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4457A - 饰品用卡扣 - Google Patents

饰品用卡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4457A
CN101884457A CN2010101777226A CN201010177722A CN101884457A CN 101884457 A CN101884457 A CN 101884457A CN 2010101777226 A CN2010101777226 A CN 2010101777226A CN 201010177722 A CN201010177722 A CN 201010177722A CN 101884457 A CN101884457 A CN 1018844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housing
buckle
insertion parts
frame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777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星野雅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1884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44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ornments (AREA)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卡扣,该卡扣即便作用有任意方向的力也不容易分离,并且能够将主体的表面和背面形成为相同形状。卡扣(10)具有壳体(30)和插入部件(20),所述壳体在一端形成有开口(110),所述插入部件插入于所述开口,所述壳体具有:框架部件(80、90),该框架部件构成该壳体的外框;以及支承部件(100),该支承部件设在该框架部件的内部,并支承从所述开口插入的所述插入部件,所述框架部件具有卡定单元(80c、90c),该卡定单元用于固定由所述支承部件支承的插入部件。此处,第一框架部件(80)和第二框架部件(90)是相同的部件。

Description

饰品用卡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卡扣(连结件),更详细地说,涉及在项链、手链等饰品中应用的卡扣。
背景技术
参照附图的图4和图5对专利文献1所示的在项链、手链等饰品中使用的卡扣(连结件)进行说明。该卡扣1000主要由插入部件1100和壳体1200构成,插入部件1100插入于壳体1200的开口部1230,并被固定于壳体1200的内部,从而形成卡扣。
首先,参照图4,插入部件1100形成为棒状,起到插入并固定于壳体1200的作用。为了容易插入,在插入侧端部形成有尖细的头部1150,在相反侧端部形成有具有用于与饰品等连结的环部1170的连结部1160。进而,在中央圆周部分形成有凹状的卡合槽部1180。另一方面,壳体1200形成为箱形,该壳体1200主要由下表面整体开口的盖体1210和嵌合于该盖体的内部且上表面整体开口的底体1220构成。在盖体1210的长轴方向的一侧面形成有直径比插入部件1100的截面直径稍长的开口部1230。底体1220和盖体1210经由支轴1240相互连结,底体1220能够以支轴1240为中心枢转动作。并且,在底体1220的表面一侧形成有由多条线上的凹凸构成的按压部1250。
其次,参照图5,在底体1220的内侧形成有内径与插入部件1100的外径大致相同的两个引导部1260。与开口部1230对应的一侧面具有直径与插入部件1100的卡合槽部1180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半圆状的卡定部1270。另外,在支轴1240的外周卷绕有大致コ字状的螺旋弹簧1280,利用该螺旋弹簧1280朝该图中的逆时针方向以支轴1240为中心对底体1220施力。
下面,对卡扣1000中的插入部件1100与壳体1200之间的连接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者将插入部件1100的头部1150插入壳体1200的开口部1230。进一步,当将插入部件1100压入壳体1200的内部时,插入部件1100自身的外周面与引导部1260的内周面接触同时在壳体1200的内部前进,不久,插入部件1100的头部1150的前端与螺旋弹簧1280接触。接着,螺旋弹簧1280被插入部件1100推起,在该状态下,在插入部件1100的卡合槽部1180到达底体1220的开口部1230时,卡定部1270借助螺旋弹簧1280的作用力与卡合槽部1180卡合。结果,插入部件1100被固定于壳体1200。
另一方面,在使插入部件1100和壳体1200彼此分离的情况下,首先,使用者用手指按压底体1220的按压部1250。与此对应,底体1220克服螺旋弹簧1280的作用力以支轴1240为中心朝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枢转动作。由此,与插入部件1100的卡合槽部1180卡合的底体1220的卡定部1270从卡合槽部1180脱离。在该状态下,当使用者将插入部件1100从壳体1200拔出时,插入部件1100和壳体1200彼此分离。
如果将上述的卡扣1000应用于项链等饰品的话,则能够提供连接容易的饰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16616
但是,在具有上述构造的饰品中存在如下所示的不良情况。
在卡扣1000的插入部件1100与壳体1200彼此连接的状态下,当插入部件1100的连结部1160沿图5中示出的箭头所示的方向被大力地拉拽时,底体1220以支轴1240为中心朝顺时针方向枢转动作,伴随于此,插入部件1100的卡合槽部1180与壳体1200的卡定部1270的卡合被解除,从而插入部件1100有可能从壳体1200脱离。
另外,卡扣1000的壳体1200的形状并不是表面和背面相同。假想将该卡扣应用于项链等饰品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卡扣1000起到挂钩(pendant head)的作用,以壳体1200的盖体1210侧为表面侧的方式佩戴于使用者,此时,如果饰品扭转的话,则卡扣1000翻转从而底体1220侧成为表面侧。在这种状态下会大幅损害饰品的外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考虑上述的不良情况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任意方向作用有力也不易分离的卡扣。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主体的表面和背面形成为相同形状的卡扣。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卡扣,该卡扣具有壳体和插入部件,所述壳体在一端形成有开口,所述插入部件插入于所述开口,所述卡扣的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框架部件,该框架部件构成该壳体的外框;以及中空的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设在该框架部件的内部,并支承从所述开口插入的所述插入部件,所述框架部件具有卡定单元,该卡定单元用于固定由所述支承部件支承的插入部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所记载的卡扣中,所述框架部件通过组合第一框架部件和第二框架部件而形成。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面所记载的卡扣中,所述第一框架部件和所述第二框架部件是相同的部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至第三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卡扣中,所述插入部件具有槽,所述框架部件的卡定单元包括凸部和施力单元,所述凸部用于与所述插入部件的槽卡合,所述施力单元对该凸部施力以使该凸部插入所述槽中。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涉及一种饰品,该饰品具有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卡扣。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在卡扣的壳体中,由于支承插入部件的支承部件和固定插入部件的框架部件分开设置,因此,即便在插入部件和壳体连接在一起的状态下对插入部件施加任意方向的力,受到该力的影响的也仅仅是支承部件,该力不会影响到固定插入部件的框架部件。因此,不存在插入部件违反使用者的意志从壳体脱离的可能性,能够提供稳定的连接。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由于框架部件由第一框架部件和第二框架部件这两个部件构成,因此如果以夹着插入部件的方式将第一框架部件和第二框架部件连结在一起的话就能够组装壳体。因此,能够提供组装容易的的卡扣。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由于第一框架部件和第二框架部件由相同的部件构成,因此能够提供材料成本低、并且构造简单的卡扣。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由于利用凸部和弹簧等施力单元构成卡定单元,因此能够提供具有简单的机械构造的卡扣。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能够以饰品的形态提供本发明的卡扣。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便作用有任意方向的力也不容易分离、具有稳定的连接性、并且能够将主体的表面和背面形成为相同形状的卡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卡扣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卡扣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卡扣的剖视图,是用于说明连接步骤的图。
图4是以往的卡扣的立体图。
图5是以往的卡扣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0:卡扣;20:插入部件;30:壳体;40:头部;50:卡合槽部;60:连结部;70:环部;80:第一框架;80a:第一缺口;80b:第二缺口;80c:卡定部;80d:突起部;80e:孔;90:第二框架;90a:第一缺口;90b:第二缺口;90c:卡定部;90d:突起部;90e:孔;100:支承体;110:开口部;120:支轴;130:连结部;140:环部;150:螺旋弹簧;200:第一支承体;200a:槽;300:第二支承体;300a:孔;300b:空间;300c:弹簧收纳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3的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卡扣的构造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卡扣10。如图所示,卡扣10主要由插入部件20和壳体30构成。
插入部件20形成为棒状,该插入部件20具有:尖细状的头部40,该头部40形成于插入部件20的一端;连结部60,该连结部60形成于插入部件20的另一端,且具有孔;环部70,该环部70贯通该连结部的孔,并与作为饰品的念珠连结;以及卡合槽部50,该卡合槽部50外周设置成凹状。
壳体30形成为箱形状,主要由相同形状的第一框架80和第二框架90以及支承体100构成,该支承体100设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内部,且在一端具有直径比插入部件20的外周稍大的开口部110。并且,在支承体100的另一端设有连结部130和环部140,该连结部130具有孔,该环部140连接该连结部和作为饰品的念珠(参照图2)。第一框架80具有平坦部810和倾斜部820。虽然并未图示,但是,第二框架90也同样具有平坦部910和倾斜部920。另外,第一框架80和第二框架90能够以支轴120为中心进行枢转运动。
下面,参照图2对构成壳体30的各部件的构造进行说明。支承体100由形成为一体的筒状的第一支承体200和方形的第二支承体300构成。第一支承体200除了开口部110之外还具有分别形成在上下的一对槽200a。第二支承体300具有:形成于两侧面的一对孔300a;上下贯通的空间300b;以及分别用于收纳一对螺旋弹簧150的一对弹簧收纳部300c。另外,一对孔300a和空间300b彼此连通。
第二框架90具有:形成于长轴方向一侧面的第一缺口90a;形成于短轴方向两侧面的一对第二缺口90b;以及从底面伸长的卡定部90c和突出部90d,该突出部90d具有孔90e。此处,圆弧状的第一缺口90a的内径与支承体100的第一支承体200的外径大致相同,圆弧状的第二缺口90b和孔90e的内径与支轴120的外径大致相同,卡定部90c形成为能够插入于第一支承体200的槽200a的形状,突出部90d形成为能够插入于空间300b的形状。另外,虽然并未图示,但是第一框部80也同样具有第一缺口80a、一对第二缺口80b、卡定部80c以及具有孔80e的突出部80d。
下面,对构成上述壳体30的各部件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将环部140连接于支承体100的连结部130之后,将螺旋弹簧150分别收纳于一对弹簧收纳部300c。然后,以夹着支承体100的方式将第一框架80和第二框架90组合在一起。此时,第一支承体200的前端配置在第一框架80的第一缺口80a和第二框架90的第一缺口90a之间。进一步,在第一框架80的突出部80d和第二框架90的突出部90d插入于支承体100的空间300b的状态下,支承体100的第二支承体300的孔300a、由第一框架80的第二缺口90b和第二框架90的第二缺口80b形成的孔、第一框架80的突出部80d的孔80e、以及第二框架90的突出部90d的孔90e以排列成一条直线状的方式配置。并且,第一框架80的卡定部80c和第二框架90的卡定部90c分别卡合于第一支承体200的槽200a。最后,从由第一框架80和第二框架90的第二缺口80b、90b形成的孔将支轴120贯通于孔300a、80e、90e,从而形成壳体30。
当形成壳体30时,支承体100的连结部130通过第一框架80和第二框架90的倾斜部820、920露出至外部。并且,利用螺旋弹簧150朝使第一框架80的卡定部80c和第二框架90的卡定部90c分别插入于第一支承体200的槽200a的方向施力。
下面,参照图3(a)至(e)对将上述卡扣10的插入部件20连接于壳体30的步骤、或者解除连接的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者将插入部件20的头部40插入壳体30的开口部110(参照图3(a))。在插入之后,进一步将插入部件20压入开口部110中。不久,插入部件20的头部40与第一框架80的卡定部80c和第二框架90的卡定部90c接触(参照图3(b))。与此对应,第一框架80和第二框架90朝克服螺旋弹簧150的作用力的方向进行枢转运动(参照图3(c))。然后,插入部件20在其外周与卡定部80c、90c接触的状态下进入支承体100的内部,当插入部件20的卡合槽部50与卡定部80c、90c并排时,借助螺旋弹簧150的作用力,卡定部80c、90c卡合于卡合槽部50(参照图3(d))。结果,插入部件20被固定,插入部件20与壳体30之间的连接完成。
另一方面,当想要使插入部件20和壳体30分离的情况下,首先,使用者沿图3所示的方向对壳体30施加力(参照图3(e))。与此对应,第一框架80和第二框架90克服螺旋弹簧150的作用力进行枢转运动,卡定部80c、90c相对于卡合槽部50的卡合被解除。如果在该状态下拉拽插入部件20的话,则插入部件20从壳体30被拔出。结果,插入部件20与壳体30分离(参照图3(a))。
这样,卡扣10的插入部件20和壳体30能够通过简单的步骤连接和分离。
另外,构成卡扣10的各部件的材料并无特殊限定,可以采用各种金属、树脂等任意材料。同样,各部件的制作方法也可以采用切削、粘接、蚀刻以及采用模具或冲压机进行的模压加工等任意的加工方法。
具有以上构造的卡扣10具有以下的两个显著的优点。
假想在插入部件20和壳体30连接在一起的状态下,由于饰品被拉拽等而在插入部件20作用有与插入方向成直角或者倾斜方向的力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该力仅作用于支承体100。因此,在具有固定插入部件20的功能的螺旋弹簧150和卡定部80c、90c上并未作用有任何力。因此,插入部件20的固定不会被解除,而是保持原样。即,通过利用分开的部件构成支承插入部件20的支承体100和固定插入部件20的卡定部80c、90c,能够防止违反使用者的意志而解除连接的情况,能够提供稳定的连接。
另外,由于壳体30由形成为相同形状的第一框架80和第二框架90构成,因此能够适于将卡扣10应用于项链等饰品。即,在将壳体30作为饰品的挂钩使用的情况下,即便饰品扭转从而壳体30翻转,由于壳体30的表面和背面形成为相同形状,因此不会损害饰品的外观。另外,能够降低壳体的加工成本。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卡扣10的构造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构造。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部件20的截面和开口部110的形状大致形成为圆形,但是,也可以代替于此,是包括椭圆和正方形的任意的形状。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框架80和第二框架90形成为相同形状,但是,双方并非必须形成为相同形状。代替于此,只要双方的内部形状相同即可,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外形,另外,也可以具有不同的色彩和花纹。或者,也可以将第一框架80和第二框架90形成为一体构造。
以上,采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到,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多种多样的变更和变形。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由说明了的实施方式确定,而是由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宗旨确定。

Claims (5)

1.一种卡扣,该卡扣具有壳体和插入部件,所述壳体在一端形成有开口,所述插入部件插入于所述开口,所述卡扣的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
框架部件,该框架部件构成该壳体的外框;以及
中空的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设在该框架部件的内部,并支承从所述开口插入的所述插入部件,
所述框架部件具有卡定单元,该卡定单元用于固定由所述支承部件支承的插入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部件通过组合第一框架部件和第二框架部件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框架部件和所述第二框架部件是相同的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部件具有槽,
所述框架部件的卡定单元包括凸部和施力单元,所述凸部用于与所述插入部件的槽卡合,所述施力单元对该凸部施力以使该凸部插入所述槽中。
5.一种饰品,其特征在于,
该饰品具有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扣。
CN2010101777226A 2009-05-12 2010-05-11 饰品用卡扣 Pending CN1018844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15092A JP5430219B2 (ja) 2009-05-12 2009-05-12 アクセサリ用クラスプ
JP2009-115092 2009-05-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4457A true CN101884457A (zh) 2010-11-17

Family

ID=43070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777226A Pending CN101884457A (zh) 2009-05-12 2010-05-11 饰品用卡扣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30219B2 (zh)
CN (1) CN1018844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7624A (zh) * 2019-12-11 2021-11-30 宝石天使有限会社 人身装饰品的卡扣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81425B2 (ja) * 2011-11-29 2015-09-24 株式会社ジュエルパーツピコ 装身具用連結具
JP2016093263A (ja) * 2014-11-12 2016-05-26 株式会社ピアリング ピアスイヤリン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5171A (en) * 1997-07-02 2000-11-14 Hoshino; Masahiro Clasp for accessories
JP2006296743A (ja) * 2005-04-20 2006-11-02 Hokuto:Kk ストラップ留め具
JP3917603B2 (ja) * 2004-05-17 2007-05-23 株式会社ミキモト装身具 連結具
JP2007160083A (ja) * 2005-11-21 2007-06-28 Masahiro Hoshino クラスプ
JP2007313109A (ja) * 2006-05-26 2007-12-06 Tazaki Shinjiyu Kk 装身具用連結具
US7322076B2 (en) * 2004-02-27 2008-01-29 Seberu Pico Co., Ltd. Clasp for jewelr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1015561Y (es) * 1990-10-23 1992-06-01 Perlas Manacor, S.A. Cierre para collares, pulseras y demas articulos de joyeria y bisuteria.
JP3952250B2 (ja) * 1999-11-17 2007-08-01 株式会社ジュエルパーツピコ 装身具用連結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5171A (en) * 1997-07-02 2000-11-14 Hoshino; Masahiro Clasp for accessories
US7322076B2 (en) * 2004-02-27 2008-01-29 Seberu Pico Co., Ltd. Clasp for jewelry
JP3917603B2 (ja) * 2004-05-17 2007-05-23 株式会社ミキモト装身具 連結具
JP2006296743A (ja) * 2005-04-20 2006-11-02 Hokuto:Kk ストラップ留め具
JP2007160083A (ja) * 2005-11-21 2007-06-28 Masahiro Hoshino クラスプ
JP2007313109A (ja) * 2006-05-26 2007-12-06 Tazaki Shinjiyu Kk 装身具用連結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7624A (zh) * 2019-12-11 2021-11-30 宝石天使有限会社 人身装饰品的卡扣
US11357294B2 (en) 2019-12-11 2022-06-14 Houseki-No-Angel Co., Ltd. Fastener for accessori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63927A (ja) 2010-11-25
JP5430219B2 (ja) 2014-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4457A (zh) 饰品用卡扣
CN102264255B (zh) 销紧固件
JP2008148822A (ja) バックル
JP5147175B2 (ja) 装身具用留め具
KR200431089Y1 (ko) 귀걸이용 펜던트 연결고리 결합구조
CN214483531U (zh) 扣坠及链饰
KR200385575Y1 (ko) 장신구의 보석결합구조
KR200210901Y1 (ko) 장신구용 체결장치
KR200410867Y1 (ko) 귀걸이 뒷장식
JP2006246929A (ja) 装身具用連結具とその製造方法
CN212488815U (zh) 一种按压解锁式首饰锁扣结构
JP5712272B2 (ja) アクセサリ用クラスプ
KR100670811B1 (ko) 귀걸이의 보석집 결합구조
JP2002345518A (ja) J型多目的内蔵部品クラスプ
CN211961132U (zh) 一种项链饰品
CN211241965U (zh) 用于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及穿戴设备
KR200276911Y1 (ko) 장식용 반지
KR100700202B1 (ko) 클립형 체결장치
JP4785083B2 (ja) カフスボタン
KR200353269Y1 (ko) 장신구용 단위체
KR200186265Y1 (ko) 장신용 액세서리 체인
KR200210233Y1 (ko) 액세서리의 고리 구조
JP3103433U (ja) 装身具用止具
JP4344118B2 (ja) 装飾品の連結構造および装飾品
KR200446328Y1 (ko) 귀걸이의 체결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527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7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4527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