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8961B - 显影装置和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和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18961B CN101718961B CN2009101353086A CN200910135308A CN101718961B CN 101718961 B CN101718961 B CN 101718961B CN 2009101353086 A CN2009101353086 A CN 2009101353086A CN 200910135308 A CN200910135308 A CN 200910135308A CN 101718961 B CN101718961 B CN 1017189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veloper
- roller
- toner
- thin layer
- carri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donor member, e.g. surface propert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装置和一种成像装置。从显影辊的中央部分到其末端,按顺序设置有调色剂密封元件的沿旋转轴方向的中央侧末端、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调色剂控制元件的沿旋转轴方向的外侧末端。因为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定位成沿旋转轴方向比调色剂控制元件形成的调色剂薄层区域(在调色剂密封元件内侧形成的阴影区域)更靠外侧,所以在调色剂薄层区域中,调色剂控制元件与显影辊之间的接触状态是稳定的,不会形成间隙(接触和夹持状态是稳定的)。因此,阻止了调色剂从调色剂控制元件溢出。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基于2008年10月9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2008-262444号日本专利申请,在此其全部内容通过参考引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成像装置的显影装置,所述成像装置是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者两种或多种这些设备的组合的多功能机,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单组份显影装置中的调色剂泄漏或者飞散的技术。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显影装置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成像装置中,例如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者两种或多种这些设备的组合的多功能机器中,一般,静电潜像在曝光过程中形成在例如感光体的静电潜像载体上;该静电潜像在显影过程中被显影以形成可视调色剂图像;该可视调色剂图像在转印过程中被转印到例如记录纸张的记录介质上,或首先被暂时转印到例如中间转印带的中间转印元件上,然后从该中间转印元件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这种方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在定影过程中固定在记录介质上。
在显影过程中,例如,有时执行所谓的非接触显影,其中作为静电潜像载体的感光鼓和作为显影剂载体的显影辊以恒定的间隔支撑和隔开以在显影辊和感光鼓之间形成电场,并且使得显影辊上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飞到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上使之可视化。在这种非接触显影中,精确维持感光鼓和显影辊之间的间隔很重要。
因此,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一种方法,其中各自的半径比显影辊半径大预定间隙的例如辊的间隔器支撑在显影辊的两端,并且被推靠在感光鼓的外周上;以及一种方法,其中在支撑感光鼓的盒子上设置有接触元件,并使得接触元件与显影辊的外周表面接触。
在这种成像装置中,为了向显影辊提供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并向显影辊均匀施加调色剂以在其上形成薄层,调色剂供给辊和薄层形成叶片与显影辊接触。因此,显影辊被调色剂供给辊和薄层形成叶片的接触压力推向感光鼓方向,由此,显影辊中出现翘曲,其阻止了预定间隙的维持。结果,在显影辊的中央位置和两端之间产生了不利的显影密度差异。
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包括使显影辊形成为倒皇冠形状(沿旋转轴方向在中央部分处凹入的形状)。例如,公开号H6-258933的日本未审专利公开了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显影单元和图像载体,显影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显影剂载体、可旋转地支撑显影剂载体的显影容器、与上述显影剂载体接触的接触元件;并且当由于上述接触元件的接触压力在上述显影剂载体中产生变形时,图像载体或者显影剂载体的圆周表面的中央部分形成为凸起或者凹陷形状,使得图像载体的圆周表面和相对的显影剂载体的圆周表面之间的距离在其整个区域上具有预定值。
根据该公开文本公开的成像装置,显影剂载体或者图像载体的中央部分具有凸起或者凹陷形状,因此,当与显影剂载体接触的接触元件的接触压力P在显影剂载体中产生变形时,图像载体的圆周表面和显影剂载体的圆周表面之间的距离在其整个区域上具有预定值。
在具有倒皇冠形状的显影辊中,当该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初始点)位于形成图像的区域(调色剂薄层所处的区域)中时,起始点处的曲率变化很大,因此,即使薄层形成叶片由弹性材料形成,辊与薄层形成叶片之间的接触状态也会变得不稳定,在其间会产生间隙。该问题不仅发生在使用弹性橡胶辊(芯外周设置有弹性橡胶层的辊)作为显影辊的时候,而且例如,当采用中空铝制喷砂辊(无芯中空金属辊,主要由铝制成,其外周表面具有通过喷砂法形成的不平度以提高其携带调色剂的能力)时,问题变得尤其显著。这样的间隙有可能导致调色剂从薄层形成叶片泄漏、调色剂从有时与显影辊接触的放电元件飞散、以及在显影辊两端设置的调色剂密封元件不能充分防止调色剂泄漏。
然而,在上述公开号H6-258933的日本未审专利中,没有考虑到薄层形成叶片与显影辊之间的接触状态由于这种倒皇冠形状而变得不稳定的事实。因此,在该公开文本公开的成像装置中,调色剂有可能溢出到成像装置中、飞散以及泄漏,从而有可能污染成像装置的内部。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能够在静电潜像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并且对该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该成像装置为用来显影静电潜像的单组份显影装置,包括可被旋转驱动的显影剂携带辊以及与该辊接触的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该辊形成为沿旋转轴方向(显影剂携带辊的旋转轴方向)在中央部分处凹入的凹入形状,该成像装置能够将显影剂携带辊与感光鼓之间的间隙维持为恒定值并实施良好的成像,而且阻止了调色剂的溢出、飞散、和泄漏,从而即使显影剂携带辊具有到皇冠形状,也能防止成像装置内部被污染。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能够在静电潜像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并且通过显影装置对该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将显影剂携带辊与感光鼓之间的间隙维持为恒定值并实施良好的成像,并且即使显影剂携带辊具有到皇冠形状也能阻止成像装置内部由于调色剂的溢出、飞散、和泄漏被污染。
为了实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显影装置:
一种显影装置,其通过对成像装置中的静电潜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包括:可被旋转驱动的显影剂携带辊;以及与所述显影剂携带辊接触的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其中,所述显影剂携带辊为回转体,其截面形状形成为沿旋转轴方向在中央部分处凹入的凹入形状,以及所述凹入形状的起始点定位成沿旋转轴方向比所述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形成的调色剂薄层区域更靠外侧。
在该显影装置中,显影剂携带辊具有凹入形状,并且在该凹入形状的起始点(初始点)的曲率变化很大。因此,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与显影剂携带辊的接触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且其间形成有间隙。然而,该凹入形状的起始点位于调色剂薄层区域之外。亦即,凹入形状的起始点定位成沿旋转轴方向比调色剂薄层区域更靠外侧(末端侧)。在调色剂薄层区域中,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与显影剂携带辊的接触状态是稳定的(接触和间隙状态是稳定的),因此,可阻止调色剂从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溢出。
为了实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下成像装置:
一种成像装置,其能够在静电潜像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并通过显影装置对该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其中至少一个显影装置是上述显影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显影装置作为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可以将显影剂携带辊与静电潜像载体之间的间隙维持恒定并允许良好成像,同时即使显影剂携带辊具有凹入形状也能防止调色剂的溢出、飞散和泄漏,因此,可以防止成像装置的内部被污染。
本发明前述的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通过下述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变得更为清楚。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结构概要;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另一个结构概要;
图3A和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使用的显影装置;
图4示出了感光体与显影辊之间的关系;
图5A和5B是显影辊的截面图;
图6到12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影装置中显影辊和外围元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3和14示出了在另一显影装置中显影辊和外围元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成像装置。通过根据成像装置的类型进行一些变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影装置可用于多种类型的成像装置。因此,首先将描述典型的成像装置。在以下描述中,相同的数字指代相同的部件。它们的名称和功能也是相同的。因此,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成像装置(四色循环型)的整体结构】
图1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成像装置10。图1的成像装置10是所谓的四色循环型全色成像装置。在以下描述中,记录介质是记录纸张,调色剂是没有载体的单组份调色剂。
成像装置10包括感光鼓1(此后称为感光体1),充电器2、显影单元4、中间转印带6和清洁装置5以所述顺序设置在感光鼓1周围。实施图像曝光的图像曝光装置3设置为从充电器2和显影单元4之间到达感光体1,记录纸张进给部分9设置在其下方。
感光体1沿图中顺时针方向被感光体驱动电机(未示出)可旋转地驱动。在预定时间从用于充电的输出可变的电源(未示出)向充电器2施加用于对感光体充电的电压。
显影单元4包括安装在显影装置架40上的黑色显影装置4K、青色显影装置4C、品红色显影装置4M和黄色显影装置4Y。显影装置架40可沿图中逆时针方向围绕包括步进电机且未示出的驱动单元可旋转地驱动。显影装置以90度的等中心角间隔、以显影装置4K、4C、4M、4Y的顺序沿旋转方向安装在显影装置架40上。
黑色调色剂盒KC安装在黑色显影装置4K上,青色调色剂盒CC安装在青色显影装置4C上,品红色调色剂盒MC安装在品红色显影装置4M上,黄色调色剂盒YC安装在黄色显影装置4Y上,每个调色剂盒都以可更换的方式安装。在每个显影装置上安装有用于对感光体1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辊(显影剂携带辊,调色剂携带辊)41。
如之后详细描述的那样,除了显影辊41,每个显影装置还包括用于向显影辊41供应调色剂的调色剂供给辊、用于控制从调色剂供给辊供给在显影辊41上的调色剂层厚的调色剂控制片。每个显影装置可通过使用负充电的调色剂对感光体1上的静电潜像实施反转显影。
通过旋转显影装置架40,每个显影装置可使感光体1上的静电潜像定位在显影位置,在所述显影位置,图像被显影辊41显影。显影辊41当处于显影位置时面对感光体1的表面,这允许从输出可变的显影偏压电源(未示出)施加显影偏压。这也允许设置在显影位置的显影辊41被显影辊驱动电机(未示出)沿图中逆时针方向可旋转地驱动。此外,可以从未示出的电源向调色剂供给辊施加调色剂供给偏压,由此,可向调色剂控制片施加控制偏压。
中间转印带6绕在一组辊上,该组辊包括驱动辊61、与驱动辊61相对的对置从动辊62、设置为与感光体1对置的一次转印辊63、与一次转印辊63合作使得中间转印带6与感光体1接触的辊64、和张紧辊66。
可从未示出的用于一次转印的电源向一次转印辊63施加一次转印偏压。驱动辊61被未示出的转印带驱动电机沿图中逆时针方向可旋转地驱动,由此,中间转印带6可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二次转印辊7设置在中间转印带6缠绕在驱动辊61上的位置处。二次转印辊7在预定时间朝向和离开中间转印带6移动。可从未示出的二次转印电源向二次转印辊7施加二次转印电压。
用于去除纸尘等(包括来自二次转印的残留调色剂)的清洁装置65设置在中间转印带6缠绕在对置的辊62上的位置处。清洁装置65设置有清洁叶片BL,其去除中间转印带6上的纸尘等。
定影装置8设置在二次转印辊7上方,记录纸张排出辊R3和记录纸张排出托盘T以所述顺序设置在该辊的下游侧。
一对定时辊R2和将记录纸张S从记录纸张容器9引导向该对定时辊R2的一对引导辊R1设置在二次转印辊7下方。
根据上述的如图1的成像装置10,在未示出的控制单元的指令下,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显影装置4K、4C、4M和4Y,可在记录纸张S上形成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调色剂图像形成在记录纸张S上的调色剂图像。以下将描述使用四个显影装置形成全色图像的示例。
首先,显影装置架40被未示出的架驱动单元旋转,以将黄色显影装置4Y置于显影位置,在所述显影位置,其显影辊41与感光体1接触,并且感光体1沿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以转动中间转印带6。在该阶段,二次转印辊7离开中间转印带6。
从用于充电的电源向充电器2施加电压,旋转的感光体1的表面被充电器2均匀充电到预定电位。被充电的区域通过图像曝光装置3进行用于黄色图像的曝光以形成黄色的静电潜像,该黄色的静电潜像被显影装置4Y显影以形成黄色调色剂图像。该黄色调色剂图像通过施加有一次转印偏压的一次转印辊63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上。
然后,品红色显影装置4M被置于显影位置以在感光体1上形成品红色调色剂图像;其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上;然后,青色显影装置4C被设置到显影位置以在感光体1上形成青色调色剂图像;其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上;然后,黑色显影装置4K被设置到显影位置以在感光体1上形成黑色调色剂图像;其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上。在感光体1上形成彩色调色剂图像以及将其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的操作在这些调色剂图像彼此叠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上的时候实施。
当正在实施向中间转印带6的一次转印时,清洁装置65的清洁片BL远离中间转印带6隔开。
同时,当记录纸张S被供给辊91从记录纸张进给部分9抽出向着该对定时辊R2供给并且记录纸张的末端被该对定时辊R2出口侧的未示出的定时传感器检测到时,该对定时辊R2停止并且将记录纸张S保持在该处。
在中间转印带6上的多层调色剂图像由于中间转印带6的旋转抵达二次转印辊7之前,二次转印辊7与中间转印带6接触,在多层调色剂图像抵达二次转印区域的时刻,记录纸张S也被该对定时辊R2传送到二次转印区域。
因此,多层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记录纸张S上。已转印有多层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张S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定影装置8固定,然后被记录纸张排出辊R3排出到排出托盘T。因此,可获得形成有全色图像的记录纸张S。
清洁装置5去除并清洁一次转印残留的调色剂和其他物质,并且清洁装置65去除并清洁中间转印带6上的纸尘和其他物质(包括二次转印残留的调色剂)。同时,清洁装置65的清洁片BL推靠在中间转印带6上。
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不仅能用于这种四色循环型成像装置,也能用于以下所示的成像装置。
【成像装置(串列型)的整体结构】
图2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成像装置100。图2的成像装置100是所谓的串列型全色成像装置。
成像装置100具有驱动辊181、缠绕在与辊181相对的辊182上的无端中间转印带108。中间转印带108通过带驱动单元驱动的驱动辊181沿图中逆时针方向(图中箭头方向)α转动。
驱动辊181跨过中间转印带108与二次转印辊109对置,与驱动辊181相对的辊182与清洁装置183对置,清洁装置183清洁残留调色剂和其他物质。该清洁装置183具有清洁片BL,其去除中间转印带108上的纸尘和其他物质。
二次转印辊109具有由弹性材料形成的表面层部分、通过未示出的推压装置压靠驱动辊181支撑的中间转印带108的一部分、在自身和中间转印辊108之间形成夹持部分、并且可通过中间转印带108的旋转或者通过传送到该夹持部分的记录纸张S的传送而旋转,如下所述。可在预定时刻从未示出的电源向二次转印辊109施加二次转印偏压。
定影装置FX设置在中间转印带108和二次转印辊109上方。一对定时辊TR设置在带108和辊109下方,容纳记录纸张S的记录纸张容器盒110设置在其下方。
定影装置FX包括加热定影辊和压力辊,加热定影辊具有集成在内部的诸如卤素灯加热器的热源,压力辊抵压倚靠在该加热定影辊上。容纳在记录纸张容器盒110中的记录纸张S可被记录纸张供给辊111一张张的抽出并供给到该对定时辊TR。
在缠绕有中间转印带108的驱动辊181和辊182之间,黄色成像单元Y、品红色成像单元M、青色成像单元C和黑色成像单元K以所述顺序沿着中间转印带108从辊182向着驱动辊181设置。
每个成像单元Y、M、C和K包括鼓形感光体101作为静电潜像载体,充电器102、图像曝光装置103、显影装置104、一次转印辊105和清洁装置106以所述顺序围绕感光体101设置。
在每个成像单元中,形成有包括感光体101、充电器102、显影装置104和清洁装置106的处理盒。处理盒为:用于形成黄色成像单元Y的黄色处理盒YC、用于形成品红色成像单元M的品红色处理盒MC、用于形成青色成像单元C的青色处理盒CC、用于形成黑色成像单元K的黑色处理盒KC。每个处理盒可安装到成像装置主体以及从成像装置主体拆卸。
一次转印辊105面对感光体101并且将中间转印带108夹在它们之间,中间转印带108的行进带动一次转印辊105转动。可在预定时间从未示出的电源向一次转印辊105施加一次转印偏压,将感光体101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8上。图像曝光装置103响应于图像信息通过闪烁激光束以点曝光方式对感光体101进行图像曝光。
每个成像单元中的感光体101是负充电型的感光体,可被未示出的感光体驱动电机沿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本例中,每个成像单元中的充电器102是,但不限于,scorotron充电器,并且在预定的时间从电源向其施加充电电压。
每个成像单元中的显影装置104可通过从未示出的电源施加显影偏压的显影辊141反转显影感光体1上形成的静电潜像,如后所述。
根据上述的图2的成像装置100,可在未示出的控制单元的指令下,通过一个或多个成像单元Y、M、C和K在记录纸张S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以下将描述使用全部成像单元Y、M、C和K形成全色图像的情况的示例。
首先,在黄色成像单元Y中形成黄色调色剂图像,该图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8。亦即,在黄色成像单元Y中,感光体101沿图中顺时针方向被可旋转地驱动;其表面被充电器102均匀充电到预定电位;被充电到预定电位的区域(充电区)通过曝光装置3进行用于黄色图像的图像曝光;在感光体101上形成黄色的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被显影辊141显影为可视的黄色调色剂图像,其中具有黄色调色剂的显影装置104的显影偏压被施加到显影辊141上。该可视的黄色调色剂图像通过一次转印辊105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8上。同时,一次转印偏压从未示出的电源施加到一次转印辊105。
同样,在品红色成像单元M中形成品红色调色剂图像,并将其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8;在青色成像单元C中形成青色调色剂图像,并将其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8;在黑色成像单元K中形成黑色调色剂图像,并将其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8。
形成的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彼此叠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8上。以这种方式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08上的多层调色剂图像通过中间转印带108的旋转移动到二次转印辊109。
其间,记录纸张S被记录纸张供给辊111从记录纸张容器盒110抽出并且供给到一对定时辊TR并保持在那里。
与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8上的多层调色剂图像的转印同步地,以这种方式保持在一对定时辊TR处的记录纸张S被传送到中间转印带108和二次转印辊109之间的夹持区域,该多层调色剂图像通过从未示出的电源施加有二次转印偏压的二次转印辊109二次转印到记录纸张S上。然后,记录纸张S穿过定影装置FX,在此通过加热加压将多层调色剂图像固定在记录纸张S上。随后,记录纸张S被一对排出辊DR排出到排出托盘T。因此,可获得形成有全色图像的记录纸张S。
在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8上的一次转印中由于转印而残留在感光体101上的调色剂和其他物质被清洁装置106清除。由于二次转印而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08上的调色剂和其他物质被装置183清除。
【显影装置】
将描述根据本实施的、其本身或者经过一些变形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可用于四色循环型成像装置10和串列型成像装置100。应该注意,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可用作成像装置10的显影单元4中的黑色显影装置4K、青色显影装置4C、品红色显影装置4M和黄色显影装置4Y中的任一种,以及成像装置100的显影装置104中的黑色处理盒KC、青色处理盒CC、品红色处理盒MC和黄色处理盒YC中的任一种。此外,除了上述的四色循环型和串列型全色成像装置,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经过某些恰当的变形也可用于单色成像装置。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用作成像装置10的显影单元4的黑色显影装置4K的情况。
图3A示出了黑色显影装置4K(此后,有时简称为“显影装置”)的一个末端部分(该末端部分与显影装置4K沿旋转轴方向的中央部分在该方向上相对)附近的截面图;图3B示出了显影装置4K的中央部分(显影装置4K沿旋转轴方向的中央部分)附近的截面图。如图3A和3B所示,显影装置4K包括调色剂存储部分410、具有显影辊421和其他部件的头部420、位于调色剂存储部分410和头部420之间的分隔壁412、从分隔壁412向上延续的连通开口部分411。显影辊421可以为图1中的显影辊41、或者图2中的显影辊141。显影辊421可为包括芯的弹性橡胶辊或者中空铝制喷砂辊。此外,该显影辊421的外径为大约10mm到20mm。
除了显影辊421之外,头部420具有:调色剂供给辊422,用于向显影辊421供给调色剂;以及叶片型调色剂控制元件(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423,其控制显影辊421上承载的调色剂的层厚、并被转移到静电潜像被显影区域、且通过摩擦对调色剂充电;以及放电元件425,其对还没有在显影区域中被使用的、并在被显影辊421承载的状态下返回显影装置4K盒体的调色剂进行放电。调色剂控制元件423用例如由不锈钢制造的片状体形成。调色剂控制元件(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423可为任何元件,只要能控制通过显影辊421转移到与感光体1相对的显影区域的调色剂薄层并通过摩擦对调色剂充电即可,但是典型的示例包括沿着显影辊421的旋转轴设置的片状元件,如上所述。
通过显影装置架40沿着逆时针方向(此后,有时称为“前进方向”)的旋转,显影装置可顺序位于显影位置。图1和图3示出了黑色显影装置4K位于显影位置的状态。如这些图所示,显影装置的显影辊421当处于显影位置时面对感光体1,以便能够显影感光体1上的静电潜像。处于显影位置的显影装置具有从包含显影装置架40的旋转轴的中央轴线的水平面向着显影装置架40的反向旋转方向轻微倾斜的姿态。
当沿着显影装置架40的前进方向从显影装置处于显影位置的状态完整旋转,使得每个显影装置围绕架的旋转轴进行完整旋转时,调色剂存储部分410中的调色剂通过其自重移动到连通开口部分411侧。移动到开口部分411侧的调色剂可进一步移动越过分隔壁412,并且由于其自重通过连通开口部分411进入头部420。在头部420中,调色剂围绕调色剂供给辊422以及在其他部分聚集。
显影偏压施加到位于显影位置的显影装置4K的显影辊421,并且用于显影感光体1上的静电潜像;供给偏压施加到调色剂供给辊422;控制偏压施加到调色剂控制元件423;放电偏压施加到放电元件425,每种偏压都从未示出的电源施加。在本例中,放电元件425由海绵材料和设置在其上的导电薄膜组成。该导电薄膜面对显影辊421。
位于显影位置、用于显影感光体1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装置4K的显影辊421和调色剂供给辊422被显影辊驱动电机可旋转地驱动。同时,显影辊421和调色剂供给辊422沿图中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少调色剂供给辊422的表面层部分由泡沫材料制成,通过这些辊之间的周向速度差产生的物理力和从未示出的电源供给的供给偏压,聚集在头部420的调色剂被供给到显影辊421。调色剂供给辊422也用来刮除显影辊421承载的、从显影辊421返回到显影装置盒体中的调色剂。
调色剂密封元件424设置在显影辊421的两端。如后所述,在调色剂密封元件424中,元件由基材和植入其中的软毛组成并且具有大约0.5mm到1.0mm的厚度,该元件被显影装置盒体支撑,在它们之间设置有弹性泡沫。该调色剂密封元件424和调色剂控制元件423在显影辊421的两端重叠。
图3所示的显影装置目前的构造不能用于图2所示的串列型成像装置100。因为与图1所示的四色循环型成像装置10不同,图2所示的串列型成像装置100中的显影装置不旋转。因此,有必要改变其结构,使得每个显影装置具有调色剂搅拌供给辊或者其他装置,用于向调色剂供给辊或者显影辊所处的空间内供给调色剂,或者使得调色剂从调色剂盒供给到这样的空间中。
如图4所示,示出了显影辊421面对感光体1的状态。显影辊421在其两端被间隔辊426可旋转地支撑。间隔辊426是间隔器,其具有大于显影辊421的半径,并与感光体1的外周表面接触,以精确维持感光体1和显影辊421之间的间隔。如图3所示,调色剂供给辊422和调色剂控制元件423与显影辊421接触。因此,由于调色剂供给辊422和调色剂控制元件423的接触压力,显影辊421沿感光体1的方向被推压。
其构造成当显影辊421被设置在显影装置4K中时,显影辊421和感光体1之间的间隙变得沿显影辊421的旋转轴方向均匀。通过这种方式,即便当调色剂供给辊422和调色剂控制元件423与显影辊421接触时,显影辊421和感光体1之间的间隙也能具有预定值,该值在沿着显影辊421的旋转轴的整个区域是均匀的,因此,实现了显影密度的均匀化。
【显影辊】
采用的这种显影辊的示例包括弹性橡胶辊和中空铝制辊。图5是这种中空铝制辊的截面图。图5A是通过切割中空铝管(厚度:大约3mm)形成的显影辊421和间隔辊426的截面图,其中铝管的外径是倒皇冠形状的最大直径以形成倒皇冠形状的匹配部分。此外,图5B是通过拉拔厚度大约1mm的中空铝管以提供倒皇冠形状的匹配部分而形成的显影辊429和间隔辊426的截面图。如这些图所示,通过使用销428,可为显影辊421设置齿轮427。
【显影辊和周边元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以下,将参考附图6到12描述采用这种中空铝制辊和弹性橡胶辊作为显影辊时,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中沿着显影辊的旋转轴的各种周边元件的位置关系。
图6所示的显影辊421A是弹性橡胶辊(芯外围设置有弹性橡胶层的辊)。如图6所示,从该显影辊421A的中央部分到其端部,按顺序设置有调色剂密封元件424的中央侧末端部分、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421A1、调色剂控制元件423的外侧末端。在此,中央侧和外侧分别表示沿着旋转轴方向的显影装置的中央侧和与该中央侧相对的外侧(等等)。此外,显影辊421A中的调色剂薄层区域是设置在显影辊421A两端的调色剂密封元件424的中央侧,其在图中是阴影部分。在图7到14中,因为调色剂薄层区域以相似的方式加了阴影,因此将不重复其描述。此外,图6到12中的有些图具有附加的放大视图,但是在这些放大视图中没有示出调色剂密封元件424。
如图6的放大视图所示,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421A1处的曲率变化很大,并且调色剂控制元件423和显影辊421A之间的接触状态不稳定,这在其间形成了间隙。然而,该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421A1位于显影辊421A的调色剂薄层区域外侧。亦即,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421A1沿旋转轴方向比调色剂薄层区域更靠外侧。在调色剂薄层区域中,调色剂控制元件423和显影辊421A之间的接触状态是稳定的,并能防止形成间隙(接触和夹持状态是稳定的),因此,阻止了调色剂从调色剂控制元件423溢出。
图7所示的显影辊421B是中空铝制辊(没有芯,以铝为主要成份)。如图7所示,从该显影辊421B的中央部分到其末端,按顺序设置有调色剂密封元件424的中央末端部分、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421B1、调色剂控制元件423的外侧末端。
如图7的放大视图所示,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421B1处的曲率变化很大,并且调色剂控制元件423和显影辊421B之间的接触状态是不稳定的,在其间形成了间隙。然而,该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421B1位于显影辊421B的调色剂薄层区域外侧。亦即,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421B1沿旋转轴方向比调色剂薄层区域更靠外侧。在调色剂薄层区域中,调色剂控制元件423和显影辊421B之间的接触状态是稳定的,并能防止形成间隙(接触和夹持状态是稳定的),阻止了调色剂从调色剂控制元件423溢出。
图8所示的显影辊421C是中空铝制喷砂辊(该辊没有芯,以铝为主要成份,通过采用喷砂方法在其周面上形成不平度(精细粗糙处理),改善了其携带调色剂的能力)。如图8所示,从该显影辊421C的中央部分到其末端,按顺序设置有调色剂密封元件424的中央末端部分、精细粗糙处理部分421C2的起始点421C3、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421C1、调色剂控制元件423的外侧末端。应该注意,精细粗糙处理部分421C2的状态并非其外观所示,而仅仅示意性地表示了精细粗糙处理。在图8和以后的图中,该示意性描述的精细粗糙处理是相同的,因此不再重复其解释。
如图8所示,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421C1处的曲率变化很大,调色剂控制元件423和显影辊421C之间的接触状态是不稳定的,在其间形成了间隙。然而,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421C1位于显影辊421C的调色剂薄层区域外侧。亦即,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421C1沿旋转轴方向比调色剂薄层区域更靠外侧。在调色剂薄层区域中,调色剂控制元件423和显影辊421C之间的接触状态是稳定的,并能防止形成间隙(接触和夹持状态是稳定的),因此,阻止了调色剂从调色剂控制元件423溢出。
图9所示的显影辊421D也是中空铝制喷砂辊。如图9所示,除了其精细粗糙处理部分421D2延伸到显影辊421D的末端之外,该显影辊421D与上述显影辊421C类似。如图9所示,从该显影辊421D的中央部分到其末端,按顺序设置有调色剂密封元件424的中央末端部分、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421D1、调色剂控制元件423的外侧末端、精细粗糙处理部分421D2的起始点421D3。调色剂密封元件424的外侧末端与精细粗糙处理部分421D2的起始点421D3之间的位置关系并无特别限定。
如图9所示,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421D1位于显影辊421D的调色剂薄层区域外侧,与上述的显影辊421C类似。亦即,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421D1沿旋转轴方向比调色剂薄层区域更靠外侧。在调色剂薄层区域中,调色剂控制元件423和显影辊421D之间的接触状态是稳定的,并能防止形成间隙(接触和夹持状态是稳定的),因此,阻止了调色剂从调色剂控制元件423溢出。
图10所示的显影辊421E也是中空铝制喷砂辊。如图10所示,该显影辊421E与上述显影辊421C类似,只是其设置有锥化结构,在该锥化结构中,其外径从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421E1沿着旋转轴方向朝向显影辊421E的外侧增大。如图10所示,从该显影辊421E的中央部分到其末端,按顺序设置有调色剂密封元件424的中央末端部分、精细粗糙处理部分421E2的起始点421E3、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421E1、调色剂控制元件423的外侧末端。
如图10所示,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421E1位于显影辊421E的调色剂薄层区域外侧,与上述的显影辊421C类似。亦即,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421E1沿旋转轴方向比调色剂薄层区域更靠外侧。在调色剂薄层区域中,调色剂控制元件423和显影辊421E之间的接触状态是稳定的,并能防止形成间隙(接触和夹持状态是稳定的),阻止了调色剂从调色剂控制元件423溢出。
图11所示的显影辊421F也是中空铝制喷砂辊。如图11所示,该显影辊421F与上述显影辊421C和显影辊421E类似,只是设置有锥化结构,在该锥化结构中,其外径从显影辊421F的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421F1沿着显影辊421F的旋转轴方向朝向外侧减小。当以这种方式设置锥化结构时,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421F1处的曲率急剧变化。如图11所示,从该显影辊421F的中央部分到其末端,按顺序设置有调色剂密封元件424的中央末端部分、精细粗糙处理部分421F2的起始点421F3、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421F1、调色剂控制元件423的外侧末端。
如图11所示,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421F1位于显影辊421F的调色剂薄层区域外侧,与上述的显影辊421C和显影辊421E类似。亦即,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421F1(曲率急剧变化的点)沿旋转轴方向比调色剂薄层区域更靠外侧。在调色剂薄层区域中,调色剂控制元件423和显影辊421F之间的接触状态是稳定的,并能防止形成间隙(接触和夹持状态是稳定的),阻止了调色剂从调色剂控制元件423溢出。
图12所示的显影辊421G也是中空铝制喷砂辊。如图12所示,从该显影辊421G的中央部分到其末端,按顺序设置有调色剂密封元件424的中央末端部分、精细粗糙处理部分421G2的起始点421G3、调色剂控制元件423的外侧末端、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421G1。调色剂密封元件424的外侧末端与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421G1之间的位置关系并无特别限制。
如图12所示,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421G1处的曲率变化很大,但是因为调色剂控制元件423在该位置不与倒皇冠形状接触,因此调色剂控制元件423与显影辊421G之间没有间隙。因此,阻止了调色剂从调色剂控制元件423溢出。
现在将描述不是上述的图6到12所示的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显影装置。
图13所示的显影辊521A是弹性橡胶辊或者中空铝制喷砂辊。如图13所示,从该显影辊521A的中央部分到其末端,按顺序设置有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521A1、调色剂密封元件424的中央末端部分、精细粗糙处理部分521A3的起始点521A3、调色剂控制元件423的外侧末端。
如图13所示,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521A1处的曲率变化很大,并且调色剂控制元件423和显影辊521A之间的接触状态是不稳定的,其间形成有间隙。此外,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521A1位于显影辊521A的调色剂薄层区域内。亦即,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521A1沿旋转轴方向比调色剂薄层区域更接近中央侧。在调色剂薄层区域中,调色剂控制元件423和显影辊521A之间的接触状态是不稳定的,形成有间隙(接触和夹持状态是不稳定的),因此,发生调色剂从调色剂控制元件423的溢出。
图14所示的显影辊521B是弹性橡胶辊或者中空铝制喷砂辊,如显影辊521A那样。如图14所示,从该显影辊521B的中央部分到其末端,按顺序设置有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521B1、精细粗糙处理部分521B2的起始点521B3(其位置与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521B1的位置几乎相同)、调色剂密封元件424的中央末端部分、调色剂控制元件423的外侧末端。亦即,在上述显影辊521A的结构中,精细粗糙处理部分521B2的起始点521B3位于调色剂薄层区域内。
如图14所示,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521B1处的曲率变化很大,并且调色剂控制元件423和显影辊521B之间的接触状态是不稳定的,其间形成有间隙。此外,该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521B1位于显影辊521B的调色剂薄层区域内。亦即,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521B1沿旋转轴方向比调色剂薄层区域更接近中央侧。在调色剂薄层区域中,调色剂控制元件423和显影辊521B之间的接触状态是不稳定的,形成有间隙(接触和夹持状态是不稳定的),发生了调色剂从调色剂控制元件423的溢出。此外,因为精细粗糙处理部分521B2不被调色剂密封元件424推压(显影辊521B没有被精细粗糙处理的部分位于调色剂薄层区域内),所以沉积到显影辊521B没有被精细粗糙处理的部分的调色剂散开。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和成像装置,在装置为单组份显影装置并包括调色剂控制元件和显影辊并且调色剂控制元件与显影辊接触且显影辊形成为沿旋转轴方向在中央部分处凹陷的倒皇冠形状的情况下,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位置设置为沿旋转轴方向比调色剂控制元件形成的调色剂薄层区域更靠外侧。相应地,在倒皇冠形状的处理起始点处曲率变化很大,调色剂控制元件和显影辊之间的接触状态是不稳定的,其间形成有间隙。然而,倒皇冠形状的该处理起始点位于显影辊的调色剂薄层区域外侧,并且在调色剂薄层区域中,调色剂控制元件和显影辊之间的接触状态是稳定的,防止了形成间隙(接触和夹持状态是稳定的)。因此,可阻止调色剂从调色剂控制元件溢出。
图7到12所示的显影辊可由弹性橡胶辊形成。此外,显影辊的表面可以进行或不进行精细粗糙处理。
在此,根据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可如下所述,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可包括下述模式的显影装置。
作为沿显影剂携带辊旋转轴设置的片状元件的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使沿旋转轴方向较宽的调色剂密封元件与该辊的两端接触,以便能够通过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在比位于辊两端的调色剂密封元件更靠近中央部分的部分形成薄层区域。沿显影剂携带辊的旋转轴,从辊的中央部分到其每个末端,按顺序设置有调色剂密封元件的位于辊的中央侧的末端部分和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位置。
根据该显影装置,从显影剂携带辊的中央部分到其每个末端,按顺序设置有调色剂密封元件的处于中央侧的末端和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位置。此外,能够通过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在比位于辊两端的调色剂密封元件更靠近中央部分的部分形成调色剂薄层区域。这使得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定位成沿旋转轴方向比调色剂薄层区域更靠外侧(末端侧)。在调色剂薄层区域中,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与显影剂携带辊之间的接触状态是稳定的,因此,阻止了调色剂从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溢出。
此外,沿着显影剂携带辊的旋转轴,从辊的中央部分到其每个末端,按顺序设置有调色剂密封元件的位于辊中央侧的末端部分、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位置、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的外侧末端部分。
根据该显影装置,从显影剂携带辊的中央部分到其每个末端,按顺序设置有调色剂密封元件的处于中央侧的末端部分、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位置、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的外侧末端部分。此外,能够通过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在比位于辊两端的调色剂密封元件更靠近中央部分的部分形成调色剂薄层区域。这使得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定位成沿旋转轴方向比调色剂薄层区域更靠外侧(末端侧)。在调色剂薄层区域中,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与显影剂携带辊的接触状态是稳定的,因此,阻止了调色剂从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溢出。
显影剂携带辊的表面可从辊的一端到另一端进行精细粗糙处理。沿着显影剂携带辊的旋转轴,从辊的中央部分到其每个末端,按顺序设置有调色剂密封元件的位于中央侧的末端、精细粗糙处理的起始点位置、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位置、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的外侧末端部分。
根据该显影装置,从精细粗糙处理的显影剂携带辊的中央部分到其末端,按顺序设置有调色剂密封元件的处于中央侧的末端、精细粗糙处理的起始点位置、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位置、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的外侧末端部分。以这样的顺序设置这些元件并且通过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在比位于辊两端的调色剂密封元件更靠近中央部分的部分形成调色剂薄层区域使得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位置沿旋转轴方向比调色剂薄层区域更靠外侧。在调色剂薄层区域中,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与显影剂携带辊的接触状态是稳定的,因此,阻止了调色剂从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溢出。
此外,沿着显影剂携带辊的旋转轴,从辊的中央部分到其每个末端,按顺序设置有调色剂密封元件的处于中央侧的末端、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位置、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的外侧末端、精细粗糙处理的起始点位置。
根据该显影装置,从精细粗糙处理的显影剂携带辊的中央部分到其末端,按顺序设置有调色剂密封元件的处于中央侧的末端、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位置、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的外侧末端、精细粗糙处理的起始点位置。以这样的顺序设置这些元件并且不同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在比位于辊两端的调色剂密封元件更靠近中央部分的部分形成调色剂薄层区域使得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位置沿旋转轴方向比调色剂薄层区域更靠外侧。在调色剂薄层区域中,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与显影剂携带辊的接触状态是稳定的,因此,阻止了调色剂从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溢出。
此外,沿着显影剂携带辊的旋转轴,从辊的中央部分到其每个末端,按顺序设置有调色剂密封元件的处于中央侧的末端、精细粗糙处理的起始点位置、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的外侧末端、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位置。
根据该显影装置,从精细粗糙处理的显影剂携带辊的中央部分到其末端,按顺序设置有调色剂密封元件的处于中央侧的末端、精细粗糙处理的起始点位置、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的外侧末端、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位置。以这样的顺序设置这些元件并且通过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在比位于辊两端的调色剂密封元件更靠近中央部分的部分形成调色剂薄层区域使得倒皇冠形状的起始点位置沿旋转轴方向比调色剂薄层区域更靠外侧。在调色剂薄层区域中,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与显影剂携带辊的接触状态是稳定的,因此,阻止了调色剂从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溢出。
该显影装置可进一步包括设置成面对显影剂携带辊的调色剂供给元件和放电元件。这种结构允许将调色剂供给到显影剂携带辊,并允许在被显影剂携带辊支撑的状态下返回的调色剂被放电。
当显影装置设置在成像装置中时,显影剂携带辊与静电潜像载体之间的间隙变得沿旋转轴方向大致均匀。这种结构允许显影剂携带辊与静电潜像载体之间的间隙具有预定值,该值在沿旋转轴的整个区域上是均匀的。
如上所述,本发明能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能够在静电潜像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并且显影该静电潜像以形成调色剂图像,该成像装置为用于显影静电潜像的单组份显影装置,包括被可旋转地驱动的显影剂携带辊、与该辊接触的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该辊形成为沿旋转轴方向在中央部分处凹入的倒皇冠形状,该显影装置能够将显影剂携带辊与感光鼓之间的间隙维持为恒定值并实施良好的成像,并且即使显影剂携带辊具有倒皇冠形状也能够防止调色剂的溢出、飞散、和泄漏,以防止污染成像装置的内部。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其能够在静电潜像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并且通过显影装置显影该静电潜像以形成调色剂图像,将显影剂携带辊与感光鼓之间的间隙维持为恒定值,并实施良好的成像,同时即使显影剂携带辊具有倒皇冠形状,也能防止成像装置的内部由于调色剂的溢出、飞散、和泄漏所污染。
尽管已经详细描述和阐述了本发明,但是可以清楚地理解,其仅仅是描述和示例,并且不限于此。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制。
Claims (16)
1.一种显影装置,其通过对成像装置中的静电潜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包括:
被旋转驱动的显影剂携带辊;以及
与所述显影剂携带辊接触的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
其中,所述显影剂携带辊为回转体,其截面形状形成为沿旋转轴方向在中央部分处凹入的凹入形状,以及
所述凹入形状的起始点定位成沿旋转轴方向比所述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形成的调色剂薄层区域更靠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两端接触的调色剂密封元件,
其中,所述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为沿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旋转轴设置的片状元件,
所述调色剂薄层区域由所述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形成在比所述显影剂携带辊两端的所述调色剂密封元件更靠近中央部分的部分;以及
沿着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旋转轴从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中央部分到其每个末端按顺序设置有所述调色剂密封元件的位于所述显影剂携带辊中央侧的末端和所述凹入形状的起始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两端接触的调色剂密封元件,
其中,所述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为沿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旋转轴设置的片状元件,
所述调色剂薄层区域由所述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形成在比所述显影剂携带辊两端的所述调色剂密封元件更靠近中央部分的部分;以及
沿着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旋转轴从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中央部分到其每个末端按顺序设置有所述调色剂密封元件的位于所述显影剂携带辊中央侧的末端、所述凹入形状的起始点位置、以及所述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的外侧末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表面上具有精细粗糙处理区域,以及
沿着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旋转轴从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中央部分到其每个末端按顺序设置有所述调色剂密封元件的位于中央侧的末端、所述精细粗糙处理区域的外侧末端、所述凹入形状的起始点位置、以及所述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的外侧末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表面上具有精细粗糙处理区域,以及
沿着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旋转轴从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中央部分到其每个末端按顺序设置有所述调色剂密封元件的位于中央侧的末端、所述凹入形状的起始点位置、所述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的外侧末端、以及所述精细粗糙处理区域的外侧末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表面上具有精细粗糙处理区域,以及
沿着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旋转轴从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中央部分到其每个末端按顺序设置有所述调色剂密封元件的位于中央侧的末端、所述精细粗糙处理区域的外侧末端、所述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的外侧末端、以及所述凹入形状的起始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成面对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调色剂供给元件和放电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当所述显影装置设置在所述成像装置中时,所述显影剂携带辊和所述静电潜像载体之间的间隙沿旋转轴方向变得均匀。
9.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静电潜像载体;和
显影装置,其通过对所述静电潜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
其中,所述显影装置包括被旋转驱动的显影剂携带辊以及与所述显影剂携带辊接触的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
所述显影剂携带辊为回转体,其截面形状形成为沿旋转轴方向在中央部分处凹入的凹入形状,以及
所述凹入形状的起始点定位成沿旋转轴方向比所述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形成的调色剂薄层区域更靠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显影装置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两端接触的调色剂密封元件,
所述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为沿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旋转轴设置的片状元件,
所述调色剂薄层区域由所述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形成在比所述显影剂携带辊两端的所述调色剂密封元件更靠近中央部分的部分;以及
沿着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旋转轴从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中央部分到其每个末端按顺序设置有所述调色剂密封元件的位于所述显影剂携带辊中央侧的末端和所述凹入形状的起始点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显影装置进一步包括沿旋转轴方向较宽并且与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两端接触的调色剂密封元件,
所述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为沿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旋转轴设置的片状元件,
所述调色剂薄层区域由所述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形成在比所述显影剂携带辊两端的所述调色剂密封元件更靠近中央部分的部分;以及
沿着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旋转轴从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中央部分到其每个末端按顺序设置有所述调色剂密封元件的位于所述显影剂携带辊中央侧的末端、所述凹入形状的起始点位置、以及所述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的外侧末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表面上具有精细粗糙处理区域,以及
沿着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旋转轴从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中央部分到其每个末端按顺序设置有所述调色剂密封元件的位于中央侧的末端、所述精细粗糙处理区域的外侧末端、所述凹入形状的起始点位置、以及所述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的外侧末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表面上具有精细粗糙处理区域,以及
沿着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旋转轴从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中央部分到其每个末端按顺序设置有所述调色剂密封元件的位于中央侧的末端、所述凹入形状的起始点位置、所述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的外侧末端、以及所述精细粗糙处理区域的外侧末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表面上具有精细粗糙处理区域,以及
沿着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旋转轴从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中央部分到其每个末端按顺序设置有所述调色剂密封元件的位于中央侧的末端、所述精细粗糙处理区域的外侧末端、所述调色剂薄层形成元件的外侧末端、以及所述凹入形状的起始点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显影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成面对所述显影剂携带辊的调色剂供给元件和放电元件。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当所述显影装置设置在所述成像装置中时,所述显影剂携带辊和所述静电潜像载体之间的间隙沿旋转轴方向变得均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262444A JP5181995B2 (ja) | 2008-10-09 | 2008-10-09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262444 | 2008-10-0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18961A CN101718961A (zh) | 2010-06-02 |
CN101718961B true CN101718961B (zh) | 2012-08-29 |
Family
ID=42098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353086A Active CN101718961B (zh) | 2008-10-09 | 2009-04-17 | 显影装置和成像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041251B2 (zh) |
JP (1) | JP5181995B2 (zh) |
CN (1) | CN10171896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33387B2 (ja) * | 2011-09-13 | 2015-12-16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現像ローラ |
JP2014191310A (ja) * | 2013-03-28 | 2014-10-06 | Brother Ind Ltd | 現像ローラおよび現像装置 |
JP5917439B2 (ja) * | 2013-05-24 | 2016-05-11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547359B2 (ja) * | 2015-03-24 | 2019-07-24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6942949B2 (ja) * | 2016-09-28 | 2021-09-29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現像装置及び現像ロール支持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58933A (ja) * | 1993-03-02 | 1994-09-16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6308816A (ja) * | 1993-04-26 | 1994-11-04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像形成装置 |
JP2000081784A (ja) * | 1998-09-07 | 2000-03-21 | Minolta Co Ltd |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194191A (ja) * | 1998-12-28 | 2000-07-14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1013777A (ja) * | 1999-07-01 | 2001-01-19 | Canon Inc | 現像剤担持体及び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407222B2 (ja) | 2003-09-29 | 2010-02-03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現像ロール、現像ロール用基材、現像ロール製造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150983A (ja) * | 2007-12-19 | 2009-07-09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現像装置 |
-
2008
- 2008-10-09 JP JP2008262444A patent/JP518199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3-25 US US12/410,687 patent/US804125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04-17 CN CN2009101353086A patent/CN101718961B/zh active Active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JP特开2000-194191A 2000.07.14 |
JP特开平6-258933A 1994.09.1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00092205A1 (en) | 2010-04-15 |
US8041251B2 (en) | 2011-10-18 |
JP2010091834A (ja) | 2010-04-22 |
CN101718961A (zh) | 2010-06-02 |
JP5181995B2 (ja) | 2013-04-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453139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1718961B (zh) | 显影装置和成像装置 | |
US6181897B1 (en) | Developing apparatus | |
US6185392B1 (en) | Developing apparatus | |
JP2000075631A (ja) | 現像装置、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29831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4349268A (en) | Electrostatic image-forming process and an apparatus therefor | |
JP400272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1458481B (zh) | 显影单元、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
CN108693730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4656091B2 (ja) | 現像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EP1462865B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rotary developing device | |
JP439103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S6232469B2 (zh) | ||
JP200717175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440011B2 (ja) |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JP4038407B2 (ja)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3592437B2 (ja)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
JPS6355572A (ja) | 二成分現像装置 | |
JPH09218576A (ja) | 移動式現像装置 | |
JP2926658B2 (ja) | 電子写真装置の現像器 | |
JPH08305120A (ja) | カラー電子写真方法 | |
JPH0613085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97867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09185210A (ja)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