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7184A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数据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数据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7184A
CN101827184A CN201010122888.8A CN201010122888A CN101827184A CN 101827184 A CN101827184 A CN 101827184A CN 201010122888 A CN201010122888 A CN 201010122888A CN 101827184 A CN101827184 A CN 1018271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power supply
hard
storage portion
disc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28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27184B (zh
Inventor
岩岛康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M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Mit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M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27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7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27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71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88Control thereof
    • H04N1/00896Control thereof using a low-power mode, e.g. standb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28Initialisation or control of normal start-up or shut-down, i.e. non failure or error rel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35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using picture signal storage, e.g. at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85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using picture signal storage, e.g. at transmitter
    • H04N2201/3288Storage of two or more complete document pages or image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数据显示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硬盘存储部,存储用户登记的用户登记数据;显示部,以能让用户选择的状态显示所述用户登记数据;供电部,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供电控制部,让所述供电部停止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或者让所述供电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转换存储器,存储所述硬盘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用户登记数据;以及存取转换部,当所述供电控制部让所述供电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时,用于使所述显示部以能让用户选择的状态显示存储在所述转换存储器中的用户登记数据。由此,即使在硬盘存储部完成启动准备之前的等待时间内,也可以使用用户登记数据。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数据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具有用于存储用户登记数据的硬盘存储部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数据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各种功能。例如,不少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以睡眠状态(休眠状态)待机的功能,以便在不使用图像形成装置时节省耗电量。其中有一个现有技术公开可以一边满足打印中断请求一边转为睡眠状态,以适应睡眠状态下的打印中断请求。
具备所述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首先要让睡眠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转为启动状态。此时,由于用户希望立刻使用图像形成装置,因此从睡眠状态转为启动状态所需的时间较短为宜。在睡眠状态转为启动状态的过程中,最需要时间的是HDD(硬盘驱动器)的启动准备步骤。在HDD收到电力后,到其磁盘稳定旋转从而能够读取HDD中的数据之前需要15秒左右的等待时间。而且在该等待时间内不能存取存储在该HDD中的数据。
此外,另一现有技术公开将HDD中的用于让图像形成装置恢复到启动状态的程序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该装置在要使图像形成装置恢复到启动状态时,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入所述程序,从而缩短从睡眠状态转为启动状态所需的时间。
然而,所述另一现有技术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虽然可以立刻启动程序,但在要使用该程序时,如果用户登记的数据存储在HDD中,则在HDD完成启动准备之前不能使用该数据。也就是说,即使缩短转为启动状态所需的时间,并且HDD以外的设备均完成了启动准备,也在HDD完成启动准备之前都不能使用HDD中的数据。所述数据例如包括用户登记的文件、传真号码等数据。
另一方面,用户希望在所述HDD完成启动准备之前的所述等待时间内,利用HDD中的数据来使用图像形成装置。为了满足该要求,例如可以考虑采用将HDD中的所有数据都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并存取该存储器中的所述数据的结构。可是,具有能存储HDD中所有数据的容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价格昂贵,采用这种昂贵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是不现实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数据显示方法,即使在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硬盘存储部完成启动准备之前的等待时间内,也可以使用用户登记数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硬盘存储部,存储用户登记的用户登记数据;显示部,以能让用户选择的状态显示所述用户登记数据;供电部,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供电控制部,让所述供电部停止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或者让所述供电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转换存储器,存储所述硬盘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用户登记数据;以及存取转换部,当所述供电控制部让所述供电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时,用于使所述显示部以能让用户选择的状态显示存储在所述转换存储器中的用户登记数据。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显示方法,使显示部显示存储在硬盘存储部中的用户登记数据,其中包含以下步骤: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之前,将所述硬盘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用户登记数据存储到转换存储器中的步骤;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的步骤;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后,直到该硬盘存储部完成启动准备之前,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转换存储器所存储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步骤;以及在所述硬盘存储部完成启动准备后将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存取源从所述转换存储器转换到所述硬盘存储部,以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硬盘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步骤。
根据所述结构,即使在硬盘存储部完成启动准备之前的等待时间内,也可以使用用户登记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读取部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系统硬件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部的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方框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的存取转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7A至7C表示在操作部上显示的画面。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的存取转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方框图。
图10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硬盘存储部所存储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图像形成装置]
下面说明图像形成装置可提供的复印服务的基本处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是具备打印、复印、扫描、传真等功能的数码复合机,或者是数码复印机、打印机等,可以提供复印服务功能、扫描服务功能、传真服务功能、打印功能等。在此,将数码复合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例子。图1是数码复合机100的概略模式图。其中省略了与本发明不直接关联的部分。
数码复合机100具有主体101以及设置在主体101上方的按压盖102。在主体101的上表面设置有原稿台103,按压盖102用于覆盖该原稿台103的上表面或使该原稿台103的上表面露出。在按压盖102上设置有自动供稿装置104、载置台105以及出纸台109。
在用户利用数码复合机100,例如要进行原稿打印的情况下,首先将原稿放在原稿台103或载置台105上,然后利用设置在原稿台103旁边的操作部400来发出打印指示。如果发出了该指示,则后面叙述的各部分(驱动部)启动,执行打印。
在原稿台103的下方设置有读取部110(详细情况请参照图2)。读取部110包括第一移动支架117和第二移动支架118。第一移动支架117具有:光源111,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用于照射原稿台103;开口116,选择性地使来自原稿台的光透过;以及反射镜112,引导来自原稿台的光。第二移动支架118具有反射镜113A、113B,反射镜113A、113B用于反射来自第一移动支架117的反射光。读取部110还包括:透镜群119,以光学方式补正由反射镜113A、113B引导的光;摄像元件115,接收由所述透镜群119补正后的光;以及图像数据生成部114。摄像元件115将接收到的光转换成电信号,图像数据生成部114根据需要对该电信号进行补正、校正等。
当要读取放在自动供稿装置104上的原稿时,光源111移动到能照射读取位置P的位置,并发射光。在来自光源111的光透过原稿台103后,被经过读取位置P的原稿反射,并且被开口116和反射镜112、113A、113B以及透镜群119引导到摄像元件115。摄像元件115将接收到的光转换成电信号,并输出到图像数据生成部114。
由所述摄像元件115接收到的光作为R(红)、G(绿)、B(青)模拟电信号输入到图像数据生成部114中,图像数据生成部114对所述模拟电信号进行模拟数字转换,即进行数字化。并且,图像数据生成部114分别将依次数字化的数字信号设为基准数据,对这些基准数据进行补正、校正等,从而生成由多个基准数据组成的图像数据。
此外,当读取部110要读取放在原稿台103上的原稿时,第一移动支架117一边使光源111进行发光一边沿副扫描方向移动。第二移动支架118以第一移动支架117的移动速度的1/2的速度,向摄像元件115移动,以便使光源111到摄像元件115的光路长度保持一定。
摄像元件115根据由反射镜112、113A、113B引导的光,将来自放在原稿台103上的原稿的光转换成电信号。图像数据生成部114按照该电信号生成图像数据。
在主体101的读取部110的下方,设有打印图像数据的打印部120。打印部120可打印的图像是图像数据生成部114通过所述方法来生成的图像,或者利用连接在数码复合机100上的通信电缆150来从网络151中与图像形成指示一起传送过来的图像。
打印部120采用的打印方式是电子照相方式。即,首先由带电器122使感光鼓121均匀带电,然后利用激光123照射感光鼓121,在感光鼓121上形成潜影,接着由显影器124将调色剂附着到该潜影上以形成可视图像,并通过转印辊125B将该可视图像转印到纸上。
打印可视图像的纸放在手动供纸盘131上,或者贮存在供纸盒132、133、134等供纸盘中,并被提供到所述打印部120。
打印部120当要进行打印时,利用抽纸辊135从某一个供纸盘中抽出一张纸,并利用输送辊137和对准辊138将所抽出的纸输送到中间转印带125A和转印辊125B之间。当要抽出纸时,也可以利用手动供纸盘用抽纸辊136来抽出放在手动供纸盘131上的纸。
打印部120在输送到中间转印带125A和转印辊125B之间的纸上转印了所述中间转印带125A上形成的所述可视图像之后,利用输送带126将该纸输送到定影装置127中,以便在纸上定影可视图像。定影装置127包括加热辊128和加压辊129,所述加热辊128的内部设有加热器,所述加压辊129以规定压力按压在加热辊128上。在纸通过加热辊128和加压辊129之间时,可视图像利用热量和对纸的按压力转印到纸上。打印部120将通过了定影装置127后的纸排出到出纸盘130上。
以上是数码复合机100中执行的复印服务的基本处理。此外,数码复合机100可以适当地使所述各部(读取部110、打印部120)配合工作,从而向用户提供其它功能,例如提供传真收发功能、打印功能、扫描功能、后处理功能、存储器功能等。
下面,根据图3说明数码复合机100的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图3是所述数码复合机100的控制系统硬件的概略结构图。其中省略了与本发明不直接关联的部分。
数码复合机100的控制电路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301、ROM(Read Only Memory)302、RAM(Random Access Memory)303、硬盘存储部501以及与各驱动部对应的驱动器305,并且,CPU301、ROM302、RAM303、硬盘存储部501以及驱动器305通过内部总线306相连接。CPU301例如将RAM303用作工作区,执行存储在ROM302、硬盘存储部501等中的程序,按照执行结果与驱动器305之间收发来自操作部400的数据和指示,从而控制所述图1和图2中表示的各驱动部等的工作。此外,可以将所述RAM303作为后面叙述的转换存储器512,也可以设置独立于RAM303的转换存储器512。
图4表示数码复合机100具有的操作部400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用户利用所述操作部400输入与所述功能的提供有关的设定条件等。在要输入设定条件时以及开始执行各种服务时,利用所述操作部400具有的触摸屏401、触摸笔402以及操作键403。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码复合机100中执行的存取转换处理。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数码复合机100的功能方框图,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数码复合机100中执行的存取转换处理的流程图。
数码复合机100不仅包括所述操作部400及硬盘存储部501,还包括转换存储器512、输入接收部513、数据获得部514、启动检测部502、存取转换部521、显示部522、延迟部523、转换请求接收部525、图像形成部533、供电部542以及供电控制部541。
硬盘存储部501是在高速旋转的磁盘上存储数据的存储装置。供电部542给硬盘存储部501供电。在开始供电后经过15秒左右的等待时间,稳定了所述磁盘的旋转,才可以读出存储在该磁盘中的数据。此外,当数码复合机100处于睡眠状态时,让供电部542停止对所述硬盘存储部501供电。硬盘存储部501存储用户登记数据等各种数据,该用户登记数据是用户预先登记的数据,例如是文件、传真号码等。
硬盘存储部501所存储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中至少一部分用户登记数据被复制并存储到转换存储器512中。该转换存储器512是半导体存储器,与所述硬盘存储部501不同之处是,所述转换存储器512在成为通电状态后不须经过等待时间,立刻可以读出其中存储的数据。
输入接收部513用于接收用户操作,用户通过该输入接收部513输入有关各种设定条件的信息。例如,输入接收部513接收发送对象传真号码的登记设定。输入的传真号码等信息存储到硬盘存储部501中,并且根据需要被复制,存储到转换存储器512中。
数据获得部514当收到规定的指示信号时,将存储在硬盘存储部501中的用户登记数据复制到转换存储器512中,使转换存储器512存储该复制的用户登记数据。
启动检测部502检测硬盘存储部501是否完成启动准备。启动检测部502在供电部542开始给硬盘存储部501供电之后,例如检测所述磁盘的旋转状态,从而检测所述等待时间是否结束以及硬盘存储部501是否完成启动准备。
存取转换部521在硬盘存储部501和转换存储器512之间转换由显示部522显示的用户登记数据的存取源(数据读出源)。在数码复合机100从睡眠状态恢复到启动状态的过程中,当供电部542开始对硬盘存储部501供电时,存取转换部521将转换存储器512设定为数据存取源。由此,显示部522以能让用户选择的状态显示存储在转换存储器512中的用户登记数据。
而存取转换部521在启动检测部502检测到硬盘存储部501完成启动准备时,就将数据存取源从转换存储器512变更为硬盘存储部501。由此显示部522显示存储在硬盘存储部501中的用户登记数据。
显示部522执行在触摸屏401上以能让用户选择的状态显示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处理。
延迟部523使转换存储器512的响应时间(用于读出数据的时间)延迟到硬盘存储部501的响应时间。之所以设置所述延迟部523,是为了避免当转换了数据存取源时响应时间也随之变化而让用户感觉发生异常。
转换请求接收部525接收要使存储在硬盘存储部501中的用户登记数据进行显示的用户指示。在显示部522显示从转换存储器512中读出的用户登记数据的状态下,如果用户发出了所述指示,转换请求接收部525就向存取转换部521输出要将用户登记数据的存取源变更为硬盘存储部501的指示信号。
图像形成部533包括图1所示的打印部120及定影装置127,用于对纸进行图像形成处理。图像形成部533包括用于驱动各种辊和被驱动构件的电动机和螺线管,或者加热器和光源等消耗较大电力的电子设备以及控制电路基板等消耗较小电力的构件。
供电部542不仅对硬盘存储部501、转换存储器512以及图像形成部533供电,还对数码复合机100的各部供电。
供电控制部541控制供电部542对各部的供电。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电控制部541控制供电部542停止或开始对硬盘存储部501供电。
本实施方式的数码复合机100可以在启动状态和睡眠状态之间进行双向转换,所述启动状态是能向用户提供该数码复合机100的各种功能的状态,所述睡眠状态是节省耗电量的状态。而且,所述数码复合机100在从睡眠状态恢复到启动状态的过程中,即使在硬盘存储部501还没有完成启动准备的期间,也能够使用传真号码等用户登记数据。
所述启动状态是指,供电控制部541让供电部542对数码复合机100的规定部位供电,以给数码复合机100的图像形成部533(电动机等消耗较大电力的驱动部)供电的状态。所述睡眠状态是指,所述供电控制部541让供电部542对驱动所述控制电路基板等的部位提供较少电力,而停止提供用于驱动电动机等各驱动部的电力的状态。
当数码复合机100处于启动状态时,如果用户要使用用户登记数据,就执行以下操作。硬盘存储部501不仅将所述传真号码作为用户登记数据来存储,还在该硬盘存储部501中配置作为文件存储区域的文件盒(box),并将该文件盒中的文件(文本文件、图像文件等)作为用户登记数据来存储。文件盒相当于文件夹(folder),例如包括针对各用户的用户盒、允许多个用户进行存取的共同盒。
首先,如图7A所示,显示部522在操作部400的触摸屏401上显示复印键700、传真键710、文件盒键750等功能键(图6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01)。在这里设想用户将传真号码作为用户登记数据使用的情况。在此情况下,用户按压所述功能键中的传真键710。如果用户按压传真键710,存取转换部521就存取存储在硬盘存储部501中的传真号码。
接着,存取转换部521向显示部522输出控制信号,以便使该显示部522以能让用户选择用户登记数据的状态,即能让用户利用该用户登记数据来形成图像的状态,显示该用户登记数据。根据该控制信号,显示部522在触摸屏401上以能让用户选择用户登记数据的状态显示该用户登记数据。例如,如图7B所示,显示部522在触摸屏401上显示预先登记的传真号码一览720,并且显示催促用户输入或选择传真号码的信息725。
下面设想用户从显示在触摸屏401上的所述传真号码一览720中选择A株式会社的传真号码721,并按压确定键726的情况。在此情况下,输入接收部513将A株式会社的传真号码作为设定条件来接收,并对数据获得部514输出要将硬盘存储部501中的所述A株式会社的传真号码复制并存储(以下概括称为“复制”)到转换存储器512中的指示信号。数据获得部514根据该指示信号将硬盘存储部501中的A株式会社的传真号码的数据复制到转换存储器512中。
此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向用户询问是否要再次使用接收到的所述设定条件,即用户登记数据。此时,从硬盘存储部501中,只将用户指示要再次使用的用户登记数据复制到转换存储器512中。
如果用户按照显示部522所显示的催促输入传真号码的信息725来输入了新的传真号码,该新的传真号码作为用户登记数据存储到硬盘存储部501中,并复制到转换存储器512中。下面说明该处理的具体例子。当用户输入新的传真号码,并按压确定键726时,输入接收部513将该新的传真号码作为用户登记数据来接收,存储到硬盘存储部501中。接着,输入接收部513向数据获得部514通知所述用户登记数据存储到硬盘存储部501中。数据获得部514根据所述通知从硬盘存储部501中将所述用户登记数据复制到转换存储器512中。
通过反复进行所述操作,可以将由输入接收部513接收到的用户登记数据(例如传真号码)存储到转换存储器512中(以上是图6的步骤S102中为“是”以及步骤S103)。
此外,当将硬盘存储部501中的用户登记数据复制到转换存储器512时,会超过该转换存储器512的容量。此时,数据获得部514从当前复制在转换存储器512的用户登记数据中找出复制时期最早的用户登记数据,并在存储该复制时期最早的用户登记数据的存储器区域上进行重写复制(overwrite)。通过采用所述结构,可以将频繁使用的用户登记数据复制到转换存储器512中。因此,当显示部522显示用户登记数据时,可以显示频繁存取的用户登记数据。此外,如果转换存储器512的存储容量能够存储所有用户登记数据,可以将显示部522显示的所有用户登记数据都从硬盘存储部501复制到转换存储器512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给转换存储器512中多次复制用户登记数据。因此,作为转换存储器512采用没有写入次数限制的易失性存储器较为理想。
并且,在将易失性存储器用作转换存储器512的情况下,不管是启动状态还是睡眠状态,都要始终由供电部542或电池等电源向转换存储器512提供电力。如果停止供电,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的内容就要消失。因此,如果由易失性存储器构成转换存储器512,要采用即使数码复合机100处于睡眠状态也能持续给转换存储器512提供电力的结构,从而可以防止存储内容消失。
接着,如果用户对数码复合机100的操作结束,并按压操作部400的电源打开/关闭键409,或者经过用户不执行任何操作的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图中未表示的控制部向供电控制部541输出指示使数码复合机100转为睡眠状态的控制信号。供电控制部541在收到使数码复合机100转为睡眠状态的指示后,让供电部542停止对硬盘存储部501和图像形成部533的驱动部等提供电力,使数码复合机100转为睡眠状态。在睡眠状态下,只提供用于驱动CPU等电路基板的较少电力,而不提供用于驱动电动机等各驱动部的电力(步骤S104为“是”以及步骤S105)。
在所述睡眠状态下,如果用户按压数码复合机100的电源打开/关闭键409,或者按压某个键,就解除睡眠状态。如果用户按压某个键,供电控制部541接收随之产生的再开始信号。并且,供电控制部541在收到所述再开始信号后,使供电部542开始对硬盘存储部501和图像形成部533提供电力(步骤S106中为“是”)。
此时,在供电部542开始供电后,到硬盘存储部501完成启动准备之前需要等待时间。该等待时间是指,在开始对硬盘存储部501供电后,到硬盘存储部501的磁盘稳定旋转从而可以读出该硬盘存储部501中的数据之前所需要的时间(旋转启动时间,spin up time)。在该等待时间内不可对硬盘存储部501进行存取,不能读出硬盘存储部501中的数据。该等待时间根据硬盘存储部501的性能和规格以及针对硬盘存储部501的读取构件的性能不同而不同,但一般而言是15秒左右。
启动检测部502检测硬盘存储部501是否完成启动准备。启动检测部502如果检测到硬盘存储部501完成启动准备,就向存取转换部521通知硬盘存储部501完成启动准备。
此外,ROM302中存储用于启动的程序以及用于不使用用户登记数据的作业(例如为通常的复印服务)的程序。因此,即使在不能对硬盘存储部501进行存取的所述等待时间内,也可以提供不使用用户登记数据的通常的复印服务。
如果供电部542开始供电,显示部522就在触摸屏401上显示复印键700、传真键710、文件盒键750等功能键(步骤S107)。
如果用户希望在硬盘存储部501还没有完成启动准备的等待时间内使用用户登记数据(传真号码或文件盒内的文件),就读出并显示存储在转换存储器512中的用户登记数据。例如,如果用户按压所述功能键中的传真键710,显示部522接收伴随着按压传真键710而产生的操作信号(步骤S108中为“是”)。
在显示部522收到伴随着按压传真键710而产生的操作信号后,存取转换部521对转换存储器512进行存取,使显示部522显示存储在转换存储器512中的用户登记数据。例如,如图7C所示,显示部522在触摸屏401上显示存储在转换存储器512中的传真号码一览730,并且显示催促用户输入或选择传真号码的信息725(步骤S109)。
接着,如果用户从显示在触摸屏401上的所述传真号码一览730中选择了A株式会社的传真号码731,并按压确定键736,则输入接收部513将该传真号码731作为设定条件来接收,并且由图像形成部533执行传真作业。
如上所述,存储在硬盘存储部501中的用户登记数据不都存储到转换存储器512中。此时,由于显示部522显示存储在转换存储器512中的用户登记数据,可能不显示用户要使用的用户登记数据。因此,显示部522在触摸屏401上显示信息737,以向用户通知“没有显示所有用户登记数据”,并且确认是否要显示所有用户登记数据。当没有显示用户要使用的用户登记数据时,用户选择信息737,并按压确定键736。如果用户执行该操作,转换请求接收部525接收要显示存储在硬盘存储部501中的用户登记数据的指示信号(步骤S110中为“是”)。
转换请求接收部525在收到所述指示信号后,向存取转换部521询问是否可以对硬盘存储部501进行存取。如果启动检测部502通知硬盘存储部501完成启动准备,存取转换部521判断出可以进行存取。并且,存取转换部521将用户登记数据的存取源从转换存储器512转换到硬盘存储部501,使显示部522显示硬盘存储部501中的用户登记数据(步骤S111中为“是”以及步骤S112)。
另一方面,如果启动检测部502没有通知硬盘存储部501完成启动准备,则存取转换部521判断出不能进行存取。此时,存取转换部521等待规定时间,直到硬盘存储部501完成启动准备为止(步骤S111中为“否”以及步骤S113)。在该等待时间内,存取转换部521可以对显示部522输出指示信号,以在触摸屏401上显示要等待规定时间的信息。
在经过所述等待时间,并且由启动检测部502向存取转换部521通知硬盘存储部501完成启动准备之后,存取转换部521将用户登记数据的存取源从转换存储器512转换到硬盘存储部501。由此,显示部522在触摸屏401上显示硬盘存储部501中的用户登记数据(步骤S114中为“是”以及步骤S112)。
另一方面,即使经过规定时间,硬盘存储部501也没有完成启动准备的情况下,启动检测部502向存取转换部521通知此事。存取转换部521根据此通知使显示部522在触摸屏401上显示硬盘存储部501不启动的信息,并结束处理(步骤S114中为“否”以及步骤S115,并结束)。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按照图8所示的流程图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数码复合机100的工作。第二实施方式的硬件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是,第二实施方式中如果硬盘存储部501完成启动准备,不需等待用户发出要将用户登记数据的存取源从转换存储器512转换到硬盘存储部501并进行显示的指示,就使存储在该硬盘存储部501中的用户登记数据进行显示。
图8中从步骤S201到步骤S208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S101到步骤S108同样,故省略说明。
如果供电部542根据要从睡眠状态恢复的指示开始供电,显示部522在触摸屏401上显示复印键700、传真键710、文件盒键750等功能键。下面设想用户要在硬盘存储部501还没有完成启动准备的等待时间内使用用户登记数据的情况。例如,如果用户按压传真键710,显示部522接收要显示传真键710的内容的指示信号(步骤S208中为“是”)。
显示部522在收到要显示传真键710的内容的指示信号后,向存取转换部521询问是否可以对硬盘存储部501进行存取。如果启动检测部502没有通知硬盘存储部501完成启动准备,存取转换部521判断出不能进行存取。接着,存取转换部521对转换存储器512进行存取,使显示部522显示存储在转换存储器512中的用户登记数据(步骤S209中为“否”以及步骤S210)。
当使显示部522显示存储在转换存储器512中的用户登记数据时,如果用户要使用的用户登记数据没有复制到转换存储器512中,则在硬盘存储部501完成启动准备之前的等待时间内不能在触摸屏401上显示该用户要使用的用户登记数据。此时,较为理想的是使显示部522在触摸屏401上显示不能显示所有用户登记数据的信息以及在经过规定时间后可以显示所有用户登记数据的信息。
之后,如果经过所述等待时间,并且由启动检测部502通知硬盘存储部501完成启动准备,则存取转换部521判断出可以对硬盘存储部501进行存取。并且,存取转换部521将用户登记数据的存取源从转换存储器512转换到硬盘存储部501。由此,显示部522在触摸屏401上显示硬盘存储部501中的用户登记数据(步骤S211中为“是”以及步骤S212,并且结束)。
另一方面,如果用户要在硬盘存储部501完成启动准备之后使用用户登记数据,则通过显示部522显示硬盘存储部501中的用户登记数据。即,如果硬盘存储部501完成启动准备,启动检测部502就向存取转换部521通知硬盘存储部501完成启动准备。接着,如果显示部522收到要显示传真键710的内容的信息,存取转换部521使显示部522显示存储在硬盘存储部501中的传真号码(步骤S209中为“是”以及步骤S212)。此后的步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故省略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按照图9及图10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数码复合机100A。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数码复合机100A的功能方框图,图10是存储在硬盘存储部501中的后面叙述的用户登记数据表。
第三实施方式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数码复合机100A在该数码复合机100A的工作状态从启动状态转为睡眠状态的过程中,将硬盘存储部501中的用户登记数据复制到所述转换存储器512中。数码复合机100A具有检测部540,以便检测所述状态转换。检测部540根据电源打开/关闭键409被按压,检测启动状态和睡眠状态之间的状态转换。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参照图5)同样。
如图10所示,硬盘存储部501中存储将用户登记数据和表示该用户登记数据的使用次数的履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登记数据表901。例如,用户登记数据中的“A株式会社12345678”表示A株式会社的传真号码902,“文件B”表示文件盒内的“文件B”904。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S102(参照图6参照)中,如果输入接收部513确认到用户使用了用户登记数据,该输入接收部513就使用户登记数据表901中的与所述用户使用的用户登记数据相对应的用户登记数据的履历信息次数增加1。
此后,如果指定的作业结束,并且用户按压电源打开/关闭键409,则图9所示的检测部540检测出要转为睡眠状态,并对数据获得部514输出要将硬盘存储部501中的用户登记数据复制并存储到转换存储器512中的指示信号。数据获得部514当要进行所述复制时,参照用户登记数据表901中的履历信息,从硬盘存储部501中将与规定次数以上(例如,两次以上)的履历信息对应的用户登记数据复制到转换存储器512中。即,数据获得部514例如复制履历信息为“5”的A株式会社的传真号码902,而不复制履历信息为“1”的“文件B”904。如此进行复制,就可以将频繁使用的用户登记数据复制到转换存储器512中。
检测部540在检测到要转为睡眠状态后,向供电控制部541输出要使数码复合机100A转为睡眠状态的指示信号。供电控制部541根据该指示信号使数码复合机100A转为睡眠状态。
并且,当数码复合机100处于睡眠状态时,如果用户按压电源打开/关闭键409,则检测部540检测出要转为启动状态的指示,并指示供电控制部541使数码复合机100A转为启动状态。供电控制部541根据该指示使数码复合机100A转为启动状态。由此,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同样,显示部522在触摸屏401上显示存储在转换存储器512中的用户登记数据。
[其它实施方式]
(1)图5所示的数码复合机100和图9所示的数码复合机100A具有延迟部523。通常,在存取硬盘存储装置中的数据的过程中,需要寻找磁盘上的存取位置,并将磁头移动到该存取位置的时间(寻道时间,seek time)。因此,一般而言硬盘存储装置的响应时间长于半导体存储器的响应时间。据此,当存取转换部521将存取源从转换存储器512(半导体存储器)转换到硬盘存储部501时,用于显示用户登记数据的响应时间就要变长。
于是,存取转换部521利用将转换存储器512的响应时间延迟到硬盘存储部501的响应时间的延迟部523,来对转换存储器512进行存取。由于通过延迟部523使转换存储器512的响应时间延迟到硬盘存储部501的响应时间,不让用户感觉响应时间变长。通过延迟部523要延迟多长时间可以任意设定,但延迟到采用的硬盘存储部501的响应时间较为理想。
(2)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乃至第三实施方式的用户登记数据中,也可以按用户包括各用户输入设定条件时按压操作键的操作顺序。在用户使用数码复合机100的情况下,一般通过规定的使用次数来决定各用户按压操作部400的操作键的操作顺序。例如,可以采用当执行一个作业时获得各用户的所述操作顺序的功能部。
当要让用户登记数据中包括各用户的操作顺序时,当然要采用用户认证部来预先获得用户信息(用户ID)。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例如由存取转换部521使显示部522显示转换存储器512中的包括各用户操作顺序的用户登记数据。对于操作顺序,只要显示有关该操作顺序的画面(初始画面、设定画面等)即可。在采用该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存储各用户的处理顺序,所以用户不需反复执行频繁使用的处理顺序。
(3)在第一实施方式乃至第三实施方式的用户登记数据中,也可以按用户包括显示部522的显示优先顺序,既优先级。转换存储器512的容量比硬盘存储部501的容量小。如果存取转换部521按照所述优先级来使显示部522显示特定的用户登记数据(传真号码等),即使转换存储器512的容量小,也不会降低针对用户的操作性能,能够显示特定的用户登记数据。
(4)此外,第三实施方式的数据获得部514,在开始转为睡眠状态的情况下要将用户登记数据存储到转换存储器512中时,也可以预先关掉显示部522具有的背照光。如果采用这种结构,数据获得部514在操作部400的触摸屏401的画面变为黑色的状态下复制用户登记数据。因此,用户可以用眼睛确认指定的处理是否结束,能避免在由数据获得部514执行处理的过程中让用户感觉不安。
此外,在由数据获得部514获得用户登记数据的情况下,数码复合机100A的工作状态从启动状态转为睡眠状态所需的时间(转为睡眠时间)按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量不同而不同。因此,可以让数据获得部514、供电控制部541和供电部542匹配调整所述转为睡眠时间。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在开始对硬盘存储部供电后到该硬盘存储部完成启动准备之前的等待时间内,可以使用用户登记的传真号码、文本文件、图像文件等用户登记数据。因此具备从睡眠状态恢复后可以立刻使用用户登记数据的优势。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主要包括具有以下结构的发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硬盘存储部,存储用户登记的用户登记数据;显示部,以能让用户选择的状态显示所述用户登记数据;供电部,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供电控制部,让所述供电部停止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或者让所述供电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转换存储器,存储所述硬盘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用户登记数据;以及存取转换部,当所述供电控制部让所述供电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时,用于使所述显示部以能让用户选择的状态显示存储在所述转换存储器中的用户登记数据。
采用所述结构,转换存储器存储硬盘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用户登记数据。因此,即使在硬盘存储部完成启动准备之前,也可以使显示部显示转换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用户登记数据,从而能够让用户使用所需要的用户登记数据。
所述结构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在启动状态和睡眠状态之间转换状态,所述启动状态是能给用户提供各种功能的状态,所述睡眠状态是节省耗电量的状态;在所述睡眠状态下,所述供电控制部可以让所述供电部停止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当从所述睡眠状态转为所述启动状态时,所述供电控制部可以让所述供电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在所述供电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并且经过规定的等待时间后,所述硬盘存储部可以成为能工作的状态。
采用所述结构,在图像形成装置从睡眠状态转换到启动状态的过程中,可以暂时使显示部显示转换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用户登记数据,从而能够提高针对用户的便利性。
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启动检测部,在所述供电控制部让所述供电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后,检测该硬盘存储部是否完成启动准备;以及输入接收部,接收用户的操作请求;其中,在所述输入接收部接收到要显示存储在所述硬盘存储部中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用户请求,并且所述启动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硬盘存储部完成启动准备后,所述存取转换部将使所述显示部显示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存取源从所述转换存储器转换到所述硬盘存储部。
或者,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启动检测部,在所述供电控制部让所述供电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后,该启动检测部检测该硬盘存储部是否完成启动准备;其中,在所述供电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之后,直到所述启动检测部检测出所述硬盘存储部完成启动准备所需的等待时间结束之前,所述存取转换部使所述显示部以能让用户选择的状态显示存储在所述转换存储器中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当所述启动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硬盘存储部完成启动准备时,所述存取转换部将使所述显示部显示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存取源从所述转换存储器转换到所述硬盘存储部。
采用所述结构,在硬盘存储部完成启动准备之前,将使显示部显示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存取源设为所述转换存储器,而在硬盘存储部完成启动准备之后,将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存取源设为硬盘存储部。因此,用户一直可以使用用户登记数据。
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输入接收部,该输入接收部用于接收从所述硬盘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中选择的特定的用户登记数据,其中,所述转换存储器存储通过所述输入接收部接收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
采用所述结构,所述转换存储器存储输入接收部接收到的用户登记数据,因此可以在转换存储器中存储用户实际使用过的用户登记数据。即,可以将使用可能性高的用户登记数据优先地存储到转换存储器中。
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延迟部,该延迟部使由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转换存储器所存储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过程中的响应时间延迟规定时间。采用所述结构,即使将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存取源从转换存储器转换到硬盘存储部,也不会让用户感觉响应速度变慢。
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硬盘存储部存储将所述用户登记数据和该用户登记数据的使用次数数据相对应来制作的用户登记数据表;当所述供电控制部让所述供电部停止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时,所述转换存储器按照所述用户登记数据表来从所述硬盘存储部中获得所述用户登记数据,并进行存储。
采用所述结构,能够将使用次数多的用户登记数据优先地存储在转换存储器中,并使显示部显示。
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转换存储器是易失性存储器,所述供电部或其它电源始终对该转换存储器供电。采用该结构,可以多次写入用户登记数据。
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用户登记数据包括传真号码。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显示方法,使显示部显示存储在硬盘存储部中的用户登记数据,其中包含以下步骤: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之前,将所述硬盘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用户登记数据存储到转换存储器中的步骤;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的步骤;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后,直到该硬盘存储部完成启动准备之前,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转换存储器所存储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步骤;以及在所述硬盘存储部完成启动准备后将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存取源从所述转换存储器转换到所述硬盘存储部,以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硬盘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步骤。
采用所述结构,在开始对硬盘存储部供电后,直到该硬盘存储部完成启动准备之前,将使显示部显示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存取源设为所述转换存储器,而在硬盘存储部完成启动准备之后,将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存取源设为硬盘存储部。因此,用户一直可以使用用户登记数据。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硬盘存储部,存储用户登记的用户登记数据;
显示部,以能让用户选择的状态显示所述用户登记数据;
供电部,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
供电控制部,让所述供电部停止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或者让所述供电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
转换存储器,存储所述硬盘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用户登记数据;以及
存取转换部,当所述供电控制部让所述供电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时,用于使所述显示部以能让用户选择的状态显示存储在所述转换存储器中的用户登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能在启动状态和睡眠状态之间转换状态,所述启动状态是能给用户提供各种功能的状态,所述睡眠状态是节省耗电量的状态,
在所述睡眠状态下,所述供电控制部让所述供电部停止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
当从所述睡眠状态转为所述启动状态时,所述供电控制部让所述供电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
在所述供电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并且经过规定的等待时间后,所述硬盘存储部成为能工作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启动检测部,在所述供电控制部让所述供电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后,检测该硬盘存储部是否完成启动准备;以及
输入接收部,接收用户的操作请求;其中,
在所述输入接收部接收到要显示存储在所述硬盘存储部中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用户请求,并且所述启动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硬盘存储部完成启动准备后,所述存取转换部将使所述显示部显示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存取源从所述转换存储器转换到所述硬盘存储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启动检测部,在所述供电控制部让所述供电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后,该启动检测部检测该硬盘存储部是否完成启动准备,其中,
在所述供电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之后,直到所述启动检测部检测出所述硬盘存储部完成启动准备所需的等待时间结束之前,所述存取转换部使所述显示部以能让用户选择的状态显示存储在所述转换存储器中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
当所述启动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硬盘存储部完成启动准备时,所述存取转换部将使所述显示部显示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存取源从所述转换存储器转换到所述硬盘存储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接收部,该输入接收部用于接收从所述硬盘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中选择的特定的用户登记数据,其中,所述转换存储器存储通过所述输入接收部接收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迟部,该延迟部使由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转换存储器所存储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过程中的响应时间延迟规定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盘存储部存储将所述用户登记数据和该用户登记数据的使用次数数据相对应来制作的用户登记数据表,
当所述供电控制部让所述供电部停止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时,所述转换存储器按照所述用户登记数据表来从所述硬盘存储部中获得所述用户登记数据,并进行存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存储器是易失性存储器,所述供电部或其它电源始终对该转换存储器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登记数据包括传真号码。
10.一种数据显示方法,使显示部显示存储在硬盘存储部中的用户登记数据,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之前,将所述硬盘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用户登记数据存储到转换存储器中的步骤;
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的步骤;
在开始对所述硬盘存储部供电后,直到该硬盘存储部完成启动准备之前,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转换存储器所存储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步骤;以及
在所述硬盘存储部完成启动准备后将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存取源从所述转换存储器转换到所述硬盘存储部,以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硬盘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用户登记数据的步骤。
CN201010122888.8A 2009-03-04 2010-03-02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数据显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71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50468A JP5203258B2 (ja) 2009-03-04 2009-03-04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50468 2009-03-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7184A true CN101827184A (zh) 2010-09-08
CN101827184B CN101827184B (zh) 2012-12-12

Family

ID=42678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288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7184B (zh) 2009-03-04 2010-03-02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数据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70584B2 (zh)
JP (1) JP5203258B2 (zh)
CN (1) CN10182718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2925A (zh) * 2012-03-05 2013-09-18 佳能株式会社 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73179A (zh) * 2015-10-20 2017-07-2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10007579A (zh) * 2017-12-22 2019-07-12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54147B2 (ja) * 2010-03-31 2012-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5857549B2 (ja) * 2010-10-29 2016-02-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省電力復帰制御方法、省電力復帰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5772037B2 (ja) * 2011-02-14 2015-09-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
JP5845844B2 (ja) * 2011-11-21 2016-01-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20742A (ja) * 2002-01-29 2003-08-05 Casio Electronics Co Ltd 印刷装置
JP2004074621A (ja) * 2002-08-20 2004-03-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90243A (ja) * 2002-08-29 2004-03-2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省電力方法
JP2005107856A (ja) * 2003-09-30 2005-04-21 Fuji Xerox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記録媒体、プログラム
CN1731813A (zh) * 2004-08-05 2006-02-0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控制方法、图像形成系统以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程序
JP2006095741A (ja) * 2004-09-28 2006-04-13 Fuji Xerox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
US20070211725A1 (en) * 2006-03-08 2007-09-13 Fuji Xerox Co., Ltd. Network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CN101094288A (zh) * 2006-06-23 2007-12-2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CN101094287A (zh) * 2006-06-22 2007-12-26 株式会社理光 摄像装置、摄像系统、存储介质及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96935B1 (en) * 1995-09-29 2001-03-06 Active Control Experts, Inc. Golf club
JP3832015B2 (ja) 1997-04-04 2006-10-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複合機、サーバ及び複合機を有する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3849233B2 (ja) * 1997-06-16 2006-11-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
EP1274007A1 (en) * 2001-07-03 2003-01-0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of performing a system boot
US20050039007A1 (en) * 2003-08-13 2005-02-17 Keith Hoene Multi-function product profile downloading after authentication
JP4324084B2 (ja) * 2003-12-09 2009-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7334146B2 (en) 2003-12-09 2008-02-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based on a power supply status
US7466432B2 (en) * 2004-01-05 2008-12-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rinter driver and method with automatic setting feature
CN101091222A (zh) * 2004-10-26 2007-12-19 斯班逊有限公司 非易失性存储装置
JP2006137005A (ja) * 2004-11-10 2006-06-01 Sony Corp 印刷装置、データバックアップ方法、データファイル生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251645B2 (ja) * 2005-11-04 2009-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JP4853208B2 (ja) * 2006-09-29 2012-01-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複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20742A (ja) * 2002-01-29 2003-08-05 Casio Electronics Co Ltd 印刷装置
JP2004074621A (ja) * 2002-08-20 2004-03-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90243A (ja) * 2002-08-29 2004-03-2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省電力方法
JP2005107856A (ja) * 2003-09-30 2005-04-21 Fuji Xerox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記録媒体、プログラム
CN1731813A (zh) * 2004-08-05 2006-02-0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控制方法、图像形成系统以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程序
JP2006095741A (ja) * 2004-09-28 2006-04-13 Fuji Xerox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
US20070211725A1 (en) * 2006-03-08 2007-09-13 Fuji Xerox Co., Ltd. Network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CN101094287A (zh) * 2006-06-22 2007-12-26 株式会社理光 摄像装置、摄像系统、存储介质及程序
CN101094288A (zh) * 2006-06-23 2007-12-2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2925A (zh) * 2012-03-05 2013-09-18 佳能株式会社 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12925B (zh) * 2012-03-05 2017-04-26 佳能株式会社 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9665809B2 (en) 2012-03-05 2017-05-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7097528A (zh) * 2012-03-05 2017-08-29 佳能株式会社 包括打印设备和通信装置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97528B (zh) * 2012-03-05 2019-01-11 佳能株式会社 包括打印设备和通信装置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0192153B2 (en) 2012-03-05 2019-01-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6973179A (zh) * 2015-10-20 2017-07-2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6973179B (zh) * 2015-10-20 2019-02-0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10007579A (zh) * 2017-12-22 2019-07-12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CN110007579B (zh) * 2017-12-22 2022-10-25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70584B2 (en) 2013-10-29
US20100225970A1 (en) 2010-09-09
JP2010204428A (ja) 2010-09-16
JP5203258B2 (ja) 2013-06-05
CN101827184B (zh) 2012-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7184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数据显示方法
JP436426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US8054479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ocument reading apparatus
CN103112260A (zh) 具有多个电力模式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7119931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read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that determine a document
US20140376033A1 (en) Image formation system
CN101592881B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系统
JP200807406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36930A (ja) 画像処理モード操作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8244317A (ja) デジタル複写機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00094800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並びに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3785274B2 (ja) 複写機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の連結複写方法
JPH11450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72088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JP3858192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353832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03208293A (ja) 画像出力システム
JP2006192813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管理システム
JP200634019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37160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0175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8943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362845C (zh) 能执行成像准备操作的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H1123173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314117B (zh) 成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KYOCERA CORP TO: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LIMITE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

Termination date: 201703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