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4291A - 净水前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净水前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4291A
CN101654291A CN200910166702A CN200910166702A CN101654291A CN 101654291 A CN101654291 A CN 101654291A CN 200910166702 A CN200910166702 A CN 200910166702A CN 200910166702 A CN200910166702 A CN 200910166702A CN 101654291 A CN101654291 A CN 1016542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ormer water
former
pretreatment system
agglutin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6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受卓
福田美意
山本泰
青木一义
松代武士
黑川太
汤川敦司
早见德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54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42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8Control or steering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subclass C02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centrifugal separation
    • C02F1/385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centrifugal separation by centrifuging suspens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09Regulation methods for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1Turbidit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净水前处理系统,在对从水源取水的原水进行净水处理之前,从原水中除去比重比水大的悬浮物质,其具有:液体旋流器(16),流入净水处理前的原水,原水在内部回旋而分离原水所含有的比重比水大的悬浮物质;流入管(15),以使供给的原水在液体旋流器的内部回旋的方式与液体旋流器连接,向液体旋流器供给净水处理前的原水;以及排出管(17),将从净水处理前的原水分离了悬浮物质的处理水从液体旋流器排出;在净水厂的水处理中减轻固体悬浮物质的处理的负荷。

Description

净水前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水前处理系统,在净水厂的水处理系统中,在净水处理的前段除去比重比水大的悬浮物质。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中,原水所含有的悬浮物质或浊度成分,主要通过基于无机凝集剂的絮凝物形成、沉淀槽的重力沉降、砂滤、超滤等净水处理来处理。
使用图1对利用了凝集沉淀的水处理系统100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在图1所示的水处理系统100中,在作为水源的河川中设置取水场,并利用取水泵1从河川中取水。由取水泵1取水的原水经由取水配管2送至取水井3,并在取水井3蓄水。之后,原水被从取水井3送至沉砂池4,在沉砂池4除去沉降速度较快的砂之后,通过导水泵5经由导水配管6而送至集水井7。接着,原水通过集水泵8从集水井7送至快速搅拌池9。
快速搅拌池9向原水中添加pH值调整剂、次氯酸苏打或者凝集剂等而搅拌,并送至絮凝物形成池10。在絮凝物形成池10中,当原水中的固体的悬浮物质成为凝集絮凝物后,含有所形成的凝集絮凝物的原水被送至沉淀池11。当凝集絮凝物在沉淀池11沉淀后,原水被送至砂滤池12进行砂滤,之后在净水池13添加氯消毒剂而被消毒,之后进行配水。
在凝集沉淀中,通过凝集剂使原水所含有的悬浮物质成为絮凝物并变大,并在利用与水的比重差而使比重比水大的悬浮物质的絮凝物沉降之后,取得上层澄清液作为处理水,由此将原水分离成固体(悬浮物质)和处理水。近年来,以减小作为沉淀槽的沉淀池11的容量或提高分离效率为目的,有时还利用倾斜管或倾斜板来实现处理速度的提高。
砂滤用于通过凝集沉淀而得到的处理水等、悬浮物质的浓度比较小的水的处理。例如,在砂滤池12中,使原水从上部通过填充了砂的槽,取得由于悬浮物质被砂粒捕捉而净化了的液体作为处理水。
在超滤中,使原水通过精密超滤膜或超滤膜等微小孔径的过滤膜,由此,分离浓缩悬浮物质。为了实现在超滤中使用的过滤膜的寿命延长,存在作为前处理而使用旋流器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13900号公报
在使用图1进行了说明的上述水处理系统100中,除了大粒径的砂那样的在沉砂池4沉降的悬浮物质,原水中的悬浮物质的大半被从集水井送至净水处理过程。因此,即使原水所含有的悬浮物质为比较大的粒径,也在之后的凝集沉淀、砂滤或超滤等净水处理中被除去,因此在对含有较多悬浮物质的原水进行处理时,在净水处理中成为负荷。
例如,在凝集沉淀中,根据原水的浊度来决定凝集剂的添加量,因此与流入的悬浮物质的量成比例,在凝集沉淀中使用的凝集剂的量也增多。并且,与使用的凝集剂的量成比例,产生的污泥的量也增多。因此,存在的问题为:根据流入的悬浮物质的量,需要增加处理所需的时间,并且凝集剂所需的成本和污泥处理所需的成本也增大。
特别是,在降雨时的河川等中有时成为浊度例如为1000度以上的高浊度,存在除浊过程的处理无法满足需要的情况。在产生这种过载的情况下,有时通过停止取水等来对应,而存在净水处理变得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净水前处理系统,在净水厂的水处理中减轻固体悬浮物质的处理负荷。
本发明的特征的净水前处理系统为,在对从水源取水的原水进行净水处理之前,从原水中除去比重比水大的悬浮物质,其具有:液体旋流器,流入净水处理前的原水,原水在内部回旋而分离原水所含有的比重比水大的悬浮物质;流入管,以使供给的原水在液体旋流器的内部回旋的方式与液体旋流器连接,向液体旋流器供给净水处理前的原水:以及排出管,将从净水处理前的原水分离了悬浮物质的处理水从液体旋流器排出。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净水厂的水处理中减轻固体悬浮物质的处理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对一般的水处理系统进行说明的图。
图2是对第1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进行说明的图。
图3是对净水前处理系统所使用的液体旋流器的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对第2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对第3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对第4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对通常的原水和高浊度的原水含有的悬浮物质的粒径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对第5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对第6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对通常的原水和添加了凝集剂的原水含有的悬浮物质的粒径进行说明的图。
图11是对第7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进行说明的图。
图12是对原水的浊度和凝集剂添加率进行说明的图。
图13是对第8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进行说明的图。
图14是对凝集剂添加率、流动电流值及沉淀上层澄清液浊度进行说明的图。
图15是对第9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对各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进行说明。该净水前处理系统为,在使用图1进行了说明的上述水处理系统100中,能够从凝集沉淀或砂滤等净水处理的对象即原水中预先分离比重比水大的固体悬浮物质,减轻之后的净水处理的负担。此处,粒子的沉降速度与固体的粒径的平方成正比,因此粒径越大沉降速度越大。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并且,对于与使用图1进行了说明的上述构成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第1实施方式)
使用图2对第1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1进行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1设置于使用图1进行了说明的上述水处理系统100中,该水处理系统100通过快速搅拌池9、絮凝物形成池10、沉淀池11、砂滤池12以及净水池13等,对通过取水泵1从作为水源的河川取水的原水进行净水处理,并进行配水。
在第1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1中,在水处理系统中,在取水井3中蓄水的原水,通过前处理泵14经由流入管15供给到作为前处理装置的液体旋流器16。在液体旋流器16,当比重比水大的砂粒等悬浮物质被从原水中分离后,将被分离了砂粒等悬浮物质的原水经由排出管17而送至沉砂池4。即,第1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1设置在使用图1进行了说明的上述水处理系统100的取水井3和沉砂池4之间。
如图3所示,液体旋流器16形成为一般的旋流器形状,以使流入的液体在内部回转的方式在比中心靠内壁侧连接有流入管15。在液体旋流器16内,当从取水井3经由流入管15流入原水时,原水通过产生的回转流而受到离心力,并通过水与砂粒等悬浮物质的比重差而使悬浮物质沉降,对原水和悬浮物质进行分离。并且,当液体旋流器16使悬浮物质从原水中分离后,被除去了悬浮物质的原水经由排出管17被送至沉砂池4。即,在液体旋流器16中,将比重比水大的悬浮物质从原水中分离。另外,液体旋流器16例如在下方具有排出口(未图示),将沉降的悬浮物质从排出口排出。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1中,在进行凝集沉淀处理等水处理之前,将比重比水大(粒径大)的悬浮物质即砂粒等从原水中分离。因此,通过利用第1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1,能够减轻之后的净水处理中的悬浮物质的分离的负担。
并且,通过利用第1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1,净水处理的负担被减轻,因此能够防止过载导致的取水停止等而使净水处理稳定。
并且,通过利用第1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1而减少原水所含有的悬浮物质的量,由此还能够减少在之后的净水处理的凝集沉淀中所需的凝集剂的量,并能够减少在凝集沉淀中产生的污泥的量。
(第2实施方式)
使用图4对第2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2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2为,设置在使用图1进行了说明的上述水处理系统100的取水泵1和取水井3之间,具有将比重比水大的悬浮物质从原水中分离的液体旋流器16和将被分离了悬浮物质的原水从液体旋流器16排出的排出管17。
在第2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2中,在进行凝集沉淀处理等水处理之前,将比重比水大(粒径大)的悬浮物质即砂粒等从原水中分离。因此,通过利用第2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2,能够减轻之后的净水处理中的悬浮物质的分离的负担。
并且,通过利用第2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2,净水处理的负担被减轻,因此能够防止过载导致的取水停止等而使净水处理稳定。
并且,通过利用第2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2而减少原水所含有的悬浮物质的量,由此还能够减少在之后的净水处理的凝集沉淀中所需的凝集剂的量,并能够减少在凝集沉淀中产生的污泥的量。
并且,通过将由取水泵1取水的原水供给到液体旋流器16,能够不需要前处理泵14,并且能够将取水配管2用作为流入管,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1相比较,第2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2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来实现。
(第3实施方式)
使用图5对第3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3进行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3为,设置在使用图1进行了说明的上述水处理系统100的导水泵5和集水井7之间,具有将比重比水大的悬浮物质从原水中分离的液体旋流器16和将被分离了悬浮物质的原水从液体旋流器16排出的排出管17。
在第3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3中,在进行凝集沉淀处理等水处理之前,将比重比水大(粒径大)的悬浮物质即砂粒等从原水中分离。因此,通过利用第3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3,能够减轻之后的净水处理中的悬浮物质的分离的负担。
并且,通过利用第3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3,净水处理的负担被减轻,因此能够防止过载导致的取水停止等而使净水处理稳定。
并且,通过利用第3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3而减少原水所含有的悬浮物质的量,由此还能够减少在之后的净水处理的凝集沉淀中所需的凝集剂的量,并能够减少在凝集沉淀中产生的污泥的量。
并且,通过利用导水泵5将原水供给到液体旋流器16,能够不需要前处理泵14,并且能够将导水配管6用作为流入管,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1相比,第3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3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来实现。
(第4实施方式)
使用图6对第4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4进行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4为,设置在使用图1进行了说明的上述水处理系统100的取水泵1和取水井3之间,除了将比重比水大的悬浮物质从原水中分离的液体旋流器16和将被分离了悬浮物质的原水从液体旋流器16排出的排出管17外,还具有对通过取水泵1取水的原水的浊度进行测定的浊度计18和根据测定的浊度而调整阀20、21的阀控制装置19。并且,在该净水前处理系统104中,取水配管2从途中分支为向取水井3供给原水的取水井侧配管2a和向液体旋流器16供给原水的旋流器侧配管2b,取水井侧配管2a上连接有第1阀20,旋流器侧配管2b上连接有第2阀21。
阀控制装置19判断浊度计18测定的浊度是否为预先确定的阈值(例如100度)以上。图7表示通常的原水和高浊度的原水所含有的固体的粒径分布的一个例子。在液体旋流器16中,粒径小的悬浮物质(固体)不能从液体分离,但在将液体旋流器16能够从原水中分离的悬浮物质的粒径设为dμm时,如图7的一个例子所示,通常的原水中粒径为dμm以上的悬浮物质的含有率较低。对此,高浊度的原水中含有粒径较大的悬浮物质的比例变高,粒径为dμm以上的固体的含有率也变高。
在通常的原水中,能够由液体旋流器16分离的悬浮物质的量较少。另一方面,如果固体的粒径变大则沉降速度也变大,因此在高浊度的情况下,能够由液体旋流器16分离的悬浮物质的量增多。由此,通过在高浊度的原水的情况下,利用液体旋流器16来分离砂粒,由此水处理的效率提高。因此,将液体旋流器16能够高效地分离砂粒的浊度作为阈值,并设定到阀控制装置19中。
在浊度计18测定的浊度小于阈值时,阀控制装置19使第1阀20为开并使第2阀21为闭,而将原水供给到取水井3。另一方面,在浊度计18测定的浊度为阈值以上时,阀控制装置19使第2阀21为开并使第1阀20为闭,而将原水供给到液体旋流器16。
第4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4,能够仅将含有较多能够通过液体旋流器16分离的悬浮物质的原水送至液体旋流器16。
由此,通过利用第4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4,能够减轻之后的净水处理中的悬浮物质的分离的负担。并且,通过利用第4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4,净水处理的负担被减轻,因此能够防止过载导致的取水停止等而使净水处理稳定。并且,通过利用第4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4而减少原水所含有的悬浮物质的量,由此还能够减少在凝集沉淀中所需的凝集剂的量,并能够减少在凝集沉淀中产生的污泥的量。
另外,第4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4的位置不限于水处理系统100的取水泵1和取水井3之间,也可设置在取水井2之后或沉砂池4之后。
(第5实施方式)
使用图8对第5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5进行说明。第5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5与使用图6进行了说明的上述第4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4相比较,不同点在于:不具有对由取水泵1取水的原水的浊度进行测定的浊度计18,阀控制装置19输入由水源的浊度计22测定的浊度,并根据由该浊度计22测定的浊度来调整阀20、21。
阀控制装置19测定从浊度计22输入的浊度是否为预先确定的阈值(例如100度)以上,在浊度小于阈值时,使第1阀20为开并使第2阀21为闭,而将原水供给到取水井3。另一方面,在从浊度计22输入的浊度为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时,阀控制装置19使第2阀21为开并使第1阀20为闭,而将原水供给到液体旋流器16。
第5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5,能够仅将含有较多能够通过液体旋流器16分离的悬浮物质的原水送至液体旋流器16。
由此,通过利用第5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5,能够减轻之后的净水处理中的悬浮物质的分离的负担。并且,通过利用第5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5,净水处理的负担被减轻,因此能够防止过载导致的取水停止等而使净水处理稳定。并且,通过利用第5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5而减少原水所含有的悬浮物质的量,由此还能够减少在凝集沉淀中所需的凝集剂的量,并能够减少在凝集沉淀中产生的污泥的量。
并且,在第5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5中根据在水源测定的浊度来控制阀20、21,因此与在对由取水泵1取水的原水的浊度进行测定之后控制阀20、21相比,能够提前对阀20、21进行控制。
另外,第5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5的位置不限于水处理系统100的取水泵1和取水井3之间,也可设置在取水井2之后或沉砂池4之后。
(第6实施方式)
使用图9对第6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6进行说明。第6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6设置在使用图1进行了说明的上述水处理系统100的取水泵1和取水井3之间,除了将比重比水大的悬浮物质从原水中分离的液体旋流器16和将被分离了悬浮物质的原水从液体旋流器16排出的排出管17之外,还具有向原水中添加凝集剂的凝集剂添加装置23。
凝集剂添加装置23向原水中添加凝集剂,使原水所含有的固体凝集。图10表示通常的原水和添加了凝集剂的原水所含有的固体的粒径分布的一个例子。在将能够通过液体旋流器16从原水中分离的固体的粒径设为dμm时,如图10的一个例子所示,通常的原水中粒径为dμm以上的固体的含有率较低,但在添加凝集剂后的原水中,由于固体的悬浮物质凝集而悬浮物质的粒径变大,因此粒径为dμm以上的固体的含有率也变高。在通常的原水中,能够通过液体旋流器16分离的悬浮物质的量较少。另一方面,如果固体的粒径变大则沉降速度也变大,因此在添加了凝集剂的原水中能够通过液体旋流器16分离的悬浮物质的量增多。
另外,通过该凝集剂添加装置23添加的凝集剂的量不需要增多,添加仅对粒径较大的悬浮物质进行分离(粗取)的量的凝集剂。因此,还需要水处理系统的之后的凝集沉淀,在之后进行凝集沉淀时还再次供给凝集剂,该凝集剂用于使不能够通过液体旋流器16分离的悬浮物质形成絮凝物而凝集分离。
并且,作为从凝集剂添加装置23添加的凝集剂,也可以使用高分子凝集剂。高分子凝集剂与PAC(聚合氯化铝)相比较,结合力较强但为水溶性。因此,当过剩添加时,可能残留在水中,但如果如上述那样为仅分离(粗分离)粒径较大的悬浮物质的量,则能够充分利用结合力的强度。
第6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6,能够利用凝集剂和液体旋流器16来减少原水所含有的比重比水大(粒径大)的悬浮物质,并能够减轻之后的净水处理的负担。并且,通过利用第6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6,净水处理的负担被减轻,因此能够防止过载导致的取水停止等而使净水处理稳定。并且,通过利用第6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6来减少原水所含有的悬浮物质的量,由此还能够减少在凝集沉淀中所需的凝集剂的量,并能够减少在凝集沉淀中产生的污泥的量。
另外,第6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6的位置不限于水处理系统100的取水泵1和取水井3之间,也可设置在取水井2之后或沉砂池4之后。
(第7实施方式)
使用图11对第7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7进行说明。第7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7与使用图9进行了说明的上述第6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6相比较,不同点在于:具有对由取水泵1取水的原水的浊度进行测定的浊度计18。并且,在该净水前处理系统107中,凝集沉淀装置23添加与浊度计18测定的浊度相对应的量的凝集剂。
如图12所示,根据原水的浊度决定添加的凝集剂的最佳量。因此,在凝集剂添加装置23中预先设定与浊度相对应的凝集剂的添加量,向原水中添加与浊度计18测定的浊度相对应的量的凝集剂。
第7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7,能够利用凝集剂和液体旋流器16来减少原水所含有的比重比水大(粒径大)的悬浮物质,并能够减轻之后的净水处理的负担。并且,通过利用第7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7,净水处理的负担被减轻,因此能够防止过载导致的取水停止等而使净水处理稳定。并且,通过利用第7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7来减少原水所含有的悬浮物质的量,由此还能够减少在凝集沉淀中所需的凝集剂的量,并能够减少在凝集沉淀中产生的污泥的量。
并且,在第7实施方式的净水处理系统107中,通过利用前馈控制来添加与原水的浊度相对应的量的凝集剂,由此能够防止由于添加的凝集剂的不足而液体旋流器16对悬浮物质的分离效率降低,并且能够防止由于添加过剩的凝集剂而从净水前处理系统107排出的原水中含有凝集剂,能够使从液体旋流器16排出的水的水质稳定。
另外,第7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7的位置不限于水处理系统100的取水泵1和取水井3之间,也可设置在取水井2之后或沉砂池4之后。
(第8实施方式)
使用图13对第8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8进行说明。第8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8与使用图9进行了说明的上述第6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6相比较,不同点在于:具有流动电流计24,该流动电流计24对凝集剂添加装置23添加了凝集剂后的原水的流动电流值进行测定。并且,在该净水前处理系统108中,凝集沉淀装置23添加与流动电流计24测定的流动电流值相对应的量的凝集剂。
流动电流能够间接地测定粒子表面的Z-电位(ゼ一タ電位),通过流动电流能够预测作为悬浮物质的粒子之间的斥力而求出凝集剂的效果。
图14表示凝集剂添加率、流动电流值和沉淀上层澄清液浊度的关系的一个例子。如图14所示,当凝集剂的添加量增加到规定值时,沉淀上层澄清液浊度降低、悬浮物质的分离效率提高,但当凝集剂的添加量变得过高时,变得凝集不良而沉淀上层澄清液浊度上升。凝集剂添加装置23向原水中添加的凝集剂的最佳量能够根据流动电流值求出。
例如,凝集剂添加装置23设定流动电流的上限阈值Vmax和下限阈值Vmin,在从流动电流计24输入的流动电流值处于从上限阈值Vmax到下限阈值Vmin的范围内时,判断为当前的凝集剂的添加量为适量,并不改变添加量。另一方面,在从流动电流计24输入的流动电流值为上限阈值Vmax以上时,凝集剂添加装置23判断为当前的凝集剂的添加量较多,并减少添加量。并且,在从流动电流计24输入的流动电流值为小于下限阈值Vmin时,凝集剂添加装置23判定为当前的凝集剂的添加量较少,并增加添加量。
第8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8为,通过利用第8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8,能够利用凝集剂和液体旋流器16来减少原水所含有的比重比水大(粒径大)的悬浮物质,并减轻之后的净水处理的负担。并且,通过利用第8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8,净水处理的负担被减轻,因此能够防止过载导致的取水停止等而使净水处理稳定。并且,通过利用第8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8来减少原水所含有的悬浮物质的量,由此还能够减少在凝集沉淀中所需的凝集剂的量,并能够减少在凝集沉淀中产生的污泥的量。
并且,在第8实施方式的净水处理系统108中,通过利用反馈控制来添加与流动电流值相对应的量的凝集剂,由此能够防止由于添加的凝集剂的不足而液体旋流器16对悬浮物质的分离效率降低,并且能够防止由于添加过剩的凝集剂而从净水前处理系统108排出的原水中含有凝集剂,能够使从液体旋流器16排出的水的水质稳定。
另外,第8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8的位置不限于水处理系统100的取水泵1和取水井3之间,也可设置在取水井2之后或沉砂池4之后。
(第9实施方式)
使用图15对第9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9进行说明。第9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9与第2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2类似,但具有多个取水泵1i~1iii、取水配管2i~2iii、液体旋流器16i~16iii以及排出管17i~17iii,并且具有泵控制装置25。
在水处理系统100中,例如根据时刻而处理对象的原水的量不同,并根据处理的原水的量来决定控制的泵的台数。泵控制装置25在预先确定的定时控制各取水泵1i~1iii。例如,在白天设定为控制3台泵而夜间设定为控制1台泵的情况下,根据该时刻的定时来控制泵1i~1iii。
为了通过液体旋流器从原水中分离固体,需要确保一定的流速。但是,在液体旋流器为1台的情况下,当取水量变化而供给到液体旋流器的原水的量变化时,液体旋流器内的流动状态变得不稳定,难以从原水中分离悬浮物质。因此,在第9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9中,不改变由各泵1i~1iii进行取水的原水的取水量,而是根据水处理系统100的取水量来调整运转的泵的台数,由此调整进行取水的原水的取水量。
在第9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9中,通过利用第9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9,能够减轻净水处理的悬浮物质的分离的负担。并且,通过利用第9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9,净水处理的负担被减轻,因此能够防止过载导致的取水停止等而使净水处理稳定。并且,通过利用第9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9来减少原水所含有的悬浮物质的量,由此还能够减少在凝集沉淀中所需的凝集剂的量,并能够减少在凝集沉淀中产生的污泥的量。并且,在第9实施方式的净水处理系统109中,通过控制泵的运转台数,能够对应于取水量的变化。
另外,第9实施方式的净水前处理系统109的位置不限于水处理系统100的取水泵1和取水井3之间,也可设置在取水井2之后或沉砂池4之后。并且,泵或液体旋流器的数量也不限于3台,只要是具有多台并能够进行台数控制的方式即可。

Claims (7)

1.一种净水前处理系统,在对从水源取水的原水进行净水处理之前,从原水中除去比重比水大的悬浮物质,其特征在于,具有:
液体旋流器,流入净水处理前的原水,原水在内部回旋而对原水所含有的比重比水大的悬浮物质进行分离;
流入管,以使供给的原水在上述液体旋流器的内部回旋的方式与上述液体旋流器连接,向上述液体旋流器供给净水处理前的原水;以及
排出管,将从净水处理前的原水中分离了悬浮物质后的处理水从上述液体旋流器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浊度计,对供给到上述液体旋流器的净水处理前的原水的浊度进行测定;以及
控制机构,在原水的浊度为预先确定的规定值以上时,以使原水供给到上述液体旋流器的方式进行控制,在原水的浊度小于上述规定值时,以使原水不供给到上述液体旋流器而供给到净水处理的方式进行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如下的控制机构:从在水源对原水的浊度进行测定的浊度计输入上述水源的原水的浊度,在输入的原水的浊度为预先确定的规定值以上时,以使原水供给到上述液体旋流器的方式进行控制,在原水的浊度小于上述规定值时,以使原水不供给到上述液体旋流器而供给到净水处理的方式进行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凝集剂添加装置,该凝集剂添加装置向净水处理前的原水中添加使悬浮物质凝集的凝集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浊度计,对供给到上述液体旋流器的上述净水处理前的原水的浊度进行测定;以及
控制机构,对上述凝集剂添加装置进行控制,以便根据由上述浊度计测定的原水的浊度来向原水中供给特定的量的凝集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流动电流计,对从上述液体旋流器排出的处理水的流动电流进行测定;以及
控制机构,对上述凝集剂添加装置进行控制,以便根据由上述流动电流计测定的原水的流动电流值来向原水中供给特定的量的凝集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分别通过不同的泵的控制而被供给原水的多个液体旋流器,并具有根据预先确定的定时来控制各个泵的控制机构。
CN200910166702A 2008-08-22 2009-08-14 净水前处理系统 Pending CN1016542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14269A JP2010046627A (ja) 2008-08-22 2008-08-22 浄水前処理システム
JP214269/2008 2008-08-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4291A true CN101654291A (zh) 2010-02-24

Family

ID=41695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6702A Pending CN101654291A (zh) 2008-08-22 2009-08-14 净水前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44286A1 (zh)
JP (1) JP2010046627A (zh)
CN (1) CN10165429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1376A (zh) * 2019-05-13 2021-12-17 美得华水务株式会社 混合除浊装置
CN114985729A (zh) * 2021-03-01 2022-09-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储氢合金粉末的表面处理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61473B2 (ja) * 2010-03-31 2014-07-30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濾過装置及び水処理装置
WO2012020459A1 (ja) * 2010-08-13 2012-02-16 Ikuta Kazumasa コンテナ型浄水処理装置
CN102583670A (zh) * 2011-01-10 2012-07-18 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混流净水设备
CN102167456B (zh) * 2011-03-06 2012-11-21 姚家泰 一种低碳环保、经济合理的净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及方法
US9682876B2 (en) * 2011-05-13 2017-06-20 ProAct Servic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CA2840475A1 (en) * 2011-06-29 2013-01-03 Toray Industries, Inc. Washing method for separation membrane module
CN102390896B (zh) * 2011-11-09 2013-05-01 重庆大学 一种取水水处理成套化装置
JP5951423B2 (ja) * 2012-09-13 2016-07-13 株式会社東芝 凝集剤注入制御方法及び凝集剤注入制御システム
JP6400993B2 (ja) * 2014-09-05 2018-10-03 アマナス真和株式会社 水処理システム
CN104215496A (zh) * 2014-09-17 2014-12-17 江苏恩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水质絮凝前处理装置
US10829400B2 (en) * 2015-03-20 2020-11-10 Aqua Clara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Manifold 3-stage water filtration system with heavy metals removal
JP7195809B2 (ja) * 2018-08-14 2022-12-26 株式会社東芝 制御装置及び固液分離システム
CN110845046A (zh) * 2019-12-04 2020-02-28 杭州求是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式饮用水深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40113A (ja) * 1981-09-03 1983-03-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水処理における凝集剤注入制御装置
JPS63137708A (ja) * 1986-12-01 1988-06-09 Hitachi Ltd 浄水設備における処理水濁度制御装置
JPH03284305A (ja) * 1990-03-30 1991-12-16 Ebara Infilco Co Ltd 凝集剤注入制御方法
JP2693014B2 (ja) * 1990-04-27 1997-12-17 株式会社東芝 浄水場の凝集剤注入制御装置
JPH05115710A (ja) * 1991-10-25 1993-05-14 Toshiba Corp 凝集剤注入制御装置
JP2000135500A (ja) * 1998-10-30 2000-05-16 Etsuo Kobayashi 廃水浄化設備
JP3030024B1 (ja) * 1999-04-22 2000-04-10 理水化学株式会社 原水処理装置
JP4446418B2 (ja) * 2000-08-22 2010-04-07 オルガノ株式会社 凝集沈澱システム
JP3948205B2 (ja) * 2000-10-23 2007-07-25 株式会社石垣 懸濁液の処理装置
JP4505772B2 (ja) * 2000-11-24 2010-07-21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浄水場の凝集剤注入制御方法
JP3485900B2 (ja) * 2001-02-21 2004-01-13 株式会社 西原ウォーターテック 流動電流値による浄水用凝集剤自動注入装置
JP3866053B2 (ja) * 2001-05-31 2007-01-10 オルガノ株式会社 凝集沈澱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JP2003200175A (ja) * 2002-01-08 2003-07-15 Toshiba Corp 凝集剤注入制御方法及び凝集剤注入制御システム
JP2004121897A (ja) * 2002-09-30 2004-04-22 Toshiba Plant Systems & Services Corp 排水の処理装置
JP2004313900A (ja) * 2003-04-15 2004-11-11 Sanki Eng Co Ltd 浄化装置
US20050103717A1 (en) * 2003-11-13 2005-05-19 United States Filter Corporation Water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JP3983770B2 (ja) * 2005-03-11 2007-09-26 株式会社ジー・ピー・ワン 汚水処理システム
JP4653826B2 (ja) * 2008-08-22 2011-03-16 株式会社東芝 固液分離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1376A (zh) * 2019-05-13 2021-12-17 美得华水务株式会社 混合除浊装置
CN114985729A (zh) * 2021-03-01 2022-09-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储氢合金粉末的表面处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46627A (ja) 2010-03-04
US20100044286A1 (en) 2010-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4291A (zh) 净水前处理系统
EP3130385B1 (en) Sedimentation tank and water treatment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NO345190B1 (no) Prosess og anlegg for behandling av vann fylt med oppløste eller suspenderte kolloidale urenheter
US10974176B2 (en) Automatic control of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ntent (BOD) of sludge and other products of a waste water treatment system
JP6067268B2 (ja) 水処理システム
CN105477919B (zh) 一种污水预处理微滤设备及方法
CN102939268B (zh) 具有简化的污泥回流的加重絮凝和沉淀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BR112018002724B1 (pt) Processo para o tratamento de águas residuais e sistema para a realização do processo
JP6630054B2 (ja) 排水処理方法及び排水処理装置
CN102774992A (zh) 旋流式一体化净化器
KR100646042B1 (ko) 스크류형 경사판을 갖는 폐수설비의 침전조
CN108726703A (zh) 一种含煤废水处理工艺及设备
CN210855500U (zh) 一种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
CN204380332U (zh) 一种简易的选矿污泥沉砂池
CN111592128A (zh) 一种近水源(生态)保护区隧道施工废水处理成套设备
CN202951293U (zh) 用于脱硫废水处理的澄清器
CN206955866U (zh) 反渗透预处理系统
CN206538286U (zh) 一种一体化小排量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02555084U (zh) 海水淡化系统沉淀过滤设备
US20160096756A1 (en) Method for using a sludge classifying press to treat sludge
CN101781057B (zh) 造纸废水的处理方法
CN201785271U (zh) 压缩空气反冲洗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KR101045878B1 (ko) 상하수 고도 처리를 위한 고효율 하이브리드 침전지
KR100940514B1 (ko) 다단계 응집여과 수처리 방법
CN105540791B (zh) 一种人工湿地原水的预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224