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4937A - 用于在带加工机中生产产品段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产品段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带加工机中生产产品段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产品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4937A
CN101674937A CN200880007901A CN200880007901A CN101674937A CN 101674937 A CN101674937 A CN 101674937A CN 200880007901 A CN200880007901 A CN 200880007901A CN 200880007901 A CN200880007901 A CN 200880007901A CN 101674937 A CN101674937 A CN 1016749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folding
printing
format
set squ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7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4937B (zh
Inventor
昆特·奥斯卡·艾克特
布卡德·奥托·赫尔伯特
斯特凡·旺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enig and Bauer AG
Original Assignee
Koenig and Bauer Albert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20071002381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07023818B4/d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enig and Bauer Albert AG filed Critical Koenig and Bauer Albert AG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20081000187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08001872B4/de
Publication of CN101674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4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4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49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2Conveying or guiding webs through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6Turning-bar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54Auxiliary folding, cutting, collecting or depositing of sheets or webs
    • B41F13/56Folding or cu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印刷机中生产产品段(16)的方法,所述印刷机具有至少一个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和一个通过所述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引导的带(03)或分带(03.1b、03.2a、03.2b),其中,至少一个带或分带(03.1a)首先通过犁折页装置(18)然后通过奇数的、特别是仅一个转向杆(19)引导,并且随后在不经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的情况下通过至少一个导辊(27)作为具有至少一个通过犁折页装置(18)折起的页的分列(23)与通过折页三角板(11)引导的分列(24)会聚成列束,之后,列束在横向裁切装置(17)中被横向裁切成产品段(16)。

Description

用于在带加工机中生产产品段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产品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2、13、24或27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在带加工机中生产产品段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产品段。
背景技术
通过US4671501A公开了一种用两个相互先后设置的折页三角板生产折页产品的装置,这两个折页三角板在水平投影的传输方向上基本相互垂直。首先将四页宽的带裁切成两个两页宽的分带,这两个报纸页宽的分带随后并排通过第一个折页三角板的两个边缘引导并且由此被相叠设置,产生的用于纵向折页的两页宽的带列被居中地引导到设置在后面的折页三角板上。
在DE102005036451A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带加工机中生产产品段的装置,具有在带路径上相互先后设置的第一和第二折页三角板,这两个折页三角板在水平投影的传输方向上基本相互垂直。
WO2005/105447A1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卷筒纸印刷机的上部结构,其中,通过犁折页装置单面或双面地折起印刷的带列,并且这样折起的带列为了纵向折页的目的被引导到折页三角板上。
在EP1595837A1中在一种运行方式下将带引导到与带宽一致的折页三角板中的一个折页三角板上。在另一种运行方式下将带的分列引导到侧面运动的三角板上,并且将另一个分列引导到相应的三角板边缘定位的转向杆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在带加工机中生产产品段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产品段。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2、13、24或27的特征实现。
利用本发明可实现的优点特别在于,通过该机器可在“内嵌”方法中生产小报产品,该小报产品具有纸层,该纸层具有在成品中可以在上边缘和/或下边缘的区域中折起的、在折起的状态下突出产品高度以外的折翼(折页翼缘)。通过所建议的装置,可用简单的装置-特别是还“内嵌”地(即没有后续插入单独生产的部件)在未裁切的带或者说带列的区域中生产该产品。
在例如关于结构高度有利的第一实施形式中,有待单面或双面折起的带列首先从机器方向上转向并且接下来通过例如在机器侧部设置的犁折页装置引导,且最后在进入折页装置之前通过导辊与一个或多个已经在纵向上折页的带列会聚。在关于可变性的有利的实施形式中,相关的带列首先在上部结构中通过犁折页装置引导,紧接着在朝机器的一个侧面或另一个侧面的方向作90°转向,且最后在进入折页装置之前通过导辊与一个或多个已经在纵向上折页的带列会聚。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出以及在下文中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印刷机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的印刷机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图1的前视图;
图4是印刷机的第二种实施形式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图4的印刷机的俯视图;
图6是根据图4和图5的三角板结构的前视图,具有取决于带列引导的结构的折页折翼a)和b)的视图;
图7是根据图4的印刷机的俯视图;
图8是根据图4和图7的三角板结构的前视图,具有取决于带列引导的结构的折页折翼a)和b);
图9是可用该装置生产的产品段的例子;
图10是根据图4的印刷机的俯视图;
图11是根据图4和图10的三角板结构的前视图,具有取决于带列引导的结构的折页折翼a)和b);
图12是犁折页装置的示意图;
图13是环绕的转向杆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带加工机,例如印刷机01,特别是卷筒纸印刷机01,如示意性地在图1中或详细地在图4中举例示出,具有例如至少一个、特别是至少两个材料供应装置02,例如一个或多个换卷器02,用于供应带状的材料03、例如纸带03.1、03.2(简短地说:带03.1、03.2),一个或多个加工级04,例如印刷单元04,必要时具有引导装置、转向装置和/或混合装置06、例如所谓的上部结构06的单元,还具有纵向折页装置07、例如三角板结构07以及必要时加上后续加工阶段08、例如具有产品展开装置09的折页机08。
通常,上部结构06可根据完成阶段和要求以例如未详细示出的纵向裁切装置和/或纵向套准装置和/或转向盖的形式实施,用于侧部位移和/或翻转由带03.1、03.2纵向裁切的分带03.1a、03.1b、03.2a、03.2b和/或牵引辊和/或导辊。
三角板结构07具有至少一个折页三角板11.1,优选并排多个、例如(典型地在第一实施例中)两个或(典型地在第二实施例中)三个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在折页三角板上,带03.1、03.2或者说其分带03.1a、03.1b(03.1c)03.2a、03.2b(03.2c)可以例如在印刷机01的传输方向T上观察的直线运动中卷绕。传输方向T例如位于平面E中或者说平行于平面E(见图2),该平面E基本垂直于印刷单元04的印刷装置滚筒12、13的转轴。此外,例如穿过印刷装置滚筒12、13的中截面延伸的平面E例如可被称作机器中面M。在折页三角板11.1、11.2(11.3)上的传输方向T1这里同样也位于平面E中或者说平行于平面E。配设给折页三角板11.1、11.2(11.3)的、被设计成三角板进入辊10的辊10、例如牵引辊10沿其转轴延伸,其转轴基本平行于配设给相同的带03的印刷装置滚筒12、13的转轴。三角板结构07具有例如按照图1至图3的典型的两个由在同一机器高度中并排设置的折页三角板11.1、11.3组成的组。然而根据机器宽度和类型也可仅设置唯一的折页三角板、由三个(按照图5至图8、图10的第二个例子)或者多个折页三角板组成的唯一的组、或者两个或三个分别相叠地具有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的折页三角板11.i的组。
在图1至3的实施例中的典型的示出了具有两倍宽的印刷装置滚筒12、13和折页三角板11.1、11.2的印刷机,以及在图4至图8、图10和图11中典型地展示了具有三倍宽的印刷装置滚筒12、13、例如转印滚筒12和印版滚筒13的印刷机。“两倍宽”可以理解为:印刷装置滚筒12、13具有用于印刷的最大有效的额定宽度,该额定宽度与横向于带03.1、03.2观察的为机器设置的最宽的标准开本、例如这里在小报结构中的小报开本的四个印张的宽度一致。相应地应用具有两个或六个可并排设置的页的一倍宽度和三倍宽度。
在图2和图5中分别示出了根据图1或图4的印刷机的俯视图,其中,印刷单元04.1、04.2、04.3中的一个印刷单元特别是至少最靠近三角板结构的印刷单元04.2或04.3,以标准生产的形式在其印版滚筒13上并排支承与额定宽度相匹配的一定数量的标准开本F的印张,在图2中支承四个印张以及在图5中支承六个印张。在印刷单元的示意图中,在各个带03.1、03.2的两侧仅示出了敷设有印刷图的印版滚筒13。这里未示出印版滚筒13和带03.1、03.2之间为胶版印刷配设的转印滚筒12。如果所有的同时在同一折页装置08上进行生产的印刷单元04.i或其印版滚筒13仅敷设标准开本F的印张,可以在标准生产中生产出通常的小报产品。
利用在图2和图3中所示的具有两个折页三角板11.1、11.2的三角板结构07的设置,在第一种运行方式中(即生产无折页翼缘的标准产品的;见下文),通过两个折页三角板11.1、11.2在小报生产中,从一个或多个四页宽的带03.1、03.2中,在折页三角板11.1、11.2之间的定线上通过在分带中的纵向裁切装置29纵向裁切之后以及穿过纵向裁切装置25(其中一个在图2中被遮盖)在三角板中间的定线上纵向裁切之后,可生产两个具有在折页背面上裁切的位置的带列并且可在折页装置08中继续加工。
利用在图5至图8、图10中示出的具有三个并排设置的折页三角板11.1、11.2的三角板结构07的设置,在第一种运行方式中(即生产无折页翼缘或无超出高度的标准产品,见下文),通过三个折页三角板11.1、11.2在小报生产中,从一个或多个六页宽的带03.1、03.2、03.3中,在折页三角板11.1、11.2之间的定线上通过纵向裁切装置26纵向裁切之后以及穿过纵向裁切装置25(其中一个在图2中被遮盖)在三角板中间的定线上纵向裁切之后,可生产三个具有在折页背面上裁切的位置的带列并且可在折页装置08中继续加工。
在第一种运行方式、即标准生产中,所有在同一个折页装置08上进行生产的印刷单元04的印版滚筒13仅敷设标准开本F的印张的印刷图,或者说所有在同一个折页装置08上运行的带03仅以标准开本F的印张的印刷图印刷。此外,可以并排设置与额定宽度相匹配的数量的印张、或在部分宽的带的情况下并排设置少量的这种印张。这样印刷出的所有的带01被裁切为单页宽或两页宽的分带03.1b、03.2b并且最后通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引导。在这里说明的小报生产的情况下,两页宽的分带03.1b、03.2b在折页三角板11.1、11.2、11.3之前分别被裁切为单页宽的带列。
与第一种运行方式(标准生产)不同,在第二种运行方式(特殊生产)中至少一个(特别是与用标准开本F的印张印刷的分带03.1b、03.2b相比的用特殊开本S、S’的更宽的印张印刷的)带03.1或者说分带03.1a通过被设计成犁折页装置18的纵向折页装置18引导,并且在被在横向裁切装置17中横向裁切成产品段16之前,作为具有至少一个通过犁折页装置18折起的页的分列23,与至少一个通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引导的分列24作为列束会聚。
除了在功能性和可获得的产品上的很大不同之外,犁折页装置18相对于“标准”的折页三角板的实质性不同在于:在经过犁折页装置18时,带列(分带03.1a和产生的分列23)的平面保持在基本同一对齐面上并且仅一个边缘或两个边缘向不改变地继续运行的带列的中部翻起。两个随后设置的、在图12中示意性示出的折页辊28的转轴在与最后的、设置在犁折页装置之前的辊20的转轴同一个方向上延伸。与之相反,在经过折页三角板时进入和排出的带列的平面以及之前预设的和随后设置的辊20、28的转轴相互对立地旋转。犁折页装置18优选被设计成将带03或分带03a的边缘的两侧或仅一侧折起。其可被设计成可选地将一个边缘或两个边缘折起和/或可调节折起宽度。原则上犁折页装置18可以被变换地设计成用于生产所谓的“渐进折页”、“三角折页”或“缠绕折页”。
在所示的实施形式中,通过犁折页装置18引导的分带03.1a不经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或者至少不通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获得纵向折页。通过犁折页装置18引导的分带03.1a优选在其在犁折页装置18之前或之后的带路径上在其在水平投影的传输方向T、T2上经历90°转向。这通过奇数的数量的特别是一个转向杆19以及接下来至少一个导辊27实现。
在一种变换形式中,通过犁折页装置18折起的分列23具有与标准开本F的印张的宽度一致或者略微一致的宽度,被折起的分列23也可(不形成纵向折页)与在标准开本F中印刷的和未折起的分带的纵向裁切的条在没有在折页三角板11.1、11.2、11.3的两个三角板边缘中的一个边缘上折转的情况下共同被引导。
可以将从两倍宽的机器的图1至图3中的例子中的犁折页装置18的结构应用在根据图4至图8的三倍宽的机器的结构上并且反过来应用。
在第二种运行方式、即特殊生产中,至少一个在折页装置08上进行生产的印刷单元04.1的印版滚筒13并排地以标准开本F的印张的印刷图和特殊开本S、S’的印张的印刷图敷设,或者说经过这种印刷单元04.1的带03.1并排用标准开本F的印张的印刷图和特殊开本S、S’的印张的印刷图印刷。特殊开本S、S’的印张的印刷图可如典型地用虚线以及S示出的那样以相对于标准开本F更大的印刷图在相对于标准开本F更宽的印版、例如宽印版上延伸,或者其可以如用直线以及S’表示的那样由对应于标准开本F(例如在第一印版上)的印张和紧接着的、仅较标准开本更窄的部分宽的印刷图(例如在第二印版上)组合在一起。在所述第一种情况下,与顺流通过犁折页装置18折起的分带03.1a相应的带03.1的部分用特殊开本S的印张的实线的印刷图印刷,以及在所述第二种情况下并排用与标准开本F一致的和半宽的印张印刷。如果将有待折起的分带03.1a在两侧折起(折边26上和下),则优选所述第一种变化形式。然后,必须针对特殊开本S的印刷宽度,在与标准开本F中的印张一致的印张的两侧考虑两个在该情况下在有待生产的产品中出现的折边26(见下文)的宽度。之后,两侧折起的分带03.1a具有与之相应的宽度。顺流方向与未折起的分带03.1b一致的带03.1的部分仅用标准开本F的印张的印刷图印刷并且必要时在纵向裁切后引导到折页三角板11.1、11.2、11.2中的一个折页三角板上。
在第二种运行方式中,例如至少另一个在同一折页装置08上进行生产的印刷单元04.2的印版滚筒13仅以标准开本F的印张的印刷图敷设或者说通过印刷单元04.2印刷的带03.2仅用标准开本F的印张印刷。此外,还可以再次并排设置与额定宽度相匹配的数量的印张的(四个或六个),或者在半宽的带的情况下并排设置少量的这种印张。然后这样印刷的所有的带01都被裁切成一个或两个页宽的分带03.1b、03.2b,通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引导并且在折页装置08之前与至少一个折起的带列23会聚。
在两种所述的实施例中有待折起的分带03.1a不仅分别经历(在横向于机器中面M的方向上的)转向也经历边缘侧的(单侧或双侧的)折起,且作为分列23紧接着在没有通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引导下最迟在进入折页装置08时与由至少一个通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引导的分带03.1b、03.2b组成的带列15汇合。在第一实施例中在经过犁折页装置之前发生转向,在第二实施例中在经过犁折页装置之后发生转向。
在图1至3所展示的实施例中,针对有待折起的分带03.1a首先进行上面所说的90°转向并且例如在基本垂直的带运行方向时在印刷机的外表面上通过犁折页装置18折起。
在根据图1至3的第一实施例中设置在犁折页装置18的前面的辊20,即有利地从动的牵引辊20,以其转轴基本垂直于配设给同一个带03.1的印刷装置滚筒12、13的转轴和/或垂直于直接设置在折页三角板的11.1、11.2前面的三角板进入辊10的转轴延伸。牵引辊20在带路径中优选设置在转向杆19和犁折页装置18之间。优选在带路径中在犁折页装置18的后面,特别是在犁折页装置18的出口处,还设置有其它的,在图12中示出的辊28、例如牵引辊28,特别是压紧折起的折页的辊对28,其转轴(n)基本平行于设置在前面的牵引辊20和/或基本平行于进入犁折页装置18中的带的横向拉伸进行延伸。
如结合图1和图3可见,首先在传输方向T上(在图3中通过⊙标出)运行的带03或分带03a通过至少一个与进入的带03的水平投影的传输方向T成45°或-45°倾斜的转向杆19以90°转向到新的传输方向T2上,其中,在水平投影的传输方向T和T2相互正交。在带路径上在转向杆19的下游,转向的带03.1或分带03.1a经过牵引辊20并且通过犁折页装置18引导。在经过犁折页装置18时,单面或双面地通过特殊成形的元件折起带03.1或分带03.1a的至少一侧,而这些带列的至少一个中间部分在传输方向T2上继续运行(在图12中示出)。
这种具有至少一个折起的边缘的带列23可以仅如在图3中所示的通过一个或多个导辊27要么在具有犁折页装置18的机器侧要么在相对立的机器侧与一个或多个通过折页三角板11.1、11.2由分带03.1b、03.2a、03.2b形成的带列24会聚(图3a、图3c)。然而带列23也可以在多个三角板的情况下穿过折页三角板11.1、11.2之间被引导(图3b)或者在与具有犁折页装置18的机器侧相对立的侧面与一个或多个列24(图3c)会聚。按照设置在后面的折页装置08的取向(这里向左)的不同以及按照所述的带列导向的选择的不同,折起的带列23或者说通过横向裁切产生的、具有至少一个折边26的纸层在最终的横向折页的产品中作为最内部的纸层、作为在标准纸层之间或者作为最外部的纸层(对此见图9)。导辊27用于引导分列23以及以其转轴平行于传输滚筒和/或设置在后面的折页装置08的裁切滚筒定位。
在图4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针对有待折起的分带03.1a首先实施通过犁折页装置18,例如在上部结构中沿平行于机器中面M的传输方向T的折起,然后实施上述的90°转向以及随后通过相应的导辊27将有待在折页装置08中继续加工的带列15引导到所需位置上。按照通过导辊27的引导的不同可以在不经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下将折起的分列23引导到机器的一个侧面或另一个侧面上(围绕折页三角板11.1、11.2、11.3)或者在多个折页三角板11.1、11.2、11.3的情况下穿过两个相邻的折页三角板11.1、11.2、11.3之间引导并且与一个或多个通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由分带03.1b、03.2a、03.2b形成的列24会聚(所有都在图6中示出)。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必要时设置在犁折页装置18之前或之后的辊20(如果设置辊20)以其转轴基本平行于配设给同一个带03.1的印刷装置滚筒12、13的转轴和/或平行于直接设置在折页三角板11.1、11.2、11.3之前的三角板进入辊10的转轴延伸。优选在带路径上在犁折页装置18的后面、特别是在犁折页装置18的出口处设置其它的在图12中示出的辊28、例如牵引辊28、特别是压紧折起的折页的辊对28,其转轴基本平行于导入犁折页装置18中的带的横向拉伸进行延伸。
如结合图5和图6(然而在图6中犁折页装置18被转向盖遮住)可见,首先在传输方向T上(在图6中通过⊙标出)运行的带03或者分带03首先单侧或双侧地在边缘上通过犁折页装置18折起,随后通过至少一个与进入的带03在水平投影的传输方向T倾斜45°或-45°的转向杆19以90°转向到新的传输方向T2(-T2),其中,水平投影的传输方向T和T2相互正交。在带路径上在转向杆19的下游,折起的带列23这时对应于在待形成的带列15中的所需的位置通过至少一个导辊27围绕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引导,并且与至少一个通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由分带03.1b、03.2a、03.2b形成的带列24会聚(见上述对图6的说明)。按照设置在后面的折页装置08的取向(这里向左)和/或按照所谓的带列引导的选择,折起的带列23或者说通过横向裁切产生的、具有至少一个折边26的纸层在最后的横向折边的产品中作为最内部的纸层、作为在正常纸层之间的纸层或作为最外部的纸层(对此见图9)。通过选择转向杆19的取向和/或通过围绕的方向(从下向上或者反过来),折翼26在具有折翼26的纸张上的位置可选择。其可以在页面顶部或页面底部向前或向后翻开地设置。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通过犁折页装置18例如将在俯视图中以传输方向T观察的带列03.1a的左侧朝带下侧折起,从下围绕(相对于传输方向T逆时针倾斜45°)转向杆19引导,并且分列23首先向左边的机器侧偏转,在此通过导辊27向下引导。然后,具有折翼26的产品层具有例如在背面的页面顶部的折翼(图6a)。该纸层按照分列23在另一个分列24前面、之间或后面的定位在横向折页的产品中被设置为最内部、中间或最外部的纸层。
如同在图5中用虚线示出的列23,转向杆作90°旋转(即相对于T逆时针倾斜45°)设置并且朝另一个机器侧偏转分列23,其中,转向杆以反过来的方式(从上向下)运动或者带03.1a通过犁折页装置18向上折起,从而使下一个产品中的折翼26例如设置在相关的纸张的正面上的页面顶部(图6b)。与其它纸张的相对纸层见上文。
在图7中示出了折翼26在纸张上的两个其它的可能性。另外还典型地示出了一种实施形式,其中,印刷单元04.1用混合的开本F、S仅并排印刷出少量的页。然而这是与根据图5和6的实施例相互独立的也可反过来应用。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通过犁折页装置18例如再次将在俯视图中以传输方向T观察的带列03.1a的左侧朝带的下表面折起,从下围绕转向杆19引导并且分列23然后绕相应定位的转向杆19(相对于T逆时针倾斜45°)朝右边的机器侧偏转,在此通过导辊27向下引导。具有折翼26的产品纸层具有例如在正面上的页面底部的折翼26(图8a)。该纸层重新按照分列23在另一个分列24之前、之间或之后的定位在横向折页的产品中被设置为最内部、之间或最外部的纸层设置。
如同在图7中用虚线示出的带列23,转向杆作90°旋转并且将分列23朝另一个机器侧偏转,其中,转向杆以反过来的方式(从上向下)移动或者带03.1a通过犁折页装置18向上折起,从而使下一个产品中的折翼26例如设置在相关的纸张的背面的页面顶部上(图8b)。与其它纸张的相对纸层见上文。
因此在印刷单元04.1的一个印刷单元中,带03.1用印刷图印刷,其除了标准印张之外还在小报底部或顶部的具有超出高度32。在标准页宽度中的与超出高度32相对应的带列在印刷单元03.1之后被分为分带03.1a,并且超出高度32借助于犁折页装置18被折起。具有折起的带列23在第一个实施例中之前以及在第二个实施例中之后通过转向杆19(例如具有较大的直径和/或增大的长度的转向杆,见下文)作90°转向并且可选择地在两个机器侧中的一个侧面上或者在折页三角板11.1、11.2、11.3之间与至少一个通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引导的带列24共同输送给折页装置08。由此产生所描述的小报产品,其中单个纸层具有在小报产品的底部和/或顶部的折翼26。同时折翼26可以在小报书中指向内或指向外并且要么布置在外部的纸层要么布置在内部的纸层或者说布置在小报书的内部的确定的纸层上。
只要对相关的产品是可能的和合理的,针对所有的实施例有利的是,转向杆19通过分带03.1a或者说分列23包围在其不具有折翼26的带侧上。
迄今为止,这种折翼通常在杂志或其它的小报产品中以如下方式公知,即用于折翼26的折边平行于书脊延伸并且开本通过将折翼26折起仅在其宽度上,而不再高度上发生改变。然而,如果要在小报产品中设置很高开本的结构,例如超高层等,那就可以特别有利地为使用者通过所描述的折翼26或者说折页翼缘26(在上部和/或下部的页面边缘上)在产品高度中将开本设计成可通过打开折翼26(折页翼缘26)放大。图9示出了产品段,其可通过在折页装置08的横向裁切装置17中将列束15横向裁切以及在两侧折起分带03.1a获得。
在图9中示出了与标准产品的小报列不同的产品列或产品段,其中,完成的、即裁切后的小报产品可在上边缘和/或下边缘的区域中折起,在折起的状态下具有至少一个纸层(特殊纸层),该纸层具有至少一个突出到产品高度以外的折翼26。折翼26的折页边缘34也如同已经在根据图6和图8的描述中那样垂直于产品脊33延伸(横向折页)。图9示出了各个具有在横向裁切之后已经横向折页的(和这里基于展示的原因部分打开的)产品脊的产品段。所示出的没有折翼26的纸层(标准纸层)不是必须与实际的共同引导的标准纸层的数量一致,而是应该仅代表相对于产品中的一个或多个标准纸层(前纸层、后纸层、中间纸层)的特殊纸层的位置。在图9中,一个标准纸层代表一个或多个相叠设置的标准纸层。在图9中的例子针对前述的按照图1至4和图5至图8的印刷机的实施例典型地描述了两侧折起的分带03.1a,即在顶部和在底部设置的折翼。然而,该示意图可也相应地在上述的仅具有一个顶侧或底侧的折翼26的实施例中应用。在顶侧或底侧的折翼26的情况下,有待折起的带03.1a通过犁折页装置引导,使得在两侧实现折起,在其它情况下,如上所述。
按照具有折起的边缘的带列23朝其它带列24的引导,最终设置有可折起的折翼26(或者说折页翼缘26)的产品段可以在完成的列束15或完成的产品段中作为外部纸层(图9c、h)、在“标准”小报纸层之间(图9a、b、d、e、f、i)或者作为内部的纸层(图9g)设置。按照带03或分带03a的边缘是否借助于犁折页装置18从下至上或从上至下折起,或者转向杆19从下向上或者从上向下移动,可以将设置有折翼26的页可选择地以如下方式选择其定位,即折起的页可在产品中示出其正面或是背面。
如在图9g、h、i中通过点划线强调示出,有利的是,可以在犁折页装置18的带路径上设置穿孔装置21,特别是横向穿孔装置,其优选将带03或分带03a不是在整个宽度上,而是仅分段地、特别是在待折起的边缘的区域中横向穿孔。因此例如针对这种情况,即由同一带段在顺流通过横向折页产生的两个页不是在产品中部作为宽页设置,折页翼缘26还是以简单的方式侧面地分开或因此可折起。
在图9e和图9f示例性示出的改进中,也可以如此设置具有折页边缘或者说折页翼缘26的纸层或用较大的尺寸如此制造,即这些纸层从制成的产品中在上侧或下侧突出并且以简单的方式可识别或者必要时可将纸层取出。这种纸层也被称作“弹出菜单”。这种“弹出菜单”从标准纸层的尺寸突出的部分可以印刷信息,例如关于内容的信息。该生产可以要么如下实施,即如在图1中通过虚线箭头示出的,犁折页装置18可在传输方向T或在其反方向上运动或者在图5或7中转向杆19横向于传输方向T和/或在传输方向T上可运动并且因此带列23相对于带列24或列束15的位置发生位移。然而可替代的是,为带列23选择适当宽度的出口分带03a和/或进行在侧面上的折起(例如将折页翼缘26缩短),从而使相应的折页翼缘26的折页边缘从产品中突出。
在参考上述的其它实施例或必要时持续观察的有利的实施例和/或运行状态中,可以用印刷机在无需很大耗费下生产出包含弹出菜单纸层的产品。为此,支承相对于正常开本更宽的印刷图的分带03.1a不经过在必要时存在的犁折页装置18(即不折起带边缘)通过转向杆18和导辊27引导,并且分列23(具有与特殊开本一致的宽度)与一个或多个通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引导的分列24(具有与窄的开本F一致的宽度)汇合。用上述的标准开本F的印刷图以及用标准开本F和同时用更宽的特殊开本S、S’的印刷图敷设印版滚筒13。图11在实施例a)中典型地展示了具有被设计成弹出菜单的内部纸层(通过将分列23与其它的分列24混合作为带列15的折边装置08的传输滚筒31的下一个纸层获得)的产品,以及在按照b)的实施例中典型地展示了具有被设计成弹出菜单的中间纸层(通过将分列23混合到两个其它的通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的引导的、具有标准开本F的分列24之间获得)。被设计成弹出菜单的纸层除了具有在标准开本中的“标准”的印张之外还具有在顶部和/或底部的超出部分或未折入的折翼32。
在印刷单元04.1中对带03.1进行印刷,其印刷图例如在顶部或底部具有相比于标准开本F更长的印刷图(特殊开本S、S’),即超出高度32。其以标准页面的宽度并且以与超出高度相匹配的带列在印刷单元03.1之后被分为分带03.1a,通过转向杆19,例如具有大的直径和/或增大的长度的转向杆(下见文)作90°偏转,并且可选择地向两个机器侧中的一个侧面或在折页三角板11.1、11.2、11.3之间与至少一个通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引导的带列24共同向折页装置08输送。由此产生在图11中典型示出的小报产品,其中,单个纸层例如在小报页面的顶部具有超出高度32。该超出高度32可以要么在外部纸层要么在内部纸层中或者说在小报书的确定的纸层上定位。超出高度32通过其突出的位置在完成的报纸产品中特别醒目,并且可例如印刷特别的广告或头条。
转向杆19优选被设计成可横向于传输方向T、即横向于缠绕的带03.1a的运行方向运动或定位。至少其有利地可围绕至少有待折起的带面的宽度运动,即可围绕所需的折翼26的高度、例如可围绕至少标准开本的印刷图宽度的四分之一运动。在有利的改进中该转向杆可运动,从而可以被带入所有两页宽的分带03.1、03.2的定线中。
在其它有利的实施例中,转向杆19至少在其与有待转向的分带03.1a配合作用的纵向段被设计成在空气出口开孔中的鼓风的或者说可鼓风的转向杆,其投影在折起的带的宽度上并且用于偏转的有效长度具有在机器中标准地待印刷的开本F的至少1.25倍、优选至少1.5倍的尺寸。针对双页宽的机器,该长度与例如印版滚筒13的最大可使用的捆长的四分之一的至少1.25或者说1.5倍一致,针对三倍宽的机器,该长度与例如印版滚筒13的最大可使用的捆长的六分之一的至少1.25或者说1.5倍一致。
因为在折起带或者说分带03.1a时存在通过转向杆19引导时的质量降低(褶皱的形成)的危险,在有利的实施例中设置具有优选大的例如至少为100mm、特别是至少110mm的直径d2的转向杆19(图13)。利用更大的直径d2>d1,获得在180°包围时更简单的几何上观察的针对在外部纸层和内部纸层L1:L2(在图12中)之间的长度差的近似下面的关系:
ΔL1=(d1+6/2*d)*π/2-(d1+2/2*d)*π/2=4/2*d*π/2
ΔL2=(d2+6/2*d)*π/2-(d2+2/2*d)*π/2=4/2*d*π/2
ΔL1=ΔL2
较大的直径d2导致在两个带列直径下相等的取决于纸层厚度s和包围角π/2的理论长度差ΔL在较大的路径L上被划分。即商ΔL/L较小。因此,利用转向杆19的较大的直径d2减小了外部纸层的拉应力与内部纸层的拉应力的差别,并且由此减小了形成褶皱的风险。
针对所有的实施例,可以在带列24的一个或多个带列路径上或者也可以在带列束15的带列路径中设置装订机,特别是横向装订机。
可加工成产品段16的带03.1、03.2、03.3可以通过印刷单元04之前在冷固型程序或热固性程序中印刷。在最后一种情况下,例如将相关的带03在热固性程序中印刷的印刷单元04在带路径上设置在未示出的干燥器之后。按照印刷机01的结构不仅内部的部分而且其外部的外罩部分可以由在冷固型或热固性程序中印刷的带03形成,或者也可以混合地用在冷固型或热固性程序中印刷的带03的形成。然后,印刷机01根据要求不具有、具有一个或具有多个干燥器。
附图标记
01印刷机、卷筒纸印刷机
02材料输入装置、换卷器
03材料、带状的、纸带、带(即03.1、03.1)
04加工级、印刷单元(即04.1、04.2)
05-
06引导、转向和/或混合装置、上部结构
07纵向折页装置、三角板结构
08后续加工级、折页装置
09产品展开装置
10辊、三角板进入辊、牵引辊
11折页三角板
12印刷装置滚筒
13印刷装置滚筒
14列段、产品段
15列、列束
16列段、产品段
17横向裁切装置
18附加三角板、折页三角板
19转向杆
20辊、三角板进入辊、牵引辊
21导向件、导辊
22导辊、牵引辊
23分列
24分列
25-
26纵向裁切装置
27导辊
28辊、牵引辊
29纵向裁切装置
30-
31传输滚筒
32超出高度、折翼
33产品脊
34折页边缘
03.1a分带
03.1b分带
03.2a分带
03.2b分带
A调节范围
E平面
M机器中面
F开本、标准开本
S、S’开本、特殊开本
T传输方向
T1传输方向
T2传输方向
b03宽度
b03’宽度
.x用由1、2、3表示的x作为用于区别带或者说(外套)部分的标记
.a、.b作为用于区别由带产生的分带的标记

Claims (27)

1.一种在印刷机中生产产品段(16)的方法,所述印刷机具有至少一个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和一个通过所述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引导的带(03)或分带(03.1b、03.2a、03.2b),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带或分带(03.1a)通过犁折页装置(18)以及通过奇数的、特别是仅一个转向杆(19)引导,并且随后在不经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的情况下通过至少一个导辊(27)作为具有至少一个通过犁折页装置(18)折起的页的分列(23)与通过折页三角板(11)引导的分列(24)会聚成列束,之后,列束在横向裁切装置(17)中被横向裁切成产品段(16)。
2.一种在印刷机中生产产品段(16)的方法,所述印刷机具有至少一个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和一个用第一开本(F)的宽度的印张印刷的且通过所述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引导的分带(03.1b、03.1a、03.2b),其特征在于,分带(03.1a)用总体上比第一开本(F)大出一个超出高度(32)的开本(S、S’)的单部分或两部分的印张以小报结构印刷,且通过奇数的、特别是仅一个转向杆(19)引导,以及顺流地在不经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的情况下通过至少一个导辊(27)与通过折页三角板(11)引导的分列(24)会聚成列束(15),之后,列束在横向裁切装置(17)中被横向裁切成产品段(16)。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超出高度(32)的分带(03.1a)经过将超出高度(32)折入的犁折页装置(18)。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待通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引导的分带(03.1b、03.1a、03.2b)顺流地分别用小报结构中的第一开本(F)的至少两个印张、即用在滚筒轴的方向上延伸的纵向面印刷。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引导的带(03)或分带(03b)在折脊的区域中在经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之前或之后被纵向裁切。
6.按照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待通过犁折页装置(18)引导的分带(03.1a)逆流地用总体上大于第一开本(F)、但小于第一开本(F)的两倍的开本(S、S’)的单部分或两部分印张以小报结构印刷、即用在滚筒轴的方向上延伸的纵向面印刷。
7.按照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待通过犁折页装置(18)引导的分带(03.1a)通过纵向裁切从带(03.1)中获得,所述分带(03.1a)通过印刷装置滚筒(12、13)用第一开本(F)的印张并排印刷以及用从印刷装置滚筒(12、13)的纵向上观察其长度的较大的第二开本(S、S’)的至少一个印张印刷。
8.按照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待折起的分带(03.1a)穿过犁折页装置(18)通过折起至少一个带边缘获得相对于进入的分带(03.1a)偏心设置的纵向折页。
9.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较大的开本(S、S’)的印张作为实线的且非对称地设置在印版上的印刷图被从印刷装置滚筒(12、13)传送到带(03.1)上,所述印版具有与第一开本(F)的两个印张一致的宽度。
10.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较大的开本(S、S’)的印张作为被分开的印刷图从印刷装置滚筒(12、13)被传送到带(03.1)上,所述被分开的印刷图包括在具有与第一开本(F)的印张一致的宽度的印版上的第一部分,以及非对称地在具有与第一开本(F)的印张一致的宽度的印版上的比第一印张更小的部分。
11.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待折起的分带(03.1a)首先通过犁折页装置(18)引导,并且随后通过奇数的、特别是仅一个转向杆(19)引导。
12.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待折起的分带(03.1a)首先通过奇数的、特别是仅一个转向杆(19)引导,并且随后通过犁折页装置(18)引导。
13.一种用于在印刷机中生产产品段(16)的装置,所述印刷机具有至少一个印刷单元(04.1)、至少一个三角板结构的折页三角板(11.1、11.2、11.3)以及至少一个分列(24),所述分列具有至少一个通过所述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引导的带或分带(03.1b、03.2a、03.2b),其特征在于,在分带(03.1b、03.2a、03.2b)的带路径中首先设置有转向杆(19)以及顺流设置犁折页装置(18),并且经过犁折页装置(18)的带或分带(03.1a)作为分列(23)在不经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的情况下在三角板结构(07)的出口处与包含通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引导的带或分带(03.1b、03.1a、03.2b)的分列(24)会聚成列束(15)。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引导的分带(03.1b、03.1a、03.2b)逆流地用小报结构中的第一开本(F)的至少两个印张、即用在滚筒轴的方向上延伸的纵向面印刷。
15.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犁折页装置(18)引导的分带(03.1a)逆流地用总体上大于第一开本(F)的小报结构中的开本(S、S’)的只有一部分组成的或由两部分组成的印张、即在滚筒轴的方向上延伸的纵向面印刷。
16.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印刷单元(03.1)的印版滚筒(13)并排敷设第一开本(F)的印刷图的印样以及整体上大于第一开本(F)的第二开本(S、S’)的至少一个只有一部分组成的或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印刷图的印样。
17.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犁折页装置(18)在带路径上设置有穿孔装置(21)、特别是横向穿孔装置,所述穿孔装置将通过犁折页装置(18)折起的分带(03.1a)至少逐段地、然而特别是仅在有待包折的边缘的区域中横向穿孔。
18.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板结构具有并排的多个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并且在犁折页装置(18)下游设置有多个导辊(27),通过所述导辊能够将折起的分列(23)可选择地在通过折页三角板(11.1、11.2、11.3)引导的分列(24)的一个面或另一个面上引导。
19.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杆(19)被设计成能够横向于缠绕的分带(03.1a)的运行方向运动。
20.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杆(19)具有投影在进入的带的宽度上的用于转向的有效长度,所述长度为在机器中有待标准印刷的开本(F)的印张的长度的至少1.25倍。
21.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杆(19)在包围区域中用至少100mm的直径(d2)实施。
22.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犁折页装置(18)设置在转向杆(19)的上游。
23.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犁折页装置(18)设置在转向杆(19)的下游。
24.一种轮转印刷机(01)的产品段,具有以小报开本印刷的页面的多个相叠设置的纸层和一个产品脊(33),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至少一个纸层,所述纸层在顶部和/或底部区域中具有能够沿折页边缘(34)折起的翻边翼缘(26),其中,折页边缘(34)垂直于产品脊(33)延伸,其中,通过将翼缘(26)折起在其高度上通过通常的产品边缘将页面加长或者说能够将页面加长。
25.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的产品段(16),其特征在于,在产品脊(33)处折页的纸层沿产品脊(33)至少在翼缘(26)的区域中的长度上具有穿孔。
26.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的产品段(16),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个折页翼缘(26)的纸层不仅在折页翼缘的区域中,而且在支承所述折页翼缘(26)的页面的区域中印刷。
27.一种轮转印刷机(01)的产品段,具有以小报开本印刷的页面的多个相叠设置的纸层和一个产品脊(33),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至少一个纸层,所述纸层在顶部和/或底部区域中具有从通常的产品中突出的超出高度(32)。
CN2008800079016A 2007-05-21 2008-05-20 用于在带加工机中生产产品段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49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0710023818 DE102007023818B4 (de) 2007-05-21 2007-05-21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eines Produktabschnittes in einer bahnverarbeitenden Maschine
DE102007023818.7 2007-05-21
PCT/EP2008/056158 WO2008142069A1 (de) 2007-05-21 2008-05-20 Verfahren und eine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eines produktabschnittes in einer bahnverarbeitenden maschine sowie produktabschnitte
DE200810001872 DE102008001872B4 (de) 2008-05-20 2008-05-20 Verfahren und eine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eines Produktabschnittes in einer bahnverarbeitenden Maschine
DE102008001872.4 2008-05-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4937A true CN101674937A (zh) 2010-03-17
CN101674937B CN101674937B (zh) 2012-03-28

Family

ID=40031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790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4937B (zh) 2007-05-21 2008-05-20 用于在带加工机中生产产品段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41276B2 (zh)
EP (1) EP2148779B1 (zh)
CN (1) CN101674937B (zh)
WO (1) WO20081420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5613A (zh) * 2007-10-26 2010-09-15 高斯国际美洲公司 堆叠小报印刷机及其方法
DE102010003363B4 (de) 2010-03-26 2013-08-22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Rollenoffsetdruck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Produktes
DE102010020252B4 (de) 2010-05-11 2013-04-18 Hüseyin Karaduman Werkzeugmaschinenanlag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Betrieb
NL2007214C2 (en) * 2011-08-03 2013-02-05 Konink Bdu Holding B V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rinted article.
DE202012012825U1 (de) 2012-03-14 2014-01-23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eines Druckproduktes sowie Druckprodukt
DE102012103714A1 (de) * 2012-04-27 2013-10-31 Manroland Web Systems Gmbh Rollendruckmaschine
WO2014153014A1 (en) 2013-03-15 2014-09-25 Davis-Standard,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films having strips of increased thickness
DE102014205938B4 (de) 2014-03-31 2020-12-03 Koenig & Bau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Druckproduktes in einer Druckmaschine
WO2016029133A1 (en) * 2014-08-22 2016-02-25 Phillip Digenova Flexible pressline utilizing modular print zones
DE102016012712A1 (de) * 2016-10-25 2018-04-26 Bernhard Ehret Schuppungsverfahren, Falzverfahren, Verfahren zur Bereitstellung gefalzter Nutzen in einem Schuppenstrang, sowie dazu eingerichtete Vorrichtung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15121A1 (de) * 1986-05-03 1987-11-05 Adolf Weingartner Vorrichtung zum falzen und schneiden kleinformatiger in-line-falzprodukte
US4671501A (en) 1986-06-23 1987-06-09 Kabushiki Kaisha Tokyo Kikai Seisakusho Turning-bar-less folding machine of W-width rotary press
JP3030852B1 (ja) * 1998-12-25 2000-04-10 株式会社東京機械製作所 複数の見開き面を有する1セクション多ペ―ジ印刷物を作成可能な輪転機
US6152034A (en) 1999-07-26 2000-11-28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Former board arrangement in a web-fed rotary newspaper printing press
US6422552B1 (en) 1999-07-26 2002-07-23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Movable folders and former board arrangement
DE10003025C1 (de) * 2000-01-25 2001-05-23 Koenig & Bauer Ag Falzapparat
AU2003286101A1 (en) * 2002-10-19 2004-05-13 Koenig And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Guiding elements for a printing unit
DE10313774B4 (de) * 2002-12-18 2006-12-14 Koenig & Bauer Ag Vorrichtung zur Verarbeitung einer laufenden Materialbahn
CN101503018A (zh) * 2004-03-26 2009-08-12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将材料带或带束牵引到折页机内的装置和方法
DE102004033923A1 (de) 2004-05-04 2005-12-01 Koenig & Bauer Ag 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DE102004044317A1 (de) 2004-05-11 2005-12-08 Koenig & Bauer Ag Falzaufbau sowie Verfahren zur Weiterverarbeitung einer Bahn
DE102005037731B4 (de) * 2005-04-19 2009-06-04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Druckmaschinenanlagen
DE102005036451B4 (de) 2005-08-03 2013-08-22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eines Produktabschnittes in einer bahnverarbeitenden Maschine
DE102005042439A1 (de) * 2005-09-07 2007-03-08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 von bahnförmigem Materi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117285A1 (en) 2010-05-13
US7841276B2 (en) 2010-11-30
EP2148779A1 (de) 2010-02-03
CN101674937B (zh) 2012-03-28
WO2008142069A1 (de) 2008-11-27
EP2148779B1 (de) 2014-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4937B (zh) 用于在带加工机中生产产品段的方法和装置
US20060292939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ound printed products such as books, journals, magazines and the like, performed at least partially dependent on a working cycle
EP2199084B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Buchblöcken
JP2771161B2 (ja) 2回目および3回目の折り部を有する折り機
JPS6118677A (ja) 巻取り紙輪転印刷機における着籍用折り畳みのための紙折り装置
US6139003A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multi-layered newspaper products with a tabloid section
JP2011157168A (ja) 新聞製作装置
US6257142B1 (en) Rotary printing press for production of multiple center spread signatures
US20100273623A1 (en) Folding Apparatus And Folding Method
WO2015161951A2 (de) Vorrichtungen zur weiterverarbeitung von bahn- oder bogenförmigem bedruckstoff, produktionslinie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druckproduktes
EP2039640B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eines Druckproduktes sowie Druckprodukt
EP2165957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alzen von Bogen
EP2363364B1 (de) Bogenleitvorrichtung, Fertigungssystem für Druckprodukte mit einer Bogenleit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Druckprodukten
WO2006018375A2 (de) Produktion eines druckerzeugnisses mit mehreren gefalzten büchern
EP3212403B1 (de) Vorrichtung zur weiterverarbeitung von bahn- oder bogenförmigem bedruckstoff, produktionslinie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druckprodukten
JP2001191480A (ja) 2種以上の印刷物を並行して各別に作成可能な輪転機
EP2319788B1 (de) Falzmaschine mit einer Einrichtung zum Abpressen
EP2749514B1 (en) Stitching sections of a tabloid newspaper
DE3615121C2 (zh)
JP2012046305A (ja) デジタル印刷による折丁作成システム及びデジタル印刷による折丁作成方法
EP3398891B1 (de) Vorrichtung zum erzeugen von kollektionen aus bogenförmigen druckerzeugnissen, und entsprechender falzapparat zum falzen von aus druckerzeugnissen gebildeten kollektionen
DE102014222314B3 (de) Produktionslinie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Druckprodukten
DE10007344B4 (de) Falzapparat mit einer Längsfalz-Vorrichtung
WO2007062535A1 (de)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druckprodukten
DE102014222315B4 (de) Verfahren und Querhefteinrichtung zum Querheften von Heftgutabschnitten sowie Produktionslinie mit einer solchen Querhefteinrichtu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