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1271B - 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1271B
CN101801271B CN2008801021987A CN200880102198A CN101801271B CN 101801271 B CN101801271 B CN 101801271B CN 2008801021987 A CN2008801021987 A CN 2008801021987A CN 200880102198 A CN200880102198 A CN 200880102198A CN 101801271 B CN101801271 B CN 1018012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y
ray tube
test section
top board
control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21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1271A (zh
Inventor
增尾克裕
田中雅大
加藤三纪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dz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imadz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dzu Corp filed Critical Shimadz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01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1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1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1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8Diagnostic techniques
    • A61B6/486Diagnostic techniques involving generating temporal series of image data
    • A61B6/487Diagnostic techniques involving generating temporal series of image data involving fluorosco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283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haracterised by a detector unit being housed in a casset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2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 A61B6/443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the source unit and the detector unit being coupled by a rigid structure
    • A61B6/444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the source unit and the detector unit being coupled by a rigid structure the rigid structure being a C-arm or U-ar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8Testing, adjusting or calibrating thereof
    • A61B6/587Alignment of source unit to detector uni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61B6/0407Supports, e.g. tables or beds, for the body or parts of the body
    • A61B6/0421Supports, e.g. tables or beds, for the body or parts of the body with immobilis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6Diaphrag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8Diagnostic techniques
    • A61B6/481Diagnostic techniques involving the use of contrast ag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在使用消化道用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进行泌尿器官造影检查的情况下,膀胱等的关注区域大多会到达顶板的脚侧端部附近。其结果大多是无法相对关注区域而将照射野限制于适当的范围,此外仅能进行倾斜摄影。在进行泌尿器官造影检查的情况下,通过使X射线管装置(1)、X射线光阑(16)、及X射线像检测部(3),以照射野的脚侧的端部与X射线像检测部3的脚侧的端部相一致的方式连动,则可使X射线管装置(1)的焦点(1A)移动到X射线像检测部(3)的脚侧的端部的正上方为止。

Description

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道用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例如图2所示是由顶板(top plate)4、X射线管装置(X ray tube device)1、X射线光阑(X ray diaphragm)16、以及X射线像检测部(X ray image detecting section)3等所构成。其中所述顶板4由通过基座6而垂直立设在地板上的主支柱5保持着来载置受检者(未图示)。所述X射线管装置1由安装在支柱2上的支臂(arm)26保持着,此支柱2是利用主支柱5而在顶板4的长度方向上可移动地被保持着。所述X射线光阑16安装在所述X射线管装置1的X射线照射部上且进行矩形的照射野(irradiation field)的开闭。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3相对向于X射线管装置1而配置在顶板4的背面,由顶板4在其长度方向上呈可移动地被保持着,且由例如平板(flat panel)型X射线检测器或内置着胶片(film)的暗匣(cassette)构成。而且,通常X射线管装置1与X射线像检测部3构成为:通过保持X射线管装置1与X射线像检测部3的零件的机械结合,或如日本专利特开2002-28155号公报(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等所记载,通过由例如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等构成的控制部(未图示)的控制,而使两者一边保持着固定的位置关系一边与顶板4平行地移动。
具体而言,此种消化道用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在X射线管装置1与X射线像检测部3的位置关系上,构成为均是始终将X射线管装置1的焦点(未示于图2中)配置在X射线像检测部3的中心位置的正上方。因此如图12所示,在X射线像检测部3的一端部到达顶板4的端部时焦点1A位于X射线像检测部3的检测部中心3A的正上方的位置,成为X射线管装置1的一方的移动极限位置。此处,暂时将此位置称作第一移动极限位置。而且在消化道造影摄影中不会使摄影的关注区域位于顶板4的端部附近,因此将X射线管装置1的实际的移动极限位置,设定在与第一移动极限位置相比而更靠近顶板4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的一侧的适当位置上。另外,图12中,21以及22表示尺寸不同的两个照射野,下文将会对这些照射野进行叙述。此外,图12中以与图2相同的符号表示的零件是与图2相同的零件,因此省略说明。
消化道用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以例如所述的方式构成,但最近也将所述构成的消化道用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用在泌尿器官(urinary organs)造影检查中。图10是表示使用着此种消化道用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的泌尿器官造影摄影的情形的图,但由于是从受检者7的脚侧进行将导管(catheter)插入到受检者7的尿道中的作业,因此在顶板4的脚侧的端部上安装着搁放受检者7的脚的搁脚台17,使受检者7靠近顶板4的脚侧而载置着受检者7。接着在插入导管之后转动顶板4或者使受检者7移动,则对受检者7而言肉体上的负担较大,因此必须尽量在原位置上进行摄影。其结果在泌尿器官造影摄影中大多会使得膀胱7A等的关注区域位于顶板4的端部附近。
因此,为了使消化道用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也能应对泌尿器官造影检查,而将X射线管装置1的实际的移动极限位置的设定扩展到所述的第一移动极限位置为止的装置增多。其结果,即便如图10所示使受检者7靠近顶板4的脚侧而载置着受检者7,且作为关注区域的膀胱7A位于顶板4的端部附近,通过使X射线管装置1移动到第一移动极限位置为止,并操作X射线光阑16进行例如照射野21那样的宽广的照射野设定,则也可对膀胱7A进行摄影。而且在膀胱7A位于稍靠近顶板4的中心的一侧的情况下,通过以代替例如图12所示的照射野21而成为覆盖(cover)膀胱7A的稍窄的照射野22的方式来变更照射野设定,则可减轻受检者7所受到的过度的照射。另外,图10中以与图12相同的符号表示的零件等是与图12相同的零件等,因此省略说明。
本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使用消化道用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进行泌尿器官造影检查的方法为例如所述那样的方法,但此情况下,根据所述的理由,如图10所示作为关注区域的膀胱7A大多是到达顶板4的端部附近。因此操作者(未图示)首先将X射线管装置1配置在第一移动极限位置上。与此连动而将X射线像检测部3的一端部配置在到达顶板4的端部的位置上。然后,以成为例如照射野21那样的十分宽广的照射野设定的方式操作X射线光阑76后进行摄影。由此,虽然可对膀胱7A进行摄影,但由于膀胱7A位于照射野21内的端部附近,因此为了覆盖膀胱7A而必须以远远大于所需的最低限度尺寸的照射野尺寸进行摄影,因此受检者7受到过度的照射。
此外,由于不是将关注区域配置在照射野21的中央部而是配置在端部上来进行摄影,因此就关注区域而言,成为X射线是对X射线像检测部3倾斜入射的所谓的倾斜摄影(oblique photography),因此与将关注区域配置在照射野21的中央部而通过X射线中心附近的X射线束进行摄影的情况相比,图像的模糊及失真变得严重。
在摄影前,操作者以使关注区域位于X射线像检测部3上的方式进行定位,但在关注区域位于靠近X射线像检测部3的端部的位置的情况下,即便关注区域位于X射线像检测部3上,因为X射线倾斜通过关注区域,所以也存在图像从X射线像检测部3露出的情况。此时,必须重新进行定位以及摄影。这样一来便增加了受检者7以及操作者的负担。
为了消除所述的过度照射而存在如下情况:使用图11所示的单动式光阑(Single acting diaphragm)19,来代替使照射野尺寸相对于照射野中心轴呈左右对称地扩展或者变窄的X射线光阑16。单动式光阑19可使照射野尺寸相对于照射野中心轴呈左右非对称地扩展或者变窄,因此代替图10的照射野21,而可获得例如从照射野中心轴起仅为脚侧一半的照射野18。使用此种单动式光阑19,虽然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受检者7所受到的过度的照射,但无法解决因倾斜摄影所造成的图像的模糊及失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在使用消化道用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进行泌尿器官造影检查时所发生的受检者7受到的过度的照射,及因倾斜摄影所造成的图像的模糊与失真的问题,并且减轻检查中的受检者7及操作者的负担。另外,图11中以与图12相同的符号所示的零件等是与图12相同的零件等,因此省略说明。
为了达成所述的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包括:顶板,载置受检者;X射线管,与所述顶板平行地在所述受检者的体轴方向上可移动地被保持着;X射线像检测部,对向于所述X射线管而配置在顶板的背面,且与顶板平行地在受检者的体轴方向上呈可移动;以及X射线光阑,安装在所述X射线管上且形成X射线的照射野;且所述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中设置着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X射线的照射野窄于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检测范围的状态下,控制所述X射线管或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在规定范围内呈可移动,所述规定范围是指在所述X射线的照射野的脚侧的端部不超过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的脚侧的端部的范围内。
为了达成所述的目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一种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包括:顶板,载置受检者;X射线管,与所述顶板平行地在所述受检者的体轴方向上可移动地被保持着;X射线像检测部,对向于所述X射线管而配置在顶板的背面,且与顶板平行地在受检者的体轴方向上呈可移动;以及X射线光阑,安装在所述X射线管上且形成矩形的X射线的照射野;且所述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中设置着控制机构以及控制方式指定机构,其中所述控制机构进行以下两种控制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控制,即第一控制方式,使所述X射线管及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与顶板平行地移动,以使所述X射线管的焦点位于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的中心的正上方;以及第二控制方式,当在使所述X射线管及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与顶板平行地向受检体的脚侧移动时的移动极限位置中,变更所述X射线的照射野时,以所述X射线的照射野的脚侧的端部与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的脚侧的端部重叠的方式而使所述X射线管移动;且所述控制方式指定机构是指定所述控制机构依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或第二控制方式中的一种方式进行控制。
为了达成所述的目的,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还包括摄影部位指定机构,该摄影部位指定机构指定摄影部位,藉此指定第一控制方式或第二控制方式中的一者,该摄影部位指定机构兼作为控制方式指定机构。
为了达成所述的目的,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说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中的控制方式指定机构是切换开关(switch)。
为了达成所述的目的,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是一种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包括:顶板,载置受检者;X射线管,与所述顶板平行地在所述受检者的体轴方向上可移动地且可旋转地被保持着;X射线像检测部,对向于所述X射线管而配置在顶板的背面,且与顶板平行地在受检者的体轴方向上呈可移动;以及X射线光阑,安装在所述X射线管上且形成矩形的X射线的照射野;且所述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上设置着控制机构以及控制方式指定机构,其中所述控制机构进行以下任一方式的控制,即第一控制方式,使所述X射线管及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与顶板平行地移动,以使所述X射线管的焦点位于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的中心的正上方;以及第二控制方式,当在使所述X射线管及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与顶板平行地向受检体的脚侧时移动的移动极限位置中,变更所述X射线的照射野时,以使所述X射线的照射野的脚侧的端部与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的脚侧的端部重叠的方式而使所述X射线管旋转;所述控制方式指定机构指定所述控制机构依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或第二控制方式中的一种方式进行控制。
为了达成所述的目的,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还包括摄影部位指定机构,该摄影部位指定机构指定摄影部位,藉此指定第一控制方式或第二控制方式中的一者,该摄影部位指定机构兼作为控制方式指定机构。
为了达成所述的目的,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说明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中的控制方式指定机构是切换开关。
[发明效果]
当通过本发明来进行泌尿器官造影检查时,X射线管装置、X射线光阑及X射线像检测部始终是以矩形的照射野的脚侧的端部与X射线像检测部的脚侧的端部相一致的方式连动,因此即便在摄影的关注区域位于X射线像检测部上的脚侧的端部附近的情况下,也可通过通常的X射线光阑防止受检者受到过度的照射,并且可解决因倾斜摄影所造成的图像的模糊及失真的问题。此外,由于X射线束的大致中心通过关注区域,因此配置在X射线像检测部上的关注区域的图像从X射线像检测部露出的情况变少,从而减轻因重新定位给受检者与操作者所带来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2是表示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的构成例的图。
图3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的动作的方块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的显示部的显示例的图。
图5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X射线光阑的开度的变化与支柱的移动距离的关系的图。
图6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的构成例的图。
图8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的动作的方块图。
图9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X射线光阑的开度的变化与X射线管装置的旋转角度的关系的图。
图10是用以对泌尿器官摄影进行说明的图。
图11是用以对单动式光阑进行说明的图。
图12是用以说明先前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的动作的图。
1:X射线管装置                1A:焦点
2:支柱                       3:X射线像检测部
3A:检测部中心                4:顶板
5:主支柱                     6:基座
7:受检者                     7A:膀胱
8:X射线像检测部驱动控制部    9:支柱驱动控制部
10:准直仪驱动控制部          11:X射线管旋转驱动控制部
12:本体控制部                13:图像处理部
14:显示部                    14A:光标
15:输入支援装置              16:X射线光阑
17:搁脚台                    18:照射野
19:单动式光阑                20:操作面板
21:照射野                22:照射野
23:照射野                24:照射野
25:叶片                  26:支臂
27:X射线管旋转驱动部     28:照射野
29:照射野                30:支柱驱动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就X射线管装置与X射线像检测部的移动而言,是以使X射线管装置的焦点到达X射线像检测部的中心位置的正上方的方式使X射线管装置与X射线像检测部连动,还是以使照射野的脚侧的端部与X射线像检测部的脚侧的端部相一致的方式使X射线管装置与X射线像检测部连动,将根据在检查菜单的画面上选择的是“消化道检查”抑或选择的是“泌尿器官检查”来进行切换。
实施例1
使用图1至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的外观例的图,图3是用以对控制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特征性的动作的控制部以及操作部进行说明的方块图。此外图4是表示显示部14的显示例的图,图1是用以说明相互连动的X射线管装置1与X射线像检测部3的位置关系的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例如图2所示包括顶板4、X射线管装置1、X射线光阑16、以及X射线像检测部3等,其中所述顶板4由通过基座6而垂直立设在地板上的主支柱5保持着来载置受检者(未图示),所述X射线管装置1由安装在支柱2上的支臂26保持着,此支柱2利用主支柱5而可在顶板4的长度方向上可移动地被保持着,所述X射线光阑16安装在所述X射线管装置1的X射线照射部上且进行矩形的照射野的开闭,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3相对向于X射线管装置1而配置在顶板4的背面,由顶板4在其长度方向上可移动地被保持着,且由例如平板型X射线检测器或内置着胶片的暗匣构成。
而且,操作者(未示于图3中)从图3所示的显示部14中所显示的、例如图4所示的检查菜单中,使用通过操作由例如鼠标(mouse)等构成的输入支援装置15而动作的光标(cursor)14A来选择“消化道检查”,其后对操作面板20进行操作,而使保持X射线像检测部3以及X射线管装置1的支柱2与顶板4平行地移动,此时,由例如微型计算机等构成的本体控制部12对X射线像检测部驱动控制部8以及支柱驱动控制部9进行控制,而以始终使X射线管装置1的焦点(未示于图2中)配置在X射线像检测部3的中心位置的正上方的方式进行连动控制。另外,图3中以与图2相同的符号所示的零件是与图2相同的零件,因此省略说明。
因此,如图1所示,当X射线像检测部3的一端部到达顶板4的端部时,焦点1A位于X射线像检测部3的中心位置的正上方的X射线管装置1的位置,即以虚线描画的X射线管装置1的位置成为X射线管装置1的一方的移动极限位置。此位置为所述的第一移动极限位置,但由于在消化道造影检查中,如上所述不会使摄影的关注区域位于顶板4的端部附近,因此充分地确保了X射线管装置1所需的移动范围。
另一方面,在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进行泌尿器官造影检查的情况下,操作者于图4所示的显示画面上以与所述相同的方法选择“泌尿器官检查”后,图3的本体控制部12经由准直仪(collimator)驱动控制部10来对X射线光阑16进行控制,而以使照射野的两端部分别与X射线像检测部3的两端部相一致的方式对照射野尺寸进行调整。以下在选择“泌尿器官检查”的期间,本体控制部12使X射线管装置1、X射线像检测部3、及X射线光阑16,始终以照射野的脚侧的端部与X射线像检测部3的脚侧的端部相一致的方式连动。
在此状态下,操作者为了对靠近顶板4的脚侧的被载置的受检者(未示于图3中)进行摄影,对操作面板20进行操作而使X射线像检测部3与顶板4平行地向脚侧移动,并移动到图1所示的X射线像检测部3的脚侧的端部到达顶板4的脚侧的端部的位置为止。此时,X射线管装置1是以使照射野的脚侧的端部与X射线像检测部3的脚侧的端部相一致的方式而连动,因此所述X射线管装置1移动到焦点1A位于X射线像检测部3的中心位置的正上方的位置,即以虚线描画的X射线管装置1的位置(=第一移动极限位置)为止而停止。
其后,操作者以使照射野尺寸变小的方式对操作面板20进行操作,而将照射野23变更为例如照射野24后,本体控制部12不使X射线像检测部3移动,而仅使X射线管装置1以照射野的脚侧的端部与X射线像检测部3的脚侧的端部相一致的方式移动,因此,X射线管装置1从图1的虚线所示的、焦点1A位于X射线像检测部3的中心位置的正上方的位置,向以实线所示的靠近脚侧的位置移动。
图5是表示计算出2片叶片(leaf)25的孔径宽度从L2变更为L1时的X射线管装置1的移动距离X12的几何学系统的图,这些叶片25是内置在X射线光阑16(图2中所示)中,且由决定照射野的X射线遮蔽板所构成。图5中以与图1相同的符号所示的零件等是与图1相同的零件等,因此省略说明,当使从焦点面到叶片面的距离为D1,使从焦点面到X射线检测面的距离为D2,且使X射线像检测部3的长度为S2时,叶片25的孔径宽度从L2变窄为L1时的X射线管装置1的移动距离X12,是依照下面的(1)式而由图3的本体控制部12计算出,因此本体控制部12以不使X射线像检测部3移动而仅使X射线管装置1向脚侧移动X12的方式,对支柱驱动控制部9进行控制。
X12=S2/2-S1/2=D2*(L2-L1)/(2*D1)        (1)式
另外,图5中,X1以及X2是叶片25的孔径宽度分别为L1以及L2时的焦点1A的位置,S1是叶片25的孔径宽度为L1时的X射线检测面上的照射野尺寸。此外,D1、D2的值预先存储在图3所示的本体控制部12中,L1、L2是依照来自操作面板20的指示而由本体控制部12输出到准直仪驱动控制部10的数值,因此,本体控制部12可使用这些数值来进行(1)式的计算。
其结果如图1所示,即便是在X射线像检测部3的脚侧的端部到达顶板4的脚侧的端部之后,如果通过X射线光阑16使照射野变窄,则也仅仅是X射线管装置1进一步向顶板4的脚侧移动,并在照射野完全关闭时移动到焦点1A位于X射线像检测部3的脚侧的端部的正上方的位置为止,因此即便是在摄影的关注区域位于顶板4的脚侧的端部附近的泌尿器官造影检查中,也可通过通常的X射线光阑16防止受检者(未示于图1中)受到过度的照射,并且可解决因倾斜摄影所造成的图像的模糊及失真的问题。此外,由于X射线大致垂直地通过关注区域,因此配置在X射线像检测部3上的关注区域的图像从X射线像检测部3露出的情况变少,从而可减轻因重新定位给受检者与操作者(未示于图1中)带来的负担。
另外图1中,在X射线像检测部3的脚侧的端部位于顶板4的脚侧的端部,且X射线管装置1位于以实线所示的位置上时,如果操作者对图3所示的操作面板20进行操作而使X射线像检测部3与顶板4平行地向头侧移动,则X射线管装置1一边保持着使照射野的脚侧的端部与X射线像检测部3的脚侧的端部相一致的状态一边向头侧移动。此外,图1以及图5中以与图12相同的符号所示的零件等是与图12相同的零件等,因此省略说明。
在所述的实施例1,就X射线管装置1与X射线像检测部3的移动而言,是以使X射线管装置1的焦点到达X射线像检测部3的中心位置的正上方的方式使X射线管装置1与X射线像检测部3连动,还是以使照射野的脚侧的端部与X射线像检测部3的脚侧的端部相一致的方式使X射线管装置1与X射线像检测部3连动,将根据在检查菜单的画面上选择的是“消化道检查”抑或选择的是“泌尿器官检查”来进行切换,但也可在操作面板20等上设置着切换开关,利用此切换开关来进行切换。
所述的实施例1中,如果选择的是“泌尿器官检查”,则图3的本体控制部12将会经由准直仪驱动控制部10来对X射线光阑16进行控制,而以使照射野的两端部分别与X射线像检测部3的两端部相一致的方式调整照射野尺寸,但也可使X射线管装置1或X射线像检测部3的任一者或两方,以使照射野尺寸保持不变而使照射野的脚侧的端部与X射线像检测部3的脚侧的端部相一致的方式来移动。
实施例2
使用图4与图6至图9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的外观例的图,图8是用以对控制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特征性的动作的控制部以及操作部进行说明的方块图。此外,图4是表示显示部14的显示例的图,图6是用以说明连动的X射线管装置1与X射线像检测部3的位置关系的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例如图7所示包括:顶板4、支臂26、X射线管装置1、X射线光阑16、以及X射线像检测部3等,其中所述顶板4由通过基座6而垂直立设在地板上的主支柱5保持着来载置受检者(未图示),此支臂26安装在由主支柱5且在顶板4的长度方向上可移动地被保持着的支柱2上,所述X射线管装置1由配置在支臂26的前端的X射线管旋转驱动部27可旋转地保持着,所述X射线光阑16安装在所述X射线管装置1的X射线照射部上且进行矩形的照射野的开闭,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3相对向于X射线管装置1而配置在顶板4的背面,由顶板4在其长度方向上可移动地保持着,且由例如平板型X射线检测器或内置着胶片的暗匣构成。X射线像检测部3是以在其中心位置的正上方配置着X射线管装置1的焦点(未示于图7中)的方式受到支撑。
而且,操作者(未示于图8中)从图8所示的显示部14中所显示的、例如图4所示的检查菜单中,使用通过操作由例如鼠标等构成的输入支援装置15而动作的光标14A来选择“消化道检查”,其后对操作面板20进行操作,而使X射线像检测部3以及X射线管装置1与顶板4平行地移动,此时,由例如微型计算机等构成的本体控制部12对X射线管旋转驱动控制部11、准直仪驱动控制部10以及支柱驱动控制部30进行控制,而以始终使X射线管装置1的放射X射线的中心位于X射线像检测部3的中心位置的方式进行控制。
因此如图6所示,当X射线像检测部3的一端部到达顶板4的端部时,焦点1A位于X射线像检测部3的中心位置(检测部中心3A)的正上方的X射线管装置1的位置,即以虚线描画的X射线管装置1的位置以及角度成为X射线管装置1的一方的移动极限位置。所述位置以及角度在消化道造影检查中不会使摄影的关注区域位于顶板4的端部附近,因此充分地确保了X射线管装置1所需的移动范围。
图8中X射线管旋转驱动控制部11、准直仪驱动控制部10以及支柱驱动控制部30从各自的移动量检测器(未图示)接收位置信息的信号,并对这些信号进行反馈(feedback),由此本体控制部12进行动作量的控制。X射线像检测部3的信号由图像处理部13处理后显示于显示部14中,且被传输到本体控制部12中并加以保存。另外,图8中以与图7相同的符号表示的零件是与图7相同的零件,因此省略说明。
另一方面,在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进行泌尿器官造影检查的情况下,操作者在图4所示的显示画面上以与所述相同的方法选择“泌尿器官检查”后,图8的本体控制部12将会经由X射线管旋转驱动控制部11与准直仪驱动控制部10来对X射线管装置1的旋转角度与X射线光阑16进行控制,而以在旋转角度为0度的状态下照射野的两端部分别与X射线像检测部3的两端部相一致的方式对照射野尺寸进行调整。以下在选择“泌尿器官检查”的期间,本体控制部12使X射线管装置1、X射线像检测部3及X射线光阑16,始终以使照射野的脚侧的端部与X射线像检测部3的脚侧的端部相一致的方式连动。
在此状态,操作者为了对靠近顶板4的脚侧而被载置的受检者(未示于图8中)进行摄影,而对操作面板20进行操作来使X射线像检测部3与顶板4平行地向脚侧移动,并使X射线像检测部3移动到图6所示的X射线像检测部3的脚侧的端部到达顶板4的脚侧的端部的位置为止。此时使X射线像检测部3移动到以虚线描画的X射线管装置1的位置为止而停止。
其后,当操作者以使照射野尺寸变小的方式对操作面板20进行操作而使照射野28变更为例如照射野29时,本体控制部12经由X射线管旋转驱动控制部11与准直仪驱动控制部10来对X射线管装置1的旋转角度与X射线光阑16进行控制,而使X射线管装置1以照射野的脚侧的端部与X射线像检测部3的脚侧的端部相一致的方式移动,因此,X射线管装置1从图6的虚线所示的旋转角度为0度的位置起向以实线所示的位置,以焦点1A为中心旋转。即,放射X射线的中心的角度从铅直向靠近脚侧移动。此时X射线光阑16不旋转。另外,符号2表示支柱。
图9是表示用以计算出照射野从S2(照射野28)变更为S1(照射野29)时的X射线管装置1的旋转角度α以及2片叶片25的孔径宽度L1的几何学系统的图,这些2片叶片25内置在X射线光阑16中(图7中所示),且由决定照射野的X射线遮蔽板构成。图9中以与图6相同的符号表示的零件等是与图6相同的零件等,因此省略说明,当使从焦点面到X射线检测面的距离为D,使X射线像检测部3的长度为S2,使照射野为S2时的叶片25的孔径宽度为L2时,这些数值均为装置所固有的数值并被保存在图8的本体控制部12中。本体控制部12读出这些数值,并依照下面的(2)式、(3)式而计算出X射线管装置1的旋转角度α以及叶片25的孔径宽度L1。本体控制部12以使X射线管装置1的旋转角度仅移动α的方式对X射线管旋转驱动控制部11进行控制,并以叶片25的孔径宽度为L1的方式对准直仪驱动控制部10进行控制。
α=Tan-1(S2/2-S1/2)/D        (2)式
L1=L2×S1/S2        (3)式
其结果如图6所示,在X射线像检测部3的脚侧的端部到达顶板4的脚侧的端部之后,X射线管装置1旋转并且通过X射线光阑16使照射野变窄,且以使照射野的脚侧的端部与X射线像检测部3的脚侧的端部相一致的方式进行控制,因此即便是在摄影的关注区域位于顶板4的脚侧的端部附近的泌尿器官造影检查中,与先前的X射线透视摄影相比较,也可防止受检者(未示于图6中)受到过度的照射,并且由于是利用放射X射线的中心附近的X射线束进行摄影,因此可获得模糊及失真较轻的图像。
所述的实施例2中,就X射线管装置1与X射线光阑16的控制而言,是以将X射线管装置1的旋转角度维持于0度而使照射野的中心与X射线像检测部3的中心相一致的方式对X射线管装置1与X射线光阑16进行控制,还是以在变更照射野时使照射野的脚侧的端部与X射线像检测部3的脚侧的端部相一致的方式使X射线管装置1与X射线光阑16连动,将根据在检查菜单的画面上选择的是“消化道检查”抑或选择的是“泌尿器官检查”来进行切换,但也可在操作面板20等上设置着切换开关,并通过此切换开关来进行切换。此外X射线光阑16为不进行旋转的构成,但是即便X射线光阑16为与X射线管装置1一起旋转的构成也能够实施本发明。如上所述,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图示例,其包含各种变形例。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是涉及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

Claims (7)

1.一种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包括:
顶板,载置受检者;
X射线管,与所述顶板平行地在所述受检者的体轴方向上可移动地被保持着;
X射线像检测部,对向于所述X射线管而配置在顶板的背面,且与顶板平行地在受检者的体轴方向上呈可移动;以及
X射线光阑,安装在所述X射线管上且形成X射线的照射野;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中设置着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X射线的照射野窄于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检测范围的状态下,控制所述X射线管或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在规定范围内呈可移动,所述规定范围是指在所述X射线的照射野的脚侧的端部不超过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的脚侧的端部的范围。
2.一种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包括:
顶板,载置受检者;
X射线管,与所述顶板平行地在所述受检者的体轴方向上可移动地被保持着;
X射线像检测部,对向于所述X射线管而配置在顶板的背面,且与顶板平行地在受检者的体轴方向上呈可移动;
X射线光阑,安装在所述X射线管上且形成矩形的X射线的照射野;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中设置着:
控制机构,进行第一及第二控制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控制,其中第一控制方式是使所述X射线管及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与顶板平行地移动,以使所述X射线管的焦点位于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的中心的正上方;且第二控制方式是当在使所述X射线管及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与顶板平行地向受检体的脚侧移动时的移动极限位置中,变更所述X射线的照射野时,以使所述X射线的照射野的脚侧的端部与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的脚侧的端部重叠的方式而使所述X射线管移动;以及
控制方式指定机构,指定所述控制机构依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或第二控制方式中的一种方式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影部位指定机构,该摄影部位指定机构指定摄影部位,藉此指定第一控制方式或第二控制方式中的一者,该摄影部位指定机构兼作为控制方式指定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方式指定机构是切换开关。
5.一种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板,载置受检者;
X射线管,与所述顶板平行地在所述受检者的体轴方向上可移动地且可旋转地被保持着;
X射线像检测部,对向于所述X射线管而配置在顶板的背面,且与顶板平行地在受检者的体轴方向上呈可移动;
X射线光阑,安装在所述X射线管上且形成矩形的X射线的照射野;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上设置着:
控制机构,进行第一及第二控制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控制,其中第一控制方式是使所述X射线管及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与顶板平行地移动,以使所述X射线管的焦点位于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的中心的正上方;且第二控制方式是当在使所述X射线管及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与顶板平行地向受检体的脚侧移动时的移动极限位置中,变更所述X射线的照射野时,以使所述X射线的照射野的脚侧的端部与所述X射线像检测部的脚侧的端部重叠的方式而使所述X射线管旋转;以及
控制方式指定机构,指定所述控制机构依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或第二控制方式中的一种方式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影部位指定机构,该摄影部位指定机构指定摄影部位,藉此指定第一控制方式或第二控制方式中的一者,该摄影部位指定机构兼作为控制方式指定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方式指定机构是切换开关。
CN2008801021987A 2007-08-07 2008-06-12 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 Active CN1018012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05228 2007-08-07
JP2007-205228 2007-08-07
PCT/JP2008/060781 WO2009019935A1 (ja) 2007-08-07 2008-06-12 X線透視撮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1271A CN101801271A (zh) 2010-08-11
CN101801271B true CN101801271B (zh) 2013-06-05

Family

ID=40341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21987A Active CN101801271B (zh) 2007-08-07 2008-06-12 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55266B2 (zh)
JP (1) JP5440168B2 (zh)
CN (1) CN101801271B (zh)
DE (1) DE112008002137T5 (zh)
WO (1) WO20090199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19535B2 (ja) * 2009-10-23 2014-11-05 株式会社東芝 X線診断装置
JP2012165904A (ja) * 2011-02-15 2012-09-06 Toshiba Corp X線撮影装置
JP6026104B2 (ja) * 2011-12-20 2016-11-16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X線診断装置
CN102626317B (zh) * 2012-04-13 2014-01-08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X射线成像设备
JP5984256B2 (ja) 2012-08-06 2016-09-06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X線撮像装置
US10441236B2 (en) 2012-10-19 2019-10-15 Biosense Webster (Israel) Ltd. Integration between 3D maps and fluoroscopic images
JP5954242B2 (ja) * 2013-04-17 2016-07-20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X線撮影装置
CN107209130B (zh) * 2015-02-09 2021-07-09 株式会社尼康 X射线测量设备及其图像重建方法、结构物制造方法
JP7107076B2 (ja) * 2018-08-06 2022-07-27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X線撮影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3532A (zh) * 1999-10-13 2001-05-02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带限制装置的x射线仪
US20020051517A1 (en) * 2000-10-06 2002-05-02 Horst-Hartwig Schwieker X-ray system
CN1378819A (zh) * 2001-03-29 2002-11-13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X射线荧光透视和x射线照相设备
CN1491615A (zh) * 2002-09-20 2004-04-28 ��ʽ���綫֥ X射线诊断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19652B2 (ja) * 1997-06-20 2003-06-23 株式会社東芝 X線診断装置
JP4383558B2 (ja) * 1998-07-21 2009-12-16 東芝医用システム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X線診断装置及び放射線診断装置
JP2001238875A (ja) * 2000-02-29 2001-09-04 Shimadzu Corp X線撮影装置
JP2002028155A (ja) 2000-07-14 2002-01-29 Shimadzu Corp X線透視撮影台
JP4474761B2 (ja) * 2000-09-08 2010-06-09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X線透視撮影台
JP2003010164A (ja) * 2001-07-03 2003-01-14 Hitachi Medical Corp X線撮影装置
JP2005031323A (ja) * 2003-07-11 2005-02-03 Canon Inc 放射線画像取得装置
DE102004004630B4 (de) * 2004-01-29 2009-12-31 Siemens Ag Röntgenein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3532A (zh) * 1999-10-13 2001-05-02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带限制装置的x射线仪
US20020051517A1 (en) * 2000-10-06 2002-05-02 Horst-Hartwig Schwieker X-ray system
CN1378819A (zh) * 2001-03-29 2002-11-13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X射线荧光透视和x射线照相设备
CN1491615A (zh) * 2002-09-20 2004-04-28 ��ʽ���綫֥ X射线诊断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1271A (zh) 2010-08-11
JPWO2009019935A1 (ja) 2011-05-19
DE112008002137T5 (de) 2010-09-02
JP5440168B2 (ja) 2014-03-12
US20110096899A1 (en) 2011-04-28
WO2009019935A1 (ja) 2009-02-12
US8155266B2 (en) 2012-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1271B (zh) 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
US6334708B1 (en) Medical image radiography apparatus
EP0333256B1 (en) X-ray examination apparatus having three axes of rotation
JP4901159B2 (ja) X線ct装置及びx線撮影方法
JPH09168537A (ja) 乳房撮影装置の機能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制御システム
US7029177B2 (en) X-ray diagnosis apparatus
JP5550209B2 (ja) X線撮影装置
US20190261939A1 (en) X-ray Imaging Apparatus
JP4200811B2 (ja) 放射線治療計画装置
US5367554A (en) X-ray diagnostic apparatus of a circulatory organ system
JP2023139295A (ja) X線撮影装置およびx線撮影方法
WO2006006601A1 (ja) X線画像診断装置
JP5056628B2 (ja) 放射線撮影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6116038A (ja) X線診断装置及びx線撮影方法
JP2008036029A (ja) 医用画像撮影装置
JP5004416B2 (ja) 医用x線透視撮影装置
JP2005237678A (ja) X線診断装置
JP2008148982A (ja) X線画像診断装置
JP2009011571A (ja) X線透視撮影装置
WO2014041725A1 (ja) 放射線撮影装置
JP4016636B2 (ja) アーム搭載型x線撮影装置
JPH11309138A (ja) X線透視撮影装置
JP2007020869A (ja) X線撮影装置
JP7468370B2 (ja) X線透視撮影装置およびx線透視撮影方法
JP4928780B2 (ja) X線診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