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5230A - 液晶面板及装有该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液晶面板及装有该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5230A
CN101685230A CN200910165429A CN200910165429A CN101685230A CN 101685230 A CN101685230 A CN 101685230A CN 200910165429 A CN200910165429 A CN 200910165429A CN 200910165429 A CN200910165429 A CN 200910165429A CN 101685230 A CN101685230 A CN 101685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ft
data line
pixel electrode
odd
thin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5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5230B (zh
Inventor
南喆
许胜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85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5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5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52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质量提高的液晶面板和装有该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器(LCD)。所述液晶面板和LCD使得在单个像素区域内不对称地形成在像素电极和不与薄膜晶体管连接的数据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在所述像素电极和另一数据线之间的另一距离。因此,可将垂直串扰最小化,并可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

Description

液晶面板及装有该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08年9月2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08-0093152的优先权,在此援引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LCD),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将垂直串扰现象最小化而提高图像质量的液晶面板及装有该液晶面板的LCD。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LCD控制液晶的光透射率以显示图像。为此,LCD包括具有像素区域矩阵的液晶面板和用于驱动该液晶面板的驱动单元。
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数据线在液晶面板上布置成彼此交叉。这些垂直交叉的栅极线和数据线确定了像素区域。
在液晶面板上还形成有应用于每个像素区域的一个公共电极和多个像素电极。每个像素电极通过用作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与各条数据线连接。薄膜晶体管被经各条栅极线施加给其栅极电极的扫描脉冲导通。薄膜晶体管的导通再通过各条数据线上的数据信号给像素电极充电。这些薄膜晶体管可以按照Z字形布置在液晶面板上。
可按其中包括点反转方式(one-dot inversion system)、列反转方式(column inversion system)、行反转方式(line inversion system)或z反转方式(z-inversion system)的驱动方式驱动如上构造的LCD。如果以z反转方式驱动的LCD在液晶面板上显示由黑色的中心部分和灰色的外围部分组成的图案,则因为黑色数据信号施加给液晶面板的中心部分,所以位于液晶面板的中心部分的数据线具有比其外围部分的数据线大的负载。这导致了由位于液晶面板的中心部分和外围部分的数据线产生的泄漏电流之间的不同。
泄漏电流之间的这种不同导致沿数据线的垂直串扰的产生。结果造成LCD的图像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涉及基本上克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LCD。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减小数据线之间的泄漏电流不同而将垂直串扰最小化的液晶面板及装有该液晶面板的LCD。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质量提高的液晶面板及装有该液晶面板的LCD。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列出各实施例的其它的特征和优点,这些特征和优点的一部分从所述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从本发明的实施领会到。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可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这些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液晶面板包括:多条奇数栅极线和偶数栅极线;多条奇数数据线和偶数数据线,这些数据线与这些栅极线交叉以确定像素区域;连接到所述奇数栅极线的奇数薄膜晶体管TFT,它们与所述奇数数据线连接;连接到所述奇数栅极线的偶数薄膜晶体管TFT,它们与所述偶数数据线连接;电连接到所述奇数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并且被形成为与所述偶数数据线部分地重叠的奇数像素电极;电连接到所述偶数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并且被形成为与所述奇数数据线部分地重叠的偶数像素电极;连接到所述偶数栅极线的奇数薄膜晶体管TFT,它们与所述偶数数据线连接;连接到所述偶数栅极线的偶数薄膜晶体管TFT,它们与所述奇数数据线连接;电连接到所述奇数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并且被形成为与所述奇数数据线部分地重叠的奇数像素电极;以及电连接到所述偶数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并且被形成为与所述偶数数据线部分地重叠的偶数像素电极。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多条奇数栅极线和偶数栅极线;多条奇数数据线和偶数数据线,这些数据线与这些栅极线交叉以确定像素区域;连接到所述奇数栅极线的奇数薄膜晶体管TFT,它们与所述奇数数据线连接;连接到所述奇数栅极线的偶数薄膜晶体管TFT,它们与所述偶数数据线连接;电连接到所述奇数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并且被形成为与所述偶数数据线部分地重叠的奇数像素电极;电连接到所述偶数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并且被形成为与所述奇数数据线部分地重叠的偶数像素电极;连接到所述偶数栅极线的奇数薄膜晶体管TFT,它们与所述偶数数据线连接;连接到所述偶数栅极线的偶数薄膜晶体管TFT,它们与所述奇数数据线连接;电连接到所述奇数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并且被形成为与所述奇数数据线部分地重叠的奇数像素电极;电连接到所述偶数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并且被形成为与所述偶数数据线部分地重叠的偶数像素电极;栅极驱动器,提供扫描信号给所述多条栅极线;以及数据驱动器,给所述多条奇数数据线和所述多条偶数数据线提供不同极性的视频信号。
参看下面附图和详细描述,其他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或变得显而易见。注意,所有这些其他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含在该描述中、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由随后的权利要求保护。该描述不应认为是对那些权利要求的限制。下面结合实施例讨论其他的方面和优点。应当理解,本发明前面的一般性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例示性的和解释性的,意在对要求保护的内容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给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理解并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图解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LCD的示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部分“A”的电路的示图;
图3是详细表示图1中的部分“A”的示图;
图4A和4B是表示图1的LCD中包含的柱状衬垫料的示图;
图5是表示沿图3的线B-B’截取的剖面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图1中所示的像素区域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7是详细表示图6中所示的像素区域的布局的示图;
图8是表示沿图7的线C-C’截取的剖面的剖面图;
图9是表示沿图7的线D-D’截取的剖面的剖面图;
图10是表示其中显示了用于检测串扰的图案的液晶面板的示图;
图11是表示用于图10的液晶面板的驱动电压的波形图;
图12是表示沿不与薄膜晶体管连接的数据线和像素电极之间的间隔的串扰产生数量的实验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图解了这些实施例的一些例子。此后引入的这些实施例作为例子提供,以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传达这些实施例的精神。因此,这些实施例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从而并不限于这里所述的这些实施例。此外,为了附图的简便起见,液晶显示器的尺寸和厚度都被放大表示。在任何时候,在包括附图的整个说明书中将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LCD的示图。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LCD包括其上以矩阵形状布置有液晶盒的液晶面板102、以及用于驱动液晶面板102上的栅极线GL1~GLn的栅极驱动器104和用于驱动液晶面板102上的数据线DL1~DLm的数据驱动器106。
液晶面板102上的多条栅极线GL1~GLn和多条数据线DL1~DLm彼此交叉并确定了多个像素区域。每个像素区域都包括薄膜晶体管TFT。
薄膜晶体管TFT沿数据线DL1~DLm以Z字形布置。这样,每个都位于各个像素区域中的液晶盒与各条数据线DL1~DLm连接。换句话说,沿着y轴方向,同一列中的液晶盒交替地与相邻的不同数据线连接。
例如,连接到奇数栅极线GL1,GL3,...,GLn-1的奇数薄膜晶体管TFT与第一到第m-1条数据线DL1,DL3,...,DLm-1连接,连接到奇数栅极线GL1,GL3,...,GLn-1的偶数薄膜晶体管TFT与第二到第m条数据线DL2,DL4,...,DLm连接。相反,连接到偶数栅极线GL2,GL4,...,GLn的奇数薄膜晶体管TFT与第二到第m条数据线DL2,DL4,...,DLm连接,连接到偶数栅极线GL2,GL4,...,GLn的偶数薄膜晶体管TFT与第一到第m-1条数据线DL1,DL3,...,DLm-1连接。
这种薄膜晶体管TFT响应于来自各条栅极线GL1~GLn的扫描信号,并选择性地给各个液晶盒施加来自各条数据线DL1~DLm的数据信号。每个液晶盒都驱动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液晶,调整液晶的光透射率。
栅极驱动器104顺序地给栅极线GL1~GLn供给扫描信号,以便驱动与各条栅极线GL连接的薄膜晶体管TFT。
数据驱动器106将一条水平线的视频数据转换为视频信号,该视频信号为模拟信号。此外,在给栅极线GL施加扫描信号的一个水平同步周期期间,数据驱动器106给数据线DL1~DLm施加一条水平线的视频信号。在该情形中,数据驱动器106以列反转方式给数据线DL1~DLm施加视频信号。
更具体地说,数据驱动器106在一个帧周期期间给奇数数据线和偶数数据线供给具有彼此相反极性的视频信号。此外,为了给根据数据线布置成Z字形的液晶盒施加视频信号,在每一水平同步周期期间,数据驱动器106原样地施加视频信号或者在施加视频信号之前将视频信号向右侧移动一个通道(channel)。换句话说,数据驱动器106以列反转方式驱动,且在每一水平同步周期,在视频信号的原始位置或向右移动了一个通道此后施加视频信号,由此以点反转方式驱动根据数据线DL1~DLm布置成Z字形的液晶盒。
图2是表示图1中的部分“A”的电路的示图。图3是详细表示图1中的部分“A”的示图。如图2和3中所示,第一到第四像素区域P1到P4由第一和第二栅极线GL1和GL2以及与第一和第二栅极线GL1和GL2交叉的第一到第三数据线DL1到DL3确定。
更具体地说,第一像素区域P1由第一栅极线GL1以及与第一栅极线GL1交叉的第一和第二数据线DL1和DL2确定。第二像素区域P2由第一栅极线GL1以及与第一栅极线GL1交叉的第二和第三数据线DL2和DL3确定。类似地,第三像素区域P3由第二栅极线GL2以及第一和第二数据线DL1和DL2确定。第四像素区域P4由第二栅极线GL2以及与第二栅极线GL2交叉的第二和第三数据线DL2和DL3确定。
在第一到第四像素区域P1到P4的每一个上,形成有薄膜晶体管TFT和与薄膜晶体管TFT连接的像素电极128。在第一到第四像素区域P1到P4的每一个上形成有公共电极130。尽管如图中所示在第一到第四像素区域P1到P4的每一个上以“U”型形成公共电极130,但可以以各种形状调整公共电极130,只要其能与像素电极128一起形成电场。形成在第一像素区域P1上的薄膜晶体管TFT与第一数据线DL1电连接。形成在第二和第三像素区域P2和P3上的每个薄膜晶体管TFT与第二数据线DL2电连接。形成在第四像素区域P4上的薄膜晶体管TFT与第三数据线DL3电连接。
如上所述,连接到第一栅极线GL1的薄膜晶体管TFT与就在像素电极128左侧的第一和第二数据线DL1和DL2连接。另一方面,连接到第二栅极线GL2的薄膜晶体管TFT与就在像素电极128右侧的第二和第三数据线DL2和DL3连接。
形成在第三和第四像素区域P3和P4上的像素电极128与第一栅极线GL1重叠。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像素区域P1和P2上的像素电极128不与任何栅极线重叠,因为在与第一和第二像素区域P1和P2的顶边缘相邻的顶部区域上没有形成栅极线。
形成在第一到第四像素区域P1到P4上的每个薄膜晶体管都包括形成为从各条栅极线GL突出的栅极电极110、形成为与栅极电极110重叠的有源层112、以及与有源层112相对形成的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114和116。源极电极114形成为从各条数据线DL突出,漏极电极116通过接触孔H与各个像素电极128电连接。尽管如图中所示有源层112以与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114和116相对的岛结构形成,但有源层112可形成为与各条栅极线GL的从中突出栅极电极110的部分重叠,以便补偿在薄膜晶体管TFT的栅极电极和源极电极110和114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Cgs。
在其上形成有这种薄膜晶体管TFT的阵列基板(没有示出)与包括滤色器和黑矩阵(没有示出)的滤色器基板(没有示出)组合。在阵列基板与滤色器基板之间形成液晶层(没有示出)。在该情形中,在与每个薄膜晶体管TFT相对的滤色器基板上形成有如图4A所示的第一柱状衬垫料136,以便保持阵列基板与滤色器基板之间的盒间隙。此外,在与栅极线GL一部分相对的滤色器基板上形成有第二柱状衬垫料138。
因为第一柱状衬垫料136是保持盒间隙的柱状衬垫料,所以在滤色器基板上形成具有适当尺寸的形成柱状衬垫料,以便与薄膜晶体管TFT接触。因为与薄膜晶体管TFT相对形成,所以第一柱状衬垫料136以Z字形图案布置在滤色器基板上。
在与栅极线GL相对的滤色器基板上形成具有适当尺寸的第二柱状衬垫料138,以便与阵列基板分隔开薄膜晶体管的厚度(即由于形成薄膜晶体管TFT而导致的覆盖台阶)。这样,第二柱状衬垫料138可保持阵列基板与滤色器基板之间的盒间隙,即使外力挤压包括组合的阵列基板和滤色器基板的液晶面板。
如上所述,与奇数数据线DL1,DL3,...,DLm-1连接的像素电极128和与偶数数据线DL2,DL4,...,DLm连接的像素电极128接收具有不同极性的视频信号。因此,与第一和第三数据线DL1和DL3连接的第一和第四像素区域P1和P4上的像素电极128接收正极性(+)的视频信号,而与第二数据线DL2连接的第二和第三像素区域P2和P3上的像素电极128接收负极性(-)的视频信号。
第一到第四像素区域P1到P4上的像素电极128形成为与相邻数据线DL1和DL2隔开固定的距离。为了解释方便,将详细描述第一像素区域P1上的像素电极128和与像素电极128相邻的第一和第二数据线DL1和DL2。
图5是表示沿图3的线B-B’截取的剖面的剖面图。如图5中所示,在基板100上形成公共电极130,在具有公共电极130的基板100上形成绝缘层132。在具有绝缘层132的基板100上,形成第一和第二数据线DL1和DL2。此外,在具有第一和第二数据线DL1和DL2的基板100上形成钝化(或保护)层134,在钝化层134上形成像素电极128。
在第一数据线DL1与像素电极128之间会产生第一寄生电容Cdp1,在第二数据线DL2与像素电极128之间会产生第二寄生电容Cdp2。在该情形中,因为第一数据线DL1和像素电极128之间的距离(此后称作“第一距离d1”)与第二数据线DL2和像素电极128之间的距离(此后称作“第二距离d2”)不同,所以在第一和第二电容Cdp1和Cdp2之间会产生电容量差(即偏差)。由第一和第二距离d1和d2的不同导致的电容量差用下面的方程来表达。
[方程1]
Q 1 = W · d ρ · L × ( V data ( + ) - V pxl ) ∫ 0 1 frame dt
Q2=CdpL·V(Data(-)-pxl)
在该方程中,“Q1”是第一电荷量,“W”是沟道层的宽度,“d”是a-Si:H的厚度,“ρ”是薄膜晶体管TFT的电阻率,“Q2”是第二电荷量。
第一电荷量Q1对应于由来自薄膜晶体管TFT的电流的泄漏导致的电荷的量,第二电荷量Q2是指由在数据线DL和像素电极128之间存在的寄生电容Cdp导致的电荷的量。
在第一像素区域P1的情形中,第二电荷量Q2变为由像素电极128和第二数据线DL2之间存在的第二寄生电容Cdp2导致的电荷的量。第一电荷量Q1由沟道层的宽度和薄膜晶体管TFT的有源层112中的a-Si:H的厚度以及薄膜晶体管TFT的电阻率确定。
如果第一和第二电荷量Q1和Q2彼此相等,则由于来自晶体管TFT的电流的泄漏而充在第一像素区域P1的像素电极128中的视频信号的变化被像素电极128与第二数据线DL2的耦合现象抵消(补偿)。这来自于如下的事实,即施加到第二数据线DL2的视频信号具有与充在像素电极128中的视频信号相反的极性。因此,可将泄漏电流对充在第一像素区域P1的像素电极128中的视频信号的影响最小化。
鉴于此,必需以这样的方式设计第一和第二寄生电容Cdp1和Cdp2,即能够使第一电荷量Q1与第二电荷量Q2相同。根据第一数据线DL1与像素电极128之间的第一距离d1和第二数据线DL2与像素电极128之间的第二距离d2可适当确定第一和第二寄生电容Cdp1和Cdp2的电容量。
实际上,不对称地确定第一和第二距离d1和d2,从而第一寄生电容Cdp1的电容量小于第二寄生电容Cdp2的电容量。另一方面,与第一距离d1相比,第二距离d2可以较窄,以便使第二寄生电容Cdp2的电容量大于第一寄生电容Cdp1的电容量。这样,第二寄生电容Cdp2的第二电荷量对应于(或等于)由薄膜晶体管TFT的泄漏电流导致的第一电荷量。因此,可将薄膜晶体管TFT的泄漏电流最小化。
如此,本实施例的液晶面板能使由薄膜晶体管TFT的泄漏电流导致的第一电荷量等于充在第二寄生电容Cdp2中的第二电荷量。该第二寄生电容Cdp2位于像素电极128和接收与第一数据线DL1上的视频信号不同极性的视频信号的第二数据线DL2之间。因此,液晶面板可将薄膜晶体管TFT的泄漏电流最小化。
此外,因为薄膜晶体管TFT的泄漏电流被最小化,所以即使以z反转方式驱动,本实施例的LCD也能够防止由像素区域之间的泄漏电流差产生的串扰现象。
另一方面,如果不对称地设计第一数据线DL1和像素电极128之间的第一距离d1以及第二数据线DL2和像素电极128之间的第二距离d2,则由于设计偏差,在制造工艺中出现困难。
图6是表示图1中所示像素区域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路图。图7是详细表示图6中所示的像素区域的布局的示图。除了像素电极228之外,图6和7中所示的第一到第四像素区域P1到P4具有与图2和3中所示的像素区域相同的构造。像素电极228和不与各个薄膜晶体管TFT连接的数据线DL重叠。由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具有与图2和3中的那些部件相同的名称、功能、操作和效果的图6和7的部件。此外,因为从图2和3的描述很容易理解,所以将省略与图6和7的部件相关的重叠功能、操作和效果信息。
像素电极228分别形成在第一到第四像素区域P1到P4上。此外,每个像素电极228和不与在各个像素区域P1~P4上形成的薄膜晶体管TFT连接的数据线DL部分重叠。
更具体地说,第一像素区域P1上的像素电极228与第二数据线DL2部分重叠,第二像素区域P2上的像素电极228与第三数据线DL3部分重叠。相反,第三像素区域P3上的像素电极228与第一数据线DL1部分重叠,第四像素区域P4上的像素电极228与第二数据线DL2部分重叠。
为了解释方便,将详细描述第一像素区域P1。
形成在第一像素区域P1上的像素电极228与形成在其左侧的第一数据线隔开第一距离d1,与形成在其右侧的第二数据线DL2隔开第二距离d2。此外,第一像素区域P1上的像素电极228与第二数据线DL2部分重叠。第一距离d1形成为与第二距离d2相同。这样,在存在于像素电极228与第一数据线DL1之间的第一寄生电容Cdp1和存在于像素电极228与第二数据线DL2之间的第二寄生电容Cdp2之间产生电容量差。
图8是显示沿图7的线C-C’的剖面的剖面图。参照图7和8,第一数据线DL1和像素电极228彼此隔开第一距离d1,第二数据线DL2和像素电极228彼此隔开第二距离d2。第一和第二距离彼此相等。
换句话说,形成在像素电极228左侧的第一数据线DL1和形成在像素电极228右侧的第二数据线DL2以相同的距离对称布置。因此,如果像素电极228不与第二数据线DL2重叠,则在第一数据线DL1和像素电极228之间产生的第一寄生电容Cdp1具有与在第二数据线DL2和像素电极228之间产生的第二寄生电容Cdp2相同的电容量。
图9是显示沿图7的线D-D’的剖面的剖面图。如图7和9中所示,第一数据线DL1和像素电极228彼此隔开第一距离d1。另一方面,像素电极228形成为延伸到第二数据线DL2的一部分并与第二数据线DL2的该部分重叠。据此,在存在于第一数据线DL1和像素电极220之间的第一寄生电容Cdp1与存在于第二数据线DL2和像素电极220之间的第二寄生电容Cdp2之间产生电容量差。
除了像素电极228与第二数据线DL2部分重叠之外,像素电极228与第一和第二数据线DL1和DL2隔开相同的距离。换句话说,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设计第一和第二数据线DL1和DL2以及像素电极228,即第一数据线DL1和像素电极228之间的第一距离d1与第二数据线DL2和像素电极228之间的第二距离d2相同。因为像素电极228与第二数据线DL2部分重叠,所以与在第一数据线DL1和像素电极228之间产生的第一寄生电容Cdp1相比,在第二数据线DL2和像素电极228之间产生的第二寄生电容Cdp2具有较大的电容量。因此,第二寄生电容Cdp2的第二电荷量对应于(或等于)由薄膜晶体管TFT的泄漏电流导致的第一电荷量。结果,可将薄膜晶体管TFT的泄漏电流最小化。
这样,本实施例的液晶面板能够使由薄膜晶体管TFT的漏电流导致的第一电荷量等于充在第二寄生电容Cdp2中的第二电荷量。该第二寄生电容Cdp2位于像素电极228和接收与第一数据线DL1上的视频信号不同极性的视频信号的第二数据线DL2之间。因此,液晶面板可将薄膜晶体管TFT的泄漏电流最小化。
此外,因为薄膜晶体管TFT的泄漏电流被最小化,所以即使以z反转方式驱动,本实施例的LCD也能够防止由像素区域之间的泄漏电流差产生的串扰现象。
如图10中所示,黑色被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102的中心部分,该液晶面板的多个像素区域用这样的方式设计,即像素电极228和不与各个薄膜晶体管TFT连接的数据线DL部分重叠,以及除了重叠部分外,像素电极228与像素区域内的数据线隔开相同的距离。灰色(即灰颜色)被显示在液晶面板102除中心部分之外的外围部分。在该情形中,给形成在液晶面板102的外围部分的数据线DL施加灰色的视频信号,给形成在液晶面板102的中心部分的数据线DL施加黑色的视频信号。
图11是表示用于图10的液晶面板的驱动电压的波形图。如图11所示,扫描信号SP顺序地施加给布置在液晶面板102上的栅极线GL,导通与各条栅极线GL连接的薄膜晶体管。这样,位于液晶面板102第一区域①处的数据线DL反复给各个像素电极228施加灰色的视频信号,而位于液晶面板102第二区域②处的数据线DL交替地给各个像素电极228施加灰色和黑色的视频信号。因此,在液晶面板102的中心部分显示黑色,在液晶面板102除中心部分的外围部分显示灰色。像这种情况,如图11所示,液晶面板102的第一区域①的电压均方根值(Vrms)与液晶面板102的第二区域②的电压均方根值(Vrms)变得相似。这是由于如下的事实,即像素电极和不与各个薄膜晶体管TFT连接的数据线部分地重叠,一个像素区域内由薄膜晶体管TFT导致的泄漏电流的电荷量与在像素电极和不与该薄膜晶体管连接的数据线之间的寄生电容中充的电荷量变得相似。因此,可将液晶面板的薄膜晶体管TFT的泄漏电流最小化。然后,在第一区域①的薄膜晶体管TFT和第二区域②的薄膜晶体管TFT之间产生的泄漏电流差变得相似,第一区域①的电压均方根值(Vrms)与第二区域②的电压均方根值(Vrms)变得相似。
当显示这种图案时,现有技术的液晶面板在与接收黑色的视频信号的数据线DL连接的薄膜晶体管和与接收灰色的视频信号的数据线DL连接的薄膜晶体管之间产生泄漏电流差。最后,在施加黑色的视频信号的区域中产生垂直串扰。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液晶面板能够使由一个像素区域内的薄膜晶体管TFT导致的泄漏电流的电荷量与在像素电极和不与该晶体管连接的数据线之间存在的寄生电容中充的电荷量相等。因此,液晶面板可将薄膜晶体管的泄漏电流最小化。这是由于像素电极和不与各个薄膜晶体管TFT连接的数据线部分地重叠的缘故。该重叠部分在位于一个像素区域内的像素电极和其左侧及右侧的数据线之间的寄生电容之间产生了电容量差。
换句话说,即使给其中心部分施加黑色的视频信号,本实施例的液晶面板102在其第一和第二区域①和②之间也不产生泄漏电流差。因此,本实施例的液晶面板102能够防止诸如垂直串扰这样的图像质量下降。
图12是表示沿像素电极和不与薄膜晶体管连接的数据线之间的间隔的串扰产生数量的实验图。图12表示了当像素电极和数据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时和当该距离逐渐减小时垂直串扰产生数量的变化。
当在单个像素区域内像素电极和不与薄膜晶体管TFT连接的数据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时,垂直串扰(C/T)产生数量增加。如果该距离逐渐减小,则反过来垂直串扰(C/T)产生数量减小。然而,当该距离减小到小于1.4μm时,垂直串扰(C/T)产生数量再次变大。
鉴于此,可根据方程1和实验图适当确定在单个像素区域内像素电极和不与薄膜晶体管TFT连接的数据线之间的距离。这样,以下述方式设计本实施例的液晶面板,即像素电极与在其左侧及右侧的数据线之间的距离在单个像素区域内。于是,像素区域之间的泄漏电流差可被最小化,而且垂直串扰产生数量可被最小化。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面板和装有该液晶面板的LCD不对称地形成像素电极和在其左侧和右侧的数据线之间的距离,显著地减小了数据线之间的泄漏电流差。于是,垂直串扰现象被最小化。此外,液晶面板和LCD可提高图像质量。
尽管仅仅针对上述实施例有限地解释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而是应理解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各种变化或修改是可能地。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当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确定。

Claims (10)

1.一种液晶面板,包括:
多条奇数栅极线和偶数栅极线;
多条奇数数据线和偶数数据线,这些数据线与这些栅极线交叉以确定像素区域;
连接到所述奇数栅极线的奇数薄膜晶体管TFT,它们与所述奇数数据线连接;
连接到所述奇数栅极线的偶数薄膜晶体管TFT,它们与所述偶数数据线连接;
电连接到所述奇数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并且被形成为与所述偶数数据线部分地重叠的奇数像素电极;
电连接到所述偶数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并且被形成为与所述奇数数据线部分地重叠的偶数像素电极;
连接到所述偶数栅极线的奇数薄膜晶体管TFT,它们与所述偶数数据线连接,
连接到所述偶数栅极线的偶数薄膜晶体管TFT,它们与所述奇数数据线连接;
电连接到所述奇数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并且被形成为与所述奇数数据线部分地重叠的奇数像素电极;以及
电连接到所述偶数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并且被形成为与所述偶数数据线部分地重叠的偶数像素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除了重叠的部分外,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奇数数据线和所述偶数数据线隔开相同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在所述像素电极和不与所述像素电极重叠的数据线之间形成的电容具有与在所述像素电极和与所述像素电极部分地重叠的数据线之间形成的电容的电容量不同的电容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与所述多条数据线连接并在所述像素区域以Z字形布置。
5.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多条奇数栅极线和偶数栅极线;
多条奇数数据线和偶数数据线,这些数据线与这些栅极线交叉以确定像素区域;
连接到所述奇数栅极线的奇数薄膜晶体管TFT,它们与所述奇数数据线连接;
连接到所述奇数栅极线的偶数薄膜晶体管TFT,它们与所述偶数数据线连接;
电连接到所述奇数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并且被形成为与所述偶数数据线部分地重叠的奇数像素电极;
电连接到所述偶数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并且被形成为与所述奇数数据线部分地重叠的偶数像素电极;
连接到所述偶数栅极线的奇数薄膜晶体管TFT,它们与所述偶数数据线连接;
连接到所述偶数栅极线的偶数薄膜晶体管TFT,它们与所述奇数数据线连接;
电连接到所述奇数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并且被形成为与所述奇数数据线部分地重叠的奇数像素电极;
电连接到所述偶数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并且被形成为与所述偶数数据线部分地重叠的偶数像素电极;
栅极驱动器,提供扫描信号给所述多条栅极线;以及
数据驱动器,给所述多条奇数数据线和所述多条偶数数据线提供不同极性的视频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除了重叠的部分外,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奇数数据线和所述偶数数据线隔开相同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在所述像素电极和不与所述像素电极重叠的数据线之间形成的电容具有与在所述像素电极和与所述像素电极部分地重叠的数据线之间形成的电容的电容量不同的电容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与所述多条数据线连接并在所述像素区域以Z字形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与所述偶数数据线部分地重叠的像素电极接收正极性(+)的视频信号,以及
与所述奇数数据线部分地重叠的像素电极接收负极性(-)的视频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与所述偶数数据线部分地重叠的像素电极接收负极性(-)的视频信号,以及
与所述奇数数据线部分地重叠的像素电极接收正极性(+)的视频信号。
CN2009101654295A 2008-09-23 2009-08-03 液晶面板及装有该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52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093152A KR101308164B1 (ko) 2008-09-23 2008-09-23 액정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008-0093152 2008-09-23
KR1020080093152 2008-09-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5230A true CN101685230A (zh) 2010-03-31
CN101685230B CN101685230B (zh) 2012-05-02

Family

ID=42037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542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5230B (zh) 2008-09-23 2009-08-03 液晶面板及装有该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41572B2 (zh)
KR (1) KR101308164B1 (zh)
CN (1) CN10168523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00372A1 (zh) * 2012-06-28 2014-01-03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4267551A (zh) * 2014-09-19 2015-01-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182647A (zh) * 2015-10-16 2015-12-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
CN108020970A (zh) * 2017-11-30 2018-05-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11090204A (zh) * 2020-03-22 2020-05-0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1584514A (zh) * 2020-05-14 2020-08-2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11104A (zh) * 2022-05-26 2022-08-16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18020A (ja) * 2009-06-12 2011-01-27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表示パネルの駆動方法、ゲートドライバ及び表示装置
US9869908B2 (en) * 2012-03-06 2018-01-16 Apple Inc. Pixel inversion artifact reduction
US20130321378A1 (en) * 2012-06-01 2013-12-05 Apple Inc. Pixel leakage compensation
JP2014074798A (ja) * 2012-10-04 2014-04-24 Japan Display Inc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5014635A (ja) * 2013-07-03 2015-01-2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CN103728760A (zh) * 2013-12-26 2014-04-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液晶显示屏阵列基板及相应的触摸液晶显示屏
KR102223494B1 (ko) * 2014-09-17 2021-03-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장치
CN104460153A (zh) * 2014-12-12 2015-03-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阵列基板
KR102239843B1 (ko) 2014-12-29 2021-04-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5182632B (zh) * 2015-08-03 2018-03-0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电极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5158997A (zh) * 2015-08-31 2015-12-16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
KR102509111B1 (ko) * 2018-05-17 2023-03-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00127073A (ko) * 2019-04-30 2020-1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12691B1 (ko) * 2002-11-11 2009-08-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패널
KR100928487B1 (ko) * 2003-03-28 2009-11-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8151880A (ja) * 2006-12-15 2008-07-03 Hitachi Displays Ltd 表示装置
KR101453955B1 (ko) * 2007-08-08 2014-10-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0573287C (zh) * 2008-07-15 2009-12-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像素结构
KR101295878B1 (ko) * 2008-10-30 2013-08-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5377A (zh) * 2012-06-28 2014-01-15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14000372A1 (zh) * 2012-06-28 2014-01-03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4267551B (zh) * 2014-09-19 2017-06-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267551A (zh) * 2014-09-19 2015-01-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114246B2 (en) 2015-10-16 2018-10-30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05182647A (zh) * 2015-10-16 2015-12-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
CN105182647B (zh) * 2015-10-16 2019-01-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
CN108020970A (zh) * 2017-11-30 2018-05-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11090204A (zh) * 2020-03-22 2020-05-0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US11415853B2 (en) 2020-03-22 2022-08-1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CN111584514A (zh) * 2020-05-14 2020-08-2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227149A1 (zh) * 2020-05-14 2021-11-1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11104A (zh) * 2022-05-26 2022-08-16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4911104B (zh) * 2022-05-26 2023-11-17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073273A1 (en) 2010-03-25
CN101685230B (zh) 2012-05-02
KR101308164B1 (ko) 2013-09-12
US8941572B2 (en) 2015-01-27
KR20100034160A (ko) 201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5230B (zh) 液晶面板及装有该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TWI432853B (zh) 液晶顯示器
EP0259875B1 (en) Active matrix display devices
JP4932823B2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KR100277182B1 (ko) 액정표시소자
TWI386882B (zh) 液晶顯示面板及其驅動方法以及使用該面板及方法之液晶顯示裝置
KR100741894B1 (ko) 횡전계 방식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구동방법
KR100704817B1 (ko) 액정 패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1135825A (zh) 具有减少的宽带宽切换需求的线驱动器的液晶显示器
US813901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its driving method
KR10154007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20188212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RE47907E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080143901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JPH0731139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28003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836882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329522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20149553A1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driving element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10141922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9416481A (zh) 对置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KR101319272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0464206B1 (ko) 2-도트인버젼방식 액정표시소자
KR20050026496A (ko) 액티브 매트릭스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3089675B2 (ja) 薄膜電界効果型トランジスタ駆動液晶表示素子アレイ及び駆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