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6123B - 记录位置修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位置修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6123B
CN101746123B CN2009102465290A CN200910246529A CN101746123B CN 101746123 B CN101746123 B CN 101746123B CN 2009102465290 A CN2009102465290 A CN 2009102465290A CN 200910246529 A CN200910246529 A CN 200910246529A CN 101746123 B CN101746123 B CN 1017461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veyance
head unit
recording medium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465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6123A (zh
Inventor
榎本胜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46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61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61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61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00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control of the transport of the copy material
    • B41J13/002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control of the transport of the copy material in the printing section of automatic paper handl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9/00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18Character-spacing or back-spacing mechanisms; Carriage return or release devices therefor
    • B41J19/20Positive-feed character-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202Drive control means for carriage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32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 B41J2/2146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for line print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001Mechanisms for bodily moving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parallel to the paper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001Mechanisms for bodily moving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parallel to the paper surface
    • B41J25/003Mechanisms for bodily moving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parallel to the paper surface for changing the angle between a print element array axis and the printing line, e.g. for dot density chan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5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with two or more sets of type or printing elements
    • B41J3/54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with two or more sets of type or printing elements with multiple inkjet print h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 Comm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记录位置修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记录装置,用于解决记录介质在偏离了本来被搬送的位置而被搬送时,由于记录介质与头单元的相对位置不一定,而不能在记录介质的预定部分上形成图像的问题。具有:向在搬送面(50)上被搬送的记录介质(P)喷射液体的头单元(10、20)、检测记录介质的位置的检测部(S1~S8)、和根据检测出的记录介质的位置来计算出表示记录介质的搬送状态的搬送信息的搬送信息计算部(91)。而且,具有根据计算出的搬送信息,计算出使头单元移动的移动量及移动速度的移动量计算部(92)及移动速度计算部(93);和根据计算出的移动量及移动速度,使头单元向与搬送面平行的方向移动的控制部(90)。

Description

记录位置修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位置修正装置、记录位置修正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各种在喷墨打印机等记录装置中,针对被搬送的记录介质从头单元将液体喷射到正确的位置的技术。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喷墨打印机中,为了在搬送速度不稳定的打印介质的区域上也能够使液滴落在正确的位置,对打印介质的搬送速度进行检测,来修正喷出定时。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喷墨打印机中,为了防止由于行式头(line head)的校准不良而造成的斜线等打印不良,自动地进行高精度的行式头校准。
[专利文献1]特开平8-2301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8-12712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喷墨打印机中,不能应对打印过程中的打印介质在宽度方向上的举动变化。并且,当打印介质在倾斜的搬送方向上被搬送时、和偏离了本来被搬送的位置而被搬送时,也不能应对。这样,在打印介质与头单元的相对位置不固定的情况下,不能在打印介质的所希望的部分形成图像。而且,上述专利文献2的情况是与喷墨打印机的行式头校准方法相关的提案,和上述专利文献1的情况同样,不能应对打印过程中的打印介质与头单元的相对位置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能够以如下的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
本应用例涉及的记录位置修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头单元,其对在搬送面上被搬送的记录介质喷射液体;检测部,其检测上述被搬送的记录介质的位置;搬送信息计算部,其根据上述被检测出的上述记录介质的位置,计算出表示上述记录介质的搬送状态的搬送信息;移动速度计算部,其根据上述搬送信息,计算出使上述头单元移动时的移动速度;和控制部,其根据上述搬送信息及上述移动速度,使上述头单元沿与上述搬送面平行的方向移动。
根据该记录位置修正装置,搬送信息计算部根据由检测部检测出的记录介质的位置,计算出表示记录介质的搬送状态的搬送信息。然后,移动速度计算部根据该搬送信息计算出头单元的移动速度,控制部根据这些搬送信息及移动速度,使头单元沿与搬送面平行的方向移动。
由于根据记录介质的搬送信息使头单元移动,所以,在搬送中的记录介质与头单元的相对位置不固定的情况下,可通过根据搬送信息使头单元移动,使得它们的相对位置一定。而且,此时可以根据从搬送信息计算出的头单元的移动速度使其移动,从而能够使头单元平滑地移动。结果,能够从头单元向记录介质的预定的部分均匀地形成图像。
[应用例2]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记录位置修正装置中,优选上述搬送信息包含上述记录介质在宽度方向上的从规定的基准位置起的位置偏移量,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位置偏移量,使上述头单元移动。
根据该记录位置修正装置,控制部可以根据搬送信息中包含的记录介质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使头单元移动。由此,在记录介质发生了位置偏移时,能够通过头单元的移动来应对该位置偏移。
[应用例3]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记录位置修正装置中,优选上述搬送信息包含表示单位时间的上述位置偏移量的位置偏移速度,上述移动速度计算部根据上述位置偏移速度,计算出使上述头单元移动时的上述移动速度。
根据该记录位置修正装置,移动速度计算部根据记录介质的位置偏移速度计算出使头单元移动时的移动速度。由此,在记录介质发生了随着时间而变位的位置偏移时,通过使头单元以与该变位对应的移动速度平滑地直线移动,能够使记录介质与头单元的相对位置一定。
[应用例4]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记录位置修正装置中,优选上述搬送信息包含上述记录介质的斜行量,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斜行量,使上述头单元围绕与上述搬送面垂直的方向的轴旋转。
根据该记录位置修正装置,控制部可根据搬送信息中包含的斜行量,使头单元围绕与搬送面垂直的方向的轴旋转。由此,在记录介质发生了斜行时,可通过头单元的旋转来应对该斜行。
[应用例5]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记录位置修正装置中,优选上述搬送信息包含表示单位时间的上述斜行量的斜行速度,上述移动速度计算部根据上述斜行速度,计算出使上述头单元围绕与上述搬送面垂直的方向的轴旋转时的上述移动速度。
根据该记录位置修正装置,移动速度计算部可根据记录介质的斜行速度,计算出使头单元围绕与搬送面垂直的方向的轴旋转时的移动速度。由此,当记录介质发生了随着时间而变位的斜行时,通过使头单元以与该变位对应的移动速度平滑地旋转,能够使记录介质与头单元的相对位置一定。
[应用例6]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记录位置修正装置中,优选上述检测部在上述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上,被配置在上述头单元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通过该记录位置修正装置,根据由上游侧和下游侧的检测部检测出的记录介质的位置,即使在打印过程中,也可以基于记录介质的前端和后端,进行记录介质在搬送面上以倾斜状态被搬送的情况、记录介质被向倾斜的搬送方向搬送的情况、和记录介质偏离了本来被搬送的位置而被搬送的情况等的判别。
[应用例7]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记录位置修正装置中,优选上述头单元具有多个喷出头,上述移动速度计算部根据上述搬送信息,计算出使上述多个喷出头的各个移动时的上述移动速度,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搬送信息及上述移动速度,使上述多个喷出头的各个沿与上述搬送面平行的方向移动。
根据该记录位置修正装置,通过根据搬送信息使多个喷出头分别独立地移动,可根据搬送信息具体地使各个喷出头移动。由此,可对应于记录介质的各种搬送状态,在记录介质的预定的部分形成图像。
[应用例8]
本应用例涉及的记录位置修正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步骤,检测在搬送面上被搬送的记录介质的位置;搬送信息计算步骤,根据上述被检测出的上述记录介质的位置,计算出表示上述记录介质的搬送状态的搬送信息;移动速度计算步骤,根据上述搬送信息,计算出使上述头单元移动时的移动速度;和控制步骤,根据上述搬送信息及上述移动速度,使上述头单元沿与上述搬送面平行的方向移动。
根据该记录位置修正装置的控制方法,在搬送信息计算步骤中,根据由检测步骤检测出的记录介质的位置,计算出表示记录介质的搬送状态的搬送信息。然后,在移动速度计算步骤中,根据该搬送信息计算出头单元的移动速度,在控制步骤中,根据这些搬送信息及移动速度,使头单元沿与搬送面平行的方向移动。
由于根据记录介质的搬送信息使头单元移动,所以,在搬送中的记录介质与头单元的相对位置不一定的情况下,可通过根据搬送信息使头单元移动,来使它们的相对位置一定。另外,此时可根据从搬送信息计算出的头单元的移动速度使其移动,从而能够使头单元平滑地移动。结果,能够从头单元向记录介质的预定的部分均匀地形成图像。
[应用例9]
本应用例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记录位置修正装置,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
根据该记录装置,在搬送过程中的记录介质与头单元的相对位置不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利用记录位置修正装置使记录介质与头单元的相对位置一定,可在记录介质的预定的部分上形成图像,来进行记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的概略的侧剖面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的概略的俯视图。
图3是各喷出头的排列的说明图。
图4是与头单元的往复移动及旋转相关的机构和动作的说明图。
图5是与头单元的往复移动及旋转相关的凸轮机构和动作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打印时的记录位置修正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打印时的头单元的修正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有无对头单元的修正的一例的图。
图9是示意地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的概略的俯视图。
图10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与头单元的往复移动及旋转相关的机构和动作的说明图。
图11是示意地表示串联型喷墨打印机的概略的侧剖面图。
图中:1-搬送部;2-打印部;10、20-头单元;11-喷出头;12-喷头面板;13-θ旋转轴;14-Y轴马达;15-θ轴马达;16-Y轴凸轮;17-θ轴凸轮;31-门辊(gate roller);32-从动辊;33-张紧辊(tension roller);34-驱动辊;35-环形带;36-搬送驱动马达;37-通气孔;50-搬送面;90-控制部;91-搬送信息计算部;92-移动量计算部;93-移动速度计算部;100-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200-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300-变形例涉及的喷墨打印机;P-用纸;S1~S8-边缘传感器;S11~S18-识别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作为具备记录位置修正装置、并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的一例,对喷射(喷出)墨水等液体,在用纸等记录介质上打印图像等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进行说明。这里,喷墨打印机具有在与用纸的搬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配置了多个喷墨头(喷出头)的2个头单元,是能够进行所谓1次传递(one pass)打印的行式头型喷墨打印机。
图1是示意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100的概略的侧剖面图。图2是示意地表示喷墨打印机100的概略的俯视图。在图1及图2所示的喷墨打印机100的内部,设有保持及搬送成为打印对象的用纸P的搬送部1、和对由搬送部1保持搬送的用纸P实施打印的打印部2。这些搬送部1和打印部2由图2所示的控制部90控制各自的动作。其中,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喷墨打印机100中的用纸P的正规搬送方向称为搬送方向X,将与搬送方向X正交的方向称为搬送方向Y。
搬送部1由以下各部构成,即:图1所示的由上下一对夹紧辊(niproller)构成的门辊31、被配置在搬送方向X的上游侧的从动辊32、被配置在搬送方向X的下游侧的驱动辊34、被配置在从动辊32与驱动辊34之间的下方的张紧辊33、和在这3个辊32、33、34之间卷绕成环状的环形带35等。
驱动辊34是用于对环形带35赋予向搬送方向X的搬送力的辊。另外,如图2所示,用于向驱动辊34传递动力的搬送驱动马达36直接连接在搬送宽度方向Y的一端。另一方面,从动辊32是与驱动辊34以相同的高度相隔一定的距离平行对置配置的辊。
环形带35是由合成橡胶或树脂胶带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的环形带状部件。如图2所示,在环形带35上形成有多个通气孔37。通过该通气孔37,由未图示的吸附装置对用纸P实施吸附及保持作用,将用纸P吸附保持在搬送用纸P的环形带35的搬送面50上。其中,作为吸附装置的吸附方式,这里可以采用例如基于负压的吸引或静电吸附。
另一方面,打印部2由被配置在搬送方向X的上游侧的头单元10、和配置在下游侧的头单元20等构成。各头单元10、20如图2所示那样,在各喷头面板12上具有喷出墨滴的多个喷出头11。这些喷出头11在头单元10、20各自中沿搬送方向X被分割(远离),在头单元10的列上配置有4个,在头单元20上配置有3个。而且,各列的喷出头11分别在搬送宽度方向Y上也被分割(远离),即,被沿着搬送宽度方向Y交替地配置在搬送方向X的上游侧及下游侧,使各喷出头11的整体俯视下呈锯齿状。
而且,各头单元10、20可以在成为与搬送面50平行的方向的搬送宽度方向Y上往复移动。并且,各头单元10、20能够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围绕与搬送面50垂直的方向的轴进行顺时针及逆时针旋转。即,各头单元10、20可以沿与搬送面50平行的方向旋转。
其中,关于头单元10、20的往复移动及旋转,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图3是各喷出头11的排列的说明图,是从下方观察头单元10、20的图。如该图所示,在与搬送面50对置的各喷出头11的面(喷嘴面)上形成有喷出墨滴的多个喷嘴。
具体而言,各喷嘴面上,在搬送方向X上分离地形成有4列由沿着搬送宽度方向Y排列的多个喷嘴构成的喷嘴列。这4列喷嘴列可分别喷出不同颜色的墨水,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搬送方向X的上游侧按顺序喷出黑(K)、青(C)、洋红(M)、黄(Y)的墨水。
而且,各喷出头11被配置成搬送宽度方向Y端部的喷嘴,与在搬送方向X或其反方向远离的相邻喷出头11的搬送宽度方向Y端部的喷嘴,在搬送方向X上重合。而且,通过按每种色、即每个喷嘴列,从必要位置的喷嘴同时喷出必要量的墨滴,可在用纸P上形成微小的墨点。喷墨打印机100一边将用纸P向搬送方向X搬送,一边反复该动作。而且,通过1次传递、即仅将用纸P向搬送方向X搬送,便能打印与头单元10、20的搬送宽度方向Y两端的喷嘴间距离相当的宽度的图像。
其中,从喷嘴喷出墨水的方式不限于特定的方式,可以采用静电方式、压电方式、膜沸腾喷墨方式等各种方式。
静电方式是通过对静电间隙赋予驱动脉冲,使腔内的振动板变位,基于由此产生的腔内的压力变化,喷出墨滴的方式。压电方式是通过对压电元件赋予驱动脉冲,使腔内的振动板变位,基于由此产生的腔内的压力变化,喷出墨滴的方式。膜沸腾喷墨方式是利用设在腔内的微小加热器加热墨水,基于随着气泡的生成的压力变化,喷出墨滴的方式。
图4是与头单元10的往复移动及旋转相关的机构和动作的说明图。在该图所示的头单元10上,附设有对用于使喷头面板12在搬送宽度方向Y上往复移动的动力进行传递的Y轴马达14、沿着搬送宽度方向Y延伸的未图示的滑轨、和对用于使喷头面板21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旋转的动力进行传递的θ轴马达15。其中,头单元20也和头单元10同样,附设有Y轴马达14、滑轨和θ轴马达15。
而且,能够使头单元20在搬送宽度方向Y上往复移动,并且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顺时针及逆时针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附设于各头单元10、20的Y轴马达14、和θ轴马达15,例如使用能够进行微小变位控制的线性超声波马达等。
图4(a)表示了将头单元10从搬送宽度方向Y的基准位置向搬送宽度方向Y移动了Ya的例子。这里,可根据控制部90的控制,驱动Y轴马达14,使头单元10沿着滑轨向搬送宽度方向Y移动Ya,而移动到虚线部分的位置。
图4(b)表示了将头单元10从基准位置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顺时针旋转θa的角度的例子。这里,可根据控制部90的控制,驱动θ轴马达15,使头单元10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顺时针旋转θa的角度,而移动到虚线部分的位置。
这里,作为图4(a)与(b)的组合,可在驱动Y轴马达14,使喷头面板12向搬送宽度方向Y移动之后,驱动θ轴马达15,使喷头面板12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旋转。另外,也可以反过来在驱动θ轴马达15,使喷头面板12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旋转之后,驱动Y轴马达14,使喷头面板12向搬送宽度方向Y移动。此外,还可以使喷头面板12同时进行向搬送宽度方向Y的移动和旋转。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也可以通过对头单元10附设Y轴凸轮16和θ轴凸轮17,使头单元10在搬送宽度方向Y上往复移动,同时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顺时针及逆时针旋转。
图5(a)表示了对应Y轴凸轮16的旋转,使头单元10从基准位置向搬送宽度方向Y移动Ya的例子。图5(b)表示对应θ轴凸轮17的旋转,使头单元10从基准位置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顺时针旋转θa的角度的例子。
另外,θ旋转轴13、Y轴马达14、θ轴马达15、Y轴凸轮16及θ轴凸轮17的位置不限于图4和图5所示的位置。
返回到图1及图2,隔着头单元10,在搬送方向X的上游侧配置有2个边缘传感器S1、S2,在下游侧配置有2个边缘传感器S3、S4。而且,隔着头单元20,在搬送方向X的上游侧配置有2个边缘传感器S5、S6,在下游侧配置有2个边缘传感器S7、S8。这些边缘传感器S1~S8是作为对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检测部的传感器,例如,是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朝向搬送面50方向的构造的反射型图像传感器。
各边缘传感器S1~S8通过将来自发光元件的光向搬送面50方向照射,并利用多个受光元件接收反射光,由此可检测出搬送面50上的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边缘传感器S1~S8,例如使用CCD图像传感器或MOS图像传感器等。
另外,也可以根据用纸P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将这些边缘传感器S1~S8自动移动到可以检测出宽度方向端部的位置的位置。
图2所示的控制部90具有未图示的CPU、ROM和RAM等,对喷墨打印机100中的各部及各机构等的全体进行控制。控制部90中包含搬送信息计算部91、移动量计算部92和移动速度计算部93等。
搬送信息计算部91用于计算出表示搬送面50上的用纸P的搬送状态的搬送信息。该搬送信息中包括用纸P的位置偏移量、斜行量、位置偏移速度及斜行速度。位置偏移量及斜行量可以根据用纸P在搬送面50上被搬送时,由各边缘传感器S1~S8检测出的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的位置来算出。而位置偏移速度表示单位时间的用纸P的位置偏移量,斜行速度表示单位时间的用纸P的斜行量。
其中,这里所说的位置偏移量是从用纸P的搬送宽度方向Y上的规定基准位置开始的位置偏移量,表示了从基准位置到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的位置的间隔。而斜行量表示了相对搬送方向X的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倾斜量。
移动量计算部92根据由搬送信息计算部91计算出的用纸P的位置偏移量,针对各头单元10、20计算出搬送宽度方向Y的移动量,即宽度方向移动量。而且,根据用纸P的斜行量,针对各头单元10、20计算出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的旋转量。
这里,由移动量计算部92计算出的宽度方向移动量,例如是在各头单元10、20的下面通过的用纸P发生了位置偏移时,通过使各头单元10、20向与位置偏移相同的方向移动,来应对位置偏移的移动量。
而在移动量计算部92中计算出的旋转量,例如是在各头单元10、20的下面通过的用纸P发生了斜行时,通过使各头单元10、20与斜行的倾斜匹配地旋转,来应对斜行的旋转量。即,计算出用于使各头单元10、20与在各头单元10、20的下面通过的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正交的旋转量。
移动速度计算部93根据由搬送信息计算部91计算出的用纸P的位置偏移速度,针对各头单元10、20计算出在搬送宽度方向Y移动时的移动速度,即宽度方向移动速度。而且,根据用纸P的斜行速度,针对各头单元10、20计算出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旋转时的旋转速度。
上述的头单元10、20、边缘传感器S1~S8、搬送信息计算部91、移动量计算部92、移动速度计算部93、控制部90等,构成了记录位置修正装置,具有根据用纸P的搬送状态来修正对用纸P的打印的功能。
另外,所配置的边缘传感器的个数及配置位置不限于上述的情况。例如,也可以隔着各头单元10、20在各自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只设置1个边缘传感器或配置3个以上边缘传感器,来检测用纸P的位置。或者,可以隔着头单元10、20只在各自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任意一侧设置边缘传感器。
下面,对打印时的记录位置修正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打印时的记录位置修正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在成为打印对象的用纸P被搬送到搬送面50上时,开始该图所示的动作。另外,这里虽然针对头单元10的动作进行说明,但针对头单元20也同样适用。
首先,在步骤S05中,控制部90对被配置在头单元10的上游侧及下游侧的边缘传感器S1~S4进行控制,使各边缘传感器S1~S4的检测动作开始。
在步骤S10中,控制部90判定被配置在头单元10的上游侧的边缘传感器S1、S2是否检测到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在边缘传感器S1、S2这两个传感器都检测到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的情况下,进入到下一个步骤S20。
另一方面,在边缘传感器S1、S2都未检测到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1,控制部90判定从用纸P被搬送到搬送面50上起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
这里的规定的时间是超过被搬送到搬送面50上的用纸P通过边缘传感器S1、S2这两个传感器为止的容许时间的时间。因此,在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90判断为用纸P处于卡纸状态,或以边缘传感器S1、S2不能检测的程度大幅偏移而被搬送的状态。
当在步骤S11中经过了规定时间时,进入到步骤S12,控制部90进行应对用纸卡纸等的处理。在步骤S12中的用纸卡纸等的应对处理结束后,返回到步骤S10,反复进行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的检测判定。其中,用纸卡纸等的应对例如由控制部90将用纸P发生了卡纸等的信息显示到未图示的操作画面上,来受理用户的操作等的应对。另一方面,在未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10,反复进行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的检测判定。
在步骤S20中,控制部90利用搬送信息计算部91根据步骤S10中的上游侧边缘传感器S1、S2的检测结果,计算出用纸P的位置偏移量及斜行量。具体而言,根据分别由边缘传感器S1、S2检测出的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的位置,计算出用纸P的位置偏移量及斜行量。
在步骤S30中,控制部90利用移动量计算部92,根据在步骤S20中计算出的位置偏移量及斜行量,计算出头单元10向搬送宽度方向Y的宽度方向移动量、和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的旋转量。
在步骤S40中,控制部90根据在步骤S30中计算出的头单元10的宽度方向移动量和旋转量,使头单元10以最快速度移动,进行针对头单元10的搬送宽度方向Y的修正,即宽度方向移动修正和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的旋转修正。
这里,在步骤S30中计算出的宽度方向移动量为0、旋转量也为0的情况下,即用纸P未发生位置偏移及斜行的情况下,对头单元10既不进行宽度方向移动修正、也不进行旋转修正,维持原状态。
另一方面,在宽度方向移动量为0以外的值、旋转量为0的情况下,即用纸P只发生了位置偏移而未发生斜行的情况下,例如如图4(a)所示那样,对头单元10只进行宽度方向移动修正。
另外,在宽度方向移动量为0、旋转量为0以外的值的情况下,即用纸P未发生位置偏移而发生了斜行的情况下,例如如图4(b)所示那样,对头单元10只进行旋转修正。
另外,在宽度方向移动量为0以外的值、旋转量也为0以外的值的情况下,即用纸P发生了位置偏移及斜行双方的情况下,例如如图4(a)和(b)的组合所示那样,对头单元10在进行宽度方向移动修正的同时,进行旋转修正。
在步骤S50中,控制部90从在步骤S40中进行了宽度方向移动修正和旋转修正的头单元10开始向用纸P喷出墨滴。由此,开始对用纸P进行打印。
在步骤S60中,控制部90根据被配置在头单元10的下游侧的边缘传感器S3、S4的检测结果,对头单元10进行宽度方向移动修正和旋转修正。这里的头单元10的修正是打印时(墨滴喷射过程中)的动作,被一直执行到1枚用纸P的打印结束。
其中,关于打印时头单元10的修正的详细处理,将在后面说明。
在步骤S70中,控制部90判定对成为打印对象的全部用纸P是否结束了打印。在全部用纸P的打印结束的情况下,结束打印处理。在剩余了成为打印对象的用纸P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10,进行下一张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的检测判定。
下面,对打印时头单元10的修正的详细处理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打印时头单元10的修正的详细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110中,控制部90利用搬送信息计算部91,根据下游侧的边缘传感器S3、S4的检测结果和周期时间,计算出用纸P的位置偏移量及斜行量、和位置偏移速度及斜行速度。
作为计算用纸P的位置偏移速度及斜行速度的步骤,针对位置偏移速度,根据由边缘传感器S3检测出的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的位置,计算用纸P的位置偏移量。然后,求出上一次计算出的位置偏移量与这次计算出的位置偏移量的变位,计算出每个周期时间的位置偏移量,将其作为用纸P的位置偏移速度。
另一方面,对于斜行速度,根据由边缘传感器S3、S4检测出的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的位置,计算用纸P的斜行量。然后,求出上一次计算出的斜行量与这次计算出的斜行量的变位,计算出每个周期时间的斜行量,将其作为用纸P的斜行速度。
其中,上述的周期时间表示了从边缘传感器S3、S4上一次检测出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的位置到这次检测出该位置的经过时间。即,成为反复执行步骤S110的动作时的间隔时间。
在步骤S120中,控制部90利用移动速度计算部93根据在步骤S110中计算出的用纸P的位置偏移量、斜行量、位置偏移速度及斜行速度,计算出头单元10向搬送宽度方向Y的宽度方向移动速度、和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的旋转方向及旋转速度。
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90判定在步骤S120中计算出的头单元10的宽度方向移动速度及旋转速度是否都为0。在宽度方向移动速度及旋转速度都为0的情况下、即在步骤S110中检测出的用纸P的位置与上次检测时是相同位置的情况下,进入到下一步骤S140。
这里,作为用纸P的位置与上次检测时是相同位置的情况,有以下2种情况。一种是用纸P的位置实际与上一次是相同位置的情况,另一种是用纸P的位置虽然实际上与上一次的位置不同,但由于其变位微小,所以传感器的分辨率不能识别的情况。
在步骤S140中,控制部90判定计时器是否处于计测过程中,在计时器不处于计时过程中的情况下,在步骤S150中开始计时器计测,然后进入到步骤S210的1枚用纸P的量的喷出时间的判定。
其中,上述的计时器用于对从步骤S130中判定为宽度方向移动速度及旋转速度为0起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时。即,计时器计测时间表示了检测出的用纸P的位置与上一次检测时位于相同位置时的累计时间。
另一方面,在步骤S140中判定为计时器处于计测过程中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41。在步骤S141中,控制部90判定计时器计测时间是否达到了限制时间,在达到了限制时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142中,当驱动头单元10的Y轴马达14及θ轴马达15等驱动机构处于动作状态时,将它们停止,停止头单元10的宽度方向移动动作及旋转动作。另一方面,在没有达到限制时间的情况下,跳过步骤S142的动作。然后,进入到步骤S210的1枚用纸P的量的喷出时间的判定。
其中,上述的限制时间成为在检测出的用纸P的位置与上一次是相同位置时,用于判定即使经过时间用纸P的位置也不变位的规定时间。因此,在计时器计测时间达到了限制时间的情况下,表示了用纸P的位置偏移及斜行处于实际上没有进展的状态。
然后,在步骤S130中判定为宽度方向移动速度及旋转速度都不为0的情况下,即在步骤S110中检测出的用纸P的位置与上一次检测时的位置不同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60。
在步骤S160中,控制部90判定计时器是否在计测过程中。在计时器正处于计测过程中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70,控制部90根据下游侧的边缘传感器S3、S4的检测结果和计时器的计测时间,计算出用纸P的位置偏移量及斜行量、和位置偏移速度及斜行速度。
这里的位置偏移速度及斜行速度,成为每段计时器计测时间、即检测出的用纸P的位置位于相同位置的每段累计时间的位置偏移量及斜行量的变位。
然后,进入到步骤S180,控制部90利用移动速度计算部93根据在步骤S170中计算出的用纸P的位置偏移量、斜行量、位置偏移速度及斜行速度,计算出头单元10的宽度方向移动速度、和旋转方向以及旋转速度。
另一方面,在步骤S160中判定为计时器不处于计测过程中的情况下,跳过步骤S170、及步骤S180中的头单元10的宽度方向移动速度、旋转方向及旋转速度的计算动作,进入到步骤S190。
这里,作为在步骤S160中判定为计时器不处于计测过程中的情况,相当于从上一次判定为宽度方向移动速度及旋转速度不为0,即判定为用纸P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到这一次还是判定为用纸P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时。即,相当于从上一次到这一次的用纸P的位置偏移和斜行的变位不微小,以传感器的分辨率能够识别时。
在步骤S190中,控制部90根据在步骤S180或步骤S120中计算出的头单元10的宽度方向移动速度、旋转方向及旋转速度,开始使头单元10向搬送宽度方向Y移动的动作、即宽度方向移动动作,和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旋转的旋转动作。此时,按照向驱动头单元10的驱动机构传递与计算出的宽度方向移动速度和旋转速度对应的动力的方式,对驱动机构进行控制。
由此,至此停止或移动中的头单元10以计算出的宽度方向移动速度及旋转速度开始宽度方向移动动作和旋转动作。然后,针对头单元10一边进行宽度方向移动动作和旋转动作,一边进行成为搬送宽度方向Y的修正的宽度方向移动修正、和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的旋转修正。
接着,在对头单元10进行宽度方向移动动作和旋转动作的状态下,在接下来的步骤S200中结束计时器的计测,进入到步骤S210。
在步骤S210中,控制部90判定是否经过了1枚用纸P的喷出时间。
在经过了喷出时间的情况下,进入到下一步骤S220,控制部90结束计时器的计测,并结束头单元10的修正及1枚用纸P的打印动作。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10中未经过喷出时间的情况下,由于1枚用纸P的打印正在继续中、用纸P处于被搬送中,所以返回到步骤S110,根据边缘传感器S3、S4的检测结果,计算出用纸P的位置偏移速度和斜行速度等。
另外,这里也可以取代是否经过了喷出时间的判定,而通过设置对1枚用纸P的终端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来判定是否结束了1枚用纸P的打印。
下面,对头单元10、20的移动修正及旋转修正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有无对头单元10的修正的一例的图。图8(a1)、(b1)、(c1)、(d1)、(e1)表示了不进行修正的情况下的打印例,(a2)、(b2)、(c2)、(d2)、(e2)表示进行了修正的情况下的打印例。其中,在各图中,隔着头单元10在搬送方向X的上游侧表示了打印前的用纸P、在下游侧表示了打印后的用纸P。空心箭头表示用纸P被搬送的方向。另外,这里对头单元10的修正例进行说明,但针对头单元20也同样适用。
在图8(a1)中,虽然用纸P保持正确的姿势被向搬送方向X搬送,但用纸P的整体向搬送宽度方向Y发生了位置偏移。因此,在不进行修正的(a1)中,矩形形状的打印图像G的整体偏靠用纸P的端部被打印。另一方面,在(a2)中,以将头单元10进行了宽度方向修正后的状态实施了打印。该宽度方向移动修正的结果是,在(a2)中,矩形形状的打印图像G被打印在用纸P的中央部分的正确位置。
在图8(b1)中,用纸P被以斜行的姿势状态向搬送方向X搬送。因此,在不进行修正的(b1)中,矩形形状的打印图像G的整体在用纸P上被倾斜打印。而在(b2)中,将头单元10进行旋转修正,以位于与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正交的位置的状态,一边以计算出的宽度方向移动速度使头单元10向搬送宽度方向Y的相反方向移动,一边进行打印。该宽度方向移动修正和旋转修正的结果是,在(b2)中,矩形形状的打印图像G被以正确的姿势打印在用纸P的中央部分。
在图8(c1)中,用纸P虽然保持了正确的姿势,但被向相对搬送方向X倾斜的方向搬送。因此,在不进行修正的(c1)中,本来应是矩形形状的打印图像G由于打印时图像G的偏移,在用纸P上被打印成非矩形形状的倾斜的平行四边形形状。而在(c2)中,一边使头单元10以计算出的宽度方向移动速度向搬送宽度方向Y移动,一边进行打印。该宽度方向移动修正的结果是,在(c2)中,以正确的姿势在用纸P的中央部分打印了正确的矩形形状的打印图像G。
在图8(d1)中,用纸P以斜行的姿势状态,被向相对搬送方向倾斜的方向搬送。因此,在不进行修正的(d1)中,本来应是正确的矩形形状的打印图像G由于打印时图像G的偏移,在用纸P上被打印成非矩形形状的平行四边形形状。而在(d2)中,对头单元10进行旋转修正,以位于与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正交的位置的状态进行了打印。该旋转修正的结果是,在(d2)中,在用纸P的中央部分打印了正确的矩形形状的打印图像G。
在图8(e1)中,用纸P被相对搬送方向X蛇行搬送。因此,在不进行修正的(e1)中,本来应是矩形形状的打印图像G由于打印时图像G的偏移,在用纸P上以非矩形形状的包含曲线的变形形状被打印。而在(e2)中,一边使头单元10以计算出的旋转速度旋转,一边在使其位于与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正交的位置的状态下进行了打印。该旋转修正的结果是,在(e2)中,正确的矩形形状的打印图像G被打印在用纸P的中央部分。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00,可获得以下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00中,根据基于边缘传感器S1~S8的检测结果计算出的用纸P的位置偏移量及斜行量,对各头单元10、20进行宽度方向移动修正和旋转修正。因此,用纸P即使在例如沿搬送宽度方向Y发生了位置偏移的情况、斜行姿势的情况、被向斜方向搬送的情况、被蛇行搬送的情况等任何状态下,也能够对应这些搬送状态,进行宽度方向移动修正、旋转修正、以及宽度方向移动修正与旋转修正的组合,在打印时使用纸P与头单元10、20的相对位置保持一定。由此,可以将图像形成在用纸P上的所希望的部分,从而可形成记录(resist)精度高、均匀性好的图像。
而且,在用纸P的位置偏移和斜行的状态随着时间的经过变位时,对头单元10、20,一边使其以与用纸P的位置偏移速度和斜行速度对应的速度,持续进行宽度方向移动动作和旋转动作,一边进行宽度方向移动修正和旋转修正。由此,在每次进行头单元10、20的修正时,都不需要反复进行马达等的驱动和停止,避免了多余振动的发生,因此,可实现喷墨打印机100的静音化。
并且,在用纸P的位置偏移和斜行的变位不固定地变动时,基于头单元10、20的宽度方向移动修正和旋转修正的速度变更来进行应对。由此,对于用纸P的位置偏移和斜行的状态的变动,可提高响应速度。
另外,在对应用纸P的位置偏移量及斜行量的变位,使头单元10、20只移动该变位量的情况下,分辨率低的传感器、例如100μm分辨率的传感器在每次检测用纸P的变位时,反复进行使头单元10、20一次性移动100μm后停止的动作。因此,头单元10、20的动作不平滑,可能在打印图像中产生不均。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用纸P的位置偏移量及斜行量的变位速度反映到头单元10、20的宽度方向移动动作及旋转动作的速度中。因此,即使在分辨率低的传感器的情况下,对于头单元10、20也能一边使其以计算出的速度持续进行宽度方向移动动作和旋转动作,一边进行宽度方向移动修正和旋转修正。由此,头单元10、20的动作变得平滑,从而可抑制打印图像的不均的产生。
而且,由于对头单元10进行旋转修正,在其位于与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正交的位置的状态下进行打印,所以,来自头单元10、20的墨滴的喷出能够保持始终与用纸P正交的理想的位置关系。由此,例如当打印了预先通过图像处理生成的符合喷出特性的图像数据、和通过误差分散等不容易看到不均的图像数据时,不会损害这些图像的效果。
并且,通过对各头单元10、20高速且高精度地进行宽度方向移动修正和旋转修正,还能够应对在用纸P的搬送过程中时刻变化的因搬送部1的各辊的偏心和振动造成的用纸P的微小(数十μm程度)的姿势变化。
另外,由于不需要在各头单元10、20的跟前修正用纸P的位置和姿势,所以不需要设置对用纸P进行斜行修正和前端对齐的机构。由此,可获得喷墨打印机100成本降低的效果。
(第2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200。这里,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100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200,其不同之处在于:与头单元10、20的移动及旋转相关的机构及动作、和检测用纸P的位置的传感器的配置。图9是示意地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200的概略的俯视图。图10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与头单元10的往复移动及旋转相关的机构和动作的说明图。另外,这里针对头单元10进行说明,但同样也适用于头单元20。
在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头单元10中,能够进行头单元10整体的往复移动及旋转,而在图10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头单元10中,能够使头单元10所具备的各喷出头11分别进行往复移动及旋转。因此,对每个喷出头11附设有对用于使其在搬送宽度方向Y往复移动的动力进行传递的Y轴马达14、沿着搬送宽度方向Y延伸的未图示的滑轨、和对用于使各喷出头11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旋转的动力进行传递的未图示的θ轴马达。
图10(a)表示了使各喷出头11从搬送宽度方向Y的基准位置在搬送宽度方向Y上移动Ya的例子。这里,根据控制部90的控制,可以驱动移动对象的喷出头11用的Y轴马达14,使对应的喷出头11沿着滑轨在搬送宽度方向Y上移动Ya,到达虚线部分的位置。另外,虽然在该图中将全部的喷出头11作为移动对象,但可以适当选择成为移动对象的喷出头11。
图10(b)表示了使各喷出头11从基准位置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顺时针旋转θa角度的示例。这里,可以根据控制部90的控制,驱动旋转对象的喷出头11用的θ轴马达,使对应的喷出头11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顺时针旋转θa的角度,到达虚线部分的位置。另外,虽然在该图中将全部的喷出头11作为旋转对象,但也可以恰当选择成为旋转对象的喷出头11。
这里,作为图10(a)与(b)的组合,可以在驱动移动对象的喷出头11用的Y轴马达14,使对应的喷出头11在搬送宽度方向Y上移动之后,驱动旋转对象的喷出头11用的θ轴马达,使对应的喷出头11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旋转。另外,也可以反过来在驱动旋转对象的喷出头11用的θ轴马达,使对应的喷出头11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旋转之然,驱动移动对象的喷出头11用的Y轴马达14,使对应的喷出头11在搬送宽度方向Y上移动。另外,还可以同时进行喷出头11的搬送宽度方向Y的移动和旋转。
其中,这里可以在头单元10中同时存在只进行移动的喷出头11、只进行旋转的喷出头11、和进行移动及旋转双方的喷出头11。
另外,如图9所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200与第1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00不同,取代了对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的位置进行检测的边缘传感器S1~S8,而设置作为对用纸P上的标记等的识别进行检测的检测部的识别传感器S11~S18。这些识别传感器S11~S18针按各头单元10、20所具备的各个喷出头11设置。隔着头单元10,在搬送方向X的上游侧针对每个喷出头11设置有2个识别传感器S11、S12,在下游侧设置有2个识别传感器S13、S14。而且,隔着头单元20,在搬送方向X的上游侧针对每个喷出头11设置有2个识别传感器S15、S16,在下游侧设置有2个识别传感器S17、S18。
搬送信息计算部91根据在搬送面50上被搬送的用纸P通过各识别传感器S11~S18时被检测出的标记等的识别位置,计算出各喷出头11的下面位置的用纸P的位置偏移量、斜行量、位置偏移速度及斜行速度。
而移动量计算部92根据由搬送信息计算部91计算出的位置偏移量及斜行量,计算出每个喷出头11在搬送宽度方向Y的宽度方向移动量、和每个喷出头11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的旋转量。
而且,移动速度计算部93根据由搬送信息计算部91计算出的位置偏移速度及斜行速度,计算出各喷出头11在搬送宽度方向Y的宽度方向移动速度、和各喷出头11以θ旋转轴13为中心旋转时的转速。控制部90根据由移动量计算部92及移动速度计算部93计算出的各个喷出头11的宽度方向移动量、旋转量、宽度方向移动速度、旋转方向及旋转速度,对各个喷出头11进行宽度方向移动修正和旋转修正。
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200中,根据针对每个喷出头11配置的各个识别传感器S11~S18的检测结果,计算出各喷出头11的下面位置的用纸P的位置偏移量、斜行量、位置偏移速度及斜行速度,对每个喷出头11进行宽度方向移动修正和旋转修正。由此,例如即使针对因热或墨滴的喷出而引起用纸P的局部性伸缩,也能够进行细微的应对。
另外,通过各识别传感器S11~S18对在用纸P上打印的测试图案进行检测,可以实现各喷出头11的自动校准,从而可削减与喷墨打印机200的组装相关的负担。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等所示,采用了针对头单元10、20这2个头单元设置1个共用的搬送部1的构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11的示意地表示喷墨打印机300的概略的侧剖视图所示那样,构成为对各个头单元10、20设置分别独立的搬送部1的串联型结构。
另外,虽然采用了将多个喷出头11在2个头单元10、20中分割排列配置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在喷墨打印机中只具备1个头单元,在该头单元中配置全部喷出头的结构。

Claims (9)

1.一种记录位置修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头单元,其向在搬送面上被搬送的记录介质喷射液体;
检测部,其检测上述被搬送的记录介质的位置;
搬送信息计算部,其根据上述被检测出的上述记录介质的位置,计算出表示上述记录介质的搬送状态的搬送信息;
移动速度计算部,其根据上述搬送信息,计算出使上述头单元移动时的移动速度;和
控制部,其根据上述搬送信息及上述移动速度,使上述头单元沿与上述搬送面平行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位置修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搬送信息包含上述记录介质在宽度方向上的从基准位置起的位置偏移量,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位置偏移量使上述头单元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位置修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搬送信息包含表示单位时间的上述位置偏移量的位置偏移速度,上述移动速度计算部根据上述位置偏移速度,计算出使上述头单元移动时的上述移动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位置修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搬送信息包含上述记录介质的斜行量,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斜行量,使上述头单元围绕与上述搬送面垂直的方向的轴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位置修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搬送信息包含表示单位时间的上述斜行量的斜行速度,上述移动速度计算部根据上述斜行速度,计算出使上述头单元围绕与上述搬送面垂直的方向的轴旋转时的上述移动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位置修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部在上述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上,被配置在上述头单元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位置修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头单元具有多个喷出头,
上述移动速度计算部根据上述搬送信息,计算出使上述多个喷出头的各个移动时的上述移动速度,
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搬送信息及上述移动速度,使上述多个喷出头的各个沿与上述搬送面平行的方向移动。
8.一种记录位置修正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步骤,检测在搬送面上被搬送的记录介质的位置;
搬送信息计算步骤,根据上述被检测出的上述记录介质的位置,计算出表示上述记录介质的搬送状态的搬送信息;
移动速度计算步骤,根据上述搬送信息,计算出使上述头单元移动时的移动速度;和
控制步骤,根据上述搬送信息及上述移动速度,使上述头单元沿与上述搬送面平行的方向移动。
9.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位置修正装置,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
CN2009102465290A 2008-12-15 2009-11-30 记录位置修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记录装置 Active CN1017461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18013A JP2010137489A (ja) 2008-12-15 2008-12-15 記録位置補正装置、記録位置補正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2008-318013 2008-12-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6123A CN101746123A (zh) 2010-06-23
CN101746123B true CN101746123B (zh) 2012-05-23

Family

ID=42239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465290A Active CN101746123B (zh) 2008-12-15 2009-11-30 记录位置修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172357B2 (zh)
JP (1) JP2010137489A (zh)
CN (1) CN1017461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0844B (zh) * 2010-07-02 2014-02-12 武汉金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激光打标机流水线速度控制装置及其应用
CN102173202A (zh) * 2011-01-21 2011-09-07 宁波市胜源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印刷装置
JP2012179853A (ja) * 2011-03-02 2012-09-20 Seiko Epson Corp 電子機器、制御装置、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028027B2 (en) * 2013-07-02 2015-05-12 Ricoh Company, Ltd. Alignment of printheads in printing systems
JP2016030424A (ja) * 2014-07-30 2016-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制御方法
EP3020555B1 (en) * 2014-10-23 2019-09-18 Ricoh Company, Ltd. Alignment of printheads in printing systems
JP6350211B2 (ja) 2014-10-27 2018-07-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位置制御装置及びその異常検知方法
JP6418491B2 (ja) * 2014-10-29 2018-11-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手段吐出位置調整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744759B2 (en) 2015-10-20 2017-08-29 Ricoh Company, Ltd. Position correction apparatus,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rrecting position
JP2017077726A (ja) * 2015-10-20 2017-04-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位置補正装置、液体吐出装置、及び位置補正方法
JP6977254B2 (ja) * 2015-12-25 2021-12-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液体を吐出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液体を吐出する方法
US10207494B2 (en) 2015-12-25 2019-02-19 Ricoh Company, Lt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liquid ejection system, and liquid ejection method
JP2017167130A (ja) * 2016-03-15 2017-09-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被搬送物検出装置、搬送装置及び被搬送物検出方法
CN107627749A (zh) * 2016-07-19 2018-01-26 程好学 一种喷墨打印的方法
US10632770B2 (en) * 2017-02-17 2020-04-28 Ricoh Company, Ltd. Conveyance device, conveyance system, and head control method
US10639916B2 (en) * 2017-03-21 2020-05-05 Ricoh Company, Ltd. Conveyance device, conveyance system, and head unit position adjusting method
US10744756B2 (en) * 2017-03-21 2020-08-18 Ricoh Company, Ltd. Conveyance device, conveyance system, and head unit control method
JP7073928B2 (ja) * 2017-06-14 2022-05-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搬送装置、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該搬送装置の制御方法
JP7047269B2 (ja) * 2017-07-12 2022-04-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988213B2 (ja) * 2017-07-12 2022-01-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7225856A (zh) * 2017-07-21 2017-10-03 东华大学 一种数码印花设备中喷印间隙自适应电源
DE102017215472A1 (de) * 2017-09-04 2019-03-07 Koenig & Bauer Ag Druckmaschine
JP7111572B2 (ja) * 2018-09-20 2022-08-02 小池酸素工業株式会社 印字装置
JP2023533360A (ja) * 2020-07-13 2023-08-02 グアンジョウ キングタウ マシーナリー アンド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印刷ヘッドを用いて傾斜した印刷媒体に印刷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7445560A (zh) * 2023-10-10 2024-01-26 广州市科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码机的喷码图案自动修正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5895A (zh) * 1999-12-03 2001-08-01 伊马治公司 一种易于制造的打印机及其实施方法
JP2005169752A (ja) * 2003-12-09 2005-06-30 Canon Inc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CN1668468A (zh) * 2002-07-08 2005-09-14 夏普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装置、该装置的喷墨打印方法、喷墨打印程序以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记录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9602A (en) 1995-01-20 1998-02-1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ntrolling PWA inkjet nozzle timing as a function of media speed
US5973717A (en) * 1998-04-15 1999-10-26 Eastman Kodak Company Adjustable lead screw for changing resolution and for station-to-station, machine-to-machine, or swath-to-swath corrections
JP2005088242A (ja) * 2003-09-12 2005-04-0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280051A (ja) * 2004-03-29 2005-10-13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686414B2 (en) * 2004-04-01 2010-03-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of printing on large format flexible substrate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2008012712A (ja) 2006-07-04 2008-0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位置ずれ補正装置
US7775617B2 (en) * 2006-11-28 2010-08-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print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5895A (zh) * 1999-12-03 2001-08-01 伊马治公司 一种易于制造的打印机及其实施方法
CN1668468A (zh) * 2002-07-08 2005-09-14 夏普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装置、该装置的喷墨打印方法、喷墨打印程序以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记录介质
JP2005169752A (ja) * 2003-12-09 2005-06-30 Canon Inc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6123A (zh) 2010-06-23
US20100149248A1 (en) 2010-06-17
JP2010137489A (ja) 2010-06-24
US8172357B2 (en) 2012-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6123B (zh) 记录位置修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记录装置
US6761425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CN101850654B (zh) 检测打印头滚动的方法和系统
CN100372683C (zh) 图像记录装置
US7918521B2 (en) Droplet ejecting apparatus
US8033632B2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ejection timing and ejection timing adjusting apparatus
US8328320B2 (en) Sheet transport device, record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and sheet transport method
EP1890198B1 (en) Belt Convey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Therewith And Adjustment Method Of Belt Skew Controller In Belt Conveyance Device
CN101284459A (zh) 打印设备和获取输送误差校正值的方法
JP2011126204A (ja) 記録位置補正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US5568172A (en) Pri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istering dots
JP2011136526A (ja) 記録位置補正装置、記録位置補正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記録位置補正装置制御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US856210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rrecting media shift during identification of printhead roll
US7625057B2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ejection timing and ejection timing adjusting apparatus
JP5444838B2 (ja) 記録位置補正装置、記録装置、及び記録位置補正方法
US6655865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10179583A (ja) ヘッドユニット位置調整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US8059283B2 (en) Recording method i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WO2011023609A1 (en) Prin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a printing substrate
JP200521933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26203A (ja) 記録位置補正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US20080309710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8215742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050007408A1 (en) Print mechanism utilizing an optical imaging sensor
JP2010052888A (ja) 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