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7896B - 旋转电机的定子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的定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7896B
CN101847896B CN201010140670.5A CN201010140670A CN101847896B CN 101847896 B CN101847896 B CN 101847896B CN 201010140670 A CN201010140670 A CN 201010140670A CN 101847896 B CN101847896 B CN 1018478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core
collector ring
stator
winding
cor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406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7896A (zh
Inventor
杉山智也
阿比子淳
山田泰稔
永田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47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78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78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78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wiring elements other than wires, e.g. bus ring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12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bobbins for supporting the win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1),包括:铁芯单元(3),由多个铁芯部件(4)构成,在铁芯部件(4)周围分别缠绕线材以形成绕组(42),铁芯单元(3)包括低压侧端子(44),低压侧端子(44)连接绕组(42)的第一端(422);以及,集电环(5),安装至铁芯单元(3),以用高压侧端子(54)将绕组(42)的第二端(421)与供电线材(53u、53v、53w)相连接。在绕组(42)的外侧,相对于各铁芯部件(4),单独形成各端子容纳部(6)。在第一端(422)与各低压侧端子(44)的连接部分、以及第二端(421)与各高压侧端子(54)的连接部分中,至少一个连接部分容纳在各端子容纳部(6)内的状态下,用绝缘树脂材料填充各端子容纳部(6)。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的定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用于驱动在径向面对该定子的转子。
背景技术
根据已知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例如JP4073705B中所披露的,该定子以这样一种方式形成,其中在多个分裂铁芯的每一个分裂铁芯周围缠绕绕组,并保持多个分裂铁芯以形成环状。绕组的端部分别连接至低压侧端子和高压侧端子,低压侧端子和高压侧端子分别连接至具有叠层钢板的绝缘体。
绝缘体在定子径向形成有槽部,各槽部由一对分别位于绝缘体内端部和外端部的竖壁构成。将形成在相邻分裂铁芯的绝缘体处的槽部互相连接,从而沿定子径向在其内端部和外端部处使槽部形成为沿整个圆周延伸。各自与绕组的端部相连接的高压侧端子和低压侧端子,安装至绝缘体的对应槽部,并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用绝缘树脂材料填充槽部。据此,分裂铁芯的绕组的低压侧端部结合成为一体,以及,为了驱动设置在定子径向内侧的转子,可以将电流施加至分裂铁芯的绕组的高压侧端部。
根据JP4073705B中所披露的定子,槽部分别形成于定子在其径向的内端部和外端部,以使槽部沿整个圆周延伸,将树脂材料注入槽部。所以,可能增加用于填充的绝缘树脂材料的量,并且可能增加制造定子所需的成本。此外,树脂材料用量的增加,可能导致对填充设备以及对填充方式诸如填充速度和填充压力的限制。据此,成本可能进一步增加。
此外,因为需要填充树脂材料的部分延伸范围较宽,用树脂材料填充细节部分可能比较困难。据此,可能产生树脂材料填充劣化的部分。在出现树脂材料填充劣化的情况下,绕组的端部可能没有充分绝缘,结果是,旋转电机有可能无法适当地运转。
对于旋转电机的定子而言,存在一种需求,其中绕组的端部充分绝缘,并且降低这种定子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旋转电子的定子,当通过供电线材激励绕组时,该定子用于产生旋转磁场,这种旋转电机的定子包括铁芯单元,由多个铁芯部件构成,在铁芯部件周围分别缠绕线材以形成绕组,并将多个铁芯部件布置为形成环形,铁芯单元包括低压侧端子,低压侧端子与绕组的第一端相连接,以及,这种旋转电机的定子还包括集电环,其形成为环状以面对铁芯单元,集电环保持供电线材并安装至铁芯单元,以便利用高压侧端子将绕组的第二端连接至供电线材。在集电环安装于铁芯单元的状态下,多个铁芯部件与集电环接合,以及,在绕组的外侧,相对于多个铁芯部件的每一个,单独形成各端子容纳部,端子容纳部形成为具有预定容积的容器形状。在各绕组的第一端与各低压侧端子的连接部分、以及各绕组的第二端与各高压侧端子的连接部分中,至少一个连接部分容纳在各端子容纳部内的状态下,用绝缘树脂材料填充各端子容纳部。
据此,在绕组的第一端与低压侧端子的连接部分、以及绕组的第二端与高压侧端子的连接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容纳在容纳部内的状态下,将绝缘树脂材料注入在相对于各铁芯部件单独形成的容器状的端子容纳部中。所以,绝缘树脂材料不会流出容纳部。据此,可以减少用于填充的绝缘树脂材料,并且可以降低定子的成本。此外,减小了用绝缘树脂材料填充的区域。据此,具有该定子的旋转电机,可以更适当地运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多个盒部分别设置于多个铁芯部件,以使盒部可安装至铁芯部件、并可从铁芯部件拆卸,多个盒部各形成为容器形状,并朝集电环开口。在集电环上沿其圆周处形成多个封闭部,多个封闭部各封闭多个盒部每一个的开口。当集电环安装至铁芯单元时,多个盒部分别面对多个封闭部,从而形成端子容纳部。
据此,以这样一种方式形成容纳部,其中用集电环的封闭部封闭盒部,盒部设置于铁芯部件,以使盒部可安装至铁芯部件并可从铁芯部件拆卸。为了在铁芯部件周围缠绕绕组,可以将盒部从铁芯部件取下,以使其不影响绕组的缠绕。据此,定子比较容易制造。
根据本实施例,在多个铁芯部件的每一个处形成凸部,以使其在铁芯单元的轴向延伸。在多个盒部每一个的外周部与各凸部相接合的状态下,用绝缘树脂材料填充各端子容纳部。
据此,在盒部的外周部与铁芯部件的凸部相接合的状态下,用绝缘树脂材料填充容纳部。所以,可以限制填充绝缘树脂材料时盒部相对于铁芯部件的移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在集电环处形成主体部,主体部形成为环状,并在其内侧保持供电线材。多个封闭部的每一个在旋转轴方向形成于主体部的端面处,封闭部包括在集电环径向内侧方向开口的一对开口端、在一对开口端之间沿集电环径向向外方向凸出的部分,从而,多个封闭部的每一个形成围壁状(wall shape)。在多个铁芯部件每一个的径向外端面处形成一对保持部,成对的保持部在铁芯单元的轴向延伸,并在多个铁芯部件的径向上面对多个盒部的每一个。当集电环安装至铁芯单元时,在多个封闭部每一个的成对开口端从集电环的径向外侧方向面对多个盒部每一个的开口的状态下、以及在多个封闭部每一个的外周面置于成对保持部之间的状态下,用绝缘树脂材料填充多个端子容纳部的每一个。
据此,将集电环安装至铁芯单元,使得封闭部成对的开口端从径向外侧方向面对盒部的开口,并使得封闭部的外周面置于保持部之间。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注入绝缘树脂材料。据此,集电环的封闭部作为容纳部的一部分,以及,使用集电环的封闭部,以确定集电环相对于铁芯单元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在设置于多个端子容纳部每一个处的至少一对周壁处,分别形成狭缝,以使其彼此面对。各绕组的至少第一端和第二端插进狭缝,以在周壁之间延伸。各低压侧端子或者各高压侧端子,与在周壁之间延伸的各绕组第一端的部分、或各绕组第二端的部分相连接。
据此,低压侧端子和高压侧端子,分别与延伸穿过容纳部的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连接。所以,易于将低压侧端子和高压侧端子经型锻、熔接等连接至绕组。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集电环在定子的径向上至少局部位于铁芯单元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集电环在定子的径向上至少局部位于铁芯单元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集电环设置成使集电环和铁芯单元在定子的轴向上对齐。
附图说明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的目的和优点将更为明了,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俯视图;
图2是除去树脂盒状态下分裂铁芯的轴测图;
图3是树脂盒的轴测图;
图4是树脂盒的俯视图;
图5是树脂盒的侧视图;
图6是分裂铁芯的轴测图;
图7是从径向内侧方向观察时分裂铁芯的正视图;
图8是在周向观察时分裂铁芯的侧视图;
图9是从径向外侧方向观察时分裂铁芯的正视图;
图10是集电环的俯视图;
图11是从径向内侧方向观察时图10所示集电环的局部放大轴测图;
图12是从径向外侧方向观察时集电环内部的局部轴测图;
图13是用于构造集电环的外夹环的内周面的局部轴测图;
图14是集电环正在安装至铁芯单元的状态的图;
图15是集电环安装于铁芯单元的状态的图;以及
图16是图15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16,对旋转电机的定子(下文称为定子1)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分裂铁芯4的上下方向与图7中的上下方向相对应。然而,这种方向无需与定子1的实际取向相对应。树脂盒43的上下方向与图5中的上下方向相对应。然而,这种方向无需与定子1的实际取向相对应。树脂盒43的后方与图5中的左方(定子1的径向内侧方向)相对应,而树脂盒43的前方则与图5中的右方(定子1的径向外侧方向)相对应。然而,这种方向无需与定子1的实际取向对应。集电环5的上下方向与图11中的上下方向相对应。然而,这种方向无需与定子1的实际取向相对应。
图1是图示定子1的俯视图。多个分裂铁芯(根据本实施例为30个分裂铁芯)(铁芯部件)4由定子壳体2在其内周面均匀地加以保持。每个分裂铁芯4在其周围缠绕漆包线以形成绕组42,分裂铁芯4在定子壳体2的内侧一个挨着一个布置,以形成大致环状,从而构成铁芯单元3。铁芯单元3与集电环5一起构成多个容纳部(端子容纳部)6。各容纳部6用绝缘树脂材料填充。
转子100在图1中用虚线示出,其面对铁芯单元3的内周面。然而,转子100不包括在定子1的零部件内。当激励分裂铁芯4时,相对于铁芯单元3产生转动磁场,并使转子100相对于定子1转动。
图2图示从分裂铁芯4移走了树脂盒43的状态。分裂铁芯4包括芯架41,在其内部具有层叠的钢板。芯架41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使设置在其内侧的层叠钢板绝缘。在芯架41的端部形成第一凸缘(凸部)411,第一凸缘411在分裂铁芯4上下方向以及在周向凸出,使得在由定子壳体2保持分裂铁芯4的状态下,第一凸缘411位于芯架41的径向内端部。
在第一凸缘411的上部形成一对接合孔412。成对的接合孔412延伸穿过第一凸缘411。在用定子壳体2保持分裂铁芯4的状态下,成对的接合孔412在分裂铁芯4的周向(下文称为周向)彼此按预定距离隔开。
在芯架41处形成第二凸缘413,第二凸缘413在分裂铁芯4上下方向和周向凸出,使得在用定子壳体2保持分裂铁芯4的状态下,第二凸缘413从分裂铁芯4的径向外侧方向面对第一凸缘411。在第二凸缘413的上端部形成一对线材接合部(凸部、周壁)414,以使其在分裂铁芯4的向上方向延伸。成对的线材接合部414设置成使其在周向上彼此隔开。在成对的线材接合部414的上端部,分别形成保持狭缝(狭缝)415,以使其在周向延伸。此外,在第二凸缘413的上端形成钩部416,以使钩部416与一个线材接合部414相邻设置。钩部416形成为大致L形,在分裂铁芯4的周向向外开口。
在芯架41处形成一对保持器(保持部)417,保持器417在分裂铁芯4的向上方向(对应于铁芯单元3的轴向)凸出,使得在用定子壳体2保持分裂铁芯4的状态下,保持器417位于芯架41的径向外端面处。成对的保持器417在周向按预定距离彼此分开。成对的保持器417在定子1的径向(下文称为径向)面对树脂盒43(下文说明)。在保持器417与第二凸缘413之间沿径向形成集电环插入部418(参见图8)。
绕组42由漆包线等形成,漆包线在第一凸缘411与第二凸缘413之间的部分缠绕在芯架41周围。缠绕的绕组42的高压侧端部(第二端)421,在沿相反方向弯曲之前与钩部416接合,以将其插进线材接合部414的保持狭缝415,从而在成对的线材接合部414之间延伸(参见图2)。
如图3至图5所示,树脂盒(盒部)43由例如芳族尼龙、聚苯硫醚树脂等制成,形成为大致容器形状。树脂盒43包括:后壁432(周壁),在树脂盒43后方位于底板部431的端部;以及,一对侧板433和434(第一侧板433和第二侧板434)(周壁),位于底板部431的侧端。树脂盒43的上侧和前侧(位于定子1中的集电环5(下文说明)所在一侧)是开口的,从而在俯视图中观察时,树脂盒43形成为大致U形。树脂盒43设置在芯架41的上部,以使树脂盒43可以安装至芯架41、并且可从芯架41拆卸。在第一侧板433和第二侧板434的前端部,分别形成第一阶状部433a和第二阶状部434a,以延长第一侧板433和第二侧板434的宽度。在第一侧板433和第二侧板434的后端分别形成架接合部435,以使其在向下方向凸出。
在第一侧板433处形成保持槽433b(狭缝),保持槽433b在树脂盒43的向上方向开口。切除第二侧板434的一部分,并在第二侧板434的切除部分形成凸台部436,凸台部436包括大致U形截面,并朝面对第二侧板434的第一侧板433凸出。在凸台部436的内侧形成上端开口的线材狭缝436a(狭缝)。
在树脂盒43处形成端子安装部437,使端子安装部437在周向分别从第一侧板433和第二侧板434的后端部向外延伸。各端子安装部437由一对保持壁437a构成,成对的保持壁437a彼此平行地延伸,并在其下端互相连接,从而形成为包括大致U形的截面。在彼此相对的成对保持壁437a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延伸穿过各第一侧板433和第二侧板434,使得中性点端子44(下文说明)可以插在该间隙中。
如图6至图9所示,树脂盒43安装于周围缠绕有绕组42金属线的芯架41上部,从而,完成分裂铁芯4的装配。将树脂盒43的架接合部435的后端部插进芯架41的对应的接合孔412,使树脂盒43安装至芯架41。此外,从外周方向,使第一侧板433的第一阶状部433a和第二侧板434的第二阶状部434a与对应的线材接合部414接合。因此,使树脂盒43相对于芯架41位于平面中。
绕组42的低压侧端部(第一端)422插进第一侧板433的保持槽433b,然后,与第二侧板434的线材狭缝436a相接合。从而,低压侧端部422在第一侧板433和第二侧板434之间延伸(参见图15和图16)。
所有分裂铁芯4安装于定子壳体2的内周面以形成大致环形,然后,将中性点端子(低压侧端子)44分别安装至树脂盒43(参见图16)。中性点端子44由导电金属制成。当在俯视图中观察时,中性点端子44形成为关于中间凸部441的大致纵向对称形状,中间凸部441形成在中性点端子44沿纵向的中间部分。在安装于树脂盒43的状态下,中间凸部441形成为在径向外侧方向凸出,以及,在中间凸部441处形成中间连接片442。此外,中间凸部441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插入部443,其形成大致直线状。此外,插入部443分别形成有端部444,端部444形成为在径向外侧方向凸出。端部444分别形成有端部连接片445。
中性点端子44的插入部443插进彼此相邻的树脂盒43的保持壁437a,从而,将中性点端子44安装至三个相邻的树脂盒43。因此,中间连接片442和端部连接片445布置在分裂铁芯4的三个相邻的树脂盒43内。利用熔接、型锻、焊接等,将中间连接片442和端部连接片445固定至绕组42的对应的低压侧端部422,各低压侧端部422在第一侧板433和第二侧板434之间延伸,从而使绕组42的低压侧端部422相对于彼此连接。所有中性点端子44与换流器(inverter)的低压侧相连接。
如图10所示,集电环5形成为大致环状,使得集电环5在定子1的径向设置于铁芯单元3的外部。集电环5包括外夹环51和内夹环52。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外夹环51和内夹环52,分别形成为大致环状,并且在径向互相接合。各外夹环51和内夹环52可以由互相连接的多个独立段构成。
第一外部端子55u、第二外部端子55v和第三外部端子55w自外夹环51的三个部分延伸,以使其连接至换流器高压侧的对应相位。此外,第一外部端子55u、第二外部端子55v和第三外部端子55w与集电环5中对应相位的供电端子54(下文说明)相连接。可选择地,第一外部端子55u、第二外部端子55v和第三外部端子55w与对应的供电端子54可以整体方式形成。
集电环5进一步包括用于各相位的多个第一线材段53u(供电线材)、多个第二线材段53v(供电线材)、以及多个第三线材段53w(供电线材)。由例如漆包线制成的第一线材段53u、第二线材段53v、以及第三线材段53w,各自形成为大致弧形。导电金属制成的集电环5进一步包括供电端子(高压侧端子)54,供电端子54分别型锻至第一线材段53u、第二线材段53v、以及第三线材段53w。
如图12所示,在内夹环52的内周面处,形成具有大致环状的成对的肋部521b和521c(第一肋部521b和第二肋部521c)。内夹环52的第一肋部521b和第二肋部521c连同第一顶面521a和第一底面521d,保持并绝缘第一线材段53u、第二线材段53v、以及第三线材段53w,使得不同相位的第一线材段53u、第二线材段53v、以及第三线材段53w不相互接触。
如图13所示,外夹环51与内夹环52接合,外夹环51包括环状部(主体部)511。在环状部511的内周面处,形成第二顶面511a、第三肋部511b、第四肋部511c、和第二底面511d,以及,外夹环51连同内夹环52一起保持第一线材段53u、第二线材段53v、以及第三线材段53w。
各第一线材段53u、第二线材段53v、以及第三线材段53w的两个端部在集电环5的向上方向延伸,以及,将供电端子54型锻至各第一线材段53u、第二线材段53v、以及第三线材段53w的端部,使得同相位的线材段互相连接。各供电端子54包括:型锻部541,型锻至各第一线材段53u、第二线材段53v、以及第三线材段53w的端部;以及,绕组接合部542,自型锻部541在集电环5的径向内侧方向延伸。各绕组接合部542的端部,在沿集电环5的向下方向弯曲之前,先沿集电环5的向上方向延伸,从而使其形成大致倒U形(参见图12)。
多个保持凸缘522在径向向外方向自内夹环52的第一顶面521a凸出,以及,保持凸缘522在内夹环52的周向按相等长度彼此隔开。各保持凸缘522包括切除部522a,其形成为大致梯形形状,以及,第一线材段53u、第二线材段53v、以及第三线材段53w的端部穿过切除部522a插入。各保持凸缘522进一步包括一对保持凸部522b,各供电端子54的绕组接合部542与保持凸部522b接合,以保持在其间。
另一方面,多个包围部(封闭部)512在集电环5的向上方向自外夹环51的第二顶面511a凸出(参见图13)。包围部512在外夹环51的周向按相等长度彼此隔开。包围部512形成为大致壁状,在集电环5的径向外侧方向凸出,以及,包围部512包括:竖壁部(周壁)512a,形成在包围部512的径向外部;以及,侧壁(周壁)512b,在集电环5的径向内侧方向自竖壁部512a的两端延伸。
各侧壁512b的端部(开口端)打开。因此,在俯视图中观察时,包围部512形成为大致C形。当外夹环51和内夹环52互相接合时,包围部512围住型锻至各第一线材段53u、第二线材段53v、以及第三线材段53w的供电端子54(参见图11)。将第一线材段53u、第二线材段53v、以及第三线材段53w的端部互相连接,使得同相位的线材段的端部在集电环5的圆周上每逢第三个包围部512由内凸出。
在三个竖壁部512a处形成端子孔513,使其延伸穿过竖壁部512a。各第一外部端子55u、第二外部端子55v和第三外部端子55w(上文所述)布置成延伸穿过端子孔513。此外,在端子孔513的下部位置处,支撑片514自各竖壁部512a的内周面凸出,支撑片514保持供电端子54的型锻部541(参见图13)。
如图14所示,为了将集电环5安装至用定子壳体2保持的铁芯单元3,这样设置集电环5,使集电环5从上侧方向面对铁芯单元3。然后,将外夹环51的环形部511布置在分裂铁芯4的集电环插入部418内。集电环5的包围部512设置成使其外周面在周向布置在成对的保持器417之间。因此,包围部512的侧壁512b的端部从径向外侧方向,经由分裂铁芯4的线材接合部414,面对树脂盒43的第一侧板433和第二侧板434的开口端部。
据此,相对于各分裂铁芯4,容纳部6单独形成在分裂铁芯4的上侧(参见图16),容纳部6由线材接合部414、树脂盒43、以及包围部512构成,以形成具有预定体积的大致容器状。在容纳部6内,供电端子54的绕组接合部542,与在线材接合部414之间延伸的绕组42的高压侧端部421接合,然后,利用熔接、型锻、以及焊接等与之固定。
在绕组42的高压侧端部421与供电端子54的连接部分、以及低压侧端部422与中性点端子44的连接部分容纳在容纳部6内的状态下,将作为封装材料的绝缘树脂材料注入容纳部6中。绝缘树脂材料具有预定粘度。所以,即使填充时在线材接合部414与树脂盒43之间、以及在线材接合部414与包围部512之间可能产生间隙,但绝缘树脂材料也不可能流出容纳部6。在所填充的绝缘树脂材料固化之后,使芯架41、树脂盒43、以及集电环5固定,从而完成定子1的装配。当在定子1中从第一外部端子55u、第二外部端子55v和第三外部端子55w通过第一线材段53u、第二线材段53v和第三线材段53w向各相的绕组42供电时,产生旋转磁场。
根据本实施例,在绕组42的高压侧端部421与供电端子54的连接部分、以及低压侧端部422与中性点端子44的连接部分容纳在容纳部6内的状态下,将绝缘树脂材料注入容器状的容纳部6中,容纳部6相对于各分裂铁芯4单独形成。所以,绝缘树脂材料不会流出容纳部6。据此,可以减少用于填充的绝缘材料的量,结果,也可以降低定子1的成本。
与定子1的整个圆周用绝缘树脂材料进行填充的情况相比,本发明减小了填充绝缘树脂材料的区域。所以,不易出现绝缘树脂材料填充方面的缺点,而且可以使连接部分更适当地绝缘。据此,具有本定子的旋转电机,更适合于操作。以这样一种方式形成容纳部6,其中由集电环5的包围部512封闭树脂盒43,而树脂盒43设置于分裂铁芯4,以使树脂盒43可安装至分裂铁芯4、并且可从分裂铁芯4拆卸。在制造分裂铁芯4时,为了缠绕用于形成绕组42的线材,可以从分裂铁芯4移去树脂盒43,以使其不影响绕组42的卷绕。据此,能够比较容易地制造定子1。
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用绝缘树脂材料填充容纳部6,其中:树脂盒43的架接合部435的后端部插进芯架41的对应接合孔412;以及,第一侧板433的第一阶状部433a和第二侧板434的第二阶状部434a从外周方向与对应线材接合部414接合。所以,在填充绝缘树脂材料时,不会发生树脂盒43相对于芯架41的移置。
将集电环5安装至铁芯单元3,使得包围部512的开口端部分别从径向外侧方向面对树脂盒43的开口端部,并使包围部512的外周面置于成对的保持器417之间。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注入绝缘树脂材料。据此,集电环5的包围部512作为容纳部6的一部分,以及,利用集电环5的包围部512确定集电环5相对于铁芯单元3的位置。
中性点端子44和供电端子54,分别与各自延伸穿过容纳部6的绕组42的低压侧端部422和高压侧端部421相连接。所以,各中性点端子44和供电端子54易于通过型锻、熔接等与绕组42连接在一起。
[其它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可以进行如下更改。定子1可以适合于同步电动机、感应电动机、直流电动机、以及其他旋转电机。
保持用于供电的第一线材段53u、第二线材段53v和第三线材段53w的集电环5,可以布置成使集电环5在定子1的径向置于铁芯单元3的内部。可选择地,集电环5可以设置成,使集电环5和铁芯单元3在定子1的轴向对齐。此外,也可以在这样的状态下填充绝缘树脂材料,其中在绕组42的高压侧端部421与供电端子54的连接部分、以及绕组42的低压侧端部422与中性点端子44的连接部分中,只有一个连接部分容纳在容纳部6内。
相对于各分裂铁芯4,也可以形成多个容纳部6,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用绝缘树脂材料填充容纳部6,其中绕组42的高压侧端部421与供电端子54的连接部分、以及绕组42的低压侧端部422与中性点端子44的连接部分,分别容纳在不同的容纳部6内。
在周壁432、512a和512b处可以形成狭缝,以及,绕组42的低压侧端部422或高压侧端部421可以布置成,在彼此相对的周壁之间延伸。

Claims (6)

1.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1),当通过供电线材(53u、53v、53w)激励绕组(42)时,所述定子(1)用于产生旋转磁场,所述旋转电机的定子(1)包括:
铁芯单元(3),由多个铁芯部件(4)构成,在所述多个铁芯部件(4)周围分别缠绕线材以形成所述绕组(42),以及,所述多个铁芯部件(4)布置为形成环形,所述铁芯单元(3)包括低压侧端子(44),所述低压侧端子(44)与所述绕组(42)的第一端(422)相连接;以及
集电环(5),形成为环状以面对所述铁芯单元(3),所述集电环(5)保持所述供电线材(53u、53v、53w)并安装至所述铁芯单元(3),以利用高压侧端子(54)将所述绕组(42)的第二端(421)连接至所述供电线材(53u、53v、53w);其中:
在将所述集电环(5)安装于所述铁芯单元(3)的状态下,所述多个铁芯部件(4)与所述集电环(5)接合,以及,在所述绕组(42)的外侧,相对于所述多个铁芯部件(4)的每一个,单独形成各端子容纳部(6),所述端子容纳部(6)形成为具有预定容积的容器形状,以及,其中:
在各所述绕组(42)的第一端(422)与各低压侧端子(44)的连接部分、以及各所述绕组(42)的第二端(421)与各高压侧端子(54)的连接部分中,至少一个连接部分容纳在各所述端子容纳部(6)内的状态下,用绝缘树脂材料填充各所述端子容纳部(6),
其中,多个盒部(43)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铁芯部件(4),以使所述盒部(43)可安装至所述铁芯部件(4)、并可从所述铁芯部件(4)拆卸,所述多个盒部(43)各形成为容器形状,并朝所述集电环(5)开口,
在所述集电环(5)上沿其圆周处形成多个封闭部(512),所述多个封闭部(512)各封闭所述多个盒部(43)中每一个盒部的开口,以及其中:
当所述集电环(5)安装至所述铁芯单元(3)时,所述多个盒部(43)分别面对所述多个封闭部(512),从而形成所述端子容纳部(6),
在所述集电环(5)处形成主体部(511),所述主体部(511)形成为环状,并在其内侧保持所述供电线材(53u、53v、53w),
所述多个封闭部(512)的每一个在旋转轴方向形成于所述主体部(511)的端面处,所述封闭部(512)包括在所述集电环(5)径向内侧方向开口的一对开口端、于所述一对开口端之间在所述集电环(5)的径向外侧方向凸出的部分,从而所述多个封闭部(512)的每一个形成围壁状,
在所述铁芯部件(4)的每一个的径向外端面处形成一对保持部(417),所述成对的保持部(417)在所述铁芯单元(3)的轴向延伸,并在所述多个铁芯部件(4)的径向上面对所述多个盒部(43)的每一个,以及其中,当所述集电环(5)安装至所述铁芯单元(3)时,在所述多个封闭部(512)每一个的成对开口端从所述集电环(5)的径向外侧方向面对所述多个盒部(43)每一个的开口的状态下、以及在所述多个封闭部(512)每一个的外周面置于所述成对保持部(417)之间的状态下,用绝缘树脂材料填充所述多个端子容纳部(6)的每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1),其中:
在所述多个铁芯部件(4)的每一个处形成凸部(411、414),以使其在所述铁芯单元(3)的轴向延伸,以及其中:
在所述多个盒部(43)每一个的外周部与各所述凸部(411、414)相接合的状态下,用绝缘树脂材料填充各所述端子容纳部(6)。
3.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1),其中:
在设置于所述多个端子容纳部(6)每一个处的至少一对周壁(414、432、433、434、512a、512b)处,分别形成狭缝(415、433b、436a),以使其彼此面对,
各所述绕组(42)的至少所述第一端(422)和所述第二端(421)插进所述狭缝(415、433b、436a),以在所述周壁(414、432、433、434、512a、512b)之间延伸,以及其中:
各所述低压侧端子(44)或者各所述高压侧端子(54),与在所述周壁(414、432、433、434、512a、512b)之间延伸的各所述绕组(42)第一端(422)的部分、或各所述绕组(42)第二端(421)的部分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1),其中:
所述集电环(5)在所述定子(1)的径向上至少局部位于所述铁芯单元(3)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1),其中:
所述集电环(5)在所述定子(1)的径向上至少局部位于所述铁芯单元(3)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1),其中:
所述集电环(5)设置成使所述集电环(5)和所述铁芯单元(3)在所述定子(1)的轴向上对齐。
CN201010140670.5A 2009-03-27 2010-03-23 旋转电机的定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78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80461A JP5353366B2 (ja) 2009-03-27 2009-03-27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2009-080461 2009-03-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7896A CN101847896A (zh) 2010-09-29
CN101847896B true CN101847896B (zh) 2014-04-16

Family

ID=42340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067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7896B (zh) 2009-03-27 2010-03-23 旋转电机的定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50427B2 (zh)
EP (1) EP2234244B1 (zh)
JP (1) JP5353366B2 (zh)
CN (1) CN1018478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53366B2 (ja) * 2009-03-27 2013-11-2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5720185B2 (ja) * 2010-11-04 2015-05-2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およびその電動モータを用いた車両用駆動装置
JP5672984B2 (ja) * 2010-11-04 2015-02-1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5605171B2 (ja) * 2010-11-04 2014-10-1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およびその電動モータを用いた車両用駆動装置
DE102010064051A1 (de) * 2010-12-23 2012-06-28 Robert Bosch Gmbh Wicklungsträger zur Isolation einer Einzelzahnwicklung bei elektrischen Maschinen
JP5793348B2 (ja) * 2011-06-07 2015-10-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53672B2 (ja) * 2011-08-09 2016-07-20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5354090B2 (ja) * 2011-09-22 2013-11-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5961997B2 (ja) * 2011-12-14 2016-08-0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DE102012010234A1 (de) * 2012-05-24 2013-11-28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Statorsystem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JP2014064361A (ja) * 2012-09-20 2014-04-10 Nissan Motor Co Ltd 配電部品及び回転電機
JP6221034B2 (ja) * 2013-03-29 2017-11-0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DE102013214386A1 (de) * 2013-07-23 2015-01-29 Zf Friedrichshafen Ag Elektrische Maschine
DE102014210700A1 (de) * 2014-06-05 2015-12-17 Zf Friedrichshafen Ag Zahnspule für einen Stator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CN107534347A (zh) * 2015-04-23 2018-01-02 麦格纳动力系有限两合公司 电机
US10193422B2 (en) * 2015-05-13 2019-01-29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tool
KR102388468B1 (ko) * 2015-05-28 2022-04-2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스테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KR102410397B1 (ko) * 2015-06-30 2022-06-1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인슐레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JP6304192B2 (ja) 2015-10-20 2018-04-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
CN107093936A (zh) * 2016-02-18 2017-08-25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及具有该端盖组件的定子
FR3069390B1 (fr) * 2017-07-21 2022-04-01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de maintien de l'extremite d'un fil electrique participant au bobinage
US10756459B2 (en) * 2017-07-31 2020-08-25 Pentair Flow Technologies, Llc Ring-style terminal block and submersible pump with ring-style terminal block
CN107979204B (zh) * 2017-12-27 2023-12-05 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1628593B (zh) * 2019-02-28 2023-04-0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定子、定子组件、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器
WO2020235713A1 (ko) * 2019-05-21 2020-1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분할코어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스테이터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0653A (zh) * 2002-12-27 2006-01-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机绕组的接线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51446A (ja) 1986-12-15 1988-06-24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電気用積層板の製造方法
JP2000004553A (ja) * 1998-06-15 2000-01-07 Meidensha Corp 絶縁シートキャップ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の絶縁シートキャップを用いた回転電機コイルの接続部絶縁構造
JP3666727B2 (ja) * 1999-07-05 2005-06-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駆動装置
JP2003079079A (ja) * 2001-09-03 2003-03-14 Honda Motor Co Ltd 回転電機の集配電リング
JP3733312B2 (ja) * 2001-10-26 2006-01-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車両用薄型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集中配電部材に用いるバスバーの製造方法
JP3980402B2 (ja) * 2002-05-13 2007-09-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3701639B2 (ja) * 2002-08-29 2005-10-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リードフレー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配電部品
JP4483480B2 (ja) * 2004-08-27 2010-06-1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固定子及びモータ
JP4684023B2 (ja) * 2005-06-29 2011-05-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車両用薄型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集中配電部材
JP2007110797A (ja) * 2005-10-12 2007-04-26 Honda Motor Co Ltd ステータにおける給電線とターミナルの接続構造、および接合装置
JP4789676B2 (ja) * 2006-03-29 2011-10-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用端末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回転電機
DE102006021898A1 (de) * 2006-05-11 2007-11-22 Zf Friedrichshafen Ag Sta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JP4138823B2 (ja) * 2006-07-04 2008-08-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モータのステータ構造
CN101694954B (zh) * 2006-07-04 2012-07-2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的定子结构
JP2008228533A (ja) * 2007-03-15 2008-09-2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モータ巻線用の配電部材
US7936100B2 (en) * 2007-04-02 2011-05-03 Hitachi, Ltd. Stator for rotating machine and rotating machine using the same
JP5353366B2 (ja) * 2009-03-27 2013-11-2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0653A (zh) * 2002-12-27 2006-01-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机绕组的接线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353366B2 (ja) 2013-11-27
EP2234244A2 (en) 2010-09-29
CN101847896A (zh) 2010-09-29
EP2234244A3 (en) 2016-11-30
US20100244597A1 (en) 2010-09-30
JP2010233405A (ja) 2010-10-14
EP2234244B1 (en) 2017-10-25
US8350427B2 (en) 2013-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7896B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
AU2012265599B2 (en) Electric motor
CN102957231B (zh) 定子以及马达
US7701102B2 (en) Electric motor stator
US3575623A (en) Winding end turn insulator for a dynamoelectric machine
EP2963778B1 (en) Stator for a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5234258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6139723B1 (ja)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782490A (zh) 导体线以及旋转电机
CN106416000A (zh) 定子以及旋转机械
CN105099031B (zh) 三相电动机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US9166453B2 (en) Split core stator with terminal accommodating resin box
CN109586468A (zh) 旋转电机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13646995A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3026591A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以及旋转电机
EP2536004B1 (en) Stator of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EP3598612B1 (en) Stator and electric motor equipped with said stator
US20220140673A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5733695U (zh) 定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KR102496393B1 (ko) 로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CN218976445U (zh) 电机和压缩机
US2023020808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 separately excited rotor
JP5904099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4550533B2 (ja) 電動機の固定子及び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905997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回転電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