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7419A - 耐盐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耐盐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7419A
CN101747419A CN200810238998A CN200810238998A CN101747419A CN 101747419 A CN101747419 A CN 101747419A CN 200810238998 A CN200810238998 A CN 200810238998A CN 200810238998 A CN200810238998 A CN 200810238998A CN 101747419 A CN101747419 A CN 101747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plant
salt
protein
g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38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7419B (zh
Inventor
谢旗
李刚
张华伟
夏然
张译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081023899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474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47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7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7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74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盐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蛋白,是如下(a)或(b)的蛋白质:(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耐盐性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蛋白的编码基因。将所述蛋白的编码基因导入植物可以获得耐盐能力提高的转基因植物,并且得将所述转基因植物嫁接其它植物,可以获得新的耐盐能力提高的植物。本发明对于耐盐植物的培育具有巨大的意义。

Description

耐盐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盐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世界上至少20%的耕地和超过40%的灌溉耕地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盐害的影响,土壤盐渍化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盐胁迫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大多数植物尤其是农作物对盐胁迫是敏感的,它们在盐碱地生长时,由于受盐碱的胁迫作用,生长缓慢,往往叶片变黄、死亡、脱落,严重影响光合作用,有时甚至整株植物枯萎死亡,从而造成农作物减产。高盐等环境胁迫已极大的限制了全世界粮食产量的提高,因此,认识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机制,提高植物的抗盐性,是农业增产的重要基础。盐胁迫对植物造成的负向效应主要表现为:钾、钙、磷、氮摄入不足造成的营养胁迫;钠离子、氯离子及硫酸盐的累积造成的离子毒害效应;土壤中高浓度溶质造成的渗透胁迫;活性氧积累造成生物膜、蛋白和核酸的破坏,即氧化胁迫。
植物对盐胁迫的耐受反应是近年来植物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植物对盐胁迫耐受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不仅对于培育耐盐农作物品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也是植物基因表达调控及信号转导等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迄今为止已分离出一批与植物耐盐相关的基因,根据基因产物的作用,可将盐胁迫诱导基因做如下分类:(1)功能蛋白基因:是指在植物抗性中起作用的蛋白质及多种有机溶质的合成酶基因,如LEA蛋白、水孔蛋白的基因;参与脯氨酸、甜菜碱、糖和糖醇类等合成过程的一些酶的基因。(2)与信号传递相关的基因:一些转录因子,如bZIP转录因子、Myc转录因子、Myb转录因子、DREB转录因子、热激转录因子(HSF)等;一些蛋白激酶,如MAP激酶、CDP激酶;在信号转导过程种起重要作用的蛋白酶,如磷酸脂酶、磷脂酶C等。(3)与跨膜运输有关的基因:这类基因与K+输送、Na+/H+逆转运有关,如SOS1、SalT等,其中,Zhu JK等进行的一系列关于sos突变体的工作揭示出一条耐盐胁迫反应中全新的信号通路。
小盐芥(Thellugiella halophila)是拟南芥的一个近缘属,生长在华东地区海滩盐土上,属盐生植物,极端耐盐,可用于研究植物耐盐的分子机理。拟南芥完成其生活史的NaCl浓度最高不超过75mM,而小盐芥能在超过300mM的NaCl浓度下完成其生活史。小盐芥有许多特征和模式植物拟南芥相似:相似的形态和生活史(个体小,生活周期短,自花传粉)、易于转化、基因组简单、相近的亲缘关系(cDNA序列中90%的核苷酸相同)、相似的基因序列和排列。小盐芥的基因组大小接近于拟南芥的两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耐盐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植物耐盐相关蛋白,名称为ThST3(Salt tolerant 3),来源于小盐芥(Thellugiella halophila),是如下(a)或(b)的蛋白质:
(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耐逆性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
序列表中的序列1由15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包含一个保守的C2结构域(自序列1的氨基末端第5至106位氨基酸残基)。
所述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是指将序列1的C2结构域外的氨基酸进行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
为了使(a)中的ThST3便于纯化,可在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氨基末端或羧基末端连接上如表1所示的标签。
表1标签的序列
  标签   残基   序列
  Poly-Arg   5-6(通常为5个)   RRRRR
  Poly-His   2-10(通常为6个)   HHHHHH
  FLAG   8   DYKDDDDK
  Strep-tagII   8   WSHPQFEK
  c-myc   10   EQKLISEEDL
上述(b)中的ThST3可人工合成,也可先合成其编码基因,再进行生物表达得到。上述(b)中的ThST3的编码基因可通过将序列表中序列2自5′端第1至468位碱基所示的DNA序列中缺失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密码子,和/或进行一个或几个碱基对的错义突变,和/或在其5′端和/或3′端连上表1所示的标签的编码序列得到。
上述植物耐盐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ThST3)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为如下1)或2)或3)的DNA分子:
1)其编码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DNA分子;
2)在严格条件下与1)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所述蛋白的DNA分子;
3)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相同功能蛋白质的DNA分子。
上述严格条件可为在6×SSC,0.5%SDS的溶液中,在65℃下杂交,然后用2×SSC,0.1%SDS和1×SSC,0.1%SDS各洗膜一次。
序列表中的序列2由468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自5’末端的第1至468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ThST3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
含有所述编码基因(ThST3)的重组表达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及重组菌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还保护扩增所述基因的引物。
所述引物具体可为序列表中的序列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和序列表中的序列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可用现有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含有所述编码基因(ThST3)的重组表达载体。
所述植物表达载体包括双元农杆菌载体和可用于植物微弹轰击的载体等。所述植物表达载体还可包含外源基因的3’端非翻译区域,即包含聚腺苷酸信号和任何其它参与mRNA加工或基因表达的DNA片段。所述聚腺苷酸信号可引导聚腺苷酸加入到mRNA前体的3’端,如农杆菌冠瘿瘤诱导(Ti)质粒基因(如胭脂合成酶Nos基因)、植物基因(如大豆贮存蛋白基因)3’端转录的非翻译区均具有类似功能。
使用ThST3构建重组植物表达载体时,在其转录起始核苷酸前可加上任何一种增强型启动子或组成型启动子,如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玉米的泛素启动子(Ubiquitin),它们可单独使用或与其它的植物启动子结合使用;此外,使用本发明的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时,还可使用增强子,包括翻译增强子或转录增强子,这些增强子区域可以是ATG起始密码子或邻接区域起始密码子等,但必需与编码序列的阅读框相同,以保证整个序列的正确翻译。所述翻译控制信号和起始密码子的来源是广泛的,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合成的。翻译起始区域可以来自转录起始区域或结构基因。
为了便于对转基因植物细胞或植物进行鉴定及筛选,可对所用植物表达载体进行加工,如加入可在植物中表达的编码可产生颜色变化的酶或发光化合物的基因(GUS基因、萤光素酶基因等)、具有抗性的抗生素标记物(庆大霉素标记物、卡那霉素标记物等)或是抗化学试剂标记基因(如抗除莠剂基因)等。从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考虑,可不加任何选择性标记基因,直接以逆境筛选转化植株。
所述重组表达载体可将所述编码基因(ThST3)插入pCAMBIA1300-221的多克隆位点得到。所述重组表达载体具体来说,可为pCAMBIA1300-221-35S-ThST3;所述pCAMBIA1300-221-35S-ThST3是将pCAMBIA1300-221的XbaI和SacI位点间的小片段取代为所述编码基因(ThST3)得到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培育耐盐植物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培育耐盐植物的方法,可将所述植物耐盐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得到耐盐植物;具体来说,可以将所述含有所述编码基因(ThST3)的重组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中,得到耐盐植物。
本发明所提供的培育耐盐植物的方法,还可以将上述耐盐植物与其它植物嫁接,得到新的耐盐植物。
利用任何一种可以引导外源基因在植物中表达的载体,将本发明所提供的水稻受体类蛋白ThST3的编码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可获得盐耐受力增强的转基因细胞系及转基因植株。携带有编码基因的表达载体可通过使用Ti质粒、Ri质粒、植物病毒载体、直接DNA转化、显微注射、电导、农杆菌介导等常规生物学方法转化植物细胞或组织,并将转化的植物组织培育成植株。被转化的植物宿主既可以是单子叶植物,也可以是双子叶植物,如:百脉根、拟南芥、水稻、小麦、玉米、黄瓜、番茄、杨树、草坪草、苜宿等。
实验证明,本发明的耐盐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能显著提高植株的耐盐性。本发明的耐盐相关蛋白可在拟南芥维管束中进行长距离运输。本发明的耐盐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可应用于培育耐盐植物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应用前景。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ThST3与其同源蛋白的分子结构及相互比较分析。
图2为正常环境下拟南芥种子的萌发情况。
图3为盐胁迫环境下拟南芥种子的萌发情况。
图4为盐胁迫环境下拟南芥种子萌发后的生长情况。
图5为拟南芥植株成体的生长状况。
图6为嫁接实验中ThST3的移动示意图。
图7为拟南芥嫁接植物的耐盐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耐盐相关蛋白基因ThST3的筛选及其cDNA的克隆
一、ThST3的筛选
用200mM NaCl处理小盐芥(Thellugiella halophila)幼苗,提取处理后小盐芥的mRNA并反转录成cDNA,将小盐芥的cDNA文库构建在双元载体pGreen-SA上,用重组载体转化拟南芥。同时以空载体pGreen-GFP转化拟南芥,获得的拟南芥作为对照。将转基因拟南芥用200mM NaCl处理,筛选耐盐株系,发现株系NO.0003比对照耐盐,将其命名为ThST3(Salt tolerant 3)。
提取ThST3株系拟南芥的基因组DNA,用载体pGreen上的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载体上的插入片段,将PCR产物测序。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片段为序列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编码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通过SMART程序,发现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其N端含有一个保守的C2 domain。ThST3与其同源蛋白的分子结构及相互比较分析见图1。图中实心黑线对应的下方区域为与保守的Ca2+/phospholipid-binding C2domain对应的氨基酸序列;白色方框A、B及C对应的下方区域为C2 domain的三个亚域;‘*’对应的氨基酸残基为C2 domain中保守的Ca2+结合位点。
二、ThST3 cDNA的克隆
根据序列2设计一对特异引物,用于扩增ThST3基因的CDS序列同时将ThST3基因的CDS序列两端加上EcoRI酶切位点,所用的引物序列如下:
正引物(序列表的序列3):5’-CGGAATTCGATGGCTGTGGGAATCCTC-3’;
反引物(序列表的序列4):5’-CGGAATTCCTAATCAAATTGGCTATGCTTCC-3’。
以小盐芥(Thellugiella halophila)(Wang ZI,Li PH,Fredricksen M,GongZH,Kim CS,Zhang CQ,Bohnert HJ,Zhu JK,Bressan RA,Hasegawa PM,Zhao YXand Zhang H(2004)Expressed sequence tags from Thellungiella halophila,a new model to study plant salt-tolerance.Plant Science 166,609-616.)(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0.8%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得到分子量约为0.45kb的条带,与预期结果相符。用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TIANGEN)回收该片段。将该回收片段与pGEM-T Easy(Promega)连接,参照Cohen等的方法(Proc Natl Acad Sci,69:2110),将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根据pGEM-T Easy载体上的羧卞青霉素抗性标记筛选阳性克隆,得到含有回收片段的重组质粒。以该重组质粒载体上的T7和SP6启动子序列为引物对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到的基因由468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其开放阅读框(ORF)为序列表中序列2的自5′末端第1至468位脱氧核糖核苷酸,编码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1的蛋白质。将序列1所示蛋白命名为ThST3,将序列2所示的基因命名为ThST3,将含有序列2所示基因的pGEM-T Easy载体命名为pTE-ThST3。
实施例2、转ThST3基因植株的获得和耐逆性鉴定
一、转ThST3基因植株的获得
XbaI和SacI双酶切pTE-ThST3载体,将酶切产物连入经同样酶切后的双元载体pCAMBIA1300-221(CAMBIA,Canberra,Australia)的35S启动子后面,然后将GFP荧光蛋白的编码基因导入重组质粒,构建了正义表达载体pCAMBIA1300-221-35S-ThST3。
将正义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真空渗透法转化野生型拟南芥(Col-0)。在卡那霉素(kanamycin)浓度为50微克/毫升的MS平板上进行筛选,得到17株阳性株系。提取转基因植物的DNA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17株转基因株系皆为ThST3基因的过量表达株系。获得了17个株系的T0代转基因拟南芥。
制备转空载体的T0代转空载体对照植株,方法同上。
二、转ThST3基因植株种子的萌发情况
试验材料:100粒野生型拟南芥(Col-0)(对照1);100粒转空载体对照植株的T2代种子(对照2);100粒20.3株系转基因植株的T2代种子;100粒16.2株系转基因植株的T2代种子。
1、正常环境下不同拟南芥种子的萌发情况
分别将四种种子直接播种于1/2MS固体培养基上,4℃春化3天;然后移至23℃进行萌发,从置于萌发条件开始计时,每天观察萌发情况。
结果见图2。图2中,2-A为拟南芥种子萌发第4天的照片;2-B为拟南芥种子的萌发率统计结果。
结果表明,四种种子的萌发速率基本相近。
2、盐胁迫环境下不同拟南芥种子的萌发情况
分别将四种种子直接播种于含有150mM NaCl的MS固体培养基上,4℃春化3天;然后移至23℃进行萌发,从置于萌发条件开始计时,每天观察萌发情况。
结果见图3。图3中,3-A为拟南芥种子萌发第4天的照片;3-B为拟南芥种子的萌发率统计结果。
结果表明,20.3株系转基因植株和16.2株系转基因植株的种子萌发速率明显快于两个对照,所以导入ThST3基因可减轻盐胁迫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抑制。
三、转ThST3基因植株种子萌发后的生长情况
试验材料:100粒野生型拟南芥(Col-0)(对照1);100粒转空载体对照植株的T2代种子(对照2);100粒20.3株系转基因植株的T2代种子;100粒16.2株系转基因植株的T2代种子。
1、正常环境下不同拟南芥种子萌发后的生长情况
分别将四种种子直接播种于MS培养基的平板(50粒)和竖板(50粒)上,4℃春化3天;然后移至23℃进行萌发,从移至23℃开始计时,第12天进行表型观察,拍照、统计长出真叶的植物的百分率、统计植物主根根长。
结果显示:在平板上,四种植株的茎的生长状态一致;在竖板上,四种植株的根的生长状态也一致。
2、盐胁迫环境下不同拟南芥种子萌发后的生长情况
分别将四种种子直接播种于含有150mM NaCl的MS固体培养基的平板(50粒)和竖板(50粒)上,4℃春化3天;然后移至23℃进行萌发,从移至23℃开始计时,第12天进行表型观察。
结果见图4。图4中,4-A为平板上拟南芥种子的生长状态;4-B为竖板上拟南芥种子生长状态;4-C为平板上长出真叶的植物的百分率;4-D为竖板上植物主根根长。
结果显示:在平板上,20.3株系转基因植株和16.2株系转基因植株均可长出真叶,且叶片保持嫩绿,两个对照均只停留在两片子叶状态,且叶片已开始发生黄化和漂白,此结果表明ThST3可以减轻盐胁迫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后地上部生长的抑制;在竖板上,两种对照的根系生长明显受到NaCl的抑制,20.3株系转基因植株和16.2株系转基因植株的根长明显长于对照,此结果表明ThST3可以减轻盐胁迫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后根系生长的抑制。
四、转ThST3基因植株成体的生长状况
试验材料:20株种植在土壤中3周大未抽苔的野生型拟南芥(Col-0)(对照1);20株种植在土壤中3周大未抽苔的T3代转空载体对照植株(对照2);20株种植在土壤中3周大未抽苔的T3代20.3株系转基因植株;20株种植在土壤中3周大未抽苔的T3代16.2株系转基因植株。
四种植株同时进行梯度盐水(0-50-100-150-200mM NaCl)浇灌实验。具体如下:将植株依次用含有50、100、150及200mM NaCl的盐溶液进行梯度式盐胁迫处理,从50mM NaCl开始,每隔3天增加50mM NaCl,直到200mM NaCl,处理结束后,记录植物生长状态并统计存活率。同时将正常条件(即不采用盐胁迫)生长的4种植株作为对照。
结果见图5。图5中,5-A为梯度式盐胁迫处理结束后四种植株的生长状态;5-B为正常条件生长相同时间的四种植株的生长状态;5-C为梯度式盐胁迫处理结束后四种植株的存活率统计。
结果表明:20.3株系转基因植株和16.2株系转基因植株约70%都可以正常抽苔,开花及结荚,可以正常完成整个生活史,两个对照只有约30%的植株可以完成整个生活史。此结果表明:ThST3可以在拟南芥的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提高植株的耐盐性。
实施例3、ThST3蛋白的长距离运输活性及其在培育耐盐植株中的应用
一、ThST3蛋白的长距离运输活性
为了鉴定ThST3是否可以进行长距离运输,进行拟南芥嫁接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取培养基上生长7d的Col-0和自实施例2的T3代2.20株系转基因植株,用锋利刀片将幼苗从子叶胚轴中部迅速横向切断,之后将砧木与接穗的断点迅速对齐,尽量使接穗和砧木的切面相吻合,之后滴上融化的低熔点琼脂糖,待琼脂糖冷却凝固后,将平板竖直放置与光下继续培养。整个操作过程在显微镜下及无菌条件下进行。结合部位的上半部分为接穗,来自T3代2.20株系转基因植株的下胚轴,下半部分为砧木,来自野生型拟南芥(Col-0)的下胚轴。
结果见图6。图6-A为嫁接两部分的结合部位,结合部位的上半部分为接穗,下半部分为砧木;图6-B为与砧木的下胚轴相连的野生型拟南芥(Col-0)的主根伸长区部分。
结果表明:在野生型拟南芥下胚轴部分(砧木)可以清楚地检测到GFP荧光信号,这说明融合蛋白ThST3-GFP可以从T3代2.20株系转基因植株移动至野生型拟南芥的下胚轴(砧木)部分,可以进行长距离运输;在野生型拟南芥的根系部分可以清晰的看到GFP荧光信号,这说明融合蛋白ThST3-GFP可以从T3代2.20株系转基因植株(接穗)移动至野生型拟南芥下胚轴部分(砧木)的更远距离的根系部分,这些进一步表明ThST3-GFP可以进行长距离运输。
二、嫁接植株的耐盐性
取抽薹后的拟南芥野生型Col-0和ThST3的来自实施例2的T1代2.20株系转基因植株,进行相互嫁接,以Col-0自嫁接作为对照。共得到三种嫁接植株各10株:Col/Col(接穗和砧木皆来自Col野生型)、Col/ThST3(接穗来自Col野生型,砧木来自实施例2的T3代2.20株系转基因植株)、ThST3/Col(接穗来自实施例2的T3代2.20株系转基因植株,砧木来自Col野生型)。嫁接2周后,每种嫁接植株取3株,依次用含有100、150、200、250、300及350mM NaCl的盐溶液进行梯度式盐胁迫处理,从100mMNaCl开始,每隔3天增加50mM NaCl,直到350mM NaCl,处理结束后,记录植物表型并照相并统计植物存活率。
结果见图7。图7中,7-A为植物表型照片;7-B为嫁接示意图;7-C为植物存活率统计。
结果表明:组合Col/ThST3和ThST3/Col都有约超过60%的植株能正常结荚,正常完成生活史,而嫁接组合Col/Col只有约30%的植株能结荚,如图6;在未经盐水浇灌的对照实验中,嫁接组合Col/Col、Col/ThST3、ThST3/Col的植物全部都能正常完成生活史。此结果表明伴随着ThST3蛋白的移动,可以提高拟南芥的耐盐性。
序列表
<110>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120>耐盐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130>CGGNARY81982
<160>4
<210>1
<211>155
<212>PRT
<213>盐芥属小盐芥(Thellugiella halophila)
<400>1
Met Ala Val Gly Ile Leu Glu Val Asn Leu Ile Ser Gly Lys Gly Leu
1               5                   10                  15
Lys Arg Ser Asp Phe Phe Gly Lys Ile Glu Pro Tyr Ala Glu Ile Gln
            20                  25                  30
Tyr Lys Gly Gln Thr Arg Lys Ser Ser Val Asp Lys Asp Gly Gly Arg
        35                  40                  45
Asn Pro Thr Trp Asn Asp Lys Leu Lys Trp Arg Ala Glu Phe Pro Gly
    50                  55                  60
Ser Gly Ala Asp Tyr Lys Leu Ile Val Lys Val Met Asp His Asp Thr
65                  70                  75                  80
Phe Ser Ala Asp Asp Phe Ile Gly Glu Ala Thr Val Tyr Val Lys Glu
                85                  90                  95
Leu Leu Glu Met Gly Val Glu Lys Gly Thr Ala Glu Leu Arg Pro Thr
            100                 105                 110
Lys Tyr Asn Val Val Asp Ser Asp Leu Ser Phe Val Gly Glu Ile Phe
        115                 120                 125
Leu Gly Val Ser Tyr Ser Leu Met Gln Glu Arg Gly Met Glu Gly Glu
    130                 135                 140
Asp Phe Gly Gly Trp Lys His Ser Gln Phe Asp
145                 150                 155
<210>2
<211>468
<212>DNA
<213>盐芥属小盐芥(Thellugiella halophila)
<400>2
atggctgtgg gaatcctcga ggttaatctg ataagtggca aaggtctcaa acgctctgat    60
ttttttggta agatagaacc ttatgctgag atccaataca aaggacaaac ccgcaaaagc    120
agcgttgata aagatggagg tagaaatccg acatggaatg ataaactaaa atggagagca    180
gagtttcctg gctccggtgc cgactataag cttatcgtca aagtcatgga tcatgatact    240
ttctccgccg acgatttcat cggcgaagct acggtatatg tgaaagagct attggaaatg    300
ggagtggaga aaggaacggc ggagctaagg ccgaccaagt acaacgttgt tgattccgat    360
ctctcttttg tcggagagat tttccttgga gtttcttact ctcttatgca agaaagggga    420
atggaaggag aagattttgg tggatggaag catagccaat ttgattag                 468
<210>3
<211>27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
<400>3
cggaattcga tggctgtggg aatcctc                      27
<210>4
<211>31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
<400>4
cggaattcct aatcaaattg gctatgcttc c                 31

Claims (10)

1.一种蛋白,是如下(a)或(b)的蛋白质:
(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耐盐性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
2.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的编码基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的编码基因为如下1)或2)或3)的DNA分子:
1)其编码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DNA分子;
2)在严格条件下与1)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所述蛋白的DNA分子;
3)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相同功能蛋白质的DNA分子。
4.含有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表达载体为pCAMBIA1300-221-35S-ThST3;所述pCAMBIA1300-221-355-ThST3是将pCAMBIA1300-221的XbaI和SacI位点间的小片段取代为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因得到的。
6.扩增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因的引物;所述引物为序列表中的序列3和序列表中的序列4。
7.一种培育耐盐植物的方法,是将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得到耐盐植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因通过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拟南芥。
10.一种培育耐盐植物的方法,是将用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耐盐植物与待培育植物嫁接,得到耐盐植物。
CN2008102389983A 2008-12-08 2008-12-08 耐盐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Active CN1017474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389983A CN101747419B (zh) 2008-12-08 2008-12-08 耐盐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389983A CN101747419B (zh) 2008-12-08 2008-12-08 耐盐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7419A true CN101747419A (zh) 2010-06-23
CN101747419B CN101747419B (zh) 2012-02-22

Family

ID=42475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389983A Active CN101747419B (zh) 2008-12-08 2008-12-08 耐盐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47419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4709A (zh) * 2010-11-17 2012-05-2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与植物抗盐性相关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WO2012126347A1 (zh) * 2011-03-22 2012-09-27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耐盐基因及其应用
CN102838665A (zh) * 2011-06-20 2012-12-26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棉花sos2类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WO2015042743A1 (zh) * 2013-09-26 2015-04-02 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盐芥钙调磷酸酶b类似蛋白cbl-8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5566466A (zh) * 2015-11-18 2016-05-11 烟台大学 一种互花米草耐盐蛋白hkt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106613376A (zh) * 2017-02-09 2017-05-10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盐芥的无菌嫁接方法
CN106749546A (zh) * 2017-02-07 2017-05-31 天津农学院 一种人工耐盐蛋白、合成方法及编码基因和基因的应用
CN106856998A (zh) * 2017-02-27 2017-06-20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盐芥与拟南芥的嫁接体系研究植物耐逆分子机理的方法
WO2018078390A1 (en) 2016-10-31 2018-05-03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CN108530524A (zh) * 2018-04-18 2018-09-14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杜梨Pb4RMYB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提高植物耐盐性中的应用
CN109380077A (zh) * 2018-12-12 2019-02-26 怀化市共生农业系统工程研究所(普通合伙) 一种抗盐奇香稻及其育种方法
CN109402138A (zh) * 2017-08-18 2019-03-01 天津大学 佛甲草耐盐基因sloacps及其应用
CN110042106A (zh) * 2018-01-17 2019-07-23 天津大学 佛甲草sljgr基因及其应用
CN112522293A (zh) * 2020-12-24 2021-03-19 黑龙江省科学院高技术研究院 小黑杨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编码基因PsnPI-PLC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4711C (zh) * 2003-09-24 2005-10-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动物钙调磷酸酶基因转化水稻提高其耐盐耐寒性的方法
CN100344761C (zh) * 2005-12-06 2007-10-24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一个旋蒴苣苔的抗旱、耐盐相关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
CN101173286B (zh) * 2007-11-13 2010-06-02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拟南芥耐盐基因srat2及其应用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4709A (zh) * 2010-11-17 2012-05-2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与植物抗盐性相关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2464709B (zh) * 2010-11-17 2013-09-04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与植物抗盐性相关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WO2012126347A1 (zh) * 2011-03-22 2012-09-27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耐盐基因及其应用
CN102838665A (zh) * 2011-06-20 2012-12-26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棉花sos2类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WO2015042743A1 (zh) * 2013-09-26 2015-04-02 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盐芥钙调磷酸酶b类似蛋白cbl-8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5566466A (zh) * 2015-11-18 2016-05-11 烟台大学 一种互花米草耐盐蛋白hkt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105566466B (zh) * 2015-11-18 2020-11-24 烟台大学 一种互花米草耐盐蛋白hkt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WO2018076335A1 (en) * 2016-10-31 2018-05-03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WO2018078390A1 (en) 2016-10-31 2018-05-03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CN106749546A (zh) * 2017-02-07 2017-05-31 天津农学院 一种人工耐盐蛋白、合成方法及编码基因和基因的应用
CN106749546B (zh) * 2017-02-07 2020-11-13 天津农学院 一种人工耐盐蛋白、合成方法及编码基因和基因的应用
CN106613376B (zh) * 2017-02-09 2020-06-30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盐芥的无菌嫁接方法
CN106613376A (zh) * 2017-02-09 2017-05-10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盐芥的无菌嫁接方法
CN106856998A (zh) * 2017-02-27 2017-06-20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盐芥与拟南芥的嫁接体系研究植物耐逆分子机理的方法
CN106856998B (zh) * 2017-02-27 2020-06-26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盐芥与拟南芥的嫁接体系研究植物耐逆分子机理的方法
CN109402138A (zh) * 2017-08-18 2019-03-01 天津大学 佛甲草耐盐基因sloacps及其应用
CN110042106A (zh) * 2018-01-17 2019-07-23 天津大学 佛甲草sljgr基因及其应用
CN110042106B (zh) * 2018-01-17 2021-11-02 天津大学 佛甲草sljgr基因及其应用
CN108530524A (zh) * 2018-04-18 2018-09-14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杜梨Pb4RMYB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提高植物耐盐性中的应用
CN109380077A (zh) * 2018-12-12 2019-02-26 怀化市共生农业系统工程研究所(普通合伙) 一种抗盐奇香稻及其育种方法
CN112522293A (zh) * 2020-12-24 2021-03-19 黑龙江省科学院高技术研究院 小黑杨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编码基因PsnPI-PLC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7419B (zh) 201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7419B (zh) 耐盐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1173002B (zh) 植物耐逆性相关转录因子GmWRKY54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1503467B (zh) 植物耐逆性相关转录因子GmNAC20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1182353B (zh) 水稻耐逆性相关受体类蛋白OsSIK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1775381A (zh) 植物抗逆相关的蛋白激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1812124B (zh) 植物耐逆相关的蛋白TaSnRK2.8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10643618A (zh) 小桐子MYB类转录因子JcMYB16基因及其在提高植物抗旱性中的应用
CN102399268B (zh) 植物耐逆性相关转录因子GmNAC1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2584965B (zh) 苔藓植物耐逆蛋白PpLEA3-20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13388017B (zh) 一种耐旱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培育耐旱植物中的应用
CN110713994B (zh) 一种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TaMAPK3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101659699B (zh) 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GmSIK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6367433B (zh) 提高植物对赤霉素抑制剂敏感性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2653556B (zh) 植物耐逆性相关转录因子GmWRKY78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14560919B (zh) 一种与植物耐旱相关的转录因子VcMYB108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3421104A (zh) OsLEA3-2提高作物抗逆性的应用
CN102174092B (zh) Aba和盐相关蛋白sts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101987867B (zh) 一种与植物耐逆性相关的乙烯受体nthk1互作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1993479B (zh) 植物耐逆性相关转录因子TaWRKY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1824080B (zh) 青杄转录因子PwHAP5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3468711B (zh) 一种水黄皮耐逆相关基因MpZFP及其编码的蛋白与应用
CN102070705B (zh) 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TaFbox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1619096A (zh) 一种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3361323A (zh) 水稻ssg基因在提高植物耐盐性上的应用
CN102718851B (zh) 培育转植物耐逆相关蛋白GmG2编码基因的转基因植物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