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0052B - 调光装置及采用该调光装置的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调光装置及采用该调光装置的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10052B
CN101810052B CN2008801087819A CN200880108781A CN101810052B CN 101810052 B CN101810052 B CN 101810052B CN 2008801087819 A CN2008801087819 A CN 2008801087819A CN 200880108781 A CN200880108781 A CN 200880108781A CN 101810052 B CN101810052 B CN 1018100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drive current
light source
circuit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87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10052A (zh
Inventor
高木博史
请川信
前原稔
小西洋史
大川将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filed Critical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ublication of CN101810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0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10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00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6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ED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 e.g. for operat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 H05B45/37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using buck topolog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调光时的发光效率的调光装置以及采用该调光装置的照明装置。照影装置包括光源(1)和调光装置(2)。调光装置(2)包括:电流输出电路(5),向由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构成的光源(1)输出点亮用的恒定电流;电流控制电路(6),控制电流输出电路(5)输出的驱动电流的大小;电流控制电路(6)在电源(1)调光时,使直流成分偏压,以使驱动电流在规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周期性地变化,同时,经常沿同一方向流动。

Description

调光装置及采用该调光装置的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亮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调光装置以及采用该调光装置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发光元件,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也称有机EL)元件被广泛关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下,简称为“有机EL”),由于从开始通电到发光的时间非常短,电流发生变化的话亮度也瞬时发生变化,因此,具有响应性出色的特性。另外,有机EL元件还有响应性几乎不因温度而发生变化,视角接近180度的特性。因这样的特性,有机EL元件适合面发光,近年来,被利用在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等照明装置上。
作为有机EL元件,例如,如特开2006-210848或特开2004-245904等所记载,提出了具有能够调整有机EL元件的亮度(明亮度)的调光功能的发明。图8表示包括由有机EL元件构成的光源1,和点亮光源1的调光装置2的照明装置的电路图。调光装置2是用来向由有机EL元件构成的光源1提供规定大小的恒定电流的装置,包括:整流电路3,由对商用电源等交流电源AC的交流输出进行全波整流的二极管电桥等构成;功率改良(Power-Factor Correction)电路部(以下,称为“PFC电路”)4,将通过整流电路3进行了全波整流的交流输出转换为直流输出;电流输出电路5,以PFC电路4的直流输出为源,输出点亮光源1用的恒定电流;调光电路7,通过间歇性地向光源1供给电流输出电路5输出的恒定电流,进行光源1的调光。
PFC电路4设有一端与整流电路3的高电位侧的输出端连接的线圈(扼流圈)L1。在线圈L1的另一端与整流电路3的低电位侧的输出端之间,插入n沟道型MOSFET等开关元件Q1和电阻R1的串联电路。阻止反向电流用的二极管D1的正极与线圈L1和开关元件Q1的连接点连接。在二极管D1的负极和整流电路3的低电位侧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电解电容等平滑用电容C1。
在这样的PFC电路4中,打开开关元件Q1时,通过线圈L1和开关元件Q1从整流电路3的高电位侧的输出端流出电流,在线圈L1上储存能量。之后,关闭开关元件Q1时,储存在线圈L1上的能量通过二极管D1被提供给平滑用电容C1。通过反复进行开关元件Q1的开和关,反复进行对电容C1的电流供给和切断。通过用高频进行该开关元件Q1的开·关控制,能够将电容C1的两端电压设定成希望的值。
开关元件Q1由PFC控制部4a控制开·关。PFC控制部4a通过线圈L2检测有无流入线圈L1的电流,同时检测开关元件Q1的源电压,根据检测出的电流值进行开关元件Q1的开·关控制,使电容C1的两端电压保持一定。另外,PFC控制部4a具有改善从交流电源AC得到的电流的高次谐波椭圆的功率改善功能,例如,设定开关元件Q1的打开期间,以改善交流电源AC的输入功率。
电流输出电路5是降低PFC电路4的直流输出的电压的降压斩波电路,包括:漏极连接PFC电路4的平滑用电容C1的高电位侧的n沟道型MOSFET等的开关元件Q2;一端连接开关元件Q2的源极的线圈L3;负极连接开关元件Q2的源极,正极连接平滑用电容C1的低电位侧的回流用的二极管D2;连接线圈L3的另一端的电解电容等平滑用电容C2;在电容C2的低电位侧和二极管D2的正极之间插入的电阻R2;进行开关元件Q2的开·关的控制电流控制电路6。电流输出电路5通过开·关控制开关元件Q2,能够将电容C2的两端电压,即,能够将加载在光源1的两端的电压设定成希望的值。电流控制电路6根据电阻R2的两端电压进行开关元件Q2的开·关控制,将平滑用电容C2的两端电压设成定值,由此,将电流输出电路5输出的驱动电流的大小设成定值。这些电流输出电路5和电流控制电路6构成向光源1输出恒定电流的恒定电流源。
调光电路7包括:漏极连接电流输出电路5的电容C2的高电位侧的n沟道型MOSFET等的开关元件Q3,和进行开关元件Q3的开·关控制的调光控制部7a。调光控制部7a根据给予的占空比,如图9A所示在开关元件Q3的栅极加载电压,用高频开·关控制开关元件Q3。其结果是,如图9B所示,间歇性地向光源1输出电流,进行光源1的调光。
作为光源1的有机E1元件的等化电路用二极管和电容的并联电路表示。即,有机EL元件是有电容成分的电容性负荷。因此,在现有的调光装置2中,打开开关元件Q3,开始向光源1供电时,为对有机EL元件的电容成分充电,向有机EL元件流入浪涌电流(充电电流),会对有机EL元件施加应力(图9B中用P1表示的阴影线的区域)。另外,由于在电容成分充完电之前有机EL元件不发光,因此,从光源1发出的光束的发起延迟。另一方面,开关元件Q3关闭,停止对光源1的供电时,储存在有机EL元件的电容成分上的电荷进行放电(在图9B中,用P2表示的阴影线的区域)。因此,接着打开开关元件Q3时,由于有机EL元件的电容成分再次充电,因此流动浪涌电流。
这样,在现有的调光装置2中,每当开·关开关元件Q3时,进行作为光源1的有机EL元件的电容成分的充放电,因此,无端消耗了提供给电源1的电力,发光效率差。这样的问题在用高频开·关控制开关元件Q3时尤为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用于解决上述现有问题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调光时的发光效率的调光装置以及采用该调光装置的照明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光装置,包括:整流电路,对交流电源的交流输出进行整流;功率改良电路,将通过所述整流电路整流的交流输出转换为直流输出;电流输出电路,以所述功率改良电路的直流输出为源,向由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构成的光源输出点亮用的电流;电流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流输出电路输出的驱动电流的大小;
所述电流输出电路包括开关元件和平滑用电容;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对所述对开关元件进行PWM控制,使所述电容两端电压发生变化;使所述驱动电流最大值期间的所述开关元件的占空比比所述驱动电流最小值期间的所述开关元件的占空比大,以便所述驱动电流最大值期间和所述驱动电流最小值期间之间交互出现矩形波;在所述光源调光时,使直流成分偏压,以使所述驱动电流在规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周期性地变化,并沿同一方向流动。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包括上述调光装置和由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构成的电源。
通过这样的构成,在调光时,驱动电流相对光源,即有机EL元件,通常沿同一方向流动,因此,有机EL元件的电容成分充一次电后,在调光结束前都不会放电,提供给电源的电力的浪费变少,能够提高发光效率。另外,在调光时不会对有机EL元件进行充放电,因此,能够实现发光效率的提高。进一步地,由于在调光时光源不会完全熄灭,因此,有机EL元件的亮度会马上根据驱动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能够加快光源的光通量的增加,能够提高用该调光装置的照明装置的发光亮度,同时能够减低光源的闪烁。进一步地,在有机EL元件中,不会反复流动电容成分充放电时所伴有的浪涌电流,能够减低施加在有机EL元件上的应力,实现光源的长寿命化。进一步地,由于通过使驱动电流在规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周期性振荡来进行光源的调光,因此,不需要开闭电流输出电路和光源的供电路的开关、控制该开关的控制部等PWM控制用的电路,因此,能够实现电路构成的简单化,同时实现低成本化。
附图说明
图1A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B为表示上述照明装置的内部构成的截面图;
图2为表示实施例一中的调光装置2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3为表示实施例一中的调光装置的电流控制电路6的具体构成的电路图;
图4A为表示流入光源1的驱动电流的变化的时序图;图4B为表示图3中的电阻R2的两端电压的变化的时序图;图4C为表示图3中的开关元件Q2的占空比的变化的时序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调光装置2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6为表示实施例二中的调光装置的电流控制电路6的具体构成的电路图;
图7A为表示实施例二中流入光源1的驱动电流的变化的时序图;图7B为表示图6中的电阻R2的两端电压的变化的时序图;图7C为表示图6中的第一比较器COMP1的输出的变化的时序图;图7D为表示图6中的第二比较器COMP2的输出的变化的时序图;图7E为表示图6中的开关元件Q2的栅极电压的变化的时序图;
图8为表示现有技术的调光装置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9A为表示在上述现有的调光装置中,由调光控制部6a加载在开关元件Q3的栅极的电压变化的时序图;图9B为表示在上述现有的调光装置中,通过开关元件Q3的开·关控制间歇性地流向电源1的恒定电流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调光装置以及采用它的照明装置进行说明。图1A为表示照明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B为表示其内部构成的截面图。如图所示,照明装置包括:由有机EL元件构成的光源1,和控制点亮电源1的调光装置2,和收纳光源1及调光装置2的外壳8。
光源1包括:支持基板10;形成在支持基板10的第1面(图中下面)侧的透明电极11;形成在透明电极11的表面中、与支持基板10相反一侧的面(下面)的发光层12;形成在发光层12的表面中、与透明电极11相反一侧的面(下面)的金属制的反射电极13;从支持基板10的第1面(下面)覆盖透明电极11、发光层12以及反射电极13地设置的封闭部件14。
支持基板10为用于支持发光层12的平板状部件,用对发光层12射出的光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作为支持基板10,可采用例如玻璃基板等透明基板。透明电极11为用对发光层12射出的光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的导电性薄膜。作为这样的透明电极11的材料,可采用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等透明的导电性材料。发光层12用例如荧光物质的有机材料或含荧光物质的有机材料形成,根据需要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电子输送层以及电子注入层等。反射电极13为用反射发光层12射出的光的材料形成的导电性薄膜。作为这样的反射电极13的材料,可采用例如铝、铝锂合金、镁银合金等。
在透明电极11以及反射电极13上分别设置供电用的端子部(未图示)。封闭部件14使透明电极11以及反射电极13的端子部露出,并利用粘合剂等气密地安装在支持基板10的第1面(下面)侧。封闭部件14用例如玻璃等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为一面开口的箱状,用于抑制用有机材料形成的发光层12因氧气、湿气的影响而逐渐劣化。
这样,光源1为在支持基板10的第1面(下面)上依次层积透明电极11、发光层12以及反射电极13而构成的矩形板状的有机EL元件,通过供电用的端子部在透明电极11和反射电极13之间加载规定的电压(产生电位差),由此从发光层12射出光线。
从发光层12射向透明电极11侧的光在透过透明电极11后,射入支持基板10,通过支持基板10内,从支持基板10的第2面(上面)侧射向支持基板10的外面。另一方面,从发光层12射向反射电极13侧的光在被反射电极13反射向透明电极11侧之后,通过支持基板10内,从支持基板10的上面侧射向支持基板10的外面。
若考虑在支持基板10的第1面上依次层积透明电极11、发光层12以及反射电极13,并同时粘结封闭部件14的制造工序,则光源1为将支持基板10的第2面(在制造工程中为底面)一侧作为发光面,并将封闭部件14的表面中与支持基板10相反一侧的面(在制造工程中为上面)作为非发光面的单面发光型的,尤其为将光射向支持基板10的底面侧的底部发光型的有机EL元件。
外壳8,如图1B所示,是由下面开口的箱状的壳体80,和为塞住壳体80的下面开口而安装在壳体80上的盖81构成。这些壳体80以及盖81由例如铝等形成。在壳体80的顶部上形成窗孔80a,用于将光源1射出的光射到外壳8的外面。另外,窗孔80a被透光盖80b塞住,该透光盖80b由对光源1射出的光具有透光性的材料(例如玻璃)形成。光源1,其发光面(支持基板10的第2面)从箱状的壳体80的内侧被安装,与嵌装在窗孔80a上的透光盖80b相对。从而,透光盖80b的外面成为外壳8的发光面。调光装置2的印刷基板20安装在盖81的内面,在壳体80的内部空间中,盖81安装在壳体80上,使调光装置2配置在光源1和盖81之间。另外,调光装置2和光源1通过焊接等电连接。
实施例一的调光装置2是通过将电子部件21安装在印刷基板20上而构成的,该电子部件21构成用于控制点亮光源1的点灯电路,例如,有如图2所示的电路构成。以下,参照图2~图4对调光装置2的电路构成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的调光装置2包括整流电路3、PFC电路4、电流输出电路5和电流控制电路6,其与现有实例不同之处在于:不包括调光电路7,电流从电流输出电路5直接流入光源1。另外,关于整流电路3、PFC电路4以及电流输出电路5的构成,分别与上述现有实例相同,因此省略这部分的说明。
如图3所示,电流控制电路6是由进行开关元件Q2的开·关控制的驱动电路(驱动IC)60,和向驱动电路60输出驱动信号并控制驱动电路60的运算处理部61,和用于检测电容C2的两端电压的、用电阻R2和电阻R4的串联电路构成的分压电路62等构成。
驱动电路60对开关元件Q2进行PWM控制,使电容C2的两端电压,即电流输出电路5输出的驱动电流的大小发生变化。开关元件Q2的占空比是根据运算处理部61输出的驱动信号的大小(信号电压)来决定的。另外,开关元件Q2的开关频率数设定成数十kHz。
运算处理部61在电流输出电路5中监视驱动电流流经的电阻R2的两端电压(即,驱动电流),向驱动电路60输出驱动信号,以使电阻R2的两端电压为规定值。
运算处理部61具有即使在驱动电流显示为最小值的时候,也能使驱动电流振荡成其最小值高于0的值,换言之,使正弦波或矩形波振荡成直流成分偏压,进行调光光源1的调光功能。具体来说,如图4C所示,运算处理部61向驱动电路60输出驱动信号,使开关元件Q2的占空比在w1的期间t1和为w2的期间t2交互出现。在此,在期间t1时,如图4B所示,电阻R2的两端电压为电压V1,在期间t2时,电阻R2的两端电压为电压V2。即,电压V2相当于偏压直流成分。
如图4A所示的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是由电阻R2的电阻值和电压V1决定,为不会对光源1的有机EL元件施加应力(不给寿命带来坏影响)程度的大小,举例来说为0.3A左右。另外,驱动电流的最小值I2(I2<I1)由电阻R2的电阻值和电源V2决定,为维持点亮光源1的最低电流以上的大小,举例来说为50mA左右(更优选为100mA以上)。另外,上述0.3A、50mA以及100mA等数值为因光源1的特性(有机EL元件的特性)而存在误差的数值,这些值终究不过是一个例子,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以及最小值I2不限于这些值。
电流控制电路6控制电流输出电路5,使电流输出电路5输出的驱动电流的波形如图4所示,驱动电流为最大值I1的期间t1和驱动电流为最小值I2的期间t2交互出现形状的矩形波。在此,驱动电流的周期为t1+t2,其频率(1/(t1+t2))优选为数百Hz(更优选为200Hz)。
运算处理部61根据遥控器、设定器等外部装置(未图示)输入的调光信号调整期间t1以及t2的长度或比例,使驱动电流的频率不发生变化(满足t1+t2=定值的条件)。例如,输入指示调亮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运算处理部61使期间t1变得比之前的长度长,缩短期间t2。相反地,输入指示调暗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运算处理部61缩短期间t1,延长期间t2。
下面,对实施例一的调光装置2的动作进行说明。调光装置2开始动作后,电流控制电路6控制电流输出电路5,使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最小值I2、期间t1以及期间t2分别变为规定值,由此,光源1以与电流输出电路5输出的驱动电流的平均值相应的明亮度被点亮。外部装置向电流控制电路6输入指示调亮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电流控制电路6使期间t1变得比之前的长度长,缩短期间t2,从而增大驱动电流的平均值,使光源1变亮。另一方面,外部装置向电流控制电路6输入指示调暗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电流控制电路6使期间t1变得比之前短,延长期间t2,从而减小驱动电流的平均值,使光源1变暗。
这样,通过实施例一中的调光装置2,在光源1调光时,如图4A所示,通常偏压直流电压V2所产生的电流值I2部分的驱动电流流入光源1,因此,与现有技术那样通过PWM控制进行调光光源1的情况不同,不会停止对光源1的供电,因此,有机EL元件的电容成分充一次电后,不会如现有技术那样在调光时对有机EL元件进行充放电,因此,能够实现发光效率的提高。进一步地,不会在调光时完全熄灭光源1,因此,有机EL元件会立即根据驱动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能够加快光源的光通量的增加,能够提高采用该调光装置的照明装置的发光亮度,同时能够减低光源1的闪烁。进一步地,在有机EL元件中,不会反复流动电容成分充放电时所伴有的浪涌电流,能够减低施加在有机EL元件上的应力,实现光源长寿命化。进一步地,通过使驱动电流振荡进行光源1的调光,因此,不需要开闭电流输出电路5和光源1的供电路的开关、控制该开光的控制部等PWM控制用的电路(例如,如图8所示的调光电路7),因此,能够实现电路构成的简单化,同时实现低成本化。
另外,实施例一的运算处理部61为,调整期间t1以及t2,使驱动电流的频率不发生变化(满足t1+t2=定值的条件)这样的构成,但驱动电流的频率不一定要为定值。例如,在输入指示调亮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也可以期间t2保持不变,仅延长期间t1,或者,期间t1保持不变,仅缩短期间t2。或者,还可以不满足t1+t2=定值的条件,在延长期间t1的同时缩短期间t2。另外,输入指示调暗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也可以仅缩短期间t1或仅延长期间t2,或者,在缩短期间t1的同时延长期间t2。即,电流控制电路6还可以为,在调光电源1时,在驱动电流的振幅的一个周期内,改变驱动电流为最大值I1的期间t1和驱动电流为最小值t2的期间t2中的至少一方的长度这样的构成。
另外,也可以通过将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以及最小值I2中的至少一方发生变化,替代驱动电流的振幅的一个周期内的期间t1以及t2中的至少一方发生变化,进行光源1的调光。例如,电流控制电路6也可以为,在输入了指示调亮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增大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以及最小值I2,在输入了指示调暗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减小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以及最小值I2这样的构成。
另外,不一定要使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和最小值I2两者都发生变化,只要最大值I1和最小值I2中的至少一方发生变化即可。例如,运算处理部61也可以为,将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作为固定值,在输入了指示调亮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增大驱动电流的最小值I2,在输入了指示调暗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减小驱动电流的最小值I2这样的构成。或者,运算处理部61也可以为,将最小值I2作为固定值,在输入了指示调亮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增大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在输入了指示调暗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减小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这样的构成。即,电流控制电路6在调光光源1时,只要使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和最小值I2中的至少一方发生变化即可。
或者,电流控制电路6也可以为,在调光光源1时,同时改变驱动电流呈最大值的期间t1和呈最小值t2的期间t2的长度或比例,以及驱动电流的最大值和/或最小值I2这样的构成。
必要时,电流控制电路6也可以为,通过调整驱动电流呈最大值I1的期间t1、驱动电流呈最小值I2的期间t2、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以及驱动电流的最小值I2这四个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光源1的调光这样的构成。
另外,作为电流输出电路5,举例说明了降压斩波电路,但电流输出电路5不一定限定为降压斩波电路,也可以为能够向光源1流入规定大小的电流的直流电源。另外,图1A和1B中所示的照明装置只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可能有很多未超过本发明主旨的变形。在这点上,在后述的实施例二中也同样如此。
(实施例二)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调光装置以及采用它的照明装置进行说明。在实施例二中,如图5和图6所示,调光装置2的电流输出电路5和电流控制电路6的构成与实施例一的有所不同。其他构成与实施例一的情况相同,因此,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符号,省略这部分说明。
实施例二中的电流输出电路5不包括平滑用电容C2。另外,电流控制电路6是由进行开关元件Q2的开·关控制的控制电路部63,和运算处理部61构成的。如图6所示,控制电路部63包括:比较电路63a,由一对第一比较器COMP1和第二比较器COMP2构成;逻辑电路63b,由一对NOR栅极等SR型触发器电路构成;驱动电路63c,根据逻辑电路63b的输出进行开关元件Q2的开·关。
在电阻R2和光源1之间连接比较电路63a的第一比较器COMP1的非反转输入端子,向该非反转输入端子输入电阻R2的两端电压。第一比较器COMP1的反转输入端子连接运算处理部61,运算处理部61向该反转输入端子输入作为电阻R2的两端电压的上限的电压V1。从而,第一比较器COMP1在电阻R2的两端电压超过电压V1时,输出高电平信号。另一方面,在电阻R2和光源1之间连接比较电路63a的第二比较器COMP的反转输入端子,向该反转输入端子输入电阻R2的两端电压。第二比较器COMP2的非反转输入端子连接运算处理部61,运算处理部61输入作为电阻R2的两端电压的下限的电源V2(>0)。从而,第二比较器COMP2在电阻R2的两端电压低于电压V2时,输出高电平信号。
逻辑电路63b为如上所述SR型的触发器电路,存在如表1所示的真值表。
[表1]
Figure GSB00000642293200111
该逻辑电路63b的置位端子(S端子)连接比较电路63a的第二比较器COMP2的输出端子,复位端子(R端子)连接比较电路63a的第一比较器COMP1的输出端子,输出端子(Q端子)连接驱动电路63c。
驱动电路63c在输出端子的真值为“1”时,向开关元件Q2的栅极输出高电平信号,打开开关元件Q2。另外,驱动电路63c在输出端子的真值为“0”时,向开关元件Q2的栅极输出低电平信号,关闭开关元件Q2。
下面,参照附图7对控制电路部63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图7A表示驱动电流的变化,图7B表示电阻R的两端电压的变化,图7C表示第一比较器COMP1的输出的变化,图7D表示第二比较器COMP2的输出的变化,图7E表示开关元件Q2的栅极的电压的变化。
首先,如图7B所示,假设在初始状态下电阻R2的两端电压为大于下限值V2且小于上限值V1的值,开关元件Q2关闭。在开关元件Q2关闭时,没有流入光源1的驱动电流,如图7B所示,电阻R2的两端电压减少。不久,电阻R2的两端电压低于下限值V2时,如图7D所示,第二比较器COMP2的输出呈高电平,向逻辑电路63b的置位端子输入真值“1”。此时,如图7C所示,由于第一比较器COMP1的输出为低电平,因此,逻辑电路63b的输出端子的输出为真值“1”,如图7E所示,驱动电路63c向开关元件Q2的栅极输出高电平信号,打开开关元件Q2。由此,如图7A所示,流入光源1的驱动电流值增加,如图7B所示,电阻R2的两端电压上升。在此,由于电流输出电路5包括线圈L3,因此,即使开关元件Q2打开,驱动电流也不会急剧增加,而是逐渐增加。另外,电阻R2的两端电压超过下限值V2时,第二比较器COMP2的输出呈低电平,如表1所示逻辑电路63b的输出端子的输出保持为真值“1”。
电阻R2的两端电压上升并超过上限值V1时,如图7C所示,第一比较器COMP1的输出呈高电平,向逻辑电路63b的复位端子输入真值“1”。此时,如图7D所示,由于第二比较器COMP2的输出呈低电平,因此,逻辑电路63b的输出端子的输出为真值“0”,如图7E所示,驱动电流63c向开关元件Q2的栅极输出低电平信号,关闭开关元件Q2。由此,如图7A所示,流入光源1的驱动电流值减少,电阻R2的两端电压下降。如上所述电流输出电路5包括线圈L3,因此,即使开关元件Q2关闭,驱动电流也不会急剧减少,而是逐渐减少。另外,电阻R2的两端电压低于上限值V1时,第一比较器COMP1的输出呈低电平,如表1所示逻辑电路63b的输出端子的输出保持为“0”。
以后,反复进行电阻R2的两端电压低于下限值V2则开关元件Q2打开,电阻R2的两端电压超过上限值V1则开关元件Q2关闭这样的动作,如图7B所示,电阻R2的两端电压的波形为上限值V1和下限值V2交互出现的三角波。
为此,如图7A所示,流入光源1的驱动电流的波形为电阻R2的两端电压处于上限值V1时的电流值I1,和电阻R2的两端电压处于下限值V2时的电流值I2交互出现的三角波。在此,电流值I1是由电阻R2的阻抗值和其两端电压的上限值V1决定的驱动电流的最大值,为不对光源1施加应力(不给寿命带来坏影响)程度的大小,举例来说为0.3A左右。另一方面,电流值I2是由电阻R2的电阻值和其两端电压的下限值V2决定的驱动电流的最小值(I2<I1),为维持点亮光源1的最低电流值以上的大小,举例来说为50mA左右(优选为100mA以上)。另外,这些值是举例说明,并不限于这些值。
另外,设驱动电流从最大值I1向最小值I2过渡的期间为t3,驱动电流从最小值I2向最大值I1过渡的期间为t4,则驱动电流的周期为t3+t4,其频率为(1/(t3+t4))优选为数百Hz(优选为200Hz)。
运算处理部61根据遥控器、设定器等外部装置(未图示)输入的调光信号,调整电阻R2的两端电压的上限值V1以及下限值V2的大小,从而进行光源1的调光。例如,输入指示调亮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运算处理部61使电阻R2的两端电压的上限值V1和下限值V2两者都高于之前的值,使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和最小值I2两者都变大。另一方面,输入指示调暗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运算处理部使电阻R2的两端电压的上限值V1和下限值V2两者都低于之前的值,使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和最小值I2两者都变小。
下面,对实施例二的调光装置2的动作进行说明。调光装置2开始动作时,电流控制电路6控制电流输出电路5,以使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和最小值I2分别为规定的值,由此,光源1以与电流输出电路5输出的驱动电流的平均值相应的明亮度被点亮。外部装置向电流控制电路6输入指示调亮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电流控制电路6使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和最小值I2两者都大于之前的值,使驱动电流的平均值增大,使光源1变得较之前亮。另一方面,外部装置向电流控制电路6输入指示调暗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电流控制电路6使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和最小值I2两者都小于之前的值,使驱动电流的平均值减小,使光源1变得较之前暗。
这样,通过实施例二的调光装置和采用它的照明装置,在光源1调光时,驱动电流通常流入光源1,因此,起到与上述实施例一的情况同样的效果。
另外,实施例二的电流控制电路6为,通过使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和最小值I2发生变化来进行光源1的调光这样的构成,但不一定要最大值I1和最小值I2两者均发生变化。只要最大值I1和最小值I2中的至少一个发生变化即可。例如,电流控制电路6也可以为,将最大值I1设为固定值,在输入了指示调亮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仅增大驱动电流的最小值I2,在输入了指示调暗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仅减小驱动电流的最小值I2这样的构成。或者,电流控制电路6也可以为,将最小值I2设为固定值,在输入了指示调亮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仅增大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在输入了指示调暗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仅减小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这样的构成。即,电流控制电路6也可以为,在调光光源1时,固定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和最小值I2中的任意一个,改变另一个这样的构成。
另外,电流控制电路6也可以为,以驱动电流从最大值I1向最小值I2过渡的期间T3和驱动电流从最小值I2向最大值I1过渡的期间T4发生变化来替代驱动电流的大小发生变化,进行光源1的调光这样的构成。例如,在输入了指示调亮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电流控制电路6缩短期间t3和期间t4中的至少一个,缩短驱动电流的周期(t3+t4),在输入了指示调暗光源1的调光信号时,通过延长期间t3和期间t4中的至少一个来延长驱动电流的周期(t3+t4)。即,电流控制电路6也可以为,在调光光源1时,改变驱动电流从最大值I1向最小值I2过渡的期间T3和驱动电流从最小值I2向最大值I1过渡的期间T4中的至少一个的长度这样的构成。
或者,电流控制电路6也可以为,在调光光源1时,驱动电流从最大值I1向最小值I2过渡的期间T3和驱动电流从最小值I2向最大值I1过渡的期间T4中的至少一个,以及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和最小值I2中的至少一个同时发生变化这样的构成。
必要时,电流控制电路6还可以为,通过调整驱动电流从最大值I1向最小值I2过渡的期间T3、驱动电流从最小值I2向最大值I1过渡的期间T4、驱动电流的最大值I1以及最小值I2这四个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光源1的调光这样的构成。
本申请基于日本专利申请2007-248105,其内容是通过参照上述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及附图而最终合并成本申请发明的。
另外,本申请发明虽然用参照附图的实施例进行了充分的说明,但对具有本领域常识的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替换及变化是显而易见的。由此,这样的替换及变化并未超出本申请发明的范围,应解释为涵盖在本申请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整流电路,对交流电源的交流输出进行整流;
功率改良电路,将通过所述整流电路整流的交流输出转换为直流输出;
电流输出电路,以所述功率改良电路的直流输出为源,向由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构成的光源输出点亮用的电流;
电流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流输出电路输出的驱动电流的大小;
所述电流输出电路包括开关元件和平滑用电容;
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对所述开关元件进行PWM控制,使所述电容两端电压发生变化;使所述驱动电流最大值期间的所述开关元件的占空比比所述驱动电流最小值期间的所述开关元件的占空比大,以便所述驱动电流最大值期间和所述驱动电流最小值期间之间交互出现矩形波;在所述光源调光时,使直流成分偏压,以使所述驱动电流在规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周期性地变化,并沿同一方向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在控制调光所述光源时,使所述驱动电流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的任意一个值固定,另一个值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在控制调光所述光源时,在所述驱动电流变化的一个周期内,使所述驱动电流呈最大值的期间和所述驱动电流呈最小值的期间中的至少一个期间的长度发生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在调光控制所述光源时,使所述驱动电流从最大值向最小值过渡的期间和所述驱动电流从最小值向最大值过渡的期间中的至少一个期间的长度发生变化。
5.一种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整流电路,对交流电源的交流输出进行整流;
功率改良电路,将通过所述整流电路整流的交流输出转换为直流输出;
电流输出电路,以所述功率改良电路的直流输出为源,向由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构成的光源输出点亮用的电流;
电流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流输出电路输出的驱动电流的大小;
所述电流输出电路包括开关元件和线圈;
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对所述开关元件进行开·关控制,使所述驱动电流的最小值处于能够维持所述光源点亮的最低电流值之上,使所述驱动电流的波形呈三角波形;在所述光源调光时,使直流成分偏压,以使所述驱动电流在规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周期性地变化,并沿同一方向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在控制调光所述光源时,使所述驱动电流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的任意一个值固定,另一个值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在调光控制所述光源时,使所述驱动电流从最大值向最小值过渡的期间和所述驱动电流从最小值向最大值过渡的期间中的至少一个期间的长度发生变化。
8.一种照明装置,包括调光装置,和由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构成的光源,和收纳所述调光装置及所述光源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装置包括:
整流电路,对交流电源的交流输出进行整流;
功率改良电路,将通过所述整流电路整流的交流输出转换为直流输出;
电流输出电路,以所述功率改良电路的直流输出为源,向所述光源输出点亮用的电流;
电流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流输出电路输出的驱动电流的大小;
所述电流输出电路包括开关元件和平滑用电容;
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对所述对开关元件进行PWM控制,使所述电容两端电压发生变化;使所述驱动电流最大值期间的所述开关元件的占空比比所述驱动电流最小值期间的所述开关元件的占空比大,以便所述驱动电流最大值期间和所述驱动电流最小值期间之间交互出现矩形波;在所述光源调光时,使直流成分偏压,以使所述驱动电流在规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周期性地变化,并沿同一方向流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在控制调光所述光源时,使所述驱动电流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的任意一个值固定,另一个值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在控制调光所述光源时,在所述驱动电流变化的一个周期内,使所述驱动电流呈最大值的期间和所述驱动电流呈最小值的期间中的至少一个期间的长度发生变化。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在调光控制所述光源时,使所述驱动电流从最大值向最小值过渡的期间和所述驱动电流从最小值向最大值过渡的期间中的至少一个期间的长度发生变化。
12.一种照明装置,包括调光装置,和由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构成的光源,和收纳所述调光装置及所述光源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装置包括:
整流电路,对交流电源的交流输出进行整流;
功率改良电路,将通过所述整流电路整流的交流输出转换为直流输出;
电流输出电路,以所述功率改良电路的直流输出为源,向所述光源输出点亮用的电流;
电流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流输出电路输出的驱动电流的大小;
所述电流输出电路包括开关元件和线圈;
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对所述开关元件进行开·关控制,使所述驱动电流的最小值处于能够维持所述光源点亮的最低电流值之上,使所述驱动电流的波形呈三角波形;在所述光源调光时,使直流成分偏压,以使所述驱动电流在规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周期性地变化,并沿同一方向流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在控制调光所述光源时,使所述驱动电流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的任意一个值固定,另一个值变化。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在调光控制所述光源时,使所述驱动电流从最大值向最小值过渡的期间和所述驱动电流从最小值向最大值过渡的期间中的至少一个期间的长度发生变化。
CN2008801087819A 2007-09-25 2008-09-24 调光装置及采用该调光装置的照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100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48105 2007-09-25
JP2007248105A JP5491690B2 (ja) 2007-09-25 2007-09-25 点灯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PCT/JP2008/067191 WO2009041438A1 (ja) 2007-09-25 2008-09-24 調光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0052A CN101810052A (zh) 2010-08-18
CN101810052B true CN101810052B (zh) 2012-11-07

Family

ID=40511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878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10052B (zh) 2007-09-25 2008-09-24 调光装置及采用该调光装置的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344651B2 (zh)
EP (1) EP2197242A4 (zh)
JP (1) JP5491690B2 (zh)
KR (1) KR101135761B1 (zh)
CN (1) CN101810052B (zh)
WO (1) WO20090414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7057B (zh) * 2009-08-21 2013-06-05 深圳市金流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Led电源电路
JP5377218B2 (ja) * 2009-10-20 2013-12-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源回路及び照明装置
US7960922B2 (en) * 2009-10-21 2011-06-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High efficiency low power capacitor charged DC driver
US8334659B2 (en) * 2009-12-10 2012-12-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Electronic driver dimming control using ramped pulsed modulation for large area solid-state OLEDs
JP5796175B2 (ja) * 2010-02-22 2015-10-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Led点灯回路
JP5537286B2 (ja) * 2010-06-28 2014-07-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Led点灯装置
US8779689B2 (en) * 2010-12-13 2014-07-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amp controlled driver for series/parallel solid state lighting devices
JP5967511B2 (ja) * 2010-12-20 2016-08-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Led点灯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JP5289471B2 (ja) 2011-01-21 2013-09-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源点灯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CN102751880B (zh) * 2011-04-02 2014-11-05 英飞特电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线调光器的辅助源电路的控制方法
US20120283878A1 (en) * 2011-05-06 2012-11-08 Bruce Richard Roberts Controller and solid state lighting device for large area applications
JP5994166B2 (ja) * 2011-09-22 2016-09-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点灯回路及び該回路を用いる照明装置
JP5994165B2 (ja) * 2011-09-22 2016-09-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点灯回路及び該回路を用いる照明装置
CN102438376B (zh) * 2011-12-20 2014-06-11 成都成电硅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恒流驱动电源电路
US9386665B2 (en) 2013-03-14 2016-07-05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for integrated lighting control, configuration, and metric tracking from multiple locations
CN104968072A (zh) * 2015-06-10 2015-10-07 江苏杰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测试设备照明装置
KR102453820B1 (ko) * 2015-08-21 2022-10-17 서울반도체 주식회사 발광소자 구동회로 및 조명장치
JP2018140689A (ja) 2017-02-27 2018-09-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移動体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7301A (zh) * 2004-04-30 2007-06-0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可调节色度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17598A (ja) * 1984-11-14 1986-06-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界発光素子駆動装置
JPH07230880A (ja) 1993-12-20 1995-08-29 Ricoh Co Ltd 有機el表示装置
JP3432986B2 (ja) * 1996-02-01 2003-08-0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
JPH11231834A (ja) * 1998-02-13 1999-08-27 Pioneer Electron Corp 発光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0285708A (ja) * 1999-03-29 2000-10-13 Sunpole Co 発光源付きポール
JP2003195806A (ja) * 2001-12-06 2003-07-09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発光回路及び表示装置
JP2003243157A (ja) * 2002-02-20 2003-08-29 Osaka Industrial Promotion Organization 有機el素子の駆動方法および有機el素子を含む発光装置
JP3864145B2 (ja) 2003-02-10 2006-12-27 オプトレックス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2004361737A (ja) 2003-06-05 2004-12-24 Nippon Hoso Kyokai <Nhk> 有機発光ダイオード駆動回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5149744A (ja) * 2003-11-11 2005-06-09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照明装置
JP4513376B2 (ja) 2004-03-26 2010-07-28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高圧放電灯点灯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JP2006065063A (ja) 2004-08-27 2006-03-09 Asahi Kasei Microsystems Kk 発光素子駆動回路
JP4665480B2 (ja) 2004-10-26 2011-04-06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放電灯点灯装置、照明器具、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
JP2006210848A (ja) 2005-01-31 2006-08-10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発光装置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駆動方法
JP2007080771A (ja) * 2005-09-16 2007-03-29 Nec Lighting Ltd 照明用低圧電源回路、照明装置および照明用低圧電源出力方法
JP2007121430A (ja) 2005-10-25 2007-05-17 Hitachi Displays Ltd 平板型画像表示装置
JP4936160B2 (ja) * 2005-10-26 2012-05-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点灯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JP2007248105A (ja) 2006-03-14 2007-09-27 Ntn Corp 回転角度検出装置付き軸受
JP4608470B2 (ja) 2006-08-31 2011-01-12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放電灯点灯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JP5027498B2 (ja) 2006-12-25 2012-09-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放電灯点灯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08102703A1 (ja) 2007-02-19 2008-08-28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放電灯点灯装置、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7301A (zh) * 2004-04-30 2007-06-0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可调节色度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135761B1 (ko) 2012-04-16
CN101810052A (zh) 2010-08-18
JP5491690B2 (ja) 2014-05-14
KR20100046264A (ko) 2010-05-06
WO2009041438A1 (ja) 2009-04-02
EP2197242A4 (en) 2012-05-30
US8344651B2 (en) 2013-01-01
US20100219768A1 (en) 2010-09-02
EP2197242A1 (en) 2010-06-16
JP2009080983A (ja) 200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0052B (zh) 调光装置及采用该调光装置的照明装置
CN102026445B (zh) Led点灯装置及照明装置
CN101810051B (zh) 调光装置以及使用该调光装置的照明装置
CN101355841B (zh) 驱动装置、平滑电路
CN102651934A (zh) 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CN101578003B (zh) 一种大功率led驱动器
CN101742790A (zh) 高压放电灯点灯装置
CN103796376A (zh) 电源装置及照明装置
JP5768226B2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の点灯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KR20140070289A (ko) 변조지수가 개선된 엘이디 조명장치
TW200844941A (en) Sequential color LED backlight driver for LCD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2281670B (zh) 一种循环控制wled驱动芯片及驱动电路
CN202218446U (zh) 一种循环控制wled驱动芯片及驱动电路
CN102595674B (zh) 一种用于冷光片的驱动装置
CN207005797U (zh) Led直管灯系统
CN203851322U (zh) 一种led灯的驱动电路及照明电路
CN202535573U (zh) 一种用于冷光片的驱动装置
CN210579357U (zh) 一种电池盒灯串控制系统
CN201811086U (zh) 一种led背光装置
CN210670650U (zh) Led灯调光控制电路
Quintana-Barcia et al. IEEE PAR1789 Compliant Low-Cost Permanent Emergency Lamp Based on a Series Resonant Convert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Low-Dropout Current Regulator
CN2867698Y (zh) 光电转换电源装置
CN1971907A (zh) 一种侧发光led照明灯、背光源照明方法及手机
JPS6214635Y2 (zh)
CN203131679U (zh) 太阳能路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50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503

Address after: Japan Osaka City gate door really true 1006 bit characters

Applicant aft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