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5140A - 一类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 - Google Patents

一类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5140A
CN101775140A CN201010045841A CN201010045841A CN101775140A CN 101775140 A CN101775140 A CN 101775140A CN 201010045841 A CN201010045841 A CN 201010045841A CN 201010045841 A CN201010045841 A CN 201010045841A CN 101775140 A CN101775140 A CN 1017751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agent
silane coupling
modified silane
aromatic heterocyclic
im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45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峰
张招贵
齐海霞
张旭华
张余宝
徐建芳
肖炳瑞
黄永发
王平
袁智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045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751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75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51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一类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其特征是分子结构式为:
Figure 201010045841.6_AB_0

Description

一类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硅烷偶联剂,尤其涉及一类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
背景技术
通过对金属表面进行有机硅烷化是一种新型的金属防腐处理工艺,该工艺摒弃了传统的镀铬钝化环节。硅烷钝化工艺基于可以水解生成硅羟基-Si-OH的三烷氧基硅烷偶联剂,水解液中的硅羟基一方面可以和金属表面的羟基脱水形成Si-O-Me(Me代表金属)共价键;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分子间脱水缩合,从而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有机硅氧烷聚合物的疏水膜,这层膜具有抵抗外界酸、碱、盐等腐蚀的特性。通过以上性能的发挥来切断引起金属腐蚀的水、氧气及腐蚀产物的传递,从而有效地对金属起到防护作用。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Wim J.Van Ooij研究小组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报道了使用单爪硅烷偶联剂如GPS(环氧基硅烷)、MPS(丙烯酸酯基硅烷)、APS(氨基丙基硅烷)和UPS(脲基丙基硅烷)等对锌和镀锌钢板进行表面处理,并详细研究了硅烷水解液的稳定性、PH加工窗口等工艺参数、影响硅烷膜厚度的因素以及处理后的金属的抗电化学腐蚀性能。最近的研究主要围绕双爪硅烷偶联剂的使用,其中,硫代二硅烷,如TESPT和非官能团的乙基二硅烷(BTSE),被广泛研究用于铝合金和镀锌钢板的表面处理。Dale W.Schaefer et.al.通过对TESPT(硫代二硅烷)和bis-amino silane(氨基二硅烷)在金属铝片和硅基片上旋涂成膜的研究发现:前者形成的膜比后者的膜具有更好的耐水性,膜的厚度与水解液中硅烷浓度呈正相关;膜的厚度越大,形成致密结构所需的热固化温度越高。Graeve.et.al.对BTSE水解液中组分的结构组成、储存稳定性以及影响膜的坚牢度的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其水解液在2.5-6.5月的储存期间硅氧烷低聚物和大分子物质的组成比例保持相对恒定;金属表面的硅烷膜的坚牢度受水解液的浓度和热固化两因素影响。
此外,也有报道使用单爪长链硅烷偶联剂CnH2n+1Si(OC2H5)3,如C8TES和C18TES,用于提高金属(锰合金和铁)的抗腐蚀性能。
然而目前研究报道中的所涉及的硅烷偶联剂(结构如下图)的耐热性能都不足以承受高温下的考验,无法实施对金属在高温下的高效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通过对硅烷偶联剂进行结构改性,引进耐热等级很高的酰亚胺芳杂环结构,从而大大提高改性硅烷偶联剂的耐热性能。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类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其特征是分子结构式为:
Figure G2010100458416D00022
式中a=1~3,R是1至2个碳原子的饱和烃基,Y是1至8个饱和碳原子的饱和烃基或者1至2个碳原子的饱和烃氧基,n是平均数,表示从零开始的任意数,Ar1是二酐
Figure G2010100458416D00032
中的相应结构,Ar2是二胺
Figure G2010100458416D00033
中的相应结构,Ar是单酐
Figure G2010100458416D00034
中的相应结构。
所述的一类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其制备方法是将酸酐、氨基硅烷、二胺等溶于有机溶剂中,控制反应物质量百分比为10-30%,保持在0-80℃的温度下反应,后加入催化剂或者升高温度,进一步反应,减压蒸除溶剂,纯化干燥得到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的硅烷偶联剂。
所述的二胺包括o-亚苯基二胺,4,4’-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醚,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甲烷,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甲烷。
所述的酸酐包括3,6-环氧-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均苯四酸二酐,1,3-双(3,4-二羧基苯基)-1,1,3,3-四甲基-硅氧烷二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2,2-双(3,4-双羧基苯基)-1,1,1,3,3,3-六氟丙烷二酐。
所述的氨基硅烷包括α-氨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α-氨基甲基二乙氧基甲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
所述的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丙酮,丁酮,石油醚,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是由上述几种溶剂组成的混合体系。
所述的催化剂包括乙酸酐/吡啶和乙酸酐/三乙胺。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类新型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本发明的优点是:1、通过酰亚胺芳杂环引入到硅烷偶联剂的分子结构中,改进了硅烷偶联剂的耐热性能,5%热失重温度可达400℃;2、制备工艺简单,产率高,原料来源广泛;3、实现对改性硅烷偶联剂进行分子设计,进而调控改性硅烷偶联剂分子中酰亚胺环的数目和耐热性能;根据分子中酰亚胺环数目的多少,可将改性硅烷偶联剂分为单酰亚胺环改性硅烷偶联剂,双酰亚胺环改性硅烷偶联剂,多酰亚胺环改性硅烷偶联剂(内扩链型酰亚胺低聚物改性硅烷偶联剂),改性硅烷偶联剂的耐热性随酰亚胺环数目的增加而提高;此外,分子链中刚性结构单元的引入也会提高改性硅烷偶联剂的耐热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根据目标产物的不同结构单元与分子链的结构特点,如单酰亚胺改性硅烷偶联剂、双酰亚胺改性硅烷偶联剂与内扩链型酰亚胺低聚物改性硅烷偶联剂,以及不同提纯途径,可以选择不同的反应体系,如基于反应原料单酐、二酐与二胺的溶解性和反应性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溶剂和亚胺化试剂,例如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o-亚苯基二胺的刚性较大,目标产物的溶解性差,可以选择N,N-二甲基乙酰胺等为溶剂或者以N,N-二甲基乙酰胺等溶剂为主的混合溶剂。2,2-双(3,4-双羧基苯基)-1,1,1,3,3,3-六氟丙烷二酐,1,3-双(3,4-二羧基苯基)-1,1,3,3-四甲基-硅氧烷二酐由于分子中存在较大的取代基或柔性连接基团,目标产物的溶解性较好,可以选择丁酮、石油醚等低沸点溶剂或者以丁酮、石油醚等溶剂为主的混合溶剂。此外,目标产物分子中酰亚胺环数目的多少也是选择溶剂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酰亚胺环数目越多,所需溶剂的极性也越大。催化剂的使用是制备目标产物的重要条件,在某些结构如多酰亚胺环改性的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时甚至是必要条件。使用催化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热亚胺化反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反应体系的粘度变大,不易提纯。在纯化目标物质时,需要小心处理,若操作不当,有可能引起溶剂包裹而形成粘稠状物质,同时也要尽量避免使用可能诱发硅烷氧基水解缩合的条件,如高温,碱性环境等。
具体实施例1
在120ml丁酮中,加入14.8g3,6-环氧-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后加入α-氨基甲基二乙氧基甲基硅烷16.3g,于80℃下充分搅拌5小时后,加入催化剂量的乙酸酐/三乙胺,35℃下反应10小时后,减压蒸去溶剂,依次经乙醇、弱碱处理,干燥得黄色物质34.1g,收率为85%,酰亚胺环特征红外吸收为1705,1772cm-1,N2氛中5%热失重温度402℃。
具体实施例2
在80ml丁酮中,加入5.53g3,6-环氧-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后加入α-氨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6.43g,于80℃下充分搅拌5小时后,加入催化剂量的乙酸酐/三乙胺,35℃下反应10小时后,减压蒸去溶剂,依次经乙醇、弱碱处理,干燥得黄色物质10.3g,收率为87%,酰亚胺环特征红外吸收为1715,1772cm-1,N2氛中5%热失重温度398℃。
具体实施例3
在8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与丁酮(体积比2∶3)的混合溶剂中,加入5.45g均苯四酸二酐,后加入α-氨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9.65g,于50℃下充分搅拌6小时后,加入催化剂量的乙酸酐/吡啶,35℃下反应6小时后,减压蒸去溶剂,依次经乙醇、弱碱处理,干燥得淡黄色物质13.4g,收率为89%,酰亚胺环特征红外吸收为1714,1775cm-1,N2氛中5%热失重温度408℃。
具体实施例4
在10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与丁酮(体积比2∶3)的混合溶剂中,加入8.52g1,3-双(3,4-二羧基苯基)-1,1,3,3-四甲基-硅氧烷二酐,后加入α-氨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7.72g,于50℃下充分搅拌6小时后,加入催化剂量的乙酸酐/吡啶,35℃下反应6小时后,减压蒸去溶剂,依次经乙醇、弱碱处理,干燥得淡黄色物质14.1g,收率为87%,酰亚胺环特征红外吸收为1717,1765cm-1,N2氛中5%热失重温度407℃。
具体实施例5
在15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与丙酮(体积比2∶1)的混合溶剂中,加入9.82g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后加入γ-氨基丙基二乙氧基甲基硅烷12.7g,于50℃下充分搅拌6小时后,加入催化剂量的乙酸酐/吡啶,40℃下反应10小时后,减压蒸去溶剂,真空干燥得淡黄色物质19.1g,收率为85%,酰亚胺环特征红外吸收为1705,1763cm-1,N2氛中5%热失重温度415℃。
具体实施例6
在90ml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丁酮(体积比2∶3)中,加入11.1g2,2-双(3,4-双羧基苯基)-1,1,1,3,3,3-六氟丙烷二酐,后加入γ-氨基丙基二乙氧基甲基硅烷9.55g,于80℃下充分搅拌4小时后,加入催化剂量的乙酸酐/吡啶,40℃下反应2小时后,减压蒸去溶剂,真空干燥得淡黄色物质16.9g,收率为82%,酰亚胺环特征红外吸收为1708,1765cm-1,N2氛中5%热失重温度412℃。
具体实施例7
在200ml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中,加入11.7g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o-亚苯基二胺2.16g,后加入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8.86g,于80℃下充分搅拌7小时后,加入催化剂量的乙酸酐/吡啶,常温反应7小时后,减压蒸去溶剂,真空干燥得淡黄色物质18.6g,收率为82%,酰亚胺环特征红外吸收为1715,1775cm-1,N2氛中5%热失重温度426℃。
具体实施例8
在200ml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中,加入14.7g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o-亚苯基二胺4.05g,后加入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5.54g,于80℃下充分搅拌7小时后,加入催化剂量的乙酸酐/吡啶,常温反应7小时后,减压蒸去溶剂,真空干燥得淡黄色物质20.2g,收率为83%,酰亚胺环特征红外吸收为1709,1765cm-1,N2氛中5%热失重温度435℃。
具体实施例9-10
分别以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代替3,6-环氧-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控制酸酐与α-氨基甲基二乙氧基甲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1,其余反应条件同具体实施例1,产率分别为84%和83%,酰亚胺环特征红外吸收分别为1710,1772cm-1和1712,1775cm-1,N2氛中5%热失重温度分别为401℃和404℃。
具体实施例11
以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代替苯四酸二酐,控制二酐与α-氨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2,其余反应条件同具体实施例3,产率为86%,酰亚胺环特征红外吸收为1709,1770cm-1,N2氛中5%热失重温度为407℃。
具体实施例12-16
分别以4,4’-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醚,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甲烷,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甲烷代替o-亚苯基二胺,控制二胺与二酐和氨基硅烷的摩尔比为2∶3∶2,其余反应条件同具体实施例7,产率均不低于82%,酰亚胺环红外特征吸收位于1705-1720和1765-1785cm-1,N2氛中5%热失重温度均不低于420℃。

Claims (7)

1.一类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其特征是分子结构式为:
Figure F2010100458416C00011
式中a=1~3,R是1至2个碳原子的饱和烃基,Y是1至8个饱和碳原子的饱和烃基或者1至2个碳原子的饱和烃氧基,n是平均数,表示从零开始的任意数,Ar1是二酐
Figure F2010100458416C00012
中的相应结构,Ar2是二胺
Figure F2010100458416C00013
中的相应结构,Ar是单酐
Figure F2010100458416C00014
中的相应结构。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酸酐、氨基硅烷、二胺等溶于有机溶剂中,控制反应物质量百分比为10-30%,保持在0-80℃的温度下反应,后加入催化剂或者升高温度,进一步反应,减压蒸除溶剂,纯化干燥得到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的硅烷偶联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二胺包括o-亚苯基二胺,4,4’-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醚,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甲烷,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甲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酸酐包括3,6-环氧-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均苯四酸二酐,1,3-双(3,4-二羧基苯基)-1,1,3,3-四甲基-硅氧烷二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2,2-双(3,4-双羧基苯基)-1,1,1,3,3,3-六氟丙烷二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氨基硅烷包括α-氨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α-氨基甲基二乙氧基甲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丙酮,丁酮,石油醚,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是由上述几种溶剂组成的混合体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催化剂包括乙酸酐/吡啶和乙酸酐/三乙胺。
CN201010045841A 2010-01-15 2010-01-15 一类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 Pending CN1017751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45841A CN101775140A (zh) 2010-01-15 2010-01-15 一类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45841A CN101775140A (zh) 2010-01-15 2010-01-15 一类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5140A true CN101775140A (zh) 2010-07-14

Family

ID=42511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45841A Pending CN101775140A (zh) 2010-01-15 2010-01-15 一类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75140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6562A (zh) * 2011-05-28 2011-12-14 南昌大学 一种含有1,2,2-三甲基环戊基脂环结构的二酐及制备方法
CN103665020A (zh) * 2013-11-14 2014-03-26 南昌大学 含酰亚胺环结构单元的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
CN103680700A (zh) * 2013-12-18 2014-03-26 南昌大学 含聚酰亚胺改性的硅烷偶联剂涂层的漆包线
CN104448391A (zh) * 2014-11-13 2015-03-25 广东新志密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抗氧化聚四氟乙烯改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CN105695977A (zh) * 2016-02-04 2016-06-22 南昌大学 使用高耐热有机硅氧烷成膜材料对电解铜箔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
CN105818504A (zh) * 2016-03-23 2016-08-03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单面耐电晕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5498A (zh) * 2016-03-23 2016-08-10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单面抗原子氧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70108A (zh) * 2017-12-15 2018-05-25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耐高温偶联剂制备及其在ptfe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CN108383867A (zh) * 2018-01-16 2018-08-10 常州杰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易于工业化生产的耐高温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825884A (zh) * 2020-03-17 2020-10-27 北京波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类具有脲基和酰亚胺结构的硅烷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78980A (zh) * 2021-01-26 2021-05-11 山西万家暖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传热传质效率的储能新材料
CN112812750A (zh) * 2021-01-26 2021-05-18 山西万家暖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硅烷偶联剂在储能新材料和太阳能新能源供热系统中的用途
CN113512057A (zh) * 2021-07-20 2021-10-19 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马来酰亚胺丙基二乙氧基硅烷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6562A (zh) * 2011-05-28 2011-12-14 南昌大学 一种含有1,2,2-三甲基环戊基脂环结构的二酐及制备方法
CN103665020A (zh) * 2013-11-14 2014-03-26 南昌大学 含酰亚胺环结构单元的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
CN103680700A (zh) * 2013-12-18 2014-03-26 南昌大学 含聚酰亚胺改性的硅烷偶联剂涂层的漆包线
CN103680700B (zh) * 2013-12-18 2019-05-24 南昌大学 含聚酰亚胺改性的硅烷偶联剂涂层的漆包线
CN104448391A (zh) * 2014-11-13 2015-03-25 广东新志密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抗氧化聚四氟乙烯改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CN105695977A (zh) * 2016-02-04 2016-06-22 南昌大学 使用高耐热有机硅氧烷成膜材料对电解铜箔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
CN105818504B (zh) * 2016-03-23 2017-11-28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单面耐电晕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5498B (zh) * 2016-03-23 2017-09-29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单面抗原子氧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5498A (zh) * 2016-03-23 2016-08-10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单面抗原子氧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18504A (zh) * 2016-03-23 2016-08-03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单面耐电晕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70108A (zh) * 2017-12-15 2018-05-25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耐高温偶联剂制备及其在ptfe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CN108383867A (zh) * 2018-01-16 2018-08-10 常州杰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易于工业化生产的耐高温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825884A (zh) * 2020-03-17 2020-10-27 北京波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类具有脲基和酰亚胺结构的硅烷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78980A (zh) * 2021-01-26 2021-05-11 山西万家暖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传热传质效率的储能新材料
CN112812750A (zh) * 2021-01-26 2021-05-18 山西万家暖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硅烷偶联剂在储能新材料和太阳能新能源供热系统中的用途
CN112812750B (zh) * 2021-01-26 2021-12-14 山西万家暖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硅烷偶联剂在储能新材料和太阳能新能源供热系统中的用途
CN112778980B (zh) * 2021-01-26 2021-12-14 山西万家暖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传热传质效率的储能新材料
CN113512057A (zh) * 2021-07-20 2021-10-19 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马来酰亚胺丙基二乙氧基硅烷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5140A (zh) 一类高耐热酰亚胺芳杂环改性硅烷偶联剂
Nagai et al. Synthesis and crosslinking behavior of a novel linear polymer bearing 1, 2, 3‐triazol and benzoxazine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by a step‐growth click‐coupling reaction
CN107759478B (zh) 一种含双碳硼烷的热固性聚酰亚胺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JP5733070B2 (ja) ポリイミド前駆体水溶液組成物
Kumar et al.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hosphorus-containing siliconized epoxy resin coatings
Wang et al.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organosoluble polyimide/silica hybrid films
CN104447869B (zh) 一种含dopo且分子结构不对称的双马来酰亚胺、其制备方法及在制备复合树脂中的应用
Liu et al. Polybenzoxazine containing polysilsesquioxane: Preparation and thermal properties
Selvakumar et a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microwave-enhanced polymerization of a phthalonitrile resin
Yue et al. Thermal curing of novel carborane-containing phenylethynyl terminated imide oligomers
CN109748833A (zh) 一种苯并噁嗪改性巯基丙酸酯及由其制备的热固性树脂
Altıntaş et al. The maleimide modified epoxy resin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UV‐curable hybrid coatings
Kumar et al. Curing kinetics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imide containing phthalonitrile resin using aromatic amines
Zhou et al. Novel acetylene‐terminated polyisoimides with excellent processability and properties comparison with corresponding polyimides
CN114957668A (zh) 一种硅氧烷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ham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henylsiloxane‐modified bismaleimide/barbituric acid‐based polymers with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as the coupling agent
CN103122068B (zh) 一种uv涂料用聚酰亚胺丙烯酸酯低聚物
Selvaraj et al.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alm Flower Carbon Reinforced DOPO‐Urea Diamine Based Cardanol Benzoxazine‐Epoxy Hybrid Composites
Tundidor-Camba et al. Aromatic polyimides containing cyclopropylamide fragment as pendant group. A study of the balance between solubility and structural rigidity
CN103435826A (zh) 一种无水体系溶胶-凝胶法制备抗原子氧聚酰亚胺杂化薄膜的方法
US20090012242A1 (en) Synthesis of polyimides (pi) from poly-carbodiimides and dianhydrides by sequential self-repetitive reaction (ssrr)
Cui et al. Dibromomaleimide derivative as an efficient polymer coupling agent for building topological polymers
US5021585A (en) Aromatic polyimide silanol compounds, precursors and polymers thereof
CN108864932A (zh) 有机硅改性聚酰亚胺树脂组合物
CN104262233A (zh) 含邻苯二甲酰亚胺的邻苯二甲腈单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