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2106A - 汽车用玻璃天线及汽车用窗玻璃板 - Google Patents

汽车用玻璃天线及汽车用窗玻璃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2106A
CN101682106A CN200880019602A CN200880019602A CN101682106A CN 101682106 A CN101682106 A CN 101682106A CN 200880019602 A CN200880019602 A CN 200880019602A CN 200880019602 A CN200880019602 A CN 200880019602A CN 101682106 A CN101682106 A CN 101682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frequency band
conductor
current feed
feed de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9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2106B (zh
Inventor
山本刚资
伊东昌辉
永田章夫
渡边充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82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2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2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21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27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mounting on windscreen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天线增益的汽车用玻璃天线。所述汽车用玻璃天线包括与H频带用馈电部(12)连接、用于接收高频带并且沿横向延伸的H频带用天线导体(3),在侧窗玻璃板(20)上与H频带用天线导体(3)相独立地设置有不与H频带用馈电部(12)直流连接的独立导体,独立导体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第一天线元件(1)、以及沿横向延伸的第二天线元件(2),由第一天线元件(1)和第二天线元件(2)构成十字形天线元件,H频带用天线导体(3)和独立导体电容耦合。

Description

汽车用玻璃天线及汽车用窗玻璃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接收FM广播频带等高频带及AM广播频带等低频带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及汽车用玻璃板。
背景技术
以往,如图10所示,作为设置于汽车用侧窗玻璃板的FM广播频带接收用的玻璃天线,使用了将FM广播频带用的天线导体31与设置于侧窗玻璃板20的FM广播频带用的馈电部12连接而成的玻璃天线。图10中,21是窗的车体开口边缘,20a是侧窗玻璃板的周部边缘。
此外,如图11所示,作为设置于汽车用侧窗玻璃板的AM广播频带及FM广播频带接收用的玻璃天线,使用了将AM广播频带用的天线导体和FM广播频带用的天线导体分别与设置于侧窗玻璃板20的AM广播频带用的馈电部11和FM广播频带馈电部12连接而成的玻璃天线。
作为AM广播频带和FM广播频带接收用的设置于侧窗玻璃的玻璃天线,还已知有日本专利特开平10-13127号、日本专利特开平11-195915号、日本专利特开2001-44729号、日本专利特开平10-303625号、日本专利特开平11-234018号中记载的玻璃天线。
发明的揭示
侧窗玻璃板的面积比后部窗玻璃板的面积小,若考虑到确保视野和美观等,则供设定玻璃天线的面积是有限的。特别是由于FM广播频带和AM广播频带用的天线导体需要导体的面积,因此利用汽车用侧窗玻璃板难以获得足够的接收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天线增益得到改善的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及汽车用窗玻璃板。
本发明具有以下要点。
(1)一种汽车用玻璃天线,该玻璃天线是设置于汽车用窗玻璃板的玻璃天线,包括接收高频带的电波的H频带用天线导体、以及与该H频带用天线导体直流连接且配置于窗玻璃板的左右两边中的一边的车体开口边缘附近的H频带用馈电部,该玻璃天线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窗玻璃板上与所述H频带用天线导体相独立地设置有不与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直流连接的独立导体,
所述H频带用天线导体与形成于所述独立导体的外侧并且形成该独立导体的外形的天线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电容耦合,
所述独立导体包括沿纵向或大致沿纵向延伸的第一天线元件、以及沿横向或大致沿横向延伸的多条第二天线元件,第一天线元件以在所述窗玻璃板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纵向贯穿多条第二天线元件的形式分别与各所述第二天线元件连接。
(2)上述(1)中记载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中,所述H频带用天线导体具有从H频带用馈电部侧沿所述独立导体的外形向上方延伸的延伸部分,该延伸部分与所述独立导体电容耦合。
(3)上述(1)或(2)中记载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中,在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和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平行或大致平行地延伸的1条或多条第一纵向辅助天线元件,
所述第一纵向辅助天线元件以纵向贯穿多条所述第二天线元件的形式分别与各所述第二天线元件连接。
(4)上述(3)中记载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中,设置有1条或多条横向辅助天线元件,该横向辅助天线元件与所述第二天线元件平行或大致平行地从设置有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的一侧的所述窗玻璃板的侧边的车体开口边缘附近延伸至所述第一纵向辅助天线元件或所述第一天线元件。
(5)上述(4)中记载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中,设置有沿纵向或大致沿纵向延伸的第三天线元件,以将所述多条第二天线元件的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侧的端部或端部附近以及所述1条或多条横向辅助天线元件的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侧的端部或端部附近中的至少2处相互连接。
(6)上述(5)中记载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中,在所述多条第二天线元件的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侧的端部或端部附近以及所述1条或多条横向辅助天线元件的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侧的端部或端部附近中的至少2个相互连接部位中的至少1个相互连接部位中相邻连接的所述第三天线元件的一方处具有缺口。
(7)上述(1)~(6)的任一项中记载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中,所述多条第二天线元件配设于所述窗玻璃板的除上下方向的中央附近以外的上端部侧附近及下端部侧附近。
(8)上述(1)~(7)的任一项中记载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中,以所述第一天线元件为边界,在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的相反侧的所述窗玻璃板的区域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平行或大致平行地延伸的1条或多条第二纵向辅助天线元件,
所述第二纵向辅助天线元件以纵向贯穿多条所述第二天线元件的形式分别与各所述第二天线元件连接。
(9)上述(1)~(8)的任一项中记载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中,所述H频带用天线导体是具有环形状的环状导体,或者是由该H频带用天线导体和H频带用馈电部构成环形状的环状导体。
(10)上述(1)~(9)的任一项中记载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中,将所述高频带的中心频率在空气中的波长记为λ0,将玻璃波长缩短率记为k,并且k=0.64,λg=λ0·k,
将所述H频带用天线导体和所述独立导体电容耦合的部分称为电容耦合部时,
该电容耦合部的长度为0.05·λg~0.2·λg。
(11)上述(1)~(10)的任一项中记载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中,将所述高频带的中心频率在空气中的波长记为λ0,将玻璃波长缩短率记为k,并且k=0.64,λg=λ0·k时,
从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到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附近的第二天线元件的导体长度为(1/11)λg~(1/4)λg。
(12)上述(1)~(11)的任一项中记载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中,将所述高频带的中心频率在空气中的波长记为λ0,将玻璃波长缩短率记为k,并且k=0.64,λg=λ0·k时,
将与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连接的AV线的长度和所述H频带用天线导体的导体长度相加、在所述H频带用天线导体为环状导体的情况下和到环形状的折回点为止的导体长度相加而得的长度为(1/8)λg~(1/2)λg。
(13)上述(1)~(12)的任一项中记载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中,所述独立导体是用于接收比所述高频带的频率更低的低频带的电波的L频带用天线导体,
所述汽车用玻璃天线设置有L频带用馈电部,该L频带用馈电部与所述L频带用天线导体直流连接,且接近于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
(14)上述(13)中记载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中,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和所述L频带用馈电部之间的最短间隔为3~50mm。
(15)一种汽车用窗玻璃板,该窗玻璃板设置有上述(1)~(14)的任一项中记载的玻璃天线。
利用本发明,与现有例相比,即使是在小面积的汽车用侧窗玻璃板中,在FM广播频带等高频带内,天线增益也有飞跃性的提高。此外,与现有例相比,从高频带的中心频率到高频区域为止的频率范围内的天线增益提高,高频带的天线增益的平坦性好。此外,与现有例相比,对于AM广播,天线增益也有飞跃性的提高。还可确保良好的视野。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汽车用侧窗玻璃天线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汽车用侧窗玻璃天线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汽车用侧窗玻璃天线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例1的汽车用侧窗玻璃天线的尺寸的主视图。
图5是例1和例5中的垂直极化波的频率-天线增益特性图。
图6是例2~4中的垂直极化波的频率-天线增益特性图。
图7是表示例6的汽车用侧窗玻璃天线的尺寸的主视图。
图8是例6~8中的垂直极化波的频率-天线增益特性图。
图9是例9中的垂直极化波的频率-天线增益特性图。
图10是表示现有例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现有例的另一例的主视图。
标号说明
1:第一天线元件
2a~2e:第二天线元件
3:H频带用天线导体
3a:短路天线元件
4:第一纵向辅助天线元件
5:第二纵向辅助天线元件
6:横向辅助天线元件
7:最低位横向辅助天线元件
8:最高位横向辅助天线元件
10:第三天线元件
11:L频带用馈电部
12:H频带用馈电部
13:环形成元件
20:侧窗玻璃板
21:窗的车体开口边缘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最佳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汽车用侧窗玻璃天线。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汽车用侧窗玻璃天线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从车内观察或从车外观察)。
图1中,1是第一天线元件,2a~2d是第二天线元件,3是接收高频带的电波的H频带用天线导体,3a是短路天线元件,4是第一纵向辅助天线元件,5是第二纵向辅助天线元件,6a~6e是横向辅助天线元件。
7是最低位横向辅助天线元件,8是最高位横向辅助天线元件,9是第一天线元件1和第二天线元件2a的交点,12是H频带用馈电部,20是侧窗玻璃板,20a是侧窗玻璃板的周部边缘,21是窗的车体开口边缘。图1中,方向是指图上的方向,是从车内侧或从车外侧观察时的方向。以下说明中,有时将“天线元件”这一说法简称为“元件”。本发明中,“高频带(H频带)”是指76~108MHz,“低频带(L频带)”是指520~1700KHz。
本发明中,高频带广播用的H频带用天线导体3和H频带用馈电部12设置于侧窗玻璃板20,H频带用馈电部12配置于窗的车体开口边缘21附近。这里,窗的车体开口边缘21是指供侧窗玻璃板20嵌入的车体的开口部的周部边缘,是要成为车体接地的部分,例如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构成。H频带用天线导体3只要具有选自直线状元件、曲线状元件及构成环的元件的至少1种即可使用。较好的是H频带用天线导体3具有沿横向或大致沿横向延伸的部分,这能提高水平极化波的天线增益。
图1所示的例子中,较好的是采用下述形态:H频带用天线导体3具有环状导体,或者由H频带用天线导体3和H频带用馈电部12构成环状部分。这是因为该环状导体或环状部分与直线状的元件等相比可实现宽频带化。
本发明中,在侧窗玻璃板20上与H频带用天线导体3相独立地设置有不与馈电部12直流连接的独立导体。独立导体包括沿纵向或大致沿纵向延伸的第一元件1、以及沿横向或大致沿横向延伸的多条第二元件2a~2d。由第一元件1和第二元件构成十字形或近似十字形的元件。不限于此,也可形成T字形或近似T字形、倒T字形或近似倒T字形。
即,第一天线元件以在侧窗玻璃板20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纵向贯穿多条第二天线元件2a~2d的形式分别与各所述第二天线元件2a~2d连接。第一元件1具有提高高频带的垂直极化波的天线增益的作用。第二元件2a~2d具有提高高频带的水平极化波的天线增益的作用。通过将第一元件1设置于侧窗玻璃板20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可提高天线增益。
较好的是第一元件1及第二元件2a的双方均与H频带用天线导体3电容耦合。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第一元件1及第二元件2a中的至少一方与H频带用天线导体3电容耦合。通过该电容耦合,被独立导体激励的高频带的接收信号传至天线导体3,天线增益提高。
图1所示的例子中,配置于交点9的左侧的第二元件2a部分中的一半以上的部分与H频带用天线导体3电容耦合。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配置于交点9的左侧的第二元件2a的一部分或全部与H频带用天线导体3电容耦合。H频带用天线导体与形成于独立导体的外侧并且形成独立导体的外形的天线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电容耦合即可。
图1所示的例子中,以第一元件1和第二元件2a为边界,以交点9为该边界的中心,将侧窗玻璃板20的区域分为左上侧区域、右上侧区域、右下侧区域和左下侧区域这4个区域时,至少天线导体3的主要部分配置于左上侧区域。
图1所示的例子中,环状导体或环状部分是沿横向或大致沿横向延伸的环形状。本发明中,较好的是从车内侧或从车外侧观察时H频带用馈电部12配设于左上侧区域和左下侧区域这2个区域中的某一个,这可以提高天线增益。此时,较好的是H频带用天线导体3的左侧部分与H频带用馈电部12连接,H频带用天线导体3从H频带用馈电部12一侧向第一元件1的最上部方向延伸,这可以提高天线增益。
图1所示的例子中,H频带用天线导体3的位于H频带用馈电部12的相反侧的部分与第一元件1的最上部和最上部附近的部分相接近且电容耦合。采用这样的形态有利于提高天线增益。H频带用天线导体3具有从H频带用馈电部12沿着独立导体的外形向上方延伸的延伸部分,该延伸部分与独立导体电容耦合即可,如果该延伸部分与位于独立导体上方的元件电容耦合,则天线增益提高,因此较佳。
本发明中,将高频带的中心频率在空气中的波长记为λ0,将玻璃波长缩短率记为k,并且k=0.64,λg=λ0·k,将H频带用天线导体3和独立导体电容耦合的部分称为电容耦合部时,如果该电容耦合部的长度为0.05·λg~0.2·λg,则天线增益提高,因此较佳。更优选的范围是0.07·λg~0.2·λg,特优选的范围是0.1·λg~0.2·λg。
本发明中,较好的是从第一天线元件到H频带用馈电部附近的第二天线元件的导体长度为(1/11)λg~(1/4)λg,这可以提高高频带的天线增益。更优选的范围是(1/10)λg~(1/5)λg,特优选的范围是(1/9)λg~(1/6)λg。
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第一元件1和H频带用馈电部12之间设置有与第一元件1平行或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第一纵向辅助元件4。第一纵向辅助元件4以纵向贯穿第二元件2a~2d的形式分别与各所述第二元件2a~2d连接。采用这样的形态有利于提高天线增益和确保视野。但并不限定于此,设置于第一元件1和H频带用馈电部12之间的第一纵向辅助元件也可以是多条。第一纵向辅助元件可根据需要设置。
设置有多条该第一纵向辅助元件时,较好的是该多条第一纵向辅助元件中的至少1条与H频带用馈电部12附近的第二元件2a连接,这可以提高天线增益。设置于第一元件1和H频带用馈电部12之间的第一纵向辅助元件,具有容易接收高频带的垂直极化波、提高高频带的中高频区域的天线增益的功能。
图1所示的例子中,以第一元件1为边界,在H频带用馈电部12的相反侧的侧窗玻璃板20的区域内,设置有与第一元件1平行或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第二纵向辅助元件5。第二纵向辅助元件5以纵向贯穿第二元件2a~2d的形式分别与各所述第二元件2a~2d连接。采用这样的形态有利于提高天线增益和确保视野。但并不限定于此,以第一元件1为边界、在H频带用馈电部12的相反侧的侧窗玻璃板20的区域内设置的第二纵向辅助元件也可以是多条。
设置有多条该第二纵向辅助元件时,较好的是该多条第二纵向辅助元件中的至少1条与最高位的第二元件2a连接,这可以提高天线增益。以第一元件1为边界、在馈电部12的相反侧的侧窗玻璃板20的区域内设置的第二纵向辅助元件,具有容易接收高频带的垂直极化波、提高高频带中的低频区域中的高频率~高频区域(88~108MHz)的天线增益的功能。第二纵向辅助元件可根据需要设置。
第一元件1和第二纵向辅助元件5之间的间隔(设置有多条第二纵向辅助元件时也包括第二纵向辅助元件彼此之间的间隔)较好为0.074·(λg/4)~0.138·(λg/4),这可以提高高频带中的低频区域中的高频率~高频区域的天线增益。更优选的范围是0.085·(λg/4)~0.127·(λg/4),特优选的范围是0.096·(λg/4)~0.117·(λg/4)。
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第二元件2b和2c之间,在从侧窗玻璃板20的H频带用馈电部12一侧的边缘附近到第一元件1为止的范围内附设有与第二元件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多条横向辅助元件6a~6e。采用这样的形态有利于提高高频带的天线增益。但并不限定于此,在第二元件2b和2c之间附设有1条以上的与第二元件2a平行或大致平行的横向辅助元件即可。此外,也能以不与第一元件1连接、而是从侧窗玻璃板20的H频带用馈电部12一侧的边缘附近与第一纵向辅助元件4连接的形式设置有1条或多条横向辅助元件。各横向辅助元件具有提高高频带的中高频区域(76~108MHz)的水平极化波的天线增益的作用。
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二元件2a~2d以第一元件1为边界、向H频带用馈电部12一侧的相反方向延伸,与第二纵向辅助元件5交叉并连接,然后进一步延伸。与此相反,横向辅助元件6a~6e不以第一元件1为边界、向H频带用馈电部12一侧的相反方向延伸。此外,第二元件2a~2d配设于窗玻璃板的除上下方向的中央附近以外的上端部侧附近及下端部侧附近。
采用这样的形态有利于提高高频带的天线增益和确保视野。即,通过不使横向辅助元件延伸至超过第一元件1,从而以第一元件1为边界,在H频带用馈电部12一侧的相反方向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附近不存在元件,这有利于美观和确保视野。
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二元件2a、2b及横向辅助元件6a、6b的左侧的开放端附近部分向下方弯曲,该开放端与正下方的元件电容耦合。采用这样的形态有利于提高高频带的低频区域的天线增益。用于实现该电容耦合的所述开放端和所述第二元件或横向辅助元件之间的最短间隔为2~10mm,特好为3~7mm。
H频带用天线导体是环状导体的情况下,将与H频带用馈电部连接的AV线(未图示)的长度和到环形状的折回点为止的导体长度相加而得的长度较好为(1/8)λg~(1/2)λg,这可以提高天线增益。这是因为到环状导体的折回点为止的导体长度(如果是由水平方向为长边的长方形构成的环状导体则为最大横向宽度)是在高频带内产生谐振的要素。更优选的范围是(1/8)λg~(1/3)λg,特优选的范围是(1/8)λg~(1/4)λg。
图1所示的例子中,设置有根据需要设置于天线导体3的短路元件3a,以分割环状导体或环状部分。由于由短路元件3a来分割环状导体或环状部分,产生多个谐振,因此短路元件3a具有宽频带化的功能,使高频带内的天线增益具有平坦性。
图1所示的例子中,设置有最低位横向辅助元件7。最低位横向辅助元件7与第一元件1的最下部、第一纵向辅助元件4的最下部以及第二纵向辅助元件5的最下部连接,沿着侧窗玻璃板20的透明部分下边形状向左右延伸。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与第二元件2d的左右两端中的任一端或两端连接。最低位横向辅助元件7可根据需要设置。
图1所示的例子中,设置有最高位横向辅助元件8。最高位横向辅助元件8与第一元件1的最上部、第二纵向辅助元件5的最上部以及第二元件2a的位于H频带用馈电部12的相反侧的前端部连接。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与第一元件1或第二元件2a中的某一方连接。最高位横向辅助元件8可根据需要设置。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汽车用侧窗玻璃天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中,1是第一天线元件,2a~2d是第二天线元件,3是H频带用天线导体,4a、4b是第一纵向辅助天线元件,6是横向辅助天线元件,7是最低位横向辅助天线元件,8是最高位横向辅助天线元件,9是第一天线元件1和第二天线元件2b的交点,10是第三天线元件,11是L频带用馈电部,12是H频带用馈电部,13是环形成元件,14是第四天线元件,15是横向辅助天线元件的延长部,20是侧窗玻璃板,21是窗的车体开口边缘。
图2中,方向是指图上的方向。有时对与图1相同的部位标以相同的数字,省略说明。与L频带用馈电部11连接的天线元件均为L频带用天线导体的一部分。
图2所示的例子是从车内侧或从车外侧观察的例子,图2中,低频带用的代表性的AM广播频带用的L频带用馈电部11、与比AM广播频带频率要高的高频带用的H频带用馈电部12相互接近,配设于窗的车体开口边缘21附近的汽车用侧窗玻璃板20。L频带用馈电部与AM广播频带用的L频带用天线导体连接,H频带用馈电部12与高频带用的H频带用天线导体3连接。
L频带用馈电部11和H频带用馈电部12配设于窗的车体开口边缘21的右上侧边缘附近。采用这样的形态有利于提高高频带的天线增益。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从车内侧或从车外侧观察时,L频带用馈电部11和H频带用馈电部12相互接近,配设于窗的车体开口边缘21的右侧边缘附近即可使用。图2所示的例子中,该右侧边缘沿纵向或大致沿纵向设置。
L频带用天线导体包括沿纵向或大致沿纵向延伸的第一元件1、以及沿横向或大致沿横向延伸的多条第二元件2a~2d。由第一元件1和第二元件2a~2d构成十字形或近似十字形的元件。不限于此,也可形成T字形或近似T字形、倒T字形或近似倒T字形。
第二元件2a、2b的右侧端部与L频带用馈电部11连接。图2所示的例子中,由H频带用天线导体3和H频带用馈电部12构成环状部分,采用这样的形态有利于实现高频带内的宽频带化。但并不限定于此,H频带用天线导体3具有环状导体即可。相对于H频带用天线导体3,L频带用天线导体起到作为图1中的所谓独立导体的功能。
H频带用天线导体3从H频带用馈电部12一侧向第一元件1的最上部的方向延伸,H频带用天线导体3的位于H频带用馈电部12的相反侧的部分、与第一元件1的最上部及最上部附近的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相接近且电容耦合。
不限于此,图2所示的例子中,与L频带用馈电部11连接的第二元件2a与H频带用天线导体3相接近且电容耦合。H频带用天线导体3与第一元件1或第二元件的至少一方电容耦合即可,即,只要与L频带用天线导体的元件电容耦合即可使用。采用这样的形态有利于提高天线增益。
图2所示的例子中,将H频带用馈电部12配置于L频带用馈电部11的上方,采用这样的形态有利于提高高频带的天线增益。但并不限定于此,即使将H频带用馈电部12配置于L频带用馈电部11的下方也可以使用。
L频带用馈电部11和H频带用馈电部12之间的最短间隔较好为3~50mm。该最短间隔如果在3mm以上,则与不到3mm的情况相比,可提高高频带的天线增益,因此较佳。该最短间隔如果在50mm以下,则与超过50mm的情况相比,由于安装简便,因此较佳。更优选的范围是3~40mm,特优选的范围是3~30mm。
图2所示的例子中,设置有以L频带用馈电部11附近的第二元件2b为起点、沿着侧窗玻璃板20的透明部分的形状向下方延伸的第三元件10。第三元件10也能以L频带用馈电部11为起点设置。第三元件10与设置于侧窗玻璃板20下方的第二元件2d连接。不限于此,第三元件10只要沿纵向或大致沿总线延伸,从而将第二元件2a~2b的H频带用馈电部侧的端部或端部附近以及横向辅助天线元件6的H频带用馈电部侧的端部或端部附近中的至少2处相互连接即可。
像图1的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在第二天线元件2a~2b的H频带用馈电部侧的端部或端部附近以及横向辅助天线元件6的H频带用馈电部侧的端部或端部附近中的至少2个相互连接部位中的至少1个相互连接部位中相邻连接的第三天线元件10的一方处具有缺口。
此外还附设有与第一元件1的下端连接、且沿着侧窗玻璃板20的透明部分的形状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最低位横向辅助元件7。最低位横向辅助元件7沿着侧窗玻璃板20的透明部分的形状向左方延伸,然后向上方延伸,与第二元件2c、2d的左侧的前端部或前端部附近的部分连接。最低位横向辅助元件7的右侧端部配置成不与第三元件10连接。
最低位横向辅助元件7具有提高AM广播频带(520~1700KHz)和高频带的天线增益的功能。较好的是最低位横向辅助元件7的右侧的开放端与第三元件10电容耦合,这可以提高高频带的高频区域内的天线增益。较好的是该开放端和第三元件10之间的最短间隔为2~20mm,这可以提高高频带的天线增益。更优选的范围是2~10mm,特优选的范围是2~5mm。
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第一元件1和L频带用馈电部11之间设置有与第一元件1平行或大致平行地延伸的2条第一纵向辅助元件4a、4b。
第一纵向辅助元件4a、4b可根据需要设置,具有提高AM广播频带和高频带的天线增益的功能。第一纵向辅助元件4a、4b与第二元件2a~2b及最低位横向辅助元件7连接,采用这样的形态有利于提高高频带的天线增益。但并不限定于此,即使第一纵向辅助元件4a、4b不与第二元件及最低位横向辅助元件中的任何一个连接也可使用。
设置有第一纵向辅助元件时,可以设置1条或多条,但第一纵向辅助元件的条数较好为1~5条,特好为2~3条。设置有5条以下的第一纵向辅助元件时,与设置有超过5条的第一纵向辅助元件的情况相比,视野更好。也可在第一元件1的左侧设置第二纵向辅助元件。
本发明中,较好的是根据需要在侧窗玻璃板20上设置1条或多条与第二元件平行或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横向辅助元件6,这可以提高AM广播频带的天线增益。
设置有横向辅助元件6时,横向辅助元件6的条数较好为2~8条,特好为3~7条。图2所示的例子中,横向辅助元件6的条数为5条,所有的5条横向辅助元件6均与第一元件1、第三元件10及纵向辅助元件4a、4b连接。
如图2所示的虚线(横向辅助元件6的延长部15)所示,如果横向辅助元件6向窗的车体开口边缘21的左侧边缘延伸,则可提高AM广播频带的天线增益。延长部15是根据需要设置的元件。
图2所示的例子中,将与第二元件2a和2b连接的第四元件14设置于侧窗玻璃板20上。第四元件14是根据需要设置的元件,是为了将第二元件2a和2b的左侧的前端部或前端部附近相互连接而配置的,通过将第二元件2a和2b连接,与不连接的情况相比,高频带的天线增益提高。
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第一元件1的最上部沿着侧窗玻璃板20的透明部分的形状设置有J字形或近似J字形的最高位横向辅助元件8。最高位横向辅助元件8具有提高AM广播频带和高频带的天线增益的功能。最高位横向辅助元件8以第一元件1的最上部为起点向窗的车体开口边缘21的左侧边缘侧延伸。最高位横向辅助元件8的开放端配置于第二元件2a的附近。像这样,最高位横向辅助元件8的开放端不与第二元件2a连接时,与相连接的情况相比,高频带的天线增益提高。
图2所示的例子中,设置有根据需要设置的环形成元件13。环形成元件13具有提高高频带的高频区域的天线增益的功能。环形成元件13具有左右反L字形或近似左右反L字形的形状,环形成元件13的上侧的前端部与L频带用馈电部11或第二元件2b连接。环形成元件13的下侧的前端部与第三元件10连接。藉此,由第二元件2b及L频带用馈电部11中的至少一方、第三元件10以及环形成元件13构成环。
图2所示的例子中,横向辅助元件6中的最高位的元件向右侧方向延伸,与环形成元件13连接。像这样,横向辅助元件6与环形成元件13连接时,与不连接的情况相比,高频带的高频区域的天线增益提高。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汽车用侧窗玻璃天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3中,1是第一天线元件,2a~2e是第二天线元件,3是H频带用天线导体,4是第一纵向辅助天线元件,6是横向辅助天线元件,7是最低位横向辅助天线元件,8是最高位横向辅助天线元件,10是第三天线元件,11是L频带用馈电部,12是H频带用馈电部,20是侧窗玻璃板,21是窗的车体开口边缘。
图3中,方向是指图上的方向。对与图2相同的部位标以相同的数字,省略说明。图3所示的例子是从车内侧或从车外侧观察的例子。
图3中,L频带用馈电部11与第三元件10连接,H频带用馈电部12与L频带用馈电部12接近,配设于窗的车体开口边缘21附近的汽车用侧窗玻璃板20。
L频带用天线导体包括沿纵向或大致沿纵向延伸的第一元件1、以及沿横向或大致沿横向延伸的多条第二元件2a~2e,相互交叉构成十字形或近似十字形的元件。不限于此,也可形成T字形或近似T字形、倒T字形或近似倒T字形。
第二元件2e向第一元件的右侧延伸,但仅延伸至在左右方向上设置于第一元件1和L频带用馈电部11之间的第一纵向辅助元件4为止。第二元件2d和2e向第一元件的左侧延伸,但与其它的第二元件2a、2b、2c不同,仅延伸至途中,第二元件2d和2e的前端部通过连接导体相互连接。在第一纵向辅助元件4和第三元件10之间铺设有2条横向辅助导体6,但不延伸至第一元件1。
通过像这样调整第二元件和横向辅助元件的导体长度,由第一元件、第一纵向辅助元件和第二纵向辅助元件(图3中未设置)等沿纵向延伸的纵向元件以及第二元件和横向辅助元件等沿横向延伸的横向元件交叉而形成的多个环形状具有各种不同的周长,从而成为可用于宽频带的天线导体。
图3所示的例子中,最低位横向辅助元件7的左侧的前端部沿着侧窗玻璃板20的透明部分向上方延伸。最低位横向辅助元件7的左侧的前端部及前端部附近附设有与第二元件2d、2e平行的元件。藉由该元件,成为与设置于侧窗玻璃板20上方的最上位横向辅助元件8及第二元件2a、2b、2c相同的形状,很美观。
图3所示的例子中,第三元件10设置成将第二元件及横向辅助元件6的右侧的前端部或前端部附近相互连接,并且在部分相邻的横向辅助元件6的前端部设置有缺口部。由此,本发明中,既可以将第二元件和横向辅助元件6相互连接,也可以对第三元件10设置缺口部,使得第二元件或横向辅助元件弯折延伸,还可以将这些形态混合。
图3所示的例子中,H频带用天线导体3具有将L字倒转180°的形状,与第二元件2a和第三元件10的一部分电容耦合。不限于此,只要沿着形成L频带用天线导体的元件的外形形成有H频带用天线导体3,并且该H频带用天线导体3与L频带用天线导体的一部分电容耦合即可。
较好的是将与H频带用馈电部连接的AV线的长度和H频带用天线导体的导体长度相加而得的长度为(1/8)λg~(1/2)λg,这可以提高天线增益。
图1~3所示的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各天线元件和各馈电部通常通过将银糊料等含有导电性金属的糊料印刷在侧窗玻璃板20的车内侧表面、然后烧结附着而形成。但是,并不限于该形成方法,也可以将由铜等导电性物质构成的线状体或箔状体形成于侧窗玻璃板20的车内侧表面或车外侧表面,或设置于侧窗玻璃板20本身的内部。
本发明不限定于图1~3所示的第一~第三实施方式,可以将各构成要素组合,构成能有效地接收电波的形态。例如,如果将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分别应用于汽车的左右侧窗玻璃板,使其能进行分集接收,则接收灵敏度更进一步提高,因此较佳。
实施例
下面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要点,本发明也包含各种改良和变更。下面根据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例1(实施例)]
使用嵌入汽车的后部侧窗的车体开口边缘21的、从汽车的后方观察位于左侧的后部侧窗玻璃板,制作图1所示的汽车用侧窗玻璃天线。各部分的尺寸示于图4。图4中,尺寸线附近的数字表示尺寸,单位为mm。未记载于图4中的尺寸记载于下文中。垂直极化波的频率-天线增益特性用图5所示的曲线40和图6所示的曲线40表示。图5所示的曲线40和图6所示的曲线40是相同的曲线。
H频带用天线导体3和短路元件3a的导体宽度:0.5mm
H频带用馈电部12的尺寸:27mm×12mm
如果设λg=1.959(中心频率98MHz),则根据图4,
电容耦合部的长度:228mm(=0.116·λg)
从第一元件1到H频带用馈电部12附近为止的第二元件的导体长度:
237mm(=(1/8)λg)
将与H频带用馈电部12连接的AV线的长度和到H频带用天线导体3(环状导体)中的环形状的折回点为止的导体长度相加而得的长度:
400mm(=(1/5)λg)
[例2(实施例)]
制作除了未设置第一纵向辅助元件4以外而与例1相同的汽车用侧窗玻璃天线。将垂直极化波的频率-天线增益特性用图6中的曲线50表示。
[例3(实施例)]
制作除了未设置第二纵向辅助元件5以外而与例1相同的汽车用侧窗玻璃天线。将垂直极化波的频率-天线增益特性用图6中的曲线51表示。
[例4(比较例)]
制作除了未设置第一元件1以外而与例1相同的汽车用侧窗玻璃天线。将垂直极化波的频率-天线增益特性用图6中的曲线52表示。
[例5(比较例)]
使用嵌入汽车的后部侧窗的车体开口边缘21的左侧的后部侧窗玻璃板,制作图10所示的汽车用侧窗玻璃天线。图10中,尺寸线附近的数字表示尺寸,单位为mm。将垂直极化波的频率-天线增益特性用图5中的曲线41表示。
[例6(实施例)]
使用嵌入汽车的后部侧窗的车体开口边缘的右侧的后部侧窗玻璃板,制作图2所示的汽车用高频玻璃天线。将L频带用天线导体和H频带用天线导体3的尺寸示于图7。图7中,数字表示尺寸,单位为mm。未记载于图7中的尺寸记载于下文中。未设置横向辅助元件6的延长部15。将垂直极化波的频率-天线增益特性用图8中的曲线60表示。
L频带用天线导体和H频带用天线导体3的导体宽度:0.5mm,
L频带用馈电部11和H频带用馈电部12之间的最短间隔:15mm,
L频带用馈电部11和H频带用馈电部12的尺寸:27mm×12mm,
如果设λg=1.959(中心频率98MHz),则根据图7,
电容耦合部的长度:300mm(=0.15·λg)
从第一元件1到H频带用馈电部12附近为止的第二元件的导体长度:
270mm(=(1/7)λg)
将与H频带用馈电部12连接的AV线的长度和到H频带用天线导体3(环状导体)中的环形状的折回点为止的导体长度相加而得的长度:
400mm(=(1/5)λg)
[例7(实施例)]
制作除了未设置纵向辅助元件4b以外而与例6相同的汽车用高频玻璃天线(设置有纵向辅助元件10)。将垂直极化波的频率-天线增益特性用图8中的曲线61表示。
[例8(实施例)]
制作除了未设置纵向辅助元件4a以外而与例6相同的汽车用高频玻璃天线(设置有纵向辅助元件4b)。将垂直极化波的频率-天线增益特性用图8中的曲线62表示。
[例9(比较例)]
使用嵌入汽车的后部侧窗的车体开口边缘的左侧的后部侧窗玻璃板,制作图11所示的汽车用高频玻璃天线。将垂直极化波的频率-天线增益特性示于图9。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可用作接收作为高频带的日本国内地面波数字电视广播、UHF频带的模拟电视广播、美国的数字电视广播、欧盟的数字电视广播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数字电视广播的、也可用于AM广播频带的汽车用玻璃天线。
此外,也可用于作为高频带的日本的FM广播频带(76~90MHz)、美国的FM广播频带(88~108MHz)、电视VHF频带(90~108MHz、170~222MHz)、汽车电话用的800MHz频带(810~960MHz)及汽车用无钥匙进入系统(300~450MHz)。
这里引用2007年6月12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155400号、以及2007年8月28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221214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摘要的全部内容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的揭示。

Claims (15)

1.一种汽车用玻璃天线,该玻璃天线是设置于汽车用窗玻璃板的玻璃天线,包括接收高频带的电波的H频带用天线导体、以及与该H频带用天线导体直流连接且配置于窗玻璃板的左右两边中的一边的车体开口边缘附近的H频带用馈电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窗玻璃板上与所述H频带用天线导体相独立地设置有不与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直流连接的独立导体,
所述H频带用天线导体与形成于所述独立导体的外侧并且形成该独立导体的外形的天线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电容耦合,
所述独立导体包括沿纵向或大致沿纵向延伸的第一天线元件、以及沿横向或大致沿横向延伸的多条第二天线元件,第一天线元件以在所述窗玻璃板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纵向贯穿多条第二天线元件的形式分别与各所述第二天线元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H频带用天线导体具有从H频带用馈电部侧沿所述独立导体的外形向上方延伸的延伸部分,该延伸部分与所述独立导体电容耦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和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平行或大致平行地延伸的1条或多条第一纵向辅助天线元件,
所述第一纵向辅助天线元件以纵向贯穿多条所述第二天线元件的形式分别与各所述第二天线元件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设置有1条或多条横向辅助天线元件,该横向辅助天线元件与所述第二天线元件平行或大致平行地从设置有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的一侧的所述窗玻璃板的侧边的车体开口边缘附近延伸至所述第一纵向辅助天线元件或所述第一天线元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沿纵向或大致沿纵向延伸的第三天线元件,以将所述多条第二天线元件的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侧的端部或端部附近以及所述1条或多条横向辅助天线元件的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侧的端部或端部附近中的至少2处相互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条第二天线元件的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侧的端部或端部附近以及所述1条或多条横向辅助天线元件的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侧的端部或端部附近的至少2个相互连接部位中的至少1个相互连接部位中相邻连接的所述第三天线元件的一方处具有缺口。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第二天线元件配设于所述窗玻璃板的除上下方向的中央附近以外的上端部侧附近及下端部侧附近。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天线元件为边界,在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的相反侧的所述窗玻璃板的区域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平行或大致平行地延伸的1条或多条第二纵向辅助天线元件,
所述第二纵向辅助天线元件以纵向贯穿多条所述第二天线元件的形式分别与各所述第二天线元件连接。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H频带用天线导体是具有环形状的环状导体,或者是由该H频带用天线导体和H频带用馈电部构成环形状的环状导体。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高频带的中心频率在空气中的波长记为λ0,将玻璃波长缩短率记为k,并且k=0.64,λg=λ0·k,
将所述H频带用天线导体和所述独立导体电容耦合的部分称为电容耦合部时,
该电容耦合部的长度为0.05·λg~0.2·λg。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高频带的中心频率在空气中的波长记为λ0,将玻璃波长缩短率记为k,并且k=0.64,λg=λ0·k时,
从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到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附近的第二天线元件的导体长度为(1/11)λg~(1/4)λg。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高频带的中心频率在空气中的波长记为λ0,将玻璃波长缩短率记为k,并且k=0.64,λg=λ0·k时,
将与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连接的AV线的长度和所述H频带用天线导体的导体长度相加、在所述H频带用天线导体为环状导体的情况下和到环形状的折回点为止的导体长度相加而得的长度为(1/8)λg~(1/2)λg。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导体是用于接收比所述高频带的频率更低的低频带的电波的L频带用天线导体,
所述汽车用玻璃天线设置有L频带用馈电部,该L频带用馈电部与所述L频带用天线导体直流连接,且接近于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H频带用馈电部和所述L频带用馈电部之间的最短间隔为3~50mm。
15.一种汽车用窗玻璃板,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天线。
CN200880019602.4A 2007-06-12 2008-06-11 汽车用玻璃天线及汽车用窗玻璃板 Active CN1016821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55400/2007 2007-06-12
JP2007155400 2007-06-12
JP221214/2007 2007-08-28
JP2007221214 2007-08-28
PCT/JP2008/060707 WO2008153079A1 (ja) 2007-06-12 2008-06-11 自動車用ガラスアンテナ及び自動車用窓ガラス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2106A true CN101682106A (zh) 2010-03-24
CN101682106B CN101682106B (zh) 2013-08-14

Family

ID=40129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9602.4A Active CN101682106B (zh) 2007-06-12 2008-06-11 汽车用玻璃天线及汽车用窗玻璃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94624B2 (zh)
JP (1) JP5434590B2 (zh)
CN (1) CN101682106B (zh)
WO (1) WO20081530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13681A1 (de) * 2011-03-11 2012-09-13 Valeo Schalter Und Sensoren Gmbh Verfahren zum Detektieren einer Parklücke, Parkhilfesystem und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Parkhilfesystem
JP6007700B2 (ja) * 2012-09-20 2016-10-12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アンテナ及び窓ガラス
US9434352B2 (en) * 2013-06-27 2016-09-0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ntenna on glass with integral anti-theft feature
JP6292233B2 (ja) * 2013-08-02 2018-03-14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50012850B1 (ko) * 1987-07-21 1995-10-23 스미도모쥬기가이고오교오 가부시기가이샤 사출성형법
JP3037143B2 (ja) 1996-06-27 2000-04-24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のガラスアンテナ
JPH1093317A (ja) * 1996-09-17 1998-04-10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サイドガラスアンテナ
JPH10303625A (ja) * 1997-04-23 1998-11-13 Asahi Glass Co Ltd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3491808B2 (ja) 1997-12-26 2004-01-26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のガラスアンテナ
JPH11234018A (ja) 1998-02-12 1999-08-27 Asahi Glass Co Ltd 自動車用サイド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1044729A (ja) 1999-07-28 2001-02-16 Central Glass Co Ltd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3318623A (ja) * 2002-02-21 2003-11-07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アンテナ装置
JP4200487B2 (ja) * 2003-09-24 2008-12-24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車両用後部窓ガラス
DE10356830A1 (de) * 2003-12-05 2005-07-07 Robert Bosch Gmbh Fahrzeugscheibenantenne
CA2489262A1 (en) * 2003-12-10 2005-06-10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Planar antenna
JP4141979B2 (ja) * 2004-04-16 2008-08-27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高周波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6101386A (ja) * 2004-09-30 2006-04-13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車両用ガラスに形成されるデフォッガの熱線パターン構造および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6197184A (ja) * 2005-01-13 2006-07-27 Asahi Glass Co Ltd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34590B2 (ja) 2014-03-05
US8294624B2 (en) 2012-10-23
CN101682106B (zh) 2013-08-14
US20100156730A1 (en) 2010-06-24
WO2008153079A1 (ja) 2008-12-18
JPWO2008153079A1 (ja) 2010-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2077B (zh) 汽车用玻璃天线
JP4370303B2 (ja)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US5923298A (en) Multiband reception antenna for terrestrial digital audio broadcast bands
KR20090038380A (ko) 자동차용 유리 안테나
JP5428847B2 (ja) 自動車用のガラスアンテナ
EP1170820A1 (en) Glass antenna for an automobile
CN101682108A (zh) 汽车用高频玻璃天线
CN101552374A (zh) 汽车用高频玻璃天线及汽车用窗玻璃板
US6160518A (en) Dual-loop multiband reception antenna for terrestrial digital audio broadcasts
CN101682106B (zh) 汽车用玻璃天线及汽车用窗玻璃板
JP2015142246A (ja) ガラスアンテナ
US6943741B2 (en) AM/FM on-glass wire grid antenna
JP2007295536A (ja) 自動車用高周波ガラスアンテナ装置及び後部窓ガラス板
JP2002204116A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2118406A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3101318A (ja) 自動車用窓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2100914A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3249806A (ja) 自動車用後部窓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1339217A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6310953A (ja) 自動車用高周波ガラスアンテナ
JPH0619205Y2 (ja) 窓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1007624A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21002721A (ja) 車両用窓ガラス
KR101047781B1 (ko) 차량의 글라스 안테나
JP3701584B2 (ja) 車両用のガラスアンテ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GC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Asahi Glas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