起团的水溶性薄膜的原液(原体)。即,如果只采用可塑剂,从抗粘连性的方面考虑,可塑剂的配合量存在上限,在作为透明质酸的分散剂使用时量少的情况下,通过并用聚亚烷基二醇,能够发挥作为透明质酸的分散剂的功能。
从抗粘连性、薄膜的温度抗性的观点出发,聚亚烷基二醇的含量,相对于水溶性高分子100重量份,优选为5~80重量份,更加优选为5~5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5~30重量份。
可塑剂和聚亚烷基二醇的合计量,从抗粘连性和保持皮肤上的保湿感觉的观点出发,相对于水溶性高分子100重量份,优选为20~14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30~100重量份,更加优选为40~80重量份。另外,从胶体层的形成及赋予保湿感的观点出发,将可塑剂和聚亚烷基二醇的合计量作为100,透明质酸类的含量优选为5~60重量份,更加优选为5~3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8~20重量份。
另一方面,为了水溶性薄膜(水溶性的可食用薄膜)即使从已涂布的塑料衬垫剥离,也能维持作为薄膜单体的充分保形性,配合大量分子量大的水溶性高分子作为赋形剂。由于本发明的水溶性薄膜是在片剂中作为支撑体来层叠凝胶层的形态,因而优选在将塑料衬垫作为支撑体的状态下,即在片剂的制造阶段(赋予塑料衬垫的状态)中能够维持稳定的保形性。为此,本发明的水溶性薄膜,优选进一步包含作为薄膜的赋形剂的低分子量的水溶性粉体,该水溶性粉体本身几乎没有皮膜形成性能。低分子量的水溶性粉体与使已交联的含水凝胶层膨润的水相溶,容易融入含水凝胶层中,因而即使在胶体层转移到皮肤上的时候,也难以变成所谓的“起粉状态”,并且,由于对水的溶解速度快,如果配合低分子量的水溶性粉体的话,水溶性薄膜很快从含水凝胶层高效地吸收水,容易形成含水量多的胶体层。
因此,在制备本发明的水溶性薄膜时,优选混合低分子量的水溶性粉体来使用。在本发明中,低分子量的水溶性粉体是指平均分子量小于5000的水溶性粉体。
作为这种水溶性粉体,可以举出用酸或酶等分解上述水溶性高分子且将平均分子量低分子化至小于5000而成的物质,例如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醇、麦芽糖醇、海藻糖等糖醇类,糖类和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
作为水溶性高分子的分解物,可以配合平均分子量100以上且小于1000的淀粉分解物。作为淀粉分解物,可以举出淀粉的酸分解物或酶分解物,作为该分解物的例子可以举出糊精。在此,淀粉分解物更优选其平均分子量为200以上且小于1000。另外,DE(葡萄糖值,Dextrose Equivalent)优选为7~50,特别优选DE为20~40。
DE是表示淀粉的分解程度的指标,根据DE=[(直接还原糖)/(固形物成分)]×100求出。进行分解的还原糖的量越增大,则DE的值越大。
水溶性薄膜中具有皮膜形成性能的水溶性高分子和分子量小于5000的水溶性粉体的重量比(水溶性高分子∶水溶性粉体)优选为1∶0.5~1∶10。另外,作为水溶性薄膜中的总量,优选为40~80重量%,特别优选为50~80重量%。
上述本发明的水溶性薄膜中所用的作为可塑剂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6000的聚乙二醇和平均分子量低分子化为小于5000的水溶性粉体,从不阻碍薄膜的形成,能提高抗粘连性,并且保持薄膜的保形性的观点出发,在水溶性薄膜中优选为18~75重量%,特别优选为20~70重量%,更加优选为25~65重量%。
另外,涂布含水凝胶前的水溶性薄膜中优选含有15重量%以下的水,特别优选为1~15质量%,更加优选为5~15质量%。
水溶性薄膜的厚度形成为10~400μm,从稳定地形成片剂、且干燥方面考虑优选为20~100μm的范围,从涂布含水凝胶再次形成胶体状的保湿层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为20~70μm。
制备水溶性薄膜时所使用的塑料衬垫,除了通常使用的PET、PP等片材以外,也可以使用PE、尼龙等单层、多层薄膜。并且,对于衬垫的表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扁平衬垫和压花衬垫等。衬垫的厚度,只要适合加工性即可,优选为10~400μm的范围。
特别优选对层叠有水溶性薄膜的面,实施电晕放电等亲水性处理。
水溶性薄膜的制造法是,预先制备包含上述透明质酸类、透明质酸以外的水溶性高分子、水溶性粉体、可塑剂、以及其他成分的水溶液,优选涂布在具有实施过电晕放电处理的亲水性表面的塑料衬垫上,然后通过干燥,形成厚度一定的干燥的水溶性薄膜。这种水溶性薄膜的制备可以直接应用可食用薄膜的制造设备和技术等来制备得到。
在制造工序Y中,本发明的片剂可以通过在层叠在塑料衬垫上的水溶性薄膜面上,涂布另外制备的混合有形成含水凝胶层(A)的成分的含水凝胶原液来制造得到。可溶性的水溶性薄膜吸收已涂布的含水凝胶原液中的水分并溶解,变化成为粘稠的胶体。本发明中,由于水溶性薄膜层叠在塑料衬垫上,塑料衬垫在凝胶涂布工序中发挥支撑体的作用,从而使含水凝胶液的涂布工序变得简便。
另外,在使用水溶性薄膜的情况下制备片剂,只要是在含水凝胶原液交联前,就可以将含水凝胶原液直接涂布在另外准备的衬垫上,然后在上面重叠已经制备好的水溶性薄膜面。另外,也可以用水溶性薄膜和塑料薄膜同时以夹着含水凝胶原液的方式进行挤压等方法进行制备。
另外,水溶性薄膜不仅可以用于含水凝胶层的一面,也可以用于两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改变水溶性薄膜的溶解性和组成,可以改变水溶性薄膜溶解所形成的胶体状的保湿层的触感、以及含水凝胶层的水分维持等。理所当然,也可以采用上述塑料薄膜以外的基材。
涂布在水溶性薄膜上的含水凝胶层,优选采用交联反应结束前的含水凝胶的原液,优选涂布到该薄膜上后交联反应结束。
进而,通过将具有胶体状的保湿层的含水凝胶在室温下或者加热(例如50℃)熟化数小时至数天,使含水凝胶层的交联反应结束,最终制成具有2层构成的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
因为胶体状的保湿层含有透明质酸类和水溶性高分子,所以与含水凝胶同样流动性低,未交联的含水凝胶层和胶体状的保湿层不会完全均匀地相溶,交联后的含水凝胶层表面上也残留有保湿层。
交联反应完成后,进行通常的冲裁,能够成型为作为目标的最终形状(面罩或部分片剂)。另外,也可以在含水凝胶层完成交联之前,进行涂布-压花-冲裁,制成最终形状之后再进行熟化处理。
进而,本发明的片剂,可以将最终形态的片剂放入到包装容器(枕)内,或者根据需要,切成目标形状,然后放入托盘容器等中。此时,也可以剥下一面或者两面的薄膜,然后放入托盘容器,制成商品形态。
另外,在本发明的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中添加二氧化碳等的气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片剂放入包装容器(枕)内,接着将包装容器(枕)内的空气换成二氧化碳的方法来制造。包装容器(枕)内的二氧化碳的填充量,相对于片剂中凝胶的体积,填充0.5~5倍量、优选填充1~3倍量,由此可以将仅得到充分的血液循环促进效果的二氧化碳充分溶解在胶体状保湿层和凝胶层中,另外,为了使二氧化碳溶存在胶体状的保湿层和凝胶状的保湿层中,优选尽可能至少在一面上使用透气性高的聚乙烯或聚丙烯等塑料薄膜。
所得到的本发明的片剂具有含水凝胶层和保湿层,保湿层为粘贴面。可以使在粘贴面所形成的保湿层中的药效成分的浓度比含水凝胶层的药效成分的浓度高,与现有的单层凝胶片剂那样在全体含水凝胶层中配合药效成分相比较,提高了在皮肤中的分配效率,能够效率更好地渗入。并且,与在全体含水凝胶层中配合药效成分相比较,具有只用少量就可以达到同样效果的成本优点。
另外,也可以在含水凝胶层和保湿层中配合不同的药效成分,尤其是,通过将可能对含水凝胶层的交联状态以及保存稳定性具有不良影响的试剂(例如油剂和乳化剂等)只配合在保湿层的配方中,能够兼顾凝胶层的基本物性和保存稳定性的维持、以及药效成分的配合。
另外,为了防止水分蒸发,可以在含水凝胶层(A)的表面上层叠塑料衬垫。
所得到的本发明的片剂,可以根据需要剥离塑料衬垫,将保湿层作为粘贴面粘贴在身体(脸等部位)上使用。保湿层由于是具有粘稠性的液体,剥离后其一部分转移到皮肤上。因此,本发明的片剂对皮肤的粘着性良好。另外,粘贴后可以保持一定的时间,且通过对剥离了含水凝胶层后残留在皮肤上的保湿层进行涂抹,能够使保湿层内的药效成分渗透至皮肤。
实施例
实施例1~10
(1)水溶性薄膜的制备
制备表1所示的F-1~F-5的原液,将原液保持在40~60℃,使用敷贴器(applicator)涂布在PET薄膜上,然后进行80℃的热风干燥,得到水溶性薄膜。薄膜的厚度为20~40μm。
进而,制备表1所示的F-6、F-7的原液,使原液升温到80℃以上加热溶解,然后将原液保持在50℃,使用敷贴器涂布在PET薄膜上,然后进行80℃的热风干燥,得到水溶性薄膜。薄膜的厚度为30~40μm。
关于所得到的水溶性薄膜F-1~F-7,表2示出了水溶性薄膜的厚度以及薄膜中的水分量、透明质酸量。该水分量是将105℃下2小时内的重量减少量作为水分量而算出的。
[表1]
*1 Mw:重均分子量
*2 透明质酸 HA-Q(提取精制透明质酸钠:Kewpie)
[表2]
水溶性薄膜的膜厚、水分以及透明质酸的含量
F-1 | F-2 | F-3 | F-4 | F-5 | F-6 | F-7 | |
水溶性薄膜的膜厚(μm) | 20 | 30 | 40 | 35 | 40 | 30 | 40 |
水溶性薄膜的水分 | 13 | 12 | 12 | 13 | 13 | 11 | 12 |
透明质酸钠(重量%) | 1.7 | 1.7 | 2.1 | 1.6 | 2.2 | 0.0 | 0.0 |
(2)含水凝胶液的制备
利用混炼机制备表3所示的含水凝胶,得到处于涂布前的未交联状态的含水凝胶原液。
[表3]
含水凝胶配方
(3)具有含水凝胶层和保湿层的2层构成的片剂的制备
在上述(1)中制备的水溶性薄膜面上,层叠上述(2)中制备的未交联的含水凝胶原液,再用普通PET薄膜夹着含水凝胶原液,用BAKER型敷贴器进行延展,使得凝胶层的厚度成为2mm。进一步在室温下熟化2天,完成含水凝胶层的交联反应之后,切成4×5cm的矩形片,得到具有胶体层的2层构成的凝胶片。所层叠的水溶性薄膜和含水凝胶的组合与后述的各评价结果一并示于表4~表9。
比较例1
将上述实施例中制备的未交联的含水凝胶原液(与表2的配方相同)夹在2枚普通PET薄膜之间,用BAKER型敷贴器进行延展,使得凝胶层的厚度成为2mm。进一步在室温下熟化2天,完成含水凝胶层的交联反应之后,切成4×5cm的矩形片,得到没有胶体状的保湿层的单层凝胶片。
比较例2
将聚丙烯酸(Mw=400万)的粉体分散在乙醇中,使用敷贴器涂布在PET薄膜上,然后在80℃的恒温槽内使乙醇蒸发,在PET薄膜上形成薄的聚丙烯酸粉体的堆积层。
进而,将上述比较例1中制备的没有保湿层的单层凝胶片的一面上的PET薄膜剥下,层叠在所形成的聚丙烯酸粉体的堆积层上面,在室温下放置1天。聚丙烯酸粉体吸收含水凝胶层的水分,表现出粘着性。从而,得到对应专利文献4所报告的片剂的具有低水分的亲水性粘着剂层的2层构成的凝胶片。
比较例3~5
将上述实施例中制备的F-5~F-7的水溶性薄膜切成4×5cm的矩形片,并对上述比较例1中制备的没有保湿层的3枚4×5cm的矩形单层凝胶片,剥下各个一面的PET薄膜,在现出的凝胶片面上分别层叠上述矩形的水溶性薄膜F-5~F-7,得到与专利文献5报告的片剂相同的具有2层构成的凝胶片(3种类)。将矩形的水溶性薄膜不偏不倚地层叠在矩形的单层凝胶片面上,这是非常麻烦的。并且,F-5的水溶性薄膜从层叠在单层凝胶片上开始的1分钟以内完全溶解,在含水凝胶层的表面形成粘稠的胶体状的保湿层,而F-6的水溶性薄膜即使经过10分钟也完全没有溶解。另外,F-7的水溶性薄膜需要5分钟左右才能完全溶解。
(5)评价试验
采用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2中制备的凝胶片,将保湿层或亲水性粘着剂层作为粘贴面粘贴在前膊内侧的皮肤上15分钟,针对下列5个项目进行感官评价。
进而,针对比较例1中制备的凝胶片进行同样评价。另外,由于比较例1中制备的凝胶片是不区分粘贴面的单层凝胶片,因而只对一面进行评价。对于比较例3~5中制备的凝胶片,将水溶性薄膜层叠在单层凝胶片上之后,立即将水溶性薄膜侧作为粘贴面粘贴在前膊内侧的皮肤上15分钟,进行同样评价。
评价是由5名女性专业评价人员,按下列评分针对各项目进行评价,用其平均分数进行判定(○:平均3.5以上,△:平均3.0以上且小于3.5,×:平均小于3.0)。结果示于表4~表9。
A:粘贴中片剂的“粘着性”(表4)
5分:良好;4分:稍好;3分:无法判断;2分:稍差;1分:差
B:剥离片剂后,胶体或者粘着剂向皮肤的转移(表5)
5分:有;4分:稍有;3分:无法判断;2分:几乎没有;1分:没有
C:转移后的胶体或者粘着剂的涂布延展性(表6)
5分:容易涂布延展;4分:稍容易涂布延展;3分:无法判断;2分:稍难涂布延展;1分:难涂布延展
D:干燥后的胶体或者粘着剂的“起粉”(表7)
5分:没有;4分:几乎没有;3分:无法判断;2分:稍醒目;1分:非常醒目
E:剥离后的滋润感(表8)
5分:湿润;4分:稍湿润;3分:无法判断;2分:不太湿润;1分:不湿润
[表4]
A:粘贴中片剂的“粘着性”
[表5]
B:剥离片剂后,胶体或粘着剂向皮肤的转移
[表6]
C:转移后的胶体或粘着剂的涂布延展性
[表7]
D:干燥后的胶体或粘着剂的起粉
[表8]
E:剥离后的滋润感
[表9]
A~E的综合平均分
A:片剂粘着性;B:胶体的转移性;C:胶体的涂布延展性;D:起粉;E:保湿感
如表4~表9所示,实施例1~10所示的具有保湿层的2层构成的凝胶片,在所有评价项目中的结果都良好,而比较例1所示的没有保湿层的单层凝胶片,尤其粘着性和滋润感不充分。
并且,具有亲水性粘着剂层的2层构成的凝胶片,如比较例2所示,能实现良好的粘着性,而转移物的涂布延展性、起粉、以及滋润感全都不充分。另外,使用前刚将水溶性薄膜层叠在凝胶片的表面上然后粘贴皮肤上的2层构成的凝胶片,如比较例3所示,无论是在水溶性薄膜的溶解性花费时间的情况下、或是溶解性良好的情况下,干燥后的皮肤上都产生起粉那样的皮肤残留,使用感也不充分。
另外,在实施例1~10中,熟化后第4天的凝胶片的保湿层(B)中的透明质酸含量的测定如下。从切成20×25cm的凝胶片,剥离保湿层(B)一侧的PET薄膜,回收该PET薄膜和附着在含水凝胶层(A)上的保湿层(B),采用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的微量全氮分析装置(TN-100),测定氮浓度。
将该氮量作为透明质酸的构成氮量,算出透明质酸浓度(表10)。
[表10]
保湿层中的透明质酸浓度(wt%)
该结果是,实施例1~10中熟化保存后的片剂的透明质酸含量在1.6~2.7重量%之间。另外,对于比较例3,从层叠水溶性薄膜和凝胶片G-1 15分钟后的片剂上,剥离PET薄膜,同样进行取样,实施氮浓度测定。其结果是,低分子的HP淀粉和淀粉水解物向含水凝胶层(A)中的转移不充分,透明质酸含量低,为0.8重量%。
实施例11~13、比较例6
按照表11的配合组成,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制备。
使透明质酸、透明质酸分解物分散在加热熔解有甘油、丙二醇、二甘油POE加成物和聚乙二醇的液体中,并使加工淀粉溶解于与该加工淀粉的重量等量到倍量的水中,将两者混合,并涂布在PE薄膜上,干燥后,在25℃、湿度40%下熟化,然后进行水溶性薄膜的评价。
关于上述水溶性薄膜制造时以及作为薄膜的稳定性、在含水的支撑体的表层形成胶体层而成的片状组合物的评价,如下所示进行。用BAKER型敷贴器进行涂布,使薄膜干燥后成为所希望的厚度,分别评价薄膜涂布性、薄膜形成性、抗粘连性。
(薄膜涂布性)
作为薄膜涂布性,采用BAKER型敷贴器涂布一定厚度时,在20wt%~70wt%的范围内制备时,粘度在2000~8000mPa·s的范围内,不表现具有非常高的粘度的触变粘弹性,因此按以下基准评价在粘度2000~3000mPa·s和粘度5000~8000mPa·s下是否能够以一定厚度均匀涂布。
○:在一定粘度范围内,能光滑、均匀地涂布,涂布后的状态没有变化。
△:在一定粘度范围内,能光滑、均匀地涂布,但是涂布后的状态变化。
×:在一定粘度范围内,不能光滑、均匀地涂布。
(薄膜形成性)
在将干燥冷却后得到的薄膜表面和衬垫膜一起卷起来保管的情况下,按以下基准评价有没有破裂和脱落。
○:薄膜表面光滑,即使卷起来使用也没有脱落、破裂。
△:薄膜表面光滑,但是卷起来使用的话稍有脱落或浮起,出现裂缝。
×:薄膜表面不光滑,卷起来使用的话出现脱落或破裂,不能卷起来保管。
(抗粘连性)
将在涂布于衬垫膜上的状态下干燥并冷却后的水溶性薄膜切成A4大小,重叠,在调整为25℃下相对湿度为45%、50℃下相对湿度为45%的容器中保管3天,按下列基准评价抗粘连性。
○:没有粘连,可以1张1张地剥下。
△:产生粘连,但是水溶性薄膜没有破裂能够剥下。
×:产生粘连,不能剥下。
接着,将表12配方的含水凝胶液(G-3)和带衬垫膜的水溶性薄膜层叠,保管一周直至含水凝胶交联之后,切成3×4cm,粘贴在皮肤上,对水溶性薄膜中成为胶体状的保湿层的部分进行评价。结果一并示于表11。另外,含水凝胶的制备及层叠方法如下所述。
(胶体层的保湿感)
粘贴在皮肤上15分钟后,剥下时胶体层转移到皮肤上,按下列基准评价是否感觉到保湿感。
◎:剥离后保湿层充分转移到皮肤上,渗入皮肤后仍具有滋润感。
○:剥离后保湿层明显转移到皮肤上,渗入皮肤之后仍具有滋润感。
△:剥离后保湿层稍微转移到皮肤上,渗入皮肤之后没有滋润感。
×:剥离后保湿层没有转移到皮肤上,皮肤上感觉没有任何残留、或者残留有粘稠物。
(胶体层的发粘感)
粘贴在皮肤上15分钟后,剥下,胶体层转移到皮肤上并且渗入后,按下列基准评价此时的发粘感。
◎:剥离后且在皮肤上渗入之后,干爽、不发粘。
○:剥离后且在皮肤上渗入之后,不发粘。
△:剥离后且在皮肤上渗入之后,稍微发粘。
×:剥离后且在皮肤上渗入之后,发粘。
(粉残留/起粉)
粘贴在皮肤上15分钟后,按下列基准评价转移到皮肤上的胶体层渗入后的状态。
◎:剥离后且在皮肤上渗入之后,有保湿感,没有白色的粉残留或者起粉。
○:剥离后且在皮肤上渗入之后,几乎没有白色的粉残留或者起粉。
△:剥离后且在皮肤上渗入之后,稍有白色的粉残留或者起粉。
×:剥离后且在皮肤上渗入之后,有白色的粉残留或者起粉。
[表11]
*1:Amycol SQ(平均分子量约15000;日澱化学)
*2:Piostarch H(平均分子量100万以上;日澱化学)
*3:透明质酸HA-Q(提取精制透明质酸钠;Kewpie)
*4:透明质酸FCH-60(分解透明质酸钠;FOODCHEMIFA)
*5:SY-DP9(平均分子量750;阪本药品工业)
*6:Pine-dex#3(平均分子量680;松谷化学工业)
[表12]
含水凝胶原液配方(G-3)
实施例14~18
采用与表11同样方法制备表13所示组成的薄膜。聚乙烯吡咯烷酮(Luviskol K-30)的平均分子量为45000。制备方法以及评价方法与实施例13相同。
[表13]
*3:透明质酸HA-Q(提取精制透明质酸钠;Kewpie)
*4:透明质酸FCH-60(分解透明质酸钠;FOODCHEMIFA)
*5:SY-DP9(平均分子量750;阪本药品工业)
*6:Pine-dex#3(平均分子量680;松谷化学工业)
另外,按如下方法计算保湿层中的透明质酸类的含量,结果一并示于表13。与实施例1~10同样,采用全氮分析装置(TN-100)测定已取样的保湿层,从所得到的氮含量算出透明质酸类的含量,由于聚乙烯吡咯烷酮(Luviskol K-30)也作为含氮组合物包含在内,因而,另外根据以下实验,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匀分散在含水凝胶中,算出透明质酸的量。
首先,将聚乙烯吡咯烷酮(K-30)20重量%的水溶液20g保持在另外制备的表12的含水凝胶片(20×20cm:2mm厚)和PET薄膜之间1周,用全氮分析装置(TN-100)测定凝胶表面和PET薄膜之间残留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的重量(擦去前后的重量差)、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求出其残余量。其结果是,聚乙烯吡咯烷酮(K-30)在液层几乎没有,都转移到含水凝胶中。
如上所述,所形成的保湿层(B)中的透明质酸类的含量,在2.0~3.0重量%之间,全都没有发粘感,也没有发现起粉等现象。
实施例19~20
<含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按表14所示的配方采用混炼机进行制备,得到涂布前的未交联状态的含水凝胶。制备方法如下:将甘油和丙二醇的混合液投入混炼机中,再按羧甲基纤维素、氢氧化铝、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的顺序进行添加以制备浆液,进一步混合琥珀酸水溶液。
[表14]
含水凝胶原液配方
将该未交联的含水凝胶夹在塑料(PET)薄膜之间,用BAKER型敷贴器延展含水凝胶,使凝胶层的厚度成为2mm。在50℃下熟化5天,完成含水凝胶层的交联反应,得到含水凝胶片。然后,冲裁成适当的形状(例如图2:面积32cm2)。
<保湿层的添加>
制备表15所示的保湿液,然后在PET制的塑料托盘中滴入表16所示的规定量。然后,剥离含水凝胶片的一面的塑料薄膜,配置在托盘上使保湿液接触剥离面。然后,将托盘插入AL枕式包装机,进行热密封。此时的托盘及片剂的形状如图1、图2所示。另外,托盘上配置有2片32cm2的眼睛用片剂。
托盘中的保湿液,在室温下进行3天熟化。其结果是,保湿层在含水凝胶片表面均匀展开,得到具有保湿层的2层构成的含水凝胶片。所得到的含水凝胶层和保湿液的组合如表16所示(实施例1~3)。
[表15]
保湿液配方
*1:透明质酸FCH-60(分解透明质酸钠;FOODCHEMIFA制)
*2:聚乙烯吡咯烷酮(Luviskol K-90、重均分子量=360,000)
[表16]
保湿液的滴入以及熟化后的液量:(1片片剂的面积:32cm2)
设计托盘,使托盘上能够配置2片32cm2的眼睛用片剂(参照图1、图2)。从该托盘上的已经制备了六成的片剂中,分别回收熟化3天后的保湿层,用微量全氮分析装置(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TN-100),测定所回收保湿层中的氮浓度。从该氮浓度计算保湿层中的透明质酸钠含量。另外,此时,将聚乙烯吡咯烷酮(K-90)当做90重量%残留在保湿层中,然后进行计算。该结果是,在实施例16~18的片剂中,熟化后的保湿层中的透明质酸钠含量,如表17所示为2.4~2.6重量%。其结果示于表17。
[表17]
保湿层中的透明质酸钠含量和保湿层评价
实施例16 | 实施例17 | 实施例18 | |
含水凝胶配方 | G-4 | G-4 | G-5 |
保湿液 | L-1 | L-2 | L-3 |
保湿层中的透明质酸钠的含量(重量%) | 2.4 | 2.4 | 2.6 |
片剂的“粘着性” | ◎ | ◎ | ◎ |
保湿层的“保湿感” | ○ | ◎ | ◎ |
保湿层的“发粘感” | ◎ | ◎ | ○ |
“粉残留/起粉” | ◎ | ◎ | ○ |
<评价试验>
采用上述实施例中制备的凝胶片,将保湿层作为粘贴面粘贴在眼睛上15分钟,除了与表13同样评价保湿感、发粘感、粉残留这3项以外,还评价片剂的粘着性,结果一并示于表17。
粘贴中片剂的“粘着性”
◎:对眨眼等动作不偏移,片剂稳定地粘着在眼睛上。
○:对于眨眼等动作稍有偏移,但片剂大致粘着在所粘贴的位置上。
△:即使在静止状态下也从眼睛向下方缓慢偏移,但没有脱落。
×:即使在静止状态下也从眼睛向下方偏移很大,有脱落。
其结果是,实施例16~18的片剂在全部项目中均结果良好。
Claims (7)
1.一种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其特征在于,
具有层叠有(A)含阴离子性聚合物的交联结构体的含水凝胶层和(B)粘贴时一部分转移到皮肤上的保湿层的结构,
该保湿层是含有1.5~5重量%的选自透明质酸、透明质酸分解物、透明质酸衍生物以及它们的盐中的1种以上的透明质酸类的胶体状的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其特征在于,
是通过将含有1.5~5重量%的所述透明质酸类的水溶液和所述(A)含水凝胶层层叠而得到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其特征在于,
是通过在含有所述透明质酸类的水溶性薄膜上涂布所述(A)含水凝胶层,使该薄膜的一部分溶解而得到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A)含水凝胶层是交联反应结束前的含阴离子性聚合物的含水凝胶层,将该含水凝胶层涂布在薄膜上后,交联反应结束。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其特征在于,
阴离子性聚合物是阴离子性纤维素衍生物。
6.一种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含有1.5~5重量%的透明质酸类的水溶液和含阴离子性聚合物的交联结构体的含水凝胶层层叠,其中,所述透明质酸类是选自透明质酸、透明质酸分解物、透明质酸衍生物以及它们的盐中的1种以上的透明质酸类,
所述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具有(A)含阴离子性聚合物的交联结构体的含水凝胶层和(B)粘贴时一部分转移到皮肤上的保湿层。
7.一种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在含有1.5~5重量%的透明质酸类的水溶性薄膜上涂布含阴离子性聚合物的含水凝胶液,使该薄膜的一部分溶解而形成凝胶层,其中,所述透明质酸类是选自透明质酸、透明质酸分解物、透明质酸衍生物以及它们的盐中的1种以上的透明质酸类,
所述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具有(A)含阴离子性聚合物的交联结构体的含水凝胶层和(B)粘贴时一部分转移到皮肤上的保湿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335546 | 2007-12-27 | ||
JP2007-335546 | 2007-12-27 | ||
PCT/JP2008/004029 WO2009084234A1 (ja) | 2007-12-27 | 2008-12-26 | 身体貼付用シート剤 |
JP2008-333778 | 2008-12-26 | ||
JP2008333778A JP5430146B2 (ja) | 2008-12-26 | 2008-12-26 | 身体貼付用シート剤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03019A true CN101903019A (zh) | 2010-12-01 |
Family
ID=40823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219894A Pending CN101903019A (zh) | 2007-12-27 | 2008-12-26 | 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03019A (zh) |
WO (1) | WO2009084234A1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81528A (zh) * | 2020-03-23 | 2020-08-04 | 北京和正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穴位经皮给药的药物载体与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11868197A (zh) * | 2018-03-30 | 2020-10-30 | 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 | 水凝胶 |
CN112789049A (zh) * | 2018-10-05 | 2021-05-11 | 花王株式会社 | 容器装身体贴附用粘着性片材 |
CN113181416A (zh) * | 2021-04-26 | 2021-07-30 | 苏州和塑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749381A (zh) * | 2016-09-27 | 2021-12-07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薄膜贴附装置 |
CN115335026A (zh) * | 2020-04-07 | 2022-11-11 | 花王株式会社 | 含有碳酸气的含水凝胶物品的制造方法 |
CN117065074A (zh) * | 2023-10-12 | 2023-11-17 | 太平洋康泰科学仪器(济南)有限公司 | 一种含pdrn的复合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8384319A (zh) * | 2024-06-20 | 2024-07-26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医用水凝胶敷料制备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935191C (en) | 2013-12-31 | 2021-11-09 | Johnson & Johnson Consumer Inc. | Process for forming a shaped film product |
CA2935219C (en) | 2013-12-31 | 2022-01-11 | Curt Binner | Single-pass process for forming a multilayered shaped film product |
KR102396906B1 (ko) | 2013-12-31 | 2022-05-13 | 존슨 앤드 존슨 컨수머 인코포레이티드 | 다층의 형상화된 필름을 형성하기 위한 방법 |
WO2016121611A1 (ja) * | 2015-01-29 | 2016-08-04 | 株式会社リタファーマ | 水溶性ヒアルロン酸ゲ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7122641B2 (ja) * | 2017-10-19 | 2022-08-22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機能性フィルムおよび皮膚貼付用シート、並びに皮膚貼付用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KR102224224B1 (ko) * | 2020-07-24 | 2021-03-08 | 주식회사 테코자임 | 식용 가능한 시트형 물품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12074A (ja) * | 1999-01-27 | 2000-08-02 |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 多層ゲル構造生体用粘着シ―ト、これを用いた化粧品および医薬部外品 |
JP2001335428A (ja) * | 2000-05-29 | 2001-12-04 | Kanebo Ltd | アイパック化粧料 |
EP1327442B1 (en) * | 2000-10-16 | 2009-12-16 | Sekisui Kaseihi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for producing gel sheet for application to living body, gel sheet for application to living body obtained by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method of skin care with the same |
JP2006056804A (ja) * | 2004-08-18 | 2006-03-02 | Kanae Technos:Kk | パック用シート |
-
2008
- 2008-12-26 WO PCT/JP2008/004029 patent/WO200908423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12-26 CN CN2008801219894A patent/CN10190301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49381A (zh) * | 2016-09-27 | 2021-12-07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薄膜贴附装置 |
CN111868197A (zh) * | 2018-03-30 | 2020-10-30 | 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 | 水凝胶 |
CN111868197B (zh) * | 2018-03-30 | 2022-06-03 | 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 | 水凝胶 |
US12029754B2 (en) | 2018-10-05 | 2024-07-09 | Kao Corporation | Adhesive sheet for affixation to body, housed in container |
CN112789049A (zh) * | 2018-10-05 | 2021-05-11 | 花王株式会社 | 容器装身体贴附用粘着性片材 |
TWI825181B (zh) * | 2018-10-05 | 2023-12-11 |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 容器裝之身體貼附用黏著性片材 |
CN111481528A (zh) * | 2020-03-23 | 2020-08-04 | 北京和正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穴位经皮给药的药物载体与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15335026A (zh) * | 2020-04-07 | 2022-11-11 | 花王株式会社 | 含有碳酸气的含水凝胶物品的制造方法 |
CN115335026B (zh) * | 2020-04-07 | 2024-10-18 | 花王株式会社 | 含有碳酸气的含水凝胶物品的制造方法 |
CN113181416A (zh) * | 2021-04-26 | 2021-07-30 | 苏州和塑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7065074B (zh) * | 2023-10-12 | 2023-12-22 | 太平洋康泰科学仪器(济南)有限公司 | 一种含pdrn的复合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7065074A (zh) * | 2023-10-12 | 2023-11-17 | 太平洋康泰科学仪器(济南)有限公司 | 一种含pdrn的复合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8384319A (zh) * | 2024-06-20 | 2024-07-26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医用水凝胶敷料制备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9084234A1 (ja) | 2009-07-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03019A (zh) | 粘贴在身体上使用的片剂 | |
EP3166650B1 (en) | Hydrogel compositions | |
JP6598207B2 (ja) | 水溶性ヒアルロン酸ゲ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ES2700869T3 (es) | Composición liofilizada | |
JP5503888B2 (ja) | 化粧品パック用ゲルシート | |
JP5511319B2 (ja) | 乾燥ゲルシートおよびその利用 | |
CN101801332A (zh) | 用于活体的粘着性凝胶片和包含其的片状化妆品 | |
JP2008137970A (ja) | 生体用粘着ゲル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シート状化粧料 | |
KR20130045724A (ko) | 유연성이 우수한 시트 마스크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트 마스크의 제조방법 | |
JP2008285461A (ja) | 生体用粘着ゲル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含むシート状化粧料 | |
US9144670B2 (en) | External preparation kit | |
JP5430146B2 (ja) | 身体貼付用シート剤 | |
JP5361372B2 (ja) | 身体貼付用シート剤 | |
US6664301B1 (en) | Method for using glycol additives to texturally modify natural gum hydrogels | |
KR20160127551A (ko) | 마스크팩 시트용 지지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마스크팩 시트 | |
JP5398062B2 (ja) | ハイドロゲル外用剤 | |
KR102434543B1 (ko) | 탄성력 및 밀착력이 향상된 마스크팩용 하이드로겔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신축성 마스크팩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JP4596774B2 (ja) | 化粧料 | |
KR20090016459A (ko) | 함수겔상 시트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
US20140024724A1 (en) | Film-Shaped External Preparation Composition | |
KR102371116B1 (ko) | 보습영양제를 함유한 하이드로겔 마스크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CN111000746B (zh) | 保湿精华组合物、保湿精华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2692677B1 (ko) | 고경도 유화제형을 함유한 하이드로겔 마스크 및 그 제조방법 | |
WO2023229557A1 (en) | Polymer composite film having properties of adhesion and healing on wet surfaces | |
JP2013241396A (ja) | 皮膚貼付用シー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