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7693B - 摇动椅子 - Google Patents
摇动椅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77693B CN101677693B CN200880018258.7A CN200880018258A CN101677693B CN 101677693 B CN101677693 B CN 101677693B CN 200880018258 A CN200880018258 A CN 200880018258A CN 101677693 B CN101677693 B CN 10167769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fterframe
- chair
- rod
- chair back
- rocking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00—Chair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A47C1/0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 A47C1/031—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 A47C1/03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 A47C1/03255—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with a central column, e.g. rocking office chai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00—Chair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A47C1/0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 A47C1/031—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 A47C1/03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 A47C1/03261—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characterised by elastic mea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00—Chair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A47C1/0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 A47C1/031—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 A47C1/03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 A47C1/03261—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characterised by elastic means
- A47C1/03277—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characterised by elastic means with bar or leaf spring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00—Chair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A47C1/0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 A47C1/031—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 A47C1/03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 A47C1/03261—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characterised by elastic means
- A47C1/03277—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characterised by elastic means with bar or leaf springs
- A47C1/03279—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characterised by elastic means with bar or leaf springs of torsion typ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00—Chair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A47C1/0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 A47C1/031—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 A47C1/03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 A47C1/03294—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slidingly movable in the base frame, e.g. by roll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38—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hea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47C7/4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special, e.g. adjustable, lumbar region support profile; "Ackerblom" profile chai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摇动椅子,椅背(6)由在前后开口的后框架(13)、和设置于后框架上的网状部件(17)构成。网状部件(17)的腰靠部(17a)的左右两端部由衬垫(22)从背后支承。衬垫(22)内置在形成于侧梁(14)的凹处(53),高度可调节地保持于后连杆(21)的上端部。在摇动时,后连杆(21)的上端相对于椅背(6)相对后退,因此,衬垫(22)后退,网状部件(17)在腰靠部的部位松弛。因此,可消除在摇动状态下腰部的顶起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椅背后倾动的摇动椅子。详细地说,是以椅背使用了挠性后靠背的摇动椅子、和具备有可前后动作的头枕的摇动椅子中的任意一方或者双方为对象。另外,作为本发明中所谓的“后靠背”的最佳材料,列举由单丝及多丝之类的细的材料构成的机织物或者针织物或者其类似物,但是具有挠性且可支承人的后背的强度的材料都可以作为“后靠背”的材料。
背景技术
在椅子方面,例如专利文献1、2所例示,椅背或者座采用框架上设置有网状(也可说成是网格状)的板材的结构,由板材支承就座者的身体(在本说明书中,将使用了网状的板材的后靠背特别称为“后板:back sheet”。)。作为座、椅背使用网状的板材的优点,可列举通气性优良的方面、或者具有适度的弹性且缓冲性优良的方面。
另一方面,在椅子方面,近年来已认识到从背后支承使用者的腰部(特别是以第三腰椎为中心的部分)的重要性,于是,通常在椅背的下部设置有侧面看向前突出的腰靠部。
而且,在椅背使用了后板的椅背中,也使椅背具有腰靠功能,该情况下,通过采用基本上在设置有后板的后框架中使就座的人的腰的高度部分从侧面看弯曲成向前凸状的形态,从而在后板上形成腰靠部。为了更好地发挥腰靠功能,也在后板的背侧高度可调节地设置有腰靠部件。专利文献1公示的是其中一例。
另一方面,在椅子方面,还广泛流行设置支承就座的人的头部的 头枕。作为其中一例,例如可列举专利文献3。在该专利文献3中,头枕可改变高度和侧视姿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496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1936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65264号公报
之所以使椅子的椅背保持腰靠功能,是为了易于保持就座的人上半身立起的姿势,因此可以说在非摇动状态使用椅子的情况下需要椅背的腰靠功能。
而且,在摇动状态下,人在使脊柱自然伸直的状态下可以最为放松,但是椅背使用了后板的带腰靠功能的椅子,在对摇动状态和非摇动状态下的后板的剖面形状进行比较时,为本质上在摇动状态和非摇动状态下形状没有差异,因使用者的体重压力而引起的伸长所造成的轻微变形的程度。因此,即使在摇动状态下也持续发挥腰靠功能,由此,有时在摇动状态下受到对腰部的顶起感。
另一方面,头枕可在非摇动状态和摇动状态两种状态下使用,以往,不论是否摇动,椅背和头枕的相对位置(姿势)都是一定的。在为了令使用者的身体可休息而采用摇动姿势的情况下,即使头枕和椅背的相对位置不变也不会有问题,但是在摇动状态下观看个人电脑的屏幕(准确地说是监视器的屏幕)或者读书时就会产生问题。
即,人在办公室、家里使用个人电脑的情况下,有时在摇动状态下只观看屏幕或者用鼠标进行操作,但是为了在自然状态下睁开眼睛看到屏幕,优选使头部立起的状态,与此相对,在通过摇动使头枕与椅背一起后倾时,使用者的头部成为向上的状态,因此,使用者在头靠在头枕的状态下看屏幕就必须使眼睛向下看,若长时间持续向下看,则将使眼睛非常疲劳。尽管如此,为以使视线朝向脸部的正面的方式 使眼睛在自然状态下睁开看到屏幕就必须使头部立起,在使头部立起时,由于头部离开头枕而引起颈部疲劳。虽然也可以在摇动状态下读书或者浏览资料,但是,该情况下通常都要使头部立起,因此招致颈部的疲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改良在非摇动时不产生问题而在摇动状态下产生问题的现有的椅子。此外,本专利申请包含目前没有的改良的结构,这些新的结构通过实施方式可明确。
本发明的椅子具备人就坐的座、在就坐于所述座上的人后靠时抵抗弹性部件的弹性阻力而进行后倾动的椅背、及与所述椅背的后倾动一起动作而将力传递到椅背或者其附近部的辅助驱动单元。所述辅助驱动单元构成本发明的特征,该辅助驱动单元具有如下作用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作用:在所述椅背为将挠性后靠背设置于后框架上的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椅背的后倾动而使后靠背的张力松弛的作用;和在将头枕安装于所述椅背上的情况下,相对于椅背的后倾动,使头枕相对地前进运动的作用。
本发明以所述结构为主结构,该主结构可以展开成许多的变化。第一种变化是,所述椅背为在构成该椅背的轮廓的前后开口的后框架上设置具有挠性的后靠背的结构,通过所述辅助驱动单元,在使椅背后倾动时,在后靠背的整个高度上或者部分的高度位置上左右方向的张力得到缓和。
第二种变化是,在所述主结构中,所述椅背为在构成该椅背的轮廓的前后开口的后框架上设置具有挠性的后靠背的结构,且在构成所述椅背的后框架上可前后动作地安装有头枕,在椅背后倾动时,通过所述辅助驱动单元,在后靠背的整个高度上或者部分的高度位置上,左右方向的张力得到缓和,并且头枕相对于椅背相对地进行前进运动。
第三种变化是,在第一种及第二种变化的基础上,所述后靠背为网格状或者网状的结构,该后靠背与就座的人的腰相接触的腰靠部最向前突出,从纵剖侧面看到的形状为向前凸状弯曲,进而,通过所述辅助驱动单元,在使椅背后倾动时,后靠背在以腰靠部为中心的高度位置至少左右方向的张力得到缓和。
第四种变化是,在第一种变化的基础上,所述后框架具有构成后框架左右侧部的纵长的侧梁和构成上部的大致横长的顶梁,在所述侧梁中以所述腰靠部为中心的高度位置的部位配置有从背侧支承所述后靠背的左右侧部的可动支承体,以通过椅背的后倾动进行后退运动,所述可动支承体构成所述辅助驱动单元的一部分。
第五种变化是,在第四种变化的基础上,具备接触地面并且具有脚支柱的支脚、固定在所述脚支柱的上部的底座、及可后倾地与所述底座连接的摇臂,所述座与底座及摇臂连接,以与后框架后倾一起后退并后倾,另一方面,所述辅助驱动单元具有将所述可动支承体安装于上端部上的主连杆,所述主连杆与座和摇臂连接并被设定为按照比椅背大的比例后倾。
第六种变化是,在第五种变化的基础上,所述头枕被安装在配置于椅背的背侧的上连杆的上端部上,所述上连杆以靠近其下端的部分为中心前后转动地与后框架的侧梁连接,通过使主连杆的上端部从近前侧贴近上连杆中转动支点的下方的部分,利用主连杆的后倾动使头枕前进。
第八种变化为主结构的具体化,该第八种变化的椅子具备:接触地面并且具有脚支柱的支脚、固定在所述脚支柱的上部的底座、可后倾地与所述底座连接的摇臂,所述座与底座及摇臂连接,以与后靠背后倾一起后退并后倾。
而且,所述辅助驱动单元具有与所述座和摇臂连接的主连杆,主连杆被设定为按照比椅背大的比例后倾,所述头枕被安装在配置于椅背的背侧的上连杆的上端部上,所述上连杆以靠近其下端的部分为中心前后转动地与椅背连接,通过使所述主连杆的上端部从近前侧贴近上连杆中转动支点的下方的部分,允许利用主连杆的后倾动使头枕前进。
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及实施方式中,为明确表示方向而使用了“前后”“左右”这样的措词,该措词只要没有特别指明,就是以就座于椅子上的人为基准的。因此,在以与椅子对置的状态为基准时,前后及左右的方向正好相反。
[主结构~第二种变化的优点]
本发明中,在椅背为具有挠性后靠背的结构的情况下,利用辅助驱动单元在摇动时使腰靠松弛,从而可以使人的身体与后靠背的接触变得柔软且适用性非常好。另外,在椅背上安装有头枕的情况下,利用辅助驱动单元在摇动时使头枕相对于椅背相对地前进,从而可以从背后支承为使处于摇动状态的人的头部立起的状态,由此,可以使人在自然睁开眼睛的状态下观看个人电脑的屏幕或者读书。即,不会引起眼睛及颈部的疲劳,可以在摇动状态下进行电脑的操作及读书。
在本发明中,摇动时使后靠背松弛和使头枕相对地前进是选择性的结构,但是更优选像第二种变化那样兼备两者。另外,后靠背的松弛有上下方向(垂直方向)的松弛和左右方向(水平方向)的松弛,而从使对身体的适用性更可靠这一点来看,优选如第一及第二种变化那样至少在左右方向上松弛(实际上,左右方向的松弛和上下方向的松弛相互关联,大多情况是在左右方向松弛时上下方向也松弛。)。
[第三种变化的优点]
第三种变化是,具有腰靠部,而且在成为摇动状态时腰靠部可以在左右方向松弛而没有对人的腰部的顶起感。因此,可以确保在非摇动状态下的身体支承功能,并且可以在摇动状态下得到非常优良的舒适感/适用性。
[第四种变化的优点]
虽然使腰靠部松弛的手段可采用各种结构,但是如第四种变化那样在采用利用左右可动支承体的后退运动而使腰靠部松弛的结构时,由于后靠背为设置于后框架上的状态,因而使后靠背松弛的结构变得比较简单。另外,由于可动支承体位于后靠背的左右两侧的部位,因而即使后靠背为如网状部件那样前后透明的结构,也不会使可动支承体非常显眼,因此外观性优良。
另外,第四种变化通过将可动支承体配置于左右两侧,不论在摇动状态下还是在非摇动状态下都只用后靠背支承身体(可动支承体不与人的身体接触),其结果是,在使后靠背构成为由网状部件构成的后板时,使适用性/缓冲性/通气性这些优点得以充分发挥。
在第四种变化中,成为由可动支承体从后部推压后靠背,但在如实施方式那样设置保护部件时,由于可动支承体的推压力通过保护部件广泛地扩散并传递到后靠背,故而防止使力施加于后靠背狭窄的部位,具有使后靠背保持高耐久性的优点。因此,公开了作为后靠背例如使用聚氨酯树脂板那样的模制品的方法。
[第六、第七种变化的优点]
作为使第四种变化中的可动支承体动作的方法,也可以使用例如滑动自如地插在管内的金属线,但是,在采用第五种变化时,由于只要附加强制性地与摇臂及座的动作连动而动作的主连杆即可,因此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使后靠背可靠地松弛。另外,在采用第六种变化时, 由于通过主连杆实现后靠背的松弛和头枕的前进运动,因此,其优点在于,不仅得到摇动时身体的支承功能优良的椅子,而且可以使其结构简单。
[第七种变化的效果]
与靠背的后倾动连动而使头枕前进的方法可以有许多,但是如第八种变化那样采用主连杆和上连杆的组合时,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使头枕可靠地前进。另外,还具有头枕的前进量可以简单地设定选择上连杆的转动支点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椅子的侧面图;
图2是省略椅子的一部分的背面图;
图3是在将部件分解的状态下的侧面图;
图4A是表示头枕装置的摇动状态的概略侧面图,图4B是省略了头枕装置的摇动状态的概略侧面图;
图5A是局部剖断侧面图,图5B是将部件分解的状态下的概略背面图;
图6A是椅子的纵切侧面图,图6B是椅背的下部的纵切侧面图,图6C是椅背的上部的纵切侧面图;
图7是座部的局部剖断平面图;
图8是摇动用弹簧的部位的局部的平面图;
图9是图7的IX-IX视剖面图;
图10是图7的X-X视剖面图;
图11是主要部件的概略立体图;
图12A是椅背6的局部的正面图,图12B是图12A的B-B视剖面图,图12C是图12A的C-C视剖面图,图12D是图12A的D-D视剖面图;
图13A是图12A的XIII-XIII视剖面图,图13B是表示头枕装置的侧面图;
图14A是在摇动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14B是在摇动状态下的主要部分侧面图;
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中以底座为中心的部位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座的支承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第二实施方式中以底座和摇臂为中心的部位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第二实施方式中以底座为中心的部位的纵切侧面图;
图19是第二实施方式中以摇臂和后框架为中心的部位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第二实施方式中以后框架为中心的部位的分解立体图;
图21A是后框架的分解立体图,图21B是图21A的B-B视剖面图,图21C是图21A的C-C视剖面图,图21D是图21A的D-D视剖面图,图21E是图21A的E-E视剖面图,图21F是图21A的F-F视剖面图,图21G是图21A的G-G视剖面图;
图22A是第二实施方式中以后框架和摇臂为中心的分解正面图,图22B是以就座者为基准沿图18中XX II-XX II视线将位于左侧的摇臂切开的剖面图;
图23A是第二实施方式中以后框架和摇动框架为中心的分解侧面图,图23B是在组装后的状态下的图23A的B-B视剖面图;
图24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背面图,图24B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性侧面图,图24C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的作用说明图;
图25A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概略立体图,图25B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作用的概略平面图;
图26A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6B是图26A的B-B视剖面图;
图27A是现有技术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图27B是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摇动机构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支脚装置
2:脚支柱(气缸)
3:底座
4:座
5:框架装置
6:椅背
7:头枕装置
11:摇臂
13:构成椅背的后框架
14:后框架的侧梁
14a:侧梁的向前弯曲部
15:后框架的顶梁
16:后框架的底梁
17:后靠背之一例即后板
17a:后板的腰靠部
21:构成辅助驱动单元的主要部件的主连杆
22:构成驱动辅助单元的一部分的可动支承体
93:保护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各实施方式适用于多用于办公用的转椅中。图1~图14表示第一实施方式,图15~图27表示第二~第八实施方式。下面,从第一实施方式起依次进行说明。
(1)-1、第一实施方式的概略
首先,参照图1~图5说明椅子的概要。如图1所示,椅子的主要要素具备有:具有脚支柱2的支脚装置1;固定于脚支柱2的上端的底座3;配置于底座3的上方的座4;一部分兼用作椅背6的框架装置5;安装于椅背6上的头枕装置7;及配置于座4的左右外侧的扶手装置8。扶手装置8为选择品,被固定于框架装置5上。另外,扶手装置8由于与本发明无关因而说明从略。
支脚1具备放射状延伸的多条分支支脚9,在各分支支脚9的前端设置有小脚轮10。脚支柱2使用伸缩自如的气缸,因此具备有外筒和内筒。框架装置5在底座3的左右两侧具备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摇臂11。摇臂11按照以其前端部为中心后倾的方式通过第一轴12与底座3连接。摇臂11具有相对于水平稍微前倾的前后纵向部,其后端形成有向上延伸的背支柱11a。在左右的背支柱11a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构成椅背6的轮廓(周围)的后框架13。
后框架13为基本上近似于纵长的四角形(大致梯形)的形状,因此,其构成包含构成椅背6的左右侧部的纵长的左右的侧梁14、构成椅背6的上部的大致横长(水平状)的顶梁15、构成椅背6的下端的大致横长的底梁16。另外,通过在后框架13上设置后板17而构成椅背6。后板17呈网状或者网格状的外形。
座4的前部和底座3的前部通过前连杆18连接,通过前连杆18的后倾动,座4可以后退并后倾。另外,在座4的靠后部设置有向摇臂11突出的左右导向销19,另一方面,在左右摇臂11相对置的内侧面留有供导向销19可滑动地嵌入的导向孔(长孔)20。
而且,如图3所示,通过前连杆18和导向销19及导向孔20的导向作用,座4与椅背6的后倾动连动,一起后倾、后退及下降。不言自明,座4后倾的程度比椅背6后倾的程度小。
例如图3所示,椅子具备有:与座4和框架装置5可相对转动地连接的左右主连杆21;和重叠在左右主连杆21的上端部的前面的左右可动支承体22(该可动支承体22也可以说成是隔片调整垫。)。可动支承体22从背侧支承后板17的左右侧部。主连杆21具备与摇臂11大致重叠的下部21a、和从摇臂11的后端向上延伸的竖起部21b,整体上呈近于L字的形状,连接下部21a和竖起部21b的角部与后框架13 的侧梁14连接,在下部21a的前端形成的向上突起21c与座4连接。
由于主连杆21和可动支承体22构成权利要求所述的辅助驱动单元,因此在椅背6后倾时,主连杆21的竖起部21b的上部相对于后框架13相对地后倾动,由此使后板17在由可动支承体22支承的部位松弛(详情将在下面述及。)。
头枕装置7具备人的头部接触的头枕23、和安装有该头枕23的左右上连杆24,左右上连杆24在其上部由横长的加强框架25连接。左右上连杆24的下部在后框架13的侧梁14上与内侧面重叠,成为枢支部24a,枢支部24a的上端通过左右横长的销26与侧梁14连接。
而且,在椅背6后倾时,通过主连杆21将枢支部24a的下端向后方推压(详情将在下面述及),由此,头枕23相对于椅背6相对地前进。另外,在图4A中,表示了头枕装置7,但在图4B上未表示头枕装置7。
(1)-2、摇动机构的详情
下面,参照图6以下的附图详细说明各部位的结构及动作。首先,参照图6~图10说明底座3的结构及摇动机构这样的椅子的基本结构。如图6(A)所示,底座3由向上开口的浅的箱状主体28和用螺栓固定于箱状主体28的上表面的向下开口的盖29形成为中空,如图7所示,平面形状在前后纵向上向后稍微变窄(当然,形状可以自由选择。)。
脚支柱2嵌入主体28的后部。第一轴12从上下被主体28和盖29夹持,因此在主体28和盖29上形成有左右向外突出的对开状轴承部30。在对开状轴承部30和摇臂11之间留有间隔,因此,将轴环31嵌入第一支轴12。第一支轴12不能相对转动地被固定于左右摇臂11上。
在构成底座3的主体28中靠近脚支柱2的近前侧部位形成有向下 的凹部28a,在该凹部28a内通过旋入而安装大致垂直姿势的支轴32,在支轴32上从上方嵌入有作为摇动用弹性部件之一例的螺旋弹簧33。而且,在第一轴12上不能相对转动地安装有从该第一轴12向后延伸的臂状的弹簧压板34。弹簧压板34的前端部以不与支轴32干涉地从上方与摇动用弹簧33重叠的方式成为双岔状,椅背6抵抗螺旋弹簧33的弹性恢复力进行后倾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轴12形成为圆形,因此弹簧压板34通过焊接、销固定而被固定于第一轴12,但是,例如也可以通过使第一轴12形成为剖面四角形等的角形而使弹簧压板34和第一轴12不能相对转动地嵌合(该点在第一轴12和摇臂11的固定结构上也是一样的。)。另外,可对摇动用弹簧的形态及配置方式进行各种具体化。作为弹簧单元,可以使用扭簧、板簧或者扭杆。
在构成底座3的主体28的前部一体地形成有用于连接前连杆18的左右横长的筒状轴承部28b,通过插通在该筒状轴承部28b的第二轴35使前连杆18的下部与主体28连接。另外,筒状轴承部28b也可以在主体28的左右两侧分开设置,也可分别左右地分离第二轴35。
例如图3、图6(A)、图9所示,座4为将内壳37固定于树脂制的座支承体36上并在内壳37上表面张设有缓冲垫38的结构。座支承体36为进入左右摇臂11间的左右宽度、具备向下的侧板36a。而且,在座支承体36的左右侧板36a的靠前部分一体地形成厚壁的前端轴承39,在该前端轴承39上通过左右横长的第三轴40分别连接前连杆18的上端。另外,第三轴40可与一根连接。
座支承体36上留有用于允许座内壳37因人的体重压力而下沉变形的大的减重孔41(当然,也可以没有减重孔41,或者座4也可采用网格结构。)。例如在图9中描绘成座4为内壳37和座支承体36贴紧的状态,但实际上,在座4和内壳37及座支承体36之间的大部分 留有间隙。
在座支承体36的左右侧板36a上,在靠近其后端的部分以厚壁状一体形成有向下的后托架42,在该后托架42的下端向外突出设置有上述的导向销19。另一方面,如图7及图10所示,在摇臂11上如上述那样留有导向销19滑动自如地嵌合的导向孔20。摇臂11为铸铝之类的金属加工品,基本上为内侧形成开口的中空状,且在中空部设置有加强筋。
另外,摇臂11从侧面看呈相对于水平以缓的角度前倾的姿势,而例如图10所示,导向孔20在侧面看呈相对于摇臂11相对地前倾若干角度的姿势。利用这样的摇臂11和导向孔20的倾斜角度的关系,在座4与椅背6连动而进行后倾/后退/下降时,可以得到在人体工程学上没有不适感的舒适的使用感。
(1)-3、辅助驱动单元的详情
下面,除上面的附图之外还参照图11以下的附图来详细说明椅背6的结构、后板17的张力调节单元、以及头枕前倾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后框架13以树脂为材料整体作为单一部件而成形,侧梁14中与就座的人的腰部接触的部分从侧面看以缓的曲率弯曲成前凸状(例如在图3及图4上用符号14a表示向前弯曲部。)。因此,例如图6A所示,张设于后框架13上的后板17具备集中支承就座的人的腰部的向前凸状的腰靠部17a。
构成后框架13的顶梁15和底梁16从平面上看向后凹状弯曲。因此,后板17的左右中间部被向后拉伸,其结果是,从平切面看后板17向后凸状弯曲(或者凹下。)。因此,后板17被拉伸成包围人的背部及腰部的形状。从纵切侧面看腰靠部17a向前凸状弯曲,并且从平切面看向前凹状弯曲。
将后板17安装于后框架13的具体方法如图6B、图6C及图12B~图12D所示。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后板17的安装方法,将扁平状且细长的具有适度的弹性的缘部件45固定于后板17的缘的大致全周,将缘部件45嵌入到形成于后框架13(各梁14、15、16)的外周面的窄槽46内。缘部件45向窄槽46的嵌入在强力拉伸后板17的状态下进行,因此,缘部件45不会从窄槽46脱落。
例如图6A所示,在附图中有时也省略缘部件45、窄槽46。另外,后板17为在左右方向上可若干伸长而在上下方向几乎不伸长的结构(该点与现有产品相同。)。
例如从图3可理解的那样,摇臂11的背支柱11a延伸至后框架13的向前突出部的附近。而且,如图11及图12B、图12C所示,摇臂11的背支柱11a为具有内侧板11b的剖面大致L字状。
后框架13的侧梁14通过小螺钉(未图示)固定于背支柱11a上。另外,侧梁14的下部和底梁16的左右两端部比背支柱11a的内侧板11b向靠近自己侧突出,在该突出部形成有窄槽46。因此,在侧梁14和底梁16上,窄槽46形成为与背支柱11a没有缓冲地接连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摇臂11的前后纵向部和背支柱11a分体构成,背支柱11a从下方嵌入到摇臂11的前后纵向部的后部,并通过小螺钉(未图示)固定(也可以是将摇臂11和背支柱11a形成一体的结构。)。而且,如图11所明示,在摇臂11的前后纵向部的后端通过螺钉紧固或者一体成形而设置有靠紧背支柱11a的内面的向上的突出加强块47。另一方面,如相同的图11所明示,在后框架13中连接侧梁14和底梁16的角部的背面部上形成有正好与上述加强块47嵌合的切口48。
如上所述,主连杆21具备下部21a和竖起部21b。而且,如图7及图9所示,主连杆21的向上突起21c通过左右横长的第四轴49与座支承体36的外侧面连接,主连杆21的下部21a沿摇臂11的内侧面向后方延伸。另一方面,例如图12所示,主连杆21的竖起部21b沿背支柱11a的前面向上方延伸,因此,在构成后框架13的侧梁14上形成有主连杆21进入的纵槽53。
主连杆21的下部21a和竖起部21b左右错开。因此,例如图11所明示,在主连杆21的下部21a的后部形成有用于使该后部进入摇臂11的内部的折弯部21d,且在摇臂11上形成有用于避免与折弯部21d干涉的开口部50。由此,允许主连杆21与椅背6的后倾动连动而进行转动。
如根据图11可理解那样,主连杆21在下部21a和竖起部21b交叉的角部,通过第五轴51与摇臂11的加强块47连接。在加强块47上形成有用于嵌合主连杆21的竖起部21b的纵槽47a。另外,在第五轴51代用螺栓,另外,在背支柱11a的内侧板11b上留有用于避免与第五轴51干涉的避让孔52。
侧梁14的纵槽53遍及其整体并在后方开口,且安装有可动支承体22的部位也在前方开口。可动支承体22为树脂制,从侧面看呈上下长的近似椭圆形的形状,从正面看呈纵长的长方形。另外,在可动支承体22的下部设置有向侧梁14的内侧突出的捏手22a。
而且,在可动支承体22的左右中间位置形成有嵌入主连杆21的竖起部21b的向后开口的导向槽55,在该导向槽55的上下中间部形成有从侧面看为向后凸的山形制动器56。而且,在主连杆21的竖起部21b上,上下连续地形成有供可动支承体22的山形制动器56选择性嵌合的三角形状的多个凹凸57。
在主连杆21的竖起部21b的上端安装有向侧梁14的内侧突出的销58,使销58从前方抵靠在头枕装置7的上连杆24的下端。头枕装置7的上连杆24从正面看形成为薄的板状,在上连杆24的下端形成有嵌合销58的切口59。另外,在后框架13的侧梁14上也形成有用于允许销58的后退运动的切口60。
(1)一4、总结
在椅背6不后倾的非摇动状态下,如图13A及图13B所示,可动支承体22比侧梁14的前面向近前侧突出,因此后板17的腰靠部17a的左右两端部被向近前侧推压,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强力拉伸。因此,腰靠部17a从纵切侧面看曲率最小,而从平切面看曲率最大。因此,能够可靠地支承人的腰部。
另外,可以捏住可动支承体22抵抗后板17的弹性而上下动作,由此,可以调节腰靠部17a的顶点的高度位置。另外,由于可动支承体22被通过后板17的张力而向后推压,因而可动支承体22不会脱落。
另一方面,在就座的人靠在椅背6上而使椅背6后倾动时,主连杆21相对于后框架13相对地倾动,以使竖起部21b的上端进行后退运动,于是,如图14所示,可动支承体22完全进入侧梁14的纵槽53。因此,后板17的腰靠部17a相对于后框架13的侧梁14相对地进行后退运动,其结果是,腰靠部17a松弛成向后推压伸长的状态。
因此,从纵切侧面看,腰靠部17a的弯曲的曲率明显变大(根据情况甚至可能伸长至扁平状),且呈现出人的后背及腰被后板17深深地包住的趋势。因此,能够确保较高的适用性/舒适性。另外,即使在可动支承体22后退的状态下,通过人的体重压力而向该可动支承体22作用向后的推压力,另外,由于后板17具有弹性且在松弛的状态下也施加一定程度的张力,因此没有可动支承体22脱落的麻烦。
另外,如上所述,头枕装置7通过用主连杆21将上连杆24的下端向后推压,而使头枕23相对于椅背6相对地前进。
但是,虽然专利文献2中具备腰靠,但是该腰靠是在向后板的背侧较大地变宽的状态下进行配置。另一方面,后板即使有一定的差异也可透过背侧看到,因此,如专利文献1所述,在后板的背侧配置有腰靠部件时,可以透过前面看见它,另外,虽然从背侧完全露出而可见,但是这样腰靠部件过于显眼,有时美观性不一定优良。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用于腰靠的高度调节及张力调节的主连杆21内置于侧梁14内而几乎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椅子作为整体成为舒畅的设计,因此美观性优良。这一点是本实施方式的优点。
另外,作为使后板松弛的方法,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将腰靠部件配置于后板的背侧的结构中,虽然也考虑到使腰靠部件相对于椅背相对地进行后退运动,但是该情况下,由于不论是非摇动状态还是摇动状态都是腰靠部件通过后板与人的腰部接触,因而与只用后板支承的情况相比,可以说适用性及通气性或者缓冲性都差。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不论是非摇动状态还是摇动状态都只用后板17支承身体,因而充分发挥了适用性/缓冲性/通气性这些网状后板的优点。
在使座4与椅背6连动的情况下,通常多为只是座4进行后退及后倾,但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也使座4进行下降动作时,可以说促进了摇动时后板17对身体的包围效果。在将主连杆21的竖起部21a和可动支承体22内置于侧梁14内时,可以使整体紧凑化,且美观性也优良。这一点也是本实施方式优点之一。
(2)-1、第二实施方式中以底座及座为中心的部分的结构
下面,说明图15~图23中描绘的第二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5~图18说明以底座3为中心的摇动机构。另外,对于具有与第一实 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该情况的说明原则上予以省略。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椅背6的后倾动附加了弹性阻力的弹性部件,使用了如图15及图18所示的左右纵长的扭杆62。如图15所示,扭杆62的左右中间部被固定于中央托架63上,在中央托架63上固定有左右圆筒壳64。左右圆筒壳64通过上下的轴承65和推压部件66可转动地保持于底座3上。因此,在底座3上形成有向上开口的凹部67。扭杆62由多个板簧构成。
扭杆62的左右两端部上固定有转子68,通过螺栓紧固将摇臂11的前端部固定于转子68上。转子68被上下分离式的盖69覆盖。在扭杆62的左右中间部不能相对转动地嵌合有从该扭杆62向斜下方延伸的中央摇臂70。
另外,在底座3的内部的中央摇臂70的近前侧配置有进行左右动作的楔部件71,在楔部件71上旋入具有捏手72的杆73。楔部件71被固定于底座3上的上下两个保持部件74保持成只进行左右动作,且楔部件71的背面从平面上看相对于左右横长线倾斜。
另一方面,杆73被保持成不能左右动作。因此,在使杆73转动时,楔部件71进行左右动作,于是,可使中央摇臂70转动且使相对于扭杆62的初始扭力发生变化。即,通过转动捏手72的操作,可以调节摇动时的弹性阻力(硬度)。在中央摇臂70的左右两侧配置有辅助轴承75,辅助轴承75被固定于中央托架63上。
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座4为将缓冲垫38设置于内壳37上的结构,这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在座支承体36和内壳37之间配置有树脂制等外壳(底盖)76。内壳37被固定于外壳76上,另外,外壳76被不能前后动作地固 定于座支承体36上。椅子具备用于操作脚支柱2即气缸的操作杆及用于锁止椅背6的后倾动的操作杆(都未图示),这些操作杆都被安装于外壳76上。
底座3、座支承体36及摇臂11三者的关系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但是,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连接座支承体36和底座3的前连杆18由可滑动地进行嵌合的上下两个部件18a、18b构成。因此,可以使座4在摇动时的后退量比第一实施方式大,其结果是,可以抑制在摇动状态下身体和椅背6的分离而提高适用性。
在图16中描绘出了附随于座4及座支承体36上的部件,但是由于与本发明的关联性小故而说明从略。另外,如图17所示,在摇臂11的外侧面留有用于安装扶手装置8的横孔77,在不安装扶手装置8的情况下,用盖78将横孔77塞住。
(2)-2、第二实施方式中以椅背为中心的结构
下面,说明椅背6及其周边部的结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后框架的整体为一体结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20及图21所示,后框架13的左右侧梁14和顶梁15为一体结构,而底梁16单独设置,如图21所示,底梁16通过螺栓80被固定于侧梁14的下端。螺栓80被旋入嵌合在侧梁14上的螺母内。另外,在侧梁14的下端形成有正好嵌合底梁16的左右端部的定位用凹部81。另外,如图20所示,在底梁16上从后面安装有底盖82。
但是,尽管将安装在后板17上的缘部件45(例如图12)依次嵌入后框架13的四个构件,但是在后框架13的整体为一体结构时,由于即使很容易进行将缘部件45嵌入后框架13的三个构件,也必须用力拉伸后板17进行向最后的构件的嵌入,因此,有时使后框架13的后板17的安装作业变得困难。与此相对,如本实施方式所述,按照下述顺序可以很容易将后板17安装于侧梁14上:如果将底梁16制造成 独立于其它的构件14、15,在将后板17安装于侧梁14和顶梁15上之后,最后将后板17安装于未固定状态的底梁16上,然后,将底梁16固定于侧梁14上。
第二实施方式的大部分图中未表示后板17,但是后板17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方法被安装于后框架13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未图示头枕装置7,但是可以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安装头枕装置7。例如图20及图21A、B所示,在后框架13的侧梁14的上下中间部的内侧面上形成有嵌合上连杆24的下部的凹部82,在凹部82上形成有用于连接上连杆24的销孔83。
如图21A所示,后框架13的侧梁14呈随着从外侧向内侧的走向前后厚度变厚的大致梯形剖面形状。前面和后面以随着向内侧的走向而向后面偏移的方式倾斜,且后面的倾斜角度比前面的倾斜角度大。
摇臂11的背支柱11a上固定有后框架13,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但具体的结构不同。下面,对这一点进行说明。例如图23B所示,摇臂11的背支柱11a为由外侧板11a′和与其后端连接的背板11a″构成的大致L形的平剖面形状,外侧板11a′通过上下两个螺钉85被固定于侧梁14的内侧面。螺钉85被旋入嵌合于侧梁14的槽86的板状螺母87内。
主连杆21为与第一实施方式几乎相同的方式,下部21a的后端部被转动自如地安装在摇臂11的内侧面上。即,例如图17~图18所示,第一孔缘部88与摇臂11的前后纵向部的靠近后端部位的内侧面形成一体,如图22B所示,将下部21a嵌入第一孔缘部88,将防脱用的螺钉89旋入第一孔缘部88。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孔缘部88实现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五轴51的功能。
另外,例如图17~图18所示,在摇臂11的外侧板11a′的下部 形成有按二级式向内侧突出的第二孔缘部90,如图22B所示,将主连杆21的竖起部21b嵌入第二孔缘部90的小径部,然后,将防脱用螺钉92旋入第二孔缘部90。该情况下,如图17及图18所示,竖起部21b中嵌入第二孔缘部90的孔92成为长孔,因此,允许主连杆21以第一孔缘部88为中心前后转动。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为,主连杆21的竖起部21b位于摇臂11的外侧板11a′的内侧,因此,如第一实施方式,不需要在侧梁14上形成纵槽53(例如图12B~D)。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可动支承体22嵌入侧梁14的纵槽53,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支承体22只是嵌入主连杆21的竖起部21b。主连杆21的竖起部21b被侧盖90从内侧包围。
例如图23A、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板17和可动支承体22之间夹有由树脂板这样的弹性板构成的保护部件93。保护部件93形成为扩展至可动支承体22的内侧的上下纵长的带状,其上下两端部用螺钉固定在侧梁14上。保护部件93超过可动支承体22的移动范围上下延伸,因此可动支承体22的支承力在后板17上广泛分散传递。其结果是,防止力集中在后板17的特定部位。
(2)-3、第二实施方式的优点
第二实施方式除上面说明中言及的情况之外,还具有其它优点。例如,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摇臂11的背支柱11a被固定在后框架13的侧梁14的内侧面上,但是利用该结构可简单地进行椅子的组装。
即,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主连杆21预先安装于摇臂11的背支柱11a上,然后可将后框架13固定于背支柱11a上。因此,通过在后框架13上预先安装后板17,而作为椅背6完成,然后,可将椅背6固定于背支柱11a上。因此,可高效率地进行椅子的组装。而且,由于主连杆21的竖起部21b被侧盖90隐藏,因而不会产生美观性差或是夹住 人的手的麻烦。
另外,如果将主连杆21的竖起部21b嵌入第二孔缘部90,则具有防止主连杆21与左右接触的优点。另外,在用多个板簧构成扭杆62时,相比于一体结构产品具有可增大对单位负荷的扭力的优点。
(3)第三实施方式
图24A~C中表示第三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作为对后板17的张力进行调节的辅助驱动单元,利用侧梁14的挠曲变形。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椅背6具备背面看为矩形的后框架13,但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摇臂11的背支柱11a从背面看呈Y字形,左右侧梁14的上下中间高度部位被固定于背支柱11a的双岔状前端部11c。
摇臂11的前端部进入底座3的内部,前端通过第一轴12与底座3连接。另外,在座4的前部设置有向下的左右前托架4a,前托架4a通过左右纵长的滑动轴96与底座3连接,滑动轴98可滑动地嵌入从侧面看为后倾姿势的长孔97内。另外,设置于座4上的左右的中间托架4b和摇臂11通过中间轴98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座4与椅背6连动而后倾并后退,但是座4后倾的程度比椅背6后倾的程度小。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张力调节单元的一环,在底座3的左右两侧配置有侧连杆99。侧连杆99的前端通过前轴100连接在底座3中摇臂11的转动中心的后方的部位,且侧连杆99的前后中间部通过后轴101可转动地与从座4向下突出设置的中间托架4c连接。侧连杆96向左右扩展并且竖立在椅背6的背侧,侧连杆99的上端部成为在侧面看向前凸的圆弧状的推压部99a。而且,该推压部99a在接近后框架13的侧梁14的状态下,从背侧与后板17中腰靠部17a的左右两端部接触。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侧连杆99的倾动支点位于摇臂11的倾 动支点的后方和使侧梁14和座4的连接部位于摇臂11和座4的连接部的后方,从而使侧连杆99的后倾程度比摇臂11的后倾程度大,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摇动时,后板17在腰靠部17a的部位松弛。由此发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4)第四实施方式
图25表示第四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也是后框架13具有左右侧梁14并形成为正面看是矩形,将背支柱11a的上端部固定于侧梁14的上下中间部上(优选腰靠部17a或者其附近)。
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后框架13的侧梁14从正面看成为可向左右方向弯曲的变形,另外,通过第一轴12将摇臂11的前端部与底座3连接,使第一轴12的轴心相对于左右横长的假想水平线102仅倾斜若干角度θ,以从平面上看越向左右外侧行进越后退。
这样,通过使第一轴12的轴心倾斜,在摇臂11后倾时,左右的背支柱11a的上端间的间隔变窄,其结果是,左右侧梁14发生挠性变形,以使相对于背支柱11a的固定部的间隔较窄,由此,后板17以背支柱11a的前端的部位为中心而松弛。因此,发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通过摇动而侧梁14发生挠性变形,但是由于侧梁14的上下两端被顶梁15和底梁16支承,所以左右侧梁14的上端的间隔和下端的间隔不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轴12的轴心从平面看发生倾斜,但是,在正面看(或者平面看和正面看双方)即使发生倾斜也发挥相同的作用(在从正面看使第一轴12的轴心发生倾斜的情况下,只要以越向外侧行进越高的方式发生倾斜即可。)
(5)、第五实施方式
图26表示第五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也是通过摇动使背支柱11a的间隔变窄,因此,背支柱11a和后框架13之间的关系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
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左右的第一轴12彼此分开,将它们可横向滑动地插通固定于底座3的筒体103,且左右摇臂11通过重叠的挠性线材104与底座3的后部连接。因此,在左右摇臂11后倾时,该左右摇臂11通过线材104的拉伸作用发生移动,以使彼此的间隔变窄。即,在该实施方式中,左右摇臂11作为整体平行移动。摇臂11通过嵌在第一轴12上的螺旋弹簧105向外侧推压。
为了确保左右摇臂11平滑的滑动,作为滑动辅助单元,在摇臂11上固定有与线材104的后侧对置的导向轴106,将两导向轴106可滑动地嵌入共同的导向筒107。
(6)、其它
本发明除上述的实施方式外还可进行各种具体化。例如,适用对象不一定限于转椅,例如还可适用于剧场用椅子、长椅之类的固定式椅子。如上所述,座也可做成网结构。
另外,各构成要素的方式及结构可根据需要进行各种选择。例如,作为后框架的结构,可以是分别制造各梁来组装,或者将侧梁和底梁做成一体而顶梁做成单独的部件。另外,也可以为将左右摇臂连接成一体的结构,或者可通过树脂及轻金属使由后框架和摇臂构成的框架装置的整体形成为一体。此外,后框架也可以有不存在底梁的方式。
当然,使椅背后倾的机构不限于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只是椅背后倾的椅子。作为将后板固定于后框架上的方法,可采用利用焊接或者粘接进行固定的方法、使用紧固部件的方法,或者将 后板形成为袋状而使其覆盖在后框架上的方法。在使用像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可动支承体的情况下,通过用横杆连接左右可动支承体,也可使左右可动支承体同时升降。
(7)、包含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发明
另外,本发明者们在美国专利第6709057号、美国专利第6896369号中公示了摇动机构(使椅背和座连动动作的同步机构)的简单的结构。图27A所示的与该美国专利类似。即,图27A的摇动机构具备固定于脚支柱110上的底座111、后倾动自如地与底座111连接的摇臂112,座部113的前部和底座111经由前连杆114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另外,底座111和摇臂112从侧面看通过后倾姿势的后连杆115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通过销116将后连杆115的下端相对于底座111可转动地连接,另一方面,后连杆115的上端部在允许相对于摇臂112前后滑动的状态下进行连接。例如,通过将设置于后连杆115的上端的销117嵌入形成于摇臂112上的前后纵长的长孔(或者长槽)118,从而允许后连杆115和摇臂112相对地滑动。
而且,在座部113上形成有向长孔118延伸的向下突出部119,向下突出部119和后连杆115通过销117连接(另外,该情况下的座部113以也含有座支承体的广义概念使用。)。因此,在人靠在椅背上时,摇臂11(椅背)抵抗内置于底座111的弹簧部件而后倾动,且座部113后倾并后退。
该图27A的椅子与上述的美国专利一样,具有可利用简单的连杆机构使座部113与椅背连动的优点。然而,本发明者研究后发现,还有改良的余地。例如,座部113受前连杆114和向下突出部119两个部位的支承,但是前连杆114由于可相对于座部113和底座111双方进行相对转动,因此担心在对座部113的前部施加向下负荷时,前连 杆114后倾,结果座部113晃动。即,担心座部113的姿势稳定性差。
图27B是示意性表示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如从图27A和图27B的对比可以理解的那样,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的摇动机构沿袭了图27A的改良技术,但是其特征在于附加了主连杆21。
即,在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发明公示了“一种椅子,具有:底座3;配置于上述底座3的上方的座部4′;及可后倾动地与底座3连接的摇臂11,其中,座部4′的靠前部位和底座3通过前连杆18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换言之,就是前连杆18相对于底座3和座部4′双方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座部4′在前连杆18的后侧的部位可前后滑动地与摇臂11连接,且座部4′通过辅助连杆21′与摇臂11中可滑动地连接座部4′的部分(例如长孔20)的后面的部位连接。”。
在该发明中,座部4′是网罗了配置于底座3的上方的部件中除去了摇臂11的部件的概念,是与椅背连动且包含座支承体及外壳的广义的概念。另外,该发明的具体的构成在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进行了公示。
在该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的摇动机构中,由于保持连杆21在后托架(向下突出部)42的后面的部位与摇臂11连接,因而座部4′的姿势受到辅助连杆21′的限制(从后面拉伸),因此座部4′的前部即使施加大的向下负载也不会成为前倾姿势,使座部4′总是保持成稳定的姿势,这一点是所述发明的优点。
如从以上的图27A和图27B的对比说明可理解的那样,辅助连杆21′作为其自身具有技术性意义。即,辅助连杆21′与使后板17松弛的功能及使头枕前进的功能无关,具有提高摇动机构的价值的意义。因此,具有辅助连杆21′的摇动机构可作为独立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 范围的发明。另外,虽然未必如所述的那样,但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利用兼有辅助连杆21′的功能的主连杆21而使后板17松弛或者使头枕前进时,将更为有益。
Claims (5)
1.一种椅子,包括:
座;
可后倾的椅背,其具备后框架、及张设在所述后框架上的网状的后靠背,该后框架由构成左右侧部的侧梁、构成上部的顶梁、构成下端的底梁构成且前后开口;及
辅助驱动单元,其具备:从背侧支承所述后靠背的左右侧部而形成腰靠部的可动支承体;及左右的主连杆,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座和所述后框架上并在上端部安装所述可动支承体,
在所述椅背未后倾的状态下,所述可动支承体比所述后框架的所述侧梁的前表面更向近前侧突出,所述后靠背的所述腰靠部的左右两端部被向近前侧推压并在左右方向上被强力拉伸,
在所述椅背后倾的状态下,所述可动支承体相对于所述后框架的所述侧梁相对地后退运动,并且所述腰靠部松弛为被推压伸长了的状态,
在所述左右的可动支承体的下部或中央部设有向侧梁的内侧突出的捏手,通过抓住捏手使所述可动支承体抵抗后板的弹性而上下动作而调整所述腰靠部的顶点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
具有头枕,所述头枕被安装在配置于椅背的背侧的上连杆的上端部,
所述椅背后倾时,所述头枕相对于所述椅背相对地进行前进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
所述腰靠部在纵剖侧视图上的形状弯曲成前凸状且最向前突出,所述可动支承体配置在以所述腰靠部为中心的高度位置的部位的左右侧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椅子,具备:
接触地面并且具有脚支柱的支脚;
固定在所述脚支柱的上部的底座;及
可后倾地与所述底座连接的摇臂,
所述座与底座及摇臂连接,以在后框架后倾时一起后退并后倾,
所述主连杆分别与座和摇臂连接并被设定为按照比椅背大的比例后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椅子,
所述上连杆以靠近其下端的部分为中心前后转动地与后框架的侧梁连接,通过使所述主连杆的上端部从近前侧抵靠于上连杆中转动支点的下方的部分,利用主连杆的后倾动使头枕前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41764/2007 | 2007-05-29 | ||
JP2007141764A JP5013969B2 (ja) | 2007-05-29 | 2007-05-29 | ロッキング椅子 |
PCT/JP2008/059942 WO2008146887A1 (ja) | 2007-05-29 | 2008-05-29 | ロッキング椅子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062471A Division CN103202620A (zh) | 2007-05-29 | 2008-05-29 | 椅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77693A CN101677693A (zh) | 2010-03-24 |
CN101677693B true CN101677693B (zh) | 2014-12-31 |
Family
ID=4007511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01825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7693B (zh) | 2007-05-29 | 2008-05-29 | 摇动椅子 |
CN2012105062471A Pending CN103202620A (zh) | 2007-05-29 | 2008-05-29 | 椅子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062471A Pending CN103202620A (zh) | 2007-05-29 | 2008-05-29 | 椅子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013969B2 (zh) |
CN (2) | CN101677693B (zh) |
WO (1) | WO200814688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094301A (ja) * | 2008-10-16 | 2010-04-30 | Okamura Corp | 椅子 |
MX2011006225A (es) * | 2008-12-12 | 2011-06-28 | Formway Furniture Ltd | Una silla, un soporte y componentes. |
JP2010142552A (ja) * | 2008-12-22 | 2010-07-01 | Itoki Corp | 椅子背もたれ及び座 |
JP5562023B2 (ja) * | 2009-12-25 | 2014-07-30 |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 | 椅子 |
JP2011131007A (ja) * | 2009-12-25 | 2011-07-07 | Itoki Corp | 椅子 |
JP5977053B2 (ja) * | 2012-03-23 | 2016-08-24 |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 | ロッキング椅子 |
US20150021971A1 (en) * | 2013-07-19 | 2015-01-22 | Minson Corporation | Internal support for a backrest for a chair |
KR101479983B1 (ko) | 2013-10-11 | 2015-01-08 | (주) 파트라 | 자중에 의해 허리지지력이 강화되는 의자 |
US11259637B2 (en) | 2015-04-13 | 2022-03-01 | Steelcase Inc. | Seating arrangement |
MX2017013130A (es) | 2015-04-13 | 2018-03-07 | Steelcase Inc | Disposicion de asiento. |
US10194750B2 (en) | 2015-04-13 | 2019-02-05 | Steelcase Inc. | Seating arrangement |
CN106073251B (zh) * | 2016-08-05 | 2023-02-28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可调节姿态的办公椅机构 |
CA3044170C (en) * | 2016-12-20 | 2022-03-29 | Kokuyo Co., Ltd. | Chair |
CN106724260B (zh) * | 2017-03-20 | 2023-11-07 | 泰州市瑞美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高稳定性的椅架 |
JP7426935B2 (ja) * | 2017-10-05 | 2024-02-02 | ゴドレジ アンド ボイス エムエフジ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姿勢適応型ワークチェア |
EP3927215A4 (en) | 2019-02-21 | 2023-03-15 | Steelcase Inc. | BODY SUPPORT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USE AND ASSEMBLY THEREOF |
US11357329B2 (en) | 2019-12-13 | 2022-06-14 | Steelcase Inc. | Body support assembly and methods for the use and assembly thereof |
KR102457066B1 (ko) * | 2022-05-03 | 2022-10-24 | 주식회사 양지에이치앤 | 자세교정 기능을 갖는 메쉬형 등받이 의자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75251A (zh) * | 2001-03-19 | 2002-10-23 | (株)成龙企业 | 配有腰肢支承单元的座椅 |
CN1392781A (zh) * | 2000-10-16 | 2003-01-22 | 科库友株式会社 | 椅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83452U (ja) * | 1983-11-15 | 1985-06-08 | アキレス株式会社 | 頭当てを備えた椅子 |
JP3508940B2 (ja) * | 1993-12-10 | 2004-03-22 |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クレビオ | 背もたれ付き椅子 |
JP3553301B2 (ja) * | 1996-12-24 | 2004-08-11 |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クレビオ | 椅子における背もたれの支持構造 |
JP4021121B2 (ja) * | 2000-04-27 | 2007-12-12 |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 | 椅子 |
JP2002119375A (ja) * | 2000-10-16 | 2002-04-23 | Kokuyo Co Ltd | 椅 子 |
JP4133067B2 (ja) * | 2002-07-22 | 2008-08-13 | 株式会社岡村製作所 | 椅子の背凭れ装置 |
JP4875304B2 (ja) * | 2005-02-09 | 2012-02-15 |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 | 椅子 |
-
2007
- 2007-05-29 JP JP2007141764A patent/JP5013969B2/ja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5-29 CN CN200880018258.7A patent/CN10167769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5-29 WO PCT/JP2008/059942 patent/WO200814688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5-29 CN CN2012105062471A patent/CN10320262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92781A (zh) * | 2000-10-16 | 2003-01-22 | 科库友株式会社 | 椅子 |
CN1375251A (zh) * | 2001-03-19 | 2002-10-23 | (株)成龙企业 | 配有腰肢支承单元的座椅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JP昭60-83452U 1985.06.08 * |
JP特开2002-119369A 2002.04.23 * |
JP特开平10-179314A 1998.07.07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8295515A (ja) | 2008-12-11 |
CN103202620A (zh) | 2013-07-17 |
WO2008146887A1 (ja) | 2008-12-04 |
CN101677693A (zh) | 2010-03-24 |
JP5013969B2 (ja) | 2012-08-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77693B (zh) | 摇动椅子 | |
CN100353888C (zh) | 椅子 | |
EP1937539B1 (en) | Customizable saddle structure, particularly for bicycles, having a removable seat element | |
JP4856911B2 (ja) | 背もたれ付き椅子 | |
CN107920667B (zh) | 背部支撑件 | |
JP5260027B2 (ja) | 椅子 | |
KR20080037029A (ko) | 의자 | |
US20020180248A1 (en) | Chair | |
JP2000505677A (ja) | 椅子用フレーム構造、調節機構およびパッド付きカバー | |
EP1530929A1 (en) | Backrest for chair | |
JP4183084B2 (ja) | 椅子及びその背もたれ | |
US20220312973A1 (en) | Seating device | |
JP2008538950A (ja) | シンクロ機構 | |
CN1823657B (zh) | 座椅及其支撑机构单元 | |
EP3850990B1 (en) | Chairback support structure | |
JP2000093250A (ja) | 椅子等の身体支持装置 | |
US20020043842A1 (en) | Back rest for seat back | |
JP2007152145A (ja) | 椅子 | |
KR200401306Y1 (ko) | 요추받침 기능을 갖는 의자용 등받이 구조 | |
JP6684114B2 (ja) | 椅子の背もたれ | |
CN201079167Y (zh) | 一种改进的转椅 | |
JP2013123453A (ja) | 椅子の身体支持構造物の曲率変更機構 | |
JP2006231087A (ja) | 椅子 | |
JP2003164354A (ja) | 椅子及びその背インナー板 | |
JP2009106420A (ja) | 背もたれ付き椅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53 |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ITOKI Corp.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ITOKI Corp.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ITOKI CORPORATION TO: ITOKI CORP.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