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3760B - 扬声器用振动板、使用该振动板的扬声器及使用该扬声器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用振动板、使用该振动板的扬声器及使用该扬声器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3760B
CN101743760B CN200880024502.0A CN200880024502A CN101743760B CN 101743760 B CN101743760 B CN 101743760B CN 200880024502 A CN200880024502 A CN 200880024502A CN 101743760 B CN101743760 B CN 1017437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aker
diaphragm
bamboo fibre
bamboo
fib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245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3760A (zh
Inventor
梶原义道
西村和晃
新小田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1839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2385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1839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1829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595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908930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595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1838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43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3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3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37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ransducers or diaphragms therefor
    • H04R31/003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ransducers or diaphragms therefor for diaphragms or their outer suspen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31/00Details of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ransducers or diaphragms therefor covered by H04R31/00,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4R2231/001Moulding aspects of diaphragm or surrou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307/00Details of diaphragms or cone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ir suspension or their manufacture covered by H04R7/00 or H04R31/003,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307/021Diaphragms comprising cellulose-like materials, e.g. wood, paper, lin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307/00Details of diaphragms or cone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ir suspension or their manufacture covered by H04R7/00 or H04R31/003,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307/025Diaphragms comprising polymeric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307/00Details of diaphragms or cone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ir suspension or their manufacture covered by H04R7/00 or H04R31/003,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307/029Diaphragms comprising fib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12Non-planar diaphragms or cones

Abstract

本发明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含有聚乳酸和混入所述聚乳酸的竹炭。该振动板可以实现环境负荷小且高音质的扬声器。

Description

扬声器用振动板、使用该振动板的扬声器及使用该扬声器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用振动板、使用该振动板的扬声器、以及立体声播放装置或电视机等使用该扬声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图15是由树脂构成的以往的扬声器用振动板47的剖面图。振动板47是通过使树脂颗粒热熔解并利用金属模注塑成型而形成的。该树脂颗粒往往由聚丙烯等单一树脂材料构成。又,树脂颗粒,有时以振动板的物理参数的调整即扬声器的特性或音质的调整为目的,由多种不同的树脂构成。而且,利用这些树脂难以进行调整的物理参数有时会通过进一步将云母等增强材料混入到树脂颗粒中来进行调整,从而调整扬声器的特性或音质等。
以往的振动板47的树脂主要含有聚丙烯。聚丙烯是从石油得到的材料,由于焚烧废弃时产生新的二氧化碳量,因此环境负荷大。
为了减小环境负荷,近年来,正研究使用由植物得到的树脂即聚乳酸。专利文献1公开了由聚乳酸构成的以往的扬声器用振动板。
关于由聚乳酸构成的以往的振动板,由于耐热性不足,因此无法实现高可靠性,而且由于强度不足、弹性率低这些情况,在音质方面也存在问题。
专利文献:日本专利公开2005-2605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扬声器用振动板含有聚乳酸和混入该聚乳酸的竹炭。
该振动板可以实现环境负荷小且高音质的扬声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平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振动板的线2-2的剖面图。
图3示出实施形态1的振动板的特性。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俯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振动板的线5-5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3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俯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振动板的线7-7的剖面图。
图8示出实施形态3的振动板的特性。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4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振动板的线10-10的剖面图。
图11示出实施形态4的振动板的特性。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5的扬声器的剖面图。
图13是实施形态5的装置的外观图。
图14是实施形态5的其他装置的剖面图。
图15是以往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1-外壳(框体)
15A-后托架
24-磁路
28-音圈
67-扬声器用振动板
67A-聚乳酸
67B-竹炭
67C-竹纤维
77-扬声器用振动板
77A-聚乳酸
77B-竹炭
77C-微原纤维化的竹纤维
77D-增强材料
81-扬声器用振动板
81A-树脂(第1树脂)
81B-云母(天然矿物)
81C-竹纤维(植物纤维)
81D-碳化原料
81E-树脂(第2树脂)
91-扬声器用振动板
91A-树脂
91B-烯烃系树脂
91C-基础树脂
91D-竹纤维
91E-微原纤维化的竹纤维
91F-竹炭
91G-增强材料
101-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扬声器用振动板67的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振动板67的线2-2处的剖面图。
具有圆锥形状的振动板67是通过将由植物得到的聚乳酸67A和混入聚乳酸67A的竹炭67B所构成的材料注塑成型而形成的。竹炭67B均匀地分散于聚乳酸67A中。竹炭67B使得振动板67的耐热性提高,并且由于竹炭67B增大了弹性率和刚性,因此提高了音质。还有,竹炭67B还起到了不使用颜料就将振动板67做成黑色系的高品位的外观的着色剂的作用。
竹炭67B为粒状,是将竹材预先切割为适当的大小,再以大约800℃的高温对其碳化之后进行粉碎而得到的。
为了减轻振动板67提高其弹性率,可以混入竹纤维67C。利用竹纤维67C,不仅增大了弹性率,而且还使得内部损失增大,提高了耐热性。由于增大了内部损失,因此可以抑制变形或共振。较理想的是竹纤维67C的纤维长度在0.2mm以上3mm以下。由于该范围的纤维长度的竹纤维67C,可以高效率地发挥使聚乳酸67A和竹炭67B混合的效果。竹纤维67C的纤维长度短于0.2mm时,则不能高效率地实现竹纤维67C的效果,无法期待高弹性率。另一方面,竹纤维67C的纤维长度比3mm长时,竹纤维67C相互缠绕而发生二次凝集,难以使得竹纤维67C分散。由于二次凝集,竹炭67B与聚乳酸67A的混匀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导致生产率降低,或者竹纤维67C的凝集体出现在振动板67的表面从而损坏了外观。
竹纤维67C的量在5重量%以上且55重量%以下较为理想,更理想的是在10重量%以上30重量%以下。竹纤维67C的量在5重量%以下的话,竹纤维的效果表现不显著,竹纤维67C的量为55重量%以上时,竹纤维67C难以均匀地分散到聚乳酸67A中。当包含30重量%以上的竹纤维67C时,聚乳酸67A的流动性降低,通过注塑成型制作时,难以将振动板67的厚度设为0.3mm以下。
又,可以将竹纤维67C细微化,使其包含微纤维。微原纤维化的竹纤维67C相互牢牢地缠绕,使得振动板67的强度增大。由此,增大了振动板67的弹性率和刚性,从而能够实现更好的高音质。
又,竹纤维67C的平均纤维直径在10μm以下较为理想。一般来说,如果纤维长度L相对于纤维直径D的比即横纵比L/D大的话,则纤维具有更高弹性率。微原纤维化的竹纤维67C具有大的横纵比,因此可以期待高弹性率。
又,在增加竹纤维想要更自然、明亮的音色的情况下,可在竹纤维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竹纤维中使用竹粉。竹纤维的含有量超过30重量%时,振动板67难以成形,但通过在竹纤维中使用竹粉,即便含有量超过30重量%,也能够容易地使振动板67成形。不是粉末状的竹纤维和竹粉合计的含有量为55重量%时,能够容易地进行振动板67的注塑成形。又,竹纤维的含有量比50重量%多的话,在废弃振动板67时可以不填埋而是作为竹材焚烧废弃。
下面制作振动板67的试样,评价其特性。
(实施例1)
以聚乳酸的含有量为90重量%、竹炭的含有量为10重量%的组成熔化混匀来制作树脂颗粒,以200℃的成形温度注塑成形,得到16cm口径的扬声器用振动板67的实施例1的试样。
(实施例2)
以聚乳酸的含有量为80重量%、竹炭的含有量为5重量%、竹纤维的含有量为15重量%的组成,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扬声器用振动板67的实施例2的试样。
(比较例1)
仅利用聚乳酸,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扬声器用振动板的比较例1的试样。
(比较例2)
以聚丙烯的含有量为80重量%、云母的含有量为20重量%的组成,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扬声器用振动板的比较例2的试样。
对实施例1、2和比较例1、2的振动板67的试样的比重进行了测定。而且,抽取试样的一部分即32mm×5mm大小的试样片,对弹性率、内部损失、音速进行了测定。图3示出了这些测定的结果。
如图3所示,实施例1、2的振动板67与比较例1的振动板相比,很显然音速及内部损失都提高,并能得到更好的高音质。
比较例2的振动板是在以往的从作为工业制品的石油得到的树脂的聚丙烯中含有20重量%的云母作为增强材料。实施例1、2的振动板67与比较例2的振动板相比,音速和内部损失基本相同。实施例1、2的振动板67由于没有使用从石油得到的材料,因此能够制作降低了环境负荷的高品质的扬声器。
将实施例1、2和比较例1、2的振动板的试样以100℃的温度放置在恒温槽内240个小时,对其耐热性进行评价。
比较例1的试样,已确认振动板的外周凹凸不平、发生变形,但实施例1、2和比较例2的试样并未发现变形。
(实施形态2)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扬声器用振动板77的俯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振动板77的线5-5处的剖面图。
振动板77是通过将从植物中得到的聚乳酸77A和混入聚乳酸77A的竹纤维77B、77C所构成的材料注塑成型而形成的。竹纤维77B、77C均匀地分散于聚乳酸77A中。竹纤维77C被细微化而成为微原纤维组织,其相互缠绕且与竹纤维77B相互缠绕。由此,振动板77的强度增大,弹性率也变高,因此提高了音质。通过具微原纤维化的竹纤维77C,振动板77的耐热性提高,可靠性也变高了。
竹纤维77C的平均纤维直径在10μm以下较为理想。一般来说,如果纤维长度L相对于纤维直径D的比即横纵比L/D大的话,则纤维具有更高的弹性率。微原纤维化的竹纤维77C其横纵比大,因此可以期待高弹性率。又,基于竹纤维77C,纤维间的结合变得牢固,能够进一步得到高的弹性率。
又,较理想的是竹纤维77B的纤维长度在0.2mm以上且3mm以下。由于具有该范围的纤维长度,可高效率地发挥将竹纤维77B与聚乳酸77A混合得到的效果。竹纤维77B的纤维长度短于0.2mm时,则不能高效率地实现竹纤维77B的效果,无法期待高弹性率。另一方面,竹纤维77B的纤维长度比3mm长时,竹纤维77B相互缠绕而发生二次凝集,难以使得竹纤维77B分散。由于二次凝集,竹纤维77B与聚乳酸77A的混匀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使得生产率降低,或者竹纤维77B的凝集体出现在振动板77的表面从而损坏了外观。
在想要增多竹纤维77B使振动板具有更自然、明亮的音色的情况下,可在竹纤维77B的一部分中使用竹粉。竹纤维77B、77C合计的含有量超过35重量%的话,竹纤维77B、77C均匀地分散在聚乳酸77A中时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有时不能使其充分分散从而不能发挥竹纤维77B、77C的效果。在该情况下,含有聚乳酸77A和竹纤维77B、77C的材料的流动性降低,注塑成型所花费的时间变长,振动板77的生产率下降。
为了在竹纤维77B、77C的合计含有量大于35重量%且在60重量%以下的范围通过注塑成型来高生产率地制作扬声器用振动板77,使用竹粉作为竹纤维77B。
由于竹纤维77B、77C的合计含有量超过50重量%,因此在废弃振动板77时可以不填埋废弃而是作为竹材进行焚烧处理。
竹纤维77B、77C的合计含有量在5重量%以上且60重量%以下较为理想,更理想的是在10重量%以上且60重量%以下。竹纤维77B、77C的合计在5重量%以下的话,竹纤维77B、77C的效果例如耐热性提高的效果有可能会有降低的情况。
在想要增强振动板77、对声音赋予一些重音、或者使声压频率特性具有峰值来调整音质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将增强材料77D混入聚乳酸77A中。作为增强材料77D,可以使用云母、滑石、石墨。为了减低环境负荷,增强材料77D最好是由从植物得到的材料构成。在该情况下,可使用竹炭作为增强材料77D。竹炭最好为粒状,是以800℃以上的高温使竹材碳化后粉碎得到。由粒状的竹炭构成的增强材料77D容易均匀地分散在聚乳酸77A中。由于均匀地分散在聚乳酸77A中,因此由竹炭构成的增强材料77D增加了振动板77的弹性率,增大了内部损失,由此可以抑制变形和共振,实现高音质化。
竹炭提高了振动板77的耐热性和外观品位。
(实施形态3)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3的扬声器用振动板81的俯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振动板81的线7-7处的剖面图。
振动板81是将由从植物得到的作为树脂的聚乳酸81A、混入聚乳酸81A的为天然矿物的云母81B、混入聚乳酸81A的为植物纤维的竹纤维81C构成的材料注塑成型而形成的。作为天然矿物的云母81B和作为植物纤维的竹纤维81C均匀地分散在聚乳酸81A中。云母81B和竹纤维81C促进聚乳酸81A的结晶化,能够以较短的时间进行注塑成型,提高了振动板81的耐热性。由于竹纤维81C硬且柔韧,因此增大了振动板81的弹性率和内部损失,从而得到了高音质的振动板81。通过增大内部损失,可以抑制变形和共振。
竹子具有很大的除臭效果,且不会产生植物纤维特有的气味,因此可以使用于车载用立体音响设备或室内立体音响设备等在封闭空间内使用的扬声器。
又,竹纤维81C增大了振动板81的植物度,降低了环境负荷。所谓植物度就是由植物得到的材料的含有率,是包含于振动板81中的作为从植物得到的树脂的聚乳酸81A和作为植物纤维的竹纤维81C的总的含有率。在焚烧废弃振动板81时,产生二氧化碳。焚烧从石油得到的材料时,会产生新的二氧化碳。植物由于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因此焚烧由植物构成的材料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含有该植物所吸收了的二氧化碳。因此,可以在焚烧由植物得到的材料时,降低新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因此,植物度变大时,环境负荷变小。
竹纤维81C的纤维长度为0.2mm以上且5mm以下较为理想。竹纤维81C的纤维长度短于0.2mm时,不能高效率地实现竹纤维81C的效果,从而无法期待高弹性率。又,竹纤维81C的纤维长度比5mm长时,在使得振动板81变薄时有损于外观。
又,所混入的竹纤维81C的量在5重量%以上且55重量%以下较为理想,更理想的是在10重量%以上30重量%以下。
竹纤维81C的含有量在5重量%以下的话,竹纤维81C的效果表现不显著。竹纤维81C的含有量为55重量%以上时,竹纤维81C难以均匀地分散到聚乳酸81A中。
竹纤维81C的含有量在30重量%以上时,由于聚乳酸81A的流动性降低,因此难以通过注塑成型得到0.3mm以下厚度的振动板81。
又,竹纤维81C最好被细微化以包含平均纤维直径在10μm以下的微原纤维组织。微原纤维化的竹纤维相互牢牢地缠绕,因此可以增大振动板81的强度,由于增大了弹性率,所以能够实现更好的高音质。
一般来说,如果纤维的纤维长度L相对于纤维直径D的比即横纵比L/D大的话,则能够得到高弹性率。微原纤维化的竹纤维具有大的横纵比,因此可以期待振动板81的高弹性率。由于竹纤维81C的一部分被细微化而含有微纤维,因此具有纤维间的结合变得牢固这样的效果,能够得到具有更高弹性率的振动板81。
在增多竹纤维81C想要使振动板具有更自然、明亮的音色的情况下,可在竹纤维81C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中使用竹粉。竹纤维81C合计的含有量超过30重量%的话,振动板81成形比较困难,但通过使用竹粉作为竹纤维81C,可以容易地使振动板81成形,尤其是,不是粉末状的竹纤维和竹粉的总计含有量为55重量%以下时,能够容易地通过注塑成型形成振动板81。
通过增大材料的植物度,可以得到环境负荷更小的振动板81。所谓植物度,是聚乳酸81A等从玉米等植物得到的材料和竹纤维81C等植物纤维的合计含有率,是表示能否减低作为温室效应气体的二氧化碳的排出量的一个标准。
振动板81还可以含有碳化原料81D,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弹性率。通过使用竹炭作为碳化原料81D,可以不降低植物度就提高振动板81的弹性率。竹炭起到了黑色系扬声器用振动板所使用的碳素系的颜料的作用,不仅提高了振动板81的音质,而且还可以得到高品位的外观的振动板81。
竹炭为粒状,是将竹材预先切割为适当的大小,再以大约800℃的高温对其碳化之后进行粉碎而得到的。
振动板还可以含有从石油得到的树脂81E。树脂81E最好是聚丙烯等热塑性树脂。由于聚丙烯其自身的内部损失大,比重小,因此可以减轻振动板81,并增大内部损失。
制作振动板81的试样,评价其特性。
(实施例3)
将25重量%的聚乳酸81A、10重量%的云母81B、15重量%的竹纤维81C、45重量%的聚丙烯(树脂81E)熔化混匀来制作树脂颗粒,以200℃的成形温度注塑成形,得到16cm口径的扬声器用振动板81的实施例3的试样。
(比较例3)
仅利用聚乳酸,与实施例3同样地得到扬声器用振动板的比较例3的试样。
(比较例4)
利用85重量%的聚丙烯、15重量%的云母,与实施例3同样地得到扬声器用振动板的比较例4的试样。
对实施例3和比较例3、4的振动板的试样的比重进行了测定。而且,从这些试样抽取32mm×5mm大小的试样片,对弹性率、内部损失、音速进行了测定。图8示出了这些测定的结果。
如图8所示,实施例3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试样与比较例3的试样相比,音速及内部损失都比较大。
与含有从作为工业制品的石油得到的聚丙烯和作为增强材料的云母的比较例4的振动板的试样相比,实施例3的振动板的试样其音速和内部损失都比较大。
将实施例3和比较例3、4的振动板的试样以100℃的温度放置在恒温槽内240个小时,对其耐热性进行了评价。
已确认比较例3的振动板的试样其外周凹凸不平、发生变形。实施例3和比较例4的试样并未发现变形。
(实施形态4)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4的扬声器用振动板91的俯视图。图10是图9所示的振动板91的线10-10处的剖面图。
振动板91是将由基础树脂91C和均匀分散在基础树脂91C中的竹纤维91D构成的材料注塑成型而形成的。竹纤维91D均匀地分散在基础树脂91C中。基础树脂91C通过将作为从植物得到的树脂的聚乳酸91A和作为烯烃系树脂的聚丙烯91B混合并使其熔合而形成。
基于这样的构成,振动板91的耐热性提高。由于烯烃系树脂使用聚丙烯91B,基础树脂91C的比重比聚乳酸91A的比重小。由此,可以使振动板91轻量化,能够在音响性能上增大重要的声压。又,基于竹纤维91D,振动板91的弹性率和内部损失变大,还可以使得振动板91轻量化。通过增大内部损失,可以抑制变形和共振。竹纤维91D具有很大的除臭效果,且不会产生植物纤维特有的气味,因此可以使用于车载用立体音响设备或室内立体音响设备等在封闭空间内使用的扬声器。
又,竹纤维91D增大了振动板91的植物度,减低了环境负荷。所谓植物度就是由植物构成的材料的含有率,是包含于振动板91中的作为从植物得到的树脂的聚乳酸91A和作为植物纤维的竹纤维91D的总的含有率。在焚烧废弃振动板91时,产生二氧化碳。焚烧从石油得到的材料时,会产生新的二氧化碳。植物由于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因此焚烧由植物得到的材料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含有该植物所吸收了的二氧化碳。因此,可以在焚烧由植物得到的材料时,降低新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因此,植物度变大时,环境负荷变小。
竹纤维91D的纤维长度为0.2mm以上且5mm以下较为理想。基于具有该范围的纤维长度的竹纤维91D,可以高效率地发挥使基础树脂91C和竹纤维91D混合得到的效果。竹纤维91D的纤维长度短于0.2mm时,不能高效率地实现竹纤维91D的效果,从而无法期待高弹性率。又,竹纤维91D的纤维长度比5mm长时,在使得振动板91变薄时有损于外观。因此,为了得到高性能且高品位的扬声器用振动板91,竹纤维91D的纤维长度为0.2mm以上且5mm以下较为理想。
又,竹纤维91D在振动板91中的含有量在5重量%以上且55重量%以下较为理想,更理想的是在10重量%以上30重量%以下。竹纤维91D的含有量在5重量%以下的话,竹纤维91D的效果表现不显著。竹纤维91D的含有量为55重量%以上时,竹纤维91D难以均匀地分散到基础树脂91C中。如果含有30重量%以上的竹纤维91D时,由于基础树脂91C的流动性被降低,因此难以通过注塑成型得到0.3mm以下厚度的振动板91。
又,竹纤维91D被细微化,还包含平均纤维直径在10μm以下的微原纤维化的竹纤维91E更为理想。通过微原纤维化的竹纤维91E,竹纤维91D、91E相互牢牢地缠绕。由此,振动板91的强度提高,弹性率变大,从而能够实现更好的高音质。
一般来说,如果纤维的纤维长度L相对于纤维直径D的比即横纵比L/D大的话,则能够得到高弹性率。微原纤维化的竹纤维91E具有大的横纵比,可以期待高弹性率。由于竹纤维91D部分地含有微原纤维化的竹纤维91E,竹纤维91D相互牢牢地缠绕,因此能够得到具有更高弹性率的振动板91。
在增多竹纤维91D想要使振动板具有更自然、明亮的音色的情况下,竹纤维91D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由竹粉形成。竹纤维91D的含有量超过30重量%的话,振动板91有时成形比较困难。通过在竹纤维91D中使用竹粉,可以减轻成形的困难,在不是粉末状的竹纤维和竹粉的总的含有量为55重量%以下时,能够容易地通过注塑成型形成振动板91。
通过增大材料的植物度,可以得到环境负荷更小的振动板91。所谓植物度,是聚乳酸91A等从玉米等植物得到的材料和竹纤维91D等植物纤维的合计的含有率,是表示能否减低作为温室效应气体的二氧化碳的排出量的一个标准。
振动板91还可以含有竹炭91F,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大弹性率。竹炭起到黑色系扬声器用振动板所使用的碳素系的颜料的作用,不仅提高了振动板91的音质,而且还可以得到高品位的外观的振动板91。竹炭91F为粒状,是将竹材预先切割为适当的大小,再以大约800℃的高温对其碳化之后进行粉碎而得到的。由于竹炭91F为植物纤维,因此植物度增大,进一步减低了环境负荷,同时还能实现高性能、高品位的振动板91。
振动板91还可以含有增强材料91G。增强材料91G由云母或滑石等天然矿物构成。云母或滑石起到用于促进聚乳酸91A的结晶化的成核剂的作用,可以缩短形成振动板91的时间,可以提高振动板91的耐热性。
又,可以混入聚乳酸作为增强材料。聚乳酸具有高弹性率且具有高流动性。利用聚乳酸,可以得到具有大的植物度、环境负荷更小的高音质的扬声器用振动板91。
制作振动板91的试样,评价其特性。
(实施例4)
将由30重量%的聚乳酸91A、30重量%的聚丙烯91B、10重量%的竹纤维91D、5重量%的竹炭91F、25重量%的云母形成的增强材料91G所构成的材料熔化混匀来制作树脂颗粒。将树脂颗粒熔化后,以200℃的成形温度注塑成形,得到实施例4的16cm口径的扬声器用振动板91的试样。该材料的植物度为45%。
(比较例5)
仅利用聚乳酸,与实施例4同样地得到比较例5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试样。该材料的植物度为100%。
(比较例6)
利用由75重量%的聚丙烯、25重量%的云母构成的材料,与实施例4同样地得到比较例6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试样。该材料的植物度为0%。
对实施例4和比较例5、6的振动板的试样的比重进行了测定。而且,从这些试样中抽取32mm×5mm大小的试样片,对弹性率、内部损失、音速进行了测定。图11示出了这些测定的结果。
实施例4的扬声器用振动板91与比较例5的振动板相比,音速及内部损失都提高是很明白的,能够得到更高音质的扬声器。
与含有从作为工业制品的石油得到的树脂的聚丙烯和云母的比较例6的振动板相比,实施例4的振动板91具有比较大的音速和内部损失。实施例4的振动板91具有比比较例6的振动板大的植物度,因此利用实施例4的扬声器用振动板91能够得到减低了环境负荷的高音质的扬声器。
将实施例4和比较例5、6的振动板的试样以100℃的温度放置在恒温槽内240个小时,对其耐热性进行了评价。
已确认比较例5的振动板的外周出现凹凸不平的变形,但实施例4和比较例6的振动板并未发现变形。
(实施形态5)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5的扬声器101的剖面图。磁路24包括磁体21、上部板22以及磁轭23。磁体21由上部板22以及磁轭23夹着,磁路24为内磁型。在磁路24的磁轭23上结合有框架26。实施形态1的振动板67通过边缘29与框架26的周缘部接合。音圈28的一端与振动板67的中心部结合。音圈28的另一端位于磁路24的磁隙25,磁路24所产生的磁通与音圈28交错。通过在音圈28中流通电流,音圈28基于交错的磁通而发生振动,使得振动板67振动而发生声音。
扬声器101可以具有实施形态2~4的振动板77、81或者91来替代振动板67。又,扬声器101也可以具备外磁型的磁路来替代内磁型的磁路24。
基于振动板67(77、81、91),扬声器101的环境负荷小,且具有高音质。
图13是实施形态5的装置即音响装置用的小型音响系统14的外观图。扬声器101安装在框体即外壳11上,构成扬声器系统121。放大器12包括输入至扬声器系统121的电信号的放大电路。播放器等操作部13输出要被输入至放大器12的信号源。如上述那样,小型音响系统14具有放大器12、操作部13和扬声器系统121。放大器12、操作部13、外壳11是小型音响系统14的主体部。也就是说,扬声器101安装在小型音响系统14的主体部上。又,扬声器101的音圈28由主体部的放大器12供电,从振动板67发出声音。根据该结构,可以得到以往无法实现的环境负荷变小、高品质且高品位的小型音响系统14。
另外,具有扬声器101的装置并不限于音响装置用的小型音响系统14,也可以是便携式音响设备或者其充电用系统,还可以是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等影视设备、移动电话等信息通信设备、计算机关联设备等装置,具有相同的效果。
图14是实施形态5的其他装置即汽车15的剖面图。扬声器101安装在汽车15内的框体即后托架15A或前面板上,作为汽车导航仪或汽车音响的一部分使用。根据该结构,可以减低汽车15的环境负荷。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可以实现环境负荷小且高音质的扬声器,对需要高音质的影视音像设备、信息通信设备、汽车等装置都有用。

Claims (38)

1.一种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含有:聚乳酸和混入所述聚乳酸的作为黑色系的着色剂而起作用的竹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还含有竹纤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的纤维长度在0.2mm以上且3mm以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的含有量在5重量%以上且55重量%以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包含平均纤维直径在10μm以下的微原纤维化的竹纤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包含竹粉。
7.一种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含有:
聚乳酸;和
混入所述聚乳酸的竹纤维,
所述竹纤维含有微原纤维化的竹纤维,
所述微原纤维化的竹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在10μm以下,
所述竹纤维的纤维长度在0.2mm以上且3mm以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包含竹粉。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的含有量在5重量%以上且60重量%以下。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增强材料。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材料包含从植物得到材料。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材料包含竹炭。
13.一种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含有:
从植物得到的第一树脂;
混入所述第一树脂的天然矿物;
混入所述第一树脂的植物纤维;以及
混入所述第一树脂的作为黑色系的着色剂而起作用的竹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包含聚乳酸。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矿物为云母或滑石中的至少一种。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包含竹纤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的纤维长度在0.2mm以上且5mm以下。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的含有量在5重量%以上且55重量%以下。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包含平均纤维直径在10μm以下的微原纤维化的竹纤维。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包含竹粉。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从石油得到的第二树脂。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包含热塑性树脂。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包含聚丙烯。
24.一种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含有:
基础树脂,其包含从植物得到的树脂和烯烃系树脂;
混入所述基础树脂的竹纤维;
混入所述基础树脂的作为黑色系的着色剂而起作用的竹炭。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包含聚乳酸。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烯烃系树脂包含聚丙烯。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的纤维长度在0.2mm以上且5mm以下。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的含有量在5重量%以上且55重量%以下。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包含平均纤维直径在10μm以下的微纤维的竹纤维。
30.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包含竹粉。
31.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还含有混入所述基础树脂的增强材料。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材料为天然矿物。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材料为滑石或者云母。
34.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材料包含聚乳酸。
35.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3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板;
与所述扬声器用振动板结合的音圈;以及
产生与所述音圈交错的磁通的磁路。
36.一种影视音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
如权利要求35所记载的扬声器;
安装着所述扬声器的框体。
37.一种信息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
如权利要求35所记载的扬声器;
安装着所述扬声器的框体。
3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具有:
如权利要求35所记载的扬声器;
安装着所述扬声器的框体。
CN200880024502.0A 2007-07-13 2008-07-08 扬声器用振动板、使用该振动板的扬声器及使用该扬声器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37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3964/2007 2007-07-13
JP2007183964A JP5023853B2 (ja) 2007-07-13 2007-07-13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JP183965/2007 2007-07-13
JP2007183965A JP5018298B2 (ja) 2007-07-13 2007-07-13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JP2007259594A JP2009089302A (ja) 2007-10-03 2007-10-03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JP2007259595A JP5018383B2 (ja) 2007-10-03 2007-10-03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JP259594/2007 2007-10-03
JP259595/2007 2007-10-03
PCT/JP2008/001817 WO2009011102A1 (ja) 2007-07-13 2008-07-08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その振動板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3760A CN101743760A (zh) 2010-06-16
CN101743760B true CN101743760B (zh) 2013-12-25

Family

ID=40259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450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3760B (zh) 2007-07-13 2008-07-08 扬声器用振动板、使用该振动板的扬声器及使用该扬声器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06452B2 (zh)
CN (1) CN101743760B (zh)
WO (1) WO20090111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2996B2 (en) * 2006-12-22 2012-02-28 Panasonic Corporation Diaphragm for speaker, frame for speaker, dust cap for speaker, speaker and apparatus using th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mponent for speaker
CN101981946A (zh) * 2008-07-25 2011-02-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扬声器用振动膜、扬声器、扬声器用振动膜的制造方法
US8877841B2 (en) * 2008-07-31 2014-11-04 Kyoto University Molding material containing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and microfibrillated plant fiber
JP5407425B2 (ja) * 2009-03-02 2014-02-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US8774449B2 (en) 2009-12-28 2014-07-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Speaker diaphragm, speaker dust cap, speaker frame, speaker using said part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device using said speaker
JP5387429B2 (ja) 2010-01-27 2014-01-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WO2012140880A1 (ja) * 2011-04-15 2012-10-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用樹脂成形部品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移動体装置
JP2015185946A (ja) 2014-03-20 2015-10-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JP1625749S (zh) * 2018-06-06 2019-03-04
JP7234585B2 (ja) * 2018-11-06 2023-03-08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ー振動板及びスピーカー
CN112511957A (zh) * 2020-11-02 2021-03-1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声装置的振动板及发声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53011A (ja) * 2002-03-05 2003-09-10 Shigemi Sakai 繊維補強プラスチック成形体
JP2005002174A (ja) * 2003-06-10 2005-01-06 Toray Ind Inc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2005146261A (ja) * 2003-10-20 2005-06-09 Toray Ind Inc 射出成形品
JP2005154479A (ja) * 2003-11-20 2005-06-16 Toray Ind Inc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2005260546A (ja) * 2004-03-11 2005-09-22 Kenwood Corp スピーカ振動板およびスピーカ振動板の製造方法
CN1715335A (zh) * 2004-06-30 2006-01-04 fA.M株式会社 含有天然填充材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和该树脂组合物
CN1906965A (zh) * 2004-02-18 2007-01-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扬声器、扬声器用振动板、防尘盖、它们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92707B2 (ja) 1989-10-03 1999-05-17 オンキヨー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振動板
JP3055712B2 (ja) 1991-06-13 2000-06-26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
US20070123611A1 (en) 2003-12-02 2007-05-31 Kaneka Corporation Poly(3-hydroxyalkanoate) composition and molded product thereof
US20070131478A1 (en) 2004-02-18 2007-06-14 Masatoshi Okazaki Speaker, speaker-use diaphragm, dust cap, production methods and production devices for them
JP4039378B2 (ja) 2004-03-19 2008-01-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用の音響紙振動板及び音響トランスジューサ機器
CN1887026A (zh) * 2004-08-19 2006-12-27 欧积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用振动板
JP2007196384A (ja) 2006-01-23 2007-08-0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植物繊維ボード
US8199964B2 (en) * 2006-02-20 2012-06-12 Panasonic Corporation Speaker diaphragm, speaker dust cap, speaker sub-cone, speaker using these component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53011A (ja) * 2002-03-05 2003-09-10 Shigemi Sakai 繊維補強プラスチック成形体
JP2005002174A (ja) * 2003-06-10 2005-01-06 Toray Ind Inc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2005146261A (ja) * 2003-10-20 2005-06-09 Toray Ind Inc 射出成形品
JP2005154479A (ja) * 2003-11-20 2005-06-16 Toray Ind Inc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CN1906965A (zh) * 2004-02-18 2007-01-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扬声器、扬声器用振动板、防尘盖、它们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JP2005260546A (ja) * 2004-03-11 2005-09-22 Kenwood Corp スピーカ振動板およびスピーカ振動板の製造方法
CN1715335A (zh) * 2004-06-30 2006-01-04 fA.M株式会社 含有天然填充材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和该树脂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06452B2 (en) 2013-03-26
US20100172533A1 (en) 2010-07-08
WO2009011102A1 (ja) 2009-01-22
CN101743760A (zh) 201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3760B (zh) 扬声器用振动板、使用该振动板的扬声器及使用该扬声器的装置
JP4442247B2 (ja)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US8177021B1 (en) Diaphragm for speaker, frame for speaker, dust cap for speaker, speaker and apparatus using th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mponent for speaker
EP2651148B1 (en) Resin molding part for speakers and speaker equipped with s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obile device each equipped with said speaker
US9008349B2 (en) Speaker diaphragm, speaker,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mobile device using the speaker
JP5034970B2 (ja)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US20180324526A1 (en) Loudspeaker diaphragm, loudspeaker,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loudspeaker diaphragm
WO2015015742A1 (ja)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スピーカ、ならびに電子機器、移動体装置
JP4749675B2 (ja) スピーカ用ダストキャップ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US8774449B2 (en) Speaker diaphragm, speaker dust cap, speaker frame, speaker using said part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device using said speaker
JP5018383B2 (ja)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JP2012227582A (ja)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JP5035072B2 (ja) スピーカ用フレー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JP2009089302A (ja)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JP5035073B2 (ja) スピーカ用ダストキャップ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JP5407425B2 (ja)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JP2009021898A (ja)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JP2023132427A (ja)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スピーカ、および、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の製造方法
CN106412759A (zh) 一种新型百变音箱
JP2019047151A (ja) スピーカ用の振動板、スピーカ、および、スピーカ用の振動板の製造方法
JP2008160638A (ja)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JP2009177843A (ja)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JP2011142671A (ja)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JP2009177842A (ja)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JP2008193372A (ja)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ならびに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