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5896B - 作业工具 - Google Patents
作业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45896B CN101745896B CN2009102606759A CN200910260675A CN101745896B CN 101745896 B CN101745896 B CN 101745896B CN 2009102606759 A CN2009102606759 A CN 2009102606759A CN 200910260675 A CN200910260675 A CN 200910260675A CN 101745896 B CN101745896 B CN 1017458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st
- power tool
- main body
- long axis
- axis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042—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 B23Q11/0046—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by suck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3/00—Associations of tools for different working operations with one portable power-drive means; Adapter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B25F5/025—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with torque reaction bars for rotary tools
- B25F5/026—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with torque reaction bars for rotary tools in the form of an auxiliary handl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8/00—Cutting by use of rotating axially moving tool
- Y10T408/44—Cutting by use of rotating axially moving tool with means to apply transient, fluent medium to work or produc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8/00—Cutting by use of rotating axially moving tool
- Y10T408/55—Cutting by use of rotating axially moving tool with work-engaging structure other than Tool or tool-support
- Y10T408/564—Movable relative to Tool along tool-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可对加工作业时的粉尘进行吸尘的作业工具,提供可减少为了吸尘而设置的吸尘机构对作业工具的操作性造成的不良影响的技术。作业工具,其具有电动机、和收容电动机的作业工具主体,通过电动机使安装在作业工具主体的前端区域的工具头驱动,由此使该工具头进行规定的加工作业,该作业工具的特征在于,还具有:吸尘部,其覆盖工具头的至少前端,并且吸入由工具头的加工作业产生的粉尘;粉尘输送通路,其配置在作业工具主体的内部,用于输送吸入吸尘部的粉尘;和粉尘排出口,其将沿粉尘输送通路输送的粉尘向外部排出,粉尘排出口隔着电动机配置在工具头的相反一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作业工具实施规定的加工作业时产生的粉尘进行集尘的粉尘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平10-21706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吸尘装置,该吸尘装置构成为,将工具头形成中空状并设定吸入管路,通过吸入风扇将加工作业时产生的粉尘从该吸入管路经由作业工具主体内的吸入通路吸入吸入室,并且进一步在与吸入室连接的捕集容器中集尘。
在具备上述集尘装置的作业工具中,装备该吸尘装置,会同时使作业者把持作业工具的握柄进行加工作业时对该作业工具的操作性受到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作业工具中减少吸尘装置对作业工具的操作性造成的不良影响的技术。
为了达到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涉及的作业工具的优选方式,一种作业工具,其具有电动机、收容该电动机的作业工具主体,通过电动机驱动安装在作业工具主体的前端区域的工具头,由此,使该工具头进行规定的加工作业。
作为本发明中的“作业工具”,较为典型的例子为对混凝土那样的被加工件进行基于工具头的锤击作业或冲击钻作业等的电动锤、冲击钻等的打击工具,但并不限定于该打击工具,也适当地包括在加工作业时伴随有粉尘的作业工具。
本发明涉及的作业工具,还具有:吸尘部,其覆盖工具头的至少前端,并且吸入由工具头进行的加工作业生成的粉尘;粉尘输送通路,其配置在作业工具主体的内部,并对吸入吸尘部中的粉尘进行输送;粉尘排出口,其将沿粉尘输送通路内输送的粉尘向外部排出。而且,粉尘排出口隔着电动机配置在工具头的相反一侧。另外,对于本发明的“粉尘排出口”,优选在与集尘器的集尘软管连接的状态下使用。加工作业时产生的粉尘,随着集尘器的驱动被吸尘部吸引后,经由粉尘输送通路从粉尘排出口向集尘软管送出。
为了作业者操作作业工具而配置的手柄与作业工具主体连接设置。例如,如果在电动锤、冲击钻那样的打击工具的情况下,作业工具的手柄设置在收容电动机的作业工具主体的与工具头相反一侧,即隔着电动机配置在相反一侧。因而,如本发明那样,在隔着电动机在工具头的相反一侧设置有粉尘排出口的情况下,可以在手柄的附近配置该粉尘排出口,结果,通过将与该粉尘排出口连接的集尘软管设置在手边附近,很难妨碍加工作业,减少对操作性的损害。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作业工具的另一方式,电动机配置成该电动机的旋转轴线的延长线相对工具头的长轴方向呈交叉状。此外,在以工具头的长轴方向为水平方向的朝向来放置作业工具主体的状态下,粉尘输送通路在电动机的输出轴的上方以与该输出轴的长轴方向呈交叉状沿作业工具主体内延伸。在将电动机以其旋转轴线与工具头的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式配置的作业工具、例如打击工具的情况下,在电动机的旋转轴的上方(输出侧)配置有动作机构,该动作机构将该电动机的旋转输出变换为直线运动从而驱动工具头。在这样配置构成的情况下,从构造上来看,是在动作机构和电动机的旋转轴上端部之间易于确保空间的结构。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该空间合理地配置粉尘输送通路。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作业工具的另一方式,具有手柄,该手柄的供作业者把持的把持部沿与工具头的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该延伸方向的两端部连结在作业工具主体上,在手柄与作业工具主体的连结部位之中,在远离工具头的长轴线的一侧设置有粉尘排出口。在此,把持部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与作业工具主体连结的“手柄”相当于环状的手柄(D形手柄)。另外,优选“粉尘排出口”的开口方向设定为与把持部的延伸方向平行(朝下)。
通过如上述那样在手柄和作业工具主体的连结部位之中的远离冲击头的长轴线的一侧设置粉尘排出口,在以相对冲击头的长轴线离开的一侧的连结部成为下侧方式把持手柄的通常作业状态下,与该粉尘排出口连接的集尘软管能够以处于把持手柄的手的小拇指侧、即朝向的方式连接,难以妨碍手柄操作,提高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作业工具的另一方式,具有向电动机供给电力的电线,粉尘排出口与电线相邻配置。通过采用粉尘排出口与电线相邻的结构,在该粉尘排出口连接例如集尘器的集尘软管对粉尘进行集尘的情况下,能够相对一体地移动集尘软管和电线。因此,提高操作作业工具时的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作业工具的另一方式,吸尘部,覆盖所述工具头的整体并且形成为位于该工具头侧的端部开口成为吸尘口的帽状,在吸尘口的相反一侧具有连接通路,该连接通路使从该吸尘口吸引到吸尘部与工具头外表面之间的空间内的粉尘向粉尘输送通路输送。根据本发明,能够将被加工件的加工作业时产生的粉尘从作为吸尘口的开口吸引到吸尘部内部之后,经由连接路径向粉尘输送通路输送。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作业工具的另一方式,具有在与工具头的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侧手柄,吸尘部在侧手柄安装在作业工具主体的状态下能够相对作业工具主体安装。侧手柄的典型例子形成为棒状,但也可以是棒状以外的形状。在具备侧手柄的作业工具的情况下,侧手柄通常配置在作业工具的前端区域。另一方面,关于为了吸尘而配置的吸尘部,功能上将其配置部位称为作业工具主体的前端区域。根据本发明,在前端区域安装有侧手柄的状态下,能够在该前端安装吸尘部,由此能够将吸尘部合理地应用于带侧手柄的作业工具中。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作业工具的另一方式,在吸尘部安装在作业工具主体的前端区域的状态下能够对工具头进行更换。通过采用这种结构,每当进行工具头的更换作业,不需要特意进行从作业工具主体卸下吸尘部的作业。因此,能够有效地实施工具头的更换作业。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作业工具的另一方式,吸尘部具有由筒状的波纹管构成覆盖工具头的区域的伸缩自如的可动区域,和安装在作业工具主体的前端区域的固定区域,可动区域相对固定区域装卸自如,从而能够进行更换。根据本发明,是能够仅更换由因可动而易于损伤的波纹管构成的可动区域的结构、即可进行部分更换的结构,在降低修理费的成本上是有效的。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作业工具的另一方式,在粉尘输送通路上设置有通向作业工具主体的内部空间的开口。根据本发明,在加工作业时产生的粉尘随着集尘器的驱动被吸尘部吸引,经由粉尘输送通路从粉尘排出口向集尘软管输送的情况下,在作业工具的内部空间产生经过开口向粉尘输送通路内部流动的空气流。由此,使作业工具主体的内部空间的热经由粉尘输送通路向外部放出,能够冷却作业工具。此外,在作业工具的情况下,存在加工作业时产生的粉尘侵入作业工具主体内,附着在电动机的碳刷上,对与换向器的滑动接触动作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然而,根据本发明,将侵入内部空间的粉尘与空气一起经由开口向粉尘输送通路吸引,从而能够减少该粉尘向碳刷侧的侵入量,能够保护碳刷不受粉尘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作业工具的另一方式,具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被电动机驱动,使工具头至少在长轴方向上做直线动作。此外,作业工具主体具有收容驱动机构的内壳体,和覆盖该内壳体的外壳体,而且,粉尘输送通路配置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内部空间。根据本发明,能够经由粉尘输送通路吸引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空间内的空气并放出到外部。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作业工具的另一方式,作业工具主体由多个工具主体结构部件构成。并且与该多个工具主体结构部件对应地分割粉尘输送通路,在将多个工具主体结构部件相互组装而形成作业工具主体时,形成单一的粉尘输送通路。
根据本发明,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在组装工具主体机构部件时形成粉尘输送通路,所以不需要特意组装粉尘输送通路这样的作业,能够提高粉尘输送通路的组装性。此外,由于是分割构造,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粉尘堵塞粉尘输送通路时的粉尘堵塞解除作业(分解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式冲击钻的外观整体结构的侧截面图。
图2是表示该冲击钻的外观整体结构的侧截面图,表示将吸尘单元安装在冲击钻之前的状态。
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5是图1的A-A线截面图。
图6是图1的B-B线截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式冲击钻的外观整体结构的侧截面图。
图8是表示该冲击钻的外观整体结构的侧截面图,表示将吸尘单元安装在冲击钻之前的状态。
图9是图7的C-C线截面图。
图10是图7的D-D线截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式冲击钻的外观整体结构的侧截面图。
图12是图11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13是图11的E向视图。
图14是图11的F-F线截面图。
图15是图14的G部放大图。
图16是图11的H-H线截面图。
图17是说明吸尘装置的粉尘输送通路的分割构造的图。
图18是图17的I向视图。
图19是图17的J向视图。
图20是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吸尘装置的图。
符号说明
101...冲击钻(作业工具);103...主体部;103F...前主体部;103R...后主体部;103Ra...管底座;105...电动机壳体;105a...筒状罩部;105b...管底座;106...圆筒(barrel);106A...圆筒罩;106a...安装孔;106b...突出部;107...齿轮箱;107A...齿轮箱罩;109...握柄(手柄);109a...扳机;111...驱动电动机;112...输出轴;113...运动变换机构;115...打击元件;117...动力传递机构;119...冲击头(工具头);121...柄部;122...上连接部;123...下连接部;123a...筒状罩部;124...旋转轴;125...盘簧;126...电线护头;129...活塞;131...控制器;137...工具夹套;137a...刀头保持孔;138...锁定爪;139...锁定解除用套筒;141...汽缸;141a...空气室;143...撞击件;145...冲击螺栓;150...吸尘装置;151...吸尘单元(吸尘部);153...粉尘输送通路;161...帽部;161a...后侧的开口端部;161b...前侧的开口端部;161c...连接口;163...安装杆;164...O形环;165...波纹管;165a...吸尘口;165b...连接口;166...通路;167...连接通路部(连接通路);171...管、前侧的管;171a...安装突起;171b...槽;172...吸引孔(开口);172a...鼓出突起;173...软管;174...粉尘排出口;175...集尘软管;176...后侧的管;176a...安装突起;178...粉尘排出口;178a...前连接口;178b...后连接口;181...侧柄(侧手柄);182...柄主体部;182a...夹箍;182b...带螺纹的操作杆;183...柄部;184...柄安装部;185...贯通孔;187...侧板;187a...卡合面;188...螺母;191...柱(pole);191a...卡合槽;193...卡合孔;195...卡合部件;195a...卡合突部;219...冲击头;265...集尘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6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作业工具的一例对电动式的冲击钻进行说明。在图1和图2中,主要表示冲击钻101的整体的结构。其中,图2表示对冲击钻101安装吸尘单元151之前的状态。图3和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截面图。此外,图5是图1的A-A线截面图,图6是图1的B-B线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冲击钻101,如图1~图4所示,概括来看,主要由形成冲击钻101的外廓的主体部103;通过工具夹套137装卸自如地安装在该主体部103的前端区域(图示左侧)的冲击头119;和与主体部103的冲击头119的相反侧连接的供使用者把持的握柄109构成。主体部103与本发明的“作业工具主体”对应,冲击头119与本发明的“前端工具”对应,握柄109与本发明的“手柄”对应。冲击头119通过工具夹套137以可向其长轴方向相对往复移动且其沿周方向的相对旋转被限制的状态被保持。另外,为了说明的方便,在将主体部103在以冲击头119的长轴方向为水平方向的朝向放置的状态下,将冲击头119侧称为前,将握柄109侧称为后。
冲击头119在插入工具夹套137的刀头保持孔137a中时,通过与锁定爪138卡合而防脱。而且,当作业者向刀头长轴方向的后方侧滑动操作配置在主体部103的前端区域的锁定解除用的操作套筒139时,锁定爪138对冲击头119的卡合解除,在该解除状态下能够从工具夹套137的刀头保持孔137a抽出冲击头119。
主体部103由收容有驱动电动机111的电动机壳体105、收容有作为驱动机构的运动变换机构113和动力传递机构117的齿轮箱107、收容有打击元件115的大致筒状的圆筒106、覆盖齿轮箱107的外侧的齿轮箱罩107A、和覆盖圆筒106的外侧的圆筒罩106A构成。另外,齿轮箱107构成为,在主体部103在以冲击头119的长轴方向为水平方向的朝向放置的状态下,被齿轮箱罩107A和电动机壳体105的上部区域从外侧覆盖。因而,收容运动变换机构113和动力传递机构117的齿轮箱罩107构成内壳体,以覆盖齿轮箱107的外侧方式配置的齿轮箱罩107A和电动机壳体105的一部分构成外壳体。
驱动电动机111的旋转输出,在由运动变换机构113适当变换成直线运动之后传递给打击元件115,通过该打击元件115产生向冲击头119的长轴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的冲击力。此外,驱动电动机111的旋转输出在由动力传递机构117适当减速之后传递给冲击头119,该冲击头119在周方向上旋旋转作。驱动电动机111,在冲击头119的长轴方向的下方侧,以输出轴112的轴线的延长线横穿冲击头119的长轴线(长轴方向)的方式交叉状配置。另外,驱动电动机111通过作业者对配置在握柄109的扳机109a的勾动操作而被通电驱动。
运动变换机构113以曲柄机构为主体而构成。曲柄机构通过驱动电动机111而被旋转驱动,由此使构成该曲柄机构的最终可动部件的作为驱动子的活塞129沿汽缸141内在冲击头长轴方向上做直线动作。另一方面,动力传递机构117以由多个齿轮构成的齿轮减速机构为主体而构成,将驱动电动机111的旋转力传递给工具夹套137。由此,工具夹套137在铅垂面内旋转,被该工具夹套137保持的冲击头119随之旋转。另外,关于运动变换机构113和动力传递机构117的结构,由于已是众所周知,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
打击元件115以与活塞129一起滑动自如地配置在汽缸141的孔径内壁的作为打击子的撞击件143、和滑动自如地配置在工具夹套137的作为中间子的冲击螺栓145为主体而构成。撞击件143通过伴随着活塞129的滑动动作的汽缸141的空气室141a的空气弹簧(压力变动)被驱动,撞击于冲击螺栓145(打击),通过该冲击螺栓145向冲击头119传递打击力。
另外,冲击钻101,通过作业者适当操作,能够在对冲击头119仅施加沿长轴方向的打击力来进行对被加工件的加工作业的锤击模式,和施加沿长轴方向的打击力和沿周方向的旋转力来进行对被加工件的加工作业的冲击钻模式之间切换。但是,关于对冲击钻119施加沿长轴方向的打击力的锤击驱动、以及施加沿长轴方向的打击力和沿周方向的旋转力的冲击钻驱动的详细情况,进而在锤击模式和冲击钻模式之间的模式切换的详细情况,都是公知的技术,且与本发明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冲击钻101中,当驱动电动机111被通电驱动时,其旋转输出通过运动变换机构113变换成直线运动后,通过打击元件115使冲击头119进行长轴方向的直线运动、即锤击动作。此外,冲击头119上除了有上述的锤击动作外,还通过由驱动电动机111的旋转输出被驱动的动力传递机构117而传递有旋转动作,由此,提供周方向的钻孔动作。即,当以冲击钻模式来驱动时,冲击头119进行长轴方向的锤击动作和周方向的钻孔动作,对被加工件实施冲击钻加工作业(开孔作业)。另一方面,当以锤击模式来驱动时,动力传递机构117的旋旋转力传递被离合器遮断。因此,冲击头119仅进行长轴方向的锤击动作,对被加工件实施锤击加工作业(錾凿作业)。
接着,参照图1~图6说明安装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冲击钻101上,用于对被加工件(例如混凝土)的加工作业时产生的粉尘进行吸尘的吸尘装置150。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吸尘装置150用于对被加工件进行开孔作业,主体上大致包括:安装在主体部103的前端区域的吸尘单元151(参照图1、图2和图4)、和配置在主体部103的内部的粉尘输出通路153(参照图1~图3)。吸尘单元151与本发明的“吸尘部”对应,粉尘输送通路153与本发明的“粉尘输送通路”对应。吸尘单元151具有:形成为长轴方向的两端开口的大致圆锥形状的、如硬质合成树脂制的帽部161;和形成为在冲击头119的长轴方向上伸缩自如且长轴方向的两端分别开口的大致圆筒形的橡胶制的波纹管165。帽部161与本发明的“固定区域”对应,波纹管165与本发明的“可动区域”对应。
帽部161以覆盖在主体部103的前端区域外周面的方式配置(参照图1和图4)。具体而言,具有覆盖从主体部103之中的前端(头端)至锁定解除用套筒139的前侧部分的范围那样的冲击头长轴方向长度,在使锁定解除用套筒139的后部侧露出到外部的状态下,通过设置在后侧的开口端部161a的左右两个安装杆163安装在圆筒罩106A上。因而,作业者在吸尘单元151安装在主体部103上的状态下,能够操作锁定解除用套筒139对冲击头119进行装卸。
两个安装杆163是在周方向上隔开大概180度配置在后侧的开口端部161a的截面圆形的长轴状部件,通过锁定解除用套筒139的外侧沿着圆筒罩106A的侧面向后方侧相互平行地延伸。为了在圆筒罩106A的后端部侧安装安装杆163,而形成有在冲击头长轴方向上贯通的左右两个安装孔106a(参照图6)。两个安装杆163,以其延伸端部(后端)可抽出地插入安装孔106a中,由此将吸尘单元151可卸下地安装在主体部103上。
另外,安装孔106a形成于向圆筒罩106A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106b。此外,两个安装杆163的前端部,通过压入在帽部161的后侧的开口端部161a形成的孔中,或通过在帽部161的成型时在该帽部161中嵌入成型而固定。此外,在安装杆163的外面安装有O形环164,通过该O形环164与安装孔106a的壁面的摩擦维持安装杆163对安装孔106a的插入状态。
波纹管165配置成在将帽部161安装在圆筒罩106A时被覆盖在冲击头119(参照图1、图4)。该配置状态的波纹管165不仅覆盖冲击头119的整体,并且与冲击头119的外表面之间构成供粉尘通过的通路166(空间)。波纹管165构成为将一方(图1和图2的左侧)的开口设定为吸尘口165a,冲击头119的前端位于该吸尘口165a。此外,波纹管165的另一方的开口设定为相对帽部161的连接口165b,该连接口165b相对帽部161的前侧(图1和图2的左侧)的开口端部161b的外周可卸下地嵌合。即,波纹管165相对帽部161装卸自如地构成。
此外,在帽部161形成有连接波纹管165的通路166和粉尘输送通路153的连接通路部167。连接通路部167与本发明的“连接通路”对应。连接通路部167作为与帽部161一体形成的截面圆形的管状部件而构成,一端在帽部161的前侧内面开口,另一端部与粉尘输送通路153连通。
粉尘输送通路153主要包括:在主体部103的内部沿与冲击头119的长轴方向大概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两端开口的管171、和与该管171连接的可挠性的软管173。管17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以通过驱动电动机111的输出轴112的上方侧空间、具体而言通过在电动机壳体105的内壁面和由该电动机壳体105覆盖的齿轮箱107的下部区域外壁面之间形成的空间S而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管171的前端开口部从电动机壳体105的前壁面向前方突出并露出到外部(参照图2),在帽部161形成的连接通路部167的后端开口端部161b与作为该露出端部的前端开口部连接。另外,管171的前端开口部被与电动机壳体105一体形成的筒状罩部105a覆盖周围,由此,例如在不与帽部161的连接通路部167连接的状态下,难以受到外力。
与管171的后端部连接的软管173弯曲并经过在电动机壳体105内配置的控制器131的后方向下方延伸。控制器131是进行与驱动电动机111的供电相关的控制的控制部分。握柄109具有在与冲击头119的长轴方向交叉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柄部121,并且在该柄部12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连接部122、123,该上下的连接部122、123与电动机壳体105的后部连接。由此,握柄109构成环状的手柄(D形手柄)。柄部121与本发明的“把持部”对应。另外,柄部121和下侧的连接部123形成中空状。
在电动机壳体105内朝下延伸的软管173进一步折弯并贯通电动机壳体105,向握柄109的下部侧的连接部123(在以扳机109a为基准的情况下,远离该扳机109a的连接部123)的内部空间延伸。即,软管173,在握柄109的上下的连接部121、123之中,向相对冲击头119的长轴线分离的一侧(远的一方)的连接部123侧延伸。软管173的下部侧端部构成将输送到该软管173内的粉尘向外部排出的粉尘排出口174。粉尘排出口174与本发明的“粉尘排出口”对应。粉尘排出口174从握柄109的下侧的连接部123中朝向外部向斜后下方突出而露出(参照图2),并且在下侧的连接部123的外部,通过将集尘器的集尘软管175向斜上方插入作为该露出端部的粉尘排出口174,而能够与之连接。此外,软管173的粉尘排出口174被与下侧的连接部123一体形成的筒状罩部123a覆盖周围,由此,在不与集尘软管175连接的状态下,难以受到外力。
另外,握柄109作为防振手柄而构成,其下侧的连接部123以旋转轴124为支点在前后方向上旋转自如地连接、上侧的连接部122通过作为弹性部件的盘簧125而以被弹性地连接。此外,在电动机壳体105的下部区域的与握柄109的下侧的连接部123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可供AC电线(为了方便而省略图示)插通的电线护头126,其中该AC电线用来对驱动电动机111和控制器131供给交流电。电线护头126以使AC电线的插入方向为上下方向的方式呈直线状延伸。AC软线与本发明的“电线”对应。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吸尘装置150,按照上述那样构成。因而,在对例如混凝土那样的被加工件实施冲击钻加工作业(开孔作业)的情况下,将集尘器的集尘软管175与软管173的粉尘排出口174连接。然后,驱动集尘器,并将冲击头119向被加工件挤压,驱动冲击钻101,使冲击头119进行长轴方向的锤击动作和周方向的钻孔动作实施加工作业时,该加工作业所产生的粉尘被吸引到向被加工件挤压的波纹管165的吸尘口165a内。被吸引到吸尘口165a内的粉尘通过波纹管165内的通路166向帽部161的连接通路部167、管171、软管173输送后,经由与该软管173的粉尘排出口174连接的集尘器的集尘软管175而集尘到集尘器的集尘箱中。随着加工作业的进行,当冲击头119从被加工件的表面进入到内部的情况下,橡胶制的波纹管165相对地向后方进行缩小动作,由此能够维持吸尘口165a对被加工件的表面的抵接状态并吸引粉尘。
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以驱动电动机111的旋转轴线的延长线与冲击头119的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式配置驱动电动机111的结构的冲击钻101中,利用集尘器经过由在主体部103内延伸的管171和软管173构成的粉尘输送通路153对加工作业时产生的粉尘进行集尘。如上所述,在以驱动电动机111的旋转轴线的延长线与冲击头119的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式配置驱动电动机111的情况下,在收容运动变换机构113和动力传递机构117的电动机壳体105的下部外侧面和齿轮箱107的内侧面之间、即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在构造上,必然形成有在冲击头119的长轴方向延伸的空间S。根据本实施方式,形成为在上述空间S配置作为粉尘输送通路153的结构部件的管171,能够合理地活用该空间S。空间S与本发明的“内部空间”对应。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构成粉尘输送通路153时,关于从电动机壳体105的上方向下方、进一步贯通电动机壳体105向握柄109的连接部123延伸的区域,设为使用可挠性(柔软性)的软管173的结构,因此能够得到对配管处理的适应性。
此外,将作为软管173的端部的粉尘排出口174隔着驱动电动机111设定在冲击头119的相反侧、即握柄109的下侧的连接部123。因此,当作业者以小拇指为下侧的方式把持握柄109的柄部121的通常作业状态时,与粉尘排出口174连接的集尘软管175设置在把持柄部121的手指的小拇指侧,而且朝下。这样,由于集尘软管175位于把持握柄109的手指的手边,所以难以在操作握柄109时造成妨碍,不损坏操作性。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粉尘排出口174相邻配置在AC电线对于主体部103插入部、即电线护头126。通过采用粉尘排出口174与AC电线相邻的结构,能够将与该粉尘排出口174连接的集尘软管175和AC软线相对一体地移动。因此,提高操作作业工具时的操作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波纹管165相对帽部161装卸自如地构成。因此,在波纹管165受到损伤的情况下,仅更换波纹管165即可够降低修理费的成本。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将通过锁定解除用套筒139的侧方延伸的至少两个安装杆163插入圆筒罩106A的安装孔106a中安装吸尘单元151的结构,所以能够在圆筒罩106A上安装着吸尘单元151的状态下,操作锁定解除套筒139来装卸冲击头119。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7~图10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是在冲击钻101的主体部103上安装与握柄109不同的侧柄181的情况的例子,除了这一点之外的结构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因而,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或进行简单说明。侧柄181与本发明的“侧手柄”对应。
侧柄181是在与冲击头119的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左右方向)上水平延伸的棒状部件,主要包括: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圆筒罩106A的柄主体部182和供作业者把持的柄部183。柄部183由长轴方向的一端与柄主体部182连接的中空状的筒状部件构成。在圆筒罩106A上设置有由与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平行的规定宽度的圆周面形成的柄安装部184。
在柄主体部182的刀头长轴方向的前后的侧板形成有大致半圆弧状的卡合面(为了方便而省略图示)。此外,柄主体部182具备夹箍182a和手动操作用的带螺纹的操作杆182b。带螺纹的操作杆182b,一端与夹箍182a连结,另一端在柄部183的筒孔内延伸,并且在该延伸端部形成有螺纹部,在该螺纹部螺合有与柄部183同旋的螺母(为了方便而省略图示)。
侧柄181对柄安装部184的安装,首先,将主体部103从前端侧(冲击头119侧)插入由柄主体部182的卡合面和夹箍182a形成的圆形部内,将上述圆形部定位在圆筒罩106A的柄安装部184上。在该状态下,使螺母与柄部183一起相对柄主体部182相对旋转,利用带螺纹的操作杆182b使夹箍182a向卡合面侧移动,利用该夹箍182a和卡合面夹持柄安装部184。由此,将侧柄181安装在圆筒罩106A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侧柄181安装到圆筒罩106A上的状态下,吸尘装置150的吸尘单元151装卸自如地安装在主体部103的前端区域。为了实现上述结构,如图10所示,在侧柄181的柄主体部182与柄部183的连接侧设置有,可供设置在吸尘单元151的左右两个安装杆163中一个安装杆163以游嵌状插通的圆形贯通孔185。为了安装安装杆163,在圆筒罩106A上形成的左右两个安装孔106a,配置在以冲击头119的长轴线为中心的圆弧上。与此对应,柄主体部182的贯通孔185,在将侧柄181安装在圆筒罩106A的柄安装部184上的安装状态下,与安装孔106a配置在同一圆弧上。
因而,当将侧柄181安装在柄安装部184上时,贯通孔185以与一个安装孔106a相对的方式定位,在该状态下能够将一个安装杆163经由贯通孔185插入安装孔106a中。此时,另一个安装杆163能够经由夹箍182a的外侧插入另一个安装孔106a中。因此,侧柄181,从冲击钻101的后方看,相对柄安装部184,既可以以向左侧方延伸的方式安装,也可以相反地以向右侧方延伸的方式安装。另外,关于吸尘单元151本身,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侧柄181安装在圆筒罩106A的柄安装部184的状态下,将吸尘单元151的安装杆163经由该侧柄181的贯通孔185插入圆筒罩106A的安装孔106a而进行安装。由此,在将侧柄181安装在圆筒罩106A的柄安装部184的状态下,能够相对该圆筒罩106A装卸吸尘单元151,当装卸吸尘单元151时,不需要特意装卸侧柄181。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吸尘装置150合理地应用于带侧柄的冲击钻101。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吸尘装置150起到与上述第一方式中说明的情况同样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1~图19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1~图15所示,在冲击钻101中,在配置于主体部103的内部的粉尘输送通路153上设置有将该粉尘输送通路153的内部与主体部103的空间(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空间)S连通的多个吸引孔172,由此将主体部103内的热和侵入到主体部103的内部的粉尘向该主体部103的外部排出。
具体而言,在形成于电动机壳体105的内壁面和由该电动机壳体105覆盖的齿轮箱107的下部区域外壁面之间的空间S所配置的管171上,设置有将该管171的内部和空间S连通的多个吸引孔172,由此将主体部103内产生的热和侵入到主体部103的内部的粉尘向该主体部103的外部排出。吸引孔172与本发明的“开口”对应。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管171上设置有其一部分向外径方向鼓出呈突起状的多个鼓出突起172a。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和图13所示,鼓出突起172a在管171的前后方向和周方向上分别隔开规定的间隔设置为4个,而且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各鼓出突起172a上,在与膨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呈贯通状地形成有各两个吸引孔172。另外,以不会明显损害集尘器的本来吸尘功能的方式对吸引孔172的个数和大小进行设定。此外,关于冲击钻101的整体结构,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所以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由冲击钻101进行加工作业时,伴随着作为驱动机构的运动变换机构113、打击元件115、和运动传递机构117的驱动,收容它们的主体部103的内部趋向高温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在粉尘输送通路153的管171上设置吸引孔172,使得因加工作业而产生的粉尘在被集尘器的驱动而吸引时,空间S的空气经由吸引孔172被吸引到管171内。因此,在由齿轮箱107和圆筒106等构成的内壳体和由电动机壳体105和齿轮箱罩107A等构成的外壳体所包围的空间S、即主体部103的空间S内,产生向管171内流动的空气流,由此,使该空间S内的热向外部放出,能够使该主体部103冷却。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粉尘输送通路153不仅作为粉尘的输送机构起作用,而且也能够作为冷却主体部103的空间S的机构加以利用,是合理的。
然而,在冲击钻101中,通过使冷却空气从驱动电动机111的长轴方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流通对该驱动电动机111进行冷却。在该情况下,只要是例如冷却空气流过用来在驱动电动机111的换向器中流动电流而设置的碳刷(为了方便而省略图示)侧的结构,侵入到主体部103内的粉尘就有可能与冷却空气一起向碳刷侧流动,附着在该碳刷上,对与该换向器的滑动接触动作造成不良影响。
可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侵入空间S的粉尘与空气一起经由吸引孔172吸引到管171内,所以能够减少该粉尘向碳刷侧的侵入量,结果能够保护碳刷不受粉尘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和图16所示,为对在圆筒罩106A的柄安装部184安装的握柄181安装吸尘单元151的结构。另外,握柄181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大概同样地构成。因此,对相同的结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其中,在图16中,示出在握柄181的结构部件之中,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没有图示的结构部件、即具有针对柄安装部184的卡合面187a的侧板187和螺母188。此外,关于握柄181对柄安装部184的安装方法由于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所以也省略其说明。
接着,参照图12对集尘单元151对侧柄181的安装构造进行说明。在帽部161的后端侧,作为向侧柄181的安装用,两个圆形截面的柱在周方向上隔开180度的间隔向后方相互平行地延伸。与此对应,在侧柄181的柄主体部182形成有与帽部161相对的两个卡合孔193。而且,柱191的前端(后端)插入该卡合孔193,由此帽部161以其后端部相对于柄主体部182的前端部在冲击头219的长轴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相对的方式安装。通过进行这样的安装,在侧柄181的柄主体部182与帽部161之间形成作业者可凭借插入手指操作锁定解除用的操作套筒139的空间。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吸尘单元151安装在侧柄181上的状态下,操作锁定解除套筒139能够对冲击头119进行装卸。
在侧柄181的柄主体部182设置有卡合部件195,其具有向卡合孔193的内径侧突出的大致半球状的卡合突部195a。该卡合部件195作为柱保持部件而被设置,当帽部161的柱191插入卡合孔193内时,通过将卡合突部195a对于在该柱191的外周面形成的环状卡合槽191a进行弹性地卡合,从而将该柱191保持在插入位置。另外,向前方牵拉柱191,使卡合部件195向外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而使卡合突部195a从卡合槽191a脱出,从而能够将该柱191从卡合孔193抽出。即,吸尘单元151能够相对侧柄181适当地装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冲击钻101的主体部103在冲击头119的长轴方向(前后方向)上被分割成前主体部103F和后主体部103R。前主体部103F由电动机壳体105、齿轮箱107、圆筒部106、齿轮箱罩107A和圆筒罩106A等构成,后主体部103R被设置作为覆盖电动机壳体105和齿轮箱107的后方区域的后罩部件。而且,前主体部103F通过将作为该前主体部103F的构成部件的、电动机壳体105、齿轮箱107、圆筒部106、齿轮箱罩107A和圆筒罩106A相互组装作为一个单元部件而形成。另一方面,后主体部103R作为单一的后罩部件而形成。而且,后主体部103R以从后方对于将电动机壳体105和齿轮箱107等相互组装而构成的前主体部103F进行抵接的状态来组装,之后在该后主体部103R的后端安装握柄109。另外,握柄109相对后主体部103R的安装构造本身,由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所以省略其说明。在图11中表示这样组装的状态。前主体部103F、后主体部103R和握柄109与本发明的“多个工具主体结构部件”对应。
与上述主体部103的分割构造对应,吸尘装置150的粉尘输送通路153在冲击头119的长轴方向(前后方向)上被分割。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粉尘输送通路153被分割成前侧的管171和后侧的管176和分出排出口178的三份,预先将前侧的管171安装在前主体部103F上,将后侧管176安装在后主体部103R上,此外,将粉尘排出口178与握柄109一体地形成。然后,将前主体部103F和后主体部103R相互组装,进而在后主体部103R上组装握柄109时,形成单一的粉尘输送通路153。
前侧的管171是形成有与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空间S连通的吸引孔172的管,如图14和图15所示,以经过驱动电动机111的输出轴112的上方侧空间、具体而言经过在电动机壳体105的内壁面和由该电动机壳体105覆盖的齿轮箱107的下部区域外壁面之间形成的空间S而在前后方向上大概水平状延伸的方式配置。另外,前侧的管171配置成从上下方向看基本上位于主体部103的中心轴线的大概正下方,但如图18所示,在前后方向的中间区域,为了避免驱动电动机111的输出轴112和动力传递机构117的中间轴的干涉,以经过靠向一方的侧方而延伸的方式适当弯曲。前侧的管171,如图17所示,在由电动机壳体105和齿轮箱罩107A的对合面(接合面)从上下方向夹持的状态下被安装。此外,在前侧的管171的前端侧外面,如图18所示,一体形成有在径方向呈水平状突出的一对安装突起171a,该安装突起171a通过螺钉(为了方便而省略图示)固定在形成于电动机壳体105的管底座105b(参照图12)。此外,在前侧的管171的至少后端部下面侧形成有周方向的槽171b(参照图18),该槽171b与电动机壳体105的上端缘卡合。由此,前侧的管171,在前主体部103F的结构部件被相互组装在一起时,以所有方向上的移动都被限制的固定状态而安装在该前主体部103F(参照图1)。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后侧的管176形成为侧视图中呈大致Z状,并且如图19所示在上下方向延伸的中间区域外面,一体地形成有沿径方向水平状突出的一对安装突起176a。后侧的管176以延伸方向一端(前端)朝向前方突出且延伸方向另一端(后端)贯通后主体部103R的后壁向后方突出的方式相对该后主体部103R配置,并且通过螺钉(为了方便而省略图示)在固定状态下安装在形成于后主体部103R的管底座103Ra(参照图17)。
此外,与握柄109一体形成的粉尘排出口178具备可与后侧的管176的后端突出部连接的前连接口178a,和可与集尘器的集尘软管175连接的后连接口178b。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就配置在主体部103的内部的分出输送通路153而言,与杆主体部103的分割结构对应而采用在前后方向上分割的构造,当组装前主体部103F和后主体部103R时,后管176的前端部嵌入前侧的管171的后端开口部而与其连接。此外,当在后主体部103R上组装握柄109时,后侧的管176的后端部嵌入粉尘排出口178的前连接口178b而与其连接,由此形成粉尘输送通路153。因此,与通过进行主体部103的组装作业和握柄109的组装作业会形成粉尘输送通路153,在主体部103的组装作业结束后组装粉尘通路153的结构相比,能够提高粉尘输送通路153的组装性。此外,能够容易地进行粉尘堵塞粉尘输送通路153时的修理。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为了连接吸尘单元151的波纹管165和粉尘输送通路153的前侧的管171而设置在帽部161的连接通路部167采用相对该帽部161分割的构造。连接通路部167由管构成,该管的一端(前侧)相对于在帽部161形成的连接口161c可装卸自如地连接,另一端(后侧)可装卸自如地与前侧的管171的前端开口连接。此外,连接通路部167在延伸方向的中间区域形成波纹管状,由此被赋予柔软性,能够容易地进行对于帽部161的连接口161c以及前侧的管171的前端开口的连接时的定位。
如上所述,连接通路部167不仅能够相对粉尘输送通路153卸下,而且也能够相对帽部161卸下。因此,在将连接通路部167从帽部161的连接口161c卸下之后,将集尘器的集尘软管175直接与该连接口161c连接,不使用作为主体部103的内部通路的粉尘输送通路167也能够处理粉尘。此时,不使用粉尘输送通路167,相应地空气的流动阻力变小,能够以更强的吸引力处理粉尘。在该情况下,优选用栓塞密封相当于粉尘输送通路153的吸尘入口的前侧的管171的前端开口、和粉尘排出口178的后连接口178b。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0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吸尘装置150是从钻孔作业用变更为锤击作业用的装置,可应用于冲击头仅进行直线动作的锤,或者应用于能够在冲击头仅进行直线动作的锤击模式和进行直线动作和旋转动作的冲击钻模式之间切换作业模式的冲击钻中。另外,就锤而言,众所周知,除不具有用于使冲击头旋转动作的动力传递机构这一点之外与冲击钻同样地构成。
本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间的区别在于,将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吸尘单元151的波纹管165变更成非伸缩式的集尘套筒265,除此之外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优选一边用眼确认刀头前端的位置一边进行锤击作业。因此,如图20所示,吸尘装置150的吸尘单元151构成为锤击作业用的冲击头(也称为尖刀头)219的前端部分从集尘套筒265的前端以规定长度突出。而且,集尘套筒265形成朝向前端侧内径变大的圆锥筒状(喇叭状)。即,集尘套筒265,使前端区域的开口面积最大,通过这样构成避免在锤击作业时集尘套筒265干涉被加工件而妨碍锤击作业,并实现集尘套筒265对粉尘的集尘性(捕捉容易度)的提高。另外,关于与锤击作业用的集尘装置150相关的上述以外的结构,完全与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开孔作业用的集尘装置150相同。因而,关于在锤击作业用的集尘装置151的结构部件之中上述以外的结构,在标注与开孔作业用的集尘装置150相同的符号的基础上,省略其说明或进行简单说明。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集尘装置150,在应用于锤击作业时,能够用集尘套筒265对由锤击作业产生的粉尘进行集尘,并且利用集尘器强制性吸引处理被集尘在该集尘套筒265中的粉尘。此外,由于集尘套筒265内的粉尘处理,所以不需要暂时中断加工作业,提高了作业性。
另外,在将开孔作业用的集尘装置150和锤击作业用的集尘装置151应用于冲击钻101的情况下,根据作业模式,即根据在击锤模式下驱动的情况和在冲击钻模式或钻孔模式下驱动的情况,构成吸尘单元151的前端部分。能够采用以互换波纹管165和集尘套筒265安装在冲击钻101上的结构。当采用这样的结构时,由于能够区分使用对应于该作业而构成的波纹管165或集尘套筒265来对粉尘进行集尘,所以能够高效地进行粉尘的集尘处理,并且对于波纹管165或集尘套筒265以外的部分亦可通用,是合理的。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由吸尘单元151的波纹管165覆盖冲击头119的整体,将其内部空间设为粉尘经过的通路166,但也可以变更为仅覆盖冲击头119的前端部的结构,使从吸尘口吸引的粉尘利用连接通路部向管171输送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冲击头119进行长轴方向的锤击动作和周方向的钻孔动作的冲击钻101的情况,但当然也能够适用于冲击头119仅进行长轴方向的锤击动作的锤。
鉴于上述发明的宗旨,能够构成下述那样的形态。
(形态1)
“吸尘部构成为,具有在工具头的长轴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两个安装杆,该安装杆可抽出地插入在作业工具主体形成的安装孔中,由此将上述吸尘部安装在作业工具主体上。”
(形态2)
“在形态1中,在作业工具主体的前端区域配置有可向工具头的长轴方向滑动操作的工具头更换用的锁定解除用套筒,上述安装杆经过上述锁定解除用套筒的外侧向与上述工具头相反一侧延伸,并且该延伸端部插入作业工具主体的安装孔。”
(形态3)
“粉尘输送通路具有硬质制的管和与该管连接的可挠性的软管。”
(形态4)
侧手柄构成为,具有在工具头的长轴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吸尘部的安装杆贯通该贯通孔可抽出地插入作业工具主体的安装孔中。
Claims (14)
1.一种作业工具,其具有电动机和收容所述电动机的作业工具主体,通过所述电动机使安装在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的前端区域的工具头驱动,由此使该工具头进行规定的加工作业,所述作业工具的特征在于,还具有:
吸尘部,其覆盖所述工具头的至少前端,并且吸入由所述工具头进行加工作业所产生的粉尘;
粉尘输送通路,其配置在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的内部,并对吸入所述吸尘部中的粉尘进行输送;和
粉尘排出口,其将沿所述粉尘输送通路内输送的粉尘向外部排出,
所述粉尘排出口隔着所述电动机配置在所述工具头的相反一侧,
所述电动机配置成该电动机的旋转轴线的延长线相对所述工具头的长轴方向呈交叉状,
在以所述工具头的长轴方向为水平方向的朝向来放置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的状态下,所述粉尘输送通路在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的上方以与该输出轴的长轴方向呈交叉状沿所述作业工具主体内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手柄,该手柄的供作业者把持的把持部沿与所述工具头的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该延伸方向的两端部连结在所述作业工具主体上,在所述手柄的相对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的连结部位之中,在远离所述工具头的长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粉尘排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向所述电动机供给电力的电线,所述粉尘排出口与所述电线相邻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尘部,形成为覆盖所述工具头的整体并且位于该工具头侧的端部开口成为吸尘口的帽状,在所述吸尘口的相反一侧具有连接通路,该连接通路使从该吸尘口吸引到吸尘部与所述工具头外表面之间的空间内的粉尘向所述粉尘输送通路输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与所述工具头的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侧手柄,所述吸尘部在所述侧手柄安装在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的状态下能够相对所述作业工具主体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尘部安装在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的前端区域的状态下能够更换所述工具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尘部具有由筒状的波纹管构成覆盖所述工具头的区域的伸缩自如的可动区域,和安装在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的前端区域的固定区域,所述可动区域相对所述固定区域装卸自如,从而能够进行更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粉尘输送通路上设置有通向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的内部空间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被所述电动机驱动,使所述工具头至少在长轴方向上做直线动作,
所述作业工具主体具有收容所述驱动机构的内壳体,和覆盖该内壳体的外壳体,
所述粉尘输送通路配置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之间的内部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由多个工具主体结构部件构成,并且与该多个工具主体结构部件对应地分割所述粉尘输送通路,在将所述多个工具主体结构部件相互组装而形成作业工具主体时,形成单一的粉尘输送通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尘部具有在工具头的长轴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两个安装杆,该安装杆能够抽出地插入在所述作业工具主体上形成的安装孔中,由此将所述吸尘部安装在作业工具主体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的前端区域配置有能够沿工具头的长轴方向滑动操作的工具头更换用的锁定解除用套筒,
所述安装杆构成为经过所述锁定解除用套筒的外侧而向与所述工具头相反一侧延伸,并且该延伸端部插入作业工具主体的安装孔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尘输送通路具有硬质制的管和与该管连接的可挠性的软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与所述工具头的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侧手柄,
所述侧手柄具有在工具头的长轴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吸尘部的安装杆贯通该贯通孔且能够抽出地插入作业工具主体的安装孔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324772 | 2008-12-19 | ||
JP2008-324772 | 2008-12-19 | ||
JP2009-232753 | 2009-10-06 | ||
JP2009232753A JP5436135B2 (ja) | 2008-12-19 | 2009-10-06 | 作業工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45896A CN101745896A (zh) | 2010-06-23 |
CN101745896B true CN101745896B (zh) | 2013-10-23 |
Family
ID=41737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606759A Active CN101745896B (zh) | 2008-12-19 | 2009-12-18 | 作业工具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186453B2 (zh) |
EP (1) | EP2199013B1 (zh) |
JP (1) | JP5436135B2 (zh) |
CN (1) | CN101745896B (zh) |
BR (1) | BRPI0905192A2 (zh) |
RU (1) | RU2520244C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7028382A1 (de) * | 2007-06-20 | 2008-12-24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ngehäuseeinheit |
US9776296B2 (en) | 2008-05-09 | 2017-10-03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Power tool dust collector |
US8967923B2 (en) | 2012-01-13 | 2015-03-03 | Aeg Electric Tools Gmbh | Dust suction device for drilling machine |
JP5361504B2 (ja) * | 2009-04-10 | 2013-12-04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打撃工具 |
JP5575428B2 (ja) * | 2009-07-10 | 2014-08-20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集塵アタッチメント |
JP5575429B2 (ja) | 2009-07-10 | 2014-08-20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集塵アタッチメント |
US8479964B2 (en) * | 2010-04-05 | 2013-07-09 | Makita Corporation | Dust collecting devices |
DE102010028302A1 (de) * | 2010-04-28 | 2011-12-01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Bohrwerkzeug |
JP5496812B2 (ja) | 2010-08-03 | 2014-05-21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作業工具 |
US9296079B2 (en) | 2010-08-23 | 2016-03-29 | Makita Corporation | Dust collecting device |
JP5537335B2 (ja) * | 2010-08-23 | 2014-07-02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集塵装置 |
JP5578718B2 (ja) * | 2010-09-10 | 2014-08-27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集塵装置 |
US20120063856A1 (en) * | 2010-09-10 | 2012-03-15 | Makita Corporation | Dust collecting device |
US8978781B2 (en) * | 2010-12-07 | 2015-03-17 | Robert Bosch Gmbh | Dust shroud for power tools |
JP5657436B2 (ja) * | 2011-03-16 | 2015-01-21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作業工具 |
US20130192862A1 (en) * | 2011-11-17 | 2013-08-01 | Black & Decker Inc. | Accessory For Oscillating Power Tools |
CN102601416A (zh) * | 2012-03-31 | 2012-07-25 | 黄红菊 | 一种具有除尘能力的定位电钻 |
CN103567497A (zh) * | 2012-08-07 | 2014-02-12 | 高跃忠 | 一种带有减速防尘装置的电钻 |
US9579762B2 (en) * | 2012-09-28 | 2017-02-28 | Mark D. SULLIVAN | Dust free drill system |
US9956659B2 (en) * | 2012-11-19 | 2018-05-01 | Makita Corporation | Dust collecting device and power tool having the same |
JP6096593B2 (ja) * | 2013-05-29 | 2017-03-15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往復動式作業工具 |
CN103537729B (zh) * | 2013-09-26 | 2015-10-21 | 江苏苏美达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 具有除尘装置的手持式钻孔机 |
USD741557S1 (en) | 2014-01-15 | 2015-10-20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Dust collector |
USD742081S1 (en) | 2014-01-15 | 2015-10-27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Dust collector |
JP6258093B2 (ja) * | 2014-03-24 | 2018-01-10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打撃工具 |
US10238252B2 (en) * | 2014-05-15 | 2019-03-26 | Christopher Joseph Buczek | Dust collector for a drill press or system |
DE102014221213A1 (de) * | 2014-10-20 | 2016-04-21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r SDS-Werkzeugaufnahme |
CN105642947B (zh) * | 2016-04-01 | 2018-07-10 | 重庆大学 | 一种电钻除尘装置 |
US10493579B2 (en) * | 2016-08-03 | 2019-12-03 | Robert Bosch Tool Corporation | Dust collection system for a rotary power tool |
CN106563836A (zh) * | 2016-11-14 | 2017-04-19 | 杭州知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使用的手持式钻孔装置 |
CN106730447A (zh) * | 2017-01-18 | 2017-05-31 | 刘晓雯 | 多功能破门出水利器 |
GB2559386B (en) * | 2017-02-03 | 2019-09-04 | Nikken Kosakusho Europe Ltd | Device for the extraction of machining dust |
JP7098432B2 (ja) * | 2018-06-19 | 2022-07-11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吸塵ビット用集塵システム及びハンマードリル |
US11298788B2 (en) | 2018-06-19 | 2022-04-12 | Makita Corporation | Electric power tool dust collection system |
HK1256429A2 (zh) * | 2018-08-16 | 2019-09-20 | Tti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td | 具有噴嘴和針作為組件的液體分配裝置 |
CN215968574U (zh) | 2018-11-19 | 2022-03-08 | 米沃奇电动工具公司 | 适于与手持式电动工具一起使用的集尘器 |
WO2021195339A1 (en) | 2020-03-25 | 2021-09-30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Dust collector assembly |
US11872665B2 (en) | 2021-04-01 | 2024-01-16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Integrated dust extractor and power tool |
CN113664257A (zh) * | 2021-09-02 | 2021-11-19 | 缙云县中美达工具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灰尘收集功能的冲击电钻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122517A (en) * | 1937-01-02 | 1938-07-05 | Cleveland Rock Drill Co | Dust eliminator |
US3511322A (en) * | 1967-09-14 | 1970-05-12 | Phillips Drill Co | Percussive hammer with vacuum system for cleaning debris from workpiece |
USRE32415E (en) * | 1980-03-17 | 1987-05-12 | Adjustable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 |
US5113951A (en) * | 1988-06-07 | 1992-05-19 | Emerson Electric Company | Apparatus for driving a drilling or percussion tool |
DE4342484A1 (de) * | 1993-12-13 | 1995-04-06 | Siemens Nixdorf Inf Syst | Handbohrmaschine |
CN1332064A (zh) * | 2000-06-24 | 2002-01-23 | 希尔蒂股份公司 | 带冲击装置的手工电动工具 |
US6615930B2 (en) * | 2001-03-14 | 2003-09-09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Suction module |
US7281886B2 (en) * | 2003-09-12 | 2007-10-16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Suction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250670A (en) * | 1939-01-20 | 1941-07-29 | Joy Mfg Co | Drilling apparatus |
SU87830A1 (ru) * | 1949-10-26 | 1949-11-30 | К.М. Арискин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улавливани буровой пыли при перфораторном бурении |
SU126448A1 (ru) * | 1959-06-30 | 1959-11-30 | Ф.Л. Альтгаузен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сухого пылеулавливани |
FR1370412A (fr) | 1963-10-02 | 1964-08-21 | Duss Friedrich | Machine-outil guidée à la main pour le travail de la pierre |
GB1345341A (en) * | 1971-03-03 | 1974-01-30 | Devac Ab | Percussion machine |
US4209069A (en) * | 1974-09-03 | 1980-06-24 | Lockheed Corporation | Drills with chip collectors |
JPS547202U (zh) * | 1977-06-17 | 1979-01-18 | ||
JPS58873U (ja) * | 1981-06-25 | 1983-01-06 | 日立プラント建設株式会社 | 集塵装置付ハンマドリル |
DE3224141A1 (de) * | 1982-06-29 | 1983-12-29 | Seefluth, U. Christian, 2000 Hamburg | Bohrer, insbesondere gesteinsbohrer |
DE3239150A1 (de) * | 1982-10-22 | 1984-04-26 | Horst 4600 Dortmund Ludscheidt | 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zum reinigen und entstauben von bremstrommeln von fahrzeugen |
JPS59176709U (ja) * | 1983-05-13 | 1984-11-26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防塵装置の取付機構 |
DE3634149A1 (de) | 1985-11-08 | 1987-05-14 | Friedhelm Porsfeld | Druckluftbetriebenes geraet zur gesteinsbearbeitung |
JPS6468561A (en) * | 1987-09-04 | 1989-03-14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Wool ball remover |
DE19653330A1 (de) | 1996-12-20 | 1998-06-25 | Bosch Gmbh Robert | Absaugeinrichtung für eine Hand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für eine Bohr- oder Schlagbohrmaschine |
DE10057139A1 (de) * | 2000-11-17 | 2002-05-23 | Hilti Ag | Elektrohandwerkzeug mit Sicherheitskupplung |
US20020154960A1 (en) * | 2001-04-19 | 2002-10-24 | Lin Sheng Chieh | Power drill with vacuum dust-collection ability |
US6912788B2 (en) * | 2003-03-03 | 2005-07-05 | Credo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Blade storage compartment for power tool vacuum port |
AU2003260203A1 (en) * | 2003-09-16 | 2005-04-06 | Carlos Roberto Bonfim Oliveira | Suction system for debris that results from the use of portable electric drill |
US7229301B2 (en) * | 2005-04-25 | 2007-06-12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Motor-switch arrangement for a hand-held power tool |
DE102006000212A1 (de) * | 2006-05-08 | 2007-11-15 | Hilti Ag | Absaugvorrichtung für ein Abbauwerkzeuggerät |
JP3134914U (ja) * | 2007-06-15 | 2007-08-30 | 株式会社桑本総合設計 | 吸塵機能付き電気ドリル |
-
2009
- 2009-10-06 JP JP2009232753A patent/JP543613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12-10 US US12/654,112 patent/US818645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12-15 EP EP09015507.8A patent/EP2199013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9-12-18 CN CN2009102606759A patent/CN101745896B/zh active Active
- 2009-12-18 RU RU2009147221/02A patent/RU2520244C2/ru active
- 2009-12-21 BR BRPI0905192-9A patent/BRPI0905192A2/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122517A (en) * | 1937-01-02 | 1938-07-05 | Cleveland Rock Drill Co | Dust eliminator |
US3511322A (en) * | 1967-09-14 | 1970-05-12 | Phillips Drill Co | Percussive hammer with vacuum system for cleaning debris from workpiece |
USRE32415E (en) * | 1980-03-17 | 1987-05-12 | Adjustable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 |
US5113951A (en) * | 1988-06-07 | 1992-05-19 | Emerson Electric Company | Apparatus for driving a drilling or percussion tool |
DE4342484A1 (de) * | 1993-12-13 | 1995-04-06 | Siemens Nixdorf Inf Syst | Handbohrmaschine |
CN1332064A (zh) * | 2000-06-24 | 2002-01-23 | 希尔蒂股份公司 | 带冲击装置的手工电动工具 |
US6615930B2 (en) * | 2001-03-14 | 2003-09-09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Suction module |
US7281886B2 (en) * | 2003-09-12 | 2007-10-16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Suction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45896A (zh) | 2010-06-23 |
RU2009147221A (ru) | 2011-06-27 |
EP2199013B1 (en) | 2014-01-15 |
JP5436135B2 (ja) | 2014-03-05 |
US8186453B2 (en) | 2012-05-29 |
RU2520244C2 (ru) | 2014-06-20 |
EP2199013A1 (en) | 2010-06-23 |
US20100155095A1 (en) | 2010-06-24 |
JP2010162683A (ja) | 2010-07-29 |
BRPI0905192A2 (pt) | 2011-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45896B (zh) | 作业工具 | |
CN102666029B (zh) | 冲击工具 | |
US20200269376A1 (en) | Dust collector and work tool provided with dust collector | |
RU2563614C2 (ru) | Система подключения приводного источника для оснащенного прикрепляющимся устройством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приводного инструмента | |
CN102971114B (zh) | 集尘装置以及冲击工具 | |
CN101947768A (zh) | 吸尘装置 | |
CN102985227B (zh) | 集尘装置以及冲击工具 | |
US20040177981A1 (en) | Hammer drill and /or percussion hammer with no-load operation control that depends on application pressure | |
CN101947769A (zh) | 吸尘装置 | |
CN1287044A (zh) | 多功能手动操作的机床的切换装置 | |
CA2780015A1 (en) | Spindle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nd driving a tool holder | |
DE102019116378A1 (de) | Elektrokraftwerkzeugstaubsammelsystem | |
JP6300562B2 (ja) | 作業工具 | |
KR100724105B1 (ko) | 인쇄회로기판의 브릿지 커팅용 라우팅 머신 | |
JP5502581B2 (ja) | 作業工具 | |
EP1223010A1 (en) | Percussion hammer | |
CN102985228B (zh) | 集尘装置以及冲击工具 | |
JP6258063B2 (ja) | 集塵装置 | |
WO2006043866A1 (en) | Percussion device | |
CN102985229A (zh) | 集尘装置以及冲击工具 | |
JP4425230B2 (ja) | 空気注入/排出装置 | |
JP6211433B2 (ja) | 集塵装置 | |
US11833652B2 (en) | Power tool | |
CN102310395A (zh) | 冲击工具 | |
CN211193757U (zh) | 电动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