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0966A - 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0966A
CN101900966A CN2010101553899A CN201010155389A CN101900966A CN 101900966 A CN101900966 A CN 101900966A CN 2010101553899 A CN2010101553899 A CN 2010101553899A CN 201010155389 A CN201010155389 A CN 201010155389A CN 101900966 A CN101900966 A CN 101900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colorant
printing
print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553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0966B (zh
Inventor
西川直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00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0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0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09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78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 G03G15/0194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primary transfer to the final recording medi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2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pying both sides of an original or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1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2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15/234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by inverting and refeeding the image receiving material with an image on one face to the recording member to transfer a second image on its second face, e.g. by using a duplex tray; Details of duplex trays or inver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03G15/553Monitoring or warning means for exhaustion or lifetime end of consumables, e.g. indication of insufficient copy sheet quantity for a job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成像设备包括:确定单元,其确定残留在容器中的着色剂的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阀值;和控制单元,其使打印单元选择性地执行在其中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N和相反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M中的至少一个不同的多种双面打印法。当确定单元确定残留着色剂的量小于所述阈值时,控制单元执行选择满足如下至少一个条件的双面打印法的否定选择处理,所述条件为: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N比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残留着色剂的量等于或大于阀值时的小的条件,以及相反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M比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残留着色剂的量等于或大于阀值时的大的条件。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双面打印功能的成像设备、成像系统和程序。
背景技术
作为打印设备的双面打印法,公知的是从打印处理的开始到结束始终如一地在纸张上连续地执行一面打印操作和相反面打印操作的方法(以下称为“双面连续打印法”)。另一方面,提出了采用如下方法(以下称为“一面连续打印法”)的打印设备,该方法包括在另一张纸张的一面上的打印操作与相反面上的打印操作之间的时段期间,执行在纸张的一面上的打印操作的处理,换句换说,在多张纸张上连续执行一面打印操作(JP-A-11-284818)。在一面连续打印法中,由于在纸张的一面上的打印与在该纸张的相反面上的打印之间的翻转时间被分配给另一纸张上的打印操作,所以能比双面连续打印法快得多地执行打印处理。
发明内容
然而,如上所述,在一面连续打印法中,在纸张的一面上的打印与在该纸张的相反面上的打印之间,在其它纸张上执行一面打印操作。因此,当在执行双面打印操作的过程中缺少着色剂时,可出现如下问题,即,仅在一面上已接受打印操作的不完整的纸张的数量比在双面连续打印法中的多。
考虑到上述问题作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成像系统和程序,其能抑制由于缺少着色剂而形成不完整的纸张(包括纸的纸张)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打印单元,其包括包含着色剂的容器,并构造成执行包括利用着色剂,将图像打印在N张未打印的纸张(N≥1)的一面上和然后将图像打印在M张一面打印的纸张(M≤N)的相反面上的操作的双面打印操作,双面打印操作包括N和M中的至少一个不同的多种双面打印法;
确定单元,其构造成确定残留在所述容器中的着色剂的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阀值;以及
控制单元,其构造成选择双面打印法中的一种,并构造成使打印单元执行选定的双面打印法,
其中,当确定单元作出在其中残留着色剂的量小于阀值的否定判定时,控制单元执行选择满足如下至少一个条件的双面打印法的否定选择处理,其中,所述条件为:N比当确定单元作出残留着色剂的量等于或大于阀值的肯定判定时的小的条件,以及相反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M比当确定单元作出肯定判定时的大的条件。
根据该成像设备,当作出容器中的残留着色剂的量小于阀值的否定判定时,选择满足如下至少一个条件的双面打印法(否定选择处理),其中,所述条件为: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N比当确定单元作出肯定判定时的小的条件,以及相反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M比当确定单元作出肯定判定时的大的条件。因此,由于与作出否定判定之前的相同的双面打印法的情形相比较,在相同纸张上执行的对一面和相反面的双面打印操作在时间上彼此相对靠近,所以能够抑制产生仅在一面上打印图像的不完整的纸张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成像设备中,打印单元包括输送纸张的输送机构。在此,当确定单元作出否定判定,并且正由输送机构输送既存的未打印纸张和既存的一面打印的纸张时,控制单元可在不对既存的未打印纸张执行第一打印操作的情况下,在执行否定选择处理之后对既存的一面打印的纸张执行第一打印操作。
当确定单元作出否定判定时,可能会存在在否定判定之前的在相同方法中正被输送的未打印纸张和一面打印的纸张。在该情况下,当允许对未打印的纸张执行否定选择处理之后的第一打印操作时,在相同的时段中存在的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增大,从而增加形成不完整纸张的可能性。反之,根据上述构造,通过对既存的一面打印的纸张代替既存未打印的纸张来执行第一打印操作,能抑制不完整的纸张的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成像设备中,控制单元可控制打印单元,以在不对既存未打印纸张执行打印操作的情况下,排出既存未打印纸张。
打印操作能够在既存未打印纸张上执行,但双面打印处理可由于此构造而复杂化。反之,根据本构造,通过禁止对既存未打印纸张的打印操作,能抑制双面打印处理复杂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第一至第三方面的成像设备中,在双面打印操作中的一面打印纸张的数量N变大时,确定单元可将阀值设定成更大。
根据该构造,能够将用于确定残留着色剂的量的阀值改变成适于方法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第一至第四方面的成像设备中,确定单元可将残留着色剂的量与对应于残留着色剂的量设定的多个不同阀值相比较,并且只要确定单元对与残留着色剂的量对应的阀值作出否定判定,则控制单元可执行否定选择处理。
根据该构造,由于能利用与残留着色剂的量对应的阀值来确定残留着色剂的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阀值,所以能将双面打印法改变成满足如下至少一个条件的方法,所述条件为: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N小的条件,和相反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M大的条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第一至第五方面的成像设备中,打印单元可包括包含不同颜色的着色剂的多个容器,并利用包含在多个容器中的着色剂执行打印操作,确定单元可确定各容器中的残留着色剂的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阀值,并且控制单元可仅对双面打印操作中使用的着色剂来基于确定单元的判定结果执行否定选择处理。
根据该构造,能基于在当前双面打印操作中未使用的残留着色剂的量来抑制执行无用的否定选择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第一至第六方面的成像设备中,打印单元可包括包含不同颜色的着色剂的多个容器,并利用多个容器中的着色剂执行打印操作,确定单元可确定各容器中的残留着色剂的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阀值,并且在确定单元作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当如果不执行响应于否定判定的否定选择处理而执行的下一打印操不将确定为不足的着色剂用于未打印纸张时,控制单元不执行否定选择处理,以及当下一打印操作使用确定为不足的着色剂时,控制单元执行否定选择处理。
根据该构造,能抑制执行无用的否定选择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成像系统,包括:
打印单元,其包括包含着色剂的容器,并构造成执行包括利用着色剂,将图像打印在N张未打印的纸张(N≥1)的一面上和然后将图像打印在M张一面打印的纸张(M≤N)的相反面上的操作的双面打印操作,双面打印操作包括N和M中的至少一个不同的多种双面打印法;
确定单元,其构造成确定残留在所述容器中的着色剂的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阀值;以及
控制单元,其构造成选择双面打印法中的一种,并构造成使打印单元执行选定的双面打印法,
其中,当确定单元作出残留着色剂的量小于阀值的否定判定时,控制单元执行选择满足如下至少一个条件的双面打印法的否定选择处理,所述条件为,N比当确定单元作出残留着色剂的量等于或大于阀值的肯定判定时的小的条件,以及相反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M比当确定单元作出肯定判定时的大的条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存储对包括打印单元的成像设备进行控制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打印单元包括包含着色剂的容器,并构造成执行包括利用着色剂,将图像打印在N张未打印的纸张(N≥1)的一面上和然后将图像打印在M张一面打印的纸张(M≤N)的相反面上的操作的双面打印操作,双面打印操作包括N和M中的至少一个不同的多种双面打印法,程序使成像设备执行:
确定残留在容器中的着色剂的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阀值;以及
当确定单元作出残留着色剂的量小于阀值的否定判定时,选择满足如下至少一个条件的一种双面打印法,所述条件为:N比当确定单元作出残留着色剂的量等于或大于阀值的肯定判定时的小的条件,以及相反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M比当确定单元作出肯定判定时的大的条件;以及
使打印单元执行选定的双面打印法。
根据上述发明,能抑制由于缺少着色剂而形成不完整的纸张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打印单元,包括包含着色剂的容器,并且通过使用包括如下双面打印模式中的任何一种来将着色剂涂覆到纸张上来在所述纸张上打印图像,所述双面打印模式包括:
第一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按照第一纸张的第一面和第一纸张的第二面的顺序来执行打印;
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按照第一纸张的第一面、第二纸张的第一面、第一纸张的第二面、以及第二纸张的第二面的顺序来执行打印;以及
第三模式,在所述第三模式中,按照第一纸张的第一面、第二纸张的第一面、第一纸张的第二面、第三纸张的第一面、第二纸张的第二面、以及第三纸张的第二面来执行打印;
传感器,用于检测在所述容器中的残留着色剂的量;以及
控制器,连接于所述打印单元和所述传感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残留着色剂的量来变化所述双面打印模式,使得:
当通过所述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残留着色剂的量等于或者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打印单元来执行使用所述第三模式的打印,
当通过所述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残留着色剂的量小于第三阈值、并且等于或者大于第二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打印单元来执行使用所述第二模式的打印,以及
当通过所述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残留着色剂的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打印单元来执行使用所述第一模式的打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系统的电气构造的方框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打印机的内部构造的示意图。
图3A是示意性示出21方式的示意图。
图3B是示出21方式中的打印次序的示意图。
图4A是示意性示出2413方式的示意图。
图4B是示出2413方式中的打印序列的示意图。
图5A是示意性示出241635方式的示意图。
图5B是示出241635方式中的打印序列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双面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在执行双面打印处理中显影存储器的利用情况和纸张W的打印状态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1.成像系统的电气构造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成像系统的电气构造的方框图。成像系统1包括终端装置10(诸如作为信息处理设备的示例的个人电脑)和打印机30(作为成像设备的示例)。
终端装置10包括CPU11、ROM12、RAM13、硬盘驱动器14、包括键盘或指示装置的操作单元15、包括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单元16、和连接至通信线20的网络接口17。在硬盘驱动器14中存储有诸如OS、用于准备打印数据的应用软件、和用于控制打印机30的打印机驱动程序的各种程序。
打印机30包括CPU31(确定单元和控制单元的示例)、ROM32、RAM33、硬盘驱动器34、操作单元35、显示单元36、打印单元37、调色剂感测单元38、和网络接口39。在ROM32中存储有用于控制打印机30的操作的各种程序和用于执行双面打印处理的双面打印控制程序。CPU31将处理结果存储在RAM33中,并根据从ROM32读取的程序控制打印机30的操作。
操作单元35包括多个按钮,并能接受通过用户进行的诸如打印开始指令的各种输入操作。显示单元36包括液晶显示器和灯,并且能显示各种设置图片和操作状态。打印单元37基于图像数据将图像打印在纸张W(诸如纸和OHP纸张)上。网络接口39经由通信线路20连接至外部终端装置10,并且能与该外部终端装置10执行数据通信。稍后将描述调色剂感测单元38。
2.打印机的内部构造
图2是示意性示出打印机30的内部构造的示意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当通过颜色区别元件时,将Y(黄色)、M(洋红色)、C(青色)、和B(黑色)的下标添加至元件的参考标号。当不区别元件时,则不添加下标。
打印机30包括馈送盘41、打印单元37、和排出盘42。馈送盘41设置在打印机30的底部并能容纳多张纸张W。
打印单元37包括输送机构43、处理单元44、和定影单元45。输送机构43包括拾取辊46、对位辊47和47、纸张输送带48、和翻转机构49。拾取辊46拾取容纳在馈送盘41中的纸张W,并将纸张输送至对位辊47和47。对位辊47和47对输送的纸张W进行布置,并在预定的时间处将纸张发送到皮带48上。
处理单元44包括多个(例如四个)处理盒51Y、51M、51C、和51B以及与多种(例如四种)颜色的调色剂(着色剂的示例)对应的多个(例如四个)曝光装置52。各处理盒51都包括感光构件53、充电器54、和调色剂容器55(容器的示例)。
充电器54是所谓的电晕型(scorotron)充电器,并使感光构件53的表面均匀地充电。曝光装置52包括沿感光构件53的旋转轴线布置成行的多个发光装置(诸如LED),并依据颜色,基于图像数据通过控制多个发光装置的光发射来在感光构件53的表面上形成静电图像。
调色剂容器55包含颜色调色剂(例如在该实施例中的正电充电的无磁性单组分调色剂),并包括显影辊56。显影辊56将调色剂充电成“+”(正极性),并将调色剂作为均匀薄层供应至感光构件53,由此,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单色或彩色图像)。
各转印辊57设置在与对应的感光构件53合作以便将皮带48插入的位置。各转印辊57供应有具有与感光构件53上的带电调色剂的极性的相反极性的转印电压,并将在感光构件53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纸张W。其后,通过输送机构43将纸张W输送至定影单元45,通过定影单元45对调色剂图像进行热定影,和将得到的纸张排出到排出盘42。用于将纸张W从馈送盘41引导到皮带48(打印区域)上的通道(由图2中的实线箭头指示)被称作打印输送通道P1。
翻转机构49包括排出辊60、反向输送通道P2(由图2中的虚线箭头指示)、活门(flapper)61、和多个反向输送辊62。例如,当利用双面连续打印法进行双面打印操作时,通过处理单元44将图像打印在纸张W的背面(当纸张容纳在馈送盘41中时的底表面)上,然后通过排出辊60对纸张进行一次输送。
然后,通过排出辊60的反向旋转,经由活门61、反向输送通道P2、反向输送辊62、和对位辊47来输送纸张W,然后在前后表面翻转的情况下将纸张W发送到皮带48上。然后,通过处理单元44将图像打印在纸张W的前表面(当纸张容纳在馈送盘41中的顶表面)上,然后将纸张W排出到排出盘42上。
调色剂感测单元38单个地感测处理盒51的调色剂容器55中的残留调色剂的量。具体地,各处理盒51的两侧壁设置有透光窗口,并且调色剂感测单元38包括与四个处理盒51对应的四个传感器65。
各传感器65包括相对布置的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以便在该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之间插入对应的处理盒51的透光窗口。来自发光元件的光通过透光窗口由受光元件接收,并且由受光元件接收的光强根据对应调色剂容器55的残留调色剂的量而改变。因此,通过使调色剂感测单元38向CPU31给出与由受光元件接收的光强对应的光接收信号,CPU31能单个地获取处理盒51中的残留调色剂的量。
3.执行双面打印处理的方法
图3A至5A是示意性示出执行双面打印处理的方法的示意图,而图3B至5B是示出所述方法的打印次序的示意图。在附图中,将由圆包围的数字的标记添加到纸张W上。标记指的是页面的图像,数字指的是页码,而标记在纸张W上的位置指的是纸张W的其上形成有对应页的图像的表面(前表面或背表面)。图3B、4B、和5B中的白色箭头和参考符号表示打印次序。
打印机30能进行双面打印操作,其包括将图像打印在N(其中N大于1或更大)张未打印的纸张(将图像打印在其两面上的纸张W)的一面上,和然后将图像打印在M(其中M等于或小于N)张一面打印的纸张(仅在一面上打印有图像的纸张W)的相反面上。
以下,N称为“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N”,而M称为“相反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M”。打印机30能选择性地执行多种双面打印法,在该多种双面打印法中,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N与相反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M中的至少一个不同。
根据方法是无限循环系统或有限循环系统,和根据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N的大小,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有限循环系统”是重复地进行如下操作(有限循环)的方法,在所述操作中,将图像打印在N张一面打印的纸张W的背面上,然后将图像打印在N张一面打印纸张W的正面上,由此无论一个有限循环何时结束,都不存在一面打印的纸张。另一方面,“无限循环系统”是如下的方法,在其中将图像打印在N张一面打印纸张W的背面上,然后在将图像打印在N张一面打印纸张W的正面上的过程中,插入在新的未打印纸张的背面上的图像打印,由此除了在双面打印操作的开始和结束之外,连续地存在一面打印的纸张。因此,无限循环系统具有比有限循环系统更高的打印速度,但具有由于缺少调色剂而导致产生仅一面打印有图像的不完整纸张的更高的可能性。以下,将描述这些方法的示例。
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N为1的方法:21方式(有限循环系统)
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N为2的方法:2413方式(有限循环系统)、241635方式(无限循环系统)
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N为3的方法:246135方式(有限循环系统)、246183579方式(无限循环系统)
“21方式”是从打印的开始到打印的结束始终如一地在W1张纸张中的每张纸张上连续地进行背面打印操作和正面打印操作的方法(双面连续打印法),其中,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N为“1”,并且相反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M为“1”。例如,当在三张纸张W的两面上打印6页图像时,打印机30以如下顺序执行打印操作(见图3B)。
第二页图像(第一张纸张W1的背面)
第一页图像(第一张纸张W1的正面)
第四页图像(第二张纸张W2的背面)
第三页图像(第二张纸张W2的正面)
第六页图像(第三张纸张W3的背面)
第五页图像(第三张纸张W3的正面)
如图3A所示,在直到将第二页图像打印在第一张纸张W1的背面上之后将第一页图像打印在第一张纸张W1的正面为止,不在第二或后续的纸张W上执行打印操作。因此,21方式具有较低的可能性来产生不完整的纸张,但具有低的打印速度。
“2413方式”是有限循环系统,在该系统中,重复地执行如下操作,在所述操作中,将图像打印在两张纸张W的背面上,然后将图像打印在两张纸张W的正面上,其中,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N为“2”,并且相反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M为“2”。例如,当在三张纸张W的两面上打印6页图像时,打印机30以如下顺序执行打印操作(见图4B)。
第二页图像(第一张纸张W1的背面)
第四页图像(第二张纸张W2的背面)
第一页图像(第一张纸张W1的正面)
第三页图像(第二张纸张W2的正面)
第六页图像(第三张纸张W3的背面)
第五页图像(第三张纸张W3的正面)
如图4A所示,只有在将第三页图像打印在第二张纸张W2的正面上之后,才将第六页图像打印在第三张纸张W3的背面上。因此,2413方式具有比21方式更低的产生不完整的纸张的可能性,但具有比21方式更快的打印速度。
“241635方式”是无限循环系统,在该系统中,将图像打印在两张纸张W的背面上,然后在将图像打印在上述两张纸张W中的一张纸张W的正面上时,将图像打印在新的未打印纸张的背面上,其中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N为“2”,并且相反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M为“1”。例如,当在三张纸张W的两面上打印6页图像时,打印机30以如下顺序执行打印操作(见图5B)。
第二页图像(第一张纸张W1的背面)
第四页图像(第二张纸张W2的背面)
第一页图像(第一张纸张W1的正面)
第六页图像(第三张纸张W3的背面)
第三页图像(第二张纸张W2的正面)
第五页图像(第三张纸张W3的正面)
如图5A所示,在将第一页图像打印在第一张纸张W1的正面上之后并且在将第三页图像打印在第二张纸张W2的正面上之前,将第六页图像打印在第三张纸张W3的背面上。因此,241635方式具有比2413方式更高的产生不完整纸张的可能性,但具有比2413方式更快的打印速度。
4.打印控制处理
为了说明,将在成像系统1中进行的打印控制处理分成终端装置10的处理和打印机30的处理。
4-1.终端装置的处理
当用户通过利用操作单元15以输入打印请求来启动用于处理文档或图像的应用软件时,CPU11从硬盘驱动器14读取打印机驱动程序,并将用于设置诸如纸张规格、图像质量、单色/彩色、和一面打印/双面打印的打印条件的打印设置图片(未示出)显示在显示单元16上。
当用户在打印设置图片中设定打印条件和调整设置时,CPU11向打印机30发送打印数据(例如,PDL数据)和设置在打印设置图片中的各种打印设置信息。
4-2.打印机的处理
当从终端装置10接收打印数据和打印设置信息时,打印机30的CPU31分析打印设置信息,并确定指定的是一面打印和双面打印中的哪一种。当指定的是一面打印时,CPU使打印单元37在未打印的纸张的一面上执行一面打印操作。另一方面,当指定的是双面打印时,CPU使打印单元执行待稍后描述的双面打印处理。
图6是示出双面处理的流程图。假定打印数据包括多页的图像数据,并且双面打印方法初始地设定为“241635方式”。
通过执行双面打印处理,打印机30能从多种方法选择与残留调色剂的量对应的合适方法,从而抑制产生不完整的纸张。这将在下面描述。
(1)从241635方式到2413方式的变化
首先,CPU31根据打印条件以页面顺序开始将在打印数据中包括的图像数据转变为位图数据的处理(S1)。然后,CPU对每个处理盒51确定残留调色剂的量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一阀值(S3)。此时,CPU31用作“确定单元”。
当对所有的处理盒51作出残留调色剂的量等于或大于第一阀值的肯定判定时(S3:是),如初始所设定地利用“241635方式”在纸张W上执行基于一页的图像数据的打印操作(S5)。当残留有未打印页的图像数据时(S7:否),执行S3的处理。当打印了所有页的图像数据时(S7:是),双面打印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当作出残留在至少一个处理盒51中的调色剂的量少于第一阀值的否定判定(以下确定为否定的调色剂称为“不足的调色剂”)时(S3:否),CPU31确定残留调色剂的量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二阀值(小于第一阀值)(S9)。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不是零,而是残留调色剂的能允许打印若干页图像的量。
当作出残留调色剂的量等于或大于第二阀值的肯定判定时(S9:是),CPU确定下一打印操作是否将在S3中的不足的调色剂用于当前选定的241635方式(在作出否定确定之前的方法)中的未打印的纸张(S11)。在此,当下一打印操作用于一面打印的纸张时,通过连续执行241635方式能将一面打印的纸张形成为双面打印的纸张。例如,在图5B的X2、X4、和X5中的任何一个时段中,在S3中作出残留调色剂的量小于第一阀值的否定判定。尤其地,当该打印操作使用不足的调色剂时,能够通过连续执行241635方式,在不足的调色剂进一步减少之前,令人满意地产生完整的纸张。
当下一打印操作不使用不足的调色剂,并且连续执行241635方式时,不足的调色剂不会进一步减少,从而不影响不完整的纸张的产生。因此,当在S11中作出否定判定时(S11:否),执行241635方式(S35)。
另一方面,当下一打印操作将不足的调色剂用于未打印的纸张(S11:是),并且连续执行241635方式时,可能增加不完整的纸张。例如,在图5B的X1和X3中的任何一个时段中,在S3中作出残留调色剂的量小于第一阀值的否定判定。因此,CPU31执行选择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的方法的否定选择处理,所述条件为: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N比当在S3中作出肯定确定时的小的条件,和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M比当作出肯定确定时的大的条件。更具体地,选择在其中相反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M比在241635方式(无限循环系统)中的大的2413方式(有限循环系统)。因此,打印速度降低,但能抑制不完整的纸张的产生。此时,CPU31用作“控制单元”。
然后,CPU31确定在S3中的否定判定的情形中是否存在已经正由输送机构43输送的既存的未打印纸张和既存的一面打印的纸张,以及是否在(打印了奇数页的图像的)正面(相反面)上执行否定选择处理之后的第一打印操作(S13)。作为该确定法的示例,基于纸张W的输送开始时间和页面图像的打印时间作出该确定。纸张检测传感器(例如图2中由附图标记70表示并由双点划线指示的对位传感器)可设置在打印输送通道P1和反向输送通道P2附近,并且可基于来自传感器70的检测信号作出判定。
当确定既存的未打印纸张和既存的一面打印的纸张存在,并且在正面上执行第一打印操作时(S13:是),在既存的一面打印的纸张上,而不是既存的未打印纸张上执行利用2413方式的第一打印操作。控制打印单元37,以便在不执行打印操作的情况下通过以空载的方式来输送既存的未打印纸张从而将既存的未打印纸张排出至排出盘42(S15和S17),并且然后执行S7的处理。
例如,在图5B的X3的时段中,当通过执行否定选择处理将双面打印法改变成2413方式时,第二纸张W2可作为既存的一面打印的纸张而存在,而第三纸张W3可作为既存的未打印的纸张而存在。在第二纸张W2的正面上执行利用2413方式的第一打印操作。因此,在该情况下,第三纸张W3在不经受打印操作的情况下被排出至排出盘42(S15),以2413方式将第三页图像打印在第二纸张W2的正面上(S17),然后执行S7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既存的未打印纸张和既存的一面打印的纸张中的至少一个不存在时,或者当在背面(一面)上执行第一打印操作时(S13:否),在不以空载方式来输送既存未打印纸张的情况下执行S17的处理。例如,在图5B的X1、X2、X4、和X5中的任何一个时段中,通过执行否定选择处理将双面打印法改变成2413方式。
更具体地,当通过执行否定选择处理在X1的时段中选择2413方式时,第一纸张W1可作为一面打印的纸张而存在。然而,在第二纸张W2的背面上执行利用2413方式的第一打印操作。因此,在不以空载方式来输送第二纸张的情况下,利用2413方式在第二纸张W2上打印第四页图像(S17),然后执行S7的处理。
(2)从2413方式到21方式的变化
当作出残留调色剂的量小于第二阀值的否定判定时(S9:否),CPU31确定是否利用在S9中的不足的调色剂来在未打印纸张上执行利用当前选定方法的下一打印操作(S19)。在此,当前选定方法可以是241635方式或2413方式。当残留调色剂的量在执行一面打印操作的过程中减少至小于第二阀值,并且然后执行双面打印操作时,当前选定方法为241635方式。另一方面,当残留调色剂的量在执行双面打印操作的过程中减少至小于第一阀值时,当前选定方法为2413方式。以下将描述当前选定方法为2413方式的示例。
当在S19中作出否定判定时(S19:否),CPU31在S17中连续地执行2413方式。例如,在图4B的X2、X3、和X5中的任何一个时段中,在S9中作出残留调色剂的量小于第二阀值的否定判定。另一方面,当在S19中作出肯定判定时(S19:是),CPU通过执行否定选择处理来选择在其中,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N比在选择2413方式中的小的21方式。例如,在图4B的X1和X4中的任何一个时段中,在S9中作出残留调色剂的量小于第二阀值的否定判定。因此,打印速度降低,但抑制不完整纸张的产生。
然后,CPU31确定在S9中的否定判定的情形中是否存在既存的未打印纸张和既存的一面打印的纸张,以及是否在正面上执行否定选择处理之后第一打印操作(S21)。当作出肯定判定时(S21:是),在既存的一面打印的纸张,而不是既存的未打印纸张上执行利用21方式的第一打印操作。控制打印单元37,以便在不执行打印操作的情况下,通过以空载方式来输送既存的未打印纸张从而将既存的未打印纸张排出至排出盘42(S23和S25),然后执行S7的处理。
例如,在图4B的X1的时段中,通过执行否定选择处理来将双面打印法改变成21方式。另一方面,当作出否定判定时(S21:否),在不以空载方式来输送既存的未打印纸张的情况下,执行S25的处理。例如,在图4B的X2至X5中的任何一个时段中,通过执行否定选择处理将双面打印法改变成21方式。
图7是示出在执行双面打印处理中的显影存储器的利用状态和纸张W的打印状态的时序图。更具体地,将参考图7描述在四张纸张W的两面上打印八页图像的示例。在执行2413方式时,CPU31在RAM33的多个(在该实施例中四个)显影存储区中使第一至第四页的图像数据顺序显影。当使第二页的图像数据显影的处理结束时,开始从馈送盘41输送第一纸张W1,并将第二页图像打印在第一纸张W1的背面上。
然后,当使第四页的图像数据显影的处理结束时,开始从馈送盘41输送第二纸张W2,并将第四页图像打印在第二纸张W2的背面上。当第一纸张W1在反向输送通道P2中翻转,并被再次输送至打印区域时,将第一页图像打印在第一纸张W1的正面上。因此,第一纸张W1变成完整的纸张。
当打印第一页图像时,从显影存储区1和2中删除第一和第二页的显影数据。根据该构造,在完全打印第一页图像之前,即使由于卡纸等停止了双面打印,也能够在利用存储在显影储存区中的显影数据来将第一页和第二页图像打印在纸张W的两面上的情形下产生完整的纸张W。CPU31删除第一和第二页的显影数据,然后使第五至第八页的图像数据顺序显影。
其后,当第二纸张W2在反向输送通道P2中翻转并被再次输送至打印区域时,将第三页图像打印在第二纸张W2的正面上,由此完成一个有限循环。此时,从显影存储区3和4删除第三和第四页的显影数据。
在下一有限循环中,当使第六页图像数据显影的处理结束时,开始从馈送盘41输送第三纸张W3,并将第六页图像打印在第三纸张W3的背面上。其后,当使第八页图像数据显影的处理结束时,开始从馈送盘41输送第四纸张W4。然而,当在对第四纸张W4的相反面执行打印操作之前,残留调色剂的量小于第二阀值并因此执行否定选择处理时(图6中的S9:否,S19:是,和S21:是),以空载的方式来输送第四纸张W,以执行21方式(S23)。
当第三纸张W3在反向输送通道P2中翻转,并被再次输送至打印区域时,将第五页图像打印在第三纸张W3的正面上。因此,第三纸张W3变成完整的纸张。开始从馈送盘41输送第五纸张W5,并将第八页图像打印在第五纸张W5的背面上。其后,当第五纸张W5在反向输送通道P2中翻转,并被再次输送至打印区域时,将第七页图像打印在第五纸张W5的正面上。因此,第五纸张W5变成完整的纸张。
5.优点
根据该实施例,当作出残留调色剂的量小于阀值(第一阀值和第二阀值)时,打印机30选择满足以下一个条件的方法,所述条件为: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N比在肯定判定的情形下的小的条件,和相反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M比在肯定判定的情形下的大的条件(否定选择处理)。因此,由于与连续地执行和作出否定判定之前相同的双面打印法的情形相比较,能以相对紧的顺序执行在相同纸张W的一面和相反面上的双面打印,所以能够抑制形成不完整的纸张。
当作出残留调色剂的量小于第二阀值的否定判定时,可能存在以与作出否定判定之前相同的方式而已经正在被输送的既存的未打印纸张和既存的一面打印的纸张。此时,由于对未打印的纸张执行否定选择处理之后的第一打印操作,并且同时存在的一面打印的纸张增加,所以产生不完整的纸张的可能性提高。反之,根据该实施例,通过对既存的一面打印的纸张而不是既存的未打印纸张执行第一打印操作,能抑制不完整的纸张的产生。
由于将残留调色剂的量与对应于残留调色剂的量的合适的阀值相比较,所以能将双面打印法改变成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的方法,所述条件为: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N小的条件,和相反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M大的条件。
在本发明中,例如,不同于上述实施例,当残留调色剂的量小于第一阀值时,可立刻将“241635方式”改变成“21方式”。然而,在该情况下,打印速度低得多。反之,在实施例中,随着残留调色剂的量减少,打印法逐渐改变成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的方法,所述条件为: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N小的条件,和相反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M大的条件。也就是说,“241635方式”逐渐改变成“2413方式”和“21方式”。因此,当残留调色剂的量减少时,能够抑制打印速度降低太多。
由于基于在当前执行的双面打印操作中使用的残留调色剂的量的判定结果来确定是否应执行否定选择处理,所以能够基于在双面打印操作中未使用的残留调色剂的量来抑制无用地执行否定选择处理。
当作出残留调色剂的量小于阀值的否定判定,但下一打印操作在不执行否定选择处理的情况下将不足的调色剂用于未打印纸张,或者在一面打印的纸张上执行下一打印操作时,不执行否定选择处理。因此,能抑制无用地执行否定选择处理。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不局限于参考附图描述的上述实施例,相反,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包括,例如,以下的方面。尤其地,从实施例的元件之中,除本发明的必要元件之外的元件为附属物,并因此能省略。
(1)在上述实施例中由打印机30执行双面打印处理,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该构造。例如,在终端装置10中设定打印条件时,从打印机30获取残留调色剂的量的信息。然后,终端装置10的CPU11基于信息将残留调色剂的量与阀值相比较并作出确定,基于确定条件选择双面打印法,并通知打印机30所选定的方法。在该情况下,CPU11用作“确定单元和控制单元的一部分”。可通过打印机30的CPU31执行残留调色剂的量和阀值的比较与判定,并可将比较结果发送至终端装置10。
(2)在上述实施例中将LED型打印机30示例为成像设备,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该构造。可采用诸如多角镜类型的另一电子照相型成像设备,并且可采用喷墨型成像设备。可采用除四种颜色以外的彩色墨水,并且可采用单色(例如黑色和白色)打印机。
(3)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传感器65直接感测残留调色剂的量,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该构造。例如,可在用新的处理盒进行处理盒替换时,基于打印的纸张的数量、感光构件或显影辊的旋转量等来预测残留调色剂的量。在该构造中,传感器65不是必需的。
(4)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用户通过利用终端装置10输入打印请求或设定打印条件的示例,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该构造。例如,可将打印数据存储在打印机30的硬磁盘驱动器34或外部存储器中,并且通过使用户通过利用操作单元35来输入用于基于打印数据而执行双面打印处理的请求来执行双面打印处理。
(5)在上述实施例中总是将残留调色剂的量与第一阀值和第二阀值相比较,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该构造。例如,残留调色剂的量可以与阀值相比较,并且使用当前选定的方法,阀值可以根据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N而发生改变。具体地,将阀值设定为用于打印一页图像×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N×2(两面)所需的残留调色剂的量的值。根据该构造,当当前选定的方法为有限循环系统时,即使在残留调色剂的量小于阀值的否定判定之后,也能利用不足的调色剂来打印与至少一个有限循环对应的图像,从而防止不完整的纸张的产生。在无限循环系统中,同样能更有效地防止不完整的纸张的产生。
(6)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在执行否定选择处理时将无限循环系统改变成有限循环系统的示例,以及将有限循环系统改变成在其中一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N比在上述有限循环系统中小的另一有限循环系统的示例,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该构造。可将无限循环系统改变成具有更小的一面打印的纸张数量N和/或更大的相反面打印的纸张数量M的无限循环系统。
(7)当既存的未打印纸张和既存的一面打印的纸张存在时(S13: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不对既存的未打印纸张执行打印操作的情况下将既存的未打印纸张排出,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该构造。既存的未打印纸张可以被备用而不被排出,或者可输送至反向输送通道P2,并且在一面打印的纸张M经受打印操作之后,对既存的未打印纸张进行打印操作。然而,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构造,能在不执行使未打印纸张备用等的任何特殊处理的情况下执行否定选择处理。
(8)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对用于执行双面打印处理的双面打印控制程序进行存储的ROM32用作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示例。然而,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不局限于ROM。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是存储程序的任何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例如硬盘、光盘(CD-ROM、DVD-ROM等)、闪速存储器等。

Claims (9)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打印单元,包括包含着色剂的容器,并利用着色剂执行包括将图像打印在N张未打印的纸张(N≥1)的一面上和然后将图像打印在M张一面打印的纸张(M≤N)的相反面上的操作的双面打印操作,所述双面打印操作包括多种双面打印法,在该多种双面打印法中的N和M中的至少一个是不同的;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残留在所述容器中的着色剂的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阀值;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选择所述双面打印法中的一种,并使所述打印单元执行所述选定的双面打印法,
其中,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残留着色剂的量小于阀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执行选择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的双面打印法的否定选择处理,所述条件为:N比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残留着色剂的量等于或大于阀值时的小;以及,相反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M比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残留着色剂的量等于或者大于所述阈值时的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所述打印单元包括输送纸张的输送机构,以及,
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残留着色剂的量小于所述阈值,并且正由所述输送机构输送既存的一面打印的纸张时,所述控制单元在不对既存的未打印纸张执行第一打印操作的情况下,在执行所述否定选择处理之后对既存的一面打印的纸张执行所述第一打印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打印单元,以在不对既存的未打印的纸张执行打印操作的情况下,排出所述既存的未打印的纸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N变大时,所述确定单元将所述阀值设定成更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将残留着色剂的量与对应于残留着色剂的量设置的多个不同阀值相比较,并且
当所述确定单元对于与所述残留着色剂的量对应的阀值确定所述残留着色剂的量小于所述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执行所述否定选择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所述打印单元包括包含不同颜色的着色剂的多个容器,并利用所述多个容器中的着色剂来执行打印操作,
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各容器中的残留着色剂的量是否等于或大于所述阀值,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仅对所述双面打印操作中使用的着色剂来基于所述确定单元的判定结果执行所述否定选择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所述打印单元包括包含不同颜色的着色剂的多个容器,并利用所述多个容器中的着色剂来执行打印操作,
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各容器中的残留着色剂的量是否等于或大于所述阀值,
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残留着色剂的量小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当如果响应于在其中所述残留着色剂的量小于所述阈值的所述确定的所述否定选择处理没有被执行时、所执行的下一打印操作对于未打印纸张不使用被确定为其量小于所述阈值的着色剂时,所述控制单元不执行所述否定选择处理,并且
当下一打印操作使用被确定为不足的着色剂时,所述控制单元执行所述否定选择处理。
8.一种成像系统,包括:
打印单元,包括包含着色剂的容器,并利用着色剂执行包括将图像打印在N张未打印的纸张(N≥1)的一面上和然后将图像打印在M张一面打印的纸张(M≤N)的相反面上的操作的双面打印操作,所述双面打印操作包括多种双面打印法,在该多种双面打印法中的N和M中的至少一个是不同的;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残留在所述容器中的着色剂的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阀值;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选择所述双面打印法中的一种,并使所述打印单元执行所述选定的双面打印法,
其中,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残留着色剂的量小于阀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执行选择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的双面打印法的否定选择处理,所述条件为:N比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残留着色剂的量等于或大于所述阀值时的小;以及,相反面打印的纸张的数量M比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残留着色剂的量等于或大于所述阀值时的大。
9.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打印单元,包括包含着色剂的容器,并且通过使用包括如下双面打印模式中的任何一种来将着色剂涂覆到纸张上来在所述纸张上打印图像,所述双面打印模式包括:
第一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按照第一纸张的第一面和第一纸张的第二面的顺序来执行打印;
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按照第一纸张的第一面、第二纸张的第一面、第一纸张的第二面、以及第二纸张的第二面的顺序来执行打印;以及
第三模式,在所述第三模式中,按照第一纸张的第一面、第二纸张的第一面、第一纸张的第二面、第三纸张的第一面、第二纸张的第二面、以及第三纸张的第二面来执行打印;
传感器,用于检测在所述容器中的残留着色剂的量;以及
控制器,连接于所述打印单元和所述传感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残留着色剂的量来变化所述双面打印模式,使得:
当通过所述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残留着色剂的量等于或者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打印单元来执行使用所述第三模式的打印,
当通过所述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残留着色剂的量小于第三阈值、并且等于或者大于第二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打印单元来执行使用所述第二模式的打印,以及
当通过所述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残留着色剂的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打印单元来执行使用所述第一模式的打印。
CN201010155389.9A 2009-05-29 2010-03-29 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Active CN1019009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30330 2009-05-29
JP2009130330A JP4894886B2 (ja) 2009-05-29 2009-05-29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0966A true CN101900966A (zh) 2010-12-01
CN101900966B CN101900966B (zh) 2014-03-12

Family

ID=42664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5389.9A Active CN101900966B (zh) 2009-05-29 2010-03-29 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82795B2 (zh)
EP (1) EP2259149B1 (zh)
JP (1) JP4894886B2 (zh)
CN (1) CN10190096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1885A (zh) * 2011-05-20 2012-11-2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94887B2 (ja) * 2009-05-29 2012-03-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44388A (ja) * 1990-06-12 1992-02-14 Yoshihide Shibano 実装プリント基板の洗浄方法
JPH07152287A (ja) * 1993-11-26 1995-06-1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244388A (ja) * 1996-03-14 1997-09-19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47627A (ja) * 2003-05-19 2004-12-0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91905A (ja) * 2003-09-18 2005-04-0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両面印刷制御方法
CN1627208A (zh) * 2003-12-09 2005-06-15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装置和打印控制方法
US7038812B2 (en) * 2000-02-23 2006-05-02 Minolta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that allow forming of an appropriate image with small amount of recording material remaining
US20080240826A1 (en) * 2007-03-29 2008-10-02 Konica Minolta Systems Laborator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tending printer availabil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00494B2 (ja) 1991-07-29 2000-01-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両面画像形成装置
JPH07246739A (ja) 1994-03-09 1995-09-26 Fujitsu Ltd カット紙用印刷装置
JPH0852907A (ja) 1994-08-11 1996-02-2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444085B2 (ja) 1996-03-08 2003-09-08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両面印刷装置
US6473196B2 (en) * 1996-09-19 2002-10-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173088B1 (en) * 1996-10-01 2001-01-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5966555A (en) * 1996-11-20 1999-10-12 Minolta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ermitting whether or not input image can be formed as desired to be known
JPH11284818A (ja) 1998-03-27 1999-10-1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3962516B2 (ja) * 1999-12-03 2007-08-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62810A (ja) * 2000-11-22 2002-06-0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76098A (ja) * 2001-09-07 2003-03-14 Ricoh Co Ltd カラー印刷装置およびカラー印刷システム
JP2002148880A (ja) * 2001-09-17 2002-05-2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41578A (ja) * 2002-02-15 2003-08-29 Canon Inc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付き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30230A (ja) * 2002-05-09 2003-11-1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ならびに像担持体
JP4158563B2 (ja) * 2003-03-12 2008-10-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両面記録装置
JP4280581B2 (ja) * 2003-08-08 2009-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画像データ生成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画像データ生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18850A (ja) * 2005-01-17 2006-08-24 Ricoh Co Ltd 記録装置
JP2007183894A (ja) * 2005-12-06 2007-07-19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制御方法、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020696A (ja) * 2006-07-13 2008-01-31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13303A (ja) * 2007-03-05 2008-09-18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
JP4855430B2 (ja) * 2008-03-03 2012-01-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279108A1 (en) * 2008-05-12 2009-11-12 Nagayasu Hoshi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4894883B2 (ja) * 2009-04-30 2012-03-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及びプリンタドライバ
JP4894887B2 (ja) * 2009-05-29 2012-03-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867986B2 (ja) * 2010-03-31 2016-0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44388A (ja) * 1990-06-12 1992-02-14 Yoshihide Shibano 実装プリント基板の洗浄方法
JPH07152287A (ja) * 1993-11-26 1995-06-1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244388A (ja) * 1996-03-14 1997-09-19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7038812B2 (en) * 2000-02-23 2006-05-02 Minolta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that allow forming of an appropriate image with small amount of recording material remaining
JP2004347627A (ja) * 2003-05-19 2004-12-0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91905A (ja) * 2003-09-18 2005-04-0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両面印刷制御方法
CN1627208A (zh) * 2003-12-09 2005-06-15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装置和打印控制方法
US20080240826A1 (en) * 2007-03-29 2008-10-02 Konica Minolta Systems Laborator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tending printer availability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1885A (zh) * 2011-05-20 2012-11-2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01885B (zh) * 2011-05-20 2015-06-0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9118793B2 (en) 2011-05-20 2015-08-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59149B1 (en) 2019-10-02
US8482795B2 (en) 2013-07-09
US20100302561A1 (en) 2010-12-02
CN101900966B (zh) 2014-03-12
JP4894886B2 (ja) 2012-03-14
EP2259149A2 (en) 2010-12-08
JP2010276915A (ja) 2010-12-09
EP2259149A3 (en) 201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5734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erforming post treatment accompanied with perforation
EP1950951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1013286A (zh) 图像处理装置
CN101799645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US6865355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ochrome mode and color mode switching
US2008029237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1900964B (zh) 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CN103135391B (zh) 电子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900966B (zh) 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CN101201572A (zh) 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145007A (zh) 成像装置
CN101900965B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驱动方法
CN104999810A (zh)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0456151C (zh) 印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00079744A (ja) 画像形成装置、操作環境設定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CN10385665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228749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84745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EP1953601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Thereof
US8310707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for image with high-density area
JPH093419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8085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4582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13461A (ja) 電子機器、消耗品残量表示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012756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