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2202B - 自动二轮车的吸附罐配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自动二轮车的吸附罐配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2202B
CN101832202B CN201010126286XA CN201010126286A CN101832202B CN 101832202 B CN101832202 B CN 101832202B CN 201010126286X A CN201010126286X A CN 201010126286XA CN 201010126286 A CN201010126286 A CN 201010126286A CN 101832202 B CN101832202 B CN 1018322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tanks
connecting tube
air
strainer
fu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62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32202A (zh
Inventor
仓持大辅
横村光
出羽圭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32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2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32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22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10)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能够使车身紧凑化,同时能够缩短与吸附罐连接的配管。在车架(11)上安装发动机(27),在该发动机(27)的后方配置化油器(45),在该化油器(45)的后方配置空气滤清器(47),该空气滤清器(47)和化油器(45)通过连接管(46)连接,在发动机(27)及化油器(45)的上方配置燃料箱(25),通过吸附罐(58)处理该燃料箱(25)内的蒸发燃料。车架(11)具备在发动机(27)的后方沿上下方向或接近上下方向的方向延伸的后部车架部(13c),连接管(46)设于后部车架部(13c)的侧方,吸附罐(58)配置在连接管(46)的下方。

Description

自动二轮车的吸附罐配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二轮车的吸附罐配置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作为目前的自动二轮车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公知的是将吸附罐以与发动机的吸气系统零件相邻接的方式设置的配置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根据专利文献1的第1图~第3图,汽化器12经由吸气管11安装在发动机主体8的气缸部后部,在该汽化器12的后部连接吸气消音箱14,在该吸气消音箱14的下面安装有吸附罐21。
吸附罐21以长度方向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具备用于将蒸发燃料向吸气管11内排放的排放口23,该排放口23和吸气管11通过排气管26连接。
排气管26沿从吸附罐21侧延伸且沿车身框架1的大致上下延伸的车架和水平延伸的车架配设管路,与吸气管11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6-53971号公报
清除管26首先从设于吸附罐21端部的排放口23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接着,在吸气消音箱14侧面的侧方向上方延伸,因此清除管26与吸气消音箱14的侧面相比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在车宽方向上难以紧凑化。
另外,由于吸附罐21配置在吸气消音箱14的下方,所以清除管26长,处理起来会复杂化,在成本、装配性方面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能够使车身紧凑化,同时能够缩短与吸附罐连接的配管。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自动二轮车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在车架上安装发动机,在该发动机的后方配置燃料供给装置,在该燃料供给装置的后方配置空气滤清器,该空气滤清器和所述燃料供给装置通过连接管连接,在发动机及燃料供给装置的上方配置燃料箱,由吸附罐处理该燃料箱内的蒸发燃料,其特征在于,车架具备在发动机的后方沿上下方向或接近上下方向的方向延伸的上下延伸部,连接管设于上下延伸部的侧方,吸附罐配置在连接管的下方。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上下延伸部配置在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并且所述燃料供给装置及连接管配置在上下延伸部的一方的侧方,吸附罐配置成平面看与连接管重合。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燃料供给装置配置在上下延伸部的前方,在上下延伸部的后方配置空气滤清器。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连接燃料箱和吸附罐的配管以通过连接管、上下延伸部之间的方式进行配置。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空气滤清器、燃料供给装置、连接管及吸附罐通过一体结构的侧罩覆盖车身侧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由于车架具备在发动机的后方沿上下方向或接近上下方向的方向延伸的上下延伸部,连接管设于上下延伸部的侧方,吸附罐配置在连接管的下方,所以能够利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管下方的空间配置吸附罐,因此能够实现车身的紧凑化,并且能够接近燃料供给装置地配置吸附罐,因此能够缩短连接燃料供给装置和吸附罐的配管,实现轻量化。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由于上下延伸部配置在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并且燃料供给装置及连接管配置在上下延伸部的一方的侧方,吸附罐配置成平面看与连接管重合,所以吸附罐不向车宽方向较大突出,能够实现自动二轮车的小型化。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由于燃料供给装置配置在上下延伸部的前方,在上下延伸部的后方配置空气滤清器,所以能够抑制比连接管更大型的燃料供给装置及空气滤清器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能够缩小自动二轮车的车宽。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由于连接燃料箱和吸附罐的配管以通过连接管、上下延伸部之间的方式配置,所以能够缩短连接燃料箱和吸附罐的配管的长度,另外,通过连接管及上下延伸部能够对配管进行保护及引导。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通过集中配置空气滤清器、燃料供给装置、连接管及吸附罐,由此通过一体结构的侧罩覆盖车身侧方,因此不会增加零件数量而能够保护功能零件,并且能够提高自动二轮车的外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吸附罐配置结构的自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左侧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吸附罐配置结构的自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右侧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吸附罐配置结构的自动二轮车的第一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吸附罐配置结构的自动二轮车的第二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吸附罐配置结构的自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吸附罐配置结构的自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正面图。
符号说明
10  自动二轮车
11  车架
13c 上下延伸部(后部车架部)
25  燃料箱
27  发动机
45  燃料供给装置(化油器)
46  连接管
47  空气滤清器
57  配管(排出管)
58  吸附罐
68  侧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说明中的左、右、前、后表示以乘坐车辆的驾驶员为基准的方向。另外,图面作为按符号的指向看的图。
【实施例】
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自动二轮车10的车架11由设于前端的头管12、从该头管12向后方斜下方弯曲延伸的主架13、安装在该主架13的下端部的枢轴架14、从主架13的弯曲部附近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座椅导轨16、17(只表示近前侧的符号16)、分别将枢轴架14及座椅导轨16、17连结的一对副架18、21(只表示近前侧的符号18)、将主架13的下方从头管12向下方斜后方延伸的下架22构成,在主架13的上部安装燃料箱25,在座椅导轨16、17的上部安装座椅26,在枢轴架14及下架22上安装发动机27,在枢轴架14上经由枢轴28上下自由摆动地安装有摆动臂31。
主架13为く字状的部件,由弯曲部13a、设于该弯曲部13a的前方的前部车架部13b、设于该弯曲部13a的后方的后部车架部13c构成,前部车架部13b以后端比前端低的方式倾斜,后部车架部13c以上端位于比下端更前方的方式前倾。
发动机27具备曲轴箱35和从该曲轴箱35的前部上部向上方延伸的气缸部36,气缸部36由安装于曲轴箱35的气缸体37、安装于该气缸体37上部的气缸盖38、覆盖该气缸盖38的上部开口的气缸盖罩39构成。
气缸盖38在后部连接有吸气装置41,在前部连接有排气装置42。
吸气装置41由安装于气缸盖38的进气管44、连接于该进气管44后端的燃料供给装置即化油器45、经由连接管46连接于该化油器45后端的空气滤清器47构成。
排气装置42由安装于气缸盖38前部的排气管51、设于该排气管51中途的催化剂52、连接于排气管51后端部的消声器53构成。
在燃料箱25上附设蒸发燃料处理装置55,该蒸发燃料处理装置55用于将内部的燃料蒸发出来的蒸发燃料吸入化油器45并进行处理。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55是利用发动机27的吸气负压,将存在于燃料箱25内的蒸发燃料的成分即HC(碳化氢)与混合气一起吸入吸气系统并使之燃烧的系统,该蒸发燃料处理装置55包括:排出管57,其一端与设于燃料箱25的底部25a的箱侧阀(未图示)连接,将蒸发燃料从燃料箱25内排出;吸附罐58,其与该排出管57的另一端连接,导入蒸发燃料并贮藏;清除配管61,其一端连接于该吸附罐58,同时另一端连接于化油器45;新气导入管63,其为了将新气导入吸附罐58内,一端配置在座椅导轨16和副架18的结合部附近且向大气开放,同时另一端连接于吸附罐58;外部连通管64,其为了将吸附罐58内和外部连通,从吸附罐58向下方延伸且将下端向大气开放,由此将通过吸附罐58净化后的空气向外部排出。
排出管57从吸附罐58的前端部通过后部车架部13c的车宽方向内侧,进而,通过后部车架部13c和连接管46之间,再向上方延伸,与向燃料箱25的底部25a突出的管连接。
清除配管61从吸附罐58的前端部U形折弯,向一端后方延伸后,向上方延伸,连接于化油器45的下部。
新气导入管63在从吸附罐58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后,在副架18的车宽方向内侧沿副架18向后方斜上方延伸,直至座椅导轨16和副架18的结合部附近。
外部连通管64从吸附罐58的后端部弯曲,向下方延伸。
上述的油箱侧阀的吸入口在燃料箱25内的气相开口,其喷出口经由管与排出管57连接,燃料箱25的内压在规定值以上时开阀,蒸发燃料送到吸附罐58。
吸附罐58是内部填充了活性炭的容器,以其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安装于主架13的后部车架部13c,配置在燃料箱25的下方,进而,配置在构成吸气装置41的化油器45、连接管46及空气滤清器47的下方。
流入吸附罐58内的蒸发燃料暂且被活性炭吸附。而且,在吸气系统的吸气负压作用于吸附罐58时,通过由新气导入管63导入吸附罐58内的新气,蒸发燃料从活性炭脱离,吸入化油器45内。
图2表示自动二轮车10的右侧面。
吸附罐58通过夹具66覆盖其大部分,该夹具66安装在主架13的后部车架部13c的侧部。
详细地说,吸附罐58位于后部车架部13c的下部的侧方,并且也位于枢轴架14的上端部的侧方,另外,位于化油器45、连接管46及空气滤清器47的下方,而且,位于枢轴28的上方。
化油器45配置在后部车架部13c的前方,空气滤清器47配置在后部车架部13c的后方,即,化油器45和空气滤清器47以从侧面看夹住后部车架部13c的方式前后配置,连接管46以横切后部车架部13c的侧方的方式进行配置。
因此,从正面看比连接管46更大型的化油器45及空气滤清器47时,能够以与后部车架部13c重合的方式进一步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能够减少化油器45及空气滤清器47向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量。
如图3所示,化油器45、连接管46、空气滤清器47及吸附罐58接近且集中地配置在发动机27的后方且车身右侧部的空间中。
因此,能够从车身的右侧方一并进行这些零件的维修,从而能够提高维修性。
图4表示在图3所示的车身的右侧部设置覆盖上述的化油器45、连接管46、空气滤清器47及吸附罐58的侧罩68的情况。
这样,将化油器45、连接管46、空气滤清器47及吸附罐58紧凑地集中在车身的右侧部,由此,能够通过小型且一体的侧罩68覆盖侧方。
如图5所示,化油器45从发动机27的气缸盖38的后部经由进气管44向后方斜右侧方延伸,连接管46以从化油器45的后端向右侧方凸出的方式弯曲且向后方延伸,连接管46的中间部连接于空气滤清器47的前壁的右侧,同时连接管46的后部向空气滤清器47内延伸,空气滤清器47跨过左右的座椅导轨16、17之间进行安装。
这样,构成吸气装置41的化油器45及连接管46以迂回主架13的后部车架部13c及枢轴架14的方式配置,吸气装置41在发动机27和空气滤清器47之间作为整体发生弯曲,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吸气装置41向车身侧方突出的部分(连接管46最向车身侧方突出)。
平面看,连接管46和吸附罐58(轮廓用虚线表示)以重合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吸附罐58向车身侧方的突出量。
图6中的箭头(LEFT:左)表示车辆左方,箭头(RIGHT:右)表示车辆右方。
如图6所示,吸附罐58相对于通过车宽的中央垂直延伸的车身中心线70,向右侧方突出与化油器45相同的距离或接近化油器45的突出量的距离即距离D1的量,例如,以距设于燃料箱25下部的凸缘部25b距离D2的量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
这样,使吸附罐58和吸气系统零件即化油器45的向车身侧方的突出量一致,由此使侧盖68(参照图4)的形状平坦化,能够实现简单化,也能够抑制侧盖68向车身侧方的突出量。
如上述的图1、图2所示,对于在车架11上安装发动机27,在该发动机27的后方配置作为燃料供给装置的化油器45,在该化油器45的后方配置空气滤清器47,该空气滤清器47和化油器45通过连接管46连接,在发动机27及化油器45的上方配置燃料箱25,通过吸附罐58处理该燃料箱25内的蒸发燃料的自动二轮车10的吸附罐配置结构,车架11具备作为在发动机27的后方沿上下方向或接近上下方向的方向延伸的上下延伸部的后部车架部13c,连接管46设于后部车架部13c的侧方,吸附罐58配置在连接管46的下方,因此利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管46的下方的空间配置吸附罐58,因此能够防止车身的大型化,并且能够接近化油器45地配置吸附罐58,因此能够缩短作为连接化油器45和吸附罐58的配管的清除配管61,能够实现轻量化。
如上述的图5所示,后部车架部13c配置在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同时化油器45及连接管46配置在后部车架部13c的一方的侧方,吸附罐58以平面看与连接管46重合的方式配置,因此吸附罐58不会向车宽方向较大突出,从而能够实现自动二轮车10的小型化。
如上述的图1、图2所示,化油器45配置在后部车架部13c的前方,在后部车架部13c的后方配置空气滤清器47,因此能够抑制比连接管46更大型的化油器45及空气滤清器47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能够减小自动二轮车10的车宽。
如上述的图1所示,由于作为连接燃料箱25和吸附罐58的配管的排出管57以通过连接管46、后部车架部13c之间的方式配置,因此,排出管57不会在上下方向较大弯曲地延伸,因此能够缩短排出管57的长度。另外,能够通过连接管46及后部车架部13c保护排出管57。
如上述的图1、图4所示,由于空气滤清器47、化油器45、连接管46及吸附罐58通过一体结构的侧罩68覆盖车身侧方,所以能够保护功能零件,同时能够提高自动二轮车10的外观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将吸附罐58以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将吸附罐58以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或沿后部车架部13c的方式配置。
另外,作为燃料供给装置,也可以不是化油器,而是具备燃料喷射装置的节流阀体。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吸附罐配置结构适用于自动二轮车。

Claims (3)

1.一种自动二轮车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在车架上安装发动机,在该发动机的后方配置燃料供给装置,在该燃料供给装置的后方配置空气滤清器,该空气滤清器和所述燃料供给装置通过连接管连接,该连接管形成所述空气滤清器和所述燃料供给装置之间的吸气通路,在所述发动机及所述燃料供给装置的上方配置燃料箱,由吸附罐处理该燃料箱内的蒸发燃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具备在所述发动机的后方沿上下方向或接近上下方向的方向延伸的上下延伸部,所述连接管设于所述上下延伸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方,所述吸附罐配置在所述连接管的下方,
所述上下延伸部配置在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并且所述燃料供给装置及连接管配置在所述上下延伸部的一方的侧方,所述吸附罐配置成俯视时与所述连接管重合,
所述燃料供给装置配置在所述上下延伸部的前方,在该上下延伸部的后方配置空气滤清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二轮车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燃料箱和所述吸附罐的配管以通过所述连接管、所述上下延伸部之间的方式进行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二轮车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滤清器、所述燃料供给装置、所述连接管及所述吸附罐通过一体结构的侧罩覆盖车身侧方。
CN201010126286XA 2009-03-11 2010-02-26 自动二轮车的吸附罐配置结构 Active CN1018322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58189A JP5291501B2 (ja) 2009-03-11 2009-03-11 自動二輪車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JP2009-058189 2009-03-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2202A CN101832202A (zh) 2010-09-15
CN101832202B true CN101832202B (zh) 2012-10-10

Family

ID=42716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6286XA Active CN101832202B (zh) 2009-03-11 2010-02-26 自动二轮车的吸附罐配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291501B2 (zh)
CN (1) CN1018322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15839B2 (ja) * 2011-01-31 2015-05-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5829417B2 (ja) * 2011-03-31 2015-12-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エバポシステム
JP5739292B2 (ja) * 2011-09-22 2015-06-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JP5753045B2 (ja) * 2011-09-22 2015-07-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CN103121483B (zh) * 2013-02-01 2015-03-11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跨骑式机动二轮车的燃油蒸发配置结构
JP5903115B2 (ja) * 2014-02-03 2016-04-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6364446B2 (ja) * 2016-06-30 2018-07-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CN115349049B (zh) * 2020-03-31 2024-03-12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蒸发排放控制装置的支撑结构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82834A1 (en) * 2002-07-16 2004-01-21 Ducati Motor Holding S.p.A. An induction unit for a motorcy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53971A (en) * 1979-10-09 1981-05-13 Yamaha Motor Co Ltd Mounting device for canister of autobicycle
JPS58127167U (ja) * 1982-02-23 1983-08-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S5949759U (ja) * 1982-09-24 1984-04-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S62111291U (zh) * 1985-12-29 1987-07-15
JPH04187861A (ja) * 1990-11-20 1992-07-06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燃料蒸気放出防止装置
JP3223729B2 (ja) * 1994-11-24 2001-10-29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エバポシステム
JP2001003819A (ja) * 1999-06-16 2001-01-09 Suzuki Motor Corp キャニスタ取付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82834A1 (en) * 2002-07-16 2004-01-21 Ducati Motor Holding S.p.A. An induction unit for a motorcy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91501B2 (ja) 2013-09-18
CN101832202A (zh) 2010-09-15
JP2010209838A (ja) 2010-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2202B (zh) 自动二轮车的吸附罐配置结构
US8141672B2 (en) Canister layout structure in motorcycle
JP597762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JP2010001823A (ja) 自動二輪車
CN102016283B (zh) 机动二轮车的进气装置
JP2013067275A (ja)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CN101712364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2963472B (zh) 机动二轮车
JP2013144535A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5159522B2 (ja) 自動二輪車
CN103010354B (zh) 骑乘型车辆的碳罐配置构造
JP5507359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5578002B2 (ja)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キャニスタの配置構造
US6920950B2 (en) Air intake system structure of scooter type vehicle
CN110775182B (zh) 鞍乘型车辆
CN101676171A (zh) 机动二轮车
JP5604152B2 (ja) 自動二輪車
JP2014061852A (ja) 鞍乗型車両
JP5759847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JP2013067276A (ja)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JP2014069715A (ja) 自動二輪車用吸気装置
JP5907844B2 (ja) 鞍乗型車両
JP2013067272A (ja)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JP2005138820A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S633354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