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0654A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0654A
CN101860654A CN201010149953A CN201010149953A CN101860654A CN 101860654 A CN101860654 A CN 101860654A CN 201010149953 A CN201010149953 A CN 201010149953A CN 201010149953 A CN201010149953 A CN 201010149953A CN 101860654 A CN101860654 A CN 101860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mentioned
zone
image processing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49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60654B (zh
Inventor
阪本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60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0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60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06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58Edge or detail enhancement; Noise or error suppression, e.g. colour misregistration cor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Color, Gradation (AREA)
  • Color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在图像处理装置中,漏白判定处理部对输入图像数据的各个色涂层,使用微分滤波器计算出各像素的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的边缘量。漏白判定处理部判定在至少2个色涂层中是否存在计算出的边缘量的绝对值为阈值以上,且各个边缘量成为正负值的像素。当存在这样的像素时,漏白判定处理部计算出该像素(注目像素)、与递增方向区域/递减方向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平均值的色差,将计算出的色差小的方向作为类似色方向。漏白判定处理部根据类似色方向,判定是否对该注目像素(边缘)进行漏白处理,并进行漏白处理。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使多个色成分的像素数据叠加的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复印机或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在纸介质上形成的图像的画质劣化,提出了进行漏白(trapping)处理及平滑(smoothing)处理等方案。使多个色成分的像素数据叠加的处理(以下称为漏白处理)是为了防止在版偏移时露出底色的空白的处理。平滑处理是用于在降低锯齿(在文字或图像的曲线及斜线上能看到的锯齿纹)的同时,提高分辨率的处理。
在进行漏白处理的装置中,提出了一种自动执行应该进行漏白处理的边界的提取、应该进行漏白处理的漏白区域的指定、对各漏白区域指定漏白色的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165104号公报)。根据该图像形成装置,即使在彩色图像的打印时发生了版偏移,也能够抑制缺色的发生。
在日本特开2002-165104号公报中,虽然当在用于进行漏白处理的边界(边缘)的提取后,指定漏白区域时,指定了与提取出的边界相距规定距离内的像素,但未记载其具体的方法。例如,在提取了边界后,当将作为与边界上的各像素相距规定的距离以内的像素、即成为边界内的颜色的像素,指定为漏白区域时,以页为单位进行漏白区域的指定及漏白色的指定。因此,难以进行以像素为单位的流水线处理。
而且,由于必须在完成了对边界上的1个点的处理之后,进行对边界上的不同点的处理,所以,处理时间取决于边界上的各个像素的数量、以及在以各像素为中心的规定距离以内存在的像素的数量。因此,由于不能预测漏白处理所需要的最大处理时间,所以,日本特开2002-165104号公报所记载的结构,不适合于进行实时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以像素单位进行各处理,从而能够以像素单位进行流水线处理及实时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用于进行对从具有多个色成分的输入图像中提取的边缘,叠加多个色成分的像素的处理,其特征在于,具有:边缘判定部,其判定输入图像的注目像素是否是构成满足了规定条件的边缘的像素;边缘方向判定部,其在该边缘判定部判定为是构成满足了规定条件的边缘的像素的情况下,判定在上述注目像素的周边像素中,存在具有与该注目像素的颜色类似的颜色的周边像素的方向;处理判定部,其根据该边缘方向判定部所判定的方向,判定是否进行对上述注目像素叠加多个色成分的像素的处理;决定部,其在该处理判定部判定为进行叠加处理的情况下,决定所叠加的像素的色成分;和叠加处理部,其进行将基于该决定部所决定的色成分的像素向上述注目像素叠加的处理。
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边缘判定部判定上述注目像素是否是在上述输入图像数据的不同色成分的数据发生偏移而露出了底色的情况下,构成产生空白的边缘的像素。
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边缘判定部具有边缘量计算部,该边缘量计算部对上述输入图像数据,按每个色成分使用微分滤波器,对各注目像素计算出表示各注目像素的像素值与各注目像素周围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变化程度的边缘量,在该边缘量计算部按每个注目像素计算出的各色成分的边缘量的至少1个边缘量是正值、且该正值的边缘量的绝对值为规定值以上,上述各色成分的边缘量的至少1个边缘量是负值、且该负值的边缘量的绝对值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该注目像素是构成满足上述规定条件的边缘的像素。
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边缘方向判定部根据上述注目像素的像素值、与和该注目像素相邻的第1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平均值的差量,以及上述注目像素的像素值、与和上述注目像素相邻且不同于上述第1区域的第2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平均值的差量,针对上述注目像素,判定存在具有与上述注目像素的颜色更类似的颜色的周边像素的方向。
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处理判定部具有:代表像素值计算部,其根据对应上述边缘方向判定部所判定的方向而预先对上述注目像素设定的第1区域及第2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计算出上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中的各色成分的代表像素值;辉度值计算部,其根据该代表像素值计算部计算出的上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中的各色成分的代表像素值,计算出上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中的辉度值;和比较部,其将该辉度值计算部计算出的上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中的辉度值进行比较;在该比较部比较的结果是上述第1区域中的辉度值比上述第2区域中的辉度值小的情况下,判定为进行上述叠加的处理,上述决定部根据上述代表像素值计算部计算出的第2区域中的各色成分的代表像素值,决定上述所叠加的像素的色成分。
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代表像素值计算部计算出包含多个像素的上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平均值、或包含1个像素的上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作为上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中的各色成分的代表像素值。
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对上述注目像素设定的第1区域及第2区域是位于以上述注目像素为中心的对称位置的区域。
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上述任意一个图像处理装置;和根据该图像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形成输出图像的图像形成机构。
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处理方法,用于进行对从具有多个色成分的输入图像中提取的边缘,叠加多个色成分的像素的处理,其特征在于,具有:边缘判定步骤,判定输入图像数据的注目像素是否是构成满足了规定条件的边缘的像素;边缘方向判定步骤,当在该边缘判定步骤中判定为是构成满足了规定条件的边缘的像素时,判定在上述注目像素的周边像素中,存在具有与该注目像素的颜色类似的颜色的周边像素的方向;处理判定步骤,根据该边缘方向判定步骤中判定的方向,判定是否进行对上述注目像素叠加多个色成分的像素的处理;决定步骤,在该处理判定步骤中判定为进行叠加处理的情况下,决定所叠加的像素的色成分;和叠加处理步骤,进行将基于在该决定步骤中决定的色成分的像素向上述注目像素叠加的处理。
本发明涉及的记录介质是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通过计算机读取并执行该程序,使所述计算机能够执行以下步骤:边缘判定步骤,判定输入图像数据的注目像素是否是构成满足了规定条件的边缘的像素;边缘方向判定步骤,当在该边缘判定步骤中判定为是构成满足了规定条件的边缘的像素时,判定在上述注目像素的周边像素中,存在具有与该注目像素的颜色类似的颜色的周边像素的方向;处理判定步骤,根据在该边缘方向判定步骤中判定的方向,判定是否进行对上述注目像素叠加多个色成分的像素的处理;决定步骤,在该处理判定步骤中判定为进行叠加处理的情况下,决定所叠加的像素的色成分;和叠加处理步骤,进行将基于在该决定步骤中决定的色成分的像素数据向上述注目像素叠加的处理。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在输入图像数据的各注目像素是构成满足规定条件的边缘的像素(注目像素是满足规定条件的边缘)的情况下,对该注目像素,判定周边像素中具有与注目像素的颜色类似的颜色的周边像素的方向。而且,图像处理装置根据判定出的方向,判定是否对上述注目像素进行叠加多个色成分的像素的处理(漏白处理)。然后,图像处理装置在进行漏白处理的情况下,决定所叠加的颜色(漏白色),将所决定的色成分的像素数据向输入图像数据的上述注目像素叠加。
即,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对满足规定条件的边缘,判定是否进行漏白处理(以下称为漏白判定),并计算出漏白色。规定条件例如是在不同的色成分的数据中产生了偏移的情况下,是否因露出了底色而产生空白。因此,在不同的色成分的数据发生了偏移的情况下,可自动检测出产生空白的边缘,对检测出的边缘进行漏白处理,由此可防止在发生了版偏移时所产生的空白。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通过判定使用微分滤波器计算出的边缘量的绝对值是否为规定值以上,可更高精度地检测出版偏移时成为空白的部位。而且,图像处理装置通过确认正负双方的边缘量的存在,可避免对不必要的部位进行漏白处理。不需要漏白处理的部位例如是白背景上的红色(由洋红及黄构成)对象的周围那样的部位,由于即使洋红或黄发生版偏移,也不会产生空白,所以不需要进行漏白处理。因此,在这样的部位,虽然存在洋红与黄这2个边缘,但共同成为正、或共同成为负的边缘量,不作为漏白处理的对象。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通过进行注目像素的像素值、与具有规定宽度的第1区域或第2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平均值的色差比较,对注目像素判定稳定的边缘方向。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辉度值高的颜色叠加到辉度值低的颜色上,能够实现不改变对象的大小的漏白处理。而且,通过将辉度值小的区域中的颜色作为漏白色,能够可靠地将注目像素的相反侧的颜色选择为漏白色。
在本发明中,根据优先处理版偏移少时因伪色引起的画质劣化、或版偏移大时因空白引起的画质劣化中哪一方,来对代表像素值(代表色)的计算方法,选择设定面积方式或点方式。
在本发明中,以像素单位执行是否是满足规定条件的边缘的判定、各边缘中的边缘方向的判定、是否进行漏白处理的判定、漏白色的决定、和漏白处理。由此,能够以像素单位进行流水线处理。而且,由于对每个像素进行同样的处理,所以,可对各像素预测需要的最大处理时间,从而能够实现实时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漏白处理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漏白判定处理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意表示输入图像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5A、5B是示意表示微分滤波器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使用图5A、5B的微分滤波器,对图4的输入图像数据计算出边缘量的结果的一部分的图。
图7A、7B是用于说明递增方向区域及递减方向区域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对图4的输入图像数据执行了类似色方向判定的结果的一部分的图。
图9A、9B、9C是用于说明在计算代表色时所参照的区域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在计算代表色时所参照的区域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计算出注目侧及相反侧的代表色的结果的一部分的图。
图12是表示根据注目侧及相反侧的代表色计算出的辉度值及漏白判定的结果的一部分的图。
图13是表示进行了漏白叠加处理的结果的一部分的图。
图14是表示进行了漏白叠加处理的结果的一部分的图。
图15A、15B、15C是表示由彩色图像处理装置执行的漏白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彩色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7是表示漏白/平滑处理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18是表示输入分辨率调整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19是表示分辨率转换漏白处理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平滑处理中的数据插补的示意图。
图21A、21B、21C、21D是概念性表示平滑处理的示意图。
图22是对图4的输入图像数据进行了双线性插补的结果的图。
图23是表示在图22的图像数据中,复制了接近注目像素的颜色的像素的处理结果的一部分的图。
图24是表示上采样(up sampling)结果的一部分的图。
图25是表示在输入图像数据为低分辨率,输出图像为高分辨率的情况下,对平滑处理后的图像以上采样结果进行了漏白叠加处理的结果的一部分的图。
图26是表示彩色图像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7是表示具备了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数字彩色复合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28是表示通过安装本发明涉及的记录介质中存储计算机程序而构筑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形成装置、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介质,结合表示该实施方式的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1)
下面,对实施方式1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本实施方式1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对被输入的图像数据(以下称为输入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根据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在记录用纸等片材上形成彩色图像。输入图像数据通过在未图示的计算机上,使用图像编辑软件等应用软件而生成。生成的输入图像数据通过打印机驱动程序被转换成页记述语言,然后通过网络等从计算机向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发送。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如图1所示,具有: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和基于由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形成图像的彩色图像输出装置(图像形成机构)2等。彩色图像输出装置2是在记录用纸或OHP片材等片状物上形成图像的例如电子照片方式或喷墨方式等的打印机。彩色图像输出装置2也可以是显示器那样的显示装置。
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具有:栅格数据生成部11、色修正部12、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3、选择器14、漏白处理部15、输出灰度修正部16和灰度再现处理部17等。
栅格数据生成部11对被输入的页记述语言进行解析,生成RGB(R:红、G:绿、B:蓝)或CMYK(C:青、M:洋红、Y:黄、K:黑)的栅格数据。在生成了RGB栅格数据的情况下,栅格数据生成部11将生成的栅格数据输出到色修正部12。在生成了CMYK栅格数据的情况下,栅格数据生成部11将生成的栅格数据输出到选择器14。
而且,栅格数据生成部11取得输入图像数据的色空间信息,将取得的色空间信息输出到选择器14。并且,栅格数据生成部11生成表示栅格数据的各像素是文字区域、向量/图表区域、照片区域、或其他任意区域的标签信息,并输出到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3及灰度再现处理部17。
色修正部12为了色再现的忠实实现,进行将包含不需要的吸收成分的基于CMY色剂的分光特性的色浊除去的处理。色修正部12将色修正后的3种颜色的CMY信号输出到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3。
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3进行根据色修正后的CMY信号生成黑(K)信号的黑生成处理、和从原来的CMY信号剔除K信号来生成新的CMY信号的处理。由此,CMY的3色信号被转换成CMYK的4色信号。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3将生成的CMYK信号输出到选择器14。
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3例如通过轮廓(skeleton)黑处理来生成黑信号。在该方法中,当将轮廓曲线的输入输出特性设为y=f(x)、将被输入的数据设为C、M、Y、将输出的数据设为C’、M’、Y’、K’、将UCR(Under Color Removal)率设为α(0<α<1)时,通过黑生成底色除去处理输出的各个数据可表示为K’=f{min(C、M、Y)}、C’=C-αK’、M’=M-αK’、Y’=Y-αK’。
选择器14被从栅格数据生成部11及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3输入CMYK信号,根据从栅格数据生成部11输出的色空间信息,输出任意一方的信号。在色空间信息是RGB的情况下,选择器14将从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3输入的CMYK信号输出到漏白处理部15。在色空间信息是CMYK的情况下,选择器14将从栅格数据生成部11直接输入的CMYK信号输出到漏白处理部15。因此,在输入图像数据的色空间信息是CMYK的情况下,漏白处理部15被输入未由色修正部12及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3处理的CMYK信号。
漏白处理部15对被输入的栅格数据,进行用于防止版偏移时的空白的漏白处理。然后,漏白处理部15将处理后的CMYK信号输出到输出灰度修正部16。关于漏白处理部15的结构及其处理内容,将在后面说明。
输出灰度修正部16进行基于彩色图像输出装置2的特性的输出灰度修正处理,灰度再现处理部17实施最终将图像分离成像素,从而能够再现各自灰度的灰度再现处理(生成中间色调)。灰度再现处理部17对于根据来自栅格数据生成部11的标签信息被判断为是照片的区域,通过重视了灰度再现性的滤网(screen)进行二值化或多值化处理。
下面,对漏白处理部15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漏白处理部15的结构的框图。漏白处理部15具有:输入行缓冲部21、漏白判定处理部22和漏白叠加处理部23等。在图2中,只画出了1条输入及输出的信号线等,但实际上,CMYK这4个色成分的每个都有信号线。
输入行缓冲部21具有多个用于暂时保存由选择器14输出的输入图像数据(CMYK信号)的行缓冲器21a。通过多个行缓冲器21a,后级的漏白判定处理部22在进行蒙板处理等时能够参照多个行的数据。
漏白判定处理部22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漏白判断,并且决定漏白色。图3是表示漏白判定处理部22的结构的框图。而图4是示意表示输入图像数据的一例的图。下面,说明对图4所示的15×15像素的输入图像数据进行的处理。在图4中,将横方向设定为图像数据的主扫描方向,将纵方向设定为副扫描方向,用纯青(C)色表示了斜线部分的像素,用纯洋红(M)色表示空白部分的像素。因此,仅洋红(M)的像素(例如主扫描方向为1、副扫描方向为1的像素)中的像素值(M,C)成为(255,0)。而且,仅青(C)的像素(例如主扫描方向为8、副扫描方向为8的像素)中的像素值(M,C)成为(0,255)。在以下的说明中,假设没有其他的色成分(Y和K),只对青(C)及洋红(M)进行说明。
漏白判定处理部22如图3所示,具有:主扫描侧及副扫描侧边缘量计算部221、222、主扫描侧及副扫描侧类似色方向判定部223、224、和漏白判定/漏白色计算部225等。
主扫描侧及副扫描侧边缘量计算部221、222对输入图像数据的各个色涂层(plane)(每个色成分的图像数据),使用微分滤波器计算出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各自的边缘量。图5A、5B是示意表示微分滤波器的一例的图,图5A是对主扫描方向使用的微分滤波器,图5B是对副扫描方向使用的微分滤波器。在图5A、5B中,表示了5×5的蒙板尺寸,但不限定于此。通过使用这样的微分滤波器,按每个色成分计算出表示各像素和周围的像素在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上的色差(变化程度)的边缘量。
表示从版的色边界(以下称为漏白边界)到多大幅度进行漏白的漏白幅度,取决于蒙板的尺寸。因此,微分滤波器可根据需要,选择最佳的蒙板尺寸。一般在增大了漏白幅度的情况下,由于色的叠加区域增大,该区域作为伪色而显眼,所以,造成画质劣化。而在漏白幅度小的情况下,当版偏移量大时,成为空白明显的结果。因此,可根据版偏移量的大小和因伪色引起的画质下降的平衡,来决定最佳的漏白幅度和蒙板尺寸。
图6是表示使用图5A、5B的微分滤波器,对图4的输入图像数据计算出边缘量的结果的一部分的图。在图6中,像素内的左侧所显示的数字是对青(C)计算出的边缘量,上侧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的边缘量,下侧表示副扫描方向的边缘量。而像素内的右侧所显示的数字是对洋红(M)计算出的边缘量,上侧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的边缘量,下侧表示了副扫描方向的边缘量。
例如,在主扫描方向为8、副扫描方向为8的像素的情况下,青(C)的边缘量在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上都是“765”,洋红(M)成为“-765”。而且,在图6中虽然被省略,但远离边缘的像素(例如主扫描方向为1、副扫描方向为1的像素),其边缘量在主扫描侧及副扫描侧都成为“0”。这样,在输入图像数据中的青(C)与洋红(M)的边界(边缘)附近,边缘量具有非0的值。
主扫描侧及副扫描侧类似色方向判定部223、224针对由边缘量计算部221、222计算出的边缘量,判定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各自的类似色方向。类似色方向是指,存在与注目像素的颜色类似的像素的方向。首先,类似色方向判定部223、224在CMYK中的至少2个色涂层(在本实施方式中是C及M色成分)中,判断是否存在边缘量的绝对值为阈值(例如240)以上,且各个边缘量成为正负值的像素。这样的像素在发生了版偏移的情况下,成为发生空白的边缘。
在存在这样的像素的情况下,类似色方向判定部223、224对该像素判定为存在边缘。在不存在这样的像素的情况下,类似色方向判定部223、224将“0”输出到漏白判定/漏白色计算部225,作为类似色方向的判定结果。这里的阈值可根据对边缘检测的程度,适当变更。
在图6的主扫描方向为4、副扫描方向为6的像素的情况下,对于主扫描方向的边缘量而言,由于青(C)为255、洋红(M)为-255,所以,判定为该像素中存在边缘。在判定为存在边缘的情况下,类似色方向判定部223、224根据被判定为存在边缘的像素(注目像素)、与递增方向区域/递减方向区域(与注目像素相邻的第1区域/第2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平均值,计算出色差(col_diff)。
图7A、7B是用于说明递增方向区域及递减方向区域的示意图,图7A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的情况,图7B表示了副扫描方向的情况。在主扫描方向,比中央的注目像素P靠左侧的区域成为递减方向区域,右侧成为递增方向区域。而在副扫描方向的情况,比中央的注目像素P靠上侧的区域成为递减方向区域,下侧成为递增方向区域。
在将注目像素P的青(C)、洋红(M)、黄(Y)及黑(K)各自的像素值设为C1、M1、Y1、K1,将递增方向区域或递减方向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平均值设为C2、M2、Y2、K2的情况下,注目像素与递增方向区域或递减方向区域的色差(col_diff),可根据下式计算出。
Col_diff=|C1-C2|+|M1-M2|+|Y1-Y2|+|K1-K2|   …  (式1)
类似色方向判定部223、224通过上述的式1,计算出与递增方向区域及递减方向区域的色差(col_diff)的色差的结果是,将色差小的方向设定为类似色方向。例如,在根据注目像素P及递增方向区域计算出的色差,比根据注目像素P及递减方向区域计算出的色差小的情况下,将递增方向设定为类似色方向。
类似色方向判定部223、224在判定为递增方向是类似色方向的情况下,作为判定结果,向漏白判定/漏白色计算部225输出“1”。另外,类似色方向判定部223、224在判定为递减方向是类似色方向的情况下,作为判定结果,向漏白判定/漏白色计算部225输出“-1”。另一方面,类似色方向判定部223、224在判定为不存在边缘的情况下,将类似色方向设定为“无”,作为判定结果,向漏白判定/漏白色计算部225输出“0”。
图8是表示对图4的输入图像数据,执行类似色方向判定后的结果的一部分的图。各像素内的数值表示类似色方向的判定结果,上侧的数值表示主扫描方向,下侧的数值表示副扫描方向。例如,在主扫描方向为6、副扫描方向为7的像素的情况下,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的类似色方向都是-1、即成为递减方向,注目像素与递减方向的像素颜色类似。
漏白判定/漏白色计算部225根据边缘量计算部221、222、和类似色方向判定部223、224的处理结果,进行漏白判定及漏白色的决定。首先,漏白判定/漏白色计算部225对蒙板尺寸内的像素计算出代表色。
图9A、9B、9C及图10是用于说明计算代表色时所参照的区域的示意图。图9A、9B、9C表示了根据多个像素的像素值的平均值计算出代表色的情况,图10表示根据1个像素的像素值计算出代表色的情况。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使用图9A、9B、9C所示的区域计算出代表色的方法称为面积方式,将图10的方法称为点方式。
漏白判定/漏白色计算部225针对类似色方向判定部223、224的判定结果,按每个色成分计算出注目侧及相反侧的代表色。例如,在图8中,主扫描方向为6、副扫描方向为7的像素,其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的类似色方向都是“-1”。而且,在根据面积方式计算代表色的情况下,注目侧的代表色(代表色像素值)成为图9A所示的(-1,-1)区域(第1区域)内的像素值的平均值。此时,相反侧的代表色成为(1,1)区域(第2区域)内的像素值的平均值。另外,在根据点方式计算代表色的情况下,注目侧的代表色成为图10所示的(-1,-1)的像素值,相反侧的代表色成为(1,1)的像素值。下面,对根据面积方式计算代表色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计算出注目侧及相反侧的代表色的结果的一部分的图。各像素内的数值表示计算出的代表色的像素值,在像素内的右侧显示的数字表示了对洋红(M)计算出的代表色的像素值,左侧的数字表示了对青(C)计算出的代表色的像素值。而上侧的数值表示了注目侧的代表色的像素值,下侧的数值表示了相反侧的代表色的像素值。例如,在主扫描方向为6、副扫描方向为7的像素的情况下,注目侧的代表色成为洋红(M),相反侧的代表色成为青(C)。
漏白判定/漏白色计算部225在计算出注目侧及相反侧的代表色后,根据以下的式2~式5,计算出辉度值L。式2至式4的(Crep,Mrep,Yrep,Krep)是注目侧及相反侧各自的代表色的像素值,这些公式是用于将CMYK转换成RGB的算式。式5是使用转换后的RGB计算出辉度值L的算式。
R = 255 - MIN ( 255 , Grep × ( 255 - Krep ) 255 + Krep ) …(式2)
G = 255 - MIN ( 255 , Mrep × ( 255 - Krep ) 255 + Krep ) …(式3)
B = 255 - MIN ( 255 , Yrep × ( 255 - Krep ) 255 + Krep ) …(式4)
L=0.29891×R+0.58661×G+0.11448×B            …(式5)
MIN(A,B)表示A、B中的小的一方的值。
漏白判定/漏白色计算部225将根据上述的算式计算出的注目侧及相反侧各自的辉度值进行对比,在注目侧的辉度值比相反侧的辉度值低的情况下,为了扩大辉度明亮的区域(浅色区域),将漏白判定设定为有效。通过扩大辉度明亮的区域,可防止对象的形状发生变形。在将漏白判定设定为有效的情况下,漏白判定/漏白色计算部225将相反侧的区域,即辉度高的代表色决定为漏白色(Ctrap,Mtrap,Ytrap,Ktrap)。另外,在注目侧的辉度值比相反侧的辉度值高的情况下,漏白判定/漏白色计算部225将漏白判定设定为无效。
图12是表示根据注目侧及相反侧的代表色计算出的辉度值及漏白判定的结果的一部分的图。各像素内的数值表示计算出的注目侧及相反侧的辉度值、和漏白判定结果,对漏白判定结果而言,“1”是设定为漏白判定有效的情况,“0”是设定为漏白判定无效的情况。例如,在主扫描方向为6、副扫描方向为7的像素的情况下,由于注目侧的辉度值比相反侧的辉度值低,所以,漏白判定有效,漏白判定被设定为1。漏白判定/漏白色计算部225决定对该像素执行将所决定的漏白色,即青(C)作为漏白色(参照图11)进行叠加的处理。
漏白判定处理部22将漏白判定/漏白色计算部225的上述处理结果输出到漏白叠加处理部23。而且,漏白叠加处理部23被输入了输入行缓冲部21的规定的行缓冲器21a中存储的行数据(CMYK信号),作为处理对象的注目行数据。被输入到漏白叠加处理部23的注目行数据也可以不需从输入行缓冲部21输入,而通过漏白判定处理部22被输入到漏白叠加处理部23中。该情况下,漏白判定处理部22将注目行数据与漏白判定/漏白色计算部225的处理结果一同,输入到漏白叠加处理部23中。
漏白叠加处理部23使用从漏白判定处理部22输出的漏白判定结果及漏白色(Ctrap,Mtrap,Ytrap,Ktrap),对输入图像数据(Cin,Min,Yin,Kin)进行漏白叠加处理。漏白叠加处理部23在漏白判定结果是1时,按每个色成分,将在输入图像数据和漏白色中大的一方的值作为输入像素的像素值。即,在将输出像素设定为Cout、Mout、Yout、Kout的情况下,Cout=MAX(Cin,Ctrap)、Mout=MAX(Min,Mtrap)、Yout=MAX(Yin,Ytrap)、Kout=MAX(Kin,Ktrap)。这里,MAX(A,B)表示A、B中的大的一方的值。
对于黑(K),由于在叠加时,叠加后的像素值有时容易引人注目,所以可构成为能够在进行与其他色成分相同的处理,或不进行叠加处理之间选择。
在漏白判定结果为0时,漏白叠加处理部23将输入图像数据的像素值作为输出像素的像素值。
图13及图14是表示进行了漏白叠加处理后的结果的一部分的图,图13表示以图9A、9B、9C所示那样的面积方式计算出漏白色的情况,图14表示以图10所示那样的点方式计算出漏白色的情况。
在以面积方式计算出漏白色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那样,在青(C)与洋红(M)的边界附近,在洋红(M)侧,成为青(C)的值被漏白的图像。另外,在以面积方式计算出漏白色的情况下,越远离边界,颜色变得越淡,这样具有使叠加后的部位(漏白部位)不明显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以点方式计算出漏白色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颜色不变淡。因此,叠加后的部位容易明显,但版偏移时的空白的视认程度降低。
因此,漏白判定/漏白色计算部225可以根据优先解决版偏移少时因伪色引起的画质劣化、或版偏移大时因空白引起的画质劣化中的哪个问题,来切换为面积方式及点方式中的任意一个,计算出代表色。
接着,对上述的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5A、15B、15C是表示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的漏白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对输入图像数据的各个色涂层,分别取得注目像素和规定的蒙板尺寸内的周边像素,作为处理对象的像素(S1)。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对于各个色涂层的处理对象的像素,使用图5A、5B所示的微分滤波器,计算出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各自的边缘量(S2)。
接着,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对于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分别选择4个色涂层中的1个色涂层的边缘量(S3),判断所选择的边缘量的绝对值是否为阈值(例如240)以下(S4)。在判断为所选择的边缘量的绝对值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S4:是),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判断所选择的边缘量是否是正数(S5)。
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在判断为所选择的边缘量是正数的情况下(S5:是),将在步骤S3中选择的边缘量相对色涂层的边缘判定设定为1(S6),在判断为所选择的边缘量是负数的情况下(S5:否),将在步骤S3中选择的边缘量相对色涂层的边缘判定设定为-1(S7)。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所选择的边缘量的绝对值小于阈值的情况下(S4:否),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将在步骤S3中所选择的边缘量相对色涂层的边缘判定设定为0(S8)。
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判断是否对于全部4个色涂层的边缘量进行了步骤S4、S5的判定(S9),在判断为未进行的情况下(S9:否),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3,选择对于还未进行判定的色涂层的边缘量(S3)。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对于所选择的边缘量进行步骤S4~S8的处理,对全部色涂层的边缘量进行步骤S4~S8的处理。
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在判断为对全部色涂层的边缘量进行了步骤S4、S5的判定的情况下(S9:是),判定在由步骤S6~S8决定的各色涂层的边缘判定中,是否包含1及-1(步骤S10)。在判定为对各个色涂层的边缘判定中不包含1及-1的情况下(S10:否),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将类似色方向的判定结果设为0(S11),然后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7。
在判定为对各个色涂层的边缘判定中包含1及-1的情况下(S10:是),即在处理对象的注目像素中存在边缘的情况下,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计算出该注目像素与递增方向区域的色差(S12)。而且,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计算出该注目像素与递减方向区域的色差(S13)。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将与递增方向区域的色差、和与递减方向区域的色差进行比较,判断与递增方向区域的色差是否较小(S14)。
在判断为与递增方向区域的色差较小的情况下(S14:是),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将类似色方向的判定结果设定为1(S15),在判断为与递增方向区域的色差较大的情况下(S14:否),将类似色方向的判定结果设定为-1(S16)。对于输入图像数据的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上述的步骤S2~S16的各处理,也可以通过主扫描侧边缘量计算部221及主扫描侧类似色判定部223、和副扫描侧边缘量计算部222及副扫描侧类似色判定部224并行进行。
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判断在步骤S11、S15、或S16中,对主扫描方向决定的类似色方向的判定结果、和对副扫描方向决定的类似色方向的判定结果是否都为0(S17)。在判定为类似色方向的判定结果都为0的情况下(S17:是),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5。
在判定为类似色方向的判定结果的至少一方不是0的情况下(S17:否),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计算出注目侧的代表色(步骤S18)。例如,在图8中,主扫描方向为6、副扫描方向为7的像素,其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上的类似色方向都为“-1”(递减方向区域)。而且,在根据图9A、9B、9C计算出代表色的情况下,注目侧的代表色成为图9A中由(-1,-1)所表示的区域内的像素值的平均值。
而且,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计算出相反侧的代表色(S19)。例如,在图8中,主扫描方向为6、副扫描方向为7的像素在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上的类似色方向都为“-1”。而且,在根据图9A、9B、9C计算出代表色的情况下,相反侧的代表色成为图9A中由(1,1)所表示的区域内的像素值的平均值。
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在计算出注目侧及相反侧的代表色后,根据式2至式5,分别计算出注目侧的辉度值和相反侧的辉度值(S20、S21)。这里,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在步骤S18~S21的处理中,可以颠倒处理顺序,也可以同时进行。
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将注目侧的辉度值与相反侧的辉度值相比较,来判定注目侧的辉度值是否比相反侧的辉度值低(S22)。在判定为注目侧的辉度值比相反侧的辉度值低的情况下(S22:是),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将漏白判定设定为有效,将漏白判定结果设为1(S23),并决定漏白色(S24)。这里,漏白色是相反侧区域的代表色。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类似色方向的判定结果都为0的情况下(S17:是),或判定为注目侧的辉度值比相反侧的辉度值低的情况下(S22:否),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将漏白判定设为无效,将漏白判定结果设为0(S25)。
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判断在步骤S23或S25中决定的漏白判定结果是否为1(S26)。在判断为漏白判定结果是1的情况下(S26:是),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生成对在步骤S1中取得的注目像素叠加了在步骤S24中决定的漏白色的输出像素(S27),并将其输出。在判断为漏白判定结果是0的情况下(S26:否),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将在步骤S1中取得的注目像素作为输出像素(S28)输出。
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判断是否对输入图像数据中包含的全部像素进行了处理(S29),在判断为没有完成对全部像素的处理的情况下(S29:否),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1。在判断为完成了对全部像素的处理的情况下(S29:是),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结束本处理。
(实施方式2)
下面,对实施方式2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本实施方式2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取代了漏白处理部15,而具有漏白/平滑处理部18。由于本实施方式2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其他结构,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相同,所以对于相同的结构,标记了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2的栅格数据生成部11与实施方式1的栅格数据生成部11同样,对被输入的页记述语言进行解析,生成RGB或CMYK的栅格数据。而且,栅格数据生成部11取得输入图像数据的色空间信息。栅格数据生成部11在生成了RGB栅格数据的情况下,将生成的栅格数据输出到色修正部12,在生成了CMYK栅格数据的情况下,将生成的栅格数据输出到选择器14。另外,栅格数据生成部11将取得的色空间信息输出到选择器14。
而且,栅格数据生成部11生成表示栅格数据的各像素是文字区域、还是向量/图表区域、照片区域、以及其他任何区域的信息,并将其输出到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3及灰度再现处理部17。
并且,本实施方式2的栅格数据生成部11取得输入图像数据的分辨率信息,将取得的分辨率信息输出到漏白/平滑处理部18。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分辨率信息的取得方法,根据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形态而不同。例如,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是打印机的情况下,取得在输入图像数据的报头中记载的分辨率信息。而在复印复合机的情况下,取得通过操作面板设定的分辨率信息。在未进行设定的情况下,取得默认(例如600dpi)的分辨率信息。在计算机系统的情况下,在读取图像时的扫描仪的读取条件设定画面(扫描驱动)中,取得利用鼠标或键盘等设定的分辨率信息。
本实施方式2的选择器14被从栅格数据生成部11及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3输入CMYK信号,根据从栅格数据生成部11输出的色空间信息,将任意一方的信号输出到漏白/平滑处理部18。在色空间信息是RGB的情况下,选择器14将由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3输入的CMYK信号输出到漏白/平滑处理部18。在色空间信息是CMYK的情况下,选择器14将由栅格数据生成部11直接输入的CMYK信号输出到漏白/平滑处理部18。因此,在色空间信息是CMYK的情况下,漏白/平滑处理部18被输入未经色修正部12及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3处理的CMYK信号。
本实施方式2的漏白/平滑处理部18对被输入的栅格数据,根据分辨率信息,进行用于防止版偏移时的空白的漏白处理、和一边减少像素模糊与锯齿一边提高分辨率的平滑处理。然后,漏白/平滑处理部18将处理后的CMYK信号输出到输出灰度修正部16。
本实施方式2的漏白/平滑处理部18根据输入图像数据的分辨率、和由彩色图像输出装置2形成的图像(以下称为输出图像)的分辨率,进行漏白处理及平滑处理。关于本实施方式2的漏白/平滑处理部18的结构和处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另外,在复合机的情况下,输出图像的分辨率被设定为通过操作面板而选择的分辨率(在未选择的情况下,取默认值,例如600dpi)。在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的情况下,只要在打印条件(打印机驱动程序的设定画面)中设定即可。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2的漏白/平滑处理部18进行说明。图17是表示漏白/平滑处理部18的结构的框图。漏白/平滑处理部18具有:输入分辨率调整部10、和分辨率转换漏白处理部20等。
输入分辨率调整部10被从选择器14输入低分辨率或高分辨率的CMYK信号(输入图像数据),根据需要,生成后级处理用的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低分辨率例如是600dpi或其以下的分辨率,高分辨率例如是600dpi以上的分辨率。这里所说的分辨率是以600dpi为基准,但数值依存于分辨率转换漏白处理部20所具有的行缓冲器的容量或数量等来决定。另外,在利用软件实现本发明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在分辨率转换漏白处理部20中使用的存储器容量(与硬件同样,依存于所处理的分辨率来决定必要的大小)来决定。
图18是表示输入分辨率调整部10的结构的框图。输入分辨率调整部10具有:分辨率检测部101、下采样处理部102、低分辨率侧选择器103、行延迟调整部104和高分辨率侧选择器105等。分辨率检测部101根据被输入的CMYK信号,检测输入图像数据的分辨率。输入图像数据的分辨率也可以根据从栅格数据生成部11输入的分辨率信息,来检测出分辨率。分辨率检测部101将被输入的CMYK信号分别输出到下采样处理部102、低分辨率侧选择器103及行延迟调整部104。而且,分辨率检测部101将检测出的分辨率输出到低分辨率侧选择器103及高分辨率侧选择器105。
下采样处理部102在输入图像数据是高分辨率的情况下,进行将输入图像数据转换成低分辨率的下采样。作为下采样的方法,使用剔除处理等。作为剔除处理,例如采用若缩小50%,则以2×2像素单位选择左上像素的近邻取样法。除了使用近邻取样法以外,也可以采用选择与倍率对应的区域的平均值(例如若缩小50%,则选择2×2像素的平均值)的方法、双线法或双立方法等。
低分辨率侧选择器103根据输入图像数据的分辨率,输出由分辨率检测部101及下采样处理部102输入的CMYK信号中的任意信号。在输入图像数据是低分辨率的情况下,低分辨率侧选择器103输出从分辨率检测部101输入的CMYK信号。另一方面,在输入图像数据是高分辨率的情况下,低分辨率侧选择器103输出被下采样处理部102转换成低分辨率的CMYK信号。
行延迟调整部104在输入图像数据是高分辨率的情况下,对被后级的分辨率转换漏白处理部20处理的2个信号的定时进行调整。具体而言,在输入图像数据是高分辨率的情况下,在分辨率转换漏白处理部20中,对被下采样处理部102实施了下采样处理后的CMYK信号、和原来的高分辨率的CMYK信号这2个信号,进行处理。而且,由于对低分辨率的CMYK信号进行漏白判定的处理,所以,2个信号之间产生相当于判定处理的执行时间的时间差。因此,行延迟调整部104在2个信号之间进行行单位的定时调整。作为用于该定时调整的结构,可以是行缓冲器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DMA(Direct Memory Access)暂时输出到存储器中,并在适当的定时利用DMA再次输入的结构。
高分辨率侧选择器105被输入从行延迟调整部104输入的CMYK信号、和固定值(例如0)的信号,根据输入图像数据或输出图像的分辨率,输出任意的信号。在输入图像数据或输出图像是低分辨率的情况下,高分辨率侧选择器105输出固定值的信号。另一方面,在输入图像数据及输出图像是高分辨率的情况下,高分辨率侧选择器105输出从行延迟调整部104输入的CMYK信号。后级的分辨率转换漏白处理部20在被从高分辨率侧选择器105输入了固定值的信号的情况下,按照在处理中不使用来自高分辨率侧选择器105的信号的方式动作。
分辨率转换漏白处理部20对由低分辨率侧选择器103输出的低分辨率的输入图像数据,判定是否按各个像素进行漏白叠加处理(以下称为漏白判定),并且,决定在进行叠加处理时所叠加的颜色(以下称为漏白色)。另外,分辨率转换漏白处理部20对低分辨率的输入图像数据进行平滑处理。然后,分辨率转换漏白处理部20根据这些处理结果,进行漏白处理。
图19是表示分辨率转换漏白处理部20的结果的框图。分辨率转换漏白处理部20具有:输入行缓冲部21、漏白判定处理部22、漏白叠加处理部23、漏白判定结果存储部24、上采样处理部25、漏白色侧选择器26、图像侧选择器27和平滑处理部28等。在图19中,只画出了1条输入及输出的信号线等,但实际上CMYK这4个色成分的每个都有信号线。
这里,分辨率转换漏白处理部20所具备的输入行缓冲部21、漏白判定处理部22、和漏白叠加处理部23,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漏白处理部15所具备的输入行缓冲部21、漏白判定处理部22、和漏白叠加处理部23相同的结构,进行同样的处理。
本实施方式2的输入行缓冲部21将由低分辨率侧选择器103输出的低分辨率的输入图像数据暂时存储在多个行缓冲器21a中。通过行缓冲器21a,后级的漏白判定处理部22及平滑处理部28等能够在进行蒙板处理等时参照多个行的数据。
本实施方式2的漏白判定处理部22对低分辨率的输入图像数据进行漏白判定,并决定漏白色。本实施方式2的漏白判定处理部22具有与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漏白判定处理部22相同的结构,通过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处理,进行漏白判定,决定漏白色。本实施方式2的漏白判定处理部22将漏白判定/漏白色计算部225的处理结果(漏白判定结果、漏白色),输出到漏白色侧选择器26及漏白判定结果存储部24。
平滑处理部28在输入图像数据为低分辨率、且输出图像是高分辨率的情况下,对低分辨率的输入图像数据进行平滑处理,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平滑处理部28通过以输入图像数据(CMYK信号)的2×2单位插补数据,生成像素数据。此时,一边降低像素模糊和锯齿,一边进行处理。
图20是用于说明平滑处理中的输入插补的示意图。在图20中,表示了将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分别提高为2倍的分辨率的情况,对P00、P01、P10、P11像素(以下称为输入像素),插补0、1、2、3像素(以下称为输出插补像素)。
平滑处理部28通过在各个色涂层(每个色成分)中执行双线性插补,生成输出插补像素。平滑处理部28在图20的情况下,通过下面的式6计算出输出插补像素3。这里,将P00像素的像素值设为(CP00,MP00,YP00,KP00),将P01像素的像素值设为(CP01,MP01,YP01,KP01),将P10像素的像素值设为(CP10,MP10,YP10,KP10),将P11像素的像素值设为(CP11,MP11,YP11,KP11),将输出插补像素3的像素值设为(Cb13,Mb13,Yb13,Kb13)。
Cb13=Cp00×(1-u)(1-v)+Cp10×u(1-v)+Cp01×(1-u)v+Cp11×uv  …(式6)
在上述的式6中,只记载了Cb13的计算式,但Mb13、Yb13、Kb13也可以通过同样的算式计算出。而且,上述式6的u、v的值,在输出插补像素0的情况下u=0、b=0,在输出插补像素1的情况下u=0.5、v=0,在输出插补像素2的情况下u=0、v=0.5,在输出插补像素3的情况下u=0.5、v=0.5。接着,平滑处理部28分别对输出插补像素0~3,计算出输出插补像素与输入像素的色差。该计算式由于和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式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并且,如果计算出的色差中的最小值为阈值(例如140)以下,则将该输入像素值作为输出插补像素值。如果为阈值以上,则在v<0.5的情况下,将P10作为输出插补像素的像素值,在v≥0.5的情况下,将P11作为输出插补像素的像素值。
图21A、21B、21C、21D是概念性表示了平滑处理的示意图。例如,在将图21A的包含洋红与青的边界区域的4×4像素,如上述那样提高为2倍的分辨率的情况下,通过双线性插补,根据4个输入像素生成4个输出插补像素(参照图21B)。在计算出的色差接近青(C)或洋红(M)的任意一方的情况下,复制接近的颜色的像素(参照图21C)。在计算出的色差为青(C)或洋红(M)的中间的情况下,复制输入图像的右侧(参照图21D)。通过这样的平滑处理,即使针对斜线,也能够使其成为平滑的形状。
图22是表示对图4的输入图像数据进行了双线性插补后的结果的图。对各像素的数值而言,上侧的数值表示青(C)的像素值,下侧的数值表示洋红(M)的像素值。在图22中,黄(Y)及黑(K)由于像素值为0,所以被省略。例如,如副扫描方向21的像素所示那样,在青(C)与洋红(M)的边界部分,成为青(C)和洋红(M)的中间的像素值。图23是表示在图22的图像数据中,复制了接近注目像素的颜色的像素的处理结果的一部分的图。
漏白判定结果存储部24在输出图像为高分辨率的情况下,存储作为漏白判定处理部22进行的处理的结果的漏白判定结果及漏白色。上采样处理部25读出漏白判定结果存储部24中存储的数据,执行上采样处理。作为上采样的方法,例如使用近邻取样。上采样处理部25与平滑处理部28进行的平滑处理同步,执行上采样。
图24是表示上采样处理部25进行的上采样结果的一部分的图。青(C)和洋红(M)的像素值都成为0的像素表示漏白判定为0,此外的情况表示漏白判定为1、且表示了此时的漏白色。
漏白色侧选择器26及图像侧选择器27根据向漏白/平滑处理部18的输入图像数据及输出图像的分辨率的组合,切换向漏白叠加处理部23的输出信号。漏白色侧选择器26被输入漏白判定处理部22的处理结果、及上采样处理部25的处理结果。图像侧选择器27被输入来自输入灰度调整部10的高分辨率侧选择器105的图像数据、平滑处理部28的处理结果、以及来自输入行缓冲部21的图像数据。
在输入图像数据及输出图像是低分辨率的情况下,漏白色侧选择器26将漏白判定处理部22的处理结果输出到漏白叠加处理部23。图像侧选择器27从输入行缓冲部21输出输入图像数据的注目像素。在输入图像数据是低分辨率、输出图像是高分辨率的情况下,漏白色侧选择器26输出上采样处理部25的处理结果,图像侧选择器27输出平滑处理部28的处理结果。在输入图像数据是高分辨率、输出图像是低分辨率的情况下,漏白色侧选择器26输出漏白判定处理部22的处理结果,图像侧选择器27从输入行缓冲部21输出输入图像数据的注目像素。在输入图像数据及输出图像是高分辨率的情况下,漏白色侧选择器26输出上采样处理部25的处理结果,图像侧选择器27输出来自高分辨率侧选择器105的图像数据。
由于漏白叠加处理部23如上述那样根据输入图像数据及输出图像的分辨率,其被输入的信号不同,所以根据分辨率进行漏白叠加处理。在输入图像数据及输出图像是低分辨率的情况下,漏白叠加处理部23使用由漏白判定处理部22输出的漏白判定结果及漏白色,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漏白叠加处理。漏白叠加处理部23在漏白判定结果为1时,将输入图像数据或漏白色的最大值作为输出像素的像素值。在漏白判定结果为0时,漏白叠加处理部23将输入图像数据的像素值作为输出像素的像素值。关于黑(K),由于当叠加时,有时叠加的像素容易明显,所以可构成为能够在进行与其他色成分相同的处理,或不进行叠加处理之间进行选择。
在输入图像数据是低分辨率、输出图像是高分辨率的情况下,漏白叠加处理部23进行对被平滑处理部28进行了平滑处理的图像数据,叠加由上采样处理部25进行了上采样处理的数据的漏白叠加处理。图25是表示对平滑处理后的图像利用上采样结果进行了漏白叠加处理后的结果的一部分的图。
在输入图像数据是高分辨率、输出图像是低分辨率的情况下,漏白叠加处理部23进行与输入图像数据及输出图像是低分辨率时同样的处理。在输入图像数据及输出图像是高分辨率的情况下,漏白叠加处理部23对从高分辨率侧选择器105输出的输入图像数据,进行叠加由上采样处理部25进行了上采样处理后的数据的处理。
这样,在漏白处理中,通过在低分辨率侧进行漏白判定处理,在高分辨率侧进行漏白叠加处理,能够在降低画质的劣化和电路规模的增加的同时,应对宽范围的输入分辨率。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2的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6是表示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的动作的流程图。
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判定输入图像数据是否是低分辨率(S31)。在输入图像数据不是低分辨率的情况下(S31:否)、即输入图像数据是高分辨率的情况下,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下采样处理(S32)。下采样处理如上述那样,可使用剔除处理等。
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通过取得例如从操作面板选择的分辨率,来判定输出图像是否是低分辨率(S33)。在输出图像不是低分辨率的情况下(S33:否)、即输出图像是高分辨率的情况下,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对在步骤S32中进行了下采样处理后的输入图像数据,进行漏白判定处理(S34)。漏白判定处理是进行上述的漏白判定及漏白色的决定的处理,在实施方式1中,是在图15A~15C中说明的处理。
接着,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使用近邻取样等,对步骤S34中的漏白判定结果及所决定的漏白色,进行上采样处理(S35)。随后,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使用被上采样后的漏白判定结果及漏白色,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漏白叠加处理(S36)。然后,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结束本处理。
在输入图像数据是低分辨率的情况下(S31:是),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与步骤S33同样地判定输出图像是否是低分辨率(S37)。在输出图像是低分辨率的情况下(S37:是),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与步骤S34同样的漏白判定处理(S38)。然后,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使用步骤S38中的漏白判定结果及所决定的漏白色,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漏白叠加处理(S36),随后结束本处理。
当在步骤S33中判定为输出图像是低分辨率时(S33:是),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执行步骤S38的处理。这样,在与输入图像数据的分辨率无关,输出图像是低分辨率的情况下,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对低分辨率的输入图像数据进行漏白判定及决定漏白色的处理,并根据该处理结果,进行漏白叠加处理。
当在步骤S37中判定为输出图像是低分辨率时(S37:否)、即在输入图像数据是低分辨率、输出图像是高分辨率的情况下,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与步骤S34同样的漏白判定处理(S39)。然后,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对步骤S39中的漏白判定结果及所决定的漏白色,进行与步骤S35同样的上采样处理(S40)。随后,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对低分辨率的输入图像数据进行平滑处理,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S41)。这里,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也可以颠倒处理顺序地进行步骤S39及S40的处理、和步骤S41的处理,也可以同时进行上述处理。然后,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使用被上采样后的漏白判定结果及漏白色,对在步骤S41中生成的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漏白叠加处理(S36)。然后,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结束本处理。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2中,说明了将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设置在打印机等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但也可以设置在彩色复合机中。图27是表示具备了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数字彩色复合机的结构的框图。
彩色图像处理装置50具备:A/D转换部51、阴影修正部52、输入灰度修正部53、区域分离处理部54、色修正部55、黑生成底色除去部56、空间滤波处理部57、漏白/平滑处理部58、输出灰度修正部59和灰度再现处理部60等。数字彩色复合机构成为操作面板50a、彩色图像输入装置40、彩色图像输出装置70以及发送装置71与彩色图像处理装置50连接。操作面板50a由设定数字彩色复合机的动作模式的设定按键和数字键、以及液晶显示器等显示部构成。
彩色图像输入装置40例如由具备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的扫描部构成,利用CCD读取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像,将其转换成RGB(R:红、G:绿、B:蓝)的模拟信号,并输入到彩色图像处理装置50。由彩色图像输入装置40读取的模拟信号在彩色图像处理装置50内,被依次送到A/D转换部51、阴影修正部52、输入灰度修正部53、区域分离处理部54、色修正部55、黑生成底色除去部56、空间滤波处理部57、漏白/平滑处理部58、输出灰度修正部59和灰度再现处理部60,然后,以数据流的形式被输出到彩色图像输出装置70。
A/D转换部51将RGB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阴影修正部52对从A/D转换部51送来的数字RGB信号,实施除去在彩色图像输入装置40的照明系统、成像系统、摄像系统中产生的各种失真的处理。输入灰度修正部53对被从阴影修正部52输入的RGB信号(RGB的反射率信号)实施下述处理:在调整色彩平衡的同时,转换成浓度信号等彩色图像处理装置50中所采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容易处理的信号。
区域分离处理部54根据RGB信号,将输入图像中的各像素分离成文字区域、网点区域、照片区域的任意一个区域。区域分离处理部54根据分离结果,将表示像素属于哪个区域的区域识别信号,输出到黑生成底色除去部56、空间滤波处理部57及灰度再现处理部60,并且将从输入灰度修正部53输出的输入信号直接输出到后级的色修正部55。色修正部55、黑生成底色除去部56及漏白/平滑处理部58的处理内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2相同。也可以取代漏白/平滑处理部58,而具备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漏白处理部15。
空间滤波处理部57对由黑生成底色除去部56输入的CMYK信号的图像数据,根据区域识别信号进行基于数字滤波的空间滤波处理,通过修正空间频率特性,来进行防止输出图像的模糊或颗粒状劣化的处理。灰度再现处理部60与空间滤波处理部57同样地对CMYK信号的图像数据,根据区域识别信号实施规定的处理。例如,对于由区域分离处理部54分离成文字的区域而言,尤其为了提高黑文字或彩色文字的再现性,通过空间滤波处理部57的空间滤波处理中的锐化强调处理,被增大高频的强调量。同时,在灰度再现处理部60中,选择适合于高频段的再现的利用高分辨率滤镜的二值化或多值化处理。
另外,关于被区域分离处理部54分离为网点的区域,在空间滤波处理部57中,被实施用于除去输入网点成分的低通滤波处理。
在输出灰度修正部59进行了基于彩色图像输出装置70的特性的输出灰度修正处理后,由灰度再现处理部60实施最终将图像分离成像素,并处理成能够再现各自灰度的灰度再现处理(中间色调生成)。关于被区域分离处理部54分离成照片的区域,通过重视灰度再现性的滤镜进行二值化或多值化处理。
发送装置71具有调制解调器或网卡。在进行传真发送时,通过调制解调器进行与对方的发送连接,在确保了可发送的状态后,从存储器中读出以规定的形式压缩的图像数据(利用扫描仪读入的图像数据),实施压缩形式的变更等必要的处理,通过通信线路,依次发送给对方。
在接收传真的情况下,一边进行通信连接,一边接收从对方发送来的图像数据,并将其输入到彩色图像处理装置50,在彩色图像处理装置50中,由压缩/解压缩处理部(未图示)对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实施解压缩处理。解压缩后的图像数据根据需要,被进行旋转处理和分辨率转换处理,并实施输出灰度修正及灰度再现处理,然后从彩色图像输出装置70输出。
而且,发送装置71通过网卡、LAN线缆,进行与和网络连接的计算机或其他数字复合机的数据通信。另外,虽然说明了数字彩色复合机,但也可以是黑白复合机。
并且,本发明也可以构成为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在实施方式1、2中说明的漏白处理/平滑处理(或漏白处理)的计算机程序,还可以是将该计算机程序记录到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的结构。结果,可以便携地提供记录了用于实现上述处理的程序代码(执行形式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的记录介质。
图28是表示通过安装本发明涉及的记录介质中所记录的计算机程序而构筑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例的示意图。在图28中所示的计算机系统80中,个人计算机81上连接有CRT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82、键盘83、鼠标84、作为彩色图像输入装置40(参照图27)的平板扫描仪85、作为彩色图像输出装置2(参照图1)的打印机86等外围设备。作为彩色图像输入装置40,不限于平板扫描仪,例如也可以使用胶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个人计算机81具备用于读取本发明涉及的记录介质87中所记录的计算机程序的读取装置。因此,通过将本发明涉及的记录介质87中记录的计算机程序安装到个人计算机81中,能够由个人计算机81实现包括在实施方式1、2中说明的漏白处理/平滑处理(或漏白处理)的各种功能。具体而言,个人计算机81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MPU(Micro Processor Unit),通过使CPU或MPU执行被安装(下载)的规定计算机程序,可执行包括漏白处理/平滑处理(或漏白处理)的各种处理。
作为记录介质87,是相对个人计算机81可拆装的外部存储装置,也可以是通过插入到设置于个人计算机81的读取装置内,能够读取所记录的程序的程序介质。另外,由于所记录的程序被在微机中处理,所以作为记录介质87,例如也可以是ROM那样的程序介质。
无论是哪种情况,只要是所存储的程序能够由微处理器访问并执行的结构即可,或者,无论是哪种情况,只要是将程序代码读出,所读出的程序代码被下载到微机的未图示的程序存储区域,且该程序被执行的方式即可。该下载用的程序被预先存储在主体装置中。
这里,上述程序介质是构成为能够与主体分离的记录介质,但也可以是磁带或盒式磁带等磁带类、软盘或硬盘等磁盘和CD-ROM/MO/MD/DVD等光盘等盘类、IC卡(包括存储卡)/光卡等卡类、或掩模ROM、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闪存ROM等包括半导体存储器的固定担承程序代码的介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能够与包括互联网的通信网络连接的系统结构,所以也可以是如从通信网络下载程序代码那样流动性担承程序代码的介质。在如此从通信网络下载程序的情况下,可以将该下载用的程序预先存储到主体装置中,或者也可以从其他记录介质安装该程序。另外,本发明也能够以上述程序代码被电子传送而具体化的、被嵌入到载波中的计算机数据信号的方式来实现。
通过上述记录介质被数字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图28所示的计算机系统中具备的程序读取装置读取,可实现上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各构成及动作等能够适当变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Claims (15)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对从具有多个色成分的输入图像中提取的边缘,叠加多个色成分的像素的处理,其特征在于,具备:
边缘判定部,其判定输入图像的注目像素是否是构成满足了规定条件的边缘的像素;
边缘方向判定部,其在该边缘判定部判定为是构成满足了规定条件的边缘的像素的情况下,判定在上述注目像素的周边像素中,存在具有与该注目像素的颜色类似的颜色的周边像素的方向;
处理判定部,其根据该边缘方向判定部所判定的方向,判定是否进行对上述注目像素叠加多个色成分的像素的处理;
决定部,其在该处理判定部判定为进行叠加处理的情况下,决定所叠加的像素的色成分;和
叠加处理部,其进行将基于该决定部所决定的色成分的像素向上述注目像素叠加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边缘判定部判定上述注目像素是否是在上述输入图像中的不同色成分发生偏移而露出了底色的情况下,构成产生空白的边缘的像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边缘判定部具有边缘量计算部,
该边缘量计算部针对上述输入图像,按每个色成分使用微分滤波器,对各注目像素计算出表示各注目像素的像素值和各注目像素周围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变化程度的边缘量,
在该边缘量计算部针对每个注目像素计算出的各色成分的边缘量的至少1个边缘量是正值、且该正值的边缘量的绝对值为规定值以上,上述各色成分的边缘量的至少1个边缘量是负值、且该负值的边缘量的绝对值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该注目像素是构成满足上述规定条件的边缘的像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边缘方向判定部根据上述注目像素的像素值、与和该注目像素相邻的第1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平均值的差量,以及上述注目像素的像素值、与和上述注目像素相邻且不同于上述第1区域的第2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平均值的差量,判定存在具有与上述注目像素的颜色更类似的颜色的周边像素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判定部具有:
代表像素值计算部,其根据对应上述边缘方向判定部所判定的方向而预先对上述注目像素设定的第1区域及第2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计算出上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中的各色成分的代表像素值;
辉度值计算部,其根据该代表像素值计算部计算出的上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中的各色成分的代表像素值,计算出上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中的辉度值;和
比较部,其将该辉度值计算部计算出的上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中的辉度值进行比较;
并在该比较部的比较结果是上述第1区域中的辉度值比上述第2区域中的辉度值小的情况下,判定为进行上述叠加处理,
上述决定部根据上述代表像素值计算部计算出的第2区域中的各色成分的代表像素值,决定上述所叠加的像素的色成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代表像素值计算部计算出包含多个像素的上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平均值、或包含1个像素的上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作为上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中的各色成分的代表像素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上述注目像素设定的第1区域及第2区域,是位于以上述注目像素为中心的对称位置的区域。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和
根据被该图像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图像,形成输出图像的图像形成部。
9.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用于使上述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对从具有多个色成分的输入图像中提取的边缘,叠加多个色成分的像素的处理,其特征在于,具有:
边缘判定步骤,由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判定输入图像的注目像素是否是构成满足了规定条件的边缘的像素;
边缘方向判定步骤,在该边缘判定步骤中判定为是构成满足了规定条件的边缘的像素的情况下,由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判定在上述注目像素的周边像素中,存在具有与该注目像素的颜色类似的颜色的周边像素的方向;
处理判定步骤,由上述图像处理装置根据在该边缘方向判定步骤中判定的方向,判定是否进行对上述注目像素叠加多个色成分的像素的处理;
决定步骤,在该处理判定步骤中判定为进行叠加处理的情况下,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决定所叠加的像素的色成分;和
叠加处理步骤,由上述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将基于在该决定步骤中决定的色成分的像素向上述注目像素叠加的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边缘判定步骤中,由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判定上述注目像素是否是在上述输入图像中的不同色成分发生偏移而露出了底色的情况下,构成产生空白的边缘的像素。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边缘判定步骤包括边缘量计算步骤,
在该边缘量计算步骤中,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对上述输入图像,按每个色成分使用微分滤波器,对各注目像素计算出表示各注目像素的像素值和各注目像素周围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变化程度的边缘量,
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在该边缘量计算步骤中针对每个注目像素计算出的各色成分的边缘量的至少1个边缘量是正值、且该正值的边缘量的绝对值为规定值以上,上述各色成分的边缘量的至少1个边缘量是负值、且该负值的边缘量的绝对值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该注目像素是构成满足上述规定条件的边缘的像素。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边缘方向判定步骤中,上述图像处理装置根据上述注目像素的像素值、与和该注目像素相邻的第1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平均值的差量,以及上述注目像素的像素值、与和上述注目像素相邻且不同于上述第1区域的第2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平均值的差量,判定存在具有与上述注目像素的颜色更类似的颜色的周边像素的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判定步骤包括:
代表像素值计算步骤,由上述图像处理装置根据对应在上述边缘方向判定步骤中判定的方向而预先对上述注目像素设定的第1区域及第2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计算出上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中的各色成分的代表像素值;
辉度值计算步骤,根据在该代表像素值计算步骤中计算出的上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中的各色成分的代表像素值,计算出上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中的辉度值;和
比较步骤,将在该辉度值计算步骤中计算出的上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中的辉度值进行比较;
在上述处理判定步骤中,当比较的结果是上述第1区域中的辉度值比上述第2区域中的辉度值小的情况下,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判定为进行上述叠加的处理,
在上述决定步骤中,上述图像处理装置根据在上述代表像素值计算步骤中计算出的第2区域中的各色成分的代表像素值,决定上述所叠加的像素的色成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代表像素值计算步骤中,上述图像处理装置计算出包含多个像素的上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平均值、或包含1个像素的上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作为上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中的各色成分的代表像素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上述注目像素设定的第1区域及第2区域,是位于以上述注目像素为中心的对称位置的区域。
CN2010101499536A 2009-04-09 2010-04-08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606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95182 2009-04-09
JP2009095182A JP4749477B2 (ja) 2009-04-09 2009-04-09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0654A true CN101860654A (zh) 2010-10-13
CN101860654B CN101860654B (zh) 2013-03-27

Family

ID=42934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995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60654B (zh) 2009-04-09 2010-04-08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47595B2 (zh)
JP (1) JP4749477B2 (zh)
CN (1) CN1018606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7933A (zh) * 2015-04-21 2016-11-0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17046B1 (en) 2008-11-10 2013-04-09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hadow and highlight image enhancement
JP5267954B2 (ja) * 2010-02-01 2013-08-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958636B1 (en) * 2010-07-28 2015-02-17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onfigurable color trapping
US8699078B2 (en) * 2010-11-18 2014-04-15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JP5282800B2 (ja) * 2011-06-23 2013-09-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206890B1 (ja) * 2012-03-23 2013-06-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US9307119B2 (en) * 2012-08-16 2016-04-05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utation-efficient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rchitecture
JP6221402B2 (ja) * 2013-06-24 2017-11-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86082B2 (ja) * 2014-11-27 2019-03-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US10397540B2 (en) * 2014-12-09 2019-08-27 Inuitive Ltd. Method for obtaining and merging multi-resolution data
US10096097B2 (en) * 2016-08-01 2018-10-0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Content-aware bidirectional image edge highlighting
JP6999318B2 (ja) * 2017-07-24 2022-01-18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水平方向検出方法
JP6953908B2 (ja) * 2017-08-30 2021-10-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CN113031281B (zh) * 2021-04-21 2022-11-08 南昌三极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07844A (ja) * 1999-04-23 2000-11-0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自動トラップ処理装置、トラップ処理必要箇所検出装置、トラップ処理漏れ検出装置
CN1959740A (zh) * 2005-11-04 2007-05-09 欧姆龙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图像处理用程序及其存储介质
WO2007127239A2 (en) * 2006-04-28 2007-11-08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Trapping method for digital color printing
US20080055654A1 (en) * 2006-09-01 2008-03-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ts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39593B1 (en) * 1998-07-31 2003-10-28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Converting bitmap objects to polygons
JP4234281B2 (ja) * 1998-10-22 2009-03-04 ゼロックス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US6377711B1 (en) * 1999-06-30 2002-04-23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the edges of objects in raster images using diagonal edge detection
US6549303B1 (en) * 1999-09-20 2003-04-1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Trapping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use in printing color images
US6781720B1 (en) * 1999-11-30 2004-08-24 Xerox Corporation Gradient-based trapping using patterned trap zones
US6992798B2 (en) * 2000-03-09 2006-01-31 Agfa-Bevaert N.V. Apparatus, product, and method of trapping using a distance buffer
JP4032637B2 (ja) 2000-11-22 2008-01-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トラッピング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US7672013B2 (en) * 2003-11-20 2010-03-02 Electroncics For Imaging,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ally trapping digital images
JP4963954B2 (ja) 2006-12-27 2012-06-27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印刷製版用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4749476B2 (ja) * 2009-04-09 2011-08-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8223402B2 (en) * 2009-05-04 2012-07-17 Xerox Corporation Color trapping on a halftoned bi-level bitmap
US8340396B2 (en) * 2010-04-05 2012-12-25 Xerox Corporation Color trapping on a halftoned bi-level bitmap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07844A (ja) * 1999-04-23 2000-11-0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自動トラップ処理装置、トラップ処理必要箇所検出装置、トラップ処理漏れ検出装置
CN1959740A (zh) * 2005-11-04 2007-05-09 欧姆龙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图像处理用程序及其存储介质
WO2007127239A2 (en) * 2006-04-28 2007-11-08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Trapping method for digital color printing
US20080055654A1 (en) * 2006-09-01 2008-03-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ts metho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7933A (zh) * 2015-04-21 2016-11-0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6067933B (zh) * 2015-04-21 2019-03-0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47595B2 (en) 2013-10-01
CN101860654B (zh) 2013-03-27
JP4749477B2 (ja) 2011-08-17
US20100259775A1 (en) 2010-10-14
JP2010246040A (ja) 2010-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0654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1860653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US8305645B2 (en) Image processing and/or forming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black generation and under color removal processes on selected pixels, image processing and/or forming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storing program for causing computer to function as image processing and/or forming apparatus for the same
JP492656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489097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1098388B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0440923C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1901487A (zh) 图像压缩方法、图像压缩装置、图像形成装置、计算机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00477722C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2547062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2055882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1247465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JPH0372780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JP2000278523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読取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手順を記憶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JP2003219191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17208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での読み取りが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3209704A (ja)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09936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33449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4343216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2158873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2004214908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3251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H0363888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4253979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